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涉外护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材料选取科学选材是泛读教学成功的前提。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而言,泛读材料应是简易读物,符合其认知水平,并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泛读内容要广泛,涵盖各种文体及题材。应根据泛读材料选择原则以及英文报纸优势,从最新的报纸杂志以及英文网站寻找泛读材料,使泛读材料难度略低于精读教材,扩大泛读量,内容应选择学生喜欢的逸闻趣事和热点人物。
2.2教师指导首先,泛读教学前,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泛读目标。只有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流利的阅读者。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熟练使用不同阅读策略开展快速阅读。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在基本阅读技巧方面的引导,使学生熟练掌握某一项或几项阅读技能,例如略读跳读和寻读[2]。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课下阅读。因为泛读课每周只有两课时,课堂时间有限,大量阅读需要学生课下完成。所以,为拓宽学生视野,教师应指定阅读范围,给其布置阅读任务;同时监督学生阅读进展并核查其阅读效果,使得课外阅读真正有效。
3教学阶段划分及技能训练
3.1第一阶段:加强阅读技巧及技能训练
3.1.1推测上下文中词义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猜词义主要是利用上下文同义和反义关系,对词义进行猜测,对整个句子意思进行猜测,需要利用积累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知识。
3.1.2找主题句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首尾和段落中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通常情况下,一个段落表达一个主题,不同段落表达不同段落主题。段落明显位置出现主题句,剩余部分则围绕该主题进行说明。整篇文章的主题,主要是通过这些主题句表现出来[3]。所以,各段的首、尾句是了解文章意图的重点。
3.2第二阶段:提高全文意识,加快阅读速度本阶段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指导,教会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词句意思以及字面意义上,逐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增强语篇意识,扩大词汇量是这时期教学的重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快速限时阅读,注意泛读的方法。有了第一阶段的基础,第二阶段对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要求更加多样化,需要训练推断、预测、跳读等多种技巧。
3.3第三阶段:限时阅读和强化提升阅读理解率高、理解速度快,是判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指标。要达到这个指标,必要的方法指导不可或缺。常用的解题步骤为:首先,用最快的速度浏览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其次,先看问题的考查方向,判断试题的不同类型;最后,认真阅读全文。对于需要依照各种信息做出推断才可以找到答案的题目,必须努力寻找隐含的信息词和关键句。根据信息词来综合全文主旨和作者态度,反复辨析,最终得出答案。
篇2
广告媒体形式的创新,就一些三四线小城市来说,其丰富程度远比不上一二线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如受制于地方政策与技术水平等,衡水这座小城市暂时还没有形式较为新颖的单透膜包楼广告、天花板投影仪广告、真人LED显示屏广告等。事实上,因为户外广告多依附于已有建筑实体,它是最容易进行媒体创新的,这就是结合媒体所处环境、广告表达内容,借助科技实力提升表现水平。做到这一点,至少可从三方面努力,一是依赖于技术的创新使广告内容与受众形成互动,促使广告由单向传播转为互动传播。这样做既可增加受众对广告信息的认知,也便于实际测量户外媒体的传播效果。二是借助移动物体使固定传播转向移动传播,即以人或特定移动工具为载体,进行产品的户外流动展示与传播。出租车车身广告、真人LED显示屏等均是。这种媒体形式因其移动性、灵活性、多区域影响性等特点可以极大地吸引受众注意力,提高广告传播效果。三是根据环境创意媒体,借助造型、内容、色彩等多方面的设计与运用,使媒体和谐地成为周围环境与景观的一部分,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三户外广告的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一些制作粗糙、技术含量低且具某种负面作用的媒体形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较为先进的富含较高技术含量的媒体技术形式。换句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道理,在广告业界包括户外广告也适用。从业者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所拥有的创新技术与先进设备的竞争,从刻字机到喷绘机,从传统光源到LED等,无一不是如此。所以,要想使自己的户外广告做好、做大,不断产生新的魅力,就需要及时更新设备、采取新的技术手段,这也是户外广告不断推陈出新的生命所在。
四户外广告的经营创新
户外广告经营理念上的抱残守缺,如观念陈旧、模式粗放、业态老化等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制约发展空间,被城市发展边缘化等。这就需要一个经营理念的创新,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做出与时俱进的思考。做到创新:
(1)广告业者必须要顺应时展潮流,树立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共同发展的产业发展观念,使户外广告自觉融入城市环境与景观之中,成为其基本元素与组成部分,以做到与社会环境和谐共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最终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共赢;
(2)广告业者必须引入现代产业经营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探索适合城市户外广告经营的创新模式,做好社会变化与市场需求研究,尤其是受众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研究,根据新的变化了的市场情况确立最为优化的现代经营模式;
(3)户外广告直接展现给受众的是它的业态表现形式,但随着社会进步与受众审美情趣的发展,这种业态形式也必需做到与时俱进,以强烈的时代气息引领受众审美潮流、和谐其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否则就可能会成为城市垃圾,传播效果无从谈起;
(4)广告业肩负的社会责任也使广告业者应努力实现户外广告与城市同步发展,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共同繁荣而努力。
篇3
1.2护士:
承德附属医院、承德市中心医院、唐山市医院、承德中医院、承德市妇幼保健医院、滦平县医院、滦平县中医院、丰宁县医院、隆化县医院、隆化县妇幼保健医院、隆化张三营镇医院等不同临床科室的80名护士。
2研究方法
2.1文献调查法:
通过文献调查法,了解有关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研究,根据2007年新一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根据国家高职高专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以“精练、实用”为特点,“必需、够用”为原则,走访学校生物化学、其他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资深教师,共同研究。确定高职护理专业36学时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
2.2访谈法:
走访上述学校的生物化学和其他基础学科的资深教师,确定生物化学本学科和后续课程需要的内容及其使用情况;广泛调研上述各医院,对护理人员的培养要求,确定生物化学中岗位需求的内容及利用率,调整课程设置。
2.3行为研究法:
根据上述确定的36学时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分配及访谈结果和车龙浩、赵汉芬,李宗根分别主编的教材,编制: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本学科和后续学科需要情况调查表(教师用卷)和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护士用卷)。调查表中频繁应用指每月应用≥6次,常用指每月应用≥3-5次,偶尔应用指每月应用≤2次。
2.4问卷调查法:
向上述3所学校的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和护理专业课的教师共60人,发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本学科和后续学科需要情况调查表(教师用卷);向上述11所医院不同临床科室的护士80人,发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及临床应用情况调查表(护士用卷);无记名填写、三天之后回收,有效卷分别为58份和75份。
3结果
70%以上的护士和教师认为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维生素概念、分类、命名、生理功能及其与辅酶;水的摄入与排出;钠、钾、钙的代谢;酸性物质、碱性物质的来源;生物转化的概念与意义;胆汁酸生理功能这些知识点频繁使用。6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血糖与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症;氨代谢与肝性脑病;水的生理功能;电解质的生理功能;酸碱平衡调节;黄疸等常用。5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一般代谢、血红素代谢过程;酸碱平衡生化指标;常用肝功能检查与物质代谢的联系等知识点偶尔应用。50%以下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知识点偶尔应用。
4讨论
4.170%以上的护士和教师认为蛋白质、核酸、酶的结构与功能等知识点频繁使用,是因为蛋白质、核酸、酶、水,无机盐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与其它基础课和临床有着密切的关系;维生素与临床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尤其是维生素的分类、来源、生理功能、缺乏症及构成的辅酶,由于酶的结构与功能与临床联系较多,故酶的概念、特点、酶原、同工酶内容,编写大纲时作为掌握内容,教材中作为精编内容。
4.2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再加上社会等因素,三高病人、心脑血管病人越来越多,所以6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血糖与糖尿病;血脂和高脂血症;氨代谢与肝性脑病等知识点常用,把这些内容作为学生熟悉内容。4.350%以上的教师和护士认为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一般代谢、血红素代谢过程等知识点偶而应用,这就要求代谢过程简明扼要地编写,要求学生懂得重要步骤和结果能满足后续教学即可,作为了解内容。
4.450%以下的教师和护士认为偶尔应用生物氧化和核酸代谢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知识点删除。
4.5结论及研究成果
4.5.1结论:调查结果可以作为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依据
4.5.2研究成果
4.5.2.1编写“高职涉外护理专业18学时的生物化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表及要求”。
篇4
1.2实施方法
本研究中高压注射CT造影剂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和碘帕醇。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在增强CT检查前30min到达放射科等待,此时向患者询问相关的既往静脉注射史及药物过敏史,并向患者介绍所使用的造影剂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选取患者较大且弹性好的血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1)对CT造影剂外漏的预防护理:
①血管的评估与选择。
在给患者注射造影剂之前,首先应对患者血管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比如静脉血管发生一定程度的硬化、老年患者血管的脆性增加、血管太细、可能并发四肢水肿等情况,这些都会增加造影剂外渗的可能。因此,在选择血管时应十分注意,选择患者管腔大、回流好、富有弹性且易固定的静脉进行给药,避开关节附近的部位,以免因患者的动作而导致针头移位造成造影剂外渗。一般采取患者的手背静脉、前臂浅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同时应避免选择近期反复穿刺的静脉。
②静脉通路的建立。
在进行增强CT检查之前,首先要建立好静脉通路,采用生理盐水进行穿刺操作;患者在接受手背静脉穿刺时,应告知患者绷紧皮肤,可减少疼痛感;穿刺应避免在同一部位进行重复穿刺;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进行造影剂的注入。
③穿刺针头的选择及固定方式的确定。应选择静脉留置套管针,在穿刺成功后,用普通胶布固定头皮针软管,用宽胶带固定针翼,对于不合作的患者,加用夹板进行固定。
④造影剂的注射速率。
造成CT造影剂外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高压注射器注药速度快,压力高。因此在满足CT扫描条件、不影响扫描结果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造影剂的用量和注射速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CT造影剂外漏的产生。
⑤对患者进行宣教。
在CT造影剂注入前,应向患者告知可能会出现造影剂外渗的情况,并对造影剂外渗的临床症状及出现的不良后果进行描述,让患者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保证针头的固定。在注入造影剂过程中,患者如出现疼痛,应立即告诉医护人员,停止注射。
⑥实时监测观察。
静脉通路建立后,应注意静脉通路是否通畅,有无回血现象存在;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等情况;在高压注射器开始注射造影剂前,先高压注射盐水,观察静脉穿刺部位及患者情况,确认无异常后才离开。(2)并发症的护理。局部肿胀,对患者有肿胀症状出现时,应告知患者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及淋巴管中淋巴液的回流,并用50%的硫酸镁溶液冷敷患处24h,24h后可热敷,一般2~3d后可消肿。
1.3观察指标
1.3.1心理状况调查
采用信度、效度较好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程度进行评分,SDS和SAS均有20项,每项分为1~4级,最高分80分。SDS的总粗分是量表的各条目得分之和;量表的标准分为量表的总粗分乘以1.25,当量表的标准分大于或等于53时,则认定该患者有抑郁的情绪;抑郁指数为患者总评分除以80,0.50~0.60为轻度抑郁,>0.60~0.70为中度抑郁,>0.70为重度抑郁。SAS的总粗分是量表的各条目得分之和;量表的标准分为量表的总粗分乘以1.25,当量表的标准分大于或等于50时,则认定该患者有焦虑的情绪;焦虑指数为患者总评分除以80,0.50~0.60为轻度焦虑;>0.60~0.70为中度焦虑;>0.70为重度焦虑。
1.3.2满意度调查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以数字评分法,分值0~10,非常满意护理工作记作10分,不满意护理工作记作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干预后外漏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外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CT造影主要是通过高压注射器静脉高速注射造影剂,因此存在一定的造影剂外漏的危险。其原因在于CT扫描速度快,造影剂的注射速率高,在较短时间内即注射完,冲击力强;此外,作为造影剂的碘海醇和碘帕醇是一种高浓度低渗性药物,具有黏性强和阻滞性高的特点,发生外漏后,进入皮下组织间隙导致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发生变化而失衡,细胞内水分在细胞外渗透压的作用下可被吸出,使得细胞发生严重的脱水而导致死亡,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加之护理人员操作不熟练,血管的选择及穿刺方法不正确均是导致造影剂渗漏的主要原因。患者遭受造影剂外漏所带来的并发症同时,还会给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对并发症的治疗显然是不利的,可能会加剧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早期及时的预防与护理高压注射CT造影剂外漏显得尤为重要。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已经应用于临床,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临床基础护理,深化临床护理专业的内涵,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的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的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内涵: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保持患者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是一次从管理方式到服务模式与内涵的改革,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的深化,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后患者的SDS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后患者的SDS与SAS评分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此外,本研究显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后患者的造影剂外漏发生率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明显减少造影剂外漏的发生。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篇5
1.关于课题提出
1.1 课题界定:
涉外护理专业:面向国内外护理职场,培养具备国内外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先进的、国际化的护理理念、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熟练的外语表达能力,毕业后能在国内外综合性医疗机构服务的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国内外通用的专门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研究概况:目前,我国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涉外护理本科、专科、高职以及中专4种培养形式;另一种是短期培训培养模式,如国际护理英语培训班。为适应国内外医疗市场的需求,我国各大中专医学院校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开办涉外护理专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师资条件、教学方法、学生选拔上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探索。长沙卫生职业学院认为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临床护理的通才及涉外护理的专才,即学生必须具有普通护理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又具有适应涉外护理岗位的专长,在获得相关国际资格证书之后,可以在国外从事常规护理工作;宁夏医学院在课程设置上强化涉外护理专业英语特色,英语总学时达到了1040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25.4%,增设了护理伦理学及多元文化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承德护理职院采取“走出去”提高和“请进来”培训的方法,“走出去”即派遣多名领导和教师出国考察访问,实地了解国外有关院校护理教育情况,使自身办学行为尽可能与国际接轨;“请进来”培训即让美、英、澳方合作单位派遣外教来校讲学,其主要任务除强化学生口语外,重点是培训教师。
国外研究概况:在培养护理人才出国就业方面,菲律宾、印度等国家的表现一直非常积极。菲律宾是护士输出第一大国,他们在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已获得不小的成功。菲律宾官方语言是英语,其护理教育的内容和理念受美国影响较大,整个医疗及教育体系都与美国相衔接,如菲律宾大学的护理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时间与美国护理院校相符。其护理理念、护理程序运用以及护理操作技能等方面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教学方法上常用小组讨论、情景教学,戏剧表演、课外活动、临床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所以菲律宾护士在美国等国家很受欢迎。
1.3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明确提出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订单式”培养人才,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走出一条与社会融为一体的发展之路。涉外护理专业就是在该指导思想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时尚” 专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护理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全球共有300万护士的需求量。护士在国际就业市场前景良好,但国际护理市场对护士的语言、能力和素质要求也很高。国际护理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实习、学生的选拔等多方面都基本成熟,具有许多可学习借鉴的经验。发达国家的护理教育已经形成了从初级到高级、从继续教育到正规教育、从预防医疗保健护理人才培养到护理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比较完整的护理教育体系。由此可见。如何培养我国的涉外护士毕业生达到国际护理对人才标准的要求,使之能直接、顺利输送到国际护理市场就业,或是到发达国家继续专业深造,我们必须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考核评价方式、学生的选拔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涉外护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个性人才,打造拔尖人才,以真正实现与国际护理人才市场及国际护理教育的对接。
2.关于课题研究
2.1 课题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学习可以分为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两种层次。建构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途径。
2.2 研究目标:
以学生为本,通过课程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团队建设、创新优质生源选拔等实践活动,构建新的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实现职业教育的“订单式”培养。
2.3 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现有涉外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配度,尽力实现优化;
(2)建立高素质的涉外专业专门教师队伍,优化其人员构成;
(3)进行针对教材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实践。
2.4 研究假设:
(1)建立新的课程模式:“3+1+1”,即:
3:基础英语及应用能力培养+专业英语+西方文化知识
1:医护基础课程(部分科目双语教学)
1:医护临床课程(部分科目双语教学)
(2)打造优质、高效教师团队:英语教师+专业双语教师
(3)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目标:英语+专业+技能(EMS)
证书目标:医护英语等级考试+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雅思考试(MII)
2.5 创新之处:
目前,我国的涉外护理专业尚没有形成比较科学的、系统的、真正与国际护理对接的、得到护理界公认的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内的护理教育沿用医学的教育模式。呈现出近医学,重视学生医学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造成我国护士护理理念和人文情感上的严重欠缺。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应当具有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国际意识,具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能力,具备国际化知识结构和提高适应国际交往和竞争需要的能力素质。因此在培养目标定位上、课程体系上、实践教学环节上与国际护理对接,构建适应国际护理就业市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突破国内涉外护理专业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护理教育现状,将有利于打造护理特色专业品牌。
3.关于课题实施
3.1 研究思路:
在“尊重个性,拔尖创新”的理念下,认真研究分析本院涉外专业目前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优质生源选拔、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师团队打造等环节的实践活动,构建科学的、面向市场的涉外护理专业创新人才模式。
3.2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掌握目前国内涉外护理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的现状及成果,并加以有效借鉴。
2.访谈法:参观兄弟院校,交流学习,了解兄弟院校目前涉外护理专业建设现状(包括招生选拔、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施设备、教学场地等)。
3.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及教师对涉外护理专业现有课程设置的看法及教与学的结果。
4.归纳分析法:通过上述的调查、讨论,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分析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改良评价机制。
5.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按照新的课程模式,带领团队全面铺开教学改革,构建有效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3技术路线:
本研究周期2年,即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分为准备、实施和结题三个阶段。
3.4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12.1—2012.4)
(1)查阅文献资料;
(2)成立课题研究组;
(3)制订详细的研究方案,并进行修订和论证。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2012.5—2014.9)
(1)现状考察:市场调查、发放学生及教师问卷以及到兄弟院校调研等,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现状,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2)理论分析: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教育理论,分析目前课程及教学存在的;弊端;
(3)建立新的课程模式:“3+1+1”
3:基础英语及应用能力培养+专业英语+西方文化知识
1:医护基础课程(部分科目双语教学)
1:医护临床课程(部分科目双语教学)
(4)建立优质、高效的“英语教师+专业双语教师”团队,实施教改;
(5)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EMS+MII。
篇6
2.1 EPS的内涵。
EPS指的是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针对于专 门的门课或是专业而设定的英语,EPS教学的 针对性很强,它是以能力为向导,与一些日常的 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教学科目。EPS教学有很 强的针对性,针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制定出 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更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342求,EPS教学制定出与实践相适应的的学习任 务并以此为依据3吉合学生的能力,制定出相应 的教学方式,从而更有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保 证学生最大限度的学会知识与完成任务。
2.2 EPS教学对医学护理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涉外 英语教学,护理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与国外 人士之间的交流上有充分的交流水平才能更好 地进行与医患之间进行交流,及时的了解患者的 病情。英语护理专业的写作水平也是尤为的重 要写作不仅仅涉及到的是广泛的医学知识,尤 其是对知识的运用。因此,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 目的就是为了重点的培养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专业知识的应用加 入到日常的英语知识的学习中,会使学生体会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3传统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3. 1教材问题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都 是采用的公共英语教材进行授课,公共英语书中 所讲的知识都是一些人文、地理或是社会方面 的不仅词汇量上巨大,并且文章的篇幅很长,很 难理解。所讲英语内容与医学护理专业没有任 何的关系,对涉外护理学的学习没有很大的帮 助对一些想出国进行医学护理工作的学生来 说,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并且也是极为的不利。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 说,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帮 助,同时也可以提升老师的的学习能力,使老师 掌握专门的医学护理与专业的英语教学。
3.2课程安排不当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学 生的探索精神我国医学护理涉外英语专业的学 习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在课程安排上不能满足 学生的需求在就业方面也不能做出及时的调整 与改革在课程上的安排缺乏专业的指导与科学 性的规划所以说屆内医学护理专业的学习仍 然处于停滞不前的地步不能满足涉外护理职业 的需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大的差距。
3.3生源素质低在国内传统的大学中,生源队伍范围很广 泛,既有本科生又有专科生,所以英语水平也是 参差不齐本科生在英语学习上要比本科生强一 些,所以针对英语教学又有一些区别,但是归根 结底依然是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职业相关 的英语教学很少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由此可 见,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完全的不能适应国际的 需求,适应社会的发展,传统英语教学在涉外护 理方面的教学中已经逐渐的迷失了方向。
3.4师资队伍薄弱在国内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师资队伍均是英 语专业的教师,但是这些教师对医学护理专业英 语知之甚少,无法用科学的语言为学生疑难解 惑。虽然学校仍然有一些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 教师,但是这些教师的英语水平也不足以胜任涉 外英语知识的教学。一个学校师资队伍的落后 是很难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专业知识学习到更多 的社会技能的。并且针对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 异,中国传统的老师对西方文化了解甚少,无法 与西方的老师教学水平达到一个层次,因此,无 法胜任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
4 EPS教学理念的引入
4. 1 EPS教学理念EPS教学指的是专门英语教学,是针对不同 的专业不同的人群所开设的一种教学方式。二 次世界大战之后,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 密切,在经济、教育、技术等的发展上也在日益庞 大所以EPS教学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球的 发展,而引进的一种专业知识技能的英语教学。
EPS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水平 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水平的教学模式,把英语作 为一种工作工具更好的发展社会。
4.2 EPS教学改革
4.2.1突出专业化EPS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更好地 在工作上发挥英语的作用,因此,EPS教学的核 心内容就是需求分析有一些特定的专业与职业 对英语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就要对传统的教学 模式进行改革,在专业课的讲解上直接使教学与 专业挂钩彳艮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设计以及 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优 化产业结构与教学内容。医学护理专业的产生 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国际接壤,加大与外国友人的交往所以真对医学护理专业 的学生就应加大学生的英语技能着重培养学生 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突出教学的核心内容,力口 大培养力度。根据国家对涉外护理人员的需要, 加大涉外人员的培养力度,适当的增加专业英语 的课时4寺别是针对于护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口 语、写作、听力等方面的培养満足社会对涉外护 理人员的需求。
4.2.2创新教学模式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 国所以针对一些传统的思想还是很深入人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 成的,但是为了跟进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需 求EPS教学不得不被引进。在传统的英语教学 中,传统的语法、句式翻译等都是让学生死记硬 背,没有一些的实用性,导致现在有些学生甚至 连一些最基本的日常交流用于都不会说。传统343英语知识的教学,在课堂上老师是主角,但是进 行EPS教学改革之后,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发 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口语技能 与交流能力。在EPS教学中,主要的还是通过 实物演示、真实的护理操作、多媒体讲解等技术, 将医学护理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生动的讲解,从 而使学生对护理英语有一个全行的认识产生学 习英语的热情,从全方位上提高医学护理专业英 语的运用。
4.2.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EPS教学模式的引入,对以后老师教学来说 不仅仅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能力上的挑战,涉 外英语教学不仅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专业英语 知识,还要有专业的医学护理知识。所以作为 EPS教学的老师餘了自身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 识之外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对于传统的师资队 伍进行调整厘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措施在 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老师也在不断的跟随外国 老师学习不但进行知识方面的培训,还要进行 语言方面的培训。同时学校对于医学护理专业 的涉外英语教学也应投入大量的资金,全面提高 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丨g养一支具有高端知识技 能的教师队伍。
4.2.4创造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针对学生的评价 体系一直是单方面的试题监测,因此,为了更好 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弓I入多方面的评价手段,使平时的评价与终端评 价进行结合,最终全面的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情 况。例如:平时学习中的提问、日常作业、论文、 曰常护理操作、课堂演讲等都可以列入多元化评 价的范畴中,最终结合期末考试使得学生的成 绩在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从 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篇7
一、ISPN简介
ISPN是卫生部人才中心同CGFNS(美国外国护校毕业生国际委员会)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组织的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报考条件为已通过护士执业考试但尚未取得执业证书的应届毕业生或者已取得执业证书的护理人员。ISPN考试采取计算机考试形式,使用语言为英语,题型为以临床实际工作为背景的客观题,包括多项选择题和选择性问答题,比如多个正确答案、图形和表格。考试资料由CGFNS提供,所有题目均由考试专家设计,旨在衡量考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应用护理理论的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总题数共165道,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考试完毕后实时联网提交试卷。15个工作日后出成绩,考生可通过CGFNS官方网站()以及ISPN中国官方网站()查询成绩及证书发放信息。ISPN项目的引入旨在为国内护理从业人员和医疗机构引入先进的国际护理人才测量标准和工具,同时也让国内护理院校和护理教育工作者更多地了解目前国际护理教育体系、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我国护理教育和实践水平,使中国护理真正实现与国际对接。
二、我国考生在ISPN考试中遇到的瓶颈
1.专业英语词汇量欠缺。国内教学比较重视公共英语教学,大多数院校都把CET-4以及CET-6作为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医护专业英语教学。国内各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大约有三个学期,而专业英语课程仅有一个学期,有的院校甚至没有开始专业英语课。这种英语课程的设置直接造成学生专业英语词汇量的匮乏,导致学生在国际护士执业考试中无法准确地理解题意,影响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2.护理文化存在差异。现代护理强调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因此我们护理的人是一个集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文化为一身的整体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即便是相同的民族个体间也存在不同的信仰和喜好。护士在护理患者时要了解个体间的文化差异,因人而异提供跨文化护理。
3.考核范围和内容差异。我国护士执业考试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和儿科护理学,ISPN考核范围主要包括五个传统的临床领域即成人护理、儿童护理、母婴护理、精神护理和社区卫生护理。ISPN的考题采取整体综合性考试而非各科分科考试,考题涉及更多的临床中常发生的问题,以患者的需求为基本框架,侧重于判断应用能力和疾病对人体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而不是疾病本身及学校学习的理论概念。其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能力水平、患者需求、整合过程,另外还会涉及沟通交流、法律、伦理、文件管理和教学等内容,其中患者需求又涉及四大部分,即安全有效的护理环境、健康促进和维护、心理完整和生理完整。
三、原因分析
1.教育理念落后。我国护理教育受医学教育模式的影响,重视对学生的医学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时至今日,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仍没形成体系,造成了我国护士护理理念和人文情感上的欠缺。而国外发达国家对护理人才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已将人文护理理念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体现了护理专业以人为本的特点和护理的人文主义精神。
2.师资力量薄弱。涉外护理师资短缺,大多护理教师没有参加过ISPN考试,也没有在国外进修的经历,甚至于没有参加过ISPN的相关培训,其专业素质和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3.课程设置不合理。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本专业的特殊性和实践性。在课程比例上,医学基础课和公共英语课比重偏大,与专业课及专业英语课之间的比例不合理。“重专业,轻人文”思想仍没有根本改变,而在国外,人文课程已成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教学方法单一。国内教学还是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理论与实践脱节。而在国外多采用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实训基地匮乏。实训基地基本是国内各大医院,无法亲身体会国外医院环境中的规章制度、文化以及与患者的沟通。既便是增加了英语护理查房也远不能让学生在实习期间就适应国外护理环境,造成学生在校学习所得与实际国外护理理念和文化的不对接。
6.考核标准不一。国内护士在校考核包括护士执业资格证考核均侧重于疾病本身以及学校学习的理论概念,而ISPN考试则更多地涉及临床中常见的问题,侧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实践能力。这种考试标准的差异让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比如,国内的护理知识命题:静脉输液时以下哪些表现提示有药液外渗?而国外考试则侧重于解决问题,它们会这样设计问题:一名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输液部位苍白、发冷、水肿,基于这些发现,护士应该怎么办?该问题就需要学生首先准确判断出该患者出现了外渗,其次要认识到继续渗出会给周围组织带来更大的危害,最好的方法是立刻停止静脉输液拔掉针头。
四、对接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改革涉外护理人才教育模式
1.培养和组建涉外护理师资队伍。学院应建立激励机制,制定长效培训教育机制,组织相关学历层次高、外语水平好的老师参加ISPN课程培训,还可聘请国外教师来校讲学,国内护理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等方式加强师资培训,为老师提供后续教育保障,保证老师具有国际护理教育理念和专业素质。
2.深化目前护理课程改革。课程内容需参照ISPN考核标准,减少医学专业课的比例,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建议增加精神健康护理、社区卫生护理和人文与法律课程的时数,以丰富国际人文科学和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将传统的以公共英语教学为主的课程设置改为以专业护理英语教学为主,把公共英语融入专业英语教学。还可考虑选取英汉双语教材或国外护理教材,可以学以致用,提高护理专业英语水平。
3.改革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改变传统的讲授为主的单一方法,融入PBL、角色扮演、调查报告、情景式教学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
4.搭建国际实习平台。开辟国外实习基地,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为学生成批量的人才输出开拓渠道,让学生身临其境,锻炼其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5.参照ISPN考核标准,改革考核方法。对接ISPN考核内容,更新原有的出题理念和形式,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基本框架的试题库,采取案例考核,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而非仅停留在对理论的记忆层次上。
参考文献:
[1]曲典.我国ISPN课程开发与发展趋势[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3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1:4.
篇8
随着涉外护理专业的开发建设,护理英语教材种类版本繁多。大多数学校直接选用上市教材或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编写教材。但目前国内的护理英语教材,没有先进的理论指导进行编写,没有把握护理全球化的趋势,几乎没有一本教材能够涵盖国际护理理念和临床护理技能。护理英语是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时运用的语言,护生应具备与医生、病人及家属交流的技能;能用英语制定护理计划,书写护理记录的能力。现有的市面教材大多存在的问题是:内容陈旧,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内容设置无层次,教材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学生学完护理英语后不能达到涉外护理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具备国际护理的能力,更不能直接与国际接轨。
2 护理英语教材编写应体现的特色
2.1 普通英语和专业英语相结合
普通英语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即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特点是是为了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整个语言学习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打好语言基础。而专业英语则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通过英语背景知识的学习来提高专业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体现了学习英语的工具性。“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给合起来,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或者说与另一个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起来”。
2.2 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相结合
我国的英语教育长期以来坚持人文素质的本质,但一味地强调教材编写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就会忽视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求,使外语教学脱离实际,学生毕业后不能满足现实世界的需要,更谈不上直接与世界接轨。其实素质教育本身就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两个方面。护理英语教材就可在这方面做出尝试,选材时尽可能做到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结合起来。
2.3 应试技巧和学术能力相结合
英语学习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满足继续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具体到护士岗位,护士应具备与医生、病人及家属交流的技能;能用英语制定护理计划,书写护理记录的能力。这就要培养学生英语学术能力,而非一般的应试能力和技巧。听力的材料,阅读的文章,学习的课文,无论在长度还是难度上都不要人为地加以控制,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到实际交流中的真实语料、语篇。在编写教材,设计练习时也应尽可能接近实际真实的任务。“实践证明:教材过易有时要比过难更可怕。它引发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懈怠,面且是学习资源的浪费”。
3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护理英语教材编写
下面,我们就基于认知语言学,运用图式和框架语义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护理英语教材听说和读写部分的编写,以期编写出一本能满足时代和学生需求的“好”教材。
3.1 图示理论视角下的听说部分教材编写
(1)图示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首先提出“图式”概念:“图式指过去的反应或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具有主动加工的特点,能够积极把新信息同图式表征的旧知识加以联系”。根据图式理论,图式是已知事物或信息存储于人脑中的背景知识或知识结构。大脑中的背景知识或知识结构,即现存图式在输入信息的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大脑接收到新信息时,信息并不能被马上理解,而要先设法找到大脑中的现存图式。如果新输入信息与大脑中的现存图式相匹配,理解就可以顺利进行。但若大脑中没有与输入信息相匹配的图式时,理解就会遇到障碍,不能顺利进行。大脑在不断接受新信息输入的同时也会不断建立、修正并补充其现存图式,形成图式群,即在大脑中形成―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
(2) 图示理论对听说内容编写的启示。
在图示理论的指导下,护理英语教材中听说部分的编写,要能使学生具备在临床工作中与医生、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英语沟通的能力。教材编写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通过听或是观看护理工作情境的对话,操练各种护理情境的句型,模拟实际护理的对话练习等完成听说学习。认知心理学家一般把图式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学生具有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Carrel认为:“对于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要想激活有关图式,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语言能力”。现有的护理英语教材大多内容设置没有层次,对教材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够。因此,护理英语在教材编写上首先应关注语言材的“难度系数”对进行合理地编排。内容图式指的是内容范畴,是学生头脑中的主题背景及知识结构。“熟悉话题并拥有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比掌握词汇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护理英语教材听说部分的编写必须保证主题内容的丰富。护理知识的范围可以包括人院与出院,生命体征,药物与过敏试验,重症护理,临终病人护理等。要满足学生丰富和完善其大脑内容图式的需要,教材编写“课文的题材越丰富,学生学习的兴趣越大。所学到的语言知识也就越全面”。除具备语言图式和内容图式,要理解大脑中的输入信息还必须依赖形式图式。丰富和完善大脑中的形式图式,学生就可以对新输入信息的组织安排进行预测,提高文本信息的吸收和同化速度。因此,听说部分在编写选材时要特别关注各种常见的听说形式图式,并对其进行有机的编排。根据图式理论编写的护理英语教材,学生学会运用大脑中激活的相关图式对文本不断进行预测,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水平。
3.2 框架语义基础上的读写内容编写
(1)框架语义理论。
Charles Fillmore是框架及框架语义学研究领域的核心代表人物。框架是“具体的、统一的知识结构或经验的协调一致的图式化”。Fillmore认为要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必须要有一个概念结构,它为词在语言中的存在和使用提供背景和动因。框架是一个概念体系,其中的概念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要理解这一体系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必须深刻理解整个概念体系,介绍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激活所有其它概念。用框架语义的方法进行意义描写和句式分析会涉及到原型(prototype)和视角(perspective)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原型概念在理解范畴、语境和背景这些概念时很重要。Fillmore认为,意义所依靠的框架或背景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他将这种背景称为“原型”。“视角”是人们看问题的角度,如例(1,2):
Tom bought an old book from Mary for ten pounds.
Mary sold an old book to Tom for ten pounds.
这两个例句从不同视角描述了同一个交易过程。例(1)从买者的角度来看交易,例(2)从卖者的角度来看交易。语义与场景相联系,场景经过语言使用者的视角进入语言并与语义发生联系。框架语义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对外语教学及英语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意义。
(2)框架语义理论对读写内容编写的启示。
篇9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2.依据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
确立以典型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训练。将临床护理五大典型工作情境中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五大学习情境和十个学习任务,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入院接待、病情评估)、用药护理(用药前解释、用药后观察)、手术护理(术前告知、术后观察)、生活护理(卫生评估、生活指导)和出院护理(出院告知、出院指导),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护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所学行业的运用情况,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英语对话的机会,且内容要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可通过恰当的医护对话、请学生介绍病房情况或鼓励他们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情景活动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合理调整各项活动,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从语言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转贴于
4.开发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和涉外护理工作的高级医疗护理人才,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护理人才。因此,我们应据此开发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校本教材,使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与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相应的师资配备是前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大学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学生的专业,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应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挖掘现有的英语教师潜力,通过进修等渠道,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督促教师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护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状
护理专业是培养能从事医院临床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综合素养类课程,与专业结合较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课程应该服务于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专业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专业化改革,打破了大学英语一贯式、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有关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的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3.有助于促进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专业课程中需掌握的内容为主线展开,所有教学内容以专业工作职场要求为核心,将英语教学渗透到专业知识的不同章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英语知识,而且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知识,积累了大量的灵活运用专业英语的经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有利于完善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其他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并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10
1.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精选教材内容
目前医学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都希望今后能够成为一名有用的医护工作者,因此,教师要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医学课程的紧密联系,还应强调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与护理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体现系统解剖学的特点,全面了解人体的结构,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还要增加与护理操作、治疗、病情观察、抢救知识、护理诊断和生活护理等需要的应用解剖学内容。例如,在运动系统中,要重点讲解易骨折的四肢骨、常用注射的肌肉、易脱位的关节;在内脏系统中,重点掌握与常见疾病护理相关的内脏知识,如插胃管、导尿管等各种护理操作;脉管系统中,重点掌握与注射和急救有关的血管,如表浅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等。对涉外护理专业,则要求老师们应把常用的解剖专业英语词汇在上课时重点介绍给学生们。
2.重视体表标志教学
人体解剖学学习的是正常人体的结构,护理人员面对的是活的标本,掌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对以后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时要求学生对照自身和相互对照,进行体表标志的观察和触摸,并给学生讲解—些重要的标志在临床上的应用,使学生十分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中抽象的描述。如在讲骨学和肌学时,可以触摸一些重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例如胸骨角、髂前上棘、髂嵴、坐骨结节等;如学习臀大肌时就结合临床护理,讲解与肌肉注射有关的体表标志;学习关节时,讲解并表演关节的运动和脱位表现;讲解呼吸系统时讲解如何触摸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颈段气管;讲解脉管系统时,让学生找准并触摸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搏动点及急救时压迫止血点的位置;讲解视器时请同学互看对方的双眸,辨认角膜、虹膜、瞳孔、结膜和巩膜等结构。
3.重视解剖与其它基础医学学科的联系
系统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病理和药理等其它基础医学有紧密的联系。教师不能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进行深入的钻研,还要对其他学科加强了解,在备课和讲授中提高融会贯通性。例如通过了解胚胎学,联系胚胎发生,让学生理解器官的不对称分布。消化管在发生时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胰、脾、胃与肝分别处于的消化管左右两侧;横结肠和升、降结肠反折向上,位于十二指肠前方的冠状面内;与此同时支配食管与胃的左右迷走神经成为前后的位置关系。心在发生时顺时针方向旋转,导致心的2/3位于人体正中矢状面左侧,1/3在右侧。例如通过联系药理知识,讲解药物在体内的循行,有助于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的掌握。
4.病例式教学法的应用,将临床病例与解剖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
基础课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临床各科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实践打基础,解剖学除了是基础医学课,更渗透到了内、外、妇产、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等几乎临床的各个学科。在讲解解剖学知识的同时,联系临床,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肝门静脉侧支循环,解释肝硬化出现呕血、便血原因;讲解眼的结构,解释一些青光眼、白内障的眼部疾病;讲解神经系统病例有核上瘫与核下瘫,脊髓半横断损伤、内囊出血、脊髓灰质炎、桡神经损伤等。
5.重视画图
画图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多媒体无可比拟的,不但老师要自己画图,还要让学生也动手画图.画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等。例如在讲述最复杂的脊髓内部结构或者脑干内部结构过程中,画图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在讲解眼球壁、女性生殖器等,可以随讲随画,吸引学生注意。
6.重视标本模型考试
标本模型考试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督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解剖知识方面,更要重视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认识解剖模型和标本是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逐渐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要认真地对待标本考试,并将分数计入期末总评中。
篇11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翻阅我的自荐材料,为我打开这扇充满机遇的窗口。我叫李冬冬,是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届的本科毕业生,在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之时,请允许我向您做诚恳的自我推荐。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培养了我严谨的思维和良好的自学能力,教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上的学习,使我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验,进一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了动手能力 。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班级、社团活动,锻炼自身的策划、组织、协调、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四年的人际交往,培养了我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学校期间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到品学兼优,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同时坚持才重要,德更重要的做人的原则。
大学四年是我不断攀登的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然而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我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接受挑战的足够勇气相信一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贵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让我憧憬,希望能有机会加入贵公司,尽自己所能,为贵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
期待有一次能与您见面的机会。谢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年月日
大学生自荐信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阅读我的这份自荐书,古有毛遂自荐,今有伯乐觅才。如果能得到您的赏识与肯定那将对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我叫**,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主修汉语言文学。在校期间,我刻苦学习,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在专业课上取得很好的成绩,还选修了多门公共课程,提高了自身知识素养。并通过国家CET4考试,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教学应用能力。并在全国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获特等奖。通过以上实践过程的自我完善,我知道了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我渴望做什么。
我能做什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不会标榜我有多么能干,但我会用我的言行,去展示我的性格与个性。大学四年给予我的最大财富就是知道了我能做什么。对专业课的深切领悟,我能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四年的学习锻炼,我掌握了最基本、最实用的教学技巧;丰富的课内外实践,使我具备了一定的教学技能。我相信我不但是大学校园的强者,也一定能成为贵团体的佼佼者。
我不能做什么:我追求完美,所以我不能对工作中的错误保持缄默;我自信上进,所以我不能埋没自己的冲创意志和张扬的个性。
我渴望做什么:细心大方,热情大胆是我的性格,严谨灵活追求完美是我的个性,所以我决定把自己奉献给教育事业。我渴望加盟你们,是因为我深信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并且我渴望你们选择我,是因为你们决不会为做出这样的选择而后悔。
给我一个机会,我将还您一个惊喜;给我一次选择,我将使您梦想成真,如果我符合您的要求,真切希望您能给我一次实现心中抱负的机会。在此一并奉上我的简历,如承蒙约期面试,我将在您认为最合适的时间、地点准时赴约。
最后,再次对您的垂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祝您
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年月日
大学生自荐信范例
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
在那中国的大苏北,有我的故乡,九十年代初我出生在美丽的连云港。
对生活,积极向上;
对学习,勤奋自强;
对朋友,真诚交往;
对工作,激情万丈;
对未来,充满幻想。
这就是我,来自**建康职业学院涉外护理专业20xx届毕业生***。
在校期间,我是个十足的活跃分子,校园里经常出现我的身影。我不是班级干部,也不是学生会成员,只一个图书馆的勤工俭学工作,就足以让我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周末的闲暇,我也不会错过接触社会的机会,喜欢出去做一些兼职,体验工作的乐趣。
既然是白衣天使,就要懂得奉献。虽然无门无派,但是我喜欢跟随社团和青协走访社区以及附近的敬老院。我还曾在省中医院做过30小时的志愿服务。奉献让我深深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真谛,使我愈发喜爱这一袭白衣。
曾几何时,我还是个腼腆内向的小男生,是**建康将我从文弱书生蜕变成自信开朗的阳光男孩。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建康,给我一双翱翔的翅膀。此时此刻,我在这里,渴望贵院可以给我一个翱翔的天空,我一定飞的更高!
此致
篇12
3.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4.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现状与思考
5.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6.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
7.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8.从日本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看我国外语教学目标调整
9.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差异研究
10.《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
11.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
12.高校开展专门学术英语教学之瓶颈与对策刍议——以法律英语教学为视角
13.浅谈形成性评价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4.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
15.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策略研究
16.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减负提质
17.快乐尝试小班化英语教学
18.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
19.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语言学教学分析
20.浅析中职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策略
21.浅议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22.浅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
23.用“情”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24.基于交际法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5.浅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26.关于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27.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28.论“小先生制”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中的运用
29.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浅析
30.对初中英语高效教学的思考
31.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32.从中介语僵化看高职会展英语教学
33.从应用语言学视角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
34.中外合作模式下英语写作教学问题及改进措施
35.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36.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7.浅析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监控评价体系的建立
38.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能力的培养
39.英语语音智能测评软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
40.“对话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41.限制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因素
42.关注视障生特殊需要,开展有效英语教学
43.谈语篇分析理论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44.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45.论词源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46.初中英语教学提升有效性研究
47.雅思听力语料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作用
48.初中英语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19.交际性教学法视角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探究
50.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策探讨
51.幼儿园英语课堂常规教学思考
52.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
5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原则
54.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
55.如何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闪光
56.浅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优势
57.基于需求分析的IT行业英语教学研究
58.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一项基于反思性问卷的研究
59.注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60.互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61.论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62.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63.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64.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
65.对中国英语教学宏观模式的思考
66.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67.专业英语教学探索——计算机与网络的运用
68.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影视英语课堂为例
69.基于特征的生态英语教学效率评价方法探究
70.大班基础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探讨
71.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学新模式初探——南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纪实
72.基于ESP课程体系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连续体模型探索
73.建构和完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体系——一个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视角
74.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75.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翻译教学的个案研究
76.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新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77.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优化策略研究——基于澳门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学习行为特征的分析
78.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79.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误区——外语教学的哲学思考
8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实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语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影响分析
81.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
82.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83.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吉林大学直博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为例
84.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
85.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86.从中外合作大学学术英语教学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
87.交际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88.大学英语教学的动力机制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89.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90.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91.从教学要素角度探究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策略
92.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个案研究
93.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
94.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
95.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
96.外籍教师在我国的英语教学透析——一份中国学生问卷调查整理分析
97.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3
Abstract: Recently,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incomplete. Textbooks of Medical English are not scientific and out of date. This paper deals with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textbook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comes up with the relevant solutions.
Key words: textbook of medical English; textbook reform;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
1. 引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1999年9月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达到四级或六级后,都必须修读应用提高阶段的专业英语(Subject-based English,简称SBE)。专业英语为必修课。目前,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对医疗需求的标准的不断提高,医学和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之变化有目共睹。而使用中的高校医学英语教材普遍陈旧,有的已经重复使用了近10年。教材改革和新教材建设一直是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专业外语也迎来的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建设对于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医学专业英语教材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着教材的选用主观随意性大、教材建设欠规范性与科学性、教材的研究滞后等问题。因此,研发一套科学,系统、完善并且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一代医学英语教材教材势在必行。
2. 医学英语教材发展过程
现阶段,各医学院校主要使用的教材主要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的《医学英语》和2007年5月出版的《涉外护理英语》;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大学公共医学英语》和2007年2月出版的《实用护理英语》;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的《临床医学英语》等。
目前,学界对医学英语教材没有完整的梳理,因其不像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广泛的普遍性,所以教材改革和出版有一定局限性。综合各大医学院校教材使用情况,医学英语教材的使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模式的校内内部材料,以专业医学英语词汇为主,结合英语师资编写的内部教材[1]。
第二阶段:通过精读和泛读,熟练掌握语法知识和专业词汇,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基本保持传统教材模式,但在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配有录音带,但没有具体应用。
第三阶段:开始有语篇分析,并引入了分级教学。
可见,医学英语教材推新不及时,教材种类匮乏,且创新不足。另外,学界对医学英语教材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改革步伐刚刚起步。教材一般都由重点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教材编写缺少专业院校的参与,或参与度不足。医学英语教材与大学英语教材没有区分,专业性不强。传统的模式教学只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忽略教材分工,没有形成听说读写的系列化教材,缺乏新的编写理念,与之配套的音视频光盘和网络版教材略显不足[2]。
3. 存在问题分析
内容上,医学英语教材缺乏时代性和现实性。医学英语课文以医学科普和医学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为主。文章多采用国外原著,略加删节或改写。问题是教材缺乏时代性,所谓时代性体现在理念、内容和教学手段等诸方面。理念也就是修订的主导思想和落脚点。教材读写部分词汇量不够大,单词简单词组少;教材的听力与口语部分的实用性较差,学生听说能力提高得较慢。教材插图太多导致内容缩水。
教材缺乏特色和多样性。我国正规的外语教学始于1862年的,迄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经验。我国的外语教材应该充分体现中国的特色。文秋芳认为,英语教材可借鉴汉语教学的经验,采用以反问为主的选材体系。范文作为英语教学的范例,既是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的主要凭借,范文必须文质兼美,题材多样。医学英语应该包含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医学英语的教材应该包罗万象,而不是片面地认为医学英语就是医护英语[3]。近年发展起来的口腔和康复学科在教材中的或缺暴露了现在的医学英语教材的片面。
教材目的性不明确。教材目的是由最初的单向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发展到双向的用英语交流信息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和说的能力,由单纯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发展到既重视外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关注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3]。而现存教材多以专业词汇学习为主,当代的医学英语教材应以适应全球背景下的对外医学交流为目的。
现阶段医学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外语的教学略有脱节,使本应联系紧密的两门课割裂开来,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外语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发展,互相吸取各自教材建设过程中的合理成分和宝贵经验。专业外语教材闭门造车是无法顺应时代要求的,医学英语学习应该为专业课学习服务,有的医学院校也在尝试直接引入海外英文原版医学教材,而将医学英语课忽略或缩减课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这无疑证明了医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而一套与时俱进合理科学的教材是改革的根本立足点[4]。
4. 解决方案
比较全面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a system of symbols),是交际工具(a tool for communication),是思维工具(the dress of thought),是文化载体(the carrier of culture)。在编写教材时借鉴、吸收、融合并创造性地运用了国内外多种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研究成果,努力做到把国外先进实用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如,Communicative methedology, H.G. Widdowson theory, Chomskyan linguistics, Behaviourist learning, Cognitive code methods, Situational approach, Natural approach, Task based teaching, Problem-solving approach等)和外国长期以来所累积的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和经验,我国医学英语教学对象的英语现状和要求(needs analysis),与《大纲(修订本)》的具体规定和指标四者相结合。用一种比较全面的语言观研究医学英语教学,设计教材编写框架,编写教材。
教材选文应更贴近现实性,及时反映医学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选文应既有科普问题,也应包括国内外正式医学专业杂志上的典型综述、研究报告等体裁,从而便于学生尽早熟悉医学类英语论文体例、语言结构特点。每个单元可以围绕一个专业知识主题(theme),编选课文和设计听说写译综合技能训练项目。这种“以专业知识主题”为内容线索,编选“主题式”课文和设计“主题交织式”练习的方式,使语汇复现频率增加,便于记忆和联想,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渠道接触和吸收同一个主题的丰富语言现象和语料,操练和实践同一个主题的词语、句式、语言技能和功能意念。这有利于学生积累专业英语知识和提高专业英语应用能力[5]。
医学英语教材应以积累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和提高专业英语基本语言运用技能为目的,让学生从语言、词汇、句式、功能意念、语段、篇章、思维方式等七个层面上学习和积累专业英语知识,全面训练并提高听说读写译五种专业英语综合技能和交际能力。新教材的研发应该以人为本,以学生未来发展为依据,编写人员应该以第二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中国英语教学特色。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日益增高的要求,使学生尽快掌握在其专业领域内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又要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赢效果。
5. 困难预测
医学英语教材毕竟使用范围局限在医学院校,这就造成了医学英语教材改革的受重视度不足,从而得不到政策和资金支持。另外,可供医学英语教材改革的资源也有限,完全独自研发的自主教材不多,这也和师资能力有密切关系,各医学院校都没有足够重视医学英语,一般都是把医学英语作为公共英语教学的附属,更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相关教学。而每一次新旧教材的更替,对教师的要求都相应相高[6],从而造成一部分一线教师主观上消极对待新教材的改革。而教材的研发周期往往也是相对漫长的,需要多方论证,英语新教材的出现,正如其它新事物一样,众人对它褒贬不一,也给从事教材改革的同行带来的压力。
6. 结语
医学英语教材从数量上并不少,但在实际教学使用中,很多教材都大同小异,医学教材改革和新教材建设不能是为改革而改,而是踏实地研发出一套真正以人为本,以医学院校学生长远发展为前提的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一代医学英语教材。
参考文献
[1] 邵循道.医学英语园地第132期[J].中国医刊,1994, (5).
[2] 陈晓明.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思考[J].医学教育,2002, (1).
[3] 黄玲玲,于振健.英护班病理学教学方式探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