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外文化传播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仅交流渠道、交流方式和交流舞台逐渐增多扩大,而且传播手段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流方向之一,对外汉语教学在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如何掌握好中华文化的精髓,怎样理解并运用好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将我国文化兼容并包的精神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力,这对于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长久屹立于世界强国以及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无疑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在论述以上观点后,旨在研究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并希望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者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弘扬东方智慧,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中华文化的传播——兼容并包的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八个字只是简单的描绘,但不足以表述其特征。中华文化的特色可以概括出若干条,但其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应属兼容并包,或者可以说是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这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传播中表现得最为深刻:首先表现在中华文化非常善于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例如:印度的佛教在传入中国后,逐渐地被融合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并在中华文化中有了独特的意义,这对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许多学者和有识之士为了强大祖国、唤醒人民,不断努力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力求贯通中西学,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其次,中国作为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文化对东亚、东南亚以及欧洲的文明进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新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已不单纯是传授汉语知识的教学,而是一种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核心的交际语言的教学;如果要有效地、成功地实施这种教学,就必须首先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只有掌握了这种能力,才能成功地组织教学,有效地给学生传授这种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决不能把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解为在语言能力之外的一种辅助能力,尽管它包括了语言能力之外的其他能力,如:跨文化的心理能力、跨文化交际策略能力等等,但它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能力,并且其他所有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最后都要落实到语言的能力上。由此我们可以明确,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很难有效地、成功地实施对外汉语教学。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交际渠道的不同,交际可以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人们只注意到语言交际,却忽视了非语言交际行为。然而,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往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言语行为,其他则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在人际交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它是文化的重要反映,它在一切非语言交际行为中都要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去理解和体会,如果忽视了文化背景就很可能会发生误解。非语言交际包括:眼神、手势、身体动作、面部表情、服装打扮、身体的接触、谈话者之间的距离、时间观念等等。下面仅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非语言交际的跨文化对比。
1.沉默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沉默的态度和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中国人奉行“沉默是金”,常常用沉默来表示思考、慎重、默许和谦让等含义,然而英语国家的人对这种沉默态度感到很不习惯,在他们看来,沉默意味着轻视、不感兴趣等,因此他们在讲话或与人交谈时最忌讳沉默不语,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声的反应。而中国人则重视沉默在交谈中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有丰富的含义,有时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就笔者个人的经历来说,在国内的课堂上都是老师占主导地位,整节课下来基本都是老师在传授知识,学生只作为听众将老师所讲的内容记在本子上。而在国外的课堂上,学生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老师只讲重点部分,而其余大部分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前自己做好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基本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对于刚来国外读书的学生来说非常难以适应,因为我们习惯了当一个听众,而非侃侃而谈者。因此国外的课堂上就会出现整节课都是外国学生不停地发言,而中国学生一直保持沉默的两种极端差异,在外国学生的眼里,我们的这种沉默或许会被视为不积极上进的体现。了解这一情况之后,我们就必须清楚这种非语言交际的现象,到国外深造时,一定要多多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融入国外的课堂文化氛围中,改变沉默。
2.目光语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对方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目光语的功能极为丰富,但是它的使用也因文化而异,我们就需要掌握各个国家不同的目光语内涵,在去一个国家教学或交流前,做足准备工作,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在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社会交际的时候,相同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因此,深入了解造成这种差异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可以总结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民族心理、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不尽相同,因此要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交际双方就必须了解对方的文化特性以及非语言行为差异。而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更要不断培养文化适应力、提高文化差异敏感度、有意识的培养自身非语言行为的能力。例如,可以多了解非语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准则,以此来提高对不同非语言行为准则的敏感度;需恰当地使用非语言行为,来正确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多观察、多总结,对他人的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含义不要凭自身主观意识妄下定论;同时,在非语言交际过程中,不能为了照顾对方而丢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一定要做到兼顾双方,以使文化得到恰到好处的融合。
三、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孔子学院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汉语热”现象的出现,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散发出的深厚魅力。而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承汉语教学的载体,以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来命名的“孔子学院”就应运而生了。“孔子学院”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用以满足海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向其他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料、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众所周知,孔子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教育家,用“孔子学院”来标榜学汉语的教育机构则再合适不过了,而孔子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的推崇者,这也正是前文所提到的中华文化之精髓的来源。
近年来,全世界都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这其中不仅有文化的因素,自然也有经济动力,可以说,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蓬勃兴起,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已然占据了世界大格局的重要部分,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当今中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从世界各地来华工作的各领域工作人员蜂拥而至,而只有懂得汉语并熟悉中国的国情和民情者才能在中国更好地生活、工作下去。因此,许多国家的有识之士开始倡导本国学生和某些领域的工作人员学习汉语。同时,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中国已经成为各国留学生留学的首选之地。笔者就读的学院与美国的迈阿密大学和意大利的米兰大学有着合作关系,我们学院在这两所大学里创建了“孔子学院”,而每年都有一批批优秀的外国汉语学习者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我们的学院学习。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孔子学院”这一平台,向那里输送更多更好的对外汉语教师,将我们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四、结语
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应该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中华文化不仅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出夺目的光辉,而且必将在未来的世界文明中继续发光发热。作为炎黄子孙,每一个龙的传人都应该振奋民族精神,不断弘扬中华文化,肩负重大历史使命,为振兴中华与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由于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进行跨文化对比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不但可以揭示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怎样的异同,还可以增强人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这一领域,我们应该了解并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非语言交际行为中的不同含义,以此找到运用的最佳方法,进而减少不必要的交际冲突,来提高跨文化交际质量。对于想要成为对外汉语教师的我们,更要不断努力地学好中华文化知识,做跨文化交际的使者,提升自身素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而不懈拼搏。
参考文献:
[1]傅荆原.论中华文化之精魂[J].中华文化论坛,1997,(3).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3]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篇2
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汉语热”也迅速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渴望接触中国,渴望了解这个既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又拥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国家。汉语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在这个时出了它的最强音。
中国国家汉办主动顺应这一形势需要,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方针,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也大力培训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兴建孔子学院、开设“孔子课堂”。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汉语教学纳入了本国国民教育体系,越来越的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汉语这一中华文明的结晶,欣逢盛世。
研究表明,“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的存在”,刘先生也曾指出,“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教学要紧密结合语言教学”。可见,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个语言教学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教学的过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传播有重要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途径主要可以分为:专门的文化课和非专门的文化课。
一、通过专门的文化课来传播中国文化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进行中国文化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策略:
第一,选取合适的教材。从课程设计到独立授课,一名好的汉语教师扮演的其实是双重角色――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而课本则无异于剧本。在选取文化教材时,要注意教材的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教材也要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为学生安排不同程度的文化内容,例如,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应该选择表层的文化内容,在中级、高级阶段的教学中,应该选择一些深层的精神文化内容,逐渐让学生了解汉语的人文内涵;教材还要适合学生的年龄,例如,高中的学生可以选取内容更生动有趣的教材,大学的学生可以选取更有知识深度的教材。
第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授课过程中,只用语言进行讲述难免有枯燥、机械化之嫌,尤其是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语言水平尚浅,一些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不借助中介语的情况下很难向学生说明,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幻灯片播放、音频、视频、电影等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但能够使课堂有声有色,也更方便快捷,不易受到客观条件制约。可见,用直观手段,合理利用PPT、视频等现代教学技术,在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中很有必要。让学生看电影《孔子》,往往比单纯靠语言讲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反复讲解京剧的魅力和脸谱的含义,学生很难领悟,但如果教师带领学生一边看京剧的视频,一边加以讲解,学生就觉得容易理解多了。讲解中国的舞蹈,语言的描述很能让学生想象到中国传统舞蹈之美,但如果给学生看一次《千手观音》,相信他们一定会赞叹不已。
第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时,老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花了很长时间去解释费了汤圆,饺子,包子,馄饨之间有什么不同,学生还是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品尝一下这些可口的中国食物,或让他们亲手制作,学生就可以准确、有效地理解所学内容。此外,让文化实践走人课堂,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的趣味性超越了一般的课堂。比如,学习中国武术,老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打太极拳;讲解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穿上美丽的汉服,梳起中国古典仕女的发式,也可以找几件旗袍让学生换上,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服装的魅力。像中国结、剪纸、泥塑等操作性较强的传统文化艺术,更是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试一试。
第四,让学生在对比中巩固中国文化知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中外文化发生和接触和碰撞不可避免,“认识到自身文化和异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生存关系是参与文化交流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前提”,且“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语言文化交际的必备前提”而学生往往也会对汉语和他们的母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产生兴趣。让学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本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学生会比较有兴趣,也更容易掌握知识。比如,中国和韩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都有过中秋节的传统,但中国的中秋节有拜月的习俗,而韩国人在中秋节祭拜祖先,中国人中秋节吃月饼,韩国人吃松饼,等等。再比如,中国人特别喜欢龙,把龙视为吉祥的象征,而西方人却认为龙是凶恶的象征,中国的龙和西方的龙在外形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中外文化发生和接触和碰撞不可避免,而学生往往也会对汉语和他们的母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产生兴趣。
篇3
一、文化软权力化是文化传播力的实现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权力是一个关系范畴,它表示的不是某种实体,而是一种关系,一种非对等、不均衡的压迫性关系。而文化,按文化学者的一般性理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价值系统,带有某种实体色彩,属于实体范畴。由此可见,文化与权力分属于不同的范畴,二者绝不能等同。基于权力只存在于人(国家)与人(国家)之间的关系中,那么,文化只有进入到个人(一国)与他者(他国)关系中,才可能附带有权力的属性。
实际上,约瑟夫,奈是从权力资源即“无形的力量资源”的角度来界定文化(包括观念、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主要指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它是一种软权力资源(Soft power resource),以区别于软权力(soft power)本身。他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全球普及性和它为主宰国际行为规范而建立有利于自身的准则与制度的能力,都是它的重要的力量来源。”显然,文化本身并不等于软权力一诱导、吸引、劝服和同化他国的“吸纳力”,它并不能自动地“让他人(他国)想做你想要对方去做的事情”。对一个国家来说,要实现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影响国际事件的外交目标,首要的是让他国民众和国际社会认可、追随并分享到该国的文化价值观,即被对方民众所认同,并把对方同化,进而对对象国的对外决策施加影响,使对方按照该国的目标、意愿、意图或意志采取该国所预期的行动。对美国而言,就是“把他人转化为按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的人”。可见,控制权(包括对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和控制)是在这种文化“认同”和“同化”中得以实现的。一国的对外控制力一旦增强了,作为一种权力资源的该国文化也就转化为真正的权力。由此可见,对一国来说,只有当自己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在国际社会广为传布并为目标国民众所普遍接受和认同,其文化才变为真正的软权力,从而被软权力化。
文化之所以能转化为软权力,或者说,能够软权力化,首先是由文化这种软权力资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不同于硬权力资源的垄断性和排他性,扩散性和共享性是文化软权力资源的基本特性。硬权力资源如军事实力或更准确地说军备只要存在,即便不使用或充其量只需炫耀,也能给目标国施加一定的压力,因为军力优势的自然显露就可以给对方造成不定向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政治影响力即所谓的“国际威望”。而文化软权力资源是非垄断的,自然地倾向于对外扩散;而且,越是对外扩散和推广,其辐射力越强,其被认同、分享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潜在的软权力也就越强。借用培根对知识的论述,文化如同知识,“其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相反,“如果封闭或垄断一种文化,那么就不能使它构成‘软权力’的基本支柱。”不难看出,文化软权力资源的扩散性和共享性更能反映出国际关系本来就直接表现为交流、传播关系。正如美国国际关系学者艾克拉,爱里亚(Akira Iriye)从文化关系的角度解读国际关系时所言,国际关系就是“意识的共享与传递……记忆、思想、感情、生活方式、学术与艺术以及其他形式符号的交流。”正因如此,国际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关系在国际关系中日益凸显出来。
不过,文化的扩散性和共享性只是为文化软权力化提供了可能,而文化要真正转化为软权力,所必需的是文化传播力的推动。所谓文化传播力,就是推动一国文化向外传播,使其由民族文化“泛化”(普遍适用或普适化)为世界文化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文化软权力化就是文化对外传播力的实现。
在信息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大众媒介自然地成为文化传播力的象征。通常,对外文化传播通过两种途径来展开,一是人际传播(表现为各种跨国人际交往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一是大众传播(是指运用大众传媒对外传播文化信息)。相比而言,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无论就传播的深度还是广度,大众传播都要优于人际传播,因为大众传媒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的信息传输能使各种文化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展示和共享。实践也证明,大众传播媒介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媒介和载体,是推动对外文化传播最强大的动力。
基于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化软权力化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约瑟夫· 奈把大众媒介视为文化软权力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指出,“特别是文化、教育、大众媒介等方面,软权力的性质是无法用传统的地缘政治学来解释和评估。”在此,他把大众媒介当成了像文化一样的软权力资源来看待。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文化软权力化的过程最终归结为该国大众媒介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
二、文化软权力化是国家对外传播的战略目标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在2006年3月的一次会议上发言中指出了中国文化的严重“人超”状况。他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国的文化对外传播力不强。而文化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国家的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确实,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尽管我国拥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具备丰厚的文化软权力资源,但是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却不大,文化的软权力化程度还很低。之所以出现这种困局,除了在客观上信息传播技术手段还相对落后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在主观层面上我们尚缺乏必要的文化软权力化的战略规划,以及相应的制度(包括法律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
要想尽快改变这种文化软权力化程度低的局面,不仅仅在于实现对外传播物质技术手段上的飞跃,也不限于构建政府宣传控制与媒介专业约束之间良性互动、行之有效的对外传播机制,更为根本的是要确立起一种最能符合国家利益而一以贯之的对外传播战略目标。
文化的软权力化是在国家主导和控制下实现的,它具体落实到政府直接或间接从事的对外文化传播活动上,尤其体现在政府指导大众媒介向国际社会或目标国传播本国文化的行为中。在此,政府对大众媒介的指导根本性地集中在对外传播战略目标的确立上。
依国际关系学中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的理解,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权威”或威望并不取决于——起码不完全取决于——它的军事、经济实力等客观物质性因素,而是取决于国际间的社会性观念,即它同对象国或者说目标国之间所达成和构成的共有观念或所谓的“共识”(共有知识),它是由主观的文化观念(结构或模式)社会地建构起来的。具体来说,如果它同对方共享一种积极的合作性观念,那它们彼此就会把对方当朋友看待;而如果它同对方共享一种中性的竞争性观念乃至消极的敌对性(冲突性或对抗性)观念,那它们彼此就把对方当竞争对手乃至敌人看待。由此可见,在国际社会中,每一个国家的身份都归属于集体中的身份,是集体认同(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的产物。
进一步说,建构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包括最高意义上的安全利益)源于国家身份”依赖于自我身份认同。一国是在确立了自我身份之后,才相应地界定和选择自身利益,确定其利益的范围、程度和数量。可见,就像国家身份,国家“利益也不是‘自在地’存在那里等待被发现,而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起来的”,或者说,是从与他国共同缔结的国际社会中学习的结果。最终,国家行为又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依照自身的身份和利益相应地采取与之相符的行动。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家身份、国家利益还是国家行为都是由文化观念所建构的,都是在“集体预期(或期望)”中完成的。作为国际社会中的成员,每一个国家都是从共有的文化观念中首先获知自己是谁,进而知道最需要什么,最后懂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从上可以看出,对一个国家来说,对外文化传播的战略目标应当是:制造和供给“共有观念(文化)”,从而引导和规范相关国家确立其国家身份,定义其国家利益(包括国家安全),支配其国家行为,最终达到在文化观念上影响和控制目标国的目的。
从上述意义上说,文化软权力化的大众传播策略首要关注的是,运用大众媒介向国际社会提供“共有观念(文化)”。为此,一国的大众媒介要积极地通过对外传播力促本民族文化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和认同,从而提升和转化为相关国家共享的、作为共有观念的国际文化乃至世界文化。
篇4
一、文化软权力化是文化传播力的实现
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权力是一个关系范畴,它表示的不是某种实体,而是一种关系,一种非对等、不均衡的压迫性关系。而文化,按文化学者的一般性理解,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价值系统,带有某种实体色彩,属于实体范畴。由此可见,文化与权力分属于不同的范畴,二者绝不能等同。基于权力只存在于人(国家)与人(国家)之间的关系中,那么,文化只有进入到个人(一国)与他者(他国)关系中,才可能附带有权力的属性。
实际上,约瑟夫,奈是从权力资源即“无形的力量资源”的角度来界定文化(包括观念、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主要指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它是一种软权力资源(Softpowerresource),以区别于软权力(softpower)本身。他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全球普及性和它为主宰国际行为规范而建立有利于自身的准则与制度的能力,都是它的重要的力量来源。”显然,文化本身并不等于软权力一诱导、吸引、劝服和同化他国的“吸纳力”,它并不能自动地“让他人(他国)想做你想要对方去做的事情”。对一个国家来说,要实现在国际舞台上控制他国、影响国际事件的外交目标,首要的是让他国民众和国际社会认可、追随并分享到该国的文化价值观,即被对方民众所认同,并把对方同化,进而对对象国的对外决策施加影响,使对方按照该国的目标、意愿、意图或意志采取该国所预期的行动。对美国而言,就是“把他人转化为按美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的人”。可见,控制权(包括对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和控制)是在这种文化“认同”和“同化”中得以实现的。一国的对外控制力一旦增强了,作为一种权力资源的该国文化也就转化为真正的权力。由此可见,对一国来说,只有当自己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在国际社会广为传布并为目标国民众所普遍接受和认同,其文化才变为真正的软权力,从而被软权力化。
文化之所以能转化为软权力,或者说,能够软权力化,首先是由文化这种软权力资源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不同于硬权力资源的垄断性和排他性,扩散性和共享性是文化软权力资源的基本特性。硬权力资源如军事实力或更准确地说军备只要存在,即便不使用或充其量只需炫耀,也能给目标国施加一定的压力,因为军力优势的自然显露就可以给对方造成不定向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政治影响力即所谓的“国际威望”。而文化软权力资源是非垄断的,自然地倾向于对外扩散;而且,越是对外扩散和推广,其辐射力越强,其被认同、分享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潜在的软权力也就越强。借用培根对知识的论述,文化如同知识,“其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相反,“如果封闭或垄断一种文化,那么就不能使它构成‘软权力’的基本支柱。”不难看出,文化软权力资源的扩散性和共享性更能反映出国际关系本来就直接表现为交流、传播关系。正如美国国际关系学者艾克拉,爱里亚(AkiraIriye)从文化关系的角度解读国际关系时所言,国际关系就是“意识的共享与传递……记忆、思想、感情、生活方式、学术与艺术以及其他形式符号的交流。”正因如此,国际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关系在国际关系中日益凸显出来。
不过,文化的扩散性和共享性只是为文化软权力化提供了可能,而文化要真正转化为软权力,所必需的是文化传播力的推动。所谓文化传播力,就是推动一国文化向外传播,使其由民族文化“泛化”(普遍适用或普适化)为世界文化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文化软权力化就是文化对外传播力的实现。
在信息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大众媒介自然地成为文化传播力的象征。通常,对外文化传播通过两种途径来展开,一是人际传播(表现为各种跨国人际交往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一是大众传播(是指运用大众传媒对外传播文化信息)。相比而言,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无论就传播的深度还是广度,大众传播都要优于人际传播,因为大众传媒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的信息传输能使各种文化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展示和共享。实践也证明,大众传播媒介是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媒介和载体,是推动对外文化传播最强大的动力。
基于大众传播媒介在文化软权力化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约瑟夫·奈把大众媒介视为文化软权力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指出,“特别是文化、教育、大众媒介等方面,软权力的性质是无法用传统的地缘政治学来解释和评估。”在此,他把大众媒介当成了像文化一样的软权力资源来看待。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文化软权力化的过程最终归结为该国大众媒介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
二、文化软权力化是国家对外传播的战略目标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在2006年3月的一次会议上发言中指出了中国文化的严重“人超”状况。他认为,这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国的文化对外传播力不强。而文化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国家的强大才有持续的力量。确实,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尽管我国拥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具备丰厚的文化软权力资源,但是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和影响力却不大,文化的软权力化程度还很低。之所以出现这种困局,除了在客观上信息传播技术手段还相对落后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在主观层面上我们尚缺乏必要的文化软权力化的战略规划,以及相应的制度(包括法律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
要想尽快改变这种文化软权力化程度低的局面,不仅仅在于实现对外传播物质技术手段上的飞跃,也不限于构建政府宣传控制与媒介专业约束之间良性互动、行之有效的对外传播机制,更为根本的是要确立起一种最能符合国家利益而一以贯之的对外传播战略目标。
文化的软权力化是在国家主导和控制下实现的,它具体落实到政府直接或间接从事的对外文化传播活动上,尤其体现在政府指导大众媒介向国际社会或目标国传播本国文化的行为中。在此,政府对大众媒介的指导根本性地集中在对外传播战略目标的确立上。
依国际关系学中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的理解,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权威”或威望并不取决于——起码不完全取决于——它的军事、经济实力等客观物质性因素,而是取决于国际间的社会性观念,即它同对象国或者说目标国之间所达成和构成的共有观念或所谓的“共识”(共有知识),它是由主观的文化观念(结构或模式)社会地建构起来的。具体来说,如果它同对方共享一种积极的合作性观念,那它们彼此就会把对方当朋友看待;而如果它同对方共享一种中性的竞争性观念乃至消极的敌对性(冲突性或对抗性)观念,那它们彼此就把对方当竞争对手乃至敌人看待。由此可见,在国际社会中,每一个国家的身份都归属于集体中的身份,是集体认同(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的产物。
进一步说,建构主义认为,“国家利益(包括最高意义上的安全利益)源于国家身份”依赖于自我身份认同。一国是在确立了自我身份之后,才相应地界定和选择自身利益,确定其利益的范围、程度和数量。可见,就像国家身份,国家“利益也不是‘自在地’存在那里等待被发现,而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起来的”,或者说,是从与他国共同缔结的国际社会中学习的结果。最终,国家行为又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依照自身的身份和利益相应地采取与之相符的行动。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家身份、国家利益还是国家行为都是由文化观念所建构的,都是在“集体预期(或期望)”中完成的。作为国际社会中的成员,每一个国家都是从共有的文化观念中首先获知自己是谁,进而知道最需要什么,最后懂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从上可以看出,对一个国家来说,对外文化传播的战略目标应当是:制造和供给“共有观念(文化)”,从而引导和规范相关国家确立其国家身份,定义其国家利益(包括国家安全),支配其国家行为,最终达到在文化观念上影响和控制目标国的目的。
从上述意义上说,文化软权力化的大众传播策略首要关注的是,运用大众媒介向国际社会提供“共有观念(文化)”。为此,一国的大众媒介要积极地通过对外传播力促本民族文化为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和认同,从而提升和转化为相关国家共享的、作为共有观念的国际文化乃至世界文化。
篇5
一、中西药文化差异概述
中药产品国际化过程是一种跨文化的经济活动,不同国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多数受其本国文化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人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人门而问讳。”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中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之前了解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中西药是在各自不同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
首先,我们现在服用的中药,无论是中成药还是医生开的汤剂,绝大部分都是复方,一种中药往往含有千百个化学成分,而一个化学成分又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这些因素合起来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若以单一化学成分来说明某一中药的功效,无论是单味还是复方,十分困难。而西药则由单一的或有限的几个化合物单体组成,对于药物的有效成分要求一清二楚。因此,中药趋向于经验治病,而西药则更注重相关数据和实验的支持。
其次,中医药从整体上看问题,重宏观,重归纳,辩证论治。这主要表现在中药“标本兼治”上。中药文化中的治病不仅仅只是消除病症,更多时候重视的是人体的整体调理和平衡,如果阴阳、五行等方面失去了平衡的话就会导致人体各种疾病的产生。相对于中药来说,西药则着手于消除眼见和实在发生病变的人体部位的疾病,具有相当高的选择性和转移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西药善于“治标”,因为只是治标,因此西药的疗程相对中药来说比较快。
再次,从哲学体系上说,中医药奉行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朴素辩证唯物论,而西医药则是机械唯物论。如果说西医西药是西方人长期以来的哲学和实践的技术产物的话,那么,中医中药则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传统人学的对外仿生思维和实践的技术产物。
最后,中医药讲究药食同源,而西医药学则将药食截然分开。中医药学认为人体不平衡即为病,而西医药仅承认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的改变才是病。中药用以调理人体平衡,而西药用于改变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
通过以上阐述,我们已经明确中西药各自蕴含的文化,那么中药文化究竟有何优势呢?
一是深厚的历史背景。中药从起源到如今,有着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背景。从夏商西周形成雏形,到秦汉、隋唐,两宋、明清达到发展,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且并未曾中断。这样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罕见的。中国传统医药学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经过了与近代医药文化的撞击、对抗到结合,也注意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营养,遂出现了中西汇通合纂的探索。
二是中医以整体恒动观为指导,把“人”、“病”、“症”统一起来;把生物、心理、社会统一起来,这一思想带有方向性意义。近年来,多学科研究的发展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中医整体恒动观的科学实质,认为中医学含有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动态性等原则。
二、中西药文化差异及文化传播对中药产品国际化的影响
为何中药在国外屡遇红灯?除了中药本身存在标准缺乏而导致鱼龙混杂问题外,近年来的重要原因是西方对中药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对中药产品国际化影响很大。
首先,中药和中医一样,都有着极其浓厚的中国传统特色和深厚文化,如中医中就有经络和穴道,而中药中就有着“毒药非毒,只要用法用量合理”等说法。这些都是用现代西方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因为东西方文化不同,中药文化中就蕴含有一定程度的东方宗教文化,多少带有点神秘色彩,但西方文化则注重实证,以可见得到的东西和实验为准。比如经络、穴道、毒药能人药等等,用西方药学观点而言,是根本看不见也行不通的。因此从一开始,西方人就带着“巫医巫药”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中药,多数外国人认为中医药是一种很玄妙并不能用科学解释的东西。
其次,中西药质量标准之间的分歧是中药进人国际市场障碍之一。西方的药品标准都是针对西药的,成分是什么、含量是多少、发生作用的机理是怎样的,都要求有清楚的数据显示,这是因为西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证、重视实验和数据。但这些要求对中药来说却很难实现,我国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中医药方法,主要靠控制品种来源、产地、生长年期、采收加工、炮制、贮存以及外观和一些简单理化鉴定对中药材进行质量评估。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仍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不同国家因其医药文化的不同而制定了不同的药物质量标准,我国中药产品因为达不到标准而被拒之门外的事情屡见不鲜。
最后,中西药文化的差异在解说药物成分方面也造成了不利影响。西药受西药文化注重实证与分析的影响,讲究药物有效成分,对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一定要有准确的数据说明或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来证明,这些在西药说明书上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中药讲究的是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和药物的炮制,一种中药往往含有千百个化学成分,而一个化学成分又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这些因素合起来的作用机制十分复杂。若以单一化学成分来说明某一中药的功效,无论是单味还是复方,显然是不合理的,大多数中药的药性、功效及药理作用,并不能以单体化学成分所代表。如广东著名的地道药何首乌,生何首乌本身含有蕙酿类成分,长期滥服确实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伤,但我国通过选用其块根,用黑豆汁反复炖蒸,经过炮制,其有毒成分已被去除,成为“制首乌”,能补肾固肝、益精乌须,是一种滋补良药。但这些很难向外国消费者说清楚,并得到他们的认同。
从中药产品出口的角度看,得不到消费者认同的中药产品很难走出国门,因此中西药文化差异带给中药对外贸易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
在了解文化差异对中药产品国际化影响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探讨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广东中药出口的一大特点是出口市场集中在香港、日本、美国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上半年对上述4个国家和地区合计出口5787.8万美元,占广东中药出口总值的85.8%;其中,对香港出口4139.2万美元,增长34.3%,占出口总值的61.3%。为什么广东中药出口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香港等地区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受我国中药文化影响较深,尤其是香港与广东一衣带水,文化同源。香港民众对中药的认知与接受程度丝毫不比广东人差。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汉药在这些国家深受欢迎。
由此可见,中药文化对中药产品的对外贸易来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接受了中药文化,那么就等同于接受了中药产品,这样中药产品进人该国家便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对外贸易是跨越文化、种族、国界的经济活动,各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是受文化背景制约的。对于中药这一特殊商品来说,因其蕴含着丰富深厚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内涵,因此在让国外消费者接受中药之前,首先要让他们接受中药文化。换句话说,实现中药产品国际化,中药文化首先要国际化。这就需要跨越文化障碍,加强中药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只有通过文化传播,不断地增进文化认同,促进相互理解,才能消除文化差异带给中药产品国际化的消极影响。
三、我国中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
1.我国中药文化的传播现状
从古自今,我国的中药文化传播一直没有停止过,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第一,我国各级政府积极参与中药文化的传播活动。比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科技部2006年7月17日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该计划包括6项优先领域和重点内容,其中的第五项内容是“推进中医药知识的传播”。2006年1月,广东省率先在全国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2006年3月制定了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其中第五项任务是“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这为广东省的中药文化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中药文化传播中学术机构和团体(包括大学)的作用明显。比如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宣传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广州中医药大学多次派专家参加东南亚地区的亚细安中医药大会,并于1989年发起成立了穗台港澳中医中药界联谊会,是把广州、澳门、香港、台湾的中医药界人联系起来的学术团体。
第三,中药文化传播的主渠道是书籍、刊物、媒体。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成的《本草纲目》1596年首次刊行,17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存最早的中医药期刊,是民国11年(1920年)由广东赞育医社出版的《赞育月刊》。1955年创刊的《中国中药杂志》则是我国现存创刊最早的中药学术性刊物,该刊物与其它学术期刊在传播现代中药学术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中医药报》等报刊、《时珍国医国药》等网站则实时传播现代中药文化的最新进展和变化。
第四,中药企业在中药文化传播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我国众多的中药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无论是产品广告的国际宣传、还是国内外企业的合资合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中药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中药文化的有效传播,比如广州的“陈李济药厂中药历史博物馆”和广州白云山和黄中药公司的“神农草堂”等等。
第五,中药文化传播中的中外民间交流源远流长。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和香港的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中药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很受欢迎。
2.我国中药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中药文化传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发展我国中药产业问题上,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讨论大多从中药产品的技术、质量和标准上做文章,或从绿色贸易壁垒人手,还有的是从中药产品的现代化、国际化角度讨论问题。但唯独中药文化传播问题鲜有人提起,就算是提及,也是在文章中草草带过,没有深人的研究。
第二,中药文化传播过程中欠缺中西药文化的结合。中药是我国的国粹,中国人相信中药是因为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相反,外国消费者、尤其是西方消费者很难接受中药,因为他们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我们应该在中西药文化中寻找共同点,或合理地弥合它们的差异。一味地对外宣传中药的优势和西药的劣势,只会使国外消费者对中药更加反感。
第三,中药文化传播过程中缺乏具有影响力的中药品牌。产品的品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因为品牌不仅包含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还包括产品的文化内涵,好的中药品牌会在中药文化传播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的中药老字号必须重视塑造强有力的产品品牌,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中药文化传播氛围,加速我国中药产品的国际化进程。
第四,中药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标准障碍。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西方国家要求对中药的药理药性有精确和可信度高的药理药性报告,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药企业达不到这一要求。目前我国中药包含植物、动物、矿物等多种成分,企业很难提交精确的药检报告通过欧美等国的审核,进而导致中药不能作为药品进人国际市场并合法销售。
四、推进中药文化传播、加快中药产品国际化的十大措施
1.
提高对中药文化传播、中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是推进中药文化传播的首要措施。目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等等都没有认识到中药文化传播对中药产品国际化的重要作用。如果说中药产品国际化需要软硬两种条件的话,那么中药文化的海外传播就是中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软条件,缺少这一条件支撑的硬条件本身(如产品质量、成分确定、疗效稳定、产品成本等等)很难有所作为。
2.发挥中药自身优势,强化中药文化建设,扩大中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药最大的特点和优势是除了治病之外,还能起到保健和养生的功效,这与国际上刮起的草药保健热不谋而合。既然如此,何不借此机遇强化中药文化建设呢?我们应该以中药文化为载体,结合中药的特点和优势,挖掘中药几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培育国际知名中药品牌,不断地传播和演绎中药文化,为中药产品国际化铺路搭桥。
3.组织中药和语言学科领域的专家联合攻关,消除中药文化传播的语言障碍。语言是彼此沟通的桥梁,中药有很多专业名词如阴阳平衡、归经等等较难理解。如何用外文通俗易懂地阐释中药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对此,可以组织中医药专家学者统一进行整理、编写,然后再让研究外文的专家们来翻译,英译名的选择应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强调规范、通俗,适合西方思维习惯,以便于交流。
4.合理利用传媒力最传播中药文化。在利用各种媒介(图书、报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等)传播中药文化时,要注重适度、合理、可信的原则,做好受众定位、受众调查和市场预测,了解目标人群的需求,合理使用中外文,力争中药文化进人西方主流社会。比如对名药、名方、名医、成功的治疗病例进行系列介绍等等。
5.建立、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信息网,借助网络技术大力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中药文化。传统文化大多处于封闭状态而独立发展起来,与外界文化信息较少交流。而有生命力的文化应该是开放的文化。当今互联网已成为“第四媒体”。作为开放性的媒体,它使全球成为一个共时性的超越国界的整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面对的是整个世界。
6.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在中药文化传播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对中药文化传播工作要进行总体的策划、组织和安排。其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利用一切机会向各国政府有关机构宣传介绍我国的中药管理、生产、中医考核等各种制度以及各种标准。再次,建立中外政府相关部门定期会话、交流、协商机制。最后,政府还可以成立专项基金,借助国内外的捐助,加速中药文化的对外传播。
7.积极开展中药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推进中药文化对外传播。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共同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宣传我国中药传统理论,普及中药知识,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可借鉴国外药物研究成功经验,掌握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规定和要求及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丰富中药文化的科技含量。
8.联手港澳,构建中药文化传播平台。广东、香港、澳门一衣带水,文化同源。广东与香港不仅在血缘上、历史文化上有较深的渊源,而且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格局,经济上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为两地在更深层次上的中药文化传播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香港是国际金融、会议、展览、旅游中心,市场体系健全,法治完善,资讯发达,经济国际化程度高且熟悉西方文化,为中药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篇6
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汉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最佳的机会。北京奥运会的魅力不在于开闭幕式的精彩,也不局限于鸟巢、水立方等建筑,而是多主题、多视角,立体鲜活地展现了传统中国的文化、当代中国的风貌与开放中国的胸襟。对于中国而言,经济腾飞固然重要,文化复兴更加意义深远,后奥运时代我们应更好地落实“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据
统计,全世界有3000万人正在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全球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一方面表明汉语作为一种世界语言和商业语言的重要性正在增加;另一方面,对汉语文化价值的认识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目前,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依然局限在眼界所到的层次,虽然每年到中国的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选手的语言能力越来越强,但是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能够认知的人并不占多数,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肤浅了解来自有限的影视作品或其他大众传媒。汉语作为文化的有力载体,应当利用全球“汉语热”的契机扭转这一局面。世界范围内,懂汉语的人占很小比例,利用母语了解汉语文化成为中西文化的桥梁,承载中华文明的典籍的翻译影响日益深远。
2.典籍承载的汉语文化
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文明千百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念及其独特表达方式。古希腊罗马的文明传统与古犹太教一基督教传统,经现代转型合力打造出了强大无比的现代西方文明。中国文明传统由于近代救亡情势的危急而被拦腰斩断,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被搁置乃至误导,没有文化支撑的文明力量不仅捉襟见肘、后劲乏力且难以持久。
中国文化传统与当代文化潮流的结合点,在于中国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思想中那些至大至刚的人格独立精神与担当社会责任、天下道义的道德负责精神,这种精神作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与全球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的社会潮流非但不抵触,而是非常合拍。同样,中国道家思想中追求个体自由、生态和谐的精神智慧,佛教众生平等、空明淡泊的生活方式,均与当代环境保护主义、生态神学等人文、宗教思想合拍,同样是参与全球文化对话与交流的文化基点。中国文化向全世界贡献出孔子、老子、墨子、孟子、庄子、司马迁等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著述家,这些伟大人物不仅与同一历史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教与犹太教的先知们并驾齐驱,且过之,至今仍是人文智慧和生态智慧不可企及的最高典范。
3.典籍翻译的现状
世界文化交流本该是双向的输人与输出,交流的双方是互为主客体,以双方各自对对方的需要为基础,以双方各自对这种需要的意识为前提。然而,过去的中外文化交流并不是这样。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大约有3.5万种古典书籍,但时至今日翻译成外文的只有千分之二左右(黄中习,2007)。21世纪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合流的世纪,而且应当是从“以西方文化为主流”转向“以东方文化为主流”的世纪。马祖毅、刘重德、楚至大、许渊冲、黄新渠、汪榕培、郭著章、王宏印、潘文国、卓振英和黄国文等国内学者的有关著作与译著丰富了典籍翻译这一尚未完全开发的领域。然而,典籍翻译依然是我国文化传播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从总体来说,还没有有计划地、系统地、全面地通过我国自己的译者向国外的读者译介。
4.典籍翻译与传播的途径
跨文化传播学可以为典籍翻译提供许多理论的支持,我们在研究接受美学的时候,会讲到“接受视阈”和“前理解”的问题。任何人在接受外来文化的时候,都会基于他们的本土文化的“前理解”。实践证明,总是那些与本土文化相近的外来文化和理论最容易被本土文化所接受,对中国人是如此,对外国人也是如此。
篇7
1851年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海德公园附近建成了一座梦幻般的水晶宫殿,里面陈列了当时令人瞩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之后160天,这座宫殿共吸引了630万人次前来参观这个盛大的展览。这就是被后人公认为标志着工业时代到来的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158年后的今天,上海正积极地为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而紧张筹备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如今的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展现人类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一个世界超级沟通盛会,预计将会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参展并吸引7000万参观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个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从1851年到今天的40多届世博会上,人们带着各自先进的展品和美好的愿望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交流,支撑着这个盛大聚会的原动力就是人类对于沟通的渴望。在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在交流中互相认知,在沟通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存。世界各国独特的文化汇聚于此,进行交流、沟通与协作,极大促进了全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彰显了世博会的真正价值。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迥然差异,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沟壑。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曾经这样感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了。”这就直接反映了当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们互相沟通理解、实现和平共处呢?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新平台。
二、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一)世博会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尤其是跨文化的传播,也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补充。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对外交流就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鉴真东渡日本把中国古老的文明传播到了周边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了西方,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尤其是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沟通和协作,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人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关注与研究也随之日益加深。各类专著、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等都标志着我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内涵、规律、意义及其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一次盛大的全球展览会,它用一个主题将几千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问题,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二)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里,传统世博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是,越是全球化就越发凸显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这也是世博会作为一个传统会展能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不难想象,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社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展示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样的独特体验是无法用网络和屏幕来替代的。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它跨越了文化之间的鸿沟,用共同的理念和主题以引起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鸣,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其独特的跨文化传播的巨大优势。世博会给了普通人一个独特的机会去亲身体验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更好的沟通与合作。鉴于此,我们要利用全球聚焦中国这个历史机遇向世界准确地介绍中国,尤其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把这个传统告知世界,在互相尊重、交流和沟通中实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
(三)世博会具有塑造国家形象和展现民族文化的价值
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打造和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难得的机遇。相关数据表明:“凡是举办过这两大活动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都大大受益于此。”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改善国家形象、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众所周知,日本正是凭借多次举办世博会和奥运会使得国家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复苏,大批日本企业也借此走向了世界舞台。同时,世博会推动了日本重新确立其民族文化,也成为其确立大国地位的巨大动力。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设想未来城市生活的平台。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塑造并传达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文化,塑造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勇气、自强不息的志气、厚德载物的大气”,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世博会促进跨文化传播的规律
现代世博会蕴涵了丰富的展览、表演和互动等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型活动的鲜明特征:
1.文化性。一百多年来,世博会已经由最初展示先进工业产品演变为展示各国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成果的综合舞台,而世博会的核心价值直未变,这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才是真正支撑起世博会的核心要素”l6j。历届世博会都有大量的文化活动,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预计总量更是达到2万场左右。举办期间,世博会将是全球文化活动的中心,各种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经过交流、摩擦、沟通与渗透,最终达到理解、交融和共存。归根结底,世博会传播的核心内容还是文化。
2.长效性。世博会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盛会。奥运会虽能吸引全世界人民目光的集中关注,但举办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时间较短。世博会的举办时间则长达半年之久,目标是“吸引7000万人次的中外观众,平均每天参观者的人数高达40万左右,其影响力和辐射面是空前巨大的”。与此同时,还会有大量来自全世界的记者参与新闻报道,我们更应该利用这个媒体集中且长期关注的时刻,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世博背景、世博理念、世博人物等不同角度挖掘上海和中国的文化,用灵活生动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家形象。
3.参与性。世博会与奥运会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奥运会是以观众被动观看比赛为核心,而世博会是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参观者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亲身感受。传播学的理论表明,人际传播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其他媒体形式,而世博会正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亲身体验的人际传播形式来发挥其巨大影响力的。现代世博会重在参与、互动和交流,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让参观者主动参与进来,从而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增强了人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意识和积极性。
四、利用上海世博会有效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理念是:“传承世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这一理念与我国提倡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往战略一脉相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积极弘扬中华文化、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呢?
(一)增加对文化重要性的理解
世博会的交流实际上是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而文化则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其中有共通、理解和包容,也有差异、误解和冲突。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构成其他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础,相反,文化上的误解则会造成一切交往的障碍。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被外来文化征服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是那种文化的俘虏,反而会认为自己拥有了那种文化,这就是文化强大的渗透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一书中说:“中国不会构成冷战时期苏联的那种挑战,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利而削弱别国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
这个学说就是思想观念,就是文化。可见,思想与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根本性的凝聚和推进作用,而世博会就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论坛、文艺表演活动准确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阐释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把传统文化转变为国家竞争力。
(二)增强文化差异意识,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协助各国做好参展工作
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人口、地理等各不相同,导致了每个国家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说风俗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宗教法律以及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但是,文化具有独特的多样性,不同的文化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尊重、相互补充。如果每个民族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评判标准等去进行对外交往,那么对异质文化就会产生不自觉的排斥。
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克服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既要消除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恐惧感,也要消除对异质文化的抗拒性,认同其他文化存在的价值。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我们要面对有史以来最为多元的文化和观众,我们对于他们应该给予高度信任,同时也要增强自信,消除文化距离和文化震惊,正确理解参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高效、准确地协助他们做好参展工作,这对于办好一届世博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对外文化交往中存在着巨大的“逆差”。正如赵启正在2006年跨文化传播论坛上所言:200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图书版权多达4068种,而输出的只有14种;从英国进口的有2030种,输出的只有l6种。电影方面,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的影片多达4332部,其中,美国几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国出口的影片可以说屈指可数。在服装、动漫、电视剧等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赤字”问题。《圣经》中黄金法则“treatothe~thewayyouwanttobefeated.”不仅基督徒熟悉,而且几乎是传遍了全世界。而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理念,比西方人的这个黄金法则要早几百年,却未能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这些事实和数据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不够的,与文化的内涵是不成正比的,我们还没有能够真正激活中华文化,没有诠释好我们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来增强中华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定期在国外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华文化展、论坛、文化节、文化年等系列活动;要增加媒体对文化活动的关注,给予更广泛的宣传和报道,推动一些优秀的文化艺术能广泛传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就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同样是这样一个舞台,届时会有更多的文化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巨大魅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中华文化的演绎力、创新力和表现力。
(四)跨越文化差异。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
篇8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启恒分别从“传播是影响社会进步的核心元素之一、互联网――变革传播方式的伟大科技创新、网络传播、网络时代的公民文化素养”等方面阐述了互联网的缘起、成长和逐渐成为传播领域主角的过程和精彩案例。她强调,网络信息社会必将在我国传播事业身上加盖鲜明的时代标记,而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将长期比翼双飞,互相补充,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本次研讨会论文集共收集82篇文章,其中14篇是以互联网作为主题的,内容涉及网络传播的方方面面。那些不是以互联网作为主题的,但其内文中也有很多包含网络传播的章节,仔细阅读之后发现,这些学者观察细腻,资料详实,观点不乏新颖和独到之处。
网络时代国际传播的新特征
美国是世界传媒产业大国,也是互联网的发源地,现在全球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他们有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新闻网站,被人认为是世界传媒的风向标。他们有很强势的话语权,利用其在互联网上信息传播中的支配地位对别国进行文化渗透。近年来在媒体的“融合与渗透”方面美国动作最大。《融合与渗透:网络时代国际传播的新特征和我们的机遇》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主编助理邓建国演讲的主题,也是本次研讨会优秀论文之一。
邓建国指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新闻媒体、电信公司以及信息产业间的跨媒体和跨地域经营等媒体融合实践已经很普遍。1996年,美国政府颁布了新的电信法,为以上融合提供了几乎是百年一遇的好机会。2003年6月2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宣布放松其对报纸和电视台所有权的限制,允许同一媒体集团同时拥有一家报纸和一家电视台,为媒体融合注入了新的动力。2000年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世纪并购使美国的媒体融合达到。到2008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以及加拿大的汤姆森公司收购英国路透社,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世界传媒界不可逆转的趋势。
媒体融合极大地增强了西方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目前,8个世界媒体巨头(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迪斯尼、维亚康姆、通用电气、威望迪一环球、索尼和贝塔斯曼)的收入超过了所有南太平洋各国的GDP总额。美国学者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则预测,在不久的将来,5-8个巨型媒介公司将统治美国信息市场,50-80个媒介巨头则将统治全球信息市场。这无疑将使全球笼罩在西方媒体的舆论环境下,给其他国家的国际传播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技术推进着公民报道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精神本质是自由。每个人获取信息和提供信息的权利都可以通过技术的途径实现。Web2.0技术所推动的新闻信息的传播进程呈现的形态演进路线是:传统媒体垄断的新闻信息传播将因公众的参与而走向媒体与公众共同运营的新闻信息传播时代。在这样的趋势下,着眼于传统媒体不同形态所做的专业分工,着眼于一则报道、一个版面、一个节目、一个媒体的管理方式,着眼于新闻工作者个体报道技能培养的传统新闻教育体系都必然发生改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高钢在论文中指出,中国新闻传播能量的源头之水,蕴藏于推动着环境变动的社会各界的公众之间。中国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建构有赖于这个丰沛源泉的开掘。今天的网络数字技术,为开辟这种新的传播境界提供了可能。
高钢认为:“维基(Wiki)技术是Web2.0技术时代最具革命意义的技术之一,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创造模式。维基的全部技术理念建立在’人的本性是创造而不是破坏’;‘协作是最有效的创造模式’;‘共享的目标体验是扩大协作规模、延续协作进程的动力’这些前提性的信念之上。维基技术影响着新闻传播,推进着公民报道时代的到来。公众将越来越多地加入新闻信息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他们将在新闻的发现、细节的描述、背景的开掘、意义的分析等涉及到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注入他们的能量。公众对新闻传播的全程参与,将会极大地制约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偏见与误差,让新闻报道更准确、更均衡、更公正、更深刻。”
关于技术催生公民媒体的话题,还有其他几位学者的论述和列举的案例也很精彩,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国际传播中心吴帆的《浅析以Twitter为代表的新媒体力量》一文,该篇论述的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Twitter。
Twitter作为微博客技术的运用载体,以其信息的迅速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成为新媒体中一支重要力量。吴帆首先通过翔实的数据介绍Twitter主要受众的特征,以及其作为社会化媒体在传播中逐渐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其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探究,进而总结出Twitter的特征。其次,以具体实例分别从Twitter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政治和新闻业两个角度阐述以Twitter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利弊两方面作用,通过对每一个角度的深入分析,探究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积极利用新媒体的方法。
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新闻受众对新闻报道互动参与的诉求,而板起面孔一本正经的说教式传播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网络催生国际传播的黄金时代
“经济全球化,气候变暖,温室气体排放,移民,反恐,金融危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等,任何一个国家独自不可能解决。它们是生产国际新闻的驱动器。几十亿人要从世界各个角落提供消息,对这些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
移动电话和互联网都属于参与技 术,在Web2.0时代,这样的技术在全球普及,与对于国际新闻和新闻参与性的客观需求相结合,必然产生出亿万新闻制造者:‘公民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一个新的传播业正在悄然兴起。它以全新的方式制造和传播消息和新闻,跨越国界,全球共享。
所以有人说,一个国际传播的黄金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胡启恒的精彩演讲一次又一次把与会者的思绪带到了世界大舞台,把视线锁定在网络传播。眼前的现实告诉我们,在国际传播中互联网将不再是第四媒体,它将成为主旋律。全世界的媒体都将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
王晨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从新媒体发展来看,我与西方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世界各国都把互联网作为提高对外传播能力、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扩大在网络空间的影响,抢占文化传播的制高点。
王晨强调,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是顺应世界传媒发展趋势,实现我国媒体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更好地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需要;是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是打破西方舆论垄断,促进世界信息传播秩序更加公正合理的需要。
提高国际传播力,首先要打造强势媒体,强势媒体的核心是人,要拥有一大批知己知彼的跨国际传播人才,我们来得及培养吗?在会议期间,笔者就这个问题采访了著名媒体人曹景行,他斩钉截铁的回答,跨国际传播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实际工作当中锻炼出来的,凤凰人就是最好的例证。
说到练,笔者立刻想到了一本书――《拉里・金沟通现场》,美国布莱克曼教授曾经这样对华裔主持人潘杰客说,如果你想了解美国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学习语言并希望进入美国的主流社会,你就必须跟踪这档节目――“拉里・金沟通现场”。拉里‘金是沟通领域的一面旗帜。他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因为他不耻下问、善于沟通和尊重每一位嘉宾。他认为成功交谈的基础是:“真诚、态度得体、对交谈的对方感兴趣、对别人敞开心扉。”
读了这本书之后,笔者深深体会到,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家与家之间,近到人与人之间,所有的成功因素都在沟通中产生,所有的失败因素也在沟通中酿成,所有的冤仇与祸根都是在沟通当中集结的。记者是沟通者,要想做好对外传播,首先要学会如何与陌生人沟通。
关于如何与陌生人沟通的问题,在研讨会茶歇期间,笔者采访了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国际译联第一副主席黄友义。他是一位行走在东西方之间的官员和学者,经常与各种各样的外国人打交道,他对此有深刻的体会。黄友义说:“对外传播的关键是要让外国人对我们的意见和观点听得明白,接受的了,说到底是争取人心的工作。
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很大,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对外国人的了解比外国人对我们的了解就一定多。可能我们对外国经济、科教、历史、风土人情方面了解很多,但对他们的心理活动及认识世界的观点未必了解得充分了,且不说外国人之间因地缘、语言、历史的不同也有很大差别,就是同一个国家的外国人也都极大的不同。”黄友义强调,“要做好对外传播,就要下功夫了解外国人的思维习惯、话语体系和文化背景,只有真正理解了他们‘为什么这样想’,才能清楚我们应该怎么说。而要做到这一点,非下苦功夫不可。靠忽悠打动不了外国受众,因此,对外传播研究的一个主要基础领域是研究外国人的思维习惯,搞清楚我们每说一句话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就像下棋一样,对外交流要能分析预测到对方的反应,从而制定有效的应对和交流策略。”
篇9
一、孔子学院诞生的背景 文学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促进文化自身和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成为各国人民之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纽带,对加强各国之间的学习和借鉴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广泛和深入,汉语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在提升,汉语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重视。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2003年作为文化外交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宣布了在世界各地建立孔子学院的计划。中国国家汉办将在世界上有需求、有条件的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孔子学院”,并在北京设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可以说,在海外建设孔子学院是中国国家积极推动的项目,也是21世纪初中国外交的一个战略。“孔子学院“的英文名称是”Confucious Institute”,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其学说在世界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人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首要记忆;对世界来说,孔子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因此,该名称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底蕴,也体现了新世纪中国文化将逐步融入世界的发展趋势。
自2004年11月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开办以来,从尼罗河畔到乞力马扎罗山,从富士山下到伊洛瓦底江边,从五大湖区到西伯利亚田野……在世界五大洲的78个国家和地区,已设立了249所孔子学院和56所孔子课堂。短短4年,孔子学院花开全球,其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孔子学院的迅猛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得益于世界迫切了解中国的需要。“孔子学院”是世界各国人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园地,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加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毫无疑问,孔子学院的诞生、建设和发展势头对中国塑造和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国家形象和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中国文化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
文化外交指的是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包括文化手段在内一切和平手段所开展的外交活动。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一国的国际形象。
建构主义认为,通过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对外放射,国家将产生文化影响力,从而建构其广泛受到国际认同的一国的国际形象。对中国而言,建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是国家形象设计的战略目标。这就要求中国以国家自身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积极推动世界的和谐化进程,积极发挥文化外交在塑造和提升国家形象中的作用,从而逐渐塑造起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孔子学院具有文化外交乃至公共外交的属性,其目标就是要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让外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价值观念,做到“润物细无声”,在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同时,增进友谊,共创和谐世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是语言,孔子学院在传播汉语的同时推广中国文化,成了既便于操作也很有需求的文化外交行为。陈至立在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演讲时说,孔子学院要成为“海外汉语推广的基地,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
2.铸就强势文化,提升一国的文化竞争力及综合国力。
一国的文化交流状况基本与国家综合国力成正比,经济水平高、综合国力强的国家,文化外交的水平相对就高,也就容易成功实现对外战略目标。
正如汉斯•摩根索所言,“较之军事、经济等因素,文化如果运用得当,将能征服人们的头脑,产生持久、稳定的战略效果”。在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当今世界,能否占据文化主角地位,即是否具有强势文化,将对一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从传播学角度看,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强势文化的拥有者而言,在政治上、经济上对受众在吸引力方面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强势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其它国家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依然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认同度,中国外交在国际机制和国际事务中的实际参与度和话语权依然有待加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各国对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而孔子学院正是以传播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孔子学院在海外迅速走俏并加速了“中国热”的升温,为中国的文化外交带来不少福音。
三、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意义
1.加快中国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推广对文化传播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华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华文化。有了汉语作载体,中国的书刊、杂志、影视、网络信息等流传于国门之外将不再举步维艰。
汉语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共同感情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纽带,在汉语的国际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加快京剧、影视剧、文学作品等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满足国外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使中国文化成为吸引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磁石;同时这也将增强海外华人、华侨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2.促进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本国语言的国际化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和象征。近代以来,中国人走出去传播汉语言文化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仅限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领域。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是海外汉语教学推广基地,同时也是外国朋友了解中国的窗口,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中国的文化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从传播学视角看,“孔子学院”的文化国际传播应该是搭建双向的桥梁:一方向是中国输出其语言、文化以及塑造本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向是从与国外进行交流活动过程中吸取其优秀成分,以服务于中国文化及与国际先进的发展水平接轨的事业。正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问题专家理查德?鲍姆所说,“中国政府通过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形象,正在向世界展示一张柔和的孔子的脸”。〔〕〔8〕孔子学院正是中国文化外交的一项创新举措,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3. 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
目前,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在西方,基本上是由以美国为首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塑造的,其向世界散布的“中国“,使中国国际形象极大受损。美前日本防卫所言旧俗史部长星岛九夫发表文章指出:“最近,‘中国’的论调甚嚣尘上,我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美国战略、美国国防和战略安全保障问题的专门研究人员,对中国进行观察,得不出这种结论。成为威胁的该是别国,而不是中国。”韩国学者李映周也系统批驳了“中国”,他指出“ 认为中国在21世纪强大起来必然构成对外扩张 ,威胁别国的观点是荒谬的” 。但是 ,化解“中国” ,关键靠我们自己去澄清。“ 孔子学院 ” 的发展正是向世界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 ,向世界说明中国 ,辩解是非曲直。
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四海之内皆兄弟”、“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论语》中的名句,通过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巨大画卷中凹凸起伏的方块汉字展示给全球几十亿人面前,我们看到的是受儒家影响的大国风范和礼仪;奥运会开幕式正是颂扬了中国的儒学价值观。中国用活字印刷版不断变换的“和”字,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情怀,和要与世界人们共同缔造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
各地孔子学院正赶上了这个好时机,做到了让世界人民对中国、对“和文化”价值观的尊敬、理解和赞同。孔子学院通过平和、 吸引、 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理解 ,释放善意,以此打破隔阂、误解,使不同信仰,不同宗教的人加深对中国国情以及中华文明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化解中国、优化中国国际形象;有助于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无穷魅力;有助于展示中国文化外交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21世纪是各国软实力较量的时代,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中国作为一个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尤其是在经济崛起、国力大增之时,更应该注重挖掘文化的潜力,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外交当中一项创新的举措,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最鲜亮品牌。孔子学院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虽然它在兴建中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但从长远来看,孔子学院对中国的文化外交的促进和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实现了“让中国走进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目标,搭建了文化国际传播的双向桥梁,在这种双向文化传播中,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中不断走向成长和成熟。
参考文献:
〔1〕 汉办: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特刊〔J〕, 北京,2008.29.
〔2〕 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M〕.北京:外研社,2010.475-476.
〔3〕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4〕 王宁宁:关于海外“孔子学院”的全面认识,科教文汇〔J〕,2009(6):134.
〔5〕 【美】肯尼迪?沃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M〕.胡少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2.152.
〔6〕 刘乃京:文化外交—国家意志的柔性传播,新视野〔J〕,2002(3):66-68.
〔7〕 宗焕平:孔子学院的独特影响力.瞭望〔J〕,2007(11):96-97.
篇10
一、对外传播的内涵
在“对外传播”之前,我们总是在使用“对外宣传”。“宣传”(propaganda)最早在西方是个中性词,不带任何感彩。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国的宣传谋略而使德国受骗上当直至被打败,从此“宣传”(propaganda)在西方被赋予“欺骗、骗人”的含义。显然,“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有着本质上的差异。郭可认为,对外传播“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其目的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欲望,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际舆论环境,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和合作。”①因此,对外传播还是一个国家外交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打造新型的跨文化传播语境,维护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电视是当今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我国电视英语节目承载着对外传播的主要职责,应实现的自然是对外传播的目的。
二、媒体对外传播人才
CNN、BBC的新闻节目报道及时,涉及面广,对国际社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国际话语权。为改变美英在世界的话语垄断地位,我国正在加快实施对外传播策略,期望让全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当然,开展对外传播离不开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一般认为,我国外语院校培养的外语专业毕业生就能担当起对外传播的重要职责。其实,仅靠外语能力是不行的。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指出,“合格的对外传播人才首先要具备三个基本技能:新闻写作、语言和文字的操作;用英语思考、采访、写作的能力以及一技之长。”“要做好对外传播,首先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中文编辑记者,还要有一大批能用英语或其它外语熟练地进行写作和翻译的专门人才。他们既懂政策,又熟悉两种文化和能熟练地运用两种文化和文字。对外传播是一门专门的学问,不是一般外语院校的毕业生能胜任的,而是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担当重任。”②媒体对外传播人才除了外语能力强外,还要求懂新闻业务,并掌握媒体的基本技术。从目前我国广播电台、电视台的管理体制看,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应“一专多能”,应具备新闻“采、编、译”的综合能力,并具有制片和后期节目制作能力。以英语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为例,他们“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了解中外文化,具备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和单位从事英语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进行涉外采访和新闻编译”③。
三、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1、课程设置
美国教育学教授Jerrod Kemp (1998:2)指出,课程设计系统中的基本要素是学生、目标、方法和评价。这四个要素相互交叉,相互相成。具体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为什么人设计(学生要素)? (2)想要学生学到什么或展示什么能力(目标)?(3)怎样才能学到这些东西(方法)? (4)如何测量学生达到的目标(评价)? ④ 英语播音与主持是“播音与主持艺术”的专业方向,他们应最终达到的目标能力是集“采、编、译、播”为一体的综合能力,成为记者型的英语节目主持人。因此,除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校级平台课程等的学习外,结合目标能力要求,在实践中我们觉得还应有以下几个主要模块构成:
(1)英语语言技能课程。该课程模块主要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读、听、说、写、译等基本技能,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语音、口语等;
(2)新闻播音类课程。该课程模块让学生了解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为开展对外传播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课程有:新闻学概论、播音概论、新闻采写、现场报道等;
(3)专业课程。该课程模块主要使学生了解英语新闻播音和英语节目主持的基本理论,并在实践中掌握“采、编、译、播”的综合技能。主要课程有:英语播音与节目主持实践、英语采写、英语新闻编译等。
(4)柔性专业方向课程。该课程模块主要考虑专业拓展和学生继续升学的需要,针对他们的专业兴趣和个性发展而设置。主要方向可以有:①国际新闻方向,主要课程有:国际新闻、新闻专业英语等;②英语节目主持方向,主要课程有:汉译英实践、英语采访与报道、英语新闻写作等;③汉语播音与主持方向,主要课程有:播音节目主持作品分析、节目主持人文案写作等。
(5)实践性课程。实践课程围绕培养目标应构成综合实践体系,包括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实践、隐性课程、实践周和寒、署假期实践等。课堂实践教学包括实训和实践两部分。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英语语音语调、英语播音与节目主持、英语采写、新闻编译等;第二课堂通常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延伸,主要是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电台、电视台实践及校园网络新闻的编译实践等;隐性课程是指对学生分类、分层的指导,指导学生读“百部书”“看百部电影”,写出读(观)后感,参与电台、电视台节目编辑或栏目设计等实践任务;实践周和假期实践是为配合课堂实践教学,根据实践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培养目标而设立的综合性实践,要求学生深入媒体。每次实践应有详细的实践大纲,学生应按大纲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践任务,上交实践作品,最后给作品评定成绩和学分等。
(6)媒体技术类课程。该课程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掌握基本的媒体技术。相关的课程有非线性编辑、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
(7)选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跨文化传播意识。为学生提供的选修类课程可以有文学类、艺术类、时事政治类、跨文化交际类、公共关系类和媒介素养类等课程。
以上几个课程模块构成了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即学生应首先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并具有较强的英语能力。通过学习新闻学、传播学理论,进行英语播音与主持技能的系统训练,熟练掌握英语新闻写作和新闻编译技巧,了解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等媒体技术知识。在课堂实践教学的引导下,在大量的课外实践中,学生掌握“采、编、译、播”的综合能力。英语语言技能课应更具针对性,突出实践方式和手段。如英语语音语调训练采用小班(约15人)的实训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录音、录像等教学手段,强化英语播音与主持的语音语调。口语课应与英语专业的口语教学不同,在采用小班化系统训练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同时,通过录音、录像等手段,采用模拟现场、分组实践等形式,突出针对英语节目主持、采访、和现场报道的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翻译课应突出汉译英训练,英语写作以强化英语新闻写作训练为主。课堂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在小组实践中,学生正确把握各自的角色,通过完成实践任务,形成探索、反思、追求,与人合作和解决复杂问题种种能力。教师真正成为“引导者”,“助学者”和“帮助者”。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等应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实践场所,并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增强媒体意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应能体现培养过程的阶段化、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授课形式的小班化、实践性课程的体系化。四年的培养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一、二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文化素质和新闻法规意识,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进行英语读、听、说、写、译等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打好扎实的英语基础,强化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第二阶段 (三、四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接受英语播音、英语节目主持、英语新闻采写和新闻编译等课程的系统训练;同时针对各自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学生选择柔性方向课程模块学习,参与大量的媒体综合实践。
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是指英语语言技能课程、新闻类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性课程、柔性方向课程和选修类课程构成复合的课程体系,凸显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特色。英语语音、英语口语等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不超过15人;新闻采访、编译等分成若干个小组,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推动课外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
媒体实践由课堂实践、第二课堂实践、综合实践周实践、寒、暑期实践和毕业实践构成完整的综合实践体系。课堂实践可以有语音训练、主持报道训练、新闻编译实践和配音与解说等。第二课堂实践是课堂实践的延伸,学生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等开展的系列实践活动。实践周、寒、暑期实践是为配合教学内容专门安排时间组织学生到媒体一线开展的实践,旨在认识媒体,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及发展动态。毕业实践要求学生在媒体实践中锻炼“采、编、译、播”的综合能力,为寻求理想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并获得论文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人才培养还需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1、人才培养的定位
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应加强汉语播音与主持能力的训练,特别应培养学生以跨文化传播的视阈用汉语开展对外传播,这也是目前地方媒体对外传播的发展方向。电视媒体对外传播人才应包含两个发展方向:1)以英语节目主持为主,也能用汉语采写、播报的记者型主持人;2)具有跨文化传播意识,用汉语开展对外传播,并能用英语采写、播报、进行双语配音与解说的记者型主持人。
2、实施分级、分层教育
鉴于学生在媒体创意和在媒体语言表现力上存在的个体差异,课外应建立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指导,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教师进行具针对性的指导;
3、实践能力的评价
实践能力的系统训练对以电视媒体为主的对外传播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实践性课程的考核应制订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建立实践性作品的评价体系。对上交完成的实践作品应从策划选题、编辑思想、语言表达和对外传播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量化考核指标。对实践作品还应认真组织评讲,实践课程的成绩可以从作品质量、努力程度、调查报告、和笔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4、实践基地建设
实践基地是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重要场所,应重点抓好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使校内、校外实践基地有机相联。校内基地应充分发挥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络等的作用,使它们切实成为第二课堂实践的场所;此外,院、系应广泛拓展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等的联系,努力建设好学生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参考文献
①郭可:《当代对外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②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2003
③林戊荪,《弱势文化条件下的对外传播》[J].《对外大传播》,2007(2)
篇11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一、配合政治需要的传播目的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由于某种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聚集在一起时才能构成传播关系。在郑和下西洋的物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传播目的如何?
历史资料中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任务有多种说法,在此笔者列举当时几种代表性言论。明成祖朱棣说:“今遣郑和赍敕普谕朕意。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循礼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郑和本人的言论:“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赍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明史》说:“永乐十年,天子以西洋近国航海贡琛,稽颡阙下,而远者尤未宾服,乃命郑和赍玺书往诸国。”“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祚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郑)和、(王)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这些文字说明郑和下西洋旨在建立和平、安宁的国际局面,树立明王朝的声威,让海外远国能来中国朝贡,“宾服”中国。因此郑和使团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赏赐大量物资,以示“柔远人”、纳朝贡。
此外,海外一些小国需要寻求明帝国保护以免遭邻国欺凌,极力欢迎郑和使团到来。当郑和使团到达时盛情接待,郑和赏赐完毕后,国王也回赠贵重礼品;当郑和使团回国时,一些使者随使团来华朝贡,以示宾服。
可见,在这种传播关系中,郑和使团与海外人们相互交替着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有明确的、共同的政治目的,而且更多时候这种政治目的是通过双方感兴趣的传播内容之一——物资传播来实现的。
二、全方位大容量的传播介质——物资
这里所说的物资,是指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和海外诸国之间交流的地方特产。从一定意义上讲,特色物资既有经济价值,也有文化价值,物资交流意味着中国和海外诸国把物资作为一种传播介质来传播物质文化信息。郑和使团每次下西洋都满载丝绸、瓷器、铜、铁、麝香等几十种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产品,然后换取海外的特产而归,货物名目繁多,据《明会典》、《明史》、《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书统计共11大类191种货物,这种物质文化传播的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多是史无前例的。在郑和下西洋时期,物资对于中国与海外诸国来说有着特殊意义,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从传播者角度看,处于明朝的需要对外自我宣扬(传播);处于“藩属”地位的海外诸国需要表示“臣服”。
作为传播者的郑和使团,为了实现政治目的,更多时候借助双方感兴趣的物资传播。因为物资最能代表中国先进的物质文化,也最能显示出明朝的国威和政治地位,对外传播的物资越丰富,就越能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所以,每到一地郑和都向当地国王赠送大量礼品。作为传播者的海外诸国,为了表示对明王朝的臣服,对郑和使团既回赠本国礼品,也允许本国人民同其交易。有的国家君主或其他使者不远万里来华“朝贡”的大多是珍禽奇兽、香料珠宝等具有海外文化特色的物资,虽然其中有些物品是直接从自然界采摘、猎取的,没有经过人类再生产,但也蕴涵着海外物质文化;其中的手工艺品,有些是为来华特意打造的,有些是在市场上买的,这部分物资更能体现各国当时的物质文化,都能显示出对明政府的臣服。
(二)从受传者角度而言,物资最容易满足人们的物质欲望,心理上容易接近或者说不易拒绝。
从中国政府方面来说,接受海外诸国的贡品,不在乎贡品本身的经济价值,而是看重由贡品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意义,接受各国进献的物品,即表示接受各国内附。因此对于各国“朝贡”物资,作为受传者的中国统治者,从心理上极易接受,既实现了政治目的,又满足了物质欲望。从中国国内的受传者来看,南洋、西洋的很多物资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极想得到或看到,正如严从简《殊域周咨录》所说,“夷中百货,皆中国不可缺者,夷必欲售,中国必欲得之。
因明初实行海禁政策,“中国必欲得之”的“夷中百货”只有依赖郑和使团传播进入。郑和使团每次下西洋都“充舶而归”,深受人民喜爱。
从海外诸国的受传者来看,国王们欣然接受郑和赏赐,即接受明王朝的庇护。至于百姓都普遍希望能得到中国物资,但只能通过贸易获得。因此郑和使团在海外贸易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使团成员马欢、费信、巩珍等人的著作都有记载。马欢的《瀛涯胜览》记载,在祖法儿国,“中国宝船到彼,开读赏赐毕”,“其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纶丝、瓷器等物”。
三、传播效果
传播者根据自身传播目的对传播内容进行编码,以信息的形式发送出去,当受传者接受信息刺激后,便会对信息进行解码,并且产生不同程度的相应反应,这种在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等各个方面所发生的某种变化就是传播效果,它隐含在受传者的解码行为中,或者通过反馈体现出来。
篇13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这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的作用,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法是解答本题最快捷的方法。答案为D。
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B.①③C. ②④D.③④
解析:城市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特质(包括精神追求、精神文明等)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城市环境属于物质范畴,故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可排除B、D。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作为艺术作品是客观现实(城市环境)的反映和产物,故雕塑风格依赖城市环境,①错误,A可排除。答案为C。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快捷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学会并熟练运用。
3.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治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棵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医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光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
解析:材料中的“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及“改进了传统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体现的是中医药创新(文化创新)问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体现的是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文化继承与发展)问题;“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体现的是现代传媒的作用。
根据材料的上述信息,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有: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把《文化生活》的知识与材料信息有机结合,就可组织出答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组织答案的方式上,北京卷、全国卷多要求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融合,而不能生搬硬套理论,因此,答案不是知识的简单复述和再现。这是与地方卷特别是山东卷的重大区别,这一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要切记并做好针对性训练!
参考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稀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4.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解析:“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这种类型的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是:①提出正确态度是什么,②阐明持这样态度的理由。
设问的有效信息包括:“《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正确态度”。
材料中给出的“上述挑战”是“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问题,所以,“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也就是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这样可以调动的《文化生活》知识就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尊重文化不是要将某种文化“束之高阁”,而是要“兼收并蓄”,实现文化的融合。
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挑战,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问题,这是解释应有的正确态度的原因的思维角度。据此可以组织起这样的答案:“文化对经济有重要的反作用,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尊重,没有对东道国文化的吸收、借鉴、融合,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就无法在东道国顺利地开展经济活动”。因为试题分数的限制,参考答案对这一点没有作出要求。
参考答案: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化。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某些国产电影因缺乏想象力、制作工艺粗糙、营销手段落后等,在国际电影界备受冷落。但文化“走出去”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如中国交响乐团在德国演奏了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国京剧的魅力。因此,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去”的认识。
解析:首先,解读设问信息:“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这是调动知识的范围),“谈谈对……的认识”(这种试题的解答思路一般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是对外文化交流),更应‘走进去’(是对对外文化交流的要求,即融合当地文化,能够为其他文化接纳和欣赏)”。
材料给出的有效信息是:①我国文化“走出去”的行动不断加强,但还存在较多问题。②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特别是以德国人喜爱的形式改编创作的交响京剧《贵妃醉酒》这个案例。从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走进去”的角度上说,这两个案例给我们两点启示:要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文化创新必须借鉴、融合当地文化(这是“走进去”的真正内涵,也是“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不解决这两个问题(两点启示),中国的文化产品就不能被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这里也在告诉我们“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在这样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整合这些有效信息,用《文化生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比较准确的答案。参考答案中的①②属于“为什么”(其中②中包含“走出去”与“走进去”的关系),③④是解决“怎么样”或“怎么办”的问题。
参考答案: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④通过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所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考情分析】
1.从近三年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的整体情况看,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有遍地开花的特点,近三年高考试卷涉及了本专题的每一个考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甚至“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这些一向被认为“偏冷”的考点,出现在2012年的全国文综新课标卷非选择题中(第39题)。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考点复习时首先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全面、系统。
2.本专题的考点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四个,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就这四大考点而言,近三年的高考考查还是有所侧重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了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这些考点上。山东省教学内容的调整中将“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框题删除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个考点在山东卷中没有出现过。从这个角度说,对本专题的知识点的复习可以根据各地命题的特点有所侧重,不必平均用力。
3.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点的考查,尤其是对重要知识点的考查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知识点的考查综合化,换句话说,就是考生解答高考试题往往需要使用知识体系而不是单一的考点知识。如2012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第39题第1问。二是对单一知识点考查的深化。如2012年北京文综卷第38题第4问,参考答案中“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对尊重文化多样性内涵,特别是对“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这一内容的深化理解。因此,对本单元的重点知识要深化理解。
【考点精讲】
基于对近三年高考考情的分析和对考点的理解,我们把本专题考点整合为如下四个:
1.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内涵。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载体):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①正确态度: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原因:第一,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第二,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第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5)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①含义:文化是民族的,是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是世界的,是说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决定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
考点拓展:
(1)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国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区别开来。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文化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讲的。所谓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内容的差异、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而文化多元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多元化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①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2)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被称为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拓展:
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
①区别。
文化传播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的贸易活动、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例如电视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②联系。
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联系,人的精神活动总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电视、互联网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利用电视、互联网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手机传递短信则属于文化传播途径(方式)。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文化的继承。
①文化继承的对象: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包括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的继承、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第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继承的正确方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辩证分析(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批判继承,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古为今用。
(2)文化的发展。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第二,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第三,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特别说明:山东省的教学内容调整中删除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两部分内容,山东的考生可根据实际加以取舍。
考点拓展: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个理论的根本意义是要告诉我们如何推动文化的发展。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是要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此必须深化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其次,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思想解放,促进教育发展。
4.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也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的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这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4)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克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
【新题速递】
1.2012年6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在新闻会上表示,十七大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由单个的项目性保护逐步走向系统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阶段,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初步形成。假如请你为文化遗产保护制订宣传标语,你觉得可以做出的选择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②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③依法保护文化遗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④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已经有了完备的制度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2.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的途径。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事件越重要、事实越不清楚,传播的速度就越快,谣言的危害也就越大,“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判断能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要有理性判断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③个人应尽快传播,自由行使权利④政府应及时信息,使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的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香港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的作用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倡议:减少一点谋术文化,增加一点大爱文化;减少一些民粹文化,增加一些理性文化;减少一点复古文化,增加一点创新文化。文化做这样的“减加法”,有助于
①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②改造腐朽文化③传统文化顺应时代的变迁④改变我国文化的多元化状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②认为各个国家在文化上的任何差异都不能改变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认同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6.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开播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③现代媒体是文化创新的主体④文化通过创新能更好地掌握群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7.2012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熊建的文章《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阅读文章节选,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节选一: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
牛女传说浓缩了中国农民对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生活方式的全部理想,因而备受欢迎。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有四大因素:责任、忠贞、含蓄、隽永。
由牛郎织女组成的家庭,相信一定是稳固的。因为他们二人都不会把爱情和婚姻当儿戏,这跟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家庭观是一致的,在当前也是有现实意义的,与世界主流价值观也是一致的。西方社会经过一度的“去家庭化”,拨乱反正之后也在向“重责任、固家庭”的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1)结合节选一,谈一谈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节选二:我们的牛郎织女故事本应成为世界的范本,但却一直处于“自悲”之中。
即便外国文学大师,也看不明白我们的爱情。虽然七夕节提供了破译中国人爱情密码的绝佳蓝本,但是很少有西方人愿意花费心思和精力来搞清楚。如果说牛郎织女故事缺乏足够的情节,那么,中国爱情最经典的表述——《红楼梦》则提供了更多、更充实的爱情故事,但这对西方人来说更加难以理解。
第一位发表红学论文的西方人——德国人郭实腊(1803年~1851年)更不靠谱,他甚至以为贾宝玉是女孩,说书中的小姐们“喜鹊般谈论着无聊之事……毫无顾忌地发表对奢侈品的个人看法”。
文化是软实力,伴随硬实力的盈缩而变化。18世纪,西方社会还对中国充满敬意,在后来的交锋中,中国的文化传统伴随国家地位跌入谷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化中也赢得了尊重。1000年前,中国俯视世界;100年前,中国仰视世界;今天,中国平视世界。
但中国崛起之快,许多人还不适应,往往用老黄历看待中国,也因此对中国的进步抱有偏见。我们坚信,那种陈旧过时的中国观迟早会改变,那种随意误读、解构中国爱情悲剧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2)结合节选二,说明怎样才能破解“牛郎织女何时感动世界”这一难题。
8.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作为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重点活动之一,第27届德国石荷州音乐节中国主题系列活动7月14日晚在德国北部城市基尔拉开帷幕。石荷州音乐节,是德国也是欧洲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音乐盛会之一。并非音乐节“传统项目”的京剧,今年首次进入音乐节的舞台就光芒四射,“东方戏剧”《野猪林》在德国著名的塔利亚剧场演出,征服了这里口味挑剔的观众,并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对此,《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分析指出:这些年,京剧一直在“走出去”,但大多动静寥寥。综观国家京剧院《野猪林》在国外演出的巨大反响,我们至少可以获得这样的启迪:京剧“走出去”必须依靠品牌剧目,张扬传统特色,体现中国精神;剧目必须融合人类情感,讲述现代视野的动人故事,适合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习惯;同时,要有优秀的演员,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以及良好的演出平台和专业的市场运作。
结合《野猪林》演出成功给我们的“启迪”,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说明京剧怎样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答案:
1.A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只是“已初步形成”,故④错。
2.B重要事件不一定是负面的事件,故②“防止消息扩散”的观点不正确。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个人对事件的了解不一定正确、完整,况且事件的性质也不确定,故③“个人应尽快传播”的观点不科学。
3.B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①错。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④错。
4.A对待腐朽文化应该是剔除而不是改造,故②错误。文化的多元化不是文化发展的方向(参考本文“考点拓展”部分),也不是我国文化的现状,故④错。
5.D世界文化的统一性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文化的共性和相互依存性,显然①不符合题意。从整体上说,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是无法改变的,但这不等于任何具体的差异都不可改变,因为在文化的交流中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故②错误。
6.C现代媒体是文化传播的手段,不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故③错误。大众传媒的宣传只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还是自身经营的改善,故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