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出纳实务实训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出纳实务实训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出纳实务实训报告

篇1

一、会计基本技能实训

在第二学期开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这一实训是将“基础会计”课程所学的理论以实际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吸收。其内容包括:数码字的书写;点钞技能与真伪识别;珠算与计算器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错账更正、对账与结账;财务报告的编制;资料的装订与归档,共八项单项训练,每项实训4课时,共预计32课时,历时8周完成。

二、出纳实务实训

在完成“会计基本技能实训”课程后,随即开设“出纳实务实训”。作为刚刚离校的大学生,很少能够直接进入企业财务核心的,大多数新晋成员要从收银员或出纳员做起,所以我们开设出纳实务实训,帮助同学掌握出纳基础技能,加强同学们的就业竞争力。课程内容包括:出纳基础知识;现金业务处理能力;银行业务处理能力;出纳账簿与出纳报告;生产性实训练习,共四个单项实训和一个综合实训,共预计32课时,可在第二学期第9周到第16周开设,历时8周完成。同时一学期先后开展两项实训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也有利于减轻学生期末压力。

三、中级财务会计实验

对“中级财务会计”课时进行调整,调整为12周结课,第13周到第16周增加“中级财务会计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历时4周,16学时。会计的生产性实训课程,都要完成由建账、处理凭证、登记账簿、出具报告、资料归档的全部核算过程,只是具体业务内容有所区别,所以可以取消中级财务会计实训,只在理论课程教授完成以后,即时进行相关业务内容的实验课。

四、成本会计实验

对“成本会计”课程进行调整,12周结课,第13周到第16周增加“成本会计实验”课程。实验课程历时4周,16学时。成本的核算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刚刚离校的大学生,不可能直接从事成本核算的工作,一般要有出纳、财务会计方面开始锻炼,所以, 48课时的理论,再加上16课时的实验课程练习,完全可以满足毕业生的知识积累的需要,更多的练习可以留到工作中去。

五、会计综合实训

在完成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及相关实验、实训的课程后,开设“会计综合实训”课程,周4学时,16周,共64学时。本实训提供某一企业12月份的全部业务,由同学完成手工做账的全过程,包括账簿的开设;会计凭证的处理;账簿日常登记与结算;成本核算;期末的会计处理;期末的对账与结账;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资料的整理与保管等等的,涉及到会计人员动手操作的各项工作的实践练习,帮助学生由会计学学习与研究的学生角色向企业从业的会计角色转变。

六、会计电算化实训

引进最新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软件,在手工实践课程后,学生们已经能够全面系统的了解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流程,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通过用友软件的学习和练习,让学生们在走出学校时,就能够满足大中型企业的需求,熟练应用财务软件。当前市场上的财务软件大同小异,学会了一种软件,其他的财务软件也会很容易上手。课程周4学时,16周,共64学时。在第五学期开设。

七、纳税申报实训

企业税收是企业财务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我们开设“纳税申报实训”课程,以一些简单的实例,帮助学生了解纳税申报的内容与流程等。内容涵盖增值税、消费税、附加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共六大主要税种,以某企业为例,完成一次单项的纳税申报流程,旨在使同学们认识和了解这一工作,有利于到了工作岗位后在实践中的的继续学习。课程周4学时,6周,共24学时。在第六学期其中6周开设,配合沙盘课程安排具体时间。

篇2

1.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设置是培养学生实操技能的核心关键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会计实践教学的设置应从会计工作涉及的部门可分为会计核算实训,纳税申报实训,银行结算业务实训;还可从会计工作的岗位可分为出纳岗位实操训练,会计岗位实操训练,仓管岗位实操训练;也可从会计工作的技能要求可分为珠算技能训练,点钞技能训练,凭证翻打技能训练,基本账务核算技能训练,会计电算化技能训练?更可从会计实践教学的环节可分为感知教学,仿真教学,会计技能考证,模拟实习,顶岗实习五个阶段?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务必要将各种技能训练和岗位实操穿插在阶段课程实训?模拟实习?毕业前的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过程中,关键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巧与能力?

2.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是成就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有效的最佳途径

2.1 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练习而形成熟练?准确?规范的操作行为,养成专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比如:会计专业的珠算?点钞?凭证翻打?数码字书写等的实践技能性都很强,应充分利用早读?晚修?自习时间长期定时练习,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还可经常组织一些会计技能比赛,通过比赛选出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或鼓励,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2 阶段课程实训?阶段课程实训是以技能训练为主要目的,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课程实训?

2.2.1 《基础会计》课程实训?《基础会计》授课结束后对《基础会计》课程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实训的内容是以企业最基本的经济业务,涉及的凭证是最为常见的,目的是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原始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强化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感性认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

2.2.2 《工业会计》课程实训?根据《工业会计》各章内容的侧重点和特征,抓住各自的特点,对技能进行专门的具体化训练,采取分步实训的方式?例如《工业会计》“货币资金”一章讲完,可以组织进行出纳岗位实训,“存货” 一章讲完可以组织进行仓管岗位实训,还可进行成本核算等分步实训?

2.2.3 《商业会计》课程实训?《商业会计》课程实训主要是组织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等分步实训?

此阶段是通过较集中的训练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目标,同时促进知识技能向能力转移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养成?

2.3 会计模拟实习?会计模拟实习是学生在校内设置的模拟实验室中选取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事项作为模拟实验对象,通过模拟其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进行会计实务处理,从而掌握会计理论和熟悉会计操作技能?这种模拟,学生可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编制会计报表,编写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仿佛置身于实际单位的财务部门一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和会计实务工作的内在认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实际操作的综合能力?

2.4 毕业前的综合实习? 中职毕业前的综合实习是很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要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引导毕业前的学生综合实习,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各专业课程知识,同时与实践密切联系,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最终形成会计专业的上岗能力?毕业前的会计专业综合实习包括会计核算实训,纳税申报实训,银行结算业务实训?

2.4.1 会计核算实训?大多采用分岗运作方式,要求对实习学生分组,在每一组内按照岗位的分工,进行分岗操作?每组为5人?一人为出纳,主管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的登记;一人负责业务发生时原始凭证的填制;两人为会计,分别负责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帐凭证和负责登记明细帐;另一位为会计主管,审核各类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并登记总帐?编制会计报表?为使学生分别了解不同职位的作用,在实习期间可轮流换岗?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能明确各项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另一方面也能了解财会部门与企业内部及外部有关经济业务往来的关系,掌握相关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

2.4.2 纳税申报实训?纳税申报实训包括国税和地税两部分?

国税部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系统的使用;学会开发票,抄税及发票的核销和领购;熟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抵扣流程;熟练运用增值税纳税申报系统制作各种纳税申报表,熟练进行网上申报?

地税部分: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综合纳税申报表及个人所得税申报明细表的填制?就目前有好多市地税局都开通了纳税申报系统,实行网上申报,学校可采取专门邀请税务局的业务人员来给学生讲解?示范,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纳税申报的操作?

2.4.3 银行结算业务实训?银行结算业务即转账结算业务,简称结算,也叫支付结算,是以信用收付代替现金收付的业务?支付结算是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的行为?目前的结算办法主要有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和异地托收承付?为此,银行结算业务实训主要是让学生练习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熟练掌握国内票据结算业务?国内支付结算业务的操作流程?

2.5 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提升阶段,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会计专业知识,找出自己与实际工作的差距?顶岗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走出校门前的两个月,可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进行?亦可与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和记帐公司的合作让学生得到有效锻炼?在顶岗实习中,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虚心求教学习?任课教师要认真负责,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当然,学生实习的基本步骤包括:①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概况;②实习单位指导教师介绍实习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③参阅企业有关介绍资料和会计核算资料; ④ 对岗位工作事项的观察和实践;⑤ 学生完成实习后的报告,实习单位要鉴定, 社会实践才就此结束?

总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务必要抓住实践性教学这个核心,才能培养出满足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全面扎实过硬知识水平的?动手能力强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实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大部分企业已实现用电脑做帐,而且大部分企业公司都是采用金蝶财务软件做帐,少部分采用用友软件做帐。故此,我们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知识讲授,让每位同学都能达到熟练运用这2个财务软件.既然是用电脑做帐,对打字速度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学生每分钟要达到40-50个字左右。

二,税务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很多公司因为规模较小,只设有一名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可以说是一名多面手、做帐、报税等均是他的工作。所以,我们以后应加强税务知识讲授,尤其是税务实务操作练习,教会每会学生如何申请报税、计税、缴税、尤其是几个主要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更要重点讲授。

三,出纳方面知识

篇4

一、现有的会计专业实训的局限性

从全国来看,各院校会计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各不相同,基本都处于摸索之中,一般采取的都是仿真实训,或让学生到会计公司实习等模式,没有成熟的、可以全面推广的办学模式。现有的会计专业实训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

(一)会计实训突出“仿真”特点

大部分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训突出一个“仿真”特点,即在校内建一个仿真实训室,学生进行模拟实训,但在实验室集中进行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缺乏一个实际业务活动平台,一味地只是进行仿真实训,没有真实的工作环境,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无法培养的。无疑,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无法培养高技能的会计应用型人才。

(二)会计实训只是停留在单纯的做账上

会计工作不只是做账,还包括与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的业务往来,目前,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会计人才,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题。作为一名会计,不但要与本公司、本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还要与其他各个部门,包括银行、税务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如此,才能更加方便日常的业务流转,所以,在校期间的会计实训不光要有做账的内容,还要有沟通能力的专项训练。

(三)学生到企业实习会计工作,实际操作有限

会计与数控等操作型职业有根本性的区别:在工作中会涉及到商业机密,而且学生实习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所以一般企业都不愿意接受会计实习生,即使接受了,也不会让实习生进行真实的账务处理,充其量只是让实习生把做好的账看一下,学生实际操作会计业务的机会非常有限。零距离上岗是目前国内企业对人才需求提出的要求,是衡量高技能人才的标准,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到企业即能上岗,不需要企业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对新员工进行培养。然而,社会现实情况造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恶性循环,会计专业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企业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学生就业不对口――企业不愿到院校招学生,这样就制约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

(四)与校财务处合作,资源整合育人才

为了突破传统会计仿真模拟教学的局限,解决会计专业顶岗实训的问题, 我院曾将学院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场所转化为实习实训场地,给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这在全国是首创。学院会计核算中心整体搬迁到了会计专业实训中心,形成了核算中心与学生实训中心一体化,学院会计结算中心将核算的出纳、会计岗位向学生开放,其业务主要包括:出纳岗位、记账岗位、会计档案整理等实训项目,由财务人员实施具体指导,从而将学生学习的《出纳实务》等部分课程的实践内容由真实的业务来体现,实现了在学校内的生产性岗位实训。但由于学校的事业性质,学生实训业务接触到的内容主要是事业单位会计,实训岗位也仅限于出纳和档案整理,内容过于单一,专业接触面有些窄,与走向社会后会计岗位对能力的需求有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一体化实训中心经历二年后只能关闭,学生的实训又面临无处可去的尴尬。

二、引企入校,探索校企联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

针对会计实训“校热企不热”的情况,为找到校企合作双方的兴趣点,我院在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及实训模式的建设方面做了较大的尝试,从2015年起开始,与北仑金桥会计服务公司合作,引企入校,由学校提供场地、电脑等办公设备,企业与专业合作,共同参与教学,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实训内容、考核标准,由企业负责,以真实业务为实训资料,对学生进行实训,利用企业的奖惩和考核制度进行日常管理工作。集中实训从大二开始,每班集训时间为一个月,集训的内容主要是会计实务操作内容,涉及的理论课程有:企业会计实务、出纳、电算化会计、纳税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手工操作等,能够体现“真环境、真项目、真要求”。

(一)以真实业务为实训内容,以师傅带徒方式带教

北仑金桥会计服务公司近500家中小企业的账务,学校引入金桥会计服务公司后,就以这些企业的账务作为实训的内容,由金桥会计服务公司相关会计人员指导学生做真账,真正做到了真实业务做实训。实训内容包括:识别、审核原始凭证,电算化会计实务操作,计算申报企业税费,整理会计档案,银行业务,工商登记验资业务。每个学生负责2―3家企业的记账业务,由于企业的行业不同,@意味着学生可以做不同行业的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1.识别、审核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会计实务中最基础的、最重要的会计资料,是编制会计记账凭证和登记会计账簿的原始依据。会计业务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职业判断,识别、审核原始凭证。原始凭据的审核、发票的开具及核对整理,对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会计内容。以往学生接触的原始凭证是模拟的,是印在教材中的,比如基础会计实训,学生从书中裁剪下来粘贴在记账凭证之后即可,这种思想上的先入为主,容易造成学生对原始凭证的审核过程的忽视,认为只要是外部提供的原始凭证都是对的,再加上教材上的原始凭证有些已经不是最新版,学生在填制发票、支票等原始凭证的过程中,填制不完整、不规范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加强原始凭证实训是重中之重。为此,在原始凭证实训开始,我们就与金桥会计服务公司商议,由公司提供企业真实原始凭证,先让学生识别,指出错误,学生再动手填制真实的原始凭证,如发票、支票等,然后由金桥会计服务公司相关会计人员进行点评,总结原始凭证审核要点及技巧,这些技巧是会计人员的长期实践工作经验,也是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实训,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辨别能力提升很快,对学生的帮助很大。

2.电算化会计实务操作。这是一个会计电算化项目操作内容,学生需要从账套设置、会计科目设置、科目余额录入、权限设置等初始化工作开始,根据已审核的真实的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输入记账凭证,并进行打印整理,并由金桥会计服务公司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审核。这些内容,虽然在电算化会计课程上学过,但在实际工作中一旦由学生独立做~,刚开始好多学生还是不敢下手,做账速度较慢,错误也较多,在指导教师和师傅的帮助下,学生才慢慢上手,首先熟悉了企业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企业的业务范围、部门分工等情况,然后才开始编制会计凭证,先从一些基本的凭证入手,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接着是成本核算等。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真正体会到会计就是一项细心的工作,严谨认真是做好工作的不二法门。

3计算申报企业税费。计算申报企业税费包括:国税增值税计算及纳税申报的实务操作;地税各个税种的计算方法和纳税申报的实务操作;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和纳税申报;税控发票开具和增值税抵扣认证的实务操作。其中企业所得税费计算是重点,在金桥会计服务公司相关会计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实际经济业务,先进行职业判断,哪些业务要交税,然后再进行计算,这样的学习方法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学生基本掌握了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和技巧,接下来是报税,学生熟悉税务工作每月的时间内容。如:每月初进行零申报、E税通申报、抄税等;每月中进行清卡买票、一般纳税人调拨开票;月末对本月扫描的发票进行核对等,最后进行网上申报,通过这样的税务实操,学生对今后的零距离上岗工作更加有信心。

4.会计档案整理和其他实务。会计档案整理包括: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国地税纳税申报表、增值税抵扣联和其他相关资料的整理、装订和归档。其他实务包括:打字、点钞、键盘录入、常用会计书写、工商、税务、银行事项办理等的实训。

(二)学会沟通与交流

学会沟通,学会与人交流,看似简单,但其中很有学问。为此,我们安排学生走出去,在金桥会计服务公司相关会计人员带领下,去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办理业务,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许多学生感悟到,通过实际接触,锻炼与人沟通能力,是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通过与人交流,学会聆听,通过虚心听取前辈们的工作经验介绍,帮助自己提升了日常的工作能力。

(三)建立企业化考核制度和规范

在实训期间,学生按企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服从企业的管理;金桥实训基地对参加实训的学生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和严格的考核,并定期提供考核结果。具体考核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1)业务技能是否熟练:主要包括书写规范、票据差错率、票据作废率、银行退票率、凭证准确率、纳税计算、报表完成和会计档案等。(2)职业素养是否过硬:主要包括劳动纪律、工作态度、礼貌服务、与顾客沟通、服从意识和保密等。(3)稽核及财务分析报告是否准确:通过实训,要求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其目的是不但要求学生会做,而且要求学生会写。

(四)规范实训管理

为了使实践教学严谨化、规范化、科学化,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相关条例,以保证实践教学顺利进行。包括金桥实训基地学生轮岗实训规章制度,宁职院会计专业金桥实训基地轮岗实训考核表,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实训基地教学指导,实训鉴定表,实训学生基本情况等。

三、结语

“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滋味”,通过实训,真真切切地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会计。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是产学研深层次合作的一个方向,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平台,也是校企双方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虽然期间会不断出现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矛盾和困难,但只要校企双方坦诚相待,及时沟通,就一定会克服这些矛盾和困难,在共同发展中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燕.引企入校-校企合作-共建中职会计专业实训基地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4 ,(3下).

[2]王贵兰,肖平.对高职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14).

[3]熊玉红.关于校企合作共建经营性会计校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2).

[4]胡苗忠.校企共建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培养会计高技能人才研究与实践[J].财会教育,2012,(2).

[5]许蔚君.高职院校“2+1”校企合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2,(17).

篇5

一、会计电算化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大部分企业已实现用电脑做帐,而且大部分企业公司都是采用金蝶财务软件做帐,少部分采用用友软件做帐。故此,我们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知识讲授,让每位同学都能达到熟练运用这2个财务软件。既然是用电脑做帐,对打字速度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学生每分钟要达到40-50个字左右。

二、税务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很多公司因为规模较小,只设有一名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可以说是一名多面手、做帐、报税等均是他的工作。所以,我们以后应加强税务知识讲授,尤其是税务实务操作练习,教会每会学生如何申请报税、计税、缴税、尤其是几个主要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更要重点讲授。

三、出纳方面知识

由于我们的学生学历较低,很多同学毕业后只能担任出纳,故此,对于出纳工作主要职责(如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空白发票、支票印章)以及应具备技能(如点钞、计算器、辩别真假钞票)等应让学生熟练掌握。

四、财会法规知识

篇6

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曾在一份报告中称:中国缺乏受过良好培训的大学毕业生可能会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受到阻碍,并难以发展更为尖端的产业。他们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大学教育主要是“采用理论型、书本型、实惠型以及教授单向带教型的教学方式”。多年来,我国会计教育模式过分注重对学生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的实践应用,尤其在会计本科教育上,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对实践教学重视严重不足。尽管许多高校都相继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并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相应的必要条件,但事实证明其实训效果并不明显。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剧,会计的职能也由核算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会计教学的理念没能得到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二)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与会计电算化实验相脱节

目前,多数高校分别都拥有会计手工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验室,但在教学环节中,多数学校在会计手工实践中仅限于单一的做账,仅要求学生熟悉账务处理的流程:先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最后到编制会计报表,学生只能被动地做简单复制。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的实训是用简单的会计数据,套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流程,缺乏必要的信息系统思想的训练。造成会计手工实验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得不到有机的结合,网络资源应用不充分,这样的实践教学只是表层粗浅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在会计实践方面应该具备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不了社会对高水平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创业财务实训》在独立学院会计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我院经过多方调研,针对商学院会计专业的学生新开设了《创业财务实训》课程,该项课程是由南京易学有限公司研制开发而成。到目前为止,我院参训的五百多名学生已顺利完成该项实训课程的学习。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该实训课程的内容:

(一)创业财务实训课程是一项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财务实训软件该实训软件营造了会计实习的虚拟环境,囊括了不同行业会计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会计专业技能方面的综合培训。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经历从出纳会计、审核会计到主管会计工作的一整套流程,从而克服了在会计实际实习中遇到的分岗位实习,工作不到位、不完整、不系统的缺点,便于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系统化的认识和学习。同时,该项实训软件面向实际应用,将会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该网络课程的学习,可以将已学的会计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进行综合运用、加深理解。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有助于他们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一个更为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并且,课程中所涉及的原始凭证都是来源于实际公司的真实资料,这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增进学生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完成该实训课程学习,即意味着拥有了一年的实际会计工作经验,为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业财务实训课程由于其网络化的特点,使用起来灵活方便该实训软件与传统的实训软件在使用方法上有所区别,一般的传统实训软件都是将软件程序安装在固定机房的电脑当中,学生参训时必须统一安排时间集中在固定的机房进行实训操作,这无疑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然而,创业财务实训课程被制作在网页上,使用时,只需要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即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课程学习,这种网络化的学习方式突破了在常规人力培训中时间和地点的局限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灵活的学习平台。

篇7

1 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的现状

实训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1]。而实训类课程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较多。目前电算化实训课程开设得比较多,但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开设很少。前者大多是侧重于财务业务实训和部分购销存业务实训,没有把财务业务一体化与其他软件结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综合实训。学生在实训后仅仅是掌握了一种软件的操作方法,而不会使用其他相关软件。通过对部分企业的走访和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得知企业目前很需要网上报税和计算机审计方面的实用型人才。鉴于此,我们把用友ERP-

U872、航天信息A6、审计大师V11三种软件结合,共同开发、建设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在国内高职院校中,我院是开设该课程较早的院校之一。作为一门校内仿真实训课程,它是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重点建设课程之一,同时为学生顶岗实习、零距离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当前就业成为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相对来讲,实用型人才更易就业。而电算化综合实训作为一门综合实践技能课程,培养的正是实用型人才。它开设于第五学期,借助用友ERP-U872,完成财务业务一体化下的财务和业务的处理,包括各类账表和报表;利用导出的增值税相关报表数据和财务报表数据,输入航天信息A6软件的网上报税模块,完成每月的网上报税;通过取数工具完成账套取数,导入审计大师V11,进行财务报表审计。该课程将ERP知识与技能、网上报税技能和计算机审计知识与技能相融合,培养学生ERP软件操作能力、网上纳税申报能力和计算机审计能力。正因为使用三种软件操作,所以有必要从思路、内容上进行优化设计,与企业实际操作流程相吻合,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3 优化设计的思路

3.1 总体设计思路

以培养多种软件综合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情境项目为主体进行总体设计。突出表现在:

第一,以校企共建为根基,实现课堂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山东神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我院合作企业之一,每年都有一些学生进入该家企业顶岗实习并被录用。参考神龟的岗位设置和职责要求,与神龟共同确定课程内容,注重与岗位任务对接,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高职生的特点,按“一般业务与典型业务相结合”原则设计实训内容,强调实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会计电算化类岗位任务,按照岗位工作流程设计了岗位认知及建账、账套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网上报税及计算机审计共六个教学情境。

第二,课程内容与网上报税相衔接。

课程内容结合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内容设计,使学生通过学习、操作,在掌握航天信息A6软件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熟悉网上报税流程。

第三,课程内容与计算机审计对接。

在学生完成三个月账表的基础上,利用审计大师V11软件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培养学生审计岗位职业能力。

第四,实训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实训地点设在电算化综合实训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作用,利用情境、任务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3.2 具体设计思路

以烟台金海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处理为主线,按照会计电算化类岗位工作流程的具体要求、顺序开展实训。整个实训内容的设计侧重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实训内容完全适用于工作岗位要求。学生依次完成企业业务实训、网上报税实训和计算机审计实训共三大模块。

首先,带领学生建立模拟公司“烟台金海科技有限公司”,设置六个工作岗位,让学生了解各岗位的职责要求和任务。其次,学生三人一组,进行仿真综合实训,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培养业务处理的综合能力。根据模拟公司业务,让学生扮演各岗位人员,包括主管会计+税务会计、制单员、业务主管+出纳、审计员。主管会计+税务会计、制单员、业务主管+出纳分别由三人轮流担任,一月一轮换。在轮岗中掌握各岗位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了提高计算机审计操作能力,审计员工作由每位学生单独完成。在一体化实训室,采用难点内容软件演示教学、教师现场指导与学生在所属财务业务综合部分工协作等方式,融教、学、做于一体,培养学生综合操作技能。

4 优化设计的内容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学院的教学改革为契机,以会计电算化类岗位群需求为导向,以“烟台金海科技有限公司”业务情境资料为载体,通过与山东神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依托校内实训室,给学生创造高度仿真的实训条件,培养学生的各种软件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案例选取

在和山东神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商讨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企业业务岗位设置的实际和典型工作任务要求,我们构建了“烟台金海科技有限公司”虚拟企业。它是一家私营企业,规模中等,主营电脑组装与销售、电脑配件生产、批发与零售。在整个实训中,设计了三轮综合实训,让学生直接在近似真实工作情境中学习,实现了实训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选取此案例,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4.1.1 实用性

企业业务岗位设置如下:主管会计、制单员、出纳、业务主管和税务会计。另根据外审的要求,设置审计员岗位,属于某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类岗位设计企业业务、网上报税、计算机审计三大实训模块,围绕实训模块演练职业技能。企业业务实训以山东神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工作流程为参考,结合几个中型工业企业的工作流程,设计了三个月的轮岗实训。网上报税是企业会计的基本业务操作,也是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而学生在学校接触的比较少甚至没有接触,往往不能适应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要。现在多数企业已普及会计电算化,与此相适应,计算机审计也越来越普及。毕业后,部分学生会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从事审计工作。为增加学生就业适应性,我们以“烟台金海科技有限公司”三个月的账务资料为案例,利用审计大师V11进行简单的财务报表审计。

4.1.2 可操作性

在企业业务实训模块,设计的业务包括购料、领料、购货、销货、采购退货、销售退货、半成品入库、产成品入库、费用结转、费用报销、计提工资、计提折旧、收款、付款、票据结算、报税、审计等,其中购货业务分为普通采购业务和暂估业务,销货业务分为普通销售业务、委托代销业务、直运销售业务、分期收款销售业务和零售业务。

在网上报税实训模块,主要有录入税务报表,包括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录入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在计算机审计实训模块,主要包括:用取数工具取数、新建审计项目、财务数据导入、自动生成报表、自动生成底稿、自动试算平衡、生成审定报表、底稿批量签名、生成审计报告及附注。

4.1.3 综合性

根据虚拟企业机构设置、主要经济活动的特点,遵循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设计了各典型工作任务的业务流程,见表1。

4.2 配套的教材与指导书

2011年初会计电算化专业完成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了“项目导向、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课程组教师以此为契机,根据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要求,与校外专家一同开发了电算化综合实训课程。必须在实训教学中坚持立足于自编教材为主的原则[2]。根据2006年新会计准则,结合会计系现有软件,本着实用的原则,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组织专兼职教师编写了与电算化综合实训配套的校本教材与实训指导书,供财经类专业学生使用。该教材以ERP软件操作技能为切入点,与纳税申报软件、计算机审计软件相结合,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提高学生会计电算化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强化岗位技能训练为教材基本特色。实训内容是按照中型企业设计的,遵循基本操作流程,涵盖了电算化相关的各工作岗位,旨在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使学生在使用本教材实训后,可以独立从事各岗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训指导书操作步骤详细,是学生实训的好帮手。

4.3 实训组织

在高度仿真的一体化实训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课程实训。学生三人一组,由一人任组长,负责安排三人的轮岗顺序。遇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若不能解决,指导教师予以必要的指导,但指导教师指导的次数计入教师考评,是参考打分的依据。也就是说,小组成员不问问题或者小组成员经常问问题,指导教师一般不会给高分。目的是让学生多用脑,多讨论,多配合,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及相关软件的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若遇到多数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难点,就由指导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及实务操作演示,这个不计入考核。

4.4 跟踪反馈

为了确保实训教学水平,一是要求实训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行业企业专家或者能手;二是实训之前要有计划,实训之后要有总结。在实训过程中,及时记录每个小组的操作进度。实训结束,仔细检查各小组的操作成果。为了弥补课堂实训的不足,我们建立了师生互动答疑平台,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指导学生进行网上报税、计算机审计操作。同时向学生开放各种联系方式,如手机号、QQ、邮箱、飞信等,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加入授课班级QQ群,每周至少集中答疑一次,如果有必要,学生可以随时咨询求教。

4.5 考核评价

课程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方式。既注重过程考核,又注重结果考核。其中学生自评占20%,组内互评占20%,组间互评占20%,教师考评占40%。学生考评占的比重较大,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训模式。

4.6 突出特色

4.6.1 高度仿真

校企合作共同设计一个案例,真实模拟企业的财务与业务,让学生融入虚拟企业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处理中,得到高质量的岗前训练,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4.6.2 网上报税

网上报税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的申报税的方法,也是学生就业需具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在学生熟练操作ERP软件的基础上,引入纳税申报软件,拓展学生的实践技能。

4.6.3 计算机审计

计算机审计是各事务所外审采用的主要形式。引入审计软件,增强学生的就业实力。

总之,优化设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运用与实施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郭树荣,董焕俊.实训课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2).

[2]徐艳萍.谈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若干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2):185.

篇8

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环境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成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环境,培养满足企业财务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对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是进行实训教学环境创新的关键。淮安技师学院依托江苏省人社厅商贸服务专业中心教研组各院校资源,建设了具有示范作用的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基地。实训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中小企业的会计主管人员、会计及基层管理人员;在会计教学中树立全程实践的观念,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顶岗实训,突出能力培养。

二、当前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学课程设置与顶岗要求衔接不够紧密。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训主要由“单项实训+综合模拟实训”两部分构成。“单项实训”主要在主干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收实务等)的理论教学中实施的课程实训;“综合模拟实训”则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进行集中实训。在这两部分实训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综合训练时间过于集中,一个人往往扮演多种角色(如仓库管理员、销售人员、会计、出纳等),但由于对于企业财务运作缺乏清晰、明确的思路,实践中往往无法做到一人多岗的角色转换。二是“实训教学”让学生掌握建账、登记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程序,但对会计岗位设置薄弱且实训多以手工账处理方式为主,与会计证电算化科目考试脱节。三是强调会计核算功能而忽视会计监督和管理的功能。目前,实训教学缺少与财务岗位对照查找的审核、监督环节,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供学生训练、评价和使用。四是实训教材相对陈旧,教材无法及时得到更新。特别是随着会计准则和税收政策的调整,如从2013年起实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运输业税收“营改增”等。但教材未能及时根据政策和标准的更新,使教学实训效果难以达到完整性、系统性和适应性的要求。

2.校内实训的投入不足,校外实训难以进行有效补充。虽然大多数学校均有会计模拟实训室,但其配置一般未达到仿真要求,加之由于受经费条件制约,实训室数量不足、软硬件功能有限,缺少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导致会计实训与实际会计业务有一定差距;同时,落实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学习困难较大,原因在于会计工作本身的严肃性和保密性决定了实习单位不愿意、不能够给学生提供实际动手上机操作的机会。

3.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迫切。如果会计实训教学只依靠“粉笔+教案+多媒体演示”的方法,则无法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中小企业的整个核算业务流程,无法让学生了解到会计运作的具体环节和会计、出纳、保管等岗位应履行的职能职责。因此,从教师方面讲,实训课教师至少应具备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在讲授会计实训课之前有完整地处理一整套会计业务的经历并经常参与社会实践,这样,实训教学内容、方式才能更贴近实际情况。

4.学生对会计岗位职业意识导向不强、专业知识连贯性较弱、实践应用能力较差。在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把通过会计证考试作为“合格”认证,在实习中发生学生随意更改错账、多笔经济业务的记录错误、不遵循管理规范等问题,反映出学生缺乏会计职业道德和从业规则意识。会计专业开设了多门专业课程,但部分学生对于全部课程的统整及综合运用操作困难,无法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因此,需要通过实训教学,将财政与税收、会计学、财务管理、工业会计、财会电算化等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揭示出来,引导学生结合岗位自主学习,主动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三、推进会计实训教学环境建设的六个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实训教学唯有立足于校内顶岗实训,同时将校外实训作为有益补充,创设全方位的实训教学环境,才有利于实训教学充分发挥实效。基于此,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需推进会计实训教学环境建设,形成以满足岗位实际需求和顶岗设计为导向,实现学习和工作两种行为、学生和员工两种身份、教学和生产两种过程的融合;以客观、真实的经济运行业务过程和数据为导向,指导会计实训;以能力培养为目的、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重新设计会计实训内容,强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1.加强校内会计实训室建设。校内会计实训室是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实训场所,目的在于创设真实的职场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实现由学习环境向工作环境转变的导向功能。实训室应兼顾多种功能且满足实训工位需求,如建设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实训室、审计实训室、税务实训室、银行实训室、模拟企业综合会计实训室等。在加强设备设施硬件建设外,更应重视实训室教学环境建设。一是加强职业规范、实训管理建设。如明确教学团队转化为职业管理人员,学生转化为员工,完成身份互换、实训要求、职能职责(权利和义务等)等职业岗位要求。二是会计核算的取材真实、过程真实,让学生接触到真实材料,缩短学生与企业会计实务的距离。如建立校内大学生超市等由学生管理经营的实体机构,既能满足实训教学中经营实体会计业务核算的需要,又有助于通过实训分析促进其加强管理,促进实体的良性循环。三是实训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工作状态,促进学生了解实训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定位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2.强化专业岗位技能训练,改变传统实训教学内容。采取“课程基本训练+课程一体化集中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方式,促进学生达到 “二保”(保考证、保上岗)“三会”(会写、会算、会处理一般的普通业务)的目的。其中,课程一体化集中实训是为了与一体化教学相配合,即在主干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收实务)的理论教学中配以课程实训。如基础会计教学中一边讲解理论,一边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第一,在讲解完会计凭证后,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发票、银行结算凭证、主要费用计算表、纳税申报表及其他自制原始凭证的格式、填制要求、审核方法,熟练掌握专用记账凭证、通用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和审核方法;第二,在讲解完会计账簿后,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明细账适用的业务范围、登记方法、结账方法、总账启用登记方法、结账方法以及总账和明细账的平行登记方法、错账更正方法;第三,在讲解完财务会计报告后,要求学生了解会计报表的种类,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和技能,从手工到电算化进行强化教学训练。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是毕业前对学生进行的综合能力训练,重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达标训练、查找问题、优化结构。一方面,学校可通过综合训练考核进行学习效果检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结果与其他学校相比较进行效果检验。

3.构建科学的会计实训考评体系。会计实训课程考评体系由课程实训考核、“理论+实操”一体化考核、综合实训考核相结合,各类竞赛成绩也可等同于或高于校内考核成绩使用。课程实训考核是将如基础会计课程的实训内容分成凭证填制审核、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若干项目,在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完成各项目的考核,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分阶段分项目量化考核。专业课程考试由“卷面考试+实操考核”组成,成绩各占一半或分的比例。

“理论+实操”一体化考核是将理论考核融于实操考核中进行综合能力的考核。实操考核可在进行完一个教学环节后,立即进行操作考核,以速度、质量作为评比标准。若学生其中一项表现不佳,可随时补练、补考,以反复考核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训练的重视。各项实操考核的成绩之和即为一体化考核成绩。综合实训考核指学生学完会计实务等专业课程后,由专业教研室设计一套完整的账务处理业务,以任务的方式下达到“员工”组,实训教师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集中考核,以检查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4.加强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校外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开展实训教学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熟悉实践实务的教师队伍。一是制订和执行专业教师进修培训计划,积极主动建立校企、校校合作与交流,教师定期接受脱产培训学习,到企业参观实践,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管理与筹划。二是要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一技多能,对获得技能证书的教师给予奖励,在职称评定和校内分配等上给予一定倾斜。三是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如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地位,淡化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的界限,促使教师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四是加强教师与会计职业界的联系、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论坛与会议,及时了解会计行业的变化、发展动向及会计理论发展的趋势,加强校际之间会计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实训交流,彼此取长补短。

篇9

一、《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体系理论化

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甚至是本科院校,《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体系一般是按照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关系来选取和序化的,一般包括: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档案等内容。这样的内容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过于理论化。容易造成理论教学脱离职业岗位的实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相吻合。[1]

2、实践教学理论化

早先《基础会计》的教学以理论的讲授来完成,缺乏实践环节。后来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所改进,增加了实践环节,但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以叙述性的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举例分析说明原理,使学生对会计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判断。讲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实务部分会给学生展示实物,但更多的是讲述概念、分类和填制要求,而具体的操作则以会计分录代替记账凭证的填制,用T型账户的登记来代替账簿的登记,以给定的账簿数据的计算来代替报表项目的编制。这种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理论化的模式与当前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吻合。

3、实践环节与岗位任务脱节

几乎每个中职或高职院校在完成《基础会计》理论知识的讲授后,都单独安排一两周的《基础会计实训》,实训中学生通常根据指导老师已描述好的经济业务,依葫芦画瓢似的来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而在实际工作中,根本就不存在现成的已描述好的经济业务让会计人员来编制会计分录,会计人员拿到的是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单据,然后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判断企业发生的业务是什么?需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所以即使学生顺利完成了该课程的实训任务,到了工作单位,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会计业务。

二、以“岗位人”为导向改革《基础会计》课程

“岗位人”是指将学生置于一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中,赋予学生的角色。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岗位人”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赋予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完成岗位任务的技能,同时还要对学生在完成岗位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如认真细心、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等)进行积极引导。

1、课程改革的理念

课程的改革应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理念,并结合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以“职业人、岗位人、创业人为核心,岗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集“岗位能力培养、基础知识学习、职业证书培训”于一体。将岗位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理论以实用、够用为限,重在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同时基础知识的学习要考虑学生从业资格考证的要求,让学生能够顺利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让学生在未来就业时就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和能力,实现学习与就业无缝对接,最终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服务。

2、课程标准的改革

课程标准的改革要与职业标准衔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对会计工作流程中涉及的基本岗位:出纳、制单、记账、总账和会计主管等岗位的基础工作进行调研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原有的《基础会计》教学大纲进行调整,重新确定本课程的课程标准,让学生在入学后从了解会计工作岗位入手,让学生以“岗位人”的身份来学习,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会计是什么?会计的基础工作是什么?如何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任务?”同时要根据会计工作实践中具体岗位任务的要求和教学实践,对课程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

3、课程名称的改革

《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在中职和高校的会计专业中都有开设,《会计基础》、《会计学》、《会计原理》、《会计学原理》等都是该课程的名称,这些课程名称体现该课程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和地位,但过于理论化。当前会计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所以有必要将原来单纯的理论课程《基础会计》与实践课程《基础会计实训》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操作中以“岗位人”的身份来完成岗位任务,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点,这样该课程的名称可以调整为《会计职业基础与技能》,既能体现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能体现该课程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最终为会计人才的培养服务。

4、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

该课程是学生入学后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能够完成基础岗位的基本工作任务,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业资格的考试奠定技能和理论基础。

根据会计工作的基本过程,围绕“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知识”的教学,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并序化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以“初识会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会计档案”七个项目组成的课程内容体系。将会计原理和会计方法等融于会计岗位的具体任务中。

课程的内容体系大体上分为三个环节:入门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并认识会计,激发学生学习该专业和该课程的热情,带学生入门,为此安排了“初识会计”项目;专项学习环节:带学生学习并完成会计工作流程中具体的岗位任务,为此安排了“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项目;综合训练环节: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一企业一个月发生的会计业务,为此安排了“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档案”项目。

4、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本课程各环节的教学应分别采用适宜的方法:会计入门阶段,采用讨论交流,观看动画视频以及让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到企业参观等方法,让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真正进入该课程的学习;在专项学习过程中,通过任务引导、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教学做一体等教学方法;在综合训练阶段,通过仿真的实训环境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以岗位人的身份实施并完成相应的岗位任务,集教学做于一体。以“日记账的登记”为任务来说明一次课的教学:(1)任务引领,布置任务――通过网中网的动画视频播放出纳到银行提取现金的业务,展示原始凭证,提出工作任务;(2)组建团队,安排岗位――让两个学生组成一组,一人担任出纳,另一人担任制单会计;(3)任务实施,模拟操作――由出纳根据前面所学的内容填写现金支票,由制单会计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填制记账凭证,并将记账凭证交给出纳审核,出纳在老师的指导下登记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4)课堂训练,现场指导――出纳和制单会计转换角色,将上述任务换位再操作一遍,接着指导老师给出新任务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来操作,教师进行现场指导。(5)归纳总结,提炼理论――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和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本次课的理论知识点。这样的教学能活跃课堂的氛围,更能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5、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

该课程的考核要打破过去以期末书面考试来确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局面,建立“以实践能力评价为核心,加大过程考核力度”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具体应表现在“四个结合”上:专项技能考核与综合技能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职业能力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以“岗位人”为导向的课程考核体系改革力求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更好地体现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

三、《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有过硬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专业课程的教学。为此,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或聘用有一定会计理论基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来校任教;另一方面要安排会计教师下企业进行实习和挂职锻炼,在某个企业的会计专业岗位上做个“岗位人”,接受实际会计业务训练,向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学习,检验并提高自己的实践水平和专业技能。[2]

2、加强校内实训设施的配备

以“岗位人”为主导改革该课程,除了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要加强校内实训设施的配备,给学生创设仿真的工作环境。所以在原有的手工实训室和电算化实训室的基础上,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如购置ERP沙盘、网中网教学软件等。可以通过ERP沙盘模拟实战和网中网平台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企业发生的业务及具体岗位的工作任务,将学生置于工作环境中来学习。

3、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途径

该课程的改革要积极与企业合作,可以聘请会计专家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取、校本教材的编写等,使该课程的改革不至于闭门造车,要始终与会计工作岗位实际需要相衔接。(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篇10

本次外出实习,我感觉收获特别大。第一:收集了很多教学素材案例,在审计过程中,一旦我发现有对我以后教学有用的东西,我都会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故此,这次外出企业实习,我做的笔记就有3本。我相信这些素材将会对我以后教学提供很多帮助。本学期我讲授企业单项实训课程,在授课时就经常顺手拈来我外出审计中碰到的很多案例感觉教学效果很好。第二:了解目前企业会计现状以及他们在做帐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种种舞弊现象。第三:向注册会计师学习了很多知识,对于我在审计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我都会虚心地向会计师事务所的老师询问,对于我提出的各种"轰炸式"提问,他们都很耐心地给予回答。第四:近距离接触,真正了解到对会计人员各方面素质及要求,为我以后在讲授课程时对于授课内容如何有所侧重更有帮助。本次发言,张部长主要让我谈一谈目前企业对会计人员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知识.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大部分企业已实现用电脑做帐,而且大部分企业公司都是采用金蝶财务软件做帐,少部分采用用友软件做帐。故此,我们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知识讲授,让每位同学都能达到熟练运用这2个财务软件.既然是用电脑做帐,对打字速度有一定要求,一般要求学生每分钟要达到40-50个字左右。

二,税务知识

本次外出企业查帐,我发现很多公司因为规模较小,只设有一名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可以说是一名多面手、做帐、报税等均是他的工作。所以,我们以后应加强税务知识讲授,尤其是税务实务操作练习,教会每会学生如何申请报税、计税、缴税、尤其是几个主要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房产税等更要重点讲授。

三,出纳方面知识

篇11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指导项目“高职高专财会专业教师‘学、做、研、教’终身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编号:2014SJD521),主持人:张瑞荣;2013年度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国内高级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主持人:张瑞荣。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2-0021-04

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不仅要推动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职业教育和产业升级同步实施,而且要推动职业教育和技术进步同步升级。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要推动高职教育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必须以构建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涵义

职业与职业不同,就是因为工作过程不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面向的是一线职业岗位,其能力核心特征是“会做”。毕业生能否胜任其就业岗位,主要是通过“做”来检验的。高职院校教师要教和学生要学的其实是怎么“做”的学问。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将工作过程作为知识序化的参照系[1]。其本质是将高职课程的职业化因素――工作、与教育化因素――课程融为一体,是课程工作化与工作课程化的双向转化与整合[2]。课程工作化是把课程“化”于工作、“化”为工作,通过学中做、做中学,讲练结合、理实一体,学生从中可获取未来职业岗位所需的“做”的能力。而工作课程化是将纯职场的工作过程序化为理实一体的过程化课程内容体系。学生通过学,可以获得对实际工作流程的感性认识并获取实际工作经验。

二、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以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群),科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职业岗位出发,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出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遵循学习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职业、由新手到专家进行排序,将行动领域的职业能力转换为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组织课程的教和学,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3]。

三、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企业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需求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未来职业应具备哪些能力,应建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进行调研,确定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面向的是中小企业,初次就业岗位群为:会计核算人员、出纳人员、办税人员;职业提升岗位为会计主管或财务总监。根据学生应掌握的岗位职业技能,进行专业定位,确定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财会一线工作岗位、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中小型企业会计专业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会计核算、出纳、办税及财务管理能力、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遵准则、精出纳、能报税、会核算、助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财会人才。

(二)分析归纳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和核心能力

1.基本能力:会计核算能力。能科学建帐,能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已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出纳能力。能明辨货币资金收付的票据真伪,能按照规定保管现金和各种结算票据,能熟练办理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能按照规定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办税能力。能顺利办理企业发票申购、税务登记,能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及其他相关政策正确计算和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应缴纳的各种税费[4];电算化能力。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会熟练操作有关的财务软件。

2.提升能力(毕业后比较优秀的学生经过5-10年后升任会计主管或财务总监):总管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工作;制定、实施和管理税收方案;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章程;组织企业有关部门进行财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业绩考核、分析与评价,努力降低成本、增收节支、提高效益。

(三)构建学习领域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会计就业岗位的要求,进行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分解,确定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职业岗位群,考虑学科分类,专业设置上遵守宽窄并存原则,专业设置不仅要适应职业需要,还要考虑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以能力本位、有针对性地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要素设置课程体系[5]。高职会计专业应系统学习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同时应具备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中英文听说写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掌握企业会计、统计、审计、税收、财务管理、财务预测、预算与决策等职业相关技能。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应与其未来的就业岗位相对接,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见图1)。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人才培养方案采用“2+1”模式,即学生两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顶岗实习。职业课程按职业成长规律及学习认知规律序化,同时通过分段实训,体现工学交替。具体分学期职业课程安排见图2。

(四)学习情境转化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为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一个学习的总体框架,但具体实施还是要落实到一门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去[6]。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根据各课程学习情境载体(如任务、项目、问题、活动、案例等)的不同,实现把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把学习过程转化为工作过程的双向转化,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的高度融合。

由于课程类别的不同,其双向转化的学习情境载体有所不同,对应采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也有所不同:

1.基本素质能力学习领域课程采用“案例引导实战”的教学模式。以经典案例引导课堂基础技能训练,让学生学会用专业的视角认识实践问题、分析实践问题和解决实践问题,促进思维水平的提升,同时为后续阶段职业技能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职业基础及核心技能学习领域课程建立以会计业务流程为主线、“项目引领、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部分课程兼顾课证融通。课证融通涉及的具体课程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用课程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初级会计师考试用课程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考证用初级会计实务在我校的课程体系中是通过中级会计实务局部与成本会计两门课、经济法是通过经济法与税法实务两门课得以体现的。在此基础上,对于理论较深的核心课程,如中级会计实务,除实施“项目引领、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外,教学过程中还尝试深入浅出,进行图示教学,通过时间数轴、T型账户对应关系图,将理论较深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好懂,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初次就业时的核心职业能力――会计核算能力。

3.职业综合技能学习领域课程采用“项目仿真、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为平台,教师以一套真实的会计业务,按照制单记账报表的框架,让学生在仿真的财会业务流程中,“教、学、做”一体,完成项目业务,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业务实际结合、教学过程与工作情境一体。

(五)课程评价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价值评定的过程。它是课程的引领和导向机制,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程类别的不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不同,课程评价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1.对于基本素质能力、职业基础及核心技能学习领域课程,以掌握职业基本素质能力和岗位技能为目标,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如作业、课堂练习、案例讨论、职业素养表现、过程考核、笔试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课程成绩。

2.对于职业综合技能模块,学生按会计专业岗位群进行分工,协同完成按会计业务流程进行的相关实务操作,以获得胜任岗位群工作任务的知识和能力。应加强对整个会计业务流程的工作过程及其最终成果的考核,评定和推断学生能否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评价他们的职业态度、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思维判断、协调应变及创新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习得情况。从而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引向深入和成功。

四、围绕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优化进行的改革

(一)动态组建专家建设委员会

以校内专家为主,不断吸纳企业专家,动态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围绕加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就会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进行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研讨。专业建设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度。专业负责人综合考虑企业专家、用人单位、毕业生反馈及教学团队成员的修订意见,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企校共建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构的落脚点是课程建设,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进行双向转化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课程体系优化的成败。在按照面向专业岗位群设置课程体系、将创业意识和思想素质教育以显性和隐性的形式纳入课程体系后,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下的课程建设团队机制。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岗位技术要求、职业资格要求,尽最大限度地衔接和并轨,来制定和优化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有企业等相关人员参与,其内容应与企业实际完全接轨。

(三)“双师”教师团队建设

按财会业务流程设计教学内容、“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专业教师,应具备真正的双师素质。既要熟悉企业财会实务发展动态,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又要把握职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等)考试动态。要与时俱进,与经济社会中的职业发展同步成长。

要壮大“双师”教师团队。加大校外兼职教师比例;部分课程如职业综合技能学习领域课程由校外兼职老师及校内专任老师共同指导;实行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制度,以了解财会实务动态;鼓励教师参与横向课题,帮助企业解决财会实务中遇到的问题。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或执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育、网络课程培训、技能大赛,并与同行交流,促进教师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

(四)仿真实训基地建设

进行会计手工实训室建设,实训材料全真模拟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情境;进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建设,除配备计算机外,还要安装用友、金蝶等网络财务软件和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软件,进行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财务综合实训等课程,学生通过上机操作使用会计软件完成各种会计实务,掌握会计软件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成为既精通会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

(五)顶岗实习

最后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到企业真实的环境,身份也具有了双重性(学生+企业员工),要接受企业和学校的双重管理和指导,具体的岗位针对性更强,学生会遇到许多实践问题,在岗位中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顶岗实习是对学生在校期间会计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检验。要加强顶岗实习过程的指导与管理,并注意收集用人单位对顶岗实习生的评价、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意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优化进程中,要充分发挥专业负责人及课程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专业负责人要始终坚持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共同根据专业面向的岗位群,进行专业定位;共同进行职业岗位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负责人要始终坚持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依据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共同依据课程标准,选择课程内容;共同进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从而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落到实处。总而言之,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到专业课程的基层建设,每一个环节,始终坚持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的共同参与,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无缝对接。同时,在岗课对接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对于职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课证融通”,兼顾“会计技能大赛”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4):66-70.

[2][6]张健.课程工作化与工作课程化的双向整合――兼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本质[J].职教通讯,2013(16):1-5.

篇12

一、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育和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

会计专业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传统专业之一。长兴作为全国百强县,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众多,客观上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报读于该专业的学生有增无减,家长之所以愿意子女就读于此专业,或希望他们来日做个小白领,或希望他们来日运用所学管理自己的家庭企业……会计专业发展至今,也已建立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就我校而言,从基础会计知识到一般企业财务处理,从技能性的珠算、点钞、会计电算化到穿插其中的会计模拟教学,构建了一个较完整的学习框架。但从学生就业状况了解来看,毕业生就职于会计各岗位的职业能力不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弱,很大一部分学生觉得学校所学和企业实际对应不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进入该职业后的发展。作为会计专业教师,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财会专业教学的有效性从何谈起呢?该种状况应促使我们再去反思该专业课程体系在设置上,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存在的的欠缺。

其实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服务于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这是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以知识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内容,以教师“教”为出发点,对学生技能掌握来讲显然是失败的,学生辛苦的学了三年,居然不能胜任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毕业等于失业,显然传统的会计专业教学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方法呆板

普遍采用的仍是“书本―板书”传统的规范流程,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做巩固练习,理论与实践脱节,纸上谈兵。实际上在会计教学中,很多流程或操作是需要实习来辅助认识的,尤其是学生未接触过财会工作,对会计中的凭证账簿,职能岗位,操作流程缺乏感性的认识。

2.教学手段陈旧

随着科技的进步,会计信息处理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的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的大量工作已实现了电算化。虽然有些学校也会开设模拟实习课,但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算盘加账本型的会计模拟实习,电算化实训较少。这种方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则会无所适从,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探讨财会专业教学的新模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企业转型新变化,认真做好人才需求的调研,做出调查报告,重新省视现在的课程体系,做必要的调整,重专业理论,强技能训练,探讨新的教学模式。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职业岗位应用能力,真正实现毕业后“零距离”上岗的目的,则有必要对传统的会计模拟实务教学进行改革。为此,我校财会教研组的老师共同努力,探讨财会专业教学的新方法,提升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做法如下:

1.优化课程体系,实施课证一体

根据市场调研,优化课程体系,实施课证一体。了解企业对会计岗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形成调研报告,确认会计岗位的必备技能。在此基础上,调整课程结构,结合浙江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证要求,编写《基础会计习题集》、《财经法规习题集》、《会计电算化》等校本教材;同时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要求,重视专业的职业素养,保证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实现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课证一体”技能型人才,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绿色通道,建立校企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重点培养出纳、仓库管理、统计、工资结算、往来结算和会计电算化管理等岗位的技能人才。实行学分制,推行毕业证、电算化证、收银员上岗证等多证制,提高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2.以核心课程为主,建教学资源库,编写校本教材

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积极建设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建立《基础会计》、《出纳实训》、《会计模拟实训》、《财务管理》《企业财务会计》等5门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各门课程的网上学习园地,建立QQ群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平台。

一般来说,财会工作需要有三个层次的专业能力。第一层次,是财会基本功方面的能力,包括以手工和电脑完成基本操作,如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账户的设置,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的登记,以及对账和结账的工作;第二层次,是财会工作全过程的运用能力,即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完成从账户的设置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凭证的装订和资料的保管等一系列工作;第三层次,是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能力。如财务预策、决策,财务考评等。而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最主要是掌握第一、二两个层次的能力,即学会如何填制会计凭证,如何登记会计账簿,学会对账和结账工作,并予以综合运用。以上三个层次的能力中,第一个层次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开展以下两个层次的基本功,而这一能力的获取,关键就是让学生多做多练,就凭学校的教材和习题,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目的。

我们按照财会工作专业能力的三个层次,制定教学计划,有序进行。第一学年为财会基本功训练,重在会计凭证的填写,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登记,即财会基本功实习。第二学年,重在企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的处理实习,即专业实习。第三学年,因为大部分的专业课程都已学完,可以进行综合性的实习,一般先安排在校内综合模拟实习,后外出实习。我们把这环节当重点来抓,强化训练,注重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外出实习的不足。

因此我们教研组讨论定稿,编写校本教材,让专业教学简单化、生活化。在校本教材内容的设计上,我们特别注意了“两个结合”,即实训课程内容与理论课程内容相结合,单项实训内容与综合实训内容相结合。在学生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动手操作。例如供应过程的核算,要求学生了解供应过程的主要账户,并掌握这些主要账户核算的书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利用校本教材,让学生扮演付款单位、收款单位、付款单位开户行及收款单位开户行,填制必要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让学生模拟整个结算过程,使他们在实践中增强感性认识,让专业教学不再单调无味。与此同时,我们老师编写的校本教材在教与学中也得到逐渐完善。

3.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鼓励教师转变观念,结合工作室的创建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改革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在现有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1)营建一个逼真的校内实习环境

要解决教学与实践的协调问题, 尽量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并符合现代化教学需要的财会实习环境。为此,我们学校建立仿真实习场地,包括手工模拟实验室、电算化模拟实验室、模拟银行税务实验室。模拟企业的经济活动,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实际操作,既产生感性的认识,又便于配合课本内容讲解,这样可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会计课程学完后,会计电算化应作为后续课程内容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里实习。另外我们配备了财会人员工作的必需品,实习道具逼真化。在各个不同岗位上,按职责范围分别配置一套完整的会计道具,从算盘、练功钞、借支单、支付证明单据、记账凭证、转账凭证单据到分类账和总账的账簿,以及全套会计科目章,使学生直接接触实物,亲自操作,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获得履行职责的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我们将一个班同学分成四组,按专业成绩分层次均匀搭配,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每组各选一名组长,配合教师实习操作课的有关工作。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教师提醒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避免走弯路,保证项目的顺利的完成。在每一轮的模拟中,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学生担任模拟的企业会计,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原始凭证,作为处理经济业务的依据;提供实用的表格、账簿,便于编制、登记。从而引导学生完成一整套的账务处理程序。专业实习资料的设计,将学生置于“真实”的会计实务环境,从而产生会计主体感。通过这种 “做中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阔眼界,培养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尽管我们注重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但一个班这么多学生,课堂上教师不可能逐个检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也正好解决这一难题。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

(3)建立一个让学生富有责任享受成功的操作考核制度

会计的工作主要是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所涉及的经济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其他方面,责任重大,要求会计诚实守信、工作认真、服务意识强,工作禁忌粗心。因此财会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我们建立实习操作的考核制度,在每次操作结束,要求学生填好实习报告,任课教师和组长一起对每位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考核,评出成绩等第,一方面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另一方面也让每位学生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定的成就感。同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由各组组长负责帮助组内成员进行改进,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后进生。从多次考核的结果看来,进步很快,达到优秀等第的学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种严谨的工作学习作风,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另外我们也让学生定期将自己所做的凭证、账簿等实习资料带回家,交给父母亲看看,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并给予鼓励和监督,共同构建家校和谐教育。

(4)重视会计电算化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目前在我国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并在全国逐步普及。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也已在一部分大、中型企业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了更好的适应目前会计工作要求,财会专业教学应重视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养,培养一批既懂得财会方面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的维修的综合性人才,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三、创设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实务教学的效果

早期的校外社会实习,学生因未能置身于其中参与操作往往也只是“雾里看花”,似懂非懂,难于达到期望的效果,充其量只能算是个“见习”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模拟实务教学的效果,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学校在注重校内实践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近几年我们学校按照省示范专业建设的要求,与当地的诺力机械等大型公司建立实训基地,请基地有关人员现场教学,目的在于创设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境。如:联系学生到制造业的车间,厂房、仓库进行参观实习;到超市、商场等企业进行出纳的岗位实习,由于这些岗位不涉及核心的商业机密,可采取轮换的方式,所以对于短期的培训还是可行的。此外,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能有效地打破教育的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加强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模拟实务教学的效果。

总之,在会计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教学的新方法,推动了教学革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首”的价值取向,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证明,通过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编写校本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并在小组合作教学中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专业就业的对口率。

参考文献:

[1]孙光国. 会计教育研究的现实分析与未来发展 中国财经报 2003(8):6-2

篇13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高职会计专业着力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实践是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核算、分析、纳税筹划等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主体意识。但是,由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实习单位能同时接收实习学生的人数有限,同时出于保密性与安全性考虑,企业一般不愿让实习学生直接接触账本,这给会计专业校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带来较大的难度,会计学生进行校外实践的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校内实训成为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进步,网络信息化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入实际工作的桥梁,在互联网背景下,通过网络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开展会计实训实习,是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是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实验室建设的思路

全方位多功能会计实训室,分设手工模拟实训室、分岗模拟实训室和网络模拟实训室,实训室能够进行各个阶段各种模式的会计实训,包括从单项会计实训到综合实训,从单一会计业务实训到多岗模拟实训的全方位实训过程,手工和计算机双重实训模式兼备。为学生提供一个质量优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仿真实训场所,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完全按仿真效果进行实习,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的系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达到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实验室建设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资源等信息技术重新构建全方位多功能会计实训室,为会计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塑造提供优良的环境。实训室可供学生进行单项实训、综合实训和岗位模拟实训,各项实训均可通过手工和电脑两种模式进行。全方位多功能会计实训室包括三种功能实训室:

(一)手工模拟实训室。

手工模拟实训室可供学生进行各项手工操作练习,单项实训可以锻炼专项技能,综合实训以一个企业的基本业务为基础,通过一整套真实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模拟企业财会部门会计实务处理,可以系统掌握会计核算的流程和操作方法。与手工模拟实训对应的电算化实训可以合并在信息化模拟实训室进行。

手工模拟实训室是较为传统的实训室,也是使用率最高的实训室,其场地大小应该适应实训学生的规模,设施配备要满足学生的专业能力需求。

(二)分岗模拟实训室。

分岗模拟实训室在设计上应仿真企业真实环境,包括财务部门各个岗位之间的业务模拟,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之间往来业务模拟,以及企业财务部门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往来业务模拟。通过不同形式的岗位模拟,使学生不但熟悉财务部门内部各岗位之间的关系,还对本部门与其他部门以及外界各往来组织之间的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岗位模拟实训室建设的关键是实训环境的仿真,包括实训室桌椅的摆放、场地的划分等,需要营造出实际工作的氛围。

(三)网络模拟实训室。

网络模拟实训室除了具备传统电算化实训室的功能外,还能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电脑上虚拟仿真会计实务中的工作环境、主体、客体和流程等,使会计实训实习更加直观形象,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指导教师根据会计实务和实验教学的要求,设计多个实验角色,比如,财务主管、出纳、工资、存货、固定资产、成本核算、财务报告、审核等,采用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每组模拟各自企业建立各自的账套,通过上网在各自的工作站完成诸如工资、存货、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核算,将各自系统产生的凭证,通过网络传递到总账系统,再由使用总账的同学完成审核和记账。期末处理时,可由总账系统完成结账,报表系统完成报表的编制。在每次模拟实验过程中,同组的同学进行角色互换,使得每一个同学都能体验财务软件的所有的操作,从而,掌握此软件的所有功能。

网络模拟实训室的建设,重点是要做好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师资队伍和管理制度四方面的建设。

1.硬件环境建设。岗位模拟实训室信息化模拟实验室的硬件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实验室,它是信息化会计实验室赖以存在的物质技术基础,包括场地、教学设备、计算机及配套设备等。硬件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前瞻性和性价比,要用最经济的价格购置尽可能实用而先进的硬件设备。

2.软件环境建设。软件是信息化会计实验室的灵魂,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实训数据和案例资料等。软件环境决定信息化会计实验室的品位和质量,在进行软件建设时,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和资金预算选购适用的实训模块,从而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实训教学效果。

3.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会计实验室的师资队伍包括实训主讲教师、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具有深厚的会计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会计操作技能,还有具备过硬的信息化素养和较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