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多元化教学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医林故事、传统文化的导入法
国内外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传统的教育模式仍然在高校教学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1]。多元化教学是秉承传统教育模式的丰富和完善。如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之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讲授金元时期的刘完素时,可用故事导入。刘完素以“火热论”而名著医林,他理论上的独树一帜,得益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病机十九条的启迪,十九条病机中论属火的病机约占四分之一,且刘完素生于北方,风土刚燥,素体阳盛,又处宋金交战,疫病流行,用《局方》温燥之品治疗所发热病,常无疗效,故此刘完素用药主张寒凉药,为“寒凉派”代表人。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深知对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和创新。中医理论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之阴阳学说的讲解,应引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可借助《易经》中“阴阳”概念、图形,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的朴素哲学观,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中医理论的学习不仅是医学诊疗、防治疾病技术的学习,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
2.2中西并重,实验教学法
中西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思维方式虽有差异,但都是以人的生理、病理为研究内容,因而其知识点也可相互贯通联结[2]。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中医学理论与当代前沿科学相沟通,许多中医学理论的奥秘得以逐步揭示。应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引入一些现代科学实验研究方法和手段,如“气与津液的关系”,可通过灌胃麻黄水煎液,观测小鼠发汗的情况,与正常对照组耐缺氧的死亡时间的比较理解“津伤耗气”的理论;通过灌胃人参水煎液,观察补气药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强化对“气能摄血”理论理解[3]。同时培养学生根据中医思维规律,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解决中医问题的能力。
2.3实验法、病案法与知识拓展法的有机结合
藏象,源于《素问·六节藏象论》,是中医学特有的关乎人体生理病理的系统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体系,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故此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如讲解“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可通过给大鼠颈静脉插管法,连接心动图机,记录Ⅱ导联心电图,较直观地观察乌头碱对心脏的毒性反应所出现的室早、室速、室颤的实验效果,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炙甘草汤益气补血复脉在抗心率失常中的应用。如讲授“肝主疏泄,调节生殖”时,可以列举案例:一对年轻夫妇结婚3年未孕,各种检查未发现异常,吃了很多中西药无效,心理压力很大。后来领养了一个小孩,1年后妻子怀孕了。经过解释,学生自然明白了:原来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压力增加,情志不畅时,会出现“肝郁气滞”,肝不能正常行使疏泄功能,就会引起女方排卵紊乱、月经不调,或男方排精障碍,从而导致不孕。在这里,“肝”是通过调畅情志来调节生殖的。通过分析,学生很容易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这样既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又强化教学效果。理论与学科前沿接触,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古老的中医理论、中医学永恒的魅力。将语言古奥、强于思辨的中医理论知识,辅之以相关的现代医学知识来阐释,以讲授“肾主骨生髓”的内容为例,可引入现代医学研究内容,西医发现肾与骨在发生学上是同源器官,皆发生于胚胎外层;西医的肾脏具有分泌促红细胞生成因子的功能,能刺激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临床上骨骼、骨质异常、贫血等疾病应该从肾来论治的理论基础,既拓宽学生视野,有巩固和加深了对中医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
2.4仿真情境与动漫视频教学法
仿真情境教学可用于真实,实验无法实现或者表现不清楚的教学中,从而达到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计算机虚拟技术把舌诊、脉诊、阴虚、阳虚等中医学临床中的抽象症状和体征以形象生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4]。如对于血液循行、经络的走向的讲授,可进行仿真人体血液循行。如“病因病机”的解读,其中关于“六致病”、“阴阳失调”可制作动漫或者拍摄录制的形式表达风、寒、暑、湿、燥、火之邪的性质与致病特征;阴阳偏胜偏衰、阴阳互损动态图。七情内伤影响病机的相应临床表现可以从大家熟知的电影、电视剧中获取视频影像素材,如“喜则气缓”可用“范进中举”的视频;“怒则气上”可选《三国演义-孔明三气周公瑾》的片段来呈现,能有机地将视听结合起来,声像并茂,帮助学生将枯燥乏味、空洞抽象、难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弥补了学生缺乏临床感性认识的不足,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达到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高度统一。
2.5学生授课体验法与讨论法
“体质”部分内容比较通俗易懂,适宜学生自主授课方式为主导,让学生体会“讲台上下”、“学与教”的不同。应用理论知识全体学生来辨别自己的体质类型,并且共同讨论不同体质的用药宜忌及如何指导养生,使知识能够当堂吸收,学以致用。
2.6网络课程教学法
可将中医基础理论全部教学课件、部分教学录像及内容丰富的音频资料上传于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途径;同时也将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习题库、模拟试卷等上传,方便学生复习、自测。在此网络平台中建立在线网络论坛、公开教师电子信箱,开展内容丰富的学术讨论,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
篇2
以多元化发展趋势为导向的声乐教学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种艺术发展上的方向性促使文化之间的渗透与交流更加深入且频繁,影响声乐教学发展的多种因素互相交叉影响赋予了民族声乐与西方声乐更加强劲的生命力与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鲜感,这种发展上的新趋势与新特点已经被国内众多声乐工作者和教学人员所认同并推崇,成为了引领国内声乐教学的典型潮流之一。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趋势影响下促使艺术扩展性增强,我国声乐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上都更具扩展性与包容性,从前教学中单一模式已经发生改变,声乐与器乐乃至其他多种艺术或非艺术形式的结合都代表着进步与创新。声乐教学内涵、方式的创新探索为教学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性与参考素材,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无论是为教师还是学生都提供了更多可展现自己的良好平台。多元化发展是当前声乐教学的主潮流之一,其出现是根植于时展需求和学生个人需求,艺术发展上的方向性与扩展性决定了多元化教学发展对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转变有着更加强烈且深层次的需求,这种全方位、系列化的需求要求教学多方面与时俱进,教学师资力量、教学环境与软硬件跟上探索步伐,在更好的教学条件下完成培养优秀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声乐教学多元化发展趋势探究
篇3
毕业论文写作是开放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规范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2年5月出台了《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意见(试行)》。
1.毕业论文基本要求。选题必须是法学专业范围,不能用专科毕业论文替代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形式必须为学术性论文,不能用法学案例评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法律工作总结等其它形式。毕业论文正文字数必须在6000字以上。毕业论文选题不能太集中,本科阶段课程内容选题要高于总选题的30%,选题要同我国司法实践相结合。
2.指导教师资格与职责。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必须由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写作水平高的老师担任,一般选用中级职称或是具有硕士学位的人员。本科毕业初级职称的教师工作五年以上才有资格担任本科论文指导教师。本科毕业工作五年以上的审判员、检察员、律师也可以被聘为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选题,资料收集、写作方法的运用、文献检索、写作提纲的拟定、督促学生按写作计划完成初稿;论文初稿进行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对论文定稿进行成绩初评,书写评语。
3.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员须全员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组由3人组成,答辩主持人须具备高级职称,答辩组由电大教师和外校答辩教师组成。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的认定除了要看毕业论文的本身质量外,还要看学员现场答辩的情况,通过答辩来检验论文是否为学员本人完成。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五个等第。优秀人数不得超过参加答辩总人数的20%。
(二)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考核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计划中学术训练课程缺失。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教学计划中没有论文写作课程,课程考核方式也都是考试形式。学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学术训练,缺乏论文写作的能力。学员不知道如何收集资料,不知道如何撰写研究综述,不知道论文的布局谋篇。虽然有开设《法律文书》课程,但讲授内容为司法机关、公证机关、仲裁机关法律文书的规范和要求,并非学术论文技能的训练。
2.毕业论文表现形式单一。毕业论文只能写学术型论文,导致部分学术功底差,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学员兴趣不大。学术型论文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格式,束缚了学员的手脚,难以调动学员的写作热情,不能充分发挥学员的经验优势。
3.毕业论文答辩过场化。答辩过程中有一部分学员答不出来答辩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学员法学基础知识欠缺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但为了能让毕业率达到一定的比例,答辩主持人往往会放宽答辩要求,一个班级只留下一两个最差的同学不通过,其他同学即使再差,也送个及格分数。导致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不是很严谨,学员认为通过太容易,不能够引起学员的重视,不利于论文写作质量的提高。
4.存在抄袭和购买论文的现象。开放教育学员因为没有时间或是因为能力不足无法按时完成毕业论文,但为了毕业,就去网上抄论文或是花钱买论文,助长了不正之风,构成了学术腐败。
二、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为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电大开放教育法学本科过去是同中国政法大学联办,在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等环节受联办学校的制约。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正式揭牌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可以设置本科专业,按教育部规定,首批设置本科专业为19个,这19个专业有独立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资格,其中就包括法学专业。国家开放大学可以自主设定教学计划,决定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说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为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性。
(二)国家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也需要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
开放教育的教学具有开创性[4],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多元化必将更加适合成人学生,更符合开放大学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应用型法律人才,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具有娴熟的法律职业技能,能够公平合理地处理法律纠纷。[5]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更有利于学员将法学理论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对学员的职业技能的提高更有帮助,更有利于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变。
(三)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有利于法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电大系统的法学教师在学历、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上和普通高校的教师都有一定差距,这其中有制度的原因也有电大系统自身的原因。省级电大以下的法学教师无法兼职从事律师职业,导致这些法学教师无法案件。电大系统组织的法学教师业务培训数量也不多,省级电大的老师还有机会参加培训,基层电大法学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培训。一所基层电大,法学教师只有一两个,教研活动很难开展,在教学压力不大的情况,教学技能很难提高。如果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将促进促使教师知识更新,并提高法学实践能力。
三、普通高校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改革的尝试
(一)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如果学生的学术功底较好,可以通过撰写传统毕业论文来获得学分。此外,学生还有其他选择,或是在有国际国内刊号的杂志上,或是提交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还可以选择模拟审判案卷及审结报告或法律意见书作为毕业论文成果形式。毕业论文的形式确定后,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的,须报指导教师同意,并须重新开题答辩。
(二)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法学院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法学院实行毕业论文“双轨制”改革,在法学专业114名大四学生中,推行法庭模拟审判和论文结合的方式,法庭上的表现和制作完整的卷宗占60%,论文占40%。目前,此项改革尚未全面推开,该校采取自愿选择方式,在2011届114名毕业生中,已有22人选择了“上法庭”模式,其余学生还按传统模式写作毕业论文。[6]
(三)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法学本科生科研立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暑期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研究成果经鉴定程序直接转化为毕业论文。
(四)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除了学术型毕业论文形式之外,新增案例分析、毕业设计和调研报告三种形式。[7]
(五)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2008年年底,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宣布改革举措:2009年毕业的本科生必须写案例分析,而且必须是具有争议、比较新颖、有研究价值的案例。[8]
(六)华侨大学法学院
法学院要求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复印一个已结案件的全部卷宗。案件可以是刑事案件或民商事案件,也可以是行政案件或其他案件,但复印卷宗必须完整。根据该卷宗呈现出来的证据材料,对该案件的性质和判定结论进行分析,并撰写案例评析报告,内容包括:案件的简介、证据的认定(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实体法和程序法)以及最后的认定结论。毕业生在答辩的时候,必须带上复印的全部卷宗,以便备查,期间要求毕业生先介绍该案件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以及事实与法律根据。答辩老师可以根据该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角度,对案件处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自己是如何处理案件以及认定结论的事实与法律根据。答辩老师根据毕业生撰写的案例评析报告的质量和答辩的表现进行评分。[9]
四、开放教育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多元化制度设计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尝试毕业论文改革,既保留传统毕业论文,也采用其他形式。
(一)传统型毕业论文
论文的选题必须是法学专业范围,选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切记题目不能过大,如在题目中出“中国”或是“我国”等字样,撰写的论文能够解决生活或是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员论文选题尽量不要重复,最好一人一题。在论文的格式和学术规范上要严格要求学员,论文格式必须符合要求,字数不少于6000字。论文的复制比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论文理论性方面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论文的写作着重在于培养一种法律思维能力,重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开放教育法学本科学生的工作性质和生活阅历,引导其选择能将工作经验、生活积累都运用起来的题目,以充分发挥社会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优势,而避免了理论基础相对较薄弱的劣势,从而扬长避短,写出具备电大毕业论文特色的高质量论文。[10]
(二)调研报告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讨论、主题辩论、布置小论文等方式,引导学员将自己的工作实践同法学专业课程相给合,确定调研主题。教师要对学员的调研活动及调研报告的撰写进行指导,提高学员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调研报告原始材料应真实可信,调研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实证性和时效性,调研材料能有效支持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能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审视现有法学理论,研究报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调研报告应格式规范,内容明确、资料充实、方法科学、结论可靠,字数不少于10000字。
(三)模拟审判
模拟审判是一项最综合、最全面的实践性环节,通过一个模拟法庭的组织与演练,可使参加的学生熟悉相关的诉讼程序、掌握所涉及的各种诉讼法律文书的写作,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善辩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辅导教师带领学员去法院旁听,和学员共同确定模拟法庭选用案例,确定模拟法庭开庭计划,指导学员完成所有诉讼文书的撰写。模拟审判适用普通一审程序。模拟审判全过程的演示,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是对其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而法律文书和判决书的撰写又可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6]。没有撰写法律文书的学员可以撰写审判总结上交。辅导教师根据学员在模拟审判过程中的表现及提交的诉讼文书和总结给学员打分,审判过程中的学员演示表现占总成绩的60%,提交的诉讼文书或是总结占总成绩的40%。
(四)
鼓励学员在读书期间撰写、,学校对公开的同学依期刊的不同级别给予一定的补助。公开发表的论文选题必须是在法学专业范围之内,作者所属单位必须是学员就读的学校。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没有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对学员上交的发表过的论文进行成绩评定时要进行学术不端检测。论文应当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方法科学、逻辑严密、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在南大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上的发表的论文只要达到4000字即可,在其它公开出版且有国际和国内刊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要达到6000字。在公开出版的论文集或其他公开出版的编著中发表,且字数在6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应具备申请认定的资格。
(五)审判卷宗
在法院工作的学员或是参加法院实习的学员可以对本人审判或是参与过的案例进行归纳、汇总、分析和总结。要求学员提供完整的案件卷宗,卷宗及审结报告要符合格式要求,要对案件的基本经过、案件中证据的采信、法律的运用情况进行详细的描写,以不少于4000个字为宜。
篇4
当今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在离子液体冶金研究生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建立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元化教学法。
一、离子液体冶金研究生课程多元化教学法的具体内涵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环节,其质量决定了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1]而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的不同,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差异。
(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2]相对于本科生教学而言,研究生工程教学则需要改变学生多年养成的学习和思维习惯,在传授理论知识、展示学科发展的同时,更多地需要提升研究生们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3]
离子液体冶金是近年来在我校冶金工程学科下新开设的研究生专业课程,具有理论较新、内容较多、实践应用性较强、研究探索有待进一步系统完善等特点。对此课程,如果采取“填鸭式”、“传授式”的传统教学法,就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让学生对知识要点的理解比较粗浅,对理论的应用比较生疏,工程设计和科研能力提高不大,从而影响后续科研和技术工作的开展。[3]
为此,必须对传统教学法进行改进创新,探索实施一种新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法,在保障必要的知识传授的同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延伸学生的理论深度和知识领域,大幅度提高单位学时内的知识容量,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独立学习的机会,从而达到丰富理论知识、提高科研素养、锻炼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的内容及形式
所谓多元化教学,就是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科研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别采取讲授、研讨和专题报告三种形式开展教学工作。
第一章绪论,内容包括:离子液体的定义、分类、合成、特性与电化学冶金。采取讲授形式进行教学。
第二至八章,内容包括: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离子液体电沉积金属、合金半导体膜及纳米膜,离子液体在金属电沉积、有价金属提取中的应用,离子液体电解还原制取金属及合金。采取讲授与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
第九章,内容包括:离子液体在无机合成及材料制备中的应用。采取专题报告形式进行教学。
第十章,内容包括:离子液体冶金的发展趋势。采取专题报告与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
这种多元化教学法,在坚持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的基础上,针对学科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大量引进研讨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师生互动;同时,根据我们开展的科研工作情况,在无机合成、材料制备及离子液体冶金发展等方面做了4个专题报告。从时间分配上看,讲授16学时、研讨14学时、专题报告8学时。在36学时内,除了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外,也重视对离子液体冶金原理和方法的指导,强调学生自学、科研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激发工艺技术创新意识。
(三)教学的程序与步骤
一是基础讲解。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很少有研究生通过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便能够透彻理解冶金工艺技术理论,特别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离子液体冶金。因此,我们在教学上着重讲解离子液体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现有的国内外试验研究成果,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离子液体冶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动态。
二是要点启发。离子液体具有多种特有的性能,在冶金上的运用也十分广泛。如此之多的内容在课堂上全部讲解,既不现实,也不必要。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学时安排,我们在让学生掌握本学科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围绕离子液体在冶金中的运用作要点介绍和思维启发。这一环节很关键,有助于学生课后自学的开展。
三是课后自学。针对本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我们向学生推荐有关书籍文献,让学生在课后自学,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和专题报告,以便下次进行课堂研讨,从而促使学生逐步提高探索、分析和思维能力。
四是课堂研讨。在学生课后独自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除了第一章的绪论部分外,每次课程讲授之后,我们都利用近一半的时间,针对重点、疑点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进行学术研讨、思想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和理解。
五是总结提升。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训练学生思维,培养综合能力,在每个章节的教学研讨后,我们都注意做好梳理总结工作,根据学生所提出的普遍性质疑问题和课堂研讨的内容,做出比较全面、深入的回答,从而确保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六是综合考核。为避免“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出现,我们摒弃了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采取撰写专题学术研究论文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知识和综合能力的评价。最后,结合平时学习的态度、研讨问题的程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
以上6个教学环节,相互之间是彼此联系、互为补充的。“基础讲解”和“要点启发”环节,更多体现了课程的理论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课后自学”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研讨”和“总结提升”环节,更多体现了教学的思想性、现实性和针对性;而“综合考核”环节,对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考核评定,同时考查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创新性。
二、离子液体冶金研究生课程多元化教学法的要点把控
(一)在教学安排上力求科学合理
要保证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教学安排十分重要。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生源质量的下降,研究生教学普遍存在课程设置相对滞后、研究生培养质与量矛盾突出等问题。[1]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教学安排上,我们认真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合理设置教授课程,及时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了多元化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二)在教学形式上加强师生互动
我们的多元化教学法,既在一定程度上坚持并优化了按章节体系全面系统进行讲授的方式,又切实引进了研讨和专题报告两种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运用知识,更要学会科研方法,培育创新精神。
而研讨式教学,则是在教师引导和学生大量阅读的前提条件下,基于某个内容或问题让学生开展自我阐述、讨论。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增进了师生的互动。师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有利于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合作,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既提高了研究生的自学和科研能力,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在教学考核上尽量切实有效
目前,高校对学生常见的考核方式有两种:考试和论文。考试方式,从传授知识的角度讲具备一定的优势,可以促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但很难充分反映学生的能力;论文方式则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但是交论文也有弊病,容易出现抄袭和冒名顶替等现象。
我们的考核,以论文考核为主,同时结合学生平时的态度和能力表现,综合评定出学生的成绩。为了确保考核的全面与公正,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扎实认真地做好论文评审工作,详细审查和评定学生的论文质量;二是高度重视平常教学的质量,在认真开展教学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平时表现;三是加强意见的收集和反馈。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对课程安排的意见和授课教师的评价,以便教师及时改正和进步,对课程不断优化和完善。
对学生而言,要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取得好成绩,必须在课前进行预习,带着自己的问题和观点走进课堂,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课后要积极拓展知识技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三、多元化教学的效果分析
(一)促进了教师的自身进步
从教的一方来看,这种多元化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而促使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和进步。
由于引入了互动教学,如果不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容易使课堂杂乱无序,偏离教学内容。这就迫使我们在上课前就要预想好可能出现的情况及相应的对策,同时在课堂上要有足够的掌控能力,做到事前尽可能避免出现“走题”情况,在真出现“走题”时,能够及时把学生的思考和研讨方向引导回来。
实施多元化教学,绝不能够照本宣科,教师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教学艺术,而且还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要对某些专题不断深入探索研究。为此,我们根据本课题组多年的科研专长和研究成果,尽可能讲授我们研究专长领域的内容,从而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教学与科研的互促机制,也积极促进了我们融教学与科研于一体的研究型教学团队的建设。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学的一方来看,这种多元化教学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增强了学习主动性,提升了科研和创新能力。我们的多元化教学法,通过较为系统全面的讲授和有针对性的专题研讨与训练活动,学生大都能够独立收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与书籍,主动获取所需知识,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熟悉了相关科研活动的程序,增强了创新意识,提升了科研工作能力。课程结束后递交的学术论文,给学生提供了系统梳理思路、探讨问题的机会,从中也闪现了很多新颖的学术观点。
活跃了学术气氛,提高了学习效果。在课堂讲授、研讨和专题报告中,学生们都积极参与其中,课堂学术气氛积极、活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有时候学生虽然对理论知识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但通过交流和研讨,学生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扩充了知识容量,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但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在离子液体冶金课程教学上探索实施的这套多元化教学法,较为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是对研究生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
[ 注 释 ]
篇5
一、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多元化及网络教学平台多元化
培养市场营销“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市场营销学是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立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营销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实践课老师只有成为“双师型”教师,才能有力的增强实践教学的设计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一,采取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积极聘请省内外著名专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高校做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参与拟订学科发展计划和实验室建设,联合进行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承担部分教学科研任务。其二,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
二、校内实践教育多元化
1.建立高仿真性的职业环境实验实训。校内实训是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需要,通过校内实训可以就某一技能或操作在集中时间内进行反复训练,直至掌握。这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进入职业角色,了解生产经营,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校外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市场营销模拟实验是运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模拟企业的经营环境,供模拟参与者进行企业经营决策的教学和训练的方式。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采用模拟实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验室里就有机会运用营销理论和营销策略,从事企业整体运作的经营决策活动,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决策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引进市场营销软件,如世格SimMarketing 营销模拟系统、用友沙盘教学系统、因纳特营销模拟系统等。
2.依托第二三课堂,拓展学生科研和创业能力。学生通过第一课堂,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依托第二课堂,训练专业技能;创建第三课堂,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以学术节为平台,开展多姿多采的学术活动。学校现有CI策划协会、“挑战杯”团队等学术社团,每学期举办学术节活动。如创业设计大赛、CI设计、我行我销、商业策划、企业营销诊断、ERP、管理模拟决策大赛等学术性活动,构成了培养本科生探索性学习能力、提高创新和科研能力的课外学习体系。营销理论与实战经验论坛。将实战企业家和学院派知名学者请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通过介绍营销理论前沿为学生提供理论和营销实践经验。
三、校外实践教育多元化
1.校外实习:校企合作形式多元化。学校的空间是有限的,特别是近几年来招生数逐年增加,绝大多数高校校内资源满足不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要求。所以应该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与国家、省、市高科技园区的合作、学校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学校与研究院的合作、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可以根据企业或者社会需求选题,这样不仅能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发挥大学科技人才的优势,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可采用以顶岗操作、毕业实习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方式。
2.毕业论文(设计)实习方式及考核方式多元化。在实习方式上高校应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内蒙古财经学院商务学院2003年系统提出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将该专业按照“一训两段三模块”将“研究型、应用型、创业型”三类学生实习分别安排。为了保证实习效果,学院制订周密实习计划与实习指导书,明确了学生在实习中的具体内容、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实习过程中的具体要求,以指导学生的实习工作顺利有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考核方式多元化。学生毕业论文形式由传统的单一的学术型论文,拓展为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营销诊断、案例分析、管理设计五种形式供学生选择。对学生论文的评价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毕业论文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指导老师的评分占40%,评阅老师的评分占30%,但评阅老师可以否决毕业论文,这样毕业论文就必须修改,答辩小组的评分占30%,三者加总的分数为毕业论文的最后得分。
3.社会实践多元化。(1)认知实训。组织学生到工商企业,大型商贸中心现场观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2)专业调研。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调研、策划练习,在组织时建议调研主题要结合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在课程进行中布置一定的案例调研,让学生走到熟悉的公共服务企业,如超市、商场、快餐店等观察体验,将调研成果渗入课堂的专题案例研讨中。(3)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及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具体做法是:教师联系合作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合同;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从事各项工作,明确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作用;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内容的同时,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市场调查;制定项目计划并与企业合作实际操作项目;企业负责打分和方案的应用,并提出运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总结项目执行情况。项目教学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可以达到与企业互惠互利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假期实践。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应聘营销职位,进入企业考察与实践积累经验,理论联系实际。使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真正成为在各级工商企业、管理部门和各类营销岗位上从事市场营销、市场管理、市场策划、市场开拓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5)学生自主创业。在学校周边设立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还能为全校师生服务。新建本科院校可借鉴这样做法,建立移动式跳蚤市场,为学生创业提供一些基础条件,在学校开辟一条商业街,面向学生招商。为帮助同学稳步经营,学院配备指导老师。(6)建立商业实体。实现专业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创业园相结合。帮助指导学生成立营销创业园,将有助于学生在创业中学习成长。典型形式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具体业务为纽带的“学生营销公司”,并以该公司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载体。建立商业实体、创业园,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好产权及可接纳的学生数量等问题。
四、营造创业环境,培养创业精神,手段多元化
1.共同形成一个优越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新经济形势下,政府对大学生的创业给予鼓励、支持、引导和服务,为大学生创业营造了一个良好政策环境、法规保障系统。降低大学生的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创办企业的注册资金,减免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全社会基本达成共识,形成一种创业文化,激励大学生创业行为。
2.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结合社会经济形势分析大学生创业的现状,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创业过程。通过写调查报告、专题讨论和出墙报等,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启发学生的创业动机。设置弹性创业教育学分制,使其成为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以此来强化创业教育。
3.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体系。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资金融资渠道,实现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级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目前,国家已经在大学生创业基金上进行了大批的资金投入,社会企业有的专门设立了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扶持学生创业团队成功创业;高校设立创业基金。政府、社会、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是对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提供一定比例的支持,并不是为其提供全部的资金支持,还要学会整合和挖掘校友资源、家长资源,让这些资源发挥优势,与学校合作打造创业教育实践的硬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大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
五、职业技能认证多元化
实现专业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认证一体化。构建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1 +N”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文凭+多个证书)。
营销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职业资格认证的历史并不久,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应当与职业技能认证挂钩。鼓励学生参加中国市场学会与教育部考试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认证考试,获得认证后,即可享受市场营销学会的会员推荐,为就业开辟新的渠道。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组织模式多元化改革项目,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集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毕业论文以及教学管理等综合改革、整体优化于一体,着力于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着重已有成果的集成和应用,在已有改革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继承创新。该成果解决了管理类专业,多年来在教学、科研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为管理类专业办学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创了新途径。这项改革,将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目标产生明显效果,并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6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一直给语文教师带来困扰。王力先生认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张志公老先生曾经说过:“怎样对待和处理文言文问题,是一个很需要加深研究的相当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要有眼前的办法,要有长远的打算。”
从教学工作来讲,多元化教学方式即多种教学方式,包括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等以及新课改以后“以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合作探究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着眼于现代文言文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全面训练和发展活动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文言文教学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针对新课改以来普通中学的文言文教学方面,涉及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中的文言文教学部分极少,普通中学和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差异较大,也有着较大的区别。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研究者多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的研究对象也有着差别
(1)研究角度为共时研究,着眼于宏观把握,对象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或教学模式。华中师范大学的万进峰和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志凯都以“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研究”为题作了他们的硕士论文。王志凯对“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重新界定,他从语言学、课程论两个角度,对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的科学性与可能性提出质疑的同时,运用文本互文性理论,对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提出个人的见解。而万进峰从文言文教学目的和文言文教学目的制定思路科学与否切入,将文言文教育的主要因素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对文言文教育研究的突破。华东师范大学的易建平从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选文角度撰写了他的硕士论文。许令仪提出要结合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和文言文本身的特点,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归纳教学理论应用到文言文的教学模式中。
(2)研究角度为共时研究,着眼于课堂实践,对象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东北师范大学的张海峡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向旭提出:“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代性不强”“教学实践中能采用的教学手段有限,特别是很少用现代教学传媒;师生之间文言水平差异较大,不易实行共享学习,教学相长;学生缺乏学习文言的大环境。”这的确是众多语文教师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邓美娟对诵读教学法进行了界定,并回顾了我国诵读教学法的历史。她又从多个角度对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同时她认为在文言文诵读教学中要运用多种诵读方法和方式。
(3)研究角度为历时研究,着眼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或沿革。陈莉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文化要创新和发展就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张锋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中学文言文教学历经了一个由传统迈向现代、由保守趋于开放的变革过程,事实上文言文教学已严重滞后于教育教学理论的现状: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方法陈旧,“教”与“考”严重脱节,教学实践缺乏相应理论的指导;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无从凸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够。种种问题表明,文言文教学确实是困扰众多语文教师的难题。
2.研究者为一线语文教师,立足于以应试为主的中学文言文教学,而非整体的文言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切身体会,并进一步升华为理论,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借鉴的平台。王海华认为,文言文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从激趣导入、朗读催趣、趣味导学、趣味延伸四个环节着手,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其对古文的阅读鉴赏力。但是,截至目前,这类研究成果尚不多见。
(二)多元化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有关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各科教学中应用的成果也较多,研究者均为一线教师,只是研究对象有所不同。就现有成果来看,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研究者为中学教师,教育方式以应试教育为主,研究对象为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其任教学科的应用,但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1)研究者的侧重点为应用研究。卓伟的《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探究》一文中提到:在授课过程中,一是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出许多书本上无法直接表现的图像、视频、动画,使文章内容显得更加直观、形象;二是可以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感悟保留、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三是可以开展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理解文章。虽然两者以上可称为多,但是仅仅三种教学方式稍显单薄。张美凤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式》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非常重要,教学内容可以进行多元解读,教学成果可以多元评价。在中学教学评价过程中能够将平时成绩计入学业水平考核的范畴,不失为一种突破。
(2)研究者的侧重点为理论研究。周松柏的文章题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内容主要阐述了多元化教学特点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两部分。在探讨教学方法时他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教学课程要进行合理评价,适时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孙丽丹的《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探讨》一文中提出要做到思维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的多元化。这种文章属指导纲领性质的纯理论文章,可操作性不强。
2.研究者为高等学校或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方式着重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研究对象为多元化教学本身或多元化教学方式在其任教学科中的应用。
过彩虹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思考》一文对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了界定,认为它是用八种智能进行教学,用全新的方式激励和帮助学生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并整理出了多元化教学设计五步骤:一是聚焦并分析内容,二是陈述具体教学目标和结果,三是从“多元智能工具箱”中选择适当的工具,四是明确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五是确定教学活动程序。充分应用KWL目标开展唤醒、拓展、教学、迁移四阶段教学。利用6S调色板完成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决定。文章对多元化教学方式思考较为深入,提出了个人实践教学的方法步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
四川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副教授吴小华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探析》从艺术设计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包含传统教学方式、现代教学方式、综合教学方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种类、特性及利弊。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陈明的文章《高职教育背景下英语多元化教学的启示》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阐述了英语多元化教学的意义及启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陈曦的《多元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一文提出,多元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发生改变,变灌输式教课为自主式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强化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材施教,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有效推进教学资源整合。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的应用,可以激发教师教学自主性,体现学生自主性和任务教学的特点。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虽多,但大都是单篇的侧重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论文或硕士毕业论文,众多的硕士论文虽然在理论上都有着各种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未能真正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中学一线语文教师较多地研究了多元化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个人实践教学的领悟和反思,但是探讨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的成果较少。
(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课题“多元化教学方式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143031]。)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志凯.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张海侠.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许令仪.中学文言文教学模式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张锋.文言文教学之历史沿革与革新策略[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邓爱丽.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洪素娥.情境教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篇7
一、岗位与项目教学法结合的重要性
(一)职业的与应用文种结合
据网络资料显示,按照目前对职业的划分,职业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六大类。当然,划分标准和依据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在此就不赘述了。每个职业范围内有各种岗位。岗位原指军警守卫的处所,现在泛指职位。职位,即机关或团体中执行一定职务的位置,并承担相应的工作。每位大学生毕业之前,都应该有一个职业规划,职业不同,对应用文文种的运用也不同。大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除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实训外,更重要的是突破原有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体系的瓶颈,找到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岗位与项目教学法结合
按照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可开展项目式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授课。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含义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全参与项目,“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另一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以后,学生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内容
(一)小组分工教学
应用文写作项目教学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课堂上开展小组分工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完成相关项目的写作。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例如,按照应用文体的大类,可以分为行政公文组;事务文书组;公关礼仪文书组;专用文书组。每一个小组负责对文种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写法及注意事项、写作例文、写作实训进行集中学习,了解以后,能够熟练运用。
(二)工作室教学
1.工作室教学内容阐述
以工作室的形式进行教学,将学生按不同写作项目分为不同的工作室,工作室独立完成各自项目,同时各工作室之间根据项目情境展开交流与合作。工作室的划分,以工作岗位为依据。不同的专业,工作岗位不同。以汉语专业为例,常见的工作岗位有教师岗、办公室文员岗、行政助理岗、编辑岗、记者岗等等,因此,成立的工作室依次为教师工作室、办公室文员工作室、行政处理工作室、编辑工作室、记者工作室等等。每个工作室负责学习与本岗位有关的所有应用文种,掌握写法,识别正误。以教师工作室为例,此工作室的学生必须掌握教案文种的相关知识,包括教案的界定与作用,教案的特点与分类,教案的写作要求,教案的写作范例。此外,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工作室的学生还应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
2.工作室教学体现培养的差异性
在整个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工作室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培养,体现培养的差异性。培养的差异性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客观规律,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必然结果。也只有使在校学生接受差异性的教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的技能专长,避免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打上“批量产品”的标签。只有高等学校的培养具有差异性,其毕业生才能有特色,才会在就业市场具有竞争力。[3]此外,通过工作室的组建,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另一方面,工作室内的学生团结合作,可增加彼此的凝聚力。有差异性的学习与培养,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让我学”转变为“我想学”。
三、构建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按照项目教学法,构建多元化考评体系。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考评方式以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这样以来,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无法考核。新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项目教学法,考核以多元化形式进行。
(一)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注重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其中平时过程性考核以完成项目的进度与分工的科学性为主,可占总成绩的50%;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以完成项目的质量与团结合作情况为主,可占总成绩的50%。平时过程性考核时间不固定,突显项目教学法的特征。期末终结性考核包括统一考试和课堂汇报。统一考试以最常用的文种为主,题型以“根据材料写应用文种”为主,不再考究应用文理论知识。
(二)课堂汇报和课后练习相结合
课堂汇报形式灵活,可以通过项目的形式R报,主选一个汇报人,也可按照工作室或者小组分工不同,集体汇报一个项目。为提高汇报质量,要求采用多媒体形式,制作精美的PPT,准备规范的教案。成绩根据汇报的情况评分。课后练习以加分的方式呈现,学生利用课外之余,对比较感兴趣的文种进行自学,做相关的练习检验自学效果。
(三)学生考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
原有的应用文写作考评以教师一人为主,学生基本不参与。依据岗位需求和项目教学法的不同,学生也可参与成绩考评。学生分小组或者工作室汇报时,本组或者本工作室的人员不参与考评,其他小组或者工作室的人员均可对汇报进行评分。教师给出评分标准,学生根据听课的情况评分。最后的成绩将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平均,这样以来,学生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更有效。
四、搭建校外实践实训平台
根据岗位需求,结合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搭建校外多元化的实践实训平台。根据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只讲不练或者简单的课堂练习已经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文水平了。为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文写作人才,需高度重视校外实践实训平台的搭建。一方面,各高校力争与政府机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合作,建设一批专业技能实践实训基地,建构起学校与社会、校内与校外互动的技能训练模式。这样以来,以工作室开展的项目教学成果可以得到有力的检验。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到校外企业、机关、社区、农村开展短期见习,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应用文的使用情况,判断应用文种使用的正误。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提前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加深应用文的了解,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项目编号:本文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6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与质量工程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JY05。
作者简介:郑小琼(1983-),女,汉族,四川绵阳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任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巴蜀文化。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代应用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裴显生主编.《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周成霞主编.《岗位应用文写作》[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参考文献
[1]王洪泉.《大学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探索,2012,(9).
篇8
1.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内容
管理沟通在每一项管理工作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时是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有时是企业与外部之间的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特有的联系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放大,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管理沟通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讲述沟通的基本原理。管理沟通课程涉及了众多的相关理论与学科主要包括人际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语言学、社会学等。在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主要讲述有关沟通的基本知识、人际沟通、技术辅助沟通、组织沟通。第二部分主要是进行管理者个人的沟通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商务写作、演讲、谈判、会见与面试、倾听、会议管理等。第三部分主要是管理者组织沟通策划能力,如危机管理与企业变革中的沟通、跨文化沟通和企业外部沟通等。
2.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目的
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应该强调应用性和实用性,强调理论结合实践。管理沟通课程的设置就是让学生学习管理沟通的基本原理,培养正确的沟通理念,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实现管理的各项职能。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本的沟通策略。具体说来通过管理沟通的教学将着重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在管理工作中,无论是组织信息的传递,还是日常工作中的书信往来、与人谈话,都要求管理者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非语言符号的识别及运用能力。非语言符号是人们沟通的另一重要途径。从某些方面来讲,它具有优于语言符号的特点。非语言沟通比语言沟通更为普遍、简单和生动,是语言沟通的重要辅助工具,但如何正确识别和运用非语言符号是人们沟通中的一大难题。管理沟通课程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通过观察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和运用技巧。
(3)沟通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通讯技术的革命。先进的沟通技术简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管理沟通中,综合利用这些沟通技术,是当今管理人员必备的能力之一。在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网络、使用各种视听辅助工具等,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利用沟通技术的能力。
(4)逻辑思维能力。沟通的行为大部分是语言与非语言活动行为。这些都与思维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正确地理解他人的信息,都离不开良好的清晰的逻辑思维。沟通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个复杂的逻辑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过程。
(5)判断选择能力。沟通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之所以艰难,是因为有效沟通的全部真谛在于一个人能够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进行沟通。在整个沟通过程中,会有许多可变的因素,不同的人、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沟通渠道、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会产生不同的沟通效果。所以,在沟通中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断变化的因素,及时判断选择更合适的沟通方式。
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目标决定了蕴涵在其教学方法中的资源整合性与创新性外化为灵活多样的现实模拟为主的教学形式。而传统的教学以课堂为中心,教师完成教案教学为任务,并把此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唯一任务。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环节也是以此为中心,教师上课实际上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这种教学把丰富复杂,变动不拘的教学过程,简约化为固定的认识活动。管理沟通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与这一课程的性质、特征和目标不适应。管理沟通课程应该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1.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不同。因此,应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科学化,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所谓教学手段, 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 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多元化,应打破“ 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形式,可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网络课程、录像、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教学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内容。一个恰到好处的评价,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可以改善课堂教学,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的进行学习和发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多侧面进行评价。
三、管理沟通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设计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管理沟通教学的一大特色。在管理沟通的案例教学中,由于学生是主角,通过他们的亲身参与,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案例进行讨论, 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应用,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对工商企业案例分析、实战观摩、沟通技能的训练,培训学生实际操作技巧,也就是让学生通过个人及集体分析案例中所描述的沟通问题,拟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归纳与领悟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思维方法,掌握沟通的技能。
2.情景教学法。管理沟通的课程可以分为知识性内容和技能性两大类。但是,管理沟通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输沟通知识,而是基于沟通隐性知识转移的沟通能力开发,并从中训练学生沟通技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观察与反思、探索与实践。情境学习强调,知识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呈现,即在以规范方式包含知识的真实场景和应用中呈现,以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管理沟通中的情景教学打破了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惯例,注重学习者对真实沟通情境或模仿真实的沟通虚拟情境的心灵体验。教师预先设定沟通情境目标,指导学生按照具体管理目标要求进行管理沟通相关活动教学的模拟活动,这种沟通活动模拟主要训练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判断决策分析能力。主要是角色扮演,使学生们身临其境,体验管理沟通中的千变万化的情景,并能随机应变地做出决策。
3.实践教学法。管理沟通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加强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是只靠理论教学就可以达到的,它们同样离不开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实践教学。通过管理沟通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认识,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还可以通过沟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个性、创新思维、沟通能力的培养。高校管理沟通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使同学进一步了解并感受企业中具体的沟通问题。学校不仅可以定期组织开展全校性相关比赛,同时,学校可以建立一批校外实践基地,为大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实际的训练和演习场所。
4.讨论交流法。管理沟通的教学应该坚持以实践练习为主、鼓励学生参与的原则,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既要用理论指导实践练习,又要在实践练习中理解理论。因此,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无论是理论演绎,还是技能训练,都应该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领悟理论的真谛、掌握技能的诀窍。
5.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多媒体教学为教学手段多样化提供了可能。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6.教学评价多元化。管理沟通的评价内容应全面,应涵盖情感、认知,行为、实践等多个层面。考试方法上,对传统的单一的闭卷考试进行革新,采取多样化的考评方式,闭卷、开卷、口试、笔试、操作考评并重。学位论文、毕业论文均可考虑采取提交企业沟通案例调查报告或提交一份富有创意的“沟通策划书”等方式完成,由企业家、学科专家、教师参与考评。
总之,管理沟通课程是一门正在推广的课程,缺乏现成的教学体系和充分的教学资料,也缺乏教学经验,一切都在探讨之中。管理沟通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张 蓓:财经课多元化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2006,(14)
[2]沈远平:浅谈MBA管理沟通课程教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7)
[3]周凤岗: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设想[J].高等理科教育,2001,(1)
篇9
1.2高校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模块的多元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生物化学检验应用素质,教师要进行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模块的应用,确保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进行问题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讲座式教学法、直授教学法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病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实现教学方式的“形象化”、“趣味化”,实现学生思维的有效启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应用素质,保证其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模块的正常开展。在生物化学检验教学模块中,通过对多媒体教学模块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力,更加方便以后的实验教学模块的开展。该模块的开展更有利于将生物化学检验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抽象的生物化学检验知识概念变得形象化、生动化,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生物化学检验知识概念的理解。在多媒体教学模块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上台来充当“教师角色”,这一定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进行学生学习的引导,保证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避免“黑板式”教学法的不足,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化学检验应用能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验应用素质,高校要进行实验室的开放,给学生更多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探究。在该模块中,教学也要进行新技术、新实验等的更新,保证实验教学模块的正常开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放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从而确保其对生物化学检验理论知识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动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消化,进行实践应用素质的提升,确保其综合应用素质的优化。实验室的针对性开放,是发展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开放,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只做辅导。实验后,老师做全面总结,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作详细的答疑与讨论。通过定期开放实验室,巩固实验操作基本技能训练及相关知识介绍,不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多元化教学模块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的引导,确保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其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学习思维,实验应用思维等。在理论及其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进行教学目标的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做好生物化学检验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工作,切实提升该专业的课堂应用效果,保证学生的生物化学综合应用素质的提升,以奠定学生科研工作的基础,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开展学生科研工作是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有效方法,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与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实施、总结、撰写过程,无疑对指导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加强学习,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新进展及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已的带教能力和教学水平。
篇10
研讨式教学法的内涵
研讨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研究、讨论的一种综合式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研究性教学,让学习者主动收集大量的学习资料并自主独立学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和开拓的创新精神去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学会探求真理,提升自我的思维能力。因此,研讨式教学法完全可以弥补传统式教学的种种不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真正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应该在大学数学课堂里得到提倡和普及。
研讨式教学法所具备的条件
湖南工学院是一所典型的以工为主,经、管、文、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工科院校。近年来,学院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明确地指出:基础课程的教学应以专业特色为导向,教师可以灵活地安排教学课时,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必需、够用”的数学知识,教学成果评价和考试体系可以多元化。方案的提出让教师在授课中真正有权做到有的放失,也为研讨式教学法深入课堂提供了保障。
传统教学模式下,采用同一进度、同一教案、同一难度,一方面限制了高水平学生发展,另一方面,基础差的学生压力越来越大,丧失了学习兴趣。目前,我院在电信学院试点了分层次教学,很好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也为研讨式教学法逐步深入课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的发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课教师除了具有科研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经验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应用能力。我院部分教师经过培训和自身的刻苦钻研,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他们能够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课堂,引领学生通过计算机(如SPSS、MATLAB等软件)和仿真解决实际应用,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这就为研讨式教学法逐步深入课堂提供了师资力量。
研讨式教学法的实例分析
分层教学的组织实施 我院在信学院已经开启了分层教学模式,按照专业(自动化、电气、电子)在进校后进行一次数学测试,以成绩为依据,分成了3个A班、4个B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公平公正,在大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适当调整,进行二次分班。
教学方案的制定 对A班学生教学侧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为教学目标;B班学生教学侧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研讨式教学法深入课堂 在讲解定积分时,笔者将10张同样的卡片(卡片由一个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上方剪掉一条抛物线)分发给10个小组,5人一组开始讨论:此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讨论非常激烈。15分钟讨论过后,当笔者问及答案和思路时,几乎全班同学都在摇头。于是,在同学们求知欲被激发的时候,笔者适时引入了曲边梯形的概念,并将微元法的思想应用到本例中,从而归纳得出了定积分的定义、计算原理和应用背景。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课后笔者会适当的布置一些开放性练习,让学生自主研究。A班:(实际应用),有等腰梯形的阀门,它的上底、下底、高自我设置,较长的底边与水面相齐,试计算阀门一侧所受的水压力?B班:(基础应用)请自我举一例,“如何利用定积分的思想解决数列的极限问题”。
考核方式呈现多元化 考核方式与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学生的考核方式较之以前呈现多元化。期末卷面成绩占50%,教师评价占20%,讨论小组评价占10%,课程论文占20%。
结论 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和初步研究能力有所增强,除了期末测试成绩较之其他院系有所提高外,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的参与度也明显提高了。这充分地说明了我院分层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研讨式教学法的逐步推进,对高等数学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应该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真正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洪才.想念洪堡――柏林人学创立200周年纪念[J].复旦教育论坛,2010(6):21.
[2]鹿守副.浅议研讨式教学法[J].焦作大学学报.1999(3).
篇11
二、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PBL教学模式要适应新的社会变化设计学习情境,可以锻炼学习问题的普适性的能力,对学习的评价可以给予不同的角度,还可以建立一个对问题的独特理解,通过探讨以及对自己的理解进行评价时,知识就会得以发展,在处理问题并获得经验,使知识进一步积累。PBL的优点为灵活性和多样性为特征的学习方法,在多样化的背景下,它可以在不同的学科及学科间以多样化的方式应用,更有效地创造有用的知识体系,学生锻炼培养沟通、报告写作、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等能力,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PBL与中国传统教育在学和作两个方面有融合、批判思考和讨论等七个方面都与古典中国教育哲学相吻合。通过一些实证研究,学者发现,PBL在教学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本教学改革的实施内容和阶段
1、实施的内容
第一,在教学组内建立起问题导向的教学理念。旅游专业教学团队要从领导到教师对问题导向教学法接纳和重视,需要领导在理念和制度上的支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对改革的热情,为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规划出所需的相关教学资源。师资方面,质和量要求有明显提高,不仅要适应分组讨论、调研和撰写论文的数量要求,还要保证教师指导能力适应这一教学法。这对教师要求不仅局限在旅游专业,还要求在其他领域也具备深厚的指导能力。资料方面,需要学校扩大图书馆数量、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课程编排方面,要发挥主动性,对现有教材重新整合。课题研究结论中要明确给出所需要的资源类别和数量。
第三,整理出设计问题所遵循的原则。问题设计是决定PBL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问题的质量不仅影响小组功能的发挥,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以及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问题设计的恰当,会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获得传统教学中很难获得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制定PBL教学法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PBL的评价方式不是单一的,是多元化的,包括考试、报告、个人或者团体的演示、案例研究、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等,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这个教学法的接受和认可,提供有效实施的动力。因此,课题要提出一个合理的考评体系。
以上四个目标依次递进,理念更新是教改的前提,充足的教学资源是保障,合理的问题设计是核心,科学的考评方法是巩固,四个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四个目标的完成将为旅游管理专业的PBL教学法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课题预计实施十六周,每周课前将问题进行布置,给学生至少一周的时间进行材料搜集、小组讨论、论文写作及幻灯片的制作。问题的设计遵循3C3R模式,3C是指内容、背景和关联度等核心元素,3R是指研究、推理和反思等过程性元素。形成了九个步骤即问题目标设定、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背景分析、PBL问题提出、问题可行性分析、相关分析、问题校准、反思元素建立、相关关系检查等。每一周的问题从设计到学生作答效果反思,不断地提炼和筛选有生命力、有张力的问题,沉淀下来,为下一个学期的教学奠定基础。在实施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注意学生的反应,考察问题与学生的能力是否相匹配,专科、本科的学生适用于什么难度等等。对学生的考核要多元化,包括考试、报告、自我评价、第三方评价、演示水平等等,最后根据权重,做出综合性的考核结论。
在比较评估阶段,学期期末要对PBL教学法进行评估。评估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生的反馈研究,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体验和感受。学生的反馈比较需要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针对学生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效果。教师组织座谈,将PBL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进行分享,共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绩、问题,并共同商讨下一教学循环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3、本项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篇12
教育部于2001年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该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建立了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强调个性化教学,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自主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这与多元智能理论(Gardner,1983)的智能多元化和个性化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本文将从多元智能观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其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现实化,以期系统全面地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结构及特征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首次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八种智能要素组成的:(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c Intelligence),即创造性地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2)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即使用数字和推理、抽象思维、分析与归纳问题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即立体化思维的能力。(4)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即使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5)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即辨认节奏、音乐和旋律的能力。(6)人际交往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交往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7)自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了解自己、约束自己以及辨认自己与他人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能力。(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指一个人与大自然的亲和能力,也包括辨认文化型产物的能力。[2]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有如下四个重要特征:
(1)注重整体性。上述八种智能同等重要,教育者应对这八种智能给予相同注意力。
(2)强调差异性。尽管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由于不同环境及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使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这种智能的差异性应该受到教育者的关注。
(3)突出实践性。智能是个体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4)重视开发性。人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教育者的开发。[2]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现实化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倡导的外语教学法,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它主要关注语言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学习者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试,充分发挥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标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标语,在“干”中学,“用”中学。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合更多的智能活动,有效调动不同智能倾向学生的兴奋点,发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智力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同样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注重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智能,与任务型教学法宗旨不谋而合,正好可以让任务型教学法更为完善更富有特色。
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与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可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在多元智能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笔者认为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尝试。
1.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过程中,尽量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素材和更多样的活动方式。如,在听力训练方面,教师不应局限于让学生听懂教材设计的听力练习,而应该把范围扩大,可以听英语故事、演讲,看动画片,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以及借助实物,配以动作进行表情教学。由于多种智能手段的参与,可以将对听力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吸引过来。再如,可以通过记日记、写英语作文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英文写作的兴趣和理解。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与多元智能的发展是同步的,他们的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都获得了相应提高。
2.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设计更多元的授课方式。比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大意,同时锻炼他们运用新词汇进行表达的能力,但这一课堂活动方式使很多学生非常紧张。如果运用多元智能的理论,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教学目的可以通过若干途径来达到。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复述,这为学生增加了讨论和交流的机会,也由于任务的分化而变得轻松。
3.关注学生的智能弱势,拓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能力一般说来是不可能均衡发展的,因为八种智能要素会存在强弱的差异。那么,教师在对待每个学生的时候,既应看到其智能上的强项,又须重视改善弱项。比如,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突出利用学生的强项,而在复习或强化知识的时候,锻炼提升其弱项,从而促进学生多种智能的均衡发展。
4.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多元化,以便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应将学生的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各种英语活动中的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一起纳入到评价中,改变考分决定一切的做法。
以下是多元智能要素开发和任务型英语教学活动的关系表。
智能──任务型教学活动对应表
英语能力
与多元智能理论
结合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开发智能
听
听英语故事、新闻、歌曲
为课文情景配背景音乐
听演讲
借助实物、图像进行表情教学
用英语进行交流讨论
言语-语言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音乐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
自知智能
说
要求学生以丰富的动作表情来
朗读课文、讲故事
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课文中
的图片含义
借助实物、图像或配以动作、
表情回答问题
英语小组就特定任务进行
交流讨论
要求学生就课文某一场景进
行英语演讲
英语游戏
言语-语言智能
逻辑-数理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音乐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
读
独立思考阅读课文或者任务
型材料
阅读后进行归纳、总结
记阅读笔记
任务小组阅读讨论
言语-语言智能
逻辑-数理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
自知智能
写
记英语日记、课堂笔记、观
察笔记
写英语作文
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英语电子作品
编制英语黑板报
言语-语言智能
逻辑-数理智能
音乐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
译
汉英、英汉互译任务
翻译兴趣小组
小组口译训练
言语-语言智能
逻辑-数理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
为进一步说明多元智能理论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现实化,我们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英语》(修订版)第二册(下)Unit 26 Lesson 102 的Miss Evans一文为例,进行课堂实践分析。我们为该课设计了课前、课堂、课后三个阶段的多元智能具体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任务,以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并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一)课前多元智能任务
1.任务:搜集整理有关“泰坦尼克”号事件的音像及文字资料,重写Miss Evans一文。在教师的帮助下制作多媒体课件The Story of Titanic。
2.目标: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及促进其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知智能。
3.材料来源:利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通过互联网检索文字及音像资料。
4.活动形式:以小组活动形式为主。
在这一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参与活动,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同时,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能独立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提高其阅读能力。
(二)课堂多元智能任务
1.任务:各小组分别向全班演示并讲解本组的The Story of Titanic。
2.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其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知智能。
3.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学习。
4.操作步骤: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既可以彼此发问,也可以接受老师的提问,从而营造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2)小组讨论,分析其他小组成果,取长补短。
(3)教师对各小组成果进行公正评价。
(三)课后多元智能任务
1.任务:各小组讨论“What can you learn from Miss Evans?”或者“What do you think of Miss Evans?”,每个组员应写出自己对Miss Evans 的评价。
2.目标: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发展其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3.活动形式:先小组合作,后个体操作。
4.操作步骤:
(1)小组讨论
(2)各小组成员个体操作,自定题目写作。
四、多元智能理论背景下的学生评价观
笔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学生评价,应遵循三个原则。
1.评价的多元化原则
根据多元智能的观点,每个学生都具备足以胜任日常生活的能力,但这些能力的评估,很难只靠传统纸笔测验就可以获得。因此,多元智能理论要求转变学生评价机制,进行多元评价,使其各种智能都得以开发。为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固守在考查语言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发展的测验成绩上,而应当拓宽评价指标,把学生评价扩展到除知识技能之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这就要求改变以往将纸笔测验作为唯一或主要的评价手段的现象,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除纸笔测验以外,还有访谈评价、问卷评价、小论文、成长档案袋评价和活动表现性评价等,以便最大限度地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评价的真实性原则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者及实践者看来,传统的学校教育评价是一种“虚假评价”,因为不重视学习概念、原理及技能的生活化和应用,所以这种抽象的习题考试所得出的成绩也并不能代表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所学的内容。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真实评价”,注重学生的所学与其经验相结合。认为,学习都是在相关的情景中进行,因此,评价也应在类似的情景中进行才有意义。加德纳称此为评价的“学徒模式”,是对现行普遍实施的“正式测验”模式的反击。[3]
这种评价的真实性原则具体体现为:(1)这种评价是持续、动态的,而非间断、静态的评价。评价不只是与考试相关连的一个概念,而应关心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使评价与课程、教学的推进相一致,使评价的实施日常化、过程化。(2)这种评价是“个人化的评价”,而非“机构化的评价”。“机构化评价是配合学校或行政单位的措施,其目的在于给学期分数、排名、筛选优良等”。多元智能理论所主张的评价强调以学生个人为本位,充分体现了加德纳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教育思想。
3.评价的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了解其独特的认知结构与特点,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加德纳(1933)指出,任何新的评价体制都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即评价学生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其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只有适合学生特定发展阶段的评价才能使他们获益。[3]
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一个理论构想和框架,还需要进一步证明和补充,在其基础上建立的学生评价机制也需要不断完善。相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为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构建顺应时代精神的学生评价模式提供更多、更有益的借鉴。
五、结束语
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探讨了这一认知心理学理论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现实化。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多元化、个性化和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与当前外语教学中所提倡的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和交际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注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强调情景化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已成为外语教学中充满希望倍受欢迎的教学理念。在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多元智能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必定会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篇13
一、引言
研讨式教学在授课教师的引导和管理下,通过教师和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和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相比,研讨式教学能够广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因而在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工程应用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深受学生的欢迎。
一般认为,研讨式教学法以郭汉民教授提出的“五步”教学法为典型。[1] [2]该方法将研讨式教学分为“教学示范和布置任务”、“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讲课,老师评议”和“总结提高”五个步骤。上述方法在不少的课程教学,特别是在文科相关领域中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在研讨课程的具体组织方法上也有一些新的发展。[3] [4]本文结合我校研究生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的授课实践,针对选课学生专业基础的差异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提出了多元化研讨教学的组织方法。
二、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课程特点简介
通信网络理论与应用是针对通信与信息类研究生开设的36课时专业课程,授课内容涵盖了背景知识、基础理论、技术应用和前沿技术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既包括经典的通信网络理论(包括排队论、图论等),也包括一些热点方向的关键技术(比如认知网络、协同通信等)和典型应用场景,还介绍了最通信网络方面最前沿的研究进展和动态。
由于该门课程面向全校,每年选择学习该课程的研究生专业背景差异也较大。以2014年选择本课程的研究生为例,虽然一半以上的研究生来自信息与通信工程,但选课学生总体上覆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约53%)、电子科学与技术(约13%)、控制科学与工程(约10%)、管理科学与工程(约7%)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约17%)五个不同的专业。
三、多元化研讨教学组织方法
由于授课内容覆盖面广、选课研究生专业背景差异大,直接应用目前的研讨式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的选择。即使授课教师指定了选择文献的方向和范围,学生自己选择的文献在重要性、难易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如果选择了不恰当的文献来阅读,既浪费了学生自己的时间,学生的收获也会大打折扣。2.研讨小组的划分。因为文献阅读的难易有不同,一些综述性的、原理性的文章相对简单,一些技术性强的文章相对难,而且文章的长短也不尽相同。因此,如果固定进行小组划分,不同小组所承担的工作量就会有很大差异,这对学生不公平,也会增加最终成绩评定的难度。
鉴于该课程的特点,我们逐渐探索,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研讨式授课方法。
第一步:文献阅读。由教师根据本次授课的内容,选定若干篇主要论文在授课前两周下发给学生,并根据文献的难易程度指导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阅读。这样可以节省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的时间,同时可以利用教师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选择更恰当的文献由学生阅读。
第二步:课堂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完成当次课的授课任务。特别注意要在讲解与后面研讨相关的内容时引出问题,启发大家思考。
第三步:根据当次课教授内容和研讨问题的不同,可以首先进行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或者直接由学员进行大班讲课,然后由其他学生提问,从而进行研讨。
第四步:针对本次研讨课的过程,教师进行总结。
最后,由学生根据研讨课的心得,总结成阅读报告和交流体会一起提交,作为评价学生课堂成绩的重要依据。在整个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多元化研讨教学组织的核心特点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文献的选择、分组大小和研讨形式等四个方面。
(一)根据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研讨
并不是任何授课内容都适合研讨型授课,比如像图论、排队论等基础理论,其进行研讨的余地不大,而认知网络、协同通信以及通信网络最新研究等新技术的授课内容进行研讨的余地就比较大。教师需要根据授课内容选择是否进行研讨授课。
(二)点面结合的文献选择
由于课程教授内容既有基础理论,也有专业技术,还有前沿动态,因此内容深浅各不相同。比如专业技术的内容较深,因此适合就某一技术点进行研讨;而前沿动态涉及的面比较广,适合在更开放的面上进行讨论。
(三)灵活有针对性的阅读小组划分
根据阅读文献的不同,在研讨小组的划分上也要有针对性的调整。专业性较强、有一定难度或者较长的文献,应进行分小组阅读和交流,这样能减轻每个人的工作量;偏重介绍性,专业深度较弱的文献可以由个人进行阅读总结,并做大班讲课。
(四)小组讨论与大班讲课相结合的研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