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能说会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能说会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 榜样激励。在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权威性的人物。教师的说话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说话质量。如果教师一走上讲台就能滔滔不绝的进行讲课,在讲课过程中普通话标准,语音语调以及讲话节奏都把握得很好的话,学生心中就会产生十分崇拜的心情。同时还会萌发一种想法:要是我也能象老师一样那该多好啊!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想说的念头。

2 游戏激发。小学生总能以最快的时间、最大的激情投身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中。然而当游戏刚结束时,学生的神经仍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需要以某种方式把自己尚未散尽的热情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可把握机会,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如:今天你玩了什么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什么?玩时感觉怎么样?以后还愿不愿意玩这样的游戏等等。让学生都有能力回答,都想回答。

二、使学生敢于表达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幕:教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却得不到学生的回应,往往一个问题提出,即使很简单,也没有学生愿意举手回答。而当你向不举手的学生提问时,他却能回答得很好。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学生怕说。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需要锻炼学生的胆量,让他们敢于表达。

1 合理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往往想表现却又怕出错,怕出错即是怕受到老师的批评。作为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合理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应多采用鼓励性原则,即便有的学生说的确实不好,也要通过纵的比较发现他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如当你让一个同学讲讲自己在寒假里做得一件事,而他却讲得乱七八糟,没有顺序也没有重点时你对他说:“你看你说得象什么,真够笨的。”这就给学生心里投下了阴影,使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敢随便说话。而相反,如果你对他说:“你的故事很有趣,不过讲得时候还要有重点有顺序些,那就更棒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萌发一种让自己讲得更好的愿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也会有胆量把自己的话说出来。因为他知道即使说错了,也不会受到责怪。

2 积极训练。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只局限于口语交际课上,而要把语言训练扩展到各项活动中去,随时随地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在不断说话的过程中消除心理上的恐惧感,让他们敢于用自己的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让学生乐于分享

学生能做到想说和敢说还不够。我们还要让学生对说话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让他们把说话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和任务。

1 巧定话题。让学生“爱说”就要使练习的题目具有趣味性。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的题目不是太高深就是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学生毫无感知,而教师却要求他们要把话说得很完美。这样一来,不仅会减退学生的积极性,还会让他们对说话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从而造成课堂上的“静悄悄”。相反如果教师能设定一些学生普遍较感兴趣的题目,象看一部动画片,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说说最近自己开心的事等等。由于这些题目符合学生的心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往往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踊跃发言。

2 设境激趣。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表面上看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其实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把握训练的良好契机,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环境,渲染说话气氛,让学生对说话由兴趣转变为真正的喜爱。因此,对于不同的话题,我们就要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如在进行例话训练时,最好根据教材要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表演中练习说话,是情境说话教学的一大特点,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扮角色表演中设身处地,想说就说,心灵获得很大的愉悦。由此而进一步地“爱”上说话。

四、让学生能说会道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句诗:“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远而口不逮。”在课堂教学中也会碰到一两个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他们很想用语言来表现自己,但一旦真正让他们说了,又往往会语无伦次,言不达意。因此在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之后,更要避免“心欲言而口不逮”的情况,让他们真正的“能说会道”。

篇2

3、伶牙利爪:爪:动物的脚,这里代指手脚。形容能说会道,聪明能干。

4、能言巧辩: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5、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6、心巧嘴乖:心思灵巧,能说会道。

7、伶牙俐嘴:伶:通“灵”,灵活;俐:聪明、乖巧。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8、览闻辩见:指见识多,能说会道。

9、利口捷给:给:言辞敏捷。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对。

10、满舌生花:比喻能说会道。

11、利齿能牙: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12、利齿伶牙: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

13、能说惯道: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14、伶牙利齿:伶:聪明,乖巧;利:流利,锋利。口齿流利。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15、善为说辞: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后指替人说好话。

16、能言快语:能说会道,言词敏捷爽利。

17、巧舌如簧: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18、能言善辩: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19、得胜葫芦:指能说会道的嘴巴。

20、巧言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21、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22、口若悬河:若:好象;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23、口角生风:比喻说话流利,能说会道。

24、强嘴硬牙:指能说会道。

25、风趣横生:形容十分幽默、诙谐。

篇3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但在一般的考试当中,有关“说”的能力的测试由于不好出题,试卷中体现得较少,于是,语文教学当中就常常忽视了“说”的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其实,“说”与“听”、“读”“写”有着密切的联系。“说”的能力提高了,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相应地提高。

俗话说:“能说会道”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以说促写,以说,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并运用“说”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智慧,在打破学生作文中的定向思维,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写作技能等方面,起到积极的、速见成效的作用。

篇4

我们有许多老师平时按考题形式讲课文,复习时按考题形式做练习,一味地训练知识点,不是考试内容的就不教不训练。这种疲于应试的教与学,长此以往,便造成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只重“文”,而忽视“语”的现象。忽视口语的训练,必然会造成学生口语表达的欠缺。

2.教师忽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口语表达的最佳氛围是“轻松、活泼、融洽、自然”。但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的闪光点缺乏热情和肯定。若学生口头表达中出现缺点问题,不合老师的心意,不要说鼓励、点拨,甚至会迎头一盆冷水,遏制学生表达的欲望。因而造成学生想说但怕说,不敢说,导致不“会”说,不“能”说。长期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哪有“说”的欲望呢?

3.学生心理因素的影响

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局限性及羞怯感使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一问三不应的尴尬冷场。是孩子们没有想法吗?不!多年的教学经历让我感受到,其实小学生是乐于表现的。出现沉默的局面往往不是孩子们不想说。我们也许熟悉这样的场面:课堂上孩子们跃跃欲试,小手刚举起来又放下了。这是他们的胆怯心理在作怪,他们怕说错,怕小伙伴嘲笑,怕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的肯定……长期“怕说”下去,就失去了口语训练的黄金时光,最终导致不“会”说了。

二、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感悟

1.树立信心,敢开“金口”

话人人会说,但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并非人人敢说。那么怎样培养孩子们敢说、爱说的兴趣呢?我觉得老师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用鼓励和欣赏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每一次发言,切忌用“瞎说”、“不对”、“跑题了”这样简单的全盘否定或是批评的评价语。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对于课堂上精彩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不正确的回答不能流露半点的轻视。同时,要把这种信号传达给所有的孩子——即使你的回答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是好样的!

2.注重积累,会开“金口”

有勇气开口是学生口语表达的前提,如果没有知识积累铺垫,那也无能为力。欧阳文权所著的《口才学》中谈到:“要使口语表---达滔滔不绝,左右逢源,就要以丰富的知识、充分的材料为基础,而这些东西的获得,要靠平时的记忆去积累。”这就是说,口语表达能力要以一定的知识积累为基础,才能使口语表达达到一定水平。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读过的书籍,背过的儿歌,虽然那时并不一定理解,但长大后却记忆犹新。少年时代是读背的黄金时段,因此,在平日的积累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少分析,重积累。对优秀的美文、名篇名言,先积累起来,不需仔细揣摩。记在积累本上的内容,我让学生随时翻看、背记。此外,我还教给学生防止遗忘的方法,告诉学生,读到能背下来时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前几天。因此在熟练成诵后,要不断地巩固、再现。同时,将每次积累的内容插入到相应的内容中,就可以以—条线索将积累的内容串起来。这样,反复的读、记、背,使学生经常受到语境的熏陶、感染,从而达到“厚积而薄发”。

3.利用课堂,多开“金口”

学生的语言积累多了,他的语言能力不一定就加强了,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课堂是特殊的交往环境,利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用语言,为学生进一步在生活中运用语言做好铺垫。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形成,只有通过反复训练才能达到。因此,我在语文课上,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口语,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善于抓课文空白点,比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结尾处写外国游人望着崇山峻岭之间的京张铁路,站在詹天佑铜像前,赞叹不已。教学中,可让学生想象外国游人啧啧赞叹的情景:什么叫“赞叹不已”?他们会说些什么?在说的过程会有哪些表情和动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充分感受到外国人的赞叹,深化了文章主题。我想,在这样轻松的语言训练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篇5

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我国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重视,是导致现如今很多高中生“不能说、不会说”的直接原因。[1]作为语文教师,应经常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并注重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交际实践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高中生口语表达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有些学生平时比较能说,一到课堂上需要做出正确表达的时候却缄口不言、辞不达意,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师的原因

1.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口语表达能力在高考考查中没有得到有效体现,也就导致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这一能力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2.虽然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能力被列为三大教学内容之一,但是有关口语交际的指导却很少,且主要集中在语文教材的前三册中。从指导内容上来看,又缺乏实际的应用价值,在具体教学中实施起来也比较困难。

3.我国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成长于封闭的教学环境,早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口语教学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法清晰、流畅地实施口语交际教学。

4.口语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将思想转化成口头语

言,且不能随意修改。因此,想要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锻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和敏捷性。但是,长期以来“重读写,轻听说”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锻炼。

(二)学生的原因

1.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权威性、威慑性给学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使得学生不敢寻求个性独立,也不敢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环境;

2.传统的讲课教学方式也拉远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无法自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3.传统的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挫败感,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会因此产生心理障碍,不敢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最终导致了口语表达能力的下降。

二、提高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创设情境

现行语文教材所选取的阅读文章大都出自名家名作,这就是很好的口语训练材料。必修一第二单元的几篇文章,都是历史散文中的名篇,我国古代文人高超的劝谏艺术在文章展露无疑,令人拍案叫绝。例如,春秋时期能言善辩的烛之武是当时有名的辩才,他的成功离不开其杰出的答辩能力。因此,具体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欣赏、领略古人的答辩艺术,还要巧妙应用这些文章,将其作为训练口语的优秀实例。如学习《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对其中的精彩对话进行分角色模拟训练。

选出三名学生分别扮演郑庄公、晋文公、烛之武,先让学生以“郑庄公”的身份说服烛之武出使秦国;再让学生以“烛之武”的身份说服秦穆公退兵,最后让学生以“晋文公”的身份与“烛之武”进行辩论,以说服秦穆公继续伐郑。分角色模拟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点劝谏的技巧:①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定位;②注意和谐氛围的营造;③懂得换位思考,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④学会采取迂回战术。除此之外,活用课文还包括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话剧,使学生通过扮演文中角色,真实感受课文中人物的情感思想,加快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只有让学生经历真正的亲身实践,才能顺利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二)运用现代化手段实施教学

国外的很多学校十分注重使用媒介教育实施教学,这就提示我们要充分利用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并将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运用到口语交际教学中来。尤其是在编排教材时,可以将现代化技术运用其中,以改变单一的教材排版形式,并创设丰富多彩的口语情境和主题,使口语教材更具有“可读性”。我们还可以利用“微格教学”这一现代教学方式,将复杂的口语交流交际过程科学细分,并加入现代化的视听技术,辅助口语交际技能的逐项训练,促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三)挖掘一切可用于教学的口语资源

如果我们注重在广义教材中搜集与口语教学相关的资料,并应用于口语教学课堂,将大大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2]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挖掘周围一切与口语交际相关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学习实际、生活实际,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与学生学习活动时空的开放。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说过:“教学应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内资源,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生以外的环境打交道”。[3]可见,语文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应注重生活中的课外资源,促使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

语文知识的外延也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本身的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包括各种教科书、挂图、教具、辩论会、演讲会、报告会、广播等,生活中也包含很多与语文相关的课外资源,如:电影、电视、网络、表演、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以及自然风光、民俗风情、重大事件、社区生活等等,都可以拿来作为口语交际教学的素材。只要有人、有生活的地方,就需要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只要语文教师留心观察、善于把握,就能深层挖掘有利于实施口语教学的有效素材,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的本质意义,认真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水平,使学生练就能说会道的真本领。

【参考文献】

篇6

一、侧重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语文阅读教学课更应成为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用武之地。

(1)利用插图,想象“说”。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色彩鲜明,形象直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在教学《秦兵马俑》时,在学习介绍兵马俑外形特征之前,先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对“兵马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学习文章内容,图文结合,使学生对兵马俑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最后让学生看着插图,自己练习把兵马俑的外形介绍给同桌听,互相补充,学生越说越完整。

(2)转换角色,表演“说”。游戏表演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特点的课文,创设游戏或表演的情境,化静为动,让学生在特定的场合中体会人物的语言、内心,从而产生表达交往的需要。如《九寨沟》《莫高窟》《黄果树瀑布》《麋鹿》等写景类文章,创设“当导游”的情境,凭借课文内容创编导游词,让学生分别充当“游客”和“导游”等角色,进行互动交流,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训练。

(3)续编课文,补白“说”。学生是编故事的天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如在教学《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哲学家学生的身份交流一年后的除草感受,指导学生说各自的感受,交流各自体会,进行对比评价,从而得出最好的除草办法就是“种上庄稼”,为后面理解“铲除灵魂里的杂草要用美德去占据它”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侧重于有效指导学生参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大胆运用语言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交际活动形式,是源于生活的,生活离不开口语交际。丰富多彩的生活就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因此,我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创设交际情境,即时进行训练。

(一)在校园生活中结合活动训练

我校是县语文基地校,学生阅读兴趣广泛,结合我班共读书目《金银岛》,我指导学生精读该书后以读书小报形式向全县上了一节汇报展示课,围绕主题《比金钱更可贵的》的话题,课堂上学生精彩的口语表达让听课老师赞叹不绝。

(二)在校外生活中结合特定事例巧设情境训练

我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走向生活,模拟生活,再现情境,进行交际训练。一是充当社会角色,体验丰富的社会生活。像看报、打电话、买文具、礼貌待客等都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如买文具,我们先布置《逛商店》的交际作业,带领学生到文具店去了解各种文具的种类、式样、颜色及用途等,并让学生有意识地与售货员阿姨进行交谈。交际课上,学生模拟扮演营业员与顾客,通过角色对话,绝大部分学生能说清楚购物过程。二是充当家庭角色,品味温馨的家庭生活。如结合“三八节”,引导学生对妈妈(由女教师担任角色)说说知心话,感受伟大的母爱。三是充当校园中的不同角色,感受充满关爱的校园生活。学校师生之情、生生之情是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留恋的纯朴情感。在交际课上,我们注意创设不同的角色,学生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也感受到校园充满关爱,潜移默化受到“如何做人”的思想教育。

三、侧重于口语交际的评价,实现口语交际的有效互动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评价包括口语交际课上的评价和语文教学各环节中口语交际的评价两个方面。这种评价不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心灵沟通,更是一种特殊的口语交际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我注意突出“四性”:

(一)注重激励性

我对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都能给予充分肯定,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在肯定成绩和进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坚定信心,不怕困难,改正不足。

(二)突出导向性

对学生训练中的不足,我不仅指导学生要“怎样改进和完善”,更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进和完善”,这种导向建立在肯定激励的基础上,学生易于理解,便于接受,所产生的效能远远超过口语交际本身。

(三)注意深刻性

所谓深刻性就是指评价不光针对学生活动的结果,还通过结果去分析产生结果的得失原因。如学生在说话过程中遇到支支吾吾或“卡壳”现象,我不急于求成,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地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获得“瞬时顿悟”,从而把交际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篇7

真是虚惊一场……

他在干嘛

他开干什么啊?一起去看看吧。

“走来的,过来的,瞧一瞧,看一看!不看保证你这辈子都后悔。这是科学家最新研制的擦地工具……”小贩吹嘘了起来。“是不是真的啊,有什么用啊?”有围观的人说。“先生,你别急,让我给您一一道来。”不贩装得很深奥……。小贩又说:“你看这托把,这么精致,一看就知道是超高超高的科技啊!”因为这是在吹牛,小贩的语气也得抑扬.脸上的“肌肉”也有节秦地做着“广播体操”。要是有谁并且顺到了产品的缺点,他会悄悄地转移话题,不当演说家,真是浪费了人才啊。。。。。。

小贩的“包装”

正当小贩讲得津津有味时,有一个顾客叫住了他——他的正面原来这么土啊,:偏深色的皮肤的脸上有个大“山洞”,“山洞”中有两颗发干的“小球”。高高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嘴吧上有一个小话简,连过电线,连接到了腰部的扩音器,这扩音器上粘满了明胶,真恶心。看来,这个真的很土嘛。

教育孩子的道具——小贩

一位孩子的母亲正在教育孩子,她指着小贩对孩子说:“你看看也,他要是不好好学习,长大就会和他一样!”孩子说:“哦,妈妈,我长大以后,肯定不学他这样!”妈妈高兴地笑了。

谁知,这话像是长了翅膀似的被小贩听到了。小贩说:“你怎么教育孩子的啊,怎么能这样呢?……”

篇8

口头表达能力是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十大基本素质之一,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有直接影响。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听、不会说、不会口头表达的人,在当今社会能够生存。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中职学校,怎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落到实处?怎样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终身受益呢?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展开研究。

一、培养兴趣,调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口头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有交流的欲望;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培养兴趣的有效方法很多,如:

1. 示范引路。学生阅历尚浅,语言表达尚处于未成熟期,特别是针对中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典型示范尤为重要。据国外研究发现,教师如果能随时给学生做口头表达示范,学生在三个月内便会有惊人的成绩。因为任何技巧的入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如练字先临帖、绘画先学素描一样,有了样子就有了模仿的对象。对学生来说,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心理学上称为“学生原动力”,它能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激起试一试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教师要巧于示范引路,让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来示范,或借助音响、录像资料、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表达。

2. 热情激励。“教育的艺术,首先不在获得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鼓舞、欣赏”,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学生尤其需要如此,特别是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性格腼腆的学生,需要教师多给予关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在口头表达能力训练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勿指责,耐心听他们发言,不要轻易打断思路;要善于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适时画龙点睛地评上几句,不要轻易挑剔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们换词重新说。学生初练口头表达时往往语无伦次,这时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给学生宽松、宽容的环境,让他们产生兴趣,主动参与口头表达能力的实践活动。

3. 提供机会。学生好奇、好动,可塑性强,要给他们创造交际的舞台,让他们积极参与,在实践中学会交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如看电影时,让他们描述精彩的情节;听广播节目时,让他们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观点;还可以模仿“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让学生当主持人、嘉宾和观众,讨论学生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他们在讨论中充分表现自己,不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创设情景,有效训练

说话过程主要依赖形象思维来组织内部语言,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需要设置能让学生可感知的情境,以能激活思维,锻炼学生的灵敏反应力、深刻的理解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等综合心理素质。

1. 创编多种多样的课本剧,诱导学生参与。课本剧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种方法消除了语言的固有束缚,给学生一个轻松的表演舞台,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学生能自由发挥,有利于培养他们梳理语言的能力。例如,教学《群英会蒋干中计》时,学生经过多种方法朗读后,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根据喜好选择角色,组织语言,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内心独白。由于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再配以肢体语言,学生很快理清了课文思路,体会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时把握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理解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之间的关系。

2. 配以情调吻合的音乐,引发学生“说”。一位教育家说,音乐是最能训练婴儿的感知能力,那么音乐也最能撩拨学生的心弦。在袅袅的乐声中,学生感受着美,展开丰富的联想,产生新的语言形象。例如,教学《再别康桥》时,教师精选优美的钢琴曲,先让学生闭眼静听,听后谈自己的想法,体会徐志摩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激发学习兴趣。接下来朗读时,学生一直饱含激情,跃跃欲试。教师趁机让学生展开联想: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阵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西天的云彩"。

3. 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启发学生“说”。例如,在口语交际——“会话”的教学中,要求双方都把内心所想转换成口语说出来。会话的话题有时比较明确、集中,但在很多情况下,话题比较分散。有时,会话前双方不一定有共同的、明确的话题。因此,要善于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在会话过程中由一个话题转到另一个话题,从而使会话顺利并取得良好效果。

4. 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教师入情入景地朗读,同时配以手势、表情的生动表演,能唤起学生与课文内容传达的感情同悲同喜,产生心灵共鸣。在强烈的美的感受中,因读入境,由境生情,缘情创语,产生表达美的欲望。例如,教学《项链》时,先读出各种人物的语气,再把握好感情基调,朗读的声调也随之不断变化,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节节相应,处处同步,唤起学生把握往课文的情感蕴积,明白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味追求风雅奢华的生活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道理。

篇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有在轻松、民主的环境下,学生才能进行深入地思考,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才能有话敢说。

记得那是我上五年级"小数除法的估算"时的情景:由于学生前面已经有了许多关于估算的知识,所以我打算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做适当点拨。一开始我出示了一道算式8.49÷3.9=21,让学生想办法检验这道题的正确性。他们有的说列竖式,有的说用乘法验算,有的说用估算,(这正是我想要的答案,我不禁喜上眉梢。)正当我准备进行下一步引导时,突然听见一个男孩的声音:"老师,我有话要说!"巡视之下我见到了男孩高高举起的手,以及一双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睛,一付欲言又止的模样。我略一沉思,让他发言吧,怕他离题万里,耽搁教学时间。不让他发言吧,又怕打击他的积极性、挫伤他的自尊心。思考片刻后还是决定让他发言:"你有什么好办法?""老师,我们昨天刚刚学习了'除数比被除数小,商就小于被除数'这个规律。这里的3.9比8.49小,商应该比8.49小,但是21却比8.49大多了,所以我判断这道题是错误的。"

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尽管他的方法真的与今天的主题无关,却充分展示着他的个性,证明着他在认真思考!"这个办法连老师都没有考虑到。真是活学活用,把我们已学的知识马上应用到新的学习中来,你真棒!"听到我的表扬,其他学生立即向男孩投去羡慕和敬佩的目光,而男孩则是一付骄傲满足的神情,身子挺得笔直,满脸阳光。

"老师,我有话要说!"说明孩子真正投入了学习,真正在思考,而且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思考。如果没有教学民主,教师坚持按照教学思路进行估算的教学,而对学生的欲言又止熟视无睹,甚至强加制止,那么势必会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也极有可能扼杀他思维的火花,绞杀他独特的个性。常此以往,教学氛围会越来越凝重,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逐渐丧失信心,失去自己独特的见解,思维变得呆板、麻木,甚至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2.善于发现,提供展示机会,让学生有话能说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教学的最有效途径,每一个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每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每一个教师的常识。为了让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我们往往"牵着学生鼻子走",往往对高举的小手视而不见,对"有话要说"的声音听而不闻,也往往使最好的教学目标难以水到渠成。

再说说我在执教一年级(下)"找座位"时的经历吧:该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前后、上下、左右"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先阐明怎样规定为第1组第1排,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座位在第几组第几排(这一环节学生兴致高涨,气氛活跃)最后是帮教材上例题中的6个小朋友找座位,争当乐于助人小英雄。最后的找座位,既要根据情景对话在图中标出每个人的位置,还要完成相应的填空。对于一年级6、7岁的孩子来说,方向感差、素材多,完成起来确实有点难度。庆幸的是孩子们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中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一个个小朋友的座位顺利找到了。只差最后一个叫"佳佳"的女孩了,她的座位在"军军的左边",而军军的座位又在"点点的上边"。我引导着学生填出了"佳佳坐在第(2)组第(1)排"的答案,同时长长舒了一口气,任务总算完成了。环视一下教室,孩子们都在认真的书写着,除了最后一排靠墙边的一个小男孩。他高举着手,并没有依照我黑板上的"样"画着"葫芦"。他有什么话要说?上厕所?还是……我冲他点点头,他立即站起来,高声说:"老师,佳佳在军军的左边。左边是这边。"他边说边比划着。尽管他的表达并不清楚,却足以惊醒我这个"梦中人"。我定睛细看,图上根本还没有标出军军的位置,哪来佳佳的座位?我是误导学生让佳佳"霸占"了军军的座位。"观察得真仔细!居然发现了老师的错误,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改正,好吗?就请你上来当小老师!"男孩骄傲的上台,标出了正确的位置,修改出了"佳佳坐在第(1)组第(1)排"这个正确答案。

3.循循善诱,搭建表达平台,让学生有话会说

篇10

二、 方法多样,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充分挖掘学生潜力。

1.猜谜导题

在《保护有益的小动物》一课中,教师首先出一道谜语题让学生猜: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不吃草,不吃瓜,专吃害虫保庄稼。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是青蛙。教师适时奖励一个青蛙图片给猜对的学生。然后顺着谜面引导:“青蛙的样子是什么?”“它吃什么?”“如何吃的?”“它对人类有什么好处?”……由于谜语简单,加上农村地区的学生对青蛙比较熟悉,因此他们说起来就特别流利。

2.比赛竞争

小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他们生怕自己或所在的小组输给别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效果。在《找春天》的教学中,根据编排,我把本班分为5个小组,每组成员依据评委打分评出名次,并依据名次分发不同颜色的“智多星”,看看哪个小组获得的星星最多。结果,小组内学生积极准备,进行口语交际时都生怕自己的小组落后,抢着说出自己在春天中所见所闻,有的还展示了自己的画,唱了春天的歌,跳了表现春天的舞。在这种意识支配下,整堂口语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不断进取的竞争意识。

3.设置良好的情境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因此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环境渲染。根据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实际生活的环境,让学生亲临现场,使其意思表达更逼真、生动。

(2)角色表演。小学生天性好动,表现欲望很强。有很多的口语课都适合分角色表演。利用这种形式把课堂变成欢乐的舞台,成为学生说的动力。

(3)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他们关心主人公的命运,谴责坏人的卑劣行径,希望正义得到伸张,好人得到好报。童话可以由教师讲述引入,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讲述,还可以由小组互相讲述共同完成。

三、示范交际,总结提高,让学生“会说”

示范是最为有效的指导。教师可请平时善于表演的学生上台表演,不仅给那些不善于交际的学生做榜样,也为那些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提供帮助,同时借机发现学生的语言毛病,及时校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篇11

[作者简介]邱敬慧(1976―),女,广东省惠州市下角小学教师。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话、因特网让处于地球两端的的距离人不再遥远,“地球村”的出现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语言是人类交际最主要的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据美国口语专家罗斯统计,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交流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也就是说,口头语言的运用比书面语言更直接、广泛,因而更具有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学会文明地沟通和社会交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小学阶段是个体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一年级更是学生系统学习规范语言的开始。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具有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素养呢?重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敢说、想说,乐于表达,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交际情感。

一、亲近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

口语交际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大方、得体地进行交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对学校环境比较陌生,对教师不够信任,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这无疑会抑制他们进行口语表达的欲望。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说话氛围,亲近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把训练学生“有话敢说”放在教学任务的首位。

(一)赏识,给学生增添勇气

赏识是一种爱。人都需要也渴望被别人赏识,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并且真诚地赞扬学生,会给他们增添勇气,让他们变得勇敢而活跃。

在教学中,笔者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每一个精彩之处,加以肯定,予以赞赏和鼓励,说得不好的学生,笔者也不批评、训斥,而是提醒他们换个词再说,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你说得太好了!”“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了不起!”“你一下子能说这么多,真不简单!”“你说得一次比一次精彩,太棒了!”这些话都是笔者常常表扬学生的。学生们听了,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参与表达的积极性更高了。另外,笔者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小奖品,如小红花、卡通故事图片、小书签、“交际之星”奖章等。说得特别好的学生会在众多羡慕的眼光中接受教师的特别奖励――和教师握握手、让教师抱一抱,并上讲台说给大家听,再接受教师颁发的“交际之星”奖章。

教师的赏识,即便是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句肯定,都会在学生们的心中扬起希望的风帆。即使是平庸的学生,在赏识的阳光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渐渐地,学生们的胆子大了,说话的兴趣浓了,他们觉得和教师、同学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童趣,让学生敞开心扉

中国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教师只有让自己拥有一颗童心,将语言儿童化、趣味化,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笔者会尽量采用幽默的儿童化语言。对于动作慢的学生,笔者会说:“动作这么慢,小蜗牛都要赶上你了。”对于写字潦草的学生,笔者会说:“这是蚂蚁王国的字吧?教师都看不懂哟。”看到有学生趴在桌子上写字,姿势不正确,笔者会说:“背都驼了,你要变成老爷爷了。”看到学生劳动认真,笔者会表扬他:“你像小蜜蜂一样勤劳。”这样的语言,学生们不但喜欢听,也会非常乐意改正错误。渐渐地,学生们也会用这种有趣的言语和小伙伴说话,学生之间的矛盾常常在一笑之中化解。儿童化的语言为学生们创设了宽松愉悦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三)沟通,让学生打开话匣

每个学生都是活泼可爱的。只要有耐心,你就会听到他们讲不完的话。每次下课后笔者不急着回办公室,而是坐在学生们中间,和他们“拉家常”,聊一些他们喜欢、熟悉的话题,听他们讲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趣事。提到夏天去海边游泳的时候,学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争先恐后地告诉笔者他们在海边拾到的粉红色贝壳,被海浪当头盖下的刺激,坐渔船出海捕捞上来活蹦乱跳的鱼虾……他们讲得眉飞色舞,有的还一边讲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有的插不上嘴,干脆拉着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到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学生们更是关不住话匣子,从聪明的喜羊羊到狡猾的光头强,从勇敢的猪猪侠到滑稽的猫和老鼠……学生们快乐地表达着,精彩的语言不断喷涌。这样的日常交流,不仅丰富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容,增大了他们的口语交际面,而且在教师长期的训练和帮助下,学生们还会不断地纠正错误的表达,提高语言的质量。

二、挖掘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口语交际训练仅仅依靠几节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它应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入学教育、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甚至家庭作业中,都可以挖掘到非常丰富的说话题材,增加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时间,扩大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空间。

(一)在“入学教育”中训练口语交际

刚入学的学生,说话不完整,语言不规范,正需要教师去悉心引导。笔者利用课本“入学教育”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如:“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说一句完整的话。笔者还带学生们参观校园,让他们说说看到了什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们说话的兴趣,还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

(二)在拼音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字母的形状、发音等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在学习拼音“o”时,笔者引导学生们根据课本插图观察字母“o”的形状,然后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师:“o”像什么?

生1:o像嘴巴。

生2:o像张大的嘴巴。

生3:o像张得圆圆的嘴巴。

如果有学生能够说出“张大”或者能加上“圆圆的”,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像他们这样把话说得完整、具体、生动。

另外,学习音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音节的四声让学生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如用“duo”的四声组词造句:“笔者有很多漂亮的裙子”“抢夺”“公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笔者家包饺子的时候,爸爸负责剁肉馅”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音节的四声,又丰富了他们的词汇量,提高了他们的说话能力。

(三)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在认识“喝水”的“喝”和“口渴”的“渴”时,笔者提问:“这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人们常常认错了它们,你有什么好办法将它们分清楚,并记住它们?”

生1:“喝”字是口字旁,“渴”字是三点水。

师: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或补充?

生2:我还有补充。“喝水”“喝茶”因为“喝”是用嘴巴喝,所以它是口字旁。“口渴”的“渴”字,因为口渴了就想喝水,就需要水,所以它是三点水旁。

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过程就是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师为他们创造了一个交际的机会,让他们想说、愿意说。“谁还有更好的办法或补充?”是鼓励他们大胆地说。“我还有补充”说明学生们在认真地倾听,并且有信心说得更好。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说明他们想说、敢说、爱说。

(四)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

一年级的学生以想象见长,给学生们创设一种宽松的表达环境,让他们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好办法。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主要通过描述画面、问答、朗读、背诵、复述、续编、仿写、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如学了《自选商场》后,笔者让学生在模拟的“自选商场”中当售货员,向“顾客”推销商品;学习《画家乡》时,笔者让学生在模拟的“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家乡的景物和风土人情;学了《荷叶圆圆》后,笔者让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表演课本剧,或者仿照课文,想象其它小动物会说荷叶是它们的什么,它们在荷叶上又干了些什么。

另外,“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他说得对不对?”“请大家评一评他说得怎么样?”等言语引导,都会让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和评价。长期训练,能促进学生准确用语,让表情达意水到渠成。

(五)在家庭作业中训练口语交际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当然少不了家长的参与。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笔者就提醒家长们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陪学生聊天,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学生可以讲述自己在学校的见闻,与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可以当小教师教家长学习拼音或生字,把所学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和家长一起表演课本剧;也可以向家长倾吐烦恼、表达愿望。在与学生的谈话过程中,家长要纠正学生口语中的毛病,并且及时地赞美,让学生更加乐于表达。久而久之,学生性格开朗了,语言流畅了,对问题也有了自己的见解。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乐说

语言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表达的欲望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提供具体的情景可促进语言的发展。所以,笔者常常为学生巧妙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或似曾相识的感觉,激活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与需求,让他们有话乐说。情境创设的方式有很多,既可用语言描述,也可用图片、视频等来展现;既可在教室里模拟,又可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教学。

(一)为“口语交际”课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笔者经常为“口语交际”课创设情境,模拟现实生活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互相交流,使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如在《有趣的游戏》一课中,笔者先把学生们带到操场上,和他们一起做平常喜欢的游戏。游戏过后,学生们还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之中,意犹未尽时,笔者组织他们说说哪些游戏最有趣,把游戏中自己最感兴趣、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学生们津津乐道,在交流中他们懂得怎样遵守游戏规则,怎样和同学友好相处。在教学《这样做不好》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观看短片中践踏草坪和浪费水这两种不文明的行为,再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让学生们讨论这样做为什么不好,应该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这样通过视频创设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又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成为一个有文明素养的人奠定了基础。

(二)为日常训练创设情境

每节语文课前的五分钟是笔者所带班级的课前演讲时间,内容可以是自我介绍、讲故事、口述见闻、工作汇报、节日祝福、评论现象、好书推荐等。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能让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让他们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

刚入学时,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还不熟悉。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笔者从家里带来了一张全家福,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向学生们做了自我介绍。学生们看着屏幕上投影的照片,听着笔者的介绍,各个都跃跃欲试。于是笔者让他们回家找照片,并想好要怎样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和家人,除了介绍姓名以外,还可以介绍住址、家庭成员、性格、爱好等。下一节语文课前,笔者请学生们带着照片轮流上台做自我介绍。看着一张张照片,听着介绍,学生们之间很快就熟悉起来。遇到有学生过生日,笔者会播放生日歌,请小寿星说说自己的生日愿望,再请其他学生给他送上生日的祝福。发现班里有不文明的现象,笔者会请几个学生模拟表演,然后针对这一现象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汶川地震后,笔者在屏幕给学生们播放了地震的图片,学生们震惊了,纷纷流下了眼泪。“我觉得他们好可怜,没有了家,没有了亲人,我想帮助他们。”“那个妈妈为了救她的宝宝,自己却死了,她肯定很爱自己的宝宝。我妈妈也很爱我,我以后再也不惹她生气了,我要帮她做家务,孝敬她。”“叔叔很勇敢,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救出了很多人。我长大了也要当,也要去救人。”在笔者创设的情景中,学生们的心和灾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在学习语言表达的同时,又深深地感受到人间的大爱。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对他们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不能急于求成。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他们敢说、乐说,使他们愿意与人交际,在说话时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同时又言之有理。让赏识、快乐、融洽的阳光普照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会道”。

篇12

1. 榜样激励。在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一个权威性的人物。教师的说话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说话质量。如果教师一走上讲台就能滔滔不绝的进行讲课,在讲课过程中普通话标准,语音语调以及讲话节奏都把握得很好的话,学生心中就会产生十分崇拜的心情。同时还会萌发一种想法:要是我也能象老师一样那该多好啊!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想说的念头。

2. 游戏激发。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它能促进学生身体和智能的发展,激发学生说的热情。小学生总能以最快的时间、最大的激情投身于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中。然而当游戏刚结束时,学生的神经仍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需要以某种方式把自己尚未散尽的热情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可把握机会,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如:今天你玩了什么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什么?玩时感觉怎么样?以后还愿不愿意玩这样的游戏等等。让学生都有能力回答,都敢回答,都想回答,从而达到让学生想说的目的。

二、 让学生爱说

学生能做到想说和敢说还不够。我们还要让学生对说话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让他们把说话当作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和任务。

1. 巧定话题。让学生“爱说”就要使练习的题目具有趣味性。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不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的题目不是太高深就是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学生毫无感知,而教师却要求他们要把话说得很完美。这样一来,不仅会减退学生的积极性,还会让他们对说话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从而造成课堂上的“静悄悄”。相反如果教师能设定一些学生普遍较感兴趣的题目,象看一部动画片,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喜欢;让学生说说最近自己开心的事等等。由于这些题目符合学生的心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往往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踊跃发言。长此以往学生就对说话产生好感,进而“爱”上说话。

2. 设境激趣。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表面上看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其实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把握训练的良好契机,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环境,渲染说话气氛,让学生对说话由兴趣转变为真正的喜爱。因此,对于不同的话题,我们就要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如在进行例话训练时,最好根据教材要求的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表演中练习说话,是情境说话教学的一大特点,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扮角色表演中设身处地,想说就说,心灵获得很大的愉悦。由此而进一步地“爱”上说话。

三、 让学生会说

篇13

二、以现实生活为练兵场,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丰富多彩的生活又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因此,教师要主动帮助学生巧搭口语交际的“舞台”,创设富有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情趣的语境,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舞台”中观察、表达,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四年级上册练习2的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让学生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年龄、家庭住址、兴趣爱好、学习、特长等情况,通过这种生活实践式的说话训练,让我真正看到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让他们学会了在生活中交际。

三、领悟要领,让学生能说会道

师生共同引出交际的话题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怎样交际,应提供交际案例,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示范,从中理解、体察,看别人怎么说、怎么听、怎么运用体态语等,从总体上感受口语交际意蕴,进一步领悟口语交际要领。引导学生针对交际的话题,研究交际的内容及要求,明确交际的方法,总结交际注意事项。并让学生自己初步设计出交际活动的方案。

四、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

“口语交际”开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入社会后,能与他人进行成功交际。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生活是口语交际的源泉。再现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观察、说明,是增强学生体验、激发思维和口头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例如在讲到与购物讲价有关的课文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物品分小组摆在“玩具柜”、“文具柜”、“用品柜”中,再现商店的摆设,然后要求各组分工,要求“顾客”每人要买一件物品,“售货员”要热情待客,比比看,谁买的最便宜,再说说购物所得。这样学生角色意识得到发展,参与兴趣很浓,交际更为活跃。教师则着重在引导学生说话有礼貌、态度大方,听别人讲话要认真耐心等方面。在贫困地区缺乏课件的情况下,模拟社会生活实例不失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应多做课前准备,多花费一些心思,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五、注重平时,巩固延伸口语训练渠道

口语交际训练不能局限于课堂上,在课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教师宜利用各种有效机会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指导、训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话题的表述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地说准确,并注意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进行对话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对话中不断纠正错误,提高说话质量。教师如果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教学中,教师要处处留心,有效开发、利用各类学习资源,努力营造和谐、互动的交际氛围,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交际情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实践活动,努力拓宽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落实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实际的体验、操作中,积累经验,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他们成功地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