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校学习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在校学习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在校学习计划

篇1

作为商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贴合个人的兴趣和能力范围,我个人的发展方向是营销、公关、策划、管理。具体的工作:销售、助理、公关策划、营销渠道。因而大二下学期,要做的是学好专业设定的课程,并学习活动策划、营销策划、网络渠道、公关资源整合,以及重要的待人处事。但有些技能是通用于任何工作的,比如学习能力、工作技巧的掌握和摸索。《组织行为学》里对学技能力分五个等级:本本型、本本与情景结合型、能力型、熟练型、专家型。前三者是对一项技能掌握的必然程度,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脱节很难达到能力型和以上等级,能力型的概述是能灵活地运用基本的规则去适应和处理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并能将理论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用创新方法来提高理论的应用性或适用性。能力型就是在毕业前期预计的最优等级,即能达到遇到的情况能用学习到的理论和相关规则搜索出来并贴合实际加以解决,这个就是学习的最佳形态。而熟练型:可以本能地察觉问题和凭直觉对同类的问题作出反应,仅仅在不寻常的问题出现时,才有意识地去深思熟虑如何解决问题,所以熟练型是工作之后的目标等级,专家型是理想等级。所以,将专业设定的课程和个人发展兴趣主导的理论知识做到本本与情景结合的层次,再通过在校的各类实践与活动,尝试着突破等级,作为个人的技能掌握能力,才便于就业的技能使用和发挥。

篇2

近些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呈现迅猛发展之势,技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不少技能型人才。与普通院校相比,技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更要注重实践性,要强调实习教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很多技工学校都开设了电工专业,如何创新电工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研究技工学校优化电工实习教学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2技工学校在电工实习教学中的优化途径

我认为,技工院校要对电工专业的学生加强实习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方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2.1加强示范教学

按照实习教学的要求来看,电工专业在实习教学方面必须兼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示范教学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有效路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引导。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首先,教师要加强理论教学建设,为学生介绍有用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因为实践活动要以理论为指导,所以理论教学必不可少。教师要加强备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内容。比如对于电工、无电线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日后工作中肯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按照具体要求设计一个电路,并进行装配和调试,直至达到合格指标。针对这样的任务,教师首先要将其中的理论知识介绍给学生,教师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隐含的原理知识,加强示范教学,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理论知识,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制作元件、测量元件等,使学生对电工学习形成亲近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优化教学方法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技工院校的电工实习教学都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满堂灌”、“一言堂”,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很容易引发学生对电工实习教学的反感情绪,使他们意识不到实习教学的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教师在实习教学中要灵活采取教学方法。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新型教学法层出不穷,诸如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都是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习主动权还给他们,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在实习教学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很多电工员工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和深奥,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整个电路的动作过程,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进行学习,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解决具体的实习任务,安排学生利用网络渠道收集资料,制定实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基。

2.3组织技能比赛

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华,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但由于他们自身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机会,技工学校电工专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技能竞赛,比如设计电路比赛,调试元件技能比赛等,只要与电工专业有关,都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这些比赛,比赛成果与学生的学分相挂钩,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参与比赛,教师还要对学生加强指导,及时解答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赛前做好准备。这样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查缺补漏,以更好的状态参与比赛。在比赛后,教师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参赛情况,包括比赛状态、比赛结果等,要尽量多设置一些奖项,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技能比赛以激励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更加乐于接受电工专业的教学。

2.4推广校企合作

如今,社会竞争越发激烈,社会企业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更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这就要求技工学校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广校企合作是一条有效路径。所谓校企合作,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与企业一起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如今,校企合作对很多技工学校而言已经不再陌生,这是技工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技工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与对口企业进行密切配合,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要安排电工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见习和顶岗实习,使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与企业运作,体会社会企业的工作氛围,做好心理准备。企业要为学生安排指导教师,这些指导教师要手把手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及时将学生的实习情况反馈给学校,使学校意识到自己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身也要在企业中努力学习,掌握先进的操作技能,及时撰写实习报告和实习小结,实现学以致用的境界。

3结语

总之而言,未来的社会竞争是异常激烈的。技工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实习教学,使学生既具备理论素养,又具备实践技能,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为他们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创造应有的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求灵兴.浅谈中职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模式的优化[J].教育科研,2012(05).

[2]范小兰.电工电子技术实习在电工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3(02).

[3]龚永盛.浅谈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验室工作[J].成才之路,2011(08).

[4]卜媛媛.职高电工基础“教学三步曲”探究[J].考试(理论实践),2014(08).

篇3

1.把握课前的预习

课前的预习,教师要预先做好学案发给学生,晚上通过校讯通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发送给家长,让家长每晚用半小时的时间让学生对规定内容进行预习,个别难点可以及时发到教师设置的QQ群内。首先由老师指定的小组长或QQ群内其他同学予以解决,教师也可以及时关注学生问题,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微课设计并在QQ群内,以供有条件的同学进行学习。

2.课堂中的学进去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调查显示,小学生的有效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由于小学生的有效注意力较少,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黄金时间。我们要给出学生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结合学案和教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质疑。学生将本人结论与小组成员分享,小组其他组员予以补充和完善,并将讨论结果与其他小组分享,再由其他小组予以补充、完善。最后由教师点评、补充、形成共识,建立知识体系。让学生感知、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最终顺利达成目标。

3.落实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学习、合作讨论是学讲模式的核心,是兵教兵、兵练兵、兵帮兵的有效手段。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了部分学生游离于教学主流之外的问题,让优秀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根据我校班级人数较多的特点,我按照组内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成绩分布和男女比例,分成14组,每组4人,组名由小组讨论决定,每组组员都有分工,设组长一名,学科组长一名,记录员一名、考核员一名等,工作可以轮换。采用是1帮助4,2帮助3,这样也更加有利于他们的交流和提高。

二、把讲出来落到实处

学进去是讲出来的基础,讲出来是学进去的重要体现,从而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从声音、语言、思路、方法、观点等方面提出期②望学生达到的讲解基本要求 。

1.我们首先要告诉学生,要敢讲

通过调研发现小学生比中学生和高中生更加敢于讲。这源于小学生的无知无畏和敢于表现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善于利用之一特点,并在教学中加以呵护与开发;其次,让学生明白,讲出来讲什么?可以讲自己通过学习哪些问题已经解决,自己哪些还不太懂;自己的解题思路、学习方法等;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可能对于讨论不太适应或正确对待,教师要善于引导,将一些难点和重点,分解让学生去深入思考,而不是面红耳赤地争吵。个别难点可以放在问题探究和精讲精练部分,这是小组合作探究的主要环节。

2.处理好学生讲和老师讲的关系

篇4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课件设计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但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需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因地制宜地适时改进。对小学生来说,如何有效激发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为孩子们创设生活化情境,以趣味性极强的动态视听感觉、多彩的画面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安排的一切学习活动往往是他们乐于学习的主要动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们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的需要而引发的,而计算机的有效运用正好能使这些因素得到进一步优化,往往最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各种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给孩子们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如果学生实践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练习,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篇5

我在教学中经常看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只是坐着看组里同学是如何操作的;听同学是怎样发言的。但自始至终一句话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好像小组活动与自己无关。所以,在制定小组量化评比表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给他们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每个学生都是有集体荣誉感的。课堂发言时,对于同一题目,学困生回答要比一般的学生回答加分多。所以,学困生上课就更注意听讲,争取回答问题,为小组加更多的分。而同组其他学生也会因为多加分,主动给学困生讲题。这样不仅学困生学会了知识,好学生也在讲题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小考中,学困生只要同自己比有进步,即使不得满分,也能获得小组加分。这样学困生也有机会为小组加分甚至多加分,让学困生得到同组学生的认同,从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对于成绩一般或者优秀的学生,往往他们能获得加分,但是总是获得加分也会出现倦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反正我能为我们组加很多分,所以,即使自己有违纪行为,给小组扣分也无所谓。反而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这时我在平日小考或者作业中分层次,不仅有基础题目,还要有附加题,做出附加题能得到额外的加分,让这部分学生有更高的追求目标。在基础性过关测试中,连续满分的学生可以免下一次考试,增加基础测试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篇6

一、学生被动学习的成因

1.过分注重书本知识

毋庸置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由于中国教育有着严谨化、传统化的特点以及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容易过分重视理论而忽视化学的实用性,单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各种化学物质进行详细介绍,却不能结合实际地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这门学科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让学生对书本知识过于依赖,从而形成“为应付化学考试”而学化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局限了学生个人思想,不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而且最终使学生变成能够熟悉默写化学公式,能够把化学元素周期表倒背如流,却对化学的实用性概念模糊的“高分低能儿”,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化学理论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形成巨大思想断层。

2.过分强调正确思路

当老师为学生解析某个例题时,经常会用一些过于推崇,极度肯定甚至赞赏的课堂语言来向学生强调此解法的便捷性和正确性,让此种解法在学生脑海中根深蒂固。从表面上看,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正确答案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的应试,然而,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范围和思维能力,并且助长他们思维惰性——即使有更加完善、更加便捷的解题方法,他们也懒得去思考、去开拓,把老师所讲解的奉为真理,从而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灵活性思维的培养。

3.过分注重考试成绩

目前许多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应试的思维模式,加上老师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就会充分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面对自己不及格的考卷和老师的责骂,容易自暴自弃,产生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对此门科目形成很大程度上的抵触情绪,更无需提及兴趣。

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和方法

1.更新教学观念

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教师不能单纯以培养出高分学生为荣,单纯以分数的高低来判断一个学生能力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应该充分贴近学生,挖掘并培养学生的潜质,在课堂上,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巧妙结合,让学生明白学好化学之后能解决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并且在课堂活动上,应该突破“一言堂”现状,充分以学生为本,锻炼他们自行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其主动性,使他们树立起课堂主人翁的意识。

2.提供多种讲授形式

要想调动学生积极性,就应在教学活动中穿插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讨论法,即让学生小组讨论,自行发现问题并展开讨论,最后自觉主动地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印象。又如,在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解释时,则可以使用实验演示法,甚至可以把实验过程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试验结束之后再播放给学生看,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双管齐下,事半功倍。毋庸置疑,多种讲授形式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给予其新鲜感,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意识,并让学生对教师保持敬佩和欣赏的态度,不仅能让学生主动学习,也有利于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3.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篇7

一、正常教学方面

1.信息技术良好的学科课程整合能力

针对初中当前信息技术课时较少的现状,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讲效率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时间观念,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问题。由于我们学校地处镇级农村初中,有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过计算机,但是接触的时间不是很长,有的一学期也不知道能上几节计算机实践课,去几次机房,更别谈有所了解和突破了。针对此种情况,我采取了下面的做法:

(1)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在前几节课的时候,可以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介绍一下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组成与功能等,将各类部件以人的各器官作比喻。比如,电脑CPU相当于人的心脏等。然后盖上机箱,打开计算机,让他们操作一下几个简单的程序,或者是在小学的时候他们见过或者用过但是机会不多的程序,比如,“画图”软件,打字软件,让他们把印象中的东西运用到现实中,达到更优的效果。为了树立信心,激发兴趣,可以跟学生聊一聊当今某些中小学生,通过自学计算机,已经有不少的发明,甚至有的中学生已经达到了某种不可思议的地步。让学生看到自己美好的未来,这样更能激起大家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2)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信息技术的操作性比较强,又是新的学科,学生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有计划地实施教学任务。

例如,在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这两个部分,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个大概,知道其来龙去脉,不要求精通,在后面的学习中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指导他们练习、理解以至掌握。也就是说当学生明白信息与信息的处理、计算机的组成、初步掌握Windows桌面操作之后,便可以开始学习汉字处理软件Word。在学习文档处理软件时,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键盘使用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学讲计划”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先让每个小组讨论出最优方案,由他们自己一起讨论、设计,最终成正稿。不仅可以把Word中所有的概念、命令和具体操作方法等都清晰地完成,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这里不但可以练习指法,而且可以把小组讨论出来的成果输入计算机,每个人还可以在其制作过程中再加以优化,最后形成定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然就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3)联系实际,设置悬念法

上课时,教师先提出一些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小组讨论该如何解决,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Excel中的统计、排序这一内容时,可以抛出问题:我们学校一共有三个年级,每年级每班人数都已经统计在咱们的计算机里,如果我们按照年级从低到高,班级从低到高,班级人数从高到低的顺序来排列,应该怎么做呢?然后引出Excel的统计、排序方法。通过Excel数据处理软件来完成任务,会既轻松又准确。让学生感受数据处理软件的神奇,功能之强大。又如,在讲解Word操作技巧时,可让学生思考:怎样利用Word文档处理软件设计图文并茂的板报?带着这一问题听讲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再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他们会觉得学习计算机确实非常实用,能够解决实际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而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系统

以往的教学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积极性偏低,自尊和自信心得不到满足,难易挖掘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多元的评价系统。

能够对自己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反思、总结提高;能够借助信息技术与同事、学生、家长、专业人员等进行交流、合作;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二、作为学校的辅助人员,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对于学校和学生的了解非常详细,尤其是学生,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漏掉,否则影响学生的考试甚至中考资格,所以,更要求我们认真细致,踏实工作

1.初二地理、生物考试的组织

初二下学期,即四五月份,要对初二所有在籍学生进行地理、生物考试,也就是所说的小中考。

篇8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1.运用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形式

针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具体理论知识,要充分结合具体的生活素材,通过对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合理运用实践操作能力,将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具体信息技术相互结合,才能实现工作的创新和进步,进而促进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由于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不高,信息技术教师应以生活素材为基础,通过在课堂中引入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事例,可以促进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较为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可以把网页查询比作字典,让小学生像查字典一样通过网页来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信息,在进行教学前,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先进行操作,然后让学生进行详细的观察,在进行具体实践操作,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便利。

2.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进一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学东西的重要性,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入生活案例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好奇心,比如在引领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病毒》知识时,结合现实生活中某一位同学因为感冒头痛请病假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让学生们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促进抽象知识向具体事例的转化,进而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经验,设计合理的小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化的过程中学习到应该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理论,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便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理论。

3.布置合理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该注意在课堂上或者课下给学生布置合理的学习任务,才能促进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结合具体生活情景合理布置学习任务和作业,比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任何一款打字软件写一段表达自己感想的文字,同时在打字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合理的格式和字体进行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更多的操作设置,进而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信息的自信心。在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摒弃一些烦琐知识概念定义,针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知识概念,有些繁杂的知识点和概念在具体操作中有时并不能用到,针对这些概念只需让学生了解其具体含义,并不一定要求学生熟记,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具体的知识点及其难易度,合理布置学习任务,才能确保教学效果和质量。

篇9

一、 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体现

几何画板在教学中主要可以用来进行图形绘制、变换;几何定理,计算等方面的应用。

(一) 几何画板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对于抽象学科的接受有一定的障碍,所以,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好这一特点,提高他们对图形和几何的感知程度。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特点,创立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课程,几何画板在这里就可以发挥他的强大优势。

(二) 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是现代教学信息化的要求

信息化越来越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趋势,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结合,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利用几何画板进行课程编辑,课堂上就可以节约时间,利用更多的时间向学生进行主要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 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比较简单,几何画板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等特点。例如,我们使用几何画板制作小学数学教学课件的时候,能够让静态图形动态化,还可以对图形进行度量和显示图形的长度、面积等,此外,几何画板还可以做到图形的平移、缩放旋转等几何变换。我们通过使用几何画板制作数学课件,节约了教学准备时间,动态和变换的几何图形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感知的提升,让学生感觉到其实数学学习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下面运用几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例来说明几何画板的作用。

1、 关于“圆的面积”教学

在“圆的面积”教学时,我们可以利用一种形象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演示圆的拆分和组合来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圆。在拆分过程中,可以把圆等分成许多小扇形,然后通过将小扇形的组合,组合后形成的新图形会让学生有新奇感,对圆这个图形也有了直观感受,最后讲解圆的面积的时候也会得心应手,学生学习的效果也会增加。实际操作过程中,几何画板会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帮助,利用几何画板,我们可以轻松的完成圆的拆分和合并的过程,通过拖动鼠标马上就可以实现,让学生感受的更直观,更真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亲身感受到了生动形象的图形变换的过程,符合广大小学生领悟水平和思维方式,实现了小学生对圆的面积的理解性记忆。

2、“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是否变化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静态和动态的转换是经常要面临的一个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进行静态或动态问题的讲解时,大多会运用一定的语言或者文字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通过平面作图来分析动态情况下图形前后的变化。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容易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但是几何画图的引入,将是这个问题得到解决。

在进行图形周长教学中,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可以向学生提出周长是否发生变化的等问题。许多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通过他们的抽象思维很难理解,这个时候,通过几何画板来进行演示操作的话,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拖动鼠标来演示长方形的拉升过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形象的观察到,不管怎么拉升,组成图形的那四条线的长度根本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拉升后图形的周长没有发生改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几何画板搭建的老师和学生交流合作学习平台,很好的解决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现了教学目的,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结语:小学数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数量和图形等,鉴于小学数学的抽象性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十分必要的,它在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着它独特的优势。观察是学习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动力,注重对小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小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的教育才能越做越好,为国家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篇10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给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它不仅成了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工具,还影响着英语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英语有别于其它学科,作为一门语言,作为一门工具,它有很强的交际性和使用性,因此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教学中会出现把握不准教学目标,追求形式的多样,过分关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弱等现象。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做一些初步探讨。

1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时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过分关注信息技术,忽略了英语的交际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课件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很齐全,有的学校教室里安装了电视,有的安装了电子白板,给老师提供了新的教育硬件设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我校英语教师中的百分之八十愿意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这些教师中的百分之九十要做英语教学课件,其中做课件花费一个小时以上的占百分之五十,花费半小时以上一个小时以内的占百分之四十,花费半小时以内的占百分之十。他们将过多的时间用在了怎样制作英语课件上,而忽略了英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出现了偏移,在课堂上,教学方式显得单调,忽略了英语的交际性。教师演示过多,学生被动学习,最终导致课程成了技术和资源的展示,而没有突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过分关注信息技术,同时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顾一手按鼠标,一边随着屏幕所呈现的内容讲解,让学生步步紧跟着课件被动学习,让学生失去了积极参与教学和思考问题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弱。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会出现为了技术而运用技术,对于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英语教学,很多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实施经验,在教学时显得信息技术使用不熟练,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较弱。在课堂上,教师迫切的解决电脑或者其他硬件出现的问题,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只关注了如何使用信息教育技术,如何解决硬件的问题,如何让信息资源继续为教学所用,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在一次小学英语公开课上,一名老师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中途电脑出现问题,课件打不开,老师在讲台着急地解决课件出现的问题,学生在座位上焦急地等待,最终花费了大量时间,也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显然,在课堂上,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花去了太多时间,不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的课堂也不能算是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反而更差了。

2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的优化策略

第一,注重英语学科目标和教学策略。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让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整合,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所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突出重点难点,将关注点从一味的关注信息技术转为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关注英语本身。教师不能盲目的追求技术,不能整堂课都运用信息技术,不能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而是要让技术为教学所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信息资源适当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就要懂得取舍,哪些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并展示,那些活动让学生关注英语知识本身。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出现了过分关注信息技术,而忽略了英语本身,整堂课,只使用了电子白板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对出现的图片视频等还比较感兴趣,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没有兴趣了,纪律也变差了,很多学生都在开小差,课堂纪律非常不好,教学目标也没有完成。课后大家一同反思,这堂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上来,一堂课就成了表演课,也成了课件展示课,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评课后再次上课时,除了课件展示的歌曲动画图片外,设置了情景,有趣的游戏,分角色对话,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整堂课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喜欢,课堂效果好多了。因此设置情景,游戏,对话练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英语学科目标和教学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毕竟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种工具。

第二,将传统教学媒体与多媒体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传统媒体中的教学挂图,录音机,实物,简笔画等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不可贪图信息技术生动、方便快捷而完全代替粉笔和黑板。所以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就要注重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也可设计让学生使用多媒体,让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英语知识,图片或者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运用英语知识,遵循实用性,恰当性,综合性,辅和启发性等原则,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越性,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第三,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尽管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齐全,但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却有待提高。在我们学校,有些教师的教学方式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方式中,对新的信息技术了解较少,搜集资源效率低,在课堂教学时多媒体或者课件出现了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花费较多时间在处理信息技术上,耽搁课堂教学进度,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掌握新时代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当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自然有所提高,逐步形成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其次两手准备,在准备信息技术课件时,教师不妨多准备一份传统教学教案,准备传统的教学媒体,当我们不能解决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就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迅速过渡到传统学习的状态中,这样不会让课堂处于停滞状态。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让信息技术高效的为教学服务,发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高效利用信息资源,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应该一直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贾光富.论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3.3.

篇11

一、当前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物质文化建设――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全

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的保障,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小学在建设校园、改善校园硬件设施的力度和强度方面还不够,主要面临着几个方面的问题:(1)在教育发达地区,硬件设施的完备,并未利用好,发展好。许多学校都建立新校舍、引进新设备,大量的新教学楼、图书馆、体育运动场所得到了建立和完善,但是其发挥物质文化作用的效率太低。例如,有些图书馆并未实现对小学生的全天开放,不及时更新书籍,书籍的种类学生并不喜欢。(2)在教育落后地区,硬件设备不完备,受到升学的压力,领导并不重视也无力提供大量的新设备,学生每天只能坐在教室学习。一方面,这是客观现实,另一方面,是领导和教师在思想意识层面上的忽视,强调的硬件配套措施并不一定要新,而是要用“心”。例如,调查中发现,一个山区的小学,每年都会组织特色的运动会,他们没有操场,没有专业的跑道,但是效果却非常好。

2.精神文化建设――不重视引导教育学生

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精神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自我认识和社会认识。而现实情况中,精神文化建设的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不知道或者不了解学校校园的基本知识,甚至连校训、校歌都不清楚,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缺乏归属感和凝聚力;(2)日常的价值观引导不够,大部分的时间学生都在教室里,日常的校园广播宣传以及公开课教育跟不上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

3.制度文化建设――协调组织管理不到位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离不开协调组织,保证文化建设的有序性和制度性。从制度的角度来说,制度的建立需要体现的原则是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在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中看,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并未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校园管理,管理制度都是教育管理内容,内容单一,更新的速度慢;(2)教师和学生对制度的遵守力度不够;(3)从非成文制度来看,学校和教师,学校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处理并不融洽。

4.活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收获不理想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小学是塑造和养成个性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小学生都非常爱玩,所以校园就成为他们玩的理想场所。通过学校科学组织、精心安排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目前小学校园建设的现状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课程安排过慢,活动课较少,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比以前更大,造成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时间被严重压缩;(2)学校开展活动的效果不理想,现在学校开展的日常活动,主要有广播操、运动会、歌咏比赛等等,还缺少相应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课外活动。

二、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是建设小学校园文化的关键。校园文化是小学生的个性塑造和价值观念培养的重要载体,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个性特点,通过校园文化这一平台,塑造和培养自己的个性。这不仅是为了建设好校园文化,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2.坚持以教育为目的的原则

素质教育理念在新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调整中,必须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能摒弃学校教育学生的根本目的。作为开展正规学校教育的开端,是培养社会的起点,这更坚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时刻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双向带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坚持统筹规划的原则

校园文化是有机整体,所以在建设和组织时,需要统筹规划。从校园风貌到校风校纪,学风学纪上都应有整体的规划和安排,在强调物质文化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文化。其中,需要重点注意和规划的是校园核心文化建设和校风校纪的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各个领域都要统筹和协调,是组织好、发展好、达到良好效果的关键。

三、提高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物质文化建设――投入和规划

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投入”和“规划”。首先,加大财政支持,提高物质文化建设的经济基础,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拨款,提高学校的经济实力,从而建设美丽校园,实现物质文化的飞跃。其次,规划和设计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单依靠财力的支持是不够的,还要加强内涵修养,提升物质文化建设品质。

2.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和激励

小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引导”和“激励”。首先,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内在修养和品质,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面向更大的舞台奠定基础。其次,激励学生潜力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实现,小学生的可塑性和潜力是无限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发挥潜力和创造力的舞台,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利用好这个舞台去发掘、去创造。

3.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和弹性

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规范”和“弹性”。首先,校园的校风校纪应该明确和广泛宣传,树立校园核心价值理念和完善的校园规章制度,学生在规范的制度和制约下环境下学习。其次,以人为本,弹性而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将学校、老师、学生的三者关系处理好,充分以学生为本,把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为学生建设的文化乐园。

4.活动文化建设――丰富和长效

小学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主要抓住的两个方面是“丰富”和“长效”。首先,学校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通过文化活动学生能够得到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活动的范围和内容应该进一步扩大,特别要注重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带领学生去探索社会的“走出去”能力。其次,建立长效机制,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总结活动的效果和经验。争取做到办每一个活动都能有收获,组织每一项比赛都能有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芬.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J].学周刊,2012(06).

[2]李明山.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呼市郊区小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篇12

二、面对此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对于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给予更高的关注度,并开发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各学科资源库。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一个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主要是由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软件开发的人员组成,组织此队伍的目的是开发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应用的软件。与此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也应积极地研究和开发属于自己学科的教学课件或者是教学素材。有的学校就具备一些学科的资源,该学校应聘请一些专业人员来对各科的资源进行分析、分类、加工和管理,从而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培训来提高老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老师信息技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学校应主要培训老师如何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资源,在培训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培训是加工和利用。

三、英语教学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在英语课堂中,要求老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会通过计算机获得并处理、展示和使用信息。老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这种素质和能力。现在老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能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目前,信息技术课堂还没有普及,这对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育与教学的开展。因此,我们应加大宣传的力度,增加人们对信息技术课堂教育的认识,了解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知道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还影响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英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原因: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的能力。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实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使用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多媒体和网络的应用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有效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它充当的一个认知的工具。在此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当的角色是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完成了教学的目标。

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英语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学习创造了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主要是通过处理静止图片、视频、动画和声音等,使得教学手段变得多元化和多层次。这样的话,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应用能力。结合多媒体的教学可以活跃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前,老师习惯于使用粉笔、黑板和幻灯片,整个课堂显得比较单调。运用多媒体的电子教学,可以使学生并用手、眼、脑、耳,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整个课堂的气氛,拥有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它影响着职业教育改革。将信息化的技术应用于英语的教学当中,不仅是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冲击了教育教学的理念。本文主要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篇13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必然给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带来质的飞跃。

2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基 本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多媒体电教手段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给化学教学带来新的途径和方法。多媒体集声、影、文、图为一体,不仅有静态信息的形式,而且有动态信息的属性,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完成传统教学所不易或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为化学实验教学开辟新的天地,创造新的模式。

2.1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

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用肉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水在通电作用下的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等实验的实质,单凭初中生感知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掌握,而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则可以直观清晰地揭示化学反应是分子重新组合的实质。

2.2 运用信息技术解释化学实验原理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直观地解释化学实验原理。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节时,采用学生探究实验的形式,1、3组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2、4组做“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并且让各实验小组代表宣读自己的实验数据记录。这样,一方面学生亲自体验了化学反应与质量的关系,另一方面从不同的实验中反复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一中心议题。

当定律从实验角度引出后,就及时从理论实质上来分析它,此时可以制成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演示水分子通电电解如何分成原子,原子又如何构成氧分子和氢分子。由此学生可以清楚地从动画中看到,分子分成原子,原子没有再分,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样就自然圆满地对“定律”进行解释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2.3 运用信息技术显示现有条件难以完成的实验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些受时空限制以及其他条件制约的实验,根据现有条件很难完成,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如果仅仅通过教师干巴的语言表述、讲解,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不能使学生形成全面、持久、正确的认识。如“能源”一节向人们介绍了很多种新能源,此时,可播放录像,展示水力发电,原子核裂变、聚变及原子弹的爆炸等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4 运用信息技术模拟错误操作的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可起到深化知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初中制氧气的实验里,在给固体药品加热时,应使试管口向下倾斜,氧气收集完后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如果错误,则后果如何?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告诉学生答案:出现冷凝水回流、试管爆炸的现象。此时教师会反复强调失误操作后果的严重性,但学生机械地记忆,印象肯定不深。如果用计算机模拟上述实验,则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错误操作的危险,从而避免错误操作的发生。

2.5 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有毒、有害、缺乏安全性的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历来都强调要保障实验的安全,安全是教学实验必备的一个条件。过去对化学实验的不安全因素主要考虑爆炸、燃烧、强腐蚀、中毒等。而现在,人类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化学实验产生有害环境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等也被视为实验的不安全因素,因为其结果同样会影响到师生的健康,而且这种危害还具有广泛性和持久性。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就已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如删除会引起空气污染且会导致中毒的一氧化碳燃烧的实验,引起危险的氢气爆炸实验等。但是一氧化碳的燃烧、爆炸的形成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如果使用CAI课件中播放视频的方法,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3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必须 注意的问题

3.1 不能只片面追求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从而导致教师被替代

多媒体化学课件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重视用多媒体,却忽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同时也忽视教师自身拥有的资源。要知道,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灵魂,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育过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学生的主动性靠教师来激发,学生的活动由教师来设计安排,学生的才智与差异靠教师来培养和发现,学生遇到挫折有了疑问,还得教师来答疑解惑。因此,教师是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能起一种辅助作用,它的存在是为了增强教师的作用,加强师生互动,而不是要削弱或代替教师的作用,让学生一味地接受。

3.2 不能单纯追求形象直观、动感和色彩而忽视学科内容的特点

化学课件和网络化教学的直观、生动是其优点,但很多教师在制作化学课件和建设化学网站的过程中,只片面追求课件的形象性、生动性。这样必然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从课堂中心转移到画面的生动形象上,化学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得不到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也没有体现出来,学生从中不能体会化学思维的乐趣和感受化学情感的熏陶。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必须讲求适时、适度、适当。教师应根据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做到需用则用,不用则止,要根据教学进程,选择最有利的时机,用于最需要的关键处。

3.3 不能一味追求简单省时,而让多媒体课件取代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许多概念和原理的阐释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教学中不能盲目用多媒体等手段去替代化学实验。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无论做得多么逼真,毕竟只是化学现象的模拟,它不可能真实地再现操作过程和物质的变化过程,也没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甚至可能使学生对实验的现象产生怀疑。如要闻气体的气味,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等实验,模拟实验就不可能实现,如果用它来代替现实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协作精神,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和实验精神。同时由于模拟实验的条件十分理想化,而真实实验过程中实验条件的改变、实验条件的控制的微妙变化等都可能带来实验结果的不同,因此,多媒体课件只能辅助化学实验,弥补实验的不足,课堂教学必须根据所要说明的问题,整合学生演示实验、学生验证实验、学生探究实验与多媒体模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