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校云家访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校云家访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校云家访总结

篇1

一、 家访在新时期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也出现了新的变革,单纯的学校教育模式不能全面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开展家访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联系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辅导员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利用假期开展辅导员家访活动,既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辅导员加强自身建设和检验工作效果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家访活动,不断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开创学生教育工作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局面。尤其针对独立学院这一普通高校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作为独立学院的一名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学生家庭实际,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全心全意地帮助学生,真正达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化的目的。

家访不仅是手段和过程,也是了解、认识学生的一种方式,能够在了解中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水平,使他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刻苦努力,通过自己的勤奋将来为国家创造最大的价值,这才是家访的真正的目的。家访是辅导员老师深入学生成长环境,使学校教育更有针对性。在每一个家访的家庭,家访老师都带去了学校党政领导和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切和问候。辅导员老师们向家长介绍了受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并详细了解了受访学生的家庭情况,分析造成受访学生现状的原因,并就如何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与家长们达成了很多共识。经过面对面接触,手握手长谈使辅导员们更加真实地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更加深入地体察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奋发进取的信心,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当前独立学院学生家访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1.受经费和时间限制,家访覆盖面不够广泛

这里的家访覆盖面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指受访学生家庭所在地的覆盖面。对于一些全国范围招生的学校,生源遍布全国各地。例如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有很多云南、贵州、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就目前的经费和时间情况很难专门对这些学生开展实地家访。但是恰恰是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辅导员深入他们的成长环境,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其次是受访学生的类型应从特殊群体向全体发展,使这种对学生的关爱普及到大多数学生,从经济困难学生到学习困难等各个方面学生,覆盖面包括全体学生。保证家访工作的全面性。

2.部分受访学生和家长对家访认识程度有限。

目前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有障碍学生、成绩挂科学生、经常违纪的等一些特殊群体学生往往对辅导员家访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存在害怕老师向家长“打小报告”的心理,对家访活动有抵触心理。而部分家长在家访过程中表现得过分热情,其目的是借助家访的机会为孩子在学校谋福利,功利色彩浓厚,对于家访工作认识不端正。或者家访过程中简单应付,对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等问题不太关注,所以任何问题都交给孩子自己处理,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3.家访工作人员未能及时总结家访工作,确保家访效果

每次家访后,辅导员未能及时地写出详尽的家访记录,把家访过程、家访达到的共识、家访中受到的启发及家访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根据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行为表现,结合家访中了解掌握的资料,及时反馈,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三、对家访活动的思考

1.学校要千万百计做好特殊学生工作,以使家长更放心。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和办学根本,要带着爱心去关心和帮助学生,尤其是特殊群体学生。高校各级领导和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学生家访应该逐步向“学生教育工程化”的方向过渡,这样才能更深入、更彻底、更持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搭建起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新平台。比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采取在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的资助手段。加强与贫困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面对面的聊天,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确保他们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能够振奋精神地面对学习,并能树立起自力更生的精神,学会自立、自强。还要将学校关于帮扶经济暂时困难学生的助学措施和福利项目全面介绍给每一名暂时困难学生,并通过写信、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相关政策,使家长能够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放心,在经济上有安全感,在心理上有信任感。

2.重视家庭教育,与家长配合形成合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材。家庭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针对80后、90后独生子女依赖性强,生理成熟而心理不成熟的实际情况,以及独立学院学生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更要常常与家长沟通,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就业观,来促进学生成才。家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方式,既可以针对经济暂时困难学生,也可以针对网络成瘾、不爱学习的行为弱势群体,还可以针对大四的即将就业学生群体。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出不同的家访计划和方案,通过与家长的共同作用,实现不同的教育效果。

3.通过家访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建议。家访能够建立学校和家长良好的关系,学生与老师、学校与学生家庭能够形成融洽的关系。通过家访,学校能够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解释工作。如针对目前经济危机和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所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通过家访就可以使家长了解目前就业形势,降低学生不合理的就业预期,实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还可以在家访中,征求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来实现学校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发展决策的科学性,以利于学校更好的办学。

高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互动活动,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建立长效机制,让更多的辅导员、班主任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让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董一乔,李大鹏.浅谈新时期国防生辅导员家访工作[J].理论界,2012(3).

篇2

人们往往对有心理问题乃至具有心理疾病的人持有偏见,认为他们在生理、心理、道德、行为上存在缺陷,视其为“精神病”“疯子”、“变态”,从而歧视、拒绝、回避这些人群。早在196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Coffman就将“污名”一词引入心理学领域,Vogel等人将“心理污名”定义为寻求心理帮助的个体感到自我和社会不可接受的受损身份,由于污名使人们对求助者持有负面印象,这就导致了个体不愿意暴露他们的心理困扰,并且逃避心理咨询或治疗。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加,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高校普遍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中心,用来加强心理知识的宣传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问题会给个体的生活、学量消极的影响,并且心理咨询和治疗会有积极的疗效,但是主动寻求心理帮助的大学生比例仍然很小,对专业性研究机构,如综合医院心理治疗科、校心理中心的使用率并不高,由宁波某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有的统计数据可见,主动寻求心理帮助行为的大学生占心理关注对象比例很低,而相关研究均表明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愿意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只占1.46%,持模糊、矛盾态度的占40.6%,另有4.8%的学生明确表示“否”。为什么“潜在的求助者”难以成为“现实的求助者”,其主要阻力在于社会长期对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的混淆、歧视与偏见,使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询的大学生担心他人的负面评价的“心理污名”。因此探索“心理污名”如何影响大学生寻求心理帮助行为,以及如何减少“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中的责任推断,羞耻感的影响将对高校心理工作尤其是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研究设计

本研究首先采用《心理求助污名量表》和《心理求助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心理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并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污名对心理求助行为影响的关系模型;其次,根据实验得出的结构模型,引入角色扮演、情境w验、经验分享、演讲等多样化形式,改革固有的团体活动形式,建立团体干预方案,并利用专家访谈,最终确定团体干预方案;再次,使用RCT实验设计(随机对照组实验设计),对已有的方案进行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评估干预方案对求助行为改善的水平,进行总结归纳,完成干预实验;最后,查找相关资料,在已有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为降低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的影响提供应对策略,改进目前状态下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实验结果

通过对污名影响的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可以得到污名影响求助机制的四条路径:一是污名直接对求助的影响,即污名心理求助;二是污名通过责任推断间接对求助产生影响,即污名责任推断心理求助;三是污名通过羞愧间接地对求助产生影响,即污名羞愧心理求助;四是污名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的共同作用对求助产生影响。

对污名、责任推断、羞愧、求助倾向的效应分解上面分析,对求助倾向的直接负面影响效应是最大;污名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两因子对求助产生的间接负面效应大于污名分别通过责任推断和羞愧因子对求助倾向产生的负面间接效应;污名对责任推断因子的直接正面效应大于污名对羞愧因子的直接正面效应。

在个体在求助源的选择倾向上,当问及被试自身的心理问题时,其选择求助倾向排在第一位的是向朋友和同学求助,接下来依次为向心理老师求助、根本不求助、向班主任求助和尝试以别人的名义求助。

4.干预方案

参考樊富珉等人团体设计活动,引入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演讲等模式,设定多个内容,邀请在心理学专业研究和教学上具有10年以上、博士学位的心理学专家进行专家访谈,围绕心理污名对求助行为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内容设置团体干预方案:

活动目的1: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帮助需要的自我认知

活动方案:活动之前两个星期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准备1000字演讲稿,演讲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1)心理咨询主要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2)什么样的人需要心理咨询?(3)什么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咨询?

A热身阶段:连环自我介绍,并进行分组

B讨论阶段:“奇葩议会”,各组对各自观点进行辩论会,分成正方和反方,对“去心理咨询就是有病”这个主题进行辩论。

C演讲阶段:“超级演说家”,每一个组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推选一位必须结合他人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超级演说家比赛,与全班分享观念,在此过程中,如果有遗漏,必须让第二个人补充,第二个补充的同学必须在第一个同学的基础上,说出第一个同学表达的所有观点,再补充剩下的。、

D总结阶段:老师对大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认识不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活动目的2:提高大学生人际开放性

活动方案:

A热身阶段:小兔子跳

B自我表露阶段:用公开量尺让学生在永远保密――随时公开选择事件写在尺上,(1)最怕发生的事情(2)最不敢想的事(3)最不容易忘记的事(4)从未告诉过别人的事

C总结阶段:填写自我隐藏表,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小组进行讨论。

活动目的3:减少大学生对寻求心理援助的污名

活动方案:

A热身阶段:OH卡片进行故事联想

B角色扮演阶段:对4个已经设定的关于心理求助的案例进行角色扮演。

C讨论阶段:角色扮演结束,通过交流理清学生思路,讨论遇到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活动目的4:提高对心理咨询的信任

A热身阶段:寻找你觉得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品质有哪些

B讨论阶段: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将大家达成共识的10大优秀品质得出,然后选代表进行解释。

C总结阶段:小组做成小论文形式,将咨询师特质、咨询过程相联系。

通过RCT实验设计后,结果表明,此干预实验是有效的。事后比较发现,实验组被试的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污名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行为意向、态度、应对效能和预期效用量表的得分较对照组显著上升。

5.建议

采用多种宣传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学,曾在咨询届流行一句话:中国社会不是民众不懂心理咨询,而是他们不懂心理学,所有在基本的心理问题的解读上要专业,同时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开设丰富有趣的心理活动内容,让大家啊了解学校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发展人,而不是治病。同时,应该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建立高度的信誉和正面形象,通过培训合格的咨询人员,鼓励咨询师进行专业培养等,推广优秀,善解人意的咨询师形象来为学校心理工作添砖加瓦。

篇3

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为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2010年5月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各地各高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期以来,云南师范大学的创业教育在最初的KAB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师范院校特色,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与探索,对西部地区高校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借鉴。

一、结合学生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创业首先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是一种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精神,是一种在考虑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把握机会创造价值的认识。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创业的氛围很浓厚,有创业意识的学生很多。据我们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内调查发现,这些有创业意识的学生本身对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有所不同,分为“想要了解、学习内容、转化技能”三个层次。

结合工作实际,在课程总体设计上,我们坚持“主体性、高标性、人本性、超越性”的理念,遵循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设计原则,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明确创业课程教学的总体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在学生心目中埋下“创业的种子”,到了适宜的时间和环境,促其自然地萌发和生长。

二、理论联系实际,完善教学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任务不是狭义的“课程”所能承载的,其本身就是一个课程教学、模拟创业、实践过程的循环体系。云南师范大学的创业课程起步较早,最初是由校团委利用第二课堂平台,成立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并以开展创业计划大赛为契机来模拟实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KAB这种类似训练营的集中、互动、紧凑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业和就业能力很有帮助。但就课程本身而言,还存在课程开设内容较为单一、知识面不够,参与面和辐射面较小等不足。结合学校本身工作实际,云南师范大学从三个层次来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处牵头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教研组,开设《大学生创业指导》基础课程。课程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必修课,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在全校本科学生中开设,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网络课程系统由学校自主研发,采用自主选学的模式,设有必选模块和自选模块,学生必须按完成必选模块的学习,适当修满自选模块课程,完成课后练习,提交学习报告,才能获得学分。大学四年内,学生必须完成就业指导、创业指导和生涯规划三门网络课程学习的2个学分,才能获取毕业证。二是选修课,以校级公选课的形式在大学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中进行小班授课,课程多采取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设有游戏环节模拟经营,最终考核要求学生以团队或个人形式提交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并通过创业教研团队组织的创业模拟答辩。这种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扩大了学生接受创业基础知识学习的普及面。除此之外,学生还可参加昆明市劳动就业保障局与学校就业处联合举办的SIYB创业培训以及学校团委KAB培训,“青帆夜校创业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进一步强化创业技能。

其次,依托学校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创业实训基地及各类创业比赛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一方面学校有依托就业处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园,团委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动感地带-MM创业就业基地”等创业园区,校就业处还从学校争取到校园内的铺面15间,提供给创业学生作为创业经营场地。另一方面学校由校团委牵头,以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为契机,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面向社会参与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或协助教师共同进行课题研究,指导学生按程序体验创业过程的演练。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这个课堂,有效地缩短了学生从理论知识到企业现实之间知识迁移的距离,强化了创业教育课堂知识讲授的效果,有助于把一些创业活动的优秀成果直接推向市场,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成功企业家、校友企业家论坛、校董会企业设立创业基金等,大力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和平台。

最后,学校教务处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项目的形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创新性实验改革,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在多次的创业大赛组织和参赛实践中,我们发现科技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主体,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通过项目申报、实施、完成、验收,促使学生巩固了专业知识,学会了团队协作,增加了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思维。该计划在2009年至2011年的第一阶段实施中取得了明显成效,10个项目累计24篇,获得外观设计专利2项。

在“创新、创业、创造”三创教育的活动理念指导下,学校学生科技创业活动得到了大力推进。目前,云南师范大学已经形成了“课程教育、实践训练、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三、研究开发教材,加强师资培训

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还要在全国课程材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结合自己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编写适应本校学生的学习材料。云南师范大学创业指导课程选用的教材分别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示范教材《创业基础》,以及学校在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公选课分块实践教学总结的基础上,据教育部新的要求整合提升而自主编写的通用教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教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除去大纲要求的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新企业的开办等知识点外,还安排了两次的模拟经营游戏环节,学习基本企业周期、供给和需求。两本教材结合使用,提高了教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创业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实践性必须有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敏锐洞察力的教师团队来进行引导和实践。云南师范大学创业课程教育教师团队主要由两部分教师组成,一部分是专业专职教师(具有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等专业背景的教师)和接受过创业讲师培训的教师组成的基础教师团队。另一部分是相关企业家,学校采取邀请企业家进课堂、企业家访谈的方式传授学生实战经验,增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同时,学校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储备,一方面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创业指导师、创业讲师培训,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创业指导师培训、教育部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等,获取资格证书。目前学校共有50人获得教育部创业指导师资格证书。2014年7月,云南师范大学成为教育部首个在西部地区设立、全国第三个设立的“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大赛,并选派优秀选手参加全省、全国的比赛,以赛促练,锤炼教学本领。2013年12月,云南师范大学选派的教师以云南赛区选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成绩代表云南省参加了全国首届创业指导课程大赛并取得全国第30名。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云南师范大学的实践,为我们西部地区高校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借鉴。但我们也发现目前还存在着师资匮乏、投入不足、精品课程建设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完善。创业教育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应当积极拓宽思路,借鉴国外经验和模式,提高创业教育教学效果,打造精品课程,开拓海外创业实践基地,努力构建一个覆盖创业全过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服务联动系统,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蒋焱.高职创业教育课程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0,(8):28-30.

篇4

0引言

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在国内首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开始,截止2006年10月,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已有近200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汪元榜2007),办学规模和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专业相比,社会体育依然是新兴专业,专业发展方向多元、专业建设任务繁重,文章从社会体育发展实际出发,针对国内有关社会体育建设现状中出现的新问题,着眼于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新趋势,予以分析总结,提出自己的建议,力求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1存在的问题

先把主要关系理顺:学校的主要功能就是育人,千方百计的培养造就人才,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教育有三要素构成,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是教师,受教育者是学生,教育措施包括教育方法和教科书。学校(社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学校培养人才的载体有两种:学制和课程。学制是学校教学制度简称包括教学时数,修业年限,毕业条件等,课程包括综合课程与单一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等。完善学制和科学的设置符合本校特点的课程显然是每一所学校努力的目标。

1.1 毕业生就业的对口与不对口

1.1.1 对口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健身俱乐部(操课教练、健身健美指导),球类俱乐部(羽毛球教练等),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系统(体育干事),学校(体育教师)。专职或兼职做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寥寥无几。

1.1.2 不对口毕业生进入社会从事产品营销,物流管理,人员培训等工作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首先,有相当比例学生的为了考取大学而不得不报考体育专业,原因是体育专业文化课分数较低,只要身体健康,通过一年左右体能训练升学较为容易。其次,社会体育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相对没有体育教育和运动人体等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完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优势并不明显。第三,体育生特点明显:阳光自信,能吃苦耐劳,外表形体好,身体曲线较美,在身体素质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性格较刚毅。在从事公关营销职业或自主创业时有一定的优势,在薪资不错的条件下,毕业生肯定会优先选择自身有潜力的就职。

1.2 学生“求知”与“求职”

1.2.1 求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校里通过听讲,讨论,阅读,自习等方式汲取知识。通过演讲、作业、练习、实习等方式掌握巩固知识。

1.2.2 求职很多学生当被问及上大学的目的时是找个好工作。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不上学可以找个一般的工作,而上学则是找一个好(待遇好,社会地位高和工作环境好)工作。

求知与求职在本质上是不冲突的,从发展的角度看,求职是阶段性的,求知则是贯穿于人的一生。求知是为了更好的求职,求职过程中也贯穿着求知,利用部分业余时间去求职,在此过程中丰富自身知识与阅历,是值得鼓励和赞许的。

1.3 实践环节与社会需求相接轨,突出实践能力是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趋势。刘善云认为将实践教学环节引入教学过程是适应形势发展,改革教学模式的必有之路。除了毕业学年的社会实习或教学实习外,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中都安设实践环节,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在课的全过程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具体的途径有二:一是成立社会实践管理科(室),整合任课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等部门资源,负责学生实践环节的管理、监督、指导、考核,还应顺应社会需求,积极开设新兴项目作为选修课,如户外拓展,极限运动,攀岩等。采用外请进来内送出去的方式,不断提高师资水平。二是专项课教学实行俱乐部教师负责制,即根据师资力量,开设不同项目俱乐部,俱乐部教师负责该项目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专项技术示范、实践指导能力。

1.4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冯晓丽(2003)认为课程设置与工作岗位需求之间脱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学校教学场馆、设备等硬件条件以及师资力量(受过社会体育专业培训的教师少)等因素的限制,许多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较大的局限性,使学生对相关的岗位工作显得力不从心。

课程体系设置应该在符合教育部的专业规范前提下,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开设特色课程。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社会体育专业的主干课(核心课程)是“体育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此专业不仅涉及到社会学、管理学等应用社会学科,而且对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要求。目前高校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强。②专业知识不够宽广,交叉学科和跨专业的选修课较少。③课程主导方向模糊,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不够突出。应注重增加休闲健身类体育项目的内容,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大选修课比重,拓宽专业知识领域,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与健身俱乐部等单位联办教学实践基地等形式,解决高校自身教学场地、设备不足等困难。

2结论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但是由于专业开设时间较短,专业建设任重道远,专业特色还需不断探索实践。只要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需求紧密衔接,合理设置课程并加以改革创新,突出加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采取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社会体育专业才能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篇5

一、研究对象

对辽宁省内职业院校羽毛球教学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分析这些院校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为了研究多媒体教学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查阅中国知网上关于多媒体教学的相关论文文献,对这些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2)专家访谈法:走访辽宁省内高校、职业院校羽毛教学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与教师进行讨论。(3)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辽宁广告职业学院、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水利职业学院、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商贸职业学院5所职业学院的体育教师4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0份,有效率100%。(4)数理统计法: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运用SPSS软件、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为本文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

(1)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对教师进行了关于多媒体教学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体育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度不高,其中仅有15%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非常了解,有22.5%的教师了解,有35%的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不了解,有27.5%的教师非常不了解。由于职业院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不高,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足,并没有将体育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中重要的内容来进行研究,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比较少,导致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了解程度较低。

(2)教师对多媒体应用在羽毛球教学中的态度调查分析

对教师进行了多媒体应用在羽毛球教学中态度的问卷调查,从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应用在羽毛球教学中的态度不积极,其中有10%的教师特别赞成采用多媒体教学,有17.5%的教师赞成,有57.5%的教师反对采用多媒体教学,有15%的教师特别反对采用多媒体教学。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师认为羽毛球教学不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可以很好的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术,没有必要在进行教学改革引入起多媒体教学。教师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适合进行理论教学,不适合体育课的教学,教师的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多媒体教学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四、结论与建议

①通过调查发现当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知度较低,并没有对多媒体教学应用到羽毛球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②教师对多媒体应用在羽毛球教学中的态度并不积极,仅有少数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应用到羽毛球教学中的态度比较积极,大多数都对多媒体教学与羽毛球教学的结合持反对的意见。③为了促进多媒体技术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广泛开展,首先要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学校要组织培训教师进行培训,举办讲座,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介绍给体育教师,使体育教师明白多媒体教学对羽毛球教学的影响,从主观上接受多媒体教学。④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使教师熟练的掌握多媒体教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促进多媒体教学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开展。⑤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传播羽毛球运动的文化,使学生全方位的学习羽毛球运动。⑥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相结合,合理的使用两种教学方法,完善羽毛教学的教学方法,促进体育教学现代化手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娜,张家福,谢胜颖.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J].少年体育训练,2009.

篇6

二、涉及学生基本情况

专升本学生来自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经过比高考还残酷的专升本考试后,进行两年的本科专业学习,深知在严峻的就业现实中的劣势,继续保持心无旁骛地学习态度,坚定唯一的目标:考研。专升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深入交流,对学校和上级政策缺乏了解。

三、围绕个案所采取的措施

(一)高度重视。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收到学生邮件后,有关人员专门召开会议,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回复学生尽快开展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学生,并向分管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汇报具体工作措施。二级学院也在接到来信内容后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安排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领导进行调查。

(二)分析事由。专升本学生在校两年,仅有一次享受各类奖学金、两次享受国家助学金的机会。刚入学两个月就有一次评选国家助学金的机会,当时学生之间互不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手中《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而有些学生提供证明材料的可信度值得怀疑。究其原因,一方面,某些家长在高额经济利益驱动下想钻国家、高校资助政策的空子,采取托关系,请熟人等不良手段获取假证明;另一方面,目前,生源地经济困难认定证明往往缺乏监督与约束,导致虚假证明出现。

(三)多措并举。根据学生邮件中提供的有关学生名单,有关二级学院及时约谈有关学生和辅导员,讲清邮件反映是否属实决定了该事件的性质以及对学生和辅导员的影响,要求有关人员作出书面报告。

四、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结果如下:

(一)邮件中提到的班干部无论学习成绩或综合测评成绩均符合有关奖学金的评审条件。

(二)邮件中提供的资金往来经核实学生中确有这种意向,而还没有形成事实。

(三)预截留部分奖助学金是个别学生干部行为,并无辅导员授意或参与。学生初衷是临近毕业,准备给学校、老师买些纪念品,再组织一些其他活动。只是学生干部没有告诉老师资金来源,而擅自做主让获奖学生自愿拿出一部分钱,但前提条件是自愿捐出而无具体金额要求。

(四)学生资助中心在随机约谈中,学生均表示知道评选工作,也知道一些获奖学生名单,但具体人数、金额不能全部记住。

五、处理结果

(一)责令学生干部将写出事件整个过程,鉴于没形成事实而要求其写出书面检查。

(二)责令辅导员写出书面检查,反省整个事件中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给来信人回复邮件,讲明事件处理结果,征求其意见。

六、工作反思与下一步工作

(一)继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职业能力建设,促使辅导员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开放意识、节俭意识,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

(二)继续加强学生干部培训,使学生干部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干部的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创新意识,加强学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干部适应新环境、接受新挑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同学,服务于学院。

(三)学生管理部门必须做辅导员的坚强后盾和强有力的监督者。学生各类评奖评优不单单是学生、班级、学校的事情,而是牵扯到家庭、社会。

(四)继续巩固 “一个中心,六个重点”的资助理念,以政府和学校有关奖助政策为指导,以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为基础,以“奖、贷、勤、补、免”资助体系为主体,强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管理职能、宣传职能、资助职能、教育职能、服务职能、监督职能,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庄严承诺,积极推进助困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1、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强化校院两级管理背景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管理职能,加强规章制度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校院两级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为学生资助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2、挖掘资助政策宣传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宣传职能。将一系列国家、省和学校的资助政策、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并将有关文件内容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增加资助工作的透明度,确保资助工作政策宣传到位。

3、统筹资助渠道,拓宽学生资助广度、力度,强化资助职能。着力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为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让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享受到资助阳光。

4、精神上培育学生,强化教育职能。继续加强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创新资助工作帮扶形式,突出诚信、感恩和励志三项教育,推广典型工作经验,扩大资助工作的影响力。

5、能力上锻炼学生,积极探索“勤工助研”渠道,强化服务职能。继续将“育人”思想融入到勤工助学岗位,在“济困”、“励志”的基础上,加大向“助研、助创新”模式转变力度,积极拓展学生“勤工助研”的渠道,促进勤工助学的岗位类型从“劳务型”向“知识型”、“管理型”发展,借助勤工助学岗位,促进专业所学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学习、能力培养和经济资助三重功效的有机结合,在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着重锻炼贫困生的素质和能力,为他们今后成才就业积累资本。

6、不断加强督查指导、考核评估和资金监管,强化监督职能。继续通过不断健全资助工作制度,建立稳定有效的考评体系,开展“廉洁从学,诚信守法”主题教育活动,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开展假期家访活动,构建校、院、学生、家庭四级监督体系,不断强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监督职能。

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是创新理念、扎实工作,更好地把资助与教育结合起来,把帮困助学与育人成才结合起来,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春雨.论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2(5):173-174.

[2].王宣淇.国家奖学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教育,2011(23):30-31.

篇7

健美操是当今国际最为流行的一种健身性的运动项目,它集音乐、技巧、体能、表演为一体兼有文化娱乐的内涵和体育竞赛特点,是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极好的运动项目。由于其表现形式新颖,音乐节奏鲜明,既能陶冶身心,又能强身健体,自开展以来,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自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纲要》实施以来,湖南省普通高校在《纲要》的引领下,纷纷结合校情实际,在健美操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重要环节,进行了大刀阔斧般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大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但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瓶颈,为确保高校健美操课程在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取得成效,笔者结合自己的调查、走访、探讨如下,冀图本文能为提高湖南高校健美操教学的实效性有所参考。

一、制约因素

本文以高校开设的健美操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专家访谈法设计了调查问卷表,然后随机抽取了湖南商学院、湖南医学院、长沙学院等6所普通全日制高校,正式调查于2015年3月实施,调查表回收截止日期为2015年4月底。随机抽样本市辖区的6所普通高校大学生180名。共发放了调查问卷表180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77份,有效回收率为98.3%。采用SPSS(19.0中文版)进行了统计,后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利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CNKI)上参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后采用逻辑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分析。

(一)师资力量方面

众所周知,健美操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性很强的体育学科,它不仅有自然科学知识,还有社会科学知识,这就要求健美操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不断关注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如美学、音乐、舞蹈、艺术等来强化健美操的专业知识。调查显示,目前部分高校的健美操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在学历、本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与国家的相关要求与规定,还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各高校应鼓励和支持健美操教师的职后学习,以此提高健美操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教师授课内容单一

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学内容的安排大体是以传授健美操套路动作为主,即以一套配上固定音乐的套路动作作为健美操的学习内容和考试内容。部分高校是以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的规定套路作为健美操教学内容,教学科条化、无创新,大学生得不到正确地指导,对健美操认识模糊、又无统一的练习标准,导致技术好的吃不饱、基础差的吃不消。在普通高校健美操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某一套大众健美操套路为教学内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健美操教师只是简单地传授动作方法、动作路线,对健美操的深层教学没有开发运用。这也是普通高校健美操专选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健美操教学的场地、设施不齐全

健美操场馆和设施是开展健美操学训工作的首要条件,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提升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激发地下室的学习兴趣与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且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走访调查发现,目前部分大学健美操教学的场地基本上是在操场或广场,很少有标准的室内场地供教学使用。有较好设施的高校,在地毯、墙镜、领操台、把杆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较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学习健美操运动积极性受挫[1]。

(四)教学方法方面

据大学生反映,体育教师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前面带领学生跳操,演示几遍之后,让大学生反复操练,直到熟练掌握动作为止,这种方式有利于基础较差、以掌握动作为目的的学生学习;另一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动作要领,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对镜练习,自己体会、领悟,教师在一旁改正错误动作,直到熟练掌握动作为止,这种方式适合素质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但从整体上来说,这两种教学方法还是过于传统守旧、简单呆板,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一个拍一个姿态反复练习,枯燥无味,积极性容易丧失,同时也制约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健美考核评价方法分析

教学过程中的考核与评价是全面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教学双边活动及时进行鉴别、判断和预测,具有信息反馈功能;也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主要途径之一。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考核评价内容不能重技术轻理论,不能过分看重个人技术能力好坏,而应重视能力提高幅度和创新意识程度。考核评价要重视评价方式的创新。在调查发现,目前部分院校健美操考核内容大多以成套健美操为主,身体素质及动作技术是考核项目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考试形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学生健美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针对动作的好坏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能科学地评定出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对策措施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与实施者,由此可见,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成败的构建也和当前师资水平息息相关。只有不断的提高健美操教师的素质,变革陈旧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才有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走访发现,部分健美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过分局限于增强学生体质,忽视了健美操理论知识和健身方法的传授,造成了大学生只会练不会编,只会模仿却不会创新,限制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为此建议健美操教师的素质应在以下两方面迅速得到提高:第一是健美操教学的能力。要提高教学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师的学历层是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等基本素质的反映。高学历的教师由于接受了高层次教育,很容易接受和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其次要树立自我提高教育能力的理念。体育教师应该把终身学习作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理念,只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新知识体系;第二是健美操教师的积极性。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积极息相关,其主要特点表现在教学工作中不断的加强精力投入和情感投入,关心爱护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保持一种持久稳定的工作积极性,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2]。

(二)加大对健美操教学的资金投入,改善教学环境

场地器材是健美操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健美操专修课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加大教学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发生身体伤害事故,有利于提高健美操技术水平,为上好健美操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健美操课的质量。例如镜子和音像是健美操专修课教学的基础设备,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健美操内容的不断丰富,社会和健美操专修课学生对健美操特殊课程。例如:瑜伽、哑铃操,大球操,踏板操等项目的日益强烈,这些课程需要使用瑜伽垫、哑铃、踏板和大球,但是目前普通高校健美操专修课的特殊课程所需器材配备较差。因此,建议校领导要加大对健美操的资金投入,为健美操特殊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使健美操大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时尚流行课程,使大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丰富多样。

(三)通过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只注重运动的技术性,忽略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一旦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下,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离开教师的指导,就完全忘记了课程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意识几乎就是零。所以,创新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教学,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创新,培养大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例如教师可以跟大学生一起讨论编排新的健美操动作,每一个动作的编排都让学生亲身参与,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在健美操教学的课程中,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大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后寻找有关健美操教程的素材,学会去观看健美操的教学视频等,这样还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大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创新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首先,让大学生在课上学会组成整套健美操的基本动作以及技巧要领,建立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认识。学会动作要领,在课后去收集相关的健美操动作素材,再根据老师的一些技术指导,就能开始编排适合大学生自己的健美操动作。在先学后编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体现,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其次,尝试让大学生编排健美操的动作,让大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互动。在编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发现了问题可以共同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3]。

(四)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多样性高校健美操比赛

要充分发挥比赛的杠杆效应,组织相应的健美操比赛,使得高校更加重视健美操运动。普通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定期举办市级比赛,使健美操作为本地的一项常年比赛项目,而且赛事的宣传要做足。也可通过举办比赛,在校园内宣传健美操运动,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健美操运动的魅力性、竞争性和可观赏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兴趣将更加高涨,从而推动各高校健美操俱乐部的开展。通过赛事,可以提高健美操运动的水平与知名度,各高校还可以根据本校情况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校间友谊赛和一系列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各校间的友谊,还可以形成大学生热爱健美操运动的氛围,加大健美操运动的普及工作[4]。

(五)改进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评价是保持教学平衡的有效手段。考核并不是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教学检查方法,按照新课改精神,在考试评价方法上,注重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紧密结合,重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绝对评价指标与相对评价指标相结合的评分方法,绝对评价指标就是按照考试内容的要求、标准所达到的技术指标,进行成绩评定指标。弹性指标是指以考试内容要求、标准为基点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接受体育教育的起点等,进行成绩增长幅度、健康指标增长幅度的评价。此外,平时的出勤所占考评分的比例也应提高,这样才能引导大学生积极地、合理地、科学地锻炼身体,全面增强自身素质。所以,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以创新教育为指导思想将考试内容由单一向多元转化、考试方法灵活多样,发挥评价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5]。

参考文献:

[1] 肖志艳.探究高校健美操的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4):53-54.

[2] 徐志刚.对湖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的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5:27-28.

篇8

关键词 :篮球;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841;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88-03

1 研究对象

皖南医学院临床系大三学生.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反馈在教学中的作用,探寻反馈的价值,为更好地进行篮球教学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法.

4 研究内容

4.1 反馈的概念及在教学过程中反馈的分类

反馈是指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反馈可以很好的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不断地获取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

按照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周期划分,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全年学习、周学习和课时学习,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各个周期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促进的,一方面的发展促进另一方面的发展,周期之间的衔接非常重要,在篮球教学中一方面的改变引起另一方面的改变,基本功扎实才能在比赛中展现良好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深化教学理念,使各个教学周期之间实现连续性和递接性.

在本次调查中将临床系的学生按班级分为传统教学和反馈教学两种,将每一种再进而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共四组,在教学中传统组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按照传统的授课制,教师的教为主体,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教下进行,学生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向教师请教,教师解答,但是在课下学生和教师之间对于课上问题的反思较少.反馈组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学生的反馈也包括教师的反馈,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分析比较两组学生之间的差距,在比较的过程中传统组的男生和反馈组的男生进行比较,传统组的女生和反馈组的女生进行比较,本次调查由相同的篮球老师对四个班级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用两种教案进行教学,一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练习,另一种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比两组学生在期末测试中的成绩.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将反馈分为,诊断性反馈、形成性反馈和总结性反馈三种,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反馈,使教学不断推进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诊断性评价主要用于教学开始阶段、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教学进行中期阶段,总结性评价主要用于某一课题的尾端.这三种反馈信息是教师和学生同步进行的,每一阶段中找出适当的方法应对下一阶段的学习.

4.2 教学前的诊断性反馈

篮球运动基本技术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包括投篮、运球、传球三大技术,高校篮球普修课教给学生的主要以基本技术为主,在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从投、传、运三个方面进行教学,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分析两种教学方法哪种更适合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反馈教学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反馈进行,反馈教学中通过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教师一起进行改变,转变自身的被动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而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依靠教师的教为主,教师通过不断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不断的教学改进,使教学方法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篮球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将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清楚,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能根据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男生在大学之前还是接触过篮球的,只有5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这个比例相对较少,大多数在大学阶段学习篮球的原因是受周围同学的影响,在宿舍内观看篮球比赛,慢慢喜欢上篮球,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64.58%的男生以前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篮球,有35.41%的男生觉得篮球打得还不错,在我国校园中篮球的普及程度相对较高,在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中或者是在假期中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就是篮球,这一方面是受大环境的影响,女生对篮球的接触程度相对较低,有51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篮球,占所调查学生的78.56%,11人接触过篮球,只有3人觉得打球还不错,女生在中学阶段接触篮球并不是很多,一方面是现阶段的篮球教学在中学阶段的普及程度还不是很高,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女生在平时的假期中很少去篮球场主动打篮球.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选择篮球的学生中男生大部分都接触过篮球,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女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接触过篮球.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反馈组的学生与传统组的学生在入学前的准备程度上相差无几,大部分男生之前都或多或少接触过篮球,而女生接触篮球的较少,在调查的学生中有7.69%的男生从没接触过篮球,63.46%的男生之前接触过篮球,自我感觉打球不错的男生占25.85%,女生方面有高达79.37%的女生没有接触过篮球,接触过但是打球不多的女生占12.69%,自我感觉打球不错的女生只占到女生总数的7.94%,通过两组学生之间的对比我们发现两组学生之间在基本功上面相差不大,可以作为参照组进行对比.中学阶段学生的生活相差不大,大多是集中在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因此进入大学前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方面的差距不大.

4.3 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纠正,力求使教学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和完善.在教学中传统组的学生在教师的讲授和示范下进行学习与练习,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学生向教师进行询问,并解决问题.在反馈组的教学中每节课进行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发现问题,一起解决问题,在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反思上节课中出现的问题并一起检查问题解决情况,这样每节课都进行检查与纠正,并作为一项常规工作.

4.3.1 改进和强化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反馈,教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侧重点改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动作.在运球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运球时对球的控制能力较差,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后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教学中增加对这部分学生运球技术的练习,运球是基础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中增加运球的练习对于后面传球和投篮的学习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球性.

强化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一项新的技术的过程中,对于技术动作的掌握需要三个过程,动作的泛化、分化、巩固和动作自动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重点技术动作的反复强化使学生对某一技术动作从开始学习时的泛化到通过进一步练习的分化,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强化练习使学生对某一技术动作达到自动化,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地通过反馈实现对技术的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信息媒体技术来实现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在教学中由于自身对技术动作的反馈只来自本体感受,对于技术的外观了解并不多,篮球是一项给人带来观赏性的运动,在进行动作练习的过程中动作技术掌握得越完美,动作就越漂亮.在练习动作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手机摄像机将学生的动作记录下来,课后学生自我观看动作,反复推敲,再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

4.3.2 反馈为学生的学习定步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在学习中基础相似的学生掌握技术的快慢程度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观察和学生的自我感觉不断为学生的学习定步,在教学中掌握技术动作比较快的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要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定步高一点,而技术动作掌握较慢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降缓学习进度,在教学中增加前面动作的练习次数与质量,不要急于求成,在篮球教学中的学习是运球、传球、投篮(包括上篮)三个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开始之前获得的反馈信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技术基础,为学生确定适合的教学步骤,宏观上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相同,但实际的教学及训练中,不同学生的训练内容及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学生在教学中不同内容的训练量也有所不同,基本技术较差的学生在教学中还是以运球为主,运球技术掌握的好将会对传球和投篮技术的掌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4 总结性反馈在教学中的运用

总结性反馈主要用于某一学科结束之前进行,在进行过程中要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当某一学科即将结束时,要分阶段进行总结,例如在运球教学结束之后先对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对于运球技术的掌握情况,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掌握技术较差的学生需要在这方面再加强练习,通过对运球技术的掌握情况预言学生下一阶段学习的成功的可能性,运球技术掌握较快的学生在下一阶段的传球教学中掌握较快的可能性较高,相反运球技术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在下一阶段的传球技术中学习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判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与培养,使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改变被动的局面.

篮球运动的最终目的是把球投进对方的球篮,并尽量阻止对手往自己的球篮投篮得分,在教学中投篮动作是篮球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篮球动作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在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动作不协调很难掌握良好的投篮动作姿势,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不断进行总结性反馈,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发现在投篮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

在学期结束时采用的评价方式是运球上篮、投篮,运球上篮的具体要求是学生从中线与边线的交叉点运球上篮,进球后抢到篮板球运球到开始位置的另一侧,脚踏中线后再次运球上篮,这个过程中上篮不中需要补篮,直到上进为止.投篮的要求是学生从罚球线位置投篮,自投自抢.运球和上篮在考试中各占50%,因为本次调查要求的是客观评价,因此在考试中没有设置传球这种评价方式较为主观的方式,而是只采用了投篮和运球上篮这种比较客观的评价体系.

如上表所示运球和投篮在考试中各占50%的比重,这主要是考虑到本次的测验需要的数据是客观的,而不是通过主观的评价得分,在跑篮的考试中学生在运球过程中不可以出现走步、两次运球的现象,出现一次违例,考试时间成绩增加一秒钟,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和一名协助的学生一起测量,两个测量成绩相加之和的平均数即为学生的分数,这样做的目的是进一步确保考试成绩的准确性.

经过一学期的篮球学习,在期末测验中通过数理统计得出表四的数据,从数据上面来看反馈组的成绩明显要好于传统组的学生,投篮方面传统组的男生投篮考试的平均分为33.7分,反馈组的男生投篮考试平均分为35.7分.传统组的女生投篮得分为31.1分,反馈组女生投篮得分为31.7分,反馈组高出传统组女生0.6分.反馈组男生跑篮得分为39.1分比统组男生高1.8分.传统组女生跑篮平均分为37.1分低于反馈组的37.9分,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反馈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投篮还是跑篮方面,其得分均高于传统组.

反馈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学生的学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探索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传统组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将教师的教视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学习,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

5 结论与建议

5.1 基础相差无几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篮球学习,反馈组学生的成绩明显好于传统组的学生.

5.2 反馈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增加反馈教学方法的运用.

5.3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阶段采取不同的反馈教学方法,以利于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王勇,王莉敏,刘文燕.多元反馈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凯里学院学报,2014(06).

(2)张东东,宋汉君,扈清云,王培军,欧叶涛,韩曦,陈乃峰,尹兴忠,钟堂武,梁衍锋.基于医学教育特点,在解剖学教学中开展阶段性反馈教学[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4(05).

(3)高原.利用多元反馈信息优化高校体育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1(24).

(4)武笑玲,高茂章.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反馈教学法”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2).

篇9

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在第30个教师节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而基础教育又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因此,高等学校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1],有责任、有义务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民满意的合格教师。然而,地方高校作为向本地区输送基础教育师资的主阵地,在师范生和教育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导致高校培养与中小学用人脱节。

一、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1.建立三方联动的师范生和教育硕士招生、就业机制。自2010年起,学校充分发挥本校毕业生在陕北地区政府部门和中小学中人员多、分布广的人力资源优势,由高校牵头,地方政府与中小学参与,每年定期召开一次教育实习基地和教学工作研讨会,在增进三方相互了解、深度融合的同时,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支持和引导作用,厘清生产者与用户的共生共荣关系,逐步确立了由中小学负责向政府部门提供用人数量与规格,政府部门依据本地区教师的整体需求情况向高校提供人才需求计划,高校依据人才需求计划制定招生计划,由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完成对师范生的选拔和实验班课程体系设置,鉴定协同培养协议,实现高校招生与中小学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

2.建立高校与中小学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的教师发展机制。陕北地区基础教育底子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资源短缺,从事教学研究的气氛不浓,学历结构整体偏低。因此,在师范生和教育硕士人才培养中,学校坚持从陕北地区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岗位双向互聘、管理岗位双向互换”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在全面提升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双方教师育人能力和教育技能的不断提升。

3.建立四年不间断的培养机制。前两年,高校在完成学科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等专业通识基础课教学的同时,聘请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人或领域专家以讲座和报告的形式,对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聘请中小学数学教学名师和德育负责人以现场教学的形式,对学生实施中小学数学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师修养等数学教师基本素质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师范生遴选工作,组建实验班,并完成实验班学生校内外导师遴选;第三年,依据实验班课程体系和协同培养协议,高校完成学科专业课教学,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教育技能类课程教学,双方共同制定教育见习和学生兼职辅导实施方案并完成相关的指导工作,地方政府负责具体协同培养协议的落实与督查工作,保证协同培养质量;第四年,在地方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下,高校与中小学共同制定教育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实施方案,并在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真正形成前两年打基础、第三年提能力、第四年促卓越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4.建立三方共同承担和管理实践教学的机制。教师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2]。过去学校教育实习时间为6周,远远达不到培养合格教师的要求。近几年,三方通过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增加教育实践经费的投入、实施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硕士生的“双导师制”和“兼职辅导制”、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出台实践教学管理相关制度等举措,为卓越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搭建了优质的实践平台。

5.建立三方多途径交流、研讨的长效机制。一是通过资深中小学教师上示范课,使高校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对中小学数学课授课模式有直观的感受和认知,引导他们及时跟进、不落伍;二是聘请中小学教师讲解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理念,使高校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含,深入理解高科技时代数学教育的本质;三是校校间定期举行教学研讨,及时了解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探索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思路与实施措施;四是组织专业教师在中小学进行短期挂职教学,使他们在学习交流中得到亲身体验,促使他们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能动性;五是建立了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兼职辅导的机制,使他们的教育教学素质在实践中得到不断提高。

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六模块”协同培养模式。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坚持以提高师范类人才能力为核心,将理论知识、教育实践、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融为一体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课程体系的整合,构建由专业理念与师德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学科专业课模块、教育技能课模块(包括专业见习和兼职辅导)、综合实践模块(校内模拟、中小学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等六个模块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2.依据课程特点,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在专业理念与师德模块教学中,以专家报告、专业讲座、现场教学、在线学习、分组讨论、专题汇报等形式进行;在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模块教学中,采用问题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占总课时的30%左右;在教育技能模块教学中,使用现场观摩、探究式、演示法、案例教学法,占总课时的60%左右;在实践教学模块,采用模拟法、示范法、案例教学法和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占总课时的50%左右。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作用,依托“三位一体”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等,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3.着力强化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实践方式上采取名师讲堂、教育见习、兼职辅导、校内试讲、混合编队实习、顶岗实习等,使中小学全程参与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的培养,深化高校与中小学协同培养机制高效运作;在教育实践的内容上,由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制定教育实践实施方案,将教育政策法规、师德师风、理想信念、职业技能、班主任工作、谈心与家访、课外活动与社团活动开展、教学效果评价等纳入到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的教育实践中,使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能够对中小学数学教师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有全面系统的认知和深入理解,在提升他们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职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4.参加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提升专业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认知能力。通过每年参加省、市中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推进会,使专业教师、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能够深入学校、进入课堂,现场感受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涵,倾听中小学数学教学一线专家名师导学、导教,并针对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归纳规律,在中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过程中,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5.大力推进第二课堂活动深入开展,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在三方的共同参加下,通过举办三字一话、“祖国・社会・人民与我”演讲比赛、“读・思・行”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必读书目、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数学竞赛、名师导航、中小学数学示范课等系列活动,使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能够全方位、多渠道充分认知教师职业,注重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立志成为一名合格教师。

6.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资源共享平台。近几年学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全方位改变高校和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搭建了以政策与法规、经典案例、名师讲堂、难点赏析、精品课件、精品教案、教学研讨、师生互动等内容为板块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资源共享平台,改变了师范类人才传统单一的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方式和途径,使师范生和教育硕士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地方高校作为向本地区输送基础教育师资的主阵地,全面提升本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是实现高校培养与中小学用人无缝对接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全面实施,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仍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为本地区基础教育输送大批合格的人民教师仍有众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

篇10

2016年5月18日,在北仑职高校园,校领导携众教师体验“未来教室”所带来的一场“新奇”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课程。

领导老师们在北仑职高了解了“未来教室”的10大核心理念“新颖”之处,了解这高科技的“未来教室”的自动迎宾灯、电子版排系统、智慧物联网系统、电子白板系统、PAD系统、录直播系统等几个方向。北仑职高校园的未来教室之旅得到了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肯定和支持。

坐在北仑职高的O2O课堂里,学生只要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就能进入课堂云平台实现自助教学。在课前,学生可以通过登录平成教师事先提交的课程内容包括预习提纲,而教师可通过学生检测结果的反馈来了解其课前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实际教学,最后通过课后作业的探索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延伸;课堂上,学生还可以通过线下讨论探究,实时提交作业,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及时对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的递交量等作出反应。

该学校物流专业教师陈方园介绍,这与传统的老师照着书本讲课完全不同,它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材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了解理论知识。线上线下学习不仅可以把上课时间延续到课前、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有效利用资源进行信息加工,有利于他们素质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提高。

“有了这个数字化管理系统,学校的教学教育工作得到了优化,大大简化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该学校物流学部副主任王岩介绍道,北仑职高是2012年9月开始正式使用这个平台,这是一个专注于数字化学习、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新型平台,包括教育管理平台、课程教学系统、课件资源管理系统、试题库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以及办公OA系统。

“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实现办公、管理、研修、家联等;学生可以拥有自己的班级空间以及个人空间,写作自己的班级日记、博客。”王岩说,学生的行为与安全管理是学校学生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这个平台还可以将学生的行为从主观评价转换成可量化的客观评价,方便学校即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做到奖惩透明。同时,平台还提供了学生请假放假、奖惩记录、学生个人及班级评比、德育活动等管理措施来辅助学校对学生的行为和安全进行规范化管理。

数字化实践平台

培养技能型技术人才

在北仑职高的现代港口物流实训室里,一台桥吊模拟机和26台安装了3D港口模拟软件的电脑终端吸引了不少学生的围观。

据王岩介绍,目前,这个现代港口物流实训室是北仑区首个使用模拟机作为教学的中职教学实训室。相比以往的书面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可以练技术,熟悉先进设备,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学校还在重点建设“未来教室”。届时,在未来教室中,能实现现场及远程互动教学,并能双向反馈;能够实时观看学生的反应,通过四机位实现精品教室教学状态的拍摄,支持通过互联网实时直播课程;远程学员可以通过笔记本、平板或手机单向观看课程直播;教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终端接入主讲课堂进行音视频双向互动。

今年,北仑职高被评为“宁波市智慧教育建设试点单位”。近年来,北仑职高按照宁波市智慧教育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智慧校园”试点单位评选的契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为宗旨,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智慧校园环境、智慧教学课堂、智慧教育管理、智慧师生培养等模式和策略,为师生构建广泛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观念、方式和方法,促进师生的智慧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学校功能室使用申报批复系统、家校联动之家访记录提示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等工作平台,让学校管理更科学、高效;开发依能系统,让老师更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和跟踪教学,逐步实现学生数量多情况下的个性化教学和指导。学校还重点建设O2O教学课堂300教师用户和“未来教室”一间,这个项目已经在2015年底开始建设,于2016年上半年建设完成。

同时,学校还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创新培训与实践活动,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近期,开展了一次3D打印技术进校园现场展示会。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通过云平台建立的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自习室,甚至是寝室等任意区域开展自主实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相关平台充分了解学生的做题过程;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跟踪教学,逐步实现学生数量多情况下的个性化教学和指导……

学校每学期分学科开展了微课、信息化技术等培训;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教学模式,学校多名老师获全国性大奖。

探索校园信息化技术

今后,北仑职高将结合宁波市的“互联网+”教育工程,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总结、提炼典型经验案例,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示范作用,建设成为全市有较大影响力的智慧校园示范学校。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北仑职高校长林绿洋这样说。互联网时代,北仑职高正走在教育信息化道路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创新网络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篇11

二、明确班级管理和学生发展奋斗的目标

班级目标是指班集体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要求,是集体成员共同的期望和追求。班级目标是由班主任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的参与下共同制定的,它是班集体前进的强大动力。班级发展目标由全体同学来实现,它的内容包括:第一,德育目标、学习目标、体育目标、卫生目标和纪律目标;第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实施计划;第三,必须与中学生守则、校规、班规保持一致;第四,制定的目标能够实施,切忌假大空。然后通过共同的努力完成任务,为实现班级整体目标作出贡献,这样才能达到班级自主管理的目的。

三、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

良好的班风的形成,班干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左膀右臂。因此要选好班干部。我选班干的标准是:首先他们得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必须和班主任保持高度的一致。

四、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翁,全员参与班级管理

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代表,是班级的主人,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的每一次成绩的提高,自己的每一次荣誉的取得等,都和自己的班级息息相关。同时班级的荣誉也是他们的荣誉。全班形成一种“班荣我荣,班羞我耻”的风气。班级的凝聚力大大增强了。

让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的荣辱感有了,卫生纪律上去了,下面要做的就是抓学习了。刚开始班里真正学习的也就四五个,怎么办?首先让那几位学生发挥表率作用,通过宣传、表扬、委以重任等让其他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谈话、家访、心理暗示、多方激励把边缘生抓起来让他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样,中间的学生不用我们去做工作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大。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特别要注意一些小事、细节,不要自己觉得没什么、无所谓。所以,班主任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对学生要一视同仁,高中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而且还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可亲又可敬,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六、发扬协作精神,配合任课教师工作

篇12

(二)不利于他们和同学的正常交往

由于贫困生家庭条件比较差,不能享受正常的物质生活,因此贫困生一般都比较自卑,心理也比较脆弱,承受的身心压力也比一般人大。在这种巨大压力下,容易变得敏感,旁人一句玩笑话,他也会当真然后生气。长此以往,同学们会觉得他们脾气古怪,性格阴沉,就会影响彼此之间的交往。通过一些细微的观察,我发现有时候即使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关心他们接近他们,但是他们还是会对我们有所防范,不能真正地和我们心贴心。真正使得他们觉得贴心的还是与他们相同处境的贫困生,他们觉得只有贫困生这个圈子才是适合他们的。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大学发生的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凶手马加爵就是一名来自山区的贫困生,在和同宿舍室友打牌娱乐的过程中认为别人嘲笑了他,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于是将4名同学杀害。

(三)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

有些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家庭贫困的,有些是因为突发变故导致家庭一下子贫困。这部分学生如果意志薄弱些,就会承受不了这个打击,会自怨自艾,极度消沉。甚至有些严重的会性格大变,闯出各种祸端,学习成绩自然跌到谷底。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赚取学费,就去打工,打工减少了学生用来学习的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此外有些贫困生成绩十分好,但是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没法接受更高的教育。

(四)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由于贫困生家庭条件艰苦,没办法获得成长所必须的营养。即使生病了也没有足够的钱去医院治病,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发育。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贫困生都体质较差。

二、目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偏重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助,而忽视了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多高校都为贫困生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也提供了一定的助学金和学费减免等,极大的改善了贫困生的生活状况。但是对贫困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却很少,如加强在勤工助学岗位上的贫困生的责任心教育;加强贫困生的自信、自尊、自强意识的教育;加强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生的诚实守信教育和受资助贫困生的感恩教育等等。

(二)缺乏对城市贫困生的关注。因为高校贫困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城市学生的父母因为失业导致家庭经济状况变差,生活艰巨。这类城市贫困生因为自卑心或者自尊心,碍于面子,往往不会主动向学校申请资助,使得学校不能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因此,对他们的关心也不够。

(三)缺乏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在大学里,贫困生不仅要面对家庭经济的压力,同时还要面对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等。这就导致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但是学校有时并不能给他们提供便利的心理咨询服务,缺乏对他们心理问题的关注。

(四)缺少对贫困生能力的培养。由于贫困生家境较差,没有办法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很多课业都需要金钱的支持,比如艺术、英语和计算机等,这些不仅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对他们将来的就业产生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就目前而言,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是众多高校关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解决问题要治本,就要先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有关于贫困生的各种资助制度。帮助贫困生需要各界的鼎力支持,也需要诸多资助制度作为保障。这样才能在实处上帮助高校的贫困生,才能真正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帮助贫困生的过程中,由于高校的经验不足,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所以需要不断完善各项资助制度,确保每一项资助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我们也要给予高校贫困生更多的关心。每年都要对在校贫困生都要进行一次重新的认定,同时可以进行家访或者是面对面的交谈,及时了解他们的具体家庭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二)加强对贫困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的教育工作。我们应该教育贫困生如何正视贫困,理解贫困,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贫困,不能让他们失去生活的信心和理想。与此同时,要教育其他同学,不能歧视贫困,也不能给贫困生增加心理上的负担。

(三)培养学生慢慢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减少对社会的依赖性。其实,一般情况下对贫困生的资助都是暂时的、表面上的,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自立的精神,让他们真正面向社会,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机会,才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对社会和资助的依赖,实现从帮贫困生“输血”到为贫困生“造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四)正确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给贫困生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贫困生的工作是一个复杂又长时间的工作,学校对他们的教育工作是不足够的,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了解每一个贫困生,因此对他们的了解也是浅层的。这时候,正确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对开展贫困生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篇13

6月29日我们踏上了支教的征程,队友们在车上唱起了队歌,大家都怀着同一个梦想走到一起,有 (本文转自实用工作文档频道)了队友的鼓励,我更加坚信我会做得更好!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支教的地方――插花小学。大家下车后将自己的物品搬回自己寝室,然后将寝室整理好后,便下去开会。会上校长给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随后介绍了学校周围的一些概况。此时,学校给我的整体印象不错,毕竟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了,而且该校深得群众的好评。我想一个学校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七天的支教生

活,从第一天晚上到插花的那顿饭开始,我们就和那里的村民打上了交道,他们的淳朴、热情使我们很快融入他们的集体。一路的疲劳经过第二天的休整早就烟消云散了。第三天我们的支教生活便正式开始,那天走进教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群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睛,还有村里孩子那份质朴与纯真。看着这样一群孩子,我们怎能不尽我们那份力!很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几乎每天都有新学生加入到我们这里。混合年级的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刚开始班级还有空的桌位,到后来有的同学都挤在一起。

在支教期间,我们除了每天有课的老师去上课外,没课的老师也要去做助教。此外,我们实行每天一会制,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对我们的帮助也很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试图打开学生的视野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语文、英语、数学、日语、历史、化学、生物、思想品德、生活小课堂、手工、绘画、舞蹈、古筝、象棋、跆拳道、书法、乒乓球,让他们通过学习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

我所带的课是数学,当我第一次踏进五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我有点紧张,毕竟第一次走上讲台去给学生们上课,那一刻的我有点自豪同时也有点担忧,自豪的是我能够站在这个讲台,担忧的是自己教不好,尤其是站在窗外的家长,无形中给我增加了些压力。见到孩子们,最先受吸引的绝对是他们那双双闪亮的眸子,我找不到任何词语来修饰他们给我带来的感觉,原以为会很尴尬,会很难和他们沟通,但我们很快进入角色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上课时同学们很活跃,也许是年龄差不多的

缘故吧,下课后同学生的家长交流,才知道大部分同学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他们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时我很心酸,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太多。虽然交流时语言有时存在一定的障碍,但我们的心是彼此相通的,那就是让他们的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对外面的世界有更广的了解。当然除了教数学外我还带象棋班,象棋班的小朋友们水平参差不齐,各个年级的都有,于是我们将水平差不多的小朋友安排在一起,对于零基础的小朋友我们手把手式教学,教他们摆棋,给他们讲棋盘上棋子的走法等。

支教中另外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是家访,对于每个队员来说,家访可谓刻骨铭心。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学生家庭的相关信息和同学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次家访中我发现同学们都有些共同点,一是这些孩子很少能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双休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二是同学很少在家做家务。这些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留守儿童的一种现状吧!

这次支教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但是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不易。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心,为了能够将课程上好,活跃课堂氛围,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虽然对于一年级和五年级的数学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丝毫不敢马虎,上网搜寻资料。第二、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耐心,面对一群群年龄不足十岁的小学生,他们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而为之。对于学生不解的问题我们应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同时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

一周的支教生活在我们心里已是沉甸甸的回忆,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更是为我们的人生旅程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同时从我们支教的队友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三下乡支教实践报告(2)

XX年7月12日到14日,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木兰县科技支农志愿服务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我们的收获确实很多。与其说是科技支农,不如说是我们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活动。

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科技支农志愿服务队由11人组成,带队老师为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路运才教授,黑龙江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院

团委书记高健老师,团队还包括本学院九名XX级以及XX级的各专业的同学。

三下乡期间,团队与当地广泛联系、密切合作,立足乃林镇实际,从种植业、设施农业、养殖业出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开展了一系列支农活动以及学习活动。

三天的时间了,我们分别的参观了木兰县木兰镇联丰村,华兴村,松江村,东安村,西亚村,吉兴乡红升村,红丰村,以及现代农业集团――昊伟集团。

木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独具木兰特色的地毯、肥牛、柳编、石材、木材、优质米等六大产业形成规模。地毯集团分厂发展到24家,年产量达28万平方米,被列入全省50个龙头企业之一,获得外贸出口权;肥牛集团有大型肥牛饲养厂50个,拥有国内一流的大型屠宰厂1座;柳编集团有总厂9家、分厂72家,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龙江柳编产品基地县。六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8.8%。此次活动,我们了解了当代农业与养殖业的发展,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中,使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了解了现代农业的潜在力量,使我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有一种深深地自豪之感。下乡期间,我们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指派专人

为我们安排行程,使我们能够更加方便迅速有效率的进行此次三下乡活动。

三下乡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科技支农的活动,同时,也是我们一行人锻炼学习的好机会,同时,也是让我们了解最质朴的劳动人们的最好的机会,作为大多数都是农村生长的我们来说更是深有体会的,记得第一天下午我们第一次出去的时候,我们去参观木兰镇联丰村的棚室经济的时候,带领我们的阿姨真的是特别的热情,送给我们刚刚摘下来的黄瓜西红柿,切切实实的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质朴的人文气息。

从目的上来说,这次下乡活动,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我们既定的目标,参观了循环农业,自动化的养殖业,还有就是从宏观方面了解到我国的农业生产现状。其中给我们感触良多的是当地的一种种植方式:把散户进行整合。这样的话就可以很有效的进行统一种植,便于管理,这种方法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不得不惊叹于当地政府的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