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化学实验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1 化学实验课的系统完整性被其独立性破坏
因为现代的化学实验教学与相关理论的教学是相关联的,而且是同步的或者稍微滞后进行的。应该说,实验教学在很大程度是依赖于理论教学的。四大基础理论化学完整性以及系统性全部自成体系,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实验内容出现了不必要的交叉重复现象和部分实验项目责任不明导致出现遗漏的现象。
1.2 欠缺新的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出于这种现状,涉及化学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有关联的实验内容非常少见。总体来说,验证性的实验所占的比重较大,而设计性与探究性的实验所占的比重较小。
1.3 在实验教学方法手段上比较欠缺
化学实验教学在方法手段方面而言,绝大多数学校现今仍然沿袭着过去的老传统,采用教师现场讲解并且示范的方式,老师把相关的实验内容以及步骤详细地写在黑板上,显得单调而古板,抑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2 改革措施
2.1 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除了让其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外,作为教师更要注重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发现并且提出问题。应该说,化学实验是最为形象、最为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之一。
2.2 加强基础技能方面的培训
对于学生而言,扎实的化学实验技能是所有的学习化学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实验教学的重点是,要使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规范化、熟练化,尽量达到标准化的程度。所以说从实验一开始就要强调操作规范化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通过基础操作使学生能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同时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并且要学会准确地观察实验,重点认识如分光光度计、电导仪、分析天平等中学还没有接触到的仪器;同时对诸如分离、提纯、结晶等基本的实验技能也是要重视的。
2.3 要注意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实验氛围
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操作不正确的问题时,要注意不要过分指责,要用婉转的语气进行指导。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正是考验每个学生的时刻。学生面对实验操作,必须要冷静、细心、具体、有条理地去分析每一个获得的结果和数据,并且去观察和回顾每一个实验的步骤以及整个过程。教师应该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民主、宽松、自由的气氛,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设计的方案,即便学生提出的方案不够全面、完善甚至出现错误,也应该多鼓励、多表扬,充分地肯定他们在提出方案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意识。
2.4 教师角色需转变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变,由传授者变成指导者,学生则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进行实验操作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只有如此,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在学生进行提问的时候,应该做到四个不轻易:第一,不轻易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插话;第二,不轻易否定学生得出的结论;第三,不在学生进行争论的时候打断;第四,不直接给出学生正确答案。做到这四个不轻易,就可以让学生在一种相对平等的氛围中和教师进行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2.5 增加设置探究型和设计型的实验,鼓励自主创新型实验
应该说,化学实验在整个大学系统中是自成体系的,其具有相对的独特性以及独立性。要想真正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要在现如今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增加各种设计型和探究型的实验内容。
2.6 借助多媒体的帮助进行“化学实验”, 使化学实验与时俱进
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究其中的奥妙。但不是所有的化学实验现象都很明显,能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要接触多媒体,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技术,这样从多角度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有些问题将会变得很简单。
2.7 重视实验成败的分析
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需要完成实验报告,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报告内容在结尾处要完成课后的相关思考题,而笔者则认为对于学生而言,对实验成败以及自己得失的分析远远比那些思考题重要。对有机化学实验,要注意分析影响产率高低的原因;对分析化学实验,必须要考虑引起各组平行实验数据差异的原因;对于物理化学实验,应该从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温度以及样品的浓度等方面考察实验结果和实际相偏离的原因……这样做更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8 改变传统实验考核,积极探索和完善实验操作考核制度
一般而言,长久以来大学实验课的考核依附于理论课的考核,理论课的成绩越高,那么学生的总体成绩就越高,如果仅仅根据这个结果是无法对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动手能力做出准确判断的。作为我们教研室,通过各种积累,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一套规范化的操作考试体系,即先由教师准备好十几个操作考试题,在这些考试题中,既有学生做过的,也有从未接触过的,学生通过抽签的方式来确定自己的考题,然后一位教师监考一名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各种资料,教师根据提前设计好的操作标准进行相应的评分,现场给出成绩。这一举措既可以规范学生的操作,同时也能够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昭琼.有机化学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2
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年轻教师的职责,同时还被新时代赋予了教师职后培训的新使命,需要承担“国培”、“省培”等很多项目的实施.做好这些工作,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密切了解基础教育.化学学科具有“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化学实验教学在中学、大学均具有独特而不容忽视的作用.近年来,许多师范院校的相关研究显示:种种改革举措的实施对提升高师生化学实验综合能力效果并不显著.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效果的基础[1-2].顾明远先生也曾提出:“当前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大学和中学的衔接”[3].回顾新课程改革,中学化学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等方面均有重大创新和突破,尤其是实验的内涵日渐丰富.课程改革直接对中学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势必对高师院校化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学习的终极目标应是“学以致用”,但高考制度改革和招生规模盲目扩大及其他一些因素,导致高师生的化学实验技能仍为薄弱,尤其与中学教师所需要的实验教学能力并不相符合.因此,研究大学与中学在化学课程尤其是实验上的衔接有着现实意义.
2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2.1高中化学实验设置及实施现状
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无论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一方面沿袭将实验分散于对应专题的一贯做法,如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化学1和化学2各种类别的实验总数分别高达58、96、107个之多[4].另一方面,均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单独设置《实验化学》选修模块.这些设置既突出“实验是化学的核心”学科思想,又以系统化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深化认识.当前高考对实验的考核仅以选择题和实验问答题形式考核基础内容,甚少涉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同时因教学时间、设备、师资配置等多方面原因,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大程度依旧呈现“带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旧面貌,教材设置的实验虽多,但很多实验只看视频或教师讲解实验并不直接操作,学生印象不深,实验能力并不能提高.因此纵然课程设置再科学合理,化学实验再增强了灵活性,但皆因缺乏对化学实验能力的评价,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不行,综合实验技能更谈不上.
2.2高师化学实验设置和实施教学现状
高师实验课程体系在设置、内容、开课时间上过多依附于理论课程,过分强调课程的独立性,对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结合重视不够;实验技能的训练则单纯依附教师,方式过于单调,实验活动形式单一;理论课数量多于实验课,学生缺乏足够的操作训练;部分实验内容陈旧或重复出现,实验手段缺乏时代气息;按部就班的实验报告册,诱导学生滋生懒惰情绪,扼杀了学生在实验设计和优化方面的求知欲;高师实验室拥有先进的化学实验设备,但局限于课本上的演示或验证性实验,没有发挥其应有功能,导致未来的中学教学陷入“两难境地”—-学的无用,用的未学.调查发现高中教材中出现的先进仪器如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元素分析仪、核磁共振仪、反渗透膜、熔点仪、数字密度计等,中学老师自己都不认识、不清楚.同时,与中学构建校本课程的现状相比,高师的统编教材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实验内容与中学化学实验的联系更是极为薄弱,未能体现培养“化学教师”这一根本目标和师范特色.
3实验教学优化改革
无机化学实验是高师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与中学化学实验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是中学与大学化学的衔接课程,是学生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实验创新能力的基础课程,是学好化学实验的关键.目前的无机化学教材内容详尽丰富,覆盖面全,但与现行中学化学实验内容相比,仍有较大出入[5].因此,紧密结合中学化学相关实验内容和教学模式开展高师无机化学实验改革很有必要[6].
3.1做好学情及教学分析
当前师范类化学专业的学生,高中时选学的是理化生综合,而大学里不仅要学习多门化学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化学教学论.未来的中学化学教师工作要求他们要将两者完美结合.通过调查与访谈,大一新生多数觉得无论是实验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与高中都大相径庭,适应困难.同时,高师院校配备的实验老师基本上都是学科的专业老师,在实验教学上比较侧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和验证实验的结果,直接把实验步骤给出,原理一讲,学生只管做实验,得结论;缺乏教学理念,对需要创设什么样的实验教学情境,学生喜欢什么,这个实验有什么用,可以采用什么不同的实验方式和实验活动,缺少思考;缺乏实验过程的引导,对实验现象的记录、分析、处理方法,教师引导较少.从实验能力上看,大学教师老是抱怨现在的大学生实验态度、基本操作、观察记录能力、实验报告书写等能力表现差,其实说到底,大学实验老师并不了解新课改及高考环境下学生在化学实验上达到何种水平,忽视了两阶段化学实验间的种种“脱节”.这些事实同时影响着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升.究其原因,中高考制度改革、大学扩招难逃其责;而两阶段从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到老师教学方法上均差别迥异,无形中延长了新生的适应期.因此,深入了解新生之前的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基础知识、实验能力、兴趣等,制定相应的措施是帮助高师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化学实验学习的根本.
3.2促进实验教师教学观念转变
戴安邦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是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同时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7]”.大学教育以自学为主,但学生始终需要教师适当的指导.当前高等师范化学教育多侧重于个人实验操作技能熟练程度的培养,而中学老师需要的是实验教学技能的应用,两者有显著差异.因此,应进一步转变大学实验教师的教学思想,在重视实验操作技能的同时,结合教学论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融入实验的教学功能.实验老师应明确高师生是未来中学教师的主力军,实验教学着眼于未来,保证在未来的中学教学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化学教师应树立强烈的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意识和责任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实验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信息,同时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3.3调整并规范实验教学体系
高等教育服务于社会,师范教育提高学生对未来中学教学工作的适应性,科学合理的实验课程体系至关重要.我们提出“三层一线”实验教学体系,即化学实验基础、综合提高实验和专业研究实验3个层次,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线;化学专业实验课设置应多于理论课;多角度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努力使实验体系和内容趋于科学和完善.
3.3.1重视基本操作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的重点是熟练而规范的操作,这是后续化学课程顺利进行及提高实验技能的保障.传统的“典型示范、动作分解、反复练习和及时纠错”的规范化操作意识及基本训练应确保,保障大型实验仪器的选择、组装和系列实验的操作都能准确有序,为实验创新能力发展奠定基础.影响实验教学效果重要的因素是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实验内容应该具有先进性和综合性,实验方法则应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为主[8-9].科技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值得探讨.目前我们采取的方法有: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课前仔细观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相关视频,并自行整理要点儿,初步熟悉基本操作;鼓励学生录制个人实验视频,课下反复播放寻找失误之处,并借助重复练习来矫正;鼓励学生交流优秀实验视频,方便日后在中学教学中使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中征集“规范实验操作”的策略和方案.
3.3.2引导学生创新实验
高考对实验的考核除了仪器应用相关的基础操作,主要是实验的纠错、改进、设计和评价,对教师而言自主创新和设计新实验的能力必不可缺.在加强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自主增加设计性明显的综合实验,并削减重复性、验证性实验,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好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多为“课前仓促预习、课堂照本实验、课后教师评阅”,“注入式”教学,危害极大.河北工业大学提出的无机实验课教学模式[10](见图1),体现了探究式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实验过程均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操作检验,教师负责组织、指导、建议、评价并汇总,值得借鉴.
3.3.3规范实验技能考核
常规的实验评价机制过多侧重基础知识的书面考核和基本操作的规范考核,缺乏最重要的“实验过程跟踪评价”.实验能力的评价问题通过综合评定实验成绩的机制可得以解决,即兼顾多种成绩但调整其比重,如笔试成绩15%、平时实验成绩55%(其中预习30%)、期末实验操作成绩30%,督促学生重视实验过程.
4完善实验教学方法
新课程对中学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只有教师自身具备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达到新课程目标.教师运用扎实的化学学科知识和娴熟的实验技能,结合一定的实验策略,运用观察、操作和思维三种相互影响和交叉的心理活动,去解决某个特定的化学实验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能力.同时,采取与中学老师互动讨论学习的方式,如开学初邀请优秀的化学老师给新生讲解高中化学实验考试、实验教学的要点;定期请中学老师参与学生实验课,给学生做演示实验和常见的改进实验,指导学生注意事项;带领学生参与中学化学实验课,观察中学生在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通过这些措施,熟悉中学实验教学环境,提升实验操作和教学技能.
5结语
大学教育是中学教育的延续,中学是师范生的回归之处.中学实验教学水平影响着高师化学新生基本实验技能,而高师生毕业时的实验技能会在中学化学教学起决定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中学化学老师的实验教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等师范的教学改革也在深入进行,研究两个阶段教学工作的衔接,对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将会产生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树永,张剑荣,陈六平.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和措施初探[J].大学化学,2009,24(4):24-28.
[2]黄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Z2):55-56.
[3]余立.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王志华,张义建,沈良,等,浅谈新课标下高师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大学化学,2007,22(6):35.
[5]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无机化学实验[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梁华定,陈素清,林勇强.从中学化学实验看高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J].台州学院学报,2012,34(6):63.
[7]杨宝华,张爱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检验医学教育,2009,16(1):37-39.
[8]任玉杰,吴海霞,胡方,等.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7,22(5):11-13.
篇3
大学;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分析
根据化学实验能够将化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整合、应用,对化学实验效果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设计性实验将实验方法作为中心,继而创新化学实验模式,并做好综合性研究。设计性实验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较大研究价值。
1设计性实验特点
1.1全面性
设计性实验涉及学科内容众多,化学实验应凸显科学、综合、灵活性思维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思维模式。如:在无机制备与有机合成知识融合中,进行表征任务分析或是利用催化剂与性能检测融合等方法。
1.2研究性
不同实验中包含一个实验课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自主进行资料搜集;同时结合设计实验方案与操作性书写论文。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应自主、独立进行课题探究,掌握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法。利用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实现了创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化学实验研究性具有重要影响。
1.3创新性
大学实验教学中,应立足多样化、创新、环保项目内容,扩大学生知识视角与创新思维。在设计性实验内,教师应将科研成果转为设计性实验,使学生能够接受到最先进的实验知识,对后续学习具有帮作用。
2大学化学实验中设计性实验不足
一些院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为有机实验与无机实验、分析设备监测、物理化学实验等,使得学科项目被分解,缺少学科有效连接、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特点体现,多为验证性实验。种种原因造成教学资源使用效率平平、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落实,多数院校开始致力于教学革新中,增加设计性实验教学课时。不过在事实教学中,并未有明显教学体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2.1实验管理制度问题
设计性实验对实验设备、教师水平要求较为严格;同时,相对于传统基础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成本投入高于普通化学实验。受经济因素限制,使得设计性实验一直未得到推广与普及。一些院校为达到基础评估需求,而选择进行一些设计性实验;但在实际实验教学中,缺少化学实验教学的融合,较为形式化,缺少完整的管理机制。现阶段多数院校化学实验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实验教师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优势,实验教学报酬得不到有效保证,理论知识教学较多而影响实验管理,造成设计性实验难以继续开展下去。
2.2教学内容落后
在设计性实验中,教学内容落后成为重要教学问题。通常状态下,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增加综合实验内容,而缺少有机、无机等学科融合,课程教学缺少直接连接,以及有效教学形式进而达到全面培养目标。尽管多数学校已经致力于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中,但缺少有效的成果转变机制,使得学生难以达到学以致用目的,造成学习兴趣的降低。
3大学化学设计性实验方法
3.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阶段,学生对化学知识已经有一定基础,了解有关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对此,在这一过程中应科学应用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知识运用机会。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对能力的提升、兴趣的激发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实验任务探究阶段,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方案设计,进而找到有效方法与结论。在其过程中,学生完全自主独立解决问题,当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论则会油然而生一种成就、自豪感。这对化学知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化学设计性实验中。
3.2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在设计性实验中,能够将被动科研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设计性实验中涉及众多化学概念原理,学生可以通过无限的空间遐想创新思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利用创新型思维与探究性思维,将所思所想体现在实验设计中。当学生完成实验阶段,创造思维得到了启发,提升实践能力进而发挥教学主体作用。学生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需要自主进行方案设计与资料搜集,结合实验目的选择有关实验设备与方案。在其设计阶段,学生需要独立面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灵活运用思维得到实验答案。在这一形式下,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实践能力。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是一个将实践转变知识概念的过程,需要学生有严谨的思维模式与总结思维,对实验中的不足与解决方法转换为文字形式。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方法总结能力将得到有效培养,对学生综合素养的的提升也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3.3完善学生化学知识结构
设计性实验包含众多学科内容,例如:二级学科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在其实验阶段,学生运用多个学科知识融合过渡至实验中进而解决问题。在其过程中,扩大了学生知识视角、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材料、环境概念知识融入至实验教学内能够有效弥补以往实验教学学科内容两极化问题,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
4结语
综合分析,设计性实验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下的产物,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有关院校引起高度重视,提倡应用设计性实验教学。笔者着重对大学化学实验设计性实验进行分析,希望各院校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融合理念进而做好化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吴肖,熊建文.微信企业号支持下的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01).
[2]郭俊青,李佳,吕国伟,王海霞.甲基橙插层水滑石的制备及表征——一个大学化学开放性实验设计[J].大学化学,2017(01).
篇4
1.2平时成绩的计算和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由实验预习、操作规范程度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综合评分,这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了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学生的工作,每个部分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40%和40%。每次实验前学生要写一份预作实验报告,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进行预习,教师根据预习报告书写情况打分;实验过程中,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程度,纠正错误的操作,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打分;实验后,学生要上交该次实验的实验报告,包括原始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以及结果分析和思考题,教师根据实验报告中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分析和思考题的回答情况打分。三项合在一起即为一次平时成绩。为了使成绩更加公正,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实验态度及操作情况,并在批改实验报告时,仔细批阅每一份报告。
1.3期末成绩的计算和考核方法
期末考试成绩由口试和操作考试两个部分组成,分别占40%和60%,见图3。考试时每个学生先在监考老师处领到一张口试题卡,然后根据上面的内容当场口述答题,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打分。口试试题主要是填空(或选择题)和简答题,全部由试题库抽题,学生回答题卡题目大概需要5~10分钟。口试结束后直接进入操作考试,主要考察学生酸碱滴定实验和无机实验的内容,如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标定、醋酸解离常数的测定等,每个学生随即抽取考试内容,实验结束后,当场进行数据处理后交给老师,方可离开考场。操作考试大概需要10~20分钟。操作考试打分主要看学生的操作规范程度和数据处理的正确与否以及数据的准确程度。经过大学化学组教师多年的努力工作,现已建成比较完善的大学化学实验考试的口试和操作考试的题库,可供500名学生同时进行考试。口试题库中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方案设计题,内容包括了实验课程所涉及到的各个实验的操作和理论知识。操作考试主要包括滴定分析实验、性质实验等,并制定了操作考试的评分标准,细化到每一项错误要扣掉多少分值,增强了评分的客观性。
2改革的效果
通过对大学化学实验考试的一系列改革,从课前预习、课堂操作到课后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考核,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学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我校2012级学生在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技能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通过对学生关于此种考核方式的意见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赞同此种考核方式,认为此种考核方式更加公平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这种考核方式更好地督促学生去认真预习和操作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篇5
1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多媒体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打破传统的授课方式,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照方抓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拿到学分往往只注重实验结果而忽略了实验现象领悟不到实验的精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展化学实验课的目的不仅要传授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要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科学精神。然而,在本科化学实验实际教学中,会受许多客观条件和人为因素的限制,实验教学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3]。
1.1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几乎把实验所用的药品、仪器、实验操作步骤都一一给出,完全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学生只要照方抓药就可以,毫无创造性可言。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即使做完实验也不会有什么收获,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从根本上体现不出实验的真正价值。
1.2考核单一学生重视度不够
传统的化学实验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成绩是考核学生的主要依据。实验操作部分占比重并不大,致使很多学生认为实验课不重要[4],做实验也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甚至为了应付期末更改或者抄袭别人数据。这种不严谨的实验态度不仅学不到知识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还可能会造成实验事故。
1.3课时限制复杂实验无法完成
众所周知,完成复杂的实验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这样的实验完全按照课堂时间安排是根本完成不了的。而且每个化学实验开始前都需要做前期准备,例如查阅资料,领取实验相关药品清洗实验仪器等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都有可能导致实验不能进行甚至实验失败。然而,大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是综合性的多学科的,因此,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一个完整的复杂的实验。
2化学实验改革策略
2.1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点,如(1)可以有效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记忆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集中注意力。化学实验多媒体演示教学,使授课方式变得更方便、快捷、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准备实验所需药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2)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进行教学活动,尤其是图片,动画和视频更生动直观更形象。(3)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到快乐,寓学于乐。因此,化学实验采用视频演示可以更形象快捷展示实验流程及应注意的事项,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
在多媒体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老师提前录好实验步骤和仪器正确操作方式的视频包括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学生提前通过视频充分预习掌握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流程。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授课,不仅生动形象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实验过程中可以重复播放视频学习也可以直接向实验指导老师请教。整个实验操作让学生独立完成,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建议,例如,实验中的危险药品或者昂贵试剂是否可以用其他的代替,是否可以摸索改变实验条件,得到更理想的实验结果等。这样的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2.2多层次考核实验成绩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能力,让学生真正喜欢化学,了解这个充满神奇的学科。考核的方式采取多元化。(1)实验预习的考核:学生课前交预习报告,老师检查之后,进行提问,没有提前做实验预习的学生不允许做实验。(2)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核:实验结束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进行打分并做讲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实验结果与讨论:实验数据是否合理,数据处理是否准确。思考题解析是否透彻明了等。为了考核学生对实验的理解程度老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实验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例如《大学基础化学实验》课本中“水的总硬度及钙镁含量的测定”的原理是配位滴定法[5]。在完成这个实验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个类似问题: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那么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测定呢?
2.3加大开放实验室的力度
实验是化学知识创新的源头,化学人才培养的基地。为了让学生避免受到课时的限制,采取课外开放实验室措施。这样对化学有浓烈学习兴趣又有潜质的学生可以提前向学院和实验指导老师提出申请预约实验室,使用时做好药品仪器使用时间等记录,这样对实验感兴趣的学生就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验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一种长效机制,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一个互相交流促进的平台。学生对实验操作或者注意事项有所困惑时可以调出视频重新播放学习,加深印象。教师在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观察了解学生的特点特长,因材施教。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学习了解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爱好,开发创新思维,综合提高学生化学素养,为以后的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天怡,胡新平,严薇.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5(23):28-30.
[2]辛余斌. 大学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2015,13(33):244.
[3]牛燕燕,孙伟,李小宝.大学化学实验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J].海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专业,2017(15)
篇6
文献标志码:A
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50-02
一场实验考试下来,总能听到不少老师抱怨:这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太差,问这也不会,问那也答不上来,他们基本没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造成上述不能令人满意的结果的原因很多,除了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材的选取不合理,学生的家庭背景、心理状态和临场发挥的差异等等因素外,笔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作怪。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化学实验课教学进行改革。
一、摒弃“依纲靠本”的观念,编制符合校情的实验教材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学中有一种很流行的观念,叫“依纲靠本”。意思是说,教师教书要依据大纲,不能离开课本。课本等于全部教学任务,教师教课、学校考试都不能超出课本范围。这样就使教学内容和育人目标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之内,教师和学生成了教材的奴隶。不难看出,这种对教材的使用方法是应试教育课程观的产物,直接妨碍着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教材内容的老化、脱离实际等问题也日渐突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立足现实,结合校情,自编了一本“实验化学”教材。该书是我们教研室多年工作的智慧结晶,体现了时代精神。时代在变,实验内容也应作相应调整。如今年在新开设的实验项目中就增设了“纳米ZnO的制备及表征”等内容,这些实验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最新成果,让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现代高科技并不是那么神秘的,它们就在自己身边。
二、打破学科间“条块”分割格局,引进学科交叉的实验内容
各个学科有各个学科的特点,也就有各自的实验教材。这些实验内容专业性强,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但对学科间的联系缺乏衔接,这是传统的实验教材的通病。而涵盖学科交叉的综合实验,可以更好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在选择实验内容时,我们一方面注重基础实验的开设,另一方面还增设了复合型实验内容。如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我们增添了“酪氨酸酶的提取及性能分析”等实验内容,该内容将“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好几个学科交织在一起,能够使学生思维得到综合训练。
三、改革传统实验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传统的实验课是“教师讲授―学生实验―报告书写”三段式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多年的执教经验告诉我们,该法易滋生学生的惰性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笔者就实验教学的方法作过多次尝试,认为学生课前预习、教师精讲、示例、设问、提示、研讨和评价等七个环节综合实施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前预习是前提,没有充分的课前预习,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实验的目标性就不强。教师的精讲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重点内容重点讲,实验仪器操作要进行示范。授课时,应多增加设问内容,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当学生答不出时,不要直接给予答案,而要采用点拨的方式加以暗示,启发学生思维。
学生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到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时,要用委婉的语气加以引导,而不应过分指责。如使用托盘天平时,有些学生非左物右码,而是右物左码。笔者看后不觉有些好笑,只是小声地说:“同学,一次性将被测物放在左面,用右手取放砝码不是很顺手吗!”学生听后,似乎悟出了一些道理,笑着说:“老师,我明白了,这样规定原来是为了操作方便呀!”此外,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个时候,正是考验每一位学生的最好时刻。学生必须面对现实,冷静地、细心地、有条理地、具体地分析每一个数据和结果,观察和回顾每一个具体实验过程和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详细的整改意见,不断修正实验方案,以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改进,都必须十分谨慎和小心,不能有半点差错,否则将会前功尽弃或者误入歧途。
实验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的课堂“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迷途中的“向导”;而学生则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的机器”转变为在和谐、宽松环境中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只有这样,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归纳能力才会得到提高。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做到“四个不轻易”。即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结论,不轻易中断学生的争论,不轻易给学生“正确答案”。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与教师打交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
实验完成后,学生要完成实验报告。一些老师要求报告内容的结尾要完成课后的思考题,而笔者则认为分析实验的成败与得失更重要。因为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校开设的大学化学实验我都指导过。对有机化学实验,要分析影响产率高低的原因;对分析化学实验,得考虑引起各组平行实验数据差异的原因,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抑或是方法不当所引起的;对物理化学实验,应从温度、操作熟练程度、样品的浓度等各方面考察实验结果与实际发生偏离的原因……。
学生作业上交后,应认真及时地全批全改。强调及时,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实验信息才能得到及时反馈。事实证明,及时的反馈比迟到的反馈效果要好得多。作业批改完后,对完成好的同学,该鼓励的就鼓励,不足的地方找学生当面谈清楚。这里的“当面”也十分重要。我曾见过不少学生拿到下发的作业本后,不是随手一扔,就是放在书包里,仔细看阅者并不多。
四、改变传统实验考核依附于理论课考核的做法,积极探索和完善实验操作考核制度
传统的大学化学实验课考核依附于理论课考核,理论课成绩愈高,其总体成绩就愈高,据此根本无法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做出评判。我们教研室多方积累,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的操作考试体系,即教师先准备好十来个操作试题,试题内容有学生做过的,也有未开设过的实验,学生抽签确定考题,然后由一个老师监考一个学生。考试期间学生可以看阅教材和参考书,教师则按预先设定的各操作的评分标准,根据考生的操作及数据处理,现场评分。这一举措对规范学生的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通过编写教材,选取恰当的实验内容,全面落实七步教学法,完善考核体系后,一个学期下来,笔者所带过的班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改观:他们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大多在良好以上,有两位同学还被选派去参加了湖北省大学化学实验操作竞赛。
参考文献:
[1]周济.服务于新型工业化发展,贡献于中国现代化事业[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
[2]张智钧.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5(6):81-82.
篇7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工、生物等很多学科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素养,为更好、更深入的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然而,现阶段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达不到实验教学应有的培养目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3],这就要求不断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以便提高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1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在学习实践中勇于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现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制约教学效果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实验课内容单一
目前高校分析化学实验课因为课时的限制,开设的实验课较少且内容较为单一,尤其在化学分析部分的实验多为滴定分析验证性实验,且部分实验与实际生活的紧密性不强.单一的实验教学内容,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1.2缺乏灵活性
分析化学实验对于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传统封闭式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受经费、设备、师资力量以及落后的教育观念等因素影响,学生只能被动机械地在指定的时间,按照指定的题目和课本限定的方法完成实验.因此,传统模式过于机械化,缺乏灵活性.
1.3学生参与主观能动性不强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整个过程教师充当主体角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以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科学、新颖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总趋势[4].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求,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探索和创新空间[5-6].
2.1鼓励改进和创新
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不对实验方法和模式进行固定,要求学生参与整个实验研究过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灵活调整、修正实验方案的不足,充实实验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实验和科研探索兴趣.另外,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自主实验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分析化学教师的项目,与相关人员同时进行科研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积累经验,并且能得到教师及相关人员的指导,对于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都大有裨益.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自拟课题,制定实验方案,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申请课题能力,让学生成为课题的申报主体、主要负责人和实施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提高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开放式实验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实验研究的环境,学生不再受制于教材、教师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得到培养,个性思维能够得到充分展现.
2.2增强学习主动性
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才能够更好的发掘他们的潜能,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意识.开放式实验教学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制定方案,准备所需试剂、实施方案和总结结果,因此可充分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文献可提高学生对有关文献的阅读和综合能力、自主设计方案可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自行配制试剂并完成和实施实验方案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论文的撰写有利于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开放式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指导,由学生全程参与实验,体验成功中的苦与乐,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促进理论课学习
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学生结合实验现象、结果等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总结,讨论理论与实验相互印证程度,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建议,改进实验方法,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如果实验失败,要求学生对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重新审查和调整方案,反复探索并总结经验.因此开放式实验教学可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真正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通.
3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渐进推广
开放式教学的实施将是一个艰巨、长远而复杂和不断探索的过程,面临并存在着许多新问题和困难[7-8],这些问题将影响实验教学的实施效果,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积极进行探索.
3.1增加经费的投入
充足的经费是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推广的重要保障,因为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师队伍、试剂、仪器等都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为了保证实验课程的教学力度、质量和效果,应设有及时补充开放实验教学所需要的设备等的基金,积极探索多种途径的经费来源,确保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
3.2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
开放式教学需要有严格、细致、科学、规范的教学规章制度.在进行实验前要求学生仔细了解管理制度,保证在有序的情况下进行开放性实验研究.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来充分调动实验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促进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3.3建立多元化、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实验成绩的科学评定是实验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客观公正地考核方法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估的有效手段,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建立多元化科学的分析化学实验成绩考核体系势在必行.在开放性教学过程中,实验方案由学生自主设计,与传统分析化学实验相比具有不固定性,这使得学生之间实验成绩评定的可比性降低,实验成绩评定操作难度增大.目前已有的开放性课程的评价方法还不尽合理、不够完善.为了能够在现实教学中易于操作和把握,还需不断探索,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科学的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成绩评定体系.
3.4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开放式教学的人才保障.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以适应开放式教学方式带来的各种挑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求教师既细心又要有耐心,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细心的解答;其次,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教师要对学生阅读参考文献后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和建议,使实验的内容更加完善,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实验教学方面,可考虑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企业建立实验实训基地,还可聘任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验指导教师,来弥补教育资源短缺的短板,在现实实验教学中既发挥企业与实际生活不脱节的实践优势、又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优势.
4结束语
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加突出了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上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在现实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摸索和解决,它的实施和完善将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燕,程苑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ExperimentScienceandTechnolo-gy),2015,13(2):107-109.
〔2〕崔凤灵,崔延瑞,靳建华.浅谈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LaboratoryScience),2011:40-45.
〔3〕姚思童,张进.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化学,2010,25(3):23-26.
〔4〕刘吉轩,陈雪峰,訾艳阳,段玉岗.开放式机械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体系研究与实践(ResearchandExplorationinLaboratory),2015,34(7):184-187.
〔4〕黄冬兰,陈小康,彭翠红,王少玲.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GuangdongChemicalIndustry),2013(40):188-189.
〔5〕孔祥平,王娟,吕海涛.开放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ExperimentalTechnologyandMan-agement),2011,28(7):164-166.
〔6〕成述儒,王建福,王维民,赵生国,王欣荣.高校生物技术概论开放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效果分析(LaboratorySci-ence),2015,18(2):109-114.
篇8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同时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大学化学实验作为我校化学、化工、制药和材料类专业本科学生的化学基础课程以及机电信息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不仅起到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和训练技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作为创新教育的平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强调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特殊作用。将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相结合,以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条件、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保障,贯彻“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理念,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系统性学习与研究性训练相结合,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为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以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第一课堂创新教育
1、 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在深入研究化学素质及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从面向21世纪对人才的化学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要求出发,构建人才培养中相应的化学实验教学框架,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要求,为不同类型的专业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化学实验课程。打破化学二级学科的壁垒以及实验教学依附理论课教学的传统框架,使之成为独立的、具有自身规律和理论方法及手段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门新的课程―“大学化学实验”,以化学研究为主线,按照“化合物制备一分离一成分分析一结构鉴定一性质测试”来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强化各种科学实验的方法(热力学研究方法、电化学研究方法、化学动力学研究方法等)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并以研究方法命名实验室,如物性测定实验室、无机合成与分析实验室、有机合成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热力学方法实验室、动力学方法实验室、电化学实验室、表面化学实验室等,使学生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等系统性知识,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建立循序渐进的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即“基础训练实验一综合实验一设计实验”,实验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基础训练实验”教学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具备正确观察、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为综合实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做出结论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在“设计实验”阶段,学生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获得信息,正确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等,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基础训练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中,力求反映工科特色,努力联系工程、社会和生活实际,以实验特有的应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使实验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实验手段和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
依托我校化学和应用化学学科优势,实现科研成果、科研方法、科研思维进课堂,不断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化学综合与研究型实验,更新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起点,使学生尽早接触学科前沿,体会“发现一思考一创新”的创造规律。例如:将教师的纵向科研课题“脉冲色谱法研究分子筛催化剂催化异丙苯裂解反应动力学”中的反应物转化率、反应速率常数、反应表观活化能的测定,转化为综合设计型实验;教师在研究新型插层结构功能材料(新型的催化材料)中将“镁铝水滑石清洁合成、组成分析及其晶体结构表征”转化为设计型实验。化学实验引进了科研的新实验手段、方法,让学生尽可能地使用和掌握现代化的大型仪器,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自行研制实验装置用于实验教学,如利用自制溶剂浮选装置,将教师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溶剂浮选吸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实验。
4、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训练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革,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开创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进行了开放式综合设计型实验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分五个阶段:(1)教师给出实验题目;(2)学生通过自学、自查文献,独立设计实验方案;(3)经教师审批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4)总结归纳实验规律,以论文形式完成实验报告;(5)举行小型报告会。
开放式设计实验的选题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各类文献资料,并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激发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们对基础化学实验在各个方面的应用有了更广泛的了解。由于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师只给出题目,需要由学生自拟实验方案,学生必须通过到阅览室或图书馆查阅有关文献和参考书籍来制订初步的实验方案,从而培养了学生利用文献工具书的能力,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时间的开放和选题的开放较之固定时间、固定题目的传统教学方式给学生以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在开放式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全过程中,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从事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锻炼学生独立动手能力、独立观察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科学研究训练,学到了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能力培养上跃上了高的层次,所受的锻炼发生了质的变化。
二、以多形式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1、课外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育提供孵化器
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更容易掌握知识,训练技能,激发创造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开放化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式、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的平台,体现了实验内容的
开放与自主、实验时间的开放与自主、实验空间的开放与自主,激发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热情,为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创造有利条件。除课内开设开放式设计实验外,还鼓励和引导学生自选课题进行实验,使学生在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的同时,从事个性化的研究训练。
近年来,以学生为主体的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创新协会(BUCT Chemistry Association)的各种科研兴趣小组,包括生物小组、环境保护科研小组、材料合成小组、化学品安全预警及防护研究小组等,在化学实验中心开展与化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活动。由化学教学实验中心提供一定研究经费及实验室,并由化学教师作课外研究指导教师,为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掌握从事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科研技能。例如我校大学生科技协会中的植物生化研究小组的学生针对感兴趣的植物化学,自选研究课题,提出了“青蒿素提取鉴定”、“三萜皂甙颜色反应”、“番茄碱提取”、“荆条油蒸馏”、“甲壳素提取”等研究题目,提交开题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内容、所需仪器和试剂、实验方案等),经教师修改认定后,自选时间,在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完成课题。研究课题的选定、实验方案的制订以及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均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潜力。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实现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勤于思考、追求新知、勇于创新的精神。
2、在科研中教学,使学生尽早接受高层次科研训练
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利用业余时间或假期参加科研活动,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组,使学生及早接触先进的前沿科学技术,感受本学科最新的学术思想、学术概念、研究方法与分析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科学素质高的创新性人才。在教师的系统指导下,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科技作品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奖。
第二课堂活动不仅使参与实验的学生受到综合训练,也为实验教学增添新内容,为专业课的学习和毕业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3、开展实验竞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氛围,激发学生求知与创新的热情
化学实验竞赛对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每年举行一次全校规模的大学化学实验竞赛,既活跃了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又促进了实验教学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与综合型院校学生同台竞技,2002年获该项竞赛的全国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2004年和2006年各获三等奖三项。
三、以优秀的师资和现代化的实验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环境
1、建设一支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建设研究型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科发展的关键。拥有一批具有活跃学术思想,具备快速跟踪、吸纳、综合反映学科前沿和高新技术信息能力的教师,才能营造出活跃的学术氛围,才能启迪学生活跃的学习思路,培养创造性人才。
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出国进修、攻读高层次学位,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并将科研的成果及学科前沿的知识不断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把化学学科领域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以及生产实践应用的知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科研的兴趣。目前已形成一支以教学名师为核心、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骨干、学历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2、建立仪器设备先进、学生受益面大的实验室
化学教学实验中心以国内工科一流化学实验室为目标逐步实现实验仪器的现代化。在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建设过程中,根据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不同,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实验室,添置和更新了一大批先进实验仪器,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现代化仪器在化学测试、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在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学以致用。
3、建成多媒体实验室和多功能室,为学生获取最新化学信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努力探索和实践将现代化教学方式和手段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我们开发和研制了适合我校实验教学特点的集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演示、实验结果数值计算、误差分析及实验综合思考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配备微机50台,各种化学手册等图书百余册,为学生查阅网上信息、各种化学数据、开展读书报告会等提供了物质基础。
四、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1、建立了校院两级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建立巡视员制度,对实验教学过程及实验中心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或随机检查,并及时反馈意见,促进实验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实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学院一直坚持同行听课制度,实验中心主任和课程负责人都要定期随堂听课,了解教师指导实验情况、技术人员准备实验的情况,听取学生对实验教学管理、对实验教师的意见。实验教师也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建立网上学生评教系统,学生在学期末可以通过该系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本人的教学效果。
2、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和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制订了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等方面的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包括《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试剂管理办法》、《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大型和精密仪器管理办法》、《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常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准备和保障人员岗位职责》、《化学教学实验中心实验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北京化工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暂行规定》、《北京化工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等,并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以促进实验教学现代化管理,有效地保障实验教学安全、顺利的进行。实验仪器不仅面向学生进行课内外教学和开放,同时面向教师开放,提高设备利用率,发挥实验室整体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中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高水平的理论课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并吸收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验教学。建立新实验开发项目基金,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型实验,不断更新实验内容。积极引导教师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协会的科研活动以及各种学科竞赛,充分发挥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
篇9
比色皿用于放置待测样品,平时不用的时候被放在比色皿盒里。在使用比色皿之前,一定要让同学们看清楚比色皿的结构。如比色皿的四个侧面,有两个磨砂面和两个透光面。只能用手接触磨砂面,切记不可用手拿透光面,否则手上的油油渍等会对透光面造成污染,影响溶液对光的吸收,造成测量数据的误差。此外,将溶液倒在比色皿里面,溶液不要超过容器的四分之三,否则很容易溢到样品室内,造成样品室的金属腐蚀。另外,将比色皿放置到样品室里面之前,比色皿的外表面不能沾有溶液或者水分,若有,则用滤纸轻轻地吸干,然后才能放置进去。将比色皿放置到样品室内,一定要注意将透光面对准光路,否则得到的吸光度值是错误的。比色皿使用完毕,一定要将其清洗干净,否则长时间使用的话,有色溶液会吸附在内壁,造成色差,这也会给实验数据带来一定的误差。此外,比色皿属于易耗品,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被磕坏。在补充新的比色皿时,虽然不同的比色皿外表看起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溶液的厚度和色差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差别,导致不同批次买的比色皿测出来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更换比色皿时,最好同一个比色皿盒装的是同一批次买的比色皿。
1.2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
对于V-1200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要求从开机到结束,每次使用仪器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即使需要连续使用,中间也必须关机半个小时。测试完样品后,应仔细检查样品室内是否积存有溢出的溶液,经常擦拭样品室以防止废液对部件和光学元件的腐蚀。实验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盖好防尘罩,在样品室内放置干燥剂。仪器工作几个月或搬动后,要检查波长的精确性。长期不用仪器时,要注意环境、湿度,并保持仪器干燥。另外,仪器应进行定期校验,以确保仪器使用的准确性,并且一机一档,做好仪器的存档工作。
2分光光度计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2.1仪器数字显示不稳定
学生在测量样品吸光度时,有时会发现测量数字不稳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仪器预热时间不够、光电管暗盒内干燥剂失效、环境条件较差、220V交流电压不稳及仪器接地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其改善方法是,仪器开机预热20min以上,换干燥剂,改善工作环境,经常检查220V交流电源无突变现象,改善接地状态。另外,灯电源稳压、稳流性能不良,光斑打在光电管阴极面位置不佳,光电管损坏,微电流放大器电路板及数字表故障等都可造成仪器数字显示不稳定,检查并排除即可。另外,如果测试数据显示3.000,则可能的原因是拉杆没有拉到位,导致待测溶液没有对准光路系统。但是如果拉杆已经拉到位,反复检测还是显示为3.000,则是系统死机,只需要重新开机启动即可。
2.2钨灯坏
钨灯作为分光光度计的易耗品,在使用几年以后,会陆陆续续地坏掉。若仪器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再使用时,则需要检查钨灯是否损坏。由于机箱盖打开比较麻烦,根据以往经验,可以根据机器提供的一些数据和症状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开机正常,仪器自检也没有问题。但是在测样品吸光度时,发现数值始终为零。根据经验判断,很有可能是钨灯坏了。如果不确定的话,在打开仪器外壳之前,可以先在仪器后面仔细查看是否有灯光,如果没有,就可以进一步证实钨灯坏了。然后,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打开仪器外壳,拔下旧钨灯,换上新钨灯。在更换钨灯时,一定要注意先关闭电源。由于钨灯发出灯光非常强烈刺眼,所以,在打开电源之前,一定要用书籍或者其它物品挡住钨灯。挡住以后,打开电源,若钨灯亮,则说明是原先的钨灯坏了。更换新钨灯后,检测钨灯发出的光是否通过聚光镜反射到狭缝,若没有,则需要调整聚光镜的角度,直到聚光进入狭缝为止。机器重新安装完毕后,开启电源,等待机器自检完毕后,将比色皿内装好样品,放入样品室进行检测。若测得的吸光度显示正常,则表明钨灯已正常使用。
2.3光学系统出错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测试溶液的吸光度需要一束单色光通过待测溶液。为了产生一束单色光,需要从光源到聚光镜,以及单色器一整套光学系统(如图2所示)的共同作用。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最后的测试结果。由于实验室的空间有限,平时不使用仪器的时候,仪器被小心地存放在带有塑料泡沫的纸箱里面。本学期在准备分光光度计这个实验时,发现其中有两台仪器出现了异常。具体的症状如下:开机后,系统进行自检,但是自检的时候系统报错,显示波长无法校正。若按任意键进入操作界面时,发现人工进行波长校正也出现同样的报错信息。如果按“gotoλ”键试图改变波长,发现增加或者减少波长,最后显示的波长都是零。通过电话和厂家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初步估计是光学系统出现问题。打开机箱盖,发现聚光没有对准狭缝,通过调整聚光镜的角度,最终使聚光对准狭缝。但是装好机器以后,还是出现同样的错误信息。为什么仪器还不能正常使用?将一张白纸放在样品室,对准光路,发现运行良好的机器会在纸上显示一个绿色的光斑,表示光路可以正常地通过样品室。但是出现错误的机器却没有在纸上显示光斑,即单色光没有进入样品室。通过比较,得出这样的推断,即聚光进入了狭缝,但是没有产生单色光进入样品室。关闭电源,再次打开仪器外壳,并进一步打开单色器的子外壳,发现了真正的“秘密”。原来是产生单色光的光学系统被污染,镜片上出现很多霉点和灰尘。可以初步推断,尽管平时在仪器操作上非常小心,但是由于仪器一直放置在北面的房间,湿度相对较大,平时看不到的仪器内部已经被严重污染。为此,将光路里面的灰尘以及镜片上的污染小心清理干净,重新启动机器,发现通过了波长校正,测出来的数据准确性很好。通过这次故障的排除,对仪器的整个光学系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即如果出现波长无法校正的错误,可能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情况是钨灯发射出来的光通过聚光镜反射后,没有对准狭缝,也就是没有聚光进去。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由于在搬运机器过程中,聚光镜片的螺丝松动,发生位置偏移导致。另一种情况,也就是本文上面所描述的情况,即聚光虽然进入狭缝,但是由于产生单色光的镜片被污染,所以没有产生单色光。为了避免以上两种情况发生,以后再搬运机器的时候,尽可能地小心轻放,防止内部零件松动,并定期的检查整个光学系统,排除任何可能的光学污染。另外,在研究光学系统过程中,还请教了专业的物理老师,对单色光的产生及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篇10
1.2实验安全在线考试系统的内容完善
在建立起实验安全在线学习考试系统框架的基础上,中心进一步建立了化学实验安全考试科目。与化学实验安全考试科目相对应的化学实验安全考试题库,根据化学各二级学科自身专业特点,通过综合化学学院分析、物化、无机、有机等不同方向的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编制而成。化学实验安全考试题库规定为判断题和选择题两种类型,便于计算机判卷的需要。试题库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以适应不同院系本科生的需要。目前审核并分级后的题库共有考题约539道题,且题库内容处于不断更新中。
1.3实验安全在线考试系统的后期提升
该在线学习考试系统V5软件研发团队致力于软件现有功能的升级与新功能的开发,我们作为该考试系统的使用客户享有终生免费升级服务,如在半年内,软件便进行了在线论坛模块的开发与完善。如需增加同时在线考试的考员数量只需补充升级人数的差额经费即可实现,不需要重新更换软件版本。这不仅为考试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为考试系统面向更多专业考生的推广提供了可行空间。
2实验安全在线考试系统的应用
实验安全在线考试系统已经试用于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实验安全培训,以及化学、化工等院系学生共计600余名学生的实验前期安全教育。
3实验安全在线考试系统的评价
实验安全在线考试系统作为实验教学团队入职前期与学生实践前期的培训与考核的重要平台,在使用初期已见成效。教师对实验安全知识的全面掌握更能够引领学生进行安全、环保、科学的实验;学生对实验安全知识的充分了解更能够配合实验方案进行优化、绿色、低风险的实验。师生双方在实验前期通过在线实验安全知识的学习与考试,在实验实践中均能够更加稳妥地处理突发实验事故,有效地将事故可能导致的风险降至最低水平。
篇11
随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在学科层面的有效实施和落实,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目标。因此,实践类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的关注。化学实验中心作为我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基地,向全校化学工程、石油工程及机械制造等22个与化学相关的专业开设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对我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化学实验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
大学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等基础类化学实验和多门化学化工专业实验课程的统称。大学化学实验具有跨学科、跨专业、面广量大的特点。通过大学化学实验,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性质和应用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能够对化学现象获得感性认识,进而补充大学化学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的大学化学实验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这种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实验教学,其实验内容较为枯燥,多为验证性实验,无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针对这一现象,必须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深化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打破原有传统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我们提出了“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力求通过“模块化”方式将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合理地设置符合实际的新实验项目,将大学化学实验划分为“基本操作实验”、“综合性化学实验”及“探究性化学实验”三个模块。其中,“基本操作实验”重点关注学生基本实验技术的培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化学实验”则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渐进式地融合多元的化学知识,以综合实验为主;“探究性化学实验”则是提供实验条件,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实验方法和路线实现实验目标,以设计性化学实验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建立成熟有效的教学管理体制、深化实验课程考试改革、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促进实验室与学生科技活动相结合、构建化学实验中心对外交流的平台,实现化学实验中心信息的开放和交流。
二、简析国内外“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比较国外多所著名高校的教学模式,无论是通才式的美国教育还是专才式的德国教育,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而我国的教育多数都过于模式化,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活动过于枯燥,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在目前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下,这种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不断地改革。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模块化教学的思想已为职教界普遍接受。目前,“模块化”教学应用于化学实验课程还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已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缺乏一套成熟有效的教学体系和运行机制。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着力开展大学化学实验研究已经具备了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是整个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所以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等都要进行改革和调整,以下是“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中具体的改革内容和实施手段。
1.深化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依据“模块化”教学理论,深化大学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将大学化学实验内容划分为“基本操作实验”、“综合性化学实验”及“探究性化学实验”三个模块,每个教学模块都涵盖一定量的教学知识点,并且具有各自的教学重点。将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划分、归类和综合,合理地设置符合实际的新实验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操作实验”模块是学生必选的内容,因为它是其他模块学习的基础,而对于“综合性化学实验”模块和“探究性化学实验”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创造力。
2.深化大学化学实验考试改革,制订完整科学的实验成绩考核体系。以往的化学实验考核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及实验课堂上的表现及操作技能进行打分的,但这种实验成绩评定受到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多,不够科学和合理,尤其是进行“模块化”改革后,学生可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但是实验项目的难易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实验成绩评定上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根据实验内容实际,制订了一套完整科学的、适合“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大学化学实验成绩考核体系,对学生的成绩给出了公正的评定。
3.促进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展,深化“模块化”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新的实验体系的建立,对于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在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需要在大学化学实验“模块化”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地尝试,在新的实验体系下根据大学化学实验课程中实验模块各自的特点进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做到因人施教、因课施教。
4.加强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在“模块化”改革中,第三个模块为“探究性化学实验”,此模块是学生自主实验阶段,此阶段要求实验室的极大开放,为学生实验提供场地和实验条件,所以为保证“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实验的开放,但此时必须有相应的实验室开放管理体制与之配套。加强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开辟实验室开放的多种形式;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开放体系;建设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篇12
一、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基本能力,即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实验方法的能力。重“基础”而轻“创新”,虽然“基础”在整个化学实验中至关重要,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于“用”,只一味强调基础,必然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包括化学专业的教学强调以讲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教师多数只重视“怎么做”,而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学生也只是机械记忆、机械操作。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1.实验教学理念的更新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大学化学实验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实验教学理念应归纳为“立足学生,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和目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研究”、“探究式学习、实验”,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
2.实验管理制度的健全
为了更好地服务实验教学,应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有利于对学生的科学管理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一,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试剂管理,建立一系列从人员到设备的规章制度;第二,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实验教学,统一调配实验资源,从而实现实验资源有效利用率最大化。
3.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
以往实验内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弊端:第一,实验内容分散、重复;第二,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第三,实验项目的设置缺乏统筹安排。因此,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验内容急待优化,实验教学新体系急需建立。
(1)引进先进仪器,增加紧跟科学前沿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及时了解科学发展前沿,熟悉先进技术在大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2)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将知识及时转换为技能,让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创新,以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增加生活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根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验证到设计的原则,使大学化学实验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在更新、重组、融汇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4.实验教学方法的调整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1)在实验前检查学生预习报告,实验结束后检查记录的数据,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仪器安装是否规范、实验室是否恢复原貌等进行评分,创造一个严谨的实验教学环境。
(2)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网络课件、基本技能网络教学录像和实验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辅助组织教学,从而使学生可以体验当前实验条件下不能实现的实验项目,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开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开放实验室[3],允许学生在空闲或周末进入实验室,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研究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独立自主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评价手段是检验学生学习和实验情况的简捷而有效的手段,应加强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各个环节的考核,注重对实验素养的考察。考核方法可分为平时和期末两部分,从学生平时操作技能的评价,到实验文献查阅的方案设计情况,再到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从实验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基于以上的改革措施,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必将在学生能力培养上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加强实验室建设,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将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必然要求。
基金项目:黑龙江工程学院教改项目: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2084)
参考文献:
[1]严利,严宏东,蔡绍.高校实验教学的创新与保障[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70-171.
篇13
我们在以往学习国外化学实验教学方法时,大多是注重对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的学习,而对他们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不够,对于发达国家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知识点、教学课时以及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设计研究不够。国外的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是如何相得益彰的,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课培养学生逻辑实证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课程对学生进行国际标准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如何通过化学实验课来培养未来优秀的化学家,国外的学术机构(化学会)和实业界(化工企业和制药公司)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此外,还应该了解国外大学是如何评价学生从事化学实验工作能力的,包括他们怎样给学生化学实验课成绩,以及化学实验课成绩在学生专业能力综合评价中所占的比重如何。应该注意中外大学之间的化学实验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比较研究,这是以往引进教学资源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通过比较研究才可以发现我国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优点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哪里,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全面改革和创新。
(2)学习发达国家大学化学实验教材的编纂方法和处理教材中有关知识产权问题的方法。
由于化学实验教科书中采用了非常多的最新化学科研成果———化学科学理论和新技术,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时,国外发达国家教科书处理知识产权问题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教材还包括虚拟化学实验教学软件和化学实验电子教科书,我们应该学习国外电子教材的编纂技术以及他们是怎样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寓教于乐的。
(3)学习国外大学化学教学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和实验室文化。
引进化学实验教学资源还包括了解国外大学的化学教学实验室是怎样实现国际标准化的,他们是如何处理化学实验室环境问题的、他们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如何,以及应用了哪些新技术管理化学教学实验室。大学化学教学实验室的传统和实验室文化对于化学科学工作者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在了解和学习国外大学化学教学实验室的传统和实验室文化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化学实验室传统和实验室文化。
(4)学习国外大学培养化学实验课教师和化学教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经验。
现在高等学校的人才结构面临着有经验的、高素质的实验课教师和管理人员匮乏的问题。因此,教学资源的引进还应该包括学习国外大学对于优秀的化学实验课教师和具有高素质的实验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了解他们如何吸引这些人才终生从事这一职业。
(5)扩大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引进的地域范围。
应该引进更多不同国家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除以往引进资源较多的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以外,还应该注重引进韩国、新加坡、印度、挪威、丹麦、荷兰、芬兰、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使我国的大学化学教师对于全球大学的化学实验教学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引进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是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步骤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正在步入新的时期,实验教学改革是以开放为前提的,引进教学资源是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进、学习和借鉴国外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发挥化学实验课教师的积极性,教师要积极向自己任职学校的图书馆和国家科技图书出版机构推荐自己感兴趣的化学实验教科书、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技术专著和虚拟化学实验软件。在邀请国外学者来中国的大学访问时,要请他们讲一讲国外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情况;我国留学生和出国访问学者在回国时也应介绍一下国外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进展。同时,应该及时了解引进资源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映,了解社会对引进和借鉴国外实验教学资源前后培养的人才的能力评价如何。也希望有关大学化学教育的杂志能更多地发表介绍国外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文章和对于优秀化学实验教科书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