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论文

篇1

1.2课程内涵的变化

随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持续增长,导致水体中存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内分泌干扰物(EDCs)、微囊藻毒素(MC)、微生物污染物、致味物质等复杂的污染物质,传统的饮用水处理技术不能对上述污染物质有效去除,终端用水出现浑浊、有气味、口感差等一系列问题,无论是饮用水生产企业还是个人用户,都开始逐步重视微污染水处理问题。个人用户开始大量使用小型的终端水处理设备进行饮用水的处理,与此密切相关的小型终端设备的二次污染防治和安全控制等问题不断出现。我国水资源贫乏,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节水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建筑中水的推广应用就是建筑节水技术之一。建筑中水对实现缺水地区污废水资源化、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缓解水资源不足及节约能源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由此产生的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工艺等内容也处于不断研究和更新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建筑内部安全消防技术逐渐被人们重视。建筑内部消防主要以水系统灭火为主,由人工的消火栓给水系统逐步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过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关键的组件是喷头,喷头响应速度快慢、水滴大小、雾化能力和压力高低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好坏的关键。另外,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会出现建筑物上部消防水压不足和下部水压过高的现象,相应有了增压消火栓、减压消火栓、稳压消火栓等新品种,为消防灭火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水源微污染导致的水质问题,水资源短缺引起的中水处理问题和建筑水平提高导致的消防系统的提高等问题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内涵由原来建筑内部水的供给及排放为主转化为水的输送与水质安全并重的水的建筑良性循环,这种变化促进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1.3课程方向的变化

用水终端的水质问题及节能环保的要求,使得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传统技术和设备难以满足水质改善及节能环保的需要,促使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不断涌现,中水回用、新型用水设备等技术和设备主导了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方向,新的设备和材料的发展拓宽了专业知识面,由此带来了专业知识体系的变革,促进了专业方向多元化变化。

1.4新技术导致的课程内容变化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发展是伴随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如水龙头,由截止阀式结构到瓷片式结构再到红外自动控制,不但使水龙头寿命延长,而且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给水管材由铸铁管到镀锌管材再到塑料管材,再也不会出现管材锈蚀时既缩短管材寿命又污染水质的现象;坐便器由最初的分体式到连体式再到全自动坐式,不但能够达到降低噪声、节省冲洗水的目的,还能够实现清洗人体和吹干等全部过程自动化;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筑智能化和工程设计的模块化、数字化已经成了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建筑给排水工程发展新的增长点。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内容体系设置

2.1课程名称变更的必要

随着建筑内部安全、舒适、节能要求的提高及新材料新设备的层出不穷,建筑内部给排水工程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建筑内部的水的“给”与“排”,人们追求建筑的安全———消防系统的有无及反应程度,舒适———有无热水及供给方式,节能———节水卫生器具及中水回用。建筑给排水工程已经将传统的水的“给”与“排”拓展为建筑内部水的处理、应用和新材料新设备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问,传统名称已经不能囊括现行课程涵盖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对课程名称进行更改,应该根据专业更名的方式将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名称更改为“建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2.2基础理论内容的设置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区别于相近专业的明显特征之一,与管网及水的处理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专业整体。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相关研究却完全赶不上时展的步伐,首先是适合我国的流量计算方法(包括给水、排水和热水)的研究,国际上流量的计算方法经历了经验法、平方根法和概率法三个发展阶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如美、日、西欧等均采用概率法计算流量。我国于1964年从前苏联引进平方根法,其间虽经调整、修正,但从未进行过系统的卫生器具使用情况的概率统计,计算方法基本仍停留于平方根法范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计算方法。应该将此理论系统引入教材中,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概率计算方法。其次是热水相关计算的研究。目前,热水相关计算只有全日供应热水的耗热量计算方法,没有定时供应热水的计算方法,还缺少储热量的计算方法、热水循环泵流量和扬程计算方法等,这些基础性研究的缺失不但阻碍了新型水加热器的应用,在进行系统的课程学习和讲解的过程中缺乏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而导致理解难度加大。再次是节能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中水处理和雨水利用方面的研究。虽然,目前将中水处理后作为各种水用途已经没有技术障碍,但是适合建筑物本身使用的小型高效低能耗及处理成本低的中水处理设施依然是现在中水利用的瓶颈问题之一,直接导致中水回用受到限制。雨水方面,屋面排水排放是按重力流还是按压力流计算方法的确定及雨水的处理技术的研究都存在缺失或不足,造成雨水利用困难。另外,随着水质问题日益突出,家用净水器已走入千家万户。市场上的净水器品牌杂乱,鱼龙混杂,针对不同的自来水水质,应该采用何种滤芯的净水器及更换周期多长等问题,都缺少可供参考的标准性的技术方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应该纳入到建筑给排水系统中。以上这些基础性的理论及研究都应该在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中进行系统介绍,以便形成及推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系统研究,而不应该只单纯讲解给水、排水、热水、消防、雨水这几大块和设计及工程联系最密切的几部分内容,这种急功近利的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最终会导致建筑给排水的退步并影响整个专业的进步。

2.3实验设置

建筑给排水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从概念到概念,如教材中的给水系统、气压给水原理、变频调速、自动喷淋工作原理、减压阀工作过程、排水立管流态等都没有实验辅助,学生无从验证。另外,对于卫生器具的安装及管材的截断与连接等基本的建筑给排水相关的安装实验根本没有涉及。目前国内设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很少有建筑给排水实验室,而有的大部分都无法运行只供参观,没有起到教学实验的作用。教材内容设置应该单独设置一个章节或者附录作为实验内容,对该课程实验内容进行指导,包含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等。

2.4新技术新设备的更新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内容严重滞后是毋庸置疑的。虽然版次不断更新,各出版社不断推出各种版本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但都大同小异,内容体系和课程框架基本没有区别。一本合格的建筑给排水教材应有基础理论、工程应用,应有自己的特色及时代气息,应有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基本知识,应有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适用的模块化教学,也应有适应建筑内部使用的集成化的最新水处理技术,应根据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速度和规范的修编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篇2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现在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对建筑物中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给水排水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等就提出了新的要求,随之涌现出较多的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新设计规范、新设备等。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建筑产业发展的最新状况及时更新规范,如最近新增《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条文解释等;更新《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2010),替代《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它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因此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作为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的三大主干课之一,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与其相关专业基础课的衔接。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掌握《水力学》、《水泵及水泵站》、《工程制图》等相关课程的理论。比如建筑给水、消防给水中,就必须运用水力学相关知识进行管道的水力计算;通过《水泵及水泵站》的学习,进行建筑物泵房设计。作为对复合型建筑人才的培养,有目的地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增加相关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安装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从而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增加就业途径。

1.2突出工程实践,丰富实践内容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工程类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的特点,以能力素质导向为指针,规划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随堂试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知识、能力、素养渐进提升和协调发展的目标。《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应坚持“理论、实习、工程设计”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同步开展相关实习,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走出教室,参观学校行政楼、图书馆等建筑内的给排水和消防系统布置,了解和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和安装,结合工程案例完成各章设计大作业,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在本科教学最后环节———毕业实习设计的一学期,课程应结合学生就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实际工程的模拟演练,以一人一题的方式,确保学生独立完成整栋建筑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进一步推动学生工程意识的建立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采用企业导师或双导师制,确保学生在企业中毕业设计质量。

1.3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作为给水排水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际工程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课程内容包含建筑给排水、建筑消防、建筑中水、建筑热水等内容,教学内容繁多,同时各类规范标准更新较快,并且新的建筑给排水消防设备图集、图纸、图片较多。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完整地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并且传统教学的视觉效果弱,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在理论教学部分,可以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课堂学习效果。在课件中链接相关联的Flas(如水箱工作原理、气压罐工作原理、自动灭火系统等)、建筑设备图片、建筑给排水CAD图件等图像材料,以及相关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规范及技术规范等,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教学”部分采用课堂与工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动态仿真各种建筑生活给水方式、消火栓布置形式、热水供应系统等工作原理,加深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走出课堂,来到实地工地,通过参观实习,亲身了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管道施工和设备安装,查阅相关给排水管道和给排水附属设备安装技术规范,了解相关验收标准,通过撰写实习日记加深理论知识。

1.4改革考核方式,强化能力培养

传统的考核方式多为闭卷考试,考试题目大多都是概念性的、理论性的内容,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未能体现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少学生靠在考试前抱佛脚突击复习,可以获得较好的分数,但是学生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实践操作能力相对缺乏。在目前应试教育环境下,不少学生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基本是课堂上听一听,考试前突击突击,死记硬背教材中的内容,学习主动性不够,因此必须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在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时,应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少量的开放型题型,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多种可行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给出多种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思路。可以采用开卷的形式,限定考试时间,制定可以查阅相关规范资料的考试模式,使考试题目相对灵活,考试内容更具有实践性,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只注重书本知识。我国注册设备工程师考试即采用的是开卷考试方式,《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以开卷考试方式进行考核,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较好地为工程实践和国家注册考试实行了衔接。此外,在课程考核中要淡化试卷分数,强化课程实践分数,建立课程设计成果考核、实习报告考核和课程设计答辩体系考核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考核的形式。

篇3

(1)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年《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第一代通过专业培养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

(2)反思阶段。随着一批批建筑工程的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给水排水行业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工程事故,并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这促使广大设计人员开始对“一边倒”的向前苏联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完成了诸如生活用水量观测与定额制定规范等技术成果。在此基础上,1964年6月1日制订并颁布了我国自己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GBJ15-64),与之配套的高等院校教材《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陆续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工程设计无规范、无教材的空白,为确立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体系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修订阶段。1966年—1970年,尽管我国基本建设比较缓慢,工程设计项目不多,但意气风发的工程设计人员,积极研究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将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成功地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为了适应民用建筑不断发展的需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力量以“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都能兼顾”的方针对《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规范》GBJ15-64进行了较全面的修订。第二版《室内给水排水及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于1974年6月1日正式施行。此后高等工科院校以民用建筑为重点的教科书“室内给水排水工程”作为试用教材出版发行。

(4)发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迅速发展,成为给排水中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此阶段,专业队伍已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发展,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2技术控制

(1)针对地漏水封的设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规定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10mm。此规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建设及施工单位为降低造价,往往使用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地漏,这种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3厘米,满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有的厨房内设置了地漏,由于长时间没有补水,特别是冬季供暖时水封容易干涸。建议采用高水封或新型防返溢地漏。厨房内地面溅水很少,可以不设地漏。

(2)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控制阀门。传统的住宅给水设计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户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组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笔者认为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小区内多设阀门的目的则是为了物业管理部门在对楼上某住户的管道进行维修时,能方便地从楼下户外将水源关闭,从而减少对一楼住户的干扰。事实上,下水道堵塞和管道维修均在所地免。笔者认为以停水范围不超过100户时设室外总控制阀为好。

(3)管道噪音问题。

①给水管道压力超过0.3~0.4MPa且管径≤20mm及管路较长时,管道会产生啸叫和振动,这主要由高速水流动力与管道系统产生共振所致。综合防治措施有适当加大管径、采用曲挠橡胶接头、支架与管道接触处加橡胶垫以及加装减压阀等。但注意减压阀本身也有噪音,要经反复调试,使噪音减至最小。

②排水管道噪音问题。排水管的水流呈不充盈和重力流状态,噪音难免,且受管道材质影响。试验资料表明,DN100管当流量为2.7L/s时铸铁管噪音值为46.5dB,PVC—U管噪音值为58dB,故在要求安静的高档房间內(睡房除外),宜选用柔性连接铸铁管。新产品芯层发泡隔音PSP管,隔音效果好,价格略贵,也可选用。3管理控制

(1)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审查要点。施工图会审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是建设的基本要求。目的是减少施工图的差错。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降低建设资金。有关各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到施工图以后。应认真学习图纸。熟悉图纸的内容、要点和特点,弄清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情况。了解建筑结构。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措施。在审核图纸时。尽量全面地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

(2)抓好安全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控制程序贯彻ISO9000标准,实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程序。①明确建筑企业各级安全管理的方式及控制的重点,保证对安全生产运行起作用的各个场所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文件及相应的落实措施。②认真的搞好施工前的安全控制工作,包括承发包施工合同条款中的安全保证措施与安全目标的制订,对施工现场勘察和施工队伍营地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中具体安全防护措施的审批,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③建立并保持施工生产过程中控制安全生产的安装,生产过程的程序,使施工现场布置规范,为安装生产设备与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行为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参数、安全防护措施、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变化进行控制,并对其运行能力进行鉴定,以防止事故隐患的发生、发展。④建立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的事故上报、调查和结案的管理程序。

(3)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的控制。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材料员、质检员必须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要求包装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的外观应光滑,无色泽不均现象,检查管道的壁厚和圆度。查验生产厂商出具的产品合格证、质量验收报告及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等质量证。

(4)实行跟踪监理,加强过程控制。

①要求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密切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前各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是否发生了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以及工艺与操作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等。

②总监和总监代表要督促专业工程师、监理员认真执行质量安全巡视检查制度,质量控制部门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大型巡查活动,要求专业工程师每天至少有6O%以上的工作时问用于现场巡查,发现和纠正承包商的错误做法,对使用不当材质、使用有缺陷的机械,要责令及时纠正,以免殃及工程质量。

③若发现承包方有违反合同、施工规范的行为,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或操作不符合要求,现场上岗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不符合要求等,监理人员有权且应该予以处理。确保制定的各种制度得到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得到落实。同时由于环境也对质量产生影响,监理工程师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理力度。

篇4

(1)初创阶段,自1949年至1964年《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开始试行时为止。其主要标志是我国开始设置给水排水专业,房屋卫生技术设备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第一代通过专业培养的建筑给排水专业技术人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形成自己的专业队伍。

(2)反思阶段。随着一批批建筑工程的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给水排水行业出现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工程事故,并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影响。这促使广大设计人员开始对“一边倒”的向前苏联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完成了诸如生活用水量观测与定额制定规范等技术成果。在此基础上,1964年6月1日制订并颁布了我国自己的《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GBJ15-64),与之配套的高等院校教材《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陆续出版发行。填补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工程设计无规范、无教材的空白,为确立我国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体系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3)修订阶段。1966年—1970年,尽管我国基本建设比较缓慢,工程设计项目不多,但意气风发的工程设计人员,积极研究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将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成功地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为了适应民用建筑不断发展的需要,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力量以“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都能兼顾”的方针对《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规范》GBJ15-64进行了较全面的修订。第二版《室内给水排水及热水供应设计规范》TJ15-74于1974年6月1日正式施行。此后高等工科院校以民用建筑为重点的教科书“室内给水排水工程”作为试用教材出版发行。

(4)发展阶段,自1986年至今。1986年以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专业迅速发展,成为给排水中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在此阶段,专业队伍已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设计、施工、安装、管理人员;技术上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并借鉴了国外的新技术,专业技术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发展,组织上成立了全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标准技术委员会和中国土木学会、给排水学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

二、技术控制

(1)针对地漏水封的设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规定地漏的顶面标高应低于地面5-10mm。此规定目的就是防止水封被破坏后污水管道内的有害气体窜入室内污染室内环境,但是在给排水设计说明中很少有人提及。建设及施工单位为降低造价,往往使用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地漏,这种地漏水封一般不大于3厘米,满足不了水封深度要求。有的厨房内设置了地漏,由于长时间没有补水,特别是冬季供暖时水封容易干涸。建议采用高水封或新型防返溢地漏。厨房内地面溅水很少,可以不设地漏。

(2)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控制阀门。传统的住宅给水设计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户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组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笔者认为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小区内多设阀门的目的则是为了物业管理部门在对楼上某住户的管道进行维修时,能方便地从楼下户外将水源关闭,从而减少对一楼住户的干扰。事实上,下水道堵塞和管道维修均在所地免。笔者认为以停水范围不超过100户时设室外总控制阀为好。

(3)管道噪音问题。

①给水管道压力超过0.3~0.4MPa且管径≤20mm及管路较长时,管道会产生啸叫和振动,这主要由高速水流动力与管道系统产生共振所致。综合防治措施有适当加大管径、采用曲挠橡胶接头、支架与管道接触处加橡胶垫以及加装减压阀等。但注意减压阀本身也有噪音,要经反复调试,使噪音减至最小。

②排水管道噪音问题。排水管的水流呈不充盈和重力流状态,噪音难免,且受管道材质影响。试验资料表明,DN100管当流量为2.7L/s时铸铁管噪音值为46.5dB,PVC—U管噪音值为58dB,故在要求安静的高档房间内(睡房除外),宜选用柔性连接铸铁管。新产品芯层发泡隔音PSP管,隔音效果好,价格略贵,也可选用。

三、管理控制

(1)建筑给排水施工图审查要点。施工图会审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是建设的基本要求。目的是减少施工图的差错。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降低建设资金。有关各专业技术人员在接到施工图以后。应认真学习图纸。熟悉图纸的内容、要点和特点,弄清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情况。了解建筑结构。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法和可行的技术措施。在审核图纸时。尽量全面地发现图纸中的问题。以便设计人员对审图时所提出问题做出修改和补充。

(2)抓好安全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控制程序贯彻ISO9000标准,实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控制程序。①明确建筑企业各级安全管理的方式及控制的重点,保证对安全生产运行起作用的各个场所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文件及相应的落实措施。②认真的搞好施工前的安全控制工作,包括承发包施工合同条款中的安全保证措施与安全目标的制订,对施工现场勘察和施工队伍营地的确定,施工组织设计中具体安全防护措施的审批,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③建立并保持施工生产过程中控制安全生产的安装,生产过程的程序,使施工现场布置规范,为安装生产设备与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作业行为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参数、安全防护措施、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变化进行控制,并对其运行能力进行鉴定,以防止事故隐患的发生、发展。④建立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法规的事故上报、调查和结案的管理程序。

(3)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的控制。为保证工程质量,每批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材料员、质检员必须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要求包装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整根管的外观应光滑,无色泽不均现象,检查管道的壁厚和圆度。查验生产厂商出具的产品合格证、质量验收报告及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使用许可证等质量证。

(4)实行跟踪监理,加强过程控制。

①要求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密切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前各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是否发生了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以及工艺与操作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等。

②总监和总监代表要督促专业工程师、监理员认真执行质量安全巡视检查制度,质量控制部门至少每周进行一次大型巡查活动,要求专业工程师每天至少有6O%以上的工作时问用于现场巡查,发现和纠正承包商的错误做法,对使用不当材质、使用有缺陷的机械,要责令及时纠正,以免殃及工程质量。

③若发现承包方有违反合同、施工规范的行为,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或操作不符合要求,现场上岗的操作工人、技术人员不符合要求等,监理人员有权且应该予以处理。确保制定的各种制度得到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得到落实。同时由于环境也对质量产生影响,监理工程师要加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监理力度。

篇5

1.给水工程设计

1.1给水供应系统没有固定的形式,设计时根据用户的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或采用综合评判法确定合理最优的供水方式。

1.2高层建筑内为解决上部供水不足一般需要增设加压设备,目前一般采用无负压供水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加压设备一般采用自动化系统智能控制以减少管理费用。

1.3建筑内部生活用热水多采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锅炉集中供热等方式供给,电热水器及太阳能供应系统在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所以在设计时应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接口,预留热水管道。

1.4生活热水管道热力膨胀引起管道伸长及断裂生活热水管道安装施工时的温度与正常运行时的温度相差较大,往往是施工时为常温,运行时输送热水,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管道伸长、缩短,产生热膨胀与冷收缩。为此,常采用管道上分段设置固定支座或留一定量的缓冲拉应力变形空间,常见的是在两个固定支座之间设置补偿器或采用自然补偿的办法解决。

1.5适当增设单体建筑室外及室内控制阀门,使管道检修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因局部管道破裂造成更大损失。

1.6给水管道压力超过0.3-0.4Mpa,且管径≤20mm及管路较长时,管道会由于水流高速运动与管道系统产生共振引发管道啸叫及振动。综合防治措施为适当加大管径、采用曲绕橡胶接头、支架与管道接触处加橡胶垫以及加装减压阀等。设计中为避免噪音问题应合理选择管径,控制管道内液体流速。

2.消防系统的设计

2.1消防水池设计问题

应科学、合理地进行消防水量的设计计算。在消防水池储水量的设计上应明确的一点时建筑内部最大可能同时动作的消防灭火系统并不一定是建筑内所有的消防灭火系统全部动作,在计算消防用水量时,应结合概率进行科学的测算评估;以便经济、合理、科学的利用建筑消防水量。

2.2高层建筑中室内消火栓的减压问题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0MPa,当大于1.0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建筑设计中一般在系统静压大于0.3-0.4Mpa的位置设置减压稳压消火栓,在静水压力小于此值的场所设置普通室内消火栓。尽量减少减压孔板的使用,以保证系统的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行。

2.3消防水泵的问题

设计中参考NFPA20的规定可以解决消防系统中超压和泄压问题。NFPA20对消防水泵的性能规定如下:水泵出流量为选定工作点的流量的150%时,其扬程不小于选定的工作点的扬程的65%,关闭水泵时的扬程不大于选定工作点扬程的140%。其实际时规定了水泵的性能曲线为一条平滑的曲线。

2.4室内消火栓布置的原则

①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的任何部位。②消火栓的间距不能太小。③消防电梯前室的消火栓不能计入室内消火栓总数内。④应根据防火分区布置消火栓。

3.排水系统的设计

3.1对于多层住宅,目前设计多采用底层污水单独出户,避免因堵塞造成的一层泛水的难堪局面,减少邻里矛盾。二层以上采用排水伸顶通气立管。

3.2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屋面雨水及空调冷凝水的排放,设置空调搁板及冷凝水排水管,这样不仅可以使建筑物外墙美观,而且避免了空调冷凝水随意流放,影响楼下行人。排水管应设专用管道并散流至附近雨水口,不宜直接接入雨水井。

3.3地漏是排水管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附件,功能是排除地面积水,设置在经常有水溅落的卫生器具附近地面、地面有水需要排除的场所或地面需要清洗的场所。住宅可以用作洗衣机排水口,设计选用高水封防臭型底楼(水封高度≥50mm)。

3.4室内排水管最小管径:一般讲,污水池、小便器(槽)等器具的最小排出管径为DN32~50,而含有粪便污水的最小管径为DN100。经过观察研究后发现这些规定只适用与楼面排水不适于地面排水。原因如下:DN32~50的管径太小,容易堵塞,不宜疏通,设计中地面排水最小管径一般控制为DN75以上。

3.5立管排水:对于建筑底层设置架空层、商场或商铺的情况,上部排水管必须在底层进行转换,以不影响底层的适用功能。

3.6排水管道噪音问题:排水管道的水流呈不充盈和重力流状态,噪音难免,且受管道材质影响。建筑排水立管应选用螺旋消音型UPVC 管材或芯层发泡型UPVC管。

3.7室内排水管没有设置伸缩节及废水有续排放室内排水管道在夏季管外环境与管内温差过大而结露,应进行保温。

3.8聚氯乙烯排水管受环境温度和污水温度变化的伸缩长度是相同条件下钢管伸缩长度的5-7倍,管道应该长度比例设置伸缩节。

3.9坐便器排水口的设置问题:在设计中应要求甲方确定洁具型号及设施安装的具体结构位置,以便在设计中确定排水口的位置。设计中座便器排水口距装修后墙面300mm左右比较适宜。

4.节水节能技术

4.1合理设计建筑给水系统。主要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实现: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合理进行竖向分区,平衡用水点的水压;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措施,减小用水点的出水压力;合理设置生活水池的位置,尽量减小设置深度,以减少水泵的提升高度;优先考虑无负压供水。

4.2推广采用节水的卫生器具。如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不应采用无控制长流水的小便槽。

4.3具备条件的,应当至少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物的热水供应。

4.4排水和雨水

①排水应尽量采用重力排水的方式。②污废水管道的敷设应就近排放,并应避免压力提升。③中水的利用。④利用空调凝结水排水。⑤蒸汽凝结水的回收利用。。⑥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

4.5冷却水。冷却水宜循环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4.6建筑中水的回用,主要包括厕所冲洗、园林灌溉和道路喷洒等。推荐的中水处理工艺为:原水-机械格栅-毛发过滤器-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中水池-中水泵-中水供水管道系统-用水点。

5.结束语

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道系统看似简单,但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应引起员高度重视。要正确的选择系统的形式、节水节能且噪音低的卫生设备、合适的管材及附件,以满足人们对居室内环境的要求。

在21世纪,建筑给排水将担负新的历史重任,面临新的挑战。。建筑给排水将更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重点调整到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并重,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重,冷水供应与热水供应并重,供水的水量、水压与水质并重等方向上来,走上全面、均衡、务实、安全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2007.

篇6

1、前言

给排水施工是一项实际操作复杂繁琐的工程,一旦对质量控制不严,造成施工中的微小失误,都可能给后期的使用和维护造成极大的不便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有鉴于此,施工者应严格依照设计规范和工艺规程选材和操作,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人民生活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

2、建筑工程中给排水管道施工的主要常见问题

2.1 给排水管道的渗漏问题

管道渗漏是给排水施工质量通病中的核心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从设计、选材以至于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造成渗漏问题的可能性。工程材料的强度偏弱,本身有沙眼或因施工不当造成管材的破坏,都是较常见的产生渗漏的因素。以钢管的弯头为例,质量较差的弯头可能因外弧处的壁厚过薄或有砂眼造成渗漏,这一质量问题常常很难用肉眼做出判断。而塑料管材则容易在施工过程中或是安装完成后受到人为的损坏。在施工方面,管道接口连接不严密或镀锌钢管的螺纹加工不合格也是较常见的原因。此外,由于硬聚氯乙烯管等管材的内外壁表面光洁度较高,一旦出现细石混凝土与管道外壁结合不好的情况,很容易造成管道穿过楼层,特别是穿过封闭不严的顶层时的漏水。

2.2 给排水管道的堵塞问题

堵塞问题也是一种影响建筑实用性和舒适性的常见质量问题,尤其容易出现在管道与土建交差施工但配合缺乏协调时。一些管道安装完成后,按工艺使用水泥砂浆进行了有效的密封,但又可能因清洗水泥或平整地面等因素再被打开充当排污水口,这一问题在卫生间排水管口与地漏等位置最为突出。一些砂浆、碎石或垃圾造成的管道堵塞根本不能靠简单的疏通解决,需要拆除重装,极大地浪费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有些堵塞问题甚至在投入使用后仍没有被解决,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巨大的时间、经济成本的浪费。

2.3 给排水管道的噪声问题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噪声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而给排水管道噪音的产生,恰恰是居住环境噪音的重要来源之一。

(1)给水管的噪音问题 :目前我国市政供水压力一般在0.30~0.40MPa,当管路较长且管径d≤20mm时,由于水的高速流动以及管道系统共振导致的振动和啸叫容易在用水端生成噪音。(2)排水管:水流呈不充盈和重力流状态也会导致排水管产生噪音。此外,管材选择不当也可能成为噪声产生的因素之一。

3.施工技术要点

3.1给排水管道安装的技术要点

(1)近几年来,在建筑工程的水管材料中,UPVC管多用于排水管,而PP-R管则多用于给水管材。和从前的金属管道比较,UPVC管和PP-R管都有水流阻力小、安装方便、卫生安全、使用寿命长、自重轻、耐压强度高以及耐腐蚀等特点。

(2)排水胶粘接是UPVC管材的主要连接方法。在使用粘接剂前必须摇均匀。必须把承查口和管道部位整理干净,要尽量缩小承插间隙。给承插口打毛时用锯条或砂纸,在承口内涂一层均匀的胶,外插口部位则涂两次,根据天气的实际情况增减胶干时间,通常在胶干30~90秒后插入。粘接不能让水侵入。为了有效避免发生弯管、胀坏、拉坏等,因此,一定要安装管道伸缩节。为了避免伸缩节的插口在温度降低时脱离橡胶圈以致管道中断以及温度升高时胀坏接口,因此,应根据周围的温度情况,进一步控制伸缩节的插入,并在插口处作记号,这样也便于对伸缩节及其插口进行有效控制或检查。需注意的是,安装时,不要把伸缩节进行反向安装。下面是管道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伸缩长度计算方式:

L=L×t×α

方程式中,L代表管道伸缩长度,单位是m;t代表温差,单位是℃;L代表管道长度,单位是m;α代表线膨胀系数,通常取值7×10-5m/m℃。

(3)螺纹以及热融连接是PP-R管材最主要的两种连接方法。其中,最安全的连接方法是热融。连接前必须把附件以及管道上的异物和灰尘清除掉,连接时应将管道无旋转地插入加热套管内,直至达到一定深度;同时将管件无旋转地推到加热头上进行有效加热,加热到一定时间后,同时把管件和管子取下,并无旋转地快速而均匀用力插入到指定深度,以使接头处有效形成均匀凸缘。

3.2给水管道试压

对于已安装的阀门、管等,都要在管道安装结束后进行比较全面的核查,全部符合设计以及技术规范后,拆掉不适合和管道一起试压的配件,并用短管作为临时的替代品,关闭全部开口,并把气从高处放出,把水从最低处注入。进行系统试压说必须采取相应的救急措施(如排水或泄水的应急方案),如果发展试压异常,必须及时中止。如果要吹洗管道,必须在试压合格后。

4.施工工艺

4.1高层建筑中给排水施工的重难点

(1)高层建筑土建施工阶段。此阶段通常比较容易疏忽排水预埋工作,因此,常常会导致预留、预埋发生错误,严重的还会发生漏留、漏埋等情况。

(2)标准层。标准首层和转换层的建筑构造通常比较复杂,管道施工常因梁、柱繁密而难以进行;标准二层以上给排水套管、管线以及洞口留设基本相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美观以及使用功能。

(3)地下室。在高层建筑中,大部分的重要设备都是安装在地下室,其使用功能严重受到数量繁多的设备管线以及空间的影响。因此,对建筑设计图进行核对时,必须和设计师进行有效沟通,以便于在事前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4.2施工方法

为了有效解决高层建筑中的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本文主要论述样板层、预留预埋、分区施工等措施。

(1)样板层。为了进一步确认标准层中每层卫生间用品的定位尺寸,管道的型号、大小、位置、安装形式以及各种支托架、管道配件等的布置方法。通常,在高层建筑中,层数是比较多的,标准层也基本相同,因此可以从中选出一层作样板层。为了避免在施工中遇到管线安装困难等问题,施工前最好对设计图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发现问题时及时和设计及管理等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以使安装数据得到进一步确定。对样板进行施工时,必须对管线平面的标高及位置进行有效控制,然后按照合理的设计标准来选择洁具及管道配件。

(2)预留预埋。管井、空洞、套管在预留预埋方面是否准确,对工程的施工质量非常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对厨、卫管道的安装及使用造成影响,因此,为了防止对构筑物结构造成损坏,必须进一步加强此项工作的施工作业。

(3)分区施工。垂直高度高、面积大,并且在施工管理方面有比较大的难度,是高层建筑物施工的主要难点。因此,为了对高层建筑的垂直空间进行有效利用,通常用分区安装的方法给其施工,以有效避免施工作业面的杂乱情况,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程的施工时间。

5.质量控制

5.1给排水材料质量的事前控制

(1)对施工工人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

(2)对进场的材料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必须做严格处理。

5.2质量的事中控制

为了进一步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必须高度重视施工阶段中的工程质量,并且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下面简要列几点工程项目中比较重要的质量控制点:(1)预埋件及预留洞尺寸、位置;(2)设备及管道的防雷质量;(3)管道伸缩节、支吊架的距离和安装;(4)检查防水套管的刚柔性、壁厚直径、材质、尺寸以及埋设位置。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工程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把关,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良好质量。

篇7

引言

随着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一步一步的提升。然而,供水和排水工程的质量仍存在一些常见的故障,影响着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不便。因此,针对供水和排水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施工人员应认真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方法,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为用户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存在问题

2.1 渗漏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中,渗漏是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发生渗漏的部位很多,造成渗漏的原因也很多,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给排水管材料不合格,在施工中对管道的质量没有严格的检查,使用质量低下的给排水管道,例如给排水管上有砂眼或者是管道弯曲部分的质量不合格。其次,施工技术不达标,在给排水系统施工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造成管道接口部分有缝隙,而在后期的检查中也没有对这些情况进行及时的纠正,导致出现渗漏现象。最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使用的管道材质较差,一些塑料管道或者是 PPR 管道在遇热之后就发生膨胀现象,很容易损坏,从而发生渗漏。在施工方面,管道接口连接不紧或镀锌钢管螺纹加工不合格也是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

2.2 堵塞

管道赌赛问题也是一种常见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尤其容易出现在管道和土建交错施工中,由于工作缺乏协调。有些管道安装完成后,根据要求利用水泥砂浆进行了有效的密封技术,但可能是因为要清洗水泥或者整平地面等原因再次打开来以此排污,这个问题在厕所下水道口和地漏的位置最为明显。管道堵塞主要是异物进入管道中造成的,一般来说,各种不恰当的施工是造成管道堵塞的原因,在给排水管道的安装中没有连续性安装,在间隔期内没有对管道接口部分进行有效的保护,建筑工程其他施工中各种水泥等进行管道内部凝结成块,阻塞管道,造成水流不畅。在很多建筑物给排水管的设计中,对整个建筑使用情况没有了解,安装的给排水管道直径过小,当水流量较大的时候不能满足需要,尤其是排水管道设计管径较小的话,很多微小的杂物进入也能造成堵塞。在给排水系统施工中,很多技术人员对管道连接口的处理不当,一些特殊材质的管道接口密封性不好,导致杂物进入管道内部,造成阻塞。

2.3 水压不足

造成建筑工程水压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原因:首先是给水系统设计中没有对建筑物中的用水量进行深入的了解,导致在设计中选择水泵和给水管道的时候出现问题,水泵的扬程不够,给水管道直径较小。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给水管道内进入杂物,但是没有及时将其清除出来,导致给水管道内的横截面积减少,水流量也相应减小。最后,水箱的安装高度不达标,产生的势压较小,从而对水压造成影响。

2.4 给排水施工过程缺乏规范

给排水安装公司负责人对质量不重视,加上施工企业人员素质较差,无证上岗者大有人在,导致部分施工人员不了解技术操作规范,对工序不熟悉,盲目操作,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还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由于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很多工序都是隐蔽的,如果不进行过程控制,事后检验很难发现质量问题,部分施工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在隐蔽工程环节偷工减料,不按技术标准进行操作,成为施工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之一。

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措施和方法

3.1 渗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根据泄漏的问题,要对材料的强度和伸缩性能来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加强对每批管件管材的严格审查及记录,以便一旦发现问题可以马上找出原因,更换材料。施工期间应注意:

而不是直埋地管道铺设应考虑解决热膨胀和冷收缩造成的变形,可尽量的利用管道的折角自由臂来补偿管道上的伸缩;无法做自然的补偿的话,也应该考虑到其他的技术手段来弥补。和立管连接,以及立管与每层支管之间的连接,都应该具有管道伸缩时而不相互受影响的措施补偿。

使用止水圈进行处理时,应紧密结合UPVC管材,牢固胶粘,补洞的时候必须把UPVC管的外壁进行横向打毛,刷胶水,用细砂沾两遍,使细骨料混凝土紧密结合管壁。使用钢套管,嵌入式套管应预埋在混凝土楼板中,可以增加其防渗效果。安装完成后,在土建支模中进行配合,使用不小于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细料混凝土,要分两次进行浇捣混凝土使其密实,初次要浇高度的2/3,第二次要浇剩余的1/ 3。在每次封堵之后必须要进行浇水养护及进行蓄水试验24h,在不渗漏的情况下方进行下一工序。浇筑结束后,应在管道的周围筑成宽度不小于30mm,厚度不小于20mm的阻水圈。

一旦出现渗漏状况,应马上找出渗漏点并找出渗漏的原因,及时的采取对应的措施来进行处理:更换出现问题的管材,对于操作不符合规定的施工工序进行返工,重新进行安装检测,对于由于热胀冷缩而造成的PPR管材,应该截去这一段管道用“U”形管道来做变形补偿等技术方面的措施来进行整改。

3.2 堵塞问题的预防和处理

首先,排水管材和配件的合理利用应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前去除杂物,认真的进行管腔疏通。其次,应确保它们符合设计要求和规定的坡度,用水泥砂浆对排水口进行密封。当立管上面有乙字管的时候,应改在其上部设置检查口,这样便于检修;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便器或者三个以上的卫生器具的时候,在污水横管位置设置清扫口,转角小于135°污水水平管上设置检查和清洁口;排水管安装,埋地排出管与立管暂不连接,在立管检查口管插端用托板或者用其他方法来支牢,并及时的补好立管在穿二层的时候留下的楼板洞,在确认了立管牢固之后,才能拆除其临时的支撑物,该管口应该尽量的避免在土建施工的时候作为临时的污水排出口。最后,土建装修工作基本结束之后必须进行灌水检测法试验,在保证各个管道都通畅的情况下,连接检查口管和底层排出管。

3.3 水压不足的防治措施

在给排水施工中要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在选用水泵的时候要根据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进行,对管道的保护措施要做到位,禁止异物进入管道内部。

3.4 规范给排水安装的操作过程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整个施工操作过程的规范进行演示,使每道工序的施工人员都能熟悉自己的操作规范,并能够自觉执行。

在施工前,首先要根据工序确定有关的质量验收标准、图纸、技术要求等,进行施工前的准备,给排水施工中要注意试压,防渗漏检验;水卫管道安装施工中防止出现倒坡现象,要对水卫管道进行水压试验,以防渗漏。

4、结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与用户的生活和使用密切相关。同时,这是一项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复杂繁琐的工程,如果对于质量的控制不严格,而造成在施工过程中的微小失误,都可能会给后期的使用与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庞大的经济损失。有鉴于此,给排水工程施工者应该严格的依照行业设计规范与给排水工艺规程进行选材和操作,保障建筑工程给排水的质量以及人民生活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 健 康 ,贾 学 敏 ,王 海 祥 ,陈 锵 芳 ,王.给排水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分析[J].科技资讯 ,2009(18).

[2] 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2003.

[3] 王浩远.浅谈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建筑,2007(25).

[4] 冯月明,辛玥 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几点见解[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31)

篇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加以制订(其中还要特别重视国外的各种先进经验)。我们不能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自立门户的模式;单一———就事论事的模式,稳定———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才能确保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优秀工程。

二、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工艺流程的要求

给水处理厂即一般常称的自来水厂。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有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用平流式沉淀时,其池长达100余m,在水厂中会形成单调冗长的池体,都需加以仔细设计。

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为提升后的污水重力经格栅沉砂初沉曝气二沉消毒出流。如果排入的水体是感潮水体,有时亦会在处理水排入前有提升泵站,以解决时污水厂的出水问题。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兴建的污水厂,为了解决构筑物的空池抗浮,往往以出水末端构筑物的高度为控制,而将进水泵站以后的构筑物以高出地面3~4m布置,这样就必须对这种沉闷不堪的大体量砼面作建筑处理,同时也必须对池间联系的狭小的通道走廊作恰当的建筑处理,否则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来讲是极不理想的,往往也不易被人们所接受。

2总体规划的要求

总体规划非常重要,它是设计的灵魂。在规划时首先要有一个总体布局的构思,其中应包括:工艺布局的合理、道路走向的清晰、广场的适宜、地域的平衡、人流的互不交叉和公建用房(即生活区,其中包括办公、科研、试验、管理、会议室、食堂、厨房等内容)的最佳布置,然后按照①功能分区合理、简捷、便利、经济的原则;②风向、日照、地形有利的原则;③构图优美、对比均衡、空间流通的原则等,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厂址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包括地形以至地质条件、厂外道路系统、绿化条件、朝向、原有建筑物等)来进行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必须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还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合理安排和大量利用绿化,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统一规划(特别是厂前区),然后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在经过深思熟虑的绿化等环境中。在绿化设施中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有机结合,并多种植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和减少尘埃的树种,以改善厂区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厂区的明洁度。

同时,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原则还必须在立足于“环境、空间、形式”三者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使群体形象和个体形象都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和谐调,并通过曲直、高低、虚实、明暗、黑白、凹凸、方圆、上下等造型元素和设计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出工艺工程设计的新境界。

3传统观念的改革

传统是指技术上、文化上历史的凝聚、沉淀和积累,它是人们长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固有的客观存在。它之所以能长期继承,经久不衰,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态势,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余韵,因此它往往极易被人们长久地、习惯地循套,自然地袭用,即使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对成功来说总往往可加以原谅,或者最后说总的还是成功的。我们如果辩证地看,则可以这样说,在继承传统之余必须要有充分的创新,即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对传统作转变的工作”。如果工艺总是老一套形式,形式总是老面孔,色彩总是陈调重弹,即使在功能上还可以过得去,能满足业主的一般要求,但从社会发展来看,从两个文明来看,无论如何在组织形式上、在事先指导上、在各专业的协调、在通气上都应该重新思考,不能一味循旧。在工艺上必须要创新、要提高、要有些新东西。在选型、色彩上必须要美观、要有所升华,否则就不能使业主感到非常满意,不能心情舒畅。为此可以说挑战创新是必须的,是绝对的,没有创新就会暮气沉沉没有生气,就不能前进。

4防止专业之间的各行其是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的习惯做法是工艺一马当先,先提出设想,后再递交给其它各工种,尽管各工种可以回提条件给工艺,但由于已成习惯,且因为各专业对工程总的概念认识不足而未能充分进行必要的商榷了解,互相质疑,因此就提不出内在的、关键的问题,致使矛盾隐蔽得不到圆满的解决,有时还会引起返工,最后造成木已成舟的尴尬局面,导致项目得不到最佳的方案,达不到最理想的质量。

从管理科学上来说事先指导,预先协商,不把问题的解决拖到最后,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一个专业的设计,一味地关在工作室里,并且总是闭门苦思(即没有和其它有关专业认真商量研究),就只会把这些设计(即使是本专业中最优秀的设想)从一个社会现象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个体,并且将这个专业完全裹入到“绝对正确”之中而一丝也动弹不得,其结果必然是感觉迟钝且视感平平,最后远不能满足业主的总要求。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要非常重视事先的协调,重视事先的各有关专业的参与协商,并且必须认识到这不光是一个单一的项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优劣的关键必然是组成这个组织内的各有关要素的综合,而决不是一个主导专业的所为(当然,它是很重要的)。所以决不能允许各专业各行其是,或者说是过分地突出自己,而缺少必要的整体相融性。只有通过组织有序的精心的全面的设计安排,我们才能把一个初看好像支离破碎、意见分岐、没有完整性的模糊、凌乱的印象,变成一幅诗意盎然、变化有序、排列恰当、构图完美的图画。

5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筑设计(特别是工业建筑)在思想上趋于封闭狭隘,在形式上趋于呆板一律,在色彩上趋于灰暗、单调,总之建筑在如何体现满足人类的舒适和精神要求这方面考虑得太少了,更谈不上在美观的构思上多下功夫,而只片面单纯地理解为单一的功能性构筑物,仅为满足生产而已,别无它求,诸如环境、空间、选型、尺度、色彩等方面都无关紧要也无须多考虑。

因此在工业建筑中,建筑的地位一直不高,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最后造成厂区建筑不美观,品味不高,大家不满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需要有一流的先进的工艺、能生产出较好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人们的追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需要有一个包括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在内的赏心悦目的舒适的氛围,更需要防止和减少工业建筑常有的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建筑设计,对污染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保证有清晰的水质和洁净的空气。建筑设计虽然不像工艺设计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全局、长远的效应来看,其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社会的文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给排水工程中建筑设计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它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效应的结果并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始终。设计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有一个懂总图的设计师来进行总的牵头、控制和协调,平衡各专业,取其所长限其所短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们暂且称此设计师为总协调建筑师吧。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总协调建筑师要始终以能形成最佳环境景观的观念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工艺流程的最先进、最便捷,结构布局的最经济、最合理,不断地向各有关专业的负责人就当地环境景观的形成进行有方向性的引导,并不时向他们提供大家能接受的各种状态建议或者能取得平衡的一些构想,以达到最广泛的共识,统一的行动。

为了对全局进行有效的控制,总协调师还要根据其对环境景观形成的基本观念预先策划制定各项设计细则,它将作为整体设计的原则引导各个单体在循序渐进中得以贯彻、实现、完善,起到启发创新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又要避免造成对各单体专业自由构想的束缚,以细则为依据进行整个设计运作的协调,在各专业之间按照具体的变化情况就整体和单体衔接部分之间进行柔和的调整,使之达到统一。

此外,总协调师还要在尊重各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为实现全局的一种“缓和宽松的秩序”而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总的协调是指制约的开放性,或者说是在整体观上充分保持单体设计(专业设计)者的自立性,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把所谓的束缚性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后达到辩证的统一,即互相限制了各自的不足,又保留了各自长处,而且彼此心情愉快,形成最佳的综合效应。

建筑物的设计处理大体有以下的一些手法:

篇9

1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的设计现状

在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是指对于单个建筑项目,不仅需要做好其相应的给水设计,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排水设计工作。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要更加的人性化和节能化,对于现今已有的设计方法和理念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创新,从而确保建筑给排水设计能够跟上时展的潮流,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设计的工艺比较单一,其整个设计过程主要是围绕着人们日常的生产来进行的,这样使得了建筑的排水功能虽然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但是对于给水方面的考虑并不周全,往往导致建筑给水方面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从而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于此同时,对于建筑工程给排水的设计,设计人员往往会过分注重给排水设计的美观性,从而使得了给排水设计的实用性大大降低。从实际的给排水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分开的,这样使得了相关部门对于供水很难做好统一有效的管理。最后,从所进行的增压设备设计可以看出,很多建筑工程为了降低相应的建设成本,所使用的给排水系统设备的质量往往不能达到所规定的标准,这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建筑的供水运行效率,同时因为这些设备的使用年限较短、质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经常需要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进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这对于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目标的实现是非常不利的。

2新形势下给排水工程的具体设计内容

(1)充分考虑用水量和水质的问题。随着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使得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游泳池、桑拿房等娱乐场所被修建了起来,这使得了建筑工程对于给水需要量大幅度上升。于此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加,城市的绿化建设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这样使得了绿化植物供水量的需求也大幅度的上升。针对于以上这些情况,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就需要对实际用水量的大小进行充分地考虑,既不能因为供水量设计的过少而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同时也不能因为设计的过大,而出现水资源的浪费问题。其次,对于供水的水质,也需要确保其符合相应的规定标准。目前,我国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这使得了人们的身体体质大幅度下降,为了更好地确保人们的用水安全,同时也为了不对生态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对水质质量有严格地要求,以确保其达到国家所规定的标准。(2)做好供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的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为其提供相应的水资源时,主要是通过相关的控制设施来实现的。为了确保供水的安全、稳定,对于进行控制的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并做好相应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以确保供水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对于排水系统,需要根据供水系统的实际设计量大小来进行相应的设定,并且需要确保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的设计互不影响,这样能够保证建筑工程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更加良好的运转,既满足了相应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同时还有效的避免了水污染的情况出现。(3)做好增压设备的设计。增压设备是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更加高效、温度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于增压设备的设计与施工,也一定要保证其相应的安全、可靠性。在对增压设备进行设计的时候,为了确保其具有更高的质量和更加长久的使用年限,需要采用超导超磁通量的新型材料来取代那些质量一般的材料,从而确保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电机和水泵系统将更加的小型化,这不仅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因此,对于给排水系统中的增压设备,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

3新形势下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和完善

(1)正确指导设计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将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工作做得更好,相关人员对整个设计工作就一定要进行正确的指导。比如说,在对给排水系统的阀门进行设计的时候,有经验的人员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一般来说,对于给排水系统来说,阀门的设计需要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同时还需要避免其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生锈。因此,可以采用钢化材料来进行阀门的设计,以确保其达到上诉两个方面的要求。(2)保证给排水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想保证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施工做得更好,首先就需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所使用到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得到相应的保障。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施工材料的进场工作,事先对相应的施工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只有满足所规定要求的施工材料才能进场。(3)做好相应的节水设计。在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在对建筑给排水进行设计的时候,做好相应的节水设计工作意义重大。在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有很多方面的设计都能实现节水的目的。比如:在对人们所使用的马桶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尽量的使用节水马桶,这样能够在确保不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确保做好相应的水资源节约工作。(4)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在对建筑工程的给排水设计好之后,为了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具有更高的质量,还需要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完成。而要想确保给排水工程具有更高的施工质量,那么就必须要对相应的施工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因为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运行质量。因此,在施工人员上岗之前,相应的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岗位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达到所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以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具有更高的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和科技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工作意义重大。虽然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相关设计人员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设计过程中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遵循节约和环保的设计理念,一定能够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给排水更加符合人们的要求、符合社会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篇10

(3)消防系统:消防系统是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小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不仅需要与小区的主供水系统相连,还必须设置相应的辅助供水系统,以确保消防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正常供水。排水系统相比于给水系统,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对雨水、居民生活污水等的排放,但是其作用与给水系统相比丝毫不差,不仅关系着居民的正常生活,还关系着小区以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在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建筑所在地的污水处理计划进行,避免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建筑小区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以某居民小区为例,对其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该小区位于某城市高新开发区,整体占地面积8.78万平方米,小区内共有30幢高程住宅楼,最大建筑高度53m,建筑总面积25.3万平方米,拥有居民约7380人。在建筑的地下设置有地下停车场,防火等级分别为Ⅱ级、Ⅲ级。

2.1给水系统设计

(1)水源选择。

在该小区中,选择市政给水作为水源,同时在小区内部设置独立的蓄水池、水泵等配套设施,以方便进行管理,同时减少对于市政水网的压力和负担。

(2)用水量的统计。

对小区用水量的统计直接关系着给水管网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需要设计人员的充分重视。对于居民小区而言,日常用水主要包括几种,其一,居民生活用水,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每人每天300L进行计算,根据该小区的人数,小时变化系数取2.5;其二,公共建筑用水,如公共厕所、水景等,根据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的相关规定确定,也可以根据小区居民的生活用水总量,适当取15-30%;其三,绿化和道路用水,小区中每天道路浇洒的水量按照每平米每天0.5-1L,绿化用水则按照每平方米每天1-2L进行计算;其四,消防用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其他用水,按照小区日常用水总量最大值的10-20%计算。

(3)给水管网的设计。

在对小区积水管网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小区的实际情况。在该小区中,由于大部分建筑都属于高层建筑,为了确保高层住户的正常用水,需要考虑加压积水系统,根据建筑的分布情况,设置相应的集中式变频调速加压泵,或者在每一栋建筑中单独设置加压设施。在该小区中,由于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可以采取集中式变频调速加压泵的加压方式,这种方式成本低廉,管理便利,但是相对而言,需要连接大量的外接管线,供水的稳定性较差,需要相关设计人员的重视。同时,在对给水管网进行设计时,需要将生活用水、商业用水以及消防用水进行单独计算,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以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消防系统的设计。

在对消防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设计思路。对于室外消火栓,可以由市政给水直接供水,在保证给水压力的前提下,使得供水管网可以在室外形成DN150的环形供水管,同时,要确保消火栓与建筑的距离在5-40m之内。对于室内消火栓,可以由消防水池和建筑屋顶消防水箱联合供水,辅以加压泵,确保给水压力,供水管网同样在室外形成DN150的环形供水管。对于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可以通过专用的消防管道供水,设置多组水力报警阀,确保在出现火情后,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和应急处理,尽可能减少损失。

2.2排水系统设计

在该小区排水系统中,采用的是雨污分流制。一方面,雨水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小区的地形地势,确保排水管网设计的合理性。管

线的坡向应该与小区整体的地势坡度保持一致,以节约施工成本。在雨水系统设计中,采用了管道与暗沟相互结构的结构,对于地下车库顶部的雨水,由暗沟进行排除,沟宽约300mm,依地势确定暗沟坡度。在车库范围以外,设置相应的雨水检查井,并将暗沟转变为管道,实现对小区雨水的分散排放,从而有效避免了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的交叉,降低了工程的成本造价。另一方面,污水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总量,按照其最大值的80-90%进行估算,同时结合生活用水的小时变化系数进行计算,以确保排污系统的排污能力可以满足小区的实际需求。在小区中,污水管道的数量众多,而且连接十分复杂,因此必须优先进行布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小区污水管网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可以直接将污水输送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则不需要设计化粪池,反之,则应该设计化粪池,并定期对其进行清理,确保其可以充分发挥污水处理的作用。

篇11

建筑物给排水工程密切联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除了对以上技术注意之外,还应当提升工作人员水平,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实行标准化操作,这样才能确保顺利进行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施工。

一、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给水设备安装中的技术要点

在进行给水设备安装前,需要对有关资料进行核对检查。确保给水设备不存在缺件、损坏以及锈蚀现象,给水设备转动部分必须灵活无阻滞,无异常转声。对给水设备机组的安装要根据已经计划中确定的水泵机组型号以及大小、数目等科学规划其在水泵房中的位置以及排列方式。安装位置和纵横排列形式。给水引入管和其他管道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和室内污水排出管进行平行敷设,给水管的外壁和污水管的外壁间距要大于1米,如果和电缆线进行平行敷设,也应保持0.75 米的间距。

2.给水管道安装的技术要点

在进行给水管道安装前,应对管道地沟进行复测,查看支架是否符合给水管道安装的标准高度及坡度。检查支架间距是否与图纸吻合,是否符合给水安装相关规范。给水管道中的法兰焊缝和其他连接件不应紧贴墙壁和管架,以便复检。在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及完成后,要及时填写相应的施工技术资料表格,同时做签证记录,对于埋地铺设的给水管道,要办理相应的隐蔽工程验收,按照要求填写隐蔽工程记录,相应的施工技术资料全部要进行整理存档。对于穿越楼板、墙壁以及屋面的给水管道,要增加套管防护,同时应注意套管内要确保无接口。对于穿过屋面的给水管道,要具有防水层及防水帽,在套管和管道间最好用阻燃材料进行填塞。在给水管道安装期间,如果出现工程间断,应及时对敞开的管口进行封闭。在管道连接中,不应强拉对口,也不应用加偏垫等方式解决空隙偏差以及错口的问题。在进行给水管焊接时,直管段的缝距要超过10 厘米,弯管段的起弯点也要超过10 厘米,同时要大于给水管外径。

3.排水系统的施工技术要点

排水塑料管应按设计要求以及位置需要安装伸缩节,如果设计没有明确要求,伸缩节间距应在4 米以内。排水水平干管和主干管都应进行通球试验,通球球径应达到排水管道管径的2/3 以上,应确保通球率100%。在排水系统施工中,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应完全满足设计及规范标准。排水管道的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相应的检查口,但在最下层和设有卫生器具的顶层必须设有相应的检查口,检验口得中心高度应距地面为1 米左右,其朝向也应便于检修,暗敷立管应设置相应的安装检查门。同时应当注意,按照安装规范,排水通气管不可以和风道以及烟道连接。

4.给多种管道间距和避让的要点

在给排水管道的正确排列是安装技术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室内管道中,因为管道设备较大,相应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管道排列间距和避让的原则是:气体管和液体管道并向,气体管道在上,液体管路在下;冷热管道并行,热管在上,冷管在下;保温管道和不保温管道并行,保温管在上,不保温管在下;金属管和非金属管并行,金属管在上,非金属管在下。管路相遇的避让原则是:分支让主干;小口径让大口径;有压让无压力;常温让高温。室内空间有限,管距不宜太大,给排水管子的外壁及管路最突出位置距离墙壁应大于10 厘米,排管路上的并列阀门的手轮,间距也在10 厘米左右。

5.建筑给排水工程监理要点

(1)认真做好施工方案评审工作。在施工准备阶段,要重点审查其中的专业工程部分,尤其是承包商的分包工程,更应详细了解和掌握其技术及管理水平,以便进一步加强预控力度。此后应组织有效的交底会审。通过施工图交底,能够进一步掌握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深入理解给排水设计中所应用的技术和设备,发现设计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及错误,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再萌芽状态。施工图技术交底和会审工作是给排水施工的关键环节,决不能流于形式。

(2)严格进行给排水施工监理。重点应做以下四项工作:一是要明确工程标准,清楚掌握卫生间、厨房给排水的安装需求。二是要及时了解相关排水专业技术人员审图的进度情况。三是认真消化和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仔细核查施工图的完整性。四是协调解决会审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施工如期进行。

二、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人员控制

在选择施工队伍的施工人员时,首先应选择有相关施工经验且具有良好业绩的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如不能找到相关的队伍及人员时,应对新招聘的队伍及人员进行技术及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做到相关人员在上岗时能熟悉相关行业标准及流程,并且未经培训或不合格的人员不允许进人施工现场,并在施工过程将施工人员的行为设置为节点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技术交底制度。技术人员要向所有施工人员明确施工质量要求,让施工人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供施工质量水平,并从制度上加以完善来对施工人员进行奖惩。

2.施工材料控制

由于给排水设备的品种、规格很多,要严格把好给排水设备的采购关,宜进行统一的管理和采购。对每批材料进场时必须对每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外观等按规定的批量及频率进行抽样、并检查三证是否齐全,做到从材料的源头抓起。管道安装材料的质量和尺寸标准要尽量做到:①管道压力及介质要按设计图纸及相关规定执行,不得在施工过程中任意改动; ②安装要符合给水、排水过程施工的标准,用材质量标准要统一,实施要到位; ③排水管、雨水管应当做灌水试验,确保排水通畅,防止堵塞或排水不畅。

3.施工程序控制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程序、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来进行。现场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来组织施工,确保人、材、机、法、环五大质量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处于良好状态,缔造一个整洁有序、安全有序的施工作业环境现场。

4.施工管理控制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质量岗位责任制度、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等并在实施中落实。及时配置相关的专业人员,确保管理到位。设立并完善工作程序,加强施工单位的自检体系,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负有相关检查和监督工作的相关部门要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实效监控,要求施工企业按照流程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等一线人员要认真执行质量安全检查制度,对使用不当材质、使用有缺陷的机械,要责令及时纠正,以免危及工程质量。

三、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也使得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然而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不容小觑的,因为它关系到整个施工建设能否保质保量而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因此,提高给排水施工的技术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检查、维修的过程一定要谨慎认真的实施,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篇12

一、对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在施工的过程中人们普遍要受到传统技术理念的约束,我国在建筑给排水的现场施工时也存在着很多安全方面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在建筑给排水的现场施工中,没有比较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在施工的期间,建筑单位所组建的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全面,绝大部分都是从一个简单的形式方面来形成一个空壳的安全监督管理,几乎很少有业主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结构、建立单位、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来对质量进行安全的检查与技术方面指导,所以就造成给排水的施工现场存在很多的违规作业现象。

(二)权利与职责分辨不清、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能顺利的进展。许多施工的现场正是由于这种现象才使得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不能与工程建设进度的顺利展开相结合。这样就会使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大大的降低。

(三)由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等不进行相互间的资源共享而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例如:施工单位在进行现场开挖管沟时不小心出现了断路的现象,但是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之间却没有及时的来共享现场中这一施工错误的信息,最后造成了设计方案与工程实际之间相脱节以及施工的单位间任务的安排不协调的情况,结果导致了设计单位要不断的修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的施工任务出现重复以及随意安排的情况,现场施工的进度就跟不上工程建设规划进度需求的步伐,不能确保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现场施工去按照规划的质量水平与要求来高效的进行。

二、对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现场施工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一)施工的综合质量水平不是很高。非常多的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在施工时经常存在施工的工艺不细致、工艺混乱的严重问题。例如在给排水的管道连接时不细致最终使连接处出现渗水的现象,不按照设计的安装图纸来进行安全设备的安装最终导致了安装的尺寸非常不合理,使得在排水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出现极大噪声的问题;不太在意原材料的选择所以导致原材料不过关而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例如施工原材料在现场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没有严格来按照相关的验收规范去进行检查校核,使得不合理的材料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造成了给排水系统出现水管破裂以及水嘴阀门关闭的场景出现;在设计的过程中,因为设计人员未曾进行仔细的统计分析与计算而导致了现场施工的质量水平出现问题。例如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触红线了阀门数量不够、型号不配、泵房内没有考虑排水系统的现象。

(二)现场施工的程序出现混乱不规范的现象。在排水系统的管道内安装施工和其它的建筑施工的项目一样,普遍存在着许多的内在关联与规律性。这样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施工方案与施工程序来进行排水施工,以防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任意安装与盲目调试等相关问题的出现。因为现场施工程序的错乱而导致的管道安装错位以及施工顺序颠倒等问题的出现,不但会使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管道以及机电设备无法按照原本的设计要求来安装到指定的位置,更加降低了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现场综合质量水平,这个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

(三)现场员工施工的综合技术水平低。在许多建筑的工地上,因为较多的缺乏技术人员,再加上施工的单位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要经常聘请依靠经验干活或者已经退休的老工人来作为现场的技术指导人员,进而导致了那些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在建筑的场地无法发挥其本身真实的技术水平,最终影响到了现场施工的综合质量水平。

三、研究给排水系统现场施工提高综合质量水平的措施

(一)首先要加强给排水系统现场安装的规范性。按照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现场施工相关技术的基本要求,在整个楼宇建筑给排水系统管网进行安装完毕后,应针对给排水系统的强度以及严密性进行合理的试验。在对楼宇建筑中的生活给水与消防给水管道系统进行压力的试验时,其试验压力的值应该为管道工作室压力的1.5倍,另外其最低的试验值不应该小于0.6MPa。再者管道的强度试验应该使得试验压力控制在10min以内,而它的试验压力降应该在不大于0.05MPa的范围内结果就是合格的。当通过了管道的强度试验时,还应该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搜查,并且经检查整个给排水系统的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存在渗漏问题的现象时,对于整个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严密性试验才算画上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句号。

(二)注重建筑给排水系统在安装过程时具有合理性。在对给排水系统进行设计与施工时,尤其要注意的就是水表,它应该安装在方便随时检查与维护,不会被污染以及不容易暴晒的地方。在对螺翼式的水表进行安装时,表前与阀门间的距离应该满足8~10倍水表直径的直线段方位,而其它水表的安装位置前后距离应该满足不小于300mm的直线管段。但对于明装和室内的分户计量水表来说,其表地壳距离地面的净距离应该小于30mm。另外在进行给排水的系统设计与安装时,应该合理的对材料进行选择,绝不可以使用镀锌的钢管材料。其次在给排水管道穿越屋面以及屋面的楼板时,要设置相对应的保护套管,在套管与管道缝隙间灌注相应的细石混凝土来进行捣实的过程,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安装合理性和安装的综合质量水平。

(三)对施工现场进行全程跟踪与间断管理,并且对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建筑给排水系统现场的综合质量水平是在每一道工序以及每一个项目中,通过对施工方案的优化来采取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案等等来创造出来的。所以在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的现场管理中,必须让现场管理的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来进行仔细严格的全方位质量控制。尤其是对于即将进入现场施工的原材料,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按照相关检查试验技术规范,按规定的要求来进行比例和频率方面的抽检,为了确定是否满足建筑施工的质量要求,只有满足了要求才可以进场。

总结:

建筑工程的给排水施工具有复杂性与系统性的特点,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得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这样就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了一定的影响,甚至也会对施工单位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以及负面影响。通过对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施工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最终采用合理的措施来对其进行预防与控制,能很好的保证给排水管道材料的施工质量以及对一些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像对管道的堵塞情况进行处理,对给排水的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最终来确保整个建筑工程可以很好的完成。

参考文献

篇13

1.1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对居民生活的作用 现在大多建筑对给排水的要求都比较高,不仅要有良好的设计而且必须有很好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对于一些高层用户来说建筑给排水一旦出现问题带来的麻烦就会更多。一般的建筑给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厨房、卫生间的供排水,主要是为人们生活提供正常保障,而且给排水的施工质量还对卫生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

1.2 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对消防安全的影响 现在建筑中对消防安全和消防措施的安装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于建筑来说主要就是防火安全,而要保证灭火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就必须保证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质量。目前我国建筑中的有关消防方面的设计有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技术、气体灭火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利用水来灭火,而在这些技术的运用中最重要的就是给排水的保证,一旦火灾发生各种灭火系统能够立即投入使用。

1.3 建筑给排水质量对于节能的作用 由于给排水施工质量的问题,导致一些管道漏水现象的发生,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如果给排水工程在施工中施工质量有足够保证或是在施工结束后的漏水检验中能够发现这些问题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漏水现象发生,因此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对于节能方面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2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常见问题

2.1生活给水方面 第一,水表安装出现的问题,现在许多建筑为方便抄表而影响建筑美观,一般都把各楼层用户的管道总阀以及水表设置在了建筑首层的公共地方,而且没有较强的防护措施。如果把所有水表布置在一起,会因为管井尺寸不足或是施工技术不佳造成水表之间距离过小,给抄表和维修造成很多不变,而且如果表线布置的有问题也会影响水表的正常运行。

第二,生活水池排水管道管径选择不当,而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一些工程的排水管道的管径小于进水管道的管径,出口直接深入集水井内,如果这样设计的话一旦出现水位失控,就不能够保证多余的水可以从排水管道顺利排出。甚至还会导致积水回流,污染水质。

2.2消防给水方面 消防方面经常出现的就是管道的选用和安装出现的问题。现在一些建筑商为节省成本,会将塑料给水管道用于消防,或是将给水管道和消防管道混用。但是塑料管道在受热之后强度就会较低,假如发生了火灾塑料管道会因为强度过大出现损坏,不能够保证消防水的正常输送。还有就是有关方面消防栓安装的不合理,有许多建筑中的设置在墙壁内的消防栓上没有设置过梁,长期之后就会造成箱体的变形,箱门打开受阻,在火灾发生时不能够在最快速度内打开消防栓,影响救火的时间。

3 建筑给排水施工监管的主要措施

3.1施工前期阶段的监管 在施工前期阶段主要就是认真了解施工设计安排和一些材料的选用。其中首先就是对建筑的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阅读,充分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要求,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严格按照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展开施工。另外还必须做好有关材料的采购工作,建立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确保所用材料达到相关的标准。

3.2 基础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监管 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主要就是保证管道系统的铺设不受影响。特别是在给排水系统的引入管和排出管穿越建筑物基础处、地下室和地下构筑物外墙体处时,一定要检查是否按照设计要求预留了孔洞以及是否设置了应有的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