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计算机实训总结

篇1

然而,在我参加培训的第一晚上,我就发现自己错了,此次的电脑培训与以前参加过的培训大相径庭。以前的培训都是应付考试的,实用性不强,而且那时学的东西,在工作中用的不多,时间长了不用也就忘记了。而这次培训的内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和工具性很强,都是平时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参加培训的第一课时,我就专心致志地听讲,把学习内容与以前操作不规范或不熟练的地方进行对比,感觉学习效果很好,受益匪浅。特别是EXCEL的学习,因为平时用得比较少,掌握的也不多,不想去进一步的学习,所以对EXCEL的操作不熟悉。这一次正好帮我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次培训,使我的EXCIL的操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掌握了几种方法。还有幻灯片的制作,原来从没有制作过,通过这次学习发现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简单的制作我已经基本上掌握。现在想起来这种培训是必要的,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篇2

1.重理论轻实践

在教育方式上,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模式单一固定,重知识,轻技术,未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缺乏企业的熏陶教育[4]。在教学计划中,大多数专业课的理论学时占80%以上,实验学时不足20%。学生更加注重的是理论,是期末考试中那一纸试卷能否及格,而对于实验课则存在相互抄袭现象,真正能动手编写程序的同学并不多。面对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体系已是迫在眉睫。

2.学校教学与企业技术脱节

从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来讲,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大多还是偏重理论,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而计算机专业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许多应届毕业生不能马上满足招聘单位的用人需要,往往需要重新学习一段时间才能初步适应企业的需求[5-6]。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实践能力的锻炼。地方院校实验课的学时有限,学生在实验课上只能将理论课所学的内容掌握,一旦将所学知识点综合应用于实践,学生则要重新学习重新摸索,很难融会贯通。目前许多学校的实践教学体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与企业技术脱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特色不突出,更难以满足就业需要。

3.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学习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多数是死记硬背,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学习效果越来越差。

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

在新工科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需要重构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近年来以培养具有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能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建立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下对该体系进行具体论述。

1.遵循系统控制论,构建“双循环两阶段”控制新模式

基于新工科战略,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构建了“双循环两阶段”控制新模式。“双循环两阶段”控制模式包括质量目标子系统、实验教学过程管理子系统、教学资源建设子系统、质量监测分析子系统,实现双循环、两阶段、反向设计、教学评价的人才培养控制模型,从而达到了对培养过程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提高了教学质量。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根据学生发展、学校发展、高教形势、工程认证、行业产业的需求来制定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指标体系。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可以采用“3+1”的培养方式,3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实习的实践教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培养的目标体系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要求、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活动;同时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制定认识实习、企业实习、企业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内容,实现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的“两阶段”培养模式。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同时制定了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培养过程进行实践教学体系质量的监控和评价,保证人才培养过程的可控可管。通过学生在校内学习的反馈信息,不断与企业沟通,及时反馈企业需求和学生的实践技能信息,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和实施手段,达到校内循环和校外循环的“双循环”控制模式。

2.采用“STEAM”思想,创建实践教学培养新机制

基于新工科战略,该校创建了实践教学培养新机制。采用科学(S)、技术(T)、工程(E)、艺术(A)、数学(M)的工程思想,创建实践教学培养机制。实践教学培养机制贯穿了“实验(线上与线下)+实战(各类竞赛)+素质(团队与创新)”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搭建了“校内学习+校外实践”一体化平台,培养满足“新工科”要求的高水平人才。(1)夯实基础,实施“十百千万”代码工程通过“教”,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学习能力”。实验课程一般包括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两部分,在课程实验中让学生练习验证性实验和实践性实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打好基本理论功底。课程设计为学生设计探索性的大作业,与理论课程同步,结合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设计并实施了“十百千万”代码工程。代码工程量贯穿学生四年大学生活,代码量每日以十计,每月以百计,每年以千计,四年毕业以万计。实验过程中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实验课前,学生通过在学校网站上复习相关内容,进阶式锻炼编程能力;课上老师布置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化辅导[7],使每位学生对所学内容无疑问。(2)以赛促学,实现“三个一”工程通过竞“赛”,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计算机学科的竞赛种类繁多,算法设计类主要以ACM-ICPC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为主,学生通过分析题目、构建模型、编写程序来解决问题;综合实践类主要以中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互联网+”大赛为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创业类主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主,学生通过一年的时间完成项目,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8-9]。根据计算思维,教师选择有代表性、针对性的题目为学生提供练习,逐步实施“三个一”工程,即一天一题、一周一赛、一月一考,以此提升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和质量。在学生培养方面,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为学生选择适合参加的比赛以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3)直面复杂工程问题,构建校企合作实训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践”,使学生具有“实践能力”。从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需求出发,该校与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形成“项目导引、双导师制、混合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按照毕业实习、毕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四个环节的不同特点,案例化企业项目,进行校内外实践教学的一体化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职业过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将行业领先企业、业界名优企业或行业协会纳入合作伙伴,并建立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搭建了稳定的校外人才培养平台,将学生就业与企业进行有效衔接,加强了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教学的工程实践性[10-11]。

3.新工科背景下,打造教学新质量

基于新工科战略,打造教学新质量,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构建了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该体系以学科竞赛为纽带,以校企联合培养为平台,改革了现行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及实验教学内容,构建起科学的学科竞赛内涵体系,使“教、赛、践”紧密联系并互动。采用激发式教育,以竞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达到“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使学校和企业之间“零距离”。

4.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为培养优质人才提供新环境

(1)建设一支“工匠+大师”师资队伍树立“以师为本”的理念,以夯实专业发展的根基,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建立联动化管理体系,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旗手”意识,以构筑良好的师资梯队,团队老、中、青教师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年龄结构分布均衡、职称结构梯度合理、学缘结构类别多样(地域广阔、层次高位);建立从“工匠精神”到“大师风范”的转型程序,以完成中、青年教师从“能教”到“善教”的蜕变;充分利用名师、优秀教师、名师工作室等社会影响力,为师生营造充满正能量的教学环境和学术氛围。(2)基于“互联网+”,建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资源库在“互联网+”以及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时代,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成为一种更受欢迎的新教学模式。该校以国家级规划教材为源泉,以在线开放课程为示范,以开放的精品课网站为内容,搭建了“教、学、练、赛、判”一体化智能导学平台,将传统教学资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结合,打造计算机专业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平台,并形成了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完备性、开放性的优质教学资源库,满足了优质人才培养的物质基础。

5.建立新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长春工业大学以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为依据,建立了体制化、结构化、持续化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新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采用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外部评价采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各级领导评价、校院督导组评价等多种评价机制;自我评价则是教师对本人课程教学质量或其他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进行自我分析与总结评价。新的质量监控体系形成了一个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篇3

1背景

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科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1]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教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师素质普遍提高,实验、实训条件基本满足教学要求[2],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纵深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客观上,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各类学校处在教辅的位置,这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些院系领导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意义的理解普遍不到位,认为只是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培养学生的技能,没有考虑计算机教育的本质。由于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不同学科对计算机的要求也不同,各专业开设的计算机课程的内容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的超过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培养目标[3]从“计算机认知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培养转变到了“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真实环境中的任务的分析、构思、设计和实施,把教学的内容融于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该方法强调的是自主学习,通过实践来学习,为完成实际任务来学习,从而到达学习知识、培养技能、获得能力的目的。它的目标是使青年人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能够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评价计划。核心是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进行思考、制定规划、完成任务、进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某种职业能力。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解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2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2.1任务驱动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教材我们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笔者参加编写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为满足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提出的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全书共安排19个任务,内容以基本的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为主,加入了网络应用、图形/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一些新的工具。学生通过对这些实际工作环境中任务的分析、构思、设计以及实施,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表1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如果能采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能力的培养。我们以表1中任务8为例来描述基于任务的驱动学习过程。

1) 实际问题的描述。毕业论文写好后,需要通过论文答辩,才能顺利获得学位,为了在答辩时将论文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实现过程以及结论进行展示,学生必须制作相应的演示文稿,辅助讲解自己的毕业论文。

2) 学习思考。学生经过了解后发觉PowerPoint这种演示文稿制作软件易学、易懂、易操作,是展示自己毕业论文很好的工具,其所生成的演示文稿可以包含文本、表格、图表、组织结构图、剪贴画以及媒体剪辑、背景音乐等,还可以给文稿中的每个对象添加不同的动画效果,使演示文稿生动有趣。创建的演示文稿既可以在个人计算机上播放,也可以通过网络传播。

3) 制作步骤。

步骤1:新建演示文稿,选择合适的模板和版式完成所有幻灯片的编辑。

步骤2: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步骤3:设置背景音乐。

步骤4:保存演示文稿为“毕业论文.ppt”。

步骤5:将“毕业论文.ppt”打包,并将打包的文件复制到移动硬盘中。

4) 文稿演示。将移动硬盘的打包文件拷贝到演示的机器上,解压,然后演示。

从以上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对PowerPoint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文件的打开、保存、另存为,文本的输入、编辑,图表的插入、修改,幻灯片的复制、移动、删除,给对象添加动画等均已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真实环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驱动教学方法对能力培养的作用

认知能力是指个人在重构和应用知识时所具备的能力。基于任务的驱动教学方法学习目标明确,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对每个任务的分析、构思、设计、实施的重复应用,有利于学生在今后解决问题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能够有效的分析、监控、评估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也可以自己分析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分析,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问题求解能力是指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我们更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能力培养。“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信息基础课程。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为问题求解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任务完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技能、积累经验的过程。我们以任务16为例,该任务是为一个影片制作一个片头。为完成这个任务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子任务:子任务1:片头设计。子任务2:片头制作。子任务3:影片合成与导出。子任务1又可以分解为影片尺寸和时间长度;子任务2可以分解为黑屏过度、影片名字和音乐气氛。学生通过学习自顶向下逐层分解问题的方法,获得求解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完成19个任务的实训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持续发展的关键,大学教育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在于大学生是否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首先从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出发,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XP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其次从应用计算机的知识出发,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t的使用、多媒体技术、音频编辑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光盘编辑软件、图像处理技术等课程的相关内容;第三从计算机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出发,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通过层层递进的学习,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能力。

信息的共处能力一方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如何应用信息特别是Internet网上的信息为我们服务,另一方面是我们如何适应互联网的发展。通过制作电子通信录及个人简历、写电子邮件介绍大学生新生活等任务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通过网上购买MP4等任务来获得使用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思维[4]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本质上还是如何用计算机的思维解决现实中的各类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表面上看是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常用的计算机操作及使用方法,本质上还是告诉我们如何用计算机来解决现实环境中的一些问题,对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思维将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3教学成效

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任务驱动法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

3.1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知识的组织者、任务的设计者、实施过程的监控者。作为知识的组织者,需要教师针对某个任务掌握更深、更广泛的知识;作为任务的设计者,需要教师掌握各种不同的方案来完成任务;作为实施过程的监控者,需要教师考核和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教师具有更加全面的知识、更高的水平、更强的能力,有利地促进教师素质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3.2学生能力的提高

任务驱动法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任务后又具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任务的设计、构思、实施过程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而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碰到新的任务时,学生学会了思考,对以后的工作有非常大裨益。课程结束

后,很多学生感到该方法让他们体会到了不同的学习过程,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4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基础的计算机课程,对该课程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思考,首先是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满足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其次是培养大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最后是对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一个目的如果仅仅从现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来完成,显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程序设计、数学建模的内容是我们思考的方向之一,真正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为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实现应用计算机思维解决专业课程问题的无缝链接。

参考文献:

[1] 韩秋凤,肖政宏. 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J]. 福建电脑,2008(10):182-183.

[2] 冯博琴. 以培植“名师、名课、名实验室”为抓手,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研究水平[C]//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组委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9-93.

[3] 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解读[EB/OL].[2011-03-06]. /University/detail.aspx?id=1198.

[4] Jeannette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6,49(3):33-35.

Practice of Task-driving Method in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HAN Qiufeng, WANG Weijie, LUO Jun

篇4

关键词 :语言类;留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8—0077—02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青年项目(GWJYQN1101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科研青年项目。

收稿日期:2014—03—21

作者简介:李宇耀(1978— ),男,广东梅县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科信息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计算机教育,计算机网络。

大学计算机基础(以下简称“大基”)是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本科生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普及、提高其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多年来,我们在面对普通国内本科学生(以下简称“普本”)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理论教育为主线,以案例实验为导向,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

作为一所外国语言文化氛围浓郁的院校,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活跃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校园中。这些来自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大部分都是出于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爱而在广外大的校园相聚。迥异的教育、文化及成长背景,导致面向外国留学生群体的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国内普本学生群体相比,有其天然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表现为教学开展更为复杂、教学交流有更大难度、课堂形式有待创新等多个方面。

一、语言类留学生特点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日常沟通平顺,深入交流困难

虽然班里的同学来自多个国家,但由于来华之前已经接受中文基础教育或本身对汉语有强烈兴趣,所以,他们都已经具备较好的中文交流能力,对于日常的事物和概念,基本上都能正确理解。教学中很有趣的是,来自同一国家的学生相互之间用母语讨论,而一旦不同国籍的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则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因此,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时,堪比联合国开会。另一方面,虽然日常沟通没有问题,但在教学中经常发现,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概念或理念,留学生们的理解并不深入或者与原义大相径庭,还是需要深入细致的解释。

(二)社会知识丰富,形象思维活跃

国外教育体系通常比大陆教育体系更注重实践性和基础能力培养。因此,由于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的差异,留学生们的社会知识相对丰富,对于课程目的和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入,也更容易理解教师的引导讲解。另外,与大部分文科生一样,语言类留学生也是以形象思维见长,对于逻辑较为严谨的计算机或数学理论知识,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接受,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恰当地把握理论知识和案例知识的比例。经过多次尝试和总结,我们认为采用以实际或模拟案例为主导,并在适当时候归纳、总结对应的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较能适应形象思维活跃的留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计算机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体制的差异和多样性,导致留学生群体计算机操作技能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以2013级商务汉语专业为例,就教学内容而言,极少数学生能在学习和生活中熟练应用一些工具软件,也存在极少数学生几乎没有使用过相应工具软件的情况。

(四)乐于分享,善于协调

留学生群体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成长;但也许正因为跨文化交流扩宽了眼界,所以,大部分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积极、友善和乐于分享的特点。留学生的这个特点一方面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但另一方面,过分活跃的气氛有时候对于课堂组织及教学内容的正常进行却是个麻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留学生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这一方面跟学生们开朗的个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留学生所处的基础教育环境更重视社团活动有关。

(五)目的性强,自控力差

在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甚而每个学生的兴趣点不同,而一般情况下,留学生有较强的学习目的,所以,如果教学内容或实验案例没能引发其学习兴趣,那么课堂就自由“成灾”。这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更明确的要求: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更重要的,如何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完成教学目标?

二、解决问题——课程内容安排及特色

Kaplan曾总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需求特点,[1]其中提到:

(一)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对他们最直接有效的帮助就是告诉他们如何表示和操作诸如信号、图像、方程系统和数据表格等实体,因为他们通常与那些实体打交道。

(二)计算机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普通工具,计算机方法不是他们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所在。

(三)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是多样的,所以,课堂上引用的例子最好是他们可通过直觉所能接受的、与他们专业或工作相关的。

针对语言类留学生的特点,我们充分考虑了Kaplan的建议,并基于多年普本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经验,提出并实施了优化的课程教学方案:

1.案例教学引发兴趣,实训练习巩固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针对语言类留学生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我们选取了内容丰富的实验案例,即采用与中国文化、校园生活、社会热点及常见工作环境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Word排版案例中的中国古装戏剧介绍,巧妙地把多种表格和图文混排的基本编辑技巧糅合在精美的效果图中,让留学生爱不释手,自然有兴趣完成对应的练习;Excel数据处理案例中不同地区、性别、职业的歌手的多种评价主体评分数据处理,往往让人联想到这两年流行的真人选秀比赛,将相对枯燥的数据统计处理在会心一笑中轻松搞定。

2.课时安排有偏重,实训练习多讨论

针对留学生的特点,我们将课时安排调整为理论教学<50和实验教学>50。这样的安排一方面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练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在与教师或同学的讨论中解决问题,理解并接受相应的理论和操作知识。

3.教材内容丰富,实验手册细致

教学中,我们没有盲目引入国外教材,而是采用自编教材和实验操作手册。这些教材和实验手册避免了教学中“削足适履”的尴尬和不便,有利于细化案例讲解及知识归纳,从而为提高学生应用水平、学以致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教学讨论激发兴趣,分组演绎头脑风暴

针对语言类留学生社会知识丰富、乐于分享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Word插入SmartArt图形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每人挑一个图形来举例说明该图形的作用与效果,并“顺便”让他/她讲解该图形的设计方法。类似这样的讨论,留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乐于分享的特点,不仅更深入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相互之间的理解。

三、结语

由于语言类留学生自身的特点,课程教学的开展与普本学生相比,有其特有的难点。我们在课程方案设计和实际教学当中,注重发挥学生所长,关注学生兴趣,以案例为导向,以提高技能为重点,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的研究和经验也还有局限性和不足,还需要继续探索更好的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Kaplan D T.Teaching computation to undergraduate scientists[J].SIGCSE Bull,2004(1).

[2]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11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5

根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计算机相关课程设置和计算机培训及利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总结考核的要求,电大机房承担着各院新生入学的上网培训、各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任务,还承担众多的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任务,比如硬件方面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等,软件应用方面有Delphi数据库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维护、程序设计基础、Matlab语言程序设计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青睐,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对计算机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这也就对广播电视大学的在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方向,我们知道,近几年来,很多行业的就业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那么对通过进一步学习来增加自身砝码的广播电视大学在职学习者来说,学好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专业应用软件是必然趋势。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更高要求导致每年来进修学习的人数不断增长,同时各种在机房开展的实践、实训课程也在逐年增长增多,像助理理财规划、职业技能实训、会计电算化等,这些实验教学任务理所当然地造成了电大机房实验教学任务的繁重。

1.2无纸化考试任务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和电大教育形式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无纸质考试出现了,这就导致计算机实验室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任务上又增加了无纸化考试任务。结合当前情况,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实验室每年承担的无纸化考试课程非常的多,比如:中央电大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中央电大课程期末终结性考试、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考试、全国高校网络教育部分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全国统考、大学本科(工商和会计专业)学位英语考试、计算机高校等级考试、合作高校入学测试机考、大学各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电大开放教育网上入学测试等等,这给电大的计算机实验室增加了又一个沉甸甸的担子。

1.3软硬件管理任务

计算机实验室要确保得到合理的运用,管理好实验室机器的软硬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只有在软硬件运行正常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计算机实验室得到充分的利用。软硬件的管理,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实验室负责教师。管理教师需尽忠职守,及时处理管理人员或学生反馈的问题。学校计算机房是计算机课程教学和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基地,负责教师要尽可能地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上机环境。严格执行机房管理条例,认真维护机房秩序,发现有违纪情况,加以劝说、警告、制止,比如要做到准时开关机房,不得私自更改时间,随意离开;要求学生机器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机房主管教师,确保机器的软硬件及时得到修复等。

2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软硬件方面

实验室的主要使用对象为在校学习者,由于学生人数多而实验设备不足,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一方面,实验室每台机器都安装了多种软件,造成电脑的运行速度比较慢;另一方面,计算机实验室几乎全天甚至周末假期等也对学生开放,在超负荷运行下计算机就很容易出现故障。又加上部分学习者不按规定操作,或者某些学习者对电脑操作不是很熟练或不知道如何按照规定进行电脑操作的,容易误删除部分系统文件,从而导致电脑系统无法正常进行。随着移动存储设备的普遍使用,许多学生将移动硬盘、U盘、MP3、光盘等带入机房,安装或拷贝大量的个人文件资料等,导致电脑系统运行速度降低,甚至带进大量感染病毒的文件,加大了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管理的难度。

2.2环境方面

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一般是从早到晚,使用较为频繁,而且一部分上机人员不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对成年学生来说,在实验室内吃零食、乱走动的现象不常出现,但是也要注意少部分人视规定于不见,甚至某些学生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错误地通过网络进入非常态网站或浏览垃圾网页导致计算机中病毒等,这就要求计算机实验室在环境方面要“内外兼治”。由于实验室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负责教师不容易监督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操作,部分不守规矩的学生在电脑上私设密码,破坏系统注册表,修改CMOS设置等,都可能会造成系统及网络的瘫痪甚至崩溃,使机器无法正常运行。

3加强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方法

3.1加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即时培训

“专业的才是更好的”,对于广播电视大学的实验室来说,在使用者流动量大,实验教学软件及考试系统软件更新快的前提下,尤其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正规化的管理。在日常管理维护中,专业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加有条理有组织地对机房多台机器进行管理。在实验教学新软件的安装或原有软件包的更新上,尤其是期中期末考试软件的更新上,管理人员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并且还要进行多次试验,确保教学或考试过程中不会出现意外,因此加强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即时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3.2健全实验室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实验室的管理也不例外,因此要制定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机制上确保机房正常运转。要让学习者熟识《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机房安全制度》等,保证制度上墙,使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比如要求学生上机必须严格遵守计算机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学生因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造成的损失应按规定赔偿;学生不得在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计算机从事危害和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活动,不得利用计算机通过校园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等犯罪活动,不得利用计算机及校园网查阅、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及黄色的信息等。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实验管理的关键。

3.3做好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和安全管理

篇6

1明确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高职教育中的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2]。

根据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笔者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组织教师编写配套学习指导和实验教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以基础理论“必需和够用”为前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实训教学的内容和时间,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训。自主开发网络考试系统,在考试方法上,着重考核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2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高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通过计算机查询信息、获取信息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笔者在多年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在日常教学中尝试采用一些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并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出来,以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2.1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自2001年起,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下,普及度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意识观念的差异,导

作者简介:鲁菁(1973-),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

致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存在很大差异[4]。导致学生升入高职院校以后,同一个专业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很熟练,有的学生对计算机一无所知。怎样弥合零起点和非零起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差异,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建议在教学之初,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摸底调查,考查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水平。然后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认知情况,将学生分为零起点和非零起点两类。在教学过程中,对两类学生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对于非零起点的学生,有部分教学内容对他们来说是学过的。为这类学生只需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指定任务复习已有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并达到进一步提高的目的。对于零起点的学生,刚开始最好采用系统授课的模式,按照“演示授课练习理解巩固练习运用检查”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他们积极思维、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

2.2重视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协作学习不仅有助于营造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小组活动是协作学习中主要的学习活动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注意小组成员的异质特点,使小组成员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意愿,便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3~4人为宜,以避免出现小组分化的情况。合理的分组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查、监督、指导,必要时还要介入活动,给予总体的认同与支持,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或当发现某些学生的操作不正确或操作过程较繁琐时,给予及时的干预和引导,避免产生负面效果,保证学生间的交流取得预期的成果[5]。

2.3 “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知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学习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按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如下:

(1) 分析教学目标。列出为达到该教学目标所要学习和掌握的所有知识点,作为当前教学任务的“知识主题”。

(2) 设计任务。将上一步分析得出的“知识主题”融入到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中。对任务一定要精心设计,保证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能够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难易程度、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关联等多方面的因素。

(3) 自主完成任务。学生接受任务后,可以借助已有知识,通过教材、上网等多种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通过小组成员间交流互相提供帮助和支持。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度,小组的协作情况,注意总结遇见的问题,易犯的错误、成功的范例,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启发。

(4) 分析、评价和总结。除了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知识点、操作步骤和方法进行分析、讲解和总结以外。还应对学生完成任务的优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 设计强化练习。根据分析、评价和总结的结果,为学生设计出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经过精心的挑选,即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对教学内容巩固和强化的目的[6]。

3教材选用与开发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1]。高职计算机教材的选用要与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知识结构相适应。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理论知识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信息处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以课堂讲授的教学形式为主。二是操作实验部分,学习内容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采用机房实验授课的教学形式。

理论知识部分,我校选用的是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心委托南京大学张福炎教授组织编写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作为理论知识的教材[7]。该书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编排系统全面,很适合计算机理论知识课堂教学使用。

另外,组织专人编写了适合高职特点的《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指导和实验教程》一书,该书由理论学习指导和实验教程两部分构成[8]。针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知识点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把握学习重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理论学习指导中,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配有与这些概念和知识点相关的典型例题分析、强化练习和参考答案,方便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达到尽快掌握和巩固教学知识的目的。

依据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第二部分“常用软件的使用”中的要求,实验教程部分由Windows基础操作、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0的使用、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0的使用、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2000的使用五个单元,共九个实验构成。

实验教程的编排考虑四个方面。第一,以任务建构知识。每一个实验设计成为一个大的任务,大任务又由十几个小任务组成,每个小任务能够体现本章节需要学习的2~3个知识点。通过完成小任务,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继而完成每个实验安排的大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整个实验教学内容的目的。第二,内容编排适合学生认知规律。每个实验由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主要操作总结3部分组成。将具体实验步骤与实验内容分开,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会将注意点集中在实验内容上,通过积极思考、既有知识的应用、小组讨论、教师演示等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如果对某些实验内容的操作步骤有疑问或遗忘,可以

到第2部分实验步骤对相关内容进行二次学习。第三,各实验之间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第四,实验内容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如第二单元“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的使用”中的两个实验,一个是论文排版,一个制作电子板报;第三单元“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0的使用”实验里处理的数据是学生成绩。实验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较容易理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考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为和江苏省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考试保持同步,为给学生提供与之相同的上机考试环境,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组织教师自行开发“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考试系统”。该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分为考试和监考两大模块,具有题库管理、自动分发试卷、定时控制收卷、试卷完成情况查询、理论题目自动阅卷、自动将考试结果打包上传等功能。

近三年,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考试系统”,组织了6次全校性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由后台服务器从题库抽取产生,保证不同场次的操作题目不同,在同一场次中操作题目相同,但理论部分试题不同。考试系统采用倒计时,考试时间剩最后3分钟时提示学生保存考试结果。考试时间结束,系统自动将考试结果保存并上传至服务器,同时显示出学生的做题情况,比如理论题目已做数量,操作题目保存情况等。实践证明,在每学期教学任务结束时,组织模拟江苏省等级考试形式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期末考试,一方面真正实现了教考分离,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另一个方面,使学生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该考试系统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在整个教学结束后,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学生进行多次的综合性模拟测试,锻炼学生操作技能和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冉崇善. 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4(31):37-38.

[2] 刘俭云.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 大众科技,2007,100(12):152-153.

[3] 高建华.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1):15-16.

[4] 卜佳锐.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 福建电脑,2007(6):195.

[5] 李广凤. 交互式教学原则初探[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8):60-62.

[6] 何克抗.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 张福炎,孙志挥.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鲁菁,江敬尧,张永瑞.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指导和实验教程[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Reform and Practice of Advanced Vocation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LU Jing, MA Ji-jun, BAO Dian-qing

篇7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2-0088-03

1引言

生产实习是高校工科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四年制本科教育的第6学期进行,其内容是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通过看、学、做三个环节,使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科技发展水平和实际生产的基本过程,获得基本的科研、设计和劳动技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为下一阶段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尽管各高校十分重视生产实习环节,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强生产实习基地硬件和软件建设,但目前高校生产实习仍然面临着诸如实习单位难找、实习经费短缺、实习效果不理想等困境,教学质量不容乐观[2]。

经过认真研究近几年的生产实习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提出了一种校企联合的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实训基地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内容由学校与企业根据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制定,实训指导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承担,实习内容为组织学生到企业参与已结题项目的再现开发,或组织优秀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在研项目的开发。近年来我们按照这种模式组织生产实习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探索与实践

2.1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主要为实习企业难寻,生产实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直接参与到计算机及其相关企业的生产环节中。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国营企业被兼并或调整,无暇接收学生的实习;而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由于害怕技术和管理方法泄漏以及实习会给企业带来不便,也不愿意接待学生实习;再者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很难给企业直接创造利润,因此,企业不愿意也没有义务接收学生实习。而计算机企业多属于民营、外资或者合资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就更少;其次,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参观是一般工科专业生产实习的传统模式。通过参观可以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流程,建立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映射。这种模式对制造业学生生产实习十分有效,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简单的参观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因为计算机产业多为高科技产业,属智力劳动密集型,一般的软件公司面上看和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相同,学生参观是看不到实际软件开发过程的。以往跟班作业或代岗劳动是生产实习的主要内容,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跟班作业或代岗劳动几乎不可能。一是一般计算机企业规模不大,即使能安排跟班作业,人数也十分有限;二是计算机企业属智力劳动密集型企业,跟班作业必须有指导教师,这些指导工作校内老师不能胜任,而企业为其自利益所虑,一般不会指派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三是软件开发是一个特殊产业,按照软件工程原理,研发小组中途增加新的成员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可能还会增加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更何况是增加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实习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加之目前企业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实习收费标准,使得实习所需的费用上涨,而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远远滞后于企业收费增长的速度。实习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实习单位接纳学生生产实习的积极性;另外高校连年扩招,导致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如我院计算机专业2001共有6个班,接近200多人。要安排如此多的学生实习,在组织上和管理上都是十分困难的。

由于以上原因,目前不少高校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效果并不理想,实习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2.2校企联合生产实习新模式探索

目前有些企业成立了专业化的实训基地,其按照生产实习的本质要求,严格从看、学、做三个环节组织教学,为高校解决生产实习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些实习基地依托大企业,面向高等院校,既有浓厚的现代企业氛围,又具有一定的教育培训经验,是连接企业和学校的纽带。

这类实习基地依托大企业,能很好解决学生到生产一线参观学习的问题;实习基地有专门的培训老师,他们来自企业研发和生产的第一线,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与高等院校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有的专业化实训基地采用1:3:6的教学模式,即10%的时间针对实训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答疑式的理论培训;30%的时间对实训基地所依托的企业曾经开发的实际项目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0%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流程,并进行项目开发实践或代岗劳动;这些的实习基地通过自建研发实验室或模拟生产线对企业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再现开发训练,保证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开发,体验项目开发和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可以促进学生择业、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从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从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的转化,最终实现大学生就业“零适应期”的培养目标。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将逐步树立企业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资源意识、效率和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同时老师会注重学生职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资源运用能力、协同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习基地还会帮助学生了解两个产业背景,即:计算机产业的背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主流技术在企业中的运用、生产工具、方法与规范以及企业文化等),以及计算机行业服务对象的行业背景(计算机产品服务对象的领域知识、管理体制、业务流程、发展趋势等)。

基于这种优势和现状,我们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的设想,基地的硬件建设由企业投资,实训内容由学校与企业根据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共同制定,实训指导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承担,保证了学校到企业、学习到工作的平滑过渡,学校的学生实习时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依据学校的要求,量身订做实习方案,针对性强。

2.3校企联合生产实习新模式实践

近五年来我们一直与成都某实训基地合作,经过多年的合作与探讨,学校与企业共同摸索出了一个适合计算机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实习模式。通过几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其实习流程如下:

① 报到

② 统一领取工作牌、实习指南、实训资料、办公设备等

③ 参观熟悉工作环境

④ 集中实习

⑤ 分组实践

⑥ 总结

项目开发主要流程有(根据不同项目裁减,SQA贯穿始终)

① 立项: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及内容;项目质量要求;项目备案及启动。

② 计划:划分里程碑并确定里程碑目标;明确项目跟踪与监控机制;明确项目的资源配置;确定角色、参与人员并分配职责;划分及分解工作任务;确定项目进度。

③ 需求:确定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明确项目的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明确项目的其他要求。

④ 分析设计:对需求进行理解、转化,并抽象出系统中各个对象的属性及行为;对抽象出的系统对象进行设计,形成设计方案。

⑤ 实施:使用工程化的方法,采用适当的开发工具生成满足需求、符合设计方案的目标系统。

⑥ 系统测试(验收测试):检验开发的系统是否符合需求。

⑦ 质量保证:向实训中心提供项目验收报告;

⑧ 结项:完善各类文档;提交结项报告。

学生实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答疑式讲座,使学生深化对软件工程基本原理,以及数据库等相关理论的认识,了解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第二阶段是案例分析,从企业项目库中提取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项目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企业软件生产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第三阶段是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综合运用前面实训老师所讲到的知识,完成一个小型项目的开发任务。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推荐一名项目经理,然后项目经理按照软件项目的开发流程合理地安排小组中的各成员的任务,项目成员通力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的开发任务。这种小型项目的开发完全是按照软件公司的软件开发模式来进行的,并得到企业软件工程师的现场指导。

通过对实习学生进行调查分析,普遍反映通过本模式实习,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也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具体体现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明确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参加实习的学生认为,通过实习,对实际软件开发流程有了直观认识,弥补了校内课堂教学的不足;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反映这种实训模式操作性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深化了对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认识,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解了企业运作机制,形成了全新的就业理念。学生学会了如何面对社会、适应社会,学会了如何从学生身份到员工身份的角色转变,增强了以后就业信心;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实训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的运作模式进行,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加工作。通过实训学生认识到,在一个大型项目的研发过程中,只有全体员工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校企结合的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五年,初步解决了以往生产实习中的问题和矛盾,该模式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更好地与计算机工程实践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感性认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依托专业化实训基地的校企业联合的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模式,能够满足本科计算机专业生产实习教学要求,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模式,保证生产实习教学质量。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n the Productive Practice Pattern of Major in Computer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incipal questions that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Computer Productive Practice, and proposes a new patter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 which, students can go into the enterprise, and have a chance to take part in 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enterprise. To underst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omputer and to accomplish Productive Practice purpose.

Keywords: major in computer,Productive Practice,Training pattern,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参考文献

[1] 熊才权,胡恬,祁卫东. 本科生产实习模式探讨[J].湖北工业大学高教研究,2004,(2):57-59.

[2] 李长庚,孙克辉,盛利元. 高校理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2-14.

[3] 杨敏虹. 电力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体系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5):127-128.

[4] 卢小兰. 抓好生产实习的三个主要环节[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16(5):120-121.

[5] 蒲如兰. 实行三“结合”推进实习教学改革[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2,14(3):75-76.

作者简介

王春枝(1963-),女,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协同教育。

篇8

中图分类号:G424.8

文献标识码:A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着我国在各个领域中开展计算机应用的前景。因此研究如何根据各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融入各专业课程中,改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应用严重脱节的局面,实现高等院校“英语精、电脑通、素质高、能力强”的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1]。

1课程教学内容

1.1课程培养目标的定位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全校性本专科生的通识课程,是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的特点[2]。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拓宽知识面,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3]。

1.2课程的重点

1.2.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

课程的重点是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冯•诺依曼机器结构、指令、程序、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网络的基本概念,对计算机及其技术形成整体意识,找到计算机及其技术与专业应用的结合点,为日后的专业应用打下基础。

1.2.2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

首先是常用软件的应用技能,包括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电子邮件、IE浏览器等常用的软件的使用。其次是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查找和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常用计算机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指计算机应用的三个层面的能力要求,即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研究创新能力。操作能力是指最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应用能力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专业领域中的能力。要求学生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知识结合,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研究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1.2.3计算机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需要大批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学生善于思考,不墨守成规。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综合型作业,可以锻炼学生对互联网有效信息的收集利用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表现能力和体现在主题作业中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对主题作业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自,有充分的思想表达空间,可以针对自己的爱好来展现,可以极大地刺激其学习热情的提高。

1.3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对面向应用的要求认识不足;(2)原有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3)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专业应用严重脱节;(4)课程体系不适合专业的特点和需求;(5)教学知识点多而分散,而学时数少,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难安排;(6)教学对象的层次存在很大差异。

1.4解决办法

1.4.1采用模块化教学

按知识单元“精讲”课程内容,注重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的讲述。知识扩展安排学生利用本课程的教学网站或互连网自主学习。

1.4.2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分层次教学

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层次差异较大的特点,若实施“完全的分层次教学”,目前学校的一些客观条件还不具备。为此,我们在实验内容上采取了层次化的方法,将每个单元实验的内容分基础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两部分,实验内容由低到高以满足不同层次基础的学生需求。

1.4.3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模式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既精通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主要有:(1)实验课教学;(2)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3)网站实验平台学习;(4)计算机技能竞赛。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实践空间。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顺利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对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需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再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的相互配套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合理配置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三者之间的相互补充与依托。以多模块教学内容为载体,以网络教学为平台,以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基地,形成一个时空立体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自由创新的立体化的学习环境。

2.1采用模块化教学,加强该课程与专业课程整合

2.1.1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思想,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多环节教学”等。

2.1.2采用模块化教学,加强与专业课程整合

采用模块化教学,从现代办公应用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选取各种典型案例,构建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以若干个案例为载体,形成循序渐进、种类多样的项目群,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布局。从专业应用实际出发,做到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点,将计算机应用融入各专业课程中,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改善了计算机基础与专业需求脱节的局面,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2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为基地,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课堂教学中引入综合型作业,锻炼学生对互联网有效信息的收集利用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表现能力和体现在主题作业中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熟练地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1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设计思想

计算机基础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设计思想是打好基础,面向应用,模块化,可操作性强。教学设计上,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为原则,以一系列贴近实际应用的案例为主线,培养自我开拓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为既掌握各专业领域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2.2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

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紧密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注意将第一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设计第二课堂教学内容时应做到内容充实、导向清晰,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启迪,学习上有所长进。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使学生能将计算机较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并独立开展工作。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学习目标不要过高、也不能过低。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吸引学生由“执行者”变为“设计者”,由被动参与变为活动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3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计算机基础第二课堂活动种类多,差异大,加之班级多,组织管理中的困难较大。为了保证“第二课堂”教学有计划、持续地开展,需要按照活动的特点分类管理,建立和健全适应学校特点的“第二课堂”的教学制度。把“第二课堂”教学纳入教师的正常工作量,根据第二课堂活动计划安排事业心强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进行指导、监督、考核。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定期检查督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提高第二课堂管理效果。

2.3以网络教学为平台,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2.3.1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将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建设(如多媒体课件、教学实况录像、试题库建设等)。并对教学资源提供下载服务,允许学生下载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参考资料等。网络教学资源全部对学生开放,并根据教学实践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已经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网络资源运行机制。教学网站的内容每学期都要不断进行更新。

2.3.2建立了多元化教学网站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网站上建立了学习资料、知识扩展、技能大赛、第二课堂、特色课堂、章节练习、在线测试以及实训技巧等栏目。

学生通过这些栏目的自主性学习,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扩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学时少、学生多等特点。为了适应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满足信息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信息人才的日益旺盛的需求。然而目前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对不同专业的分类不够深入,考核模式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等,相关问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30.

[2] 刘卫国. 当前深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 大学教育科学,2003,(1):49-51.

[3] 熊玉珍. 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实践探索[J]. 高教探索,2003,(1):55-57.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s Course Teaching Pattern Reforms

LIU Ruo-hui

篇9

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关注计算思维,研究如何把它引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中,认为计算思维是近十年来计算科学和计算机学科中最具有基础性、长期性的重要学术思想。同时,国家提出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应该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将计算思维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努力构建“素质培养-思维训练-拓展创新”课程体系,形成教学整体解决方案,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计划已在北京交通大学全面实施。

1.“1+X”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

1997年高教司155号文件《加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将计算机课程纳入学校基础课程范畴,确立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必修课和入门课地位。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白皮书――《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据此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和6门典型核心课程的“1+X”的设置方案。“1+X”课程体系强调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内容涉及知识面广,理论内容较深,但由于实践体系不完善,因此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该体系课程内容设置忽视了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没有充分体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特征,同时缺少完善的教学实践系统。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我们积累了从线上虚拟实践系统到机房和硬件实验室的线下实验环境,我们整合这些资源,提出了“重文化-强能力-求创新”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以下简称“新模式”),如图1所示。

实践育人是目前我国大学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尽管多年来大学教育一直强调教学实践,但是如何完善实验环境,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新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体系,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人和事,使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突出计算机技术在相关专业和交叉学科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与科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自我学习空间,构造多层次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渗透力,面对未来敢于挑战。

基于新模式构建的课程体系突出公共基础课程的特点,从单纯的技能培养上升到强调通识知识、文化的学习和对学生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围绕新模式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构建以资源整合为基础的实践训练平台。

2.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新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新体系以学分制为基础实施目标管理,设定总体学分要求,学生可据此自主构筑知识结构。新的课程体系内容包括如下3层:

(1)素质培养层。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文化基本素质,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方面打基础,为后继课程作准备。

(2)思维训练层。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为目标。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的一门重头课,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领域,覆盖面向对象的C++、Java、VB、Web等不同的实践环境,支持实现分类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3)拓展创新层。该层目标是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创新意识。通过一组选修课程(如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课程、前沿技术的计算机课程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专业需求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以培养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3.1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

按照新的教学体系,以文化修养熏陶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计算思维素质培养为核心,以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的实践课程体系(以下简称“新体系”)。新体系横向划分为4个层次,重视操作型和技能验证型实验,普及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鼓励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

第1层次为文化修养熏陶。学生通过计算机认知学习平台了解和认识计算机,注重计算机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作用和新的发展趋势,加深对计算机的学习与理解。该层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如文字处理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学生可通过立体化学习资源以及课外辅导自行完成。

第2层次为基本技能实验。以操作型和技能验证型实验为主,注重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以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为主,如掌握信息获取、数据处理、信息展示等相应软件的使用。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实训等方式在开放的软件实验环境完成。

第3层次为计算思维素质实验。以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为主,训练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重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主要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和网站与网页设计等课程。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根据专业需求进行选择。本层实验强调提高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4层次为综合应用与创新实验。本层次包括计算机硬件、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课程,以创新型、新技术和高层次应用实验为主,重在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本层次的教学结合大学生创新项目,强调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科研项目实验项目内容。学生选择相应实验项目后,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对实验项目进行分析和设计,以小论文或软件形式给出结果。

3.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践来实现。学生在课外练习中,经常遇到课堂上不曾讲授过的知识和问题,由于不能尽快获得教师的指导,使得一些疑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此,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对教师工作进行重新配置,保证线上和线下都能参与辅导。同时,安排高年级研究生进行实时线上辅导,安排教师在实验室值班,承担起学生课外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辅导。我们构建以能力为主导的课程考试机制,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即学生如何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考试机制将提高计算机实测比例,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客观评判。总成绩为“基础知识+综合实验+教学参与”,占比为5:4:1。

建立学习奖励机制,即成绩结构中的教学参与成绩,对学习拓展模块和参与创新型实验的同学,综合其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演示、答辩等环节,对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评价。在课程的总成绩中,实验成绩所占比例由20%提高到40%,对其别优秀的,经过答辩组老师的评议,其成绩可直接作为该课程的成绩,免予期末考试。

3.3“惠及大众,培育冒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ACM-ICPC(ACM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当代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展示其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平台。为此,我们构建了以ACM程序设计竞赛为基础的拓展创新训练平台,坚持“惠及大众,培育冒尖”的主导思想,践行“赛课结合,赛练互动”的执教方法,重视“训练平台,管理机制”的建设环节,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ACM程序设计竞赛是少数精英型学生参与的活动,但是也不能曲高和寡、脱离大众。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内、国际不同层次的计算机竞赛要求,在重点培养拔尖人才的同时,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面向全校开设讲座以及校内竞赛,达到鼓励一般、重点培养的目的。

4.差异化教学实践模式

4.1基于学科差异的分类教学

好的教学体系需要一个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来支持。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每个专业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差异较大。在对北京交通大学各学院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专业需求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根据“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层次”构建如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层和模块化的教学模式。

学科专业分为3个大类:理工类、人文/外语类、经济/管理类。

知识结构分为3个模块: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培养层次分为2个层次:基本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4.2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构建“强基础,重技能,鼓励创新”的层次教学结构,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图2所示。

理论知识分为基础知识、专项应用和综合应用3层;实践能力分为基本技能、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

新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考虑学生的个体和专业差异,培养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如图2所示,基础教学强调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目标定位在使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该课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各自的基础选择学习或免修。个体培养而向优秀学生(如思源班、卓越工程师计划班、国际班等),该部分教学与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进一步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4.3基于过程的模块化课程教学

在分类、分层次教学体系中,每门课程采取“重基础、强实践、过程考核”的模块化教学。每门课程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和研究拓展模块。基础知识模块为本课程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模块为根据授课对象构建的该课程的专项应用知识和技能。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状况不均衡,为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求知欲望,考试采用阶段性过关考核方式,每学期安排至少2次考试,对于已学习过相关内容的学生可以参加第一次考核,通过后进入优秀学生培养过程的学习,进行拓展模块知识的学习。拓展模块由任课教师根据所在教学班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体现个性化教育。

4.4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新体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新体系压缩了课内教学时数,增加实验时数,同时精选知识点和技能点。

教师在课堂上讲出内容的精髓后,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练习实验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教学和实验时数一般达到1:1甚至1:2,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24学时上课,24学时实验教学,再加上24学时的课外实践。

5.教学实践与成果

5.1新课程体系应用

2012北京交通大学新教学计划规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选修学分为4学分。根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大学本科学生入学后先学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然后选修1门程序设计课及相应的课程设计,如表1所示。

5.2教学实践成果

新课程体系经历了“研究-实践-调研-修改”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找问题,发现新方法,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1)开展能力培养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利用自制的立体化教学资源,突出实验教学中的分类、分层的分级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新课程体系在2010年选择了3个学院、4个课堂进行试点,2011年开始在新生范围内试运行,2012年在全校范围内试行新课程体系。

2)突出过程考核与理论考试相结合的能力检查机制。

利用自主研制开发的在线考试系统和试题库构建灵活的考核机制。自2008年以来每届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全部采用“实验作业+课程设计”方式,强调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采用笔试和上机编程相结合的模式,其他系列课程则分别采用开卷、半开卷等模式进行考核。

3)探索“惠及大众,培育冒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10

然而,实训与实验教学具有较大的差异,以往高校强调的实践能力多数是停留在知识体系的验证,如验证性实验较多,集成性或创新性实验相对较少。究其原因是教学时间受限,以及学生知识体系没有建立之前高校不具备开设创新性或综合性实验。这就导致许多高校较少开设综合性实验或创新性实验课程,这部分训练只有少数同学才有机会完成,如大学生的各种创新大赛等。这就导致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前缺乏这部分训练,而用人单位又要求大学生具有实战经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力,高校推行了实训课程的

概念,即模拟未来工作的实际场景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3]。但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些效果,但如何推广这一教学模式,如何实现实训质量的控制成为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4-5]。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对非师范性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两个专业进行了3年的实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校内模拟实训+企业实训体验”的模式,可以确保高校在实训过程中的质量掌控,同时也结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节约实训成本。因此认为未来的实训教学主体仍应该是高等学校,论文对这一模式进行了介绍,并指出高校实施实训课程应注意的五点建议。

1实训课程开设现状

国内实训课程的开设情况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种模式。

1.1高校建立专业的实训基地

如在我国推行的软件学院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进行按班授课,教学进度相对统一,便于教学质量的掌控。不足之处是投入大,受实训教师的限制,实训案例的种类相对单一,实训缺乏创新性与时代性,导致实训的效果不太理想。

1.2中小型企业承担实训任务

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采取的是这种模式。即将毕业生分组送到不同的IT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训教学。该模式的优点是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与未来的就业趋向进行针对性地组织实训教学。该模式的不足之处是:①接收能力受限。一般的中小型IT企业接纳的学生人数有限,通常是在10人左右,无法满足按班教学的需要。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中小型企业承担实训教学是分散进行,高校将实训内容完全交给不同的企业进行,导致教学进度不统一,实训质量难以掌控。③教学方式单一。中小型IT企业承担实训教学,通常是由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他们多数出自于工科院校,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了解,缺乏教学方法和知识接受过程等认知规律方面的掌握,只是单纯从技术角度进行传授,具有师傅带徒弟的性质。④收费较高,高校难以进行长时间的实训教学。中小型企业进行的实训教学通常是按时间的长短进行收费,许多高校为了节约成本,安排的时间都比较短,因此学生在企业中只是按照企业以前的产品进行部分功能模仿式开发,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设计、功能设计、过程设计、详细设计等训练,这种实训模式导致学生缺少过程体验,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训练,对毕业后解决新问题的帮助较小。⑤高校在实训过程中存在被动性。由于学生在实训中对企业的贡献较小,对企业的效益造成一定影响,普遍存在企业对承担实训的积极性不高。

1.3专业公司承担实训任务

国内成立的许多实训项目培训学院或培训公司就属于这种形式。这种实训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按班组织教学,通常有专业的实训教师进行教学指导,教学效果相对较好,但实训费用高,实训案例更新较慢,实训内容多数相对陈旧。这是由于IT业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实训企业缺乏新技术的研究,一般几年后教学效果难以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目前部分高校已经放弃该模式。

2模拟实训课程

为了进行高校实训课程的探索性改革,我们在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进行了探索性教学改革实验,该探索过程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小范围实训。这一阶段是在网络安全选修课的教学与考核过程中,挑选部分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将课程的实训成果作为考核内容,形成同一班级不同考核标准。实训内容是以信息隐藏的知识点为主线,将选取的12名同学分成4个小组,每组3人,分别对声音、文本、PE文件和图像等不同格式的文件进行信息隐藏技术研究与实现,这部分内容只是在课堂上以一个专题进行了2个小时的讲授,然后对这部分同学按照软件工程流程进行分组指导。从实验结果看,各组都基本达到了应用系统的功能需求,在同学之间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二阶段是按班级实训。本阶段在应用平台开发技术的选修课上进行,分别在2009~2010年对学院2006级与2007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推广。这一阶段的重点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组织与管理。

2.1实训项目的选取

实训过程是将全班同学根据爱好分成了多个小组进行实训实践,实训项目是由授课教师给出指导性题目,一般要求涉及4个以上的领域,最终的题目是教师与每个小组的同学协商确定。2009年和2010年选取的实训项目名称如表1所示,这些题目是选择业界较新的技术领域进行探索性实训教学,如软件数字水印就是先研究,其中大部分时间用于研究技术与算法设计;网页游戏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瘦客机型的C/S游戏形式,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符合互联网游戏的发展趋势;Android是2006年才推出的手机操作系统及中间件平台,基于这一平台开发的资料相对较少,因此这些选题都具有较强的探索性与先进性。如图1所示为Android系统下基于Google Map的地图查询系统,该系统具有地址查询、交通线路规划与公交线路查询等功能。从实训效果看,达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实训目的,对训练学生创新性的系统开发非常有帮助。

图1Android系统下的线路查询

2.2实训要求

实训从三个方面进行要求:①进度要求。实训教学过程中按照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方式,根据进度管理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通过第一次课程教学中提供的软件工程材料模版,在不同的阶段,要求提交相应的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测试分析报告、项目总结报告、软件系统代码和汇报的PPT材料等。②考核要求。将教学目标放到项目过程考核之中,重视过程的训练与指导。③团队要求。由于学生存在实践能力的差异、男女性别的差异,在团队组建时,尽量兼顾这些差异,做到合理搭配项目团队。这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对班上同学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

2.3模拟实训过程

这一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性较多的过程。该过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①角色的转换。教师由授课者变成监督、检查和指导;学生则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单一知识点掌握到系统化的知识理解与思考。②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通过项目组长和副组长的管理模式,训练了部分同学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③课堂组织形式的变化。授课的形式由教师授课变成教师与学生研究讨论,上课时间变成小组的协商与讨论会,教师参与到不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了解该小组存在的问题、进展情况、下一步的任务及目标等;尤其是在项目进行到中期时,部分学生对项目进展表现出了畏难情绪和一定程度的迷茫现象,这时教师的及时引导和鼓励就非常重要。同时,组织各小组进行一次中期汇报,让不同的小组可以相互学习,起到激励作用。

2.4成果验收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各小组之间进行团队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让不同小组内部进行必要的总结,发现自己小组工作的不足,同时也会发现其他小组的长处,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这一阶段需要教师提前通知各组组长进行必要的准备,包括项目总结报告、软件系统打包、汇报的PPT材料和成果演示录像等。尤其是引导学生编写测试报告和项目总结报告,以及指导学生进行PPT的汇报与成果展示,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汇报的PPT材料要从选题背景、技术现状、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分析、详细分析、测试结果、项目总结与项目感言等内容进行介绍。汇报前教师要对PPT材料等进行必要的把关,包括PPT制作的细节和质量等。这一阶段的不同是将课堂指导变成课前指导,课堂只需要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有利于不同组之间的比较与总结,有利于同学们寻找差距,为后续的项目开发打下基础。

2.5教师点评

这一阶段是要教师分析本次课程开设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并对不同小组根据评分标准给出小组的成绩。在总结成绩的同时,要指出各个小组的优点与不足,有利于同学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为以后的项目开发与项目管理等打下基础。通过这种模拟实训过程,再加上大学四年级的企业实训体验,2006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毕业生在2010年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而2007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将再进行1~2次模拟实训实践,预计这种实训模式的教学效果将会进一步显现。

3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

模拟实训课程是高校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相对集中和系统的应用性综合训练,它不同于毕业设计,它是将高校的创新等活动进行普及与推广的训练,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1~3次模拟实训。根据我们实训的经验,总结出以下五点模拟实训课程的开设建议。

3.1时间选取

建议将实训时间选择在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进行,这是考虑到目前的大学四年级临近毕业,学生中大部分忙于考研、考公务员和就业面试等任务,以及学生的企业实训体验等,难以有效地组织与集中学习。因此,在大二进行模拟实训,有利于同学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对就业定位和对就业单位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在后续的大学学习中,还能进行1~2次模拟实训,则每学期可以进行1次,这样学生不仅目标更明确,而且实训的效果更佳。

3.2新知识的处理及要求

实训课程的开设要求在大学的主干课程结束之后进行,有利于同学对知识体系的掌握与理解。实训时对选题中涉及到的部分知识与内容若没有讲授或未列入教学计划,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国家或省市精品课程网站进行自学,部分技术也可以参照硕士生与博士生的毕业论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按需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项目文档撰写范例引导,一般要求教师在第一次授课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项目文档的要求与组织方式,锻炼学生文字组织与处理能力。

3.3教师选取

实训课程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这也是该类课程推进的挑战之所在。由于实训涉及到的知识点一般较宽泛,且许多内容涉及到技术的前沿领域,同时还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组教学指导。建议教学时安排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若单位具有硕士或博士点,则这样效果就更好,可以将指导硕士和博士过程中的科研案例等用于本科教学,则能明显提高实训的教学效果。

3.4场地要求

由于将实训课程演变成以讨论与交流为主,同时要提供必要的信息,建议将模拟实训课程安排到能够

接入互联网的实验室或网络机房进行,同时必须配置投影仪,以方便后期的讨论、汇报、总结与交流。

3.5教学管理

这种模拟实训课程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课程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科研能力、投入时间和教师的责任心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建议教学单位对该实训课程可以采取特殊的管理模式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这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有助于吸引其他教师参与。

4总结与展望

本论文只是从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角度进行了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探索。从教学效果看,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实训课程训练;从教学内容看,这种教学是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从课堂的组织形式看,实训是以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性教学,这样不仅会弥补一些学生的技术短板,还能培养协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

这种“校内模拟实训+企业实训体验”的实训模式特点有:①实训的前期工作可以在高校进行,通过校内实训来模拟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组织形式,改变目前学校教育的传统模式,给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这也符合教育的认知规律。②经过学校的前期实训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项目能力与经验,这样到企业可以快速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之中,也便于与企业之间进行沟通,能够受到企业的欢迎。③从高校与学生的角度看,这种模式能够明显地节约实训成本,减少企业实训时间。学生只需要到企业进行短期地体验,重点体验高校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差异,同时也有利于高校不断地完善这种实训模式。④培养学生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式,如团队协作与探索创新精神,符合国家对未来大学生培养的要求。

这种实训探索对其他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具有借鉴作用,未来的工作重点是探索可控的实训质量保障等。

参考文献:

[1] 杨凯,安江英. 构建基于工程实践的“工程化”师资队伍和教学模式[J]. 中国大学教学,2010(2):15-16.

[2] 查建中. 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 中国大学教学,2008(5):16-19.

[3] 王红. 民航院校计算机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平台的建设与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16):139-142.

[4] 唐浩坤,刘宴兵. 以工程实践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C]. 2009年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7-40.

[5] 应宏,刘福明,熊江,等. 团队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C]. 2008年大学计算机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8-21.

Research on Simulated Practice Training in Computer Science

WU Zhenqiang, QIU Guoyo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篇11

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新体系以学分制为基础实施目标管理,设定总体学分要求,学生可据此自主构筑知识结构。新的课程体系内容包括如下3层:

(1)素质培养层。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培养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文化基本素质,在计算机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方面打基础,为后继课程作准备。

(2)思维训练层。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运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为目标。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的一门重头课,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领域,覆盖面向对象的C++、Java、VB、Web等不同的实践环境,支持实现分类分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3)拓展创新层。该层目标是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创新意识。通过一组选修课程(如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课程、前沿技术的计算机课程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专业需求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以培养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3.1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

按照新的教学体系,以文化修养熏陶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计算思维素质培养为核心,以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的实践课程体系(以下简称“新体系”)。新体系横向划分为4个层次,重视操作型和技能验证型实验,普及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鼓励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第1层次为文化修养熏陶。学生通过计算机认知学习平台了解和认识计算机,注重计算机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作用和新的发展趋势,加深对计算机的学习与理解。该层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如文字处理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检索。学生可通过立体化学习资源以及课外辅导自行完成。第2层次为基本技能实验。以操作型和技能验证型实验为主,注重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以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为主,如掌握信息获取、数据处理、信息展示等相应软件的使用。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课、实训等方式在开放的软件实验环境完成。第3层次为计算思维素质实验。以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为主,训练学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重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主要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和网站与网页设计等课程。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根据专业需求进行选择。本层实验强调提高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第4层次为综合应用与创新实验。本层次包括计算机硬件、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课程,以创新型、新技术和高层次应用实验为主,重在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本层次的教学结合大学生创新项目,强调将教师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科研项目实验项目内容。学生选择相应实验项目后,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对实验项目进行分析和设计,以小论文或软件形式给出结果。

3.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

堂上不曾讲授过的知识和问题,由于不能尽快获得教师的指导,使得一些疑难问题得不到解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此,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对教师工作进行重新配置,保证线上和线下都能参与辅导。同时,安排高年级研究生进行实时线上辅导,安排教师在实验室值班,承担起学生课外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辅导。我们构建以能力为主导的课程考试机制,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即学生如何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考试机制将提高计算机实测比例,根据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客观评判。总成绩为“基础知识+综合实验+教学参与”,占比为5:4:1。建立学习奖励机制,即成绩结构中的教学参与成绩,对学习拓展模块和参与创新型实验的同学,综合其实验报告、实验结果演示、答辩等环节,对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行评价。在课程的总成绩中,实验成绩所占比例由20%提高到40%,对其别优秀的,经过答辩组老师的评议,其成绩可直接作为该课程的成绩,免予期末考试。3.3“惠及大众,培育冒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ACM-ICPC(ACMInternationalCollegiateProgrammingContest)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当代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展示其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平台。为此,我们构建了以ACM程序设计竞赛为基础的拓展创新训练平台,坚持“惠及大众,培育冒尖”的主导思想,践行“赛课结合,赛练互动”的执教方法,重视“训练平台,管理机制”的建设环节,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ACM程序设计竞赛是少数精英型学生参与的活动,但是也不能曲高和寡、脱离大众。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内、国际不同层次的计算机竞赛要求,在重点培养拔尖人才的同时,充分利用优势资源,面向全校开设讲座以及校内竞赛,达到鼓励一般、重点培养的目的。

4差异化教学实践模式

4.1基于学科差异的分类教学

好的教学体系需要一个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来支持。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每个专业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差异较大。在对北京交通大学各学院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专业需求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根据“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层次”构建如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层和模块化的教学模式。学科专业分为3个大类:理工类、人文/外语类、经济/管理类。知识结构分为3个模块: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培养层次分为2个层次:基本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4.2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构建“强基础,重技能,鼓励创新”的层次教学结构,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分为基础知识、专项应用和综合应用3层;实践能力分为基本技能、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新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考虑学生的个体和专业差异,培养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如图2所示,基础教学强调对基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目标定位在使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该课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各自的基础选择学习或免修。个体培养面向优秀学生(如思源班、卓越工程师计划班、国际班等),该部分教学与学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进一步拓展视野,提高能力。

4.3基于过程的模块化课程教学

在分类、分层次教学体系中,每门课程采取“重基础、强实践、过程考核”的模块化教学。每门课程包括基础知识模块和研究拓展模块。基础知识模块为本课程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模块为根据授课对象构建的该课程的专项应用知识和技能。我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状况不均衡,为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求知欲望,考试采用阶段性过关考核方式,每学期安排至少2次考试,对于已学习过相关内容的学生可以参加第一次考核,通过后进入优秀学生培养过程的学习,进行拓展模块知识的学习。拓展模块由任课教师根据所在教学班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体现个性化教育。

4.4实践教学新体系

建立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新体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新体系压缩了课内教学时数,增加实验时数,同时精选知识点和技能点。教师在课堂上讲出内容的精髓后,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练习实验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教学和实验时数一般达到1:1甚至1:2,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24学时上课,24学时实验教学,再加上24学时的课外实践。

5教学实践与成果

5.1新课程体系应用

2012北京交通大学新教学计划规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选修学分为4学分。根据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大学本科学生入学后先学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然后选修1门程序设计课及相应的课程设计。

5.2教学实践成果

新课程体系经历了“研究—实践—调研—修改”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找问题,发现新方法,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篇12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1-0038-03

1引言

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取代的。武汉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继承武汉大学百年教学所沉淀的优良传统与“三创”(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理念,以计算机学院强大的学科优势为依托,加强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凝练实验教学内涵,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手段,不断使实验教学改革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的目标,努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2实验教学方法

(1) 采取“课前预习―资料收集―示范演示―实验训练―技能考核”方法加强对学生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培养。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进入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网站进行预习。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网站中放置了与实验配套的实习指导书、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录像和其他网络学习资源,例如仪器设备的使用与操作说明、实验常见问题,等。

资料收集:课前学生根据实验大纲、实验要求、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等,自行通过Internet或电子图书馆搜索查找实验支撑材料,掌握实验流程与步骤。

示范演示:实验课前10~30分钟内,指导教师讲解实验要求,示范操作与演示,观摩部分学生操作演习,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实验训练: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与实验辅助教师、研究生助教共同指导学生实验,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疑问。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实验或感觉自己不够熟练,还可以预约开放实验室进行反复实验训练。

技能考核:制定详细的操作、技能评分点与评分标准,执行实验课程的量化考核。

(2) 在综合设计类实验教学中实施“启发引导―自主选题―方案设计―实验探索―合作讨论―撰写报告―考核评价”教学方法。

综合设计实验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实验中心采取了“启发引导―自主选题―方案设计―实验探索―合作讨论―撰写报告―考核评价”的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综合设计实验一般安排在相应实验课程的后半学期或者下一学期,但是在实验课程开课之初就已经明确告知学生实验要求和实验安排、实验准备步骤,以及基础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对综合设计实验的重要性。阐述综合设计实验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研究、科学思维以及发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自主选题:在实验教材或实习指导书中都编写了综合设计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内容包括:综合设计实验的意义和要求;选题范围、教学安排和教学指导(实验选题参考、综合设计实验教学举例和推荐参考资料,等)。此外,教师还从科研项目、实践基地、合作企业提供的问题中选择合适的综合设计实验题目,公布在实验中心网站上,供学生选择,也可以由学生完全自主选择题目。

方案设计:学生提前将综合设计实验的题目、实验设计方案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等提交给指导教师。经共同讨论修改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作。

实验探索:学生按照经过讨论修改的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实验进展情况及时给予指导。部分综合设计实验由于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在规定的实验教学计划学时内很难完成整个实验,实验中心对专业学生免费开放实验室,为实验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

合作讨论:综合设计实验结束后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总结,共同提高。

撰写报告:综合设计实验的实验报告按实验中心自制的格式或科研论文的格式书写,要求提交电子版。优秀的实验报告可在实验中心网站上或在大学生自己创办的杂志“e鸣院刊”上发表。

考核评价:制定综合设计实验成绩评定标准细则,包括方案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协作精神、实验安排、创新内容、演示效果和实验报告等部分。

(3) 在研究创新类实验中实施“实验中心―教师团队―学生科研团队―兴趣小组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

将“实验中心―教师团队―学生科研团队―兴趣小组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用于研究创新实验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有利于科学研究的进展。

3实验技术手段

(1) 利用新技术开创实验教学新手段、增强实验效果

实验中心鼓励教师利用计算机新技术积极开创实验教学新手段,例如:

网络协议分析仪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网络通信原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原理,透彻地掌握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过程,清晰地了解网络协议的工作过程,实验中心花费40余万元购买了网络协议分析仪,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可视化方式清楚地了解通信双方交互的过程。

同学们都反映通过网络协议分析仪,以前晦明不清、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数据包现在都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计算机屏幕上,非常形象生动且易于理解。

多媒体电子学习平台

实验中心应用自主开发的“863”成果架构了计算机实验教学多媒体电子学习平台,包括“自主学习”、“网上课堂”、“作业评阅”、“实验报告”、“实验录像点播”、“在线测试”、“学习园地”等功能模块,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自我学习。

通过多媒体电子学习平台,学生可自主查阅资料、预习实验内容、分析与评估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和课程论文,等。多媒体电子学习平台中包括与系列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实验教学课件20余件和“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等10门网络课程。

此外,实验中心还建立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数据库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编译原理等精品课程教学网站。

计算机组成原理特色课件

实验中心利用计算机新技术开发了特色鲜明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通过动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二进制数据如何在控制器、译码器、运算器、寄存器、外存、内存等计算机部件之间传送,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通过在线“虚拟实验室”辅助学生自主实验

实验中心独立开发的在线“虚拟实验室”,打破时空限制,采用网络自主式实验模式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贯穿本科阶段的全天候服务。学生可随时随地进入“虚拟实验室”选择某一项目进行实验,系统会对其实验结果自动评价。学生在四年时间内只有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获得相应必修学分。网络自主式实验模式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指导思想。

(2) 通过实训平台提升学生能力

实验中心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构建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综合等多个实训平台。这些平台的使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开拓了思维能力。

(3) 通过大学科联合培养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创新环境和机会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科综合实力强,特点明显。由刘经南院士担任主任的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备环境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是国内外软件工程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中心之一。实验中心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方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课题、创新基地和指导老师。

实验中心在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软件工程创新基地”,在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多媒体技术研究创新基地”,为本科生创新研究和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4) 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

校外丰富的科研资源是本科教学培养中难得的条件,实验中心每年将部分学生送往下属的12个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习,接受实习基地先进实验技能的培训和科研前沿的熏陶。和实验中心签订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包括:北京安天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通过和企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每年暑期或从第四学年开始由应用研究能力强的老师带队,选派部分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社会实践。通过这种措施,既解决了企业的生产难题,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结束语

我们通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拓展实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实验中心和社会资源,以培养学生创新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为目的,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篇13

“互联网+”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一种必然,是创新2.0推动下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发展新形态,引领知识社会以用户、大众、开放、共享为特征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时代,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深刻影响。2015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变革[1]。“互联网+”给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如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通过“互联网+”解决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办法,促进高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信息素养,以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教学中仍然有许多要解决的问题。教育观念封闭,教学方式局限传统的教学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教学环境局限于教室、实训室等封闭的物理空间。以慕课、云端课为代表的线上学习模式没有得到有效开展,部分教师认为PPT是黑板的搬家,MOOC是课堂教学的搬家,没有实质性作用。由于教育观念的封闭、认识的偏差,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本应大力推进的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互联网+教育”的潮流中觉醒较晚。许多职业院校还没有形成专门的学习平台,在线学习资源尚处于分散和自建状态,顶层设计没有形成[2]。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授课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公共课在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普遍的教学安排一学期只有36课时(理论18课时+实验18课时),而教学内容涵盖了大部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文字排版、数据处理、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教学内容与教学课时冲突,导致教师在教学时浅尝辄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全面,停留在知识的表层。高职院校大多是地方办学或者民营办学,经费来源主要靠地方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3]。学校没有足够的实验实训场所,教学实践的质量无法保证,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很难得到提高。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倾向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落不到实处,背离了高职教育办学的宗旨。学生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专业背景差异较大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公共课面向的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教材、授课内容及教学安排都是统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教学设计。而且,高职高专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学生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认真学习了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很少接触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的把握,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出现基础好的学生不想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不懂的尴尬局面,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欠佳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和演示实验操作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来源于教材和教师的经验。而且,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掌控整个教学过程,知识由教师单向传递给学生,学生充当知识接受者的角色,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对学生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频频出现“低头族”和“睡觉族”,教学效果不佳。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以“互联网+”思维推动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3“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高专公共课教学改革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