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言文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主办单位:北京物资学院外语系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0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2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爱心去鼓励和帮助学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对教师的尊重,促进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情感交流,使教学双边活动处于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
1、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交流。
善解人意的引导,既给有关学生解围,使其克服胆怯的心理,认真模仿,获得成功。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Have a try,please.Take it easy.Don’t be nervous.Well done! 等激励性语言。
2、在课外生活中融入师生情感。
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上学得愉快体验有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其实在课后老师完全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全面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和学习上的帮助。
二、文化熏陶的现状
在牛津英语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 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牛津英语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等等。
三、文化熏陶的策略
1、从单词教学入手。
单词教学往往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我们为何不妨给课堂加点“西餐”,使“饭菜”更诱人呢?如在学“colour”系列单词时,我比较了“white”在中西方人心中的不同含义:白色在西方代表“圣洁”、“高贵”,而在中国就意味着“疾病”、“死亡”。此外,我还列举了西方国家中既是姓又是颜色的一些单词,如white怀特(白色)、black布莱克(黑色)、brown布朗(棕色)、green格林(绿色)等。通过比较和补充,既可以博得孩子的一笑,也可以让他们掌握一些颜色在西方文化中的涵义,减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而造成的理解错误。
2、从体态语入手。
体态语是世界通用语,但同样印刻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告诉学生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代表不同的含义,这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OK”一词时,我不仅教他们做了OK的手势,而且还讲了“OK”一词的来源。课间活动时,我常发现学生伸出食指和中指叫道:“耶!”后来我就告诉他们这个手势像“V”,是victory的开头字母,表示赢了的意思,并讲了这手势的由来。
3、从生活入手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各国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教师可随机介绍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学校开运动会和我国举办大运会时,可以让学生收集体育活动的单词:Olympic Games(奥运会),tennis(网球),football(足球),basketball(篮球)…学生在好几部片子中看到了自由女神像,接着我就介绍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美国(USA)的the 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像),中国(China)的the Great Wall(长城),英国(UK)的Big Ben(大本钟),悉尼(Sydney)的Sydney Opera House(悉尼歌剧院)…
篇3
2. 非正式的表示法:Thank you so much./ Thanks./ Thanks a lot./ Thanks a million./ Thanks very much.
3. 较正式的表示法:I can never thank you enough./ I really don’t know how I can thank you enough./ I’m really very grateful to you./ It’s very kind of you./ You are very kind./ You are very helpful.
4. 对致谢的常用答语:Not at all./ No trouble at all./ You are welcome./ Please don’t mention it./ It’s a pleasure.(or:My pleasure.)/ That’s all right.(or:That’s OK.)
询问健康
关心别人,询问别人的健康状况,是讲礼貌、有教养的人应该做的。中外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差异,其询问健康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 How are you? 是寒暄语,并非真要问别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如果关系一般,只回答:Fine, thank you. 如果关系好,也可照直说自己的身体情况。
2. 当你看到对方身体不太舒服时,不能按中国人习惯问:Are you sick?(你有病吗?)这样对讲英语的人说可能会引起不快。关心他人健康,语气委婉而又诚恳的说法是:You look as though you’ve got a cold.(你看上去似乎感冒了。)or:You seem rather tired. Are you OK?(你似乎很疲倦,你还好吗?)or:You look a bit pale. Are you feeling all right?(你脸色有点苍白,你感觉好吗?)类似的例句同学们平时多留心收集一下,丰富自己的表达。
3. 当你得知某人患了什么病时,按中国习惯常说的如:“你要当心啊,小病不治会成大病的。”英美人听了这类话会觉得不舒服,应该说:I do hope you’ll be feeling better soon. or: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如果按中国习惯说:Drink plenty of water. 或 Put on more clothes. 英美人认为这种劝告带有家长命令的口气,另被看做不礼貌。
4. 劝慰别人注意身体健康的常用英语表达举例如下:Go and see a doctor./ Get a good rest./ Don’t work yourself so hard.(别过分操劳。)Take things easy.(别紧张,别着急。)/ I’m sure you’ll get over it soon.
小议OK
OK在英语中词汇意义十分丰富、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多用作形容词和副词,意为“对”“好”“不错”“可以”“行”,此外也可以用作名词,意为“赞同”“认可”,还可作动词,表示对某事同意或认可。
1. OK用作副词:
1)意为yes, certainly,表允许、同意等。
“May I use your dictionary?”“OK!”
“Would you like some bottles of orange?”“OK!”
2)等于all right,表示赞同对方意见。
“Come in. This way, please.”“OK!”
“Let’s go there by taxi.”“OK!”
3)等于That’s all right. 不客气,不用谢。
“Thanks a lot!”“That’s OK.”
4)相当于then, now,表让步、迁就等语气。
“We can’t put the box on the table. It’s too big.”“OK. You’d better put it in the corner.”
2. OK用作形容词:
1)意为good, all right, 表示正确、完好或安全等。
“Is it broken?”“No, it’s OK.”
2)等于fine , well,用于应答对方的问候,或表示身体健康、疾病痊愈等。
“How are you?”“I’m OK. Thank you.”
“He’ll be OK if I do one small operation(手术).”
3)等于never mind,用于应答对方的道歉等。
“I’m sorry. I’m late.”“That’s OK.”
3. OK可用在一个陈述句的后面,相当于一个附加简略问句,读升调,带问号,表示征询对方意见或请求对方许可等。
“Now let me call your names,OK?”“Yes, Mr Wang.”
“Why don’t you come a little earlier? About ten minutes, OK?” 4. 作名词或动词用法举例:
篇4
二、彝族的语言
彝语是彝族文化的重要承载工具。彝语包括口语和文字,乍听上去不易辨识,恰如这个民族的起源。彝文由300余个字母组成,包括大概8000到10000个词汇。和汉语文字不同,彝文的字母只负责发音,不包含具体语义。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属彝语支的语言还有我国的哈尼语、拉祜语、僳僳语、纳西语、白语、基诺语、桑孔语、怒族怒苏语、怒族柔若语,以及泰国的阿卡语、姆比僳语、姆比语,老挝的普诺伊语、西拉语,越南的彬语等。
彝语支语言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韵母日趋单元音化以及紧喉音的发生。彝语是比较典型的韵母单元音化语言,大多数方言元音分松紧;声母多,韵母少;声母塞音、塞擦音、擦音分清浊,有的方言有鼻冠浊复辅音和清音;一般有三个或四个声调,调值平直。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名词、人称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后。量词丰富,部分动词的自动态和使动态用声母辅音清浊交替表示。
彝语分六大方言:北部方言,分布在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大小凉山一带;东部方言,分布在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和广西西部;东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东南部;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南部;西部方言,分布在云南西部;中部方言,分布在云南中部。各方言之间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词汇上,其次是语音上,说不同方言的彝族彼此不能通话。
三、彝族的文化
篇5
人们在日常交际中,除了语言交际之外,还要依赖大量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不同的表情、动作等都代表不同的含义。不同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这个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简单的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语的交际”(Malandro et al,1989:5);具体的如“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Samovar et al, 1981:156)。本文中所指非语言交际指除了语言之外的所有交际手段,包括肢体语言,服饰如制服,发型,化妆,等等。
作为语言行为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非语言交际非常重要,同语言一样,非语言交际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第一,我们会下意识地通过别人的非语言行为来了解他们的情感或情绪;第二,我们常常会借助非语言行为对别人的内在状态进行评价或者判断;第三,通过非语言行为能够获得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同时也能加深别人对我们的印象;第四,非语言行为往往难以控制,从而更能透漏出人们的真实想法,因此对于人们的交际至关重要;第五,非语言交际对研究跨文化交际意义深远,因为大量的非语言行为在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中所表达的含义都是相同的。
二、非语言交际的作用
“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它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Samovar et al,1981:155)因此,非语言交际不只限于某一种行动或者某一种信息,而是涵盖了多层面的行为和信息。
具体来说,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有五个方面的辅助作用:
1.重复(Repeating)
例如在告诉别人某一地点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用手指向地点所处的方位,用手势加以重复。
2.补充(Complementing)
补充通常能够对语言行为起到修饰和描述的作用,提供更多的信息。例如向别人道歉时,话语“对不起”再加上脸上表现出的深深歉意,能使我们的道歉更加真诚而被人接受。
3.代替(Substituting)
有时我们用非语言行为代替讲话,可以传达同样的信息。例如在开会时,参会人员讨论声音过大,主持人会用两手向下压一压,表示降低声音。
4.调节(Regulating)
在交谈中,人们可以利用点头、摇头、保持沉默等非语言行为向对方传达信息并且以此来控制交际的进一步发展。
5.否定(Contradicting)
大部分情况下,非语言行为表达是同语言相同的信息,但是在一部分情况下,我们的非语言行为会传达出和语言行为相反的信息。老朋友见面相互寒暄,对方说最近过得还不错,但脸上却一副忧郁的表情。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会更加信赖非语言行为,因此,在与人交际时一定要注意非语言行为和语言所要表带的信息是否一致。
三、非语言交际和文化的关系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语言中,同时也体现在非语言行为中。任何交际活动都带有文化的烙印,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引起的非语言交际最受人们关注。我们的礼仪、举止、谈吐、衣着、打招呼的方式等等,都表现着不同的文化色彩。文化代表着某一群体长期以来的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习俗、信仰和文化体系等,所以,对带有文化烙印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可以了解一种文化。
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对其他民族的文化研究提供良好的研究素材,也是研究外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
四、非语言交际的种类
非语言交际可粗略地分为四大类:身体行为(Body Behavior),空间距离(Space and Distance),时间(Time),沉默(Silence)。
1.身体行为(Body Behavior)
身体行为即由人们的身体动作传达信息,有时也被称为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表和衣着
自古以来,人们就很关注自己的外表或者习惯于以衣着判定一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尤其是对于一个陌生人,我们往往会受其外表和衣着的影响来决定是否与其交谈。
在美国,人们常常偏爱高个子的苗条女性。而在日本,瘦小的女性却更吸引人。在西班牙,社会地位高的人无论何时都身着整洁的西装打着领带,因此他们会把一个人的着装和其社会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
(2)身势和姿势
身势指的是全身的短暂动作,这些动作是可观察到的。姿势与身势不同,指的是相对稳定的状态。
耸肩、点头、摇头等都是身势的种类,在各种文化中,有不同的身势和姿势代表不同含义,在不同文化中相同的身势或姿势甚至表示截然相反的意思,例如中国人都以点头表示同意或者赞成,但在印度和保加利亚,人们却以点头表示不同意或者反对。
(3)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在人类交际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内容,微表情的研究现在已进入犯罪学的研究中,因为面部是最能体现人类情感的部位,也是最难掩饰情感的部位,面部表情往往能最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尽管每个人脸上都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表情,但并非面部表情在不同的文化中没有差异。
在许多地中海国家,人们习惯于夸张地表现悲伤或痛苦,所以在这些地区见到男性在公众场合嚎啕大哭也不足为奇。但日本男性则必须压抑这种情感,中国人更是是如此,自古流传下来的“面子”文化教导我们不得在公共场合显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4)目光语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使用“眼睛会说话”等修辞方法,英语中描述眼睛的词也不在少数,“sad,pleased,sensual,cheerful”等,眼睛在非语言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西方礼仪中,交谈中注视对方的眼睛是应有的礼貌,如果一个人不敢直视你的眼睛,说明他不诚恳或者心不在焉。但是,在东方文化中,“含蓄”是东方人所表达情感的方式,日本人认为,长时间的眼神接触是不礼貌甚至是粗鲁和不敬的。中国人也会刻意避免直视对方的眼睛,人们认为这是谦虚和礼貌的表现。
(5)身体接触
身体与他人的接触传递着不同的信息,由于身体接触属于近体接触,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特别注意,谨慎对待。
西方学者把体触分为两类:体触文化和非体触文化,并且常常把英美文化归为第二类。
在英语国家,同性之间的拉手和勾肩搭背都会被认为是同性恋行为,但在异性之间这种行为是容许的。在中国,除了恋人,异性之间只能握手,拥抱也是不容许的。
(6)副语言
副语言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一般分为三大类:声音特点的体现(哭声、笑声、叫喊声、啜泣声、喷嚏声等等);声音的修饰(声音强度、高度和长度);声音的分隔(uh-huh,shh,uh,oooh,mmmh,er等)。
在大多数文化中,笑声表示欢乐和喜悦,但日本人常用笑声来掩饰伤心、尴尬、愤怒等负面情感。阿拉伯人和德国人都认为声音大才能显示出自信、权威和力量,但在日本人看来,高声意味着不礼貌和缺乏自控力。
篇6
相比之下,加拿大的文化和历史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加拿大当初由英国与法国的移民定居,也许是法国移民对法语的自豪,始终坚持法语作为法国移民区的语言,最终法语区将法语定为官方语言,更为严重的是,法语区的的许多人要求从加拿大独立出来,这都与语言的不同有很大的关系。加拿大政府为了照顾法语区人的情绪,在英语区的所有标志上都加上了法语,可法语区的人似乎不领情,他们只用法语标志。我曾经去加拿大旅游,就发现了自己到了法语区后的语言障碍,高速公路上的标志都只有法语,幸好法语的“南、北”在拼法上与英语相近,因此我才没有搞错方向。有一年,我去加拿大法语区,正好遇上法国足球队夺得欧洲杯冠军,当时街上是一片狂热,我以为是到了法国。
篇7
“社会语言学研究与社会相关联的语言。”(Hudson,2000,p.1)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对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个人主义在美国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的氛围相对更浓厚,这直接导致了交流沟通方式的差异。
一、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Robertson(1981)认为文化包含人类社会所有的共享产物。“共享产物不仅包含物质的实体例如城市,组织和学校,也包含非物质的东西例如观点,风俗和语言”(Deng&Liu,1989,p.3).语言作为生活的一个基础部分必然很能体现文化。“一些社会科学家认为它是文化的楔石”(Deng&Liu,1989,p.3).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的延续。
二、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1.概念和对比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相对的。前者认为个人是现实主体和价值的终极标准,其不否认人们可以从社会中获益,但是认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不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东西。集体主义则认为国家,社会,民族等是现实的主体和价值的终极标准,其并不否认个人存在的意义,但认为个人身份是由与其关联的集体决定的,是由与他人的各种关系构成。
2.打招呼的差异
打招呼的语言是中美文化差异导致语言差异的重要体现。受个人主义的影响,美国人对他人隐私关注很少,同时当他人窥探他们隐私的时候会有被冒犯感。他们见面仅仅是说“Hello”“Hi”(你好)或者问道“How are you”(你好吗?)但其实并不期望得到具体的回答,时间允许的话他们会谈一下天气。中国人会觉得这些可有可无的问候很冷漠。
与之不同,中国人与团体的联系十分紧密,集体主义是反复被强调的重要价值体现。中国人很有可能会善意地去关心他人尤其是亲近的人的隐私。我们会问别人“吃了没?”(“Have you eaten yet?”).虽然这仅仅也只是一个问候,但是在中国对他人的关注程度甚至被当作衡量道德和修养的一个标志。关于问候别人“吃了没?”有个说法:中国人在旧社会常常挨饿,所以问他人这个问题来表示关切,因为“吃了”还是“没吃”是当时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后来国人温饱问题解决了,但是这个习惯沿袭下来。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是在邀请他人做客用餐,因为在他们看来“吃了”还是“没吃”是很私人的事情。更糟糕的是有时候他们甚至会觉得你在质疑他们的谋生能力。
3.提建议的差异
篇8
一、菜肴名的语法结构特点
纵观那些常见的菜肴名,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是由词组合而成的一个个词组,而构成词的这些语素都是实词语素,在音节上以双音节为主,这也符合现代汉语以双音节为主的发展趋势。各式各样的菜肴名,从语法结构来看具有很多相似点。它们大部分都可以分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联合结构和偏正结构词组。
其中,主谓式是菜肴名语法结构中最多的一种形式。如“蚂蚁上树”、“火山飘雪”这两个菜名,是一个双音节名词加上一个表动宾结构的双音节词组成的四个音节的短语,读起来琅琅上口,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容易为人们接受。
动宾结构的词组在一般家常菜名中很多,如“炒凤尾”、“煮干丝”、“炝藕”等,是由一个动词或连动短语加上一个名词的词组,这类菜名往往短小而且易于理解。
联合短语也叫并列短语,它揭示出词组之间平行的关系。用这种结构给菜肴命名,也能让人一目了然,清楚菜料。如“鲫鱼粉丝”、“冬瓜排骨”等,一看菜名就知道一个是鲫鱼和粉丝做的,一个是冬瓜和排骨熬的汤菜。
偏正结构的菜名也很多。如“龙眼肉”、“紫菜汤”、“鱼香茄子”等。用这类结构的词组命菜名,主要是为了突出该菜的特点,侧重修饰语的与众不同。因为有了“龙眼”的修饰,使得这道菜有别于其他肉,做出来的像桂圆镶嵌在肉里一样,名字好听,菜也上了个档次。“鱼香茄子”也因多了修饰语“鱼香”而不同于其他茄子,鱼香味把这道菜和别的菜区别开来了。一般情况下,人们多喜欢用偏正结构短语为菜肴命名,因为这样不仅能让顾客清楚菜料,更重要的是能突出配料的特色,一道菜的主要特色也就明白了。
语法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形式和意义相结合”原则。这一点在菜肴名的命制上也很明显。这里的意义侧重讲每个词组的具体意义。词组的语法形式要和它的个体意义相结合。抗战时期有一个菜名叫“轰炸东京”,从语法上看并无不妥之处,但由于它带有强烈的时代性,当时人们希望早日打败日本,所以在菜名上也把这种愿望体现出来,然而抗战胜利后,它的个体意义就失去了,现在也就被人们淘汰掉了。
二、菜肴名的语义组合特点
现代汉语中的语义分析很注重对词义的辨析。这是因为语义都是由一个个词组合而成的意义。菜肴名几乎不存在词义的模糊不清。人们从丰富的汉语文字库中选择词语组合成不同的菜名,几乎没有歧义。菜肴名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词的形象色彩和感彩。一个富有形象色彩义和感彩义的菜肴名,不仅具有极强的宣传作用和广告效益,而且能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增强口腹之欲,因而是招徕顾客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以前面所举“炒凤尾”为例,看到凤尾两个字就联想到它的形象义,立刻想到传说中的吉祥鸟凤凰,但是由于谁也没见过这种鸟,人们有把它和孔雀和鸡联系起来,想到孔雀的尾巴,想到公鸡漂亮的尾巴。而最后端上来的菜是一盘清炒莴苣尖,鲜脆欲滴的嫩叶像凤凰的尾巴。凤凰是传说中的能给人带来富贵吉祥的鸟,以凤尾一词为菜名表达了人们对凤凰喜爱的感彩,简单而富有韵味,不失为一个好菜名。
三、菜肴名的修辞艺术
菜名中最常用的主要有比喻、象征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现代汉语中的菜肴名大部分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相似的事物来代替菜肴的造型。淮扬菜中有一道“扬州狮子头”。它是用大肉圆做成的,用剁碎的鲜肉揉成一个个大肉圆,看起来像雄师之头,因而得名“狮子头”。当然这里也具有形象义。
此外,也有用象征法意义给菜肴命名的,就是把菜肴中的几种原材料合在一起,命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菜名。这种菜肴名通常出现在重大宴会上,如喜宴、寿宴等。“和合长久”这道菜的主料是核桃、百合和小肠,将小肠洗净煮熟切碎,将核桃去壳后炸熟,与百合一起撒在小肠上面,“和”是“核”的谐音,“合”即是百合,“长”是“肠”的谐音,这三种材料合在一起,根据谐音取一个象征意义的名“和合长久”,一般用于婚宴上,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菜名。又如“春暖花开”这道菜,它用的主料是小红萝卜、醋、糖、盐,把小红萝卜洗净腌制后放上佐料,装盆摆放造型,红红的萝卜好似花团锦簇的鲜花,象征着花儿绽放,这不乏为一个有诗意的菜名。
夸张的修辞手法也广泛体现在菜肴名的命制上。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给菜肴命名时喜欢用华丽的词名,赋予菜名诗情画意,增强菜名的文化审美价值。一些典故型的菜名,由于流传久远,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在现代菜肴中还一直用下去。如“东坡肉”、“麻婆豆腐”之类,新意虽不多,但因其历史悠久,系出名门,备受人们喜爱。如以往各代封建王朝都有自己的御膳房,中国人一向喜欢用一些吉祥的祝福字句,以便讨人喜欢,这在宫廷菜中表现极为突出,比如有“洪福万年”、“江山万代”、“万寿无疆”等字句,都是向皇帝祝颂之词,当然还有一些人爱给菜肴取华丽的名称,从而提升宴席的级别。例如明代宫廷,遇到大典礼,有烹龙炮凤之宴。其实是以雄鸡代凤,全羊代龙。所谓“龙凤呈祥”也是雄鸡、全羊代替的。清代“膳”中,有“凤凰卧雪”、“宫门献鱼”、“龙凤赏月”等菜名,都属于这一类。除了宫廷菜名以,来自民间文人雅士所取的菜名也是很富有诗情画意。如《山家清供》里载有“傍林鲜”,即在初夏林中竹笋刚长出的时候,把残枝败叶扫到竹子旁边,点火把笋烤熟,据说味道特别鲜美,这就叫“傍林鲜”。这种奇妙而富有文采的联想给菜肴蒙上了一层奇特的外衣,令人新奇。另外,还有一些菜肴名利用谐音法拼凑原材料,前面在谈到现代菜肴名中提及过。例如把甲鱼与鸡炖在一起,这样的菜叫做“霸王别姬”,这种利用历史典故又用谐音法取的菜名不得不令人叫好。又如“煮玉”,是把笋切成方片,与白米粥同煮,粥呈玉色,故名“煮玉”。这种典雅而又独特的菜肴名从现代汉语角度来讲,也是颇为讲究的。以上这些菜肴名都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恰到好处的夸张为菜名增添了文化审美的情趣,提升了菜肴名的文化价值。
四、菜肴名的文化意义
当这样一个菜名:“火山飘雪”出现在你眼前时,想必你想破了脑袋也难以猜出它的真实样子。许多人肯定会联想到那红红的火焰山,怎么就飘落雪白晶莹的雪呢?其实这道菜并不神秘,而且是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夏日清凉品。它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糖拌番茄,鲜红的番茄去皮后被切成小块,整齐摆放在盘子里,然后在它上面撒上白糖,那些小小的糖粒,晶莹剔透,和一块块摆放整齐的番茄相配,的确是火山飘雪,这道菜肴名体现了创作者思维的独特和新颖。从语法结构上看,“火山飘雪”是一个主谓短语,火山是对番茄的形象联想,雪是糖的形象联想,中间加一“飘”字,把这道菜肴的两种原材料在经过新颖独特而又恰当的联想后准确形象地连接起来了。从语义组合上看,人们一看到“火山飘雪”这个词就能想象出它的形象义,在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山上突然天降雪花,这种描写性的词语之间的结合产生了形象感,让这道菜肴在人们的脑子中产生了形象感,而这种形象感又与它的原材料十分吻合。当然“火山飘雪”这个菜肴名用的修辞格很明显是比喻,鲜红的番茄比做红红的火山,洁白的糖比做晶莹的白雪,比喻修辞格是大部分菜肴名所采用的,因为这样一来才会使菜肴的名与具体的菜相符。除这道菜名外,还有许多有新意的菜肴名,都体现出各自的艺术性。如“白鹅下水”、“扬州狮子头”、“蚂蚁上树”等。这些菜肴名从语法结构上来看,都属于主谓短语,都具有形象义,也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格,既形象又生动,既新颖又贴切,不失为好菜名。其实这些菜都是极为普通的菜肴,冠上这些美名后,由于名实相符,同时又运用了虚实相生,让原本平常的菜肴多了一份美感,这体现出文化审美的最大功效。“蚂蚁上树”也并不使用真正的蚂蚁做菜,而是用切碎的肉末炒熟后再放入粉丝,辅以其他佐料,这样做出来的肉末粉丝就是“蚂蚁上树”,这道菜,虚实相生,形象贴切,赢得了许多食客。
其实不仅是现代人喜欢给菜肴起个美名,古人对待佳肴也是颇为讲究的。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有许多经典论著,如《周记》、《礼记》、《论语》、《黄帝内经》等都为饮食留下了重要篇章。中国的饮食从产生之初就几乎与文化审美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可以从古代汉字中说起。篆文“美”乃会意字,“从羊从大”,即是说古人认为又肥又大的羊就是美,而羊在古代又常是膳食的代称。“鲜”也是会意字,从羊从鱼,这说明古人从羊和鱼中悟出了鲜味。综观我国的饮食发展历程,是在博大的中华文化的濡染之下逐渐超越口腹之欲而走向典雅情趣,充满“文化”意蕴。饮食和文化联系在一起的那刻就注定了“吃”这一行为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享受,而是具有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文化的注入延伸了餐饮的深度和广度,为餐饮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道好的菜无论是与名人、美食家相联还是与历史典故相关,给它配一个奇妙、响亮的名字都是很有意义的。好名不仅能使人心情愉快、食欲大增,而且能扩大其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所以中国菜除了讲究色、香、味、形外,还有一个名的问题。如果说过去的文人雅士更多的是用富有艺术的手法来表现佳肴的话,那么现代人则是在食欲的基础之上超越单纯的物质享受,把美味升华为一种富有情趣、享受审美的过程。这不能不说明中国社会的进步带来的饮食方面的重大改变。当然,现代人在命名美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大目的――追求高额的经济效益。在今天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菜肴命名的标新立异、出奇制胜,早已成为人们追逐经济利润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支撑饮食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
总之,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给菜肴取一个响亮而又名副其实的菜肴名是当今饮食文化打造品牌的关键。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一道好的菜肴也只有配上了响亮的名字才会流传广泛,才能体现文化审美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诏.美食寻趣(第一版)[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
[2]史仲文,胡林晓.中华文化大辞海(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1.
[3]中国菜肴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9.
[4]罗常培,吕叔湘,王力.现代汉语资料选编(第一版)[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6.
[5]高名凯.汉语语法论(第一版)[M].商务印书馆,1986.10.
篇9
中国是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国家,这源于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之中,个人的利益必须和家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集体的利益始终高于个人,正所谓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相反的是,美国崇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个人具有完全的不可替代性,个人只有完全的成就了个人,也就是成就了整个社会。
相对于美国来说,中国是更加崇尚权威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皇权统治,不知不觉的已经将人们的意识奴隶化、程序化,只要是官方的信息,民众不得不从,不得不承认其正确性,久而久之,就有了一种崇尚官方,崇尚权威的一种潜意识。美国则不然,它是一个建立在民主法治前提之下的国家,国家的决议不得不受到民众观点的影响,为真求实是其民主法治思想之下的产物。
要理解语言文化的差异,就要从历史的文化和信仰中去寻找不同的信念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强调了天地为生物之本,因此,中国人一直信奉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了把自然作为人的精神价值的来源,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融合,在和谐相处的前提之下各有所益。
篇10
一、翻译是跨文化转换
文化知识是学好语言的基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任何语言又都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而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工具,承担着帮助人类沟通思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的神圣使命。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翻译不仅仅是语际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转换。在某种意义上,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而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因此,要更深刻、更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必须探明英汉双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差异,并将双语的文化内涵恰当地对接起来,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
二、文化差异造成翻译困难
翻译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要将中西文化结合起来,离开文化背景去翻译,不可能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然而,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困难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引起文化意象的失落或扭曲。而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很多体现在并且渗透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千差万别的历史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以及迥异的语言表达方式上。
(一)宗教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而中国人信奉佛教、道教。“观音菩萨”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仙,是专门济贫救困的救世主,但缺乏这一宗教文化背景的西方人可能一头雾水。因此,在翻译时我们可以选择西方人所熟悉的一词savior(person who rescue or saves sb. from danger,救世主)替代它。
同样,如果缺乏西方宗教文化背景知识,翻译此句“You can meet many good Samaritans in our university.”就会遇到理解上的障碍了。“Samaritans”在《圣经》中是指“people who give sympathy and help to people in trouble(同情并援助苦难者的善人)”,所以此句可译为:“在我们学校,你可以见到许多乐于助人的人。”《圣经》中有众多人物,他们各有自己的形象、性格、信仰和经历,经过人们长期的传诵引用,已成为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具有特定的形象或含义,如:Messiah是指救世主弥塞尔。“You’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这句话中的Thomas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此人生性多疑。后来,英语中使用doubting Thomas表示多疑之人。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我们便可以将其译为:“你这个人如此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信。”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饮食习惯上。蛋糕、面包、馅饼等是西方人的主食,而中国人主要吃大米、面食等。因此如果把“画饼充饥”翻译成“drawing a cake to satisfy your hunger”比较容易被西方人接受。如果直译,西方人可能不知道“饼”是什么东西,除非加注进行说明,而这样做就增加了读者的理解难度,增加了阅读的障碍,不利于文化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又比如大卫・霍克斯把鸿篇巨制《红楼梦》的一个习语“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翻译成了“Even the clearest housewife canno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吃米饭、喝粥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之一,而西方人主要吃面包,所以霍克斯考虑到西方人的饮食文化生活,将其翻译成“巧媳妇做不出没面的面包来”,更接近西方人的生活,西方人容易理解。而杨宪益夫妇本着传播汉民族文化,让西方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目的,将这句话翻译成了“Even the clearest wife can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不同的译文,这样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和作用。
(三)传统观念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的传统观念中,白色象征着纯洁和贞洁。而在中国,尽管近年来新娘也开始穿白色婚纱,但白色仍然是传统丧服的颜色。人们视白色为悲怆、贫寒、衰败和死亡的象征。因此把one of the white days of somebody’s life翻译成“某人生活中的吉日之一”,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译成“某人幸福的日子”而没有直译,是考虑到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颜色的不同内涵,以及照顾到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中国人以红色为贵,红色象征着喜庆、成功、忠诚、温暖和兴旺等。传统婚礼上的红喜字、红蜡烛、红盖头、新娘的大红袄,都是红色赋予了对日后幸福生活的希望。而在英美国家人眼中,绿色和金黄色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红色却经常和流血、危险和暴力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翻译《红楼梦》时涉及红色词的翻译时,英国翻译家David Hawks作了变通处理: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Jia Baoyu visits the land of the Illusion;and the fairy Disenchantment performs the Dream of the Golden Days.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Jia Baoyu tastes some superior tea at Green Tower Hermitage;
And Grannie Liu samples the sleeping accommodation at Green Delights.
译者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在翻译原文的“红楼梦”和“怡红院”时,没有选用“red”一词,而是分别译为“golden”和“green”这两个尽管不同色彩,却对译语读者来说具有相近意义的颜色词。
同样的,在西方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恐怖的动物(英语词典的释义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应予消灭。在《圣经》里,dragon也肯定是与邪恶、恐怖相联系的。然而在汉语言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中国人历来把它视为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也把自己视为是龙的传人。因而有“龙飞凤舞(bold cursive calligraphy)、“龙腾虎跃”(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望子成龙”(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的说法。所以,在互译中英作品时,一定要把握好词语的文化内涵,否则将严重损害原作的内容。
三、解决文化差异的翻译技巧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有不少文化特色浓郁的词语,翻译这样的词语,应该本着一个总的原则:一方面要尽可能传达源语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又不逾越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可接受的限度。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翻译技巧。
(一)移植法
一般说来,带有异域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往往都是些形象化语言,英汉之间文化的差异往往就体现在使用不同的形象,或相同的形象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上。保留住原文中的形象化语言就等于为中国读者保留下了解英美语言文化的机会。同时,新鲜形象的不断引入,也有利于提高汉文化对异域文化的解释和消化能力。因此,对于英语中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应尽量采取保留形象的移植译法。比如,英语成语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有点近似汉语的“对牛弹琴”,但是直译成“教猪吹笛”就会使中国读者耳目一新。同样的道理,成语flog a dead horse,虽然可以意译成“做无用功”,但若直译成“鞭打死马”,效果可能更好。英语谚语“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意思有点近似汉语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但这种“以土代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相比之下,译成“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倒还可以接受,可远不如“盲人国里,独眼人称王”来得形象。再比如,“Beaut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的意思类似中国的典故“情人眼里出西施”,但在西方人的写作作品中硬一个中国的典故,不管语义上对不对应,却犯了文化失真的忌讳。可以直接译为“情人眼里出美人”,这样的“移植”译法给中国读者提供了了解异域风情、欣赏原文独特表达方式的机会。所以,对于英语里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语,最佳的翻译方法就是尽力把那文化特色忠实地传译出来。
这种移植译法,说白了就是我们以前常说的直译法。不过由于英汉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有时仅仅采取直译法还不能完全达意,此时我们可以用借用法。
(二)借用法
所谓借用法就是借用汉语中现成的俗语来传译英语的俗语。这种译法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是英语中有不少表达方式在意思和形象上同汉语的表达方式非常相似,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些相似或相近的汉语表达方式来传译。例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Misfortune might be a blessing.(塞翁失马,焉知非福);Let by gones,be by gones.(既往不咎)。这些英语习语后面的汉语习语可谓“形同意同”,将它们拿来互译可以说是形神兼备,通顺晓畅。二是英语中有许多表达方式虽然在汉语中找不到“形同意同”的对等表达方式,但可以找到很多“形异而意同”的表达方式,这时也可以借用这些现成的表达方式来传译。例如:See Naples and die.(不到黄河不死心);Do not un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not be done by.(己所不欲,勿施于人);Nothing venture,nothing hav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herish a snake in one’s bosom.(养虎为患)
不过,有的习惯说法同汉语的一些习惯说法只是形似而意不似,若生搬硬套,就会弄巧成拙。如pull one’s leg跟汉语的“拖后腿”并不对等,而是“与某人开玩笑,取笑某人”;eat one’s words并不是汉语的“食言”而是“收回前言,承认错误”。英汉之间这种“貌合神离”的例子举不胜举,翻译是一定要小心谨慎,切莫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三)意译法
当由于文化和民族差异直译会导致读者不理解甚至误解时,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相矛盾而不宜采用移植法也难以采用借用法时,此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和原词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原始意义来进行翻译,即采用意译法。如:汉语中的“纸包不住火”应意译为“Truth will come to light sooner or later.”,若直译为“The paper can’t be folded by fire.”,西方读者也许会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尤其在一定的语境下,不如采取上文的意译,意思明了,有利于整个句子和整篇文章的理解。
总而言之,语言是传达文化信息的,因而往往含有本民族的文化色彩。语言的文化内涵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浓厚淡薄之别。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些语言的共性大一些,民族特性少一些,有些语言的民族特性大一些,共性少一些。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把握一条原则:在纯语言层面,可以进行必要的归化,而在文化层面,则尽量争取异化。
参考文献:
[1]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2]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孙致礼.新编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孟红松.浅谈文化与翻译[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7).
篇11
汉字以及假名二套符号所组成,一般常常将两种文字进行混合使用。日本的假名由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区分,前者认为是由我国草书中借鉴和演化而来,片假名则是从我国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中选取形成。平假名在日本一般主要应用于日常书写以及出物中,片假名则是用语对外来词、象声词进行标注。在日本正式出版物和文件当中,汉字是主要的书写内容,并且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据日本官方出版杂志《日本概貌》中描述,汉语对于日语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日语当中常用的汉字数量达到了2000多个,在其他领域中所使用的汉字数量则更多。日本的小学生毕业时要求汉字的掌握数量必须要达到1000多个,并且能够数量掌握读写技巧,便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活动的开展。在日本政府所出台和公布的文件《当用汉字表》当中,明确指出目前日语中多达1850个汉字为当用汉字,随着《当用汉字表》的不断完善和丰富,汉字数量的增加和调整,足以看出汉语对于日语语言的影响逐渐扩大,并且很大程度上说明汉日语言文化的渊源。对于日语来说,汉语是日语发展的重要基础,汉语的消失,日语语言也将无从谈起。日语中的许多文献典籍都是用汉字进行书写的,并且保留至今,具有极高的研究和参考价值,如果废弃汉语,日本历史以及日语的发展将会陷入非常严重的困境。日本文化同汉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日本同样信奉儒家思想,忠君爱国是日本快速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如果汉字从日语文化中消除,将会对日本的社会构成严重威胁,并且使日本的国体受到动摇。汉语对于日语的书写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由于日语中的平片假名分别是由汉语中的草书、楷书书法中借鉴而来,而日语中的汉字数量规模庞大,从而使得日语非常重视书写规范。目前,日本文字的书写主要以行书、楷书和草书为主,而日语中的汉字更是有简、繁之分,日本从小学阶段便重视对孩子书写能力的培养,开设书法课程,教习学生如何书写汉字,掌握汉字的书写标准,便于日常交流活动的开展。由此可以看出。日语文化同汉文化的关系非常紧密,日语书写完全是按照汉字书写中发展而来的,并且在日语中得到了不断的发扬和传承。
三、汉语对日语文字表达含义的影响
习语是指日常生活中具有特定形式的词语,是语言的精华所在。习语一般包括成语、俗语、俚语以及歇后语等等,这些语言音节较为优美,音律非常协调,含蓄且委婉,语言简单但是哲理丰富,是人们沟通和交流中较为常用的元素。日语中的习语数量较多,其中很大部分都是由汉语中的习语发展而来,或者是直接进行借用。在日语当中,许多习语都是同汉语中的习语相对应的,如百闻不如一见、吃一堑长一智以及马马虎虎等等,这些习语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汉语的语言表达非常独特,意思往往同字面所表达的意思并不相同,往往需要进行揣测,而不能够直接通过字面进行了解。随着汉语的不断发展,汉语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日语同汉语之间的关联非常紧密,在表达意思方面,日语中的许多句式和交流语言当中也渗透了汉语语言的表达思想,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日语中的许多语言也强调句式结构的简约,将文字总的逻辑性逐渐淡化,许多人们对句式的深层含义进行理解和分析,重视对情感的渗透和运用,同汉语中的推理形式是非常详尽的。比如,汉语中的“不去吗?”是一个疑问句,表示提问者希望他能够前往,而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则只能够看出这是一个单纯的疑问句,而不能够看出字面之外的信息。在日语中,“不去吗?”则书写为“行きませんか”,同样,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想让对方前往,但是却不能够确定对方的实际想法,因此用这种较为委婉的句式来试探他人,同时也能够用这种句式表达出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篇12
1茶的起源
关于茶最早起源是唐代的诗人陆羽,他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文化中,很多农业、植物、药草等等的起源都会追溯到神农氏,茶也不例外。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神农在野外采药时,用锅烧水,此时正好有几片树叶落进锅里,等水开了,神农发现这烧好的水,色泽稍微发黄,喝了以后可以生津止渴,并且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这在记载上是关于茶的最早记录,也是茶时代的开始。茶在最早的记录上,也并不是饮品,有的学者认为药品说最为成立。在《神农本草经》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慢慢演变成一种饮品。随着时代的进步,茶学不再单独作为一门学科,而是和植物学逐步融合,在对茶的研究上也涉及到了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因素,在茶树原产地上研究者更是做了极为细致的分析,从而得出论证,这样就充分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发源中心。在中国,茶树的大规模种植是在云南、贵州和四川这些地区,茶树也是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从植物学上分析去看,很多茶树在西南地区的集中,就证明了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发源区。茶树在当地发展中有着悠长的历史,茶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中前进。因此,如果最是原始的茶树聚集在一起生长着,这可以说明这里是茶树的原产聚集地。在西南的云贵高原上有着大量的野生茶树,这些茶树的形态特征和古老的茶树极为的相似,也证明了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是茶树原产地。
2茶语言的表现
关于茶在古书上的记载,最早是《尔雅》,茶又叫槚或苦茶,在当时茶还不是最为盛行的饮品,但是,品茶慢慢融进当时人们的生活里,并且体会茶色,茶香。在《金陵琐事》说:“凡茶叶肥厚的,味道很甜但不香;茶叶瘦小的显苦涩,而苦的则香。”《茶经》也说:“啜苦咽甘,茶也。”在喝茶时要讲究茶的饮用搭配,苦茶则苦,但在细品中能感受茶带来的香甜,喝茶就要咽,如果不重视喝茶的方式也会尝不到茶的味道。继而茶从单单只是一种饮品,慢慢的发展到一种人生的体会,或是文人骚客对生活的感悟。水是茶的承载者,茶是水补充者,茶能让水变的超乎本身所拥有的价值。明代《茶疏》说:“水为茶母。”茶再好,也离不开水。好水沏好茶,好茶需好水。用不同的水泡出来的茶也是不一样味道的,泉水甘甜、河水清澈、井水清冽。在古代,人们常说,最好的水冲中品的茶,泡出来的茶也会成好茶;如果是用只有中品的水来泡一包好茶,那么茶水也只是中等的了。“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茶汲取自然的精华,在用用水冲泡时就会散发出它独有的灵气,巧妙的自然之水便会把它变成幽香之水,可以让人们品尝到自然馈赠。由此可见,古人沏茶不仅是当做一种简单的饮品,而是从本质上重视茶的饮用材料和方式。想要找一包好茶,必须追溯到它的生长环境,大多数来自深山幽谷、或是在高山缭绕的云雾间,每日受雨露的滋润,远离尘埃飞扬的城市群。从古到今都有着这样的说法“深山幽水出名茶”、“山秀水美茶香”。好的茶叶是泡茶的基本要求,在采摘时也是有着特有的方法,采茶的最佳时间是清晨。不管是在采茶还是制茶的过程中,要是手上出汗,或是没有洗澡以及有什么皮肤疾病都会影响茶的质量,制茶中要求环境的清洁,器皿干净,才能造出好茶来。好茶品质清高、纯洁无瑕、一尘不染,“从来佳茗似佳人”(坡语)。对好茶的追求就像对人品的追求,古人们都想采用最好的方式去追求茶的完美。随着饮茶风气的形成,在一些地方开始盛行茶铺、茶馆之类,但是这类的饮茶方式大多是为了过往行人歇脚解渴的去处。四五成群的行人路过茶馆之类的地方都会聚集在一起,进行信息的交流,这种的简单的交流方式也促进信息的传播。茶语言在这些人中不断地提炼、传播,在文人骚客前对饮成章,使得茶语言得以传承,逐步形成饮茶方式上专有的文化,茶文化。
3茶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饮茶的风气形成,便会促进饮茶文化的萌发,各种民间故事,民间传说都不断地与茶有了联系。比如说在安溪,那里盛产铁观音,有着很长的种茶历史,在唐朝时就有茶叶不断地从这里运出。安溪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有天然优越的气候条件,温润的气候对茶树的生长非常有利,因为自然的优势,这里盛产的茶叶非常有名,比如本山、黄旦、大叶乌龙、梅占等。因此,安溪有茶树良种宝库之称。铁观音原产安溪县西坪镇,可以说历史悠久,这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造就茶文化提供了一个基础。提到铁观音品种的由来,还得从明朝年间说起。相传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对茶很有研究,他每天早上和晚上泡三杯茶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没有间断过,由此可见此人非常的有诚心。有一天夜里做梦,魏饮梦见在山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打算采摘时,被屋外大风天气惊醒。第二天,天色湛蓝,魏在去山里砍柴的路上,果然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魏赶紧采下来一些树叶,并带回了家中,在经过精心制作之后,茶味甘醇鲜爽,饮用后使人精神振奋。魏认为这是所有茶中最好的品种,后来他干脆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种植。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铁观音名字就是这样的传开了,从此铁观音就名扬天下。铁观音香气浓郁持久,音韵明显,带有兰花香或者生花生仁味,后人毫不夸张地说,铁观音泡七次还有茶香。在茶文化的传承上,大红袍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当地流传的故事可以看出,人们对这种茗茶的喜爱。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可以说品质非常优异。在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人们茶说这每座山都有不同种类的茶树,这大红袍、肉桂、名枞、奇种是属于岩茶系列,但是大红袍又是五大名枞之首,又单归一个系列。关于大红袍美名的由来,就有很多种说法,相传古代有一位皇后生病,经过多少有名的太医医治仍然没有好转,于是皇帝便拍亲信到民间寻找民间秘方,这位亲信在途经一座深山时,途中遇一位老汉正在遭猛虎追击,这位亲信救下了这位老汉。并告诉老汉来此山的目的,为报答救命之恩,陪这位亲信直往武夷山,采下茶树叶子,回宫后,将采来的茶叶煮好之后给皇后喝下,皇后的病情日渐有所好转,几天之后,病竟然好了,皇帝大悦,下了两道圣旨:一道是赐大红袍一件,为茶树御寒。自此,武夷山的老百姓就把这三株茶树称为大红袍。另外还有江南龙井茶的传说,也颇具神话色彩,清代的时候,乾隆皇帝有一次来到江南巡视,在龙井村附近的狮子峰下胡公庙休息。庙里的和尚知道乾隆精通茶艺就端上当地的名茶,从品相上看那茶有赏心悦目,品尝过后甘醇爽口,乾隆便对此茶赞不绝口。于是,乾隆召见和尚,问道这是什么茶,哪里采摘,和尚说:此茶是小庙的独有的茶树上采摘的。乾隆对这个茶树就更加好奇了,是怎样的茶树能产这么好的茶叶呢,在和尚的带领下乾隆来到茶树前,看到那茶树前碧绿如墨,整整十八棵沿山形排列,树形长势强劲有力。此时乾隆龙心大悦。就命名此茶为龙井,山名狮峰。为了能够每日尝到这龙井的茶香,乾隆当场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远扬。从这些妙趣横生的民间故事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茶的喜爱,不仅仅用故事将他们流传下来,还赋予他们各种神话色彩。这都在折射着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茶文化。在茶文化的传播中不论以何种语言形式传播,都和茶文化的形成息息相关,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特色,但是饮茶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饮品,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茶是君子象征,古语“茶可修心”、“茶可清心”,在品茶时,人们就像再跟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智者在谈话,同时也对饮茶者有陶冶情操的作用。此外,不得不提的是茶除了是饮品外,还有一定药效。医学上认为,茶具有利尿、助消化、除内毒、解疲劳、防衰老等多种效果,因此又被人称为“万能药”,在民间茶作为药材使用更为普遍,有俗语曰“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所以茶一直以来被很多人认为是养生的一种必备佳品。
4结语
中国的茶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在传播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时,中国的茶文化又换发出一种新的力量,形成新的饮茶文化。现如今,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在悠闲的时光里喝茶,在忙里偷闲喝点茶,不论何时,已经把深沉的中国文化附着在饮茶上,使得饮茶文化的内涵得到了丰富。这样人们在饮茶时,提高自己的修养,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包大明,任天飞.中国茶文化历史漫谈[J].兰台世界.2013(28).
[2]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篇13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和文化具有很多相同的特点。Kluckhohn(1944)“没有语言的人类文化不可思议”。同样,离开了文化,语言也不可能存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
(二)文化的特点
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没有文化的社会。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
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每种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从这一角度看,非人的灵长目动物也有各种文化行为的能力,但是这些文化行为只是单向的文化表现如吃白蚁的方式警戒的呼喊声等。这和人类社会中庞大复杂的文化象征体系相比较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二、语言
早在20 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Saussure 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一种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因此它能与书写系统、聋哑人的手势语、象征性的仪式、礼貌形式、军事信号等相类比,它不过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三、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多方面联系的。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二)语言记录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三)语言促进文化发展
人类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可能是极其偶然的现象,当这种声音被一起活动的人所接受时,其他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这种声音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随着这种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这种认知事物的标记就是语言。
(四)文化影响语言的发展
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站在文化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说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
从语言发展的情况来看,由于时代潮流的涌进、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风尚的变化、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量新造词和外来词也随之涌现,反映着新出现的事物和新的概念,使汉语的词汇得到不断的充实。
(五)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它们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思维,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范围和深度。然而,当思维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语言形式不能满足其需要或阻碍其发展时,人们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改造思维工具,促使语言发生变化。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思维又影响和制约着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