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考自我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我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非常不理想,语文只考七十八分,数学只考六十七分,但是这些都是我的错现在我来和大家说说这为什么都是我的错吧!
先说语文吧:“都是错在填空了”。我妈妈星期六在家帮我复习了要背的、要听写、要默写的全都帮我复习了而我还说:“我都会,我都会”。听写的时候我老是听了一会儿又到电脑边上玩一下,还说妈妈报错了老是不听背书时老是一下子起高音,一下子低音妈妈要我从新背老是埋怨说:“连着样都要从新背,真倒霉。”就这样在复习的时候老是不认真才考七十八分的。
说完语文在说数学怎么考这么差吧:“大家说考试中最容易的是数学怎么可能只考六十七分呢”?我说的是实话我真的只考六十七分应为爸爸在给我复习时我爸爸说:“这道题目是错误的”。我偏说:“是真确的”。我老是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所以我才考六十七分的。
我知道了想要考试好就应认真听取别人的好的意见这样才可以让自己的成绩提高很多很多。
每当到期中、期末的时候,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成绩。这次也不例外,期中考试考完后,我一直沉浸在紧张中,直到老师把考卷发下来的那一刻。
前几天老师公布了成绩,我语文90.5,数学98,在我们班占第2名。对别人来说很不错,但对我和父母、老师来说却不算什么,因为我在小时候父母为了我的学习更好,他们买这个买那个,花了很多钱,唯一就是为了让我更好;而因为这样,我的成绩一直不错,因此老师对我的期望也很高。但这两门都令我感到最可惜,我的语文本来是不错的了,但作文给我扯了后腿,只得了23.5分,我们班里有的学生都得了24分、24.5分、25分。数学是我的强项,本来我可以得100分,但我很马虎,本来是要算用去的,我却求成了剩下的,扣了2分。真是应证了一句俗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唉!虽然我还是名列前矛,可我是闷闷不乐的,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
我还记得上学期成绩报告单上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你的粗心成了你的心病,改正过来,你会变得更完美。”也有老师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胜利者不属于跑的最快的人,有可能属于最耐跑的人。”老师的话使我受益匪浅。
总之,我决定在期末考试之前一定要改正粗心的坏毛病,考得更加出色,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考试学生自我反思总结报告三
当我们拿到期中考试的审判结果,就看见一些学生的情绪原本是乌云密布,现在已经光辉灿烂,还有一些同学的思绪像下起了雨,雨水从脸缓缓流下,而我却像那个不幸的孩子,被“黑暗”的世界笼罩着。在回家的路上“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让人感到一阵凉意,仿佛世界都在责怪我考试没考好,我因此而伤心。
这次考试没有达到我所期盼的那样好,英语才考62!语文才考50!英语说实话很多听力题都是乱蒙的,这次只是侥幸,可能是这几个月很少写听力题了,一时听不懂什么意思,加上有原来的两遍改成一遍,一时有点不适应,刚想听的时候,结果就结束了,扣分题大多是完形填空和阅读扣了七八分呢!我虽然买了练习题,但是由于作业多加上复习其他科没有时间做,真的很遗憾,要是多做些,没准能上90,但是我有点担心我的口语,因为考试不是真正的目的,学好英语跟人交流才是真正的目的。语文我考的跟上回一样,语文名次却不一样,大概由原来是第一变成第三,但是我也找到我所要打败的对手,只有对手才能激励我不断进步。
生命是短暂的,时间是有限的。当考试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如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种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人能走多远?”这话不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这话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在短暂的生命里我们不能失去人生的三盏灯塔:自信、勇敢和坚毅
如果你只停留在一个点,不前进,你永远不会成功,还不如从现在,从这刻起,加把力,把希望和快乐寄托在期末考试上。
考试学生自我反思总结报告四
在这个星期四星期五我们迎来了初中生涯以来第一次期中考试。这次考试过后,可真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啊。
例如我啦,明明知道这次考试挺重要的,但是一如既往的懒惰性,促使我这次并没有怎么复习,所以出来的成绩就。但当我知道我的语文成绩时,竟然还有些喜出望外,因为我觉得我的语文这次没有考好,应该上不了90分了,但竟然勉强上了90分。考完试和我的`同学说这次的语文考的不好,她们都拿我打趣说:“啧啧啧,恐怕你这语文课代表是保不住了,唉~”其实这次语文考试有很多内容都是书上的,但是谁让我这么懒,没有复习呢,这次的成绩也算是对我的一个小小的惩罚吧。以后的我一定不会再这样懒惰了,这次的成绩会一直鞭策我,使我继续努力。唉,俗话说得好: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稍有松懈,成绩便一落千丈了。成绩想变差很容易,但若想变好却要不断的努力,不能半途而废,现在的痛苦也是为将来的幸福做基础,如果没有这些痛苦做基础,将来又哪有幸福可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呐。
从现在开始加油,熬过这六年(哈哈),每次的考试都要用心去对待,相信自己可以的
考试学生自我反思总结报告五
期中考试如期而至,又瞬间而过,好也罢,坏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喜也罢,愁也罢,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调整心态,再迎将来!
篇2
其实,说到这些梦想,我就感觉挺幸福的。幸福来自哪?我认为来自对这些梦想的追求,好像正因为它们的遥不可及我才感觉到幸福,感觉到有事要做,感觉到有任务要完成,感觉到自己的身边总是缺少点什么,感觉我是真我,不是什么异类。他们激起了我内心的驱动力,唤醒了我内心的追求和价值认同。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想我的目标就先是以上这些,先将它们逐个实现再说吧。
篇3
高三普通班的学生,最核心的思想问题是:读高中有没有用?
普通班大多数同学看不到通过努力读书而获得的较明显的回报,可以说每考一次就是对信心打击一次,让他们再一次加深对自己选择的怀疑。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高中三年,他们比成绩好的学生走得更累,走得更艰苦。作为班主任,如果只是一昧地责怪他们不努力付出(事实上有部分同学确实不够力),一昧地强行压制是行不通的。
原因如下:他们进高中的基础就比较差,这说明他们本身的学习习惯、意志力、心智成熟度等方面不够好。进入高中,学习任务更是量大难度大,现在要求这批同学跟上来,这需要他们超出常人的付出,个别的或许有可能,大批的就难度太大,不太可能。
基于以上原因,同学们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现在又到了高三,他们这种厌学情绪更加强烈。这种厌学情绪不只是因为他们不上进,怕吃苦而产生的,更在于他们认为:读书,对他们来说行不通,没有用。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疏通,整个班级的工作将非常难以开展.
针对以上情况,我经常与同学们就高中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交流。
上高中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考二本以上的大学是唯一目的,那么,普通班的大部分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学生都到高三了,高考能出怎样的成绩他们心里都清楚,再对他们说什么努力就能考上好大学是没有说服力的。
我个人给他们的参考是:上高中的目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侧重点。成绩好的,考大学,考好大学是中心。成绩不理想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和高中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两方面是中心。打下一个基础,全面发展能力,发现自己的特长,将来就比较容易找到一个进入社会的切入点。这就是普通班大部分同学三年高中生活的意义和努力方向所在。
解决了思想问题,学生就能安心学习。尽管不可能一药医百病.但班级在大方向大目标上有了明确的认识,工作就好开展,就能有一些成效。
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有很多方法,我个人主要是深挖文本,充分利用好课本这个资源。"文以载道",不管课文怎么变,它只是一个载体,不变的是这个"道"。我告诉学生,读课本我们如果能读到现实,读到人性,读到自我,这样,你就会对课文感兴趣了。我上课也是从这个角度进行的,以课文为载体,同学生一起对现实、人性、自我进行探讨。这样,就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兴趣,课堂就了作用,有了效果。
进入高三,新课已上完,基本是考和练。高三的课堂,我认为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应试技能,总结各种题型的解决思路和技巧。针对这一点,很多时候,在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起做题,先理出自己的思路,然后再一起对答案。对了,我们作为经验积累起来;错了,共同分析,我们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作为教训加以总结。这样,作为老师,更能理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学生也容易明白: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通过做题形成解题的思维模式。训练多了,他们碰到高考常见题型都有一个基本思维模式,可以减少失误
基础知识注重积累,要求学生根椐复习进度,多用课余时间自我复习。对同学们讲清楚,基础知识的学习,别无二法,只有平时勤于积累。老师要做的就是课堂上有计划地抽查,检查效果,督促他们多积累。
这就是我对即将参加高考同学多提出的要求、计划和总结。我已经尽全力想好了在学习上的情况,具体怎么样学习只有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了,如果我总是一味的督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那只能是得不偿失。
在学生的生活问题上,我只能说让他们安分守己,在生活习惯上养成好习惯,尽量不早恋,在这个关乎终身命运的高三这个年份里。在生活上我尽量了解每个同学的情况,尽量给他们实际的帮助。有的同学家庭状况比较一般,我只能给予他们心理的安慰,要他们坚持下去,这么多年都下来,在这个关键的一年一定要挺住。
篇4
二、做好专题训练,总结归纳题型
在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专题训练,总结归纳题型,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在知识专题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加强各数学板块知识的综合。专题复习中应注意讲练相融,有机结合,特别是在课堂上要注意讲练结合,这样能及时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基础题型(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数列、参数方程与坐标系,不等式等)注重从题设出发的特性法,平时就要在基础题的训练上下功夫,做到见过的题型不失分,力求做到准、快、全,这样才能得到有效分。对综合题型注重通性解法,要求在完成通性解法的基础上,分析特性解法.训练解题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运算能力、作图能力等).有机整合专题考试、模拟考试、重点题型考试等. 做到抓住题的关键点及得分点,规范解答,能得多少分是多少。方法专题是指对高中数学中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主要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学会应用,才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质更上一个层次。
三、做好知识的融会贯通,解题能力的提升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已逐步完成了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试题的转化,每年 “稳中求改”,也就是说试卷虽然年年有新题型、新情景出现,但总体还是稳定的,所以复习的着眼点是放在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上,重点做好知识的融会贯通,解题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阶段,老师将以方法、技巧为主线,主要研究数学思想方法。老师的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解决一类问题、一系列问题。找出某个知识点会在一系列题目中出现,某种方法可以解决一类问题。分析题目时,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点,渐渐地向探寻解题的思路、方法转变。。现在有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失分的原因在于知识点掌握的不全面,一道题考察好几个知识点,但是他只会其中的一两个知识点。因考虑不全面而失分,所以教师授课时应精心挑选讲评内容,压缩讲评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与自我纠错、自我反思,哪些知识点经常放在一起考察,哪些知识点是自己没掌握的,因此,要研究知识点间的联系,题型的多变性。这就要求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升。
篇5
二、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例析
如《魍澄幕导论》节选:“‘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又有所侧重……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试题给出了三道客观题作为基本的考查内容:第一题是对词汇的基本理解,以排除错误选项为考查形式,选出对于“恭”“敬”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显然,学生在快速阅读后,应当结合试题的需要,查找具体段落的描述来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客观题很少给出直观的答案,需要学生理解与总结具体的段落或者语句的意思,切忌断章取义。选项中“‘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便是错误选项。因为文章中第三段的有关论述意在说明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与儒学的精神相背,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通过整体意思的把握,学生就能很快发现这一选项是对文章段落意思的错误领会。同样,其他试题包括对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都需要学生对文章语句、段落以及前后描述做细致的理解,才能选择出准确的选项,断章取义往往是这类题型出错的主要原因。
《乡村的瓦》曾经作为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内容之一,其考查以简答的形式出现。如试题:“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简要回答。”要求学生阅读全文,自我总结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实际含义。这种题型较客观题来说难度更,一般情况下,对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考查。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牢记充分探究作品的写作背景或者点题之句,如“瓦是童年的底片”,切忌只顾表面意思。从文章来看,作品是对自己童年在乡村玩乐的描述,以瓦为载体,表现自己的童年情感。因此,很容易归纳出,“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此类以物寄情的文章正是现代文抒感的代表,考生抓住核心简要表达,才能获得满分。
三、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注意要点
篇6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阅读也成为现代社会对人类信息素养的一种要求。自我总结如下:高中生普遍认为数学的学习就是课堂上听听讲、课后做做题,遇到不懂的地方再去翻翻书,有的同学一个星期都不会翻一下教材,长此以往,数学教材就成了课堂的摆设。同学对数学教材的熟悉程度实在太低,这种错误的学习方式只会让同学成为做题的机器, 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本质。数学阅读能力是指从数学公式、图形、符号、文字等数学材料中提取信息,并独立的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平时训练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阅读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数学的学习中,阅读也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的引路灯,对教材的阅读程度决定了对数学的理解深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长时间的听觉集中不如视觉集中效果好。由于阅读是以视觉分析器为主,而视觉分析器是主动的分析器,可适当调节学习进度,有利于学习注意力的集中,而注意力集中就可以加深识记,降低遗忘率,提高学习效果。
(二)有助于同学能力的提高
在不断地尝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由于是自主阅读,这就使得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情地发挥其想象力和聪明才智去深入思考、大胆猜想、主动探索,用各种办法分析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思维积极、主动的时空里,同学的思维基本不受教师的牵制和课堂有限时间的限制,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数学阅读能力的自我训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如在学习 “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时,先引出国际象棋的故事;进而在深度学习“斐波那契数列”时,我甚至自己寻找身边的案例,做到了举一反三。
(一)强化阅读意识,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反复的强化,让自身形成一种惯性,才能成为一笔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1.确立不同内容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数学阅读应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逻辑特点,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维,并根据不同的内容而选择不同的方法。阅读引言时,要注意章节标题,因为它标出了主题;弄明白引入新知识的直观素材,要抓住关键字、词、句和重要结论。阅读概念时,要记住名称或符号,要背诵定义,掌握特性;要理解其实质,抓住关键字词;要注意概念的实际背景,概念的表述,要弄明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适用范围;另外要思考该概念的定义是否还有其他等价形式,它有什么作用,并能应用概念准确进行判断。
阅读例题时,可先尝试自己审题求解,要做到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求证结论;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然后与书上的分析、解答进行比较,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最后进行归纳小结,追溯解题思路,使解题过程在大脑中形成清淅的印象,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
篇7
一、二轮复习中对于数学学科知识层面的复习要有效
相对高考其他学科,数学学科命题考查异常全面,必修部分所学的章节几乎都会在试题中得到体现,高考数学试题对重点章节的考查又异常偏重,从不回避。所以对重点章节的复习,一定要突出主干知识。重要知识点要一一落实解决。比如立体几何中,对理科数学的二面角的考察是必然的。学生常见错误是只算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而不去观察,到底与二面的夹角是相等还是互补。针对这种情况。就要通过多次练习,强化学生记忆才能真正落实到位。高考越来越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也就是平时训练时所说的通法。以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命制的试题,其考查分值就可撑起整个数学考试满分的半壁江山。在二轮复习中,主要对知识做到查漏补缺。我的措施是,一周做两至三套综合题,主要统计学生的易错点,针对学生共性存在的知识点,下来备课去找相关题型,组织小的专项讲解课。比如对于导数大题,含参数的单调性的讨论的题目,出现频率极高,学生出错也较多,主要有:考虑不全面,讨论的范围不准等等一系列问题。于是我专门备了一节针对性的小专题的课,并指导学生建立起答此类题的模式:第一步,求定义域,第二步,求导函数,第三步,求导函数的零点,第四步,讨论零点与定义域的位置关系,达到分类准确的目的。第五步,在参数每个范围下,写出单调区间。这样学生对一类题型就有了较好的把握,这样对知识的复习就更加有效果。除了小专题外,还要针对六道大题,进行专题的复习,并结合综合试卷交叉进行,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在二轮复习中,对综合试卷的讲评,要注意对比讲解,让学生学会反思总结一些基本题型。
二、高考备考:数学题求准不求难
许多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有一个误区,以为基础比较好,就不用再做基础题,于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做难题上面,效果也不见得好。六道大题中,前四道大题分数经常并不见得都把分数拿全了,而前四大题做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总分数的高低,所以考生在二轮后期以及最后阶段最好不要再去大量做题,也不要再去寻找一些难题或新的题型去做。高考已经进入二轮的复习阶段,很多学生并不能把自己应有的水平在考试中完全发挥得出来。学生总会有考题中出现的知识点已经掌握,但还是作错的情况。因此要求学生应时常自我总结、回顾已经复习过的知识点,并不断强化,把这种会做但做不对的遗憾减少到最低,把有把握的题做对,保证做一道对一道,这样考试成绩就有可能提高。经常会有一些学生认为,一些很难的题目自己都能答对,那么高考时一定没问题。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在数学竞赛中成绩很好的同学在高考中往往并不是成绩最好的。高考是面向所有考生的考试,考试会考一些基础的知识点,如果考生一味去追求难题,并在这方面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在一些小题上出问题。能在高考中完全答完数学试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因此考生应该学会放弃,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会的题都答完、答对,那么考试就是成功的。
三、规范学生学习习惯,适当总结答题模式
篇8
二、试题图表与文字数目的情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三年来文字量、图表量都在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选择题字数在900个左右,非选择题字数1440个左右,总字数在2350个左右,答案字数320个左右,并且图表总数约为4~6个。2009年有一道对实验结果作预测并绘出折线图题及一道遗传图解题,2010、2011、2012各有一道绘制遗传图解题,2013有一道题要求绘制食物网。试题的呈现注重图、表、文结合,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识图表及图表文转化能力。加强对学生准确获取图表文信息及图表文转化能力的考查,这应该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
三、各模块分值的变化情况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1)高考考点以必修2和必修3为主,约占生物总分的66%。
(2)本人认为今年安徽省的高考生物试题考查依然以必修2和必修3为主,生物技术实践一般以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考查;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则还是会结合必修中的有关知识进行考查。
四、考查知识点的变化
(一)2009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基因工程。
(二)2010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膜系统、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群落;植物组织培养。
(三)2011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分化、细胞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生态系统;动物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基因工程。
(四)2012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凋亡、细胞代谢;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生态系统;凝胶色谱法;动物细胞工程(克隆)、基因工程。
(五)2013年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细胞结构、细胞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癌变;遗传的基本规律;植物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生态系统;微生物计数;基因工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主干核心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试卷以“代谢、遗传、调节”为三大命题中心。
五、命题特点
(一)三道非选择题:29题一般考查细胞代谢(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和实验知识(2009、2010、2012)或细胞代谢、实验及生态知识(2011);30题一般考查调节知识(2009、2010、2011、2013)或考查调节和生态知识(2012、2013);31题一般考查遗传知识加选修部分(2009、2010、2011、2012、2013)。
(二)实验能力的考查常考常新。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测试方面,高考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进行考查。生物实验不只是考查一些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实验思路、实验原则和变量的确定,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的考查,更主要的是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创设实验问题情景,通过实验设计来考查学生实验方面的思维能力。如2011年安徽高考生物卷的29题许多学生无法找到题目中实验步骤的缺陷,即使有部分学生能找到缺陷也不能很准确的作答。这说明实验在高中学生学习中存在记忆背诵的学习方法,没有用实验思维进行实验的学习。
(三)命题材料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有些题目的题干背景新颖,其实理在课本上,重在考查学生的推理、分析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如2012年第6道选择题的“留树保鲜”问题。
六、备考建议
(一)构建知识网络、扎实复习
在一轮复习中,不能让知识停留在零散状态,而应对章节知识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和提高,对照《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全面系统地回顾和再现所学的知识,建立知识网络,对知识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能从知识点上升到知识面、从知识面上升到知识体,建立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网络构架;提高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掌握的准确度和熟练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试题训练,特别是解题能力和做题速度的训练;复习要到边到拐,猜题、押题都是不对的;重视基础,突出主干,复习时要以教材为核心,切忌在学习上构筑空中楼阁;减少一些无谓的资料和练习(不主张题海战术、但也不能不做一定量的题,要精选精练),增加自我思考、自我总结、自我反思的时间;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关键在于理解,只有想通悟透生物学知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不管试题情景如何新颖变化,但解答它还是离不开课本知识。
(二)认真对待错题、整理错题,快速提高自己
错的原因:是知识没有掌握、还是粗心大意;是审题不清、还是思路不对;答题是否规范、完善完整。
(三)关注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四)重视实验的技能和方法
(五)关注高考高频考点
1.必修1:(1)细胞中物质的鉴定;(2)细胞的渗透作用;(3)酶及其在代谢中的作用、特性、相关实验;(4)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细胞呼吸;(6)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7)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癌变及衰老。
2.必修2:(1)遗传变异的细胞基础;(2)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②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途径来控制性状;③基因与性状的数量关系;④表现型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4)遗传规律及其拓展(遗传的非典型现象: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的非典型现象:若自交后代表现型为1:2:1是不完全显性;若是2:1则是致死基因型;②二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的非典型现象:9:3:3:1的变形9:6:1、9:7、9:4:3、12:3:1、1:4:6:4:1);(5)在育种中的应用;(6)人类的遗传病(①遗传病的概念(遗传病不一定带有致病基因)、类型及预防;②调查遗传病的方法;③系谱图与遗传病的判断);(7)杂交实验与探究。
3.必修3:(1)植物激素调节;(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能不能口服;激素调节的特点;激素调节的机制: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神经调节:兴奋的传导、传递、反射弧、特点);(3)免疫调节(淋巴因子可由T细胞和效应T细胞分泌);(4)内环境与稳态调节(血糖调节及健康);(5)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植物如问生态系统成分,答生产者;如问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第一营养级);(6)生态农业;(7)生物富集作用、水体富营养化。
最后,用好《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后面的题型示例很有必要看,他有一定的导向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内容及要求”可以作为一个纲要,检查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当然检查自己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还可以通过做题查找自己的知识盲点、漏点。两个结合起来,查缺补漏、找知识盲点效果非常好。)并做一些近年的高考真题,如全国卷、安徽卷等。
篇9
自主招生和保送生招生英语试题并非大家想象的那样无从下手、无法准备、望而生畏,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备战方法,我们一样可以事半功倍地在高校自主录取考试英语考场上笑傲群雄。
应该说,很多学校高一高二时往往忽视自主招生考试方面的积累。但由于这两种考试对英语的词汇要求都较高——达到大学四级甚至六级水平,在阅读、完型、写作中经常成为学生参加该类型考试的主要障碍。因此英语尤其是词汇方面一定要早作准备,从高一高二基础年段开始做起,不断积累,临场时才能做到水到渠成,信手拈来,在阅读和完形填空中顺利答题。
对英语教师而言, 在临考前也应在方法上给以一定指导,如基本的构词法,了解常用的前缀、后缀等。有了基本的构词法知识,可以帮助解答词汇题,也可以帮助猜测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还有,两种招生考试的阅读中有不少考察学生是否理解作者的态度,这类题的比例要大于高考,考生可以总结表示人物态度的词语,比如:positive, negative, optimistic, pessimistic, indifferent, neutral等。
二、高三应多关注时事、热点
今年在以北大为首的几所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英语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中就有几篇是和时事有关:如乔布斯去世后苹果公司的走向、欧债危机、医疗改革等。据参加北大自主招生回来的同学说,由于他平时常看报纸,这方面的内容比较熟悉,因此做题时只是大致浏览一下文章便开始做题,比别人节省了好几分钟的时间。要知道,英语阅读理解篇幅较长、容量大,时间对考生而言是个极大考验。
因此建议考生在临考前一阶段常看新闻,阅读报纸杂志,特别是社评和专栏文章,会对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这不仅对于英语笔试有帮助,更可能在面试时游刃有余。有意参加这两方面考试的同学每周适量读China Daily, 21st century等英文报纸或者定期浏览CNN.省略等英文新闻网站, 并把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时事词汇加以积累、背诵,这些词汇在时事类型的阅读当中出现的可能性很大。
三、笔试中的答题策略
参加完自主招生考试的同学对英语的最大感受是:题目不是很难,但时间紧、题量大。如果不注意讲究答题方法和顺序,到最后可能能得分的没有得到,没把握得分的却耗费了很多时间。其实只要保证考场上的每一分钟都有效,都在得分就已经是胜人一筹了。尤其是阅读理解,篇幅较长、信息量大,比平常练习的要求高很多,而且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没时间从头到尾浏览,最好是采用“先读题,再到文中对应找线索”的方法做题,
对于教师而言,平时按这两种考试的时间和要求组织一两次模拟考试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模拟,既能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考试形式,又能让学生自我总结、反思,真正参加考试时心中有数、临场不乱,在时间上更合理地安排,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四、面试注意事项
篇10
学正常进行
崇高的责任感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是取得学生信任的基础,只有教师把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并且学生为这种投入感动且自发学习的时候,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才能正常进行,被教育者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者的示范和训诲.
二、找准基点,对准学困生,提高
教学质量
实践表明,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学困生.对学困生,我们主要依靠“三多”(多提问、多指点、多鼓励)和“五时”(备课时想到他们、讲课时针对他们、批改时面对他们、辅导时找到他们、表扬时不忘他们)进行拉、帮、带.同时,要保证优生的复习.
三、加强学法指导,减少无效劳动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变学会为会学,是教学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教学的根本任务并非单纯地让学生学会某些知识,其中包括教授学习的方法和思考的方法.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期间,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将自己今后一生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到手.就拿化学来说,每月发表的文章数以千计,即使把每月发表的文章读一遍,半年时间恐怕也不够,这就迫使我们对学生进行指导,教会他们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在复习中,我们应重点突出一个“导”字,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索知识,在深入思考中发现疑点,强化思维活动.
四、精心组织课本知识,善待外
来题
单元复习课不能是知识的单纯重复,更不能是教师的灌输加题海.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复习,我们要努力培养和充分相信学生自我总结知识的潜能.在复习工作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在于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对于课本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的过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规律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最好同时形成对习题的评价能力,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也要求教师兼容并包.必要数量的习题是复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习题重在质而不在量.有人统计,复习中演练过的习题有60%是重复的,有300个左右题目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复习内容并能取得理想效果.所以,教师应严格把关,有选择性地选用习题,争取把学生负担减小到最低限度.
五、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心理
辅导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各方面都即将成熟,又尚未成熟,这是一个心理多变的时期.学校、教师、家长都对学生寄予很高的希望,学生也为自己树立了奋斗目标,在趋向目标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产生应试焦虑,我们应正确认识和估价学生的心理焦虑,适时地给予鼓励、指导.此外,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职业指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角色意识,减少焦虑的诱因,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六、研究高考,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在当前情况下,回避历年高考试题导向作用是错误的.高考题是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和重点,又展示了题型和特点,是复习教学的重要参考.我们都应认真研究高考题的特点及变化趋势,使复习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考试说明的主线作用,突出高考题的示范作用,以此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树立高考信心,稳定考生情绪,保证复习的完成.
七、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增加课堂
篇11
一、认真备课
本学期课时量大,平均每周要准备4节新课,1节习题课,我基本在提前一周准备好要讲的内容,写好教案,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教研活动,以及海淀区的进修。高二生物课从今年教学进度与往年不一样,因为这一届是北京第一届从高一开始上生物课的学生,同时又是用着旧教材却要适应新考纲的唯一一届,对我们教师来说也存在着学习新考纲,新高考的问题,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中存在有争议的地方,不断查阅资料,对新内容新要求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及时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每一节课都要不断思考学科素养和课本知识的融合和切入点,与教研组同时进行及时充分讨论。在区教研的公开课中认真学习,研究进度、教法、学法,本学期也本年级也进行了两次公开课,在评课中大家畅听欲言,相互指出优缺点,并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教学中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应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就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学习选修课本时,主要内容涉及科学前沿的就要结合前沿知识引发学生的学习讨论热情,内容涉及实验技术的要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进入一轮复习阶段,也是把老师讲授、课件展示相应模型和学生自我总结结合在一起,学和练统一在一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提高上课的教学效率。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资源整合优势,建立课件库和题库。在课堂上多用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篇12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高中分科刚开始,针对文科班学生普遍基础差、应用能力低、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的弱点,应先花一定的时间进行思想教育工作。首先,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到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石,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必修学科,是锻炼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一项工具。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面对现代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没有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就很难接受和学习其他应用知识,因此我们要重视数学学习。其次,在总结复习中,尽量将一些难于理解的概念和结论分成若干小问题进行总结,使之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最后,通过师生之间个别谈心、面批作业和讲评试卷的方式,给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恰当评估,适时表扬一些进步较快的同学,及时指出其不足。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主动思考,认真钻研,对数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也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样难。纠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错误认识,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同时结合课本向学生介绍中学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
二、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我校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循规蹈矩,依赖老师的讲解,不主动思考,做习题时照搬教师课堂上提供的方法、思路和模式。尤其文科学生多数把数学当做一门记忆型学科学习,做题时只凭记忆进行解答,题型稍有变化就感到束手无策。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求学生每节课前都要预习,明确即将要学习的内容,课堂上认真听讲,就老师课堂讲解关注自己不懂的地方,课后及时自我总结,每位学生都要有一本像样的笔记本,平时有时间常常翻阅笔记,补充自己的知识库。涉及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教师是如何分析和解答的,课后都要及时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整理和解答,并能将有关联的不同类型问题及其分析的结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比较,做简要小结。教师要勤于检查,及时表扬那些符合要求的,在全班同学中交流,对于不合要求的,教师耐心帮助,个别指导,让全体同学通过学习方法的改进增强学习效果。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文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一般落后于记忆能力,教师的架桥作用在文科教学中尤为重要。为此,在课本知识的总结中,对有些不易理解的知识不是带领学生复读一遍或者在黑板上抄一遍就可以的,而应向学生指出如何正确地理解和体会它,讲出它的产生和它的应用。提醒理解中容易出现的误区,指出它与有关联的概念的差别和联系等。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安排的,却是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这样学生听了一堂课,既学了知识,又了解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同时,注意延迟判断,在有关问题的解答中,当学生对问题感到困惑,思维受阻时,教师并不急于抛出问题的结论,而是给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延长学生判断的形成过程,让教师精心创设的外部条件对学生的思维充分起作用,使之逐渐变化,最终形成正确的概念和判断。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将数学教出了“味”,学生就会在嚼之有味中变得爱学,想学,乐学,迷上做数学,在“做”和“研究”的过程中学会数学,会学数学。
四、注重讲练结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是在为“社会造就一批合格的建设人才,但更注重的想法还是尽可能多地通过每年的高考为高校输送一批合格新生。”教师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按规定的教学要求,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方法,还要适应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特点,将自己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在高考中充分展现出来。一般说来,文科学生由于对数学兴趣不浓,平时除了课堂上布置的练习作业外,很少积极主动地做课外训练题。因此,要让他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只强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理解,没有一定量的针对性训练,显然是不行的。为此必须坚持有讲有练,讲练结合的原则,在学生“懂”了的基础上,通过训练使他们“会”,训练要特别注意针对性,不搞“题海大战”,每份试题都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文科学生实际水平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需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训练,如数学选择试题解法中的数形结合法、特殊值检验法、估值猜想法、观察分析法等。只有经过多次有效的练,学生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在强调学生动手练的同时,教师必须及时进行分析评讲,按知识点、思想方法、典型错误归类总结,指出引起错误的原因及应注意之处。通过讲练结合,帮助学生不断完善知识和思维结构,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通过训练和总结,找出规律和经验,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篇13
一、更新教学方法,提升复习质量的前提
理综考点选择基础主干知识,这是肯定的。问题是还存在着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的定位不准,对问题的“隐性介入”的认识不足,知识储备不充分,知识联系不紧密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并不能就事论事,而必须把高三理综复习建立在深刻理解科学本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深刻理解科学教学本意的基础之上,对知识点重心进行认识与整合,才能较为彻底地解决“把握哪些”、“如何把握”等技术性问题。基于此,需要理科教师及时了解科学界的新观点、新动态。
1.关注教育新理念
一是“探究性学习”。在教材并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和结论时,需要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方法,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得出答案或结论。二是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科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教师必须更新学习和考试理念。掌握新课标下的教育新理念和科学新观念,复习将更有目标和方向。在新视角下,那些在科学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或转折意义的科学实践及其产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就成为科学的基础主干知识,理综教学将更具科学性、更具时代性,也更可能最大程度地将知识的基础性和学习的机械性两相分离。
二、渗透课堂,提升复习质量的保证
高考理综复多是两轮或三轮复习,一轮是按教科书的章节顺序进行单元复习以巩固基础,二轮是按专题进行复习以提升能力,三轮是结合热点进行复习以增强应用能力。这种传统的单元、专题、热点相结合的三轮复习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模式。在复习中,一定要做到每轮有其侧重,互为补充,整合提升。也可以采用“三合一”的“一步到位复习法”,即将单元与专题相结合,专题解读与热点透视相结合,将平时练习与历年高考试题相结合。
1.根据模块结构,构建复习体系
复习必须对接高考,由于高考试题均以小专题的形式出现,而且大多数参照新课程所列的专题思路,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单元、专题复习进行改造和整合。就整体而言,要进行新旧对比,构建专题体系。
新课程提供的是思路,原有教材提供的是材料,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就是创新。结合新课程标准的体系,对“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进行重组,分成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个板块,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化学键,分子结构,晶体常识,分子、原子、离子和金属晶体。确定体系内容后,再以原有教材内容为主体、按顺序对重要内容进行讲解与分析。
2.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能力提升
高考原本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常态评价。理综高考考查科学学科知识、知识的理解、学习的能力以及过程与方法、学习所期望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复习中,通过精心备课、重点突出、课堂互动、拓展阅读、联系思考等环节的有效落实,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比较能力,还可使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框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科学应建立在平时的理解和领悟上,不应建立在考前的突击、背书、猜题上。
三、取舍材料,提升复习质量的技巧
广大理科教师有一个共识,即理综教学中要适度拓展。那么,在复习中该怎样做好原有教材的拓展呢?如何才能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做好材料的取舍呢?这既是教师面对的问题,也是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我认为,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对策。
1.以旧为“本”,以新为“辅”
理综复习仍要以原有教材为本,以教材为依托,抓住主干知识,对一些枝节的非主干的内容也要有区别的避重就轻,该舍弃的就舍弃。
2.合理“强化”,适当“弱化”
材料取舍是技巧,需要教师修好“内功”,即熟悉并研究近年的高考题,对主干知识和新课程标准强调的知识进行适度拓宽,对非主干知识和新课程标准舍弃的内容则可进行必要的淡化处理。对旧教材中很多阅读材料内容已经演变为新教材中必须掌握的正文内容的部分要特别关注,并适当地将一些材料发给学生进行学习;对旧教材中正文内容已经演变为新教材中的介绍内容的部分可以进行适当的弱化处理。
四、转变学法,提升复习质量的根本
教最终要落实到学上,落实在学生能力的提高上,故学习方法的转变就是根本,这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1.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
在高考复习中,学生审题与表达能力的提高也非常关键。平时训练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看看、做做近年的高考题,让学生从审题过程中体会 “怎么考”,从解答过程中体会 “怎么答”,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