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复习学习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复习学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复习学习计划

篇1

第一部:各学科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复习:(30天)

1.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我把它叫做沙场点兵)。

把相关的知识点画下来,认为重点的要用红笔做记号。

2.把过的知识进行唤醒,拾起忘记的知识。

3.要做一些相应的习题来帮助理解和记忆。

第二部:各学科各单元的专题知识复习(叫做检查装备):(时间:20天)

1.买一本有一、二轮复习的辅导书,像点拨,5年中考3年模拟等等。在做习题的时候要把不会的题的相关知识重复看一遍,并做好记号,表明这个我已经看过了但不会。

2.要详细做各单元的复习题,不要漏掉知识点。有难题要看原理。往往一道题含盖的知识点很多,这类综合题是最练习头脑的。

3.要总结公式,定理,要领,单词,语法,诗词,文学基础,化学方程式,反应原理,各种实验等等。

第三部:单科目的知识整合:(时间:20天)

1.做一些单科的历年的中考习题,可以看答案,问老师和同学,看答案的目的是学习中考的题是如何解答的,改正平时学习中的不良解题习惯和解题方法。把做错的题用红笔画下来,并改正,写不下的要粘小条。每份都要自己批改出来,以备考前浏览用。

2.在做题中总结解题的方法,和一些常用,但课本中没有还必须要会的知识。这部分的知识要用小本笔记记下来做考前浏览用。因为不是每天都能用上,所以会忘记的。

3.建立一个错题集,不要重新抄录题目再重做。要把你做的中考习题集留好,能订的订在一起,最好能用一个分页夹来装材料。

第四部:仿真模拟强化复习:(时间:15天)

1.各学科要按中考的时间来做中考模拟题,不要看答案,限时完成并记时,留意自己做卷子的时间时不是在缩短或延长。做完自己批改,找出不足之处。有错误的卷子要留好订好。备用不能扔。把每次统一模拟考试的卷要留好订在一起。有能力的话,要找其它同考区(县)的模拟题做,还有重点中学自出的考前模拟题(指有中考教师参加出题的学校)。

2.要在解题的时候掌握技巧,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能用巧算的用巧算,能用公式的用公式,总之要在做题的时候学习如何使用技巧。

3.要在做题的时候养成边做边检查的习惯,如果这时候还有写错字,做错题,抄错题等不良习惯,这可就是你中考的杀手了。这些平时不太重视的毛病这时就是一条拦路的虎了。每每高分都和你擦肩而过。后悔不已。

第五部:强化中考考点,压轴大总结:(时间:10天)

1.找各学校的压轴题来做,历年也可以,这是中考的方向。

2.以往没出过的题在这里进行复习时,今年可能就会出了也不一定的。

3.找同学或父母的朋友的子女互换压轴习题,加大见视。

第六部:考前浏览,(考前一个星期)

篇2

(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一学期来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2) 少讲多练,巩固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学,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明确复习范围及重点

范围:必修1与必修4

重点:必修1:函数的基本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必修4:三角函数,平面向量。

三、复习要求

1、重点复习掌握核心概念、基础知识、强调作图、解题规范;

2、围绕综合卷加强对差生的个别辅导、面批,争取提高合格率。

四、复习要点:

掌握各章知识结构和要点、知识点、澄清概念、解决疑难问题。

习题归类,解题思路、方法,从解题中对知识加深理解、掌握,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具体课时安排

由于教学时间紧,按照计划估计要到12月31号才能结束新课,复习时间大约8天左右,巩固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上课讲评。具体安排如下:

2014年元月1日前结束新课;

2日------6日复习必修1:集合(1天)、函数(2天);

7日------8日复习必修4:三角函数(1天)、平面向量(1天); 9日------10日必修1、4综合训练。

六、复习方法

篇3

第二遍复习以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历史学科的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对历史发展沿革(即历史基本线索)的考查,二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及创新能力。因此复习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整理并力所能及地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

第一周 复习课本内容第三单元

第二周 复习试卷内容为第四单元

篇4

(二)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有的画草图就可以了,有的要画精确图,要动用圆规、三角板、量角器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四)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五)知识结构。

篇5

11.尽量少跟过去的同学来往了,特别是已经上大学的同学12.如果你实在复读班里,一定要处理好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因为大家都是复读生,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浮躁,所以遇事能忍则忍,不要让一些小事影响到自己的心情而影响学习13.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复读生而会受到歧视14.总要拿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比较,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提高,这时候心态要平稳,做到时时刻刻提高就行了,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15.多于老师交流,其一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知识,其二可以舒缓心情16.复读生,最大的收获可能不是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刻,而是回首自己走过的这一年的时刻,这一年的辛酸才是一种永不么灭的财富,复读的生活就是这样——痛并快乐着!记住坚持,再坚持这是你只剩的法宝PART2一、如何准备学习资料1.整理旧笔记经过上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有许多留下来的资料与笔记,黄华老师建议把它们整理、分类、装订成册,然后再给自己订一个时间计划,在某一段时间内,把这些看过的资料,做过的题再重新做一遍,因为在不久前已经看过一遍、做过一遍,许多资料与笔记上还留着自己划的标记,所以,印象一定很深刻,这个复习过程,黄华老师建议在一至两个月内完成。

把自己的这些高考的落英拾起来,收藏在心灵的某一角落,一方面,在心理上会感到轻松、亲切,另一方面对新的一轮备考也会有一番新的理解与认识。2.准备新笔记作为高考试题,每一年的基础知识都是一样的,但考点、侧重点、各个章节的题型又略有不同,所以同学们还应关注每一年考纲与教材的变化,比如今年北京市的英语教材就发生了变化。遇到教材变化,复读生也不要有恐惧感,实际上,新教材和旧教材在知识点上总体上是一致的,只是要关注今年关注的是哪一些考点与重点,因此在进行高考辅导时,一定要选择师资力量强,具有丰富高考教学辅导经验的老师,因为他根据经验,就能准确预测出每年的高考重难点与各章节题型,这几乎是有经验的高考辅导老师的本能。

3.选择新资料市场上的高考复习资料很多,但良莠不齐,一定要选择那种知识点梳理比较清楚、各章节分析解析比较细、例题较多解答较详细、各章节有独立练习答案、出错率较低的复习资料。告诫同学:最重要的还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记好笔记,好好利用学校发的考试资料。因为上课是天天的,课外辅导只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千万不要把主次弄倒了。在准备新的复习资料时建议同学们:首先,购买广东出版的参考资料(您是广东的吗?),因为广东现在是独立命题,广东本地出版的参考资料对高考复习更有针对性。第二,买参考资料应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尤其是对复读生来说,好的参考资料只需要一套,把这一套吃透就足够了。记得黄华老师当年复读的时候,就准备了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上课记笔记,因为上课时,有时老师讲得有些快,来不及记录,我就飞快地记,晚上回家后,把今天在学校记的笔记重头到尾看一遍,再用另一个笔记本,把重点的内容重新记一遍,这样加深了影响巩固了知识。

二、如何有效地听课1.消化听课内容每节课上的45分钟是最重要的学习时间。对于复读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找准自己的缺陷和优势,仔细分析自己的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虽然在高三的时候,已经将知识系统地上课学习过一遍,但是同学们还是应该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因为对于许多复读的学生来说,他经过一年的高考复习,对基础知识已经比较熟悉,上课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弄懂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扎扎实实地将基础知识的要义记于心中,以数学而言,注意把重点放在解题的技巧方法与解题思路的分析上,这样才能在如今重视能力的高考试题命题动向中占据先机。2.主动学习与思考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光要认真记笔记,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解题、主动归纳、主动记忆与主动背诵,化被动为主动,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

另一方面,在听课时,要行成主动参与课堂的习惯,也就是听课时,紧跟老师的思路走,要主动去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被动地记笔记,多去领会老师的思路,这样才能真正把老师所教的知识进转化、吸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新的一轮复习中一步步走向成功与希望。Part3一位高考复读生的高分秘诀:心态平稳+选准目标+方法得当我收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东北育才学校高考复读班学生刘佳希,以文化分600分(艺术类)的骄人成绩考取了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你相信吗,去年的高考,佳希只考了490分。如此大的进步背后,佳希做了怎样的努力?7月19日,她的母亲王荔讲起了孩子高考复读成功的秘诀。心态决定一切2006年高考,120中学的艺术类考生刘佳希得到了7所高校的专业课合格证,可因为文化课只考了490分,没有得到她渴望已久的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你的成绩够二本院校了,何苦折磨自己再读一年呢?有同学劝她不要复读。佳希考虑了很久,觉得这只是一次失利,因为任何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都要比这次好,于是她选择了复读。王荔对女儿复读表示支持,但作为过来人,她还是建议:选择复读,一定要从考试的阴影中走出来,不要总是埋怨。孩子选择复读一定要自己愿意,如果孩子主观上没有学习的愿望,一定不要强求。尽快确定目标有些复读的学生甚至到填报志愿时还不知道自己应该报考什么学校,而佳希的目标却非常明确,她在书桌旁醒目的地方写着:加油!中国传媒大学在等着你!。为了这个目标,她定下了几项计划,每天晚上准备演讲,从一开始的角度平常到很快切入主题,立意新颖,佳希一连练了三个月。艺术类考生需要同时复习文化课和专业课,孩子在北京考专业课用了一个月,这段时间里耽误的文化课都要加倍努力地补回来,真的很辛苦,但因为有目标,还是坚持下来了。

王荔说。摸索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在复读中至关重要,王荔讲起了女儿的学习方法:首先应该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注意协调自己的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要保留住优势。制定好目标后一定要坚持,不能放弃。对于复读的学生来说,知识已经学过一遍,有的同学不在意书本知识,其实很多知识都是在书本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例如文综合复习,光是历史书她就看过10遍以上,不但注意书上的正文部分,对于具体历史知识的注解、图表也要仔细看。如果数学基础不好,一定不要盲目大量做题,要仔细看书,做题要做历年的真题,同时要看以前自己做错的题。语文与英语是一个平时积累的过程,英语一定要坚持天天看,这样才会有语感,多做题就会在其中摸索出窍门PS:以上是我从个大论坛辛苦收集的资料,我将它们整理在了一起,希望您可以方便点查阅。

篇6

2.学习之前,把该吃的、该喝的、该拉的等等全部做完,手机尽量静音放在书包里,不要在学习过程中因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而打破自己的学习状态。此外,不要在学习的时候听音乐。

3.保证6-7小时的晚间睡眠时间和30分钟-1小时的午休时间

其次,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这样,你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有个整体的把握,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时间表制定要科学,因为不同时间学习不同的科目是有着内在的规律的,这点可以让你在2个星期完成别人3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可以完成的事情。

这次,期末考试和四级和六级重叠,所以,我们在复习期末的时候同时也要复习四级和六级。但我们要清楚,对于现在,期末考试更重要,四六级以后都有机会,对于要考雅思或是托福的人更是完全不用在乎,只要过了就可以。但并不是就说要放弃英语四六级,只不过只在上面投入有限的时间。

下面不妨晒晒我前三个学期的时间安排。

1.周安排:如果有两周的复习时间,那么在倒数第二周的时候,只需要复习数学和专业课(对我来说如会计、财务管理等),其他的科目完全可以在最后搞定,甚至一晚上或是一下午,如果预支倒数第二周的时间,则是在策略上的失误。对于数学和专业课,是需要较长的复习时间的。所以,要把这样的课,拉更长的战线,因为这种课一两天是突击不来的。

2.日安排:早晨7点起床,7点半前完成洗漱工作。7点半开始读英语,读到8:15,然后去图书馆,开始上午的学习。上午11:00前适合学习对逻辑思维和计算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同时短期记忆能力相对较好,所以可以看数学书、统计之类的课程。11:30去吃饭,12:00回到图书馆。中午时间相对垃圾,所以可以做些对脑力要求不高的工作,如核对习题答案、抄英语课文(我们英语老师每个学期都会留的作业)等。看困了,睡个小觉,13:30—14:00左右的样子起来,然后继续看书,可以看些如会计、财政学(大一的如历史、马政经、社会学等),因为下午的时间相对来说是长期记忆的时间,短期记忆效果查,但同时也更不容易忘。17:30左右吃饭,18:00回来后,可以开始准备晚上的学习了。晚上8点以后,是深度思考的黄金时间,这个时候是非常适合做数学题的,同时,一些财务管理之类的计算,也可以在晚上进行。22:00图书馆关门,回宿舍洗澡,然后开电脑,在查完邮件或其他必要的事情后,开始练习英语听力,到24:00,准备上床睡觉,不要开始晚上的卧谈会,期末特殊时间,要有最基本的自制能力。

躺在床上,回忆今天所学的内容,是否完成了计划。如果没有完成,明天继续,但要鄙视一下自己;如果超额完成,要自我鼓励,同时也会更有动力。次外,计划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想着,想着,我们就进入了梦想。

再次,整合资料。这一点,对于把希望放在最后两周的人来说犹未重要。但整合资料是要有技巧的,这也就涉及到了一个人的情商。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有些资料,这个时候,找你觉得信赖的朋友,然后把你的资料给他复印,或者问他是否需要。他拿到了你的资料,相信了你,过不了多久,他也许就和你联系,他把他新得到的资料分享给了你。就这样的工作,不断扩大至不同范围圈的人。

同时,如果有机会,可以把你的好朋友聚起来,搞一个资料分享会。我上个学期在做学习部部长的时候,把学习部的部员全部聚集起来(尚鹏飞没有来,后来只有他没有拿奖学金,BS他一下,呵呵),当时大家都有着比较单纯的目的(BS那种自私的人)后来,本部的同学有8个甲等、3个乙等第一、1个丙等。这个学期不出意外的话,还会组织这样的交流会,当然人数不会太多,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和我联系,好东西就要分享嘛。

最后,要注意复习技巧和考试技巧。

1.我们习惯看书从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但有时这种方法却可能是致命的。对于数学之类的肯定没有问题,前面已经说过,这个是需要拉长战线的,但对于其他课,复习最好的是从重点到次重点再到非重点的顺序,因为一旦出现时间不够,我们还可以保证通过,大学考试重点是一定会考的。在保证重点复习完(通常过没有任何问题),再不断地往非重点走(走的越深,当然分数就越高了)。以社会学复习为例,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虽然很多东西都没有复习,但最后还是考了89分(虽然不是很高,但我满意了),因为我把重点全都看完了,而我有个同学他只复习到了第七章,最后几张就走马观花的看了几眼,当然,他最后还是涉嫌通过,可老实说,在社会学上,他的时间比我花的多的多。其他科目如工具软件、马政经、当代政治与经济等等。

2.心理暗示。人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语言引导思维,我们为了我们的兴趣的良性循环,要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暗示和鼓励。告诉自己,书本很简单,我一定可以搞定。

3.记忆的几个小技巧。

(1)记忆的时间段:短时记忆:5:30——7:30

长时记忆:14:00——17:00

深度思考:20:00——22:30

(2)对于一些东西,要重复记忆,如英语、数学公示、财管公示、会计分录等。

(3)记忆的四个层次:数字——文字——声音——图像,其中图像是最高级的记忆技巧。我是一直努力实现着这种记忆方法,所以很多时候,我在考试的时候,我总会在脑海里打开书,然后翻页,虽然看不见书,但已然在看书。不过,只要实现记忆的层级的提高,都会让记忆更有效。比如:根号2=1.41421(意思意思而已)、根号6=2.449489(粮食是酒是白酒)等。

4.如果学习不在状态,我可以提出我的一个独家秘方(当然其他人可能也在用)。准备一套扑克牌,随便抽4张,玩24点的游戏。

5.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不会的题,把试卷拿起来(我们看试卷的角度也就从俯视转变成了近乎平视),这个时候很多题说不定就会了。

篇7

一、有机化学热点考查方式

第一,了解中学有机化学的知识框架,了解热点知识的考查方式,认真分析化学组成元素和结构式,了解它的大概内容。学习化学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以前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化学时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学习的基础,很多有机化学的知识都是根据结构式推导出来的,需要掌握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需要学会分析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如果题目中描述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学会精简内容,弄懂题目的大概意思。还需要根据考查知识掌握考试的重点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需要掌握人教版课程中的知识,了解有机化学的结构特点和基本的元素反应,根据这些基础知识推导出更深层次的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各种有机元素时需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化学反应。

1.热点知识的考查:

题目给出一连串的有机化学结构式,主要是分析油脂的情况,它的结构简式如图显示。

图 1 油脂的结构简式

当拿到题目时需要分析题目的意思,在分析油脂的情况。把主要化学因素的结构式写出来,进行判断,这样可以把一些不是正确的答案进行排除,可供选择的答案就会减少。油脂在一些环境下会发生反应,特别是在碱性条件下跟水会发生化学反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

2.分析有机物的知识

在学习有机化学时需要学习有机物的概念和基础知识,需要根据它的重点内容分析。在学习有机物时需要熟练的列出各种化学反应结构简式,清楚地知道题目要考查的主要内容。在分析时需要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出发点。例如:在分析有机物a时发现它的成分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元素,假设它们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其中一种元素的蒸气密度是氢的60多倍,通过和苯混合成a这种原料,最后有得出一种新的有机物。

图 2 有机物反应

拿到题目需要分析题目中的含义,然后分析公式中的意思。根据题目中具有的信息填写答案,需要分析题目化学式的具体考查的重点知识。在做化学题目时需要运用到学习的知识,把知识和实际题目结合在一起分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解答题目。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时看到大串的关系式觉得比较困难,可能会放弃做题目。其实只要认真的分析,可以把题目做出来。通过平时的训练和学习,掌握牢固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有机化学。教师在平时需要多教学生一些解决的方法和思路,训练学生的做题感觉,慢慢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有效的有机化学复习策略

1.根据学习的内容编制合适的复习计划

学习需要掌握合适的方法,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有机化学的知识比较复杂,知识点之间具有联系,需要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把知识联系起来。在做化学题目时需要先熟悉课程上的知识,做题目是对知识的一个考查和巩固,灵活运用知识需要对知识非常熟悉。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根据复习计划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复习的计划,还可以在学习方式给予他们帮助。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快速的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学好有机化学。

2.熟记各种物质的结构式和反应

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到各种结构式,很多知识都是在结构式的基础上开展的,需要学生掌握熟练的结构式。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记不清各种结构特点,在做题目时会比较困难。要想学好化学需要熟记有机化学的结构特点,上完课后需要及时复习和巩固书本上的知识。学习不是死记硬背,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基础知识,要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在理解结构特点时也可以把各种物质进行分类,按照类别学习,不容易把各种有机物弄混淆。

3.掌握做题的方法

做题时需要运用到学到的知识,还需要掌握做题的技巧。没有掌握合适的做题方法,学生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做题,效率非常低,在考试时时间非常有限,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把题目做出来,成绩可能会不理想。拿到题目需要先分析题目要表达的意思,找到题目要考查的重点,从这个角度分析,很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要经常归纳和总结,把自己做错的题目或者不会做的题目做好标记,教师讲解时需要认真听,直到弄懂为止。

参考文献:

篇8

六<2>班  李欣桐

就要测验了,我想这样复习第三单元的内容:

1、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2、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算理,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

例1:

+++……+=(

)×(

) =(

)

做这种题有两种方法:1、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2、求20个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例2:32个苹果的是多少个?

求32个苹果的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例3:一辆卡车每千米耗油升,照这样计算,行千米耗油多少升?求行千米耗油多少升,就是求 升的 。

(2)、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的人数×=(

)的人数

(2)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的人数×=(

)的人数

求谁乘谁这种题,是“是”字或“比”字后面的字就是单位“1”。

(3)、与(

)互为倒数;(

)的倒数是1;10的倒数是(

)。 做倒数这种题,比如看:的倒数就是分子做分母,分母做分子。还有1的倒数就是1。0没有倒数。

(4)、  选择题

1、在下面的选项中,互为倒数的是(

)。

A. 与0.5

B.和 7

C.1 和1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用去了,另一根用去米,剩下的铁丝(

)。

A. 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哪根长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

A.

B.

C.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 20米 ,宽是长的,求面积的算式是(

)。

A.20×

B.20× + 20

C .20×(20× )

5、×的积(

)。

A. 大于

B. 小于

篇9

3、牢固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正确的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绘图、测量等技能。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平均数,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

5、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习内容

1、整数和小数部分:复习整、小数的概念以及整、小数的运算和应用题。

2、简易方程:复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题、应用题。

3、分数和百分数:复习分数、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应用题。

4、量的计量:复习计量单位、掌握各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复习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比和比例: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7、简单统计: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

三、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1、贯彻大纲,重视复习的针对性。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2、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3、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4、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5、教师事先对复习内容有全盘的把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精心备好复习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能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要进行强化训练,并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习和综合练习。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6、复习课上提倡学生主动的复习模式。复习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益。采用以下的步骤来复习:(1)自行复习、自我质疑;(2)小组讨论、合作攻关;(3)检测反馈、了解学情;(4)查漏补缺、纵深拓展;(5)师生互动、相互质疑。

篇10

知识要点:1、数的意义(5月20日)

①注意小数与分数的意义对照,小数实际上是分母为10、100、1000……的分数,在写法上与整数相同。

②明确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意义有所不同,不能带有单位名称。

③明确数位和位数的区别。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位数是一个自然数含有数位的个数。

④强调几位小数的判断与几位自然数的判断不完全相同,如:3.82看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

2、数的读法和写法(5月20日)

①在数的读法、写法训练时,要着重突出自然数中间、末尾有0的读写方法。

3、数的改写:(5月20日)

(1)把较大的多位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有两种情况,注意不要混淆:

a如要求改写成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满万或亿的尾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b 如要求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就要把原来的多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写成它的近似数

4 、数的大小比较(5月20日)

(1)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要着重训练,学生能把几种不同的数化成相同的数再进行比较的能力。

5 数的整除(5月21日)

(1) 借助书中P86概念之间的联系网络图,帮助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

(2) 重点区分好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这三个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

6 、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5月22日)

借助教材P87 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内在联系然后得以应用。

7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5月23日)

(1) 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复习好如何对加、减、乘、除的计算进行验算。

(3 )增加一些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关系,求 未知数X的练习题

8 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5月23日)

(1) 运用实例,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让学生体会到整数,小数,分数都可以运用运算定律。

2 )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一些定律可以扩展或逆反运用,减法、除法也有一些定律或性质可以用来简算。

9、 四则混合运算(5月24日)

(1)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立足于正确计算,得到正确计算结果。

(2)对于一般学生重点训练审题能力,能够确定题目中是否隐含着有关定律的因素。

(3)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重点训练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灵活地选用比较简单方法的能力。特别是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创造条件使计算简便的能力。

二.代数初步知识 (第13周 5月27~5月31日)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5月27日)

(1)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使之有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建立起字母不单纯地表示某个数,他表示的是一种特定的量的意识。

(3)能够熟练地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的方法。(5月28日)

(1)通过对式子地判断使学生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2)掌握求方程的解,解方程有关的概念。

(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熟练地解简易方程。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能够将原方程经过整理成为符合四则运算基本形式的方程的能力。

(4)解方程的四种方法。

a 、如:x-6=20 36÷x=6 5x=25等方程 可以直接用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

b、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去解,

如:2x+9=35 6x-4=30等方程,可以先吧2x、 6x,等会有未知数的x项看作一个数,待求出它们的值之后,.再按四则计算当中各部分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c、按四则运算的顺序先计算,使方程 改变形式,然后再解,

如:4x-3.5 ×4=10

3/5 ×3.5-x=1.4 要先求出 3.5 ×4, 3/5× 3.5的积,使方程分别变形为:4x-14=10 2.1-x=1.4 再解。

d、选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

如:2/3 x+1/2x=42, x-0.8x-6=32等,先利用运算定律使方程变形为(2/3+1/2)x=42,(1-0.8)x-6=32,然后计算括号内的运算,使方程变形为:11/6x=42, 0.2x-6=32,最后再解。

3、比例的性质(5月29日)

(1)加深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比与分数、除法间的关系。

(2)做好比与分数、比和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三者是有联系的,但绝不能认为比就是除法,就是分数,它们是有区别的。比是表示两种量之间的某种关系的。除法则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

(3)引导学生建立比与分数自觉转化的意识。如:甲、乙两数的比是5:4,由此可知,乙数与甲数的比是4:5,乙数相当甲数的 4/5,甲数则是乙数的1.25倍,甲数是甲、乙两数之和的 5/9 ,乙数则是这两个数和的 4/9等等。这样对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

4、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5月29日)

( 1)能够熟练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2)正确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化简比要保持比的形式;求比值是表示前项与后项的商,结果可是整数、小数、分数。

5、比例尺的意义及其应用(5月30日)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熟练地解比例。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使熟练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比例的知识。正确地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共3页,当前第1页1

(3)在学习比例尺中,要突出“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这个关系式,比例尺与一般度量长度的尺不同,它是个比,不应带有单位名称。

(4)训练学生会看图上附有的注有数量的线段的比例尺,以及后项是1的比例尺。感受到比例尺的前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图上,后项是1的比例尺可以把实际长度放大的现象。

(5)注意比和比例的区别,它们都是表示关系的,比是表示比的前项和后项间相除的关系的,所以它只有两项;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关系的,所以它有四项:

6、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5月13日)

( 1)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比、比例、 正反比例间的 联系与区别。

(2)能根据y/x=k(一定)和xy=k(一定)的关系式, 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的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三 应用题 (第14周 6月3日~6月7日)

知识要点:

1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6月3日)

(1)在复习简单应用题时,应着重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通过改变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位置,进行改编应用题地训练。

2、 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分析方法(6月3日)

(1) 使学生能够按照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 数量关系,熟练地选择计算方法解答简单应用题。

( 2) 复习好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允许学生选择 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

3 、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6月4日)

(1) 掌握复合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应用题,正确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与步骤。

(2)不仅要重现应用题数量关系地训练,也要重现帮助学生建立检验的意识,掌握应用题验算的方法。

4、根据题意建立等量关系式(6月4日)

(1)根据题中数量关系,正确地建立等量关系式,并依关系式列出方程

(2)重点训练是抓住题中最重要的等量关系建立等量关系式

(3)列方程思考方法和用算术方法解答有很大区别。注意习惯上用算术法的逆向思维。加强引导,以防学生思维定势。

5、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6月5日)

(1)能够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2)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着重以下两方面的训练

一是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是弄清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还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使学生弄清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

6、用正反比例的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6月6日)

(1)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着力训练学生准确观察题中两个相关联的量有没有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根据性质列出比例式的能力。

7、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6月7日)

(1)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四、量与计量 (第15周 6月10日-----6月14日)

知识要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公制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而米与千米之间的进率却是1000。

2、常用的面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1)掌握常用的面积、地积单位;掌握面积,地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2)复习面积、地积单位间的进率,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弄清楚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而不是10的道理。

3、常用的体积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0日)

掌握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掌握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4、 常用的重量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掌握常用的公制的重量单位,掌握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5 、 常用的容积单位与相关体积单位间的换算(6月11日)

(1)升、毫米虽然与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有联系,但绝不是说容积就是体积,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

(2)区别好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树立正确使用相关计量单位的意识。

6、 常用的地积单位(6月11日)

掌握地积单位间的进率

7、常用的时间单位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6月11日)

(1)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

(2)加深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加强对进率的记忆。

8、 名数的改写(6月10日)

(1)着重化聚方法的复习,特别是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的化聚的方法。

(2)提高学生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能力。

五、 几何初步知识(第16周 6月17-----6月21日)

知识要点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 (6、17)

(1)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6、17)

(1)加深对角的各部分名称的认识,掌握角的分类,并能运用工具画出所要求的各类角。

(2)教学角的概念时,应注意纠正学生把直线看作是平角或周角的误识。要从角的意义出发,看待平角或周角。

3、认识垂直与平行(6、17)

(1)能使用工具比较熟练地画出与一条直线相互垂直或平行的垂线和平行线。

(2)学生能够正确判定两条直线是否相互垂直或平行。

4、三角形的认识。(6、18)

(1)掌握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将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方法。共3页,当前第2页2

(2)能够正确地找出与某一个底相对应的高(重点)

5、认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特征。(6、18)

(1)认识平行四边、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的特征。

(2)要注意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复习。

6、认识对称图形。

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6、18)

7、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6、19)

(1)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2)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求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需充分发挥教材中网络图的作用,使学生对平面几何面积计算能形成结构。

8、认识圆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6、19)

(1)认识圆的特征。

(2)理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出圆的周长和面积。

9、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以及它们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6、20)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

(2)理解它们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能正确地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10、在进行周长、面积、体积计算的复习时,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1)正确地使用各个数位和单位名称。

(2)在需取近似值时,要依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

(3)允许并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

六、简单的统计(第17周6月24—28日)

知识要点:

1、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6、24)

(1)能够正确地解答有关平均数的应用题。

(2)能够熟练地解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

(3)在求平均数时,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求得结果。

2、收集、分析整理数据,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6、24)

掌握数据的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能够绘制简单的单式和复式统计表。

3、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1)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需要绘制出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它们掌握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3)绘制统计图着重训练学生能够根据纸张的大小恰当的选取一定的长度来表示一定的数量。达到掌握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同步进行。

4、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相关的问题。(6、25)

(1)能够比较熟练地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回答相关的问题。

篇11

练习是数学复习课中的主要活动之一. 当前数学复习课的练习,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师机械照搬教材的练习让学生重复做,使学生停留在熟练与巩固的层次上. 殊不知,“面面俱到”、“题海战术”的练习,不能将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针对性不强,不仅不能发挥复习课应有的功能,甚至会产生“熟能生笨”的结果,同时还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直至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提高数学复习课成效的关键,是优化练习的设计. 那么,设计怎样的练习才能有效提升复习的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观察和教学实践,认为数学复习课练习设计的优化,应贯穿于全面梳理数学知识相互关系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其针对性、层次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一、设计对比式练习,体现针对性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不错,练习的正确率很高. 可是,在复习课做测试综合题时,相同知识点的错误率会大大提高. 其原因之一是知识之间的互相干扰,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的前后对比. 数学中有很多概念、算理、法则、图形的特征相似但又不同,复习课上,教师要提前对一些易错、易混淆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知识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从练习中展开不同数学知识的对比分析,明确相关知识内容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领会知识的实质,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准确把解.

比如,在教学了分数的意义后,学生对“分率”和“用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往往混淆不清,以致解题时在该知识点上出现错误,教师虽反复指出它们的区别,却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复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截去■,第二根截去■米,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

此练习一出示,有的学生说:“一样长. ”有的学生说:“不一定. ”我让学生讨论哪种说法对,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表意见,经过讨论,统一认识:“因为两根绳子的长度没有确定,第一根截去的长度就无法确定,所以哪一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也就无法确定,必须知道绳子原来的长度,才能确定哪根绳子剩下的部分长. ”

二、设计阶梯状练习,体现层次性

阶梯状练习是指复习课中的练习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善于通过练习把学过的零散知识点串成一条线. 练习按梯度设置,在容量和难度上考虑了学生的差异性,适合基础不等、思维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现“人人能练习,人人能成功”的目标.

1. 根据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设计梯度练习

在知识点之间,数学知识是有机联系的,具有严密性、系统性的特点. 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梯度地设计练习,使孤立的、分散的、繁杂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比如:在“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中,设计了如下的一个练习:

(1)梯形的上底3 cm,下底是9 cm,高是2 cm. 它的面积是多少?

(2)如果把这个梯形的上底增加3 cm,下底减少3 cm,得到了什么图形?面积会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

(3)如果梯形的上底减少3 cm,下底增加3 cm,得到了什么图形?面积会是多少?你又发现了什么?

这一环节的练习设计层层递进,先发现变换后梯形面积不变,进而发现梯形可以变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造成认知上的冲突.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应用了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问题,通过观察发现梯形的变化,使学生深入理解三种图形的内部联系,体会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概括性.

2. 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梯度练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采取作业分梯度的策略. 梯度练习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将练习内容分为规定题和自选题(一般自选题有A,B两类即可). 具体要求可大致概括为:对学困生,侧重于例题所讲内容和例题相仿的基本题,完成练习中的规定题目即可;对中等生,侧重于例题及例题相似的变式题(即自选题A),但必须完成规定题;对优等生,侧重于基本知识的实际应用题及开发学生智力的拓展题(即自选题B),但也要完成规定题.

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后,可以这样设计三种不同水准的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

必做题:50 ÷ 6 = ( )……( ),39 ÷ 4 = ( )……( )

选做题A:( ) ÷ 5 = 8……1,( ) ÷ 9 = 8 ……5

选做题B:52 ÷ ( ) = 6 ……( ),74 ÷ ( ) = 8 ……( )

必做题是教材的基本要求. 选做题A相对来说难度有所提高,要求学生能根据除数、商与余数求出被除数. 而选做题B是难度较大的题,要求学生根据被除数与商,分别求出除数和余数.

像这样有弹性的“套餐型作业”,由教师强制式改变为学生自主选择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难度较大的题,而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避开那些啃不动的难题,选择基础题和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题. 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设计开放性练习,体现探究性

数学复习课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再现层面,即知识回忆层面,而应更侧重于知识间相互联系的再发现. 因此,要精心设计开放性的练习,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通过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有效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开放性练习一般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善于想象、联想,敢于创新,根据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并用证据进行验证,这就要求解题者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思维能从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发散开去,多角度、多维度思考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生动、立体、全面的发展.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体积”复习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练习:

学具厂生产了棱长是1分米的学具,准备每18个包装成一盒.

(1)学具厂应设计长、宽、高(里面的)是多少的包装盒?

(2)你认为采用哪种包装盒最省包装材料?

教师提供给每小组学生12个小正方体的学具,学生借助学具的操作得到4种设计方案:

通过对上表的观察分析,发现下列结论:

(1)设计方案时,只要将18分解成3个整数的乘积;

(2)当包装盒的长、宽、高越接近或越小时,包装盒所有的材料就越少.

(3)不管怎么包装,盒子的容积都不变.

这一组练习设计,通过问题引领,经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由静到动,由个体的学习到同伴的经验分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容积计算的知识,以及列举筛选、想象和分析推理等策略性知识,学生在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进行着有效的逻辑或潜逻辑转换,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质变的过程,而质变的过程又是一个充分内化的过程. 这样的练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练习以后也很有成就感.

四、设计生活化练习,体现实践性

篇12

1.制定的复习目标要有具体性和针对性

目标要具体。不要提一些抽象或空泛的口号,例如“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样的目标显得太空洞,到底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却不是很清楚。一堂数学课只能按实际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太多会适得其反。目标针对性要强,目标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需准确,三者之间不能混淆。如小学数学中统计图表的复习,要将学过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强化和分化,防止相关或相似知识产生混淆。制定复习目标时,应注意和前面新授课中发现的问题结合起来,以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将数学知识点串联成知识网、知识树

复习阶段应该制定好复习教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时间,合理设计内容,认真备好每一节复习课。不能搞题海战术,更不能以教师一人讲题目来包办课堂。首先,要把教材体系中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再现,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方法,应该让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加以强化。然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这些基本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形成“知识树”;将分散,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的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这也会使学生明白复习课不是可有可无的。如小学数学中的解方程中包括了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等。串联好的知识网络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掌握和运用。

3. 优化复习结构,精讲精练,有效指导

复习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做到把握重点,分散难点,练习的设计要有代表性。练习题的选取和设计要注重题目的难易程度,太简单,没有思考练习的价值,起不到复习的目的;太难,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选择练习的时候,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具体情况来定。处理好教师讲解和学生练习的关系,教师不可一口气讲解的太多太杂;要尽可能多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予学生更多地自主复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1.重视课前的复习导入,唤起学生的兴趣

数学复习课的内容大多是学生所熟知的,缺少了新鲜感。为避免学生产生学习倦怠,教师要掌握导入的技巧;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同样会被课堂学习所吸引。要注重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和民主的学习氛围,利用生动有趣的言语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复习中来。例在复习“千米和吨”这一单元时,可以从学生们生活实践入手,询问周围同学的身高和体重,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离不开这些长度和重量的计量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设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特定情境。例如,在上低年级的复习口算时,可以创设“木偶王国”开展运动会的情境,把每道口算题设计成运动项目,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小学生很兴奋,学习的热情特别高。这样,既有效地减少学生对于复习旧知带来的疲劳感,又能在轻松的气氛中开展教学活动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复习阶段,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各不相同,教师有时难以控制复习进度,小组学习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好方法。例如:小组开展编写数学小题目来考考大家。因为每组学生都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在学习中把个人竞争变成小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小组竞争的局面,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的动机。通过小组学习,学生间互相启发和交流,发挥群体协作的精神,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复习采用分层教学

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和形式,复习课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要有自主性、科学性、新颖性、系统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因材施教,在提问、练习和布置作业时,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采取分层设计,结合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和对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有效地复习,避免机械重复,劳而无功。这样每个学生各有所得,真正实现复习的目标,最终达到提高复习的效果。

篇13

复习计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看书。从书的第一个知识点开始看,第一阶段需要详细的阅读知识点,不漏掉每一个知识点,需要分配大量的时间位于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把知识点相近、有联系的进行归类、总结,加强记忆。

第三阶段:做题。结合前两个阶段,有针对的做题,题的数量不要求太多,但一定要精,做到触类旁通,做会一道题,从而会做一类题。 化学属于知识点型的课程,因此,前两个阶段很重要 。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