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阅读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安、但、而、耳、故、何、乎、或、既、乃、其、且、然、若、遂、所、为、焉、也、以、已、矣、于、则、者、之);
(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二)理解文句:
(1)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分析文章:
(1)分析文章的内容;
(2)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教学难点、重点
1.怎样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怎样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
3.怎样分析文言文的内容?
4.怎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文言文阅读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
Ⅰ.掌握文言词语的特点。
要培养、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掌握、理解、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常用词。
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这和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不同。“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政”是“政事”,“治”是“治理”,在读法上也不能连读。“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爷娘走相送”,“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中的“妻子”都是“妻”和“子”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一般都是独用的,如“曾不若孀妻弱子”,“位卑则足羞”,“北蛮夷之鄙人也”中的“妻”、“子”、“卑”、“鄙”都是单独使用的例子。
熟悉掌握单音词应注意的几点:
(1)理解文言文单音词的词义,可将单音词与现代汉语中相当的双音词进行对照。如“今齐地方千里”中的“今”是“当今”、“如今”,“地”是“土地”,“方”是“方圆”。“时操军已有疾疫”,“操”是“曹操”,“军”是“军队”,“疾”是“疾病”,“疫”是“瘟疫”。
(2)有的文言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组成,当它们合在一起运用时,不必拆开解释。但是当它们单独使用时,意义是有区别的,例如“衡乃拟班固《两都赋》作《两京赋》因以讽谏”中的“讽谏”就是“劝谏”的意思。但是在“于是舍人相与谏曰”、“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和“谏”是两个不同意义的单音词。“讽”是“委婉劝告”的意思,“谏”则是“直接劝说”。又如“沾湿”在“长夜沾湿何由彻”句中就是“湿”的意思,但在“儿女共沾巾”,“江州司马青衫湿”,“沾衣欲湿杏花雨”句中的“沾”和“湿”是两个独立的单音词,表示“湿”的不同程度。
(3)联绵词“踌躇”、“踯躅”、“披靡”、“彷徨”、“仓庚”(鸟名),译音词“冒顿”、“大宛”、“大月氏”等是双音或多音单纯词,不是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
Ⅱ.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
从数量上说实词远比虚词多,从理解、掌握的角度说也比虚词难。掌握实词的关键是词义。实词三义就是: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假借义。
(1)实词的古今异义。
语言在不断发展,古今词义有的变化了,有的没有变化。“人”、“手”、“刀”、“口”词义至今没有改变,这是基本词。有变化的叫一般词。一般词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古代有这个词,而现在不用了,如:“朕”、“妾”、“缙绅”等;一种是古、今都有这个词,但字的形、音、义方面有变化,如“履”、“屦”现在说“鞋”,“冠”现在说“帽”;再一种是字形相同,字音也相同,但字义却不同了,例如“去”古代是“离开”的意思(“去国怀乡”,“去亲戚而事君者”),而现在是“到”、“往”的意思,又如“访”古代是“询问”的意思(“穆公访诸蹇叔”,“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今天则偏重于“拜访”的意思。
有些词在古今意义上只有细微差别,这是应该注意的。例如:“购”古代的意思是“悬赏征求”,如“吾闻汉购我头千金”,“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劝”古代的意思是“鼓励”、“勉励”的意思。这类词以单音的居多数。古今意义的双音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个单音词的组合。如前文所说的“卑鄙”;一种是双音词如“丈夫”(男子)、“行李”(客商)。这类双音词在古今意义上有显著差别。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的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类词的词义的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2.词义缩小。如“具”,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
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4.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上“很”字,表示的程度也不怎么高了。
篇2
1.能以荷花的变化及花开的时间顺序为线索,理解绘本内容,并能用语言清晰地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认识。
2.通过阅读与交流感受,在观赏、朗诵、游戏等活动中学习童谣。
3.养成细心阅读的习惯,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荷花1—7月开放情况的ppt.。
2.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等七个小牌子,1—7月份荷花绽放情况的图片。
3. 教师事先将幼儿绘本《荷花荷花几月开》里面的部分内容用回形针别起来。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幼儿游戏
幼儿围成里外两圈玩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一边念儿歌:荷花荷花几月开,一月不开二月开;荷花荷花几月开,二月不开三月开;荷花荷花几月开,三月不开四月开;荷花荷花几月开,四月不开五月开;荷花荷花几月开,五月不开六月开;荷花荷花几月开,六月不开七月开。
2. 幼儿和老师一起玩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边玩边念儿歌。
二.基本部分
1.老师:刚才我们玩过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知道了荷花七月开放,那么六月、五月、四月、三月、二月、一月怎么开放的?
幼儿:六月荷花开放最大,一月最小。
老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绘本上是怎么说的?
幼儿拿出自己的绘本边念儿歌便对照月份在上面寻找答案,看看荷花每个月开放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要求幼儿暂不要翻看用回形针别起来的内容。
教师:幼儿找到答案后就把绘本放回原位。
教师:我们刚才看过绘本以后,知道了荷花是在每年的1—7月份开放,现在请小朋友上台来按照荷花开放的次序用小牌子摆一摆。
2.幼儿根据刚才看过的图书内容把图片摆放在相应月份的牌子下。
3. 出示多媒体ppt课件《荷花荷花几月开》。
教师带领幼儿逐一分析课件内容:
(1)1月的荷塘是什么样的?荷叶枯萎耷下了大脑袋(幼儿用动作演示);
(2)二月变成了卷心菜(幼儿两臂交叉做卷心菜样);
(3)三月荷花快快乐乐舒展开(幼儿慢慢伸展开双臂);
(4)四月荷花悄悄露出了尖脑袋(幼儿用双手小指做尖尖样),教师引用(宋)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为证。
(5)五月荷花开得多了开始摇摇摆摆(幼儿两臂向上扭动连续做摇摆状)。
(6)六月荷花你争我抢纷纷开,小蝌蚪变青蛙。(幼儿们一起做短暂的捉迷藏游戏)
(7)教师:刚才小朋友摆放的荷花与相应的月份对不对呢?现在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教师与幼儿共同检查图片摆放情况并说一说。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分析图片内容。
1.教师指着摆放正确的图片:其实这还是一首新的童谣(儿歌)(教师边说边用动作表演):荷花荷花几月开,一月不开二月开,一月荷花耷下了大脑袋;荷花荷花几月开,二月不开三月开,二月荷花变成了卷心菜;荷花荷花几月开,三月不开四月开,三月荷花快快乐乐舒展开;荷花荷花几月开,四月不开五月开,四月荷花露出了尖脑袋;荷花荷花几月开,五月不开六月开,五月荷花摇摇摆摆就盛开;荷花荷花几月开,六月不开七月开,六月荷花你争我抢纷纷开;荷花荷花几月开,六月不开七月开,七月荷花全盛开。
2.教师指图和幼儿一起说童谣,(教师说前半句幼儿说后半句)
3.教师和幼儿互换角色讲述童谣内容。
4.用新童谣(儿歌)玩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
5.邀请班级其他老师一起玩游戏《荷花荷花几月开》。
四、拓展幼儿已有经验
游戏结束,幼儿回到位置上取出图书,教师请幼儿打开之前用回形针别起来的部分。
问:你们知道一月份还有哪些花开?二月份还有哪些花开?三月份还有哪些花开?四月份还有哪些花开?五月份还有哪些花开?六月份还有哪些花开?七月份还有哪些花开?
幼儿分别说出每个月开什么样的花。(一月腊梅.水仙.迎春.马蹄莲.晚菊.康乃馨 等;二月春兰.蟹爪兰.茶花.梅花.瓜叶菊.报春花等;三月白玉兰.连翘 等四月君子兰.含笑.牡丹.晚茶花.春杜鹃.桃花.樱花等; 五月月季.玫瑰.芍药.令箭荷花..四季海棠..矮牵牛.太阳花等; 六月米兰.茉莉.白兰花.栀子花.广玉兰.石榴.夹竹桃.美人蕉等;六月凤仙花.牵牛花.各种仙人球;七月荷花.睡莲.紫薇.昙花等。)
篇3
3、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享受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我的家》幼儿用书或电子书12-19页。
【活动过程】
一、请班中是哥哥或姐姐的幼儿,介绍他们的弟妹,例如年龄、性别等。
二、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讲述亲子故事《亲亲妹妹》:
我家原来有三个人,爸爸、妈妈和我。一天,姨妈来我家住了,我发现姨妈的肚子变得很大很大。姨妈告诉我,我很快就会有一个妹妹了。我很高兴,心想:妹妹快点出生吧,那样就有人和我一起玩了。
妹妹出生了,过了一段时间,姨妈出差了,妹妹留在我家,由我的爸爸妈妈照顾。现在我们家有爸爸、妈妈、我和小妹妹。可是,爸爸妈妈变得不一样了,他们每天都忙着帮妹妹换纸尿裤,喂她吃奶。我每次拿着玩具车走到爸爸跟前说:“爸爸陪我玩好吗?”爸爸总是抱着妹妹对我说:“乖宝贝,自己去玩吧。”我每次拿着玩具对妈妈说:“妈妈,陪我玩好吗?”妈妈总是抱着妹妹对我说:“乖宝贝,自己去玩吧。”我觉得爸爸妈妈只爱妹妹,不理我了。我对妈妈说:“我想做妹妹。”妈妈笑着说:“你也要穿纸尿裤,坐婴儿车吗?”我说:“不要,我已经长大了!”妈妈问:“你长大了,学会做什么事情了呢?”我想了想,说:“我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也会帮着照顾妹妹。”妈妈笑着点点头。
三、与幼儿讨论故事:
·为什么希希想让妹妹快点出生?(想和妹妹一起玩。)
·妹妹出生后,希希为什么不高兴了?(爸爸妈妈没时间陪他。)
·如果你是希希,你会怎样做?(自由回答。)
·为什么希希想当妹妹?(他以为爸爸妈妈只爱妹妹。)
·希希长大了,他认为自己学会了做什么事情?(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也会帮忙照顾妹妹。)
·如果你是希希,你会怎样照顾小妹妹?(自由回答。)
四、请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篇4
本次活动我意在借助绘本,在仔细阅读绘本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做合格的守卫不仅要强壮、勇敢、机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同时挑战学生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精神。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挑战学生的知识经验,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乐于参加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绘本PPT
2、统计图两本,选票与学生人数相当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故事引题
(一)教师:“山羊公公发现,山上的狼大灰狼越来越多,而家族的成员越来越少,山羊公公决定请一名守卫来保护孩子们。
”
提问:
1、什么叫守卫?
2、哪些动物适合做守卫,保护羊群?
(二)教师小结。
二、根据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消息一传出,来了很多的动物,可山羊公公只需要一名守卫,怎么办呢?”
(一)第一关:用木棍比身高。
提问:
1、怎么比?
2、现场用尺子量一量,几个动物过关了?
(二)第二关:举木墩比力量。
提问:
1、这一关谁被淘汰了?什么叫淘汰?
2、剩下几个动物?
(三)第三关:接盘子比灵活性。
提问:
1、守卫为什么要灵活?
2、用什么办法比灵活性?
3、这一关谁胜出了,谁又被淘汰了?
(四)学生现场参与选票。
教师:“剩下三个,老虎很凶猛,大猩猩很机智,猎狗很忠厚,他们三个都很好,可到底选谁呢?”
(五)最后一关:临时守卫。
提问:
1、第一天,老虎上山了,看看山羊怎们样了?狼又怎们样了?
2、第二天,大猩猩上山干嘛?羊群发生什么事情?
3、第三天,猎狗上山以后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帮助羊的?狼有没有抓住羊?
(六)改选选票并说明理由。
篇5
《出郊》王安石,川原一片绿交君,深树冥冥不见花。风日有情无处著,初回光景到桑麻。
翻译。夏日,最适合深树荫中匿,川原于我陌生,不见诗中红绿交加。却得见深树,泉州难得剩下的深,无花却让人狂喜不禁。我于树下借荫,仰头望去,光如裂帛,或者雨水也借着这些缝隙滴落人间吧。见老树如见长者,更是故人,这样的信仰,我心足满。风日的情,便是在这树上,光景桑麻也在其间,阴随阳变,流转不息,甚幸。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1.学案式教学的概念
学案式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即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学案式教学是以导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学案为重点教学载体,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最终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理念。这种创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一言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另外,学案与教师传统的教案也不相同,学案是关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案,学案的编制应该建立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框架和构思,其中凝聚了教师长期积累的教学心得。学案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成长,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奠定了基础。
2.学案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学案式教学虽然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但是和其他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也有其自身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融合性。学案式教学是一种融合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诞生的创新教学理念,能够在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学案式教学还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深入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并且关注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二,主体性。所有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和教师,同样,学案的主体也是学生和教师。教师是影响一个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同样,学案质量的高低也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学案导学正是按照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案式教学的具体案例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提前在每星期的备课活动中制定本单元的教学思路。其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一课时一个学案,以阅读英语课文为载体,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英语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者以The first calendar这篇文章为例具体说明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学案式教学。
1.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preview)
首先要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且教师可以提前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对文章有个大概的认识。对于这篇文章教师可以提问如下:“What is the importance of the dots, lines and symbols engraved on stone, bones and ivory? ― Why will future historians not have to rely entirely on the written words when they come to record the history of our own times?―Why do historians who write about the distant past have a difficult task?―When was it believed that calendars were first used?”
2.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fast reading)
这一阅读训练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文章,找到文章的主旨句,学会通过关键句、关键词来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初步判断。比如这篇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有一个主旨句:第一段:Future historians will be in a unique position when they come to record the history of our own times.第二段:Up to now,historians have assumed that calendars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advent of agriculture,for then man was faced with seasons.第三段:Historians have long been puzzled by dots, lines and symbols which have been engraved on walls, bones and the ivory tusks of mammoths.
3.让学生进行精细阅读(careful reading)
在此阅读训练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对文章的细节进行阅读理解,这些细节中会包含一些语法、语言现象、背景知识等内容,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环节教师也要设置问题,不过问题的形式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比如:The paintings which have been found on the walls of nomadic dwelling places .(a) have taught historians something about the nomadic way of life(b) have no other content than their artistic merit(c) are not thought to be connected with an ancient calendar system(d) are invariably accompanied by odd dots, lines and symbols
4.鼓励学生记录笔记(jottings)
学生在预习和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或者对文章的学习有自己的领悟,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与教师沟通分享,便于接下来更顺利地学习。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写道:For several years you have been writing to a penfriend whom you have never met in person.You will tell him that you will be visiting his country soon and expressing pleasure that you will be able to meet each other for the first time.
5.文章内容生成训练(practice)
学生认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主旨以后还要进行生成训练,这一环节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主要的训练形式可以表现为:Up to now, historians that calendars into being with advent of agriculture, for then man with a real need to understand something about the seasons.Recent scientific evidence to indicate that this assumption
incorrect.Historians long by dots, lines and symbols which on walls, bones and the ivory tusks of mammoths.The nomands who these markings
by hunting and fishing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which
about 35,000 B.C. and about 10,000 B.C.
三、学案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案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影响的双向学习过程。学案式教学并且没有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先进行知识讲解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强化记忆,这样创新的教学模式非常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对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能起到非常好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案式教学模式以学案为教学载体,所以在学案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设计。特别是对于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需要学生动脑思考、动手翻译、动嘴说话,充分发挥学生各个感官的学习作用,也可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并且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
3.提高教师的素质
篇7
如何能唤起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让学生读懂课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引导学生学习是教学的关键。“学案”教学是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教师调控为手段,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教学策略体系。英语教师是教学法的使用者和创造者(李庭芗,1983),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探究“学案教学”将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通过研究学案教学能否帮助学生完成课堂阅读的任务,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学生使用学案前后阅读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二、“学案”的相关研究
在众多的学案概念的阐述中,裴亚男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明确提出学案教学概念主要有三种观点:其一认为学案就是学习的方案,是教师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授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以课时和课题为单位,把课本中相应的内容和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递进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其二,认为学案是学习材料。学案是把教学目标、预习任务、知识重点、教学步骤、评价任务等编写成供师生使用的学习材料;其三,认为学案就是案例,是在教案基础上,为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裴亚男,2007)。
三、学案教学的实践
1 研究相关资料,精心编写学案。
精心编写学案是实施学案教学的第一步。在编写学案前要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同时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设计学生要完成的阅读任务,任务的安排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开始时,我编写层次较低,梯度较小的学案内容,学生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后,便可增加学案内容的层次、梯度,并把重心放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目的是让学生克服阅读时心理畏难情绪,让他们感觉凭借自己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完全可以读懂课文了,树立他们阅读理解的信心。每篇阅读课文在上整体阅读课前编写出一份学案,学案的设计要步骤清晰,任务明确,每份学案包括:prcditing,skimming,scanning,careful reading,summing up and homework几部分,结合任务型教学模式,学案上标注出Task 1,Task 2…,有的任务设计成填空题,有的任务设计成翻译题,有的任务设计成连线题,还有的任务设计成补全句子,最后还有discussion等等,并在课前发放给学生。
2 实施学案教学,探索教学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应用学案。学生依据学案进行预习,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按照学案设计的阅读步骤能一步步完成阅读任务。设计的填空题,填空题等题目可以让基础差的学生来做,补全句子,翻译等题目可以让基础稍好的学生来完成,discussion这样的任务可以让基础好的同学来做,或者小组活动,通过这样的学案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情做,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3 调查访谈学生。考察学案效果
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的方法,考察学案在阅读教学中的适用性和实效性。
四、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在学案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对学生进行了访谈,目的是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被访谈的同学大都认为学案对他们克服英语学习的困难是有帮助的,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知道该如何预习、听课和复习了,并且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我针对采用学案教学的阅读课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目的是更多地收集学生对学案教学的想法和意见,更科学地检测学案教学的效果。问卷调查的学生仍然是我所教班级的50名学生。
篇8
①黄昏,居民楼下陆陆续续聚集了不少老人,一边摇着扇子纳凉,一边说说话唠唠嗑儿,十分热闹。
②老人都是这里的住户。这是个老小区,楼房都是6层的,没电梯,住在上面的老人,上下楼就很不方便。以前,经常能看到住在楼上的老人,手里拎着个小椅子下楼。椅子除了来到楼下坐坐外,主要的功能还是上楼回家的时候用,爬一层,放下椅子,坐一会,喘口气,养足了劲,再爬一层。有的住在楼上的老人嫌费事,干脆不下楼了,成了宅老。
③不知道从哪天开始,3楼的转角处,放了一把椅子,以为是谁忘记拿回家了,但很多天过去了,椅子一直在,显然,椅子是谁特地放那儿的。上下楼的老人,爬楼梯累了,走到3楼转角处,正好在椅子上坐一坐,歇歇脚。3楼转角处的椅子,成了楼上老人的中转站。下楼的老人,慢慢多起来了。不久,5楼、4楼、2楼的转角处,也都分别放了一把椅子。有的是木椅子,有的是竹椅子,2楼放的竟然是一张小型的旧沙发。没有人知道是谁放的,也许是哪位住在楼上的老人,也可能是某个家有老人的年轻后生。有什么关系呢。转角处的这几把旧椅子,给上下楼的老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纵使是住在最高的6楼的老人,现在也敢下楼来了。楼下有一小片开阔地,那是老人们聚集的地方。
④楼梯转角处的椅子,成了这幢老居民楼的一道风景。可是,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⑤老楼房,楼梯本来就窄,又放了把椅子,上下楼就有点碍手碍脚,特别是搬动大一点的家具物什的时候。某天,一位住在4楼的中年男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不知道从哪弄来了一把可以折叠收起的椅子,然后,在拐角处的墙壁上,钻了几个眼,将折叠椅安装了上去。需要坐的时候,将椅子放平,贴墙而坐,不需要的时候,就将椅子再靠墙折叠起来。一点不碍事。折叠椅受到了老人们更加热烈的欢迎。一位做小生意的居民,自告奋勇拿出了一笔经费,又购置了3把这样的折叠椅,将2楼以上转角处的椅子都换上。
⑥老人们开心极了,上下楼再也不那么艰难了。除了可以每天下楼,和老伙伴们见见面,聊聊天以外,最让他们开心的是,他们甚至可以邀请以前的老朋友,上自己的家里做做客了。并且,他们在发出邀请的时候,不忘叮嘱老朋友一声,楼梯口都有一把折叠椅,可以坐下来喘口气,不着急啊。
⑦这是发生在我所居住的杭州城的故事,这幢老式居民楼转角处的椅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附近居民楼里的老人们艳羡不已,不过,别急啊,据说,政府已经拨出专款,在所有老居民楼里推广。
⑧转角处的一把椅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对老人的关爱和温暖。有时候,爱就这么简单。
(选自网络,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说本文以“转角处的爱”为题有何好处?(2分)
2、通读全文,概括出事件的经过。(2分)
起因:住在楼上的老人们嫌拎着小椅子下楼费事,干脆不下楼了,成了宅老。
经过:
结果:老人们开心极了,可以每天下楼和老伙伴们见面、聊天,甚至可以邀请以前的老朋友到家里做客。
3、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考虑,请具体说说第四段的作用。(3分)
4、结合语境,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一位做小生意的居民,自告奋勇拿出了一笔经费,又购置了3把这样的折叠椅,将2楼以上转角处的椅子都换上。
5、请具体谈谈你对文章第8段内容的理解。(3分)
答案:
1、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主旨(1分),设置悬念,富有趣味性(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2、经过:居民们为了方便老人下楼,在楼梯转角处都放了椅子(1分),后来为了不影响其他人上下楼的便利改放折叠椅,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1分)
篇9
獐子无奈,只好独自回去禀告采药老人。老人听了叹气说:“咳!蛤蟆弟子哪里是听我的话呢!让他在水塘里想想吧!”
獐子又来到水塘边,告诉蛤蟆说:“。”蛤蟆一听大声嚷道:“”
几百年过去了,蛤蟆还是在水塘里叫着:“咕呱,咕呱!方向没错!”
阅读题:
1、写出句中带点字的不同意思。3%
(1)这条路很直,只要朝正南方向走就行了。
(2)蛤蟆和獐子看清方向,直往南走。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描写心情的词语。3%
3、补写第5节的内容。6%
提示:獐子怎样对蛤蟆转告师傅的话?蛤蟆听了师傅的话为什么要大声嚷,它会嚷些什么?
4、写一写你读了这个寓言后受到的启示(不少于50个字)4%
参考答案:
1.笔直,不弯曲。一个劲儿。
篇10
两位教者都先让学生齐读课题,再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捞”。
【教者甲】
师:那么为什么要捞铁牛?怀丙又是怎样捞铁牛的?
板书:为什么?
怎样?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全文,边读边圈注。
【教者乙】
师:扣住“捞”这个词,我们可以提出好多问题。但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应该是什么呢?
生:(静静地思考之后,纷纷举手,提出了两个与课文紧密联系的问题:1.为什么要捞铁牛?2.怀丙又是怎样捞铁牛的?)
师:(边板书边评价)同学们真会读书,这两个问题正是课文所要重点叙述的。就让我们一起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学习、理解课文吧。
【评点】
这两个教学环节看似一样——都是破题后再揭示教学目标,但在揭示目标的过程中,反映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理念。教者甲是自己揭示教学目标,把问题捧给学生;教者乙是让学生先思考再质疑,再筛选出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教者甲是“授之以鱼”,而教者乙是“授之以渔”。显然,教者乙采用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学会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朝着“不用教”自己能读书的境界前行。
案例二:
教学内容:《太阳》第2自然段(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教者甲】
师: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你感受到太阳的什么特点?
生:热。
师: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太阳热的特点?
生:从“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我能感受到太阳热的特点。
生:我从“大火球,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这些内容也能感受到太阳的热。
师: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热。
【教者乙】
师:课文第2段介绍了太阳热的特点,作者写得很详细。大家读一读,想一想,在感受深的地方随时做上批注。(学生读书)
生:太阳真热呀!“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中心温度有一千八百多度呢!
生:太阳像个大火球,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
生:我从“估计”这个词能体会到太阳的热,因为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你们能读出太阳的热吗?
生:能。(朗读这一段)
【评点】
教者甲从中心词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词选择、组织材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并不能真正投入学习中,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也就很浅表了,削弱了语文教学应有的活力。
教者乙由教师激发兴趣、学生自读入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到了自己许多独特的见解,迸射出了许多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体现了学生的思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使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了充分开发,有利于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质。
案例三: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天路》中“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教者甲】
师:“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中的“那”字隐藏在诗句中,极其普通,但它与“天路”的意境密切相关:它描绘着铁路绵延高远,直上云天的情景,如果将“那”换成“这”,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生:“那”是“远”指,“这”是“近”指。说明诗人是举目远眺,也说明“天路”一直延伸到看不见的地方去了,就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样。如果换成“这”字,就失去了“天路”的绵延高远与神奇。
【教者乙】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最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那”字用得最好。因为,“那”是指很远很远的地方,说明天路是望不到头的,很神奇。
生:我觉得“神奇”用得最好。因为,在青藏高原建筑铁路是原来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居然把这事办成了,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很聪明,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另外,说明这条路穿山越岭,像龙一样腾云驾雾,很神秘。
篇11
③⑴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⑵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⑶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⑷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卡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⑸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⑹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⑺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⑻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④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辣椒阅读题目:
1.作者在第一段中列举美国宇航员和一位指挥家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除了介绍辣椒的原产地、名称、品种、分类等知识之外,重点说明了辣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
4.分别指出第三段中说明下面内容的句子(只填句子序号)。
辣椒营养丰富:_________
辣椒能驱风散寒:_________
辣椒能增进食欲:_________
5.第三段"这就有利于消化"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概括第四段的内容(答案不超过20个字)。
查阅更多练习题及答案访问(Meiwen.Com.cn)阅读答案栏目查阅,只为最纯真的阅读,一切成功源于积累,阅读成为更好的自己,文字是有温度的承诺,愿温暖你疲惫迷茫的时光。
辣椒阅读答案:
1、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
2、辣度。或"辣度的测量"、"辣度的测量方法".
3、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
4、辣椒营养丰富:⑶⑷;辣椒能驱风散寒:⑸⑹⑺;辣椒能增进食欲:⑻。
篇12
一、阅读档案袋
新课程标准指出:“档案袋评价是以一个文件夹收藏每一个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作业、作品)和反思报告,它可以督促学生经常检查他们已完成的作业,在自主选出比较满意的作品的过程中,反思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采用档案袋的评价方式,可以记录学生阅读理解的全过程,是评价其发展水平、自我反省和进步的理想方式。将档案袋评价方式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自主体验阅读过程,反映学生自主、自控的学习技能,提高学生自我反省和元认知能力。另一方面能够为教师、家长、学生等提供丰富的有关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信息,使评价者直观全面地评价个体阅读能力的真实发展。
二、英语课外阅读中“阅读档案袋”的应用
1.“阅读档案袋”的基本设置流程
(1)学生实际操作环节流程:确定可行的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选定阅读材料将学习成果装订到阅读档案袋中定期自我评价整理并展示成果。
(2)教师实际操作环节流程:提供多层次的学习目标定期督查学生学习成果纠查、指导欣赏成果并给予评价。
2.“阅读档案袋”的内容
(1)封面:主要展示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包括姓名、年龄、年级、所在班级、就读学校、任课教师、兴趣爱好、特长、家庭住址、档案袋编号(教师把全班学生按姓名的字母顺序排列,编成号)等信息,最好附一张本人近期彩照。封面设计鼓励学生突出个性,充分展现自我风格。
(2)阅读计划:选择一学期为一个跟踪测试阶段。教师积极发挥指导作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分层次给出阅读建议,从而帮助学生在阅读水平测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并自行规划每天或每周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制订计划可以通过学生和教师签订学习合同的方式进行,以增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决心。
(3)主要收集内容:①阅读记录:阅读记录可以直观地跟踪反映学生的课外阅读进程,是阅读档案袋的主要内容之一。一般选择一星期为一个记录周期,便于学生记载并及时总结,随时发现问题并调整阅读计划。②档案袋内容:课外阅读学习行为的记录。学生可以借助档案袋这个媒介,有计划、有目的地把自己接触的英语资料(纸质资料、录音带或光盘等)按一定类别放入档案袋。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向他人学习的过程。
3.阅读档案袋的评价方式
(1)阶段性自我评价与反思。档案袋评价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期就自己的阅读技能和阅读策略做出判断和诊断。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可以更详实地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进程,学生也能清晰地认识自我,这有利于下一阶段阅读任务的开展。
(2)同学之间互评。教师可以每月组织小组互评。通过交流,看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为自己进一步的努力确定目标。
(3)教师评价。教师要定期检查、反馈并给予适度评价。教师应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阶段性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达到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动机的目的。
三、结语
阅读档案袋评价是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非常有效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通过建立阅读档案袋,学生学会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了合作精神、学习兴趣,同时还发展了阅读能力。阅读档案袋重视的是阅读的过程,强调知识的探索历程远远重于获取的结果,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教师的评语、学生的自评和互相反馈,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方向,获取学习经验,从而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才是阅读档案袋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篇13
默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项规定,在默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出声,还要保持精神上的专注度,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定时、定量、定内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预习是前提和基础在课堂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由于对课文不熟悉或者是生僻字而导致卡壳,影响阅读的流畅性,从而影响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我们要求在阅读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说预习。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将生僻字查出来,并提前熟悉阅读内容,对文章的内在思想有一个提前的把握,从而在阅读中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完成阅读。
(二)多思考,多提问应试教育的弊端就在于学生的思想容易僵化,容易进入思维定式。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就是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式,通过阅读,学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敢于独立思考。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就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结构脉络以及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都是我们思考的范围,多思考,不懂就问,这才是正确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