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匆匆教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英语是一门国际性语言,上海是国际化都市之一。从城市的定位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考虑,《上海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包含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四要素。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语言知识,熟练地运用语言技能,培养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总的目标是“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把英语作为一门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上海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和学用英语的心理素质。书本知识不是课程内容的全部,要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联系学生,而且要联系社会,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越来越多家庭支持不力
数据显示,2013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已经达到965万人,其中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随迁子女,有的在上海出生,并随父母在城市里学习和生活,有的是从老家中途转入就读。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得部分家长与孩子缺少必要的沟通,在孩子的学习监督上缺位。
部分随迁子女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较晚。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有较大的相关性。较早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通常拥有较好的英语语感,受母语的迁移影响较少。同时,较早开始学习英语,也意味着相比那些没有条件学习英语的学生,有更好的语言环境。
三、英语教学遇到的挑战
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往往缺乏足够的学习动机。根据调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表示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安排了这门学科,表示是因为家长要求自己学的约占29%,表示是因为自己喜欢英语的约占12%,表示是为了今后能找到合适工作的约占20%。在父母从事体力劳动的家庭中,英语对他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微乎其微。他们本身没有学习英语的习惯和条件,学生成长环境中缺乏“学习有用”的鲜活榜样。由于基础薄弱,学习中存在困难,不少随迁子女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缺乏信心。不少随迁子女缺少父母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行为上的监督和激励。英语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一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出现,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英语学习是一个缓慢的积累过程。由于英语的学科特点,这些学生对于英语更加容易缺乏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而负面的心理暗示,会进一步削弱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
这些学生也缺乏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的指导。虽然大部分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记录笔记,完成作业,但是能够认真复习、预习的很少。由于缺少足够的内在动机和外部支持,这些学生很少会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或利用课外时间学习英语。家长对于如何抓孩子的英语成绩不知道从何下手,所以也无法给学生提供有用的帮助。
四、教案到学案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既有优越性也有局限性。教师系统讲授,而后在这个基础上直接指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它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其局限性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在学生生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种局限性就更加明显。
首先,基础不同,学习需求不同。在教师主导的课堂下,很难取得一致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师主导,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本来就动力不足的学生,学习更加被动。第三,教师很难有机会对每个学生进行逐一、细致的方法指导和情感支持。根据主体性的教育理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英语学案正是将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教”促“学”,以“学”定“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学习本质来说,人们不是靠教师的传授获得知识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教师或学习同伴的帮助,经过意义的建构获得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要由学生自我发现。因此,主动的学习体验,是真正有效率的学习。英语学案的设计,也吸收了建构主义和发现学习理论的观点。教师帮助学生建构起学习方案后,强调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篇2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放胆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
学贵有疑,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生质疑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学生围绕课文提问,正是他们阅读的开始。例如,在教学《小橘灯》一文时,我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鼓励学生提问。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难懂的词语、句子;有关于深入理解课文的,如“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这第一次的相貌、衣着描写,传递出小姑娘的哪些信息?文末连续出现“好了”,是不是有重复了?从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探求意识。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决不可拘泥于固定的教学模式,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灵活多变的课堂结构——有讲读式的新授课,有问答式的讨论课,有争鸣式的辩论课,有艺术型的欣赏课,有涉猎型的阅读课等,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
三、师生共同商定教学目标,创设开放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
只有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才能让全体学生达到自觉与、主动感悟的境界,才能让学生主动地“接触”语文。我认为要让学生接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由师生共同商定。例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整理了学生质疑的问题,将与课文相关接近教学目标的问题列出,确定为教学目标:1、文章以“散步”为线索,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对材料进行了精心取舍,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事?2、文章四、五段一段描写春天的景色,一段写孩子的新发现,这与散步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3、文章为什么要在这次散步中设置一个选择走大路小路的矛盾?作者为什么用了大段的心理描写?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篇3
当今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教学质量是第一要务,学生安全是第一责任。”安全教育乃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内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可有效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笔者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深有体会!
初夏的一个清晨,我在教室上数学课。由于是大量的计算练习题,教室里气氛显得有点沉,学生们都很认真地在埋头做题。这时,一只画眉鸟不经意间从窗户上边飞进教室,不停地在上方盘旋,并展示着它那美丽的歌喉。学生虽仍做着练习,但眼睛的余光都已投向了小鸟。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我赶紧打开了教室的前后门,试图让小鸟早点飞出去。也许是小鸟发现了几十双眼睛都在盯着它,它感到了不安与害怕,刚才还显得若无其事的它一下子变得六神无主,开始在教室里乱冲乱撞,就连叫声也变得尖锐刺耳,就在此时,前门的一缕光亮让它终于看到了可以逃生的希望。于是,它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向光亮处冲去,就在那一刹那间,它撞到了门上并摔到了地上。所有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跑向门口,但画眉鸟已经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同学们顿时都难过极了,还有女生掉下了眼泪。都说:“好可怜的小鸟。”平时最爱疯跑的李秋阳同学说:“怎么会一下子就撞死了呢?”教室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我知道学生的心仍未平静下来,他们的心仍被那只小鸟牵动着,再上数学课已显得毫无意义。于是,我灵机一动,顺势就这次意外的“小鸟事件”在全班展开了一场以“珍爱生命,心系安全”为主题的研讨会。
首先,结合“小鸟事件”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要爱护小鸟,有的说要从小鸟身上汲取教训,不做危险和冒险的事,还有的说生命太脆弱了,要珍惜生命……真没想到,小小的意外却在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有如此大的震撼影响。
接着,我又让同学们具体谈了如何才能做到珍爱生命。同学们更是争先恐后,发言异常踊跃。有的说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路不拥挤,不追赶,不疯跑,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有的说不攀爬高处,不做危险游戏。有的说不再胡吃乱喝,不下河洗澡,等等。就连班上几个平时最不把安全当回事的调皮鬼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表示今后再也不会去做那些危险的事情。
“小鸟事件”过后,我发现平时那些爱追逐打闹的孩子走路变得规矩起来,也不见那些攀爬楼梯的孩子了,下课后乱买小吃的孩子也变得少了。部分家长反映,在家里爱打架的杨森林、李秋阳、孙善文也变得懂事多了。许多孩子还把“小鸟事件”讲给家长听,要求家长骑车、走路、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看见这些变化,我十分惊喜,没想到意外的“小鸟事件”对安全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如此大,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通过这件事,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师空洞的说教收效甚微,显得空白乏力,但我们只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把现实中的小事进行正确引导,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行为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等特点,安全教育也绝非一次“小鸟事件”就能一劳永逸的,仍需我们长期不懈地抓下去。
篇4
二、消除课堂安全隐患
学校的日常安全管理被提到了一个新的日程,特别是我们学校操场的状况令人担忧,体育课上的安全隐患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作为一名为人师表的体育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例如,要求学生上课时穿运动服,身上不要带有小锋利硬物,不留长指甲等,我们教师就应该先做到。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时,我总是上课前先检查自己的穿着打扮,绝不允许自己有任何差池,同时上课前也检查学生的衣着,如有穿着不合格的,我绝不让他们进操场。除此之外,我还积极清查这些:检查操场是否平整,并及时做清理;跳远的沙坑有没有平整好,沙子是不是够多,是否有石块等等,并及时清理;单杠和双杠是否因日晒雨淋会生锈;爬绳是否因天长地久会腐烂;铁饼、铅球是否及时送回体育器材室;学生是否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某项运动;天气是否炎热不宜学生做剧烈运动等等。正是这些细心的检查和应对,消除了体育课堂安全隐患,能够让我们的体育课上得轻松快乐。
篇5
2.知道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
情感:
1.佩服为了集体利益而作出自我牺牲的人。
2.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行为: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能服从集体利益。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关心集体”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本课着重教育学生学习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有一定针对性。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些学生不太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考虑问题、处理事情往往容易从“我”字出发。另外,高年级学生独立性、自主性都有所增强,做事不完全听家长或老师的安排,喜欢自己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在集体中处理事情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思想是十分有益的。
本课分为三个板块。
1.第一板块是导入,采用提问题创设情景的方式,直接切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习课文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2.第二板块是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选用了雷锋生活中的一个故事来说明课文观点。故事从四个方面来说明雷锋时时处处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故事先讲了雷锋在运输连当兵时,领导调他去演出队排练节目,他二话没说,便高高兴兴地去了;在演出队,他起早摸黑地练习,非常刻苦;为了连队取得更好的演出效果,临到演出前,雷锋主动要求领导把自己换下来;雷锋没有演出任务后,主动把后勤工作全部包了下来,使连队的演出任务完成得非常顺利。
第二部分:说明个人为什么要服从集体的道理。集体是一个整体,必须要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只有大家都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战斗力。
3.第三板块是练习,设了四个栏目。
教法建议
1.本课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两点:懂得个人服从集体是集体事业胜利的保证;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本课教学的难点是,个人服从集体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2.本课在讲个人服从集体的时候,要避免绝对化。教学时要让学生懂得,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个人的努力和成就时常给集体赢得荣誉,带来利益,而集体的利益一般来说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但两者有时也会有矛盾。当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当有可能既不损害集体利益又可照顾个人利益时,也不是非要牺牲个人利益。
3.本课教学时可以将主课文雷锋的事例和“读一读”中小余叔叔的事例结合起来讲,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个人服从集体的人,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个人服从集体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个人服从集体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2.知道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
情感:
1.敬佩那些为了集体利益而作出自我牺牲的人。
2.愿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行为:
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能服从集体利益。
教学重、难点:知道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中华大地上曾出现了一位既平凡又伟大的人物,他把温暖洒向千家万户,他就是雷锋(出示雷锋画像)。
1.你们知道他有哪些事迹?
2.小结:雷锋叔叔热爱党,热爱人民,刻苦学习,积极工作,乐于助人。他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指板书课题)个人服从集体。
二、学习课文,明理激情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指板书课题)。
1.集体是什么意思?服从又是什么意思?
2.师小结:集体是由许多人组成的,有组织、有纪律、有共同目标的团体。例如:一个小组、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国家等都是一个集体,服从是指遵照、听从。
3.过渡:雷锋叔叔是怎样做到个人服从集体的?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4.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地方体现雷锋叔叔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指名答。)
(按多媒体显示问题:哪些地方体现雷锋叔叔以集体利益为重的?)
5.“二话没说”是什么意思?
6.雷锋从汽车连调到业余演出队,他没说一个“不”字,高高兴兴地去了,这说明雷锋服从谁的安排?
板书:服从集体安排
7.雷锋到了业余演出队又是怎样做的?
8.师小结:雷锋为集体争光,起早贪黑背台词,学动作,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这说明他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
板书:集体利益第一位
9.不仅如此,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雷锋叔叔以集体利益为重?(指名答。)
10.师:雷锋普通话说得不好,尽管很努力地练习,但还不令人满意。根据大家的意见,领导打算把他换下来,雷锋知道以后,他很难过吗?(按多媒体出示:没想到雷锋知道后,主动对领导说:“把我换下来,是为了更好地完成连队的演出任务,我没有任何意见。”)
11.雷锋为什么主动要求领导把他换下来?
12.师小结:雷锋担心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好,影响演出队的演出效果。一事当前,雷锋想的不是个人名利得失,而是以集体利益为重,所以他主动要求领导把他换下来,这说明他遇事为集体着想。
板书:遇事为集体着想
13.雷锋没有参加演出,他又是怎样做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4.雷锋为什么这样做?
15.过渡:雷锋虽然没有在台上表演,但他在台下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不仅主动包下全部的后勤工作,而且干得非常细致。演出结果怎么样?
16.师小结:演出队顺利完成任务,这跟雷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就像中国乒乓球队曾在世界乒坛上创造过许许多多辉煌的业绩一样,我们熟悉的邓亚萍、王楠、孔令辉、刘国梁等世界冠军的背后有许多人为他们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才使他们走上冠军之路。像阅读材料中的小余叔叔就是为冠军搭桥铺路的人。冠军来之不易,但无名英雄更难能可贵。
17.过渡:为什么要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多媒体显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指名读),我们应该像雷锋叔叔那样,以集体利益为重,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并尽自己的力量,为集体服务。因为集体是一个整体,它有统一的要求和行动,如果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能做到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只有个人服从集体,才能把集体的事情办得更好。
18.为什么要做到个人服从集体?(指名答)
19.师小结:就像一个足球队,有人跟前锋,有人当后卫,也有人做守门员,如果都去跟前锋,这个足球队必定会失败。所以,个人服从集体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板书: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
20.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服从集体,必须做到服从集体安排,集体利益第一位,主动为集体着想,这样才是集体事业成功的保证。(加大括号)
21.我们一起读读雷锋叔叔的一句名言:(多媒体显示)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雷锋
三、课外延伸,强化观点
1.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看看英雄为什么在烈火烧身时一动也不动?
2.师小结:你们看得非常认真。整个潜伏部队是一个集体,是集体中的一员。他想到如果自己动一下,整个班、整个部队就会暴露目标,战斗就会失败。他想着集体的利益,用宝贵的生命换取整个战斗的胜利。
3.过渡:我们知道了雷锋、是怎样做到个人服从集体的。现在老师带你们去五(3)班看看,看看五(3)班同学是怎样做到个人服从集体的。
(多媒体显示《听谁的》。)
4.师小结:看了五(3)班同学的表现,我们知道集体利益是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少数服从多数也是个人服从集体的表现。
四、辨析练习,巩固提高
1.请同学们看看张平应该怎么做?(多媒体显示:班上进行拔河比赛,张平一心想当指挥,他认为指挥挥着旗,吹着哨子,特别神气,可班委会认为他劲儿大,叫他当队员。张平怎么办呢?)
(1)我服从班委会决定。
(2)不,我一定要当指挥。
2.张平不肯当队员,而你又是张平的同学,你会怎么做?
3.过渡:你们说得真好。有个叫小立的同学,他遇到了麻烦。我们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麻烦,帮他想想办法。(多媒体显示课后“议一议”。)
4.小结:你们真聪明,为小立想出那么多好办法。
5.在现实生活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你会怎么做呢?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个人服从集体的道理,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做到个人服从集体,做一个高尚的人。
六、该儿歌
雷锋是位好叔叔,学习雷锋好榜样,
不顾个人名和利,集体利益摆第一,
篇6
新授语法课。
【所属板块】
九年级 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3。
【教学流程】
Step 1 关系词 who/that
下面我们来学习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that,which 和who 的基本用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片(歌手张杰)。Look, what is the man?(Yeah, he is a singer.)
What does he look like? (He’s thin. He always wears suits. And most girls like him.)
I like the singer, too.
好啦,现在我们写出了四个句子(如下)。
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呢?我们想把“I like the singer. ”与“He is thin.”这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我们该怎么办呢?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吗?对了,这两个句子都含有共同的部分,那就是the singer 和第二句中的He 指的是同一个人。
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只要将第二句中的He 用关系词that来替换就可以了。然后,再把that引导的这个句子放在另一个共同部分the singer 的后面。这样,就是“I like the singer that is thin. ”又因为the singer 指的是人,可用关系词that也可以用who,也可以说成“I like the singer who is thin. ”你明白了吗?(如下)
那么用这种方法,你能将“I like the singer. ”与下面两个句子“He always wears suits.”“Most girls like him.”合并吗?
是的,只要将其中的he/him替换成who或者that, 再把整个句子放在the singer 的后面。
Step 2 Let’s read and conclude!
Read the three examples together, and try to find out what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s.
好,现在再来认真观察以上三个句子,能发现有什么规律吗?定语从句是哪一部分?放在什么位置的?关系词who/that 引导的那部分就是定语从句,放在名词the singer的后面,所以the singer 叫先行词。我们把who和that 称为关系词,它们能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其前面的先行词。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叫定语从句呢? 我们说,在复合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句子叫定语从句。而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就叫先行词。定语从句一般放在先行词(被修饰词)的后面。
Step 3 关系词 which/that
先来看一看幻灯片上的句子:
上面各句中,它们的定语从句是哪一部分呢?对!that/which引导的那部分就是定语从句。其前面的名词the music 叫先行词,that/which称为关系词。那么,之前的who怎么不见呢?who到哪里去了?你想到了吗?――那是因为先行词的缘故!这里的先行词the music指的是物,所以用that或 which来引导定语从句。你明白了吗?
最后,回忆一下定语从句的窍门在哪里,判断引导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关键是看先行词,指人还是指物。即:
Step 4 Let’s do it!
好啦,现在留一些作业给你复习巩固吧!
Fill in the blanks with“who/that/which”.
1. The actor used to be a teacher is ready to help others.
2. The girl I spoke to just now is my best friend.
篇7
篇8
一、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
在教学生字“灭”时,我指导学生掌握了读音后,又让学生观察插图(一丛熊熊燃烧的火焰被一块水泥板盖住),启发学生:“图上熊熊燃烧的火焰被水泥板盖住,火焰会怎么样?”学生齐答:“火焰要熄灭!”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观察“灭”的字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它,接着我就将发生不同火险的防范、灭火方法、报警等知识顺理成章地传授给了学生。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时,我抓住文中关于阿曼达等14名儿童被埋在跨塌教室的三角形空间里得以生还的描写,告诉学生在遇到房屋跨塌的时候,在室内的人尽量往房间的角落里避让,减少垮塌对自己砸伤的可能性等安全救护知识。我在备这节课时在网上下载了有关地震前的征兆、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的文字、图片、影视资料,在教学本文后把搜集的资料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掌握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和防灾自救的知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传授安全救护方法
我在教学《司马光砸缸》时有意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假山下的缸里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一同玩耍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谁的方法最好?”学生们都为司马光临危不乱、机智果断地举石砸缸救人的行为啧啧称赞,讥笑那些吓哭了或跑去找大人的小朋友没有司马光聪明。我借机问:“如果小朋友掉进的不是可以砸破的瓦缸或者是水池,那些大声哭喊找大人的小朋友的做法你觉得又怎么样?”学生们听后嘎然止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声哭喊引起附近大人的注意或者找大人来救人才是有效的救人方法。我和学生由此总结:如果我们不能自救时,向其他人呼救也是很有必要的。学习了《我的战友》中“这时候,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这一段时,学生能够理解为了完成这次军事行动,大火烧身没有自救;也能理解“我”为了保证潜伏成功放弃了救护。我提醒学生:“如果我们在平时遇到自己或者别人身上着火怎么办?”学生提出了“往身上泼水”、“在沙地上打滚”等很多自救和救护的有效办法,从而在思想上提高了学生的救护能力。
三、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教学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时,我引导学生体会小马的安全意识:当小河挡住了去路时,小马不知道河水的深浅,没有贸然过河,而是向老牛和松鼠询问河水的深浅。当老牛和松鼠的答案截然相反,自己又无法判断时,小马毅然回家找最可信任的妈妈询问,得到了自己能安全过河的可靠答案后才过河。小马的安全意识值得我们借鉴。
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小学生走出求救的误区
篇9
Warm up
1.Free talk
T: What can you do at school ?
S1: I can … S2: I can …
T: What can you do after school ?
英语教学中一般都有Free talk这一教学环节,由师生之间的谈话到学生之间的谈话。我们不难发现,当学生之间自由谈话往往局限于“Hi!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等简单肤浅的英语会话。而孙老师设计的Free talk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又巩固深化之前学过的内容,起到以旧带新、温故知新的作用。新授after school ,自然地引出课题。
2.Listen and do
这一教学过程是复习已经学过的动词,老师说,学生听并且做动作。但有个细节可以改一下,学生如果站起来做动作效果就会更好,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动词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3.Play a guessing game
看图片猜动作。这一设计本来很好,可以对本单元的重点“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有效的操练,这里我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学生在用一般疑问句猜测动作时,孙老师的回答是Yes…/No…。我认为既然这里我们看不到完整的图片,是否在针对学生有理由的猜测时,用Perhaps这一课文中出现但学生比较陌生的单词来回答(Perhaps he is./ Perhaps they are.),这样更能体现英语学习注重过程,结果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二、由学习课本的语言知识输入到延伸过程中的语言知识输出,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学会交际,学会做事情,这才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过多地注重文本教学,整堂课显得活力不足
片段2
T: Who wants to play basketball ? Come here and play basketball .
T: What is he doing ?
T: If you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 you can say “I’ll go and join him.”
Another girl went to play basketball .
T: I’ll go and join them .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played basketball together .
新授 I’ll go and join .
Then the teacher asked a row of students to read “I’ll go and join them .”
这是学生打篮球导出I’ll go and join.句型的片段。学生现场打篮球的设计是教学活动中的亮点,它创设的情境能促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I’ll go and join.也得以体现。但这里我也有几点建议:学生先做打球动作,在教师问What is he doing 时,该学生停了下来,其他同学再回答。这里我认为教师应示意学生继续做这一动作,不要停下,这才能体现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的特点。
有一小排同学读I’ll go and join them .这一句子,我认为机械的读句子不如多让学生边说边加入活动,哪怕有5个10个20个在打球,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这个句子,语言要符合语境。
三、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片段3
T: Gao Shan and Helen help Su Hai and Su Yang clean the library. So Gao Shan is a helpful boy .
新授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themselves .
这一设计使教师的角色起了深刻的变化,真正成了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帮助者。引导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中帮助他人,体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和素质。
另外,最后填空和挑战自己的环节,孙老师把听、说、读、写的训练巧妙地安排其中,也是对本堂课的拓展,为Part D的教学作了铺垫。
篇10
三是当事人对采用“电子警察”、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拍摄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有异议的,不能到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时查阅相关证据材料,更不能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打印处罚决定书及到银行缴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违章上缴周期、执法效率等。
篇11
首先,有一部分院校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对教学档案进行归类统计,这就导致监察时,档案管理人员显得十分混乱,无法分清主次,也正是因为如此,有很多档案所具有的价值根本无法被挖掘出来;其次,档案记录存在着误差,有关学生的档案记录主要是由多个部门负责,而每个部门所记录的数据信息时常不一致,院校检查时,不知道应该以哪一个部门为准,这不仅为档案检查带来了麻烦,同时也影响了档案原始性;再次,教学档案不够完全,要不有始无终,要么有终无始,而且在所记录的信息中,还存在信息不健全的情况,这使得档案价值大打折扣,甚至成为无用的档案;最后,有些院校档案管理并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所以档案记录的标准并不统一,无论是格式、内容等不一致,记录相对比较混乱,这为档案检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2 教学档案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首先,各个院校没有针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尽管院校对教学工作一项都非常重视,甚至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对于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却没有进行投入大量的精力,并不重视此项工作。因此也就没有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来专门的管理这项工作,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档案管理行为,久而久之,教档案管理工作就成为院校管理的薄弱环节。
其次,责任分配不均,有关人员负责档案教学管理时,责任分配不均,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行所有的管理操作,所以即使出现了问题,也难以找到责任人, 再加之,院校对此本身就不够重视,因此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人力物力上,投入都不足,管理人员自然也就不会重视,自然就不会为此作出详细的责任安排。
最后,教学档案管理人员水平不一,可以说,院校从事档案管理人员依据都不是相关专业毕业的人才,通常都是临近退休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其对档案管理并不十分了解,因此档案管理出现问题也在所难免。
3 规范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建设是高等学校管理诸方面的重要一环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部从1995年着手对办本科教育历史不长的普通高等学校实施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目的在于重点检查被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运行情况,督促各级政府加大对高等学校的投入,推动高校深化改革,真正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从2000年开始,一些省、市主管部门又对连续扩招两年后各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检查,了解各高校教学整体运行情况,以便更好地推动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1 转变观念,强化认识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所学校当时的教育教学秩序、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重要背景资料,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大管理和建设力度。要彻底转变传统观念,要以唯物辩证法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注意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方法、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必要的经济管理手段等。
3.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各级责任制
首先要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和教学档案管理和建设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任务和职责,确定各类教学档案的内容、保存的范围和时限。必须明确学校主管领导是教学档案管理一级责任人,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是二级责任人;教学秘书是一级执行人,各科室及教研室主管人员是二级执行人的制度。实施必要的定期检查验收公示制度和奖惩制度,把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建设纳入各级领导目标责任管理之中。
3.3 推行教学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篇12
首先,要实现教辅报纸的突破创新,就要办好同步辅导类报纸。这是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最需要下功夫的方面。为此,国内许多教辅报都在内容、形式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在同步辅导产品方面,新兴的学案型教辅报尤为引人关注。升学指导报作为国内知名的综合类教辅报,首先在数学等学科方面进行了创新,创办适应新课改的学案型教辅报,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以往课堂教学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学生的素养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一些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如何讲好,少想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教与学成了单边活动,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和多元智能。许多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听讲不看书,听懂了又不会写,写又写不全;作业量过大,难度不一,挫伤了学生积极性;学生被动学习,缺少思考,能力提高慢,无法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而这是与新课改精神相悖的。
学案型教辅报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所谓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而学案型教辅报就是与学案相配套并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新型教辅报。
创办学案型教辅报就是要让学生减负增效,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四位一体,及时评价,报纸集教案、笔记、作业、练习、检测于一体,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前学生预习“学案”,理解概念,解决简单问题。课堂上学生通过例题与变式题等加深理解,掌握方法。课后练习,总结反思,提升解题能力。教师利用“学案”,有效整合课内外资源,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学案型教辅报如何有效编写?首先要遵循编辑原则,就是依据新课标课程标准和教学顺序及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内容板块分课时编写较高水平的导学方案。通过对教材知识点的分析、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奥妙和成功的乐趣。
其次,在编辑定位和理念上,我们体会到,要从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视角出发,将学与教融入各个栏目内容之中,通过使用报纸,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启迪式引导,使学生对知识体系能够重新认识并构建,学生自我学习,得出知识结论。
在内容编辑方面,除课外拓展之外,主要提供与各类教材相同步的课程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发现与解决问题时,逐步学会方法,让学生通过反思、自评自测等手法,有效评价学习效果,帮助认识自己,在使用教辅报中不断进步,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和好态度。
《升学指导报》编辑部在编辑前精心设计,深入教学一线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及数据。编辑过程中,不断修正“学案”的设计思路,调整其学习方法和内容结构,达到与一线师生相契合的贴合实用标准。
学案型教辅报面世后,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全国各地使用学案型教辅报的师生普遍反映,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增多了,开阔了知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讲课的负担也减轻了。
办好同步辅导类报纸,不仅在内容上向学案型教辅报转型升级,而且在报纸传播形式上,也要进行美化改版,改变教辅报单一沉闷的格式,用清新、明快而又富有现代感适应青少年阅读的报纸美化形式,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升学指导报》在内容改版的同时,引入高端设计团队,全面升级设计理念和版面视觉水平。在中国首届传媒设计大奖上,《升学指导报》以全新的视觉形象,荣获最美行业报银奖。这也是全国同行业唯一教辅报获此大奖。
要实现突破创新,在办好同步辅导类报纸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市场多样化需求,编辑出版更多适销对路的教辅产品。
为此,《升学指导报》专门成立了行课表考试研究中心,并把它作为一个大的教辅资源整合平台,集中精力策划出版多样化的教辅产品。目前除同步辅导类产品外,专题类产品、试卷类产品、地方特色需求类产品、数字类产品等,市场前景看好。升学指导报出版的试卷类产品系列,如新课标高考第一卷、猜想卷、辽宁中部三市中考专刊、单元测试卷、课课练、河北新课标高考首卷等,一经推出,大受欢迎。
多元化的教辅产品是同步辅导类报纸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也是教辅报整体突破创新的重要领域。要实现突破创新,在办好同步辅导类报纸和多元产品的同时,还要在教研服务方面下功夫,增加报纸的附加值。
教辅报是一个服务整体。它既包括平面产品,也包括配套服务。系列服务既是服务内容,又是提高报纸实用性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各家教辅报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是各种服务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师生需要,取得良好效果。
篇13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包括照片、文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
1、谈话导入:中华民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古老的文明,在祖国这片辽阔和肥沃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你的头脑中,最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到课题上(板书课题:从四大发明说起)。
例:有人说到了四大发明或其中的一件,那么教师就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被称之为“四大发明”之一,你还知道其它三项伟大发明是什么吗?
如果没有人说到这一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这样说:是啊,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可真了不起,我国还有闻名于世的四大发明呢,你知道分别是哪四种伟大的发明吗?
二、交流话题
1、学生自读课文3-6页:读读文中的插图和文字,看自己能读懂什么。
2、交流:
(1)你从课文中学懂了什么?
①什么时候有了这项发明?
②这项发明在历史上曾经改变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③这项发明对世界文明有怎样的贡献?
(2)关于这项发明,你还有更多的了解吗?
(3)从刚才自己的学习和与同学的交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说说你现在心里想说的话。
(交流时注意:一项发明一项发明地说,可以让学生展示一下搜集到的照片等材料,这样可以更直观。)
(4)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