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如何进行教学反思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1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好的教学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把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教学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

2.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能力。

进行教学反思时把教学过程作为反思对象,教师就有可能发现许多教学中的问题。教师发现的问题越多,就越有强烈的愿望去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经常地、自觉地进行教学反思,把教学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当成教学科研的课题,并能予以关注,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意识、能力。

3.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教学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进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提高分析判断能力;有利于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经验。

二、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1.加强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这是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前提条件。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落后,那么,他在教学中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就越大。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加强教育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是更新教师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前提条件。

2.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这是教师教学反思能够有效进行的关键。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在教学中进行客观、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减少问题,改进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不仅需要领导、专家的正确引导,同时需要教师群体外部力量的影响与推动。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反思才能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教师的主动发展才能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运用正确的方法,这是教师教学反思能够实现的有效途径。

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后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进行教学反思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①通过回顾自己的教学进行教学反思。如撰写教学日记、课后小结等。通过撰写教学日记、课后小结等,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感触、思考、困惑等及时记录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反省不足之处,重新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②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听评课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并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邀请同行或专家观看自己的教学并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可以使自己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同时,通过观摩同行的教学,分析他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也可以为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新的视角,拓展思路,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同行的意见,取百家之长,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篇2

一、反思什么

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教学实践合理性由教学主体理性,教学目的合理性以及教学工具合理性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又形成更高层次的合理性。为此反思活动中应对教学主体合理性、教学目的的合理性、和教学工具合理性进行反思。

二、什么时间反思

1.课前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使未来的教学设计建立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课前反思具体落实在教学设计中,反思的结果是形成更加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年增加教学效能。

2.课中反思,指向于当前教学,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反思。课中反思需要教师有一种闲适的心态准备。事实上,很多老师没有养成课中反思的意识,也没有那种随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审视的准备,所以出现问题总是来不及纠正。

3.课后反思,指向于未来教学,对教学经验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包括对学生的表现和发展进行评估,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分析。

三、反思性教学的步骤

1.明确问题,确认教育困境的存在。

在反思时,应选择特定的问题加以关注,作为反思的对象。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困难,也可以是有效教学的经验,或是在业务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明确问题时要划清几种问题的界限,一是真问题与假问题的界限;二是个别问题与普遍问题的界限;三是感性问题与理性问题的界限,明确不同的问题有利于选择和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

2.收集资料

围绕已明确的问题,从课程、学生、管理等等方面收集有关资料。如教师的经验、学生的感受、理论的指导等都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资源。

3.分析资料

以问题为中心,分析收集来的资料,达到理解问题,并形成对问题的表征。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问,并对提出的问题在已有的知识中搜寻与其相关的信息。如搜寻不到,也可向其他教师请教,或阅读专业书籍,甚至上网查询。这种调查分析的结果有助于形成新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指导行动。

一旦理解了问题,就应开始尝试建立理论假设,以解决问题,并且在内心对行动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加以考虑。比如“学生喜欢,师生融洽;面向全体,不歧视后进生;及时总结,学会整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相信学生,期待学生;让学生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为主。。。”就是好课的假设。

5.实施行动

在对行动的各种效果进行认真评价后,就可以开始实施行动计划。当这种行动再被观察和分析时,就开始了新一轮循环。

四、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篇3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是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以及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我们对于《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太空外,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能落回地面了。通过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课后,再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提高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

篇4

在设计新的教案时,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得出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堂教学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应及时反思,如何启发引领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当学生发生意外事情时,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如何机智地处理发生的意外,使学生及时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在解答此题时,有一学生列式为:3+5=8(平方米),当学生都笑他错误时,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梯形的高是2米,可计算面积时,公式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只要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来就行了。”听他这么一说,感觉还有道理,此时我顺势引导:“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呢?”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得出:如果梯形的高不是2米,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类似这些我们不能预料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地反思,启发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三、课后总结的反思

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课后总结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每一节课堂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地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2.反思教学失败之处

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和探究,成为今后教学的案例。

3.反思学生的反馈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四、写好教学日志

篇5

在基础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叶澜教授曾提出这样的观点:一个教师写三十年教案不一定有效果,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话虽然有些绝对,但无容置疑,作为对课堂教学、日常教育乃至大教育观进行回顾、思考和总结的一种方法,教学反思对教师个体成长(包括教学能力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其作用不可小觑。《礼记・学记》里阐述教学相长的理念时有这样一句话:“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里所说的“知困”“自强”,实际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可见,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是实践教学相长的最好途径。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样进行才能达到反思的目的呢?笔者认为,要使反思成为一种理性的检查活动,成为教师职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进行反思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教学要有创新,要有反思点

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要有创新,要有反思点。因为创新本身就是教学反思所追求的境界。如果固守传统的教学习惯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没有闪光点,没有教学机智,没有得也没有失,过程平淡乏味,模式四平八稳,要写教学反思,就会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就算是写了,也可能只是无病,没有实质性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所以,要想通过写三年教学反思成为名师,教师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在新课标指导下,加强理论学习,把教学经验提升为教学智慧,不断探索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像明朝朱熹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课堂教学是灵动的、有生机有活力的、充满浓郁人文精神的,在进行反思的时候,才会有更独特的反思点、更透彻的剖析、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反思,也才更散发出理性的光辉。教师明确了教学反思的前提,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会在创新中发现更多的反思点,就会有更强烈的反思欲望。

二、了解和认识理想课堂的特征

对于教师个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来说,最核心的反思点,应该是“我的这节课是否是一堂理想的课”,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从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以及教师群体的意识体系三方面,了解和认识理想课堂的特征。以语文教学为例,理想的课堂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自主性。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都能得到展现的课堂。既没有消极应对的现象,更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

2.互动性。语文教学是一门讲求个性的教学。教学活动中师生的思想情感交流至关重要。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地进行综合流的课堂。

3.开放性。语文教学不同于自然学科教学的一点,就是很多时候都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因此,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学生没有“被硬灌”的痛苦,没有思维被禁锢和限制的无奈,有的只是生机与活力、自信与希望。

4.创新性。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语文教学尤甚。要使语文教学不至于陷入“老、旧、死”的尴尬境地,创新是法宝。所以,理想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创新的课堂。创新可以从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着手,使语文教学富有时代气息。

5.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充满浓厚人文味道的课堂。在理想的语文课堂上,有教师深切的人文关怀,有教材丰富文化意蕴的熏陶,更有教师深厚文化品位的影响。

总之,理想的语文课堂,既应该有知识的交流与传递,更应该有品德的成长、情感的涌动。在理想的课堂中,师生共同成长,共享快乐。教学相长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状态。了解和认识理想课堂的特征,教师围绕“我的课堂是否理想”的反思,就有了明确的着眼点。根据这些着眼点,教师要及时捕捉能够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现象,通过理性检查与加工,以教学反思日记的形式,逐渐形成系统的认识,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

三、将个人经验提升为个体意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职业发展。该公式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捕捉问题、总结经验、反思实践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学反思判断、反省与批判的权限,即使教龄再长,教学经历再丰富,有可能穷其半生,在三尺讲台上也只是一介教书匠,没有自己的独特经验,缺乏良好的职业发展,更成不了名师。教师丰富的教学经历一直处于不断积累,又不断被忘却的状态,如果教师的经验体系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归属于个体所有的独特经验,那些具有极大潜在意义的教学经历,就失去了它们应有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自我建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把个人的经历升华为真正富于个人特色的经验,并且不断使自己的经验体系得到拓展。在教学反思实践中,要完成升华和拓展的过程,将个人经验提升为个体意识,至少需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深入的思考和及时的记录。教师在日常教学经历中,要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和事件,为避免教学活动陷入“经历――忘却――再经历――再忘却”的怪圈,教师要养成深入思考和及时记录的习惯。对个人日常教学经历进行反思时,教师要对自己的各种经历和体验进行盘点、梳理,这种思考应该是深入和持久的。除此以外,反思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思考的东西是稍纵即逝的,所以教师对教学经历和体验进行回忆检查后,可以建立自己的“反思档案”,以成长笔记、教学反思日记等不同形式对反思做好及时的描述性记录,把抽象的思考、分析的过程变成具体的文本经验,这种具体的积累也为以后的深层拓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篇6

1.反思教学理念

新课改后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包括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从长远发展来看,艾滨浩斯记忆曲线表明其中知识是最容易遗忘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技能,才能在以后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来复习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遗忘的知识,并靠自己汲取全新的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技能有意识地逐渐融入对知识的讲授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记忆更加深刻,也让教学过程不再呆板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课程的不断反思,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2.反思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十分重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信任,互相学习,才是完整的优秀的教学,并且营造出和谐上进的语文教学氛围,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沟通对教师产生良好的信任,积极投入到教学中,学生的优势才能得以挖掘和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向多元化发展。

3.反思学习方式

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多,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对每个学生给予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然后,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或各自的个性特长制订不同阶段的阶梯式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展示出来,学生间相互竞争比赛,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在设置问题时有意识地或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个同学来回答,且这个问题适合这个同学的知识能力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家夏尊曾说过:“教学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所以教师不能为省事而采取单一单调的教学方式。

4.反思教材的运用

新课改后,教材由原来语文课程的中心地位逐渐演变为现在只是作为帮助教师教学的辅工具,一种教学资源,学生的参考资料。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编纂者。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还应该加入属于自己的创造性元素。例如,可以在课前教学设计时作为一个板块加以创造,也可以在课后教学反思时作为一个专题温故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积累了教学经验,还能够为教材的使用提出有效的建议或意见,把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和谐统一起来,充分利用了教材的作用。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小学教学内容如此之多,语文教师需要反思的内容也随之增多。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进行反思,需要语文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反思方式方法。

1.根据不同对象进行反思

以反思对象作为反思标准。通过历年教学的情况,以不同特点的语文教学为对象融入自己的教学模式中来反思,即为纵向反思;以不同特点的语文教学为对象融入不同时期的教学模式中来反思,即为横向反思。这两种反思方法都能够帮助教师从他人优秀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到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不同及优点长处,然后进行总结、归纳、改进、对比、反思,补己之短,并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

2.根据不同指向进行反思

以反思的指向为反思标准。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素质和修养进行理性的分析教学的方式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即为理性分析法;更倾向于实践的方式,在语文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来修正反思,即为时间修正法。

3.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反思

以反思的内容为反思标准。语文教师可以成立教研组,以教研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学方式的探讨,教师通过相互交流、探讨、交换反思成果的方式来制订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即为专题反思法;而当反思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学综合水平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时,这种反思活动方法可以称为综合反思法。

4.根据不同主体进行反思

以反思主体为反思标准。当听课、探讨、反思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活动由语文老师们集体进行时,这种方式即为集体反思法。集体反思法更有利于教师之间沟通、交流、探讨和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采用一对一式的对话形式的反思方法即为对话反思法。教师自己或其他教师对自己的某个阶段的教学或某个单元的教学进行客观、正确的反思评价即为个人反思法。这种反思方式可以以教育日记、教学志的形式记录下来。

5.根据不同使用手段进行反思

以反思使用的手段为反思标准。根据不同的使用手段来进行的反思方式分类较多,例如,使用日记、录音、录像、观摩等方式手段来进行反思活动。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摄像机等摄影工具将课堂情况实时录制下来,以此来进行教学反思活动。课后反复观看,找出自己课上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过来。这种方法比较快捷方便,也好保存,便于以后观看,语文教师可以见证自己教学的进步程度。语文教师也可以采取每日记日记的习惯来进行教学反思,在日记中记录下在这一天的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及时反思,温故知新,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改善日后的教学质量。

三、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如此重要,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也同样重要。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很多种,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大致有以下两种方式:

1.教案反思,记录行为反思

教案反思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分析学生对象,分析教学教材,调整教学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详细的教学案例,课后对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教学疑问进行教学总结,提出改进的方法。另外,在实践活动前,进行自我提问及反思策略,对记录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最终效果的反思是记录行为反思方式的重点,反思结果最好能够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的参照依据。

2.进行自我提问、回答

自我的提问和回答这种方式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对自我的观察与评价来进行。这种方式能够促进教师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反思,从而锻炼教学反思的能力并逐渐提高这种能力。在设置问题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性,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大不相同,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优点特色进行提问;二是实践的材料和实践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对实践活动的性质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目的性要明确;三是实践的策略,对实践的策略内容进行反思、提问,分析是否合理、运用得当。

反思的热潮自欧美兴起,随后各国也争相研究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意义及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而我国的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曾告诉过我们:“温故而知新”。教学与学习同等重要,需要将二者联合起来,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教学的效率。只有通过不断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自我反思,语文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改进教学模式,寻找出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进行深刻、有效的教学反思。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篇7

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什么是教学反思?什么是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二、物理新课程的特点

新课程内容改变了过去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主要特点有:

1、 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

例如,每章都有精彩的导入,旨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导入有的浅显易懂、幽默风趣,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物理学习;有的高度概括,从科学技术的现代应用开始,启发学生思考;有的则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出发,指导学生从不起眼的小事思考物理学的问题;有的导入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学习兴趣;有的则从物理学史的角度将学生引入课堂。教材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这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融进了我们的生活,物理学对社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探究,注意从身边现象探索物理规律,注重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兴趣与能力。

2、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

教材继承了我国物理教材的优势,强调教材的科学性,严谨性,注重教材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循序渐进,注重内容表述言简意赅、条理分明、深入浅出。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

3、 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体现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从整体结构上为学生的自主发展留下了空间,非常注重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有趣的小实验和低成本实验的引入,这不仅让学生们学到物理知识,而且还让他们经历一些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由此看出,物理新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的日新月异,教师不可能在学校教育时间里,把物理学的事实和原理都传授给学生.但是让学生理解了科学的过程,就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依靠自己主动获取科学知识。

三、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要丰富物理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要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做好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

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篇8

1.反思教学理念

新课改后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中包括价值观、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从长远发展来看,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表明其中知识是最容易遗忘的,“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只有让学生充分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技能,才能在以后通过其他各种渠道来复习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遗忘的知识,并靠自己汲取全新的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价值观、情感态度和技能有意识的逐渐融入到对于知识的讲授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记忆更加深刻,也让教学过程不再呆板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课程不断反思,及时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才能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2.反思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十分重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理解信任,互相学习,才是完整的优秀的教学,并且营造出和谐上进的语文教学氛围,更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沟通对教师产生良好的信任,积极投入到教学中来,学生的优秀才能得以挖掘和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向多元化发展。

3.反思学习方式

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大,少则十几个学生,多则几十个学生。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同,良莠不齐。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对每个学生给予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然后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或各自的个性特长制定不同阶段的阶梯式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展示出来,学生间相互竞争比赛,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时有意识的或有针对性的选择某个同学来回答,且这个问题适合这个同学的知识能力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过“教学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所以教师不能为省事而采取单一单调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反思的方法

小学教学内容如此之多,语文教师需要反思的内容也随之增多。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进行反思,需要语文教师掌握正确的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

1.根据不同对象进行反思

以反思对象作为反思标准。通过历年教学的情况,以不同特点的语文教学为对象融入到自己的教学模式中来反思,即为纵向反思;以不同特点的语文教学为对象融入到不同时期的教学模式中来反思,即为横向反思。这两种反思方法都能够帮助教师从他人优秀的教学模式中学习到教学方式方法中的不同的优点长处,然后进行总结、归纳、改进、对比、反思,补己之短,并发挥出自己独特的优势。

2.根据不同指向进行反思

以反思的指向为反思标准。语文教师根据自身素质和修养进行理性的分析教学的方式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即为理性分析法;更倾向于实践的方式,在语文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来修正反思,即为时间修正法。

3.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反思

以反思的内容为反思标准。语文教师可以成立教研组,以教研组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学方式的探讨,教师通过相互交流、探讨、交换反思成果的方式来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即为专题反思法;而当反思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教学综合水平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时,这种反思活动方法可以称为综合反思法。

三、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如此重要,同时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也同样重要。教学反思的方式有很多种,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大致有以下两种方式:

1.教案反思,记录行为反思

教案反思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分析学生对象,分析教学教材,调整教学顺序,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详细的教学案例,课后对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教学疑问进行教学总结,提出改进的方法。另外,在实践活动前,进行自我提问并反思策略,对记录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最终效果的反思是记录行为反思方式的重点,反思结果最好能够记录下来,作为日后的参照依据。

2.进行自我提问回答

自我的提问和回答这种方式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对自我的观察与评价来进行。这种方式能够促进教师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反思,从而锻炼教学反思的能力并逐渐提高这种能力。在设置问题时,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性,他们的兴趣爱好也大不相同,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优点特色进行提问;二是实践的材料和实践的最终目标,语文教师应该对实践活动的性质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目的性要明确;三是实践的策略,对实践的策略内容进行反思、提问,分析是否合理、运用得当。

四、结语

反思的热潮自欧美兴起,随后各国也争相研究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意义,及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而我国的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曾告诉过我们,“温故而知新”。教学与学习同等重要,需要将二者联合起来,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教学的效率。只有通过不断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自我反思,语文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改进教学模式,寻找出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具体方式。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进行深刻、有效的教学反思。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篇9

1.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原因分析

(1)化学学科教学目标和理念定位不准确

现阶段部分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之前没有对使用的教材及课程标准进行详尽、认真、全面的分析,致使其不能够准确把握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不利于高效地进行化学教学,也不易于学生接受新知识。除此之外,一些化学教师自身并没有理解新课程相关的教学理念,从而在实际教学中无法合理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而是采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手段和模式,使得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高。部分化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根本不重视学科教学的相关要求,也不重视新课程改革对学科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学情等,致使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重难点不分,学生无法通过课堂学习实现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达不到相关的教学要求。

(2)教学手段使用不当

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一些化学教师为了配合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理念,机械地采用一些教学手段,但是这些教学手段的使用并不是建立在教师认真深入探究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的,故在使用时,常常忽略教学本身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致使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并不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在学习某种化学物质的化学性质时,教师应该采用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手段及能够让学生实际动手演示的教学方式进行实践教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若教师不能全面考虑其特殊的性质,就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

(1)高效率的化学课堂

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的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即为课堂教学效率,其是对于化学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状况的衡量指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取决于教师对改革后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能否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及能否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等。

(2)教师自身的发展状况

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另一重要因素为教师本身的素养。在当今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时刻为自己“充电”,提升自身素养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可以为今后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为实现新课程理念做出努力,促进自身能力的综合发展。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探究各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的运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选用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一些科学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高效完整。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成果,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方法和目标等作出相应的调整,运用最佳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3.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1)吸引学生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项重要的要求,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能够根据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运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化学这一门科学的认识和理解。除此之外,高中学生思维跳跃性很大,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将课堂与生活就行融合

在以往的化学学习中,教师与学生都只看重教材的基础知识,忽视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不能将其与生活紧密联系,导致学生不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要求高中化学教师能够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理念,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学会课本知识与生活的充分融合。

(3)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化学教师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模拟出不易演示的化学实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化学素养的提高。

篇10

为什么要做好教学反思?首先要搞清楚教学反思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相信,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一定会有不同的答案。有人会说,教学反思是上级教育管理机构对教师的要求;有人会说,教学反思是院长用来做教师评定的依据,也有人会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们互相交流教学经验的方法,是用来提高自身专业修养的手段。反思的目的不同,反思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大不一样。

要使反思真正有效,首先就要使它成为教师们渴望去做和主动去做的一件事。使它成为一个贯穿日常教学过程的不可或缺的自然环节。反思对我们许多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更是一个新的实践。我们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自觉与不自觉的行动与反思的循环往复,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很多反思的经验,也经常有需要反思的动机。我们每天的教学其实都是在类似的“做决定——实施——反思——再决定”这样的循环中进行的。当然了,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所以好的循环过程是螺旋形上升的,而不是原地踏步走圆圈,总是回到同一个起点。

二、教学反思的形式影响反思的效果

更现实、更经常也更有效的反思形式,应当是非正式的,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尤其如此。非正式的反思形式包括:教师之间的交谈、在教案上的相关内容旁做简要笔记、写教学卡片、默省等等。这些非正式的是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但由于它简便及时,收效也就很好。反思的力度与反思的形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反思是否能对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具体指导。举例:学期中间,班上插来很有个性的孩子,话不多,有什么事却都爱“上手”,小朋友都回避他不喜欢和他玩。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想办法帮助指导,使他能尽快融入到同伴和集体中去。利用反思来指导教学实践正是通过这样的过程来实现。我们每教一课,哪怕是重复教过多次的课,不同的孩子都会产生不同的问题。之所以反思,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在以后的教学中适应他们的需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反思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影响反思效果

一提到教学反思,许多教师马上就会想到找缺点、提不足,在如何改进教学上下功夫。其实,我觉得反思的很大一部分,应当着眼于教学的成功而不是失败之处。这是因为,幼儿教师在准备教学计划时都会下功夫,努力使教案适应本班幼儿的发展需要,寻找最佳教学切入点;我相信,经过精心设计和准备的教案大多都会成功。假如教师能在教学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反思教学得以成功的原因,今后教学成功的机会就更大。这是一种由积极向更加积极的递进。

当然了,再好的教学实践也可能有不足,因为孩子们千变万化,他们不断在成长、发展,而且每天都会由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对教学出现不同的反应,所以教学中时常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是正常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实现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化。举个简单的例子:中班教师为孩子们设计一堂手工课,让他们剪剪帖帖做一幅春天的画,课上教师发现不少幼儿在用剪刀按纸上印好的图案剪纸时感到困难。于是教师把教学计划稍做改变,允许有困难的幼儿放下剪刀改用手撕纸,而且可以不按印好的图形来撕。孩子们的兴趣顿时大增,又撕又剪忙个不停。到下课时,一幅颇有创意的“美丽的春天”展示在大家面前。

如果一位教师课后没有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么这一经验很快就会在她脑海里淡化、消失,对今后的教学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但假如她通过反思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中班的幼儿撕纸却不会用剪刀,她从此再设计中班手工剪贴课时就不会再包括剪刀了。这样的反思其实只是停留在暂时和表面的现象上,也许在短时间内对教学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却很有可能误导教师对幼儿的发展需要与能力水平的理解。再如教师不但反思,而且将其经验提高到理论的层次上来分析,她就可能发现,一些中班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尚不完善,对手指运动的控制有困难,这是一个发展中的矛盾,可以通过逐步练习来解决。此外,把一个简单的教学经验提高到儿童发展水平与需要这个层次上,还可以促使教师重温“适宜儿童发展水平的教学实践”的观念,并把它引申到其他的教学领域中去。这是对幼儿教师更高的要求。

篇11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指的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 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 将 “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 ”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 ” 结合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二、反思性教学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教师将调整其教学行为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指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则通过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获得较多的实际体验,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进而自觉地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调节学习行为,以及对学习效果的反思,最终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通过进行反思性教学,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帮助教师获得专业自主;有助于教师形成优良的职业品质,能使教师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检查自我,在观摩活动的教学实践中检查自我,在教育教学中发展自我。可以说,反思能力是教师自我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总之,反思性教学对教师自我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教师如能时时进行反思性教学,一定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三、实施反思性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通常可以通过记日记、听课和观察、教师评价、录像和教学行为研究等方式进行反思性教学。

1. 记日记 (diary keeping)。外语教师在一天工作或一堂课后, 用教学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中英文均可), 作为反思基础。教师可与自己的同事在这一基础上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有: 1)自由讨论。根据教师各自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叙述自己的看法, 如, 某一问题的形成, 如何自我反馈, 采取补救措施, 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受到的启发。2)共同讨论。 教师可围绕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解决的办法, 以及在下次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和要采取的措施。同时通过讨论, 各自也可以从其他教师那儿得到许多启迪和经验。

2. 听课与观察 (observation)。主要是以外语教师相互听课为主的形式, 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教研室或同头课教师为单位, 相互听课, 相互学习, 观察教师是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如, 课堂管理(classroom management)、教学方法( teaching approach)、 学生反应( students responses)、师生关系( teacher2students relationship )等,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这与传统的听课形式不同, 不是教学的检查、 评价, 而是通过听课这一形式, 教师相互观摩课堂教学, 同时记下所观察到的情景, 发现的问题等, 然后彼此客观地交换意见, 提出改进措施, 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篇12

新课改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性,教学目标、教学结果、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都具有不确定性,新课改强调的是教师的创新,要求教师树立稳定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的教学,也要求教师注重对自身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得、所思、所感,把自己的经验、积累转变成新课改的教学材料。在新课改中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把自己的创新推向更高的层次,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二、对教学进行反思的原则

a)自主性原则。对教学的反思要教师自身进行,只有教师自己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才能把亲身的体验,实际的案例总结出来,反思的内容才有真正的说服力,他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b)及时性原则。对教学反思要及时,在课堂教学结束后马上进行,这样对教学的反思才会最具体、最真切,时间拖得越长,对其教学的反思越不具体,也就失去其真实性。

c)坚持性原则。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要坚持不懈,不断积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一阵风”、“一阵热”,要坚持二三年,养成习惯,坚持对教学进行反思。

三、如何对教学进行反思

对教学的反思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如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本文主要从细节的角度谈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

1.本节课中最成功的细节

一节课中最成功的教学细节,体现了教师以自己创造性教学思维,以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内容,以恰当的方法去设计教学环节,去驾驭整个课堂。因此可以将教学中自己感受深刻的、达到预期效果最好的细节记录下来。例如:别开生面的导入新课、由浅入深的科学提问、承上启下的过度、画龙点睛的小结、举一反三的练习设计、别出心裁的电教手段、标新立异的板书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或被称为“闪光镜头”,是教学研究的宝贵材料。教师将其及时记录下来,写成教学后记,在以后教学中不断的引用和完善,必将直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本节课中有失误的细节

新课改强调教学是实行互动过程,新课改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越来越多的体现,影响课堂教学动态变化的因素很多,要求教师随机应变的技巧越来越高,这就决定了教师往往难以完全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因此,教学实践中难免有疏漏之处,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妥,重点和难点不够突出,教法运用不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练习手段缺乏趣味性,偶发事件临场处理不当等等。教师应当客观的面对这些失败之处,课后及时将这些记录下来,并进行理性思考,从主观上寻找原因,使之成为今后教学中应吸取的教训,起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弥补和解决,从而避免今后教学中的失误,改进今后的教学。

3.一节课中有创意的细节

这里所讲的“有创意的细节”,不包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创新,而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有创意的细节”。它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新创意”,课堂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之间思维的发展以及情感的深入交流等,教师有时会灵机一动,冲破所备教案的框框,产生一些原来备课时没有想到的念头和想法,而且马上顺口就讲了出来,这种奇思妙想被称之为“灵感”,如对教材的新的、独特的理解,新颖有趣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感兴趣的电教方法和练习手段,能烘托课堂练习活动气氛的信号与提示等。这种灵感,都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闪光点,他们稍即逝,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如果不及时加以记录,很快就会忘掉,需要及时去捕捉记录下来,在经过“精雕细刻”的加工整理后就会不断改进,丰富自己的想象,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篇13

在教学前的反思中还应用好生活题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探索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然后选用好的方法承接到本节课的教学中. 问题要从生活到教材,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探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趣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

虽然在课前对教案已作了精心的设计,但是一定会存在课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而且课堂上也会有突发事件发生. 如果教师觉得学生未按自己的设计思路,而推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就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会高,从而失去个性,学生就会出现上课听得懂,作业不会做的现象. 如:对于反比例函数y = ■,当x1 < x2时,它对应的函数值y1和y2的关系是 . 对于这道题目的讲解,如果直接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 > 0时,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讲解,很多学生会很迷茫,这时我就改变方法,调整思路,运用特殊值代入法讲解,学生顿时明白,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有了一定的理解.

在教学中还要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注重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如对于“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8,一条边是8,求另外两条边的长”这道题进行了一题多变.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6,周长为16,求出底边的长;

变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8,求它的周长;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它的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思路错误,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地继续下去,指导学生探索研究,使学生从探索过程中学会思考和改正.

三、在教学后进行反思

首先,要反思教学中的所得所失,主要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特色. 比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有没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如何,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主体,学生学完后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创设的教学情境是不是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氛围如何等等. 通过得失比较,进行改进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精心组织设计,争取以后上好每一节课,使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地得到提升,使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能得到提高.

其次,要学会与别人比较. 作为教师,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经常地走进同行们的课堂,尤其是那些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老教师的课堂,以此为镜来对照自己的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及时地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地方,促进自己教学艺术的提升.

最后,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反思. 作为初中数学老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反思,看看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是不是正解,学生对自己的情况有没有做到整体了解,并给他们正确的评价和指点,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 如一次作业后,我与学生进行了这样的交流:“你对这次作业的感受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能使这次作业完成得更好?”“作业完成后,你自己学到了什么?”等等,让学生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反思中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作业布置时要因材施教,优生除了做完书本上的习题外,还要加上一些有难度的习题,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提高思考意识和能力. 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降低学习要求,让他们尽量完成书上的习题,不再加做其他习题. 这样经过一次次的反思教学,让我受益很多,使我更加认识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我逐渐形成了自我反思的意识,使我的自我监控能力提高了许多,我深深地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总之,当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反思,今天的教学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合理充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否突出,在今天的教学中有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和调整,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有没有被调动起来,老师和学生在一天是不是感到愉快,有没有什么困惑等等. 只要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再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成绩一定会非常突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