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公路服务保障交流材料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公路服务保障交流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公路服务保障交流材料

篇1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公路建设工程成本费用的组成,材料费约占70%,机械费约占20%,其他费用约占10%。

“在工程建设上只有速度是最大的经济”,这是国际公认的准则。任何工程项目,缩短建设工期、提前完成工程任务,都将取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而加快建设速度和保证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和建设施工技术水平。在实践中,如果因机械原因造成材料的浪费、施工工序返工、因机械故障拖延工期等,都会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机械所占比重往往要大大超过20%。因此,在公路建设、养护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的科学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必须有效降低机械故障率,减少停机时间,充分发挥机械作业效率,切实控制机械使用成本,保障施工任务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机械经济效益的有效管控。

一、确保机械安全运行

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安全就是生产力、安全就是速度、安全就是经济效益;安全更是保障工作效率、圆满完成任务的基石。在机械的维护维修、日常检查、机械作业、油料的储存和使用等各个方面,都与安全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灾祸,造成人身和财产的损失,同时还必将严重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措施,才能确保机械正常运转,从而确保施工任务的有序、高效开展。

二、做好机械进场前的准备工作

机械一旦进场,在计划工期内将周期性的满负荷运转,如果不做好机械进场前的各项维护保养、检测检修工作,势必会增加机械的故障停机率,进而影响整个施工进度,甚至打乱施工计划,造成工程延期。工期机械进场前,应当全面做好维护保养、检测检修工作,同时根据不同机械的保养周期,结合工期提前备足相关油料和配件,并根据机械使用情况和本身技术状况,列出薄弱环节,定期进行检测,把预防性维修变为预知性维修,在维修维护时,合理调配时间,尽量避开工作期间,把停机时间降到最低,以保障机械设备的有效运转率。

三、合理制订机械使用、配置及调度计划

开工前,应当组织参与工程的负责人,技术、机务、安全人员对各工作面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每项工作任务的地理特性、任务性质、具体工作量、工艺工序要求以及周边环境,从机械进出场调度、各工序机械的选择、机械配置、调整工序后机械的转场方案等方面进行充分讨论,最终确定科学高效的机械使用计划,为各道工序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的保障。

四、发掘机械作业潜能

在机械操作方面,机械操作手的熟练程度以及技术创新能力都直接影响机械的作业效率及施工进度。机械操作手应当在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前提下,不断提升操作技术水平,深入研究提高机械作业效率的方式方法,善于钻研和创新技术,根据施工任务的要求、地形、特点,充分发挥机械作业的灵动性和潜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实例:某偏僻穿村改建路段,在施工路段上建有一个氨水池,因池身是混凝土浇筑,强度较高,现有施工机械难以实施破碎。例如,进行爆破,因是穿村路段,人员密集且民房较多,安全保障措施难以落实。如另行租用其他破碎设备,即影响施工进度且成本过高。面对此情况,挖掘机操作手经过现场勘查,采取如下方法对氨水池成功进行了破碎:在现场实施一定范围的安全封闭措施后,操作挖掘机挖起一个大小适中的石块,然后旋转车体,当车体旋转至一定转速后,松开挖斗利用离心力将石块抛出砸击池身,两次后砌体完全被破坏,解决了施工难题,节省了时间和资金。

五、强化现场调度

施工现场的科学调度,是提高作业效率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不应以机械设备和人员的超负荷运转作为保障施工进度的手段,因为那样是失去质量和安全保障的风险施工,应当根据施工现场及施工工序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机械的性能、作业优缺点,合理进行机械设备与车辆的配置,制定最省事省力、省人工的可行性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变化,实施合理调整方案,以确保机械设备发挥最佳的作业效率,有效推进施工任务整体的顺利推进。

实例:在利用自卸车转移土石方的作业中,首先要整修好装卸点之间的运输道路,并加强运输过程中道路的修复,使之保持较高的平整度,同时根据路程长短合理设置会车地点,以全面提升自卸车的运输速度,最后根据装载速度及运行情况合理调整自卸车的数量,使运力和装载力保持平衡,避免运力的浪费,从而实现机械运转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是不顾运输道路的崎岖不平或不及时进行修整,让运输车辆以“龟速”行进,以增加自卸车的数量和延长作业时间来平衡运输效率。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但是随着高速公路使用年限的延长,公路养护管理工程造价成为越来越棘手的问题。随着高速公路的普及,交通流量的增大,有些投入使用早期的公路,已经进入了全面养护期,养护任务越来越显著。对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的管理已成为工程界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优化养护工程方案的基础上,在养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采取科学方法措施,控制养护工程造价,将发生额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科学的发挥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最大价值,同时,保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现况

高速公路养护造价管理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项目投资决策、项目设计、项目发包和项目实施,在每个阶段把投资额控制在预算的范围以内,并且随时控制项目的投资,及时纠正和预算的差距,保证养护工程的顺利实现,把工程造价管理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实施了“管养分离化”,把公路养护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实施市场化机制,转变公路养护经费的发放方式,采取量价分离、市场定价的计价模式,适应高速公路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要求,保障养护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2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全过程

高速公路养护项目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立项、计划、实施和结束,最典型的过程是启动、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公路养护造价管理可以喝质量管理相结合,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循环,实现对公路养护资产补偿全生命周期的造价和资产补偿实现全过程的全面控制。

计划阶段为整个公路养护工程的造价和投资制定一个可执行的科学的施工程序和操作计划,明确每个项目的具体目标,确立每个项目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项目的运行和实施制定有效的准则和方法。计划阶段又分为四个层次进行。首先是分析路况和施工现有情况,列出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再次是确立影响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最后,研究问题的对应策略,制定可靠的措施计划。

造价控制的实施阶段是造价控制管理的关键环节,根据前期制定的计划和目标实施,实施过程是将养护资金投资到养护工程中的实现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导致造价发生的工程施工记录、报表、现场签证单、工程量测算结果、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支付申请单等进行认真评审、确认,同时对市场价格进行及时跟踪和调整。

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检查,是监测费用支出情况,分析实际发生情况和预算计划情况的差异,找出差异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调整,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保证养护工程的顺利进行。

工程造价管理的处理阶段是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造价管理的客观情况,比如重大程度的工程变更,此时就必须制定调整计划,采取措施及时调整,另一方面是处理造价管理工作中的缺陷,提出科学的管理方法,分析和总结以往成功的经验和标准化规范,总结工程中的问题,作为后续改进的方向。

3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的创新措施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必须按照养护规范,不论项目大小,都必须依照规定的程序,首先做好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做好原材料的质量试验,控制施工过程中造价监督,工程项目的验收必须严格执行规范中要求的标准,确保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高速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必须尽量缩短工期、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根据这一要求,就要努力研究和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近年来,高速公路养护采用了砼快速修补剂、改性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等,这些新材料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劳动力,节省了资金。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常要处理的技术问题如下:高速公路桥面铺装、通道面层、桥梁伸缩缝、桥头搭板,水泥砼与沥青砼路面交接处路面,水泥砼路面沉降、断裂,沥青砼路面网裂、坑槽、沉降、车辙、拥包、泛油等病害,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养护水平。

完善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是做好高速公路养护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提高管理机构的决策化水平,完善养护规范、养护规章制度、考核制度,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加强不同区域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交流沟通,促进技术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

4 结语

高速公路养护的目的是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使用质量,向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体制的特殊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投资水平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红兵.公路养护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浅谈[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篇3

1.1养护现状

公路养护是高速公路得以有效长期使用的保证,我国高速公路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养护管理体制。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还是沿用着传统的建设、养护、管理于一体的体制,这种生产、管理、监督于一体的公路管理模式,从积极的方面看有利于任务的协调和零空间作业,从消极的方面看,却由于管理权的过度集中,容易导致责权不分明,监督也容易失去力度,这就为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设置了障碍,带来许多养护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既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加大了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量。

1.2养护问题

过于责权一体化的体制,给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养护机制不完整,存在重建轻养状况。整理提供由于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往往是国家或省级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建设,高计划性使得当前公路建设与养护都缺乏活力,表现出计划性质下的惰性,可以说当前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与养护缺乏市场经济环境下应有的竞争性,导致公路养护不及时,质量低下等弊端的出现。其次,养护技术方面存在科技含量低现象,养护机械自动化水平偏低,新型养护设备的研发滞后,缺乏适应现代需要的系统性较好的公路养护模式,尽管养护部门也开始注重新材料在公路养护中的使用,但是往往因为缺乏核心技术不能得以很好的开发利用。针对此类人员养护管理机构的规章制度和监管力度都很难得以顺利推行。

2、养护机构和组织形式

养护机构的组织形式是内部招投标承包方式。一方面,将路面保洁、日常小修保养工程,如路基加固、边沟清疏。由段上职工负责完成。路面维修保养、路面清障,安全防护设施损坏恢复等工作,交由相对固定专业公司负责养护;另方面,对于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则向社会公开招标,将工程交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去做。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

2.1减少管理人员、机械设备的费用开支。段上只需配备少而精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行政上的管理,对养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及其它业务上的指导;同时,做好养护工作的宏观计划,有利于养护工作的科学化。

2.2符合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趋势,能充分调动专业承包公司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段上的一些事务性工作,便于把注意力用在高速公路的其它管理工作上。

2.3按专业类别分别由各专业公司负责工程的养护,能确保各养护项目能按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保证了工程质量。

3、养护中常见病害的处理

3.1水泥砼路面 。

水泥砼路面(服务区、收费站场坪)常见的病害有路面沉降,断板(包括角隅断裂),纵向、横向裂缝,局部破碎成小坑槽等。沉降的原因主要是路基的问题,而断板除了路基因素外,路面基层与底基层的强度、平整度是否符合设计、施工规范的要求也是重要原因。施工中包括养护时间、温度、湿度的控制也是路面裂缝的诱因之一。

水泥砼路面养护中,水泥砼的性质及高速公路要求占用路面时间是决定养护工艺的两大要素。养护中一般采用特殊的材料来缩短砼的养生时间,保证养护时间在48 h以内;而改性沥青砼对小坑槽的修补,防止病害短期不发展有用。按规范的常用做法施工。

3.2沥青砼路面 。

沥青砼路面常见的病害是坑槽、车辙、沉降、网裂、局部泛油等。坑槽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时原材料及混合料不均匀或存在杂质,外部化学物质如机油洒漏、车辆翻倒漏出的汽油等。养护中应强调的是坑槽修补时,边线应切齐并与主车道方向成平行和垂直,做好的坑槽应比原路面高出1~2cm为宜。

造成车辙、沉降的原因有路基及路面基层两方面。这里应分为两种情况:

3.2.1是路面车辙、沉降,但路面层完好不网裂,这种情况养护上一般用表处调平、罩面方法。

3.2.2是车辙、沉降的同时,路面面层出现网裂,这种情况养护上较为复杂。应分析网裂是基层的原因还是沥青面层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基层、底基层的整体性或强度引起的路面网裂,应同时处理路面结构层,如果是因地表水的原因,则应采取翻开路面降低地表水的方案。

3.3硬化路肩

硬化路肩最大的问题是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变形,产生的原因由于该路段地处焉耆盆地,地下水位高又是重盐渍土地带、加之冬季除雪使有融雪剂造成路基易融盐含量超标产生盐涨使路肩石变形。修复办法挖除不合格路基材料,更换合格的材料压实重新铺筑路肩石。

3.4通道及涵洞。

通道及涵洞的养护主要是清疏工作。日常工作中必须随时注意因公路两侧地形、地貌的改变而影响其使用功能。如六十户、焉耆匝道收费站、四十里城子等处的通道桥路面低于周围地面遇到雨天或农田灌水就会造成积水。因此要加强巡查,及时排水保障正常使用。

3.5桥梁伸缩缝。

桥梁伸缩缝使用寿命首先应决定于采用的伸缩缝型式及材料,而施工质量的好坏也很重要。与伸缩缝相接的主车道路面或桥面铺装建议用钢纤维砼加强,而且要求与伸缩缝齐平,避免汽车通过时的纵向冲撞使其超载。日常养护时主要是做好清扫保洁工作,确保梁体能自由伸缩。

3.6波形护栏及防眩设施 。

波形护栏、防眩设施均为安全设施,养护中主要是更换、保洁。

3.6.1从养护中发现,工程建设期间,当波形护栏与通信、监控管道同时位于公路两侧或中央分隔带时,应特别做好两个项目的衔接工作,避免安装波形护栏柱时将已埋设的管道击破,影响管线的安装。

3.6.2防眩设施主要是为了降低会车时眩光对驾驶员的影响,对行车安全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防眩设施的设计和选型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否则将造成浪费。

4、 体会

总结几年来的一些做法,除了在日常工作安排上应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组织维修外,仍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4.1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养护规范的要求进行养护管理。无论是小修保养,还是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并对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高速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

4.2做好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过境车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一方面要对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二是要配备完备的施工安全标志设施,如标志牌、标志车、反光锥,反光信号服等,并按规范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渠化管理。三是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堆放管理,及时清走施工废料,同时做好施工车辆的安全管理。

4.3高速公路是全部控制分叉、全立交,行车速度快,养护管理与其它等级公路有本质上的差别,必须在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工期。如近几年采用的砼快速修补剂、改性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等,都有效地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4.4高速公路桥面铺装、通道面层、桥梁伸缩缝、桥头搭板,水泥砼与沥青砼路面交接处路面,水泥砼路面沉降、断裂,沥青砼路面网裂、坑槽、沉降、车辙、拥包、泛油等病害,是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常要处理的技术问题,在工作中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养护水平。采用钢纤维砼、加筋砼、是被实践证明为成功的举措。

5、 想法和建议

篇4

1.1领导重视,真抓实干,建立并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才能开拓市场、占领市场。顺畅公司领导层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高度重视养护科技进步,采取切实措施为养护科技的研发试验、推广应用和改进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亲身参与具体的项目实践,成为多个养护科研项目的课题带头人或参与者。

1.2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交流平台,积聚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

顺畅公司领导认识到,平台建设是凝炼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的重要支撑与保障。因而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搭建起技术研发平台和技术交流平台两个科技创新平台。

(1)技术研发平台:2008年,在省交工集团指导下,公司成立了以工程技术人员和试验检测人员为主体的省交工集团技术研发中心第七分中心。养护技术研发中心的设立,不仅为养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人、财、物等保障,更将在以下方面发挥功能:一是对养护最新前沿技术和市场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二是参与制定和执行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技术开发规划和计划;三是组织公司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的评估、论证和实施,为公司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对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及相关产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五是为养护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撑及技术总结推广、应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六是对养护施工工法的总结和开展项目QC小组活动。目前,养护技术研发中心已初步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措施配套和运行良好的格局。

(2)技术交流平台:公司从2005年开始,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养护技术交流会。在交流会上,广大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成果的,不仅把平时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且摸索出了更好的养护措施。通过养护技术交流,共收集整理交流成果30多项,其中已有不少优秀作品在省公路协会论文集和有关专业期刊上发表,为公司未来发展积聚了宝贵的技术资源。公司开展内部技术交流的同时,还积极加强与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交通科技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及省内外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公司还针对养护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参与全国养护技术交流会议和各类技术培训,组织技术、试验和操作工进行机械设备的操作要点和技术培训,使公司养护技术水平和养护施工质量明显提高。

1.3坚持自主研发和引进吸收两种创新途径,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化水平

(1)自主研发:顺畅养护公司积极鼓励各职能部门、养护工区和广大员工以实用、高效为原则,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不断提升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进而提高公司的高等级公路养护整体实力。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的特点是技术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维修反应迅速、安全性要好,对人员素质和机械设备功能提出了全面、多能的较高要求。为了不断满足这一要求,2006年,经过顺畅养护公司技术人员和广大员工的反复攻关、试验,自主研发生产了SYCH系列新型高等级公路路面综合养护设备。利用该设备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能够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长距离、大容量的保温运输,在养护施工中实现一机多用,充分体现出高效率、低成本的优点。

08年初,公司设备部门根据杭金衢高速公路杭绍工区2000型拌设备生产的沥青混合料质量不稳定的情况,经过认真的调查和分析,确定主要原因是一级除尘除下的矿粉中0.075mm以下的含量偏多,认为该拌和设备的一级旋风除尘系统已经不适应高速公路养护质量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公司投入20万元对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生产的沥青混合料质量明显优于改造前的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引进吸收:作为成长中的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养护技术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有所作为,除了利用自身资源不断改进机械设备实用功能和施工工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外,还必须大力加强对养护“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信息收集、积极追踪和消化吸收。几年来,公司率先引进美国的CASE滑移装载机,解决路面铣刨后清扫工作难、效率低的问题;引进美国的BLASTRAC无尘表面处理设备,利用抛丸工艺对沥青路面进行表面防滑、泛油清理;隧道的防滑清洁处理;钢桥面防腐涂装前的表面预处理;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施工前的表面处理;引进SNS柔性防护系统,对杭徽高速公路易崩坍、落石边坡进行防护加固和科学治理。引进抗裂贴、聚酯玻纤布等一系列先进的裂缝处治材料,对裂缝进行有效处治;引进推雪铲,快速清除高速公路上的积雪,打破了浙江省高速公路没有机械除雪的先例。

1.4做到实践与研究相结合、抓技术与抓质量相结合,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实践与研究相结合:顺畅公司积极走养护施工与科研相结合之路,不断破解养护难题。根据“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养护理念,要求高速公路养护施工要经济、快捷,全面缩短工期,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顺畅养护公司独家承担了《高速公路路面常见病害快速养护技术》研究,结合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实践,提出了凿缝修补坑槽的工艺;引进一批先进的沥青路面养护设备,并利用自主研发的SCYH系列路面养护车,分析各种养护设备的特点,并进行组合配备,提出适合各种情况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备配置表;研究多种路面裂缝的处治工艺,提出各种裂缝处治工艺的适用情况;项目还对路面翻浆、车辙、伸缩缝的快速维修工艺进行研究,效果良好。目前课题已完成鉴定工作,经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定,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顺畅养护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重点对节能新技术和资源再生利用技术进行入深入研究。公司会同业主单位金丽温公司和杭金衢公司,深入研究了橡胶沥青路面应用技术,使用废弃轮胎胶粉掺入基质沥青拌和,在高温下使用其反应形成橡胶沥青。顺畅养护公司通过大量试验、周密组织及精心施工,使该项目试验工程取得了成功,达到了节约和再生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该项目的研究和试验,有利于废弃轮胎再生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而其高温稳定性、抗老化性等路用性能却更好,体现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公司参与了高速公路路面薄层铣刨车辙填补技术的研究,为合理减少养护费用,针对结构型车辙病害,提出采用薄层铣刨回填SMA-10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处理的技术。利用SMA-10沥青砼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有效处治车辙病害;并改装摊铺设备,可以使轨道式车辙处理一次性摊铺完成。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公路交通事业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公路路网设施迅速在全国各地展开,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促进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承载负荷的要求越来越高,公路施工质量和运行服务水平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公路试验检测是控制公路质量、提前发现公路病患并作出防范补救措施、保障公路交通运行通畅安全的重要手段。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工作,对于维护地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开展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意义

公路工程投入巨大,影响深远,必须在合适时机进行试验检测,以验证公路实际运行质量,保证运行安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选择的时间不同,其发挥的作用也各有侧重。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期间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工程满足设计要求,验收达标,可最大限度保证工程投资效益。在公路投入使用后运营期间进行公路试验检测,最主要的目的是确保公路运行质量,维护交通通畅,保证通行安全。公路工程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管理方针,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统筹利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水平。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是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感觉器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是评价工程施工材料、施工各阶段、各道工序产品和半成品质量是否达到技术标准的重要手段

施工材料和成品、半成品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难以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判定。只用采用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使用专用工具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测评估,才能确定检测对象的质量状况,再结合严格的管理制度,才能保障施工各工序材料、成品质量合格,最终实现工程整体质量目标。

1.2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是评价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实用性能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使用,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突破,为妥善防范负面影响,正确评估应用成果,在正式推广使用前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试验检测,就可行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等问题进行系统的评估。这不仅是检验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是否可以投入使用的必要手续,也是公路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必不可少的开发工具。

1.3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是工程建设阶实行就地取材策略的必要途径

为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施工成本,节约工程造价,公路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就地取材,使用当地建材进行施工。为确保使用的材料满足施工要求,在投入使用之前要按照对应标准对材料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便于大量使用。

1.4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是公路建设阶段科学评估公路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

这也是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主要意义之一。对公路工程进行质量评估,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二是工程竣工后的验收评价。试验检测是实现过程监督与交工验收评定检测成果的有效手段。

2 当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2.1 试验检测机制运行不顺畅

这些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试验检测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保障公路交通高效安全运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运行机制方面依然面临着较大问题。在当前公路工程管理模式下,试验检测管理人员与经费严重不足,限制了试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公路检测单位既是母体的授权机构,同时又作为项日经理部或监理的组成部门,接受双重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受到较多的外部干扰,导致工作独立性较低,限制了试验检测工作在公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作用。因为项目进度和施工效益的影响,检验数据往往缺乏真实性,参考价值不高。独立公正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2.2 检测数据真实度不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试验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程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公路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试验检测业务量不断增加,致使检测市场需求和现有检测资源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面对急剧提升的业务数量,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少数检测机构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试验检测结果在公路工程建设管理中质量控制和指导施工的重要意义,为加快履约速度,应付检测盒追赶工期往往会降低检测的规范性,甚至修改、编造检测数据,从而使得检测结果评价成为无本之木,可靠性严重降低,不能承担起应有的作用。

2.3 试验检测管理工作缺位

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工作时公路施工单位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施工材料予以规范管理和严格监督,是保障施工质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许多施工企业缺乏这方面的重视,没有有效开展试验检测工作,或者开展力度不足,试验检测工作缺乏科学管理,检测结果可靠性不高,无法通过检验结果对施工进行指导,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有时由于经济利益或检测人员业务能力或责任意识的影响,试验检测不规范,或者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够到位,都会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改进与提高。所以,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管理力度,不断推动施工质量的提高。

3 改进措施

3.1 高度重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加大管理力度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能够正确评价施工材料和工程产品的质量水平,保障公路施工质量,确保公路投入运营后的服务水平和运行安全,是公路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公路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等要充分认识到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真真正正把抓好公路试验检测工作放到日常管理的重要位置上,加大管理力度,改进管理方法,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提高试验检测管理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推动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3.2 切实提高检测人员业务素质,保障工作实效

检测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检测工作的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检测工作相对复杂,对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思想意识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检测操作是否严格遵照国家标准,对于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抓好检测人员管理,加强检测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检测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大幅提高试验检测工作效率,增强检测结果的可靠程度。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公路建设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做好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对于保障路网工程顺利实施,改进我国公路交通状况,推进交通事业改革意义重大。公路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试验检测的重要意义,严抓检测管理,切实保障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篇6

为了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的基础公路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也对我国的公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级公路作为我国的基础性内容服务项目,成为了公路建设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公路的质量是公路的根本,其稳定性和质量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因此,施工单位应该通过提高施工管理的水平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工程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目前,我国二级公路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因此,应该从我国二级公路施工的特点出发,分析出影响公路施工管理质量的各种因素,着眼于目前存在的缺点,探索出提高施工管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1 二级公路的概念及管理意义

我国公路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二级公路指的是链接政治经济中心或者各大矿区、运输港口、机场等地的公路,其运行速度为60~80公里,公路中间不设分隔带。能够适应各种车型约合成中重型载重的汽车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7000辆。二级公路在全国公路网中占比为42%,因此对二级公路施工管理提出有效措施对我国道路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利于加强施工单位的未来发展和科学化工作的开展。

2 影响二级公路施工管理的因素

2.1 人力因素

人为影响的因素从上到下可以分为:领导者的管理和指导;施工人员的知识理论和操作技术两大方面。领导者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公路施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效率;施工人员的理论知识不过关或安全意识不高,就容易造成施工出现误差甚至出现工程安全事故,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高低对工程施工效率的影响是直接的,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二级公路的作用是连接城市和其他交通运输的道路,其工程规模大,施工和使用周期长,经济投资相对较大,因此在人力因素上需要谨慎对待,要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

2.2 材料因素

二级公路的建设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只有优质的材料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公路。因此,对于施工材料,从挑选到检测再到管理,都要做到严格要求。首先挑选的材料要符合施工标准,其次在使用前要对用料进行质量检测,再次要做好材料的储备工作,根据施工进度提前确定好用料的量,要注意材料的节约和保存管理,避免造成浪费和损坏。只有在材料上有了充分的保障,才能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的质量。

2.3 现场设备因素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公路施工中所采用的机械设备也大大多于之前,合理地使用机械设备不仅能提高公路建设的机械化水平,也能极大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现场机械设备的好坏与先进程度也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在施工过程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那么无疑会影响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效率。因此,对于现场机械设备,首先是要保证使用人员对机械使用的熟练度,提高其技术水平;其次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养护,以免发生机械故障;再次,对于重要的机械设备,应该分配专人进行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问责制度,使保管工作责任到人,提高人员的积极性;最后,应该设立应急预案,一旦出现机械设备问题,要采取应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3 二级公路施工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二级公路工程的施工数量较多,但其施工管理质量现状存在问题:首先是施工前准备还不到位,其次是其质量和成本管理方面需要专业化人员把关,再次在施工管理中人本管理的意识不强,最后是管理方法是管理思路需要改善。因此我国二级公路施工管理的现状不乐观,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具体的问题可分为:

(1)施工过程中施工不严谨。二级公路施工要求复杂,除了道路施工的基本要求以外,还需要注意路基排水工程建设、防护维修建设以及与之相配套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和谐性。目前的二级公路建设在美观性和科学性上还有所欠缺。

(2)施工成本管理理念薄弱。成本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未得到施工单位的重视。这一问题导致公路施工材料过程环节复杂冗长,无法直接控制建筑材料的成本。

(3)施工企业的管理理念存在问题。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是由包工队演变而来,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难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责任化体制。因此在管理中缺乏明确的奖惩制度,从而导致员工工作的自觉性低,员工缺乏安全责任意识。

4 二级公路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4.1 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根据工程管理的需要,明确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指定质量进度、费用等计划和控制措施,使得公路施工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能够较好地指导工程的施工。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完善监测质量过程建设,确保制度体系对施工全过程的监测与掌控。

4.2 合理安排工程建设及工序

工程进度是体现施工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要通过跟进化管理来把控好工序进度。将管理监督工作责任到人,进行分小组分阶段的进度监督,加强员工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协作,增强员工的协作能力,提高每道工序的衔接顺畅度。

4.3 加强公路施工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监督

施工安全不仅是施工管理的重要部分,更是施工进度和效率的保障。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来提高施工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质量监督是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应该采用全程动态化的质量监督方法,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建设质量安全隐患,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要加强质量管理操作规划流程建设,规范工程管理质量,实行高效率的质量检查机制,制定详细的二级公路管理建设方案。

4.4 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通过定期检查来考核员工的工作表现,提高员工的工程质量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和联查评比活动来增强员工的责任和质量意识,形成人人出力管质量的良好氛围。

4.5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技能

通过组织员工进行相关技术知识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使每个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符合要求,并且对工程质量要求掌握熟练,保证工序的质量。此外,还可以采取自检互检的制度,使各项工作环节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对于工程的重要环节,可以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交流和探讨,提出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法,避免出现质量通病,完善施工工艺,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4.6 加强施工前期工作的科学性

在设计和测量之前需要进行实地勘探考察,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最优施工方案。其次要加强施工工序安排的有序性,施工工序能有效衔接。再次要根据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用的材料和机械设备。最后要做好施工工程的成本造价并严格控制,以保证工程的效益。

5 结语

二级公路施工管理需要在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的全面控制,才能最终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针对二级公路施工目前出现的管理问题,从人力、物力以及制度上同时发力,采用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保障其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7

【 keywords 】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atic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建设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公路养护工作是推动交通事业发展、保障公路运输的重要工作。现阶段,我国国省道公路路面及桥涵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养护管理单位和部门投入较大的人员、物资设备及精力,收益甚微,引起了上级管理部门的重视,如何采取较为有效的技术防治措施,长期保持公路所属各个部位发挥和保持其自身的服务功能,管理的系统化显然有利于推动技术试验,改进处治工艺和管理方案。

一、源头管理

随着交通量的逐年增多,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其主要原因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开裂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收缩,病害表现为裂缝、网裂、龟裂及拥包、沉陷等。

在工程建设期间,路基填土压实度不够产生不均匀沉降,路面出现裂缝宽度增大、长度延展和不规则扩展的表现形式。当基层稳定达标后,面层摊铺时在纵向横向接缝、施工缝处理不好,这种荷载裂缝在路面设计结构层验算不当和施工单位质量不达标,或者因监理监管不到位,半刚性结构的基层水泥稳定结构层产生的内部拉应力超过其本身材料的抗疲劳强度极限而产生开裂。半刚性结构引起路面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随着温度、气候、材料老化失去本身的特性,车辆反复荷载,引起的裂缝增大、增多的频繁发生。桥梁涵洞结构物主要出现的裂缝破裂和损坏,设计、施工单位未从当地地质、水文、抗冻抗裂、地震烈度、盐碱含量和结构优化,以及长远交通发展的不可预计的各类情况等方面进行具体考虑,未进行对症下药。

在病害出现后,养护单位在处理现有各类路基、路面和桥涵结构物方法不得当,技术水平含量较低和技术处治力度不够,未能从病害成因和原理进行认真分析,只是养护小修投入成本加大,有些处治地段质量不过关造成返工,从而间接或直接造成更大的浪费。

处理养护主要病害问题主要是面层裂缝问题,常用的是热沥青直接灌缝、开槽灌峰、压缝带密贴、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改性沥青胶砂封层处治等。桥涵构造物裂缝问题处理方法主要是环氧树脂封粘、灌入掺胶水泥浆、闭合注入法液体强力胶、钻孔锚拉支撑配合注入胶等方式及方法。

经过技术管理的不断探索和试验,购进和完善现有的养护专用检测设备、专用养护机具和器械,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的运用,一定会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为避免重复建设,作为养护单位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处理和防治病害的措施,从建设期完成后应及时了解提交的所有工程资料和信息,多方面参与,尤其是技术专业人员的参与。

二、综合管理

养护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担负的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在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方面发挥重要职能。其内部涉及行政管理、人事、技术管理、养护机械设备管理、路政稽查管理等,作为公路养护管理部门任重而道远。行政管理中加强单位行政事务的全面管理,落实行政职能。人事方面做到全员唯才是用,充分发挥本单位人员最优排列,打破陈旧的老体制,进行竞争上岗,把有能力、善管理、懂技术的年轻人放置到重要的领导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

技术管理方面不断提升技术队伍的专业工作能力,加强人员技能培训,组成技术攻关小组,对本单位管养的路段进行深度分析,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分析和总结,及时了解各单位的新工艺拓展信息,加强对所属青中年技工的实际技能培训,生产技术人员与实际操作工人队伍展开指导与交流等。

路政稽查管理中充分加强路政执法人员的上岗资格和业务能力的工作,作为窗口服务,上路维护公路路产、路权,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学法懂法,加强执法服务水平等。

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安全生产可谓重中之重,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养护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树立全员安全防范意识,从公路本质源头控制,在动态的环境中必须要求全部门职工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人人关注安全,强化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以安全的环境促进生产稳步增长。

三、科学创新

由普通公路发展到高等级公路,技术含量成分越来越高,面对建设交付的高技术公路与桥梁和隧道,养护单位的技术含量明显的欠缺仍然很多。

由原有的劳动密集型逐渐演变成产业集合型,需要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的新兴技能人才,这也是基于提升公路养护竞争力的时代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有理论与专业知识,还要有很强的创新改革的实际工作能力。现阶段公路服务水平和社会实际意义在社会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够,在养护质量和效率上,在不断完善实际生产功能的基础上,还应不断突破创新,以科技武装产业,用科学的前端眼光看待公路养护行业,明确行业发展的目标,发展规划和发展措施。

篇8

二、总体要求

全面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强化低碳交通意识,健全体制机制,深化示范带动。坚持推进“两个”专项行动,着力抓好结构、技术、管理三大领域节能,巩固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宣传推广交流,为实现《市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三、工作重点

1、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区有关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市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规划》、《区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规划》及中、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切实保证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推进,确保按期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2、深入推进“两个”专项行动

(1)不断深化“车、船、路、港”专项行动。各单位要构建“车、船、路、港”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长效机制,丰富专项行动工作内容,明确参与企业目标责任,增强企业节能减排基础能力,努力将专项行动参与企业打造成我区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标杆单位。在道路运输方面: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大力推进液化天然气燃料汽车在道路班线客运和城市客运中的应用,深入开展绿色汽车维修工程,推进道路运输站场节能技术改造;在公路方面,继续强化公路治超和公路养护管理,提高公路安全通行能力;在航运方面:继续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建设,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技术性能落后的船型。

(2)继续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积极推广机动车驾驶培训模拟装置应用技术、机动车节能驾驶技术、车辆燃料消耗量动态监测技术、公路节能减排与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公路隧道节能照明技术及水运环保与节能减排应用等技术,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科技节能减排。

3、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继续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对不符合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车辆,禁止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同时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营运车辆。二是继续执行对客车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投放新运力的规定,完善许可管理方式,健全动态监测制度。三是继续推行道路班线客运车辆公司化、集约化经营,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四是鼓励和引导货运企业创新管理模式,拓宽经营思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提高运输综合效率。五是继续推进天然气汽车在道路运输车辆、城市公交车辆、出租汽车中的应用。六是继续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公共交通站点布局,逐步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零换乘,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公交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车辆运输效率。七是加大车辆检测力度,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降低碳排放量。八是继续推进公路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路网结构,实施重点公路工程建设能耗管理和节能监督,加强节地、节水、节材等节能评估审查,建设节能型公路。加强对大、中修工程施工管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原材料消耗。

4、继续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宣传教育与交流培训

篇9

一.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概述

施工技术管理,是指施工企业或施工单位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也可理解为通过组织、控制、协调和指挥生产技术工作,并对施工技术工作的各要素及施工各项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工作。技术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关乎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对生产单位的社会形象都有直接影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自然就是公路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

1.1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实施内容及主要原则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服务当前生产、有益于施工单位的技术储备及传递、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若将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按照外业、内业进行分类,则其各项细则可理解为;施工前各项技术准备、施工过程中技术实施和施工技术方面的更新等当做外业。技术管理制度的制定、技术标准规范的完善、技术培训及技术档案管理的改进等理解为内业。施工技术管理实施原则要遵守国家及地方、的各项技术政策、按照行业标准,按照科学规律实事求是;通盘考量有大局(全局)意识;方案选择执行优中择优;生产实践过程和日常技术管理相结合等。

1.2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特点

①受制于合同管理的指导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合同文件是合同管理的根本和依据,也是甲、乙两方保持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约束甲、乙双方行为的依据。系统而正确精准的理解合同文件是参建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且关乎生产企业的直接经济利益。在具体的公路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对施工技术管理有很强的指导性及约束性。怎样结合施工实际的特点并利用施工合同赋予承包方的权利,这就需要研究分析施工合同,只有通过有效的合同程序,才能避免亏损,为单位盈利。

②技术管理对系统管理要求高

施工项目的管理机构是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现场环境等为一体的实体项目。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为了达到有效管理,施工单位结合项目工程的实际情况均需设置作业分部或工作区域,而且公路工程多具有地质与地形复杂的因素,这就造成技术难度增加,尽而要求较高的技术含量。技术管理具有点多面广、施工材料繁琐庞杂等特点,多方合作方能圆满完成。因此,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中系统管理特别重要。

③技术管理的及时性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各类突发事件经常发生,不易规避。特别是因地质、地形多变,复杂的结构力学因素。因此,在具体公路施工项目中必须对突发事件有一套敏锐的反馈机制,处理上需及时准确;针对施工现场的各类施工隐患做到认真排查及时解决。及时、精确的确定并排查可能的安全事故隐患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二.提高公路施工准备阶段与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举措

2.1改善公路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进入公路施工的准备阶段,所有工作必须是围绕创造更加优良的外部和内部施工条件,保障工程任务如期顺利向前推进。施工方常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及对应的管理制度确保工程整体保持良性运转,最终使施工过程连续地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①逐级树立施工技术管理负责制。在项目整体的施工过程中,需不断完善并健全以总工程师到普通工段施工者的分级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整个项目各级技术管理机构的管理者有全局观念、恪尽职守、真心实意负责。

②工程图纸专家会审制度。一般来讲,通过图纸会审环节,基本上可以保障图纸的科学性、全局性、合理性、合法性等,还可以避免因各环节施工图纸自身的技术性错误导致的严重施工问题。图纸会审主要包括:各施工环节技术装备优劣,主体结构的设计是否符合规范,统一采购的各类材料在质量、规格、效能、数量、种类等方面能否达到行业规范和国际标准,是否符合项目最初设计标准等。

③规范的技术管理制度。为保障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需要建立并完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科学高效合理规范的开展各项工作,使全局工作开展做到目标明确、监督到位。

④保障技术交底工作制度化。对于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来讲,技术交底的目的在于使所有一线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准确、全面了解整个工程项目的任务、工程特点与施工要求,尽而使每个人职责明晰,保证工程顺利有序推进。施工过程中作业技术人员向一线工人针对施工设计图,材料规格、品种、质量与使用要求,施工工艺、施工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安全生产、节约成本等技术措施分别交底。

2.2公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公路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为了保障施工人员能按科学的施工技术正常施工;是为了提高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为了早点发现并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为了保障公路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好的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包括一下几点:做好施工资料的积累;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做好施工记录;对于隐蔽工程要严格检查并记录;优化施工措施及方案;施工计划和进度要合理。要想施工过程技术管理工作做的好,需要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要具备严谨的态度,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改正,从而保证公路施工工程以高标准、高质量按期完成。

三.加强技术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竣工验收阶段技术管理

3.1 加强建设技术管理队伍

技术管理人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优秀的技术管理人才是提高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核心与保障,所以,施工单位要对技术人员加强业务培训,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明确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个必要环节,以及各个环节的关键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并通过岗位训练来加强他们对施工工序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单位还要努力给技术人员创造让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并积极宣传先进技术与经验,鼓励他们学习。对于先进的员工应该给以奖励,使整个技术队伍中的技术人员互相帮助、互相赶超,形成良好的氛围,有利于充分保证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因为公路的质量与先进的施工技术是分不开的,而施工技术又离不开先进的技术管理水平以及科学,只有施工单位切实抓好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并不断努力提高施工的技术管理水平,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公路施工带来的的社会美誉度以及经济效益。

3.2公路竣工验收阶段的技术管理

公路施工完成以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验收时,工程必须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当公路施工单位组织验收人员预验收工程质量时,要进行以通车为主的实验检查,同时填写验收报告以及技术总结。公路工程只有符合工程质量的合格标准,验收人员才可以评定工程为合格,当然单项工程也必须满足生产要求或达到使用条件。总之,对公路施工单位来说,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其生产管理的生命线。只有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并且促使施工技术不断提高,进而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树立比较好的企业形象,使单位的社会竞争力不断提高。

结语: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对于公路施工来说是一项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在项目规定的质量要求及期限内,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带来的利润最大化为施工目标。而抓好技术管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按期交工并降低开支提高利润的决定因素,把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做好,便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最好的服务和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玲,庆鹏飞.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27) .

[2]陈小龙.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05).

篇10

一、“十二五”时期湖北运输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具有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十一五”时期湖北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首先,湖北省公路水路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四纵四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国省干线公路优质环保,农村交通变化翻天覆地,水运振兴工程取得历史性突破,公路水路运输生产持续增长;其次,交通安全监管与应急体系全面完善,筹融资能力显著增强,交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行业重大改革平稳有序,交通规划和法制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十二五”时期,湖北交通运输进入新一轮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而且到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的转型关键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成长期。为此,湖北省政府制定了推进湖北交通跨越式发展、构建全国重要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目标,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振兴湖北水运、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希望全省交通运输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湖北省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计划投资3059亿元,其中高速公路1850亿元,普通公路850亿元,港航工程269亿元,综合运输枢纽及交通物流工程90亿元。到了2015年,湖北要力争实现100%的县市通高速公路,100%的县市通国道,100%的县级以上城市通一级以上公路,100%的建制乡镇通国省道及二级以上公路,10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武汉城市圈各县市要实现15分钟上高速公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基本实现30分钟上高速公路;全面实现“村村通”,真正做到农民群众出家门、上车门、进城门;实现铁、水、公、空、管等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内河航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湖北“得中独厚、得水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真正充分发挥,使货畅其流的现代交通运输全面适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湖北运输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运输服务贸易属于国际服务贸易的传统项目,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因而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发展很快。而这些年湖北省政府一方面重视传统服务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重点鼓励、扶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湖北运输服务贸易在总量上不断增加,但逆差在不断扩大

2009年以来,湖北省围绕确立的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抓住服务外包产业转移机遇,以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示范区为抓手,以培育壮大服务贸易企业主体为重点,与各级商务部门一道有序推进全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全省国际服务贸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09年湖北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达到了23亿美元,同比增长22.1%。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为90279.7万美元,同比增长31.2%;服务贸易进口额达到了139721.4万美元,同比增长13%。2010年湖北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0亿美元,同比增长41.30%。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为95472.76万美元,同比增长30.67%;服务贸易进口额达到了204592.53万美元,同比增长46.90%。而2011年湖北省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更为迅速,全年服务贸易总额已经超过40亿美元,同比增长38.09%。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41144.53万美元,同比增长53.61%;服务贸易进口额达到268021.87万美元,同比增长31.11%(具体数据见表1、表2)。

表1、表2反映了湖北省服务贸易的全貌。从总额来看,湖北服务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运输服务贸易作为传统项目在总量上不断增加,但同时也看到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09年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湖北运输服务贸易总额只有19488.9万美元,同比下降22.3%。其中,出口3712.6万美元,同比下降2.9%;进口15776.3万美元,同比下降39.7%,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为12063.7万美元。从表1中可以看出,2010年湖北运输服务贸易总额近35952.45万美元,同比增长84.51%。其中,出口5967.11万美元,同比增长60.88%;进口29985.34万美元,同比增长90.06%,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为24018.23美元。表2中的数字显示,2011年湖北运输服务贸易总额43550.12万美元,同比增长22.75%。其中,出口5573.93万美元,同比下降1.6%;进口37976.19万美元,同比增长27.38%,逆差为32402.26万美元。从这三年的数据来看,湖北运输服务贸易逆差从2009年的12063.7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2402.26万美元。

2、湖北运输服务贸易逐年增加,但所占比重并不大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到,湖北在十大类服务贸易进出口项目中均有贸易量,但是服务贸易发展是不平衡的,结构也不合理,更没有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品牌。支撑全省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是商业、建筑及运输等传统服务行业,传统服务贸易在数量上仍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全球服务贸易增长最快的金融、保险、文化、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行业,湖北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运输服务贸易在湖北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并不是太大。2010年,湖北运输服务贸易在整个年度湖北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只有11.98%,与占比较大的商业服务与旅游服务差距较大,商业服务占比有44.05%,就是旅游服务占比也有24.07%,而运输服务只是与建筑服务持平。到了2011年,这个数字还有所下降,降到10.64%。这说明作为湖北传统服务贸易项目的运输服务贸易尽管进出口总额、运输出口与运输进口都呈现增长的态势,而且增幅还比较大,但在整个年度湖北服务贸易中的比重不大,这意味着湖北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湖北服务贸易总体发展影响不是很大,也就是说运输服务贸易对湖北服务贸易发展贡献不够。

三、发展湖北运输业与运输服务贸易的建议

1、完善政府与企业沟通机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政府要加大对运输服务贸易,特别是运输服务出口贸易的支持,优化发展国际运输服务贸易的环境。目前,湖北缺乏运输服务信息交流平台,企业与政府、国际市场之间存在信息障碍,而企业信息获取渠道的不通畅直接导致了运输服务市场自身调节作用失灵。因此,湖北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应该进一步完善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加强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建设省级数据中心,大力推进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等行业(领域)信息化重大应用工程建设,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利用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系统运行效率。

2、调整运输结构,发挥湖北水运优势

货物贸易进出口对物流运输的需求很大。湖北虽然拥有较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公路网络不完善、等级偏低、水运航道条件差等。而运力不够恰恰是制约我国也是制约湖北国际物流运输竞争力的“瓶颈”。湖北要改变此种局面,必须加强国际运输服务的基础建设,提高湖北国际运输能力和竞争力。此外,我们要充分利用湖北的水资源,振兴湖北水运。按照“畅通大通道、建设大港口、发展大运能、培育大企业、完善大枢纽、构建大物流、集聚大产业、保障大安全”的思路,全力建设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便捷高效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3、采用国际先进经营理念,提高服务品质

作为传统产业,运输服务业经营已经成为定式,长期忽略服务品质而单纯追求价格低廉,使湖北运输服务企业一度陷入经营困境。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外更多的运输服务企业进入我国运输市场,凭其雄厚的实力和良好的服务质量,给我国运输服务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湖北运输服务企业一方面要引入国际先进经营理念和设备技术,以提升湖北运输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的力度,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运输服务。

4、国有运输服务企业与中小运输服务企业合作,发挥各自优势

近年来,国有大型企业依靠国家信用吸引资本投资,很快发展壮大起来,同时国有大型企业又因实力较强,盈利较多,职工待遇优于中小运输服务企业,能够吸引大量人才。而中小运输服务企业则由于缺乏资本支持,发展令人堪忧。但是如果运输服务被大型国有企业垄断,这种发展模式并不利于行业发展,因为运输服务国际竞争优势需要同业竞争才能得以凸显,行业发展需要多家企业“百花齐放”。因此,湖北应该在推进国有大型运输服务企业发展符合在湖北投资外商企业出口运输需求的高新运输服务的同时,为广大中小运输服务企业提供更深更广的参与国内及国际运输的机会。让中小运输服务企业与大型国有运输服务企业加强沟通交流,鼓励国有运输服务企业与中小运输服务企业合作,以提高双方的运营效率。

5、培养运输人才,促进湖北运输服务贸易发展

我国虽然人力资源充足,但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劳动力却很稀缺,且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质量较低、竞争力弱,而这正是我国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要想提升湖北运输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减少贸易逆差,做大、做强国际运输企业,就需要有大量的各类各级专门人才。为此,湖北一方面可以通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货代协会、中国交通运输企业协会、中国船东协会等组织加强职业培训、职业认证、职业技能竞赛等,进行人才培育。另一方面大中专院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物流运输专业,加强订单培养,加强实训教学,为国际运输服务企业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另外湖北运输服务企业还可以“请进来、走出去”,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选派自己的员工外出进修、举办企业内训、组织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提升员工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十二五’时期湖北发展服务外包的竞争优势与路径选择”的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G105。)

【参考文献】

[1] 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1、2012.

[2] 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1、2012.

[3] 赵书华、王久红、荣博:北京运输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国际竞争力研究[J].价格月刊,2011(5).

[4] 周瑞华: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1(2).

篇11

随着我省经济持续增长,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特别是甘肃省会兰州地区的公路更是日益繁忙、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养好公路,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愿景,需要我们公路养护人付出辛勤的劳动和发挥聪明才智,更需要我们加强公路养护中人材机的管理。

1 人本管理

人员作为管理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是最活跃和最富有积极性、创造性的因素。著名的管理学家泰罗针对人的特质制定了激励因素理论和保健因素理论,所以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先抓人本管理。没有高素质的管理人群,没有爱岗敬业的团队,没有奋勇拼搏、无私奉献的员工,其他的管理再好,也都是空谈。

1.1 要提升管理层建设,促进团队核心凝聚力。定期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悉心听取职工意见,项目成员必须廉洁自律、定期沟通、使工作思路清晰、透明,不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并加以有效解决。

1.2 要完善管理制度,形成规范化的队伍。依据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且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各项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及时下发到每位职工手中,做好解读宣贯,领会其精髓,以便在养护生产中认真执行。

1.3 要加强职工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学习培训。鼓励职工对基本技能及专业技能进行学习,使我们的职工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要,成为公路养护生产中的一名多面手,真正做到一人多能,同时培养职工由专业型向复合型的转变。

1.4 要加强爱岗敬业教育,提高职工集体观念。树立职工热爱集体的思想,建立起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具有主人翁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应鼓励节约,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组织职工进行各种有意义的文体活动,举行各种形式的比赛,营造一种和谐奋进的团队精神,使单调的养路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 材料管理

材料是构成养护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养护成本中占很大比重,要降低养护成本,就必须提高材料管理水平。

2.1 材料调查

根据每年公路养护任务,材料员要列出所需材料清单,在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全面、详细地调查,将各料场的地理位置、品种、质量、产量、运输条件及价格以图示和文字说明的形式直观的表达出来,即绘制筑路材料料场分布图,为合理选择最佳料场提供资料,达到省时、省力、直观决策的目的。

2.2 材料采购

材料采购是材料管理的重要一关,材料采购控制不严,可能使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润因此而流失。实行公开招标、“阳光”采购,能有效防止暗箱操作、哄抬料价、索要回扣等不良现象,杜绝材料引发的质量事故。签订材料供需合同,要明确双方各自的责权利,把场外运输损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2.3 材料使用

在材料入场前,专职材料员与试验检测人员应联合检验其质量,同时做好记录,材料员与试验检测人员的责任心要强,材料员要分别按线路、工程细目核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建立详实的材料领用台账,注意材料含水量、“吨”与“方”之间的换算系数等影响材料计量的指标。要及时和现场技术人员沟通工程进度情况,根据工程进度,提前做好周密的材料保障计划,防止停工待料的现象发生。

2.4 材料储备

每年进入养护作业淡季,材料负责人应与上级单位、设计单位主动沟通,获取下一年养护任务大小和沥青混合料种类,测算所需各种材料的规格和数量,对用量比较大的单一粒径材料,应提前做好采购计划。材料堆放要分门别类,有品名、厂家、生产日期、规格等明显标识标牌;认真登记材料“收、发、领、退、存”台账,及时报送各种材料报表,掌握、汇报材料“收、发、领、退、存”库存动态,以便加强材料宏观监控和有效利用。改变当前材料管理现状,要有主管领导的重视,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更要相关职工恪尽职守、认真执行落实这些制度,这样,材料管理才会有一个新的起色,才能拌制出符合要求的各种规格的新材料。

3 机械管理

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是决定养护质量和养护效益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公路养护科学化、机械化、专业化的关键,因此加强养护机械设备的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及时保养、视情维修、经济核算,使其更好的为公路养护服务,取得设备管理的最佳经济效益。

3.1 人机定岗

兰州地区公路养护较少,真正懂机械会管理设备的更是凤毛麟角,还有,机械设备管理者身兼数职,不能有效监管所有的养护设备,造成养护作业时机械设备往往任由操作工自己使用、保养和维修,遇着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的操作工,设备可得到合理使用有效保养,但养护任务琐碎、繁忙,人的惰性驱使,大部分操作工不会尽心尽责把自己操作的设备维护那么好,造成大忙季节设备故障频发,严重影响养护作业进度和效率。所以实施人机定岗,追究操作工主体责任,可有效防止上述种种弊端。

3.2 人才培养

养护作业中,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有的是在职职工,有的是外聘员工,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因事业单位体制机制约束,外聘机驾人员的工资偏低,与社会市场上同类人员工资相差很多,造成我们的聘用工,只能是知道或懂一点机械常识而已,参与具体养护作业,还需进一步的学习培养,待培养的机手能单独驾驶时,这些人往往奔高工资而去,一直留不住人才。所以,提高在职职工和外聘职工的工资待遇,尽可能与社会同类人员接轨,解决人才的根本需求。同时,每年利用冬休期,可以派机手到厂家或其它单位实地操作学习,提高机械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为提升公路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3.3 奖惩机制

借助公路养护逐步改革的东风,健全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并落到实处。要制定以薪酬绩效为主的岗位责任和经济责任相结合的奖惩和责任追究制。要敢动真格,要加大奖罚力度,奖要奖得有人“眼红”、罚要罚得有人“心痛”。对机械管理和使用保修中做出成绩的先进集体或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其创造的成果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反之,予以处罚。通过健全制度、创新机制,调动机驾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激发其能动性与创造力。

4 结语

公路养护中人材机管理是一项繁杂、动态的管理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勇于探索,才能应对养护中不断涌现出的各种新问题,才能适应公路科学养护、安全发展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2004

[2].徐大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篇12

高速公路的特性是交通量较大、运输性能极高,和一般公路相比其对促进社会交通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对于这一重要服务能力,高速公路对行驶的车辆也有很高要求,主要表现在限速行驶、汽车专用、快慢车道分离行驶、分隔行驶、封闭管理、人车分流等特点。并且,为了保障高速公路车辆的交通安全行驶,它的设计标准水平起点要求也比一般公路高许多,除了交通规划完善、分隔明确、路标指引明确之外,交通控制管理设施和美化、绿化设施,道路划分标准以外还装备很多人性化服务设施,给行车人在旅途上创造舒适、心情愉悦等心灵上的美感,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人性化的保障。高速公路的人性化服务给运营优势提供了其充分的条件。主要体现为高速的行驶状态能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让汽车运输时间缩短、降低油耗和车损,将运输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并且较高的通行能力让高速公路的运输效率有显著提高。如高速公路双车道的最大通行能力大概是每昼夜8000辆车次,若是四车道通行量上升到每昼夜3万辆以上,是普通公路运输能力的将近15倍。此数据可充分的表明完善的建设高速公路对促进每项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尤其给拖挂运输、大型重载汽车运输、冷冻运输、集装箱运输等特殊服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推动了每项运输事业的良性经济循环。高速公路使用自动化电子监控体系完成了高度严密分流、分隔控制和对车型交通的限制,这样可以有效使高速公路行驶的安全性提高,减少事故发生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并且运输时间短、运输效率高的高速公路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海运和空运相比高速公路运输拥有运输环节方便、转装便利、商品流通速度高等特点,不会发生挤压货品的现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商品流通速度加快,促进社会工业的进一步开发,让工业局格更加的合理、优化,使城乡合作加快深化、全面的带动了沿线的区域经济且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趋势发展,并且也让城市交通压力得到进一步缓解,拥挤的路况得到改善。

二、高速公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高速公路被看作是一项可长远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它本身的发展可以推动扩大内需、投资、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改善社会民生、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高速公路发展与建设所引发的影响总是是长远的、潜在的,不管是在建设期还是在运营期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发动机”。

(一)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速公路在初期投资可能看不到收益,或者收益很少,但以长远目光来看它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是不能忽视略的。在建设初期建设平均每1公里的高速公路,大概就需要投资4000万元左右,假设,如果某地区提前建设了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就意味着大约投入40亿元左右。这些还没有包含公路建设所引起的消费支出和服务业发展。高速公路是一种高回报率、低风险的朝阳产业和新兴行业,拥有很大的生产函数、拥有很强的扩散效应。 高速公路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融资方法,对加快经济发展、拉动投资具有很大作用。很好的使生产运输成本降低,在很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合理运用,完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沿线经济产业带的形成,给经济发展加入了强大的活力和生机。对资本的有效配置是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利于民生的领域,并且也给未来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对创造稳定的经济增长特别有利于。

(二)高速公路带动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沿线产业带的迅速发展

高速公路的大范围建设,让所有区域有了交流的纽带和沟通的桥梁,在高速公路每个点位布局的范围在其沟通职能、高效运输促使下形成了广泛的区位优势,通过引进流通资金、高新技术、流动人口劳动力等方面生产要素的极度集中和逐渐扩散,形成了由点到面的区域经济辐射特点。与此同时,高速公路的纵向沟通能力又让这种辐射加快沿线发展,致使形成了在高速公路的基础上形成了沿线产业带,让整个呈带状分布的区域经济效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沿线产值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扩张、依靠交通枢纽的外资引进和强化交流,企业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产值总量的迅速提高,深化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沿线中小城市、乡村的经济崛起、第三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脚步加快、城市发展进程的持续加速、各种经济空间的整合统一和协调发展,这些好的现象都表明高速公路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让点位横向辐射、强势带动弱势、纵向拓展的高速公路经济交流形成了一种统一、全新、健康的发展行式。

(三)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就是让产业结构朝着更高层次、更合理方向发展。所谓的更合理不仅是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呼应,产业结构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更高发展层次是指产业由第一产业向二、三层次发展。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工业相对不发达。因为科技的发展农业逐渐机械化,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农村有很多的剩余劳动力等待解决一系列生活问题都显示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产业结构优化任务一定要解决。

(四)扩大生产、刺激消费

经济发展拥有比经济增长广泛得多的内涵。经济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主体或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不仅是物质实现,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与社会、经济和制度过程中的一些综合在一起,让社会获得美好生活的方法。经济发展不止包含生产的提高,还包括摆脱落后、贫穷、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首要关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长远目标,经济发展还是短期能够实现的目标。促使经济增长有三架马车即是出口、投资、消费。

(五)增加就业

目前数量最为庞大的劳动群体农民工,对社会的稳定有着很大的影响。调查表明,农民工群体多数存在工劳动关系不标准、资待遇不好、社会保障缺乏、居住条件不好等问题,对于失业、伤病的承受能力更加薄弱,长期来看还面临沉重的养老、子女教育等压力。工程建设可以让大量的沿线农民工就业,这些岗位让很多在珠三角失业的农民工看到了生存希望,给那些不想到处奔波的农民工提供了在家乡工作的机会。而且工程建设配额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这些技术给他们以后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六)改善了交通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

篇13

SAC―13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就是4.75MM(方孔筛)或5MM(圆孔筛)以上碎石含量占主要部分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与传统的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相比,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既具有Ⅰ型沥青混凝土那样较小的空隙率和不透水性,又具有较好的抗形变能力,最大区别是其抗滑性能有较大程度提高,其构造深度TD能达到0.9MM以上,比AC―13Ⅰ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抗滑构造深度高出近0.3MM,完全符合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对抗滑性能的要求,它既具有Ⅰ型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又具有抗滑表层沥青混凝土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种传统沥青混凝土各自缺点。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抗滑表层相比,具有更佳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既适合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技术要求,同时又适合二级以下山区公路陡坡、急弯路面的要求,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其沥青用量在5%左右,相对Ⅰ型沥青混凝土减少了沥青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了工程投资,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其应用前景必将广阔。

二、配合比设计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进行研究是基于国内某些地区进行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研究提供参考的级配,如表一、表二,我们根据其推荐的级配范围进行马歇尔试验,采用沥青标号为AH―70,延度为136CM,针入度为7.03MM,软化点为52.5℃的沥青,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发现该种级配的沥青面层虽然其构造深度能达到1.0MM以上,但其空隙率较大,且其在4.0~6.0%沥青含量的各档沥青混凝土马歇尔稳定度远远低于7.5KN的Ⅰ型沥青混凝土标准要求,具有较差的稳定性。2004年10月我们在宁海县城岭线K15+000~K15+200进行试铺,发现该级配沥青混凝土渗水极快,无法满足沥青混凝土不透水性的要求。

材料级配范围一

表一

表二材料级配范围的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检测数据

我们在表一、表二材料级配范围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分析AC―13Ⅰ型沥青混凝土、AC―13Ⅱ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AK―13A和AK―13B的材料级配,经过研究、分析、比较,试定出表三、~表八材料级配进行试验。

材料级配范围二

表三

表四材料级配范围的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检测数据

材料级配范围三

表五

表六材料级配范围的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检测数据

材料级配范围四

表七

表八材料级配范围的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检测数据

根据试验室马歇尔试验,上述表三、表四至表七、表八,三种材料级配其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流值,在一定范围的沥青含量内,均能符合沥青混凝土AC―13Ⅰ的各项规范要求,能取得最佳沥青含量。我们按照沥青混凝土AC―13Ⅰ标准范围内适当调整技术指标,根据当时冻季施工季节、温度和试铺路段实际情况,在试验取得最佳沥青用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沥青含量0.2%,确定表三、表四材料级配沥青含量为5.3%,表五、表六材料级配沥青含量为5.2%,表四材料级配沥青含量为5.4%的沥青含量进行拌制,于2004年11月在越沙线K2+000~K6+500路段进行试铺,在拌和、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控制,经现场铺砂法试验,表三、表四材料级配的沥青混凝土抗滑构造深度能达到1.0MM,表五、表六材料级配的沥青混凝土抗滑构造深度能达到1.04MM,表七、表八材料级配的沥青混凝土抗滑构造深度能达到0.85MM,但表三、表四和表五、表六的材料级配的沥青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渗水性,表七、表八材料级配的沥青混凝土虽具有不渗水性的优点,但其抗滑性能不及表三、表四和表五、表六的材料级配的沥青混凝土,而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抗滑性能,因此,在材料级配二和材料级配四之间再进行分析、研究,继续进行试验,推定最佳级配。

三、研究成果及实际应用

我们根据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的特点进行专题研究和试验,不断调整材料级配范围,并进行施工铺筑、检测,不断摸索,于2004年11月在宁海县越沙线K5+050―K5+250左侧路段试验成功。根据现场性能检测,完全符合沥青混凝土面层基本不透水的性能要求;根据铺砂法对其构造深度进行检测,其构造深度TD达到0.93MM,完全符合高等级公路构造深度0.8MM的要求,它既符合Ⅰ型沥青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要求,又具有高等级公路的抗滑性能。在越沙线K5+050―K5+250左侧铺设试验路段时,我们选取最佳沥青含量为5.1%,这相对AC―13沥青混凝土减少了0.3%左右沥青用量,降低了沥青路面的工程造价,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工程投资,具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适宜推广应用。

为在更大范围地进行铺筑试验,2009年1月,根据选定的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级配范围,又在梅茶线K14+650―K15+000段路面进行摊铺,选取的最佳沥青用量为5.1%,根据现场检测,完全符合沥青混凝土不透水性的要求,根据铺砂法对其抗滑构造深度进行检测,其抗滑构造深度达到了0.9MM以上,符合高等级公路构造深度不低于0.8MM的要求,而同一路段AC-13Ⅰ型的沥青面层抗滑构造深度为0.57MM,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的抗滑构造深度比普通沥青混凝土AC-13Ⅰ高出整0.33MM,达到预期效果。

选取多碎石沥青混凝土SAC―13的马歇尔试验

技术指标为:

四、路面结构设计要求

由于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其碎石含量在混合料中占主要部分,这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有一定的要求,经过我们对不同材料级配范围的沥青混凝土进行多次施工铺筑,我们建议:在单层沥青混凝土面层设计时,应考虑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基层平整度的最大间隙为8MM,沥青面层的施工厚度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沥青面层厚度不宜少于4 CM,但对双层式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时,上面层多碎石沥青混凝土厚度不宜少于3.5CM,以免由于混合料摊铺时厚度不均匀而影响压实效果,导致碎石剥离,影响路面使用质量。

五、施工注意要点

1)温度控制

在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的拌制、摊铺、碾压及开放交通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根据试铺经验,多碎石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宜比常规沥青混凝土温度有所提高,经我们多次检测得出的施工经验:沥青加热温度宜为150℃~170℃,矿料温度比沥青加热温度高5℃~10℃,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宜为150℃~165℃,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宜为135℃~155℃,碾压温度宜为125℃~145℃,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70℃,路面冷却至常温后才可开放交通。

2)碾压控制

在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必须保证面层厚度,防止粗集料集中影响路面压实。同时,在碾压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严格控制碾压遍数,在选用规范规定的压路机型号和吨位的情况下,应比常规沥青混凝土多压1~2遍,以保证路面密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