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常态化防控工作意见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常态化防控工作意见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常态化防控工作意见

篇1

在病毒防控的关键时期,各商场严格执行消杀工作,按时定次对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保持营业场所通风换气,设置应急隔离区域,及时清理垃圾。相应的消杀记录表应包括消杀时间、消杀范围、消毒液名称、消毒液配比浓度、配制时间、消毒方式、消杀人员等,内容要具体详实,为防疫工作常态化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化防疫防护措施,保障扫码测温工作人员安全。

各商场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防护服、口罩、手套、洗手液等,保障工作人员每日防护用品足额供应。扫码测温人员按照二级防护标准装备,做好防护,确保自身健康安全,筑牢商场的第一道防线。

三、切实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从严管控测温扫码工作。

各商场严格实行“三个一律”要求。人员进入商场,一律规范佩戴口罩、一律测体温,一律亮绿码通行。对未能提供通行码的顾客,工作人员要详细登记其姓名、身份证号、体温、电话号、时间等;对既不能提供通行码又不能提供身份信息的顾客,要求禁止进入商场。

篇2

王与庚

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联社始终坚持“存款立社”理念,将资金组织工作作为贯穿全面工作的主线,不断优化激励考核机制,改进服务质量,提升社会形象,推动存款业务持续向好发展。截至7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61.06亿元,较去年末增加5亿元,较2011年同期净增29.55亿元。相当于5年内再造了一个平鲁区联社。

该联社注重抓宣传工作。向形象提升要业绩。联社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借助墙体广告、闹市中心的广告电子屏等传播平台,提升客户的关注度。采取挂横幅、标语、年画、折页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了农信社的社会形象。

该联社度时把握宣传时机,利用节日热点。举办闹元宵宣传文娱队、金融知识进庙会、迎新春送春联、中秋送服务等活动。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送信贷政策下乡、送金融知识进社区、送金融知识进学校、送金融知识进工厂企业。

该联社注重优质服务。促进存款业务持续发展。联社紧紧抓住农商行改制契机,稳步推进网点转型,通过优化网点布局,加大网点改造力度。构建起了布局合理、硬件先进的网点新格局。结合服务方面的薄弱环节,集中开展整治活动,完善了服务考核办法,构建了服务质量提升的常态化机制。

该联社依靠科学的考核,巩固了业务成果。联社紧盯市场份额。考核细化到存款日均余额。一改过去只注重余额、增长额的考核模式,强化市场占有率考核,明确了奖惩措施。

该联社多管齐下支农支小,以贷引存。联社鼓励所有客户经理树立以存定贷理念。积极引进黄金客户,实行以贷引存、多存多贷战略,提高了客户经理的业余吸存积极性。河南灵宝农信社 织密案防网让违规者无处遁形

齐胜利

近期以来,灵宝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工作办法》和省联社囊防工作部署,明确管控目标和管理职责,强化条线治理和协调联动,积极部署开展九种人排查、三十个严禁、员工行为整治、合规教育、打击电信诈骗、反非法集资等专项治理活动,织密了案防网,促进了各项操作的合规到位,让各类违规者无处遁形。

每年年初,该联社尽早制定案防工作规划,全面出台《案防工作意见》、《突发事件处置预案》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组织全体干部员工层层签订“案件防控责任书”和“员工合规从业承诺书”等,形成了“横向道边、纵向到底”的案件防控体系。

篇3

利用OA、工作QQ群、各种会议等形式,层层传达学习集团公司2017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2017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见,明确安全生产“五个一”的工作思路。即:围绕集团公司“基层基础本质安全年”活动一条主线;把握“传承、提升、创新、求实”一个工作导向;提升“安全是福”的一个发展理念;抓好“安全隐患”治理一个闭合管理;夯实“安全质量”系统考评一个建设。先后制定《关于加强2017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意见》、《安全风险分级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意见》、《物流中心安全生产与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2017年雨季“三防”工作方案》、《2017年安全生产月工作方案》、《关于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治理行动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吸取事故教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的通知》、《关于落实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和职业健康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确保上级安全指令、工作部署落实到基层。

二、注重安全宣传教育,推进全员素质提升

自去年开展全员教育以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形势任务教育、业务技能培训和安全法规学习,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今年一上手,继续借中心全员教育东风,将安全质量管理融入全员教育体系,推进2017年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制定教育方案。按照中心全员教育办公室统一部署,制定2017年全员教育方案和学习计划。分为政治学习、业务培训、文化学习和安全质量管理四个方面。在安全质量方面,侧重于安全法规、专业知识、安全技术、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二是创新文化载体。安监部门与宣传部门联合,利用内部网站开设安全文化专栏,每个支部或部室设置一名安全质量宣传员,同时又是安全监督员,每月安全质量信息,利用舆论监督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三是强化红线意识。教育广大员工牢固树立“安全才能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安全是一道谁都不能逾越的红线,在安全制度面前没有特殊人员;四是强化责任意识。在日常安全宣教工作中,营造“我是企业主人”的主人翁思想,企业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维护生产安全是员工的第一任务,让安全成为一种责任、一种习惯;五是强化法规意识。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利用事故案例教育员工树立“违反安全生产法规等于犯罪”的思想,增强大家遵纪守法意识;六是深化安全警示教育。在六月安全宣传月和“119”宣传月期间,重点开展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等警示教育活动,以惨痛的事实和教训让每一位员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

三、 坚持“大、快、严”常态化,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以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监督”集中行动为载体,采取“重过程、严管控、治隐患、留痕迹”管控措施,提升了基层基础安全工作。

一是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夯实年活动。重点抓好岗位安全教育、岗位技术练兵、安全风险管控、应急救援能力等工作,夯实了基层基础安全管理。

二是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治理行动。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重点对“雨季三防”、电气设备、吊装运输、消防安全和危化易燃易爆品进行攻坚治理,确保中心安全生产。

三是开展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吸取事故教训开展全面生产安全大检查工作要求,利用“区域·点数”检查管理,不间断地加强现场生产安全巡查。加强调度值班,对薄弱时间进行监管;加强现场管理,对薄弱岗位、地点隐患治理;加强安全教育,对薄弱人物“三违”帮教;加强风险分级管控,对薄弱生产环节建档立案。

四、落实雨季“三防”措施,确保矿区安全生产

按照2017年雨季“三防”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总经理安全生产办公会议及上级有关汛期防范灾害要求,定期对防大风、防雷电、防洪涝设施进行检验检查,做到事前排查、事中防控、事后巡查,加强“三防”动态管理,尹洼驻地加强防洪力量,抢险应急队伍随时集结待命。大雨来临前,开展实地预警演练,提升应急抢险能力,全力防范雷电和暴雨带来自然灾害,保障矿区安全生产,同时提高全体员工自我防范意识和应对灾害的处置能力。

五、冬季“三防”早落实,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冬季来临,认真落实冬季防火、防寒、防冻、防风雪工作措施,武保科启动防火应急救援预案,开展“119”消防日消防演练活动;汽运公司启动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对车库、车辆水泵、油路采取保温措施,确保车辆在冬季安全行驶;物业站启动防寒防冻、防风雪应急预案,加强管道、线路、供暖、燃气使用的冬季安全措施;顺立公司加大机械设备维护力度和防寒措施,确保冬季安全生产。

六、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制定安全隐患检查治理标准

      结合实际继续深化“两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上半年制定安全风险责任清单,明确各单位、各岗位安全风险等级和管控责任。使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有内容、有标准、有目标,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控能力;下半年按照行业领域、检查类别、检查对象、隐患内容、事故类型、控制措施和隐患级别对仓储配送、加工生产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安全隐患检查治理标准,进一步明确我单位安全风险管控目标和分级管理措施,利用较大危险源因素辨识管控,明确各单位较大安全风险源,重点管理,重点监控。对存在较大危险风险,威胁安全生产的电气设备、特种设备、吊装设备、燃气设备、交通运输、消防等设备挂牌管理,责任到班组个人,进一步修订安全操作规程等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提升防范各类事故的能力。

七、全面深化安全质量建设,营造和谐发殿环境

一是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与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加强职业病防护措施落实,避免和消除职业对职工健康危害,为职工创造卫生工作环境;二是加强劳动防护,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按期配备必要并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保护职工人身安全;三是强化环境节能。按照集团公司节能环境工作要求,加强节能环保知识宣传,定期开展节能环保监督检查,及时上报月度节能环保信息;四是加强消防管理。定期对消防器材、消防设备、消防设备进行检验检查,开展防火自救逃生演练,提升员工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五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利用全员学习教育培训,认真学习宣传《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山东省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汇编》,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业务知识作为重点内容。7月份对安监管理人员进行为期2天的安全资格培训,提升安全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六是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顺立公司从源头入手,严把材料入库关,对胶管加强过压测试,保证加工材料质量合格。加强加工机器的维护保养和测试,加强对职工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加强劳动防护和健康防护,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率逐步提升,保障安全质量持续向好发展;七是加强问题整改。对照集团公司安全质量系统考评标准和季度达标考核结果,认真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基层、基础方面查找主客观原因,以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为出发点,全面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

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化建设在高标准、严要求上还不深不细,缺少创新。

二是基层基础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建设上还存在短板。

三是在制度建设、基础资料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九、明年工作打算

一是抓好上级各项安全工作会议、文件的贯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总经理安全生产办公会精神,结合实际落实各项管理工作,营造稳定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是强化安全教育培训。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开展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基本常识和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活动,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理论知识水平。利用多种形式和载体,深化员工安全思想教育,通过普及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强化红线意识、责任意识教育,让劳动安全成为全体员工的第一需要,营造“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季节性和重大节日期间的安全管理。抓好夏季防洪防汛防恶劣天气和冬季防寒防冻防防风雪等特殊时期的安全监督检查,在重大节日期间,更要坚持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确保矿区安全生产和物资供应。

四是强化安全综合治理。利用“网格化”管理、“区域·点数”巡查、“两个体系”建设、较大危险辨识和“大、快、严”集中行动等载体,严格落实“班组查隐患、单位抓整改、安监抓监督”责任制度,全面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坚决杜绝各类事故。

篇4

抓常态化管理,促工作落实到位。根据“执行重在到位。关键在于落实”的工作方针,全院着力完善目标考评机制,采取年初有计划、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讲评、半年一表彰的制度,锲而不舍抓落实,形成了崇尚荣誉、创优争先、紧张有序的良好工作氛围。

抓教育培训,促干警素质提高。该院结合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对全体干警坚持正面教育,坚持文化育检,坚持岗位练兵,把教育活动的“大道理”、“大主题”与“小节目”、“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培训效果显著提升。

抓党风廉政建设,促廉洁公正执法。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严把廉政风险点,为基础建设项目上“廉政险”。建立的侦查信息查询系统、警示教育基地等项目,均由院党组一名班子成员全程负责,由检察长与基础建设项目责任人进行廉政谈话,签订责任书,并将招标、施工到结算的全部情况向检方干警公示,接受监督,所建工程最终没有出现任何腐败问题和投诉反映。

抓暖心工程,促干警积极性提高。2010年以来,该院加大投入,科学规划,改善办公环境,全面提升了基础设施品位和检务保障能力。在解决干警职级待遇、中层领导竞争上岗工作中,该院班子成员更是坚持公正廉明的处事方式,全院干警为之信服,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服务大局,念好“三宇经”

一是在“融”字上下工夫,自觉把检察工作重心纳入党委政府总体部署,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综合运用检察职能,从打击到服务,从监督到教育,从业务到队伍,在服务大局中不断提升执法水平。3年来,该院共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件86案110人,所有到法院的案件都作了有罪判决。查办大要案率、实刑判决率得到明显提升,反贪查案工作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十二:反渎工作连续3年位居全市第一,2012年位居全省第一;综合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位居全省第一,受到省检察院隆重表彰。

篇5

(四)稳步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一是坚持开展服务理念主题教育。继续开展“假如我是纳税人”主题实践,开展纳税人意见征集、纳税人走访活动,倾听纳税人心声,了解纳税人需求。二是拓展服务平台。在继续坚持QQ群、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等以往的好经验、好做法基础上,要有所创新,实现纳税服务形式的多元化;要积极推进“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建设,切实让纳税人感到方便、受到益处。三是尽快制定纳税服务综合评价体系。突出纳税人满意度,促进税管员服务意识和质量的提升。四是要继续加大税收宣传辅导力度。既要宣传税法知识,也要宣传国税工作。要通过网站、培训以及新闻媒体等途径向纳税人宣传,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解答纳税人的咨询;同时还要加强跟踪问效,对税收政策的落实情况要调查摸底,及时了解和解决企业在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掌握政策,服务企业发展,把纳税服务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

篇6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消防安全风险点主要集中在藏传佛教寺庙、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低端商贸市场、居民小区(棚户区)、养老机构5类场所和区域,具体场所分析如下:

1.1藏传佛教寺庙

藏传佛教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全州共有大小藏传佛教寺庙512座,宁玛、格鲁、萨迦、苯波、噶举五大教派俱全,注册僧侣达5万余人。这些寺庙大多为数百年、甚至逾千年的古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陈列着大量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壁画、雕塑、唐卡等文物。通过调研,寺庙火灾隐患大致可分为寺庙自身和人为活动两个层面。(1)寺庙自身火灾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藏传佛教寺庙大多自主管理,没有统一规划,新、改、扩建建筑无施工图纸,随心所欲、自由修建,导致寺庙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和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加之大量僧尼和信教群众在寺庙周边自建的简易结构住房见缝插针,布局高度密集,且使用大量易燃可燃材料,火灾荷载大,极易引发火灾。同时,寺庙内电气设施老化,线路布线随意、私搭乱接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因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事故的问题尤为突出。(2)人为活动火灾隐患则是部分僧尼消防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日常用火用电隐患大,特别是在法会、庙会、点灯节等活动期间,人们大量涌入寺庙烧香,寺庙经堂、殿堂点有数百甚至上千盏长明灯,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

1.2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

该类场所易燃易爆风险点多、有毒有害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发生爆炸燃烧,且次生灾害发生率高,应急处置难度大,严重威胁城市安全。经调研,全州生产、经营、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有143家,其中雷管、炸药等爆炸物储存仓库11处,液化气充装、罐体储存仓库28处,加油加气站等易燃液体储存、销售点99家,是威胁城市安全的重大危险源,其中不乏高风险区域。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因先天规划或后天城市发展,部分易燃易爆场所与周边商业建筑、居民住宅、高压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

1.3低端商贸市场

全州18个县和海螺沟景区均有该类场所,涉及鞋帽服装、农副产品、五金建材等各个类别,内部可燃物多、用电设备负荷大、电气线路敷设乱,部分人员白天经营、晚上则住宿其中,发生火灾后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且因管理不善易扩散形成区域性火灾隐患。当前商贸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未审先建留有隐患。部分市场因土地性质为农用地或其他原因,无法办理正式建设手续,未审先建,存在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缺失等先天患。(2)“三合一”问题多发。受制于周边条件、生活成本等因素,市场内生活、经营、存储“三合一”问题突出。(3)违章搭建和占道经营现象普遍。全州商贸市场普遍存在违章搭建、占道经营的现象,导致消防车无法通行。(4)消防设施缺损。部分商贸市场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够,缺损现象严重。加之市场产权及承租关系复杂,消防设施和电气线路改造必须征得多数业主同意,在无法达成共识情况下,消防安全投入难以保障。

1.4居(村)民住宅和棚户区

居(村)民住宅历来是亡人火灾高发区域。近年来,全州共发生居(村)民住宅火灾450余起、死亡33人、受伤13人,分别占比56%,91%,61%。加之全州各类危棚简屋还有相当大的比例,消防安全现状令人堪忧,其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电气故障和用电隐患是致灾主因。住宅因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火灾145起,占居民住宅火灾总数的31.73%。特别是电气线路老化、私拉乱接、使用大功率电器、旧电器“超期服役”等问题,在农牧区住宅、老式民宅、群租房、违法建筑等居民住宅中尤为突出。(2)疏散通道堆物严重。从“96119”消防热线群众举报火灾隐患情况看,“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类隐患居举报火灾隐患之首。而且调研中,街道乡镇、居村委代表普遍反映,目前对小区楼道堆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缺乏有效制约手段,即使加以整治,往往容易反弹回潮。(3)消防设施缺损。全州居民小区、棚户区普遍存在未配置消防设施、器材,消防水源严重不足等问题,如康定市,许多社区居民点未配置手抬机动泵、水带、水枪、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等消防设施器材,社区无物业管理,未成立志愿消防队,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小火酿成大灾。(4)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近年来,因群众生活用火不慎、卧床吸烟引发住宅火灾165起、死亡18人,占住宅火灾总数的57.9%。而且,群众主动参与日常疏散演练的积极性不高,街镇和居村委会工作人员每次组织参加演练的都是一些固定人员,演习往往流于形式。

1.5养老机构

目前全州共有49家养老机构,服务对象集中为老人、病患等弱势群体,自我保护和逃生能力差,且老年人的心态特征、生活习惯易带来卧床吸烟、遗留火种、忘关或未正确使用电热器具等火灾隐患。养老机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改建建筑“先天性”火灾隐患突出。部分养老机构由老旧居民住宅改建而成,耐火等级不符合要求,防火间距和疏散楼梯数量不足,消防设施配置不全、维护不当,消防通道被挤占且宽度不足,有的甚至擅自扩大经营面积,拆除环通疏散楼梯,利用公共走道隔墙作为房间,利用彩钢板搭建简易房屋。据统计,全州共有42家养老机构属于“无证运行”,但因人员安置难等原因,关停、清人等措施无法落实。(2)电器线路老化严重、故障频繁。由于建设年代较早,电气线路达到或超过使用寿命,加之后期电暖器等大功率用电设备不断增加,存在超负荷用电情况,同时受季节性气候及湿度影响,线路老化后绝缘性能下降导致短路、起火概率进一步升高。(3)内部人员消防安全素质低。养老机构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以下岗职工、农村人员居多,年龄结构也偏老化,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扑救初期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有限,更有些经营者考虑人身及防盗安全,在外窗加装铁栅栏,人为制造疏散障碍。

2消防安全对策

2.1藏传佛教寺庙

应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联合统战、发改、国土、住建、工商、安监、宗教、文物、水利、电力等部门,全面落实经常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推广和深化“送知识、送技能、送服务、送温暖”等消防进寺庙“四送”活动,引领僧尼、居士等信众关注消防、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提高初起火灾扑救和逃生自救能力,激发寺庙火灾隐患整改内部驱动;多方争取资金,为寺庙配置消防设施器材、修建消防水池、设置防火墙等。

2.2易燃易爆场所

加大针对企业立项和选址等方面的监管力度,重点强化建设和生产经营期间安全生产监管;加强承包商、企业员工、入驻企业办事人员消防教育培训,狠抓员工岗位操作和安全行为控制;依法加强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积极开展专业化训练,针对性配齐、配强消防车辆装备,充分储备、及时更新各类灭火药剂,提升单位火灾自防自救能力。

2.3低端商贸市场

按照“控制增量、消除存量、疏堵结合”的思路,通过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升级计划统筹改造、违章建筑等方式,实施关停并转;属地政府牵头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利益相关方制定方案,集中整治“三合一”现象;加大火灾隐患曝光和消防违法行为惩戒力度;加强消防设施更新改造和维护保养。

2.4居民小区(棚户区)

开展住宅小区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制订居民小区消防管理公约和议事规则,强化落实业主(居民)、房屋实际使用人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等法定义务;通过州、县两级政府消防实事项目等形式,逐步为老旧住宅、棚户区实施旧电气线路改造,增配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等消防设施设备,推广应用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和电气火灾防范技术;强化居民小区日常消防宣传演练,设置固定消防宣传栏,加大对热心维护消防安全、主动举报火灾隐患行为的表彰奖励力度,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2.5养老机构

从严把关新建、改建、扩建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养老机构实施专项改造,提高消防安全防护等级;完善更新养老机构消防设施设备,严格规范电气设施使用,强化电气线路维护保养;增加消防管理人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素质。

3建立常态化消防工作机制建议

要推动消防工作由“短期应急”向“常态长效”转型,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责任、消防法制、安全素质、社会治理和考核机制建设,积极构建公共安全火灾防控体系,确保城市消防安全长治久安。

3.1在落实消防工作责任上下功夫

(1)党委政府方面。紧扣“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积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依法将消防安全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消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判形势,定期部署协调、督促落实重点工作。部门行业方面,明晰各部门消防工作责任,完善落实定期会商、隐患抄告、联动执法、信息反馈机制,实现管行业必须管消防安全、管业务必须管消防安全。(2)基层落实方面。强化街镇、居村消防管理,将消防安全纳入综治网格化管理等基层管理平台,加强基层消防组织和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做到消防安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3)社会单位方面。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规程,突出安全培训,加强日常管理,尤其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低端商贸市场、大型城市综合体等火灾高危单位和区域,积极引入火灾风险评估机制,全面实施消防标准化管理,提升消防安全自主管理水平。

3.2在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上下功夫

(1)突出媒介宣传。参照发文加强媒体消防宣传做法,由宣传、文广、消防等部门联合起草工作意见,发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消防公益宣传,加强消防常识普及、日常火险提示。(2)突出公众教育。全面落实中央9部委指导意见,扎实推进消防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进网站、进寺庙,加强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公共消防宣传体验设施建设,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培训、学校教育、职业培训的必学内容,定期组织城乡居民开展灭火疏散逃生演练,强化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消防关爱监护。同时,鼓励群众举报身边火灾隐患,对消防工作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119消防奖”等形式加强宣传报道和表彰奖励。

篇7

以贯彻执行《消防法》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恶性事故的目标,按照全市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突破年”工作的总体部署,全面实施构筑“防火墙”工程,大力强化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不断深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努力提升城乡火灾防控能力,积极构建社会化消防工作新格局,全力确保火灾形势持续稳定,为“平安建设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

努力减少一般火灾事故,火灾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全年火灾亡人控制在人口总数的10万分之19内。控制较大以上的火灾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基础台帐健全,基层消防机构建立健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各镇街)设立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达到100%配备专职消防安全监管人员1至2人。全区完成55名合同制消防队员招聘任务。基层消防机构工作职责、制度明确。工作措施到位。按照上级要求,扎实开展基层基础消防工作示范单位建设。

完成年度消防装备建设任务。公共消防设施更加完善。完成杨家坪消防站迁改投入和白市驿消防站主体工程。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十一五”期间消防工作的意见》渝府发〔〕59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扑救高层建筑火灾消防装备建设的意见》渝办发〔〕300号)要求。

所有新农村建设村全部完成消防建设任务。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和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扎实推进。建立31支村志愿消防队;招募消防志愿者1万人;配备合同制消防员55名。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健全和完善消防工作责任制。

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将消防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政府消防工作组织领导责任。推动各镇街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赋予的消防工作职责。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要定期分析形势,研究对策,及时解决辖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灭火救援力量发展、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整治等消防工作的重大问题。要切实落实责任制,建立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消防工作重大问题,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召开消防工作联席会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将消防工作纳入本行业系统管理内容,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安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工作部门信息沟通和联合执法机制。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教育培训;要严格依法审核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加强消防安全源头控制;具有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或者移送公安消防部门处理。区教委负责抓好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区经信委负责抓好各生产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区安监局要抓好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区卫生局负责抓好医院、卫生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区旅游局负责抓好旅游景区及景区宾馆饭店的消防安全工作;区工商分局负责抓好商场、超市、酒店、餐厅的消防安全工作;区文广新局负责抓好舞厅、卡拉OK厅、夜总会、音乐茶座、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区民政局负责抓好福利院、敬老院的消防安全工作。

部署开展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活动,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从本质安全入手。全面提高社会单位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组织人员疏散和消防宣传教育等“四个能力”单位员工达到三懂、三会、三能”基本要求,进一步落实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工作的自我管理水平。深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建设达标工作,区级部门要定期对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督导检查,确保年底前,全区6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达到标准化管理水平。

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2010年,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责任。各镇街要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对不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消防规划要及时组织修订;2011年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应急救援需要的要及时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造。区政府有关部门或单位每半年应组织不少于1次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检查。各镇街要结合城镇改造,集中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及出租屋、三合一”场所、务工人员聚集地等存在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全面改善城乡消防安全环境。城市市政消防水源,由区公安消防部门牵头检查,供水部门负责维护;镇政府兼职消防队、村义务消防队消防设施,由公安消防部门、所在镇负责检查,所在镇村负责管理维护。镇村消防水源(含市政水源和天然水源)由各镇村自行负责检查、管理和维护。

二)提升城乡抗御火灾整体能力,夯实消防基层基础。

所有镇街建立的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明确1至2名消防专管人员,加强社区、农村消防工作。依托镇街“六位一体”村(居)七位一体”安全监管工作模式。同时,建立完善31个村领导消防工作小组,年底前,实现消防监管网络的全覆盖。贯彻实施镇街消防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按照市里标准,完成消防基层基础示范单位建设。

各镇街完成配备55名合同制消防队员的任务,加强社会消防力量基础建设。全年发展招募消防志愿者1万人。实现所有镇街全部建立政府专兼职消防队、所有社区和行政村建立志愿消防队的基础上。6月份前完成31个村志愿消防队伍建设。并按照区政府制定的镇级消防应急救援队和村级志愿消防应急救援队管理办法》要求,督促各镇、村和社区加强专兼职消防队管理,落实“建、管、训、用、养”措施,健全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已建成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有效运转,充分发挥其灭火救援战斗队、抢险救灾突击队、消防安全检查队、消防知识宣传队、为民服务志愿队的作用。

将消防水源、消防通道、消防通信、消防装备等农村公共消防设施,夯实农村消防工作基础。全面贯彻《村庄整治技术规范》结合“五在五心”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实施。深入推行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员等弱势群体“一对一”帮扶措施,切实预防和减少农村亡人火灾事故发生。

全区范围内深入贯彻落实《市城乡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标准,开展消防安全社区创建活动。依托国家级安全社区、市级安全社区、区级安全社区。组织开展“城乡消防安全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打造12个消防安全管理示范社区。

三)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综合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继续抓好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工作。以落实《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为契机。积极督促高层建筑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等制度,实现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常态化管理和动态化监管。

大力实施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推行“4+X模式。4就是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的高层建筑、三合一”和“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大力宣传《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彻底整治高层建筑中遗留的火灾隐患。X就是针对我区消防实际,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深入开展中小学校舍、学校及周边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2010年完成90%的隐患整改任务。全力保证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召开期间全区社会面火灾形势稳定。

继续通过政府挂牌督办、媒体曝光、联合执法等形式加大重大火灾隐患的督促整改力度,强力整治重大火灾隐患。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重大火灾隐患的立案、销案及基础档案建设工作。全面实现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率、整改率达到100%

加强消防产品身份证信息管理。加大消防产品监督管理力度。组织质监、工商等部门大力开展消防产品联合执法工作。加大对在建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使用领域消防产品的抽检力度;曝光生产、销售、使用领域的不合格消防产品。

积极推动保险公司履行消防宣传、培训和安全检查职责。积极推动保险与消防的良性互动机制。根据《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引导高层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参保火灾公众责任险。初步建立消防与保险互动机制。

加大对社会单位履职情况的监督,大力推进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消防部门要结合新《消防法》宣传贯彻。深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标准化管理建设达标工作,切实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工作的自我管理水平,确保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实现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四)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强化社会化消防安全宣传。

落实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培训机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消防责任;充分发挥九龙新闻、消防志愿者、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宣传车等阵地作用,1扩展消防宣传广度。贯彻新《消防法》要求。抢占宣传制高点,扩大宣传覆盖面,让消防知识的普及手段和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各镇街、区政府有关部门在村组、社区、办公区等场所设立消防宣传教育固定专栏不能少于1个。全区各级学校师生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要明确2名消防专管人员,其它单位要明确1名消防专管人员。

突出抓好“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示范工程”活动、消防宣传教育“走进农民工”活动,全面推进消防知识大培训。进一步深化“五进”工作。分层次、分批次完成市里下达的3万农民工培训任务,加大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责任人、管理人、公众聚集场所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完成市里规定的消防志愿者注册、招募任务。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全社会营造“关心消防、解消防、支持消防、参与消防”浓厚氛围,形成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公众参与的良性机制。

以便能及时的扑救初期火灾,开展消防器材进家庭活动。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家庭配置必要的消防器材。把火灾损失降到最低。

反映有关消防信息,建立消防信息机制。公安消防部门要建立消防工作新闻制度。对消防安全状况、重大火灾隐患、重大消防事件和发生的重特大火灾及查处情况进行准确、及时地公布,提示居民有针对性地采取火灾防范措施。

篇8

加强对生猪屠宰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依法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病害肉、注水肉等违法犯罪行为,是我们的主要职责。上半年,我们切实履行职能,在坚持“检查、巡查、抽查”三查制度的同时,严防工作中出现漏洞,进一步从环节上把好监管链条。全市面上在明确监管体制的基础上,我们加大了协调指导和执法知识培训工作,联合乡镇实施专项整治。上半年多次组织打击私屠滥宰专项整治活动,会同公安部门、电视台开展联合行动1次,与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联合检查、突击检查60次(天),实施执法检查全区域覆盖。上半年共立案查处9起,罚没款52647.00元,没收白肉627.32公斤,结案率100%。出动执法车辆6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00人(次),乡镇日常监管平均每月1200人次。对没收的白肉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的遏制了生猪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稳定运行和肉品供应安全。

为了使生猪屠宰管理工作有更多的群众能够了解,让老百姓能够积极参与并支持我们的工作,一是在电视新闻等媒体上对生猪屠宰执法监管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二是采取登门走访、发放《守法经营告知书》等形式,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三是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让老百姓参与和支持我们的生猪屠宰管理工作。设立有奖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投诉、举报和监督,上半年共处理了14件举报电话事件。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齐抓共管,确保“放心肉”工程惠利与民,为全市生猪屠宰管理工作稳定运行提供组织保障和有力支撑。

半年来,大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局党委的重要决策部署,按照“为民、务实、清廉”,以纠正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推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我们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肉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切实解决工作上存在的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问题。针对生猪屠宰管理工作运行中的问题和难点,建立大队十项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了案件会商制度、上下班制度和考勤等制度。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工作人员,并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着力抓好对工作影响较大的重点制度检查落实,杜绝责任不清,相互扯皮,纪律松懈的不良作风。对全市各乡镇监督分所的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执法办案业务培训,提高了乡镇执法人员的执法业务水平,为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队伍奠定了基础,为全市的生猪屠宰执法监管工作规范运行提供了保障。

大队所有执法人员必须做到二个“严禁”,一是严禁执法人员与被管理对象存在任何形式的苟且;二是严禁向被管理对象通风报信。案件查处过程中坚决执行案件会商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处理每个案件,不徇私枉法,不办理人情案。执法过程中,做到“执法留痕”,所有执法活动均建立电子档案,案件查处一案一卷,专人负责保管。建立了大队执法监管、执法案件查处、没收白肉登记台帐和乡镇日常监管、肉品经营户状况、重点监管对象、有“注水”嫌疑经营户状况、举报投诉记录、工作日记档案。

总体上看,上半年畜禽屠宰执法监管工作有成效,有经验,但也有不足,主要是工作上开拓不够,守摊子、保稳定的思想占上风,对少数乡镇长期

累积的问题,办法不多,措施不力,对照行业管理的职能,工作没有完全做到位。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全市畜禽屠宰执法监管面广量大,大队执法人员少,力量不足,并且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和执法培训,原来的生猪办有工作人员21人,主要负责城郊区的生猪屠宰管理,现在仅有6人,负责全市的畜禽屠宰执法监管工作,势必给畜禽屠宰执法监管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普遍存在执法监管人员少、经费不足、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导致执法力量薄弱,执法力度不够;

(三)城郊区和农村生猪屠宰执法监管工作差距较大,乡镇与乡镇之间监管力度不一样等问题导致乡镇畜禽屠宰管理工作难度大,偶有私屠滥宰、销售未经检疫的猪肉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给生猪屠宰执法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全面执法检查。对全市35个乡镇生猪屠宰执法监管、肉品经营户肉品来源、重点有“私屠滥宰”、“注水”嫌疑经营户动向等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执法监管和重点监控对象档案,在此基础上一是通过走街串巷、跟踪调查、暗访检查等形式,全面进行“地毯式”执法检查,重点关注销售未经检疫、无证无花、证物及证花不符猪肉以及低价销售猪肉等摊贩,锁定一批非法经营户,顺藤摸瓜,顺线追查产品来源,深挖私屠滥宰窝点;二是严密防控14户有“注水”嫌疑经营户的动向,坚决杜绝“注水”肉事件的发生;三是对有私屠滥宰嫌疑的123户经营户,落实乡镇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实施“一对一”日常监管,大队分片责任人对所属片区实施检查、督查,确保私屠滥宰生猪等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广泛收集、主动排查,及时发现涉嫌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的线索。

篇9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70-02

因电力的生产、供销、使用瞬间完成的特征,电力行业建立了严密的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也锻造了电力行业所特有的安全文化内涵。福建厦门某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华夏电力公司)装机四台300MW燃煤发电机组。该公司通过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不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通过了NOSA五星创建,实现电力安全生产达标一级企业。至2012年底,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234天,长周期安全生产得到有效保证。本文通过该公司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实践,探索与实践安全文化在企业中的运用。

一、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更具针对性,是以安全生产为主题、以全体成员为主体、以安全生产管理为主线、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为特征的一种文化。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落实安全责任制。搞好安全文化建设,通过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文化熏陶、环境影响等,激发全体成员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形成由企业的组织层面、各级的管理层面、职工的思想层面构成的多维的安全管理体系,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增强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弥补安全管理漏洞。企业只有管理者的重视,而没有广大员工的自觉,必然带来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安全文化建设正是通过解决人的思想意识问题,弥补安全管理手段的不足。一方面通过制定制度、规程等措施约束企业所有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使所有员工自觉规范安全行为,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

二、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1.建立安全为基的理念文化

(1)开展常态化的安全教育。安全为本,教育为纲,安全教育是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安全工作要从安全教育入手,一是通过安全教育使职工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二是通过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使每个职工成为安全专家。三是通过安全教育,把严守安规的重要性深植职工心田,做到安全工作言行一致,把习惯性违章变成习惯性遵章。

华夏电力公司在生产经营和生活中,不断灌输“安全是所有工作基础”的理念。在安全工作年会上,公司提出了“安全是基础,工作是发电,目标是效益”的理念,明确阐述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提出了“安全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并贯穿于全年的工作。公司结合安全生产情况,提出了:“落实职工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投入与整改实效,落实职工安全技能培训,落实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落实安全监督考核”的“五落实”要求。再结合每年开展的安全月、安康杯、春秋季安全检查、迎峰度夏等各项工作,做到每月都有开展安全活动,每天进行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挂在嘴边,“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生产教育,让“安全为基”成为职工的共同理念。

(2)培育共同奋斗的安全目标。安全文化必定反映广大职工的共同利益和愿望。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合形成经济实力。华夏电力公司每年以1号文件形式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工作意见,明确地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同时,每年公司总经理与部门主任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将公司总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公司通过“三个挂钩”,将年度安全目标与职工的经济效益紧密挂钩,年度安全目标与职工的董事会奖励挂钩,安全天数与职工的绩效挂钩,实现职工经济效益与安全目标的紧密结合,使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安全工作成为人人共同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方向。

2.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安全理念要培植起来、坚持下去、发挥效用,必须充分建立在健全的安全管理基础上,以行之有效的制度做保证。华夏电力公司在安全文化的实践过程中,提出“认识到位、责任到位、监督到位”的“三到位”理念,重点抓好“三个完善”,从制度文化建设入手,不断巩固安全文化的落实。

(1)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华夏电力公司从2008开始,逐步导入NOSA安健环管理体系并于2011年通过了NOSA五星创建。NOSA体系是一套被世界广泛认可和采用的基于风险控制的一种综合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目前,NOSA已经在国内二十多个省份的电力、煤炭、港口、基建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该公司通过三年的NOSA创建,通过对NOSA体系5部分、72个元素的不断完善与整治,职工在行为规范的养成、安全文化的培育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2012年,该公司在NOSA五星创建的基础上,又争创电力标准化一级企业,并高分通过了一级评审,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

(2)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凡事有人负责”,电力安全的核心要素是责任。坚持“逐级负责、分工负责、系统负责、岗位负责”的原则,形成责权分明、动作有序、互相支持、互相保证的电力企业安全责任体系。该公司坚持“公司控制事故,部门控制障碍,班组控制异常,个人控制违章”、逐级负责、层层防控的层防安全责任体系。

(3)完善安全监督体系。安全制度规定严、安全管理要求严、安全考核奖惩严,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作用。

“安全监督要火眼金睛,纠正违章要不留情面,落实整改要决不马虎,处罚违章要公平公正,安全责任要重于一切”,华夏电力公司提出安全监督“五要求”,对违章的处理不留情面,公平公正,对职工的教育及时跟上,让职工能知道错在哪,应该在哪改正。成立公司、部门、班组三个层面安全监督网,确立安全监督人员的地位和权力,提高这支队伍整体素质,对关键生产装置或生产技术复杂的安全要害部门,配备安全工程师,发挥安全监督的重要作用。结合公司管理体系优化整合,全面修订了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调查管理规定》、《生产要害部位管理规定》、《“两措”管理规定》等13个安全管理制度,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制度保证。

3.建立规范有序的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是安全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设安全文化的主要目标,要通过建设规范有序的行为文化,来引导职工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1)建设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环境变化会刺激人的心理,影响人的情绪,打乱人的正常行为,也就是说电厂机组设备的运行失常或布置不当,也会对运行人员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可能造成人的思维混乱和行为差错。NOSA安健环体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健康与环保”,体系建设倡导提高职工对安健环法律、法规的认识,掌握有关安全、健康、环保方面的标准,为职工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华夏电力公司各部门在NOSA体系推进过程中,积极检查NOSA管理体系建设示范班组的班容、班貌以及所辖现场的72元素不符合项,查找偏差,落实责任,督促整改,在工作中自觉地对工作环境、工作程序进行风险评估,并按照安健环法律、法规去加以管理和控制。通过整治,企业标识标线清晰明了,管线及设备布局合理,整体作业环境有了较大改观,生产现场文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加大安全行为激励力度。现代行为学家把对管理对象的激励分为“外予激励”和“内滋激励”,通常内滋的激励是通过外予的激励来完成的,即通过外部推动力来引发人的内部力量,最终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最常见的外予激励是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职务升迁和信任等为手段。但是由于激励机制在实施中产生的两面性,即在实施外予激励手段时,对大多数职工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却对少数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起抑制或削弱作用,因而需要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在这方面,华夏电力公司采用正向激励机制,多方调动职工的生产安全积极性。对激励机制的致弱作用,则通过展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客观地对待奖罚,来消除和弥补激励机制中的抑制或削弱因素。如以演讲赛、征文活动等激发职工的生活热情;通过座谈形式,增加沟通交流,畅通职工间的人际关系,也为人员在相关岗位间流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

1.安全文化建设要重技能

职工如果对安全技能掌握不够,在安全工作上只能有心无力,只有让职工明白该怎么做、能做什么,安全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华夏电力公司以提高职工操作能力为主线,以突出安全业务素质为重点,致力于现场安全管理,致力于安全重点防线的保障,建起了安全生产保障网。安全培训工作做到了“四个注重”:一是注重培训对象,落实全员培训计划。公司制定了各岗位培训计划,突出抓好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技术工种的强制性安全培训和教育。二是注重培训内容,做到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有针对性开展专业培训教育,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技术素质。三是注重培训载体,创新方式方法。各部门积极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术比武、事故追忆反思等活动,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使安全培训更加深入扎实。四是注重培训引导。重点引导职工善于从苗头性和隐性问题来判断分析各项工作的发展趋势,结合现场存在的不足和矛盾,研究新办法,探索新规律,积累新经验。2012年,该电力公司通过举办职工技能运动会,完成了各类技能竞赛36场次,2347人次参与活动。

2.安全文化建设要重实效

安全文化建设能否取得实效,要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以企业贡献为准绳。安全文化建设要重实效,不断分析、查找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合理环节,督查每一个关键环节,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保障安全目标的顺利完成。

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抓执行力,把执行力建设与提高工作效率结合起来、与绩效考核机制结合起来、与干部任用结合起来,确保指挥通畅、立说立行、行必有果;二强职能,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与基层班组之间、职能部门与领导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把矛盾上交、把责任上推;三抓潜力,充分发挥职工主观能动性,高质量、事半功倍地完成任务。

3.安全文化建设要重坚持

篇10

我部成立了银行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创安、禁毒、普法和依法治行)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安全保卫目标管理和领导责任制,将安全保卫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与支行营业部、各分理处负责人都签订了安全保卫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并根据市行要求和本行实际制定印发了<<支行2009年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意见>>,明确各级负责人安全保卫工作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分工到位、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层层落实。

二、不断健全内控外防机制,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做好日常安全保卫基础工作。首先是积极组织全行员工认真学习《##银行员工行为守则》(以下简称《守则》)、《##银行关于对违反规章制度人员处理暂行规定》、《##银行内部控制暂行规定》、《安全保卫责任书》等,加强全行员工法制教育,提高全行员工安全保卫意识。其次是加强经警队伍建设。今年多次组织全行保卫、经警、交接人员的制度学习和培训,规范保卫工作操作。特别是强化了经警军事业务训练、防爆枪训练及经警人员的考核工作,对经警进行技能考核,优留劣汰,进一步提高了保卫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做好员工动态管理工作,积极掌握员工工作和业余生活情况,对怀疑有不良行为的或经商行为的员工进行重点监控,并对广大员工进行防抢预案演习,熟练掌握有关安全保卫设施操作要领,明确报警电话。还拔出大量保卫专项资金,及时更新一部分已老化的技防设备。总之,在技防、物防、人防上进行大投入,把好人防、技防、物防关,及时消除案件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

二是定期召开防范案件分析会,及时传达上级行有关文件精神,通报有关案情,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分析本行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和漏洞隐患,并针对本行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对策,对不良苗头立足于早发现、早教育、早防范,防患于未然。

三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所辖各机构部门进行严格检查,包括进行现场检查与考核,强化我行各项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经常组织专业部门人员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和重要环节执行规章制度情况的检查,对发现有违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及时整改。尤其是不断强化安全保卫工作的检查落实,坚持每周的保卫科长检查制度及每月的分行行长检查制度,对各项安全工作的管理落实到岗、到人,强化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本系统的安全保卫情况,努力防范案件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我行先后开展了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法制教育活动、规章制度执行月大检查活动、业务高风险点检查活动、“抓内部管理,促业务发展”活动,积极检查我行业务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检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消除隐患,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建立长效机制。

三、创新“五化”安保理念,构筑和谐经营环境

1、对营业机构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规范理念管理。

我部认真落实省行的《营业机构安全保卫规范化管理手册》。一是对营业机构负责任、会计主管、安全员以及每位一线员工岗位职责范围进行了细化,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重点落实了安全门管理、电视监控管理,进出营业场所人员身份识别审查、报警设备的设防与撤防、运钞款包交接、电子身份验证等要害环节的责任。二是自2006年开始,全部建立了《安全保卫工作日志》。第一批共评定出25个安全保卫规范管理达标网点,通过营业部达标验收,树立了一批安全保卫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为下一步在全辖推广总结了经验,今后将做到以点带面,推动全辖安全保卫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对社会化运钞实行集约化理念管理。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社会治安状况的变化,针对银行的犯罪案件有所增加,运钞安全成为制约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保卫工作已成为营业部改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随着我行案件防范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

通过对运钞实行集约化、社会化管理,有效地解决目前运钞工作人、财、物的重复浪费,从整体上降低银行经营风险和成本,安全风险转稼到社会化服务单位,有效地提高了押运工作的防范应变能力和安全性,9年来无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安全形势出现了结构性变化。营业部按照省行“积极稳妥、周密组织、规范操作、防控风险”的原则,对运钞实行集约化管理。

(一)全面完成社会化运钞推广工作。一是全面完成社会化运钞推广工作。2006年初,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我部率先将12个城区支行和1个农区支行的110个营业网点实行了社会化运钞,成为全省农行系统第一个实行社会化运钞的市地分行,为全省推广社会化运钞工作积累了成功经验。2008年又全部完成4个农区支行社会化运钞的推广工作,大大减轻了农区行在人员、运钞、守库等方面的管理压力,富余人员全部充实到“三农”业务岗位,4个农区行均成为当地第一个实行社会化运钞的金融机构。至此,我行全面完成社会化运钞的推广工作,所取得的综合效益十分明显。社会化运钞推广工作完成后,我部共减少支行金库6个,处所金库18个,减少在用防暴枪70支,并全部上交公安部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风险点。

(二)加强对社会化运钞的管理。一是规范完善《押运服务合同》。对押运服务合同全部以总行《押运服务合同范本》为基础进行续签或改签,对合同附件《押运服务款包交接操作规程》、《押运服务范围》、《押运服务费用》等结合各支行实际进行补充完善,明确了押运服务范围和服务费用,准确界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范围与责任区间等,将农行的风险和责任降至最低。二是全面推广电子身份验证系统。2007年底,根据总行《关于加强押运工作的紧急通知》和省行《关于启用运钞押运电子身份验证系统的通知》,我行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电子身份验证系统的推广工作,为147个营业网点配备验证微机、密码键盘、监控镜头等,采取对验证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集中培训等措施,确保了电子身份验证系统的上线运行,强化了对进出网点人员的身份识别,防范了款包交接中存在的风险。三是强化对验证系统的使用和管理。验证系统上线运行后,加大了对社会化运钞款包交接人员执行制度情况的检查力度,对不按验证程序对押运人员进行验证、逆程序操作验证的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确保了验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四是加强与押运公司联系协调。建立了《联系协调会议制度》,每年坚持召开两次联席协调会议,双方负责人和部分科长、车长代表参加会议,对前期社会化运钞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社会化运钞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被发现,并迅速彻底解决。

3、对金库枪支实行精细化理念管理。

为保障设施安全,对金库枪支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完善了各项制度,组织各营业机构进行了突发事件预案演练;建立健全了营业机构安全保卫规范化管理办法;对运钞押运实行了程序化管理,对金库安全实行了制度化管理,对枪支弹药实行了精细化管理,确保万无一失;实行了义务消防员制度,加强了消防设施建设。

(一)对金库安全实行制度化管理。我部要把金库的安全管理作为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经常抓,反复查,始终保持一种高压态势,促使守库和管库人员始终如一地执行制度,并成为日常行为的准则,固化在每个动作中。一是全面贯彻总行129号《紧急通知》精神,成立查库“飞行队”,加大检查力度,加强了守库人员与管库人员的岗位制约。二是认真学习落实总行《守库规定》、《金库管理暂行办法》和省行《金库管理实施细则》、《守库值班实施细则》,从过去重点防范外部盗窃转向既防外盗也防内盗上来,确保了金库区域的绝对安全。三是对进出金库区域人员全部实行电子身份验证。我部在完成营业网点电子身份验证的推广工作后,2008年初,又在5个金库全部推广了电子身份验证,切实加强了运用科技手段对进出金库区域人员的身份识别和审查。四是强化了运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金库的安全管理。依托省行远程视频监控中心的运行,对5个金库各重点部位的监控镜头与行领导、保卫处人员的办公微机进行了连接,安排人员在每周不同时间断轮流对金库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实行了《金库远程视频监控检查每周通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整改,提高了金库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二)对枪支弹药实施精细化管理。我行充分认识到加强枪支弹药管理的极端重要性,从细微处抓起,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配备金库枪支管理员。2007年底,为5个金库全部配备了一名责任心强、思想稳定、工作认真的枪支管理员,切实加强了对枪弹的监督和管理,枪支出入柜登记和枪柜钥匙交接登记必须有枪支管理员具体负责并监督,做到枪支出入柜登记和枪柜钥匙交接登记时间精确、交接手续清晰,彻底杜绝了相互代替登记签字、事后补登记和事先预登记的现象。二是认真做好对持管枪人员(包括随车业务员、押运员、运钞车司机)年度考核,保卫处对考核表进行全面审查,确保枪支使用管理的合规合法。三是坚持重大节日之前对枪支弹药进行一次全面现场检查,逐一进行登记核对。四是对各支行富余的枪支弹药及时收回,由营业部保卫处统一封存保管,并不定期的将多余枪支上交公安部门。五是坚持每年为专职守押人员购买团体人身意外伤害及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进一步提高了守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对安防设施实行标准化理念管理。

(一)舍得花钱买安全。安全设施是抵御侵害、遏制犯罪、保障银行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护作用。因此,我部在费用摆布上优先考虑安防设施建设,自2006年以来共投资3200余万元用于安防设施建设和改造。

2006年在全省率先完成了147个营业网点模拟监控的升级改造,全部改造为数字电视监控,门前全部更换为日夜转换型摄像机,极大提高了早晚解款时的监控效果,各网点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时间全部达到一个月以上。

2007年对5个金库安防设施全部进行了建设改造。改造金库门、加装隔离门、更换密码锁、加固墙体、安装生物识别系统(掌形仪)、安装震动探测器等报警装置,全面完成金库安防设施建设达标工作,并经公安部门达标验收合格,颁发验收合格证书;为147个营业网点全部安装了安全联动门;改变了ATM设备电视监控管理模式,统一划归保卫部门建设管理,彻底解决了多头管理容易形成管理真空的问题。

2008年加快了金库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安防设施的建设改造,为5个金库全部配备UPS电源,各安装嵌入式主机1台,实现与省行远程视频监控中心联网的同时,对金库重要通道监控镜头与营业部领导、保卫部门人员办公微机进行了连接,强化了依托科技手段对金库的安全管理;在对全辖299台ATM自助设备安防设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全部完成了电视监控的安装与改造;加快了转型网点的安防设施建设,做到转型网点确立后,安防设施及时建设到位,目前全辖转型网点已达82个,占网点总数的56%。完成营业部保管箱业务库电视监控、报警装置、安全门、X射线安检仪等安防设施建设,成为济南市标准最高、设施一流、服务最好的保管箱业务库。截至2008年底,全辖各类安防设施建设达标率均为100%,并通过了公安部门检查验收,并颁发合格证书。

5、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执行力,对检查监督实行常态化理念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是做好安全保卫工作的前提。近年来,我部在认真执行上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部实际,对安全保卫工作相关制度规定、操作规程进行了规范和细化。同时,加大了检查监督力度,确保了检查监督的严肃性,确保了制度的贯彻执行。

篇11

2、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根据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法人治理的原则,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根据精简效能、权责明确的原则,积极探索在卫生行政部门内建立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专门机构,加强对公立医院投资、运营等行为的监管。根据权责统一的原则,规范实施院长负责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

3、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以逐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重点,协助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以全员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绩效工资制度为三大核心制度,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能出能进、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进人、管人、用人机制。

4、改革公立医院监管机制。以公益性为导向,以质量、安全、效率、服务、费用、对口支援、患者满意度为主要内容,建立公立医院运行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办法。选择社会关注的主要指标,建立各级公立医院运行指标社会公示制度,完善医院巡查制度,加大公立医院日常监管力度。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及时调整公立医院日常监管重点,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5、推进分工协作机制建设。认真贯彻省建立城市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的意见。人民医院、中医院切实发挥城市医院业务指导中心作用,从方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构建分级分工、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出发,从体制、机制、政策层面上,与医师多点执业、城乡对口支援、预约诊疗、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康复医疗服务工作等有机结合起来,主动推进分工协作机制的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努力改善医疗护理服务

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深刻关切,把医院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面促进人文医院建设,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真正落在实处,以及时方便、安全有效、优质价廉为目标,既兼顾当前,又立足长远,以专项活动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努力改善医疗护理服务,不断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

1、努力改善医疗服务。深入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全面落实省厅制定的改善医疗服务24条。大力开展志愿者医院服务。开展医院业务流程重组试点。大力推进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2013年,二级医院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专家门诊就诊患者预约率力争达到40%以上,出院病人复诊预约率达到100%。以落实规划为抓手,继续完善城乡一体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2、努力改善护理服务。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以落实临床护理人力配备、完善责任护士制度、规范开展分级护理服务为三大重点,深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研究制定系统培训方案,落实《市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2013)》,开展“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开展护理服务技能竞赛活动。加强专科护士技能培养,大力发展专科护理。加强护理员队伍建设。各二级医院要规范建设静脉输液配置中心。落实护理垂直管理、同工同酬、调整护理收费标准等改善护理服务的各项保障政策和措施。二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其中A类病房每所综合医院分别达到5个;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要争取达到95%以上。

3、努力提升工作效率。二级医院要通过住院业务流程重组、急慢病分治、缩短术前和治疗前检查等待时间、患者住院前在门诊完成相关检查、双向转诊等等一切有效手段,并完善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努力缩短平均住院日。2013年,二级医院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要较上年下降不小于1.5天。

4、努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各项准备工作,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医院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负压病房等规范化建设,加强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ICU、职业病科等相关专业的人员培训,完善救治设备设施,完善医疗救治工作预案、方案和制度。密切关注手足口病、人感染性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点疫情,及时有效、科学规范地组织实施医疗救治工作,努力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5、努力控制医疗费用。要把控制医疗费用作为落实公立医院社会责任、体现公益性的主要方面之一。要深入落实卫生局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工作意见,试行医嘱共享,落实“三合理”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要严格控制药占比,各医院力争2013年再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要建立临床用药和检验检查监控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合理医疗行为,并与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挂钩。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力争使各医院平均门诊人次诊疗费用和平均出院人次诊疗费用与上年持平,或增长幅度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

6、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以平安医院创建为抓手,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各项制度措施,努力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加强医院人防、技防、设施防建设。完善医患关系沟通协调组织,各医院都要建立医患沟通部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医患沟通的教育与培训,有效开展医患沟通。严格执行告知制度,维护患方知情同意权。严格投诉管理,落实首诉负责制。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大力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设,各医疗机构都要参加各种形式的医疗责任保险。依法、及时、规范处置医患纠纷,涉及赔偿或补偿金额超过万元,要尽力引导到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或人民法院进行处理,坚决抗击“医闹”行为,切实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学习掌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法规和政策要求。各医院凡是在医疗事故和医疗损害鉴定中有过错或存在责任的,必须在一个月内组织讨论,明确责任和处理方式,形成书面处理意见,并及时上报卫生局医政科。上报及处理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和等级医院评审要求。强化开展平安医院考评工作。2013年全市一级以上医院创建平安医院达标率100%。

三、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坚持“院有名科、科有特色、人有专攻”的专科建设理念,加大创建力度。各有关医院对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运行质态要定期上报和做好被考核评估准备,做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建设期满后的复核迎检工作。二级医院要积极引进和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努力申报省厅新技术引进奖。着力培养专科人才,提高专科建设水平。加强医院儿童、康复、精神等薄弱专科建设,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2、加强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二级医院要全面推行电子病历。人民医院要建成符合卫生部和省厅规定的必备功能要求的电子病历系统,不断完善电子病历应用功能,重点完善临床路径管理、病案首页自动生成、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临床危急值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自动报警功能等,规范前、后台格式化。全面推进HIS上水平,完善预约挂号、HIS辅助决策、信息查询、成本核算等方面的功能。

3、建立健全市、镇、村急救网络体系。切实维护以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为全市急救中心主体、其它各医院、卫生院为急救分站为支撑、各村级医疗机构、其它各医疗机构为辅助的高效运转的三级医疗急救网络。加强对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医护人员、调度员、担架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及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组织进行急救演练,提高急救人员的素质。逐步规范120急救中心的管理。规范人员配备(每车至少配备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担架员及一名驾驶员),确保信息畅通。各医院救护车要做到专车专用。二级医院急诊科要全面达标。

四、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巩固“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成果,强化院长为医疗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完善院内和行业内医疗质量控制组织和制度体系,坚持依法治医,严格要素准入,落实制度规范标准,推进医疗管理精细化,努力形成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提升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推行等级医院复核评价与评审。部署新一轮一级医院等级评审,加大医院平时运行质量的评分权重,依据等级医院管理办法和标准,规范开展医院复核评价和评审工作。二级医院要认真对照省卫生厅印发的县市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和细则,全面规划、积极实施,努力提升医院整体水平。

2、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强化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的教育与培训,继续组织开展医护人员“三基”考试。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省病历书写规范,加强对住院运行病历的监控,开展门诊和住院病历质量检查。以首诊负责制、值班制度、会诊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重点,继续开展医疗核心制度明查暗访。组织医政管理规范标准执行情况抽查活动。以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提升常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水平为重点,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设。

3、强化临床路径管理。二级医院要全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全面覆盖卫生部已经下发的临床路径。医院开展的临床路径的专科和病种必须达到上级要求的数量,并使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认真落实省卫生厅下发的麻醉科临床路径,认真执行省厅有关恶性肿瘤、冠心病、骨关节置换等单病种诊疗规范,有条件的一级医院试行推行开展临床路径管理,提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单病种科学化诊疗水平。

4、强化医疗机构准入和行为监管。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变更、校验。加强医疗机构行为的经常性、规范化监管,严格不良行为记分管理。卫生监督部门要组织开展医疗机构执业行为集中式、拉网式检查。以机构基本标准、超范围执业、命名不规范等为重点,依法查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做好非法行医查处工作。

5、强化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办法》,《省省手术分级管理规范(2010)版》,,切实加强对医疗技术准入和应用管理。医院要做好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申报、管理工作,严格手术分级管理,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监督检查力度。

6、强化医师和护理队伍管理。加强执业(助理)医师准入和执业管理,认真依法做好医师护士资格考试、注册管理,加大医师定期考核制度的实施力度。加强美容主诊医师、进修实习医师服务行为的管理,依据《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加强医师会诊管理。规范开展医师多点执业工作。加强医疗护理管理队伍建设。

7、强化医疗广告监管。继续开展医疗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要增强整治行动的针对性,重点加强对涉及恶性肿瘤、不孕不育、整形美容、健康体检、皮肤性病等内容医疗广告行为的整治。加强与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通报监测信息,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依法加大对医疗广告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发现一起及时查处一起。

8、强化医院药事管理。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研究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二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关键指标全面达标。推进临床药师制度。各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任务、规模配备适当数量临床药师,二级医院原则上临床药师不少于3名。明确临床药师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展药学查房,为患者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对药物治疗负责;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实施处方点评与超常预警,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开展药品质量监测,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和药品损害的收集、整理、报告等工作;协调基本药物评价监测。继续做好基本药物实施监测评价工作,加强太和中心卫生院省级监测评价点的建设,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基本药物制度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省级监测评价点实行每月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培训教育,落实制度规范,规范采购和使用行为。推进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的培训。深入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加强对《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的考核。促进基本药物在二级医院的推广应用。强化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推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发展,落实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保证公众用药安全。规范医疗机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要求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发现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立即向药学部门报告,并做好观察与记录。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相关部门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品管理。按照《品和管理条例》、《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认真做好品和管理,强化对品和印鉴卡的管理,规范品和处方权医师的培训、考核、准入管理。重点检查病区药房、急诊药房、手术室药房的品和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特殊管理药品的临床合理应用和安全。

9、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加强院感管理队伍建设,贯彻落实省院感专职人员管理办法,稳定院感队伍,加强岗位培训、网上学习、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加强对ICU、新生儿室、血液净化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产房、内镜室、口腔科等重点科室和部门的院感防控监管。继续推行医疗单位以人民医院为主体的区域集中消毒供应方式。加强院感监测工作,深入推进目标性监测,有序组织现患率调查。以医务人员手卫生、各类物品消毒灭菌情况、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院感防控措施等情况,加大院感工作监督检查力度。

10、加强血液质量安全管理。血站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相关法规制度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执行国家有关法规的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着力加强对血液质量安全的全程管理,从献血员筛查、体检到血液的初复检、成分制备、保存和血液的发放等各个环节都要按质量规范严格操作,确保血液质量安全。扩大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尽快建立起无偿献血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血液保障能力,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从工作细节入手,努力探索出“优质、高效、便捷”的无偿献血综合服务模式。加强二级医院输血科的建设,完善健全医疗机构合理用血审核制度。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提高成分输血率,积极开展临床互助献血和自体血回输工作。医护人员要带头献血,各医院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医护人员无偿献血工作。

五、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1、全面实施“十二五”卫生规划中医药事业发展目标。认真学习贯彻新的《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标准》,针对存在不足和问题,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切实抓好整改和落实,巩固农村中医药先进单位建设成果。

2、强化中医院建设,发挥中医药龙头作用。推进中医院标准化建设,完善中医院的基本设备。完善中医院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中医医院儿科、老年病科、急诊科、妇产科、精神卫生科、康复科、病理科等薄弱科室和急需加强科室的建设和发展,实施省中医医院中药房建设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项目,建立健全中医“治未病”科室,提高综合诊疗能力和水平。

3、加强机构中医科室建设,稳固中医药服务体系。根据市中医工作目标任务,落实马桥卫生院建设省级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达标各项工作;落实太和、四院建成市级基层(乡镇与社区)中医药特色专病专科的建设任务;落实综合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中医药科室集中设置的国家中医药局先进单位建设标准,所有卫生院设置中医科都要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综合医院与各中心卫生院以及具有两个以上中医科室的卫生院都要创造条件,集中设置中医科室,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人民医院要按照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要求,马桥卫生院按照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建成中医馆服务区。各中心卫生院、四院各选择一个村卫生室建设市基层中医药示范点,并通过上级部门验收。

4、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医院要进一步强化中医药特色,按照好新一轮中医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重点特色专科管理,进一步提升已有重点专科水平,创建更具特色的专病专科;发展中医至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建立健全中医预防保健科,综合医院和有条件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建立中医预防保健科,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抓好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巩固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

5、要认真做好基层医院中医药人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工作。加强市、镇、村三级网络的中医药业务协作,与基层医院建立和完善中医工作组织协调机制和中医业务合作,并签订协作协议,不断提高全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督促落实各医院、卫生院制订中医药在职人员培训、后备队伍培养计划,全面做好在职中医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抓好中医政策倾斜和专项经费落实工作,继续分层分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加大中医药健康教育力度,加强中医药工作宣传,使中医药技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六、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以深化医改为主线,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以加快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强化绩效考核为着力点,以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认真履行“六位一体”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努力为广大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1、加强机构建设,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人民医院、中医院要对照省《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制定不达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造计划,落实改造提升措施。统一机构形象设计、机构标识,统一服务人员着装、标识、证件,为开展上门服务提供必要的身份标识。要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管理系统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有效整合,与新农合、职工和居民医保信息系统有效对接,充分发挥系统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计免信息化门诊建设,加强中医药进社区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积极开展创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按照省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医疗集团所属中医院或人民医院新建成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人民医院建成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

2、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按照已经核定的编制岗位,一个控制社区卫生服务非卫技人员比例和数量,多引进大学毕业生。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规范全科医生“5+3”培养模式,即先接受五年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三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层在岗医生要实行转岗培训,获得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合格证书,注册为全科医师或助理全科医师。每个中心必须有3-5名合格的全科医师。

3、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明确全科医生(临床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职责,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推行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慢性病人的健康管理、精神病人的健康管理、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做好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积极引导医务人员采取主动服务方式,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在服务时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上有所突破,应用适宜技术,使用基本药物,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诊疗服务,建立中心与二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诊疗,力争城市居民在社区门、急诊比例提高到45%以上,门诊均次费用比二级医院低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