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国际货币制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国际收支概念及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由于贸易、非贸易及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货币收付。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都在寻求用各种手段调节国际收支以达到收支均衡,即进口和出口相对持平。但是,各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努力却往往由于多种原因而付之阙如,较为典型的引发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有:结构性原因、货币性原因和收入性原因等。总之,引发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样的,相应的调解国际收支的方式也必须多样。
2、进行有效国际收支调节的先决条件
那么,在一国的国际收支调节中怎样兼顾本国利益和世界整体利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国际货币制度问题。一个完善的国际货币制度所应达到的目标是,第一,能够促进世界生产要素的有效分配,使所有国家的收入都有增长。第二,能够使世界经济得到稳定。第三,应该是一个有弹性的机体,能够承受住可能发生的外来冲击,减少冲击给各国带来的影响,并且,也要从根本上阻止各国输出其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第四,必须保证各国的相对独立性,以不妨碍它国和整个体系的方式达到自立的政策目标。达到了以上目标,一定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各国货币关系都是有序的。
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它确定一定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国际储备和提供国际流动性,并且为国际收支逆差融资提供物质基础。国际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影响是:汇率是否否变动及变动的幅度对国际经济的稳定性和货币体系本身的弹性有影响;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形式和调节方式有影响。
二、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节
严格意义上来说,当前的国际社会并没有在“布雷顿”体系之后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制度。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或稳定机制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牙买加协议”为标识的多元汇兑本位制国际货币制度。欧元的诞生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日元凭借战后经济的发展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一极。但是应该说,没有统一的国际货币、各大货币之间汇率变动频繁、国际收支调节严重不对称,国际货币制度的不合理严重影响国际社会收支平衡仍是国家货币制度急需解决的问题。
1、美元一强独大,为国际收支失衡埋下隐患。
虽然依“牙买加协议”,黄金非货币化,即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但是由于特别提款权作用有限,欧元危机,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由于美国拥有世界最强经济实力,各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及国际贸易计价结算都需要美元,因此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会丧失。但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不受黄金约束,却受困于美国国内经济的需求。近年来,美元大量超额供给,因而制造了美国及世界此起彼伏的以经济过剩和资产价格暴涨为特征的信用泡沫。美联储在决定美元供给时,并不考虑储备货币与世界经济的平衡关系,其货币政策的实施结果经常会对其他国家,尤其是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监管有缺失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近20年内世界金融危机连续不断,国际收支失衡,美元的发行就难脱干系。
2,汇率安排多样化后,浮动汇率制对国际收支的消极影响巨大。
按“牙买加协议”,各国可以选择固定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目前,整个汇率体系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区域集团内实行稳定的汇率制,如欧盟及实行“盯住汇率制”国家的汇率制度;二是主要货币之间汇率巨幅波动。一般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政府推行本国政策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不受外部约束。汇率的波动还能防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使一些国家较为顺利地克服国内的通货膨胀。但经验表明,完全自由的汇率浮动也带来不少问题:一是汇率波动幅度过大增加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不确定性,使之风险陡然增大;二是各国经常项目收支对汇率变动的反应迟缓,因而它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不大;三是汇率过度波动,使国际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的控制削弱,主要硬通货国家的膨胀政策可以肆意继续下去,而无国际收支问题之虑。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多样、自由化,未能根本性地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在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国际收支调节可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IMF的干预及贷款、国际金融市场及商业银行的活动综合进行。但IMF资金的不足、权威虚,使长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不能根除。
三、我国未来国际收支调节的路径选择
目前,我国不断加剧的“双顺差”国际收支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国际收支结构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成熟债务国阶段;第二阶段为成熟债务国阶段;第三阶段为不成熟债权国阶段;第四阶段为成熟债权国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期间,因此,我国未来的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调节路径将向经常项目顺差以及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过渡。
我国贸易和经常项目顺差长期化、常态化是不可改变的趋势。目前,我国经济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二是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率的经济结构将延续,由此决定贸易项目顺差长期化、常态化。我们应该采取国际通行的做法,注重从扩大国内消费这一源头出发,保持合理的经常项目和贸易顺差。从国际经验看,加大资本项目调节力度是必然选择。我国可以扩大对外投资的渠道,大量使用外汇资产,减缓外汇储备大量积累和流动性过剩,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较大的压力;同时,合理引导人民币升值预期,抑制短期热钱流入;加强对短期外债管理,减缓短期间接资本流入,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减少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直至使其转变为一定幅度的逆差。未来国际收支调节逐步转变到经常项目顺差以及资本项目逆差,是一条可行的路径,符合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特殊国情。
参考文献:
[1]戴维.里维里恩,《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2]方文,《国际收支危机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卜永祥、秦宛顺,《人民币内外均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方文:《美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及其启示》,载《中国外汇管理》,1999年第11期.
[5]王立荣、刘力:《国际货币制度演化与货币危机机理探》,载《当年经济研究》,2009年第06期.
[6]刘伟:《货币危机:内外失衡、汇率失调与国际货币体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陈岷:《国际货币制度的困境与我国的应对》,载《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34期.
篇2
1.主体行为错位。一般地说,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协调与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等几个方面。1973年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西方国家的货币制度进入一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时期,但作为布雷顿森林时代标志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却依旧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究其来源实际上是二战之后英美两个大国在各自提出的“凯恩斯计划”与“怀特计划”之间斗争的结果,代表了资本主义大国利益。由于IMF残存的旧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痼疾,使它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最后贷款人作用,反而因其在金融危机中开出一些不适当的“药方”而备受世人的非议。
IMF成立于1945年,是一个旨在稳定国际汇价、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并通过提供短期信贷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不平衡问题的国际机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组织,与世界银行和WTO并列称为世界三大经济“联合国”。50多年来,IMF对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政策、汇率确定和货币政策都产生重大的影响。IMF始终以体现美国的国家利益为主线,美国在基金组织中一国所占的份额就达到18%,拥有绝对的否定权。IMF对会员国的贷款规模极其有限,而在资金分配方面又存在着不合理之处,其贷款按会员国交纳的份额分配,主要发达工业国占有份额的最大比重,但目前贷款资金最需要的都是发展中国家。另外,IMF提供贷款时附加的限制性条件极其苛刻,这种限制性条件是指IMF会员国在使用它的贷款时必须采取一定经济调整措施,以便在IMF贷款项目结束或即将结束时能够恢复对外收支的平衡。IMF同其它金融机构一样,在发放贷款时必须考虑贷款资金的回收问题,以保证它拥有的资金能够循环使用,就此而言,IMF发放贷款时附加限制性条件显然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从IMF近年来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贷款限制性条件的实际结果看,由于IMF对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不够准确和全面,附加贷款条件规定的紧缩和调整措施却给借款国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在金融危机中,接受IMF的资金援助的东南亚各国都被迫按其所开的“药方”进行调整和改革,而这些“药方”都是:要求危机国采取财政紧缩和货币紧缩政策,提高利率以吸引外资进入并进一步稳定汇率;要求亚洲各国整顿金融机构,加速开放市场并迈向自由化,取消不平等的补贴政策等。IMF的这些限制性条件,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比如要求加速资本流动自由化,反倒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此外IMF对这些面临汇率风暴冲击的国家采取强制措施,不但无法恢复投资人的信心,反而加剧了资本的外逃;提高利率又迫使私人企业的资金成本大幅提高,从而加速破产的速度,并引发通货膨胀的急剧上升。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指责美国借IMF对遭受金融危机的国家贷款之名,实行“经济殖民主义”的掠夺。美国以援助为筹码逼迫东南亚各国开放国内市场,并要求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样更动摇了市场的信心,使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
2.制度缺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彻底瓦解,1976年签订以浮动汇率制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从此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国际金融进入了一个没有体系的时期(注:学术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称其为“没有体系的体系”,也有人将其归纳为牙买体系。它的内容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具有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资产,多样化的汇率安排,多种形式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及各国相对灵活的国内宏观政策选择,这种制度使国际金融市场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国际货币体系不存在“超国家”的制度因素,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它只是各国对外货币政策和法规的简单集合。其特征表现为:各国对外货币政策转向自由放任,取消各种限制性制度,允许货币逐步走向自由流动和货币价格的自由浮动,市场成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包含了一大批附属的制度,并且与社会中其他制度的复合体相互作用。总之,经济不只是市场机制,它还包括那些形成市场、构建市场和通过市场起作用或引导市场起作用的制度”(注:《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第33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后布雷顿森林时代所谓的“没有体系”是当前国际金融制度安排的总体特征,由于这种体系所造成的制度缺位使国际金融体系处于一定程度的无序状态,这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又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制度缺位具体表现在:
(1)在金融危机的援救过程中缺乏最后的贷款者。目前,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金融市场正在形成,资本的跨国境流动加快,客观上要求金融监管标准全球统一和国家干预国际化。亚洲金融危机暴露出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天然的缺陷——缺少“世界中央银行”,作为监管世界中央金融市场的“警察”和扮演国际最后贷款者。而这样的职责由IMF来承担是困难的,不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不进行国际经济秩序和制度的创新,难以防止货币危机的再次发生。
(2)迅速膨胀的国际资本市场缺乏国际监督和防险措施。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背后,有银行业的支持,使资本市场出现了所谓“高杠杆操作问题”;金融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使金融交易量增长大大加快,而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使习惯于集中管理的监管制度更难实施,金融衍生工具在很大程度上由避险的工具演变成高风险的投资工具,金融危机爆发的突然性,使金融监管相形失色;“信心”这类心理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传播的高速度,媒介的某种倾向性,使信心越来越难以稳定,越来越容易大幅波动。
(3)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平稳的与金融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相匹配的国际资本市场对接机制。资本的全球化将全世界的各个国家都卷了进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在对货币的自由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外汇储备的选择与管理上还不能适应国际资本流动与变化的节奏。这一方面是国际资本运动非核心国与核心国之间在经济制度安排上的不衔接,同时也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的不衔接,国际经济金融组织与各国经济制度的不衔接。金融的自由化进程过于迅速,出现了无序、波动过大和恶意投机以致破坏自由市场的趋势。自由化进程已带来三个问题:一是投机性成份超过投资性的程度;二是金融经济的虚拟化发展到超过真实经济太大太多的程度;三是自由化发展到发达国家失控、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的程度。
(4)对以对冲基金(HedgeFund)为主要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缺乏必要的间接管理。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国际投机炒家运用对冲基金这种高杠杆的金融衔生工具疯狂炒作引起的。1998年10月传出的关于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向国际15家大银行融资35亿美元以挽救险些倒闭的颓势,反过来说明,对冲基金是有钱的游戏,它具有高回报,同时银行向其贷款风险也是相当大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提出要通过监管银行来加强有关对冲基金的管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提出征收资本交易税的设想,也是对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游资对各国金融市场的冲击的一定限制,值得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任何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都是对当时的世界经济现实作出的客观选择,现存的金融体制不是为今天全球化的世界经济所设计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国际金融体制中的影响日益增强,仍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现行货币体系显然不能适应这一变化,它不能从根本上满足金融市场全球化、全球资金一体化以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客观要求,因此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制度非均衡存在必然产生制度需求,这里的制度需求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适应外部环境客观形势的变化进行制度变革,另一方面是为填补制度缺位而进行制度创新。这种制度变革与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进或创建新的国际金融机构。(1)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功能。IMF在后布雷顿森林时代也曾起到过很大作用,但它在职能安排上已不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一是受美国及其它西方发达国家干预的色彩太浓;二是在其贷款的份额、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方面存在极大缺陷。目前需进一步扩大其防范和支持当事国化解金融危机的能力,协调成员国的货币政策,提供中长期贷款以协助其克服国际收支的困难。(2)提高世界银行在稳定国际金融体制中的作用,提升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的职能。如让世界银行承担部分化解受害国金融风险的支持功能;发挥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的作用,加强对遭受危机袭击的国家实施资金援助。(3)许多经济学家都主张建立一个最后贷款人,来避免产生金融不稳定的过度道德风险。IMF难以担当最后贷款人的重责,我们倾向于建立一个诸如“世界金融组织”(WFO)的机构,制定新的规则和宗旨,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平等参与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运行规则的制定,规范国际金融市场行为。(4)以国际清算银行为中心,建立国际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国际金融预防风险的能力,为IMF或其它国际金融机构提供基础性材料,向有关成员国发出金融风险的预警信息。
篇3
一、对现行汇率制度的认识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较之于原先的汇率制度,从形式上看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二是选取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方式取代原来单一盯住美元的调整方式;三是选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取代原来的固化的汇率制度,它既吸收了盯住一篮子货币制度与管理浮动制度的优点,又摈弃了两种汇率制度的缺点,从理论上讲是人民币走向区域货币道路上的最佳选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否如理论设想那样完美,还有待检验论文。
1.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方式优于单一盯住方式。
(1)从贸易多元化的角度看,美国虽然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但也仅占1/6,比日本和欧盟都略低一些,中国和亚洲的贸易则占57%。因此,应该参照所有主要贸易国的一篮子货币,而不能只盯住美元。另外,改参照一篮子货币,会鼓励人们减少用美元结算,长期而言有助于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国际贸易的结算单位与货币。
(2)从降低内生交易费用的角度考虑,中国应选择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的货币作为人民币汇率参照的对象。单一的盯住美元,意味着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而且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情况和政策倾向有很大的差别,单纯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会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冲击。近年来,我国和欧盟、日本以及美国的贸易额分别占中国总贸易额的比重几乎相当,欧盟和日本的对华投资也不逊于美国。因此,以一篮子货币为参照对象更适应我国的对外经贸往来。
(3)从满足人民币汇率政策出口竞争力的目标看,人民币汇率政策出口竞争力的目标是:稳定出口国际竞争力与进口成本。参照一篮子货币制度的突出优点是稳定人民币的名义贸易加权汇率(如果权数按照贸易比重在各货币之间分配)。如果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没有严重的通货膨胀差异,参照一篮子货币同时也保障了真实贸易加权汇率的稳定。
2.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优于原先的固定汇率制度。
(1)从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本身看,它既具有固定汇率制度的某些优点,又能使汇率保持一定的弹性。在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下,一方面,汇率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调整,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货币当局可以对汇率进行较多的干预和管理,从而能够保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避免本国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2)从我国的国情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选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以下的基本优势:①保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尽管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刺激或紧缩经济方面的作用一直受到理论界的质疑和实践效果的挑战,但利用货币政策进行前瞻性的微调而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目前在发达国家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因而恰当的利用货币政策对我国这种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发展中大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②调整国际收支的灵活性。这种价格的调整可以减轻国际不利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影响。③阻止投机冲击。在20世纪90年代,频繁的货币投机冲击对资本开放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这一教训对我国在未来逐步开放资本市场过程中相当重要。
3.现行汇率制度并非完美无缺的。
(1)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意味着人民币将逐步不再直接与美元挂钩,由于我们参照的货币实行的均是浮动汇率制度,结果是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名义汇率变动频率与幅度都增加,这会给对外贸易和投资带来汇率风险。
(2)对于人民币汇率三项政策目标金融安全、出口竞争力和内外部均衡中的任何一项都难以完全顾及。而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我国国内市场经济制度发育还不完善等现实,又要求目前的汇率政策必须有所侧重。
(3)不能充分发挥汇率的调节作用。由于货币当局对汇率进行管理浮动,汇率变化的幅度被限制,汇率不能充分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因而难以有效调节商品交易和资本流动。还有可能引发操纵汇率之嫌,容易导致贸易争端。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只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一个阶段性的取向,在人民币具有区域货币功能后就应该再次调整。
二、对汇率目标区制度的认识
在本次汇率改革前,理论界很多学者提出以兼具本文表1中4、5、6类的货币制度特征的汇率目标区制度作为改革的选择目标。从实践看,这种方案没有得到认可。原因在于:
1.从理论上看。首先提出汇率目标区理论的弗来明认为一国也许会希望将其货币的汇率限定在或接近于某一“目标区”内,如果实际汇率的波动超出了这个目标区,该国就应调整政策使汇率向目标区内移动。后来,克鲁格曼进一步将汇率目标区模式化,提出了汇率目标区模型,威廉姆森进一步发挥了汇率目标区理论,他提出了“BBC制度”。多恩布什和帕克将这一思想近年来的发展称之为BBC规则。为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货币当局要设立一个基础均衡汇率以便同国内经济、国际收支的长期趋势相适应,并且围绕这一可调整的均衡汇率设定较宽波幅,达到一方面保持汇率基本稳定,一方面使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灵活性之目的。但基础均衡汇率计算很困难,而如果不能计算出合理的基础均衡汇率,目标区汇率的合理性将在根本上受到动摇。此外,汇率目标区体系应包括哪些货币,其宽度和调整频率应根据什么标准确定等一系列问题也不好解决,或确立起来具有很大随机性。
2.从我国实际看。汇率目标区制度在我国实行有三大难题。(1)汇率目标区制度下的中心汇率难以确定。(2)资本流动性和投机冲击难以抵挡。(3)我国不满足实施汇率目标区的三个前提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不同国家的目标值一致;竞争力水平的目标值必须与国内宏观经济均衡相协调;货币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3.从实践效果看。已经崩溃的全球性的汇率目标区—布林顿森林体系和目前正在运行的区域性汇率目标区—欧洲货币体系下的欧洲汇率机制是最著名的实践。从实践的效果看,布林顿森林体系无以为继,最终崩溃。欧洲汇率机制运行中也是困难重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国家组成汇率目标区,其运行的制度环境与调节机制是无法与欧洲汇率机制相提并论的。
因此,本文认为,类似于汇率目标区制度的中间汇率制度在中国是难以实行的,它既不会成为当今的选择,也不会成为汇率制度改革下一步的选择。
三、对单独浮动汇率制度的认识
1.单独浮动汇率制度具有制度优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均衡汇率水平完全由市场供求所决定,因而不会出现外汇的超额供给有超额需求的问题,外汇资金的利用服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理,从而更有效率。二是由于汇率决定于市场的供求,资本的流出入只会引起汇率水平的升降,而不会改变货币供应量,使货币政策有了较大的独立性;同时,由于汇率水平的升降能够自动的调节国际收支使之达到均衡,降低了大量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减少了中央银行对市场的频繁干预。三是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变动呈连续、轻微的态势,投机者的获利空间狭小,使投机行为相对减弱。
2.我国还缺乏将单独浮动制度理论上的优点转化为现实中的优点的实力。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预期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将继续进行,人们对宏观经济的预期也就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依存度日益提高,国际间竞争的加剧,对我国经常项目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加上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资本的流动性将随之增强,其结果对我国的货币供需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对宏观经济波动的预期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汇率也具有高度的易变性。如果贸然采取一步到位的汇改策略,走上浮动汇率的道路,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3.单独浮动汇率制度也有其自身的缺陷。最大问题就是存在着汇率的过度波动或汇率的易变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并且使经济中面临的汇率风险增强。弗里德曼认为,浮动汇率制度之所以出现不稳定。主要是因为与之相关的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由于人们对货币供给、实际收入的预期决定着当前的汇率,如果人们的预期是不稳定的,汇率就会表现出易变性,且汇率波动的幅度会大大超过货币供给和实际收入的波动幅度。依据该理论,如果人们的预期是稳定的,汇率就应当是稳定的;而事实上则是,在大多数预期稳定或预期较大稳定的情况下,汇率仍然是易变的。因此,一般来说,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对外汇市场调控能力较强的国家,或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较深,需要充分利用汇率机制调节作用的国家,比较适合采用这种汇率制度。
参考文献:
篇4
《国际金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科学。从《国际金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看,该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把握是搞好《国际金融》教学的基础。
第一,课程内容丰富。从知识结构上看,《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有关国际收支方面的问题。例如,国民收入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三大账户及其编制;国际收支口径及探求改善国际收支的各种理论等。二是汇率问题。它主要阐述汇率的相关概念、汇率政策的概念及汇率形成机制、外汇管制的概念、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等内容。三是国际金融市场及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四是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问题。五是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上述研究内容使得《国际金融》的研究和教学口径宽广,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第二,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强。从《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看,该课程同其它一些学科有着紧密地联系。一是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例如,国民收入账户的推导、新剑桥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国际收支理论、乘数理论和吸收分析法、汇率形成机制中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等理论都必须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作为基础。二是货币银行学中的系列理论。例如,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应理论、利率理论等方面。三是其他一些学科。例如,《国际金融》要用到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对《国际金融》原理的阐述还要涉及到一些初级的高等数学知识。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具备较好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
第三,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快。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例如,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新变化、WTO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问题、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和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和升值压力等热点和核心问题。
上述这些特点要求《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必须在精确地阐述国际金融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理解、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国际金融研究的成果,注重国际金融乃至整个国际经济领域的发展新动向,密切关注我国对外金融活动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这体现在教学中,必然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基础理论的讲述、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等。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学习国际金融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课堂理论教学
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以采用顺序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1.顺序法
是一种把相关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具有一定顺序的内容,如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时间顺序)、国际结算(操作顺序)、经济事件的影响(空间顺序)等。
2.比较法
对于相似的或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在教学中注意罗列比较。如国际金融机构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就可以用比较法来对四大全球性机构及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比较说明。
3.引导法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在讲解教材中的三角套汇问题时,在按教材讲清了三角套汇的基本思路后,引导学生使用另一条套汇路线去套汇,但套汇的结果是亏本。学生陷入迷惑:如何套汇才能赚钱?经过思考,发现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卖点:选对卖点,贱买贵卖,盈利;选错卖点,贱卖贵买,亏损。
4.自学与教学相结合
几乎所有国际金融教科书中,都有两章分别论及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货币体系,涉及许多历史资料及发展的渊源,如果由教师讲学生听,常常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较好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设计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学。如国际金融机构有何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是什么?最后由教师做总结,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重点内容,而且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网络教育技术,组织教学
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网络技术实施课程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把网络教育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建立课程网页
主要包括教材(教参)选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程)、章节要点辅导、章节练习、作业布置、答疑,还可以包括教学建议,热点讨论等内容。前三项为常驻内容,其他内容可随着教学进度进行更新。课程主页的作用主要在于:一是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网络支持服务,也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二是可以增加教学透明度,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目标一致,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三是建立了师生网上交流的绿色通道。
2.进行网络交流
学生在教材自学和网上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可通过课堂面授由教师点评,但这往往会受时效的限制。通过网络就可解决这个时效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收到大量的学生邮件,内容不一定局限于课程,还有很多生活上的或其他方面的问题。网络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教与学的协调奠定了基础。
3.进行网上教学。
经济类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变化快,政策性、经济性因素对课程内容的影响较大。在国际金融中,汇率的变化、存款利率的变化,以及不可预期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国际金融产生影响。如伊拉克战争就引起了油价变动——以石油为原料的商品的价格变化——汇率风险;美国出兵使国内经济发展受影响——美元汇率变化,等等。网络教学使信息零距离,可以为我们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实践教学不能单纯地以实验、实习去理解,特别是《国际金融》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的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实验、实习以外,还应该包括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参观等形式。也就是说,除了课堂理论讲述外,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篇5
一、主要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一)英镑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英镑是第一个成为国际货币的货币,英镑取得世界货币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的增强。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取得了在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同时保持资本净输出,这为英镑汇率稳定性的保持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从历史数据上来看,英国的经济实力越强,国际收支顺差特别是贸易顺差越稳定,英镑的汇率越坚挺,英镑作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就越能够得到保证。
(二)美元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一战之后,经济的强盛促使美国开始诉求并取得了美元国际地位的提升。战后初期美国的单独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1/2,出口贸易的1/3和黄金外汇储备的2/3,都占第一位,其对外直接投资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代替英镑成为中心货币,这一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两国经济力量的对比。以美国为母国的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以及美国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美元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更多的经济主体愿意或被迫持有美元,这对美元地位的保持和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日元国际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当局通过一系列官方文件和决议,推动日元国际化的步伐。日元地位提供的基础是日本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实力的增强。1967年日本对美国开始出现贸易顺差,1980年日本GDP接近美国的一半,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在此基础上,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口元的国际化初见成效。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为8.0%,大大超过了英镑3.0%,仅次于美元和西德马克。
(四)欧元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欧元是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典型实践,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在欧元诞生后与美元抗衡的过程中,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币值稳定和坚挺对于欧元国际地位的取得和巩固提高尤其重要。稳定的币值背后是欧元区稳定增长的经济,事实上欧元区的经济总量已可与美国抗衡,GDP与美国相近,国际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20%,欧元区银行资产已经超过美国,金融总资产与美国接近,特别是欧元区还有着美国所没有的大规模贸易顺差,这些都是欧元的国际地位能够得到巩固和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
二、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英镑被美元代替
一战结束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国民财富损失严重,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特别是贸易收支方面,从战前的债权国变为战后的债务国。反观美国,一战后其工业产量、出口贸易和黄金储备均居全球第一位,可以说经济实力的哀弱,特别是贸易逆差的增加和债务地位的转变,是英镑强势地位被美元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二)美元地位的哀落
一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的对外对内经济政策导致则政赤字增加、黄金和美元外流,这使得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数次贬值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土崩瓦解,美元失去了原有的国际地位。目前,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一战后的一半以上降至不足1/3,失去了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历史在轮回,又是贸易逆差、对外债务、货币贬值以及综合经济实力,导致了美元国际地位的下滑。
(三)日元国际化进程的停滞
日元国际化进程的停滞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于1987年接受"广场协议",被迫放任日元升值。日元的过度升值不仅使得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贸易顺差缩小,更严重的是导致国际资本对日元的贬值预期,终于引发大规模的日元抛售和资本外逃,泡沫经济破灭。此后的十余年间,日本经济陷入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的低迷停滞阶段,日元国际化也因此搁浅。
(四)欧元国际化进程的延迟
欧元在其诞生过程中曾经历数次波折,最严重的一次波折是在1992年。在大规模的外汇市场投机活动当中,欧洲货币体系两次调整汇率,英镑和里拉退出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最终欧共体实行了事实上的汇率自由浮动。这次危机的导火索在于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欧洲汇率机制自身的缺陷。根据"三元悖论",在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各国不可能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会对汇率机制的实施形成内在的阻碍,产生不均衡。
三、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一)实体经济强大是基础
无论是金本位制度下的英镑和美元,还是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日元和欧元,走向国际化的基础都是经济实力,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强大。以美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国际收支持续恶化,对于美元国际地位的降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在90年代美国的实体经济重新强大起来的时候,美元的地位又有很大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对于人民币来说,只有在实体经济强大的基础上,保持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日的顺差、充足的外汇和黄金储备,才会为币值稳定提供保障,推进货币国际化的顺利进行。
(二)国际市场需求是关键
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历程不尽相同。例如美元和欧元,在国际化的历程当中有政府间协议作为制度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一国货币要走向国际化,特别是能成为储备货币,它的关键在于其它国家对于这种货币的接受意愿有多高,也就是这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有没有很高的需求。这是由它的币值是否稳定,是否有足够的流动性,公众对此货币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所决定的。因此,对于人民币来说,促进国际市场需求是重中之重。
(三)外部冲击问题需防范
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当一国货币取得储备货币的地位后,需要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放松资本流动的限制,这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还会使国内经济受到较大的外部影响和冲击。例如为了货币国际化的顺利进行,货币当局需要保持本币币值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易发生本币高估和过度升值的现象,故极易遭到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在资本项目不断开放的情况下,热钱流动日益频繁,在与国际投机资本抗衡的过程当中,一旦失手,就容易对汇率和汇率制度造成重大打击,日元国际化的失败和欧元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阻碍都曾经受到了美国的阻挠和来自国际投机资本冲击,这也是走向国际化的人民币需要防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裴平.国际金融学[M].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6
[2]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2005(8)
篇6
20世纪60年代末,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开始在调控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这一阶段起,关于汇率制度安排理论的讨论也集中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上。在赞成浮动汇率制这一点上,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走到了一起。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经常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下,如果允许汇率自由变动,将能够代替国内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从而避免产出的损失。货币主义认为,当发生外部货币冲击时,允许汇率的自由变动,将能隔绝国内外汇储备的被动性调整,防止国内货币市场的冲动,从而避免通货膨胀的传递。以蒙代尔(R.Mundell)、金德尔伯格(C.Kindleberger)为代表的固定汇率支持者们则从国际间相互合作的立场来分析汇率制度,他们认为固定汇率制能使各国经济连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浮动汇率制则会由于汇率的波动导致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另外,浮动汇率制会造成各国滥用汇率政策,形成货币竞争性下浮,不利于国际经济合作;最后,浮动汇率制还会由于棘轮效应导致世界性的物价水平上升。
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种种设想。不少经济学家针对汇率波动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诸多改革方案。托宾(Tobin,1982)建议对外汇交易征税,以降低社会效用较低的短期交易,减少汇率波动。麦金农(Mckinnon,1984)提出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国家货币在长期内形成基于固定汇率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威廉姆森和米勒(Williamson,Miller,1987)在麦金农计划的基础上提出在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间建立汇率目标区。库珀(Cooper,1984)的改革设想则更为大胆。他认为,只要国家货币存在,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变动的可能性就存在,不确定性也就不可避免。要想消除汇率的不确定性,就要消除汇率和国家货币,引入单一货币。对此,库珀建议成立一个类似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统一的公开市场委员会,由这一委员会代替各国中央银行来执行货币政策。
70年代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争论还在继续,不过争论的焦点已由汇率稳定与国内经济稳定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关系转移到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国内经济结构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上来。如海勒(Heller,1978)提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五个结构性因素。李普斯奇茨(Loopesko,1979)提出的小型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政策及其选择指标。这一时期,蒙代尔在其论文《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最终的“最适度通货区”的设想,希望将世界化分为若干个货币区,区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对外则实行浮动汇率制。其后,麦金农和凯南(Kennen)等人又对最适度通货区理论进行了拓展,主张通过区分一国经济结构特征,并就这些特征给出某些标准,满足这些标准的国家和地区组成货币联盟是有必要的。
进入80年代,随着欧洲货币联盟的开始,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发展集中于对加入通货区成本和收益的分析上。其间,格劳(P.grauwe)、马森和泰勒(P,Masson&M.Tayor)等人对此做过详细的论述。到了90年代,人们对汇率制度的安排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人们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自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论述,在50年代的“米德冲突”、“二元冲突”的基础上,加入货币政策,使传统的“二元冲突”演化为国际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和汇率的完全稳定三个基本目标之间的“三元冲突”(Obstfeld,1998),即这三个目标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两个而不能三者兼得。另一方面,由于货币危机的频繁爆发,人们对如何通过汇率制度安排来防范和隔绝货币危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早期的将汇率制度安排与货币危机结合起来的国际收支危机模型(P.Krugman,1979)外,罗伯特·Z·阿里巴(R.Z.Aliber)也研究了货币性冲击、结构性冲击对汇率安排的影响。
80年代后,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汇率的不确定性已经可以较容易的通过对冲加以规避,同时外汇市场上投机基金的力量也急剧膨胀。当投机基金引发了多次地区性货币危机后,人们发现,发生货币危机的多为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行“角点汇率制度”的国家或地区大都有效地防止了危机的发生。这一现象使人们提出了“汇率制度角点解假设”(Eichengreen,1994,1999;Obstfeld&Rogoff,1995),即一国发生危机后,政府可以维持的是角点汇率制度而不是中间汇率制度。直到现在,角点汇率制度与中间汇率制度的争论仍在继续。
随着产权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有些学者开始运用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汇率制度的安排和演变。以巴格瓦蒂(Bhagwati,1982)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寻租理论的国际贸易学派曾提到汇率制度中的寻租问题。在国内,由于产权理论的兴起,不少学者试图从契约经济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汇率制度的安排与选择,强调汇率制度安排的选择与相应的产权制度安排具有高度的依存和互动关系(刘海虹,2001),并提出了“新制度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师江春,袁鹰,1998)。
二、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
上述各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以不同的经济实体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经济结构论决定认为,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一国经济结构特征,小型开放经济国家及出口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的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较好,反之则应实行较具弹性的汇率制。经济冲击决定论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AA—DD模型为工具,提出应根据冲击的不同类型选择汇率制度。如果冲击多由国内的需求和货币因素造成,应采取固定汇率制;如果一国经济不稳定多由国外产品市场变动行成的真实冲击所导致,则浮动汇率制更能起到隔绝外部冲击的作用。政策搭配论则以著名的“三元冲突”为依据,提出汇率制度的选择应与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安排和资本管制制度进行合理搭配。建立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的货币决定论则从国际货币本位制度的角度对汇率制度的选择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在目前的国际信用本位制体系下,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成本收益决定论则认为,一个开放经济国家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取决于该国实行这一制度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与所付成本之间的比较。
以上所述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基本上架构了汇率制度选择的理[
论体系,成为指导各国安排汇率制度的理论依据。但这一体系并非完美无缺。事实上,任何一种理论在解释各国汇率制度的实践中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特别是对于解释当前世界经济中频繁出现的货币危机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些理论从各自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但在分析中往往都忽视了汇率制度选择中几个关键的、本质的要素,因而无法从一个整体的框架中阐述汇率制度的选择。本文试图对这些理论加以补充和拓展,以期对汇率制度选择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一)以实现内外均衡为根本目标的制度选择
作为国际金融学的核心部分,汇率理论脱离不开国际金融的基本框架。国际金融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不同条件下的内外均衡的实现问题为主要线索的,因此,汇率理论以及在此之下的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不可避免地要为实现不同条件下的内外均衡而服务。特别是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浮动汇率与巨额资本流动成为开放经济面临的新条件的形势下,对内外均衡实现的分析已经渗透到了汇率理论中。所谓内部均衡,一般的理解是指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
“丁伯根法则”指出,要实现几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几种有效的政策工具。以此为依据,要想实现内外均衡的目标,至少需要两种以上的政策工具,即以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为主的支出增减政策和以汇率政策为主的支出转换政策同时运用。由此可以看出,汇率本身带有极强的政策取向性,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政策要求。
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将汇率的稳定作为政策目标之一,不仅无法利用汇率政策来实现内外均衡的调节,而且还易受到外部经济的冲击,特别是在国际资本流动特别巨大的今天,固定汇率制实际上为投机者提供了一个只赚不赔的好的投机机会,因此,除非实行资本管制,否则,固定汇率制将成为一国遭受经济冲击的潜在诱因。相比之下,浮动汇率制似乎更有优势。由于汇率的自由波动,一国政府不仅可以减少一个政策目标(汇率稳定),同时还增加了一个政策工具(汇率政策工具),这样,政府在实现内外均衡的经济目标时,可以更加从容。尽管如此,由于浮动汇率制以及以浮动为特征的汇率安排有多种,包括完全浮动、有管理的浮动、爬行的带状汇率制以及爬行钉住制等,各种汇率安排之间不尽相同,实现内外均衡目标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其中,完全浮动汇率制将汇奉作为内生的自由变量,一国金融当局对外汇市场不加干预,完全听任外汇汇率随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自由涨跌。这种汇率运行机制跳出了汇率稳定的目标,汇率波动以市场为基础,自发调节来实现外部均衡。但是,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由于以下两点原因而变得不太完美:一是现实中由预期导致的“因市定价”(pricingtomarket)的存在,使得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和国内价格水平的影响不大。克鲁格曼(P.Krugman,1989)通过“沉淀成本模型”(sustainabilityofexchangerate)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厂商存在完全静态预期时,每一个厂商都会有一个类似于汇率波动的“无变动范围”(rangeofnochange),汇率变动只要不超过这个范围,厂商就会维持现状而不调整产品价格;即使厂商不存在完全静态预期,即不认为未来与现在一模一样,厂商会根据对未来的预期汇率来制定计划:如果厂商认为目前有利的汇率是暂时的,他们不会立即进入该市场;如果厂商认为目前汇率不利是暂时的,他们也不会立即退出该市场,即厂商对汇率的反应受到回归预期的限制。除了预期的影响外,第二个原因——汇率变动的不稳定性也加剧了贸易的惰性,从而影响到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现实中,汇率的波动幅度很大,这种剧烈而频繁的波动使厂商采取一种“观望”态度:他们既不愿轻易进入一个市场,也不愿轻易退出一个市场。造成汇率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汇率的超调(overshooting)。多恩布什(Dornbusch,1976)提出的超调模型,认为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价格水平短期内具有粘性的特点,使得短期内汇率的变动大于长期水平。二是预期推动。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认为,影响本币存款预期回报率和外币存款预期回报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价格水平、通胀率、进出口需求、货币供给的预期以及关税和限额等,这些因素中任一预期发生变动都将直接影响到本外币存款的预期回报率,从而对汇率发生影响。另外,噪声模型在解释汇率剧烈波动时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该模型指出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干扰了市场的稳定预期和理,从根本上造成了市场的不稳定。
完全的固定汇率制与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在解决内外均衡方面都存在不少缺陷,相比之下,中间汇率制度似乎更为有效。然而,关于中间汇率制度的争论却最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采取中间汇率制的国家在对付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时普遍表现不佳,更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类汇率安排的怀疑。王学武(2000)认为,在资本项目开放后,实行中间汇率制度是比较危险的,因为中间汇率制度集中了固定与浮动制度两者的缺陷。当然,中间汇率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固定与浮动汇率制度的各自优点。威廉姆森(1983)建议,在固定与浮动汇率之间采取一种折衷的办法,主张采取“汇率目标区制度”。克鲁格曼(1989)在对浮动汇率制度的运行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后,主张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回归一种可以相机调整,多少比较固定的汇率体制”。易纲(2000)也认为在资本账户没有开放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有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现实中不少实行中间汇率制的国家成功避免外部冲击的例子,也给我们提供了实证依据。而且,由于人们对中间汇率制度的研究仍很不足,理论上尚未证明实行中间汇率制度必不可行的结论,因此中间汇率制仍是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依据,关于中间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的争论仍将继续下去。
(二)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产权因素
经济结构决定论认为,一国选择哪种汇率制度,应从该国的经济结构特征去考虑。海勒(1978)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与以下结构因素有关:国家整体规模、经济开放程度、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通货膨胀率、贸易格局。波尔森(Poirson,2001)以1990—1998年间93个国家为样本,提出了衡量汇率制度灵活性的指标体系,并指出,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水平、生产和产品多样化、贸易冲击脆弱性、政治稳定性、经济规模或GDP大小、资本流动、失业率或通胀诱因以及外币定值债务等。史晋川和沈国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变量标准,并将这些标准按其与汇率制度灵活性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类,指出应以相关性为正的指标选择汇率制度。
经济结构决定论试图从一国经济的内在因素上分析问题,立论的基础雄厚有力;从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上看,也做到了严谨、详尽。但是,这一派学者在论述时仅仅将视角集中在一国的经济结构因素上,而忽视了经济以外的其他重要的结构因素,特别是产权结构以及比产权内涵更广的制度因素。从产权的本质来讲,一项制度安排的均衡实际上就是各相关利益集团利益格局的均衡。制度的选择也就是具有不同产权利益的产权主体,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制度。这样,即使有一种制度安排能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社会福利,但如果可能给既得利益集团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可能起来反对新制度,并将新制度的创新扼杀在摇篮里。汇率制度的选择同样遵守此项原则。T·W·舒尔茨(T[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6)03―0053―04
在全球经济的区域化和一体化的背景下,全球 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货币区域化的趋势,欧盟 区内欧元的成功启动是这种趋势的具体表现。欧元 可以况是人类一个巨大的实验,而最优货币区理论 无疑是这一实验的理论起点。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于2u世纪50年代,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 新现象。所谓经济一体化,按照美国经济学家贝拉 ・巴拉萨(Bela Balassa)1961年所作的描述:“一体 化既作为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 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差别待遇的种种 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 待遇的消失。”约翰・平德(JohnPinder)认为,“一体 化是达到一种联盟状态的过程”,不仅要取消差别, 而且要形成和运用协调的共同政策以实现除取消差 别以外的经济和福利目标。林德特(PeterLindert) 在其《国际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一体化“可以是指宏 观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和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以及成 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经济 一体化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则一般指一些地缘相连,社会经济 与政治制度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国家或 地区,为了谋求本地区的共同利益,在让渡一部分国 家的条件下,按--定协议规章组建的国际调节 组织和实体,这类组织是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各国之 间经济联系与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的产物,
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随着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一体化可以采取由低至高的不同形式和阶段。人们 普遍赞同巴拉萨提出的经济一体化的5种形式:(1)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 税和数量限制,同时仍然保留各自对非成员国的贸 易壁垒;(2)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指除了取消抑制地 区内部的贸易壁垒之外,成员国还实行对非成员国 的共同关税壁垒;(3)共同市场。共同市场指成员国 之间实行商品自由贸易,同时允许资本,劳动力等生 产要素自由流动,对非成员国有关的生产要素流动 则实行统一的管制或限制;(4)经济联盟,经济联盟 指在实行商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同时,对包括 货币、财政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通过共同的权力机 构进行统一、协调;(5)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完全的 经济一体化指各成员国经济统一为单一的经济实 体,实行共同的经济政策,建立拥有强大经济权力的 超国家权力机构。
在全球各区域经济一体化当中,欧洲的经济一 体化一直遥遥领先。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所取得的 成就,可以说是20世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成 就,也为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比较完 整的经验。欧洲经济一体化所走过的道路虽然并非 以自由贸易区为起点,但它基本经历了巴拉萨所描 述的经济一体化的五种形式,并且证实了它们确实 是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的五个阶段。值 得注意的是,在巴拉萨提出的经济一体化的五种形 式中,只提及了“经济联盟”,而并未提及“经济与货 币联盟”。实际上货币一体化是伴随着经济一体化 的进程而演进的,虽然货币一体化没有列为相对独 立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诸种形式或阶段,但它是 通向完全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向政治一体化、 乃至完全经济一体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二、最优货币区理论
最优货币区理论(OptimumCurrencyAreas即 OCA)是20世纪60年代,在经济学界进行的对固定 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的争论中,由美国经济学 家蒙代尔教授(Robert・A・Mundell)于1961年在 他的论文《最优货币区理论》中首先提出来的。蒙代 尔在该文中对最适度货币的概念、标准及特征作了 比较详细的论述。最优货币区理论研究了某一区域 内一组国家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可以组成货 币区,在经济趋同的基础上实行单一货币,这一学说 为实行区域货币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蒙代尔认为,在价格,工资呈刚性的前提下,是 否能组成最优货币区主要取决于相关地区的要素流 动程度。如果要素在国内能够高度流动而国际问的 流动程度很低,基于国家货币的浮动汇率体系就会 有效地运转;如果要素流动的区域不与国界重叠,而 是跨边界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时,会发生对真实经济 中阻碍因素的调整,无需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大幅 度的、破坏性的物价和收入的变动,从而有利于抵抗 外部冲击,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而日:生产要素(资 本和劳动力)若能自由流动,就可以实现资本和劳动 力从盈余国向赤字国的转移,促使区域内各地区经 济结构及时调整,经济周期趋于同步,这样可以促进 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内部经济均衡,促使区域 内各成员国向一体化趋势发展。同时,蒙代尔教授 提醒我们注意,“从地理和产业两个方面来说。区域 内的要素流动性最好被看作是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 概念,他很可能因为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动而随时改 变”。如果区域内每个国家都设置贸易壁垒,就不能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要素完全流动。因此,发展区域 经济一体化反过来又是促成区域内形成最优货币区 的基础。
三、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麦金农在1963年提出将经济开放度(即一国生 产或消费中贸易商品对非贸易商品之比)作为建立 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他认为,对于一个开放的经济 区域而言,浮动汇率对校正国际收支失衡的效能不 高。由于开放经济非贸易品部门规模不大,缺少“货 币幻觉”,进口需求弹性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汇率的 变动几乎会被价格变动所抵消。所以,在一些相互 贸易关系密切的经济开放区,应纵成一个共同货币 区?在区内实行固定汇率,以达到价格稳定;运用支 出变动政策来实现外部平衡,从而有利于实现内外 部经济均衡价格的稳定。同时,他还指出相对于大 的开放经济区域而言,固定汇率制更适合于小国开 放型经济体,而在一些大帚进口消费品且需求弹性 较低的国家,汇率变动必须非常大才足以弥补失衡, 因此这种区域单独成为一个货币区是非理性的。
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 一个重要特征,而金融一体化则是经济一体化发展 的必然结果。英格拉姆提出与长期资本自由流动相 联系的金融一体化才应是衡量货币区是否最优的标 准,当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时,一国就可以借助资本 的自由流动来恢复由于国际收支失衡所导致的利率 的任何不利变化,从而降低了通过汇率波动来改变 区域内贸易条件的需要,因此就适宜实行固定汇率 制:如果地区间国际收支赤字是山暂时、可逆的扰 动引起的,资本流动就可以成为使实际调整较小或 不必要的缓冲器。若赤字是由长期、不可逆的扰动 造成的,资本流动虽不能无限期地支撑赤字,但它可 使实际调整分散到一个较长的时期。通过价格和工 资浮动及内部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减少调整引致的 失业代价,而且,金融交易也加强厂利用不同渠道, 即财富效应的长期调整过程。这样,在金融市场高 度一体化的情形下,国际收支失衡导致的利率微小 变动,就会引起足够的资本流动来恢复均衡.从而降 低了通过汇率的波动以改变地区间(即区域内)贸 易条件的需要,至少短期内如此。考虑到汇率流动 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令人头痛的风险,在金融市场一 体化的区域内,实施固定汇率更好。
基于对宏观层面条件趋同必要性的理解和对现 实中宏观结构差异的认识,英格拉姆等人先后提出 了达成最佳通货区的政策一体化条件,为使货币区 能够正常运行,各成员国必须对其货币、财政以及其 它经济乃至社会政策进行协调,寻求一致。为此,各 成员国必须对其实行部分让渡,核心是货币政 策的协调和让渡。弗莱明还倡议建立一个超国家的 中央银行,认为只有中央银行才能刺激短期利率的 趋同。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具他标准,诸如经济 结构的相似性,财政一体化以及政治因素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经济一体化经过近 20年的停滞后开始复兴;新增长理论、博弈论等诸多 理论的新发展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方法上的 支撑,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既构成了其研究丛础, 又成为其研究动力、在传统的政治制度中,强调的 是权力辖区的相互排斥,反映在货币关系上就是“一 个国家、一种货币”的货币观。在”世纪以来 的相当长时期中,国家作为调节市场的核心主体地 位得以确认,相应地,国家在货币创造、货币供应、货 币信誉等货币制度方面享有高度统治权,以国家疆 界作为市场空间也就顺理成章。但当市场融合对国 家疆界的超越形成一种趋势时,以一个国家货币制 度或以各个国家简单总和而成的国际货币制度安 排,便难以满足市场对货币服务的要求,相反倒有可 能成为障碍因素。尤其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涉及 到货币层面的时候,市场驱动的货币竞争极大地改 变了货币关系的空间组成;显著地侵蚀了国家的货 币垄断权力。世界需要根据货币运行的功能性分 析。按每个货币的有效使用和影响力辐射的完整范 围而不是政治疆界,来重新构筑货币层面市场一制 度关系的新框架,这便产生了“一个市场、一种货币” 的新思想、新理念。1992年;埃默生和格罗斯提出了 “一个市场、一种货币”的新思想。他们认为,货币选 择根本上应由市场状况?尤其是市场需求来决定,具 体的货币空间由实际的货币交易网络来划分,每个 货币的空间就是其功能性权威的影响范围,即完整 市场在货币层面的响应――“货币圈”。显然,这里 强调的是空间的功能性意义而不是空间的物理意 义。此时,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工具和价值工具,开始 真正服务于市场,无论这个市场有多大,涉及多少个 国家,只要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那么单一货币就是 最佳选择。爱默生和格罗斯的贡献在于为国家问的 货币融合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以往,货币总是被 贴上国家的标签,货币统一成为国家统一的关 键性标志,从而国家都不愿意放弃对本国货币 的控制权。在爱默生等人“一个市场、一种货币”思 想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货币从根本上是 服务于市场的,国际经济交往的深化需要某种形式 的货币融合。当一个国家无法更好地发挥货币职能 与作用的时候。如果货币权的让渡有利于经济的发 展和人民福利的提高,那么就应该将货币权上交给 更高层次的超国家机构。
四、GG―LL模型
传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对共同货币理论与实践 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 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形势和格 局的巨大变化,其历史的局限性和不成熟性也逐渐 暴露出来。对货币一体化的重新评价从多角度、以 多重标准来考察最优货币区问题,必须采取比传统 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更加广泛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 着眼于对货币一体化可预见的成本和收益范围的把 握,然后根据所涉及的各个目标间轻重缓急的权衡, 并保证区域内各成员国及作为整体的集团听有目标 的达成,从而试图估算这些成本和收益的比例及其 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欧元和拉丁美洲美元化 进程的加快,国际货币体系眼看就要分成几个大的 货币区,每个国家都面临着是否参与区域经济和区 域货币一体化的现实选择,于是关于一个区域内各 经济体如何选择是否参加货币区的理论便应运而 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克鲁格曼以欧盟和芬兰为例, 分析了芬兰加人欧盟的成本一收益曲线,得出了著 名的GG―LL模型,如图1。克鲁格曼认为,―体化 体系内成员国加入货币区的收益大小取决于该国与 货币体系成员国贸易关系的一体化程度。
图l横轴表示加入国与货币区的经济紧密程 度,它可以用经济交往占GNP的百分比表示;纵轴 表示加人国收益(即货币效率收益)与成本(当一千 国家加入货币区后,由于放弃了运用汇率政策和货 币政策调节就业和产出以保持经济稳定的权力,而 引发的额外的经济不稳定性,即所谓的“经济稳定性 损失”)。图中GG曲线为收益曲线,其斜车为正,说 明一个国家与其所在货币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越 高,跨国贸易和要素流动越广泛,加入单一货币区的 收益就越大;LL曲线为成本曲线,其斜率为负,说明 一个国家的经济与其所在货币区的经济联系程度越 密切,加入货币区的经济稳定性损失就越小,反之亦 然。总之,一个国家与其所在货币区的经济一体化 程度越高,加入货币区就越有利。图中GG曲线和 LL曲线的交点为E1,它决定了一同是否加入货币 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临界点用,当该国的货币区 的一体化程度大于C2时,加科货币区有净收益,否 则执意加入只会带来净损失。
此外,通过GG―LI模型的判断,一国经济环境 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其加入货币区的选择的。例如, 当某国出口需求增加,正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任何一 个水平上,汇率工贝的缺失使该国产㈩和就业的不 稳定性增大,于是LLl曲线上移到LL2,结果使加入 货币区的临界点由C1变动到了C2。因此,其他条 件不变时,产品市场的变动性增大,使一国加入货币 区的意愿降低。
克鲁格曼用GG―LL模型说明了最优货币区理 论,指出最优货币区就是通过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 以及要素的流动,促使多国经济紧密相联的地区。 如果各国之间的贸易和要素流动性较大,那么组建 货币区对各成员国均有益处,反之则不适宜。这对 货币一体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 面,克鲁格曼的GG―LI。模型借用传统的成本一收 益分析方法,从单个国家是否加入货币区为切入点, 分析了加入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因素,有助于人们直 观地分析单个国家加入货币区的利弊得失,从而成 为确定一国是否加入货币区的一个重要分析了具。
五、结论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趋加快,货币跨越国 界发挥作用的要求初见端倪时,人们开始讨论满足 什么样条件的地理空间可以组建最优货币区。而欧 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提出 了发展方向。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货 币一体化理论的研究不能再停留于仅就有关成员国 的利弊得失来评估是否值得建立货币联盟,而应该 同时考虑这些国家成立的货币联盟对非成员国甚至 整个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alassa,Bel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don,Allen & Unwin,1962.
[2] Emerson M. & others, One Market One Money, Oxford U. ,1992.
[3] Fleming J. M. , "On Exchange Rate Unification ' ,The E- conomic Journal, No. 81(1971) .
[4] Ingrain J. C. (1962),"A proposal for financial integra- tion in the atlantic community" , US Congres Joint Eeo- nomic Committee.
[5] Ingrain J. C. (1969) ,"Comment: the optimum currency problem in IL A. Munden and A. Swoboda ', Monetary problem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6] Ingrain J. C. ,"The Case for the European Monetary In- tegration'', Princcton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No. 98(1973).
[7] John. Pinder. Positive Integration and Negative Integra tion: Some Problem of Economic Union in the EEC, 1968.
[8] Krugman P. (1991), Geography an trade,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篇8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当前存在的经济问题,比如外汇储备过高、贬损风险很大,不成熟债权国的困境以及货币错配的风险逐渐加大,贸易顺差过大引发的对外贸易失衡、我国资源向外流失、贸易收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我国外汇储备的财富在不断缩水和损失、国内存在通胀隐忧、进口国因贸易逆差而产生的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攻击等等。当前,我国经济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和我国资本账户开放迟缓和人民币不可完全自由兑换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从当前国内经济状况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趋势的正确举措。目前,人民币已经在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开始流通,其国际化进程也早已开始推进。2011年8月23日,我国政府《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为了逐渐通畅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渠道,引导外汇储备良性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内经济发展和抑制国际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必经发展之路。究其具体方面的重要意义如下:
首先,货币国际化有利于发行国财政获得更多铸币税收入。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在发行货币并吸纳等值黄金等财富后,货币贬值,持有货币的一方财富会减少。铸币税接近于货币面值,因此西方国家历来看重货币控制权。美国学者塞缨尔・亨廷顿认为,西方文明控制世界,首先就要控制国际银行系统,其次是要控制全球硬通货、国际资本市场,而高科技、军火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则重要性最低。因此,推进货币国际化可以有利于发行国财政获得更多铸币税收入,增强该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其次,货币国际化有利于缓解外汇储备过大的压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在其经济黄金增长期内累积下大量外汇储备,而德国将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平准基金,主要用来对本国货币的汇率进行调整,并凭借资本账户的持续逆差,保证对外输出本国货币。在缓解过大外汇储备压力的同时,使得德国货币马克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供给大幅度增加,很快便成为了国际硬通货,为后来欧元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理,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外汇储备总量庞大,货币结构单一,促成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国际资本流通,不失为一种解决或缓解我国外汇储备过大的压力的有效方法。
第三,货币国际化有利于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费用。由于使用非本国货币进行国际贸易,在不同货币间的汇兑中会产生交易费用,且存在汇率风险。因为即使存在多种金融工具可规避风险,但必要的交易成本却无可避免。因此,以本国货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实现货币的国际化便成为贸易中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费用的有效手段。人民币国际化同样可以实现降低外汇汇率与贸易交易费用的目的。
第四,货币国际化有利于促进本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升级,提高和增强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步骤――离岸市场发展
离岸金融市场本来是指相对于在岸金融市场而言,是非居民之间在境外的金融交易市场,所以又称为境外金融市场。然而随着国际金融的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内涵也开始丰富起来,离岸金融市场的地域概念开始模糊,“岸”的概念由“国境线”转化为“监管线”或者称为“法律线”。
从2003年11月我国央行允许香港可以开办经营人民币业务,从此人民币离岸市场经历了初始形成阶段,快速成长阶段以及全面发展阶段。初始形成阶段的起止时间是2003年11月~2008年年底,这一阶段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标志主要是离岸个人业务开始出现并且主要集中在香港。香港推出了人民币实时结算系统以及境内金融机构开始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一阶段,我国政府与吞港地方政府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人民币跨境结算也开始进行试点,完善内地与番港人民币清算的协议。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这一阶段香港人民币资产池快速扩大。期间在2011年11月,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更是发展到了6273.02亿元人民币,是发展初期的700倍。在香港,人民币早已成为继美元、港币之后的第三大存款货币。香港也成为除大陆以外的世界上最大的人民币存款资金池。全面发展阶段的起始时间是2011年8月,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支持香港成为全球人民币业务与资产管理中心,人民币离岸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截止到2012年9月,由香港结算人民币金额已经达到了1.92万亿元,超过了2011年全年的总和,香港已经成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重要平台。不仅如此,人民币离岸业务不仅在台北、伦敦、新加坡纷纷出现,越来越多的传统离岸市场开始经营人民币离岸业务。2012年下半年以来,在离岸市场的人民币资金逐渐收紧造成利率上升,一些优质客户的利率已经超过大陆同期水平。
除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之外,人民币区域化、一体化战略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其对外资的吸引力受到其经济的发展水平、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增长稳定性等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逐渐提升,经济总量也在迅速扩大,在亚洲地区逐渐发展成为主导性力量,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区域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是需要发挥市场因素与政府因素双重驱动力量,需要培育充分的市场经济环境与金融制度环境,需要才有可能实现其战略目标并取得最终成功。
参考文献
[1]姜波克等著.开放经济下的政策搭配[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刘仁伍,刘华著.人民币国际化 风险评估与控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6.
[3]邱光祥等著.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04.
[4]范祚军,黄立群.“10+3”框架下的人民币区域化推进策略[J].东南亚纵横.2011(09):59-63.
篇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1―0010―05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末,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在调控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这一阶段起,关于汇率制度安排理论的讨论也集中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孰优孰劣上。在赞成浮动汇率制这一点上,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走到了一起。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经常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下,如果允许汇率自由浮动,将能够代替国内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动,从而避免产出的损失。货币主义认为,当发生外部货币冲击时,允许汇率的自由变动,将能隔绝国内外外汇储备的被动性调整,防止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冲击,从而避免通货膨胀的传递。
以蒙代尔、金德尔伯格为代表的固定汇率支持者们则从国际间相互合作的立场来分析汇率制度,他们认为:(1)固定汇率制能使各国经济连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系,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而浮动汇率制则会由于汇率的波动导致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2)浮动汇率制会造成各国滥用汇率政策,形成货币竞争性下浮,不利于国际经济合作;(3)浮动汇率制还会由于棘轮效应导致世界性的物价水平上升。
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对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种种设想。不少经济学家针对汇率波动给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诸多改革方案。托宾(Tobin,1982)建议对外汇交易征税,以降低社会效应较低的短期交易,减少汇率波动。麦金农(Mckinnon,1984)提出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国家货币在长期内形成基于固定汇率的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威廉姆森和米勒(Williamson,Miller,1987)提出在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间建立汇率目标区。库珀的改革设想则更为大胆,他认为,只要国家货币存在,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变动的可能性就存在,不确定性就不可避免。要想消除汇率的不确定性,就要消除汇率和国家货币,引入单一货币。对此,库珀建议成立一个类似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统一的公开市场委员会,由这一委员会代替各国中央银行来执行货币政策。
20世纪70年代后,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争论还在继续,不过争论的焦点已由汇率稳定与国内经济稳定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关系转移到汇率制度的选择与国内经济结构及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上来。如海勒提出了影响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5个结构性因素,李普斯奇茨提出了小型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政策及其选择指标。这一时期,蒙代尔在其论文《最适度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最终的“最适度通货区”的设想,希望将世界划分为若干个货币区,区内实行固定汇率制,对外则实行浮动汇率制。其后,麦金龙和凯南等人又对最适度货币区理论进行了拓展,主张通过区分一国经济结构特征,并就这些特征给出某些标准,满足这些标准的国家和地区组成货币联盟是有必要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欧洲货币联盟的开始,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又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发展集中于对加入通货区成本和收益的分析上。其间,格劳、马森和泰勒等人对此做过详细的论述。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们对汇率制度的安排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人们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自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论述,50年代的“米德冲突”、“二元冲突”演化为国际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和汇率的完全稳定三个基本目标之间的“三元冲突”,即这三个目标只能同时实现其中的两个而不能三者兼得。另一方面,由于货币危机的频繁爆发,人们对如何通过汇率制度安排来防范和隔绝货币危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汇率的不确定性已经可以较容易地通过对冲加以规避,同时外汇市场上投机基金的力量也急剧膨胀。当投机基金引发了多次地区性货币危机后,人们发现,发生货币危机的多为实行“中间汇率制度”的国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行“角点汇率制度”①的国家或地区大都有效地防止了危机的发生。直到现在,“角点汇率制度”与“中间汇率制度”的争论仍在继续。
二、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一)经济结构特征论
20世纪50年代,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围绕“固定对浮动”优劣之争,在两相争执不下的情况下,Mundel(1961)从生产要素流动性或要素市场一体化角度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认为不能笼统而抽象地谈论汇率制度的优劣,应当结合某种经济特征来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1973年麦金农和肖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之后,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Heller于1978年提出了“经济论”,认为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特征因素,如经济规模、经济开放程度、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地域分布、相对通货膨胀率以及同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依附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其经济、政治等对外依赖关系,至于采用何种货币作为锚货币,取决于该国对外经济、政治关系的集中程度。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格雷厄姆・伯德提出了10个方面的因素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否采用浮动汇率制的参考标准,具体是:一国经济波动主要来自于国外,经济开放程度不高,商品多样化,贸易分布广,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高,相对通货膨胀率差异大,进出口价格弹性高,国际储备少,社会更倾向于收入增长,或存在完善的远期外汇市场。一国只要具备这些因素中的多数,则适宜选择浮动汇率制;反之,则相反。
Aizenman和Hausmann(2000)提出,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与金融结构交织在一起的,一国国内资本市场与全球金融市场的分割程度越大,越适合钉住汇率制;反之,与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程度越高,越适合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Poirson(2001)研究表明,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有: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水平、生产和产品多样化、贸易冲击脆弱性、政治稳定性、经济规模或GDP大小、资本流动、通货膨
胀诱因或失业率和外币定值债务等。一国通货膨胀率、生产多样化、贸易冲击脆弱、政治不稳定、经济规模、资本流动和本币定值债务程度越高,就越适合选择浮动汇率制度;一国外汇储备水平、GDP增长率、通货膨胀诱因和美元化程度越高,就越适宜选择固定汇率制度。WOLF(2001)概括了选择钉住汇率制国家的经济特征,即较小经济规模、较大开放度、低通货膨胀、外部贸易条件较小变动、较大通货膨胀诱因、较高出口集中度以及政治稳定。
实际上,世界各国实行多种汇率制度证实了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特定的经济结构特征。青木昌彦(2001)曾指出:“即使面对相同的技术知识和被相同的市场所联结,制度安排也会因国家而异”。同样,汇率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也会因国家而异。
(二)政策配合论
Mundel(1960,1963)在《固定与浮动汇率下国际调整的货币动态分析》和《固定与浮动汇率下国内财政政策》两篇论文中,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理论。Fleming(1962)在《固定与浮动汇率下国内财政政策》、Mundell(1968)在《国际经济学》中,最终提出了M-F模型。该模型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采用短期、需求分析法,引入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因素,分析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同作用。该模型的假定前提是:(1)开放经济条件下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开放;(2)国内外所有货币、证券资产充分替代,即资本自由流动;(3)国内产出供给富有弹性;(4)小国开放模型。研究表明,在给定前提下,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而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这样,M-F模型实际上已蕴含着“三元悖论”,即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能三角”。Frankel(1999)将其形式化为不可能三角模型,提出了扩展三角假说。沈国兵、史晋川(2002)对不可能三角模型引入本币国际借债能力变量,将不可能三角模型扩展为四面体假说,并且证实不可能三角模型是四面体假说的一个特例;在此基础上,他们根据现实中各国汇率制度选择的多因素差异性与变动性,提出了汇率制度的选择将是多种汇率制度形式并存与相互转换。
(三)经济冲击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冲击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影响愈加显著。Yoshitomi和Shirai(2000)认为,如果经济冲击来自货币因素,比如货币需求的变化和影响、价格水平的冲击,那么就应偏向固定汇率,因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成比例的变动不会改变它们的相对价格,使用汇率变动作为改变支出的政策是不必要的;如果经济冲击来自实际因素,比如偏好的改变或者影响国内商品与进口商品相对价格的技术变化,那么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是合意的,因为相对价格的频繁变动使得有必要使用汇率作为政策工具来对实际冲击做出反应。Wolf(2001)给出了一个研究经济冲击与汇率制度选择的模型。研究发现,在央行没有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若既有实际冲击,也有货币冲击,则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不同汇率制度下损失大小的比较;若只有实际冲击,没有货币冲击,即经济冲击是实际因素时,则浮动汇率制度更可取;若只有货币冲击,没有实际冲击,即经济冲击是货币因素时,则钉住汇率制度更可取;若没有实际冲击,也没有货币冲击,即没有经济冲击时,则需要在模型之外依据其他决定因素来选择汇率制度。在央行有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若既有实际冲击,也有货币冲击,则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不同汇率制度下损失大小的比较;若只有实际冲击,没有货币冲击,即经济冲击是实质因素时,则浮动汇率制度在一定条件下更可取;若只有货币冲击,没有实际冲击,即经济冲击是货币因素时,则钉住汇率制度更可取;若没有实际冲击,也没有货币冲击,即没有经济冲击时,则钉住汇率制更可取。
可见,从经济冲击角度来看,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实际冲击、货币冲击以及央行有无激励创造意外通货膨胀。虽然依据经济冲击类型来考虑汇率制度的选择在理论上是有用的,但在实际中由于很难区分冲击干扰源类型,因而也就难以确定哪种汇率制度相对更优。
(四)政府信誉论
Agenor和Masson(1999)、Frankel等(2000)以及Wolf(2001)从政府信誉与公众预期角度研究了汇率制度的选择。Agenor和Masson以1994年12月墨西哥比索危机为对象探究了信誉因素在危机中的作用,结论是:几乎没有实证证据能把比索贬值的预期归因于经济基本面因素影响到的信誉的演进;相反,市场似乎严重低估了比索贬值的风险,尽管存在着早期预警信号,诸如实际汇率升值和经常账户恶化的迹象,但是直到当局宣布比索贬值15%之后,市场信心似乎才崩溃。Frankel等针对中间汇率制度正在消失假说,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理论解释,即中间汇率制度缺乏所需要的政治信誉来保证。这样,如果央行宣布汇率作为中间目标,那么公众就能够通过所观察到的数据来判断货币当局是否守信。由此,政府信誉直接关系到汇率制度选择的维持和选择。Wolf(2001)认为,对于至少享有适度的货币稳定和政策信誉的国家,严重钉住显得过于限制,而传统钉住又过于风险,适宜的选择是浮动汇率制度。而当央行有激励制造意外通货膨胀时,即政府信誉存在问题时,钉住汇率比浮动汇率更好。反之,当政府信誉不是问题,实际冲击占据主导地位时,则浮动汇率制度可能更好。
(五)BBS规则论
这一研究方向由Williamson(1965,1985)提出的爬行钉住和汇率目标区理论所开创。Krugman(1989,1991)、Dombuseh和Park(1999)以及Willia―mson(2000)进一步发展了爬行钉住和目标区理论。Williamson(1965)认为,“如果平价钉住的改变趋向于导致汇率未来可持续信心的累积性降低,那么可调整钉住是不可能无限期可行的。因为如果钉住易于变动,则增强的不稳定投机将会发生;如果僵化不动,则又中止了可调整性”。据此,Williamson提出,需要采用一种不易遭受投机压力的汇率制度――爬行钉住制。20世纪80年代初,浮动货币之间反复出现的主要汇率失调致使人们深信,问题不是浮动汇率被管理的方式,而是在浮动汇率不被管理时,市场并没有力量将汇率推向均衡。在此背景下,Williamson(1985)主张建立一个中心汇率上下各10%的汇率目标区。目标区的维持不需要太多的努力,货币当局的干预只是偶尔为之。Krugman(1989,1991)则把这种汇率目标区思想加以理论化、形式化,形成了经典的汇率目标区理论模型。1997~1998年东亚新兴市
场汇率制度危机后,有关汇率制度的选择研究又形成了新的。其中,沿着爬行钉住和目标区理论路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爬行带取代爬行钉住和汇率目标区。之后,Dornbusch和Park(1999)将爬行钉住、目标区和爬行带统称为“BBC规则”。Williamson(2000)从防范危机的角度出发,对角点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角点汇率制(货币局和浮动汇率)同样可能形成危机;参照汇率最不易受冲击影响,但可能出现汇率失调;BBC规则易受冲击影响,但政府干预可能使汇率保持在汇率带内;监控汇率带则具有两者的优点,当局没有义务捍卫汇率带,但同时却暗含着一种假定行动来防止汇率偏离均衡汇率。至于另一种中间汇率制度――管理浮动,Williamson认为其有两大缺陷:一是缺乏透明度,二是没有预期的中心汇率。据此,Williamson主张监控汇率带。但是,Obstfeld和Rogoff(1995)认为,汇率目标区虽然可以减少央行承受单方面博弈的风险,同时排除极端的汇率波动,但是汇率目标区仍旧只能推迟汇率遭受攻击的时间,而无法规避之,当汇率达到目标区的界限时,便面临与固定汇率同样的问题。
(六)价格确定论
Friedman(1953)极力主张浮动汇率,认为从长期来看,汇率制度没有显著的实际效果,因为汇率制度最终是货币制度的选择。而货币政策在长期内对实际变量并不重要,只是在短期内显得重要。这样,如果内部价格像汇率一样不灵活,那么由汇率变化还是由同等的内部价格变化所实现的调整,在经济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在缺乏行政冻结下,汇率潜在是灵活的。相比而言,内部价格是高度粘性的。因此,Friedman主张浮动汇率作为取得国际相对价格快速变化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在名义商品价格粘性的世界中,浮动汇率通过相对价格变动能够吸收需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隔绝外国需求冲击,而固定汇率则必须由产出变化来满足。不过,Friedman所处的时代很少有资本流动,浮动汇率保持经常账户零差额,隔绝了外国冲击的传递途径。Mundell(1960,1961,1963)证实在存在资本流动的情况下,浮动汇率的隔离特性缩减,因而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孰优孰劣变得更加复杂。Friedman和Mundell都假定生产者以本币确定价格,当汇率变化时,商品价格没有调整,因而在他们的模型中一价定律有效。
但是,Kravis和Lipsey(1978)证明了一价定律失灵,相对价格随汇率变动,弱币国有着较低的价格。Lipsey和Swedenberg(1996)证实,甚至对于高度贸易商品,影响跨国间相对价格变动的显著暂时性因素是汇率变动。由此,Lipsey等人把价格确定与汇率制度初步联系起来。新近文献中,Devereux和Engel(1999)、Engel(2000)承认一价定律失灵,并做出其他定价假定,从价格确定角度探究了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Devereux和Engel假定商品价格粘性,将其视为制度约束,一定时期后,价格完全调整以适应货币冲击。价格确定分两种类型:一是以生产者货币定价,二是以消费者货币定价。在此基础上。Devereux和Engel提出了生产者和消费者货币定价的汇率模型,探究在货币冲击造成的不确定环境中价格确定与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结果发现:(1)如果遵从传统的文献假定以生产者货币定价,一价定律有效,但何种汇率制度更可取没有明确答案。当一国规模小,或非常厌恶风险,则偏向选择固定汇率;否则,若国家足够大或不厌恶风险,则偏向选择浮动汇率。(2)如果生产者在不同的市场确定不同的价格,也就是以消费者货币定价,并且对需求冲击缓慢调整,则明确地偏向选择浮动汇率,因为浮动汇率允许国内消费隔离外国货币冲击。Engel认为,在价格粘性中存在三种类型:一是企业以生产者货币确定价格;二是企业以消费者货币确定价格;三是在一些企业以生产者货币确定价格的同时,另一些企业以消费者货币确定价格。在标准模型中是以生产者货币确定价格,并且假定一价定律有效,但是实际上,假定一价定律有效是有问题的。统计表明,墨西哥消费品显著偏离一价定律。所以,可能的替代选择是假定企业以消费者货币确定价格。在此基础上,Engel认为,汇率制度的选择关键取决于名义价格在短期内如何对汇率变动做出反应。通过模型研究,Engel得出的结论是:(1)汇率制度的稳定特征和汇率制度对经济效率水平的影响取决于价格确定的类型。而且,价格确定行为的类型与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是相互影响的。(2)如果一国对于本币状况几乎没有控制,那么持久固定汇率更可能是合意的。(3)资本流动程度对于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性取决于产品如何定价,虽然固定汇率可能减少或消除国家间特有的风险,但是该国总的风险可能不受影响或者增加。(4)如果存在汇率传递途径输入价格,当冲击仅仅是货币冲击时,浮动汇率存在自动稳定的特性,汇率传递到最终产品价格越少,固定汇率越合意。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战略安排
就我国而言,在迈向开放经济的背景下,汇率制度的取向应该是逐步走向独立浮动,而“中间制度”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安排继续存在。
(一)短期应坚持钉住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首先,发展中国家实行固定钉住汇率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避免危机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成本。这种节省的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种隐性收益。与这种隐性收益相比较,对外贸易在危机后发展减速的损失可以说微不足道了。其实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即使人民币贬值也未必能够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根据亚历山大的国际收支吸收理论,国际收支是国民收入和国际支出的差额,要想通过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只有在增加国民收入,或者在降低国内支出的条件下,才可以实现。但是降低国内支出显然与我国当时执行的扩大内需的政策相抵触;而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且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对价格信号反应不够灵敏,贬值的资源配置效应受到限制,国民收入难以因贬值而大幅增加。两个方面的因素就使得在当前情况下通过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很小。而且我国对外贸易品只占全部商品的较少比例且品种非常有限,服务业和众多产品均属于非对外贸易品,汇率放大效应极为明显(H,Hau,2000)。若实行贬值政策,可能导致国内物价水平的提高和进口的大量增加,不仅国际收支状况难以改善,还会引发国际经济的混乱。所以就当时来看,人民币不贬值不仅有利于遏制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也是符合我国自身经济发展要求的。
其次,鉴于固定钉住汇率制度在防范金融危机方面的有效性,近期内继续维持目前的汇率安排对于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并未就此安定下来,地区
性金融危机仍然此起彼伏:土耳其银行危机,南美洲各国金融危机等等。加入WTO以后,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步伐加快,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金融的不确定因素,防范危机的压力仍然很大。我国金融体系中也存在很多危机隐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负担较重;会计、信息披露以及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等等。与此同时,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分立使得我国缺乏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不健全。所以,为了维护金融安全,我国目前仍然需要坚持固定钉住汇率制度,以此作为危机的缓冲器。
但是,选择固定并不是选择钉住美元的固定。当今世界正在形成美元、日元、欧元的三极货币格局。单一的钉住美元显然会被动地与其他货币“非均衡”浮动。通过钉住一篮子货币一定程度上能够化解由于美元、日元、欧元之间的浮动而造成的人民币“非均衡”浮动,有利于贸易收支的稳定。因而,在我国尚未开放资本账户、汇率的变动主要集中在对净出口影响的短期内,钉住一篮子货币要优于钉住美元。
(二)中期,构建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制度
我国建立汇率目标区的现实意义首先在于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建立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增强公众对汇率保持稳定的心理预期,提高了汇率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汇率水平在目标区内的适度波动可调节外汇市场供求,减少不合理的资金流动套利行为,使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在目标区内得以缓解和释放。
我国建立汇率目标区的现实意义还在于可保持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有节奏地隔离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当汇率在目标区内小幅度波动时,中央银行不进行或很少进行干预,这样就保证了货币政策稳定。扩大汇率浮动范围后,汇率变化将更加灵活。由于预期的汇率变化不再是单向稳定的,套利行为的风险成本就会增大,从而削弱了投机性资本流入套利的动机。较大的浮动范围可较早预示资本流入逆转的信号,增强货币当局的调控能力。
在管理浮动汇率体制下,中央银行为维持汇率的稳定,不得不运用货币政策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水平上频繁地调节汇率。在汇率目标区体系下,由于汇率水平的灵活性,中央银行无需在目标区内经常调节汇率,有助于货币政策相对独立地实现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目标区汇率灵活性和稳定性兼顾的特点使汇率政策能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实现外部平衡,而汇率政策效率的提高又促进货币政策有效地达到宏观经济内部平衡目标,不必过多受制于外部因素,这将有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动、配置,求得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价格均衡,促进宏观经济内外协调、均衡、持续地发展。
(三)长期,退出中间汇率,跃向独立浮动的一极
篇10
金融理论是随着经济、金融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金融活动主要围绕货币和货币运动,其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从1952年马可维茨的博士论文《投资组合》发表为标志,现代金融学起源了,从此,现代金融学的研究开始偏向微观层次、资本市场,研究方法也更加技术化。
受国外金融学科发展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学科也基本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一种是“经济学院模式”,即金融学科设在经济学院,这种模式特别关注金融理论和宏观问题,货币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作为最重要的课程来开设;另一种是“商学院模式”,即金融学专业设在商学院中,这种模式特别关注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或微观问题,金融学作为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金融与公司管理的相结合,资本市场、投资学、公司财务、金融工程、期货期权等课程成为最重要的课程。尽管如此,微观金融学仍是目前我国金融学界与国际学界存在差距最大的领域,国内各高校普遍存在微观金融课程开设不足的问题,宏微观课程比例严重失衡,使金融应用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断档。
在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中,在财经大类、财政金融小类目录中,与金融学相关的专业有13个,包括金融管理与实务、国际金融、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与管理、证券投资与管理、证券与期货等。
二、当前金融与证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金融与证券专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对照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培养目标的确定决定着人才培养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决定着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努力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金融与证券专业教育在培养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过多强调理论学习,忽视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至于该专业的毕业生难以符合市场对应用型人才要求。
(二)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
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定位方面,这是该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体现着金融与证券专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金融学(本科)被定义为“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经济学,大多设在经济学科门类下。传统的金融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的是货币银行学,内容包括:货币本质、信用形式、银行职能、利息和货币流通等,其实是以货币和银行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核心是货币问题,这是我国金融学学科领域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也一直是金融学专用的正统名称。第二部分指的是国际金融,内容包括国际收支、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经济金融化趋势日益凸现,以金融投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证券投资学,也成为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国家教委对我国金融学科目录进行调整,将原来的“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以及“保险学”合并,统称为“金融学”。目前,金融学科大的专业方向,比较普遍采用按行业分工的方式,设置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证券投资学等。这种专业方向的设置方式,既因专业口径偏窄而滞后于目前金融业务范围自由化的趋势,也因方向设置过于专业化而不利于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总体仍倾向于间接融资领域。
受本科教育的影响,金融与证券专业设在经济学科门类下,在课程设置上,偏向理论教学。
(三)师资队伍建设亟须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近年来,高职高专金融与证券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着梯队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尚不尽合理,难以适应新金融教育和学科发展的要求。许多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接受的是传统金融教育,知识结构侧重于宏观金融理论和定性分析方法。虽然这些教师也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提高,但面对当前金融与证券专业教育教学微观化和研究方法定量化的趋势难以适应。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能够胜任现代金融实务,尤其是能够胜任微观金融实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明显不足。
三、根据金融与证券行业需求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建设思路
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应以市场为导向,以证券投资领域职业岗位的需求为基础,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构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的教学体系,特别是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体系;进一步加强校合企作关系,充分发挥学校与银行、证券公司、股份公司紧密联系的优势,使教学与金融与证券投资实务工作紧密结合,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基本金融知识,证券发行、承销、上市、交易和投资分析知识,相关法律知识,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包括证券投资、期权期货投资实际操作能力、项目投资分析评价及监管能力、企业资本运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取得证券、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证书“双证并举”的要求。培养目标要突出“岗位针对性”;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性”;专业设置要体现“职业性”。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敬业、创新精神,适应证券及相关行业对大量从事于基础性、程序化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建设具体目标
1.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要求,按照“校企联手、双向互动”的基本思路,合理规划和建设符合人才培养标准的实训基地,使学生熟悉证券金融行业的工作环境,掌握证券经纪岗位、投资理财岗位、投资分析岗位、发行承销岗位、证券会计管理岗位的业务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提供零距离就业的真实情境并为用人单位了解学生和学生就业提供双向选择机会。同时满足专业教师顶岗实践、教学案例收集、专业技能研发等需要,提高教师投资银行综合业务实践技能水平。
2.建立一支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优化师资队伍的素质、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可采取顶岗实践、国内高水平高校学习培训、证券市场热点探讨与国内交流、证券公司实践和学历提高等模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增强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通过高学术造诣的专业教师理论指导和高业务技能水平的实践教师的指导,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
3.建立符合金融与证券专业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按照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培养金融与证券投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加大资本市场案例在教学内容中的教学篇幅,满足投资银行证券发行师、证券交易员、证券基金经理人、期货交易员、客户经理、证券分析师等岗位的人才需要和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迎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研究[C].广东白云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研讨论文汇编》.
[2]李海.金融工程案例教学的难点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8).
篇11
对于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来说,用于课程分析的主要工具有两个,分别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在国际经济学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基础便是宏观与微观经济学,所以,国际经济学中的所有分析都离不开这两个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课程体系中,也可以大致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划分,其中国际金融便属于宏观经济领域,而国际贸易则属于微观经济范畴。
(二)研究内容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国际经济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在研究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除了研究与分析微观领域中的国际贸易政策、贸易理论、贸易需求要素流动,以及宏观领域中的经济政策、货币制度等传统国际经济学问题,还需要突破传统的单一性研究模式,研究经济变化过程中的相关领域,从而让国际经济学更加适应世界经济发展。
(三)课程体系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与很多其他的经济学科都有很大联系,因此,想要学习好这门课程,就需要打好相关基础,在课程前期做好学习准备,学习一些货币银行学、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这样有助于以后对财政、投资、贸易等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另外,这门课程与国际金融学以及国际投资学等以后要学习的课程也有很大联系,学好国际经济学,有利于后期课程的学习。
(四)教学要求
国际经济学还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运用到数学思想与数学模式,其理论体系也与数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素养与扎实的数学知识,如若不然,则很难真正了解与吃透国际经济学,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当前课程中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迅猛,企业竞争力也有很大提升,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外资的利用率也逐年增加,在千变万化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想要培养出更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原有课程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问题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当前《国际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定位问题
《国际经济学》中并不是单纯包括经济学知识,还涉及到投资学领域,属于一种交叉学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国际贸易越来越多,相应的,对国际资本管理与运用的人才也高度缺乏。所以,我国在一些高校中创设了《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以适应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学教材也开始陆续出版。但当前出版的绝大多数教材都更偏重理论性研究,教材中的案例非常少,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些经济学相关理论太过艰涩,如果没有案例做支撑,很难真正理解与掌握。
(二)内容设计问题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日益改变,对于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来说,也需要在内容上进行及时更新,如国际上的贸易机理、分工模型、贸易政策、收支调节等,都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国际投资形势与状态及时有效的反映出来。但现阶段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计《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却只是依照着传统教材,一部分院校的教学内容甚至停留在几十年前,这样的教学内容无法将最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反映出来,也无法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的。
(三)教学方法问题
《国际经济学》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还具有一定的实务性,需要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国际管理、国际金融等学科相适应。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一些理论知识淡化,着力突出课程的实用性。举例来说,在《国际经济学》中,国际投资理论是一节比较难理解的课程,单纯的讲授理论,不仅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学生也难以理解理论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将真实的经济现象还原,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另外,在讲授一些国际投资知识时,可以通过图表或数据对知识进行辅助说明,将抽象问题具象化,缩短学生的理解时间。但现阶段,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却很少运用这些方法,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
(四)课程考核问题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中的《国际经济学》还运用传统的考试形式进行课程考核,基本模式便是将平时表现与期末成绩相加。一般情况下,平时表现分为出勤与作业两部分,期末成绩便是单纯的分数决定。这样传统的考试形式很难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也无法体现出《国际经济学》的应用性特点,无益于学生相关能力的提升。
(五)教师素质问题
教授《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当前的很多高校中,教师虽然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但实践经验却相对欠缺,教师没有在外贸企业工作与实践的经验,空有理论,却无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实际的经济工作没有全面认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也无法做到与实际相联系,削弱了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方法
我国现阶段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急需改革,以适应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应用性人才。因此,针对当前课程在以上几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改革的主要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重新定位教材
应用型本科院校想要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定位,对于《国际经济学》来说,相关教材不仅要有经济学知识,还要与管理学知识相联系。教材需要重视基础知识,整体思路需要由浅入深,再深入浅出,在理论部分,除了必要的理论介绍,还需要运用图表等具体形式加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教材还要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并保证案例的新颖与生动,最好能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引起学生共鸣。另外,设置一些“知识拓展”等板块,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二)更新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于“国际贸易理论与相关政策”,而课程的难点内容在于通过数学模型方式,对这些理论与政策进行阐述,因此,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讲解这方面内容。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好,可以对数学模型进行比较深刻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其前提、论证、结论等方面,并以此为基础,对数学模型中所蕴含的经济含义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如果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则需要着重讲解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与概念。当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换挡期,因此,《国际经济学》的课程内容需要以我国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更新,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现阶段,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但教材无法实时进行更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进一阶段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方向,并在教学时及时将新的经济内容与数据引入到教学中来。举例来说,在“国际贸易理论”一节中,教师需要将当前新的思想与理论介绍给学生;如在“欧盟经济一体化”一节中,需要及时的更新新的相关数据,并向学生讲解欧盟当前的发展情况。
(三)改革教学方法
由于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还要考虑实务,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而通过案例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在课堂上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需要教师对国际热点进行实时关注,并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各种渠道查阅大量文献,在这些资料中挑选典型案例,还要针对案例设计一些问题。举例来说,在“跨国并购风险”的相关问题中,便可以举2009-2010年间的海外并购热潮为例,并提出并购热潮产生的原因、海外并购的特点、不同企业并购产生的不同结果等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最后总结,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等相关能力。
2.多媒体教学法
该课程的信息量相对较大,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适合运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将课堂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传达给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幻灯片,并在课堂上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讲解。举例来说,让学生制作跨国公司家乐福在中国的发展的幻灯片,并以此为基础,论述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以及其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四)运用综合考评
对于《国际经济学》这一实用型学科而言,单纯的试卷考试是无法真正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的。因此,可以将笔试作为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并缩小其占总成绩的比例,加入案例讨论、论文、作业、出勤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化评定,通过“考”和“评”的结合,才能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提升教师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增加自身的实践经验,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相联系,将教师送入企业中的国际经济部门进行学习,如外贸部、金融部等,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夯实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能够通过理论,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有利于以后教学。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员来学校做兼职教师,以弥补教师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
篇12
一、国际经济学学科的主要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部分高等院校才开设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之后越来越多的高校也陆续引入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在中国发展时间仍不长的经济类专业基础课程,国际经济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国际经济学主要是以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从研究内容来看,国际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部分(国际贸易部分)和宏观部分(国际金融部分)两大块。其中,国际贸易部分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属于实物面研究;而国际金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以宏观经济分析为主要工具,属于货币面研究。
2.理论体系比较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并且涉及到很多当前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微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纯理论、贸易政策、贸易与经济增长、要素国际流动等问题,侧重于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与利益分配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其依据等。宏观部分主要研究国际收支理论与政策、汇率理论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国际货币制度等问题。从国际经济学所涉及到的理论派系来看,微观部分主要涉及到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重叠需求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等,宏观部分主要涉及到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可谓是理论派别林立。此外,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发展的学科,如克鲁格曼等人仍致力于国际经济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与其他专业课程互为依托。国际经济学和经济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课程互为依托。在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一般都是安排在其他专业课程之前或者与其同时开设。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将会涉及到一些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以前所学习的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课程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与此同时,国际经济学的学习也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投资学、国际金融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有利于学生以更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来学习和研究理论和现实中所涉及的财政、金融、投资和贸易等方面的问题。
4.对数学能力的要求较高。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其内容涉及到比较多的经济数量关系。国际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形成关系密切且相互支持的理论体系,是因为它体现了数学的基本特点,即概念、方法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为支撑。而在其中大量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论述的国际经济学,更是要求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国际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一样,都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的经济类课程,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在解释或应用到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过程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然,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学生的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作为经济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也是国际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尽管这些课程在教学计划中都有所安排,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一问题在国内大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存在的。再加上受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思维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将所学的理论同经济发展实际联系起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致使专业基础不够牢固。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较弱。数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在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涉及到了较多的数学模型和逻辑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明显发现,学生对数学工具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数学思维能力较弱,对逻辑推导、数学证明等比较生疏,尤其是难以理解理论模型的经济意义,不能将数学模型与其经济含义联系起来。因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目前,很多国内高等院校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仍普遍采用“满堂灌”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讲授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更忽视了“教”和“学”的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大多学生仍倾向于“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思考。
4.理论与实际脱节较为严重。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大多高校仍倾向于由教师选取相应的教材并以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教师完成备课、讲授等教学环节,也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但这也使得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进而忽视了国际经济理论与经济发展实际之间的关系,难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众所周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因而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可能会导致“教”、“学”双方思维僵化,难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学习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更难以增强学生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定位应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用所学的国际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致力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2.引入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针对目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目前国内有很多高校已经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开展双语教学。因此,在我校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方面,可先尝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然后逐步推广到经贸学院的其他经济类专业。此外,可以采取诸如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尝试将所涉及的理论同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充实新内容。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经济发展中的新现象层出不穷,国际经济理论也在不断发展,而教材里面知识的更新却显得有些滞后。因此,在结合教材讲授国际经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发展动向,并及时充实新内容和引入新数据。如在讲授国际贸易理论的时候,要引入当前国际贸易研究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在讲授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时候,要引入新数据并介绍欧盟发展的最新动向等等。此外,还应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坚持学以致用,并立足于为中国经济发展作贡献。
篇13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
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性质上来讲,主要具有两个特点:跨学科性和实践性。跨学科性是指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上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综合性较强。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国际贸易专业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环节中得到锻炼。通过让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实习,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战略联盟等方式,或直接采用案例分析训练等方式都可以实现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目标。
(二)现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现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论型”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这两种培养模式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科特点,培养的人才也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理论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同时拓宽专业口径,注重专业素质教育。若按“理论型”培养模式培养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势必存在三方面偏差:一是在讲课过程中过于细化部分贸易理论。比如说,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把贸易的关税效应、国际技术转移模型、国际货币制度,尤其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以及一些难度较大的贸易理论向学生做详细讲解,这容易使学生学习难度加大,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违背了高职院校教学中实用的原则,又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和用人单位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忽略了国际贸易是一门集应用性知识、新兴知识以及动态发展知识为一体的课程。例如,对于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运作方式、WTO运行规则、反补贴与反倾销对策等内容讲解得不够深人,有的甚至省略不讲。这样不能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陈旧。三是忽略了国际贸易专业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例如,对于满足外贸业务岗位所需要的有关货物运输与保险、报关实务、商品检验检疫、外贸单证、函电等具有操作实务的重要课程,既不进行系统详细讲解,也不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和技能实践,更谈不上校外实践和顶岗实习,从而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的欠缺,毕业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该模式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技能所需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注重岗位操作技能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按照该模式进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外贸操作技能,但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和知识面的狭窄,限制了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空间。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外贸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支撑作用,因此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二是过分强调单一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养,难免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过于狭窄,不能适应社会对多种技能的需要。三是过分强调培养外贸业务员单一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忽略了行业岗位所需其他知识技能的培养,势必影响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四是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1、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定位不科学
高校定位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定位应该是培养能够从事具体工作的专门人才。然而有些高职院校不切实际过度重视了教师以及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却忽视了在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有些高校非常注重理论教学,认为具体贸易实践操作属于低层次的要求,一般中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就能做,所以未能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有些高校甚至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来对待,加上师资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师根本不具有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经验,只能照本宣科。这些教学方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不含理
过多地设置了理论性的课程,如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但像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外贸函电、报关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相对涉及较少。这种课程设置的状况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首先,在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实务的比重上,多数教师由于个人的习惯和兴趣,也可能由于课堂与社会脱节,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少讲实务,尤其是多讲纯理论性的知识,使实际授课的内容与计划不符;其次,由于教学计划制定得不合理,没有从宏观上协调国际贸易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一些知识的重复讲解;再次,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总体教学上,过分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却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并进行出口业务的模拟操作,结果陷人纸上谈兵,无法学以致用。
3、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实习基地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高校有国家配套资金支持,情况要好于一般非重点院校和民办院校。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国际贸易实验中心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这不符合现代的教学发展的需要。另外,很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企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建立在部分教师过往人际关系等个人感情基础之上,没有上升到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层次。实习单位与学校和学生属于单向不均衡关系,没有对价支出,因此,缺乏持续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不能保证学生实习实践需求的稳定性要求。
4、外经贸人才现实要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对于外贸公司来说,更多期待的是毕业生成为来了就能发挥作用的人才,也就是说他们期待具备较强实践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现有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离这一要求相去甚远。由于受到较好学术氛围的熏陶,通常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分析和研究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在企业高薪聘请一段时间后,发现毕业生要么眼高手低,不愿做具体工作和业务,要么不能胜任具体的贸易实际操作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缺人、学生失业的结构性问题。
(二)过分强调老师主导作用.扭视学生主体地位
虽然已有很多人意识到了我国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弊端,但“仓库理论”依然盛行。该理论认为:“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教育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把记忆知识的的量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由于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真正吸收,更谈不上创新。因此缺乏案例教学和实训的锻炼,贸易知识的学习会变成一个乏味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不知所学何用。
(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沂业内部竟争升级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传统思维认识密不可分,高考学生选择专业时,家长和社会的导向都存在不尽合理的倾向:如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国有名校轻民办院校;重热门专业轻自身基础。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是近些年学生热捧专业,综合院校、专业院校、民办院校、职业院校都在宣传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造成竞争升级,对专业和社会不负责任,人才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明确区别:学历教育高校应该承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职业教育则应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然而二者却出现了倒置或混杂的不良倾向。
三、构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路径
(一)合理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1、坚持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等于废弃理论课教育。因此,我们坚持必要的基础理论课教学必须到位,在教学计划中保证必要的课时。例如,在教学计划中,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概论、货币银行学等基础理论课都保证了其必要的地位,以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
2、突出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一是要求课堂理论教学要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要求突出案例教学并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软件如SIMTRADE教学软件相结合进行教学;电子商务课程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亦就部分内容实行课堂实验模拟教学;会计学课程,要求教师课堂精选实例讲解。二是围绕国际贸易业务的流程专门开设多门实验课,比如单证、通关实务等。
(二)贫沏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1、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加强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开始学习专业理论课时就进人应用环境或背景中加以理解,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也提倡案例教学,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各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运用案例教学,强化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如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枯燥的理论,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条件,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强化实验课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加强应用能力训练的最重要的一环。比如,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仿真、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国际贸易模拟实验、金融投资模拟实验。这些实验课程均紧紧围绕让学生进人国际贸易业务环境和提高相关技能而开设。这些实验课,一部分在实验室完成,另一部分必须走向社会,实地训练。如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需要直接与有关单位零距离接触.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以期帮助学生从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中的感性认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其实用性。
2、大力推广双语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特点,外语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就业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影响极大。为此,我们的培养方案强调了本专业对学生外语掌握程度的要求。在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鼓励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促进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推广。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他们在教学上采取工学交替形式,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24周,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12周在企业培训,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实际生产组织,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需要时还可顶班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选择职业提供机会与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实习制度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实习制度,美国高校采取的实习制,其种类有全职的、兼职的;长期的、短期的;不收酬劳的、收取酬劳的等等。它与今后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通常,学校都设有被称为‘脚acement"的机构(相当于职业介绍所),该机构的职能就是帮助毕业生或实习生联系工作单位。学生可以将简历述于该机构,再由机构提供参考意见并联系企业以安排实习。
2、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其教学活动直接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利用公司的某些资源,如丰富的实践经验、全球化的网络等。特别是通过与一些跨国大企业的合作,使学校在全球化组织管理方面收益匪浅,获得很多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