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全科医学科护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作者简介:徐凯(1951―),男,汉族,辽宁省沈阳人,沈阳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任全国卫生管理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多年从事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和管理工作。
我国在以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为根本奋斗目标的前提下。伴随着新兴医疗体制改革和创立,医疗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那么医学教育要适应医疗模式变革的内在要求,应将全科医学教育、社区护理学教育、全科医师的培训纳入以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统筹规划。建立全科医学教育和社区护理学教育的有效机制,逐步形成学历教育、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全科医学教育模式。
全科医学教育要适应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要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逐步尝试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将全科医学基本理论教育和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社区预防保健能力,卫生服务管理能力,纳入教学全过程,以适应社区管理的以医疗服务为主,转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和基本医疗服务“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国家教育部教字(2006)13号文件指出:“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全科医学教育的核心,是全科医师培训的主渠道。”作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应当是全科医师培训的承担者,我院2000年以来先后在沈阳市举办三期社区卫生服务技术人员培训,对350名学员进行了培训,原卫生部部长彭玉同志专门到我院考察。2001年我院被辽宁省卫生厅授予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的毕业后教育和课程设置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成人学历教育
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后,各级卫生医疗管理部门均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批卫生服务技术人员,从医院的医疗服务机构走向社区。由于医疗服务模式转变,这批医护人员的知识结构亟待更新。以沈阳市社区分布情况为例。按《沈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中明确提出,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3至10万服务人口,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居民15分钟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补充设置服务站。按照这个标准,目前我市已有街道办事处112个,社区1290个。但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35个。医疗服务人员近2000人。但是这部分医疗人员学历结构依然偏低,亟待培养,以适应社区服务的要求。据有关资料证明,在全国社区医疗和护理的人员中,学历结构仍然偏低,本科学历占社区医护人员的12.5%,专科学历占社区医护人员的37.6%,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占社区医护人员的49.9%。职称层次也偏低,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以上),占社区医护人员的3.8%,中级职称(主治医师以上),占社区医护人员的25.7%,初级职称(医师),占社区医护人员的71.5%。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和医疗服务人员相比只能是更低,本科学历占极少数,职称普遍偏低。
医疗服务人员的学历层次,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提供生源保证,随着全科医学的学科完善,职称评定畅通,随着国家逐步打开通向社区服务的医学毕业生的道路,这样形成了社区医护人员接受学历教育的生源群体,大批从事社区医疗和社区护理人员,将接受成人高等医学的学历教育。
二、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培训纳入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过程
国家卫生部已建立了卫生技术人员准入制度,国家卫生部职业鉴定中心,以逐步向社会公布了13行业的职业资格鉴定的标准。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变化,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的“六位一体”的结合服务模式要求,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人员要逐步实施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社区中“六位一体”综合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结合服务内容决定了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职业要求。
从“六位一体”的六个服务内容要求,全科医学和护理人员要逐步接受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
健康教育工作,可要求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参加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鉴定。预防、保健工作,可要求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参加防疫员的培训和鉴定。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工作的社区卫生技术服务人员可参加妇幼保健、护理的培训和鉴定,也可扩展社会人员参加护工的培训,有利于社区实施家庭病房建立后的护工的要求,缓解护士的人员短缺问题,逐步缓解“有市场、没人才”的局面。
三、全科医学和社区护理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
大批医疗服务人员逐步要从事社区卫生服务,这批人员的知识结构急需更新。全科医师、社区护理人员在上岗前要接受系统培训,沈阳市有关资料证明(截止2006年10月),已培训了2048名医生,占全部社区医疗服务人员2238名医生的91.5%,已培训1642名护士,占全部2416名护士的68%,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86万余份。年均入户服务60余万次,使320万人次直接受益。“医疗服务进社区,卫生服务进家庭”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篇2
1某医院的核医学科辐射检测情况
1.1对辐射进行检测的仪器及检测方法
本次对某医院的核医学科进行全方位检测,以了解掌握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情况。辐射检测仪选用型号为BH3103X-γ的便携式巡测仪,对核医学科的工作场面进行射线测量;选用PCM-100(α、β、γ)对核医学科进行表面污染的检测;选用FJ-377热释光剂量计对个人计量进行检测。
1.2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检测结果分析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该医院核医学科中,辐射源主要包括非密封源和密封源,非密封源为99mTc源、131I源、125I源,密封源为137Cs源、241Am源、90Sr源。本次测量结果具体如下:
(1)空气比释动能率:分装室、放射源库、给药室、分装室操作位置、骨密度室、治疗室、放免室分别为0.08-0.13μGy/h、0.13-0.24μGy/h、0.09-0.23μGy/h、3.20-4.01μGy/h、0.11-0.20μGy/h、0.11-0.14μGy/h、0.10-0.13μGy/h。
(2)核医学病房内表面污染的活度浓度测量结果:分装室、放射源库、治疗室、给药室、操作者手、放免室的活度浓度分别为0.17-0.25Bq/cm2,0.35-0.41Bq/cm2,0.13-0.21Bq/cm2,0.14-0.25Bq/cm2,0.22-0.24Bq/cm2和0.15-0.18cm2。
(3)本次参与个人剂量调查的有12名工作人员,调查结果显示每人每年有效剂量为0.07-2.18mSv,采用2000h/a的最长工作时间计算可得,在操作99mTc源的工作人员中,其工作量最大为8.06mSv,高于5mSv的年个人剂量约束值,因此,在尚未投入通风橱的运行前,应进行流作业的工作模式,并尽快购买通风橱进行安全防护。
(4)在本次研究中,在100厘米敷贴器贮源箱表面位置处,测量出空气比释动能率的平均值为0.27μGy/h,与国家标准值相比明显较低,但个人剂量约束值明显较高,因此,该医院核医学科应该尽快投入有机玻璃防护眼镜及防护屏的使用,尚未运行使用时,采用流作业的工作模式进行。
2医院核医学科辐射安全防护与管理对策
2.1合理进行医院核医学科的布局
在医院核医学科的工作区域布局中,应严格按照GB18871的规定对非密封工作场所进行分区、分级布局[4]。在辐射防护与管理中,应将工作场所分为监督区及控制区,即二区管理。监督区分别为显像室、标记实验室、放射性废物、诊断病床区以及放射性核素贮存区,控制区分别为给药室、操作室、病人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床位区。在对控制区以及监督区进行分区时,应该合理布局并安排区域的分布情况。例如,在进行检查室以及给药室的布局时,应将其分开,并诊断用的候诊室、给药室等进行合理布局,并设置专门用于受检者使用的卫生间。当在检查室实施给药操作时,必须采用放射防护设备进行防护。
2.2加强管理放射性核素废弃物的处理
在医院核医学科的管理过程中,加强管理工作人员对存在放射性的核素废弃物的处理,是减少辐射的重要措施[5]。对于在医院核医学科工作现场残留的污染物废水,在处理过程中,应将废水置于衰变池进行储存衰变处理,使废水的放射性核素浓度比相关标准值低后,再在排放管道中将废水排出;对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废弃,在排放前应采用活性炭进行相关过滤处理,降低废气的放射性核素活度后再进行排放处理;对于高浓度废水以及使用过但仍剩余的原液,应将其进行集中收集,再统一进行处理,活性浓度降低至合格值后,再将其排放。
2.3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重视
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来源以接触放射污染源为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了解、提高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知识的重视意识,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性物质照射。大多数工作人员并未对辐射防护知识具有全面了解,因而并不重视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加之辐射存在于无形之中,导致工作人员并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大量存在未换鞋便随意出入标记室、未佩戴防护手套即对放射源进行分类处理等,导致放射性污染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核医学科工作人员的防护知识的宣教,提高防护意识。
2.4完善医院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措施
在单位内部中,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核医学科辐射防护与安全的管理力度,完善相关制度,定期对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核医学科的工作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熟悉与掌握,定期培训在职的辐射工作人员,对于新入职的工作人员,入职前应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加强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安全及管理的认识。根据核医学科的科室特点,针对突发放射事件制定具有针对性、全面性的应急预案,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当放射事件无可避免的发生时,可根据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及时处理与控制,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
3讨论
核医学科是医院及医疗领域中的重要科室,对广大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影响,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与管理水平,与该科室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具有明显联系,因此,加强医院核医学科的合理布局、加强管理放射性核素废弃物的处理、加强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防护的重视并积极完善医院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措施,是保证核医学科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宏芳,娄云,万玲,等.核医学科操作人员及相关场所辐射水平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4):601-602.
[2]高芳,高向东,刘继平,等.某医院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分析与探讨[J].中国辐射卫生,2014,23(2):140-143.
[3]郜风丽,刘淑娟.由辐射安全与防护探讨核医学科健康管理模式[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216-218.
篇3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护理措施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都年龄较大,病情表现较为复杂,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受到护理工作人员主观因素以及用药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不规范现象。[1]采用怎样的护理措施和用药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患者以及家属的满意度,改进整个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是当今各大医院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选取了2013 年5 月到2014 年5 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科学分析并回顾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用药情况,现将分析所得的资料和数据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选用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3 年5月到2014 年5 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50 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年龄分布在43-77 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5 岁,其中男性患者有76 例,女性患者有74 例。其中有55 例冠心病患者、59 例高血压患者、36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营养状况不存在太大的差异,不会对本的研究工作造成影响,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本文主要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以及用药安全进行资料总结和回顾,从根本上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几条改进方法和改进措施。通过对资料的回顾和分析,造成护理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现象的主要原因可总结为如下:1、护理人员引起的不规范,主要是由于护理过程中很多护士不能及时准确的对患者出现的细微变化进行判断,从根本上耽误患者接受系统的治疗,部分护理工作人员缺乏工作责任感,导致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受到伤害。[2]2、药物,患者在身体状况以及年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实际身体状况决定用药方式以及用药剂量。 [3]4、院方,患者对医疗费用很容易与患者以及家属产生纠纷,
1.3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spss17.0 软件对所得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通过系统的总结和分析,150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共存在15 例不规范的临床护理事项,现将相关结果绘制如表1。
3 讨论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用药安全主要受到药物、患者、护理工作人员以及院方等因素的影响,只有结合实际状况,从这四方方面做好相关的改进工作,才能保证心血管疾病患者内科护理以及用药安全。
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要设置一定的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并制定相关的护理工作计划。[5] 护理工作人员要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采取饮食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的方式对患者出现的正常疼痛进行干预,医务工作人员还要加强自我学习,对患者所出现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引导患者及其家属树立信心,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治疗。
患者要多参与有氧的、缓慢的体育锻炼,从根本上提升自身免疫力,减少焦虑以及紧张的负面情绪。患者在日常饮食过程中要避免食用生硬、过热、辛辣的食物,当病情出现好转时,依然要积极接受治疗,按时服药,出现不适或者疼痛时,要积极与义务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做好治疗配合工作。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资料过程中将会耗费大量的费用,所以,护理工作人员要将具体的收费名录以及收费单据转告给患者以及家属,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从根本避免各种医疗纠纷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韩国枝. 浅谈临床心血管内科用药的观察及护理[J]. 医药前沿,2013(10).
[2] 齐银芝, 李小玲.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与用药安全管理[J]. 中国医药导刊,2012(01).
篇4
重症医学科(ICU)是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新增加的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主要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和延续生命的支持,对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提供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对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进行防治[1]。护理安全则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患者不发生相关法律规定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2]。对于重症医学科病人来说,其护理安全显得尤为必要。加强对护理安全风险的认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能使护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本研究对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风险以及应急预案进行综述,现报告如下。
1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隐患
1.1 非特指的护理专业技术方面的风险 非特指的护理专业技术方面的护理风险主要有: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的压力较大;护理人员经验相对缺乏,在进行记录时存在记录不规范的问题,对法律知识知晓率较低;重症医学科的环境因素,医生较容易受到感染;患者的多种原因,经济原因或其他原因等[3]。
1.2 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风险 护理过程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风险有:窒息、非计划性拔管、意外停氧气停电以及机械故障、病人坠床、失误判断分析等情况都会给护理过程带来护理安全风险[4]。如窒息:常见的有患者分泌物堵塞、失误返流等;由于重症医学科病人长期卧床,使得患者肺部运行受到了限制,导致气道内的分泌物难以咳出呼吸道;气管插管病人湿化不足,导致患者物力咳嗽、大量咳血等。这些状况都会使患者出现窒息的情况。又如非计划性拔管:病人自行拔管;病人在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意外因素的影响,导致意外拔管;病人意识不清、固定位置不当、接管接头不紧密、病人翻身幅度过大、固定管道被分泌物浸湿等,这些都会造成重症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再如意外停氧停电以及机械故障:中心供气出现压力不足的情况,电源出现短路,仪器发生故障等,这些情况往往使重症病人的呼吸机无法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使重症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2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应急预案
2.1 非特指的护理专业技术方面的应急预案 首先,对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行较为具有弹性的值班制度,并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其次,要对护理质量管理方面加以强化,使关键点的管理不出现任何纰漏,对于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环节等方面要加强管理,在事前要加强控制工作,在事后对于关键点出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做好预见、预查、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再次,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超前教育和控制,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并掌握好相关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对仪器要加强性能维护。最后,要加强沟通和交流,要将沟通和交流工作落实到位,专人定时向家属据病情实际情况讲解病人情况[5]。
2.2 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应急预案
2.2.1 窒息情况的应急预案 在病床变准备好吸痰用物,及时对病人进行吸痰处理;对于人工气道的病人,要将人工气道进行充分湿化,使痰痂得以避免,在对病人进行吸痰处理时,方法要正确,负压要适当;为了减少胃管食物返流,在鼻饲时,要将病床床头抬高30°左右,在进食一个小时后恢复原来,并定时抽吸胃管,使过多胃潴留得以避免。
2.2.2 非计划拔管应急预案 在病人清醒时,应向病人讲明各个管道的重要意义,使病人意识到非计划拔管的危害性,从而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同时对病人应酌情使用胸带,对躁动不清的病人应适当使用镇静剂;病人气管滑出时,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2.3 意外停氧气停电以及机械故障应急预案 停氧气时要及时断开呼吸机的连接管,并采用球囊人工通气,同时找到停气原因;停电时同样采取上述措施,并启用UPS电源,并及时检修停电故障;对于机械故障,要及时更换故障机械,对故障机械要标明故障类别,以便检查和修理。
2.2.4 失误判断分析应急预案 要加强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基本功得到加强,加强对病室的管理,严格按照II类环境进行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病室出入制度[6]。
3 结 语
重症医学科的病人具有急、危、重三个特点,病人病情进展受到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很多的不可预知性,为了使重症病人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提高病人治疗效果,作为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除了在思想、业务、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要不断加强,并要对各种护理安全风险了然于胸,掌握应急预案并灵活应用,为病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龚晓琪,邓育芬.ICU紧急意外护理问题及防治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9):177-179.
[2] 陆翠玲,陆晓玲,郭娜娜,马朋林.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9(08):235-236.
[3] 温汉新.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道引流疗效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04):182-183.
篇5
静脉输液是在临床治疗当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因静脉输液具有快速、多方式以及长时间留置的特点[1]。而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输液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静脉炎以及药物外渗、感染等情况,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使患者及其家庭的医疗负担也随之加重,特别是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患者,因为其病情的严重性以及肢体活动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障碍、意识上的障碍,在临床进行静脉输液的时候,若是发生静脉炎以及静脉外渗时,产生的些许疼痛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因此就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2-3]。该次研究主要探究静疗护理小组在重症医学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将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2280例静疗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便利选取该院收治的1212例静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滴注护理,将2018年7—12月该院收治的1068例静疗患者作为研究组,并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静疗小组管理。研究组中男性患者623例,女性患者445例;年龄23~59周岁,平均年龄(32.5±3.9)周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792例,女性患者420例;年龄24~61周岁,平均年龄(45.1±4.8)周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属自愿参与该次研究,且同意签署知情书,就该次研究该院伦理委员会予以批准。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滴注护理,主要包括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以及病房检查、巡查,还有及时的更换药品等。
1.2.2研究组实施静疗小组管理,具体如下:①选择大专学历及其以上的,且工作经验在5年以上的护士组成静疗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组长,再由副护士长担任其护士长助理,按区域进行划分,每科室留有一名联络员;②小组成员均进行规范化教学以及培训,内容包括有静疗相关的技术以及理念。③制定静疗质量监控表,由各区域组长负责并督导,1次/月,而静疗小组每3个月需进行1次互检,内容包括输液顺序、静脉管道的通畅、遵医情况以及药物性质与患者年龄、病情是否相符、巡视卡填写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药物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是否了解等。④静脉穿刺评估:穿刺前需了解患者情况、对其配合度以及用药种类等进行评估。穿刺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消毒,范围8cm×10cm以上,并连续消毒2次及其以上,待干后穿刺,尽可能一次成功。穿刺成功后,采用密闭无张力敷贴固定,并标记操作者以及穿刺日期等。每次输液治疗前后冲管及封管[4-6]。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其中主要包含GF(一般健康)以及RE(情感职能)和PF(体力功能)、VT(活动度)、BP(躯体疼痛)、MH(精神健康)、RP(生理职能)、SF(社会职能)这几个方面,其中每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证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分析。并发症包括液体外渗、静脉炎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进行分析。判断标准为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主要是通过医院环境以及护理人员态度、来进行评估的,100分为满意,60~99分为一般满意,<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1%低于对照组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7.8%高于对照组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静脉输液的要求以及护理质量也是越来越高。因为在临床静脉输液当中,患者的实际情况大多是不相同的,因此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药物外渗以及留置针脱出等情况,这就加大了临床输液的风险,还会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大幅度的降低[7]。近几年,在临床护理当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临床称为静疗小组[8]。通过成立专业的静脉输液护理小组,使得静脉输液的制度逐渐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并且针对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主要包括有领取药品以及保管、配置以及换置等服务,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并对其护理步骤进行适当的优化,从而降低输液故障的发生情况,还能提高临床的满意度[9]。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治疗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22~70岁,平均48.5岁。病程1~13个月,平均4.8个月。疼痛部位:胸背部 16例,腰腹部22例,上肢5例,头面部5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跳痛、针刺样疼痛或灼痛。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19~72岁,平均47.8岁。病程 1~11个月,平均4.5个月。疼痛部位:胸背部17例,腰腹部20例,上肢7例,头面部4例,临床表现同治疗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疼痛部位及评分、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活血消痛汤药物组成:川芎、红花、赤芍药、柴胡、制乳香、制没药各10g、熟地黄、当归各10g、金银花、丹参各20g,水煎服。
1.2.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全科治疗仪治疗,每次照射30-60分钟,每天2次,同时每天加服活血消痛汤。对照组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B1、Bl2,常规口服消炎痛,两组均常规口服阿昔洛韦。以上均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不用其他任何药物。10d、20d观察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及评价方法
2.1.1 疗效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标准为依据。
2.1.2 评价方法:①疼痛程度。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1 Analogue Sca1e,VAS):0分表示不痛,10分表示最剧烈疼痛。②治疗效果。使用VAS评分来判断症状是否改善:改善百分数=(治疗前评分一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无效:改善百分数
2.2 两组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10d治疗20d
治疗组487.58±1.474.19±2.082.63±1.35
对照组487.67±1.535.36±2.124.77±1.82
两组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相比,10d后P
2.3 两组不同时间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数时间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8治疗10d615171079.2
治疗20d131814393.8
对照组48治疗10d312141960.4
治疗20d514181177.1
两组治疗后10d,治疗组无效10例,总有效率79.2%。对照组无效19例,总有效率60.4%,差异有显著性(P
两组治疗后20d,治疗组无效只有3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无效11例,总有效率77.1%,差异有显著性(P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疼痛是主观感受,不能用仪器测量,存在个体差异[1]。疼痛易使患者出现烦躁、易怒和情绪抑郁。护士应主动安抚患者,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安静、舒适的环境,多与患者沟通,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提供多种信息及精神鼓励,使其主动配合各种治疗及操作。
3.2 止痛护理:收集病人的资料,了解病史,心理状况,指导病人采用以下止痛法,如:松弛技术、自我暗示法、呼吸控制法、音乐疗法、注意力分散法及引导想象法[2]。
3.3 饮食起居护理:指导患者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慎避风寒。注意饮食调养,合理饮食,多饮水,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机体抵抗力,以防病毒侵袭。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劳累。
3.4 治疗过程护理: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操作前向患者解释,纳米微波全科治疗仪对人体没有任何损害。检查仪器插头、电路是否完好,调节最佳照射功率、频率。帮助患者暴露皮损,注意室温,避免患者着凉。每次治疗都询问患者疼痛的感觉如何。
3.5 皮损护理:皮损处防止摩擦,局部保持清洁干燥。指导患者穿宽松舒适的棉质内衣,保持床单清洁无渣屑,定期更换衣服。
4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消退后其受累区皮肤出现疼痛或持续性疼痛[3]。持续3个月以上则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临床治疗上宜采取综合治疗。全科治疗仪发出的纳米波,作用于人体后能激活细胞,调节细胞膜的功能,增加能量,改善微循环,使肌张力趋于平衡,达到治病消痛的目的。活血消痛汤有益气养血、活血通络、行气止痛之效,并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其与纳米微波全科治疗仪联合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营养神经,起到行气活血、消痛止痛功效。具有起效快、效果好、简便易用、不良反应少及患者易接受等特点,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病情。并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止痛护理及健康教育,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90-291
篇7
责任心不强,态度差:因患者发病急,患者及家属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急、恐惧、迷茫心理,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帮助,而往往有的护士在接待患者过程中态度冷漠、生硬、不热情,操作时责任心不强、漫不经心,对患者无耐心,易使患者及家属反感,进而产生矛盾。
护士心理素质不稳定,处事不灵活:急诊患者病情危急,若遇到不理智、挑剔的家属,年轻护士易紧张、无序、不自信,使家属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若患者病情转归不近人意,家属就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质疑,引起纠纷。
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
护理人力不足:近年来,随着医院的发展,护理人员尤显不足,急诊治疗区夜间仅有一名护士值班,护士要接诊、抢救危重患者、执行全院非住院患者的治疗、处理急诊留观患者等,工作强度大、难度大,护士按病情的轻重缓急处理,需要等待的患者易产生不满情绪。
其他方面:如医生电子处方录入的失误、发错药等现象等,耽误治疗时间,造成患者的不便,而这一切的不满,往往也是发泄在接触患者时间最长的护士身上。
患者及家属方面的因素
患者及家属对就诊的期望值过高:急诊患者不管病情如何,都不愿等待,希望医护人员给予优先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上药,而且药到病除。而由于护理人员少、患者多、疾病的发展过程等各种原因,使患者及家属的期望不能得到实现,引起不满情绪。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识的不足:患者都认为自己的病比较重,将“急诊”与“重病”划等号,在治疗过程中稍有不适就非常紧张,要求医生处理,如果护士没有及时予以耐心的解释,就认为医护人员不重视,而产生不满。
家属不能接受现实:对于在短时间内发病,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家属往往心理上不能接受这种人财两空的现实,转而会质疑救治是否合理,甚至有一些过激行为。
干预对策
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护士急救水平:①定期对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制定奖惩激励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护士不能单独上岗,对其工作质量进行重点跟踪指导。②做好传、帮、带:利用休息时间有计划地安排年轻护士虚心向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学习。遇有大抢救,及时安排年轻护士共同参与,以积累临床急救经验。③注重培养护士应变能力:平时利用模拟患者设置护理障碍,指导护士如何解决,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提高护士处理突况的能力。
更新护理观念,增强服务意识:①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变以往服务于“病”而非“人”护理模式,换位思考,改善服务态度,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不满,应耐心予以解释,不敷衍,不生硬回绝,并积极解决问题,尽量创造条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②积极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工作作风要严谨,注意留给患者的第一印象,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接诊时沉着而不失热情,治疗时迅速而不显慌乱,不在工作场所大声谈笑、吃东西,多巡视病房,适时给予健康教育。应用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肢体语言等,与患者或家属找到共鸣,使其能感受到你的细心、爱心、热心、耐心及同情心,避免因交流、沟通不理想而导致的护理纠纷。
保持良好的心态:抢救危重患者时要沉着镇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避免紧张、手忙脚乱,引起家属的不信任。当与家属产生矛盾是,要克制,不可针锋相对,使矛盾激化。
加强护理人力的配置:采取弹性排班,增加值班期间急诊高峰时段护理人力,减少患者等待时间。稳定急诊护理队伍,打造技术好、服务好的护理团队。
医院内部加强联系:医生、护士、药房及其他相关科室加强联系,通力合作,尽量减少患者及家属来回跑腿,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工作,减少误会与不理解。
篇8
1综合能力以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为考核目标,包括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及德、智、勤综合素质评价三大部分,具体考核内容理论方面包括:常用抢救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常见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各种管路的护理及各项辅助检查的目的和临床意义。技能考核内容有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和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的术中配合、洗胃术、呼吸机的使用及参数调节、CPR、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电除颤、血液灌流术、气囊滞留物清除术、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呼吸末CO2监测等专科技能。德、智、勤综合素质主要从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团队合作意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及应急应变能力、沟通决策能力、学习能力、工作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采取笔试的形式由护士长统一出题。操作技术考核在组内培训及组间轮训结束后,采取实际操作的方式,随机抽取4项我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进行考试,作为技术考核成绩。德、智、勤综合素质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独立答题、现场交卷、现场核查问卷的方式对建立急诊护理亚专业组模式前后护士的综合素质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为四个等级,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2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由护理部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士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情况、管理能力、护患沟通等,评价等级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亚专业组模式前后均随机调查患者或家属100例,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抢救成功率主要以我科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为对象。通过信息科病案首页采集培训前后抢救患者资料各100例,选择标准为50~60岁突发呼吸心跳停止的男性患者,既往无基础病史,参加抢救的医师均为副主任职称及以上。以抢救成功(即呼吸心跳恢复)为统计指标。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亚专业分组前后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比较建立护理亚专业分组后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素质高于分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亚专业分组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经调查,患者满意度由亚专业分组前的87%提高到分组后的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5)。
3亚专业分组前后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亚专业分组前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9%,分组后抢救成功率为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P<0.05)。3讨论
急诊护理亚专业组发展现状
急诊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自1979年美国急诊医学正式成为第23个临床医学专业,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了临床亚专业,急诊护理学已成为护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专业,成为与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并驾齐驱的二级学科。而与之对应护理亚专业组并未建立。
因急诊医学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急诊科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期望。在欧美国家,急救护理人员必须通过急救专业技能考核才能上岗操作,我国相当多的综合性医院与国外急诊护理发展有较大差距。为培养急诊专科护士,促进急诊护理专业水平与急诊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正式成立并开班授课,可见中国急诊护理人员正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正逐步与国际专科护士的培训、认证相衔接。这也是促进急诊护理专业水平与急诊治疗技术的发展的可行途径,但实施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各地仍在进行急诊护理模式的探索。
建立急诊护理亚专业组模式的优点
1可促进急诊医学亚专业发展,加快急诊护理学科品牌建设急诊医学是一门跨学科临床医学专业,贯穿于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急危重症监护过程。急诊医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急诊医学模式的变革和学科建设两个方面。院前、院内急救和急危重症监护一体化的模式是现代化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新模式,急诊亚专业建设是新形势下学科建设的重点。临床专科的显著特点是疾病谱、诊断、治疗和护理均有自身的区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现代急诊医学已分化出小儿急诊、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灾难医学、创伤医学、危重病医学、中毒医学等亚专业。不同的亚专业面对的对象也有不同的特点,故诊断、治疗和护理也应该有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因此,为适应急诊亚专业的发展,建立区别于其他专科的一体化模式的急诊护理亚专业队伍可促进急诊亚专业的发展需要,加快急诊护理学科品牌建设。
篇9
1.1 首先我们从转变护士的观念为切入点。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讨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意义,目的。其次,在科内开展了“假如我是一名ICU患者”和“家属希望护士怎么做”为主题的换位思考讨论会。通过学习、讨论护士们找出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理解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1.2 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重新制定了各班职责及每日工作重点;规范了护士的服务语言、服务行为、服务流程,使全科护理工作形成整齐划一的服务模式。
1.3 反复学习《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专科护理技术》等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
1.4 实行弹性排班,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做到一名护士最多看护两名患者。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由原来的护理员完成,变成了护理员协助护士实施。每班除了认真看护患者外,保证给患者做全身擦浴一次(由白班执行)及口腔、会阴护理,修剪指甲、梳头,整理床单等服务。
1.5 由于ICU收治患者的特殊性,不允许家属陪护,我们变推出了亲情服务项目,把人性化服务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如:做到随时与患者沟通,定期与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我们采取日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周征求主管医生意见,月进行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全程、无缝了解和满足患者的需求。
1.6 为激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科内每月评选一名优秀护士并给予适当奖励。评选方法由患者的主管医生、患者、患者家属、全体护士、科内的指控小组共同选举产生。此举极大调动了护士们的积极性与荣誉感,对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顺利开展起到了有效地推动作用。
2 效果
篇10
关键词 全科医疗 学术沙龙 活动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2-0015-03
Exploration of the academic salon mode of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s
FENG Yuqin, DU Zhaohui
(Weif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2, China)
1 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背景
全科医学自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畴、以预防为先导的健康照顾,其范围涵盖了各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1-2]。而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的中坚骨干力量,为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了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3]。然而,已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全科医学培训的全科医师寥寥无几,他们的学历和知识结构已不能完全适应社区群众迫切需求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指导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4]。所以,必须加速培养一支名符其实的全科医师队伍来取代目前的多学科组成的团队式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这样才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在质量,使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因此全科医师所具备的素质和工作特点以及全科医师的培养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2010年六部委联合印发《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2011年印发《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都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全新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以全科医师为骨干,包括社区护士等其他卫技人员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健康发展。计划在2015年以前,建立起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同步发展的培训制度,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师,最终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师制度,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城市医院合理分工的诊疗模式。全科医师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近几年来,与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相配套,全科医学的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5]。在我国全科医师培养从最初局限的内科医生自学全科课程参加考试到后来一年的培训取得资格再到目前的全科医师三年规范化培训,有力的证明了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机制是我国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治本之策[6]。
但在现阶段,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全科医师这一主要途径,在近期是难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卫生技术人员其现有的知识与技术不符合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及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他们进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全科医师是我国未来医学卫生培养的重点目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需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所以对全科医师就职后继续教育的重视对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上海市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为推动我市全科医学专业的发展,加快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步伐,提高我市全科医师的整体素质,活跃学术研究氛围,一直专心致力于开展全市的全科医师各类学术、继续教育、科普宣传等活动,在借鉴了国外成熟的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开展了“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已成为全科专委会的一项品牌活动[7]。对推动全科医学的交流与研究,促进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高素质的全科医生队伍,有效开展全科团队的服务运作模式,才能吸引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才能逐步弥补“健康公平性”的差距,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2 全科医师学术沙龙现况
自2008年1月上海市首次举办“全科医师沙龙活动”后,在这5年时间里,我们始终以“植根一线、社区承办、专家支持、共同提高”为原则,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特点的要求,根据全科医师的需求,我们选择一些重点疾病,以病例讨论的形式进行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每期活动都先由各参会全科医师做主题发言及自由讨论,再由各领域的医学专家对病例及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并做相关知识扩展。我们每月举行一期全科医师学术沙龙活动,活动地点遍及徐汇、普陀、杨浦、宝山、浦东、卢湾、静安等上海多个区、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进一步扩大沙龙的影响力,更广泛的覆盖全科沙龙,让更多全科医师参与我们的全科沙龙,从2011年开始我们除了在上海中心城区举办外,已经逐步辐射至金山、崇明、松江、青浦等多个郊区、县。
每期沙龙病例涉及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各个领域、多系统疾病。每期的讨论主题除了病例的临床诊疗思路、鉴别诊断外,更侧重于慢性病的三级预防、规范化管理、双向转诊、社区合理用药等等,力求多元化,旨在更新知识,巩固基本技能,提高全科团队的综合素质。另外,今后我们还将准备理论知识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一方面加强社区实用性技能的训练,如基本物理诊断、常规检验、小型诊疗仪操作、中医中药等常用诊疗技能以及现场急救、基本护理与康复等技能;另一方面还将强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常用技能训练,如参加社区调查、社区诊断、社区健康教育、社区预防保健、社区护理、建立健康档案等[8]。
篇11
1.2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个别护士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由于急救设备多,进行口头交接,做不到班班亲自开启各抢救设施查看备用状态,执行各项操作时,由于急救时病情危急,各种记录、标识不及时书写,护理文书记录不严密,查对不严格,抢救患者使用抢救仪器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落实不彻底,不能及时巡视留观患者,造成液体外渗、滴空液体等现象,均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
1.3相关科室方面的问题
辅助科室如功能科、检验科、放射科、收费室、药剂科等由于急症患者没有时间性,随时来做检查,中午、夜间或节假日期间找不到人、机器现开机,或是患者未带足费用,相关科室不予检查,都会耽误时间,这些都容易引起纠纷,产生不满情绪。
2管理对策
2.1成立科内质控管理小组,加强安全管理
科内成立质控小组,年资高的护士为质控组成员,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相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随时告知,每月一次全科护理质量分析会,进行发现问题,分析、整改、反馈、评价,再整改、再评价,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整改体系,运用现代化质量管理方法,将各种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使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真正落实到位,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3.2提高科内护士整体的急救护理操作技能重点加强培训年轻护士的严谨慎独精神:根据能级护士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利用每天晨会交班完毕后组织护士按照培训计划进行急救专科理论操作技能的业务学习,学习各种急诊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培养每名急诊护士的快速反应能力,娴熟的操作能力,临危不乱的应急能力,使护理人员在急救时从容应对各种急症,即使急救时间再紧迫,也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保证护理安全。
2.3保障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规章制度的培训
制度健全,但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管理的因素,要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尤其是对个别护士进行重点帮教,落实制度的自觉性,不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特别是查对、交接班制度,与平时工作考核挂钩,激发大家严格按照制度完成每一项护理操作,确保急救设备、器材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2.4积极与院领导协调沟通,加强院领导对急诊医学科的重视
医院成立急救小组,遇到大型交通事故和突发意外灾害患者多的情况,急诊医护人员应付不了,由院领导或总值班及时抽调备用人员参加抢救,不耽误任何抢救时机,对没钱无主患者,院总值班可以先签字做检查和入院,辅助科室要制订严格的相关规章制度,夜间节假日须向急诊医护人员说明去向,先做急诊再做平诊,增添新的抢救设备仪器,争取在短时间内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篇12
1.2全科医师是基层的迫切需要
新医改后基层迫切需要的医疗卫生人员是全科医生。我国基层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与全科医学人才队伍现状相差甚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数量不足。以首都北京这样发达地区为例,在未来几年一共需要3万多名全科医生,而目前仅2万多名,其他地区的情况可想而知;其次,质量不过关,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严格地培训,没有达到真正的全科医生水平;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专业师资薄弱,培训教育开展不顺利等;所以人才问题已成为我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我国基层对全科医学人才需求情况在《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宜、质量较高、结构合理、适应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支撑要求。
1.3医学相关类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不足
新医改政策要建立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个包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四位一体的大系统,新医改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外,还需要一批懂得公共卫生、卫生政策学、医学社会学、医疗保障学、医事法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等知识的人才;需要一批既懂得流行病、卫生统计等方法学,又懂得医学知识和卫生属性的人才,所以学校除了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外,还要培养出一批能专门从事医学相关类工作的专门应用型人才。
2新医改后我区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2.1只注重学历教育,忽视培训教育
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仅仅是医学教育一个阶段,医务人员的学习将始终贯穿于医务工作者的整个职业生涯。除了医学院校教育外,还有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但由于我国医学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性,只注重学历教育,轻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造成毕业生素质较低、不适用;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的教育体系尚待加强;办学层次和培训模式单一,面向农村、乡镇和社区培养实用的医疗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的医学教育和医师培训教育更是薄弱;尤其是完善的基层医务人员毕业后的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的教育体系亟待建立。
2.2医学教育仍停留在“诊断-治疗”模式
我区目前医学教育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诊断-治疗”模式,还未过渡到“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将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消除躯体疾病这一低层次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将发展为提高生命质量、保持身心健康的全新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也将拓宽到身体、精神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医学教育也不仅局限于生物医学,它将与社会、环境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医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发挥作用,将进一步要求实现教学、科研、卫生保健、社会预防一体化模式。
2.3多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体制尚待建立
全科医学是一个具有独特内容的不断发展的学科。全科医学突出以人为本,内容丰富,范围宽广,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的健康照顾,既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又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随着新医改推广的深入,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人才短缺加剧,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壮大全科医生队伍,为基层社区提供连续性、综合性的高质量基层医疗保健服务已经成为我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非常紧迫的重要任务。但我区的各医学院校对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不重视,对全科医学的理解不透彻,培训内容不规范、培训基地不健全、师资短缺、培训与使用结合不紧密、全科医师岗位职责模糊、培训经费缺乏;培训质量考核不到位、激励机制不足,不同地区间的培训模式和效果不统一不平衡。对全科医学教育认识不到位,培养的全科医生满足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4医学人文教育缺失
面对新医改的要求,医务工作者更加要有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医学教育的目标必须更多地强调敬业精神、人文和科学素质、卫生经济、信息管理、卫生保健体系、医疗保障制度运作等方面的要求,培育高人文素质的技术人才。虽然1995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但是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薄弱局面并未得到改观,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仍然令人担忧,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学时数不足,所占学时数为总学时的10%左右,有些院校总认为人文类的课程是可有可无的,甚至认为是没意义的负担,这与美、德等发达国家20~25%的比例相比,差距明显;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应付性;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师资尤其不足,仍以课堂为主,局限于知识传授,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类人文教学比例就更少,学生缺少亲身体验,无法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主观精神。
3新医改后我区医学教育改革的思路
3.1转变观念、牢固树立面向新医改的办学指导思想
医学院校要想使自身得到发展,必须要研究和顺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决不能安于现状、墨守陈规。当前形势下,首要的是医学院校的领导和老师从思想观念上尽快扭转过来,深刻认识过去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认清未来社会发展大势,把自身的发展摆到社会的大背景中来,主动对照新医改的要求变革自身,否则脱离社会需求,闭门造车,不但误人子弟,而且丧失自身发展机遇,最终被淘汰。为此学校的发展建设必须顺应新医改大势,转变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调整专业结构,更要发挥优势,为社会培养一批实用的临床医学人才,向区域内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服务。
3.2加快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促进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主要是临床医学教学,开展全新的全科医学教育很容易变成临床医学教学的简单转化。因此必须对全科医学学科有科学的认识和研究,才能培养真正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是以社区为中心,以病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的集预防、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教育,必须采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教育方式,因此不能沿用传统的生物医学培养模式,也不是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方法简单增设。各高校应充分发挥各相关院系的丰富资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抓实干,进行优势学科互补,加强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及其团队建设,为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创造条件,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
3.3做强医学继续教育事业,完善多层次培训机制
多年来,由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条件差待遇低,不受群众信赖等原因,导致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人才匮乏。现有人员虽然有一定的数量,但质量低、来源复杂、学历职称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解决这一历史积淀的问题,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由于多年欠账而至医生不足的矛盾,对现有社区医生的全面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区诊疗技能,显得十分重要。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医学院校积极发挥医学院校卫生教育资源优势,发挥优势分层办学,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出各级各类工作人员。成立社区、农村医疗卫生培训中心,开展基层社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培训,资质认证,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和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训以及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等,从而加快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岗前培训,有效提高了基层社区疗的整体水平。
3.4适应新医改需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
篇13
前言
社区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发展历程、专业理念、服务内涵始终伴随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的发展。社区护理学在护理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护理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目前在我国护理学科成为一级学科之后,重新审视和分析社区护理学的发展现状,融合国际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趋势,深入探究社区护理学的定位、学科内涵和服务外延,将有助于我们对护理学科定位的研究。
1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形势为社区护理学的发展开拓了空间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并且开始将发展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环节。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一、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等资源,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我国社区卫生事业转变服务模式开辟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动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在我国医改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承担者;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落实者。当前在我国医改的进程中逐渐明确卫生服务体系的构建向区域医疗中心及可能作为补充的中间体系转变,针对这一发展趋势,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护理必然应顺应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展和探索其发展领域。
目前,社区护理学在整个护理学科中的定位和专业内涵尚没有明确。在知识体系上,一部分是沿用国外的体系,另一部分就是由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知识简单拼加,使得在高层次社区护理学人才培养方面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其次社区护理学与临床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与长期护理,社区护理学与预防医学等的区别与联系尚未得到细致研究,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空间。再者在面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过程中,社区护理学的发展如何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社区服务人群的需要,也是社区护理学定位所必须考虑的领域之一,也可以说社区护理学的发展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仍然需要考虑本土化的需求。对医疗性的服务考核标准,也主要沿用临床护理服务标准;所涉及到的其他服务领域,特别是在与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模式中,社区护士与其他专业人员的分工不明确,三者的职责没有明显区别,一方面使医生的专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也给社区护士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目前无论是在政策、法规方面,还是团队合作模式中,以社区护士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出院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慢病管理的工作中,社区护士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空间,其工作职责定位也未能得到普遍认可。目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的学历、职称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现有的人员结构很难高质量地完成社区护理服务工作,满足居民的社区护理服务需求。显然,在目前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发展阶段,社区护士的培养还停留在学历教育的通科培养;社区护士的上岗培训,对于系统化的、有目的的社区专业化培养上未形成体系。当前我国社区护士的知识结构尚不能完全满足社区人群的健康需求,这一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2 社区护理学发展愿景的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