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化学课堂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学课堂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化学课堂论文

篇1

通过故事让学生懂得了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也让学生明白了生活中处处是化学,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惯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如在新教材(沪教版)中燃烧的条件是通过三个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而在旧教材(人教版)中则是通过白磷和红磷的一个对比实验得出的。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也往往采用后者作为补充实验,但几乎所有的教师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后便结束实验,却不知将它进行适当地改进。由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一思维定势:水能灭火,因此水火不相容。所以,学生便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白磷在水中不会燃烧”。如果能够将上述实验加以改进: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教师适时设疑:如果用一导气管将氧气通入沸水中与白磷接触,白磷是否会燃烧呢?(学生都会认为不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设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补充实验让学生用一导气管将氧气通入沸水中与白磷接触,同学们就能看到白磷在水中燃烧起来。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知识,而且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三、创设问题性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学堂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

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一瓶氧气,然后提出问题:集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得到的?由此引出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在实验室里,通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得氧气?同时向学生介绍并出示双氧水和黑色二氧化锰粉末。接着提出问题: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是否都会产生氧气?请学生做如下三个实验并观察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2)在试管中加入双氧水,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3)将实验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至此,教师再创设问题情境:双氧水中不加二氧化锰,会产生少量的氧气(有气泡),为什么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以后,会产生大量的氧气?请同学们考虑有哪几种可能性。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活跃,气氛热烈,情绪高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教学气氛达到。

讨论过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像二氧化锰这种物质叫“催化剂”。在实验室里,通常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来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加快了双氧水放出氧气的速度。教师此时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1)除二氧化锰外,有没有其它物质可以作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2)二氧化锰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这种说法对吗?促使学生从概念的内涵、外延去进行思考,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始终处于“愤悱”的状态中,学生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化学的实效。

四、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化学反应的实质”这一内容时,笔者让学生上课时表演,让学生演原子,先组合成水分子,随着笔者的哨声,学生化分成原子,再随着哨声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学生通过亲自演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竞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社会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氛围,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重过程,多鼓励。”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例如,在元素符号的教学中开展“看谁记得快”活动,在化合价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开展小组比赛,“比比看谁记得多”、“动动脑,我出题来考大家”等竞赛活动,把学生们的兴趣提高起来。通过课堂生动的竞赛,学生兴趣浓了,参与课堂的意识强了,学生也能更好地构建课内外的知识,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解决教学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强化,兴趣被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裘建浩.创设教学情境改善教与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6).

[2]陈伟,周志华.中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情景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教学研究,2005(6).

Abstract:Inchemistryteaching,cultivatingstudents’chemistrylearninginterestanddevelopingstudents’positivesentimentexperienceisthebasisoflearningchemistry.Therefore,teachersshouldcreatedifferentlearningsituationsandarousestudents’sentimentexperiencesoastohelpstudentsexperiencethesuccessandestablishtheconfidence,thustoimprovechemistryteachingquality.

篇2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化学教学是化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化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是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化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4.开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

美国学者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提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智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在“问题化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求异、勇于创新的气魄和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挫折教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和挫折的顽强意志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创新情感和个性品质。课程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展开,如何找出一种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在教学教研工作中体会到,在课程改革后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总之,教学课堂改革不仅仅在这几个方面,课堂教学的过程的不可预知性,要求我们还应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来应付教学的多样性,以此来提高实际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论文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培养学生应试教育化学知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篇3

二、机动使用课件,使化学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差异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性在于其头脑要领是微观与宏观的讨论,创建对微观天下的想象力是化学教学差异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也是其他课程不能取代的。而在中学阶段门生抽象头脑有了很大生长,但具体形象头脑仍有非常紧张的职位地方。在中学化学盘算机资助教学中,用动画体现化学应声的微观历程可以把分子、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原子或原子团体的分与合形象地、动态地展现出来,生动生动,吸引力强,能够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者处于自动学习的职位地方,形成直接学习的动机,增长偶然影象和遐想影象。多媒体课件在物质微观结构的展示、化学应声的微观历程的演示方面的直观性为我们在教学中架起了微观和宏观的桥梁,搪塞门生微观想象力的作育起着不行取代的作用。我们在举行原子的结构、水的电解、氯化氢的形成等知识点的教学中,都接纳了Flas,让门生在直观的觉得中形成自己头脑中的微观想象。

三、运用今世教诲技能对化学实验举行仿真演示,前进门生的动手本事

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发明的最浩劫题是门生的动手本事差,每次实验课,老师的大量精神都花在纠正同砚们的错误使用上,而且由于人数浩繁,老师不行能八面玲珑,照顾到每一个门生。为此我们在学校盘算机房中装了一个《化学仪器随意组合》这样一个小软件,门生在上机的时间就可以举行仿真实验演示。议决仿真实验的训练,再进实验室做实验,我们发明门生的动手本事大大的前进了。

四、使用网络上风,实现交互式和协作式的建构性学习。

篇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课堂教学评价必须适应这些变化。

1.为学而教,以学评教。

在教学活动中,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最终都会在学生方面得到体现。在“为学评教”问题上,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课堂内的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在“以学评教”问题上,着力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既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更要把评价重点放在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所起的作用之上。

2.重三维目标的落实。

三维目标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不但应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的落实,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和思考,关注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评教师的教学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在能否及时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所做、所说、所想,能否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和感受到了什么,能否为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能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

3.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先导。教师的角色应由重“教”向如何指导学生去“学”转变,由简单地呈现教材内容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恰当地选择和使用传统或现代教学媒体,也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整合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能否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宜的学习方法指导,能否恰当地选择和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是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的重要方面。

二、课堂教学各项评价指标的内容

课堂教学各项评价指标着重考查教师的教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

1.听课者(同行或专家)评价内容。

(1)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指标。

*教育理念——主要包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开放的教学观;坚持学科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及整合;坚持不断探索与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学科功底——学科教学基本功(实验操作、粉笔、铅笔、普通话、简笔画,恰当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本学科相关知识水平及教师自身习惯与能力;创造性地理解与把握教材的能力;知识传授准确无误。[*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际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教师注重自己教的方法与学生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其次,现代化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而且要体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教学任务——根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落实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重基础,学科特色明显。

*学习动力——创设和提供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善于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一直注意引导和调动学生,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科学方法——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重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教育。教学过程体现问题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给学生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与探究。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积极表达交流。

*人文关怀——运用恰当的教学评价激励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等的选择,均应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2)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指标。

*活动广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中的动脑、动手、动嘴、用眼等情况,另一方面是学生参与的广度。

*参与方式——学生参与方式多样,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群体间的交流协作、动手操作等。

*学生状态——浓厚的兴趣、较高的热情、饱满的情绪、强烈的求知欲。

*活动时间——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科学探究的时间。

*学习品质——善于倾听,很好地与他人沟通,能质疑发问,敢于表达不同想法和观点。

*参与效果——教学目标的达成,能力发展趋向的形成。

*生成状态——学生学习中的投入、认识提高的情况;是否伴有满足、成功、愉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学生的个性是否得以显现。

2.上课教师自评的指标。

*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科学方法教育的情况。

*落实情况——指导学生在学习中落实知识,提升能力的情况。

*教学创新——利用学科特色,进行价值观教育和教学中的创意突破情况。

3.学生代表对学习效果自评的指标。

*知识与技能——主要知识点的落实情况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否已较完整地学会了所学的知识。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过程,所用的学习方法是否适合本人的实际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参与程度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情况。

三、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使用和结果表述

1.课堂教学评价流程。

*评课者熟悉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研究和阅读教师教案,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

*运用座谈会或书面检测等方法进行课后测验与调查。

*评定课堂教学评价表(附件略)各项指标的达成等级。

*对等级赋值计算。

*写出评课意见并反馈。

2.数椐处理和结果表述。

对课堂教学评价表中的各项指标,用等级赋值方法计算后,再用等级表述评价结果。

*指标得分计算:

评价指标的等级赋值为优:95分、良:80分、一般:65分、差:50分。

指标得分=等级赋值×权重。

*评课总得分:总分=∑指标得分(所得总分按照四舍五入取整数)

*评课结果的等级表述:总分在95~86分为优、85~71分为良、70~56分为一般、55分以下为差。

*评课结果的定性描述。

3.评价方案的应用拓展和反思。

篇5

篇6

例如,在讲“铵离子的检验”时,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的实验,然后总结得出检验铵离子的一般方法。为此在开始演示实验之前,要突出强调铵盐能跟碱起反应放出氨气(讲铵盐性质时学过的)。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装有铵盐(氯化铵和硫酸铵)与氢氧化钠混合液的试管口时,试纸颜色的变化,能闻到什么气味,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或结果来回答,并由教师加以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这样通过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就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

使用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并未掌握有关实验的理论知识,在没有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观察实验时往往会忽略掉最关键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环节和实验的主要结果(亦即告诉学生观察什么、如何去观察),使学生能看懂实验,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感性阶段。

②在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不要急于做出结论,应通过谈话启发学生自己去做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前述有关铵盐检验的实验中,当学生观察到“试纸变蓝,有刺激性氨味”时,应启发学生思考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这是这种演示实验的理性阶段。

③要注意把实验中所得出的特殊(或个别)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或同类的其它对象)中去,使学生类推地掌握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例如,应把从演示“氯化铵和硫酸铵中铵离子的鉴定”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铵盐的鉴定中去,总结得出“化学上检验铵盐的一般方法”,这是对这种实验的归纳。

④应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的结论记录下来,或结合指导学生读书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以巩固知识。

二、验证巩固所学知识的演示实验

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是在讲授完新知识以后进行的实验。从逻辑上看,这往往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学习过程。教师讲课时,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结合使用各种直观教具讲授新知识,待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进行有关的演示实验以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先结合有关氧气制取与收集的挂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与收集方法,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先具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课堂现场演示实验室制取及收集氧气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进一步加深印象,提高当堂课的巩固率。又如,介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时,先通过复习碱的概念,指出氢氧化钙是一种碱,应具有碱的通性——使指示示剂变色,然后再演示把紫色的石蕊试液及无色的酚酞试液分别滴加到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中,让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以验证刚刚学习到的事实。

使用这种演示实验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演示实验前,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演示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来观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同时应该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即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

②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外,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收集到的是氧气?

③演示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敦促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如在演示氢氧化钙溶液与指示剂作用时,当学生观察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蓝色,而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红色”后,让其解释该现象,指出该现象所证实的问题。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篇7

众所周知,凡铁都有磁性,只是内部分子结构比较凌乱,正负两极互相抵消,故显示不出磁性。若用磁铁引导后,铁分子就会变得有序,从而产生磁性,这一现象就是磁化效应。相应说来,课堂中的学生本体都有渴求、探索知识的倾向,只是缺少引导。若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磁力(对学生的吸引力),将教学过程磁化,那么想来二期课改诉诸于课堂上的目标达成就不难达到了。

如何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磁化?我认为可以在教师、化学知识、课堂教学设计等几方面去实践。

一、教师要有磁性

教师无论是课堂的主体还是课堂的主导,要想将课堂磁化,变得富有吸引力,教师首要具备磁性。

第一,关注教师自身的仪表。多数人总希望看到美的东西多一些,因而教师的外貌、穿着、风度、气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磁化作用。怎么才算是美呢?对教师而言,无需英俊的外表,但要清洁的外表;无需昂贵的服装,但要整洁的套装。无需滔滔的辩才,但要饱学的气质,文雅的举止。

第二,教师要有悦人者的个性。美国心理学家杰D.贝尔指出,悦人者有使他人愉快的天赋。教师的对象是学生,应该换位思考来揣测学生的心理,用笑容来解决冲突,用笑容来肯定学生的点滴成绩。吉尔伯特.海特也在其《教学的艺术》一书中谈到教学的谐悦功能。他指出,“教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来自你所说的都被听取了的时刻,而这些听众不是一个个惹人生烦的恭维者,却是那些由你激活了的,又反过来启发着你的人。是的,知识有时是枯燥的,教学往往是严谨的,但是教师在课堂多展现些笑容,轻松一点、形象一点,用恰当的幽默缓和紧张或者沉闷的氛围,这些悦人者的特质能让学生很容易和他(她)相处,学生会被老师的这种特质所愉悦,所吸引,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地会被老师磁化的。试想一位是严厉苛求,缺乏耐心,善于挑刺、有着硬梆梆冷冰冰一副扑克脸的化学老师,而另一位是慷慨温柔,善于倾听、善于激励,洋溢着亲切和善、微笑热情的化学老师,哪一位老师能让你沉浸于他(她)的课堂呢?

第三,教师应有表演力。人们把教师明星式的表演对学生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称之为狐狸博士效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个有感染力的教师与他是否具有表演力有关。适度的肢体语言、抑扬顿挫的语音、相声演员般的“抖包袱”技巧,优秀教师把教室作为舞台。教师的表演生动形象,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表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维,牢牢的把学生聚焦到教师身上。我对此有深刻的感受。曾经在讲解《乙醇》之前的十五分钟,介绍诗人与酒的不解之缘。当讲到苏轼中秋月夜赏月写下千古绝唱时,我会在讲台上放上一小酒盅,以水代酒,筷子轻敲酒盅,轻声吟唱,渐渐台下学生应和,唱罢掌声一片。从那以后,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表演,达到移情的效果。

第四,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自己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学的经验是丰富了,但是年龄的增长,不知觉的拉大了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而年复一年的教学对象并没有多大岁数上的变化。如果教师能在课余与学生多交流,与学生一起娱乐、一起活动、甚至一起学习,给学生以温暖感,往往也能产生磁化效应,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自己人效应。同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也度过了磨合期,师生之间能进一步了解,在教学过程中会更加协调契合。

二、发挥化学知识自身的磁性

化学的理论知识是严谨的,抽象的。但化学知识源于生活,而生活又是鲜活的。因而,化学知识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美的因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教师应当把富有美的内涵的化学知识通过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对学生产生求心力,产生磁化效应。

第一,呈现化学知识的生动美。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呈现化学知识的生动美。例如,高一化学教材中有一节讲解“化学电池”,在教材中设计了“家庭小实验—番茄电池”。那么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种水果,甚至是各种饮料,做水果电池、饮料电池。学生会极为踊跃的去完成他们的杰作。无论是教材上对化学电池知识的处理,还是教师进一步的拓展,通过实验可以把理论性很强的化学知识生动化,让静态的教材生动起来,同时让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也鲜活起来,以深深吸引学生。

第二,呈现化学知识的形象美。通过实物可以呈现化学知识的形象美。在高一化学教材中有一节讲解“晶体结构”,在教材中给出了一些晶体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表象,但这仅仅是二维平面的呈现。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展示实物的做法,包括生活中常见的食盐、蔗糖晶体等,还有哈根达斯店购买的干冰晶体,自行制作的胆矾晶体,除上述外还从大学中借来一些五彩的晶体。当这些晶体传到学生的手中时,无不聚精会神的在观察,不时发出提问,为什么不同的晶体有时有不同的外部结构?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干冰表面怎么有白色气体?同学们七嘴八舌提出的问题,正是教材中要阐述的。于是结合着教材,顺着学生的疑问,一堂课很顺畅的完成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是一堂很能吸引他们的课。

第三,呈现化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美。不可否认有很多化学试题在编制的过程中过多的重视了物质本身的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一旦忽视了这一特性往往就成了解题失败的主因。一些思维敏捷的同学往往更愿意做物理题,因为只要思维清新、逻辑清楚,最后的成功手到擒来。化学知识也有连贯性,好的试题也只需要清晰的逻辑就能成功。选择优秀的试题可以呈现化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美。比如这道例题,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与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据此判断

(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_________(用A、B、C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________

分析,因“A、B、C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依据图变化:“甲+乙A”,可以推知化合物A中必有乙元素;又“甲+BA+C”,从生成物A反推出B中必含乙元素。当已推知A,B中都含有乙元素的情况下,再依据图变化:“A+B乙+C”,可以知道该反应是由两种含同一元素的化合物反应得到该元素单质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中同一元素不同价态“归中”至零价的反应。故乙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显示正价,在另一种化合物中显示负价,所以是非金属。从题目的分析来看,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要有清晰的层递的逻辑思维。这类优秀的试题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采取某些方式将书本陈述性的知识转为程序性的知识。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的知识易学易记但也易忘。相反,程序性的知识需要自己思维加工,学得时间相对长些,但遗忘的也比较慢。思维敏捷的学生往往不喜欢死记硬背,因而有时千变万化的物质特性就成了讨厌化学的因素了。

第四,化学知识的科学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包括了元素性质与变化的规律,使得原本纷繁芜杂的元素和谐统一。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为我们解释世界,预测现象提供了解密的钥匙,很好的展现了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同时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有磁性

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有磁性是指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合理,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首先,在审美心理学中,由黄金分割因素引起的心理效应现象,称为黄金分割效应。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的比便会给人一种美感。教师也应该考虑黄金分割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一堂课40或45分钟,满堂灌显然不行,要考虑知识容量。有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注意力在一堂课内大约20至25分钟,约占课时的0.5至0.6,约是黄金分割比。可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当考虑知识的授予量。比如,在新授课中,不妨考虑一下新旧知识比。若整堂课都是新知识的学习,思维容量可能会超出学生的可容纳的接受量。

其次,考虑不同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教学的单一过程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要给人以节奏感,舒急相间。因而,课堂教学不是单一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分为组织学习的过程、刺激学习的过程和检验学习的过程。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口述法、直观法、实践法的结合。通过讲授、叙述、图解、演示、实验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组织的学习过程。不同的方法取长补短,互相弥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刺激学习的过程起到了很好的课堂作用,衔接作用。通过问题讨论,有趣的材料背景,教师幽默的语言等很好消解了在学生注意力集中后带来的疲劳感,同时可以激发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是检验学习过程,时间分配上可以只有几分钟。通过简短的口头提问,习题练习,达到检测教学效果的目的。多元的,立体化的方法组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多些兴趣,少些倦怠,多些投入,少些沉闷,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渐渐的磁化效应就会体现。

参考文献:

①刘知新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②杨德壬主编,《中学教学全书》(化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篇8

一、创设的情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各类知识还比较局限,因此教师创设的情景力求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自然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探索,体会化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化学的价值。在化学教学中,现在特别强调从生活中的化学汲取知识,教材内容的设计需要更多结合生产、生活的知识,这就是体现这一理念的很好证明。教师在传授这些知识时,有利于学生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创设的情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但要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更能体现有效激发学生的化学思考,引导学生将思维聚集于情境所隐含的化学知识、化学方法上。举个简单例子,我们在讲授盐类水解内容时,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纯碱为什么称之为碱,它到底有没有碱性?下面的问题就顺理成章,用pH试纸检验一下,就可以得到结论;为什么会有碱性,又会引发学生去进一步探索Na2CO3在溶液中的存在情况,从而得到盐类水解的实质。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进一步积极探索。

三、创设的情景要结合学习的目标

学习情景是服务并服从于内容主题和学习目标的。教师所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应指向明确的、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在学习活动与学习内容之间搭建平台,同时本身又融入活动和内容之中,成为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更好的传授知识服务的,这一点不能有任何偏离。一节课中情景的创设并不是多多益善,而应该保持一个度,如果只为创设情景而冲淡了教学要达成的目标,那是得不偿失的。情景的创设只要为新知识的引入和疑难问题的解决服务就可以了,并不是每个知识点都去创设情景,这样既要保持动态生成性,又要保持静态稳定性。 转贴于

根据化学教学的特殊情况及教学的基本要求,化学课堂的情景创设可以按以下四种途径来实现:

1. 通过实验来创设情景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知识大多来自实验,知识点繁多且较复杂,不易记忆。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应该重视实验,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这一有效教学手段来创设情景,既能达到对疑难问题的解决,又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还可以通过实验的教学去体会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通过生活来创设情景

生活是学生化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学生化学知识的最大应用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景,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验、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化学史、发明发现故事等。现在不管是新教材要求,还是高考中的考点,社会、生活和化学都是热点话题,引导学生用化学视角、化学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学生认识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3. 通过联想来创设情景

化学学习,除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之外,还要重视掌握基本规律。在掌握基本规律的过程中,通过联想来创设情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拟情景不仅与真实事物有很大的相似性,还可融入丰富的情感,它比真实的事物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充分联想,学生在角色效应的影响下自觉地融入到学习情景中。卡通图片、流程图示、模型等,都可用于创设这样的学习情景。

篇9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得紧一点,直观一点,动手实验多一点,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更高、自信心更强。通过创设情境的化学实验,使学生主动参与化学的学习,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例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时,笔者这样创设问题情境;1.红磷和白磷是不是可燃物?2.为什么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而白磷燃烧了?3.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而水中的白磷?学生几乎是不加思索,立即回答。这时,笔者没有正面回答,演示了下列三个实验;1.一支燃烧的蜡烛用烧杯罩住后很快熄灭。2.用火柴能将纸点燃,而用火柴不能将煤点燃。3.蘸酒精的棉花用火一点就燃,而蘸水的棉花用火很难点燃。笔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说出自己寻找到的问题,比一比谁发现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看看谁找到的问题多。此时学生的情绪非常高,好多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蘸水的棉花等水蒸发完后能燃烧吗?将煤浇上酒精后能用火柴点燃吗?将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碳酸钠的烧杯中,再沿烧杯壁倒入稀盐酸,蜡烛会熄灭吗?将燃烧的蜡烛放在装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再沿烧杯壁倒入过氧化氢溶液,蜡烛会燃烧得很剧烈吗?液化气灶、煤炉为什么留有通风孔?……学生处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中,思维空前活跃,从而激发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设计方法开放激发创新意识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要以新理念为核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问题突破口,创设有效实验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中,笔者力争在讲完知识(或在新授知识前)之后,设计多种方法开放实验问题;在学习了“铁生锈的条件”后,可设计探索金属锈蚀的实验方案;在了解燃烧的条件后,可设计实验;探索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及受哪些因素影响。又如;在实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所学知识,笔者设计实验;探索检测附近的河水污染及空气污染等情况,这些都可让同学们去试一试。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按书本知识做的感觉和效果是不太一样的,通过方法开放,既能培养他们独立且科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他们实验、观察、自学、思维等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三、设计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潜能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实验能力培养,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实验模式,实验室由传统封闭转向开放,实验器材不是硬性给定的,而是由实验原理与方法所需器材,自己来选定,这样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了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潜能。

例如;在教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之后,笔者这样设计开放实验室问题;探索我们生活中铁生锈的条件,如何保护?

同学们在自愿组织学习小组的前提下,开始研究该问题,个个在挖掘知识,收集材料,甚至上网查询相关问题,然后分别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同学们得出实验步骤及现象;

取试管4支和相同的干净的铁钉4根,将铁钉分别放入试管中,其中配有软木塞两支试管。

试管(1);加入雨水,使铁钉的下半部浸在雨水中,上半部接触空气,这是参照试管;试管(2);放入无水氯化钙或硅胶,用软木塞住试管口,铁钉接触空气,但不接触水分;试管(3);加水并煮沸几分钟,除去所有溶于水的空气,并在水面上倒些油,形成一个密封层,铁钉接触水,但不接触空气;试管(4);加入盐水,铁钉的下半部接触盐水,上半部接触空气;观察现象,试管(2)和(3)中的铁钉不生锈,(4)中的铁锈多于(1)中的铁锈。

保护措施;采用表面喷漆、涂油等方法

笔者分别对同学们的实验进行一一点评,她们成功的喜悦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也提高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设计家庭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进行化学实验,由于在时间、空间及学生分组,受其它因数的制药,选择上都十分有限,尤其是学生的个性不能充分展示和张扬,思维的闸门未被完全打开,而采用家庭小实验,可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它对问题提出,资料查阅、方案设计、药品和仪器收集,现象观察与记录,不受时间制药,因此,开展家庭小实验,学生参与意识浓,思维非常活跃,同时学生创新能力强。:

例如;在教学二氧化碳制取之后,笔者引导学生设计家庭小实验,怎样自制汽水,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完成(或小组讨论完成),题目一展示,学生积极性可高了,个个跃跃欲试,在课后,查阅资料,反复研讨,同学们设计了好多种制取汽水方案,其中,一种比较好的是;取一个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容积75%的纯净水,然后加入少量果味香精和白糖,再加入2.5g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2.5g柠檬酸,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

以上家庭小实验,因陋就简,操作简单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富有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巧用实验,可以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使化学课堂活起来。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学习的平台,充满魅力的化学实验使学生成为化学学习和探索化学奥秘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成和群,评价学中的理论分析2004,8.

篇10

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首先演示向放有一高一低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三分之一水并振荡的实验,学生被现象深深吸引,这时及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低的蜡烛先熄灭,而高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学生会立即围绕问题积极的思维,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不难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和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的结论。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赞赏和肯定之后,紧接着提出: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甁加水振荡后为什么变瘪呢?学生的思维会更活跃,纷纷举手强答,请一位同学回答,并要求其他同学判断回答是否正确,全体同学的思维就会集中在此问题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然后继续提问:通过上面的讨论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学生会轻松的总结出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物理性质。这样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主探究的情况下获取知识。当学生沉浸在自我获取知识的喜悦中时,继续提问: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吗?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组探究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新的问题情景中来,充分调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看到四朵紫色石蕊染成的小花,第一朵喷醋酸后变红,第二朵喷水不变色,第三朵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也不变色,第四朵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体变红,而把变红的小花取出加热后又变紫。学生会对实验产生极大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的好奇心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探究意识增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最终得到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而碳酸不稳定常温或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接着提问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学生会立即在脑海中搜索已有的知识,明确利用澄清的石灰水,看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方法来检验,从而得出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的结论。就在这样层次推进,步步深入的提问中,以问题引导学生有步骤有层次地自主学习,并进行不断思考,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篇11

化学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理想化的教学模型和优化的教学“蓝图”,但是,由于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等因素,大大增加了化学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例如:课堂演示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学生突然发问超出所学的范畴或出现其它令教师尴尬的事情等,这些偶然性事情的发生,使教师难以按教案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教师在具备其它各种能力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也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能力;或在教学过程中面对意外发生的事情,敏感地洞察学生的思维,快速调整教学方案,采取新的措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机智作为教师的一种能力,目前在高师院校对学生的培养上还没有足够的重视,造成学生在教育实习或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深感这方面的能力欠缺。那么怎样才能具有较好的教学机智,以及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随机应变呢?

一、应用信息反馈原理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系统与其它任何系统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是否能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应用反馈信息原理作为主要手段,以便经常取得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系统做到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隹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脸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节教学,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快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注意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隹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甚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改变、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二、设计好化学教学系统。

化学教学系统的设计是化学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环节,根据化学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以及教学条件和环境,对不同层次的化学教学系统,规划出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预测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教与学的效果。要制定出教学行为的“蓝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做到博学精通,心中有数,以及注意对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回答和处理学生就教材内容提出的疑问,也才能就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例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卡壳了,怎么办?或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或变换角度等。这些都必须熟悉教材才能办到。

(2)要熟悉学生情况。教师在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储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对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关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向。

(3)要充分备课。备课实际上是在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例如,当教师讲到某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某个问题,学生会怎样回答,一般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最后该怎样归纳等等。如果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4)对演示实验有充分的准备。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演示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所演示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装置、所用试剂、溶液浓度、实验用品等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并从实验效果的直观性强、实验简易快捷以及确保实验安全等前提下做好预备实验。

(5)加强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知识就是力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的。因为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面,具有广泛的知识,才能对学生进行解惑,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问题。

三、掌握化学课堂教学的应变技巧。

课堂教学能否做到随机应变,常常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个方面外,还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品德等,对课堂教学能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方法。化学课堂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但一般出现较多的情况有以下几点:

(1)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2)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低,教学过程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和学生思维陷入“纯化”状态。

(3)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或远离主题,或龙头马尾,不着边际。

(4)对实验探索不足或设备条件不具备,导致课堂演示实验失败。

(5)学生求异思维活跃,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或教学进度的问题。

如何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调控,下面笔者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提出几种应变技巧。

绕道迂回,调节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扭转被动局面,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12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自主性探究、收集和处理信息,研究和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构建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仅仅向学生灌输所谓的探究学习的方式,还是真正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的能力乃至创新能力?笔者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上看到的是我们的教师似乎更在意凸现出探究性活动的基本环节。即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实验、解释与结论、表达交流,并力求在课堂上将上述环节体现得面面俱到,但却忽视了学生思维上的活动。有时给人的感觉是在解决问题时硬套上以上的六大环节,使探究性活动流于形式。

笔者认为《化学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根本的目的是在于改变过去那种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科学探究的方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应当是开启他们头脑中的思维活动,培养和树立其提出问题的质疑精神。许多学生在长期以来的管束式教育下,已经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往往在学习上缺乏主动质疑的精神,在课堂上不敢于,不善于甚至懒于提出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而情愿等待着老师去讲授,等待着老师去揭晓答案,指出方向,或者按照老师制定的实验方案去做实验,仅仅成为了一个操作者,成为教师操纵的一个傀儡,却没有真正投入自己的思维去思考我在干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出现学生实验做完了,学生却不清楚这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有些操作的意图是什么?不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等等问题。

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上实施探究性教学应当首先把目标锁定为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主动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疑的意识层面。只有这种主动积极地思维意识的觉醒,才能支配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的其他环节中,才能在探究活动中由细致观察而发现问题,因主动思考寻求寻求问题的方法。

二、关于探究的形式

如前所述,既然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只要是能达到上述目的的形式都是可取的,而不一定要在一个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探究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进行到。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某一个环节的探究。在这一个环节中充分地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探究,如在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时。我们首先提出了问题:怎样产生并收集CO2?同学们结合已有的知识写出了许多能够产生CO2的反映。此时探究的目的就集中到如何从众多能产生的CO2反应中选择出既能在实验室中到达到反应条件,又能产生大量连续且纯净的气体,还要方便控制的实验方案。在这里探究的形式就主要表现为课堂讨论。因为在课堂上我们不可能将所有产生CO2的反映逐一做到。而是结合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哪些方案不合适,找出其缺点。当我们将范围缩小到了碳酸盐与酸反应时,选取Na2CO3还是大理石与酸反应,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来得出:由于Na2CO3为固体粉末,颗粒小且可溶,与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控制,故选择大理石与酸反应。至于为何选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则通过实验可以很直观地看出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产生一会儿气泡后,气泡逐渐减少至没有。大理石上覆盖了一层白色物质,导致反应停止。

由此我们可看出,在一个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探究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并不拘泥于实验探究一种形式。

三、在课堂上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如何在化学常规教学的课堂上实施卓有成效的探究性活动达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去呢?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策略:

1、设计问题情境,吸引和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最大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吸引学习并激发其兴趣的问题情境是关键,我们有时在课堂上发现这种现象,即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学生热情不高,被动地按教师设计的方向去进行探究实验。这种情况下其思维的活跃度可想而知是很低的。因此在组织探究性活动时。首先要设计好问题情境,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吊起其胃口,使其产生要弄清楚的欲望。例如:

在讨论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时,关于较活泼的金属能将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规律却指出了K、Na、Ca三种活泼金属例外。学生不太理解。所以我们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事前不作任何解释,只是让学生猜测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什么现象。大多数学生都会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猜测会有红色物质出现。而当把金属钠块球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时,大家看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钠块变成钠球在液面上滚动,溶液中出现了蓝色沉淀,却没有红色的铜生成!这下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对产物的分析,以及为什么不生成铜的问题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了极大兴趣。下面再引导其分析蓝色物质是什么。如何产生的。以及安排大家通过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来搞清蓝色沉淀的产生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就很容易进行了。

2、从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来引入探究

在科学探究中,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进入探究的过程。而有些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这样就形成学生在探究的问题并不是他迫切希望弄清楚的问题。造成一种动力不足。而如果我们教师善于发现并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需求,或者说是其学习过程中的阻滞点则可极大地诱发其探究动机。

在上初中化学中的原子结构理论时,教材及大纲中并未要求讲授原子结构理论的形成而只要求记住原子的核式结构。然而在几届的教学中,发现每届学生都会提出相同的问题:原子结构为什么是这个核式结构?这个核式结构的理论是怎样来的?如何证明它的正确性?这里就是一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阻滞点”。如果不能满足学生在此问题上的认知需求,则会造成对此理论怀疑,也会影响对此知识点的识记,而抓住这个问题进行探究也许会有很好的效果。

于是我发动同学们下去查找高中教材,翻阅资料,找到关于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史资料。在课堂上从汤姆生发现电子到汤姆生提出的枣糕模型,从卢瑟福的α离子散射实验到其提出核式结构一一作了讲解。虽然这个过程中主要以老师讲解为主。但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循着前人的足迹,在思维上同样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索——解释结论”等过程。在这节课中,他们感受到了前辈科学家智慧的火花,也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思维上的启迪,使他们明白了化学中的理论都是有实验事实作支撑的,对其科学素养的形成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能使探究性教学取得实效。

3、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来构建问题情境

认知发展机制理论认为认知系统的不平衡或冲突状态是学校学习过程中内在的主要动机。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创设这种认知不平衡和冲突确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有利于维持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动力。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创设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和矛盾来构建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探究活动中。

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的教学中,在演示了向放有阶梯形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气体,蜡烛由下至上熄灭的实验后。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将一长一短两支燃着的蜡烛,用烧杯罩起来,哪支蜡烛先熄灭呢?在没有演示实验现象前,同学们都会依据CO2密度比空气大这一已有知识猜测短蜡烛先熄。而当演示现象与大家的猜测相反时,这就构成了与学生已有知识的冲突与矛盾。学生的情绪顿时热烈起来。每个人都提出了各自的猜测与解释。在大家的相互讨论中才发现两个实验中使蜡烛熄灭的CO2气体温度是不一样的,密度也是不一样的,热的CO2会上升,弄清了这个问题后再将这个原理迁移到生活实际中。对于在逃离火灾现场中应蹲着离开火场的措施,就不难理解了。

前例中关于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探究也是利用了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来导入探究的。学生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后遇到此问题时会理所当然地认为钠会将硫酸铜溶液中的铜置换出来。而当他们看到的现象与自己的判断相反时,探究的动机会大大增强。

4、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和失误是探究活动的良好素材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往往觉得科学探究活动的素材和资源不太好找,很伤脑筋。其实大可不必为探究而探究。如果我们明确了探究活动的目的关键在于提升学生的观察、思维、创新能力,在我们身边是会有许多探究的素材和资源。实验演示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和实验失误就是很好的探究素材。当实验中出现与预期现象不符的异常现象时,就自然引发出问题。而找出出现异常的原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猜测——验证——判断——调整——再试的探究过程,如:

在学习Cl-离子的检测时,加稀硝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排除CO32-离子的干扰,若有Ag2CO3沉淀生成则加稀硝酸时。Ag2CO3沉淀会溶解,在课堂上讲解时,为了说明此问题,向Na2CO3溶液中加入AgNO3作为对比。可是当向所得沉淀中加入稀硝酸时,沉淀却并未完全溶解。这显然是出现了异常。但如果抓住这个问题,把出现异常的原因找出来,也许坏事就变成好事。这也就变成了一次探究活动。首先大家猜测可能是什么原因:讨论后归纳成两个方面:

(1)可能是HNO3中含有Cl-或不是HNO3没有H+,验证的方法则是分别检测该HNO3试剂中是否有Cl-离子和H+

(2)可能是Na2CO3溶液中有问题,含有Cl-离子,验证的方法可用确认没有问题的HNO3再加入Na2CO3与AgNO3溶液反应后的沉淀中,看是否仍有沉淀不溶解的现象。

经过实验探究发现所用HNO3和Na2CO3中均含有Cl-离子,而这些Cl-离子从何处而来。同学们有的说是试剂使用时,遭到污染,有的结合查阅资料中提到的自来水经Cl2杀菌后会含有Cl-而联想到配制溶液时是否用的自来水而非蒸馏水等等合理的解释。

如上可见,实验中出现的失误甚至运用得好也会成为良好的探究活动素材,这对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也是大有裨益的。

5、探究性活动的课题应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篇13

据有关教育专家考查,中国学生与西方学生相比,基础知识较好,但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使得中国学生自信心弱,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缺乏,创造精神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和采取灵活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真正变成启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特别是在即将得出规律性结论之前,教师应有计划地及时组织学生讨论,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思考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铁”时,为了揭示铁生锈的原因,教师可首先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验思考铁生锈的各种情况,如在通常情况下,铁制品放在空气中就会生锈,可涂了油漆后就不会生锈;放在潮湿处的铁制品会生锈,而干燥的铁制品则不会生锈。然后经过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假设和实验方案。通过实例我们看到,运用假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对假设进行验证是十分必要的,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一般都是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的。学生在运用假设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经过收集材料、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种方法为多数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营造了积极主动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