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1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4.通过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西游记》动画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喜欢看动画片么?现在可以满足大家的愿望,但我有个要求,你们要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数字信息。播放动画片《一个师傅三徒弟》。

告诉我,你找到了哪些数字?

想知道孙悟空是如何用七十二变破解八十一难的吗?只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你就会揭晓答案。

二、学生合作探讨,引出9的乘法算式

1.(课件1)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格子?

你是怎样想的?(空了一个格子,就是比10少1,是9。)这是几个9?

能写出1个9的乘法算式吗?(板书1×9=9)看到这个算式,你还会想到哪个算式?

2.现在还能很快说出有多少颗星星吗?这是几个9?

1个9和10比,猜2个9和谁比呢?2个9比20少几?

说出2个9的乘法算式,得数是多少?

3.再往下看,这是几个9?(3个9)

相比几十少几?是多少呢?怎样写乘法算式?

4.9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以此类推,猜4个9比几十少几?是多少?那5个9呢?猜下一个会是几个9?7个9呢?8个9?最后一个是几个9?

5.通过看图,老师写出了1个9,2个9,3个9的乘法算式,那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像老师这样看每句话中的前半句列式,看后半句算出得数么?

6.说出你的答案,师板书。

7.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都是9的乘法)师板题:9的乘法。

三、学生合作探讨,编出9的乘法口诀

1.为了方便,在计算9的乘法时除了用刚才与几十相比的减法来计算外,还可以用9的乘法口诀(板:口诀)

2.想一想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八十一难,是几个9?

(板:九九)齐读

九九八十一中前半句九九即是9个9,算式是9×9后半句八十一是得数。

那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是几个9?所以说八九七十二(板:八九)

3.余下的口诀你会编么?先在书上84页从下边起填上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

结合板书继续往前编写其他口诀,生编写时师板书。

4.谁能介绍一下你编写的口诀,你是怎样想的?

5.观察9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思考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规律:

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积差9。

积的十位数字是从1到9,而个位上是从9到1。

9和几相乘就等于几十减几。

每句口诀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得9。

有几句口诀,积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加都得9。(课件2)

四、记忆口诀

1.让你记忆9的乘法口诀,你觉得哪句好记?

2.对口令记忆,同桌坐对,师生对。

3.猪八戒在计算5×9时,口诀忘记了,能帮他想想办法么?(课件3)

方法:一个9一个9地加,一直加到5个九、用50-5、用四九三十六再加9、用六九五十四减9。

4.其实在孙悟空的七十二变里,有一个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妙招,你想学么?(课件3-11)他的武器就是我们的双手。让我们试试:两手平放在桌面上,手心向上。从左到右,按1到10的顺序排列,算一位数乘9,只要弯曲起相应的手指,这个手指左边的手指数目就是积十位上的数,右面的手指数是积个位上的数。例如,计算3×9,就弯起左手左起第3个手指,左面的2个手指表示20,右面的7个手指表示7,所以3×9的积是27。

五、练习

1.学完了9的乘法口诀,我突然有了一个疑问,能帮我解答一下么?(课件12)

2.9不仅是一个特殊的数字,而且还是一个吉利数字。古代的皇帝被称为九鼎之尊,官员被分为九品,其中一品大元是最大的,九品却是最小的,官员家的花圃也是按职称的大小布置。(课件13,观察一至九品大元的花园)分别用哪句口诀计算?用手势表示。

3.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课件14)而他们师徒四人此时却被困在火焰山,愿意去解救他们么?只要破解这四个魔咒就会得到铁扇公主的八蕉扇灭掉熊熊大火,有信心吗?

(1)看第一魔咒,书法(课件15)

(2)走进第二个魔咒。阅读(课件16)

(3)看铁扇公主的第三招是什么?(课件17)

(4)让我们一起努力破除第四个魔咒。(课件18)

4.用我们的智慧破解了铁扇公主的四个魔咒,解救了唐僧师徒四人,可我要考考大家,(课件19)看到12、24、18你能说出几道乘法算式。选择其中一个数说一说。

六、小结

在今天的西游之旅中,你学会了什么?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最后让我们再次问候9的乘法口诀,看板书齐读口诀。

板书设计:

9的乘法口诀

1×9=9 一九(得九) 9×1=9

2×9=18 二九(十八) 9×2=18

3×9=27 三九(二十七) 9×3=27

4×9=36 四九(三十六) 9×4=36

5×9=45 五九(四十五) 9×5=45

6×9=54 六九(五十四) 9×6=54

7×9=63 七九(六十三) 9×7=63

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能力目标:(1)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2)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帮助别人,体现自我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记熟9的乘法口诀。

2.会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四、教学手段

电脑课件,蛋糕图片。

五、教学流程

1.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11月7日,是我们的好朋友跳跳龙的生日,早上,跳跳龙早早地起来,它想:(放课件:跳跳龙说:“今天是我9岁的生日,小伙伴们会不会来给我祝贺生日呢?它们会给我什么生日礼物呢?最好是一个大蛋糕,那该多好啊!出示蛋糕图)

2.探究新知

同学们,既然跳跳龙这么喜欢吃蛋糕,你们想不想送给跳跳龙一个又漂亮又香甜可口的大蛋糕呢?

(1)学生小组内自由拼蛋糕图。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手中的蛋糕拼好,送给跳跳龙吧,拼好的同学请往前面走。

(2)师挑拼好的蛋糕图贴在黑板上。

(3)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蛋糕图填写统计表。老师发现你们真是心灵手巧的孩子,蛋糕做的这么漂亮,可同学们,你们注意了吗?你们刚才在拼蛋糕时,每个大蛋糕都是用几小块拼成的?(9小块拼成的)

那么两个大蛋糕又是由几小块拼成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个大蛋糕是由18小快拼成的,9+9=18)

我们知道了两个大蛋糕是由18小块拼成的。那3个、4个、5个一直到9个大蛋糕又是由几小块拼成的呢?(生答 师相机板书,完成统计表)

(4)师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列出乘法算式。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不但善于观察,而且勤于动脑,这种学习数学的方法真的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个统计表中的数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

那你们能用一种比加法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吗?是什么方法?(乘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想一想,1个大蛋糕是9小块,也就是几个9,(1个9)那应该怎样列乘法算式。

(1×9=9 板书)

依次往下,你能把下面的算式补充完整吗?谁来回答。(生答 师板书)

(5)编口诀。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那你们能不能根据以住的经验给1×9=9编一句口诀呢?(一九得九)

大家想一想9的口诀一共有几句呢? (九句)

那你们能把剩下的8句口诀编出来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编,小组长要做好记录。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编的口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把9的口诀编完整了,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9的乘法口诀吧!(齐读口诀)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句乘法口诀能列几道乘法算式吗?

(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那我们来看一九得九这句口诀除了能写出1×9=9外,还可以列出什么算式?(9×1=9)

那接下来谁愿意把板书补充完整?(找生板书)

(6)找口诀中的规律并记忆。同学们,一句口诀除了可以列两道乘法算式外,还有很多规律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讨论,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同学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经过大家的认真观察,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的规律,那我们就根据这些规律来记一记口诀吧!看谁记得快。

我们来个对口令游戏吧,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3.运用新知

(1)口算练习:玩快乐大转盘。同学们,今天我们除了为跳跳龙过生日外,跳跳龙的爸爸、妈妈也为它买了生日礼物,他们送了什么生日礼物呢?原来是快乐大转盘,这下可把跳跳龙难为坏了,因为大转盘上有些数学知识跳跳龙不会解决,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它呀?

大家看这个大转盘,里圈是9×,外圈是1~9的数字,当拨针拨向几是你就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并说出结果。

(2)比较练习。跳跳龙今天玩的特别开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帮跳跳龙算一算今天一共收了多少个小伙伴送来的礼物吧?(课件出示练习题)。①一只小猴选了9个桃子,5只小猴一共选了多少个桃子?②小狗送给跳跳龙9块骨头,小猪送给跳跳龙9穗玉米,它们一共送了多少个礼物?③小袋鼠送了9个苹果,小猫咪送了4条鱼,它们一共送了多少个礼物?④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练习题,我们知道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具体分析,其实9的乘法口诀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很广,如:我班同学一排是9人,那两排是多少人呢?那3排、4排呢……

4.课后总结

(1)学生谈收获和感受。同学们,你们在这一天中不仅给跳跳龙过了生日,而且还帮它解决了问题,老师相信你们在这一天中一定会有一些收获和感受吧?

篇3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老师带来一些题目,小朋友自己先想一想结果是多少。

4×3

3×2

5×2

4×5

4×2

5×5

5×3

3×3

3×4

2×2

4×4

5×4

【设计意图:课始设计四组口算练习,既激活学生对2~5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情境引入,生成问题

师:刚才小朋友们算得不错,相信这节课会学得更棒!

师:瞧,小朋友们在玩木马转转车,一次可以坐多少人?

生:6人。

师:2次可以坐多少人?

生:12人。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6+6=12,2个6是12。

师:3次坐多少人呢?4次、5次、6次会算吗?请填写书本第17页的表格。(生汇报,实物投影出示)

师:坐3次为什么填18呢?30,你是怎么算的?4个6是多少?6个6呢?

生:4个6是24,6个6是36。

师:下面一行的数都与几有关?如果今天要学习乘法口诀,会学习几的乘法口诀?(揭示课题并板书:6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1~5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很容易探索出坐的次数和坐的人数之间的关系,得出这些数都是依次加6,这样设计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坐几次就是几个6,为编写6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编口诀。

师:1次可以坐6人,1个6是6,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口诀吗?

生:1个6是6,算式是1×6=6,口诀是一六得六。

师:2次可以坐12人,就是2个6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口诀呢?

生:2个6相加,乘法算式是2×6=12,口诀是二六十二。

师:3个6相加,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能根据乘法算式编出口诀吗?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对照表格,写完的小朋友可以同桌相互说一说。(小组交流:4个6相加,5个6相加,6个6相加)

生1:3个6相加,算式是3×6=18,口诀是三六十八。

生2:4个6相加,算式是4×6=24,口诀是四六二十四。

生3:5个6相加,算式是5×6=30,口诀是五六三十。

生4:6个6相加,算式是6×6=36,口诀是六六三十六。

师:两个乘数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教学中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并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对乘法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学生汇报4个6、5个6和6个6相加时,改变提问的目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顾,也是培养和拓展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后面练习做好准备。】

2.记口诀。

师:小朋友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共有多少句?

师:我们自豪地来读一读,发现一些规律了吗?

师:如果我们现在就记住这六句话,大家愿意试一试吗?

师:我们一起背一背,有没有信心?在背的时候感觉6的乘法口诀哪句容易记,哪句难记一些?

生5:好记得有一六得六、六六三十六。

生6:难记的是四六二十四和五六三十。

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呢?对口令记一记。

师:再给小朋友半分钟时间比一比,看谁记得快,背得好的小朋友同桌给他竖个大拇指。(师生拍手齐背,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和节奏)

【设计意图:记忆口诀的方法不是靠灌输,而是要学生在观察、交流中获得。在此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编口诀和记忆口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相互交流中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真棒!这有两道题,老师不讲你会不会做呢?

出示:6×2=

6×5=

师:6×2用的是哪句口诀?

生:二六十二。

师:你们看2×6=12,用的也是这句口诀。

师:6×5=30,口诀是五六三十,还有哪道算式也用这句口诀?

师:填写课本第18页第2题,这几组算式用的是哪句口诀?你知道吗?

师(小结):6的乘法口诀中大部分口诀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其中有一句口诀只能计算一道乘法算式,是哪一句?

生:六六三十六。

师:真不错!看来,小朋友们对6的乘法口诀记得已经很熟练了。

【设计意图:将“想想做做”的第2题提到“想一想”后面进行练习,让学生能够发现一句口诀一般能计算两道乘法算式,两个乘数相同的算式除外。】

四、内化提高,发散思维

1.数学游戏:摘苹果(动画演示,如右图)。

师:说出算式对应的口诀,就可以摘下一个红苹果。

2.出示:2×6+6。

师:你知道这题结果是多少吗?

生:18。

师:你是怎么算的呢?(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

生:2个6加1个6是3个6。

师(出示3×6):这两题可以看做是一组。

师:下面两组算式你会算吗?填写书本第2题。

3×6+6=

4×6+6=

4×6=

5×6=

(练习后再出示:5×6-6)

【设计意图:先出示一组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课本上出现的是三组加法题,后面设计了一道减法题,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既为学习简便计算打下基础,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3.抢答游戏。

师: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口算题,算得快的先站起来报结果)

4.口算课本第18页第3题。

5.练习第5~7题。

6.练习第6和第7题。

师:题目告诉我们什么,就是要算几个几相加是多少。

……

教学反思:

1.真实的课堂应该随时捕捉没有预设的生成。

在学生编出6的乘法口诀和记忆口诀时,我问学生:“你觉得哪句口诀最不好记呢?”这里出现了特别有趣的一幕,在教材和我们教师的想象中,最难记的是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这两句口诀,但学生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反而认为二六十二最难记,因为容易读错成二六十八。这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课堂上我没有把预设的思路强加给学生,而是肯定了学生的读数体验,但是没有及时抓住这一意外生成。如果我再多问一句“二六十二”是怎么得出的,后面读二六十八的学生会更少一些。

篇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应用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乘除两步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领,巧妙导入

今天,让我们一起到儿童商场逛一逛,你们一定很想去吧?可那里的阿姨总爱给我们出一些难题,为了不让她难倒,我们先来热热身。

1.看卡片口算。(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所学的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口算题制成卡片,组织学生利用学生乐于参加的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大量的、广泛参与的口算练习)

2.回答老师的问题,导入新课。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什么法计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一份是多少?用什么法计算?

(设计意图:两道问答题为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情境渲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

二、情景辅助,探究新知

1.预习例4

2.出示变化的情境图

(1)从他们的议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里面的数学问题。

(3)小明想买5个篮球,应该付多少钱?

引导学生得出:18÷2=9(元)这是求1个篮球多少钱,要知道小明买5个篮球应付多少钱,必须要先知道1个篮球多少钱。

3.小结: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利整合,用情境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自然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热情高涨,预想效果自然会好。)

三、潜移默化,突出重点

1.利用聪聪和明明的对话,点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层次。

2.总结突出重点。

(设计意图:探索新知中的二年级小学生毕竟还都是孩子,他们具有的童真谁都无权泯灭。走近他们,必须俯下身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虽是简短的一段对话,我为了让孩子感兴趣,给他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所以再次把学生引入童话世界,让学生们与童话中的聪聪和明明共同感受收获的快乐,同时用以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四、突破难点,应用知识

1.3斤苹果12元,平均一斤多少元?5斤呢?

2.2组一共18人,7组一共多少人?

3.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4.小结:突出重点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探索的过程,仅仅两道题的设计,学生无论前面学得如何,都能补充不足,深化理解,加以强化。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汇报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思考验证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能力转化 拓展知识

篇5

2.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迁移类推和按规律识记的能力。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才是感受最深刻的,于是我设计了以下4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应用有深刻的体会。

活动一: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先以数松果的情境导入,数一数,松鼠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边数边整理数据,完成表格。在整理数据过程中,初步感受堆数与总个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数形结合,编写口诀

借助统计表、实物图、算式得到松果的数量,在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体会乘法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通过在实物图上圈一圈的活动,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建立起统计表、实物图、算式和乘法口诀的关系。

活动三:多种形式,记忆口诀

通过拍手读、集体背、对口令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当学生记忆口诀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找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记忆口诀的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口诀,背诵口诀。

活动四:丰富练习,应用口诀

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完成书上第31页的1、2、4的练习,通过采松果的游戏建立实物图、算式、算式结果以及乘法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

篇6

小学生都是爱玩的,想让学生喜欢做一件事,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首先要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设计“9的乘法口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内容)这一课时,我通过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引入,呈现一场“划龙舟比赛”,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

1)复习旧知,引入课题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你们都记住了吗?那让我们大声地把它们背一遍,好吗?(齐背1至8的乘法口诀)

(2)猜猜我们今天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了呢?(板书:9的乘法口诀)

2)以小袋鼠激趣,认真观察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

(1)由小袋鼠的话,引出划龙舟比赛。(播放划龙舟比赛动画)

(2)(观察龙舟图)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每条船上有9个人,有这样的9条船。

(3)运用数轴的方式来记录比赛人数。

反思: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只是通过主题图来引出课题,而在后面的教学中,却把主题图完全抛开了,直接出示数轴,让学生进行填空,把数形两部分拆开来讲。这样一来,前面的导入反倒显得有些小题大作,多此一举了,而主题图也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固然重要,但首先这个情境应该对我们的教学具有价值。经过专家和教研员们的精心指导,我摈弃了最初的设计思路,而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来引出课题,接着播放划龙舟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然后再由图抽象到数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体现了主题图的价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能力的提升,让我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二、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之前学生已有了编制2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因此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口诀的产生过程,然后向全班展示交流,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总结出乘法口诀后,通过随机提问,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进而突破教学重点。这样的层次设计达到了图、式、口诀三维一体,学生的交流学习活动贯穿始终。

案例2

1)通过观察数轴,发现累加的规律

(1)(出示1条龙舟)小袋鼠向前跳了几格?从几跳到了几?这是几个几呢?

预设:小袋鼠跳了1格,从0跳到了9,这是1个9。

(2)(出示2条龙舟,跳1格)现在是几个9?2个9是多少呢?怎么算出来的?

预设1:2个9,2个9是18,9+9=18。

预设2:2个9,2个9是18,2×9=18。

(3)引导学生发现小袋鼠每次向前跳1格就往上+9,再向前跳1格就是18+9=27。(出示竖式。因为这里涉及进位,口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用竖式计算)

(4)27表示的是几个9呢?(依次出示方框)那这是几个9?接着呢?

预设:3个9。(强调是3个9相加)4个9、5个9……9个9。

2)按规律填空,理解几个9是几

(1)帮助小袋鼠把答案填在方框内,指名订正。

(2)按顺序齐读,理解感受几个9是几。

(3)(随机提问)4个9相加为多少? 7个9的和是多少? 54表示几个9相加? 72是几个9的和?

3)根据所填结果,自编口诀

(1)1个9是9,乘法算式应该怎么列呢?乘法口诀?一九得九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1×9=9或9×1=9,一九得九,表示1个9。

(2)学生根据数轴结果,自编口诀。(同桌交流,指名上台订正)

(3)(随机提问)理解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强调是几个9相加)

(4)教师揭示口诀板书,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订正。

反思:记得在第一次试讲时,当我问学生:“3个9是多少?”原本希望学生可以用加法来计算,用2个9的和18,再加上1个9,就是27,或者说出3个9相加是27。但没想到,有一个学生直接答出“三九二十七”,这着实让我显得有些束手无措,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9的乘法口诀,这时我是该继续追问,还是该忽略他的答案?为了自己的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于是我又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让他按照我设计的思路,再用加法来回答一遍。其实当时在讲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这样完全没必要,但当时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评课时,专家和教研员们一语点破了我的问题所在。由于在前期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教学层次不够清晰,才使得自己对于课中新生成的问题无从下手。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课下我又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从头到尾进行了一次大修改,把每一个问题学生会出现的答案都做了充分的预设,还都制定了解决方案和评价语言。

但学生的思维是无限的。记得第二次试讲时,当我问学生:“七九六十三表示什么意思?”学生答道:“表示7个9相乘。”由于在课前没有想到这个预设,加上上课时略有紧张,所以当学生说出这个答案时,我并没有及时纠正。课后,专家点出了这一硬伤,细一想,7个9相乘表示的是9的7次方,和7个9相加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想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在前面的指导不到位,使得学生没有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把7个9相加理解为7个9相乘。所以我进一步规范了用语,在教学中渗透“乘法是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特别强调乘法表示的是几个几在相加,进而突破教学重点。

三、记忆口诀,探寻规律

“9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1至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编口诀、写乘法算式以及找规律的能力,因此这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找9的乘法口诀规律并熟练地记忆。

案例3

1)初背口诀

(1)请你看一看,9的口诀有几句呢?组织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口诀。

(2)学生自背口诀,初步记忆(自背、指名背)。

2)出示小乌龟遇到的困难,引出积+9的规律

(出示:4×9=?5×9=45 6×9=?)请学生说说该怎样算。

预设:5×9=45,用45减去1个9就是4个9,是36,同理计算6×9。

3)通过填空题,引出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的规律

(1)(出示孙悟空)孙悟空看到同学们表现得这么棒,他想考考大家呢!教师先引导,并借助动画演示,再进行填空:1×9=10-( ) 2×9=20-( )。

(2)指名学生填空3×9=( )-( ) 4×9=( )-( )。全班齐答5×9=( )-( ) 6×9=( )-( )…… 9×9=( )-( ),在齐读中发现暗藏的规律。

(3)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规律?

预设: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学生表达有困难,教师要适当引导)

(4)验证这个规律是否正确。(出示:7×9就是70-7=63,9×9、3×9)

4)手指记忆,寓教于乐

(1)学做手指操,发现其中的有趣规律。①老师能够用一双手来记忆口诀,你们相信吗?②从左往右给手指编号;③通过弯曲手指,引导学生发现手指左边是积的十位,右边是积的个位;④学生自己练习,师生一起做手指操。

(2)通过观察手指,发现积的个位+十位=9这一规律。

①你发现我们所弯曲手指的左边表示的是积的哪一位?右边呢?

预设:左边表示十位,右边表示个位。

②把积的个位和十位连在一起看,引导学生发现积的十位+个位=9这一特点。

反思:在一开始的教学设计中,我总是希望把所有的规律都展现给学生,前前后后一共整理出了5个规律,结果真正上课时,不仅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就连我自己也被过多的超链接搞得头昏眼花,总觉得展现的方法越多越好,却忽略了课堂的实效性,忽略了教学中的主次之分。

在教研员和老师们的帮助下,最终我只留下了两个对学生最有价值的规律,一个是利用积加9减9,来记忆相邻口诀的规律。另一个是利用星星图发现几乘九就是几十减几的规律。前者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后者体现了口诀与整十数的联系,两个规律都可以帮助学生来记忆并检查口诀。在最后我安排了手指操,不仅寓教于乐,还可以帮助学生来辅助记忆口诀。因为学到这个时候,大半节课过去了,学生有些疲倦了。在这个时候,让学生动一动,在游戏的氛围里学习,调节一下学生注意力。最后通过观察手指,发现积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都是9,方便口诀的检查。

四、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由简单的师生对口令游戏开始,然后以“智慧城堡”形式设计了“过关”练习,对9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在基础性练习中设计了“填口诀”“计算”等练习,拓展性练习中设计了“算衣服扣子”“等式填空”等练习。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体验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同时培养与提高了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最后以“挂彩灯”为思考题,做为开放性练习,使练习有坡度,难度适宜,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上课效果

在本节课中,我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的奥秘,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在找到规律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中,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活跃,学习氛围高涨,自己能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做到了变重知识传授为主动探索,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死记硬背为灵活记忆。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了多样的评价方式,用激励性语言来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例如:“你真善于观察!”“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激趣的称号有“小老师”“小侦探”“小勇士”。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课下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学生颁发智慧星、合作星等,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七、不足之处

1)在学生的发言中,我总是希望学生的表现能像我课前预设的那样完美,但是对于学生而言这一要求过于高了,在课前“备学生”这一环节我对学生年龄特征和存在的差异考虑还不够周全,在今后的备课中还须努力。

篇7

对于乘法口诀的教学中,现阶段,教师常常会走入一个误区,就如学生列出8×8=64的算式,老师会问:“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很自然的会根据一些定势回答:“因为八八六十四”,这就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因为八八六十四是新课,学生用新课来解释旧知了。而64的来由应该是学生通过查表,或根据前面的56再增加8得来的。而口诀是我们为了容易记住这个答案而编出的顺口溜。

二、乘法口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概念知识区别不明确。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时常遇到某一商品价格“降低到”和“降低了”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在这节课中需不需要教授学生相关的知识进行区分?

2.教学老师在注重生活教育的渗透的同时,忽略了学生对8的乘法口诀的推导和验证,学生的推理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乘法口诀的教学对策

1.关注学生回答,调控教学思路。 在教案设计中,备课除了备教法,更重要的要备学法,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实施教学――以学定教。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家庭教育不同,对知识的掌握也出现层次区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列出7乘9的乘法算式,教师设计的目的是想学生只列乘法算式,不计算结果,列出乘法算式后全班学生独立计算,出现算法的多样化,这个环节回避个别学生用口诀计算。结果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习中算式和得数是一体的,列算式时都回答了得数,这时教师应该调控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说出得数也没关系,教师不板书得数,对列算式的孩子进行肯定后问学生:你们都能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吗?试一试。而不是教师不断的提醒“只列式,不计算”。

2.关注学生活动,调整教学方式。学生活动是现代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低段学生更需要在活动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构建。教师通过关注学生活动,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结合预设,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这节课的活动主要是师生互动和学生自己动手计算) 如学生在编写8的口诀中,在试讲时出现“八九七二”这一典型错误,教师在教案中就预设学生出现这一错误的教学环节,但在这节课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巡视,发现这节课没有出现“八九七二”这一典型错误,教师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采用故错法,教师就设计了4×7=28“四七二八”让孩子来评价,提醒学生编口诀是注意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

3.关注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时间。在我们的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我们有时怕学生回答不好问题,怕耽误教学过程,往往就由个别优生以点代面的回答问题,为了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显得课堂高效就采用口头练习的方式。这样,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中下生还没来得及思考,来得及理请思路,个别优生已经回答出答案和解题思路,久而久之,中下生就会产生思维惰性,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他就不思考,等别人的现成答案。这节课教师充分注意这点,在编写口诀,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中,让每个学生都动手算一算,编一编,做一做,再订正。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每个学生动脑。这样有利于中下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到了面向全体。

4.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新课标思想。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解题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解答数学问题。在设计填表格找规律,用规律填7个星期是几天,8个星期,9个星期呢?给中下生提供了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计算7的9句口诀的乘法算式。在计算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①连加②用规律计算③拆分、组合法④查表法。在这一环节,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特别是查表法,这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查资料,查表是一种能力,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表格,采取什么方法计算较简便呢?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对解决问题方法进行优化就更好。这样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养成解决问题时寻求简洁方法的思维方向和能力。

篇8

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学得轻松,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备课时预设学生第一次编制口诀有困难,准备师先讲解示范编前三句口诀 ,再多用些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已会背口诀,编制时脱口而出。因此,编口诀的时间缩短,把学习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应用。总之,本节课从童话故事入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二数松果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跳着数”的数数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先学“5的乘法口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以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为重点,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上。首先,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5个5个地数,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其次,由于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运用主题图和课件,使新授知识更加具体,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其次,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说一说乘法口诀的意义。本节课比较不足的主要有:教师如果能对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的进行妥善安排,课堂或许会更丰富。其次,学生对于口诀中的规律的发现还比较浅层次,教师的引导如果针对性较强些,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数松果教学反思范文三《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一课时。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 5 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

1、情景教学法。

首先让学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图里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数学问题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

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如在熟记口诀时采用了对口今、开火车、手指等游戏,使学生乐记且又记得牢。

3、以探究式的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篇9

前言

所谓的数学思维 ,就是学生在通过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利用自己的方法对数学现象进行分析与解决的一种思维能力。数学思想与其它的思维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不同,灵活性、多变性与创造性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开发与引导,是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完善自我学习的不足之处。因此,笔者选择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

一、加强数学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讲,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实现自我提高的关键环节。为了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得到培养,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更加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教师要让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解,利用数学学习的规则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了解,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逻辑思维。教师要利用训练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

比如在进行乘法口诀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乘法口诀进行很好的掌握,教师需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与应用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编写一些个性化的乘法口诀记忆儿歌,也可以为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乘法口诀的记忆。教师更加利用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为学生进行乘法口诀的讲解,例如2个4相加,可以表示为2乘4或者4乘2,在乘法口诀中表现为二四得八。教师加强对学生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夯实,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形成,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

二、加强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设计的质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教师需要设计出有效的思维训练。练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有意进行思维训练的设计,是使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效率提高的重要实践。教师需要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出发,对课堂教学内容与环节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让学生的思维具有发展的不同中梯度,满足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需求。教师的教学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层次性,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更要使学生的能力可以达到思维训练的高度。

如在讲解《锐角与钝角》时,教师可以利用语言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使学生投入到小学数学的思维练习中。教师对不同类型的角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角之间的区别进行发现,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语言引导“同学们,角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锐角与钝角是角的两种类型,你们想一想锐与钝两个字的意义,再对锐角与钝角的概念进行一下猜测。”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要利用自己的思考能力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将自己的思维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有利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教学设计,为学生安排合理的思维锻炼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三、加强数学教学实践性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当中,更高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实践性的学习任务与活动,可以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数学思维的形成。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是对小学数学教师业务水平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小学生数学学习需求的一种满足。教师利用不同的方法对数学知识进行呈现,让小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形象,有利于小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教师要利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自主观察,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造性数学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具有实践性的学习任务,使小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引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主动提出帮妈妈买一次东西。在购物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对人民币的概念有更加形象的认识。另外,在购物实践中,学生对于人民币的面值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对于人民币的价值与等价物进行了解。实践化的数学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完善,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性是进行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从学生的思维训练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这需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发与培养工作,善于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得到调动,利用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篇10

教学难点:编制并掌握6的乘法口诀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背诵1―5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想学习6的乘法口诀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吧!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2.教学例题:6的乘法口诀

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昨天,小明放学回家放下书包,正想出去找同伴玩,突然想起老师叫我们回家预习明天的新课《6的乘法口诀》,他连忙拿出学具,找出6个就摆起图案来了。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图例,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里面有几个6?你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

小明又从学具里拿出6个,摆出了图案……

(教师用多媒体逐个出示图例,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同伴合作整理、探索知识。然后,请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师生共同完成6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师生对口练习。)

板书:

6×1=6 一六得六 1×6=6 6×2=12 二六十二 2×6=12

6×3=18 三六十八 3×6=18

6×4=24 四六二十四 4×6=24

6×5=30 五六三十 5×6=30

6×6=36 六六三十六

三、巩固练习

1.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后,再写出乘法算式。

五六( )三六( ) ( )六二十四

2.勇夺红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6=6×4=6×3=6×2=5×6=

6×5=6+6=6×6=6×2+6= 6×5+6=

3.填一填,请你在里填上“+”、“-”、“×”。

62=12 64=24 36=9 65=1 66=36

46=10

4.比一比,请你在里填入“>”、“<” 、“=”。

3×66+6+6 4×66+4 4×36×2 6+66×6

四、师生共同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

《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为了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此,我把教学设计重点放在自主探究、研究发现的基础,并结合生活实际,充分体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主要抓住情景链和知识链进行设计。情景链以故事为线索,通过三角形个数的变化探讨6的乘法口诀,并且应用到生活中去。知识链主要有6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口算,应用等。策略上主要采取了小组合作,自主探讨交流等方法。细细反思这次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一)创设情景,激励学习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在这堂课我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趣味性的故事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数学,学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这样的设计势必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新知。

(二)营造探索氛围,激励自主探索、学习

学生的问题意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数学情境图对自己的发现进行表述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面。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并熟记2至5的乘法口诀,具有初步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数学课堂上,他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教师的引领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契机,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用数学,在用数学中爱数学。

2.前面学生已经具备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在本节课里对于新知识的教学我采用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把原始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寻求数学问题,探讨6的乘法口诀,使学生自己动脑,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主动获取的精神,培养他们合作精神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3.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也给教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篇11

一、立足数学联想解读内容

1.从局部到整体

教材在教学每一个乘法口诀的过程中都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在现实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按乘法意义把几个几写成乘法算式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口诀花样记忆口诀用编出的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这样相对稳定的教学线索,使得学生在学习之前的1-6的乘法口诀时能够经历并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一般方法,这类知识与技能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联想自主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2.从意义到结构

乘法口诀的意义可以分成2个层面:1.知道乘法口诀的每一句口诀表示几个几相加;2.感受到乘法口诀可以很快地帮助学生计算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而当学生在熟悉和应用这些数学乘法口诀的意义时,学生将会发现乘法口诀也有一定的结构性特点,利用这些特点进行迁移联想就可以更好的进行教学。当然,学生在应用数学联想时,可能感受的是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想,也可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联想。我们可以关注和培养学生利用这种联想的思维,然后介入学生对口诀之间规律的思考,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形成乘法口诀的网状结构,从而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乘法口诀。

二、立足数学联想进行教学

1.探究方法规律,培育联想的基础

联想,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我们利用联想优化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内容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体会数学知识网状结构的建构,从而更好地完善认知的结构。

【案例】苏教版《1-4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

观察4的乘法口诀,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第一个乘数每次大1,第二个乘数都是4,积每次大4.)

追问:为什么积会每次大4?

引导学生根据口诀的意义分析:每一句口诀比它的上一句多一个4,所以积也每次大4.

那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为什么积会每次大3?

……

教师在引导学生找到乘法口诀的编排方法和其中的规律,并不意味着他们了解了表象后的更深层的元素。老师的追问使得学生去反思规律形成的原因,从乘法的意义来分析,让学生的思维回到原点,从而对乘法口诀中的规律达到了深刻的理解,为学生后面利用规律联想其他的口诀做基础。

2.利用方法规律,实现联想教学

联想,可以让学生由一种已有的表象唤醒另一种表象。学生在已经学习的知识中,形成了已有知识的经验,然后在学生学习新课时,就可以“由此及彼”的思维中,进行回忆、收集相关知识信息,从横向,纵向去了解和沟通不同知识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例如,学生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后,学生已经基本知道了编制口诀的一般方法和每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存在的规律。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为背景,借助形象地操作进行思维,利用联想自己编出乘法口诀。

【案例】苏教版《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1.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谁会背6的口诀?

说一说6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7的乘法口诀。(揭示课题)

2.迁移猜想:

你来猜想一下7的乘法口诀会有什么规律?(第一个乘数每次大1,第二个乘数都是7,积每次大7。)

师:你能用这些规律,试着来编一编7的乘法口诀吗?(学生独立活动)

……

这节课中,在学生探索新的乘法口诀之前,先帮助学生搭建已有乘法口诀经验的脚手架,让学生从已有的编口诀的方法及口诀的编排规律自主迁移,猜想类推“7的乘法口诀”,这既是对已学的乘法口诀结构的巩固练习,又是对建立和形成编制口诀的思维方式的联系。

3.利用方法规律,延伸联想意义

联想,可以让学生在认识到已经构建的知识技能之后,给与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对知识进行延伸和重组,从而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拓展学生的联想意识。

【案例】苏教版《7的乘法口诀》教学片段

……

三、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一起把7的乘法口诀背一遍,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几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你是怎样想的?

在教学的结尾部分,教师先让学生总结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知识和方法,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 8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想?让学生在思考这类乘法口诀的方法之后,大胆地去联想,就会使学生联想到学习下一个8的乘法口诀,不但能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发散了思维,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是从联想出发形成的推广和延伸。

平时,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关注教材,从中挖掘出可以让学生去联想的内容;关注学生,寻找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中把握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联想的时机;给与空间,我们为学生营造一个联想的空间与自由,发展学生联想的能力。当我们耐心地、长期地、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时,学生将会更大能力地发挥自己的数学潜能,而学习数学将会更加快乐!

【参考文献】

篇12

一、学口诀,知其意

学习口诀时,要让学生知道口诀的来历,从一些相同加数的式题练习中,理解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这样记不起这句口诀时,还能从原始算式中得出口诀的答案。

二、找规律,巧记忆

在一到九的乘法口诀中,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五的乘法口诀,归纳后,让学生发现,在与5相乘的结果中,末尾都是五和整十的结果出现,再让学生找找,结果何时为整十,何时为五呢?通过比较练习记忆五的乘法口诀。再如记忆九的乘法口诀,有很多方法。如利用手:两手伸开,掌心面向自己。先把左手的大拇指收回,剩下9个,一九得九;把左手的食指收回,把10个手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1个,另一部分是8个,二九十八;把左手的中指收回,把10个手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2个,另一部分是7个,三九二十七……

三、想实物,编故事

学完乘法口诀,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让学生联系一些实物进行口诀记忆。如一块红领巾3个角,两块红领巾6个角;一只小狗4条腿,两只小狗8条腿。或者多样联系: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利用一些童谣记忆口诀,背诵就会变得比较有趣。

也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事件或歌谣。如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沿途经历七七四十九劫、九九八十一难。在小说《越王勾践》中,勾践翻过九九八十一座山,渡过八八六十四条溪,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找到了秦溪山。在生活实践中,还有一些歌谣,如《夏至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露;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夜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杂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灰。这样学习,学生觉得非常有趣。

四、抓难点,对比练

多做一些练习,不难发现,孩子们错的大多数是一些比较容易弄错混淆的口诀,我班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有四八三十二和四七二十八,还有六七四十二。发现问题后,我从二的口诀开始让孩子们把容易出错的口诀重新在黑板上做了陈列,反复对比、对练,对一些积相同的口诀进行联想试练。

对于成人来说,口诀是脑中牢不可分的部分,常常听家长说:这些口诀随便记记就记住了,怎么会这么容易错呢?对于成人来说,口诀时时在用,才会如此深刻,这些口诀已伴随我们经过了那么多年,而孩子们才刚刚接触。实践证明,只有多加练习,才会加深印象。

用心想,用心做,用心练,口诀迟早会记熟,那就让这个速度再快一些,让孩子在错误上少摔倒几次。

篇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2-0053-03

[作者简介]李桂芳(1974―),女,广西桂林人,本科,广西桂林市希望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桂林市希望小学于2011年9月开始进行“幸福课堂”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初步总结出“学、展、导、用、评”五步教学流程,老师在平时的研究课及参加城区赛的观摩课都力求体现这一教学流程。在2012年10月结束的城区“五课”技能团体赛中,学校的数学团队团结协作、共同研讨,设计并成功展示了一节较为经典的课――“5的乘法口诀”。该课上完后得到了在场评委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下面笔者就以“5的乘法口诀”为例来谈谈学校课题研究实践提炼出的“学、展、导、用、评”五步教学流程。

一、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体现了学习个体在教师学法指导下的个性化学习。合作探究是学习个体在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信息源,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中,每个学生都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讨论中畅所欲言,主动思考,多向交流,理解、消化知识。

在“5的乘法口诀”课前,先让学生根据小组研究中的两个题例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中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学习。

1.口答

先逐一出示手掌,让学生根据手掌完成“5的连加”的口算,这样以数形结合形式出现,符合孩子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特点,同时为后面编口诀做铺垫。

2.探讨、交流

在学生交流前,为达成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中教师先引导学生理解:1只手有5根手指,是1个5,用乘法算式表示是:1×5=5或5×1=5,编成口诀是:一五得五,并重点理解口诀的编写方法和口诀表示的意思。

接着出示问题:2只手有几根手指?3只、4只、5只手呢?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互相交流研究。

这样的设计,根据学生的起点,采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先引导学生理解口诀的编写方法和口诀表示的意思,再放手让学生尝试编写口诀,接着同桌再互相交流。这样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在互相启发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二、展――成果展示、师生互动

成果展示是指学生个体以小组为单位,将个体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形成自学、合作成果。成果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小组集体轮流汇报,可以是小组中选派的代表汇报,可以是学生个体汇报。在成果展示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则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加入,通过适当的点拨、发挥导向作用,突破重难点,防止学生的学习“行动矮化”。师生在互动中,强化平等意识、合作意识、成功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主动性:

1.请学生上台汇报并展示探究、交流的结果,教师适时点拔、指导,和学生一起完成5的口诀编写,同时做相应的板书。

2.请学生打开书本,完成书上编写口诀的学习内容。

3.观察乘法口诀,找规律让学生仔细观乘法口诀,并说说有什么规律。先让学生自主谈,然后再和学生一起总结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本环节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观察并总结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掌握编写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教师做适时点拔、指导。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

三、导――探究点拨、学法指导

探究点拨是在学生个体或小组展示环节中,教师要适时对学生展示表述不到位的知识点或是在教学重、难点处适时地点拨,指导。学法指导是通过教师致力于“导”,使学生达到“自学求得,自求得之”的教学效果。这样突出了学生的学,其核心是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实现以“讲”为辅,以“导”为主的转变。教师的学法指导,主要以问题为主线,提出明确具体的自学要求。自学要求可以是出示自学提纲或自学思考题,促使学生把已有知识回忆起来进行新旧联系、知识迁移,产生解决问题的学习动机。

在“5的乘法口诀”课前,老师精心设计了两道课前研究题,让学生在自学课本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在师生互动发现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时,老师根据学生精彩的发言片段进行适时的点拨、提炼出以下规律:①口诀通常都是用中文;②乘积不满5时,编口诀时加上一个“得”字;③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5(多5),比如:一五得五和二五一十的得数就相差5,前一句比后一句少5,后一句比前一句多5,同样的三五十五就比谁多5?比谁少5?④像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这样,一般都把小的因数放在前面,积在后面;⑤一句口诀对应有两个乘法算式,当两个因数相同时就只有一个算式,五五二十五的两个因数相同都是5,所以就只能有5×5=25这一个乘法算式。

四、用――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实践应用是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本课重难点,精心设计不同层次、具有典型意义的练习题,让学生练多,练全,练在关键处,突出多样化、层次性、启发性。拓展延伸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理论运用在各种实际活动中去,学活知识,用活知识,将知识向实践延伸;将课内向课外延伸,开拓学生视野。

1.基础练习:

(1)及时巩固练习5×3=1×5=5×2=5×4=5×1=5×5=4×5=

(2)完成书上第51页“做一做”:

(3)记口诀以四个活动贯穿: 对口令―口诀接龙―同桌互测―全班一分钟口诀补充大奖赛

2.提高练习:

(1)出示学生语文百花园里学过的唐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让学生算出这四句诗共多少字?

(2)我们一个星期上学几天?再让学生计算两个星期上学多少天,四个星期上学多少天。

3.拓展练习:

送卡片游戏:你的家在哪里?请手上有卡片的小朋友将卡片贴到相应的房子里。

5×3=1×5=5×2=5×4=

5×1=5×5=

一五()四五()三五()

5+5=5+5+5+5=二四()

5个5是多少?3个5相加是多少?

5×3+5=

本节课设计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拓展练习三部分,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注重学习知识的多维应用。为了能达成学生熟练运用口诀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熟练记、背口诀的教学环节,从背口诀整个流程设计体现了“认知―理解―记忆”三个层次,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设计中,我力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乘法口诀。如:让学生计算刚学过古诗的字数,整合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特点;再如计算每周的上学天数等都需要用到5的乘法口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的拓展提升题综合了乘法口算、口诀、5的连加、文字叙述题,以及最后一道乘加混合计算题,加大难度,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卡片事先发到学生的手中,学生根据卡片中的题,贴到相应的房子里,这种动静结合的练习方式,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

五、评――立体评价、全课总结

立体评价是在课堂教学中,有对学生个体自学情况的自评、互评、师评;有对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的组评、互评、师评;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全课总结是整理本课评价结果,总结本课达成学习目标情况,布置开放式预习作业,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整节课以男女PK赛的形式展开,根据孩子们的表现给予加星,并予以口头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师生、生生多元互评,评价不局限在学习内容上,包含情感、态度及学习习惯等方面予以激励。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教师提出质疑,引导学生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引出今后的学习内容。

最后以评价栏中的星星数,老师巧妙提出问题“怎样以最快的速度算出男队、女队获得星星的总数?”这时学生就会用到5的乘法口诀和将学习的乘加的计算,还特意设计了5+5+5+4+1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将1和4凑成5来进行乘法运算。让学生快速计算出获得星星总数,既巩固了5的乘法口诀,又有了拓展延伸的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我校“幸福课堂”教学流程 “学――展――导――用――评”五步教学,有力地体现了这一学习方式。“五步”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各自独立,又有序排列,密不可分。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体现在“导”与“评”的环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展”“用”这三个环节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