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销技术实训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推销技术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推销技术实训总结

篇1

一、拓展训练教学模式

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多应用与体育课程较多,拓展训练非常重视团队协作精神,同样作为营销团队也需要团队协作,在《推销策略与艺术》授课中也可以引用拓展训练模式,拓展训练开展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1)分小组,给定任务2)教师引导,学生相互配合完成任务3)完成后,分享总结,能力提高。

这里举个例子,本节课目的团队展示作为任务。第一,进行分组。分组情况中会出现关系较好的要在一起,这样就会导致组与组之间的实力会有差距,可采用报数,分5组的话,就1-5报数,报1的为第一组,报2的为第二组,以此类推。这样分组目的避免关系好的一组。第二,给定任务,任务是选组长,在组长的召集下讨论给本小组起名,设计口号,队标,每组到台上5分钟自我介绍,展示。第三,每组组长投票表决,每组的组长不能投本小组,胜利一组给予平时成绩鼓励。第四,每组推举一名成员讲自己感受,教师给予引导。

从拓展训练引入课堂反应效果非常好,学生愿意参与,平时不愿意发言的,都能主动参与活动,学生强加友谊,对自己更加自信了,增加了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实践多种能力提高。不足的是,营销类引用实践例子较少,可借鉴的比较少,教师难于收集,有些存在场地限制,教室桌椅摆设位置不利于每组讨论。我想今天营销类课程会越来越多引用拓展训练教学。

二、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一般可以分三个步骤:

1.情景设置。情景设置与本堂课相关知识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所学即可用,比如让学生模拟超市。在情景中学生觉得是一种乐趣。

2.角色扮演。要求学生扮演特定角色,该角色在实际推销中如何运用,学生可以通过各种角色扮演,分析该角色所需要学习知识,以此来提高销售能力,交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教师点评。在角色扮演后,教师对角色扮演情况作一个总的点评,点评包括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角色在实际中的套路,学生在角色中常见问题,鼓励学生角色扮演中的亮点。

三、引用案例教学模式

从课堂效果上来看,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案例把握。案例教学模式的话,案例选取很关键,根据大专生现有理论水平及社会经验,对于一般教材杂志的案例都是大而广,学生很难具体谈操作,作为培养职业人目标的高职类学生,把握具体操作层面,要求任课教师对身边案例发掘和教材案例整改,更加适合学生特点。

2.课堂把握。实施课堂案例教学必须有事先规划和教师掌控。案例教学课堂上学生很踊跃,谈着谈着,学生跑题了,所以教师应讲明本次案例讨论流程方向,同时把学生分成小组,选出组长(一般4-6人一组)。

3.考核机制建立。在案例教学模式中建立考核机制是学生案例效果保证,案例教学考核同样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做的目的能带动班级中个别不积极分子,形成一个团队的力量。把每次做得最好的小组成员平时成绩考核上体现出来。

案例教学模式上课气氛轻松活跃,又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相互启发,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比如学生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社会经验,否则很难消化案例中的玄机,不利于知识点的传授,案例选取需要花费教师大量时间,课堂把握需要教师经过良好训练,并且案例是死的,事物都有着其自身特殊性,就更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创新思路。

四、与企业建立合作的推销教学模式

在进行推销理论与技巧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建立校企结合的双向交流尤为重要,作为学校的相关部门一定要积极的和相关企业取得联系,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建立试点单位,这样一来学校和企业都可以在双向合作中获得利益,而且也可以很好的促进我们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其实训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而在校企合作建立之后,学校就要针对相关的实训要求进行分析,进而科学的设置实训教学的内容和要点,具体来说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科学的设置实训教学项目和相关内容。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个内容就是需要实训的项目和主要内容,这是在进入企业实训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课程设置的相关要求,我们要根据相关的教学目标,进而确定推销的形式。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和企业取得联系,进而确定相关的推销方式,例如:展会现场促销以及零售卖场促销和居民区促销。在这方面,学校要主动的和企业进行联系,根据该学期实训教学的相关要求确定实训的具体内容和实训的时间,以便实训的顺利进行。

2.确定项目人员。对于企业来说,在进行实训的时候,则需要根据自己的相关销售和促销安排,来确定所需的人数及相应的用人标准,在明确了这些目标之后,就要和学校取得联系,进而选择合适的人才进行实训。与此同时,学校还需要在实训的过程中加以实训要点的指导,作为实训人员要明确企业推销的相关要求和特点,进而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其中。

3.做好实训前的各项培训及指导工作。在开展实训之前,学校和企业之间也需要进行有效沟通,进而作出相应的实训指导和培训。在确定实训的项目和具体安排之后,企业就要进行相应的实训指导,作为学校来说,需要对实训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梳理,同时,企业则需要根据岗位的具体特点和实际职责进行分析,进而让学生很好地了解企业的管理与运作情况,以及推销活动中需要我们具体掌握的方式方法,或者是技巧。只有这样,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开展,并掌握相应的推销要点。

企业合作推销模式双方建立基础是双方互利,而企业方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势必或多或少牺牲一部分学生利益,同时还必须有专门机构与企业联系,学生在用工方面达不到企业要求,对企业要求上的不理解,教师不时解决学生企业的用工上的矛盾。

五、学校自我组织的展销教学模式

除了校企结合的实训模式外,对于学校自身来说,也可以实现形式多样的展销活动,进而让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实训教学和指导。对于校内的展销实训模式来说,他可以更好地让广大学生参与进来,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实训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带来收益,针对这种形式的实训教学,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进行商品展销会的设计。对于商品展销会来说,它是一种很好的推销实训项目,其中需要我们动用较多方面的推销知识,并且在具体的推销中还需要有效地运用各种销售技巧。在这种展销实训的模式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其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做好整个商品展销的策划和分析,其中要积极的让学生去设计,运用所学的销售知识进行商品展销的设计。

还可以把参加实训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属不同的经营单位,各自开展他们的经营项目和展销设计,进而让他们之间互相比较,在竞争中了解推销的相关知识和要点。这样一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在实际的展销过程中发挥他们的创新性,例如,在整个展销会期间,我们可以要求相关的经营单位设计不同的展销方式,包括宣传的口号、宣传的途径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推销当中,进而培养推销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2.展销会中进行实训教学指导。通过展销会的形式来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在校内商品展销会整个活动的过程中的指导,因为对于展销会来说,在这其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是需要我们积极思考的问题。对此,要求我们加强实际活动开展中的指导和分析,从而更好的应道学生进行推销和后续的各项工作开展。例如,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客户群体的分析,消费需求的调查,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相应的商品知识,进而更好地采购相应商品等。而在具体的商品销售时,也许会有很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销售的要点,进而导致其在实际的销售中出现失误。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促销策划的撰写,这样一来,也就可以更好地把在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其中也有利于展销会更好地进行,提高展销会的规范性和销售效果。

展销实训模式应该能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创新能力,但是参与面很难形成全班参与,积极参与的同学更加积极,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和引导,并进行相关的决策与实施,最终实现实训教学的高效开展。

六、学生自我经营管理的代销教学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实际能力,我们也可以进行学生自我经营管理的代销实训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推销技巧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学校来说,往往会受到相关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这样一来,也就会有一部分学生很难接触并参加校企合作的实训模式,因为企业往往会有人员方面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自我经营的代销实训,通常它可以由学校进行担保,进而代销产品的实训模式。

对于这种实训模式来说,在具体实施时,我们则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进行规范,保证实训有效地进行。而在这种自我经营的过程中,也就需要我们加强分析和指导,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分析和掌握销售流程。在进行自我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消费对象,在实践中加强对推销技术的研究和学习,并了解其发展的历史,掌握推销的一系列基本要点。这是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我们需要注意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并实现相互间的促进与融合。

2.了解推销活动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进行代销实训必须要重视起来的问题,只有在明确了相应的销售要求之后,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按照这个要求逐步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针对推销所需的一些要求,不断地在实际锻炼中学结,最终具备推销所应用的一系列基本素质。

代销实训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推销基本技巧,推广面可以全班,更容易制定考核标准,比如用推销业绩+推销总结+同学教师互评=成绩,它是我们实训教学的一大重要形式,对此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与此同时,要在实际的推销过程中对学生予以指导,真正让学生体验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要根据在实际推销的表现进行总结分析,了解其在实际推销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解决,实现有效的改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俊杰.高校市场营销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

[2]袁秀霞.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5(8)

[3]张凤英,王慧.论高职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

篇2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广泛运用了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实践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从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看,实践教学的效果仍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欠理想,适应岗位时间较长,培养出来的高素质的营销人才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实践教学大多停留在对一些单个项目进行简化模拟,实训的真实性较差。如营销实训室建立了仿真性较高的硬件商务环境,但由于没有实物(商品)和真实的商务活动,学生在实训中难以开展推销、促销及营销策划等实践活动,商品仓储、配送的实务操作也难以进行。

(二)校外实训基地难以接纳大量学生,实践教学的可拓展的外部空间有限。由于专业特点,单个企业对营销专业学生的需求是小批量的,一般仅限几个人,而且由于业务的连续性和商务的保密需要,企业一般不欢迎学生在本企业进行短暂实训,因此,仅仅依靠校外实训基地是远远不能满足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的。

(三)实践教学缺乏适合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训辅导书,实训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差。由于缺乏教材,教师在实践课程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上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统一协调,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连贯起来加以吸收运用,甚至有些实训课程只能流于形式,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二、市场营销专业“全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实施

(一)指导思想。事实上,就营销职业特点而言,营销现象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并非仅仅体现在正规的大型工商企业,而更多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在营销专业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通过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参与力所能及的商业活动,达到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目的。为了切实提高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在创建营销实践教学平台的过程中,应贯彻以下基本指导思想:

1.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

2.营造真实的商业氛围和经营机制,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参加综合、具体真实的商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就业“零距离”上岗培养目标。

4.根据专业群建设要求,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体现教学平台的共享性和开放性。

(二)营销“全真”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全真”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主要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业务为纽带的“真实企业”,并将该企业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全真”实践教学平台。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成立并制定各项管理制度,以真实企业的经营模式在学校内部运作,并根据业务要求设置“营销部”、“物流部”、“财务部”等部门。该企业的经营场所主要在校园内部,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在相关制度下开展有组织、有指导、有奖惩、有责任、有权利的实际经营活动,让学生在风险不大但充满挑战的商业运作中去磨炼、思考和总结,从而培养综合营销能力。下面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教学平台“大学城营享服务中心”为例,介绍营销“全真”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方案。

1.组织形式。“大学城营享服务中心”的常规工作主要由学生骨干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参与和管理,包括常务人员和临时人员。常务人员由4-5位能力较强的学生骨干组成,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负责整个企业的运作和管理;临时人员是指参与某一具体的教学项目的教师和学生,比如《推销技巧实训》中的任课教师和参加实训的学生。资金来源主要由学校以模拟银行的形式投资。另外,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效益,鼓励主要参与的骨干教师和学生以股份的形式投资,在每年除扣除正常经营成本和教学需要的资金外,按照出资比例分配剩余利润,充分体现商业的真实性。

2.业务经营模式。“大学城营享服务中心”主要经营业务包括两类:一是品牌。业务通过与一些知名厂商开展校企合作,如康师傅、中国移动、李宁公司等,这些企业的产品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比较容易拓展市场。另外,“大学城营享服务中心”主要在校内经营,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合作企业在为营销专业学生提供实战的锻炼机会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从而与合作企业实现“双赢”。二是小商品零售。考虑大学生消费群体大、消费金额小等特点,主要选择“单价较低、技术含量不高或成熟”的小商品进行经营,比如需求量大的日常用品、季节性用品和小饰品等商品,这些产品比较适合学生操作。学生通过小商品批发市场采购这些商品,然后销售给在校学生。

(三)“营销实训”教学活动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充分利用营销“全真”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我们根据本专业能力结构,将原本分散于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岗位实际能力形成进行整合提炼,单个实训项目与某课程同步教学,同时又与其他实训项目相联系,互为补充,从而使所有的实训项目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具体的课程单项实训主要包括市场调查实训、推销技巧实训、营销策划实训、促销技巧实训、商品采购实训、仓储与配送实训、模拟谈判实训、电子商务实训,等等。以推销技巧实训和市场调查实训为例。推销技巧实训采用校内真实销售的形式进行,首先将学生分组,学生个人按比例提供资金,在一定时间内(一周或两周)学生自行确定经营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制定营销计划和销售策略,组织销售人员,面向校内学生进行实物销售,同时开展一定的广告宣传、促销等活动。市场调查实训是结合企业实际问题(可以由根据“大学城营享服务中心”的经营业务选题或由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市场调研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资料的整理分析及调研报告的书写。

(四)考核方式。鉴于市场营销实训教学的多样性、多变性及随机性,对其考核方式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包括:

1.过程控制考核。在实训全程予以跟踪的基础上,建立实训过程考核控制标准,设定若干量化考评指标,如纪律考勤、定点巡查、每日询问、数据分析、分享会议、客户反馈等。

2.实训业绩考核。市场营销实训的目的之一是要让学生在实训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一定量的实战业绩。可将实训期间的销售业绩作为考核的一项,以此激励实战热情、鼓舞营销斗志。

3.实训报告考核。书写实训报告,便于汇总解析实训期间所获各种数据资料,形成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文字性参考文献,具体操作包括SWOT分析报告、时间序列市场预测报告、营销策划书,等等。

4.实训答辩考核。在实训结束、总结该环节中,结合实训内容和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对实训学生给出一定难易度适中的口头答辩题目,以即问即答的方式,让学生即兴给出主客观回答。

三、实施营销“全真”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

建立以实践教学平台为核心的营销专业“全真”实践教学体系,是带动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实现实质性飞跃的关键之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为学生参与商务实践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实训平台,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使学生有机会与真正公司的生产部门和业务部门接触,在实践锻炼中,可以更快地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勇敢接受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挑战,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自觉性,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二)通过实际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可以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业务之间的距离,带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需要为导向的,教师的实践教学必须与商务实践有机结合,要切实面对营销职业岗位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训练和实践指导,这必然会有效改变目前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过程难展开,效果难检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滞后状况,为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水平的飞跃发展寻求一条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三)通过商务实践,可以依托业务拓展,创建外部营销网络,带动产学合作和科研创新。“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以商务实践为依托的,在业务发展中所形成的营销合作伙伴自然会成为学生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并且为学生就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树立起学院和专业品牌,为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建设、营销策划和岗位培训等创造条件。教师在实践中得到了提升和锻炼,可以准确及时地跟踪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为专业建设和科研创新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勇,陶鹏德.高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篇3

1 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推销技术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更是一门核心课。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对此门课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教学改革来看,基本上还是沿用了传统的教学过程,绝大部分还是采用的以讲授教学方法为主,无法实现真正的突破。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学习兴趣不浓,实操能力较弱,达不到企业专业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对培养适应现代化市场需求的新型专业化营销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推销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2.1 教学资源匮乏,教材选用不当

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加快了世界一体化进程,各高职院校也应与世界经济接轨,重新整合教学资源,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中《推销技术》教材普遍存在问题,进行合理编排,体现高职特色,突出职业特点。许多原有的教材跟本科高校无差异,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特性,不适合高职学生使用。理论知识内容丰富繁杂,技术方法应用较少;无法将推销技术技巧知识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加上教材内容陈旧、案例过时。甚至一味的照搬国外教材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的需要,教学资源匮乏。

2.2 教学方法陈旧,缺乏灵活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在《推销技术》教学中主要还是采用以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灌输、填鸭让学生被动机械的接受知识,不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然而有些教师甚至用到的是一些过时的案例,脱离了当前市场营销活动,没有做到深入的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推销技术知识和市场营销学知识,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浓,很多时候是应付完成的态度,没有达到培养学生技能的目的。

2.3 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在传统的课程考核中,大多数教师采取“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的考核形式。期末成绩比重大,平时成绩比重小,这样的模式,使很大一部分同学只注重考试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考前开始突击内容知识,考试一结束又把知识还给了老师。加上大多数是以卷面形式出现,技能应用开始很少,W生通过死记硬背勉强记住理论,收到的效果甚微,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种考核模式务必将学生引进了一种误区,即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因此,若要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必须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一手抓学生的学习过程,另一手抓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4 实训设施欠缺,实践安排不合理

目前多数高职学校现有实训设施设备陈旧,大量欠缺,仅满足于教师课堂教学教具,学生实践所用甚少,无法提高动手能力,更不能满足企业、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加上实践师资队伍薄弱,很多都是学校毕业进学校工作,没有相关的企业实战经验,欠缺实践能力。然而外聘实训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却表现出理论知识的匮乏。

3 推销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3.1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说教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受到限制,想转变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导,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根本上转变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辅以案例教学,分解复杂的学习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另外,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学生组建团队,根据情景布置任务,适当设置讨论环节,增加课堂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2 改变陈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在“推销技术”课程教学中融入以项目教学法为主、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的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查找大量与项目任务相关的案例资料,找到符合营销实践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进行熟悉,分析处理案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项目任务完成为基准的驱动法,需要完成项目任务,总结经验得失。在采用角色扮演法时,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场景角色,并进行角色互换,一方面扮演推销员、一方面扮演顾客,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判断对方的心理、模拟各自的态度场景,换位思考分析面临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顾客,把握顾客心理的能力。另外,有些教学部分内容也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活跃了学生的思想。

3.3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结合该校 “一高一强”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上,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以适应学校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考核形式推行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别的考核制度改革,强化学生课外学习,增加论文、项目实训、作业、课堂实训、作品、调查报告、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课堂表现等在成绩考核中的比重,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

4 教学效果评价

在高职《推销技术》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调动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推动了教学革新,体现了“以能力为本”现代职业教育特征,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5 不足与改进之处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参与项目任务时,建立的模拟公司大多数都依赖于教室进行,缺乏企业经验和实地调研经验,实践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任务中,有少数学生比较被动,自觉性不强,不积极参与,不配合小组完成工作任务,团队协作意识不强。当然,学生在进行项目任务设计时候,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很多时候需要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其中有一些项目任务只有部分学生参与,无法达到全面的教学目标和效果。教学改革不仅仅对学生有所要求,同时,对专业教师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仅照搬书本,不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新与调整,不结合新的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教学改革效果依然不明显。

参考文献

篇4

1 任务驱动法与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一致

1.1 基本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以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为逻辑主线,综合公司成立、筹资、行政人事客户管理、市场营销、业务交易、账务处理、年终总结等企业经营活动,以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活动内容,采取模拟公司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模拟公司经营中各岗位角色,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解决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商务运营能力(包括企业间的业务处理能力、企业内部运营管理能力以及企业与相关机构的业务往来能力)的课程。

1.2 两者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一致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配让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在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新的职教理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上,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

1.2.1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在特定方法引导下有目的、合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问题并评价成果的能力。它是职业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

1.2.2 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是个人对在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

1.2.3 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和冲突,并负责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愿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任务驱动法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学习领域中推行任务驱动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确保毕业生按市场岗位要求零距离就业。从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思路来看,学生则在仿真的公司情境中,通过反复练习、反复思考,逐步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公司活动要求的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法和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上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顺利适应职业人的角色。

2 任务驱动法在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具体应用

本文以任务驱动法的具体流程“教学目标―― 任务设置―― 分析任务―― 完成任务―― 评价总结”为标准,探索任务驱动法在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本文根据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学模块的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有层次地设计了三项任务,通过对不同难易程度任务的设置,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2.1 任务驱动模式一

提出任务―― 讲解演示―― 模仿练习―― 评价总结。

(1)设定目标:了解税务登记的意义,掌握税务登记表的填写。

(2)任务设置:填写模拟公司的税务登记表,为税务登记做准备。

(3)分析任务:税务登记表需要填写哪些项目?填写时有什么特殊要求?

(4)完成任务: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一虚拟公司资料,完成税务登记表的填写,通过电脑投影是学生直观的看到教师具体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提醒一些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讲解后学生模仿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他们尝试自己填制。

(5)评价总结:税务登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比较陌生的业务活动,操作难度大,因此先教师示范、再学生模仿操作会比较适合。在操作完成后,学生提出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讨论,将加深学生对业务的熟悉程度。

2.2 任务驱动模式二

提出任务―― 分析讨论―― 学生操作与比较―― 评价总结。

(1)设定目标:让学生了解电话礼仪,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学会待人处事的原则。

(2)任务设置:在接听电话的时候遇到以下情境应如何应对:①听不清对方的话语;②遇到自己不知道的事;③接到客户的投诉电话。两两模拟以上的三种情境的电话对话。

(3)分析任务:每间公司接到任务后,开始分析讨论:若听不清楚时,进行反问会不会失礼?应该如何反问才比较妥当?遇到不知道的事情常常会很恐慌应如何处理,应继续听下去还是打断对方的讲话?遇到投诉电话怎样如何说话才能让客户的情绪不被激化?

(4)完成任务:经过分析讨论后,每两个学生针对一种任务情境模拟电话对话。而其他同学和老师则观察对话的内容并做好评价记录。

(5)评价总结:通过学生实操和组间对比,通过学生自评和其他同学的他评发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考虑不周的地方,让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最后通过老师的专业点评,总结出电话礼仪和接听电话的技巧等知识,加深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

2.3 任务驱动模式三

提出任务―― 自主完成―― 师生讨论―― 成果评价、反馈小结。

(1)设定目标:让学生掌握推销技巧,学会推销礼仪、商品知识,掌握顾客心理,提高表达能力。

(2)任务设置:在“五一劳动节”的背景下,针对本公司的产品,撰写促销方案、推销脚本,并进行人员推销演绎。

(3)分析任务:根据商品特点、目标顾客、特定背景,通过已有的市场营销知识、网上资料收集、生活的经验等,自主独立地分析促销有哪些方式、哪些推销技巧可以在这次任务中使用、如何分配每一位员工任务,如何塑造推销演绎的人员形象等。

(4)完成任务:在同学们完成任务后,让他们提出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互动,然后每间公司介绍本公司的促销方案和进行人员推销演绎。

(5)评价总结:既对团队合作的情况、也对个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发掘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成就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持久而强大动力。而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在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①仿真环境的创建。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通过提供仿真的企业经营环境,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通过运营企业,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熟悉企业运营的流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形成不同部门岗位的业务处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就业和创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仿真的环境建设是本门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和硬件基础。而良好的教学环境将有利于渲染企业员工文化氛围、塑造企业职业形象素质、支持各岗位的模拟实训、支持跨专业的综合实训和成为校内创业企业孵化的基地。在实际操作中对教学环境进行功能规划和购置模拟公司配套设施设备显得非常必要。②任务设计要具有差异性。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专业能力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在设计任务是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学的专业、现有的知识、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重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任务,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师需要将知识点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根据任务的实际情况分成难、中、易三种级别,对于较难的任务,教师要进行演示,并给出操作步骤,这样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而对于较易的任务,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学掌握所学知识,这样从分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经过努力完成任务,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所以在设计任务时就要考虑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问题。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多设计师生互动环节,处处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任务驱动法把课程所规划的知识划分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有趣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阴丽萍.浅谈“任务驱动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2(1):47.

[2] 罗春娜.模拟公司教学法在文秘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6):34-35.

[3] 吴婷.浅谈“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D].有效教学论文集,花都区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2012:244-247.

篇5

Key words: PDCA model;higher vocational;curriculum desig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8-0195-01

0引言

教育部发出的《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高专《推销实务》课程是营销专业的必修课,推销能力也是学生将来走上营销岗位所必须具备的技能。PDCA模式本文将此模式引入《推销实务》课程教学中,试图探索一种适合此课程教学的全新的课程设计方案。

1PDCA模式概述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因此又被叫做“戴明环”,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在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中被广泛应用。PDCA循环将管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计划(Plan),其任务是制定计划和拟定措施,首先找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主要因素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提出具体的方针和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和管理项目;实施(Do),其任务是执行计划,按照预定计划、目标、措施及分工具体实施,努力实现计划中的内容;检查(Check),其任务是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把实施的结果和计划的要求进行对比,检查对策实施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通过检查明确效果,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处理(Action),其任务是对实施结果进行处理总结,对于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或制订作业指导书,以便于以后工作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并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引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进行解决。

2PDCA模式在高职高专课程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将课程的特点和企业原有的PDCA模式应用进行整合,《推销实务》课程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分为认识推销、推销人员素质养成、寻找顾客、推销接近、推销洽谈等项目的基础模块和店堂推销、上门推销项目的综合模块,每个具体项目的完成都经历计划、实施、检查和优化四个阶段,通过PDCA循环提升,最终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具体方案如下:

2.1 计划阶段(P)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课程采用边做边学的形式,在学期初就展开推销竞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某种特定商品的销售任务。在销售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所以在每个项目的计划阶段,学生的具体任务就是提出问题,即将销售实践中遇到的与接下来将要开展项目中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整理,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和解决。

2.2 实施阶段(D)每个项目的实施阶段是课堂上需完成的主要任务。教师在此阶段的具体任务是提出项目要求、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学生完成项目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教师首先告知学生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一般为模拟项目,并说明完成的要求和评价标准等;其次应将完成这个任务所需的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介绍时应尽量采用讲授、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应注意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多使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的案例使其更加生动和形象,增强教学效果。

2.3 检查阶段(C)检查是对学生所完成任务的考核,是教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阶段。学生在检查阶段的具体任务是将实训成果展示出来,通常采用的行式是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将本组讨论总结的任务解决方案逐一地在班内进行介绍。这种方式既考核了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又给他们一个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等。

2.4 优化处理阶段(A)学生通过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模拟任务的训练及考核达到某个具体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目标,最后需要将所学到的东西反馈到课外销售实践中,解决课前计划阶段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为顺利进入下一个工作任务做好准备。如果学生经历了前面三个阶段后仍然存在问题不能解决,那可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上留有的讨论时间向教师咨询,在教师的辅助下解决本次任务的问题后再进入下一任务的学习和锻炼。在这种边学边做的方式下,达到PDCA模式循环提升的教学目的。

3基于PDCA模式课程设计的特点

3.1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基于PDCA模式课程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将每个项目每个工作任务的每个学习步骤和内容都告知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目的性,而非以往在课堂上一味听从教师安排。学生可根据自身状况灵活安排学习和实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2 注重过程管理和过程监控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认为:管理重在过程,控制了过程就控制了结果,结果只能由过程产生,什么样的过程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基于PDCA模式的课程设计是将这一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到教学中,其注重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并对每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监控和考核。以往侧重期末考核的方式往往会出现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才发现自己尚未解决的问题,但已无时间和积极性去进行解决。

基于PDCA模式的课程设计在高职高专《推销实务》课程中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式增添了学生的新鲜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课程的特点和企业原有的PDCA模式应用进行整合,增强了学生的职业体验感;通过PDCA教学模式的运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分析、检查,并进行总结完善的循环作业能力。每一种新的课程设计方案都有其遇到的问题,例如怎样评价每个学生在一次团队任务中的表现并将其量化纳入课程考核,如何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意识等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篇6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技能、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作为课程教学中一项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型教学工厂”中不必花费太多的实践成本便能提前开展岗前培训、培养技能和提高就业能力,借鉴西方职业教育经验,特别是研究德国职业教育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现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符合高等教育的定位和根本任务要求

教育部提出将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现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1]。培养集生产、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坚持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得到业界普遍认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与传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主要表现为在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框架中寻求与职业的链接点,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专业课程体系的框架,将工作过程的理念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视为工作过程相关知识点的载体,并根据职业能力发展规律设置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而符合高等教育的定位和根本任务要求,能有效促进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服务意识以及实践、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顺应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各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教育国际化现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与趋势。高职教育国际化要求高职教育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培养集生产、管理、服务和建设于一体并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在教学内容、课程比例、教学方式以及办学模式等方面仍然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地将教学过程与实务操作有机结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顺应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充当课程的主角,以校内双师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课程主导,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由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Rauner教授及其团队于20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职业教育理论。Rauner教授认为,教学与工作相互关切,要实现教学与工作实际达到零距离的对接,必须将工作过程融于教师的教育教学之中,并以职业教育活动的过程为导向,教学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2]。可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应用需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或设置一个相对完整、仿真的情境或富于一定情绪色彩的场景,从而引发学生一定的情感态度体验,既涵盖了传统课程体系的知识点,又使学生在“虚拟”和“真实”的场景中体验工作,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针对职业定位,确立培养目标

针对职业定位,重新科学构建和确立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教学目标应体现层级性,在高职院校培养总目标的基础上,要针对具体的专业,确立具体的培养目标。例如,《现代推销技术》是一门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课程。该课程的具体培养目标就要细化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上,以学生在情境中模拟现代推销技术这一工作过程为知识点,将现代推销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实践推销职业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在就业时能够迅速适应推销工作,成为合格的推销人员(产品推销、市场开发、客户管理岗位),并为今后的职业发展(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职业定位来确立培养目标,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将真实的工作过程融于课程,从而能够有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二)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构建相关专业课程体系是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单纯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转向一线岗位工作业务流程知识和技能培养。在传统的高职教育中,教学内容的核心是专业知识和抽象的专业技能,即便是采用“理论+实践”的教学方式,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无法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高职教育中,要做到行业、企业与学校专业三方专家共同参与开发课程,将工作过程知识设置为教学内容的核心,教育教学的内容表现为工作的内在联系、工作任务以及工作过程知识,主要强调工作的流程是怎样被完成的而不应该完成哪些知识点。工作过程知识的核心要素包括:劳动者、工作对象、工作工具、工作方法以及工作产品,其课程设置的宗旨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例如:《现代推销技术》这一课程,其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推销一线岗位工作业务流程知识为核心,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针对工作业务流程(推销准备――说服沟通――推销面谈――异议处理――成交与售后服务――推销实战),结合社会、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按推销活动的规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工作过程,并把它转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同时可引入社会认可度高、对学生劳动就业有利的“高级营销员”职业证书的培训与考核,强化推销技巧的训练。

(三)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双师队伍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指出,“双师型”教师并非是工程师与讲师的简单叠加或具有“双证书”、“双师经历”的教师,而是技师、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综合构建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3]。校企深度合作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要得以实现,必须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双师队伍。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产品的研发与设计,在给予企业智力支持的同时,培养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需选聘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实训指导教师;再者,还可以引进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学校的专业教师队伍。由此,便于将生产实践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把企业的工作案例作为教学案例、课程设计或课程实训,使教学内容贴近企业实际。

(四)根据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关键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找到有效实现二者沟通的方法。

1.采用仿真式角色扮演法。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设定教学目标和情境让学生参与实践,从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工作的快乐和意义。教师通过设置教学情景,让学生分角色体验工作,不仅使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对工作目标的理解,能动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可见,仿真式角色扮演法不是简单的教师设计和学生学习,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体验情境中的工作流程,成为学习工程中的主体。

2.应用企业实境教学法。企业实境教学法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则在“做中教”,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工作中顶岗实习,体验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教学法需要学校和教师根据企业需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需求方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企业提供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3.结合案例进行实践教学。教师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首先不要完全将案例告知学生,而是要善于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首先,可展示案例的三分之一,再将问题抛给学生,“假如您是推销员,这时您会怎样做?”通过课堂交流与讨论,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案。随后,教师再展示案例的三分之一,再提问,再讨论,直至案例展示完毕。通过设置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可抓住学生的思维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效果,从而将工作流程逐一展示,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在实例中得以趣味化、生动化和具体化,使课堂教学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还需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实习实训基地、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规范实训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评估体系等,从而结合课程特点和专业实际,整体优化,循序渐进,进而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企业、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篇7

实训基地其实就是一个企业,就要体现企业的真实形象。所以在超市设置组织结构,确定员工的任务、责任、权利关系,并确立员工的地位及归属关系,使组织能够有效地运用资源,从而实现教学培训目标。在实训基地,本着让学生学会经营,让学生独立经营的指导思想,全部让学生去做,实现让学生能够得到最好的锻炼。在实训基地,可实行店长负责制,组建学生经营团队6人,并选出一名代表作为店长,全权负责超市的运作。经营团队成员进行分工,下设采购、配送、质检、销售等,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相互合作。在实践中,同学们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并不断地总结经验,使经营业绩不断提升,在收获业绩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锻炼,从而在实践中使职业能力:连锁企业商品采购、连锁企业仓储与配送、连锁企业信息管理、连锁门店商品陈列与推销、连锁门店营运管理等得到提升。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符合教学功能,实现把课堂搬到实训基地的教学目标

实训基地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在基地,一方面要设置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

四、做好校企对接工作,请企业到实训基地指导,使实训基地的建设符合行业发展

学校培养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要培养出企业受欢迎的人才,这一环节比较重要,即必须要与企业密切合作。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学校学到的东西用不上,这不得不引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的反思。学而无用,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教学结果。为了消除学而无用的不良影响,这就意味着教学必须要与实践联系起来。请企业到课堂教学来,有助于掌握企业、行业的最新动态,使学校、学生更早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促使实训基地更具有活力。据中国连锁企业协会的调查报告,连锁企业很看重学生的是职业态度。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吃不了苦。根据企业的需求,要考查学生的职业态度,必须让学生在工作中体现。在超市可采取排班制,让学生到实训超市锻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工作的艰辛,从而考查学生的职业态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磨砺其意志。

五、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重大损失实训基地

由于是实战性的教学基地,一方面牵涉到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存在教学损耗,而且还会造成人为的损失。所以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做好监督工作,避免重大损失。超市衔接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要设置专人负责钱财,并有老师跟踪指导。每天做好交接班记录、货款实行日清,学生每班都要上交货款。

六、随时总结经验,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都有其特点,很难照搬使用,所以每个院校要不断总结经验,获取更多的创新,使基地建设得更完善。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能够时刻保持敏锐的商业嗅觉,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为企业争得先机,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在实训基地,通过学习、讲座、视频等方式让员工了解当前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定期组织适当的竞赛活动,巩固学习成果,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还可通过角色扮演、案例研究、行为示范等方法给员工提供更多有助于激发创新能力的实践机会。为使学生保持长期持久的学习和创新的精神,除了鼓励和引导,合理的制度激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要把企业的激励机制引入到课堂中来,把学生的创新成果与奖金水平挂钩,对学生的合理化创新予以重奖,同时与学生的绩效考核紧密联系,优秀者将享受到奖励,为创新型的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在精神层面上,老师要与学生加强沟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经营中来,参与实训室建设的决策,从而关注实训基地的建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为实训基地的建设献计献策。从而养成一种良好的创新意识,孕育出思维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七、做好传帮带工作,让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学校也像部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学生每一年都要换,所以做好传帮带工作非常重要。实战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是设施设备的配置,另一方面是人才的保障。实训室离开了人,就无法运作。实训基地既然是实训的,所以就要以学生为主,一切让学生去做。一届学生离校了,就要让下一届学生跟上,这是保障实训基地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人才的选拔。传帮带工作要注重队伍人才的梯队建设。实训基地的学生经营团队,至少要有两届的学生。最好是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人才的选拔,要考察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勇于进取、勇于奉献精神,还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胜任经营团队的工作。二是时间的衔接。传帮带工作牵涉到人员的更换,为了保证经营团队的稳定性和战斗力,每一学年进行一次人才的对接,而且对接时间至少是一个星期以上。三是业务的交接。传帮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使业务能够正常开展。所以业务的交接显得很重要。列明交接清单,交接双方预以确认。

篇8

和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即结合市场营销知识点选择典型案例,用实例解释理论,把理论渗入到营销实践,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层次分析与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师生互补,教学相辅”的关系。经过长期摸索,市场营销专业形成了两种案例教学法:老师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和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

1.老师主导型案例教学法。在老师主导型案例教学法中,老师起着主导作用,在案例组织、选择时发挥老师的作用,针对理论知识选择案例,拟定讨论的主题,介绍案例的背景、安排案例分析的程序和注意事项。案例教学主要包括几个环节:即案例阅读、个人分析、小组讨论、形成共识;课堂上学生围绕案例积极思考,各抒己见,然后进行分组交流,最后由老师总结归纳,加深知识的理解。

2.学生主导型案例教学法。该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步骤如下:老师规定案例的主要目的,涉及的知识点,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分组收集整理资料,改编案例,设计案例的问题;接着,由各组推选出的成员组成评选委员会,针对案例的知识点结合度、新颖性、独特性等标准对案例进行筛选;然后选择1-2个案例学习,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案例阅读、个人分析、小组讨论三个环节后,每个小组形成案例学习报告;每个小组派1位代表陈述个人观点,小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然后其他小组提出异议,陈述自己的观点,辩论;最后,由老师总结各方的观点,学生结合讨论意见形成案例学习的结论。

三、情景教学法给学生“真实”的营销环境

情景教学法一方面通过电子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模拟沙盘等设备和先进的营销教学软件,在一些教学环节中应用教学录像带、光盘,播放企业的营销背景、企业所处的真实营销环境,能做到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使学生感同身受,融入市场营销的实际情景,这种情境下对问题的理解更深刻。

另一方面,在《市场营销学》、《推销学》、《商务谈判》、《广告学》、《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教学中,老师课前指导,安排情景教学中的不同角色,告诉他们可能出现的情景,要求学生先准备一定的资料,思考相应的对策方法,编写情景脚本。在课堂上,由不同的学生根据脚本表演情景,学生在生动的情节中能体会到情景的真实状况。这种形式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知识领悟能力、应变能力,形式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好。情景仿真的学习过程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他们在各种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不仅能全面了解市场营销的全过程,掌握营销技能,领悟市场营销真谛,还能共同分析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

市场营销专业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我们强调三个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阶段实践教学与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假期实习、社会调查、课程实训、实验室模拟实验、专业综合实训、毕业实习环环相扣,第二课堂贯穿校内学习的始终。

1.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校内实训包括课程实训、实验室模拟实验、专业综合实训。为了搞好课程实训教学,老师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内容。实验室模拟实验利用因纳特系列教学软件完成,它由市场营销综合实验、电子商务实验、物流综合实验构成。专业综合实训分为市场营销调研技能培养,市场开发分析技能培养,4PS营销计划技能培养。校外实习包括假期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假期实习根据该学期学生已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设计不同实习重点。社会调查形式灵活,既可在教学过程中穿行,也可以在假期完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该专业毕业生还在“通程控股集团”“、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市场营销实习基地,学校委派专业老师指导实习,企业安排有经验的员工指导学生,把营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阶段实践教学与综合实践教学相结合。阶段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训、假期实习和社会调查。根据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的内容,分阶段、有重点地安排,不同阶段目标不同,实践教学项目也有差异。其中,课程实训由老师带领学生结合相关课程进行,老师编写实训教案,教案包括实训学时、实训项目、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及步骤、实训考核办法等内容。例如,在学习《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时,老师在每个阶段要求学生完成不同的实训项目;在《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等课程中,针对市场细分、市场营销战略制定、接近客户技巧等知识点开展课程实训。专业假期实习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在每个阶段的专业课程所学知识开展,加深对营销理论的理解。另外,我校还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学生实地调查、分析处理数据、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甄别问题的能力,掌握问卷设计的技巧,熟悉调查对象选择方法。同时,社会调查也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耐挫耐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而这正是课堂教学最难做到的。

综合实践教学在学生较系统掌握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后进行。综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地运用市场营销、渠道管理、市场营销战略管理、推销学、商务谈判、广告学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校内综合实训包括实验室模拟实验(静态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动态实训)。静态实训借助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的软件完成,学生不需要离开教室,利用教学软件就可以完成相关营销活动。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市场营销综合实验、电子商务实验、物流综合实验,系统地掌握市场营销的技能、电子商务的流程和企业物流管理技术。动态实训则要求学生立足校园消费市场,兼顾企业营销专题提炼实训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要完成三大模块内容:市场营销调研技能培养、市场开发分析技能培养、4PS营销计划技能培养。在实训中学生要走出教室,到学校、企业考察,既可利用校内师生消费市场,也可到校外进行消费环境、竞争对手、消费者行为、产品定位、价格制定、渠道选择、促销策略设计等情况调查,学生走出去与人沟通,采集信息,了解市场营销活动,充分体现了实训的动态性。

篇9

(二)实验方法1.实验对象。我们从笔者所执教的学校2012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同学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参照组进行对比。2.实验材料。(1)教材选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商品学》(第2版)和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推销学》(第2版)。(2)学生考试时使用我校营销实训超市中的商品,实验组和参照组各配有20种商品,各组中每位同学须按照我们事先指定的一种商品进行现场推销。3.实验过程。本研究把40名被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采用所设计的实践教学模式,而参照组继续沿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考虑到教师的教学风格差异会影响到教学效果,笔者承担了实验组和参照组的教学,以期把实验误差降到最低。实验组的同学先到我校营销实训超市体验推销各自被指定的商品一周,然后同参照组同学一起在课堂上学习笔者所授课程的知识点,接着两组同学被委派到营销实训超市对指定的商品现场实践一个月,在这期间由本课题组教师进行学习指导。两组同学两门课程的笔试成绩由笔者进行评定;实践考试在营销实训超市进行,成绩由3名外聘专家进行综合评定。4.实验结果的评价。根据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笔者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外聘专家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各组学生的笔试成绩和外聘专家评价成绩分别设置为总成绩的50%。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SPSS17.0.软件对两门课两组样本数据进行t测验(显著水平α=0.05),40名同学《商品学》、《推销学》的总成绩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如表所示,在两门课的人均成绩中,实验组均比参照组要高,说明学习水平有所提高。从t检验人均成绩差值的结果可知,两门课相应的P分别为0.048和0.032,低于0.05,故可以认为两门课中的参照组和实验组平均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成绩提高显著。因此,可以认为采用新设计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二、实施校内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的策略

教学模式改革是保证和强化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环节,本文将“实践———教学———实践”营销教学模式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比较、分析和总结,提出以下实践策略。

(一)建立稳定的“全真”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大多数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采用两种实践教学模式:一是案例讨论、专题讨论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大多数以国内外著名企业为分析对象,而学生因为没有企业实践经验以及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很难得到灌输;二是顶岗操作、毕业实习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部分学校采用“放羊”式的管理,由学生自己选择单位,实习完后交一份实习报告就可以了事,因此,实践教学的目的很难达到。基于此,在校内建立“全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尤为必要。[4]以我校建立学生营销超市为例,学校为超市配置一些硬件设施,如固定场所、货架、空调、冰柜等,学生自筹资金并作为教学超市日常管理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照实际的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同时,专业老师及学校外聘企业界精英不时地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实践,参与的学生普遍对市场营销相关原理理解更透彻,更贴近企业实际,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升华,同时学生加强了对企业运作的感性认识,意识到将来工作的不易,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职业素质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二)制定适宜的实训课程教学计划本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适用于应用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如《市场调研与预测》、《推销学》、《营销策划》、《商品学》、《广告学》、《电子商务》等。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将理论学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突出学生理论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授课之前,可利用1-3周时间让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体验,增强感性认识;接着,由专业老师进行课堂教学;之后,到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一个月左右,再进行成绩评定。同时,编写实践指导书,作为实践教学的依据,使学生明确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过程及考核办法,结合“全真”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模式,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和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实践教学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为目标。因此,实践教学在对学生成绩评定中要以职业能力考核为重点。在参照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可分成以下四部分:一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例如推销学中迪伯达(DIPA-DA)模式;二是一般能力,例如计算机应用能力;三是岗位能力,例如实训超市中的采购能力、商品陈列管理能力等;四是职业素质能力,例如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5-8]针对四种类型的能力,可按照层次分析法,分别设置不同的权重进行实践教学成绩的考核。随着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建立网络论坛,让学生交流探讨实践教学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学生相互借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10

经管类专业因其就业面广、开办成本相对较低而受到国内众多院校青睐。一些原来只开办理工科专业的职业学院,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增加也都开办了经管类专业。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的开办存在盲目上马、遍地开花现象,存在专业设置过急、新专业发展缓慢以及专业定位不准等问题。在工科类职业学院里,经管类专业因不是主体专业往往不受重视,学校投入较少;与经管类院校相比,其师资与实训条件相差甚远。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工科类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要在校内站稳脚跟,在国内众多经管类专业竞争中突围,就得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建设之路。笔者总结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总的专业建设思路应是先外延再内涵,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校外顶岗实习为着力点,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以高就业率为立身之本 纵观历史,事业成功者皆为顺应历史潮流者。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要发展,首先要分析国家形势和自身情况,明确任务。从国家形势看,十七大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就业问题始终应作为职业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从经管类专业在工科职院面临的形势看:校内大多数教职工是理工科出身,甚至大部分学校本身是行业学校,对经管类专业不太了解,觉得工科专业技能性强,招生就业不愁,似乎没有必要开办经管类专业。从生源状况看,由于工科职院的校名带有鲜明的工科特色,报考者多冲着学校特色专业而来,传统的重理轻文的思想更加剧了经管类专业的压力。工科职院的经管类专业必须力抓就业问题,以高就业率来获得校内教职工认可和吸引优质生源,这也是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开办之初的首要任务。

将营销观念应用于就业工作 有些工科职院,全省一个行业只有一两所同类院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色专业就业竞争相对较小。而经管类专业几乎所有职院都已开办,而且就业面广,批量用人的单位很少,联系就业单位难度较大。要提高就业率,需“走出去,引进来”,系部领导和教职工要转变观念,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将自己定位为推销员、业务员角色,实行“全员营销”。只是推销员通常推销的是公司产品,而教职工推销的是“毕业生”。应将4P营销理论(4P,即Product,Price,Promotion和Place)应用于就业工作,先作就业“市场调查”,进行对口就业单位和就业区域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带上名片和专业介绍资料,上门到各企业进行推介,暂时没有用人需求的也留下联系方式,以期日后有合作机会。同时应号召教职工联系同学、亲友,引进就业单位,介绍学生就业。在初期全面出击后,根据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再开始筛选就业单位,提高就业质量,逐步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进入“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更深入的校企合作阶段。

以校外顶岗实习为着力点

以校外实习弥补校内实训条件不足 工科职院在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一般主要建设特色专业实训室,而缩减经管类专业实习实训投资,很多经管类专业开办之初是空手办学,实践课流于形式。在校内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只有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搭建校外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岗位实习、顶岗实习平台。校外顶岗实习既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显著提高,又可以让教师下企锻炼,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技能标准。校外实习表现好的学生可能会被企业留下直接就业,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很大促进作用。

做好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经管类专业顶岗实习点往往比较分散,管理难度大。应认真研究顶岗实习中的问题,作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推行校外顶岗实习程序化管理:程序一是系部选择确定实习点。实习点的选择对整个顶岗实习任务能否圆满完成至关重要。管理混乱、员工素质差的实习单位会使学生很难适应,导致学生在实习中途“开小差”或与实习单位员工起冲突。如果学生都在一个实习点实习,看起来容易管理,其实同班学生容易因岗位安排问题起矛盾。所以,系部至少应确定两到三个管理较规范的实习单位供一个专业的学生挑选。程序二是学生顶岗实习意向调查。强制学生顶岗实习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实习前应对学生进行调查,征求学生意愿,在专业大部分学生愿意顶岗情况下,统计学生愿意去的地区和想从事的岗位。程序三是引进实习单位宣讲招聘。虽然是顶岗实习,也应让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程序四是签订实习协议,包括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书、学生顶岗实习申请书、承诺书和家长知情书。程序五是顶岗实习前的教育与动员。应将顶岗实习教育真正作为一门课程写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顶岗实习教育教材和实习指导书。程序六是顶岗实习的追踪与监控。应制定和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做好顶岗实习安排,制定出顶岗实习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明确顶岗实习中系部、专业教研室、专业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辅导员和实习点学生负责人各自职责,师生定期联系,做好工作记录。程序七是顶岗实习考核与总结表彰,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中要填写实习日志,撰写实习报告,由本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进行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顶岗实习结束后,及时做好实习经验总结与交流,表彰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从而,以严密的程序化管理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

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加强对外交流 在提高就业率来确立校内地位,以顶岗实习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还应加强对外交流,以期在对手如云的经管类院校中占据一席之地。策略就是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让其他经管类院校或专业认识、了解自己。应选取师资队伍最强的项目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专业技能比赛,通过在比赛中崭露头角赢得关注。同时,应力争主办省级赛事、参加本省专业技能竞赛和技能状元比赛,首先在省内取得一定影响。

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在参加高层次技能竞赛、熟悉技能竞赛评比标准后,应在校内指导学生成立专业协会,开展一系列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竞赛、会计科目扑克大赛、营销案例大赛、商务谈判竞赛等。通过比赛,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做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对接。

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根

专业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之根 开展校外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竞赛可以算是专业的外延建设。高职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最终取决于专业内涵建设。做好专业内涵建设,才能大幅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才有可能扎实深入地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专业技能竞赛才能有更好的成绩。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就是专业的“产品”,“产品”契合社会要求,质量提高了,同其他“产品”相比才更有竞争力,才更容易“推销”。所以,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内涵建设,建设成为省级、国家级重点专业。

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内涵建设要以特色取胜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加强专业建设也势在必行,但各院校、各专业的改革,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和外部环境条件来组织实施。经管类专业绝不能看别的学校有什么就办什么,最忌战略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招生规模相对而言不会很大,在专业就业面广的情况下教学难以面面俱到,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情况,以及院校依托的行业特点,进行专业定位,确定专业方向和特色。要把经管类专业的设置和本校的特色结合起来,不能照搬经管类职院的专业设置模式,也不要致力于发展专业齐全的经管学科体系,而应坚持重点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方针,对经管类专业设置进行合理布局,在坚持整体性的同时走特色发展道路。如建筑类职院会计系开设工程会计方向、工程造价方向等,可依托行业优势寻求实习就业渠道。要充分认识外界环境的作用,既要认清学校的层次,找准发展的方向,并充分体现出自身特色,又要认真研究市场周边环境,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多方面争取各种发展资源。同时,要加强校际间合作的力度,增长见识,拓展思路,从而缩小和优势院校的差距。要善于总结提炼,丰富工学结合的内涵,使专业内涵建设以特色取胜。

以点带面做好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内涵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这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创办历史不长的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而言,可选取重点,以点带面促进专业内涵建设。首先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着课程体系的构建,因此,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加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首先解决的问题。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都是工学结合,但对于经管类专业而言,工作过程不太好明确划分,应探索各有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如选取典型企业进行工作过程分析。其次是课程建设。经管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应抛开本科重理论的模式,实实在在地到企业和同类院校进行专业调研,做好毕业生信息反馈,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提炼典型工作过程,提炼职业素质,来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确立核心课程,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三是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作好校内实训室规划,让实训室能各专业共用,不重复建设。要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如建设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实训室。其四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考虑团队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本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 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专业内涵建设的“本”在教师。要加快专业内涵建设,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没有先进的理念,就不会有好的思路。专业建设和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会有阻力和困难,这需要从领导到教师都转变观念,并加强学习和实践。特别是广大教师,专业的各项建设,如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师资队伍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经管类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多来自普通本科院校,没有或很少接触生产实际,实践能力较弱,很难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和开发行动导向的课程,难以开展“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将校外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室建设与教师技能培训相结合,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并广泛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是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鼓励、引导教师教研、科研一体化 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内涵建设要以特色取胜,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这就必须发挥教师的开拓创新精神。应鼓励、引导教师自觉学习职业教育理念,多参加对外交流,了解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方法,吸收其他职院专业建设经验。在专业建设中善于思考,不断发现和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将专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下企业锻炼中遇到的企业技术难题申报成科研项目,从教学研究中发现科研热点,以科研推动教研,使教研和科研一体化发展,形成专业内涵建设的特色。

总之,提高就业率可以提高专业地位,吸引生源;校外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竞赛获奖证书能使学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三者都可以带动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专业内涵建设是根,专业内涵建设好,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推动实习、技能竞赛和就业。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应始终以就业工作为中心,以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确立校内地位,以校外顶岗实习和专业技能竞赛加强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最终回归“根”“本”,做好专业内涵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将弱势专业建设成重点专业。

参考文献:

[1]李永刚.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OL].(2011-06-27).省略/jy/zt/zyjn/rdjj/200806/t20080627_

504996722.html.

[2]解瑞红.对理工类高校发展人文专业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探索,2010,(11).

[3]梅爱冰,严军.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育[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4]梅爱冰.高职就业工作中的“营销策略”[J].职业技术,2009,(3).

篇11

作为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首批品牌课程,电话营销申报为2016省教育厅MOOC项目。选用高职高专呼叫专业规划教材,结合行业标准、技能考证及大赛的相关要求,教材经二次开发,以电话营销中六个典型工作项目创新课程内容,本课选自项目5中的任务二 “处理客户异议”,内容为全景展现精准营销的企业应用,解决盲目电销导致异议频发的现实问题,两课时共90分钟。

授课对象是大二呼叫专业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呼叫坐席基础知识,善于运用网络资源,但在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缺乏沟通技巧、盲目推销等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其中建立用户分类属性标签是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匹配用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1.信息化策略

为避免传统教学中“拖延”“搭便车”等现象,选择国内团队协作工具创导者Teambition团队协作平台,搭建“电话营销”在线共享教学资源库。教师通过Teambition下发、推动、帮助并监督学生团队定时完成课程任务,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页、桌面、移动端认领任务、既分工到人又协作共享,并辅以微课、微信、微动画、微游戏、微直播、微视频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其学习兴趣。

2.技术路线

为解决盲目推销导致成交率低的问题,课程团队挖掘中国移动后台用户消费数据,与学生共同建立分类属性标签细分用户群,实现精准产品匹配。践行协调发展理念,将课程岗位化,引入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的(以下简称“我院”)VBSE虚拟商业社会实训平台和校企合作单位――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合肥天骋电子商务公司的真实电话营销工作,课堂角色扮演、实训虚拟经营、实际操作顶岗实习三管齐下,实现教、学、做一体课岗对接。

三、教学过程

1.第一阶段:课前翻转

掌握异议处理的步骤和技巧。课前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醒学生登录Teambition认领课程任务单,翻转学习项目五种异议处理的微课视频,并在微信发起投票,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经常遇到的客户异议是什么。

2.第二阶段:课中实训

(1)第一步为预习检查10分钟,教师打开Teambition平台,检查课前翻转学习情况如下:2015呼叫班有两位学生没有认领任务。19位学生在分享区反映顶岗实习中虽运用了异议处理话术,但仍常遭遇拒绝。预习检查后教师结合微信投票、实训作业、顶岗实习业绩,总结出共性问题――盲目外呼是导致成交率低的主要原因。

(2)带着问题进入第二步:攻克难题25分钟,树立精准营销理念。教师首先播放Flash微动画,还原顶岗实习中移动增值产品电话营销微情境,将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引入课堂,实现课堂岗位无缝对接的开放发展理念。师生共同打开Teambition,为中国移动增值产品设计精准营销方案。通过识别产品标签以知己,再构建用户标签以知彼,进而实现精准营销匹配需求。接着通过案例视频中的微游戏巩固学习成果。

(3)第三步为技能操练25分钟,强化精准营销意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增值产品精准营销方案对“流量包”产品进行模拟实际操作训练,开展学生互评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点评,给出示范视频。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打破小组局限进行信息化头脑风暴,在Teambition分享区共享精准营销心得。教师将学生的分享心得总结成顺口溜便于大家记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堂信息化沟通,提升学习效率。

(4)第四步为企业虚拟经营30分钟,以提升精视销能力。学生打开VBSE虚拟商业实训平台,查看宝乐童车采购部CRM软件招标公示,分角色模拟投标过程中的电销异议处理场景。学生分为微群组,做到举一反三,自选品牌作为CRM软件供应商,与宝乐童车方进行接洽,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自身产品特色进行精准营销微应用,用虚实结合法,实现精准营销理念可应用,可拓展,可复制。

教师通过映客直播,将学生模拟过程直播给行业专家。由专家在线点评,提出改进建议的同时,在直播呼叫中心工作现场,请优秀员工进行示范。至此,课上环节结束,学生细分客户精准得当,推荐产品精准有效,话术技巧贯穿其中,已具备呼叫坐席精准营销岗位技能。

3.第三阶段:课后实操

课后,学生登录Teambition认领课后实训任务。拍摄任务视频,上传至Teambition,分别由学生、教师、行业专家打分。课后一周内专家通过映客直播进行微访谈,从专业角度点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直播过程中,学生通过评论提问,请专家现场解答。接着学以致用,进入校企合作单位――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合肥天骋电子商务公司顶岗实习,由天骋公司销售主管进行现场指导。

顶岗实习中学生登录Teambition手机端秀出业绩,互相竞争。本周顶岗实习结束,移动增值产品销售业绩显示全班平均成交率上升15%,并由本周“销售之星”通过映客直播分享成功经验。此过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仅可帮助学生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更授之以渔,使学生拥有应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迁移力,完成从呼叫中心坐席、主管到大客户经理的职业能力迁移。

课后,教学团队通过梳理顶岗实习录音、成交记录和后台数据,将移动增值产品精准营销方案整理拍摄成微视频,上传至Teambition和云课堂平台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中,践行共享发展理念,面向企业开放产教融合平台。

此外,课程考核成绩由课前预习情况、课堂实战表现、课后实训作业和顶岗实习业绩共同组成,多元化过程性考核在Teambition平台上实时呈现。

四、特色创新

1.多元见“微”,升华学习体验

践行五大理念,挖掘信息化资源,将微平台、微课、微信、微动画、微情境、微游戏、微应用、微直播、微视频等碎片化资源加以整合,形成多维度交互课堂,升华学习体验。

2.递升知“著”,迁移职业能力

工作任务驱动、三大平台贯穿践行我院理实一体、素能本位的育人理念,课岗对接提升职业迁移力,校企联动打造生态课程体系。

篇12

本课程是我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主要以工商企业营销员岗位所需的营销能力为依据,确定本课程学习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再根据本课程学习目标设计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教学进度安排。

2.课程目标设计情况

一是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具备以下能力:对指定产品所面临的营销环境、竞争状况和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根据市场和产品情况选择相应的目标市场确定合适的市场定位、识别竞争对手产品的价格策略并为产品制定价格提供信息、分析产品的渠道模式并对指定产品设计合适的渠道模式、设计有效的面向中间商、消费者的促销方案的初步能力。

二是知识目标。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理论、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环境构成及分析法;掌握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策过程;理解市场细分的概念、依据、原则和方法,掌握目标市场营销策略和市场定位策略;理解产品整体概念和新产品的内涵与推广,掌握产品组合策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品牌策略和包装策略;理解影响价格确定的主要因素,掌握定价的策略与技巧;理解分销渠道的功能和类型,掌握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和分销策略;理解促销的内涵及促销组合策略。

三是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品质、较强的自信心、挫折承受力、沟通协调、团队合作、创新能力。

3.能力训练情境设计

一是学生能理解市场营销的内涵,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可以采用营销观念应用案例分析。二是基本能分析指定产品的营销环境及其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可以采用营销环境案例分析。三是基本能分析指定产品的目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可以采用撰写某超市顾客购买行为调查报告。四是能分析某产品运用的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和市场定位策略;能对消费品进行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和为产品进行定位设计,可以采用撰写本市某商场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报告。五是能够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搜集信息,能帮助企业针对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调整产品策略搜集信息,可以采用某商品开发策略报告。六是能识别竞争对手产品的定价方法和价格策略,可以采用产品定价案例分析。七是能初步分析某企业的渠道模式,可以采用某企业营销渠道案例分析。八是能为背景企业设计有效的寻找顾客方案,能模拟产品销售,可以采用寻找顾客方案。

二、教学进度安排

第1次课:认识市场营销。第2次课:营销核心概念。第3次课:市场营销观念。第4次课:现代营销观念的新发展。第5次课:市场营销基础综合实训。第6次课:宏观营销环境。第7次课:微观营销环境。第8次课:营销环境综合实训。第9次课: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第10次课: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第11次课: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综合实训。第12次课:市场细分。第13次课:目标市场选择。第14次课:市场定位。第15次课:目标市场营销综合实训。第16次课:产品整体概念、产品组合。第17次课:产品生命周期。第18次课:品牌、包装、新产品开发。第19次课:产品策略综合实训。第20次课:定价方法。第21次课:定价策略。第22次课:价格调整。第23次课:定价策略综合实训。第24次课:分销渠道管理。第25次课:选择中间商。第26次课:渠道设计与管理。第27次课:渠道策略综合实训。第28次课:人员推销。第29次课:人员推销实训。第30次课:广告宣传。第31、32次课:公共关系。第33、34次课:营业推广。

三、考核评价

考核原则。本课程的考核采取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重视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考核以综合技能考核为主线,建立开放式的全程考核体系。采用期末考核理论知识、平时成绩、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比例依次为60%、10%、30%。

期末考核方式为闭卷笔试,主要考核理论知识。侧重于考核学生对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卷面成绩为百分制,但占课程总成绩的60%。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其中单选题25~30分、多选题10分、判断题10分、分析题10~15分、案例分析题35~40分。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从学生互动的知识点和仪表来评定,满分为100分。实训评价方式(过程考核)为30分,分别从树立市场营销理念、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制定目标市场营销战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人员推销八个方面进行考核。

四、教学资源及其利用

篇13

推销技巧的教授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该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在交易活动中的推销理论与实战技巧能力。主要以讲授在推销过程中所存在的推销原理,方法,战略战术以及规律性的技巧总结,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背景与理论框架。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培养应用型学生为教学的主要方向。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推销技巧课程开设所具有的专业意义。

2 推销技巧课程的主要教授现状表现

2.1 教学手段单一陈旧

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是保证学生顺利接受教学信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高职教学的教学方式上,老师依旧采用板书教学,就算部分高校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是很少将其运用到推销技巧课程上。这种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单向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调动自己参与课程教授的热情,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采取置之不理的方式应对老师。教学过程中仅仅以板书形式表现课程内容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老师教授方式提出更多挑战,难以满足学生对大量有效信息的需求。推销技巧教学课程是一门应用型教学科目,完全以理论教学为主难以提升学生的推销实战技巧,仅仅停留于纸上谈兵的初级阶段。

2.2 教学模式落后

普遍的推销课程教授模式以老师注入式教学为主要操作手段。这种模式的主要特性表现为单向式的传播方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教学信息的获取过程局限在被动式的吸收上,学生的思维意识,教学状态都处于逆来顺受的情绪状态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状态难以保证学生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内容忽视结合实践

目前高职院校的推销技巧这门课程仍然以教授理论内容为主,甚至完全都是理论内容的讲述,这样就完全忽略了这门课程的应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完之后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应用所学内容解决推销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这完全忽视了这门课程的精髓所在。无论从高职教育的特点来看还是从推销课程的性质来看这样都是行不通的。只有理论和实践的内容同时并重才能使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

3 课程模块化教学的改革方式

3.1 完善教学手段

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改善教学效果的有利途径。为了提高高职销售技巧的教学的质量,必须加强对教学手段的重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计算机,扫描仪,幻灯片,音响系统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课程,可以在常规的理论讲授中增添图片,文字以及影视资料,给学生重点分析操作实务以及案例讲解。更新教学手段可以对提升教授与学习的双向主动性。主要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一方面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直接简单的表现教学重点,以直观化的表现形式加强对推销理论的重点讲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双向互动的教学状态下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大量丰富的专业咨询能帮助学生吸收更多的专业技能,在多角度的表现形式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3.2 丰富教学模式及方法

在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保证教学品质时,可以在销售技巧的讲授中采用模拟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实战经验能对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效果。模拟教学的核心教学理念以情景再现模拟现实以增加实战经验的教学技巧。老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定的情景扮演,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实训场景,以提高学生的实战技巧。在情景模拟的教学课程中,通过角色扮演能够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与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推销技巧的实训经验。

与此同时,在高职进行销售技巧培训时,老师可以加大对案例讲授的比重。通过分析成功优秀的销售案例,帮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优秀实用的销售技巧。在具体的操作侧面,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需要注意学生在吸取销售经验时需要注意依据不同的时代环境,背景信息,环境状况有选择性的吸收成功案例的销售方式,并锻炼自己灵活的运用能力。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再分析,对其加入新的时代色彩,进行立足于现代化的创新,是培养学生解决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是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双向连接,使得老师的教授方式不仅仅停留在理论讲授上,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在理论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实践素养,在双向互动中提升职业能力。

3.3 在内容方面进行实践教学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