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调查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理想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理想调查报告

篇1

调查地点:安阳工学院。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问卷方式,被调查者当即认真填完问卷,回收率好。

调查时间:我不清楚,自己写吧。

调查内容:把你们调查表内的东西大致说一下。

调查结果:对于就业问题,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先就业再择业。这是一个比较乐观的数据表现,近年来随着大学持续扩招,大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就业压力陡然增大,毕业生就业市场十年之内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而一半的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无疑是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逐步转变。对于毕业后几年成就事业的调查显示,百分之六十五的选择了四到六年或者七到十年。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成就事业的时间设置都不是特别短,具有较为理性的认识,这种正确的观念与大学生和社会竞争环境之间的良性接触是分不开的,但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偏差现象,遏待调整。以有利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时树立正确的心态和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在谈到什么因素对自己大学学习产生影响最大时,有一半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的坚定意志,百分之三十认为是周围环境,百分之十五认为是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可见,有近一半的学生肯定了自我的主观意识对学业的绝对作用,但也有百分之四十五的过于在意外在环境的影响以及别人的看法,所以说,大学生还是存在一些不尽正确的观念的,解决这一问题不尽需要学生对自我能动作用的充分肯定,也需要学校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大学生奋斗动力方面,百分之六十认为是来自个人对理想的追逐,百分之三十的认为是家人的期待,还有百分之十认为是社会逼迫。在这一项中,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追求个人理想与报答家人,其实二者是可以统一的,努力奋斗与报答家人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个人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值得肯定的,但认为是社会逼迫的则是一种亚健康的心态,它意味着一部分大学生消极被动地应对社会竞争压力,是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如不转变,走向社会后极易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总而言之,现代大学生关于理想与信念的状况总体向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学习心态与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及健康向上的奋斗动力,这些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与信念方面日益成熟、理性、稳健。这对社会发展及个人进步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一些错误或不尽正确的观念,这部分人相对比例不大,绝对数量不小。他们需要自我调整及学校的积极引导。根据这一调查结果特提出一下具体建议:

一:学校应该多举办一些关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与信念的讲座,以指引同学们健康成长。让大学生在关于理想与信念方面有更理性的认识。

篇2

3、生产生活状况差异较大。在农业生产方面,龚刘村、杜家村目前村级生产道路硬化或沙石化程度已达到95%以上,耕地灌溉面积已达到90%以上。城北村虽然依托地处城区的优势,硬件环境较好,但因缺乏优势主导产业,农民收入呈现减缓趋势。而贾家村一直以来比较看重外出搞建筑,把发展农业种植放在了次要位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级道路硬化或沙石化程度不足10%,农民出行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农田水利设施更是年久失修,农民种地变成了靠天吃饭的现状。在人均年纯收入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另外,由于贾家村现有部分建筑大户年收入在数十万元以上,因而大多农民实际人均年纯收入远远低于2400元的水平,贫困人口较多,现已被县上列为年扶贫开发重点村。

4、思想观念与教育状况差异较大。在这四个村调研时,观念问题仍是值得重视和注意的方面。龚刘村、杜家村干部群众发展动力十足,对农村发展前景比较看好,有紧跟形势的新观念、新思路。如杜家村党支部书记在谈及该村发展计划时提出,该村明年在发展经济上要实现“三个70%”的目标,人均年纯收入继续递增200元。而贾家村干部谈到发展问题时,等待观望的思想比较严重,不讲主观愿望与努力程度、只讲客观因素与问题困难。如村级负债严重,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群众也对村上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等。同时,在农民教育方面也有明显差别。龚刘村和杜家村分别以选派企业优秀职工外出学习和组织种植户参加市县举办的高级果菜农培训等形式,不断提高职工、种植户生产技能。通过统计,目前各村拥有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统计如下(不含企业用工人员):

从上表可以看出,由于各村对农民教育的重视和组织开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乡土人才”的开发利用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是远远不够。

同时,目前农村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如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普遍是“网散、人散、线短”;在劳务输出方面缺乏有计划、有组织的输出。农民一般都是以家族、亲戚或熟人朋友之间引导、帮带为基本形式而外出务工,具有随众心理和盲目性等问题。

几点启示:

篇3

一个品牌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离不开市场的大环境。卷烟作为一个面向国内市场为主的商品,它的走势总是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及购买力的强弱存在密切的关系。平湖地处全国经济最活跃的环杭州湾经济带,这几年城乡居民购买力不断的稳步提升。15档次卷烟正逐步转变为一个卷烟常消品,相应该档次卷烟所具有的礼品及传递价值功能正在减弱。也就是说“老版利群”的购买者和消费者是合一的。若干年后“老版利群”将蜕化成一只完全意义上的卷烟消费品。因此“老版利群”的消费群体是相对固定的,并且它的消费群体还将不断扩大。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老版利群”的销售潜力还有待挖掘,品牌的上升空间是客观存在的。

三、调查数据分析

篇4

篇5

我们检查了答题网民的IP,没有重复的,也没有非常近似的,也就是说,没有恶意填答的迹象(为了保护网民隐私,我们不详细分析IP地址);我们取样的范围是阅读新浪科技频道和搜狐健康频道的网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网民在我们社会中是学历、收入都偏高的一群人,他们不是社会中心理状况最糟糕的那群人,所以,我们认为,尽管本次调查的数据不能代表所有中国人的心理现状,也不能完全代表近4亿中国网民的心理现状,但也足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总之,如此高的尝试自杀率显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

挫折感压垮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里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在过去半年里遇到了自己几乎不能承受的困难和挫折。而在所有网民里,有56.7%的人认为自己过去半年只是遇到了很小的挫折,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通过后面的问题,我们发现高危人群在感情因素和学业/事业失败两方面的问题突出,说明婚恋和生存发展压力是高危人群产生挫折感的主要原因。

这种挫折感可能导致自杀。挫折应对理论认为,挫折对个体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作用,消极作用包括逃避和轻生,还有攻击行为,如采取攻击报复社会的方式来应对自己遇到的挫折,具体表现在一些非指向性的突发事件和。如果社会里有一大群人自感挫折水平极高,那么存在较高自杀率也就不难解释了。 她(他)们为什么想自杀?

对比促使潜高危人群和高危人群产生自杀念头的原因,发现对现实的无力感、对生活失去希望和失恋/离婚最容易引发自杀念头。

值得注意的是,高危人群里选择因“补考/失业等事业危机”而产生自杀念头的为9.9%,而潜高危人群里只有1.2%,说明这很可能是压垮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对补考、留级、论文未通过的大学生和失业人群要保持特别关注。

逃避和结果痛苦是自杀的主要目的

高危人群里有59.2%的人认为自己无法解决问题而想要自杀,这是一种典型的逃避心理。高危人群里想通过自杀解脱痛苦的也有14%。这里的痛苦更多出于心理痛苦而非身体痛苦,因为在另一题目里选择“最近我遇到了严重的病痛”的只有4.7%。

出于那种“死给你看”(借此解决问题、引起他人注意的都可以算在这一类里)的目的很少。

有意思的是,潜高危人群里,认为自己只是一时冲动的比高危人群也这么看的要多得多。可能两群人的压力状态不同,我们认为高危人群的心理压力要比潜高危人群更大。

另,高危人群里有6.8%的人采取了自杀行动,准备实施而中断的人也占到6.9%――这些数据都不容乐观。

亲情是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方式

由于实施了自杀的样本量较少,我们选取那些开始准备自杀,但最终没有实施的人群进行分析。其中可见,近34%的人出于对家人的愧疚感而中止自杀准备,说明亲情是挽救生命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给我们四个提示:

1)家庭永远是个体在社会中最后的港湾,如果家庭出了问题,或者家人不在身边,高危人群容易走上绝路;

2)离家游子应该经常和家里保持联系,而家里也应该有意识多跟游子联系,关心他们的近况,倾听他们的心声;

3)媒体报道自杀事件时,应多报道亲人的悲痛与惋惜;

4)在劝解身边想要自杀的人时,可以首先考虑用亲情或友情,尽量少说道理,多说亲人会多么伤心。 自查,发现潜在危机

自杀危机是潜在的

前面根据网民的自陈分析了人群中存在自杀念头的比例。但现实中往往不会有人直接告诉你,“我要自杀”;甚至有时候,对方表露出厌世、逃避、自杀的倾向,我们也没有注意。自杀如急雨,说来就来。很多人自杀前往往没有特别明显的征兆,甚至自杀者自己以前可能都没有想过会自杀。因此从情绪、社交、行为、认知四个方面共设计了20道题,从另一个方面去衡量人们面临的压力和自杀倾向,在本报告里,我们将20道题的总分称为“自杀倾向指数”,理论上我们认为得分越高,自杀倾向越严重。

我们发现,20道题的得分和网民最近经常想到自杀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36。

高危人群的平均自杀倾向指数超过50,而“乐天派”的自杀倾向指数则不到24。但从各类人群的最高得分我们看出,即使是“乐天派”中,也有得分超过50分的,有可能这部分人虽然承受较大压力,但是天性乐观。

(乐天派=从未想过自杀的人;普通人=以前想过,现在没想过自杀的人;潜高危人群=现在偶尔想到自杀的人;高危人群=经常/认真想过自杀的人。)

女性、膏少年自杀倾向更明显

近半数女性过去想到过自杀,而与之对比的是近半数男性从未想过自杀。女性中高危人群占8‰超过男性高危人群的比例5.3%,这个结果和实际自杀的性别差异方向上是一致的:中国女性自杀者多于男性自杀者。近一半青少年(15~24岁)曾想过自杀,而青少年中高危人群占6.4%。

同时35-65岁的中年人虽然曾想过自杀的不多,但高危人群比例达8.3%,而潜高危人群比例也比青少年和成年人(25~34岁)高。

高危人群素描

对比高危人群和所有网民的特征,我们可以对高危人群做出素描:

第一,他们收入偏低,绝大多数人收入在3000元以下。从自杀倾向指数看,当收入超过1500元后,随着收入的增加自杀倾向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以2000元~3000元这个段下降得最快,而当收入超过5000元后,随着收入增加,自杀倾向指数并没有明显下降。这个数据符合既往研究。有研究认为,月收入3000元是幸福线,低于3000元而自感生活幸福的不多,而当收入超过3000元后,收入增加从统计上并不会显著带来幸福感增加。

篇6

1、财务制度不完善。有的村没有制订财务管理制度,有的村财务管理制度与现行实际情况不适应、不配套,出现脱节,有的村虽有财务管理制度,但缺乏资金收入、使用及效益措施,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健全、规范,接受群众监督乏力。村干部往往都掌握有一定的经济大权,既管钱又用钱,收不入账,公款私存私用。有些村随意借村集体收入,借钱后给一张白条,有的甚至连白条也不给,不断出现违纪现象。

2、账薄设置不规范。一些村会计各自为阵,会计科目随意设置,记帐方法不统一,账账不符、账款不符、账实不符、有账无证、有证无账现象较为普遍,有些村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和专项支出等项目记录不全。因没有完整的财务记录,既不能进行规范的账务处理和全面反映本村的财务活动状况,也不利于财务公开和财务监督。

3、会计手续不齐全。有的村财务原始凭证不规范,无经手人,无证明人,无事由,无审批人签字。一些出纳收付款后不及时记账,仅凭脑子记忆,甚至凭印象自制凭证,盘点库存时,现金不是多就是少。

4、凭证审核不严格。财务开支本应由分管领导一支笔审批,而有的村支书签、主任也签,签批不问清红皂白,来者不拒,明知超标准或开支范围不合规,因怕得罪人,故意大开绿灯。

5、财务收支无预算。有相当部分村年初资金收支无计划,往往是有钱乱花,无钱借花,拆东墙补西墙,寅吃卯粮,结果是年终决算一片红。

6、会计档案不健全。许多村根本没有村级档案室,会计档案资料无法集中管理,会计资料只好长期放于会计或出纳家中。一些会计人员不按规定装订发票,年终将帐本和单据用报纸一包,随便乱丢。换届后干部变动时不办理移交手续,各管各的包包账,造成账簿和凭证丢失、鼠咬、虫蚀和霉烂。

7、资金使用不合法。有的请客送礼,有的公款旅游,有的滥发实物、补贴、资金,甚至还存在着干部挪用、侵占公款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经济状况较差或较好的村,问题尤为突出,支出结构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8、会计队伍不稳定。有的财会人员工作一段时间后选为村干部,有的不愿挂个会计把自己捆在家里,而外出打工不愿从事会计工作。加之村会计一般随主要干部变动而变动,一任书记,一任会计,变更频繁。且相当一部分村财务会员文化水平低,知识面窄,业务素质差,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知识和综合分析核算能力,因而在实际操作中漏洞百出,难以起到监督管理财务的作用。

二、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基本原因

通过调查分析,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症结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忽视财务管理。一些村负责人头脑中没有财务管理这根弦。一是工作忙无暇顾及;二是对财务管理认识不清;三是怕管紧了不好办事。因而,对农村财务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滋生和助长了某些违法乱纪行为。

2、制约措施乏力。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形同虚设,组长多数有支部书记或者村委会主任兼任,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挫伤了群众民主理财的积极性,客观上助长了部分人员违法乱纪的侥幸心理。

3、收支管理不严。一是缺乏内部监督,村级会计大多是村干部,无法独立行使职权,不能发挥财会监督作用。二是缺乏外部监督。监督村级财务实际是个空白带,这就给法制观念淡薄者有可乘之机,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4、财会人员素质较低。农村财力人员大都文化不高,未受过专业培训,政策水平和业务知识差,连起码的会计基础知识、财经政策、法规都不懂,记账时漏洞百出、笑话连编。

三、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规范我乡村级财务管理。

1、加强领导,强化法制意识。领导重视是抓好村级财务工作的关键,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特别是乡村主要领导应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积极支持财务工作,为农村会计人员撑腰壮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要认真学习《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增强法制观念。

2、明确归属,强化监管职能。《会计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乡财政既有分配职能又有监督职能,由其监督管理村级财务工作是顺理成章的。其理由是:一是乡财政所作为乡财政的综合部门,大部分工作都要与村组打交道。因此,对其财务进行监督管理是切实可行的。二是村财务是农业财务的组成部分,纳入乡财政管理,有利于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监督和考核。三是乡财政所有相对充足的人力,并在经济管理、财务处理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监督管理村财务工作是完全可行的。

篇7

交通发展思路清晰,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在对全乡交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未来交通发展趋势,绘制了未来全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架构。今年年底基本完成北大门-高速出口连接线,全长8.15公里,硬化路面宽度6.5米。新建南大门—新屏山县城13公里(村4.6公里长,硬化路面宽度5.5米现已竣工),届时将极大改善乡交通情况。

运输市场逐步规范,安全监管不断强化。通过部门联合,严厉打击“无证驾驶”“非法营运”、的违规行为,强化道路运输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不断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运输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现有客车3班至,其中一班绕行万里桥在上乐宜高速公路到,另二班途径到;现有横渡至蕨溪,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水陆交通畅通,井然有序,乡、村运输市场规范。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交通改革逐步深化。紧密结合行业特点,通过出动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收到良好效果。以“六.五”普法为契机,大力提高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素质。

自身建设常抓不懈,人员落实到位。乡落实分管交通工作领导为副乡长,交管站副站长为,交管站工作员为伍永均,派出所干警。今年年初新成立组建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派出所长兼任,专职执法人员两名。

二、主要问题

(一)交通建设受到资金“瓶颈”制约。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快速增长的机动车辆与现有的公路现状不相匹配,给公路安全畅通带来巨大压力。

(二)农村公路建管机制亟待完善。现已完成安保设施()一是农村公路建管养配套资金总量严重不足,到位不及时。二是由于投入不足,致使安保设施不配套,农村公路安全隐患多。

(三)运输市场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三、几点建议

(一)充分认识做好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扎实开展各项安全稳定工作。

(二)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突出安全生产重点。

(三)加大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

篇8

试剂: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方法:酶联免疫法。

结果分析

对乙肝五项检查结果出现的常见几种模式分析如下,以便指导临床治疗或进一步作检查。

HBV感染其指标呈现24种模式,本院主要出现以下几种模式:其中HBsAg、HBeAg、HBcAb三项同时出现阳性都6.6%,这种模式者传染性最强,病毒复制活跃。HBsAg、HBeAb、HBcAb三项同时出现阳性16.6%,这种模式具有较强传染性,病毒可能在复制,肝病可能处在恢复期或是向慢性方向转化。因为HBeAb为非保护性抗体,需进行PCR-HBV-DNA检测证明是否病毒复制。HBsAg、HBcAb二项同时出现阳性3.4%,这种模式可能为早期感染。HBsAb、HBeAb和HBsAb、HBeAb、HBcAb与HBsAb、HBcAb这三种模式出现阳性4%,可能为乙肝恢复期或亚型乙肝。HBeAb、HBcAb同时出现阳性较低1.6%,所占比例小,但值得注意,必须将血清稀释后重新进行HBsAg检测。实验中有2例稀释后HBsAg为阳性。遇到1例患者HBeAb、HBcAb阳性,经检验治疗3个月后为HBsAg、HBeAb、HBcAb阳性,继续治疗后又为HBeAb、HBcAb阳性,这一患者为典型从后带至前带的转变过程,直至恢复期的经过。现在PCR技术的广泛开展,根据以上分析凡是HBsAg、HBeAg、HBeAb、HBcAb有一项出现阳性均应作PCR-HBV-DNA检查,看是否有HBV感染。

篇9

调查目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人际交往及其思想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网络产生的极大的依赖,面对着电脑屏幕,浏览新闻,看电影、听音乐、聊QQ,一言不发、相安其事、自得其乐,仿佛八九十年代大学生在寝室海吹狂侃,无话不说的融洽气氛已经永远定格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寝室内的沉寂和室友之间关系的渐渐疏远。我们不禁要思考:网络的普及是使寝室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更加亲近了,还是日渐疏远?

本小组成员旨在运用社会学理论所学的知识和社会调查方法,通过抽样调查,对大学生上网时间,内容及形式,对寝室生活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网络对大学生寝室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的影响,并为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增进寝室同学之间交流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寝室生活氛围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调查对象

考虑到调查的可操作性,课题组从我院本科生中经过简单随机抽样,抽取8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在实证的基础上,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电脑网络对大学寝室同学之间心理距离的影响。

调查方案及过程

本课题组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搜集资料和数据,通过简单随机抽样,从我院本科生中抽取80名同学。为确保问卷的回收率和质量,发放自填问卷,现场填写回收的方式,问卷发放80份,回收80份,有效问卷71份,有效率88.75%。问卷设计包含对学生基本上网环境的调查,上网的时长、上网内容以及电脑网络对受调查者本人、室友的影响。

关于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亲疏很难通过具体的指标来测量,更多地涉及一种心理感受,因此,小组成员通过访谈的形式,以及他们对和室友的关系的亲疏程度的感受,对问卷调查所不能涉及的许多难以量化的指标作一些定性描述,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是研究者获得更多直观、感性的材料。

在数据统计分析阶段,运用Spass、Execl等数据分析软件,将每份问卷各项内容录入之后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形成统计表格、图形,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验证假设。

调查结果

此外,通过对你拥有电脑后,你跟同学、室友相处时间变化如何?一题的统计,42%以上的学生感觉拥有自己的电脑后,寝室的集体活动少了,大多时间用于上网,23.32%的同学感觉不变,6.8%的感觉变长。

调查结果分析

上网时间及内容

此外,通过对比第4、5题的统计结果,平均每天上网1-5小时的同学的人数超过了平均每天在寝室1-5小时的人数。虽然这些统计结果需要剔除一些影响因素,但是这一组数据的差距我们不难看出网络充斥着我们的课余生活,尤其对寝室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网络对大学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源于其以下的几个特点。首先,自主性和开放性。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其承载的信息量极大,使用者可以自主选择、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自己所需的任何信息,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网络具有平等性和虚拟性。在网络上,个人身份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地位的平等带来了交流的自由,任何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网络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人可以尽情地尝试扮演各种社会角色,还能轻松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梦想。此外,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沟通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网络营造的虚拟现实是一种特殊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大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换,新闻之后的跟帖,各种网络社区、BBS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比现实生活中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渠道。

通过对上网内容的统计,如图3,相当一部分同学集中在看电影、听音乐、及其他一些娱乐,浏览新闻、查找资料,以及网络交流方面,而这些也正体现了网络的便捷极大地满足了同学们的需求。一方面给同学们提供了大量新闻资讯和各种资料、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和畅通的信息交流沟通渠道。

电脑网络对寝室集体活动的影响

此外,通过对你拥有电脑后,你跟同学、室友相处时间变化如何?一题的统计,42%以上的学生感觉拥有自己的电脑后,寝室的集体活动少了,大多时间用于上网,23.32%的同学感觉不变,6.8%的感觉变长。

通过对一些同学的访谈,他们普遍感觉大一的时候,室友之间经常聊天,聊着自己的高中生活、家乡的风土民情,有的寝室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卧谈,聊着彼此津津乐道的各种话题。同时每个人在寝室的时间也很多,再加上大一时刚来,还是有些不安全的感觉,空间上大家也共同认为寝室是一个让人心理上感觉最安全的地方。时间空间较多重合带来的结果就是公共活动的增多,刚到大学时4个人总是一起结伴活动,日常生活中,大家经常一起去看电影、聚餐。在聊天、公共活动等互动中,寝室群体关系逐渐形成。这种大环境也对寝室成员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经历了生活上的磨合期后,寝室成员相互熟悉,互动频率逐渐增高。

网络提供资料来源和信息沟通渠道

电脑、网络对个人生活有无影响,个人的认知并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

尽管70%的同学认为自己并非沉迷网络,但是另一组数据却指出遇到学习困难时,有62%的同学选择通过上网查资料,向网友询问 。

不难看到,网络资源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已经改变了同学们在学习中的选择取向。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并且愿意选择省时省力的方式,但与此同时,网络资源却成为了分割观点的存在。当前,同学学习中更倾向于从网上汲取观点,并将之当做自己的想法,缺乏了将观点提出并讨论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即使是在寝室中进行的,也会让同学在思维和相互关系这两方面有所获益。

而正是这种求便捷的心理不禁对同学个人的思维做了隐性的限制,让每个人都更乐于去搜索而非讨论,减少了思想的交锋,为个人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一个人和他人的交往受着其个人思维模式的影响。可以说,电脑网络将这一过程内化,将其固化为同学们感觉不到的一种共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电脑网络毫无疑问的影响了寝室同学之间的心理距离。

通过对当你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或心理压抑时你会怎么办?一题统计结果可发现,仅有23%的同学会向自己的室友倾诉,寻求其帮助,而70%以上的同学则借助网络媒介来疏通自己的抑郁情结。QQ、MSN、博客等远程通讯手段,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交流空间,很多同学有心情郁闷烦躁的事情都倾向于上网倾诉解决,或者写写自己的博客发泄情绪,电脑网络为大家提供了新的情绪低落的调节方式电脑的情感支持越来越凸显出来,寝室同学作为情绪倾诉者的地位降低了。

从数据中可知,电话联系亲友依然占据了最大的比例,32%的比例可以说并不是特别高显然,网络这一新兴的媒介对于传统的电话等媒介有了一定的取代作用。不妨大胆猜测,这样通过电脑屏幕键入自己的想法,利用QQ,飞信等媒介即节省了生活费,同时也比直接在寝室中接电话道明要更保守、含蓄。就这么看来,网络也许赋予了一个同学在与家人联络方面的相对隐私,但这样又是构成了同学之间漠然的基础原因?因为不了解,所以只能选择礼貌的招呼,缺乏了一个宿舍对待同一问题的共同感,也缺乏了同学之间相互的感情交流,扩大了隐私权的范围,从而在心理上制造了无形的隔阂,导致了宿舍同学之间交流不足的状况。室友作为第一选择的只占了23%,不过若将其当做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来看,也许更好理解就像前言所提到的,八九十年代大学生之所以在宿舍中海吹狂侃、天南地北等现象正是随网络的崛起而消失。

此外,时代的差异也造成了这一现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处于中国的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的价值还是以社会性为重;而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城市化等社会演化进程,个人对家庭的定位有着脱离不开的关联。同时再看一下通过网络与网友分享这条,虽然只占据了13%,但是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宿舍室友之间的交往。这条可以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校内等实名制网络社区,二是非实名制的论坛和博客。实名制社区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给宿舍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分明同处一室,却要选择网络留言,留下的文字取代了面对面的沟通,或者是对方失意是一个单纯的鼓励眼神。这给人以一种错觉,仿佛只有在网络中才能敞开心扉,只有在网上才能说出真的内容。那么,这又是基于隐私保护原则还是其他原因?(在这里我们不得而知)而另外一种非实名制的论坛和博客,其作用更像是一个树洞我讲我的,反正来看的人又不认识我(或者根本没人看)。诚然这是一种发泄方式,但这种选择本身就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回避(和日常生活相关),而这种回避显然会加重人对于舍友的不信任感,会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壁垒。

由此可见,与宿舍同学倾诉烦恼正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它无法取代亲友语言中可感知的关切,也面对着相对私密的网络的挑战。

网络催生虚拟的社群网络

人们进入网络,除了要获得信息的满足外,人际交往也是一个重要的使用诉求。BBS、博客、网络社区的形成,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捷、广阔的观点表达平台,并逐渐形成了以网络为媒介的虚拟社群,在这一社群有形成独特的话语符号、讨论方式和人际关系,以宿舍为单位的传统社群网络逐渐弱化。

虚拟社区的交往具有超时空性。通过网络,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网络中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在虚拟社区里,我们只能通过网名、 ID号标识自己。ID号依个人的爱好随意而定。所以,传统的性别,年龄,相貌等在虚拟社区里可以随意更改。

篇10

一、调查时间,地点,方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课题组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在我校选取了2007级1~3班、机电1~2班,2008级1~4班、汽修1~3班共14个班级进行整体与抽样研究。第一步,首先对我校的所有确定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第二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了抽样访谈。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统计,并对结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整理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渴望接触网络

从整体的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在调查对象中61.25%的学生对网络了解一点,94.08%的的学生都喜欢网络,77.24%的的学生接触网络时间都很短。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了解网络的渴望程度是很高的,他们很多都喜欢网络,但又只是了解的比较多,说明了目前网络对他们的实际影响不是太大,但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他们不了解网络但都很想接触网络,如果他们一旦有了接触网络的条件,那么网络对他们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2 上网以娱乐为主

40.61%的学生在网上主要是看电影和听音乐,有11.26%的学生每周上网3次。67.42%的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帮助有一点。说明了很多学生在网上其实主要是娱乐为主,真正对学习有帮助的不是很大。所以学校不提倡学生上网的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正确的。

3 多数在网吧上网

在上网的学生当中,有47.23%的学生都是在网吧上网,在家上网的比例不高,目前全国网吧的环境不是太好,管理也不规范,特别是我校周围的网吧,管理存在问题,虽然证件齐全,但跟一般意义上的黑网吧几乎没有多少区别。

4 反对网恋但自控能力差

80.99%的学生反对网恋,64.72%的学生认为网络的开放与青少年的某些犯罪有关,这一组数据来年,我们的学生对网络对他们影响方面认识还是比较理性的。10.04%的学生否因上网有逃课经历,实际比例还会更大一些。

三、原因分析

1 未成年人有这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

他们思维开阔,而网络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恰恰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上网既激活了他们的思想,同时又困扰着他们,使之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影响着身心的健康发展。他们心理不成熟、不稳定,正处于特殊的青春期,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常常抱有好奇心,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沉溺其中。

2 未成年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问题

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困惑,和父母之间也缺乏交流,一些家庭中父母往往工作繁忙而忽略了与子女的感情交流,这往往是他们上网的初衷,一旦沉迷于网络就如陷入深深的泥潭。

3 学校的性教育滞后

现代未成年人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普遍存在着身体发育提前而心里发育滞后的情况。他们在生理生趋于成熟,望与日俱增,但性心理极为不成熟,对性普遍存在神秘感,极易上网浏览黄色网站,参与不良游戏。

四、采取的措施

1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

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学生、家长、教师从中可以了解长期沉迷于网络对身心健康、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造成较大的危害。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正确地使用网络。

2 及时发现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心理辅导

了解和分析其个性特征、生活、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协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正确对待人际关系,提高适应环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健全人格,特别要增强自律性,增强情绪的稳定性。

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力求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变传统灌输式德育为参与式德育,将教育内容由枯燥变为生动。为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在聊天室与BBS电子论坛的教学中,明确指出其利弊,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电子邮件中的垃圾邮件与不良信息邮件病毒,在信息下载过程中学会辨别信息真伪,使网上丰富的信息成为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良好道德品质的有效补充。

4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

虽然在现在的中职教育中,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促进心理健康,但在不少学校,本该用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却成了可有可无的“副课”!有的学校甚至干脆砍掉或者只是象征性地填在课表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荒漠化”状态。因此,首先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孩子不懂得心理保健知识,更不知道自己平常遇到挫折焦虑该怎么办:因而教给学生起码的心理调节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正确对待各种心理烦恼是当务之急。

另外,还应针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举办专题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如《健康的心理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增强承受能力,克服考试焦虑》《让良好行为化为习惯》《学会控制情绪,培养积极心态》《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等,以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或调节情绪的有效方法等。针对学生的耐挫力差,在学生中开展挫折教育,讨论如何对待挫折,要让学生明白“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只有经过磨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要让学生走出自我的“怪圈”,除要找到真正的自我外,还要求必须付诸行动,让实践时时考验自己能否经得起挫折,能做几回还是最终胜利者。除此之外,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个别问题需个别指导分层指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5 建立心理档案,注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中职生心理烦恼很多,有学习焦虑、挫折感,师生、长幼的交往障碍,自卑等种种问题。他们常常不肯把这些告诉同学和父母,更不敢告诉班主任,他们心中需要一位可信度高,而且亲切和蔼、更能为他分忧解愁的知心朋友。心理诊所的成立,则帮他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包括,对每个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跟踪调查和回访等。

心理咨询主要是借助语言、文字,给咨询对象以启发与教育的过程,即教育者让学生诉说自己的烦恼、痛苦、疑惧,使学生在得到情感渲泄和净化的同时,让教师因势利导,促进学生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办法。一些具有自私、自悲嫉妒、孤独等心理的学生,大多是在感到不受人们欢迎时,才丧失自信心,表现出心理缺陷的。咨询活动可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谈,如设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根据学生的实际,当面畅开心扉,摆问题,谈认识,以求得老师的疏导,从而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心理调试。另一种是进行间接咨询,如电话咨询、信件咨询,让学生把难以启齿的问题通过不显名的方式传达给老师,以避免尴尬情境,教师则可通过讲座、黑板报、校园网专栏等方式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

6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课内与课外是个有机整体,应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主动投入,积极参与,从而感受时代的脉博,体验交往中的情感,懂得互相协作的重要,以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学家断言,一生中从未发生过心理障碍的人是绝对没有的,只不过轻重有别,程度不同而己。由此,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兴趣小组(文学写作、美术、书法、棋类、集邮、舞蹈等)不仅能使学生学会既善于评价自己,又善于评价他人,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还能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乐意参加群体交往,增强合作意识;也能使心胸狭窄者学会宽容,开阔心境,理解别人,并进行情绪上的自我疏导,进行注意力转移,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而导致心理失常出现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张彩玉,董晓静等中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7(3)

篇11

本文针对华师、武大等各院各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有关池莉小说真实地标书写及其它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相关阅读情况及影响的问卷调查研究,以分析当前池莉小说等汉味小说在武汉的传播、接受情况,甚至可以为发展武汉的文化旅游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1.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

1.1问卷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调查目的说明、调查对象个人资料和正式的问题。

(1)本次调查目的为了了解以池莉为代表的汉味小说中真实地标书写及其它相同类型的小说对读者阅读后产生的影响;

(2)调查对象的个人资料包括籍贯、常居住地、性别、年级和专业等,这是对大学生读者群定位的重要参数,可以体现不同读者群体对池莉小说等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的不同接受情况;

(3)正式问卷:分为13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前部分针对池莉小说和汉味小说,包括是否听说过池莉这个作家和阅读过池莉小说,小说里的真实地标书写是否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游览相关地方时是否会联想到池莉小说,是否做过小说里出现的地名等文化旅游;后部分针对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包括地域小说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地域色彩中又以哪种因素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阅读了该类小说后会有怎样的想法、行为等以及综合来看,是否这类小说感兴趣。简答题则针对池莉小说真实地标书写或其他地域小说的地标书写对读者阅读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2调查区域及方法

池莉,1957年生于湖北仙桃。历任《芳草》编辑部编辑、武汉市文联主席、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有了你就喊》、《看麦娘》,《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等,散文作品《怎么爱你也不够》、《给你一轮新太阳》等。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等。[2]我们通过前期走访,发现普通市民对池莉小说等汉味小说和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阅读较大学生少,因此我们选择了武汉高校兼顾其他地区高校的各院各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作为本次的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纸质问卷与电子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兼顾不同地域、性别、年级、学院等,其中文学院学生为主,占比65.5%,其他院占比34.5%。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有效问卷率为92.1%。

2.问卷结果与分析

2.1池莉小说真实地标书写研究

经过初步的比较,我们发现文学院和其他院读者群体对该类小说的阅读情况差异明显,因此我们主要以学院为标准对读者群体进行划分,且文学院和其他学院的读者群体兼顾了地域、年级、性别等其他因素,因此可以以学院作为划分标准。

在文学院读者群体中,有82.2%的同学知道池莉这个作家,且有10.4%的同学很了解池莉,这两类同学中有64.8%的同学阅读过池莉小说,其中12.7%读得较多,这表明文学院学生阅读池莉小说较多,超过半数的同学都阅读过池莉小说。

而其他院仅有37.2%的同学知道池莉这个作家,但这些同学中,有64.4%阅读过池莉小说。可以看到,虽然在其他院的学生读者群体中,池莉知名度不如在文学院学生读者群体中高,但是池莉小说的读者接受比例与文学院基本持平,即听说过池莉这个个作家的,一般都阅读过池莉小说。因此,总体来看,池莉小说基本受到了广大大学生读者群体的欢迎。

有关池莉小说是否会给你一种真实来到某地区的感觉,文学院和其他院读者群体分别有96.4%和72.4%的同学认为有这种感觉,且分别有58.7%和51.7%的同学认为地域色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超过了主题思想、小说情节和人物形象等传统小说因素。这表明,池莉小说的真实性地标书写特征突出,使读者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72.8%的文学院同学和51.7%的其他院同学表示,当来到汉正街、吉庆街、花楼街和汉口江滩等一些极具老武汉风情的著名地区时,会联想到池莉小说,这表明池莉在运用这些真实地标地名进行小说创作时,也为这些地方蒙上了一层文化色彩,使其具有了别样的文化风味。

66.2%的文学院同学和64.3%的其他院同学表示,阅读了池莉小说后,愿意进一步阅读其他的“汉味小说”。池莉的“市民生活”系列小说以武汉市民为人物原型,以武汉的世俗生活为书写对象,以武汉的风俗民情为环境营造,建构起了一整套关于汉味文化的象征性符码,成为湖北“汉味小说”的典范与代表。[3]尽管“湖北评书”早就在民间散发出浓郁的“汉味”,但一直到现代化、城市化建设加速的1980年代中期,随着池莉等人充满武汉城市风味的小说蜚声文坛,“汉味小说”才成为中国都市文学的一片散发出浓郁生活气息的风景。[4]由此可见,池莉作为“汉味小说”作家的代表,对其他“汉味小说”的传播具有极大的影响。

但是,仅有10.2%的文学院同学和14.3%的其他院同学有尝试根据池莉小说中的真实地标、地名、街道等来绘制“文学地图”做“文化旅游”,即虽然小说地标书写给人印象深刻,但是少有人会真正根据小说中的地名去做“文化旅游”。

2.2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除了阅读以池莉为代表的“汉味小说”外,96.6%的文学院同学和86.8%的其他院同学阅读过诸如沈从文《边城》、冯骥才《泥人张》等其他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可见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被阅读的情况良好,大部分同学都有接触过类似作品。有83.7%的文学院同学和78.4%的其他院同学对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感兴趣。该类小说普及率较高。

关于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往往是哪些因素,为多选题,文学院统计结果如下,有46.7%的同学认为是地域色彩(地标地名、风俗人情、人物方言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29.0%的同学认为是人物形象,23.1%的同学认为是小说情节,剩余的1.2%同学认为是其他因素。可见,文学院读者群体对地域色彩的印象远比对其他因素印象深刻。

而其他院读者群体也显示了类似情况,具体结果如下:有45.6%的同学认为是地域色彩(地标地名、风俗人情、人物方言等)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32.0%的同学认为是人物形象,21.8%的同学认为是小说情节,剩余的0.6%同学认为是其他因素。

由于地域色彩包含因素较多,且个性鲜明,因此无论是文学院还是其他院读者群体对此印象都极为深刻。90.3%的文学院同学和95.9%的其他院同学表示当游览一处人文景点时,会关注该地的历史文化等。

对于阅读该类作品之后,会产生哪些想法,同样为多选题,文学院读者群体情况如下:34.1%的同学想游览小说中出现的真实地方,36.1%的想了解真实地区背后更多的文化底蕴等,只有9.5%的仅仅觉得该类小说有意思,剩下的20.3%想阅读同地域作家和其他的地域小说。

可见,阅读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产生了文本之外的影响,它已不仅仅局限于加深理解文本意蕴和阅读其他相关小说,而是愿意了解小说中出现的真实地区背后更多的文化底蕴、风俗人情等,甚至还有去游览小说里出现的真实地方的意向,比如沈从文的《边城》带来的湖南凤凰旅游热。其他院学生所受到的此类影响尤为突出,48.6%的愿意去游览这些地方,51.4%的愿去了解真实地区背后更多的文化底蕴等。因此,扩大池莉小说等汉味小说的传播和影响,对于拉动武汉的“文化旅游”也有重要意义。

对于主观题,池莉小说或其他地域小说的地标书写对于阅读的影响,我们将问卷分为文学院读过、未读过池莉小说和其他院读过、未读过池莉小说四类分别进行统计,现摘录有代表性观点的在此,文学院读过:池莉是我很喜欢的作家,她的作品我都买过,因此,到了武汉,特别想去她作品中出现的地方体味汉味文化,自己去了汉正街、吉庆街等地后,觉得更能真切地把握她的小说;对小说中的出现的地方产生更大的兴趣,增强了代入感,给人的感觉更真实更亲切;产生实地考察的欲望。其他院读过:到了小说中出现的真实地方后,有种独特的感觉,会联想到小说内容;想前往旅游。文学院未读过:需要视具体地域而定,若是熟悉的地域,则会感到亲切熟悉,若是不熟悉的地方,则会感到有些隔膜。其他院未读过:能增加阅读兴趣,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想更多的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等。当然,也有些同学认为这些地标地名仅仅是小说的一部分,不可过度关注而影响了整体阅读。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注意到了这类小说的突出特点,认为这些地标地名给自己的阅读带来了有利影响,感到更加真实。

3.结语

池莉关注普通市民的本色人生,以平民化的文学立场、仿真性的叙述方式、地域性的艺术色调凝聚成极富世俗性和亲和力的文学个性,跻身80年代末期新写实文流的前列,并一直延续了强劲的创作势头,成为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作家之一。[4]

池莉的小说拥有着广大读者群体,其小说以真实地名为背景不同于实、汪曾祺等作家虚构小说地名的创作,我们对一些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反映了池莉小说的受众情况、真实地标书写的影响,调查也延伸到其他一般的地域色彩浓厚的小说。通过对比分析,对于加大以池莉为代表的汉味小说的传播、对于武汉的文化旅游,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注释:

篇12

中职生是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他们对生活缺乏激情,学习兴趣淡薄,思想崇尚个性,且大多数中职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是被社会、学校和家庭遗忘、冷落甚至放弃的角色,因此缺乏存在感、认同感和价值感,更谈不上快乐感和幸福感,厌学就成为诸多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

为了让学生投入课堂,中职学校的教师可谓煞费苦心,坚持“和颜悦色”的教学态度,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定期开展课堂活动……但无论怎样努力,成效并不显著,仿佛“治标不治本”,离“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相差较远;与此同时,“学无所成”的舆论压力自然归咎于学校和老师。因此,许多中职老师开始身心疲惫,甚至产生“上课恐惧症”。

为了让中职生真实深刻地了解影响自身学习兴趣的因素,缓解教师的教学心理压力,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我们结合实际合理地制定出“关于导致中职生产生厌学心理因素的调查问卷”,并对九江职大中专部的三个班级(共计115人)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

1.中职生对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兴趣和态度和目的的认识。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98%的学生有过厌学心理。75%以上的学生比较喜欢技能、才艺、体育类课程,只有5%的学生关注基础及理论学科,剩余20%左右的学生对什么课都不感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不满意,只有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一般,勉强可以接受。

70%的学生认为学习只要锻炼工作能力即可,30%的学生觉得要在在校期间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道德素养。

2.学生对影响自身学习积极性因素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38%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建立在爱好的基础之上,只有喜欢才有兴趣;20%的学生认为认真听讲是因为这门学科很重要,出于理智控制自己好好学习。42%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与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喜欢老师就会喜欢课堂。

32%的学生认为自己厌学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不感兴趣,与别人无关;20%的学生觉得父母不当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模式是导致他们讨厌学习的直接原因;45%的学生表示自己学习积极性的滞后主要源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和言行伤害;3%的学生说因为曾经受朋友的不良影响,导致学业荒废。85%的学生认同学习状态的好坏与身体的健康与否有必然联系。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75%的学生认为学习对自己来说是很苦恼的事,只要一上课或端起书本就昏昏欲睡;85%的学生说从没感受到学习的快乐;90%的学生认为中专学不到自己预期的知识和技能,感觉读书无用。

4.教师在中职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5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其学习兴趣有很重要的影响;82%的学生十分认同老师的语言技巧对提高他们的课堂积极性有很大作用;40%的学生较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存在极少数的学生对老师的外貌和打扮敏感。

三、现象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

1.中职生在把握自身学习积极性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待学习是随着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变化的,很难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这就是为什么老师绞尽脑汁都很难使他们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主要原因。现代中职生“追逐个性,崇尚快乐”的生活方式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西方文化的历史产物,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导致中职生在所有受教育的群体中鹤立鸡群。在这群年轻人的身上有着一股很难沟通和影响的个性力量,令诸多家长和教师感到无力。

2.由于中职生性情脆弱,毅力不足,影响他们厌学的因素太多。我们在调查过程中,挑选了几十个较为典型的学生进行访谈,其中绝大多数学生由于自身承受力差,辨别能力不强,缺乏本该有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导致“一个眼神”、“一句话”、“某件事”、“某个人”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这使家长们和老师们始料未及,防之未防。

3.绝大多数中职生的心里已深深刻下“自卑”的烙印。他们躲避家长,回避老师,害怕发言,不敢上台……他们从未给自己设立过大、小目标,从来都觉得自己“令人不满意”,感觉前途一片渺茫。这是一种骨子里的“自卑”,他们很难有存在感,总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学习怎么会有“快乐感”?

4.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激情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大多数学生十分在乎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印象和评价,特别关注老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许多学高身正的教师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学生的一生带来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多少莘莘学子,因为老师的肯定,重新拾起自信;因为老师的鼓励,重新激发斗志;因为老师的理解,重新点燃热爱;因为老师的信任,重新开始相信。

四、教育建议

根据以上的调查现象及结果的分析,我们课题小组展开了积极讨论,结合多年教学实际,并根据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经验,总结了几条教育建议。

1.中职德育需要重新确定目标:我国现代教育界宗师叶圣陶先生说过: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要紧之点。美国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真正的幸福》一书中指出:“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而“幸福的生活由快乐生活、充实生活和有意义生活组成,幸福的生活必然是快乐的,快乐的生活往往是充实的,快乐充实的生活是有价值的。快乐是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至善是快乐的源泉”。让中职生产生“快乐感”才是德育的正道,所以,我们认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把目标确定为“如何培养中职生驾驭幸福生活能力”,以往的德育目标已无法满足中职生的德育需求。

2.中职生德育应增添教育内容:在原有的德育教材中进行必要的修改,要系统地、持续地、多样地开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层使得中职生学习缺乏原动力,缺失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从不理解“百善孝为先”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为人子”的生存意义是“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显于父母”;“致力学习,体现自我价值,是孝顺的体现”对他们而言是一句空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他们来说是一句笑话。因此,在德育中应设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孝经》、《易经》、《道德经》等相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追本溯源,为中职生找到“脊梁”:“我不能随波逐流,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3.德育开展需要家庭和学校统一步伐,“双管齐下”。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好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家长;班主任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和沟通,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并要求家长配合。教育原本就不是家长们的专长,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担任重要角色是责无旁贷的。家长和老师要始终遵循一条教育原则:“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鼓励式”教育。每个人对自我的认识都是来源于熟悉他的人的评价,当他经常接收到对自己的积极评论时,就会树立自信,激发潜能;反之,则容易自暴自弃,形成自己不如别人的思维模式,陷入深深的“自卑”的泥潭中。

4.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如何会说”的能力训练专题活动,让他们准确把握语言传递情感的技巧,提高中职生的情商,在校园营造友爱、互助、和谐的人际氛围。其实中职生的“自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口才拙劣”,怕说不好会让人笑话,担心说错会得罪人,所以就“三缄其口”,沉默寡言,“一个会说话的人很容易远离自卑”。让中职生远离“自卑”,德育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另外,少数教师务必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尽可能地让学生读懂您的殷殷关切之心。

5.中职德育教师应该学习“性格分析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性格测试”,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以便让学生了解自我,从而使师生之间可以更顺畅地交流和沟通。在此,我们推荐大家使用“HLPW”版本,这是近两年来在“性格分析学”这一领域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测试方法,把人分成四种性格:H——活泼型,L——力量型,P——和平型,W——完美型,每种性格存在的两面性也分析得很细致,是一种非常有指导作用的方法。

6.最后,在德育中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教育方式要多样化,不拘一格,如:开设讲座,举办活动,进行社会实践,“一对一”沟通。“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在这样的情境中中职生会慢慢打开心扉,远离自卑,提升情商,感受快乐。当然“身教胜于言传”,想要让学生拥有快乐和幸福,教师自己也要具备驾驭快乐和幸福的能力,所以老师的幸福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樊珂.探析中职教师对学生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15).

[2]崔晨华.中职学生厌学心理现状及分析[J].大众文艺,2009(15).

篇13

1.小城镇。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不包括非建制的场镇或集镇。

2.乡镇企业。这里是指乡镇集体、村和村民小组、乡村联户和农户个人投资兴办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包括虽然领取的是农村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但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

3.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里指中国农村中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本文所指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用已经外显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来代替,没有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但利用不充分的隐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经济势差。这里是指居民现实或预期的收入差距。城乡势差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镇乡势差是指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理论假设

第一,城乡势差与镇乡势差的大小决定农村劳动力的流向。第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制度条件的制约。第三,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的修复必须借助于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二、西部内陆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

(一)理论分析

在西方的人口流动理论中,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的机制:农村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且收入水平低,从而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外推力;城市预期收入较高,对劳动力产生强大的吸拉力。这两种力量形成的合力可产生出类似于河水流动所仰赖的“势差”,且势差越大,流速越快;没有势差或势差太小,就不能或很难流动。

在农村的外推力一定的情况下,小城镇要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有比城市更大的吸拉力,形成比城乡之间更大的镇乡势差;如若不然,就只能通过行政的力量,在城乡之间筑起一个制度屏障,人为地阻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而把他们圈囿在小城镇。

势差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流动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直接成本,即迁徙费用;其二是机会成本,即劳动力流出所放弃的其它收益。预期收益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是就业概率,其二是预期工资水平。农村劳动力总是选择成本低、预期收益高的地方作为流入地。

很显然,农村劳动力流入当地小城镇的成本是最低廉的,不仅迁徙费用很低,甚至可能是零成本,而且可以照顾家庭,不耽误农活,机会成本也很低。所以,如果单纯从流动成本方面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向当地小城镇是最经济的。但是,从收益方面来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产业水平低,就业容量很有限,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要求,就业概率很低,况且即使能够就业,其工资水平也明显低于大中城市。这样,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差值即势差较小。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入大中城市,不论是直接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可能较高,但大中城市的就业概率和工资水平高于小城镇,城乡势差较大。所以,农村劳动力在选择流入地时,较多地选择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镇。

(二)绵阳市的实证分析

绵阳市位于四川省府成都市东北110公里,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1997年1月1日的时点数),绵阳市有建制镇122个,农村住户人口417.6万人,除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外,其余115个建制镇,平均每镇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7人。

绵阳市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共有298.7万人,他们的从业分布情况是:农业从业人员238.9万人,非农业从业人员59.8万人。在非农从业人员中,在城市从业的有31万人,在农村从业的有28.8万人。在农村的非农从业人员中,有15.3万人被非农乡镇企业所吸纳,其中,有6.8万人分布在建制镇的乡镇企业,有5.1万人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有3.4万人分布在非建制的场镇或工矿区等的乡镇企业。

1.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状况。很多学者和决策者都认为,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而乡镇企业基本上是以农村劳动力为吸纳对象的(米增渝、邹范鸣,2002),所以,只要小城镇发展起来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会被其吸纳。但是,只要我们分析一下乡镇企业的分布状况,就会发现,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是不乐观的。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乡镇企业仅有7%分布在建制镇(米增渝、邹范鸣,2002),其从业人员只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20.8%(江涛,2001)。绵阳市的情况与全国其他省区不完全相同。绵阳市有乡镇企业3072个,其中,有1701个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占乡镇企业总数的55.4%;有1035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小城镇,占乡镇企业总数的33.7%;有36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占乡镇企业总数的1.2%;有300个乡镇企业分布在集镇或工矿区,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从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绵阳市本地的乡镇企业只吸纳了15.3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5.5%。其中,小城镇的乡镇企业仅吸纳了6.8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1.3%(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2.27%);自然村、集镇和工矿区的乡镇企业吸纳了8.5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2%;绵阳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1.9%在大中城市就业。

小城镇是否能够通过集中分散于自然村落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呢?笔者对绵阳市T镇J村的一个砖厂的调查表明,该砖厂不愿建在更不愿搬迁到镇区的原因主要是:第一,镇区的土地占用费较高;第二,镇区没有可供掘取的荒地作原料;第三,镇区对污染控制较严格;第四,镇区的工资成本较高;第五,非正规制度的成本较高,人际关系复杂。笔者通过对绵阳市其它自然村的乡镇企业的调查还发现,它们不愿搬迁到小城镇的原因还涉及产权分割和归属、搬迁费用等问题。事实上,西部内陆地区分布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一般都有就地取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规模小、经营层次低、污染严重等特点,因而,这些乡镇企业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自然村和小集镇。如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它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J村的砖厂老板就说到,如果该厂建在镇区,仅土地占用费和治污费两项就会置该厂于死地。所以,要把它们集中到小城镇去,困难是非常大的。

2.镇乡势差和城乡势差分析。如果能够缩小城乡势差并扩大镇乡势差,则不仅可以把“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把分散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剩余劳动力吸拉到小城镇上来。然而,根据绵阳市城调队提供的资料,从1980年至1998年,城乡势差不论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看都在不断扩大。尽管镇乡势差也再扩大,但毕竟小于城乡势差,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仍然是大中城市。

如果以绵阳市1997年初小城镇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剩余劳动力的比重(11.3%)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率,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重(51.9%)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并以此分别近似地代表小城镇和城市的就业概率,则会发现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就业概率×工资水平)仅为421.72元(以人均收入代替工资水平计算)。这不仅大大低于转移到大中城市的预期收益2476.67元,而且低于农村的现实收入1824元。即使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的机会成本为零,即每年仍然可以获得农村人均纯收入,1997年转移到小城镇的总预期收益也只有2245.72元;而转移到城市的预期收益既高出农村现实收入652.7元,又高出零机会成本的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230.95元。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城市作为流入地,而不选择小城镇作为流入地。

三、小城镇的区位特征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性分析

笔者按距离绵阳市城区距离的远近,将小城镇分为3组:第一组,20公里以内;第二组,20公里至70公里之间;第三组,70公里以外。然后,笔者分别在3组中随机抽出3个小城镇,采用农业普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来分析其区位特征与吸纳劳动力的相关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四、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办的机制缺陷的修复: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从全国来看,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吸纳了大量当地和外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二元社会的一元化进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人们不难发现,除原有基础较好、起步早、得到过政策扶持外,它们更得益于当地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外资的刺激。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正好说明这一点。苏南大中城市密集,大中城市通过对周边地区的投资、技术扩张和企业联营,发挥着巨大的辐射效应。苏南不仅受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带动,而且受上海大工业的强劲辐射;而苏北大城市稀疏,城市的实力薄弱,辐射效应差,这是导致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刘葆金等,2001)。西部内陆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与苏北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绵阳市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小城镇建设仍然是政府行为,而非农民自下而上的愿望和自觉的行动。通常的做法是,在政府和地方部门的资助下,先搞好基础设施,再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居住。这种在政府主导下的小城镇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有镇无市的空壳现象比较普遍。2002年初,笔者对绵阳市区附近的3个小城镇进行了调查。W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从外观上看,该镇高楼林立,街道整洁,设施配套;但进一步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楼房是人去楼空,铺面关闭,商业萧条。例如,镇区红极一时的乡镇企业——饲料厂和印刷厂正频临破产;原来有一定优势的农产品集贸市场虽然被修葺一新,但摊位闲置,门可罗雀,全然没有年关的繁华景象。据当地官员说,Y镇是历史悠久的牲畜交易地。据说该镇每逢赶场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但笔者看到的牲畜交易地却是在陈旧的木板房之间的一条狭窄的街道,除街道两边屈指可数的店面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乡镇企业。该镇区人口除政府、医院、学校的工作人员外,多为原来的场镇居民。近几年,该镇镇区几乎没有吸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以致于该镇至今没有一个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T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9年前要么到绵阳市区打工,早出晚归作钟摆式流动,要么远走他乡常年在外务工,要么留在本村在城乡之间搞贩运,很少流向镇区就业或定居。1999年以后,绵阳市区向外扩展,T镇镇区被划为经济试验区,这使该镇遇到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笔者去该镇调查时看到了对比鲜明的两种景象:老场区冷冷清清,新场区一片繁忙。当该镇官员向笔者介绍情况时,从他的言谈话语中笔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镇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确实,我们没有理由不赞同该镇官员的憧憬,因为试验区建成以后,T镇镇区将与绵阳市区联为一片,届时,T镇将成为“城中镇”。当然,它也就不再具有一般小城镇的代表性了。

针对同样在距离绵阳市区20公里范围内的永兴镇和塘汛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笔者于2002年6月对两镇进行了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城市工业的辐射效应是小城镇发展和吸纳劳动力的关键,城市的辐射效应在点上的表现比在面上的表现更明显。也就是说,小城镇单靠城市的面上的辐射,其发展速度通常较慢;相反,如果城市大工业的触角直接伸向某一小城镇,该镇若能抓住机遇,则可能形成一个经济的生长点,从而会得到快速发展。永兴镇就是这样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期,永兴镇的乡镇企业开始与市内几家大型国有企业联姻,生产配套产品。90年代中后期,该镇抓住在绵阳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长虹集团新区建设的机遇,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直接为高新区内的企业(包括长虹集团)提供配套生产和服务,镇区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吸纳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7年初,该镇有乡镇企业70个。其中,59个乡镇工业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88.58%;分布在镇区的32个乡镇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这59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5%。而塘讯镇在1999年以前则没有这样的机遇。1997年初,该镇有16个乡镇企业。其中,有乡镇工业企业14个,这14个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仅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38.4%;镇区仅有3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74人。该镇有一个建筑类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该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0.44%,但该企业并没有建在镇区,而是在绵阳市区,所以,它对镇区的发展和直接带动的作用不明显。

通过调查笔者还发现,很多学者所认可的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在绵阳市小城镇的现实中很难得到验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常住人口少,多数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是“离土不离乡”、早出晚归的农民,第三产业缺乏服务的对象,故其从业人员的比重很低。像永兴镇这样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其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仅有79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1.59%。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小城镇的辐射源——城市工业相对落后,辐射力较弱,因此,多数小城镇不能直接得到城市工业的带动,外资刺激的可能性则更小。所以,要修复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尚需时日。

五、结论与思考

我们必须承认小城镇建设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等基础较好且有外力刺激的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那里,小城镇不仅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那里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应已经边缘化了的西部内陆地区呢?对此笔者表示怀疑。

对于广大的西部内陆地区而言,由于大中城市的密度较小,实力相对较弱,而小城镇的数量多,并且很分散,能够直接得到大中城市辐射的小城镇毕竟是极少数,所以,绝大多数小城镇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正因为如此,缺乏产业支撑的小城镇自然不能很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更难吸引农民去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