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演讲与口才教案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演讲与口才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演讲与口才教案

篇1

普通话里的音节分别属于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有些音节在词语和句子中使用的时候,失去原来的调值,变成一种既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如“别扭”( biè·niu) 中的“扭”,“结实” (jiē·shi)中的“实”,“漂亮” (piào·liɑnɡ) 中的“亮”。含有轻声音节的词就是轻声词。有的词读轻声和不读轻声意思好像没有什么区别,如“太阳”、“粮食”、“西瓜”;有的词读轻声和不读轻声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如“大意”读轻声的意思是“疏忽”,不读轻声是“大概的意思”;有的词则必须读成轻声,“别扭”、“老实”、“漂亮”否则就很难理解是什么意思。

轻声现象虽然在普通话里广泛存在,但是不宜将轻声音节看做一种声调而归为一个调类,因为读轻声的音节都有本调,只是在特定位置上出现的时候才读为轻声。把轻声看做一种音变现象是比较合适的。

轻声音节的主要特点是“轻”和“短”。“轻”是因为发音弱,使音节的高低变化十分模糊,“短”是因为音节失去了高低变化的余地。

2.轻声训练

普通话中的音节一般要读为轻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气词。例:走吧、写阿他呢、就是嘛、好吗

(2)助词。例:吃的、高兴地、说得(好)、看着、写了

(3)叠音词和重叠动词末一个音节。例:妈妈、姐姐、星星、娃娃、走走、练练

(4)表示趋向的动词。例:进来、出去、拿回来、跳过去、黑下来

(5)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例:山上、地下、屋里、那边、后面

(6)某些词的后缀。例:剪子、车子、木头、石头、我们、先生们

(7)一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后一个音节。

二、欣赏苑

父爱的高度

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自行车,带着我便摸黑去赶热闹。

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耻,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 “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父亲说:“去就去么,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你不去?”

“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你的位置好!”一边托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

我不知怎么搞得,眼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

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

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欣赏小提示]

1.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便是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动听的声音把课文读一遍,要做到正确、流利。

2.你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操作台

要求:读课文,讲故事

1.把课文互相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遍,要做到正确、流利。

2.听故事。

3.你能把故事讲给自己的同桌听吗?

4.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5.你有过相同的经历和体验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四、实践园

1.绕口令练习(鼻韵母练习)

山前有个严圆眼,山后有个严眼圆,二人山前来比眼,不知是严圆眼的眼圆,还是严眼圆比严圆眼的眼圆?

2.经典诵读练习

(1)三衢道中

篇2

课程教学目标的系统设计

从导向上设计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要服从高职教育的总目标,要符合高职学院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与相应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

从结构上设计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系统目标应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部分。(1)知识目标: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领会口语交际规则、策略、技巧及其他相关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知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技能、写作技能、口头表达技能,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想象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思维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从功能上设计 高职语文课程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形成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系统的设计思路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起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根据语文课程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所占的权重进行系统设计,构建一个开放式的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平台。针对的专业不同,课程内容系统设计侧重点不同。例如旅游类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风土人情的了解,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文学鉴赏》、《演讲与口才》、《中外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名人》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公共关系》等。市场营销类专业着重“一副好口才”的训练,同时又不能忽视应用文写作和聆听归纳能力的培养。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社交口才》、《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商务礼仪》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普通话训练》、《社交礼仪》等。文秘专业类应重点掌握一般公用文体、日常文体、事务文体的写作技巧,同时要求字迹一定要漂亮。因此开设的必修课为《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商务文书写作》、《书法训练》等,选修课为《大学语文》、《文学鉴赏》、《商务礼仪》等。

课程教学模式的系统设计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上编制课程所采取的计划方式以及基本框架。高职教育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要体现“教学做合一”、理实合一、手脑并用等特点。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系统设计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课堂教学目标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相适应,突出职教特色、专业特色和语文课程特色。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应贯彻于整个课堂教与学互动过程,包括课文的导入、新知识的讲授、练习巩固、作业布置、课外辅导等各个环节,重点研究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选择,与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系统相对应,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即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即挑选一些比较易理解和掌握的章节,先让学生自学,上课时安排学生主讲,然后大家共同讨论,最后教师做总结评论。这样既学到了知识,也进行综合实训,形成了能力。延伸式教学模式即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不同专业属性与学习需求,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沟通的教学突破点,从语文出发,激发其专业技能的提升,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项目式教学模式即利用特定的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时,可设定这样的项目:模拟求职招聘现场,可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求职者、考官等角色,完成个人简历、求职演讲、现场答辩等环节,通过实际的项目演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才,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提前适应社会、超越自我。

教学评价设计 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的系统设计应改革传统的以一考定乾坤的高职语文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按照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价值标准,建立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个人参与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以“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学生与教师考核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考核相结合”为原则,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例如《大学语文》应该从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10%,平时测验1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40%。《演讲与口才》应该从考勤、课堂实训、课外社团活动、课后作业、期末测评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实训20%,课外社团活动参与(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表现20%,课后作业10%,期末考试40%。下面以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大学语文》中“春江花月夜”一堂课为例,说明课程教学模式设计的方法。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和把握好本诗的实质精神,掌握一些欣赏诗歌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欣赏水平;(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并能运用这些能力解决国贸专业的有关问题;(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珍惜一切美好东西的态度。

2.内容定位。本课是《大学语文》第四章面对自然的第二篇课文,前面已学习了人类栖居的家园,本堂课承上启下,为后面的人与自然的对话做好铺垫。

3.教学方法。问题驱动教学法,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来组织教学。

4.教学过程。课前项目任务问题导入基础知识实际应用综合实训(项目作业)多元评价。(1)课前项目任务:请学生搜索整理古代诗歌中用“明月”、“江水”、“落花”为意象的诗句,寻找本堂课的切入点。(2)问题导入:播放三则有关中秋佳节、人们购买月饼来走亲访友的广告,提问三则广告能引起人们购买欲望的落脚点在哪来导入新课。(3)基础知识:通过看、听、读、品、说几个环节来分析主题、介绍作者、把握层次,然后讨论归纳本诗的艺术特点。(4)实际应用:中秋将至,请学生结合本诗所体现出来的情境作广告文案。(5)综合实训:课后项目作业,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训练。(6)多元评价:课前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占20%(学生相互打分),课堂随机测试占20%(教师当堂打分),课后项目作业占60%(教师批阅作业后打分)。

课外课外活动的系统设计包括以培养兴趣为导向的系统设计和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系统设计两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构建全方位的课外语文活动系统 其主要形式有:知识墙报、演讲比赛、写作比赛、辩论会、文学知识大赛、诗歌朗诵、书法比赛、专题讲座、社会调查、校园征文、本土文化采风、语文小组等。各类活动由语文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以学年为单位统筹安排。利用墙报介绍趣味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语文的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社会调查活动、校园征文、本土文化采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语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课外语文活动,开展各种社团活动,例如组织文学社团、读书会、诗会、演讲会、辩论会、书画社等。这些社团活动能将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辨别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教学资源的系统设计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教学资源。课堂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标准、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等。课外教学资源包括课外实训大纲、课外实训指导、学习指南、学习手册、项目习题、网络课程、教学视频、测试题库等。高职语文课程应构建多功能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教育部目前还没有制定高职语文课程教学标准。各高职院校应根据本校教学实际,编写高职语文系列校本教材。教材编写时,要注意合理安排教材的诸要素,充分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例如《应用文写作》、《口语训练》、《社交关系》等都要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以教材为基础,编制教学录像、实训指导、学习指南、项目习题,供学生使用,并编写比较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纸质教案、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供教师使用。可利用校园网络资源,构建课程网络教学应用平台,教师把课程基本内容模块及结构模式等上传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通过专门的聊天室、“BBS”、“E-m ail”、“Blog(博客)”等和学生沟通,为学生在课上、课下遇到的有关问题能及时答疑解难。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充分利用各省高职语文学会这一平台,开发功能强大的高职语文网络课程学习系统,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库,不断充实教学录像、教学视频、测试题库、教学课件等资料,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提供帮助。

笔者从构建高职语文课程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课外活动、课程教学资源等五个方面对当前高职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系统设计。当然,高职语文课程的系统化建设还不完善,许多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教育研究,2005,(8).

篇3

文件给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为中职学校开展“人际沟通课程建设”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

一、开展人际沟通课程建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际沟通人才有了多元化的要求,尤其是口才营销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依赖之际。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人际沟通人文类课程应以社会职业交往和沟通技能的需求为导向,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技巧和人文方面的素质。

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学生不仅具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还要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为此,中职学校开设人文类课程成为必然,而人际沟通课程更是重中之重,开展“中职学校人际沟通课程建设”,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开展人际沟通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我校人文类选修课课程有:公共关系学、美学基础、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环境与资源、心理学、创业与就业、演讲与口才、管理学、舞蹈与形体。

我们曾对参与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作过调查,对象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内向型,这类学生一般不喜欢说话和与人交谈,但在参与选修课学习后,认识到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又因为在课堂上有比较多的表现机会,所以性格变得开朗很多;

第二种是普通型,这类学生一般不主动与人热情接触,也不主动学习,但通过选修课的学习,改变了固有思维观念和习惯,为人处事也大都多了一些热情;

第三种是外向型,这类学生一般都多才多艺,但不是样样精通,有点骄傲,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后,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变得虚心了。

调查结果表明,选修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质起到了一定作用。

深圳开发贝特公司曾经来学校招聘员工,学校推荐了一批选修了舞蹈与形体、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学等课程的学生,到达公司时正赶上公司要筹办元旦晚会。从参与组织到上台表演,主角几乎都是我们的学生担纲,由于他们的出色表现,为学校赢得了声誉。还有一名电子专业女生,唱歌、跳舞、写作、演讲很出色,应聘一家报社得到重用,还被派往德国专门学习。

综上所述,我校在开展人文教育具有较为成熟经验,开展 “人际沟通课程建设”是有基础的。

三、人际沟通课程建设目标

1、人际沟通课程开发和设计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职业生涯发展为需要”的原则,通过调研,融合《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心理学》3门人文类课程,构成新的人际沟通课程。

2、人际沟通课程基于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通过探索,形成“练中学,练中教”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人际沟通的技巧。

四、人际沟通课程建设内容

1、社会调研分析

社会调研分析主要是通过社会调研,了解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人际沟通类课程的需求状况以及综合素质培养标准。

2、典型训练项目提炼

典型训练项目是指一个项目的具体训练科目,是人际沟通课程框架确立的基础,要通过社会调研、学生现状分析、专家访谈等形式,再综合各方面因素才得以提炼。

3、确立课程框架

课程框架由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典型训练项目、综合能力要求、人际沟通课程学习内容、基准学时、训练学时、学习任务名称等构成。该框架为制定课程方案提供依据。

4、开发人际沟通课程

由人文类教师、社会学者、课程研究专家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分析探讨每一工作任务的具体能力要求,将社会需求转化为教学性工作任务,设计开发相应的人际沟通课程。

5、基于社会需求情境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形成老师“练中教”,学生“练中学”,使学生提早融入人际沟通的实际氛围,构建自我的人际沟通知识和提升人际沟通的技巧。

6、人际沟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使用

探索职业教育教学化建设,初步建成涵盖《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心理学》3门人文类人际沟通课程,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案、实训指导书、课程考核方案与试题库、案例集、工作过程的图片、音视频、动画、训练项目、社会案例等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学生和自主学习服务。

6、人际沟通课程特色校本教材开发

聘请社会专家,与人文类教师共同组成编委会。深入社会调研,采用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等形式,与社会专家共同分析归纳人际沟通方面的社会具体需求,确定教材的定位。

通过教学实践分析学生特点,详细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删除陈旧的知识点和脱离实际的案例内容。以社会案例为基础校本教材,在内容上突出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教材的定位、规划、设计和编写进行审定。

7、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1)、“多元化”的考核制度:考试模式强调各人文类课程之间的联系,将若干门人文类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巧融合在一个综合性考核项目之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试内容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根据人文类技能标准,制定考核“全方位”的评价机制,从综合素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使评价真正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8、建设与人际沟通课程对应的实训室

(1)、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联合相关行业、社会共同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校内训练场地。具体计划:与八桂职教网和南宁电视台作为合作重点,让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所承接的项目中去,鼓励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在应用中提高。

(2)、开发训练教材。为将学生素质培养落到实处,并使培养出的学生能从容面对社会,根据对社会需求的调研和社会能力分析结果,组织专任教师和社会人士依据教学实际编写基于社会需求的训练教材。

9、人际沟通课程高素质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积极探索人际沟通课程的建设研究,积极与社会专家交流,派遣人际沟通类教师到社会考察调研,使教师深入社会当中,获取实践体验经验。

五、人际沟通课程建设的预期成果

1、 人际沟通课程资源库,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案、训练指导书、课程考核方案与试题库、案例集、图片库、视频库等资料;

2、 人际沟通实用案例资源库,其基本内容包含与人沟通技巧的调查分析、沟通协调技巧、人文素质培养、交际礼仪实务、演讲商谈技巧、活动策划技巧、个人形象塑造、公关策略、障碍排除方法、优化心理素质案例等各方面内容的多种案例,为学生的体验式训练提供活教材;

3、人际沟通课程的特色校本教材:

4、 人际沟通课程校内训练室的建设方案、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和训练教材;

5、 人际沟通类人际沟通课程训练室,包括心理咨询室、演讲与口才训练室、人际交往情景模拟训练室(佐以职业礼仪训练)。

篇4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汉语教学研究”(编号:CJF1004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33-02

《职业口才》课程建设课题从2005年12月申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开始,次年获准“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省级一般项目立项(项目编号:06-511-250)。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在学院领导、教务科研处和公共课程部的领导下组成团结敬业、高效进取的教学团队—《职业口才》精品课题组,克服课程建设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经过三年不懈钻研与勤奋实践,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完成课题阶段性研究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研究与改革实绩,于2008年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

一、课程建设思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的现代化企事业单位对人才语言沟通能力均表现出高度的重视与需求。现实职场情况显示:求职过程中,沟通能力显得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专业知识是进入企业和行业的通行证,然后的工作表现更多取决于一些软性技能—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从目前盛行的就业程序看,应聘、面试、试用等环节中,毕业生的口才应对与交际沟通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世纪职业人才更多的是使用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从事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工作。这意味着既要能胜任当前工作,所学理论必须、够用,又要能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具有转岗自学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层次结构方面分析,高职公共课程应是符合学生实际的高等教育课程,从类型结构上必须处理好人文型与科技型、理论型与实践型的关系。这就强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注重管理能力、公关能力和表达技能的培养,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应该看到,高职教育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与创新,都必须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服务于专业,发展应用型教育。

结合高职院学生主要来自中、高考考试成绩中低生源群实际,考察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营销管理、传媒、旅游服务、公关、护理、行政、文秘等技能紧缺性专业建设需求,作为文化公共课,理所应当的为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竞争力服务。

(一)课程定位

基于新时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通过对传统基础课程(语文)的整合、开发和创新,结合上述主要专业类型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一门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应用操作能力的新型职业化公共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标

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服务于学生不同专业,开展人才核心能力应用型教育。培养学生坚定自信的心理素质与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清楚、生动、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具体要求能够用较准确和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流、交际;能综合运用态势语等多种语言表达技巧,在不同场合发表讲话、演讲,有效地进行社交活动并达成业务工作目标。

(三)教学内容模块设计

《职业口才》课程分三大模块实施教学:

前三章为基础模块。联系方言实际,纠正方音习惯;掌握口语表达的停顿和重音,快慢、升降和语言节奏等技巧;克服交际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拓展思维;掌握叙述、描述、介绍及阐述等一般语言表达方式,形成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的自然转换;熟悉态势语言的运用方法,逐渐培养优雅的言语风格及气质风度。这一模块教学为学生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语言表达基础。

五、六、七章是技能模块。训练学生掌握口语交际中对于语境的选择、利用、控制和创设。熟悉社会理解与口语听解,解读对象的意义;掌握演讲、答辩、应聘等基本技能;学习幽默、委婉、预设表达和说服、拒绝、安慰、巧妙诉求等表达策略与技法。第二模块训练学生口才社会实践技能。

八章以下是应用模块。根据专业需求训练学生掌握旅游服务、行政管理、营销、医疗护理等技能紧缺性人才业务口才的基本功。第三模块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口才的职业应用技能。

(四)确立常规教学模式

《职业口才》课堂以“活动教学模式”为主。一般情况下每次课(2学时)的教学程序大致为:课前讲练(内容:复习旧课;形式:讲说、讨论;时间:轮训学生5名左右);原理讲析(进行新课);案例讨论(结合图片、音频、视频案例);情景训练(模拟实况);小结;布置课后练习(联系现实、社会热点话题,以互联网为有效工具)。

课外实践以辩论赛、朗诵会、演讲比赛和普通话技能培训为主要形式,每学期在三系部分别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并积极创造条件,联系安排学员参加商业促销、青年志愿者、义工等锻炼口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根据高职高专“两个导向”的办学宗旨,本课程确立了以服务就业、服务专业为前提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口语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教学中以理论教学为先导,实际训练为主线,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大量利用数码影视、音像资料进行口才实用示范,在现实、生动的职业情景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口才。这一先进教学指导思想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尚属首倡。之前国内尚无《职业口才》课程立项,因而具有突出的创新意义和良好的发展推广前景。

二、课程教学实践

我们首先组建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二级梯队的团结敬业教学团队。柔性引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汉语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谢小庆教授;邀请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演讲口才学会,市保险协会;领导、地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市人民医院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的行家里手任客座教授;并以双师素质或社会兼职教师任主讲教师,均有较强人际沟通实践经历;确保教学教研水平高、教学效果好。

(一)完成课程基本建设

按照课程建设规范要求,课题组集体讨论拟定了课程教学大纲,明确定位,规范教学内容与方式,突出职业教育课程特色。

教材建设方面,课题组教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现实的针对性和行业的实用功能;兼顾教材的系统性和通用性,融入口才学科前沿知识,以编者的创意引领学生的创新。编写出版全国高职高专口才学科的优秀教材《职业口才训练教程》并入选“全国高职高专精品课规划教材” ,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再版。

(二)教法改革

课题组将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教学改革之上,根据教高“16号文件”精神,积极引进尝试先进教学理念:建构主义;主体主导论;个体发展论。例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为学习者营造工作任务情境。教师选择行业中有真实意义的内容、时间或问题,进行有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调动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核心能力与职业技能。

在教学方式上着重尝试研究式、讨论式、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并大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职业口才》实践性教学与服务于专业的需要,本课程全程了采用近年来(“后PC”时代)IT行业的高新技术衍生物—数码产品。如:数码相机、DVD、MP3、MP4。这些尖端技术通过电脑辅助,配合目前普通教室配置的29英寸大彩电,表现出功能神奇、操作灵巧、轻小便携、切合课堂教学实际等几大优势。比传统的收音机、录音机、扩音机、CD唱机、录像机、摄像机、VCD等视听类电子教学媒体设备堪称有了质的飞跃。

因为《职业口才》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运用上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开发收集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口语交际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使课程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泓活水。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单一的课堂学习转而多方式多途径地发展。教材、教师、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主渠道。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多媒体展示的情景体验及课后在线自主学习,查询检索、分析探究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下理解口才学基本原理并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步骤。

如此,教学信息载体即向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延伸。课题组在互联网建立了职业口才课程网站(省略:8180/),课程基本文件与学习资料(电子教案、网页课件、习题集和试题汇总)上网;并设置网上论坛、QQ聊天室,与课程同步进行网上辅导答疑,延伸师生互动。

同时,尝试革新课程考核方法。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平时占40%,包括:“课前3分钟演讲”;模拟应聘;脱稿演讲;书面练习(自荐书或演讲稿);课堂重点话题集中发言;口才知识小测验。期终占60%,根据所学生学专业与兴趣特长,进行实际业务(情境)口才交际能力测验。

三、创新职教公共课程特色

(一)形成高职公共课程鲜明特色

《职业口才》课程主要的创新特色可以概括为“三化”、“两性”:

“课程目标职业化”—以第三模块为教学重心,将口才的职业应用细化,专业特色强化;充分发挥高职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的作用。

“课程内容实训化”—由课内到课外的“活动教学模式”。以学生口头实训为主,突破传统教学“三中心”。

“课程形式互动化”—以师生互动为核心教学方式。课内采用数码手段创设实训互动情境;校内通过第二课堂,校外开展社会实践,网上借助论坛和QQ群延伸师生互动。

“学科内容边缘性” —顺应现代学科边缘化发展趋势,综合传统语文基础知识、普通话技能训练、心理学、社交礼仪、口才学原理和当代热门行业的专业语言规范,在多学科的交汇点(语言)进行综合性教学,信息量大,前瞻性强。

“素质教育人文性” —批判性地继承传统语文课的人文教育作用。通过声情画面并茂的情境教学、人际交往礼仪的示范练习和职业操守规范的展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做人”与“做事”的人文熏陶,培育其情商(IQ)。

(二)开展横向合作,服务社会发展

团队教师根据不同的教研项目与专业、课程建设的需要,分别前往本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演讲口才学会,保险等行业协会;电器公司、售楼部、市人民医院等十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提供专业咨询与技术服务。柔性引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汉语专家委员,博士生导师谢小庆教授,就职业汉语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地位及教改研究,包括职业汉语系列精品课程建设、省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品牌打造,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结构、专业核心能力技能和社会能力与课程有效性和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程度等问题,进行指导;同时搭建起与北京华美杰尔教育咨询中心的合作渠道,团队教师为国家职业汉语讲学,被聘为教学顾问。

家全国农村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人文社科研究院研究员赵家骥高度评价:《职业口才》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具备了“定位准确、理念创新、特色鲜明、实效显现、教材实用”等五个方面的教育科研价值意义。香港金马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乐山领地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紫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一致称赞: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口才》课程的学员们在不同行业都善于运用良好的口才,自我推销,很快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并在工作中表现出很强的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和灵活应变能力。

口才教学是一项古老而又崭新的事业。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口语沟通核心能力,进而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高职公共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口才训练?显然是高职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命题。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继续《职业口才》课程建设探索,为高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篇5

在实习的中后期,公开课就成为我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任务。虽然我还是比较害怕上公开课的,但公开课是检验一个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备好公开课,每天都会忙个不停,还经常向指导老师请教,在备课当中我深深地会到上好一个好的体育课要做的准备工作真是很多很多。公开课的时候,实习学校的体育老师都过来听课,而我也好好地完成了上课的内容,也得到了老师的较高的评价。

虽然现在的我与指导老师还不能相比较,但是我从指导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的教学经验,也学到了许多运动队训练的经验,我真的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一.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要成个人永久职业,人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再学习”“终身教育”就成了它的主题。可以说,思想是主宰人类行动的将帅。因此要让自己为人民服务,献身于教育事业。首先必须端正思想,明确人生目标,不断地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不断创新,努力培养适应时代需要,为社会作贡献的有用人才,有了这样的明确目标后,我们就不会再为环境,为条件而懊恼不已了。虽工作几经周折,我依然毫无怨言。有人说,一个教师应该具备半个演讲家的口才,半个作家的文才,半个演员的表演艺术……绌于言词的我为了锻炼口才常常废寝忘食的学习。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还自修了写作培训。为了充实的教学理论,更新教学理念,我阅读了数十本理论书籍,还参加市骨干教师培训。总之,我努力朝着我的话去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着永远清醒的头脑,时常新鲜的血液。

篇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素质时提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教师每天进行讲解课文、传授知识、批评或表扬等教学环节,就是通过语言来承载的。优秀教师善于利用语言之美,创设教学情景、质疑情景、评价情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通过语言的魅力,把教材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惊奇、化枯燥为幽默。清晰、准确、优美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提高教学效率。为了让教师过好口才关,学校采取“二多二鼓励”的措施:一是多演讲,鼓励教师多表达。每周业务学习日,学校安排三名教师轮流演讲,每人讲演五分钟左右,主要谈学习心得、教学反思等,并接受其他教师的质询,以此锻炼教师的教学机智、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还建立集体备课、评课的主讲辅讲制度,定期举行经验交流、研讨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演讲比赛。二是多培训,鼓励教师提高普通话水平。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我们特别邀请了普通话测试员对我校教师进行培训,确保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过关,经过培训后,我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每两周安排一小时,由教师跟着中央电台进行正音培训和朗读辨正,大大地提高了普通话水平。

三、过好“写作关”,引发教师内涵发展

教师不但要讲得好,还要写得好。良好的写作习惯是主动提炼经验、提高理论素养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学校采取三项措施。一是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研究论文写作的能力。如,邀请写作专家到我校,为全体教师做有关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讲座,专门培训了教师的研究和写作能力。二是让教师多写多改多评。学校每学期布置教师写的内容有计划、总结、反思、心得、论文等,更提倡教师写日记。引导教师每天用5~10分钟的时间,用心感受、用脑去思考一天中教育工作,将心中所想说的,用文字记录下来,部分教师还通过“教学博客”的形式,记录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点滴教学心得。三是学校建立奖教奖学激励制度,每学期举行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学习心得评比,调动教师写作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我校有30人的论文荣获广东省级奖励,有15人荣获国家级奖励,全体教师的写作能力有显著进步。

四、过好“教研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不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很难真正品尝到当教师的乐趣。新课程的推进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学校想方设法搞好校本教研。我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有:

1.课堂观摩

课堂观摩,即让培训教师亲临课堂教学现场观看、学习、交流、借鉴,以提高他们的境界,使之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课堂教学观摩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一堂好的观摩课有利于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技能,为教师的成长特别是名师的脱颖而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以赛促训

教学比武具有针对性强和见效快的特点,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催化剂。为了让青年教师实现快速成才,我校每年都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比赛,在这几年中,我校有20多位教师在高州市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这大大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另外,我校还加强对教师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导入技能等培训;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说课、教案编写、教育博客等一系列比赛,这既是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检验,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良好的锻炼机会。

3.新老结对

新老结对对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积极意义,在老教师的传、帮、带、引中,新教师可以缩短他们漫长的专业成长过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实践性知识并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老教师带教中更强调老教师的主体作用,新教师是接受培训的对象,更偏向于知识的接受。“新老结对”不仅重视老教师“带教”的作用,还有“研修”的意义在内。青年教师有活跃的思想,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互相学习研修中也会促进老教师对自己教学经验的反思,从而共同成长。

4.教师沙龙

在教师沙龙的天地里,智慧与思想常常发生美丽的碰撞,实践与探索往往实现亲切的交融。沙龙的话题广泛,并不一定强调形式的规范,而是要突出研究与讨论的气氛与特点,操作程序是:(1)确定话题,让教师收集有关教育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收集到的话题进行筛选后确定研讨的话题。(2)组织研讨。将研讨话题提前发给教师,做好准备,这样在集中研讨时,教师将论文撰写和观点交流结合起来,畅所欲言,甚至展开针锋相对的学术争鸣,使教师的学术修养、人文修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五、过好“身心关”,倡导教师快乐育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独生子女家庭普遍化,学生安全、教学质量始终是教师最操心的工作。教师所承受来自社会、家长、学校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每天忙于备课与批改作业、调查与反思、家访与辅导等活动,经常超时超量工作,造成教师精神和身心疲惫,大部分教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况。我校坚持教师健康第一的宗旨,通过五大措施,减轻教师的身心压力。一是坚持以教师为本,建设和谐校园。学校领导班子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把教师视为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翁。二是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和规范管理。坚持人文关怀和制度管理结合,建立民主、开放、公平、正义、包容的管理文化。三是积极改善教师福利待遇,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的氛围。改善办公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消除教师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之中。四是发挥工会和女职工委员会的作用,关心教师生活、学习,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把学校建设成教师追求幸福生活的乐园。为减轻教师心理负担,工会每月举行一次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五是定期请医院医生到学校,为教师讲解疾病防治和心理自我调整方法。现在教师都注意自己身体健康,懂得减少压力,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六、过好“质量关”,强化育人的责任感

家长对子女未来充满期待,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教学质量面临内外压力,学校教育质量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我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办学理念,树立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人才多样性的质量观,认真执行教学“四个必”:即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切实做到教学“六认真”。

1.认真备课。教案内容完备(目标、重点、难点、内容、方法、作业、板书等),应一课一案,有时间安排。骨干教师可备略案,年轻教师应备详案。培养对象的教案应有指导教师签名。检查备课本四次,并评选优秀教案,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2.认真上课。课堂教学中应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反对“注入式”“满堂灌”。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板书工整,条理清楚,难易适度,效果良好。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私下调课或代课。

3.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安排好课内外练习、作业,对作业要作规范要求,习题精选,要按照基础性、层次性、探究性和激励性原则来设计和布置各类作业,要做到科学、规范、趣味、多样,督促学生认真写作业,按时交作业;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应集中评讲。

篇7

一名“四会”优秀政治教员既要有良好的形象气质,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独到的授课技巧,这需要一个长期培养过程。由于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将参加评比视作短期行为,没有把参加评比当成是提升政治教员队伍能力水平的一个强有力抓手,平时不注重发现苗子、培养人才,为了参加评比,便存在种种“突击行为”:遴选人员乱“点鸳鸯”,随意指定人员参加评比,甚至派遣一些本不是政治干部或者不在教育岗位的人员参加比赛;准备教案不“接地气”,没有深入基层进行思想调查,摸清官兵底数,而是坐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甚至是抄一份教案便仓促上阵;评比结果“无所谓”,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好坏无影响,只求完成过程而不追求结果。一旦评比活动结束,部分单位又将评比过程中发掘培养出来的人才束之高阁,放松对基层政治教员的检查督促,时紧时松,没有建立起评比活动长效机制。

(二)评比过程重硬件轻软件

提高活动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离不开健全的评价体系作支撑,主要包括内容、标准、评估“三个体系”。“四会”涵盖政治教育的四个方面,既有硬性指标,又有软性任务,是构成一名合格政治教员的基本素质,切不可有所偏废。由于其他三项无量化指标,导致在评比过程中往往更看重“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备课讲课”这一项,评委往往更加亲睐课件精美、表演充分的选手,而对课程授课内容、授课效果考虑不多。于是,有的参赛选手将心思花在制作课件上,甚至把课件外包给地方专业制作公司,课件流光溢彩,变幻多样,着实抓人眼球;有的参赛选手将重心放在演讲技能上,花重金请专业人员进行封闭培训,导致授课表演意味过于浓厚;有的参赛选手将心思放在课堂设计上,一味求新、奇、特,形式大于内容,诸如此类。

(三)评比结果重成绩轻推广

为了取得好成绩,有的单位提前指定人员重点准备,并为之组建一整套参赛班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有人负责撰写思想调查,有人负责撰写教育计划,有人负责撰写授课教案,有人负责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人负责演讲培训。参与的人收获颇丰,没有参与的人却是隔岸观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评比成为机关和个别参赛选手的事业,未能达到一人参赛,受益众人的目的。“锻炼了少数人,却忽略了大多数”,偏离了活动的正确方向。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部队各类教育繁多,大项任务较重,部分基层政治干部坦言“四会”教员授课精彩、好看但不实用,与日常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二、对策及建议

(一)端正指导思想

要坚持“四个导向”:坚持基础工作的认识导向,真正把活动作为提高政治教员能力素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坚持以评促建的目标导向,把活动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放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效益、打牢官兵思想政治基础上;坚持抓先带后的思路导向,切实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政治教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坚持德才兼备的价值导向,通过全方位考评,引导政治教员言传身教并重,既靠真理的力量也靠人格的力量教育人、感染人、塑造人,确保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各级党委、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把主要心思和精力始终放在经常性培育工作上,真正打牢人才队伍基础,确保人才梯次涌现;政治机关要广泛宣传“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评比的重大意义,制定有效地奖惩措施,提高群众参与度,扩大“四会”政治教员评比遴选范围,切实把四会教员当成是单位和个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成为政治教员队伍建设、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过程,真正达到“表彰一个,带动一群,辐射一片”的效果。

(二)注重平时培养

篇8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毕业就步入社会,面临求职、应聘等各方面的挑战,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善于推销自己。在工作中,还要善于推销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团队,要善于与同事、领导、朋友沟通。可以说口语交际在生活和工作中无处不在,无处不需。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不到发展,必将对自己的求职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借本文表述培养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思路。

二、鼓励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大胆开口说话

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综合素质的下降,使得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升学的失败者,自信心不强,众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相当差,表现在复述、答问、交谈或讲述中,或声音低小,吐字含混、发音不准;或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或手足无措,表情全无。有时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说。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树立他们的自信,培养口语交际素养,让学生们敢说、愿说是口语交际教学成功的前提。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通常采用如下方法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例如,通过教师介绍自己和周围的人在交际方面的体会以及校招聘会的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又如,列举口语交际能力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事例;再如,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描述口才的词语和名言警句,并加以分类;除此之外,在强调构建师生互动探究式学习课堂的思想引领下,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就为学生“说话”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得到了较好的调整。不仅如此,笔者认为,课堂上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创设良好的氛围,才能让学生敢说、愿说。

三、教方法,传技巧,重实践

(1)以教材为主引领学生学习说话方法与技巧。现行的教材每一册都有口语交际训练的课程内容,以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为例,每册安排了6次大型的口语交际活动。教材安排了一些实用的口语表达类型,为每次口语交际活动都提供了一个话题,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如第一册六个单元分别为介绍、复述、交谈、主持、即席发言、演讲等。这些内容从各个角度设计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重点,大都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最直接的口语训练素材。教学中应围绕每一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利用教材给予学生必要的示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学习交流,通过情境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生活中搜集知识与素材,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说话能力。教材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样本,但仅仅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口语交际训练持续有效,教师还要多渠道收集素材,进行选择加工,精心设计教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的设计进行改造、变通、拓展和完善。除了精选、利用教材中话题外,我们还可以选取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评述、讨论和辩论,使口语教学成为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中学生演讲与口才》、《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人际关系全集》、《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普通话口语交际》等成功地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在此基础上创设的情境设计一些有趣的、主体鲜明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观察、想象、创新,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四、结合学生专业方向开展训练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专业技能的训练,为充分发挥语文“交际工具”的功能,必须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设计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此外,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设计,只是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的范例。创设的情境毕竟不是真实的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以生活中真正的角色身份去说话。同时,训练大多是在教师的安排引导下进行的,一切都可以受到教师的控制,学生无法面对突然变化的事情,临场应变能力得不到锻炼。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才能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笔者尝试组织展开了诸多结合专业的口语交际训练。例如,让幼教班的学生到幼儿园实习,在实践中学习训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组织电子班的同学走上街头为民众义务维修电器,向服务对象介绍维修的内容,在活动中与各种人交流,从而真正与专业结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改革考评方法,持续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篇9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快乐的,学习语文也是快乐的!

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们都用汉语思维:学好语文,你将因此而更加聪明!

三、语文学习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四、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即生活,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你将因此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

五、积跬步至千里,量变才能质变:多读、多背、多写,积少成多,注意知识的积累。

六、思维具有整体性,学习应顺应思维的规律:做好笔记,注意总结,重视知识的整合。

七、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认真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重视每次考试,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要想学好语文,切忌想一想感动,听一听激动,第二天早上一动不动。

九、态度决定一切,努力就能成功:你能学好语文!

十、九九归一:愿语文老师的期望与你们的希望一起腾飞!

二、注意营造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氛围

新课标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学不是满堂灌,而是应该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应当首先自己要有激情。教师自己都没有激情,又何谈学生会在教学活动中产生什么情感体验,又何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我自己上课经常是走到学生中间去,这样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有些学生想不听课也难了。特别是在普通班上课,往想睡觉的学生旁边一站,多少有些警示作用。有时借题发挥,点着打瞌睡学生的名字,来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顿时笑声一片,想睡觉的同学也就回过神了。

三、不断学习中文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

我感到遗憾的是我的办公地点,是在班主任办公室,而不是在语文组办公室。因此也就失去了同组的老师学习的机会。上次到以前的学校办理档案转移手续时,我跟以前的教研组长就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每天大家相互提问一个问题,长此以往地积累,于人的进步是很大的。而且那边语文组订阅了专业的语文教学方面的报刊杂志,大家有空随便翻翻,也能积累很多东西。可是我现在基本不能在这些方面发展自己了。老实说,有事没事我们也不会到学校阅览室去看书,来回跑不方便,还有课和别的事啊。阅览室报刊不给外借,所以我们获取做前沿的教育教学信息。倒是我自己掏钱定了本《名作欣赏》,以便于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育理论的学习方面,我XX年毕业的时候,毕业论文的题目就叫《语文教育教学与学生人格建构》。为了完成论文,我接触到当时还出台不久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知道了如今最时尚的“三维目标”这一概念。所以XX年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我便开始按照“三维目标”的要求陈述教学目标。通过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读,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教案中对教学目标的陈述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昨天我参加马鞍山市的教研活动,马鞍山二中的老师的教案中,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就出现了“引导学生培养……”的句式。其实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落实在学生身上的,应该是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内在的能力或情感上的变化,而不在于教师做了什么。即教学目标中行为动词的主语应当是学生。总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将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生活中有许多语文现象。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更要密切关注生活。具体来说我有一些做法:运动会的时候,要求同学们给本班同学撰写祝词;教师节要求同学们给本班的两三位老师写祝福语;中秋节或家长会时,写一段想对父母说的话等等。当然要求是表达流畅、语言优美、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多少字等。有时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广告词、标语等,让他们多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四、语文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力量是不容低估的。语文教学要集中学生的智慧,为我所用。

首先,每节语文课安排一次课前演讲。按照一定的顺序,全班轮流演讲,演讲的主题自定,形式自己安排。借此展示学生的口才,其他同学在听别人讲述做人做事智慧的同时,也为写作文积累了素材。

其次,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六个语文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出语文课堂练习。(教师对习题进行审核)也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利用第三节晚自习的时间在黑板上抄一些易错字词和成语并给出解释,有时也抄一些名言名句等。抄写的内容一直保留到第二天早读后再擦。通过这样的做法积累语文知识。

再次,针对目前的选修课程《〈史记〉选读》,我将六个小组分工整理文言现象。整理后的文言现象交给我审核后,作为他们整理课堂笔记的资料,以实现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另外,我还十分重视教学反馈。通过收小纸条和布置《假如我是语文老师》的方式搜集学生对语文教学的意见,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利用批阅小作文和学生进行沟通,让他们喜欢语文。【1】

以上便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心得和体会。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篇10

作为语文老师,理应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让学生敢说,愿说

中职学生大多是初中升学的失败者,自信心不强,众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相当差,表现在复述、答问、交谈或讲述中,或声音低小,吐字含混、发音不准;或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或手足无措,表情全无。有时不知道怎么说,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说。因此如何树立他们言说的自信、培养口语交际素养,让学生们敢说,愿说是口语交际教学成功的前提。对此我采取如下措施:1、通过教师介绍自己和周围的人在交际方面的体会以及校招聘会的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口语交际能力对自己今后走向社会的重要意义2、列举口语交际能力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事例。3、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描述口才的词语和名言警句,并加以分类。4、教师适时适度的示范,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5、营造轻松的氛围,我告诉学生敢于迈上讲台,你就成功了一半;开始说得不好是很正常的,老师绝不批评;听的同学要认真,不许讥笑;一人说完,全班用掌声鼓励。这就为“说话”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得到了较好的调整。6、我还制定了一些鼓励学生勇于上台的小策略,比如:上课回答问题无论对错,只有不是与课堂无关内容故意扰乱,主动回答的先加一分,回答正确加3分,课前五分钟学生自由上台演讲,上台一次,记10分,纳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的30%。才开始只要求他们能跨上讲台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不考察其讲的好坏。这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讲台环境,锻炼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量。另外,课堂上要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敢说,愿说。

二、教以说话方法,授以交际技巧,提高说话能力

(一)利用教材,学习说话方法与技巧

现行的教材每一册都有口语交际的训练的课程内容,以人教版中职语文教材为例,每册安排了6次大型的口语交际活动。教材安排了一些实用的口语表达类型,为每次口语交际活动都提供了一个话题,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如第一册六个单元分别为介绍、复述、交谈、主持、即席发言、演讲等。这些内容从各个角度设计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训练重点,大都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是最直接的口语训练素材。教学中应围绕每一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利用教材给予学生必要的示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学习交流,通过情境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多渠道搜集口语交际知识与素材,创设活动,提高说话能力

教材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教学样本,但仅仅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口语交际训练持续有效,教师还要多渠道收集素材,进行选择加工,精心设计教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的设计进行改造、变通、拓展和完善。除了精选、利用教材中话题外,我们还可以选取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评述、讨论和辩论,使口语教学成为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中学生演讲与口才》、《卡耐基口才的艺术与人际关系全集》、《卡耐基沟通的艺术与处世智慧》,《普通话口语交际》等成功的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在此基础上创设的情境设计一些有趣的、主体鲜明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观察、想象、创新,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三、结合专业,有效训练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专业技能的训练,为充分发挥语文“交际工具”的功能,必须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设计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如上《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时针对妻妾客对邹忌的不同回答,训练学生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说法。对幼教班的学生设计的问题是,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游戏,把这个游戏分别介绍给你的同事和幼儿园的学生。对商贸班的同学设计的题目是,你要推销一款手机,请分别针对一位女大学生、一位老人设计一段促销词。

此外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设计,只是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的范例。创设的情境毕竟不是真实的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以生活中真正的角色身分去说话。同时,训练大多是在老师的安排引导下进行的,一切都可以受到老师的控制,学生无法面对突然变化的事情,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得不到锻炼。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才能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我们展开诸多结合专业的口语交际训练。譬如,让幼教班的学生到幼儿园实习,在实践中学习训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组织电子班的同学走上街头为市民义务维修电器,向服务对象介绍维修的内容,在活动中与各种人交流,从而真正与专业结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改革评价方式,激发信心。

培养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式是重点。因此改革考试内容来激发学生的信心。除了在每次都考试卷中设置口语交际的试题,我还根据我校的学分考评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活动表现划出等级;学生,自评,即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填入表格;同学评价,小组互评;查看小组活动记录。具体的操作方式包括行为观察和问卷法、成长记录袋、情景测验、达标卡和评价报告单、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等。把这些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的成绩纳入半期成绩,期末成绩,占其中的30%。这样通过综合考评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信心和激情。

总之,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说话能力与沟通能力是制胜的关键。学会口语交际,提高交际能力将成为每个社会人适应现代社会交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基础语文素质的中职语文教学,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多加锻炼,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参考文献:

篇11

(1) 从小事抓起,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为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我们从小事抓起,从点滴入手,从新生入学起,就在班级设立了学雷锋记事本,班级每个学生都可以将所看到的好人好事写在该记录本上,以此鼓励先进,弘扬正气;我们在班级建立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记录本,同时宣布,凡是犯了错误的学生,只要能主动将所犯错误写在记录本上,班级将对他所犯错误不作处罚,以此鼓励学生勇于面对自身缺点,勇于改正,实现自我教育。一段时间后,学生们思想发生了变化,例如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事的时候会不好意思,抓紧时间向老师和同学道谦,连任课老师都反映,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变得懂事了。

(2) 推行行为礼仪规范性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师德本质的体现,高师生是未来的“园丁”,他们必需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从学生入校开始,我们就用教师标准规范师范生行为,将《弟子规》、《道德经》等引入课堂,利用晨读30分钟时间,每周2次组织学生学习,开设了教师礼仪讲座,使学生掌握了一般的礼仪规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统一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学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文明用语,注意着装,规范发型。从团结同学到“团结合作”;从不欠学费到“诚信做人”……。通过在校三年的不间断“成人”教育,他们变得说话得体,落落大方,有礼貌、有修养,受到了师生和社会的好评,从而为做一名有修养的合格的教师奠定了基础。

(3) 营造教师教育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我们在班级环境建设中融入对学生忠诚教育的元素,将“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誓词悬挂在黑板的正上方,激励学生要向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我们在该专业每个教学班入门处悬挂镜片,要求学生在进入教室之前一定要正衣冠,以此提示学生作为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到身先示范。我们将每个学生的作品张贴在走廊两侧,让他们在比较与荣誉中衡量自己。我们从小处入手,往大处着眼,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潜移默化对师范生进行师德教育,以求逐步实现立师德、练师能,铸师魂的人才培养目标。

(4) 开展艺术修养教育。为使数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具有一定艺术修养,我们开展了小乐器学习活动,利用课前30分钟组织学生学习口琴、葫芦丝、竖笛等,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自行策划、编排各种节目参加系、院的文艺汇演,开展演讲比赛、模特大赛、小品比赛等。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逐渐提高艺术修养,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文体活动的组织能力,提高他们的从师任教能力,从而实现寓教育与文化活动之中。

二、 以成才为目标,雕塑未来“园丁”

面对师范毕业生就业压力,通过对三年制数学教育专业基本面分析,结合社会教育发展形势,我们将该专业定位在为民办中小学培养教师的方向上。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紧贴民办中小学教师岗位要求确立培养目标,全方位地雕塑未来“园丁”。

(1) 依据职业需求“雕刻”学生

为使数学教育专业学生达到从事教师职业要求的专业能力,规定每个学生每天坚持三字一话;每周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口才训练;课堂教学实践训练三年不断线;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学习教法;实施日常基本功训练考核制度;严格理论教学考核;学生评选“最佳三笔字奖”、“最佳口才奖”、“最佳课堂教学奖”等,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2) 创立就业“零适应期”

根据民办中小学校对教师的需要,我们确立了“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深化师德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后无需经过任何期限的见习,直接胜任民办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建立了适应职业需求,面向用人单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中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专多能的课程体系,做到课程为专业服务。在课程建设中加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开设了特色课程:中小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体育活动组织概论、课堂教学技能、课件制作、音乐教育修养、简笔画、健美操、舞蹈基础、班主任工作等,使毕业生能够达到胜任多种课程教学的多科性教师,以适应民办中小学教学需要,实现课程育人功能。

为进一步实现“零适应期”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本市建立了十个校外实习基地,作为学生短期见习、实习基地。我们根据中小学相应学期教学计划、配套教材、课堂教学要求,结合本专业实习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与其相适应的配套方案,形成了师范生实习专用的教案、听课记录本、实习日记本及教案夹,形成了师范生技能实训实习体系,形成了教师职业技能考评量化标准,形成了系列实训教材体系,形成了师德教育体系,由“五形成”构建了三年制数学教育专业职业技能实训体系。

为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技能实训实习,学习研究中小学教学及学生管理,使他们真正实现与职业“零距离”。我们在学生职业技能每一阶段设立相应的奖项,例如校内教学实训结束时,我们评出“教学能手”、“教学标兵”、“最佳教学课件奖”、“最佳教案”奖,校外实习结束时,我们评出“实习优秀学生”、“优秀实习班主任”奖等。为了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我们在思想教育过程中不放弃任何一个环节,例如:当学生校外实习归来,我们分别以“长大了我就成了你”、“今天我为师”等为题目召开实习报告会,由学生讲述他们在实习中所见所想所做。通过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把学生师德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实习的各个方面。

依托校校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做到认知实习、教学技能实习、课件教学实习、一年顶岗实习四位一体,新的职业技能实训实习方法,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学的踏实,学的有底”。“老师您好!”,小学生亲切的问候使实习学生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中小学教师严谨的敬业态度深深的振撼着实习学生的心灵。实习使他们不仅懂得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理解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涵意,坚定了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的信心。

篇12

中学课程标准要求素质教育要从新课标理念入手,明确教师和学生之间地位,妥善处理两者间的角色转化,努力改善教学环境,以达到教学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者必须夯实基本功,从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着手,掌握新课标目标,让理论与实际相接轨,以求得创新的教学模式。

一、课堂求开放,教学内容看设计

上好一堂课的第一步是备课,而备课也是有学问的,一般备课分详案和简案,无论怎样的备课都呈现出几个关键,一是备教师,二是备学生,三在内容上要注意知识点间联系非常密切,对课堂中学生会出现哪些问题要心里有准备。尤其要注意所安排的内容能否正好在一节课时间完成,是否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目标等等。如果教学过程是按照所备课的模式进行的,那教学必然是较完美的,经过调查发现,在我们实际课堂上,真正做到既有“教”的行为,又有“学”的行为的课堂并不多,埋没了学生真正的“学”和“发展”。因此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在设计教案和实施教学过程中,既有教也有学,将两者有机结合,给学生空间,给自己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轻松的学习和收获,真正参与学的过程,将课堂实现开放化。比如学讲计划的实施,使语文课陷入了尴尬境地,到底让学生怎么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学生该讲哪些内容,课文内容、中心思想、段落划分等基础的东西是学生讲还是老师讲,这些无不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和水平。因此在追求开放的教学环境的同时,还要认真做好教学设计。

二、学习方式追求多样化

语文教学课堂,语言最最重要,因此课堂中对“说”的认识要从新定义。设计课堂活动多变化、学生主动意识强,免去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枯燥乏味的感觉,目前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实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例如在学习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时,是语文老师照本宣科的读故事,还是给学生布置一个主题,比如悟空大闹天宫你怎么看,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大闹天宫既反映了基层官员对旧体制的不满与愤怒,也有无政府主义的暴力倾向。如果有的学生提出,一个恶的秩序规定总比没有秩序可遵循要强得多,这也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观点。也就是说学习西游记,应该用开放的观点去包容学生的各种想法。

要想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首先要投其所好,因此学习中注重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主动参与的行动,学生会敢想敢说,给学生内心真正的放松,课堂自然就活起来,学生用自己的激情展示自我见解,并分享学习收获的快乐。比如在学习《故乡》时,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童年时和小伙伴做过的“疯狂举动”,掏鸟窝,偷西瓜等,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需要现在反思的,只有这样才能引导着学生跟随教学设计去主动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

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文知识更值得深入研究。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也是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型学科。因此,语文教学中做好学生的情商培养非常重要,落实到实际语文课堂中,就要求教育者们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设计教案时,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选择的要求学生作答,并适当的做出教学评价。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给予适当的鼓励和一个肯定的眼神,学生就会非常的愉悦,对教师表现出尊敬,对所学的科目非常努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优点的,让学生对自己还有期待,充满想要变好的希望。

实际的教学体验你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让你惊喜、让你震撼。在教学中,总会有一些学生上课睡觉、讲话、看课外书、做其他作业等等,就是因为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是有事情做的,甚至觉得是无关紧要的,自己就这样了,因此教师一定要引起注意,主动去关注、关心,用温暖的心暖热学生的情,尊重每位孩子的情感,这样课堂教学就属于我们的,也会成为学生的乐园。

四、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注重学以致用

以上我曾经提过语文是基础、是工具,语文服务于生活,因此学好语文是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实施新课标个性化发展的责任。为达到有效的语文教学,尽可能地发挥新课标下语文的价值体现,就必须创造性地充分挖掘使用教材内容,把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全方位改善语文教学条件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篇13

(2)精心设计讲授模型。讲授模型是思维模型,也是微观模型。微观模型抽象难懂,不易掌握,但一旦进入,就会茅塞顿开,理解深刻,记忆牢固。构建讲授模型需要深度的思维,高度的综合以及准确的抽象,从而凝练出若干个观点(概念)来支撑整个模型。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型进行课堂讲授,来讲清、讲透讲课内容,无论对授课老师,还是对听课的学生,都甚为重要。设计的讲授模型要清晰、简明、形象、易懂,讲课者讲授顺畅,言明意切;听课人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就无机化学课程内容而言,每一种理论学说,每类微观状态体系,都蕴含一个微观模型。设计讲授模型时要注重研究下列问题。①微观模型宏观化。人们的思维习惯是宏观化的,对日常所见的宏观模型言到意明,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而对于微观模型,则常常觉得抽象,难以理解。例如,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是学生觉得最抽象,最难理解的。然而,通过设计宏观化的思维模型,将抽象难理解的微观模型与宏观思维链接起来,学生听课就觉得非常形象易懂。(3)精心选择人文教育内容,讲授时适时切入人文教育内容是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精心选择、编排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人文教育内容,并在课堂讲授中适时切入,对激活教学气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讲听效果有很好的作用。章节主旨人文内容力求少而精,恰到好处。人文内容的核心是为人之道,处事之理,将它渗透到课程内容讲授过程中,启迪学生做人的准则,处事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让学生在学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事,从而凝练出人生哲理和工作准则,同时又提升教师的讲授效果和学生的听课收益。课堂讲授中切入人文教育内容时,切入点要准,内容要精僻吸引人,蕴含的哲理要耐人寻味,讲解时要见好就收,恰到好处,切忌“过”而“滥”。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演,不会句句打动学生的心灵,能打动学生心灵的语句不可能打动每一位学生,但教师的每一次课,凝练出的每一句人生格言,能打动一个学生的心灵、启迪一个学生的思维,激励一个学生积极上进就足矣。

2讲课的艺术

讲课是一门艺术。讲课的艺术根植于教师的本职,它汇集教师的知识、口才、经验于一体的创造性工作。讲课的艺术体现在讲课的内容、讲授方式方法的灵活应用、对讲授内容的熟悉与精通、理论联系实际、人文教育渗透、演讲激情与语言幽默、教与学的互动等方面。讲课的艺术归结于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气氛,其最核心的就是教师的讲授学生愿意听、乐意听、想多听—这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要求,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如何达到这样的状态很值得探讨。本节从讲好绪论课、讲授艺术探讨两方面加以讨论。

(1)讲好绪论课。绪论课是第一课。而第一课是印象课、兴趣课。因此,讲好绪论课,对展示教师的良好教学形象、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衔接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讲好绪论课。绪论课的内容要精心选材、用心编排,要考究讲法、注重效果,力求内容新颖、通俗易懂、知识兴趣并重。绪论课的内容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化学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中的贡献;二是身边的化学;三是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四是化学课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