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军校毕业学员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军校毕业学员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军校毕业学员总结

篇1

在本科教育培养体系中,毕业设计是历时最长、运用知识面最广的一次综合性训练。经过系统、严格的毕业设计训练后,学员可以了解科研基本方法和创新过程,学会搜集、筛选、整理和利用材料,学会科学调查,学会实验设计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论文的写作方式与技巧,变拼凑式及堆砌式的写作形式为科学合理的探索和研究思想的逻辑性表达,并努力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想法。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员四年来所学知识的总结及综合应用,更是培养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员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预演[1]。组织好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对于直接进入实际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及进一步深造的毕业生,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一、军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分析

目前,在军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既有学员自身的问题,也有教员教学的问题,还有军校本身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悬而未决,导致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始终难以有所提升。

(一)学员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军校本科学员对毕业设计不被重视主要有两种情况:(1)不了解毕业设计是对自身能力的综合锻炼,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导致主观上对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学员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而非以加强自身科研实践素质和岗位任职能力为目的,有些学员甚至认为毕业设计和答辩就是走走形式。

(2)毕业设计基本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完成,毕业季军校本科学员事情比较多,对毕业设计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客观上难以将毕业设计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学员要参加各种训练考核,有些考研学员要联系报考学校准备复试,有的学员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有的学员忙于联系工作,其中的每一项工作都事关学员的前程,唯独毕业设计仅是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已,不影响学员的前程。因此,在毕业设计阶段,学员很少有精力能投入毕业设计,也就不足为怪了。

总之,学员自身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是决定毕业设计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对毕业设计的不重视往往导致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员普遍缺乏主动性,过分依赖指导教员或教员提供的文献资料,出现到最后毕业设计工作量过小或质量偏低的现象。

(二)学员科研素养欠缺

毕业设计环节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内完成,学员需要完成选题、资料检索、调研、相关软硬件的学习应用、方案确定与设计、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整个过程有3―5个月的时间,要使学员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完成以上任务,没有较高的科研素养是不可能的。学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查阅大量文献、进行实际调查,并具备一定的写作功底,主要包括三种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自学能力。毕业设计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课程学习阶段没有学习过的新知识,这就需要学员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表达能力。毕业设计中需要学员具有一定水平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论文撰写的关键,而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在答辩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创新能力。毕业设计就是让学员在做毕业设计时,应用学过的知识对碰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提出分析和解决的办法。创新环节可以体现在选题、方案、技术途径、实现、验证、总结等各个阶段。

然而,以上的科研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造就的,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能逐渐形成。当前在军校本科教育中,由于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学员自由度受到很大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学员只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缺乏自由探索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他们科学研究能力的不足。

(三)毕业设计选题与指导方法受限

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是完成毕业设计质量的首要环节,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

目前,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往往是双向选择。一方面,学员自己设计毕业主题,教员筛选出有意义且可行的进行指导,这种选题方法对没有部队工作经验、不了解部队实际需求的学员来说难度很大,在实际中很难实现;另一方面是指导教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拟定课题,再由学员在此很小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适合自己的题目,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选题方式。由于教员和学员平时的接触不多,学员对教员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还缺乏了解,因此,虽然这种选题方法减少了学员的负担,使毕业设计的完成更加便捷,但也限制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员对所研究的课题兴趣不足,容易出现稍微简单点的题目扎堆报、稍难一点的没人报的情况。

另外,一般一位教员每年要指导至少两位以上学员的毕业设计,由于指导教员精力有限,为了保证学员完成任务,在设计毕业设计题目时,指导教员往往将任务具体化,学员处于被动状态,常常以类似于完成课堂作业的方法去完成毕业设计,使得学员缺乏创造性思维;更严重者,学员为了完成任务可能将参考论文变为抄袭蓝本。如此,学员形式上完成了毕业设计,实际上对自己完成的毕业设计概念淡薄、内容模糊,无法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改进军校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一项全面体现科学探索过程的活动。作为培养部队应用型人才的军校高等教育,应针对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以上问题,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变被动式的教育为学员主动性的创新探索活动,培养学员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一)延长毕业设计准备时间

为保证学员能够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对其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缓解毕业设计阶段部分学员对毕业设计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应该适当延长毕业设计准备时间,准备时间可以延长半年甚至一年,也就是说,毕业设计准备时间从第三学年上专业课的同时就可以开始。

通常,在第三学年,指导教员开始陆续给学员上专业课,这时,可以通过与学员的接触,了解学员的兴趣和志向,挑选适合自己科研或教学任务的学员,使其参与到自己的科研和教学中来,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学员的科研素养。延长的这段时间实行松散性管理,学员可以在课余与节假日参与教员的科研和教学,做些基础工作。由于军校每个专业本科学员人数较少,指导两三个学员准备毕业设计并不会牵扯教员太多的精力,因此,对于军校而言,提前准备毕业设计是可行的。

经过实际项目的磨炼,一方面,学员就有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自拟题目,然后教员对题目的方向、工作量和难度等方面提出建议,进行把关,最后确立题目。另一方面,学员参与到教员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来,成为教员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帮手,学员毕业设计工作不再是教员单方面的指导,而是教员与学员双向的协商。这些都会激发学员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全面提升学员的科研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完善毕业设计选题环节

学员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不够端正,多是因为毕业设计所涉及的项目是虚拟的。对于军队院校而言,可以将部队的实际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这是激发学员毕业设计热情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助于学员了解未来工作的流程,以便日后尽快进入到工作角色。

部队的实际项目一般紧扣时代脉搏,任务明确,针对性强,时间性强,可以锻炼学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利于培养毕业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明显提高毕业设计的效率。

因此,对于军校本科毕业设计,只要教员依据部队实际项目合理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即选题具有可行性,难度和深度符合本科毕业设计的要求,紧紧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贴近部队实战,避免选择过于老旧的题目,通过完善毕业设计选题环节来提升毕业设计质量是完全可行的。

(三)进行分类指导

在毕业设计期间,学员的事情往往比较多。为缓解毕业设计与其他事情之间争夺学员精力的矛盾,同时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必须预先对学员进行分类,按类别采用相应的指导模式。对于毕业设计期间有其他事情的学员,区别他们的选题时间、指导时间等,并合理分配到毕业设计准备阶段和毕业设计阶段。例如,对于考研学员,尽量在考研关键时期内不安排毕业设计相关工作,而在考研关键时期前后加强毕业设计相关工作,从而既保证了考研学员的考研准备时间,又保证了其毕业设计质量。由于军校本科毕业学员的毕业去向往往比较明确,不像地方毕业生一样对未来的可选择性那么强,因此,对毕业学员进行分类是比较容易的,指导教员对学员进行分类指导是可行的。

三、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等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一次全方位的综合素质培训。由于毕业设计工作管理体制和操作流程等多方面的不完善,毕业设计工作容易流于形式。本文针对军校本科毕业设计的特点,提出改进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使学员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提升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其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卫,朱瑞祥,张军昌.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1(8):85- 87.

篇2

学习倦怠指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从而感到厌烦、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同时伴有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军校学员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军校是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学习对他们来说仍然是生活的重心和活动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社会不仅对当代军校学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使军校学员面对了更多外界的诱惑,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军校学员的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学习成为一些军校学员不愿意承担甚至厌倦的事情。

1军校学员的学习倦怠心理的主要表现

军校学员的学习倦怠心理在其情绪、行为、意志上分别有所表现。情绪上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容易放弃努力,并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厌倦和排斥心理。这种倦怠状态的持续导致了学员厌学心理,严重影响学员的心理健康。行为上表现为一系列的逃避和退缩等不良行为。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他们对课业采取漠不关心和不在乎的反应,出现上课不听课,睡觉等不良行为。在意志上导致自我成就感降低。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评价的降低,有的甚至会否定自己所做的一切。即使一个对自己有很强自信的人,如果不能很好的应对学习上的压力,也会慢慢耗尽自信心,容易体会到挫折或失败,逐渐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产生负面的影响。

2军校学员的学习倦怠的原因

部队是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环境,学员产生学习倦怠的原因多的是主观的。一方面由于军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员是当兵期间表现优异保送上学,另一部分是高中毕业当兵后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考取军校,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等,这些学员的文化程度相差很大,再加上军校培养层次错综复杂,同一所院校既有中专职业培训也有大专和本科教育,由于教学体制不完善,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存在一门课同一本教材、教案教三种层次学员的情况,课程安排无法适合所有的学员,导致部分学员觉得自己无力掌握所学知识,效能感降低。二是学员学习无动力。军校大专以上学员是国家培养的军官,换句话说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没有找工作的压力,只要不犯政治错误就能顺利毕业,学习好坏与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没有直接联系,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倦怠情绪日益严重。

3缓解军校学员学习倦怠的教育建议

3.1改变部队传统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教员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学员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科都厌学,据调查显示,学员之所以对某些学科厌学往往与授课教员有密切关系。之所以军校学员厌学状态比较严重,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是首要原因,很多教员跨专业领域代课,大部分教员不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员失去了学习活动中最珍贵的东西--好奇心与求知欲,更谈不上新的学习需要及欲望的产生和发展了。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不是新奇、探索、自信等一些积极的情感,而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等消极的感觉,久而久之必然产生学习倦怠。这是由于学员对学习活动本身不喜欢而产生的厌学,它是导致学员厌学的直接原因。所以,军校的领导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干部调动中教师队伍的选择还是要有原则的,不能是个干部就可以当教员,完全无视学员的需求。作为任课教员,不能不管是本科还是专科一本教案教到底,更不能一本教案用若干年,从不更新。教员要本着对学员负责的态度,认真准备每一堂课,争取达到使每个学员都对学科感兴趣都想学的状态。

3.2培养学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增强学员对学习的胜任力。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学员的学习状况与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学习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充分的信心,学习成绩会更好些,而效能感低的学生对学习任务缺乏信心,或把成败归于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对学习过程抱着随意的态度。由此可见,提高学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缓解学习倦怠情况的重要手段,教员应当注重培养学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实际工作中,教员应当抓住机会给予学员适当的鼓励,学院在日常教学体系中也应设立更多的奖励机制,并且注重培养学员积极的自我效能感,缓解倦怠状况。

3.3激发并培养学员高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学习需要。

这需要学院严格控制人才培养质量要树立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改变"严进宽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国家培养军官的质量,不能让不学无术、"混日子"的学员滥竿充数、蒙混过关,对于达不到培养质量要求的学生可延长学制或淘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在院学员也能起到警示作用,使他们在"不努力学习就很有可能无法毕业"的潜在压力下,必须努力学习,不敢对学习有所怠慢,让学习成为学员的不二选择,动机的产生也就成为了必然。学院必须改革考试制度,考试真正的目的是从多侧面、多角度、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试是检查、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总结性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起着导向作用。加强考试管理,制定严格的考试纪律,加强对考场的监督管理,杜绝考试作弊现象,严把学术质量关,从而对学员的学习形成约束力。

军校学员尽管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但是依然处在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和人生发展阶段,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容易随着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要通过对学员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远景的学习动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会使学生产生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并进而转化为强大、持久的学习动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和失败,朝着预定的目标奋进,缺少明确的目标,更容易让学员在学校里面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倦怠情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消除学员思想认识上的短视与狭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奋发向上的人生信念。因此,军校既要深化政治教育也要强化思想教育,让学员不仅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更要有明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进部队学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到自己的使命,认识自己学习的重大意义,为其学习活动找到强有力的动力,以进一步避免学习倦怠的产生。

参考文献

篇3

1录取阶段

为确保从源头保证学员的高质量、高素质,应把淘汰程序提前到录取阶段,目前,各院校都根据考生成绩网上录取,对预招对象的个人和家庭社会关系不了解,仅能看到本年度考试的文化水平。对于军校而言,文化成绩只是录取时众多重要因素之一,学生的思想、体能基础、成长经历都应该综合考虑,确保优中选优。笔者认为,军校应组织联合考察组到各招生地区与学生“面对面”之后再进入录取程序,随即组成的考察组任务是“全程跟踪”学生的各项检查和审查,对预招对象进行简单的思想摸底、社会访查和基础体能测试,了解每名预招对象的基本情况。为确保从源头保证高质量,及时淘汰在思想上、政治上、体能上不适合军队的学生淘汰并移交地方招生办公室。

2军政基础训练阶段

军政基础训练是为了实现由青年学生向军校学院的转变,为完成后续学习、训练任务打下良好基础,这也是学生能否成功成为军人的重要历程,也是淘汰程序的关键环节。由于军政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学习生活无不充斥着辛苦、艰难,还有由于教学方法或者其他客观原因造成的训练伤。由于军队的特殊性质,需要的是绝对忠诚等特性的人才,学生则要伴随汗水学会忍耐、坚持等多种品质,在此过程中会有思想上动摇的、坚持不了的等等,对于这些不能适应部队生活的学生在思想工作没有效果的前提下,应及时淘汰。因伤病留下疾病或无法根治的,应移交地方民政部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由军队和地方建立专门基金保证其生活和医疗经费,并在各类政策中予以倾斜,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则移交相关地方院校继续学习。

3学习生活阶段

目前,军校通常采用考试和考察两种形式进行质量评价,而学员领导能力评价、学员品德评定、学员综合素质评价尚未形成科学的评价方案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因此在现行模式中,学员淘汰率低,这就直接制约了人才成长竞争激励机制的完善。笔者认为,要立足未来战争需要,应把思维创新、组织协调、团队指挥等全面素质纳入淘汰体系。由于军事指挥专业的学员在毕业后将成为部队基层指挥员,如果没有很好的综合素质,就很可能在战争中将自己及团队置于危险之中,为避免“亡羊补牢”应从源头培养学员综合能力并从严把关,对不适合指挥岗位的学员要及时调整专业或移交地方院校。

其实,对于院校本身而言,增加淘汰手段、严格淘汰程序都相对简单,而淘汰后的处理则要军队和地方方方面面关系的协调,目前需要尽快解决的就是地方接收院校的确定。军队与教育部门在军校学籍注册、专业设置上再进一步完善,根据军校分布情况共同商定相关地方院校,并确定相关专业、学制等规章制度。对于所有淘汰者则要根据相关规定作出相应抚恤和补助。

4完善淘汰制度的措施

完善的淘汰制度是军队院校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优秀的军队指挥人才的需要,是新形势军革的需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笔者认为有一下几点:

4.1 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考试制度淘汰制度要能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有客观、公正、科学的考试制度来支撑,这一制度包含了标准的制定、考试的公正实施等,考试是检验学员学习情况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在淘汰制度的运行中,教学管理者必须给学员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科学的考试环境,对学员的的考核必须能够充分反映学员在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既不能只重视知识而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庸才”,更不能造就道德低劣的“社会蛀虫”,同时还要突出对学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考察。

4.2 建立一定的转学机制目前军队院校淘汰的学员一旦因成绩原因退学,学生只能选择回原籍重新参加高考,学员本人及家长也将退学看成人生的重大失败,而较少认为这是人生路上一次小小的挫折或考验。如果因成绩被退学的学员可以转入较低层次院校就读,就可以减少这种人生上的挫折感。同时,高校之间要做好被淘汰学员的转学接洽工作,包括学员在新学习环境中的心理调适,互相承认学分以缩短转学学员的学习年限等等。

4.3 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确定是否使用淘汰机制由于各院校在办学规格、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院校在使用淘汰制度时可以区别对待。而对于军队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实行淘汰制度,原因有三:①军队院校的特殊体制,决定了军队院校不像地方院校那样进行扩招,只能维持在校小的规模。军队院校是提前录取,生源充足且质量较高,在这种招生基础之上,完全有可能实行淘汰制度。②军队院校是面向部队进行培养,这就决定了军队院校出来的毕业生工作单一。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还可以重新选择,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都适合在部队工作,绝不能在花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之后,培养出一个不能胜任部队工作的毕业生,所以必须实行淘汰制度。③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军事水平还比较落后,我们不能仅仅将培养目标定位低水平的合格,而应该想世界上优秀的军事院校看齐。为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军校学生,打赢未来的战争,必须加强淘汰力度,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5总结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淘汰制度作为一项有效的“反激励”让学员的学习有了新动力,其积极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军队院校教育中引入淘汰机制具有促进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作用。虽然其存在一些局限,但我们还是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体制,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吸收和采纳。

参考文献:

篇4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好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不少院校或个人承接了一批国家级、省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同时出版和发表了一批军校学员心理卫生方面的著作、教材和学术论文,开设“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也越来越多。目前的科研、教学、实践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领域在逐步拓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已有不少研究,而且国内有著作将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如姚本先、方双虎(2002)[2]、陈家麟(2002)[3]。在这两本书中介绍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例如,国外有马斯洛和密特曼、斯柯特、科尔曼、阿卡夫、罗杰斯等;国内有黄坚厚、张春兴、王极盛、郑日昌、林崇德、吴增强、刘华山等。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陈家麟将心理健康标准总结如下:(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品质健全;(4)行为协调适度;(5)人际关系和谐;(6)人格完整独立。

尽管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上研究者还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但综观上述观点可发现,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要素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环境适应能力等。这些探讨,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识别或诊断并进行干预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军校学员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的发育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从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不协调的角度来看,必然导致很多矛盾冲突的出现,由此会给军校学员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不胜枚举。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学习、人际交往、择业、情绪情感、人格特点、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心理辅导及治疗、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起步较晚,比较注重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数量上有所增长,研究领域也由一般性的心理健康测量发展为更专业、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焦虑、抑郁、压力、应激、认知方式、心理障碍、学习、人际交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问题一直都受到广泛关注 [2,4~14]。

三、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理论探讨。这些探讨强调通过改善和营造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以及提高军校学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来解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许多研究认为,认真开展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普查,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和治疗,针对军校学员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及专题讲座;建立和完善军校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档案,重视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启发军校学员辩证地看待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或挫折,是解决军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二是干预研究。这些干预研究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临床症状诊断法、心理咨询、访谈法等,其中又以心理测量法和问卷调查法居多,而真正通过测量评价后,针对军校学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性的研究和维护性研究还很少,这是今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和教育要努力的一个方向[15~17]。

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从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之初就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尝试不同模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各种教育理念、心理学说、人文科学观点为支撑,以本校实验为依托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方法、途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浮出台面。梅清海等在全军50多所院校心理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两渗透”、“三全式”、“四贴近”、“五位一体模式”[18]。

“两渗透”教育模式旨在发挥军校课程教学优势,提高心理教育效果:将心理教育渗透于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军校心理教育的“高度”效应;将心理教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扩大军校心理教育的“广度”效应。

“三全式”教育模式旨在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的全程贯穿、全面展开、全员参与、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心理教育体系:把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军校心理教育管理机制,形成军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医护人员、学生相互结合的教育合力,把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心理咨询、日常管理统一起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四贴近”教育模式旨在以影响军校学员重要心理因素为突破口,强化教育效果:(1)贴近时代,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平台。这个心理教育平台应该具有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和攻防兼备的教育职能;(2)贴近社会现实,切准军校学员的心理脉搏;(3)贴近军校大学生心理实际,注重解决心理问题。通过多渠道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认识青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增强心理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心理训练的原理和正确方法,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模式,为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打下理论知识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准确掌握和及时报告学生的心理情势;对于一些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以解除心理痛苦;积极预防心理疾病;(4)贴近军校培训目标,着眼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以认知品质、情绪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等为主要内容的良好心理结构;培养以战斗力为标准的心理能力。

“五位一体”教育模式旨在确立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和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结构、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等军校学员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1)心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在德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强化军校学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2)心理教育与智育相结合,在智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提升军校学员智力发展水平;(3)心理教育与军事技能教育相结合,在军事技能教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推动军校学员军事技能的学习;(4)在体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促进军校大学生提高身心素质 [19]。

参考文献:

[1]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1-347.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7-25.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25.

[4]刘婷.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1):63.

[5]林维丽.军校学员心理应激应对方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张凡.军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李俊丽,梅清海,丛建波,邵秀巧.军校大学生个性、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82.

[8]张静,王筱枚.军校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5):425.

[9]钱永才,龚渊文.军校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33.

[10]白雪亮.军校学员郁闷心理分析与防范[J].中国青年研究,2007,(8):69.

[11]王京京,于宏.军校大学生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7):50.

[12]曹守莲,石沙泉.军校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3):307.

[13]王海民,刘学敏,吴振峰.410名军校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杂志,2005,(2):701.

[14]王浩,苗丹民,朱霞.军事择业大学生与军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2):801.

[15]张茂运.对军校学员人生格言的调查及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2):63l.

[16]颜宪军.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实践与探索,2005,(6):267.

篇5

在研究了西点军校学员领导力培育模式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除糟粕。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社情,针对武警部队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判断总结出符合武警“合训学员”未来发展的相应意见。

一、着眼部队实际,搞好顶层设计

首先是确定培育方向。新时期新要求新挑战,学院教育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培育出适合部队未来建设发展的基层指挥人才。而作为学员指挥能力核心的领导力,院校则应该对学员的这方面能力着重进行培育。针对当前院校关于学员领导力培育方向不够明确的前提下,首先应该将所能收集到的教育资料进行整理,并成立一个负责学员领导力培育的职能部门,该部门可以通过分析基层部队现状,收集学员毕业后任职情况,根据收集到的实际情况通过讨论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学员领导力培育的整体方案,其中包括培育的目标、课程安排和教学任务、制度规定实施细则等。

其次要进行反馈调节。学员领导力的提升对其毕业后的任职就业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学员领导力培育的规划设计,将学员的领导力所构成的几点要素设置相应的指标,并对学员各要素的培育状况进行数据记录,根据数据所反馈的实际情况,总结学院在这方面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对学员领导力培育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进一步提升学院关于学员领导力的培育水平。

二、强调思想教育,增强人格魅力

军校在狠抓学员军事和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学员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作为一名军校学员,未来的基层指挥官,不仅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军事基础,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必要性。西点军校就针对学员的素质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最理想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强烈的道德感,广的知识面,高超的业务能力和适应作战指挥的良好身体素质”。培育“合训学员”的领导力,就是要锻炼学员的责任感,培养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敢于直面困难并能够妥善处理解决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一位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指挥员注定会受到别人的爱戴,也能够更好的影响下属,使下属对领导者产生了信赖,这为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的人脉基础。所以提升学员的人格魅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需要通过学员自身锻炼和外来因素影响共同发挥作用。所以,针对这方面情况,应该在学员所有所接触到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着重强调责任、纪律、使命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实守信、正义善良的个人修养和品德。

领导力的培育注定是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该有所体现,要重视学员领导力的培育并将学员领导力的培育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在学员的日常生活和训练中将其领导力提升作为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来进行。在培育的过程中,应该有所侧重的根据学员自身情况的不同,抓住学员的特点,通过理论教育、问题研讨、环境氛围熏陶等办法,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比如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领导力有关的黑板报,利用校园电视台等媒介来营造一个良好的领导力培育氛围,让学员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对领导力的认识认同;在连队里设置模拟岗位,让学员管学员,并利用连务会等时机,连干部根据学员管理实际情况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并根据自身带兵实际传授带兵经验;在学员里设置学员思想品德评估制度,结合学员自身表现做出评比,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学员能够自觉注重自身思想品德的提升。

三、增强实战教学,抓住培育重点

作为培育部队基层指挥官的院校来说应该坚定不移的坚持从实战出发训练学员教授学员。结合学员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的锻炼他们需要掌握的相应的能力素质。

一是组织协调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对于学员来说,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可以说是最需要掌握能力素质中的一种,在部队的实际应用就是指部队指挥员通过对方法技巧的使用,使部队内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一致,将官兵全部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从而完成组织的利益和既定的目标。

就当前实际情况来说,部队的工作任务相当繁杂而且对于标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许多工作的开展不是一个部门就能够顺利完成的,而需要各个部门协作配合。“合训学员”作为未来的基层领导者,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对日后在基层单位一些工作的组织开展可能会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也或许会因此而影响到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转。

根据各军校学员毕业后任职情况反馈来看,各军校所培育出来的学员文化素质水平的确十分优越,但也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学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都还达不到岗位任职需要,对学员在基层任职工作的开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院校应该针对性的对学员进行训练,增强学员这方面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为他们在未来的任职岗位上能够妥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带动下属更好的开展所安排的任务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一、树立大局观念。学员应该学会以大局为重,做事谦虚谨慎,以一颗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人或事,善于换位思考,不将自己的主管意愿强加到别人身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为了完成所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前行。第二,设置关于沟通协调的教授课程。通过老师的教授,和学员对于所学课本的掌握,对于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开展与沟通和组织有关的课外活动。如辩论赛、新闻小组等等,给学员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大场合下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二是决断力 、执行力。决断力就是指人们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能力。“合训学员”作为未来的部队基层指挥员,对于所担负任务的决断会直接影响该任务的完成情况。因此,领导者决断力的强弱也就直接影响了领导活动的绩效。军人就应该雷厉风行,个人的执行力就是指个人的办事能力,对于部队来说,执行力就是战斗力。所以,院校培育学员的这方面能力应该根据新形势下的军革,转变教育理念,锻炼学员的决断力和执行力。

第一、加强体育锻炼。“练练练,练为战”通过体能训练能够增强学员的体魄,对于群体性的体育训练活动不仅可以使学员之间有着一股“比学赶帮超”的训练热情,还可以增强学员之间的集体荣誉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锤炼了学员的战斗精神。

第二、提供模拟任职岗位。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西点的模式,设置相应的模拟任职岗位,由学员来管理学员。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担任模拟任职岗位,通过在模拟岗位上的实践锻炼,对于所面临问题的决策,所担负任务的处理增强自身的决断力和执行力。

第三、基层当兵锻炼。“合训学员”大部分是由地方高中通过高考这一途径考入合训院校。他们对于真正的基层部队还没有任何实实在在的认识,学院可以根据安排,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让学员进入基层部队体验生活,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基层部队的情况,并将所看到的实际情况与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相结合,对比进行反思总结。

篇6

1 情绪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令人喜悦、激动或让人痛苦、难过的事情,这种喜怒哀乐的体验,心理学上叫做情绪,它是指个体对外界刺激是否满足需要的态度体验,具有心理上和生理上反应的特征。情绪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着一个人表现于外在的行为,以及从事某项活动的意志力,对某项活动的结果将产生重要作用。情绪对于军事活动同样有很大影响,军人的喜怒哀乐对于军事活动中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训练、作战等都有不同效果,既能促进、增强军事活动效果,也能削弱、减低军事活动效果。列宁说过,战争的胜负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士兵的情绪决定的。因此,对每一个军人来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何谓情绪管理?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情商》一书中这样解释:是指通过研究个体和群体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个体和群体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从而确保个体和群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驱策等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

情绪管理的内核不是要消除或压抑情绪,而是在觉察情绪后,用适当的方式调控情绪。有心理学家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表达适当的情绪,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情绪管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体察自己的情绪,这是情绪管理的基础。不能正确辨识自己处在什么情绪,对情绪的管理也便成了空谈。二是调整自己的情绪,这是情绪管理的目标。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合理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绪,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成为情绪的奴隶。

军校学员处于青年成长的高峰期,心理发展由易感性向稳定性过渡,情绪中的积极与消极、紧张与轻松、激动与平静等两极性十分突出;情绪体验丰富、深刻、强烈、敏感,喜怒哀惧常形于表面,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头脑发热,盲目冲动,凭感情用事;情绪起伏波动较大,有时兴奋激动如火山爆发,敢想敢做,有时消沉忧郁如石沉大海,一蹶不振。由于军校学员具有的上述情绪特点,加强情绪管理能力培养,有效的管理情绪,对军校学员保持良好、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提高适应外界环境能力,顺利完成学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履行我军历史使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军校学员常见的负性情绪

军校学员具有的情绪特点,使得个体在受到外界事物、事件等客观环境的影响或个体内部发生矛盾、冲突而无法及时有效解决时,就会产生一些情绪困扰。军校学员常见的负性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焦虑: 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体验,是当事人对即将发生的某种事件或情境感到担忧和不安,又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心理上产生的紧张期待情绪。军校学员的焦虑表现为:紧张害怕、烦躁不安、担心忧虑。如因为动作难以掌握、训练难度大担心身体损伤而害怕训练,对重复性学习、训练感到烦躁疲惫、缺乏兴趣,综合考核时要求高要求严格担心不能顺利毕业而心事重重。焦虑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情境的主观评价、人格特征、既往经验以及对未来结果的估计等。在军校学员所有的负性情绪问题中,焦虑是最主要的一种。

2.2 抑郁: 抑郁是一种忧愁、担心、思虑过度的情绪反应,它常表现为孤独、悲伤、绝望、自责等,当遭受严重挫折而又无力改变现状时常会产生这种情绪反应。军校学员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有:性格上,内向孤僻、不善辞令、过于敏感,总是把痛苦和不愉快的情绪隐藏在内心深处;学习、训练、考核上,焦虑过度、压力过大、成绩不理想;人际交往上,得不到理解、信任与尊重,人际关系紧张。另外,对部队院校生活和环境不适应,也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2.3 愤怒: 愤怒是正常人的一种基本情感成分,是当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愿望相悖时,所习惯表现的一种情绪反应,在血气方刚的军校学员身上比较常见。当被人误解和动机受挫时往往会产生这种情绪反应并容易导致冲动,有的军校学员也会因为一件小事或一句话激动得暴跳如雷,出口伤人,甚至大打出手。愤怒对军校学员的心理和行为存在负面影响,被愤怒的激情控制时,认识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思维阻塞,大脑皮层对行为的控制能力减弱。因此,在愤怒情绪控制下,常常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过激行为,轻则会伤害战友间的感情,重则因一时失控而酿成犯罪。

2.4 恐惧: 恐惧是在缺乏准备,而又不能处理和应付危险事件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当人面对危险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情绪,这是人正常的心理反应。现代战争是高技术和信息化的战争,其残酷性往往会使参战官兵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培养过硬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各院校加强了实战模拟和高强度训练,这给军校学员带来了一定的恐惧情绪。军人如有过多的不正常的恐惧情绪,不仅会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破坏军人心理的稳定性,还会对培养积极的作战心理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容易导致其意志消沉、思想涣散、斗志减弱,丧失战斗力。

3 军校学员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对策

军校学员对自我情绪有了一定的理智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易受环境及他人的感染,常常感情用事、盲目从事,自控力、稳定性还不够,而其情绪心理状况如何,往往会直接影响到院校或部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应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军校学员情绪管理能力培养的力度。

3.1 构建情绪管理疏导机制,促使军校学员养成积极情绪、转化消极情绪: 要切实提高军校学员情绪管理能力,必须充分利用和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管理、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军事训练与心理训练、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情绪管理疏导机制。情绪的疏导机制是培养情绪管理能力的核心措施。院校应认清军校学员的情绪本质,正视军校学员的情绪表达,以“疏”、“导”为原则,建设系统、全面的情绪疏导渠道,引导军校学员情绪的合理宣泄,培养积极情绪,转化消极情绪。一是院校要成立心理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定章立制,负责组织协调全院校的情绪管理疏导机制的构建和工作的开展。二是成立心理教育疏导中心,具体负责开展学员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测量、心理调查、心理社团和学术交流等工作。三是旅(系)队建立心理服务工作室,协助中心负责情绪疏导和宣泄的具体实施与指导,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关心疏解问题学员,及时收集和报告心理信息。通过诸如以上疏导机制的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畅通军校学员情绪宣泄渠道,引导军校学员视情绪不同而做到适时、适地、适度的情绪选择与表现,达到自己所渴望的结果,最终提高军校学员的情绪管理能力。如:成立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减压室或心理宣泄室,为军校学员提供展示自我、沟通交流、情绪发泄的时间和场所。

3.2 加强情绪和情绪管理知识的普及,提高军校学员的情绪识别能力: 通过开设相关课程或讲座、利用网络或报刊媒体等各种途径,加强情绪和情绪管理等心理知识的普及,使军校学员能够科学准确地掌握情绪的相关知识,认识到情绪管理对自己学习、生活、训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提高军校学员的情绪识别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

首先要提高觉察和感知自我情绪的能力。识别自我情绪是情绪智力的基石,只有在识别自我情绪的基础上,才能对自身情绪进行有效的表达和恰当的利用。所以当负性情绪出现时,军校学员要坦然接受,认真体会,不能剥夺。一是回顾自己有过的各种情绪,总结自己过去的行为表现,清楚地了解和把握自己独特的内在反应模式及情绪反应的原因。同时,通过反复的回顾和总结,了解自己较之以前是否有所改观和进步。二是撰写情绪日志。记录并整理每天的情绪日志是了解自我情绪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每天的记录来加深自己对情绪的认知和觉察。这个方法不仅能增强军校学员情绪的觉察力,也能准确了解、分析和把握情绪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要提高洞察和辨析别人情绪的能力。人的是社会的人,要与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打交道,因此,军校学员只了解自己的情绪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读懂、体会与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也就是拥有同理心。同理心要求军校学员能够了解引发对方情绪的因素,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军校学员在与人交往时,要做到倾听和共鸣,运用判断、推理挖掘其隐含的情绪和需要,进而产生共情,做到真正完全理解对方,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

3.3 加强管理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帮助军校学员掌握常见的情绪管理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使军校学员学习并掌握有关情绪调节的技巧和方法,以缓和、转移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常见的方法主要有:

一是宣泄情绪。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用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虽可以减轻焦虑,但这只能缓解表面紧张,却按捺不住内在的情绪纷扰,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导致心理异常,带来更大的身心危害。因此,负性情绪需要及时地排解和释放。军校学员在遭到负性情绪的困扰后,可以选择适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如可以选择朋友、心理咨询师、网络等进行倾诉,可以通过写日记发泄并整理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大哭一场让情绪随泪水宣泄,等等。

二是转移情绪。军校学员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或意外伤害后,不是将自身的压力或心中的怒火转嫁或发泄到别人身上,而是寻求一种不对任何人造成伤害的、比较理智的方法排解情绪。如可以选择离开当时的情境,转移注意力;再如听听曲调高雅、旋律优美的轻音乐,适当参加体育活动,等等。

三是升华情绪。负性情绪主要是由于个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造成的,若一味地自责,憋气愁闷,或颓唐绝望,可能会在一些不良行为中寻找安慰,但都无济于事,甚至导致无法自拔。军校学员要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将理想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去,把挫折和失败带来的痛苦、压抑、焦虑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己、对人、对部队或社会都有利的方向,从而达到积极的心理平衡。

四是转变信念。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ABC理论有助于军校学员正确认知自己,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A(Activating events)是指引绪的事件,也就是人能感觉到的事实;B(Believes)是自己对A事件所持的观点;C(Consequence)则是B所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人总是认为是事件直接引发了人的反应,但实际上是自身的观点信念造成的反应。因此,军校学员首先要认清引绪的根源,也就是自身的观念,理清情绪发生的来龙去脉,才能去调控情绪。其次要消除不合理信念,主要是绝对化要求、过分化概括和糟糕至极。要学会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自身的观点和信念,并且探讨这些观点信念与所产生的情绪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某些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

参考文献

篇7

军校成立以来,建立完善了军校各项制度,健全运行机制,明确分工,为学军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1.完善制度,为军校活动提供保障

白雀少年军校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了组织机构的组成,军校活动时间安排,国防教育要求,军事训练项目,奖励与惩罚,学籍管理,校歌、校旗、校服、校章等。学校的组织机构、办学制度、工作计划都按要求上墙。每次军校活动均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做出活动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人,活动结束后及时召开专题小结会和总结表彰大会。

2.健全机制,为军校活动保驾护航

白雀少年军校成立以来,逐步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学校校长任少年军校校长,聘请某部队后勤部指导员为少年军校的政委;由校团支部书记负责军校日常工作,聘请部队的官兵担任教官,中队辅导员为军校辅导员。这样的组织机构有利于军事机构以和共青团等各级各类组织间的密切合作,齐抓共管,挖掘社会资源,进一步优化少年军校活动场所的外部环境。我们还聘请了著名书法家周立中为少年军校题写了校名。

3.分工明确,军校活动责任到人

军校下设思想政治处、教务处、后勤处等部门,分别由部队、学校团委委派有关同志担任以上各部门的领导工作。思想政治处主要通过各种层次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教务处具体负责军校的日常教学和行政管理;后勤处主要为各种活动的开展提供生活服务和安全保障。

二、整合资源,营造学军文化氛围

少年军校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一体的德育基地,特别注重教育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与学校毗邻的某部特有的营文化是我校育人的丰富资源,结合这些资源,丰富了少年军校的活动内容,提升了内涵。

1.走进军营

少年军校每年组织一系列令孩子们难忘的活动:走进军营,了解战士一日生活,参观部队营房、武器装备,观看军事技能训练等。每逢“八一”建军节和元旦,孩子们带上精彩的文艺节目去慰问战士,并向他们汇报自己成长的收获。部队战士也用他们极富特色的升旗仪式、队列训练、军事格斗等向孩子们展示军人的阳刚和威武形象。

2.军事学习

每年军训期间安排国防知识、军事知识讲座,介绍国内国际形势等常识;观看战争题材影片,聆听部队首长讲述革命历程,开展“我的军训生活”征文及演讲比赛等,让军校学员铭记祖国曾经的磨难,激发他们对人民子弟兵的崇高敬意和深厚情感,培养学生的军人品质,增强学生的军人情怀,同时渗透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3.增添“军人元素”

为将“军人元素”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校的校服上增添了军人的绿色标志,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学校同时在校园宣传栏开辟“国防荣誉墙”专栏,介绍近代中国曾遭受的战争苦难,白雀少年军校的发展历程,以及从白雀学校毕业的从军模范人物和事迹。这些看似“信手拈来”的军校文化,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浸润和陶冶。

三、结合常规,内化优良道德品行

患难和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白雀少年军校定期开展军事集训,部队领导、教官亲自到校指导。军训活动成为每年学生最难忘的实践活动。

1.日常管理,关注点滴言行

我校从上课、自习、课间活动等校园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做起,以战士为榜样,养成团结守纪、自律自强、勤奋学习的优良品行。抓住每天的进校门、课间操、集体晨会、课堂、午间吃饭、集体放学这几个学生校园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向学生明确行为规范准则,开展行为规范评选活动,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建立校园军风纪律检查队,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校园日常生活。

2.军事训练,塑造军人体魄

学校在军校活动中,设计了既玩又练、既学又做的内容,蕴涵了练素质的因素,促进了学员自强品质的形成。在军校队列训练活动中,体验到坐如钟、站如松和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严明纪律;在唱军歌拉军歌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团队精神、团结互助的力量;在就餐过程中,学员们学会了自理、自立的基本能力;在与教官的交流学习中,感受一身橄榄绿的阳刚之美,使学员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每一次军训结束前都要进行阅兵式、分列式团体展示,使孩子们深切感受军纪严整和气势如虹的军人气质,培养他们的军人品格。

2014年,学校和部队协商,调整了军训内容,在原有队列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班级口号、出操行进、就餐规范等内容,还编排了白雀学校军体拳作为学校的特色运动操。现在走进学校,每一次队列行进都能听到孩子们响亮的口号声,看到规范的行走动作,大课间时刚劲有力的军体拳动作,老师们为学员的每一个进步与成功体验感到欣慰,引来各级领导及观摩家长的一致好评。

3.分层学习,实现育人一体化

学校少年军校结合少先队和团总支的体验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团队一体化组织优势,编写少年军校课程实施意见,分层教育,实现团队礼仪、人格教育和军事训练的一体化教育。针对1~9年级学员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学校采用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递进式的“分层教育”,实施内涵丰富的少年军校学习课程。具体如下:

小学低年级:识国旗,认国徽,唱国歌。主要进行国旗、国徽和国歌的知识学习和教育,学会精神抖擞地唱国歌,了解国旗、国徽的组成和各部分象征的意义;进行简单的队列训练;同时简要地了解“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祖国、爱军队”的美好情感。

小学中年级:穿军服,唱军歌,练军姿。学员们穿上整齐的军校服装,开始正式的军队知识学习和训练。了解祖国的地理位置、边疆地域及周边国家,听、讲战斗英雄的故事;学唱军歌,学习简单的军队礼仪,练习军人的站姿、坐姿等,规范军校各项行为,树立军人高大的形象。“挺起自信的胸膛,唱响嘹亮的军歌”――这是中年级学员光荣的学习任务。

小学高年级:走队列,练体能,展军容。严格操练列队和走步,展示自信、挺拔的军姿;开展丰富而又逼真的“军营破障游戏”,培育学生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精神风尚,锻炼体能,提高身体素质,练就一个强健的体魄,培养一种自信奋进的品格。

初中段:进军营,学军史,塑人格。参观军营,学习打背包,整理营房,了解军人整齐划一的生活;学习射击,强化操练,塑造团结向上、刚强奋进的人格;同时学习中国人民的发展史,通过丰富多彩的军事活动,培养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卫国之勇。

四、形成模式,促使军校持续发展

当管理形成一定的模式时,少年军校就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的管理体系,使军校能持续发展。当学生知道自己所要达到的要求,便能够对自己有一个约束,使自己朝着更高的要求发展。

1.构建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我们的学生管理、班级管理最高的层次就是让学生管理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共同发展。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2013年申报了课题“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在课题研究和实施中,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班级管理中军校队员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军校队员的引领下,人人竞当班队干部,争做学科小老师,学生的民主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已深入人心。学生文明就餐、井然有序上下楼梯、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生气勃勃的课间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民主与自主管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体现军校生活的“主题性”

每学期开学,我们都要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组织学生开展慰问、给烈军属送温暖等活动;每周一,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让“少年军校”中优秀学员担任旗手;每周的红领巾广播都通过《星光闪耀》栏目介绍一位战斗英雄或现代军人的故事,以他们的崇高理想和顽强意志感染学生;每学期结束,我们还邀请军校教官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每W年,我们都开展军训活动,让学生锻炼体魄、磨炼精神;每学年结束,我们还要对军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进行全面考核。

3.创新一套少年军校评价机制

打破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标准,切实转变评价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少年军校评价机制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个性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及各种能力为宗旨,我们进行了探索少年军校下学生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创设了“441”阶梯评价模式,即争星当兵模式。

“441”中的第一个“4”就是“四星”,即学习之星、行规之星、体艺之星、进步之星;第二个“4”就是四“兵”章,即学习标兵章、行规标兵章、体艺标兵章、进步标兵章;“1”就是期末的最高荣誉称号白雀勋兵章。集满一定的星星数即可换取标兵章,学期末评选白雀勋兵。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奋发上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行动有目标、发展有方向、人人有亮点,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五、成效显著,彰显生机活力校园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少年军校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德育平台,丰富多彩的军校活动让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习军人品格、培养军人气质的理念已深入全校师生的心中。

通过对学生、家长、老师的问卷调查发现,学员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已经学会了自己叠被子、挂蚊帐、洗衣服等生活技能。既培养了很强的独立自理能力,又有了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精神。很多学员开始做家务,令父母感到惊喜的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在不断改观。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班级与班级之间你追我赶,公平竞争,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

篇8

一、两种授课对象,两套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节奏设计、教案设计四个方面。[1]同一门课程,授课对象不同,教学设计也要有所差别。“管理学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管理工程专业(步兵指挥、地炮指挥)和装备保障指挥专业。两个专业的学员的具体情况差别很大,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别。

管理工程专业(步兵指挥、地炮指挥)的学员是部队生,他们是通过参加部队高考选拔来的,文化课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员的个人经历更是五花八门,总体来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高中毕业后没能考上大学,直接入伍当兵,经历了2~3年部队基层的磨练,进而通过军队高考进入军校大学,他们约占部队生学员总数的70%。该部分学员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课不扎实,但军事素质过硬,政治素质出色。二是高中毕业后考上地方大学,在地方大学参军入伍,继而又考取军校,约占到部队生学员总数的20%。该部分学员的特点是:由于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课基础,使得他们课堂接受能力较强;由于具有部队基层当兵经历,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因此,他们领会“管理学基础”课程内容的能力最强。三是高中没有读完就入伍当兵,通过参加部队高考考上了军校,一般占到5%左右。该部分学员的特点是: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较好,但文化基础非常弱,他们在军校大学的学习中经常处于彷徨和自卑状态,因此他们最需要教师、同学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与该专业相比,装备保障指挥专业学员的情况大体相同,即他们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提前批被军校录取。其特点是:文化课基础扎实牢固,理解能力非常强,但也具有诸多缺点,如社会阅历较浅,对管理尚缺乏感性认识。

掌握了授课对象的特点后,制定了两套教学设计方案以供教员使用:一是针对部队生的,二是针对地方生的。两套方案在教学内容取舍、教学层次深度和广度、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节奏的把握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

1.重视绪论教学,为以后教学打好基础

对于“管理学基础”课程来说,绪论教学不仅是学生了解该课程内容的关键,还是学生掌握该课程学习方法的一把钥匙。通过绪论教学,教师可以成功地将学生引入管理学知识的殿堂。因此,教学时必须高度重视绪论教学。

学生学习管理学的最大困惑,也是实际情况中经常遇到的尴尬问题是:现实中,很多人学了管理学,但在毕业以后从事管理工作时,管理效果却并不如人意;而很多没有学过管理学的人,做起管理工作来却井井有条。通过该问题,教员要让学生了解做好管理工作仅仅依靠在管理学课堂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真正的管理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科学、实践、艺术、哲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向学生指出,要想成为现实工作中的管理高手需要从四个方向加以努力:它是科学,应该多“学习”;是实践,需要多“锻炼”;是艺术,要经常“参悟”;是哲学,要善于“思考”。

2.教学内容要“少而精”且“广而新”

“管理学基础”是专业基础课,知识体系庞大,但总课时短,只有40学时,地方大学一般都设置60学时,有的设置为80学时,在庞大的知识体系中选取恰当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并不容易。课题组通过认真研究和讨论,确立了“少而精”且“广而新”的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方针。“少而精”指的是讲课时要讲那些管理学思想史上沉淀下来的最有影响、最有权威的管理思想,讲那些能够统摄全局、提纲挈领的内容,通过精心提炼,使学生能够抓住重点。“广而新”是指在实施教学时要把最新的管理实践引入课堂,要从政府机关、工商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的实践中广泛汲取营养,而不仅仅局限于军队这个特殊群体,要把科研成果前沿理论引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呼吸到管理的新鲜空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紧跟时展,富有时代气息。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根据经验和实际比较,很多教学方法都可以运用到“管理学基础”课堂上来,如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等,但笔者认为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三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管理学基础”教学。

1.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指师生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取该教学方法的步骤是: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立即纠正,而是根据不正确的答案继续向他发问,使学生的回答前后矛盾,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如在讲授“计划”时,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计划是降低了行动的灵活性还是提高了行动的灵活性?学生回答“计划会降低行动的灵活性”,教师可以继续发问“请举例说明”,学生举例说“比如,学院计划下个月组织篮球赛,这段时间就需要不断训练,业余时间基本就不能干别的事情了,这不是在降低行动的灵活性吗?”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请问,如果不提前一个月告诉你举行篮球赛,而是在比赛当天才告诉你,你认为该方式是否比提前一个月告知更有效地提高了你们行动的灵活性?”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才能真正认识到计划能有效地提高行动的灵活性。教师在问题教学法中要逐步引申、归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放弃原来的错误见解,得出正确的结论。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哈佛大学首创的,现在许多高校都把它作为管理学科的重要教学方法。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一个包含有若干相关问题在内的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该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并分析、解决其中所含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2]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引导学员自己编写案例,由教学组的新老教员从学员编写的案例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使用。事实证明,这样的案例能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他们找到了把枯燥的理论与鲜活的实践有机结合的绝好机会,效果非常不错。

3.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近几年来才从西方引进来的新式教学方法。游戏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让学员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管理游戏(Management Game,简称MG)原是作为企业培训的一种高级训练方法,这种培训方式是从MBA案例教学讨论发展而来的,也称为“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让学员在游戏过程中培养与人相处的健康心态,并通过管理游戏培养受训者的管理思维方式。[3]

在管理游戏实施过程中,教员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各组游戏的情况,包括有创意的做法和不足之处,做好点评工作。管理游戏有效地调动了学员参与的积极性,灵活引导学生讨论的问题、方式,并为最后的管理游戏总结提供依据,使管理游戏能圆满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员要投入激情和感情

要上好该课程,教员还要投入激情和感情,用一颗真心去打动学员。一是教员要用真诚打开学员的心门。教员在学员心目中的形象很重要,它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员要用真诚打开学员的心门,用真诚和微笑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二是在课堂上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一直把学生当做说教的对象,这是师生关系不平等、不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管理学教学中,上课讨论问题时师生平等,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具体的要求就是用语中要少一些说教、责备、批评,多一些鼓励、启发、赞扬,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五、结束语

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员要不断感悟作为一个军校教员的责任;在与学生不断地交往、互动过程中,教员们收获到了许多预想不到的东西,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军校教员的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在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中,教员们发现自己也在不断成长、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谷庆民.教学策略与实践[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9:30.

篇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军械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室连合作提高学员自主学习能力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165-02

一、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大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在课堂只能接受一些基础、经典知识。有研究指出,大学生毕业工作后所需要的知识有10%来自大学课堂,90%需要跟踪科技的发展而进行自学。因此,关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近些年一直是高校教师重点教改的课题。目的就是通过具体的教改让大学生成为自主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以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已有研究表明: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与能力提升方式,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业成就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军队院校教学改革要从单纯重视知识传授的人才培养模式朝着实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其能力培养。从教师为核心转到以学员为核心,全面落实“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员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把学员的精力和思维调动起来。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关系到军队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迫切性。

二、自主学习内涵与特征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或自我监控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自动参与学习并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自我定向能力(制定目标、计划)、应用学习策略能力(信息能力、合作能力等)、自我监控能力(自我检查、反馈、调节和控制)和自我评价能力(自我反省和自我总结)。

从其内涵中可以看出其“三性”特征:

(1)自主性。首先,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其次,能够自主支配学习时间,自主地去认识、学习。

(2)能动性。学生能根据教学要求,积极参与学习,能够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与顺序,主动获取知识。

(3)创造性。要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标新立异,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个特征中自主性是核心,能动性是基础,创造性是灵魂。

三、学员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学员自主学习现状以及制约自主学习的因素,以2013年上半年教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二年级210名学员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对所学电类基础课程重要性及其课程设计的认识

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员对课程基本认可和肯定。但是对课程定位与重要性上,仍有12%和24%的人没有认识到。学员只有思想上重视了,对课程感兴趣,才会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因此仍需教员今后做工作,使学员在认识上充分重视课程。

2.学员的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

调查结果分析,97.6%的学员知道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课前不预习的人数仍占54.8%。学员在学习动机上,依次选择是为了考试、个人成长、部队需要。大多数学员知道所讲内容的标题,不能够带着问题学习,而且一半以上的学员当堂理解率小于70%,课后不能够充分复习,有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虽然已经快要结束大二的学习,但40.5%的学员仍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概括而言,学习目的基本明确与缺乏主动学习的态度并存,有自主学习愿望与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存。

3.自主学习时间保证条件调查

跟踪学员一周的时间安排,研究学员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分析结果:周一至周五,日均正课5.5小时,自习2.5小时,比例约为2∶1,按照学习规律和国外大学的时间安排,课内、课外学习时间之比应为1∶2。因此客观上学员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预习和总结复习,自主学习的机会更少。此外,对于军校学员来说,每天1小时公差勤务是必须的,可以锻炼学员的综合能力;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和娱乐也非常必要。应该提倡减少授课学时,增加学员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时合理安排好学员的业余时间,给学员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4.学习环境与信息化资源

由于军校的性质,学员不能随意登陆互联网,只能登陆内部校园网。统计得出,150人一周累计上网不超过2小时,15人不上网。全体人平均周上网2.17小时,主要的浏览内容是学院新闻、旅营新闻。学员学习的知识90%来自教材和参考书,信息化手段或浏览科技杂志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机会欠缺。60%的学员缺乏学习热情,一半以上的学员的学习时间不能保证。此外,学员对学习环境要求理想化与学习氛围不浓厚并存。究其原因,一是一定层面存在的社会浮躁心理对当代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二是学校软硬件条件制约学生自主学习动力。

5.学员希望教学中的改进问题

归纳学员希望改进的问题:PPT停留时间加长,PPT中再补充一些例题、习题,多讲习题,增加答疑;多阶段、多环节考核,比如课堂表现10%+课堂讲解20%+课终考试70%;学员多实践、多上台讲解,学员之间能够一帮一,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加师生交流,加深感情;增加习题课,互相讨论;增加理论与实践结合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多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举措

在教学中注重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助于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效果,而且将使学员受益终身。为了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员真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采取了以下举措:

1.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只有学习兴趣激发后才能真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要使学员对课程学习感兴趣,就要求教师要进行精心的课程设计,好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第一步。

为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达到学员自主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主要抓住五个环节进行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培养。一是课堂讲授中对部分新内容事先设计出思考题目,引导学生自己预习,探究得出结论;二是为掌握学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员表达能力,每次课前安排一名学员进行10分钟的所学内容总结,教员进行引导讲评;三是在作业环节,作业尽量精炼,避免学员陷入题海,以综合和设计性题目为牵引;四是合作学习,把学员分成五人一组,安排学员讲解作业解题思路、提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督促学员加强平时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五是利用自习时间,开展一些电子科技发展讲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构建自主学习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军校的学员管理和地方大学不同,地方大学生大多数时间就是学习,业余时间基本全部由自己支配。军校学员正课时间由教员组织教学,业余时间则由学员队进行统一管理,除了课程的学习外,还要安排军事训练、公差勤务、站岗值班、体能训练、娱乐等。所以,学员的各种负担较重。因此需要教、管合力,室队合作,给学员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创造一个平等和谐、自主学习的氛围,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3.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

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杜绝一言堂,多采用讨论式、引导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好奇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更为透彻。对教案及课件进行再设计,重点在课程内容的衔接上加入引导启发,使内容的衔接更加紧密合理。课堂上较好地注意课件与板书的结合,主要把本次课程内容的逻辑关系体现在黑板上,用来引导学员的认知规律,便于学员总结教学内容和重点。

教师在授课中还要注重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无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实践,安排一些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学员自主完成,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4.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好的评价方式能够真正检验学习效果,也能对自主学习过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学员在考试中,靠最后突击冲刺,依赖教员划范围、讲重点的不良习气,加强作业、课堂练习、独立作业等检查环节,尤其是加强课堂提问,增加每名学员的课前讲解、期中测试等环节,从而促使学员主动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设计的考核模式如下:课前复习讲解及其作业讲评(10%);仿真设计并讲解(10%);期中测试(20%);课终考试(60%)。

5.丰富信息化学习资源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需要充足的学习资源作保障,这项工作需要教师事先来完成。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课前把要讲授的内容、材料(教案、动画、多媒体课件、仿真软件、设计题目等)放在校园网上。课上教师交待学习任务,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网络资源允许学员先行一步,使得学员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同时解决了授课中的分层次教学问题、个性化教学问题。

授课中教师需要实时更新网络资源,充实与修改教师的教案、上传学员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成果来共同创建和逐步完善教学资源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员或学员与学员之间进行协商、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初步形成一整套培养和提高学员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师讲授的时间可大大压缩,大部分时间是教师指导下学员自主学习与小组协作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

参考文献:

[1]魏文楚.基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

2012,(29).

[2]袁小军.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提升自主学习能力[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S2).

[3]刘向峰.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中国成人教育,

2012,(17).

[4]梁海英.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考核评价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篇10

“没有任何借口”的西点军校

在美国的西点军校,如果有学长或长官问你:“为什么不把鞋子檫亮?”你如果回答说:“哦,我没时间檫。”这样的回答得到的只能是一顿训斥。因为对方要的是结果,而不是喋喋不休,长篇大论的辩解!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的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其目的是为了让学员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它让每一位学员懂得:工作中是没有借口的;人生也是没有借口的!

“没有借口”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不公平。但是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这句话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学员在校时是学生。但日后却肩负着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死存亡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在生死关头,你还到哪里去找借口?哪怕最后找到了借口又能怎么样?“没有任何借口”的训练,让西点学员养成了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但不幸的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们好象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堂皇。

    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了”,“手表停了”,“今天家里有事”等等借口;工作出了问题,会有“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我已经尽力了”等等借口;工作不努力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成千上万条借口在那里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于是,抱怨,推委,迁怒,愤世嫉俗它们成了最好的解脱方式。

    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快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遮羞布”!借口让我们暂时逃避了困难和责任,获得了些许心理的慰籍。但是,借口的代价却无比高昂!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比其他任何恶习都大!

在这一点上,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刚进公司,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毕业生,虽在学校学了些知识,但一进入现场,尤其是像体育场这样的单体大的项目,会使自己觉得,我们其实一无所知,从我最开始来到南阳体育场商务部,很多东西急于学会,但知识还是在于一点一滴的积累,所以很多时候做的不是很好,比如最简单的计算墙体工程量,以前在学校接触的都是些标准的住宅楼和商业楼,计算起来比较容易,来到体育场,其中看台板下的墙,每个轴线的墙高都不一样,有顶到梁底的,有顶到板底的,有吊顶的,很复杂,起初立体感不强,很多想不出来,开始做不好还积极的总结办法,努力做好,但时间长未有成效出现了惰性,认为作为一个刚来的学生接触如此复杂的工程最开始做不好也是正常,每次算不完就对自己说我没经验算的慢也是正常的,总为自己找这样那样的理由,还觉得怎么一毕业就分这么复杂的项目啊,结果反而越算越慢,工作一拖再拖,效果极其不好。经过反复找原因才明白不是困难本身的问题,而是自身的原因,接下来的时间细致研究图纸,不懂的就去现场看,通过现场的测量和对工长的咨询,慢慢的对整个工程有了立体感,算起来也很顺手了,再看其他的图纸也觉得很容易,这才知道分到这么复杂的项目是如此幸运的一件事!同样是面对困难时的两种选择,决定了我的成功与否:一种是面对困难寻一大堆的借口与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好像失败总是别人的过错,或是不关自己的事,这种怨天尤人、推卸责任的态度是在逃避现实;

篇11

一、军事院校情感教育面临的问题

要把情感教育很好地融入到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情感教育的规律,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平等,通过激发、满足学员的情感需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但军事院校在情感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军校学员的特点

1.年轻有活力,情绪波动大

军校学员的年龄在18~24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在自我认识、社会适应、人际关系等方面正处在不断取得经验和发展的过程,常会因外界干扰而产生情绪波动,由于不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而容易焦虑和抑郁。

2.民主意识强,纪律意识弱

由于社会环境的开放化,“90后”学员思想较为独立,人性张扬,不轻易趋同别人。但是,由于过于强调自我的重要性,并且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与人合作能力相对较差,团队意识相对较弱。“在他们在作出判断和抉择时,往往只注意自我的感受,缺失集体主义价值观。

3.接受能力强,辨别是非弱

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绝大多数学员入伍前都接触过网络,接受新事物较快,受互联网思潮影响较重,由于年龄偏小,而又缺少思想约束,政治意识淡薄,辨别是非能力弱,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

(二)教员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方法阻碍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教员普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丰富多样性,采取理论讲授多,实践性、互动性教学活动少,军事专业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多,导致学员理解消化困难,让学员感到抽象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

2.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

教员往往忽略学员作为一个知识吸收的主体,没有满足学员的学习需要,淡化了学员自主体验探究的过程,而是直接把自己感悟和体验的结果用概念的知识灌输给学员,忽视了知识吸收消化的自然规律,结果只是造成了学员学习的负担,更是扼杀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3.“严多情少”的教学管理理念根深蒂固

在部队从严治军的大背景下,军校教学同样也存在从严管理的模式,致使教员对学员的要求过分严格,往往忽略了对学员的关爱,忽视了学员的学习心理。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从管理规定上管理课堂秩序,而不是从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在考核评价方式上,往往采取严格的“硬指标”,而忽略了对学员的宽容,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军校作为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正规化的管理模式,学员生活空间固定,接触外界时间有限,所有的活动,都要严格遵守部队的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还要进行繁重的体能训练、技能训练等,生活作息时间安排紧凑,一定程度上会使学员产生紧张、压抑的情绪,每天面对相同的人和物,心理上容易产生厌倦,干到枯燥乏味,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是根据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和现代社会对人的情感素养提出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各种积极的影响,旨在丰富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情感机能和能力健康发展,以及培育他们良好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在军校的教学管理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端正学员的动机、态度,促进学员的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个人成长发展,更好地履行使命任务。

(一)情感教育是学员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

实践表明,情感教育对学员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行为是个性和情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学员的情感活动容易受到情境的暗示和强化。情境即个体所处的一种具有“个性化涵义”的社会心理环境,它能唤起和激发人的某些重要情感,并在不知不觉中使某些情感体验得到强化。教员要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境,创设集体信任的情境,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学员从感受到的自尊、自信、关心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形成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等优良的个性品质。军校是个特殊的集体,更需要学员之间的关心、帮助,师生之间的尊重和关爱,培养官兵情、师生情、战友情,避免学员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感到彷徨、苦闷与无助。情感教育不仅关系到学员的个人身心健康、成长发展,也关系到部队战斗精神的培树、战斗力的生成。

(二)情感教育对激发学员学习潜能具有积极意义

情感是影响人格魅力和品德修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实施情感教育,有利于学员良好品德的形成,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教员要想把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成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就需要借助于情感教育。教员言传身教,对学员的真诚和关爱,是赢得学员信任的基础,是学员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用充满情感的激励,使学员具有积极价值去向的情感得到张显与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军队一直倡导要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发挥表率作用。

(三)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员个人的成长发展

情感教育是根据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和现代社会对人的情感素养提出的要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员实施情感教育,促使他们的入伍动机、学习态度得到进一步端正,有益于个人成长发展和部队建设。虽然同样的年纪、穿着同样的服装、坐在同一个教室,学习着相同的内容,并且有着相同的学习要求,但我们要认识到学员个体的差异,每个都拥有不同的心理感受,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情感教育既要关注整体,而且要更加关注个体,注重学员个体的情感表现,做到尊重个性、有情有理,可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员准确定位,树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和工作目标,从而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效,促进学员个人的成长发展。

三、实施情感教育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从学员特点入手,建立健全情感教育机制每名学员都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个体,在实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学员自身的特点展开工作,教员不能主观地把自己的意识强加到学员身上,而要实事求是,针对学员的共性和个性特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的积极性,为学员提供有力的正能量,培养学员良好的情感品质。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组织体系,才能保证情感教育机制的有效运行。

(二)从教员自身入手,提高情感教育整体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老师:“没有爱、没有信任,教育就会成为一切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严酷的、旷日持久的、疲惫不堪的战争。”情感教育更加关注学员的态度、情绪和信念,以促进学员个体和部队建设和谐发展。实施情感教育对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提高情感语言的表达能力,让学员感到教员可信、可亲、可爱,学员才会对其所教学科产生学习热情。

(三)从任职需求入手,注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情感教育的缺失在某种程度上是教育人性化的缺失,将严重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军校学员年龄都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完全形成,对知识的需求量又十分巨大。军校学员毕业后,将投身到国防建设事业中来,院校期间的教育是军旅生涯的基石,要使学员牢固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军队的优良传统,并培养专业技术过硬的军事人才。因此,军事院校开展情感教育必须从学员的任职需要入手,为部队输送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二、实践教学的功能定位

在军校教育中引入实践教学手段,需要明确其功能定位:一是要明确对学员的培养目标;二是要明确使用实践教学手段的具体目的。

(一)将学员培养目标定位为知识的运用者、审查者和创造者

运用者的角色一方面是指学员在军校学习中,能够正确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生成应有的现实效果,达到牢固掌握知识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是指学员要能够以用户的身份,根据自身需求,有目的地选择知识模块,实现自我预想的功能。审查者的角色是指学员作为知识的接收和运用主体,能够对知识的真实性、客观性进行检查和评价,通过实践的效果辨识知识的真伪。创造者的角色是指学员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发现新的现象,并根据现象总结出新的规律,抽象出理论知识。运用者是实践教学的基础阶段,审查者是实践教学的提高阶段,创造者是实践教学的最高阶段和终极目标。

(二)实践教学的具体目的是致力于学员理论与实践高效融合

军校教育中引人实践教学,不能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为了实践而实践,而应致力于促进学员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做到融会贯通。一方面,教员需要充分认识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于强调实践而忽视理论。实践教学手段相对来说更为生动和灵活,比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相比,理论的学习则要枯燥一些,需要更多的钻研和耐心。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作为专业化军队人才,不能仅具有实践动手能力,而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只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学习才能让学员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明确了这一点,教员才能在实践教学应用的程度上把握恰当的分寸。

三、实践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案例教学

围绕学员能力素质的提升,案例教学应当成为军校教育的一个主导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方法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能力培训方法,它要求学员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为了获得一些新知识。

在推进案例教学中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把握好案例教学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案例教学比较适用于思维发展和管理能力提高为目的的培训,而不太适合纯理论的、纯知识性的传授,以及某些技术、操作技能的培训。因此,案例教学一定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不要陷于片面强调。同时还要兼顾到学员对象的特点。二是精心选择、编写案例。案例构成学员学习的基础,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选择一个好的案例,就等于案例教学成功了一半。好的案例应该具有复杂性,并与现实紧密结合;好的案例还应该具有答案的多样性。三是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实施方案。案例教学是一门艺术,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由于每个班次的学员对象不同,案例教学的操作方法可以有很大不同。四是做好归纳总结。教员在案例教学课堂活动的最后,一定要做好归纳总结,以此促进学员学习成效的提高。

(二)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教员和学员同时深人现场,通过对现场事实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新观点,从而提高学员运用理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就是教员利用现场教,学员利用现场学,其核心是利用现场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现场教学要得到深入开展而不至流于走马观花,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选定教学点。应当根据专业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分类,按照教学要求、所要达到的目的确定教学点。教学点选定的原则是典型性、创新性、与教学内容相吻合。二是教学点的开发。教学点不是参观考察点,不是教员作为“导游”领着学员在某个点泛泛地看一看,听一听介绍。每一个教学点的选择都必须有明确集中的主题(一个点一个主题),明确这个点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这个点在现场教学中发挥什么样的功能。三是确定主题。现场教学一定要有明确的、学员感兴趣的主题,同时主题的确定还要与整个教学计划相衔接、相协调。四是实施过程中的“议”、“评”结合。议就是开展现场讨论。“评”就是主持教师点评。要坚持实事求是,有一定深度和层次,要从事实材料中归纳、提炼出理论观点,或是再次验证理论,使现场教学得到升华。

(三)任务教学

任务教学法就是利用学科竞赛、毕业演练等机会,根据限定的题目、想定作业,在教员带领下组成团队进行研究设计,制定相应的方案。学员自始至终参与任务,学习从任务分析到任务完成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与现场操作能力等。同时,通过奖励,极大地促进学员积极性,养成团队协作意识以及注重设计质量、讲求工作效率的良好风气,为适应毕业任职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出军事职业教育教学特色。

(四)研究教学

研究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实践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应当根据这个教学理念,继续深化研究式实践教学。

一是坚持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在研究式教学中,学习和研究问题是不可分割的。研究式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学习中研究问题,在研究问题中促进学习。二是要解决好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从教员的角度看,要实现从传统的教师到现代培训师的角色转变。从学员的角度看,要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研究式教学主体是学员,其研究的问题是自己选择的,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哪些模糊认识期待澄清,哪些经验教训需要总结,需要学员通过自己的思考,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四、实践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灵活运用多种实践教学方法

第三部分只是列出了几种主要的实践教学手段,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做法。例如,可以要求学员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知识信息,并进行整理比较分析等;还可以建立相应的专业教学网站,加强网上互动和交流等。在实施过程中,教员应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学员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和安排。可以是几种实践教学方法同时组合使用,也可以是重点选用其中某一种或两种实践教学方法。具体如何安排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效果来定。

(二)做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衔接

实践教学手段最好能够贯穿到理论教学过程中,相互交叉使用,这样既可以使上课形式、方式富有变化,引发学生兴趣,又能够真正促进实践与理论的融合,相互渗透。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可能较难将两者的讲课进程完全协调一致,但要尽量一致。

(三)合理安排各部分教学课时的比重

军交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很多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要想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就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消化和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不能太过偏重实践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使学员得到全面发展。

(四)确保每名学员都能够积极参与

篇13

一、从院校到部队打牢基础是前提

要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最根本的就是提升部队的战斗力。而对于一名即将走向初级军官任职岗位的院校学员而言,又凭什么赢得实现人生价值的机遇呢?

(一)爱军精武是赢得机遇的奠基石

作为一名军人,只有崇尚爱军精武,才能打赢现代战争,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合训分流学员,从踏入军校的那天起,就应牢固树立了“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坚定信念。要努力锤炼过硬的素质,才能提升和完善自身素质,才有可能抓住每次机遇,为将来快速融入部队,进行强军实践,取得优异业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拼搏进取是赢得机遇的敲门砖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成功从来不会垂青于那些只会坐而论道的人,天上也从来不会随便就掉下馅饼。对于个人来说,只有不断地拼搏进取,持之以恒,最终通过超越平凡的努力,才会赢得机遇的敲门砖,到达成功的顶峰。越是拼搏努力,机遇就越多,领域和视野也就越广阔。

(三)积极态度是赢得机遇的通行证

机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能否抓住和用好机遇,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的态度。只有具备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了积极的人生目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主动作为,敢于作为,才会赢得机遇的通行证,打开通向成功的大门。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任何人而言,崇高目标的实现从来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那么,对照初级军官素质的要求,合训分流学员还缺什么?

二、从学员到军官认识差距是核心

作为未来的初级指挥军官,面向未来战场,必须提升以筹划组织指挥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素质。综合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差距:

(一)知识结构有欠缺

放眼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在这样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没有高素质的知识型人才群体,就难以把握信息化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体系,也就难以赢得未来战争。军队和国防事业建设发展需要合训分流学员将自己锻造为“指教合一”的高素质人才,虽然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是从综合性院校毕业的,但这与将来打赢信息化战争对我们的要求相比,差距依然比较大,特别是在军事专业知识掌握不“精”,综合性知识涉猎不“广”的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

(二)能力水平有弱项

1.说写能力比较弱

古人云:“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意思是上了战马就去执枪操戈、冲锋陷阵,战争结束后,能够用丰富的语言将战争经验总结归纳出来。而合训分流学员大多数因为大学专业的限制,平时不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与军事活动的需求存在了很大空挡。

2.实践能力比较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多数合训分流学员只在部队接受过短期的暑假集训,对部队基层有些工作开展流程不熟悉,甚至没见过,这对以后下连队开展工作埋下了隐患。实践证明,有理论是不够的,只有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尤其是注重在日常训练工作中,要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敢于摸爬滚打,流血流汗,才能褪去娇嫩,成功淬火。

(三)素质结构有“短板”

1.综合素质不全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战军队的专业技术种类仅有20多种,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展到160多种,21世纪初已达3000种以上。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呢?显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对参战官兵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合训分流学员必须着眼未来战争的客观要求,真正做到部队建设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缺少什么就补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丰富自身素质,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

2.指挥素质不够强

合训分流学员要看到自己正在进行的角色转换,尽快掌握作为治理者要具备的严格治理、依法治理、科学治理的能力。作为新时期带兵人合训分流学员,军事指挥素质还需要悉心历练摔打,才能成为新时期的“李云龙”,展现新时期的“亮剑”精神。

三、从现实到理想培养素质是关键

怎样才能将合训分流学员锻造成为一名合格军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要有锲而不舍的毅力

西点军校大家都耳熟能详,它是美国将军的摇篮,21岁的华裔女生刘洁书靠的锲而不舍的毅力,书写了西点军校新的历史。2006年她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从众多条件优秀的男同学中脱颖而出,成为该校首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女学生,而和她同一届的学员有28%的人未获得毕业证书。从这里可以看出,无论你基础怎么样,只要你用心去努力了,你就有可能会成功。

(二)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

有句话说得好: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理由! 作为军人,就要有一股“天大困难像个豆,好马崖前不低头”的豪迈气概,勇于化艰难为力量,把困难当挑战,用挫折做磨练,化平庸为神奇,让自己更坚强、更自信、更有为,跨越前进途中的任何障碍,踏出一条平坦大道。战士作家高玉宝正是因为有这样攻坚克难的决心,才能够从参军之前的一个文盲,到后来写出了《半夜鸡叫》、《我是一个兵》等闻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