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哲学博士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媒介传播方面的阻碍科学工作者
在公布自己的科研成果时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和社会的承认,传播效率并不好。网络上的科学技术往往会跳过专业机构的鉴定这一环节,可信度非常低,也增加了受众甄别科技信息真假的难度。在几乎与世隔绝的边远山村地区,人们主要是靠电视和校园里的学习来获取科学信息,一些先进的传播媒介以及有关于科学信息的杂志和图书并不能覆盖这些地区。在市场主义经济下,媒体大多热衷于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商业广告,并不喜欢、甚至不屑于普及和推广科学技术知识。
(三)传播者方面的阻碍
在传播者这个群体中,大多是文科出身,对科学技术知识了解得比较少,缺乏一定的科学素养,导致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科研成果中的亮点很难被他们理解和捕捉,那这些东西就不能被准确的描述出来从而出现在社会大众面前,这也影响了科研成果的有效传播。另一方面,科研成果能否得到有效地传播也有赖于科技传播者的选择,在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促使下,他们大多会第一考虑那些能给自身带来经济利益的科研成果,而成果本身所存在的学术价值往往不在他们所考虑的范围内,这也导致很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只能存在于社会大众所看不到的角落里。
二改进科技传播的对策
(一)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和多样的传播方式
在传统的认识里,科学和枯燥、无聊往往是划等号的,其实科学技术不但要讲清事实说明道道理,还要用美好的语言和文字来进行传播,因此,科技传播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述科学技术,把科学拉下神坛,让普通国民理解和接受它,同时要不断地探索出普通国民所喜欢的新的科技传播方式,改善科技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平衡的状况。积极号召广大的农村地区在村里建设图书馆,并给予补贴、支持和技术帮助,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学到科学技术知识。在少数民族地区增加科教节目,将优秀的科教节目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或者把科学技术知识也翻译成他们的语言,让科学技术以他们的语言的方式融入他们的民族文化,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改善他们的生活。
(二)健全科技传播法律法规,完善科技传播激励机制
依法治国的时代,国家要制定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科技传播市场,明确规定科学家个体、传播媒介和政府部门在科技传播中的权利和义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如果制定了网络在科技传播中的相关运作规则,规范了网络传播市场,那科学技术的大大传播就不是事了。增加科技传播奖励专业奖项,目前,我国的这种奖项真的是太少了,对科技传播者来说也是一种打击。科技传播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完善科技传播激励机制,不仅能提高科技传播者的社会地位,还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科技传播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
(三)提高传播者的传播效率
在高校开设科技传播专业,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科技传播的能力。同时,继续教育在职的科技传播人员,缩小他们与科学界的鸿沟,提高他们的科技传播素质与技能。聘请科学共同体成员担任最终的文案编辑或者与科学家建立长期的关系,让他们了解科技传播,也让他们把关科技传播,更好地推动科学技术的传播。
篇2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 此前英国媒体曾经报道,英国驻美国华盛顿大使斯恩瓦德曾帮助卡扎菲之子赛义夫撰写博士毕业论文。斯恩瓦德方面于4月2日对此正式予以否认。
据法新社4月2日消息,英国外交部确认斯恩瓦德确实在赛义夫留学伦敦经济学院(LSE)期间与其见过面,但坚称他并没有参与撰写赛义夫的博士论文。
英国《每日邮报》此前援引LSE消息人士的话称,斯恩瓦德对赛义夫的研究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并对赛义夫的作品提供过“积极的协助”。不过,该消息人士也表示,这种协助是非正式的,而且是合法的。
赛义夫在2003年获得LSE的哲学、政治和社会价值的硕士学位,2008年又获该校的哲学博士学位。
据报道,受到此次“论文风波”的影响,LSE正展开相关调查,该校已成立独立调查部门,调查该校与卡扎菲政府之间的关系。而就在上月,校长霍华德戴维斯因与卡扎菲的特殊关系而被迫辞职,他承认接受了赛义夫提供的30万英镑资金。
篇3
■ 焦点
1 复旦是否向网站出售论文?
复旦大学承认,鞠川阳子的论文确实提供给了“中国知网”,但“完全出于学术公益服务的目的”。论文稿酬由作者直接向杂志社领取。
复旦在声明中介绍说,2007年复旦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签订协议,加入《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建设。该电子杂志社由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教育部主管。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由该社“中国知网”实施网络出版。
鞠川阳子提供了一份交涉录音,其中一男子说,“中国知网提供的费用,研究生院也是拿不到的,而是交给了学校,不再给到学生个人”。鞠川阳子据此认为,这在事实上构成了学校出售论文。
复旦发言人说,有关人员不了解实际情况。学校与中国知网只有一笔论文采集费,“除此之外没有金钱往来”。这实际上就是中国知网给学校的成本补贴,每本论文10元钱”。
2 双方是否签订“保密协议”?
鞠川阳子介绍说,她在2009年10月完成复旦硕士学位论文,并同复旦签订了10年保密期限的保密协议。
她说,“现在复旦极力否认保密协定有效性,如果今天不承认,那就应该在入学时候就告诉我”。
但复旦发言人表示,如果学生要申请论文保密,必须是在论文开题时便同导师一起向学校提出。而鞠川阳子是在论文完成后向图书馆递交论文时才提出申请。“对于涉嫌要保密的内容,是有严格规定的。从申请单上看,鞠川阳子只是简单地填写了保密缘由为‘公司机密’,并勾选了‘绝密十年’,图书馆在看到该申请后,没有看到学校的涉密认证,认为不符合规范,便没有批准她的‘保密’申请。”鞠川阳子实际上并没有与复旦签署过保密协议。
3 谁有资格认定论文“绝密”?
复旦发言人表示,学校在鞠川阳子论文是否涉密的问题上有过调查结论,不能认为其论文涉密,校内也没有发现涉密管理违规。如果说有问题,那是校内行政管理服务有不到位之处。
鞠川阳子对“只有学校才能认定保密”的做法提出质疑。她说,“我公司的商业机密为什么需要你认定,我自己为什么不能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而复旦发言人表示,复旦是根据国家的保密体系走的,这不是学校是否尊重其公司商业秘密的问题,“这涉及现有保密体系衔接的问题,不是复旦所能解决的。”
■ 连线北京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论文是否涉密由学校定”
昨晚,北大研究生院有关负责人在电话中向记者解释说,北大也有保密论文,但是否属保密论文须由学校来定而并不是由学生来定。“在学生确定选题后,就会确定论文选题是否属于保密论文”。
依照北大《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及学位申请的保密管理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博士后出站报告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公开,定密申请一般应在论文开题时提出,涉密论文答辩不公开举行。
另外,在学位论文的保存和使用问题上,北大规定,在无密级的学位论文上,印刷本保存在图书馆学位论文阅览室,不提供外借但提供室内阅览服务;为存在馆际合作关系的兄弟高校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和交换服务,并保存交流档案。
篇4
葛瑞汉对宋学家程颢(程明道)、程本文由收集整理颐(程伊川)的哲学思想很有研究。他在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开始对这两位著名哲学家的思想产生浓厚兴趣,后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葛瑞汉1953年6月向伦敦大学提交其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两位哲学家:程明道与程伊川》,后又得到亚非学院的资助于1954-1955年在香港和日本游学一年。获得新资料后,葛瑞汉重新对博士论文初稿进行了修改,所成专著于1958年在英国正式出版。这本书为那些初次遇到中国十一世纪哲学思想挑战的学子们标明了起点,成为致力于这一思想研究领域的东西方学者的必读文献。该书以西方学者特有的视角,对二程的理学思想作了精湛研究。其特点有三:一是分疏了程明道与程伊川的理学范畴体系,阐明了这些范畴的意蕴;二是考究了程明道与程伊川哲学的源流,揭示了两种哲学的特质;三是比较了中国与欧洲哲学之异同,突出了二者之“异”。这部书不仅对新儒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作为研究北宋时期程明道、程伊川两位哲学家思想的最清晰、最全面的英文文献,至今仍然保持着其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葛瑞汉最为重要的汉学名著是《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该书从西方学者的视野出发,全面诠释了从孔子到荀子中国古代各家学派的哲学思想。中国学者李学勤在《论道者》中文版代序中指出的:在此之前,英国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学生主要从卜德教授的英译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得到有关中国哲学研究的材料,《论道者》的出版改变了这一窘迫状况。《论道者》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天命秩序的崩溃”,葛瑞汉论述了孔子、墨子、杨朱学派、惠施与公孙龙等中国古代各家学派的思想;第二部分为“从社会危机到形而上学危机:天人相分”,葛瑞汉首先论述了从孔子到孟子时期的政府、人性问题和儒家两部经典《大学》与《中庸》,其次论述了从墨子到后墨:理性功利原则的道德再锤炼;最后论述了从杨朱学派到道家庄子返归自然以顺天的哲学思想。第三部分名为“天人分途”,分别论述了道家老子、儒家荀子和法家不同的治国理念,并对世袭君主制进行了批判,对中国无政府主义问题和道家《庄子》的原始主义等问题进行了评述。第四部分“帝国与天人的再统一”,论述了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周易等中国古代宇宙论,分析了杂家学说及其儒学的胜利。
篇5
ZHONG Cheng-xiang
傅守祥博士的新著《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出版了,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审美文化研究领域很有实力的一项创新性成果。
这部专著起始于他的博士论文《欢乐诗学》,是他师从浙江大学T岱先生攻读文艺美学博士学位,凝聚四年心血铸就的,论文在盲审以及答辩时颇受好评;之后,他又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把形而上的学理思辩与形而下的现实审美文化思潮的演进紧密结合,潜心深钻细研,再费两载功夫,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而完成了题为《审美文化与审美范式研究》的博士后工作报告。守祥博士也因这项连续性研究而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的立项资助,出版时定名为《审美化生存》。
我作为他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有幸先睹为快,不仅深受启发,而且感慨万端。在物欲横流、世风浮躁,学术规范也受到猛烈冲击的当下,能如守祥者一方面以学子之孜孜求学态度,排除干扰,甘于清贫,坐冷板凳,做真学问,另一方面又怀赤子之满腔热忱,忧患天下,关注人类圣洁的精神家园的坚守,真是难能可贵,令吾辈肃然起敬。我衷心地祝愿他终生坚守住党和人民培养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神圣职责、人格良知和学术操守,再接再厉,奋进不止,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添砖加瓦、贡献微力。
守祥的这篇学理性、现实性极强的研究著作,我最称道的是有思想、有见解,其思维的锐敏和见地的独到,构成它基本的学术品格。面对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强势,尤其是现代化电子技术普及引发的信息革命,人类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同时,人文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多少专家学者和志士仁人都对此密切关注甚至忧虑重重。守祥作为知识分子的后起之秀,直面这种严峻现实,以深邃的理论眼光旗帜鲜明地指出这种受制于市场逻辑的大众审美文化“加剧了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延留了主客二分的精神困惑,消解了人文价值与审美意识的传统影响”。他主张进行一场“审美观念的探险”,目标是建设“新的美学范式与审美理念”――
研究资本与技术对大众文化发展的深层影响,透析“艺术终结”与“哲学终结”的内在背景,确认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转型意义与普遍价值尤其是对当代文化生态平衡的长远影响,调整视角从传统的形而上学范式转入新型的社会行为学范式、从哲学纵向超越的思维转入重视横向超越的想象、从封闭的本质论诗学走向开放的体验论诗学,剖析大众文化审美理念的文化美学、身体美学表现及其欢乐诗学构造,辨析审美泛化的形而下之轻与审美现代性的人性解放之重,以天人相通的感性想象和灌注价值理性的审美批判制衡技术理性与市场逻辑引导的轻薄与狂嚣。
这段话,概念叠加,内蕴厚重,可以看作是守祥从事“大众文化审美研究与哲学批判”的宗旨。其间的思想锋芒和学理色彩,令我想起了前辈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生前与熊十力先生对话的一句名言,十力先生深沉叹曰:“我想今后人们都不会思想了。”此语力透万钧,启人深思,在某种程度上已为今之现实证实,不幸而言中。但,有守祥们在,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之思便能代代相传,足可告慰前辈哲人的在天之灵!
篇6
1994年英国学者吉本斯等六人合著出版5知识的新生产:当代社会中科学与研究的动力6,论述了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转型,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1(Mode 1)与知识生产模式2(Mode 2)的概念。模式1指柏林大学创立以来的知识生产模式,致力于纯粹的科学研究,问题的设置和解决在学术共同体内特定的学术背景中进行。吉本斯等人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种不同于传统知识生产模式1的模式2开始出现。知识生产模式2跨越了模式1存在的学科边界问题,研究问题的选定和解决途径不是被设定于单一学科框架内,而是跨学科或多学科的。学术网络和无形学院构成知识生产模式2的源起组织和制度基础,因而,它是非等级、异质性的组织,形式灵活产的场所呈现出社会弥散的特征,来自各领域的要素被整合于知识生产的全过程,其解决方案同时包含了理论与经验、认知与非认知的成分,具有极大的-异质性.特征。[3]模式2知识生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现实利益,因此社会问责渗透到知识生产的整个进程之中,不仅反映在对研究结果的阐释和传播中,还体现在对研究项目优先次序的设置上。知识生产模式2区别于以往的知识生产模式1表现在以下几个特征:
1.知识生产更多的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者意味着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的宗旨、研究成果的传播都收到应用情情境的制约。
2.知识生产一跨学科或超学科的方式进行。跨学科是一个动态演进的知识建构的模式,问题产生于应用的情境中,并根据问题组成临时性研究团队。
3.知识生产的社会弥散化。知识生产的场所和从业者呈现出“社会弥散”和“异质性”的特征。
4.问责制与反思性。在模式2中,学术研究还必须考虑到研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考虑到知识需求者的要求,换言之,必须更加具备“反思性”。
5.扩展的质量控制系统。对研究质量的关注已经不限于知识本身,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或者政治的因素,质量成为综合的和多维度的概念。
二、我国的教育博士的兴起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改革
我国的教育博士起步较晚, 历史短暂。当教育博士学位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蓬勃发展的时候, 二十世纪末我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开始意识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 社会对博士生的要求日趋多样化, 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研究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而且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对高等院校的高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设立教育博士学位成了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关注的课题。他们, 陈述己见, 探讨在我国设立教育博士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 积极呼吁借鉴国外经验, 设立我国的教育博士学位(EdD)。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率先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99 年根据高等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对高层次教育管理人员的需要, 华中科大举办了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课程“大学校长博士课程班”, 在高等教育管理方向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与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积极探索, 开展了高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校长博士课程班的举办, 是对我国学位制度改革尤其是设置专业博士学位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其课程设置、培养方向和模式与北大的教育博士(EdD)基本相同。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课程学习和学位授予四个方面都体现了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新型要求。
1. 培养目标
模式2的特征体现知识生产更多的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因此北大教育博士(EdD)培养目标明确, 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研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及宽广的国际视野、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2. 入学条件
知识生产的社会弥散化这一特点体现在入学条件上,北大教育博士(EdD)项目招收具有硕士学位, 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任中层职务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员、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董事长和院校长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基础的教育行政 管理人员。
3. 课程学习
由于知识生产模式2中知识以跨学科或超学科的方式进行,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育博士(EdD)的课程由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及个人课程组成, 共计 30学分。必修课包括英语、与当代社会思潮; 专业必修课包括教育研究过程与方法、教育政策研究、组织理论与高等教育管理等; 限选课包括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中外高等教育史、教育制度分析、高校管理专题等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结束后, 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 按照学术范式完成大约5000 字左右的论文作业。另外, 邀请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学者举行讲座也是该项目的一大特点。同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一样, 北大教育博士 (EdD) 以群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教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的组成 部 分 。 修 读 方 式 采 用 在 职 学 习的方式, 学生也可利用全修的方式修完学分并取得博士学位。根据北大教育学院制定的培养计划, 学员首先进行两年的课程学习,以便系统、全面、深入掌握本专业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接触最新的学科前沿研究成果, 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但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指导和训导, 学生自身不同专业背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课堂研讨提供条件, 学生在相互间的交流中受益、提高,从而增加学员学习兴趣。
4. 学位授予
知识生产模式2对问责制与反思性和扩展的质量控制系统有了新的要求,北大教育博士(EdD)项目实行双导师制, 由北大教育学院与相关单位的有博导资格的各一位导师共同指导博士论文。学位论文是整个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完各门功课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准备 论文答辩。北大教育博士(EdD)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和淘汰制。学生须在两年课程结束后, 参加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综合考试以取得博士论文写作、答辩的资格。
三、启示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出现对我国当前的高校改革和创新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首先,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告诉我们,知识生产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学不能固守传统的以基础先行和学科驱动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知识,而应该强调对社会经济更多的回应和更多的服务。再次,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要求大学改变固有的办学理念,与各类企业、研发机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因此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与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尽管西方有人认为,随
篇7
提升研究水平、培育创新和实践能力是研究生培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英国较早迈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步伐,十分重视培育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应用能力,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具有国际水准的培养范式,尤其是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已成为世界典范。所以,英国研究生教育对完善我国研究生创新和实践培养机制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英国研究生教育历史
英国研究生教育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二战以前的萌芽与摸索阶段。19世纪初,英国仿效德国“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和“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开始研究生教育改革,先后经历了接受、忽视、规范阶段。在萌芽阶段,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形同虚设、不成体系,研究生不用住校、答辩和考试,只需注册并交清学费就获准毕业和获得学位。19世纪末,政府开始承担研究生教育经费,大学开始重视研究生培养,并通过推行奖学金制度和学位条例改革吸引国内外学生,从而初步建立起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第二时期是二战以后的深化改革阶段。在这一时期,英国政府成立了管理研究生教育的教育与科学部并继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逐渐形成了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培育研究生的多元化格局,培养模式也日益丰富,除了学术型研究生之外,出现了修课式研究生,整个研究生管理体制日臻完善。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因政府削减教育经费而有所延缓。直到20世纪90年代,“罗素盟校”成立和“迪尔英报告”出台,再次掀起研究生教育深化改革浪潮,政府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监督制度和简化签证手续,大学纷纷成立研究生院,采用学分累积及转换制度,积极开办国际化课程,加强国际交流,推行校企联合,最终有效推动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大大提升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二、英国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英国始终将培养研究能力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从学术道德、课程设置,到论文写作的环环相扣、实用高效的培养体系。
1.严谨学风下的培养模式多元化。大学的院系一般有专门用于检测学生论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数据库,各学院也会介绍相关学科的学术写作和规范,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相应学术写作规则和道德规范。培养模式也很丰富,其中,硕士分为授课和研究式两种。授课式硕士又分为转换和发展硕士。转换硕士是本硕专业不一致的学生,发展硕士是本硕专业一致的学生,修业均为一年。研究式硕士是在授课式硕士生毕业后继续学术深造的硕士。博士生包括哲学博士和论著类哲学博士,后者主要针对高校内部教职员工和校友。博士注册九个学期后就可以申请答辩,获得学位一般需要2-7年,约有1/3不能按时获得学位。
2.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英国大学针对不同社会需求预设不同研究生培养目标。硕士层面包括应用型的授课式硕士和创新研究的研究式硕士。博士需要具备独立的理论归纳、总结和创新能力;大学和科研机构一般都要求研究生参与实际教学和研究工作,并通过开设大量新课,扩大学生知识面。
3.考核制度健全。英国研究生教育考核包括教育机构和政府考核。教育机构进行课程和论文考核。在课程考核中,首先开设方法论课程,用于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每门硕士课程由平时作业(或小论文)+课程组成,要求两部分成绩都必须达到一个分数线,课程考核实行淘汰制,没有补考,不合格就失去学位。但是课时不多,大量时间让学生自主研究。像萨塞克斯大学的研究生一门课一周两课时,一次一节,分别用于讲授或讨论,每门课由专业团队轮流上课,保证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至于博士,大学每年组织考察团考核博士生的“检定报告”,考核失败的博士生将被淘汰;在论文考核方面,授课式硕士论文重点考察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无学术创新要求,研究式硕士则要求学位论文的理论创新。博士论文被要求显示理论验证、理解、组织、整合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导师要对博士生的研究工作加以评价,并聘请两名或两名以上相关领域教授(一般是校外和校内相关领域各一位学者)对毕业论文加以考核,博士生再通过答辩后才能获得学位。政府每4~5年对高校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科研经费进行评估,评估分为7个等级,3分以上的才能得到基金经费资助。
4.学术交流频繁。教育机构一般通过学术讲座来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比如在萨塞克斯大学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各系每周都有两个小时的学术讲座,一般邀请来自国内外名校的学者就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理论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使学术讲座成为催生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孵化器。与此同时,各系的研究生每周还有讨论会,一般安排在午餐时间,有专业教师到场指导,通过交流各具特色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有效地开拓了研究生的研究视野和提升了研究水平,一些导师还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5.严格导师制度。英国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能力和培养研究生创新的能力,一般要求导师的学科背景良好,拥有一定学术职务,所授课程被学生普遍接受;指导方式一般实行导师和助理双辅导制,导师一般1~2周与学生见面一次,主要负责确定学生课题,指导研究生展开研究的关键性和方向性问题,培养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审定和评价研究生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水平。像萨塞克斯大学,博士管理还实行双导师制,博士生一般都有主导师和副导师。为了监督导师工作,学校还配备了第三方监督员。
5.注重教育的国际化。20世纪80年代初,各大学纷纷采取措施,吸引世界各国优秀学生,甚至还提供了大量的“海外研究生奖学金”。目前,在英国就读的全日制研究生中有32%来自海外,而在萨塞克斯大学,这个比例高达50%以上。但是,自上世纪80年代起,英国对留学生采取了高额收费制度,甚至一些著名大学因为申请的学生太多,他们还向外国留学生收取板凳费,像剑桥大学甚至还向学生收取管理费、导师指导费等,结果导致国际学生人数减少。相反,来自中国的一些富裕家庭的留学却在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留学生的声誉,也滋长了一些英国高校师生之间请客送礼的不良风气。
6.教学研究的软硬件设施十分到位。英国的许多大学十分注重研究生教学与科研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像萨塞克斯大学就花费大量的投入用于优化教学与研究设施,其中,学校能基本保证每位博士生有公用办公桌、电脑,在博士生办公室配有电话、打印机,硕士生也有专门的公共自习室,教学楼每一层都有资料复印与扫描室;学校所有电脑都由IT部门通过网络统一负责管理全校网络资源,负责安装和维修电脑软件;校内正式员工和学生只需到IT部门申请一个账号,就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学校的任何一台电脑,打开自己的私人资源;每个教师都有独立的空间大小和办公设施一致的办公间,办公间都配备电脑、电话、一体机和少量桌和椅子,但是,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绝不奢华,突出了节能、环保、实用、便捷和舒适等理念。图书馆拥有大量的网络文献数据库,除了最小开放日,一般24小时开放,各系的科研秘书服务也十分到位,每天都会将科研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师生。
三、英国研究生教育对我国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启示
1.积极争取各项经费,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政府要通过定期监督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打破依赖政府财政支付的单一模式,鼓励校企合作,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弥补高校研究生经费的巨大缺口,但是,要注重引资的内涵能力,摒弃打着集资旗号,以钱卖学位、以权换学位的不良风气。以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的生活费为例,该校硕士生的生活费是每月以奖学金的名义仅发放300元左右给部分硕士生,调剂学生甚至没有这部分奖学金,博士按照国家规定,一月也只有1000元。结果导致许多学生迫于生计外出打工赚钱,严重影响了研究生科研能力。所以,高校必须要加强与社会联系,争取社会投资,以改善经费不足困境。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范管理和严谨治学,规范对全日制、成人学历研究生实行统一的学分、课程和教学标准要求,引入淘汰率,提高生源质量;加强校企合作,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完善和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细化招生、课程学习、考试、学位论文以及答辩等培养环节;改善科研的软硬件设施。
3.完善研究生导师制。规范导师选聘制度,实施公正合理、制度透明的导师竞聘上岗制度,聘任人品好、研究水平高和对学生指导能力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去行政化,赋予导师和学生自主双向选择的权利,改善师生研究环境,提供完善的办公设施,建立导师组,弥补单一导师制的知识局限性,使研究生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建立导师观察团监督导师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
4.加强研究生课程的国际化研究。开设体现国际观点的国际课程,拓展学生研究视野;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给研究生作相关学术报告,提升研究生学识水平;争取和投入大量经费,鼓励导师和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界交流、承担国际合作项目,扩大国际影响;积极招收国外学生,同时鼓励国内研究生去国外留学。
篇8
篇9
比金属强度更高、更耐腐蚀
金属玻璃做的手机外壳永葆光亮容颜,它做的高尔夫球杆,能把球送到更远的地方,它还能被轻易地塑造成造型精巧的微小器件!
金属玻璃的得名,来自其金属元素的构成,以及内部的原子又像玻璃一样无序排列。这种外柔内刚的合金材料,是近几十年来材料科学领域的“新贵”。上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Duwez教授第一次在实验室制备出这种新型材料。金属玻璃具有比金属强度更高(目前世界上强度最高的金属材料就是金属玻璃)、更耐腐蚀、更耐磨的优良性能,还有很高的弹性极限。
金属玻璃首饰是顶级奢侈品
目前能见到金属玻璃踪影的,多在航天、军工等高端行业。比如,金属玻璃的穿透能力非常强悍,常被用在坦克的穿甲弹上。
不过,别以为金属玻璃只和这些阳刚行当搭边,如果这种材料能普及开来,女性朋友一定会惊喜万分!因为,金属玻璃是首饰的最佳制作材料,比起金银等材料的首饰,金属玻璃做成的物件更加光亮、耐磨,不会留下划痕,能够永葆光鲜!当然,限于金属玻璃的生产成本,现在的金属玻璃首饰、手表,都是顶级奢侈品。
本论文的第一作者曾桥石说,如果金属玻璃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那么将来手机的外壳、手表的材料等等日常用品,都会使用这种高强度、防辐射、耐磨损的无敌材料。“说是无敌,一点都不夸张,从材料的性能推测,我们有理由大胆想象,金属玻璃将带来一场材料革命,金属玻璃将可以替代目前人类所使用的所有金属材料!”
《科学》:将在科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1995年,凝聚态物理奠基人、诺贝尔奖获得者P.W. Anderson就曾在《Science》杂志上说:“有关对无序玻璃态认识的问题,是目前凝聚态物理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这句话,被曾桥石打印出来贴在实验室里。
曾桥石说,从前对于金属玻璃的结构认识太少,导致在制造材料的过程中基本凭经验摸索,进展相对缓慢。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模拟和各种先进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的应用,帮助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有了进一步的发现。
篇10
美国技术哲学家米切姆区别了四种类型的技术概念,即作为客体的技术,作为过程的技术,作为知识的技术以及作为意志的技术。关于作为过程的技术,米切姆曾提出,工程师注重制造的一面,社会科学家注重使用的一面,而传统的人类活动就划分为制造和使用两类。工程师认为技术的基础内容是发明和设计[CD2]制造的原初意识,社会科学家则认为是生产和实用,技术的社会应用才是最重要的[1]。在此,米切姆已经把技术理解为包含发明、设计、生产、使用的不同阶段的过程。
东北大学远德玉教授是国内较早探讨技术本质的学者之一,1981年11月,远德玉教授参加在苏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术史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技术是一个过程[CD2]略论技术史与技术论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过程论的观点。1982年,远德玉教授在《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把技术列为科学的一个层次是不妥当的,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来研究技术与社会、生产、经济、哲学的关系[2]。1983年,远德玉教授又提出,技术是一个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技术在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面目[3]。1984年10月,远德玉教授向第三届全国技术史会议提交了题为《历史中的技术》的论文,分析了原始时代、工匠时代和近代技术的各自存在方式和存在特点,提出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对技术的不同理解,是由于技术形态的不同引起的;不同时期人们侧重于技术的某一形态,便产生了不同的技术理解。在1986年出版的《论技术》一书中,他进一步论证了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思想,并把技术是一个动态过程作了三方面的概括:技术是从无形技术向有形技术转化、从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的过程,是技术软件与技术硬件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是知识、能力、物质手段不断更新的过程[4]。2003年,在《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一文中,远德玉教授对技术是一个过程又增加了一条概括,即技术是目的与手段在动态过程中的统一。目的性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相应的手段也在变化,由此才有技术形态的变化[5]。
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思想,是理解技术本质属性的关键。在《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一文中,笔者从技术目的实现的过程性与技术形态转化的过程性两个方面作了分析[6]。一方面,目的性是整个技术系统发展的动力,是支配技术各要素的灵魂,技术的目的性指的是人们有意识地把某种自然对象转变为受人影响和被人加工、改造、控制的对象,使技术成为变革自然的手段,而不是指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在技术逐渐成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的过程中,技术目的性也逐渐地得到实现,即技术目的的实现也是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技术目的在技术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技术目的的变化就会导致技术手段的变化,由此产生技术的不同形态。由潜在的知识形态的技术到现实的物化形态的技术的转化过程,就是技术的目的性具体化的过程:从抽象的技术目的性转化为具有特定功效性的目的性,并进一步转化为符合特定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目的性。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本来就是表现为多种形态的,诸如知识形态的技术与物化形态的技术,有形的技术与无形的技术,潜在的技术与现实的技术,一品技术与多品技术,等等。技术形态的转化就是它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也是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由主观技术构想、创意而产生的技术发明是技术的初始形态,必须经过设计、试制和试验加以客观化、物质化,才能纳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去,成为现实的生产技术。而单一的生产技术仍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因为它只能完成产品生产的一部分或一个环节,必须有许多与之相匹配的一系列生产技术才能形成产品和服务;只有多种生产技术的综合,即完成生产技术的体系化或形成产业技术,才能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
[7]。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从技术动态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完整的技术活动并不仅限于技术发明,它至少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其一是技术发明活动,即技术知识的创造、积累,科学知识的拓展;其二是技术创新活动,即把技术发明活动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技术的目的性。这两部分内容对于技术活动来说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实际上,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会伴随着技术发明的出现,这样的技术发明仍可申请专利,而且其应用于技术创新过程的时滞也许更短,因为这种发明是更加接近和适合市场需要的。因此,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完整地理解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技术。正如英国牛津版《技术史》一书的主编T·I·威廉斯在该书的6、7卷序中所指出的,我们不能把技术的发展与管理部门和工会的作用分割开来。在当代,曼哈顿工程和登上月球的实现,代表了技术发展的顶峰。但是,公正地说,这些成就既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以精湛的技术能力工作的结果,同样也是这些极为复杂的工作的管理者的巨大胜利[8]。
熊彼特最早对“发明”与“创新”进行了区别。他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把新发明引入生产系统,创新则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的应用,那么它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而实行任何改善并使之有效即创新,是同它的发明完全不同的一个任务,而且这个任务要求具有完全不同的才能。把发明创造同技术创新相区别,被认为是熊彼特的重大贡献之一。日本学者森谷正规认为,创新与发明之所以被大大地混淆,是因为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技术发展,包含创新与发明两方面的内容。作为这个时期标志的创新是众多发明的产物,一系列革命性的发明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动力,掀起了滔滔不绝的技术创新的洪流[9]。我国理论界也探讨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的区别。陈昌曙教授与远德玉教授合著的《技术选择论》一书,较早地初步区分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提出企业技术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如何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经济增长,即做到技术创新。他们认为,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技术创新的全部和实质。技术创新是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市场分析和管理决策等相互交错的全过程,是把发明应用于生产并实现经济增长的全过程,是过程创新[10]。陈文化教授则把技术发明比喻为“鸡下蛋”,把技术创新比喻为“孵小鸡”,认为技术创新是“孵化企业”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孵化出企业,才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相反,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创造,就是了创新的本质和灵魂,其结果又会退回到科技与经济相分离的老路上去[11]。对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进行的这种区分,其意义在于指出了技术(经济)活动包括的丰富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发明,事实上停留于技术发明的技术活动是不能为一国或一地区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的,技术活动还有其更为重要的一面,即技术创新。由此必然会合乎逻辑地过渡到技术创新的研究,因为技术创新实质上就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的技术形态转化过程。
就目前所见到的技术史方面的著作来看,重点是研究技术发明,弄清哪些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发明了什么新技术,而且对做出过发明的人物生平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这种研究是很必要的,因为只有从这些发明家身上总结并吸收更多有规律性的东西,才能有利于我们在今天和未来的实践中做出更多的发明来。然而,仅有这种研究又是不够的。从过程论的角度看,只有深入到技术创新的内部,揭示技术创新活动的规律,才能完整地理解技术过程,因为在当代社会,发明家的创造性成果只有经过技术创新主体的创造性活动,形成技术商品而直接被最终消费者所使用和体验,技术发明家的目的性以及技术发明物的价值才能得以展现,才能实现技术的现实过程。在这种意义上,技术创新成为唯一能够揭示技术存在的方式,人们正是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的具体把握,才能领会技术的真实含义。不弄清技术创新问题,就谈不上真正理解技术的本质问题;脱离对技术创新过程的理解进行的有关技术本质和意义的探讨,也是缺乏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活力的[12]。
三、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
从过程论的角度看,技术创新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技术本身的、经济的以及管理的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化过程,又包括该项技术同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结合实现体系化的过程;其次是经济的过程创新,包括一系列的经济决策与经济行为的创新;再次是管理的过程创新,它使得生产过程中技术的诸要素、生产力的诸要素得以完善地组织、协调、平衡和配置,实现生产经营系统在功能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三种创新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技术的过程创新在创新的开始阶段比较强,随着创新过程的发展,技术的创新内容呈现弱化趋势,而经济的和管理的过程创新则呈现日益强化的趋势。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使技术变为直接生产力[13]。由于技术创新是一种呈现为某些阶段性的连续的渐进过程,因而研究不同阶段的创新特征、内容和方法,对于人们弄清技术创新的规律和规则,并按照这些规律和规则进行创新,从而缩短从发明到商业应用的时间,都是极为有益的。正因如此,远德玉教授积极倡导进行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工艺研究的课题,包括如何对技术的、经济的、管理的三类过程创新的结合及其阶段性的研究,如何认识创新的内容随着创新阶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特点、规律,如何探求创新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和手段。
沿着过程论的思路,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逐步得以形成。这种新范式以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技术学研究、政策学研究等为基础,认为技术创新既不是纯经济学范畴,也不是纯技术学范畴,更不是纯管理学范畴,它是经济与技术相互结合的,既具有经济特征又具有技术特征的技术—经济范畴。在实现技术与经济的结合过程中,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从企业来看,技术创新是把发明成果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使之向产品化、商品化不断逼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函数的多次转移,技术在形态上的多次改变,最终成功地把创新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才是完成了技术创新的一个周期。技术创新一开始就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尽管在整个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中的不同阶段,上述三者的表现有所不同,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使技术成果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创新的研究需要突破线性思维的误区,需要充分把握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作用机制,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途径对已有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必要的认识和总结,从中发现不同创新活动在其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根据这些创新活动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预见现实技术创新过程可能遇到的不利情况,以便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加以特别注意,减少技术创新活动的盲目性。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是技术创新研究视角改变和研究新范式得以确立的方法论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同经济学的和管理学的技术创新研究区别开来的标志。
刘则渊教授在《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一文中指出,以陈昌曙教授为代表的技术哲学专家在2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他们基于技术本质、特征、体系、结构以及相关范畴的哲学分析,并把这种哲学的分析应用于技术选择的现实活动。其中,技术创新哲学理论是技术哲学东北学派的突出成果,它基于《论技术》中关于“技术是一个过程”的观点,把技术创新看做是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社会化过程、产业化过程和商品化过程,率先提出“技术形态的过程创新”思路,在技术创新实践中实现技术、经济、管理三方面的过程创新[14]。这种评价从过程论的视角来看,是比较中肯的。
四、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技术创新哲学的兴起和发展,本质上反映着技术创新对哲学发展的影响。在这里,技术创新哲学并不是从最普遍的哲学或“元哲学”中发展派生出来的,而是从技术创新研究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中引导出来的;同样,也不是技术创新研究需要有哲学转向,而是哲学研究需要有技术创新的转向。从哲学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就是要对各有差异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哲理性的思考,从中揭示技术创新的本质规定和基本特征,探讨影响和制约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因素,研究促进技术创新的能力与动力机制,以便为技术创新实践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就国内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来看,陈其荣教授在对不同的技术创新观点进行归纳、比较后,根据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哲学角度把技术创新界定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创新环境条件下通过一定的中介而使创新客体转换形态、实现市场价值的一种实践活动”,并说明了技术创新的五个基本特征,即创新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不确定性[15]。肖信华以范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从技术创新的特点、机制、方法、途径等研究入手,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三对范畴,即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与内容[16]。夏保华教授则呼吁自然辩证法学者应特别着力于进行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并为发展一门技术创新哲学而努力。他还开列了关于技术创新的本质、客体、活动、主体、动机、知识、条件、方法等八组哲理性问题[17],并探讨了作为哲学范畴的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在人与自然、
人与人、自然与自然之间展开的由新技术构思到新技术物品生产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18]。宋海龙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讨论了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哲学思想通过影响技术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创新题目的选择、创新方法的设计以及创新成果的理论解释等渠道,渗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在近代史上,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哲学对于技术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中国“经世致用”、“天人合一”等传统哲学思想对于技术创新具有消极影响[19]。
除了上述研究成果外,东北大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自1993年获得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以来,远德玉教授和关士续教授就开始招收“技术论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先后指导完成有关“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产业技术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整合”、“基于信息过程的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的契合模式”、“企业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分析”、“产业技术范式的演化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IT企业的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分析”等14篇博士论文,另外陈昌曙教授、陈凡教授和娄成武教授分别指导其博士生完成了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7篇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涉及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结构、技术创新组织及其演化、企业孵化器创新功能及其实现机制、企业形象及其创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创新系统中的多主体合作及其模式、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模式。这些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完成,均以过程论作为方法论指导,从不同的层面深化了技术创新哲学的研究,而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如今,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仍然继续招收“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哲学”方向的博士生,并就高新区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技术创新柔性激励机制、技术创新过程的协同创造、技术创新文化等内容展开哲学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也是以过程论为方法论的,正如李宏伟博士在自己的学位论文的致谢辞中所说的,过程论思想已经上升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观念和思想方法,成为贯穿论文始终的思想基础[20]。
参考文献:
[1]米切姆C.技术哲学[J].科学与哲学,1986,(5):100.
[2]远德玉,吴明泰.技术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N].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通信,1982-02-10.
[3]远德玉.关于技术本质属性的探讨[J].方法,1983,(试刊):69-75.
[4]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2-64.
[5]远德玉.技术过程论的再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391-393.
[6]高菲菲,李兆友.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本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0):72-73.
[7]远德玉.产业技术界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2-25.
[8]辛格.技术史(第5卷(下))[M].陈凡,译.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3.
[9]森谷正规.日本的技术[M].徐鸣,陈慧琴,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3.
[10]陈昌曙,远德玉.技术选择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107-108.
[11]陈文化,刘华容.技术认识论:技术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2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5.
[12]易显飞,张扬.技术哲学应首先关注技术创新的哲学问题[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8-20.
[13]远德玉.技术创新的工艺性研究[J].自然信息,1992,(增刊):3-6.
[14]刘则渊.试论中国技术哲学的东北学派[A].工程·技术·哲学[CD2]2001年卷中国技术哲学研究年鉴[C].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34-141.[ZK)]
[15]陈其荣.技术创新的哲学视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4-20.
[16]肖信华.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7):132-133.
[17]夏保华,陈昌曙.简论技术创新的哲学研究[J]z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8):18-21.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10-02
受中国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笔者于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进行了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期间全程旁听了本科生的电子学(Electronics)和研究生的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课程,对英国高等教育的模式及其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英国的教育、学术以及科学研究的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举世闻名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都位于英国,它是除美国以外全球最重要的教育枢纽。英国每年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慕名前来留学,不仅带来丰厚的外汇,也为这个属于知识型经济体系的国家吸纳不少人才。本文以纽卡斯尔大学为例,研究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体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英国,由于研究生的教育培养目的和模式不同,其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分为授课型(taught)硕士和研究型(research)硕士两类。
授课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和就业服务,因此主要侧重于修读专业课程,对科学研究和论文的撰写要求不高,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一年,要求学生在一年时间内至少学习4门必修课程和3门选修课程,此外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必学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多门选修,但在进行成绩评定时只计算成绩最好的三门选修课。由于授课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一年,时间比较短,所以学生通常一入学就开始对论文进行选题,题目敲定之后,在秋季和春季学期一边学习专业课程一边进行论文研究,进入夏季学期完成所有课程考试之后就完全进入论文阶段。想要获得授课型硕士学位必须达到如下条件:一年期间必学的 7门课程平均分达到50%(指所占课程满分的百分比分数水平,下同);每门单科成绩不能低于30%;7门课程中必须有6门课程成绩至少达到40%;参加与论文研究相关的项目达到50%。如果7门课程平均成绩和论文项目成绩均达到70%,则可以获得学校特别荣誉奖励。如果学生想继续申请攻读博士学位,则硕士成绩一般要达到70%以上。
研究型硕士主要侧重于科学研究,但硕士期间也要修读一定数量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创新的能力,对学生撰写论文和报告要求比较高。研究型硕士学制一般为两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导师的建议确定研究方向,参加相关的科研项目,调查研究并撰写论文,通过答辩后即可获得学位。研究型硕士通常可分为:传统的文科硕士、新兴的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哲学硕士等。其中哲学硕士介于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之间。学士学位获得者攻读哲学硕士一般要2年,有硕士学位的人攻读哲学硕士一般要1年时间。英国的博士研究生学制通常为3年,和大多数国家培养模式类似。
总之,英国研究生的每种培养模式各有所长,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各不相同,每种模式及相应学位采用的都是应社会发展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实施的。而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偏于固定、单一、不够灵活。
二、研究生导师素质养成
在英国,教师职称分教授(professor)、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讲师(lecturer)三类,所有教师都具有招收指导博士生的资格。其主要职责是指导研究生确定研究方向、对研究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和困惑问题进行指导、保证研究生应有的工作条件、关心研究生的研究进程、审定研究生研究成果并对其水平做出评价等。要使研究生能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必须由富有创造精神的导师来指导。所以,英国在选择导师时特别注重导师的科研创造能力,以能否培养出具有高科技能力的研究生作为评判导师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目前英国大学都具备了国际化大学的特点,它的教师队伍吸引了全世界的各路精英,因此其学术研究更具生气和创新性,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英国大学教师素质高,创新合作团队理念强,工作节奏快
(1)英国大学教师素质表现在知识面广泛,瞄准前沿发展,重视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合作科研多,注重团队研究,横向交流、国际合作多;工作量大,工作计划性好,节奏快。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个道理虽然中国的研究人员也懂,但在实际工作中和思维方式上,却时常习惯于跟着外国的研究方向,缺少跨越式发展的勇气和意识。如纽卡斯尔大学电气电子与计算机学院(Newcastle University school of EECE)下分微电子、信号处理、电力、电气等4个研究学科。信号处理学科有4个教授、6个讲师,均可以指导博士研究生。每个教授的研究方向基本不大相同,所以横向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英国大学之间几个教师联合申报课题、定期讨论、共同研究的机会非常多。而且,由于欧盟也有大量的科研经费资助科研,所以欧洲国家之间的教师合作科研和学术讨论也是非常频繁的。
(3)每名博士生导师一般每年招收2至3名博士生,而每名博士生一般要4年毕业,所以每名博士生导师的在读博士就要有10个以上。学生每周要在固定时间和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探讨学术问题,如果临时有事,可以随时汇报,然后主要就是自己按部就班的研究。除博士生外,每个教师每年还要承担十几个硕士学生的学位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大约在每年6~8月期间),而且所有教师都要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授课任务,因此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导致他们的工作节奏快。比如,英国大学工作时间为早九晚五,没有午休,因此教师的午餐大多在办公室里解决,两片干面包加几片绿叶子、黄油、西红柿,20分钟解决午餐后继续工作。
2.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学术活动,重检查
(1)教师重视基础研究,善于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具有说服力,创新性也非常明显,很容易在高水平的杂志上。
(2)导师非常重视和同事、学生间的学术活动,学术研讨活动多,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组内研讨,每个成员汇报研究进度、讨论学术问题,而且形式灵活,地点在教室或咖啡屋等。大型学术活动少,十几个人的情况居多,都是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讨论、讲座。每年一次的博士生学术年会以学院为单位,开阔了与会者的视野。
(3)对于博士论文的审查仔细、严格。论文提交给导师要审查修改一个月的时间,然后才能提交学校送出审查。论文评审专家只有两人,校内、校外各一人,最终答辩时也是这两个教授担当答辩专家。论文评审一般需两个月的时间,然后组织答辩。答辩时不需要学生先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而是两个教授和学生采取讨论的方式,开门见山提出疑问,学生针对提问进行回答,一般需要讨论交流3小时左右。当然,做得好,时间会短一些。最后教授给出答辩意见,大部分论文都需要修改,修改期为6个月以内,否则就视为不能通过答辩。笔者感觉国外的博士答辩虽然就两个专家参加,但审查非常仔细、严格,答辩时探讨的问题很深入,而且不容许学生的导师和其他博士生旁听。而国内的博士生答辩,虽然委员会由7人左右组成,但答辩时间短,问题较为浅显,大多流于形式。
三、研究生管理规范
1.资源的使用――高效
(1)英国学校对于授课型硕士生的管理是和本科生一样对待的,只能上课时进入教学大楼,因为授课型硕士学位论文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学院不会安排专门的教室和实验室。学院没有自习教室,学生要看书,就是图书馆、计算机房或者宿舍。每间教室一天基本排满了课程,没有空闲的时间。
(2)对于博士生的管理都按照职员对待,因为这里的博士就是完成一个真正的科研项目,他们凭校园智能卡在业余时间可以进入教学楼加班。场地的利用率很高,比如纽卡斯尔大学的电气电子与计算机学院虽然40个博士在一个屋子里学习,但学习秩序很好,没人喧哗,没人随便动他人的东西。
(3)教学科研资源利用高效。所有课程不发教材,教师只给出一些参考书目,学生自己去图书馆借阅。而且同一城市的两个大学凭学生卡可以共享图书资源。教师在课堂上会复印讲义,发给学生。
2.设备的使用――节俭
整个学院只有行政办公室有复印机、扫描仪,为职员和博士生无偿服务,其他办公室不给配备,所有文具自己到学院行政办公室领取。
40个博士在一个屋子里,两台黑白打印机,一台彩打。打印需要虚拟计费,每人的计算机由导师给充值,博士生都是一次充值10镑。打印一张4p,可以打印250张,用完再去找导师充值。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管理、环保和节约意识。
3.计算机及其网络使用――规范
学校所有的计算机不能够自己安装软件,如果需要科研专用软件,需要专门安装。每个学院配备专职电工和计算机维护技师,负责用电和计算机的维护,免去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研究生教育战略
虽然英国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较短,授课型的学习年限只有一年,研究型的学习年限为两年,但其教育战略重点在于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研究生一入学就要加入课题组,参加实际科研项目,表现突出的学生被当做科研主力来使用。英国的研究生教育还十分重视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设置,学生所做的课题也会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可以使学生扩大视野,锻炼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英国经常采取高校与工商企业联合的“ 协作式”培养模式。如纽卡斯尔大学在培养工程硕士过程中,学生由学校导师和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共同指导,学生既要学习专业课程,也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技术问题以及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大学与工商企业双方采用协作式的培养方式受到了各界的热烈欢迎,协作式教育不仅可以为大学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改善大学的科研条件,还有助于锻炼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培养高端专业人才。
英国的研究生教育历来非常重视国际交流,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留学生,这种举措不仅有利于交流各国的文化教育,使教育国际化,还有利于扩大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五、启示与思考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笔者通过一年的访问学习,全面了解了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经验及其发展动向,对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要虚心学习,努力提高,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研究生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国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陈至立强调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应该打破以往培养单一学术型人才的固定模式,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全局观念、能够适应高层次环境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管理型等多样化的专业人才。通过“研究式”培养科学研究人才,这种模式可以主要集中在研究型大学中;用“教学式”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这种模式可以主要集中在教学型大学中;用“合作式”培养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为企业工厂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在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论文方面,制订好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建立多样式的研究生课程体系,融合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课程。对不同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提出不同的论文要求,加强科研和实践环节,落实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还要引入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监控,建立健全内部考核衡量机制和社会评价体系,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嘉云.英国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与启示――以格拉斯哥大学为例[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7-100.
[2]易红郡.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
(10):23-26.
[3]朱永,李佳孝.试论英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与借鉴[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66-167,170.
[4]王娜.英国研究生教育及启示[J].中国研究生,2007,(17):31-33.
[5]王喜娟.英国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伦敦大学教育研究所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08,(10):66-68.
[6]张静.英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的课程改革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10,(4):102-104.
[7]蒋菲,李晓,唐中勇.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及启示[D].研究生教育论坛,2010: 70-75.
[8]赵宗升,魏庆朝.英、美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66-71.
篇12
“赴美留学迎来黄金年”,这是业内人士对2006年留学美国的预言。然而,潮流当中,总会泥沙俱下,想要圆自己美国留学梦的人,千万不要在不经意间被泥沙障眼。最近,本刊编辑部听到了一些关于“美国国家大学”在京招生的不同说法,记者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查。
两所“美国国家大学”引出的话题
去年12月中旬,一位留学中介公司的朋友王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告诉你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什么事情让这位有着深厚从业背景的公司副总感到这么新奇?深入了解之后记者也感到迷茫了:
去年12月,美国国家大学找到京城的一家留学中介公司谈合作,为了解美国国家大学的课程设置及学校情况,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先生出于职业目的在网上进行了常规性检索,但是,互联网显示的信息却让他大吃一惊――和自己谈合作的是美国国家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但比它更活跃的还有另外一所同名的美国国家大学“NATION UNIVERSITY”!偶然的发现促使他开始了追根溯源。经过细致的追查,得出的结果却让王先生很吃惊:
两所学校有很难发现的区别
两所学校在中文名称上没有任何区别,在英文名称上的区别也不大,不细心的人也很难发现NATIONAL大学与这家NATION大学仅后缀不同。记者跟随着王先生的路径到网上去搜索,在中国教育部“21国学校名录”上看到的是“NATIONAL UNIVER-SITY”,而这所NATION大学不仅不在名录当中,更没有在美国当地公信力很高的认证机构上出现;其在本土的英文网站上说是一所远程教育大学,而在中国的中文网站上并没有说明;其所标明的IEMAA和IARI两个认证更没有权威性可言,IARI在美国本地只是一个赢利性的注册机构,NATION大学网上所显示的证书相当于中国的公司注册后的营业执照,并不是认证证书。而IEMAA是一个教会认证,该认证机构的注册地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岛上。对此,作为中介绍机构负责人的王先生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NATION大学的真实度了。
记者调查:越洋学历还是“文凭工厂”?
问题是,这个自称是美国国家大学的“NATION UNIVERSITY(简称NU)”不仅设有中文网站,还在北京通州的一个国际公寓里设有“NU中国代表处”,他们公开地在中国进行招生活动,开设诸如“学士学位对接班、工商管理硕士MBA、亚太企业家MBA学位课程、高层主管工商管理硕士(EMBA)、工商管理博士(DBA)、工商管理哲学博士(PHD)……等学位课程。按照其网站上的介绍,学员获取以上学位的方法是:
“根据在职学员的实际状况,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便于学员攻取学位,如:可通过由导师监督指导以函授面授相结合或独立研究的方式完成学业,也可参加本校承认的当地教学机构举办的课程辅导班接受导修,将传统方式的严谨与非传统方式的创造性、灵活性结合起来,使学员不必辞去工作、远赴异乡付高昂学费去外国留学,在自己的故乡即可研习标准的美国课程,获取美国国家大学学位。”
在该网站提供的各类课程中,最具诱惑力的是博士学位的课程。以工商管理哲学博士(PHD)为例:学期短(3个月内完成论文研究计划报告……6个月内完成选题……18个月内完成10个项目研究报告且字数不限)、门槛低(……持大专以上文凭并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持有大专以上文凭,获得全国性奖励或荣誉称号)、方法灵活(学员可以通过E-MAIL、电话、传统信函、会见等方式随时与指导教授联系)价格低(一次付总额6630美元或等值人民币)。
同时,“美国国家大学各地代表处可为本校毕业生代办中国政府驻美使领馆、美国州政府等官方机构的文凭认证手续。”真是一件“看上去很美”的事情。难怪这段时间以来,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热线也经常接到有关这所大学的咨询电话。
为了证核实该学校的资质,记者拨通了NU中国代表处的电话,谁知接下来的谈话却让记者蒙上了一头雾水。以下是两段通话记录。
通话1:“美国有上百家机构给学校办理认证,不能每家机构都去认证”
记者:有人反映你们的招生的学校并没有在美国当地通过认证?中国教育部的网站上被认可的学校名单中只有NATIONAL,并没有你们NA-TION,这是怎么回事?
NU负责人崔先生:美国有上百家机构给学校办认证,我们不能每一个单位都去搞认证,搞上几个就可以了(原话)。
记者:有人通过调查发现IARI是一个赢利性的注册机构,并没有权威性可讲。
崔先生:它不管是赢利性也好,非赢利性也好,也是一个经过工商局注册的合法机构啊,不能说它是假的。这从美国州政府的网站上都可以查到的。而且,我们在招生时已经跟报名或者咨询的人说过,这个学校在中国教育部的网站上是查不到的。
记者:那IEMAA是一个教会认证吗?
崔先生:即使是教会认证也是合法的,也不能说是非法的。因为我们这种院校的含金量不如世界名校那么高,但我们也算是合法有效的。在名字上确实和NATIONAL有些区别,我们还有合作伙伴把它翻译成“民族大学”“国民大学”等,我们自己就翻译成“国家大学”。这只是翻译上的问题。
记者:这所学校在中国招生开展几年了?
崔先生:我们已经在中国办了四、五年了,已经有几千学生了,当然是合法的,如果不合法早就关门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和中国不一样,他们从来不承认任何一所大学的学历,是由地方上的一些行业协会来认证。我们经过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等官方一些合法有效性的证明,也算是一种认证了。
我们的院校是在特拉华州注册的,在州政府的网站上应该能看出来,在加州也有办事机构,但是,规模不大,主要是以成人教育、远程教育为主。已经有7000多名学员毕业了。我们都说明白了:一,我们学校没在我国教育部备案;二是一个远程性质的学校。
记者:那这样会对报考经过教育部备案的另一所美国国家大学的学生形成一种误导吗?英文页面上注明了是远程教育,而中文页面上却是面授、远程两种教育结合的?
崔先生:我们在中国再加上面授不是更好吗?更符合中国学员的习惯、能提高教学质量啊。
通话2:中国学分可以转移到美国?美国网站和中国网络查询有时差?
约两个小时后,崔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这段对话却让记者更糊涂了:
崔先生:你们确实要把这件事刊登出去吗?
记者:如果情况属实,你们的学校确实不合现行规定,我们就会刊登,以警示后来的求学者。相反,如果是合法办学,我们也不会无故扰乱你们的正常招生。
崔先生:我们原来的名称叫北京中研院,我们和国外大学签协议,他们授权我们给他们介绍业务,但我们并不搞出国留学,只是联络美国国家大学和中国的机构进行合作,所有的学生都不需要出国学习,在中国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代表美国的大学来认可中国国内这些培训机构的学历,起到一个促进作用。我们再把成绩转到美国,合格者美国学校会寄来毕业证书,而且我们的学员都是企业中想有个洋学历和证书的管理人员,没必要再到国外去学习。也就是说,NATION大学承认学员在中国取得的学分,学分可以转移到美国去。
记者:上午你不是说已经做几年了吗?毕业的学生也有7000多人了?
崔先生:我们是刚刚开始做这件事情,就有1000多人。
记者:能告诉我你们现在的名称吗?
崔先生:现在的名字“美国国家大学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现在一些银行行长、党政官员都拿着我们的证书,大部分学员年龄都在40岁以上,英语也不好。他们通过在我们这里的学习无非是想达到三种目的:一,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得到一种提高;二,在学员中间建起人脉圈子;三,在下属面前有个洋学历,能顾及到面子。
这些解释确实让人感到是一种国外的远程教育进入到国内市场,确实大大方便了那些大龄的洋文凭需求者。正当记者欲在特拉华州政府官方网站上查询时,紧接着崔先生又打过来第三次电话说:“如果要到特拉华州政府的网上去查我们学院注册信息,白天可能查不到,要等晚上9点以后,因为两个国家有时差,要等那边上班时间才能查到……”。
记者:……(这是什么网站?难道互联网也有上下班?)
实地探访:我们的毕业证虽然国家不承认,但用人单位承认啊
为了探明这家美国国家大学的情况,记者以报名者的身份去了位于北京通州的NU办公地点。下午1时许,记者打电话询问路线,被告之:“你下午4点后再来吧,现在没人接待你。”记者心中疑惑:报名还要预约吗?
下午4点,记者走进了这家公司的办公室。里面的场景还挺热闹:有招生咨询的,也有洽谈业务合作的,室内环境还颇显正规:招生办、报名处等一应俱全。一位自称负责人的告诉记者:“我们的学校和北京大学有合作,也在北京大学内办学。在我们这里读硕士和博士不需要英语,硕士学费29800元,博士学位49800元。都读一年,授课课时每月三天。”
对于门槛,记者携带了一个英语专业大专毕业证,被告之:可以上。
看到记者还在犹豫,该负责人又说:“放心,我们的毕业证虽然国家不承认,但是用人单位承认啊。何况,以前来我们这里学习的都是一些市长、公司总经理等人,你还能建一个高质量的人际圈子。”
随后,他递给记者一张报名表和课程宣传页,上面落款却是崔姓负责人曾经电话中告诉过记者的已经取消的“XX中研院”。
与美国媒体披露的冒牌大学吻合
早在两年前的美国《高教周刊》上,就对美国冒牌大学的特征有过这样的描述:
“未经美国教育部备案核准,没有accreditation(美国正规大学所有的系科每10年按标准检验一次),而他们所提到的认证机构正是由他们自己组成”;
“在其他大学需要几年工夫的资格,在这些冒牌大学里,只要付2000至1万美金便可买到博士文凭(有些要求交一份简历,编字数不少于55页的“博士论文”,这些“课程”和“研究”可以在几个月之内完成)”;“大部分学校都有MBA,博士学位和托福班”;
“没有正规校舍,只有租赁的办公室”;
“有网页网址,但没有教授名单及其办公室地址”;
“目前,除了美国几个州(如Oregan),大部分州的政法部门还没有立法令禁止这类活动。”
在该校网站上的答疑解惑中,有两个问题记者看过之后哑然:一是“不想考博或考不上、又想要博士学位怎么办”?答:“只有拿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接着是“取得国外博士学位的途径有哪些?”答:“1)出国留学;2)中外合作教育项目;3)参加国内举办的以学分转移方式申请外国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课程研修班(指NU自己――编者)。”
至此,该校的“冒牌”性质读者应该了然。
权威人士:任何一所境外院校 不能在中国境内开展招生活动
1月16日上午,记者分别拨通了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负责对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工作的国际合作处处长车伟民和教育部涉外监管处处长陶洪建的电话,就美国国家大学(NU)的资质及国外院校在中国境内活动的合法性进行了咨询。
车伟民:这个学校的网站我看到了,它没有获得美国六大区域认证机构的认证,而目前我国只对经过美国六大区域认证机构认证过的美国高等院校予以认可并向中国学生推荐。这是一所开展远程教育的机构,根据WTO有关服务贸易的条款,我们没有对远程教育这块做出承诺,也就是说,目前凡是通过远程教育所取得的境外学位或学历,国内不认可。另外,根据中国的相关法规,境外院校不可以在中国设立代表处、办事处、办公室并在中国境内进行招生和做与招生有关的活动。NU中国代表处在中国的招生活动应该说是违法或违规的,肯定是有问题的。
与车伟民处长的意见相一致的是,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咨询热线的田老师对记者说,“凡是接到咨询这所美国国家大学(指NU)的电话,我就很明确地告诉他们,这个学校是冒牌的,不能去。但很多人可能是出于自己的情况,对我说出各种可以去的理由,不太愿意听到我这样的答复。”
陶洪建:目前在中国境内有不少挂着境外某某学校代表处、办事处或办公室的机构,这些机构都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办事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取得在中国合法开展活动的“执照”或“准生证”,他们的活动不受中国法律保护。
篇13
3.柏林大学毕业证书评语为:报名听讲、报名听讲、听课、勤勉、极其勤勉。
4.博士论文推荐信评语:1941年4月13日,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卡尔.弗里德里希.巴赫曼博士给几位教授写了推荐书:“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见识渊博”,“波恩和柏林大学的学业证明(b件、c件)。证件中指出的违反纪律一节吾人可不必在意”。4月15日函授马克思哲学博士学位并发给证书。
二、类似于孟母三迁的转校:因为校风不好而转学,从波恩大学转入柏林大学
1.校风情况,至少有学生酗酒的情况。马克思在波恩大学参与酗酒,其中一个原因是特利尔的老乡比较多。另外,德国人爱喝啤酒是世界出了名的,酗酒应该只是转学的原因之一。同乡或熟人在一起,喝酒的次数和每一次的数量会多一些。得到父母的一定程度的默许甚至是支持,转到柏林大学后,父母还给他寄过酒,“但愿你已经收到了我们寄给你的酒。”
2.马克思受到不良影响的状况。(1)用钱多。应该说,马克思的父亲当律师的收入为他读大学提供了物质基础。马克思的父亲写给波恩大学的同意转学的信是通过马克思转交的,还附有另一短信给马克思,称“我们情愿很快忘记那些经济上的小损失”。值得说明的是,波恩大学时马克思在经济方面没有不良记录,波恩大学时,马克思给父亲寄了附有账单的信,父亲把账给还了,但告诫马克思,自己是一个多子女的父亲,而且收入正在减少。到了柏林大学后,父亲在他大学还未毕业时就去世,他“曾多次被控欠债”,写在他的大学毕业证书上。(2)酗酒吵嚷,携带违禁武器。在波恩大学给马克思的肄业证书别说明:“关于该生的操行,应该指出他曾因夜间酗酒吵嚷,扰乱秩序,受罚禁闭一天;他在道德和经济方面,未发现有什么不良行为。该生事后被人告发,据云曾在科伦携带违禁武器,此事尚在调查中。”(3)父母的抱怨:写信太少。
三、马克思所受的素质教育对我国教育体制和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1.可以在大学之间转学。“1835年10月13日左右马克思离开特利尔去波恩,他想在那里上波恩大学法律系。10月15日他被该大学录取了。”1836年7月1日,老马克思给波恩大学写了同意和要求儿子转学的证明,8月22日,波恩大学出具了肄业证书,可以看出,转学以及柏林大学毕业证书的获得中,老马克思的律师身份都发挥了作用。虽然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毕业时,他的父亲已去世,但毕业证书上还是提到了他是“已故律师马克思之子”。老马克思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以至于马克思去了柏林后,家里还未收到马克思的信,就从朋友的来信里知道了马克思的消息,是表扬马克思的,老马克思很高兴地于1936年11月9日先给儿子写信。之前,10月20日,老马克思为马克思的弟弟海尔曼找工作时,在法兰克福给马克思写过一封信,可能马克思没有收到,也没有保存下来。转学对马克思的影响很大,使他离开了同乡很多、经常和同乡酗酒的波恩大学,来到了作为德国首都、皇家所在地、学术水平更高、学术氛围更浓的柏林。到了柏林大学,老马克思了解到的情况和对马克思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暗示是“尤其使我高兴的是,你所交往的是一些有教养的人,而跟年轻人,至少是你不够了解的年轻人则不大来往了”。可以看出,马克思在波恩大学的时间不足一年,在转学方面老马克思起了重要作用,转学后马克思在人际交往和学术氛围方面有了很大变化。这里就有了我国古代的孟母三迁的意思。
2.适当的物质保障是必要的,但父母提供的金钱要适度。老马克思要求马克思“你的费用不应超过必要的费用,你得放弃你今后的一切妄想”;“我乐意把一切都办到,但我是一个多子女的父亲,而你又知道得很清楚,我并不富裕,所以除了你的健康和前途所必须的之外,我不想再多给了……除非我碰到特别好的运气,而这样的运气目前并没有。相反,我的收入正在减少。”多子女的情况,从信中看来,马克思有1个姐姐,4个妹妹,2个弟弟,即老马克思有8个子女。马克思的弟弟海尔曼进一家银行的时候,马克思为他“交付一千法郎”,马克思的姐姐索菲娅在附笔中告诉马克思,他们的父亲1837年“整个冬天他都没有事情做,而费用却比往常增加了三倍”。即使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德国,马克思父亲的律师身份在马克思的转学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但不能说,马克思一生的成就是他的父亲身份决定的,因为马克思的两个弟弟却和他不一样。虽然老马克思也承认,自己偏爱卡尔•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