在线客服

幼儿园研判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幼儿园研判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幼儿园研判报告

篇1

本月安全工作重点:

1、抓好食堂安全管理工作。对食堂卫生工作展开全面、认真的自检自查,并认真进行整改。定期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并有记录。

2、继续抓好防溺水工作。班主任与家长随时联系,保持密切沟通,积极做好防溺水宣传。杜绝溺水事件发生。

篇2

2、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全县教育系统应急管理机构。加强应急管理组织建设,强化工作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各校应急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和参谋助手作用。

3、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落实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落实应急管理“两个必须”理念,即管行业必须管应急,管业务必须管应急,层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二、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层工作

4、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进一步规范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完善安全工作综合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督促各中小学、幼儿园优化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5、推进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系统建设建设。积极推进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应急平台建设,抓好应急资源数据建设,实现应急资源数据互联网和信息共享。

6、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咨询制度。应加强救援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培训,积极组织学校应急救援队伍与日常应急管理及综合演习训练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救援队伍在灾情研判、技术指导、方案拟定中的参谋助手作用、有效避免违章指挥、盲目救援。

7、积极开展应急管理业务培训。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教育局要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业务知识培训,使各中小学、幼儿园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相关人员掌握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和义务知识,切实提高学校应急管理人员应急避灾避险工作意识和能力。

8、加大学校应急管理投入力度。指导各中小学、幼儿园扎实开展火灾救援、地震疏散等相关应急演练工作,加大应急培训、事故预警和队伍运行经费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学校应急管理工作水平。

三、大力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9、建立教育系统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多种方式,在应急队伍装备、资金方面予以支持,着重解决应急救援队伍面临的人员不稳定问题。

10、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全县教育系统应急救援队伍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实战能力。

四、做好事故灾难应对处置

11、强化应急值守。建立全县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应急值班体系。县教育局,各中小学、幼儿园应坚持24小时专人应急值守,做到信息畅通,预测预警及时。

12、完善应对事故灾难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处置决策、力量协调、现场指挥等应急管理制度。

13、加强对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督促指导。实行总指挥领导下的组织负责制,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员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指挥程序。

篇3

    定期检查、不断完善防火设施,绿色通道标志明显,每班配有紧急疏散图。工作人员做到会使用灭火器。结合教育内容进行防火演习,使幼儿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技能,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以来,我园各方面的总体形势较好。全园围绕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一案三制”的有关要求,着力抓了各方面的工作:中心园根据大王教育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幼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专(兼)管人员、主管领导和分管园长,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诿。从而形成了园所园长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我们还围绕地震、火灾、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的高危领域,组织开展预案演练。通过开展预案演练,既熟悉并宣传了应急预案知识,检验了预案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防止了应急预案成为一纸空文,还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和本领。应急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园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差距。应急预案的制订还不够全面、系统,所制定的预案不够全面,或不够实用。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对近几年来应急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契机,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认真查找不足,全面完善应急预案,努力促使我园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积极组织安全教育活动,营造安全和谐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氛围

    我园在此项活动的开展中,加强了老师精心组织,认真抓好了宣传、学习和培训,确保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真正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保障人民权益的依据和准绳。

    幼儿园常年坚持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同时,加大了参与社区活动实践,积极营造安全、祥和的社会氛围。我园积极将安全宣传工作送入社区,利用门口宣传栏、安全知识现场表演、安全竞赛活动等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进行安全宣传、教育。还利用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对家长、周围居民进行安全知识宣传,营造平安和谐氛围。由于宣传教育深得人心,全员教职工、幼儿、家长、社区居民法制、安全观念大大加强。切实抓好了学习培训。我园的主要负责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并通过专题讲座、以会代训等形式,认真组织了学习活动,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多方式、多渠道进行宣传普及,使得《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走进班级、走进家庭。

    三、加强安全检查,抓住重点,切实将《突发事件应对法》落到了实处,及时整治整改。

    幼儿园经常联系镇派出所、工商所、城管执法大队、卫生院等部门不定期的对幼儿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能够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采取切实可行的得力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我园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对园所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且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向社区反映,及时整改。但请有关领导协助解决园所外的小卖部。

    学习、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最终目的,是要确保认真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从而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促进应急管理工作,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切实把贯彻实施好《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了当前幼儿园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和依法应对的水平。

    在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把握好了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如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等;事故灾难,如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事故、重大卫生传染事故等;社会安全事件,也叫群体性事件,如群体性事件、恐怖安全事件、重大刑事案件等。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前期工作很重要,但按照《突发性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应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应对已经发生了的事故。二是应对社会安全事件的目标,努力控制了群体性事件的的发生,在矛盾纠纷刚刚显现的时候,就平息消除。第三,把握了应对管理的“四个特点”。一是时间的紧迫性。二是协作的服从性。三是措施的非常规性。四是处置的强制性。第四,把握好了处理突发性事件的“三条原则”。一是要坚持“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二是要坚持软处理放在首位、硬手段适用恰当的原则。三是要坚持高度警惕、高度敏锐的原则。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是努力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继续推进了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了预案、健全了体制、建立了机制、加强了法制,确保《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得以执行。理顺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了应急值守、信息汇总、综合协调等各项工作机制。

    三是深入开展了必要的应急演练。我园分别组织了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比较成功、效果很好。通过必要的应急演练,能够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四是完善了信息报告与通报机制。《突发事件应对法》明确的规定,不管是各级政府、各部门,还是其他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报告突发事件信息的义务,并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这就要求:首先,我园高度重视信息报告工作。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有关要求,不断完善信息报告制度,加强信息的收集、报告、研判、处置、和评估工作。其次,我园向政府部门直报重大事故、事件信息的同时,要及时报镇教育办,确保园所获知信息不落后于政府部门。

篇4

“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园本特色文化,努力实现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有爱的发展。

安全工作是我园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不断加强我园安全工作的基础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管理的工作责任,扎实做好园内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一个教育有方、管理有序、防控有力、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园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申报创建“平安校园”。幼儿园安全工作心系千家万户,“幼儿园无小事,安全工作是大事”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安排部署,我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维护幼儿园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一中心,扎实开展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近年来我园的安全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强化安全管理,落实幼儿园“一岗双责”。

1、加强完善相关制度,做到以章治园。在每月的月研判会上,我们把幼儿园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此外还经常召开安全专题园务会议,分析园所各层面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扎实开展。为确保安全工作责任的落实,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每学期开学初,园长与各类人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使安全工作责任到人,实行层层负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年初有计划、有部署,平时有督查、年终有总结。做到职责相连,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落实幼儿园“一岗双责”。

2、坚持做好安全值班,落实校门口领导值班制度,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由园长亲自担任组长,成员为各分管领导和班主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上报,并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切实将安全工作做扎实。

3、加强门卫管理制度。为保证幼儿安全,严格执行出入园制度,家长接送幼儿必须持有接送卡,如有特殊情况必需由家长事前说明。家长中途有事需要接孩子离园,先要给本班老师打电话,由老师将孩子安全送到家长手中。并规定凡不认识的人或未成年人来接孩子,一律不准放行。同时幼儿园大门安装了一系列门禁系统。门卫、保安配备了盾牌、大头棒、手持安检仪、防护钢叉等。以确保幼儿园生命财产的安全。

4、认真履行安全工作职责。每位教职员工都清醒的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确保幼儿园保教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和保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领导小组成员加强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经常性对园内场地、设施等方面的安全进行检查维修,以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燃。

5、实行安全工作自查制度,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布置安全工作,组织好安全工作的学习与培训,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同时把安全工作列入到全园教工的日常工作考核范围内,将安全工作作为教师师德考核的标准之一。实行安全工作自查制度,全体人员认真仔细地检查并做好台账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整改,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幼儿园师生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不受侵害。

6、加强对缺勤幼儿的登记与记录制度。班任教师细心、耐心呵护每一个孩子,不让幼儿因此而受到各种伤害。教师每天关注本班幼儿的出勤情况,及时了解情况,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情况,对于带病入园的幼儿需特别注意其饮食和用药,发现幼儿身体有异,及时联系家长带回孩子到医院就诊。

7、加强日常值班和节假日值班制度,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并保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通讯工具畅通。值班老师做到眼亮、耳聪、脚勤、手快,若发现不安全事故,及时做好处理,并及时上报,值班老师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时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坚决杜绝无人值班的空暇。关注身边的每一件事,共同为园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8、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各类预案制度。发现险情及时处理或向有关人员报告。此外,积极做好门卫保安总值班制度、幼儿交接班制度、卫生保健等十项制度。举行消防演练

,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定期举行消防知识培训,学习正确使用灭火器的方法,掌握火场逃生要领,确保生命安全。一学期举行了两次消防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

9、加大硬件建设力度,积极改善办园条件。安装数字化监控设施,实现幼儿园监控无缝对接,有专人进行监控记录。实现物防、人防、技防全覆盖。

二、 落实责任,积极创建“平安幼儿园”

(一)注重安全管理的制度化

不断建立健全、修改、完善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注重安全管理的制度化是搞好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前提。为此,我园制定了《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食品、消防、交通应急救援方案》、《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学习制度》、《安全接送制度》、《安全奖惩制度》、《食堂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制订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明确规则,强化安全责任心,使安全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二)注重安全工作责任的落实,

1.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使抓安全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整改、有总结、有记录。

2.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园内的各种设施、设备、大型玩具、电器、消毒设施,发现隐患,专人负责,定期整改,并有记录。

3.以班级为单位划分安全责任区和安全责任人,并以张贴温馨提示等。

4.加强早晚接送幼儿的安全管理。我们除了加强晚上离园管理,园内安排各班教师每天负责管理幼儿的安全和点名工作。召开安全负责人会议,打印《告家长节假日安全书》并亲自送到家长手中。

5.加强晨间检查。保健老师认真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幼儿服药时仔细核对班级、姓名、药名和剂量,以防错服,坚持有记录。

6.加强食堂管理,保障食品安全。我园食堂有专人管理,建立食堂管理台账。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等各项证件齐全。坚持索票、索证制度,严格进货渠道。坚持做到饭前试吃、饭菜留样制度,定期召开伙委会会议,提高食堂管理水平。

7.加强晨间活动、体育活动、上下楼梯的安全防范工作。活动前要求教师考虑周到,措施到位,规则明确。活动室要求老师合理安排,做到人到、心到、眼到。

8.做好安全工作的资料集累和归档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三、强化监督,提高教职工和幼儿的安全意识

1、充分利用家长园地宣传窗、黑板、电子屏、校园广播、告家长书、家访等多种形式向全园教职工、幼儿、家长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向教职工、家长和幼儿做安全宣传。

2、坚持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自救自护常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个人卫生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水防火教育、防灾减灾教育、突发事件应对教育等,把幼儿园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上学期通过“家长义工”进课堂,邀请家长来园为孩子们进行自救自护常识教育,进行“安全校园文明行”授课,内容丰富、生动、气氛活泼。

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安全教育活动。如:大班开展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为主的教育内容,开展“安全过马路”、“有趣的交通标志”、通过环境布置、游戏活动、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交通规则及交通安全常识。中班开展食品安全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故事《猪宝宝生病》、《牙齿为什么会长虫子?》,告诉幼儿不吃“三无食品”,懂得要吃干净的食物,饭前便后要勤洗手,饭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小班主要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幼儿不随便跟陌生人走,不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

4、严格执行卫生安全消毒制度,每周对幼儿的玩教具按要求进行清洗、消毒,每周为幼儿晒被褥等。保健员督查保育员认真做好卫生安全消毒累计时间与记录。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的玩教具,严禁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作玩教具,注意各类环境创设的安全性

5、加强食堂饮食卫生安全的管理,严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伙管员做到日有检查,周有小结,月按时汇报。

6、加强卫生保健安全管理,要求幼儿每天晨检率达100%。保健员认真做好每日缺勤幼儿的筛查与报告。

篇5

二、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

各级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当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密切关注疫情变化趋势,加强对手足口病监测和报告工作的管理,定期开展疫情风险评估,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及时完善防控策略措施。县疾控中心要安排专人动态监视辖区内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发现重大疫情及时报告。对报告的重症病例要及时组织流行病调查和对3岁以下有可疑症状儿童进行筛查。

三、提高重症病例早期识别能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各医疗机构要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早期发现重症病例的意识和诊疗水平,对发热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尤其是3岁以下少儿童,一定要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一旦发现可疑手足口病患者应立即进行救治,按规定转诊病人,不得截留危重病人。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提高首诊的准确率,尽可能地不漏诊手足口病;医疗机构负责人要靠前指挥,组织救治,有效提高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救治成功率。各医疗机构要建立重症病例会诊与讨论制度,将确实需要转诊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及时安全地转诊到县人民医院治疗。各医疗机构对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救治不力出现严重后果的要实行倒查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严防疾情蔓延

篇6

二、工作目标

普及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病毒肺炎在教育系统的发生和蔓延。

三、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县教育局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全面摸排组、物资保障组、督导检查组、安全稳定组、宣传工作组、卫生防疫组、教育教学组、纪检监察组。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全面负责我县教育系统应对病毒肺炎的处置工作,形成快速反应机制。学校一旦出现疫情,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处置果断,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遵循“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学校、幼儿园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

3.预防为本,及时控制。认真开展排查工作,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部门联动,群防群控。教育局和各学校要主动加强与卫生健康、疾病防控等部门沟通联系,形成部门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5.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对全县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应急工作进行组织部署,实施联防联控,开展督导检查,主要职责如下:

1.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学校病毒肺炎的应急处置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

2.贯彻落实上级的决定事项,做好对学校、幼儿园病毒肺炎的信息监测、预测和预防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重要情况和建议。

3.督促、检查各学校、幼儿园落实病毒肺炎应急处置工作的情况。

4.学校发生疫情后,会同县卫生健康部门分析和研判由此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果断作出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发出处置指令。

5.协调本系统病毒肺炎的应急处置、事件调查、事后评估和信息工作,及时向上级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事态发展及处理的信息。

6.负责承办上级领导交办的应急管理方面的其他工作。

五、教育局疫情防控应急专项工作组及职责

1.综合协调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对接、协调县委、县政府安排的防控工作任务;负责对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县教育局防控工作会议的组织、综合材料的起草和审核;负责教育局防控工作文件制定、下发和简报编辑、对上报告;负责疫情防控结束后所有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负责协调需要局领导出席和参加的关于防控工作相关活动等。

2.全面摸排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对全县各学校教职工、学生,风险区及非风险区的离、返长等情况进行摸排,并向县委、县政府和县教育局上报。

3.督导检查组:

组长:李辉健

组员:时衍春、张业成

负责对全县高中、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含民办)落实防控工作措施进行日常的督导检查;负责开学后全县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及常规管理监督工作;负责协调局领导和相科室包保人,对包保学校进行定期督导;负责收集汇总各督导组督导检查情况。

4.物资保障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对局机关和全县各学校防控物资储备、防控工作经费落实等提供保障。

5.宣传工作组:

组长:

组员:

负责涉及教育系统防控工作的信息;负责县教育局防控工作信息对外、对上宣传;负责有关涉校涉生的舆情监控,负责教育系统防控工作的舆论引导;负责师生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6.安全稳定组:

组长:

组员:

负责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期间,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负责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负责涉校涉生社会稳定事件的应急处置;负责局机关及全县各学校离退休老干部、教职工疫情防控工作。

7.卫生防疫组:

组长:

组员:

负责与县卫健局和疾控中心的沟通、协调;负责学校疫情防控技术业务指导工作;负责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中消杀指导,防护物资配备指导;负责学校防护物资废弃物处置指导;协调指导对教育局机关大楼日常消杀、机关出入人员体温检测登记;负责协调指导机关各科室、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负责对本科室工作人员体温晨午检和外出情况摸排登记。

8.教育教学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加强对学校日常管理的监督;负责停课期间“空中课堂”开播等工作。

9.纪检监察组:

组长:

组员:

负责对有关单位和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渎职、失职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负责通过公开电话等方式向县教育局举报各学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措施不落实等失职、渎职问题案件的查处工作。

各校根据工作需要,也要成立相应的专项工作组,并明确其职责分工。

六、学校职责

1.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预案。

2.按照局领导包学校、校领导包年级、年级主任包班级、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包学生、中层干部包教职工的“五包”原则,负责本学校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因病缺课和病因追踪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做到“一人一档”。

3.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本学校发生的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县教育局与卫生健康局的督促和检查。

4.负责组织开展对本校全体师生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5.学校校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作为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

6.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要求:

(1)首选校医或保健教师;

(2)工作要认真负责,责任心强;

(3)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

7.学校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病毒肺炎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信息报告;

(2)协助本单位建立、健全病毒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3)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七、疫情监测

教育局和学校要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疫情报告人、到学校领导、到主管教育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各学校要建立学生晨午检、因病缺课病因追踪与登记制度。学校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课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做好记录。

(一)晨检工作

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对早晨和中午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班级要有晨午检记录本,学校卫生室要有就诊登记本、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二)因病缺课及病因追踪工作

班主任要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立即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并做好记录。学校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三)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24小时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报告: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联系人:

县教育局:

联系人:

八、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群体性病毒疫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疫情报告

(1)学校师生员工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学校校长、教育局、卫生疾控部门报告。

(2)学校医务人员对可疑病人进行首次诊治,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学校领导根据传染病类别、发病人数、病情等疫情程度,指派疫情报告人1小时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逐级上报。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

2.疫情处置

(1)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隔离室)进行医学观察,不能确诊的,应送医疗机构诊治。

(2)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3)对引起传染病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检测和处理。

(4)对被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学校校长或分管校长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消毒处理。与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学校应采取必要的检查和预防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医务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6)暂时停止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必要时经报请县政府同意后可采取停课等措施;加强对校门的出入管理,控制人员的进出。

(7)学校在接到上级部门有关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学校领导和全体教职工应按预案规定的职责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听从指挥。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应采取积极的措施,让师生了解情况,稳定师生的情绪,安定人心,维护各学校的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九、善后处置

篇7

本预案适用于汛桥镇中心校范围内所涉及的h1n1甲型流感疫情控制应急工作。

三、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上报、控制和扑灭疫情。

四、组织管理防控h1n1甲型流感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

h1n1甲型流感应急防控工作由校长负总责,按照“学校牵头、专班负责、班级落实”的原则,实行领导督办制、班主任负责制,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共同做好h1n1甲型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学校成立疫情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本校h1n1甲型流感应急防治工作。

(二)、领导小组和各班级职责

领导小组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__*、__*、__*等

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内h1n1流感防治工作的动员、组织和协调。督导各完小各班级落实h1n1甲型流感的防治应急方案。做好教职工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在本校内疫情调查,紧急免疫接种,环境消毒工作。

2、各班应根据工作部署,督促落实防治应急方案。负责做好学生工作,组织、协调,落实晨检制度,落实在校内、班内调查疫情上报,紧急免疫接种等工作。

五、疫情监测和报告

(一)、疫情的监测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开展h1n1甲型流感的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向学校防控流行疾病办公室预警预报疫情。

(二)、疫情的报告

(1)h1n1甲型流感疫情,实行逐级报告制度。

(2)任何人发现发生或疑似h1n1甲型流感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按要求向学校报告。

(三)、疫情报告形式:

各小学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观察病例时,应立即送医,并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同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在接报后应在2小时内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6小时内报至省教育厅。

接到当地卫生、疾控部门通知学校、幼儿园发现疑似病例时,学校、幼儿园应在1小时内立即报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在接报后1小时内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4小时内报至省教育厅。

1、各年级各班电话或书面向办公室上报;领导小组负责向上级报告。

2、自疫情初步诊断之日起,应每天上报一次疫情;最后一个病例处理后,疫情后续进展情况每周上报一次,直至疫情解除。

3、任何人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疫情。

六、控制措施

(一)、紧急监测

对疫区、受威胁区内易感动物实施紧急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待疫情解除后,转入正常监测程序。

1、密切跟踪疫情发展情况,做好疫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工作。

2、建立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防控机制,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准备,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提高防控效能。

3、加强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疫情监测,特别是要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建立疫情直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4、做好人感染h1n1甲型水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让师生和家长广泛了解人感染h1n1甲型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提高群防群控。在主管部门和卫生机关的指导下及时准确地信息,解疑释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宣传教育

篇8

[3]曹银忠,许方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J].思想研究,2012(6):146-150.

[4]唐平秋.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危机及治理路径[J].探索,2014(12):141-144.

[5]许克松,陈英.微网络平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103-105.

[6]2015年度全国高校共青团微博、微信年度传播力排行榜.[DB/OL].[2016-1-30]..

[7]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77.

[8]2016年度微博用户发展报告[DB/OL].[2017-1-11]..

[9]腾讯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DB/OL].[2016-7-5]..

篇9

(三)做好白酒、肉及肉制品、“大桶水”等大宗食品食材,以及食品包装等相关材料的监督检查,做到安全检查全覆盖。

(四)全面开展“餐桌污染”治理工作,强化小卖铺、小商铺、小餐馆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五)强化辖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学校食品安全。

一是开展“违禁超限”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添加、使用非食品原料、饲喂不合格饲料、滥用农兽药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加大白酒、酱油、醋中塑化剂、鲜乳中黄曲霉毒素M1、调味料中苏丹红和罗丹明B、婴幼儿奶粉中阪崎肠杆菌等监测和监督抽检力度。

二是开展“假冒伪劣”专项整治。严密排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校园及周边、小作坊小摊贩小市场、食品初加工集中点等领域,严厉打击过期食品、冒用品牌、虚假标识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组织开展好清剿“黑窝点”攻坚战。

三是加强农村家宴管理。集中整治农村家宴中的不规范行为,落实5桌以上聚餐申报制度,对厨师进行食品安全强制培训,对农村流动厨师实行备案管理,定期开展健康检查,督促实行亮证经营。重点强化许可准入管理,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

四是在重要节日、重大活动、重点项目实施期间,按照省、市、县统一部署,开展联合执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查,加强各监管部门和监管环节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进一步落实报告、通报、交办、督办和联系会议制度,真正形成监管合力。

严格规范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行为,强化药械质量监管,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提升药品稽查工作效能。加强药品广告监管。

开展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及化妆品违法使用禁限用物质专项整治。对缓解体力疲劳、减肥和辅助降血糖类保健食品和宣称美白、祛痘、祛斑、染发类等化妆品加大整治力度。切实加大对假冒伪劣保化产品的处罚力度,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秩序。

加大《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培训力度,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素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宣传,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组织集中培训,加强舆情研判,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修订完善《__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__镇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统一指挥、步调一致的应对处置机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研判和应急处置,加大正面引导力度。

篇10

县教育局成立全县教育系统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教育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教育局分管安全工作副局长担任,成员为县教育局机关各股室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股,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信息报送等工作。各校要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

三、整治范围

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集体宿舍等可能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场所及所在主体建筑。

四、实施步骤

(一)排查摸底。

各校对重大火灾隐患进行梳理,力争摸清现存的重大火灾隐患底数。同时,对日常消防监督检查新发现的重大火灾隐患,及时建立工作台账。对重大火灾隐患具体情况以及整改难易程度要进行分类研判,逐个确定整治计划。各校排查摸底情况于每月21日前报县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全面整治。

各校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集中整治,制定专项整治预案,落实整改要做到校不漏栋、栋不漏点。对整改难度不大的重大火灾隐患,要尽快在规定期限内整改销案;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学校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方式,逐项消除隐患。同时,在开学初要开展灭火救援、应急逃生等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三)认真总结,及时反馈。各校在专项行动期间要加强信息反馈工作,及时上报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从7月起,每月21日前上报阶段性工作报告。专项行动结束后,各校要组织对重大火灾隐患集中整治情况进行自查验收,积极总结固化常态化整治经验和模式,探索研究长效工作机制,巩固整治成果。9月26日前上报专项行动总结。

篇11

一、XX年第一季度完成的主要工作

1、根据辖区的这种治安状况和派出所的安排,本季度我们主要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情报信息收集、入户走访、巡逻巡查、服务群众、安全宣教、信息录入等。

2、为深入贯彻上级公安机关和局党委关于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在治安部门开展“守护平安·干净社区”大型主题活动,以深化“大走访”、为党的十顺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总要求,我们积极深入社区、企业、校园等,做到“三个必访”,即:弱势群体和特困家庭必访,深入走访低收入群众家庭、城镇失业下岗职工、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重点青少年等,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把“温暖、服务、帮扶”送到家;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必访,全面排点人口、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上访重点人和治安重点人员等,落实管控措施,及时排查化解小问题、小矛盾、小纠纷;密切联系群众,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社会矛盾,增加和谐因素,实实在在帮助群众,实实在在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对本辖区的三级消防单位、重点部门、小场所、出租屋、沿街门店等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特别是结合正在开展的“护校安园”活动加强对辖区的学校、幼儿园进行消防及安全防范大检查和宣传活动。对检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当面指出,及时整改,实实在在整改了一批管理上的隐患漏洞和薄弱环节,实现警民关系和谐的“平安社区”和“干净社区”。另外为确保“两会”特别是党的十顺利召开,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不发生来自我辖区的干扰,我社区民警特加强对辖区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

3、在情报信息收集和入户走访方面,我们积极深入辖区收集各类社情民意及社会治安信息,听取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随时帮助群众解决和我们业务相关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和问题。上个月我们一共走访了100余户居民,收集了涉及治安稳定等方面的情报信息2条,受理了群众办理户口的申请10件

三、本季度发案情况、案情分析及预警安全提示

本季度,华林警务区辖区发生行政案件14起(违反治安管理民事纠纷调解处理12起)、刑事案件2起(盗窃三车案件1起、故意伤害1起)。

针对近期辖区发案时段和路段变化的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工作对策,安排巡防队员到案件高发的区域和时段加大巡逻力度,同时我们还利用守候、跟踪等方式,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进行打击。前一段日子,根据派出所情报研判情况的通报,辖区夜间两抢一盗案件有所抬头,我们加大了夜间巡逻的力度,经过了解,犯罪嫌疑人多是看中一些农户院附近流动人员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群众放置车辆比较随意这些特点,踩点之后伺机作案。

篇12

(一)未排查整治的单位场所。各学校要对近两年排查不到位、整治不彻底的区域、场所开展新一轮清剿,从严查处火灾隐患不整改、整改不彻底等消防违法行为,彻底消除火灾隐患的死角盲区。

(二)未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及备案抽查的学校建筑。重点加大对学校校内宿舍(含学校租用的校外师生宿舍)、食堂、礼堂、图书馆、实验室、化学品保管室、仪器室、电教室、电脑室、学校出租房、校园商业网点及民办幼儿园等人员聚集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消除整治建筑耐火等级、生产储存经营和人员住宿防火分隔、安全疏散不符合消防技术规范,以及违章存放易燃易爆化学物品、非法设置可燃物堆场和仓库、违章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堵塞安全出口、违规设置教职员工及学生宿舍等火灾隐患。

(三)重大火灾隐患和突出消防安全问题。各校要重点整治建筑物消防设施损坏、关停、瘫痪,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锁闭,易燃易爆场所未采取防爆措施,学校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不落实等问题。要落实重大火灾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制度,定期跟踪落实并通报整改进展情况。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即日起至3月31日)。各校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并进行广泛宣传、动员、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日至12月31日)。

1、开展“除火患、保平安”春季专项行动。围绕“两会”、开学初消防安全保卫任务,重点整治寄宿制学校、民办幼儿园及“三合一”场所,学校建筑施工工地。

2、开展区域性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我局将在分析研判本地学校消防安全形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不少于2次的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民办幼儿园、城乡结合部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各校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情况要及时报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办公室备案。

3、开展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消防安全检查活动。各校要围绕劳动节、国庆节、寒暑假、运动会、艺术节、校庆等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消防保卫任务,组织开展学校及活动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活动。

(三)总结阶段(2015年1月1日至1月5日)。认真总结经验做法,巩固战役成效,逐步建立火灾防控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市教育局成立“清剿火患”战役领导小组。

2、严格查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各校要深入扎实地开展校园火灾隐患“拉网式”排查整治,摸清底数,建立排查台账,确保全部排查到位。对不能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师生安全的学校、校舍,要采取临时查封措施;对未经消防行政许可的学校建筑工程,要依法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关闭;对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或在人员密集场所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要督促整改,及时纠正,拒不改正的,要及时报告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处理;对违反规定进行电焊等明火作业或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的,对相关责任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对建筑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擅自关停,或者消防控制室人员无证上岗、不会操作设施设备的,要依法从重从严处理;学校自身无力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要报请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采取挂牌督办、跟踪督办、分片包干等办法,确保火灾隐患得到彻底整治。对经整治仍达不到要求的学校,责令暂停招生或依法撤销办学许可。

3、广泛开展学校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板报、专栏以及手机短信、校讯通等,宣传普及消防安全、火灾预防和逃生自救知识。通过在媒体上开设专版、专栏,及时报道战役情况。要组织师生开展消防逃生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应急响应、自救自护能力。要加强对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等重点人员开展消防安全培训。

篇13

2.全面落实安全教育课程。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做到安全教育课程、课时、教师、教材、教研和考核“六落实”,确保各学校每学年安全教育课程不少于12课时,并列入正式课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放寒暑假前一周必须安排一节安全教育课。组织学生使用好《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建立考核评价体系,落实教师安全教育职责,提高教师安全教育水平。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研内容之中,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师资培训,加强课程资源和教学教研课题研究,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安全教育教学新模式,强化学校安全隐患台帐网络管理平台建设。组织督查调研,总结、交流和推广教育教学成果,举办优质特色课程观摩评比活动,提高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施水平。

3.加强应急逃生疏散演练。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全面落实应急疏散演练制度,将安全演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中小学校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做到教职员工、学生全覆盖。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促进应急疏散演练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有效组织防地震、防火灾、防踩踏、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校园伤害等系列演练活动,提高师生避险、逃生技能和自护自救能力。

二、深化“两项创建”,构建安全文化

4.全面深化“两项创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机制,创新创建载体,丰富创建内涵,强化创建措施,巩固创建成果,增强创建实效,提升创建动力和活力;不断完善创建考评激励机制,把“两项创建”实效作为精神文明、党建先进评选和绩效考评的前提条件,纳入学校综治安全工作重点和目标责任制考评重要内容,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形成精品特色,确保完成2015年辖区学校安全标准化建设及“平安校园”等级创建评审达标率不低于65%的任务目标。

5.构建校园安全文化。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制定建设办法与标准,培育2—3所校园安全文化创建示范校。坚持学校安全文化建设与平安校园创建紧密结合,重点夯实校园安全物质文化、构建校园安全制度文化、培养学生安全行为文化、凝聚校园安全精神文化。会同有关部门,深化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防震减灾等安全示范学校建设活动。

三、推进管理创新,提升能力水平

6.加强安全防控机制建设。严格执行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和公安部、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标准GB/T29315-2012《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等文件规定,不断加大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投入,将“三防”建设纳入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构建新型校园安防体系,加强重点要害部位视频监控、消控、报警等技防设施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和“人机互动”。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及保障制度,完善事故预警、应急救援、善后处置预案,推动落实安全管理日志制度。完善校园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主动协调配合综治、公安等部门开展“护校安园”行动,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巡逻防控和治安排查。健全完善学生人身伤害校方责任险和学生人身意外伤害险制度。

7.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联动机制,健全完善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台帐制度、报备制度和挂牌督办制度,做到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推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规范化和管理信息化。及时总结推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验,县教育局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各学校必须每月进行1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行动。

8.提升安全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应用水平。借助“福建省安全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创新安全教育方式,探索新媒体信息化条件下学校安全教育教学新模式。开展平台应用操作培训,开设在线安全教育课程,组织线上安全教育活动,布置平安寒暑假作业,实现安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推动互动式安全体验教室(馆)、体验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9.强化队伍建设与岗位培训。重点加强县、校两级特别是民办学校安全管理(保卫)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职安全管理(保卫)人员,以适应工作需要。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经费,有计划地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安全管理人员、学校负责人、安保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参加省、市、县、学校四级岗位安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将安全教育及管理内容纳入开展校长、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作为师训干训的必修课程。指导推动各校利用教育网络教研平台,开展校(园)长、安全管理(保卫)干部和特殊岗位人员岗位安全远程教育培训。

10.强化信息报送和档案管理。切实履行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职责,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有关学校安全事故报告规定,杜绝迟报、瞒报、不实报现象的发生。建立安全工作记事和分析制度,加强安全数据档案管理,做好相关数据统计、报送、分析、建档工作,规范档案材料的收集、分类、整理、成册、入柜管理。

11.加强理论研讨与优秀成果推广。充分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学校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实践教学研究及成果推广,总结交流安全教育及管理经验。适时开展《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及福建省《实施办法》、《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执行情况和公共安全教育进学校进课堂等专题调研和经验推广交流活动。

12.加快推进综治安全信息化建设。按照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的思路,构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学校综治安全信息(网络)系统,推进省市县校综治安全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管理和深度应用,实现互联互通;促进地方和学校建立集治安防控、隐患排查治理、校车管理、安全管理、网格化服务及公共应急指挥等多位一体的校园安全云服务管理平台。主动适应大数据、新媒体时代要求,强化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工具信息综合运用,加强安全教育信息平台、“学校安全”网站(页)建设,及时通过网站(页)信息资讯、解读政策法规、传播安全知识。

四、突出工作重点,构建长效机制

13.有效预防学生溺水和交通事故。加强宣传引导,开展警示教育,建立每日提醒警示制度,即学校门口显目位置设置游泳和交通安全提示牌,利用每天5分钟安全警示教育,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警示教育。持续开展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安全教育优质课征集评选活动,充分利用当地新闻媒体,通过家访、《告家长一封信》、手机短信等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学生游泳和交通安全提示,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责任意识。推动建立防溺水、防交通事故分析研判制度和联防联控机制,主动提请当地党委、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及镇(乡、街道)、村(居)和社区,广泛深入地开展重点水域、路段安全管理及排查巡查,设置安全警示标牌、减速带、隔离带、防护栏等设施,努力降低学生溺水和交通事故发生率。

14.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根据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安监局联合下发的《县校车及学生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推进集中接送学生车辆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的深入开展,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集中接送学生车辆和非法营运车辆交通安全举报监督制度,严查接送学生车辆交通违法行为,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补充、修缮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标志、标线和防护设施。提请地方政府并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农村寄宿制学生周末班车开通运营工作,进一步规范规模较大学校校园内交通安全及师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

15.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深入开展“清剿火患”行动,强化“四个能力”建设。严格落实消防安全条件、隐患排查整改和日常管理制度措施,强化消防安全“标准化”、“户籍化”管理和火灾风险评估。明确学生宿舍、实验室、图书室、食堂餐厅等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设立单位消防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岗位人员,加强防火巡查和应急疏散演练,开展消防安全优质课征集评选活动。全面提升学校建筑消防设施完好率,提高火灾高危和消防重点单位的人防、物防、技防水平。

16.强化饮食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规范卫生操作规程。健全完善食堂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定点采购、索证、登记与食品留样、记录等管理制度,定期检查食堂及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状况,加强人员培训,有效治理校园餐桌污染,强化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食品安全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无证经营饮食摊点卫生安全整治。严防校园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17.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校园周边综治防范措施,认真贯彻落实闽教安〔2014〕21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及周边综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作用,健全完善部门协同的齐抓共管机制,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交通秩序、文化娱乐场所、食品市场、网络诈骗和“护校安园”、“清剿火患”、“六打六治”打非治违等专项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坚持前端管理、源头防范,实现预知预警、预防预控,主动提请当地政府协调有关部门,深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挂牌督办、联动推进、督导检查机制,强化校园周边易肇事肇祸、有潜在暴力倾向等重点人员的排查、救治、帮扶、管控,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加强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矫治、管理,建立心理预警、疏导机制,推进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开展管制刀具、器械收缴行动,有效预防和控制侵害学生及学生打架斗殴等涉校涉生暴力案件的发生。

18.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及时调处、解决不稳定、不安全隐患及突出问题,依法处置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健全完善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引导师生依法逐级反映诉求,及时排查、分析、研判教育系统存在的突出矛盾纠纷,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学校、班级综治安全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防止网络诈骗和传销。加强问题学生和教职工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行为管控和台账管理,及时排查化解可能发生的师生矛盾纠纷。

五、强化督导检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19.加强阶段性督导检查。建立全县学校综治安全管理工作专项督导制度,探索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健全完善督导检查、督查通报、落实整改、限期反馈和“回头看”等工作制度,提高督查效率效能。探索建立学校交叉检查机制,协调并配合有关部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交叉检查、专项督查、随机抽查和明查暗访等方式,重点加强防溺水、校舍安全、校车及学生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网络安全、校外集体活动安全等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情况,挂牌整治,实现督导检查与隐患整治、规范管理、督查通报、绩效管理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