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依据就业问题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三类,分别为一般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和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一般性就业问题。在精英教育阶段,一般性就业问题被认为是不存在的,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主要职能发生了根本改变,一方面承担着继续培养精英的任务,另一方面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劳动力的任务。就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言,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是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相平衡的,但却出现了人才相对过剩的局面,出现一般性就业问题,有其特殊性。分析原因,与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不无关系。我国曾经长期实行统分统配制度,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还不能形成良好的用人制度,诸多岗位长期被不合格人员占据,导致大学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除此之外,虽然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发展,但第三产业比率还是过低,加之大学生创业观念低下等,导致社会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低,无法实现毕业生的大规模就业。
(二)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结构性就业问题是指劳动力的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而引发的就业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进程采取的措施是,扩大精英教育范围,以此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精英教育是为培养社会精英服务的,其专业、课程设置是以精英培养为目标的,沿用精英教育模式培养社会所需的大量劳动力,必然导致人才结构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造成结构性就业问题。除此之外,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人事制和户籍制度,也是限制人才合理流动、无法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上述制度有所松动,逐步实行了小城镇、农村统一户籍制度和行业资格准入制度等,进步固然可喜,但力度仍不大,无法解除其对人才自由流动的限制。此外,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问题。
(三)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个人职业选择性问题在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中,表现越来越突出,部分大学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愿就业。如高校周围考研大军的出现,由于不愿到边远、经济不发达地区工作,仅把求职岗位限制在大城市,造成过大的就业压力。究其原因,一些大学毕业生缺乏较好的自我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更多的是培养熟练的劳动力和技术工人,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社会精英,个人期望值过高造成就业难。笔者认为,原因之一是我国所采取的精英教育扩大化式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培养目标不甚明确,影响了大学毕业生自我定位的明确,导致个人职业选择性就业问题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中比较突出。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和政府方面。就国家和政府层面来说,应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改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精英教育模式。首先,扩大高校办学自;扩大高校办学自不仅包括企业、个人可拥有办学权利,还包括扩大已有高校的办学自,减少高校行政干预和控制,让高校办学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渠道的畅通。其次,淡化户籍制度、改革劳动人事制度,促进人才能合理流动,保证企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挑选、利用人才。再次,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最后,提供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条件,扩大就业岗位;如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
(二)高校办学方面。就高校办学方面来说,首先要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情况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所需人才。各高校应各安其位,各负其责,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其次,积极实行弹性学制、弹性专业;实行弹性学制,以适应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实行弹性专业,就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意愿灵活选择学习专业,如:双学位,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扩大毕业生就业机会。最后,高校应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积极实行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实施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素质教育,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自主创业能力,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
(三)用人单位方面。就用人单位来说,首先要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形成正确的人才观,应本着竞争意识选才、用才,以任人适才为标准选择、使用人才,努力促进单位发展。其次,把人才利用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需要创办培训学校,以此满足单位业务发展需求。最后,选聘过程中,不应盲目追求高规格人才,应当以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来选择,以能胜任工作为基本要求。
(四)毕业生个人方面。就大学毕业生个人方面来说,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素质,同时也要认清社会发展形势,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应以更多的熟练劳动力和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大学生已经从“天之骄子”转变为一般性人才。大学毕业生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其次,当代大学生要彻底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主动创业,积极谋划自己的人生。
篇2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疆少数民族大学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关于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和这一地区少数民族自身素质的提升;关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自治政策的成效,关系新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等55个民族使用7中国语言文学教学,2013年5月6日新疆自治区统计局的全国第8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疆人口总数21813334人,其中汉族人口总计8746148人,少数民族人口1306716人。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新疆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根据往年数据,新疆普通本专科高校32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7281人,少数民族大学生102358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5%;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从1999年的23224人发展到2013年的102358人,增占了4.4倍。毕业人数不断增多,由于少数民族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新疆区域内就业,就业压力较大。
2003年开始,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随后几年过程中少数民族毕业大学生当中尤其民考民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难,而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建业率远远低于汉族毕业生,基本维持在20%左右。自治区党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2010 年以来,新疆全面落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就业问题扶持政策,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一直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虽然自治区采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开展毕业生创业培训等,但是民汉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存在着差距是事实。根据初步测算目前仍有近万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顺利就业。
二、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因为目前在短期内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会根本改善,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太乐观。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主观原因。首先,就业观念保守。近些年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自择业的导向,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虽然在观念上有所变化,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重视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失业单位等稳定性工作,不愿意去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其次,传统的习俗影响。绝大多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喜欢选择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区域,跨省区就业数量极少。造成局部择业空间狭小,流动性差等问题。最后,综合竞争力比较弱。由于目前针对少数民族学生优势的项目和产业较少,尤其是民族特色企业和民俗文化产业比较弱小,汉语水平普遍不高,导致专业水平偏低。并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导致就业信心不全,等待和依赖思想较重。
2.客观原因。首先,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新疆地域出我国西北内陆,经济发展总体相当滞后,从经济发展看,虽然近些年新疆的GDP增长较快,但是新疆的基层县市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收入较少,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短,就业岗位以及机会和收入等方面都偏少。基层就业环境较差,个人发展受限,基层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其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对教育的投入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广大农牧区的基础教育还存在着较多困难,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等显示问题。这仍然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出来就业竞争处于劣势的趋势。再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较差。因此专业理论学习吃力,基础不够扎实。二、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虽然在加强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教学质量,但是少数民族教师推行汉语授课,教学水平受限制。三、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遭“结构性失业”较为普遍,着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最后,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因为新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晚起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不够,造成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不强,此外,虽然,新疆地区的就业保障制度都已建立,但政策和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
三、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长远来看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多方努力,提升交易质量,增强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1、稳步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以就业为导向,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从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优势来调整专业,优化课程建设,尤其要改变目前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改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了的培养模式。
2、加强本地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加强高校在校学生的增强实践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展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形成已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就业教育服务体系。
3、更加完善本地就业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保障的各项制度,整理就业市场的不规范现象,消除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各种障碍;畅通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渠道。创新少数民族大学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途径。
4、营造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要提供各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就业岗位。此外,自主创业也是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政府对自主创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从正确的政策与舆论导向方面积极鼓励。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方面的知识与机会,促进待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顺利走上就业或自主创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篇3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加之城乡差异较大,高等教育被认为是“跳龙门”的首选途径,进而导致大学毕业生非常渴望在大城市中生活与工作。所以,第一产业无人问津,第二产业就业岗位有限,第三产业的容量较大,就业需求最多。此种社会需求和市场结构的不相符现象,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
2.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比较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其一,一些大学毕业生通常是眼高手低,太过注重专业对口,不愿从基层开始工作,无刻苦耐劳的精神。其二,一些大学毕业生要求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不愿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太过好高骛远,从而就业失败。其三,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心要考公务员,进而对中小企业不感兴趣。
3.用人单位门槛越来越高。目前,在人才市场招聘中,“本科以上学历”基本成为了求职的硬件标准,本来高职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求本科生;同时,“具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也成为了求职要求的重要标准。为此,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强化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
(1)构建规范、流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由三个部门分管的情况进行转变,根据求职情况,构建全国互通服务信息网,以此充分扩展就业空间;同时,对大学毕业生市场予以有效整合,使其成为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市场进行全面规范,尤其是对一些乱收费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处,以此保证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对户籍身份界限予以淡化,让当地大学毕业生和异地大学毕业生有着同等的就业机会,以此提升劳动生产率,同时增加就业岗位。
(2)完善大学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制度,给予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一些生活补助,从而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利。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大学毕业生的失业情况予以准确掌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就业技能培训与辅导,使其尽快找到适合的工作。
(3)注重舆论宣传。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可以对各种媒体予以充分利用,积极宣传一些有关就业的政策、方针,以此有效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对体制外就业予以关注;同时,对创业典型予以宣传,调动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2.重视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
(1)强调就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强调就业教育,为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提供可靠保障。首先,加强政策辅导,对就业法律、政策予以讲解,并且对求职礼仪、信息筛选、求职技巧等知识进行指导。并且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就业压力。其次,协助大学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专业水平,明确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就业方向,提高就业成功率。
(2)做好就业服务。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就业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拓展,和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尽可能推荐一些优秀毕业生进行就业。同时,对就业信息采集范围进行有效的扩展,并且通过网上测试、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就业态度等信息,从而给予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3)强化社会实践。为毕业生联系与提供一些实习的实践机会,并且指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认识自己,通过自省不断完善自身,以此提高就业成功率。
3.调动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
(1)转变就业观念与方式。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一定要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树立“大众化”的理念,以此符合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形势。首先,注重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整。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应秉持普通劳动者的心态,积极进行就业选择。其次,提高就业方式的灵活性。在准确判断就业形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选择,比如到农村基层、中小企业等就业,以此提高就业灵活性。
(2)增强就业能力与素质。首先,加强自身推销。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定要善于推销自己,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进而在掌握就业技巧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对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包装,以此实现成功就业。其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专业学习方面,一定要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组织管理能力、计算机能力、交际能力、外语能力等,从而在面对就业的时候,可以具有更多的机会,进而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定要对当今就业形势予以充分了解,进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就业方向与岗位。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要加强政府、高校、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努力,结合市场需求,给予适当的就业帮扶与指导,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巧与能力,使其可以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卫明凤,任亚蒙,孙冠群,等.农业院校女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实证研究――以上海市某农业院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98-9500.
[2]岳德军,田远.职业认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6):76-81.
篇4
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表现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事多的地方人少,人多的地方位少”等现象。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的鸿沟,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众多的毕业生竞争有限的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乏人才,急需智力投入和支持,很多学生未能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
(二)教育制度、内容不符合社会要求。中国现有的学校教育体制下,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往往会背书、懂理论,但是没有实践能力。
(三)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带来就业难。新生劳动力就业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空间必然受到挤压,适合他们的岗位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二、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因素
(一)大学生的被动就业心理
高校毕业生们害怕接触新的、不熟悉的领域,特别是企业,对他们而言就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没有接触过尝试过,还不如待在学校或政府,这样比较不复杂的地方。换个角度看,也就是他们害怕失败、缺乏挑战精神,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不敢自主挑战,往往处在被动地位。
(二)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导致父母在对待孩子就业的观念上比较保守。不管家境好或者不好,孩子大学毕业,父母都让孩子首选稳定安逸的工作。这个保守观念致使目前大部分大学毕业生,还比较缺乏自我独立能力和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较高,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许多大学毕业生宁肯“漂”在大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到基层、到中小城市就业,就高不就低的结果加剧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同时,大学生一方面很容易过高地估计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岗位做出脱离现实的层次定位,另一方面很容易产生急于获得高额的物质回报,以弥补其高昂的受教育费用。就业思维的僵化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从心理上产生较高的、脱离实际的个人职业期望。
(三)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份重视考试成绩,热衷于参加一些资格考试,以获得资格证书为荣,而较少参加提升个人素质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知识方面的教育,且普遍存在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有效的自我约束能力、持久吃苦奉献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大大削弱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中的竞争力。
三、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改善
(一)从政府来讲,为毕业生就业营造良好的制度性、政策性环境,出台更加积极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要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要通过创业教育、政策扶持和项目指导,激活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才智;要通过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更加热情、周到、高效的就业服务和帮助。
(二)从社会来讲,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同时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用人单位也有责任为大学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要正确看待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帮助大学毕业生合理确定就业期望。
(三)从高校来说,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大力提倡自主创业,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四)从学生的个人就业观念方面来说,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1、要把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就业选择同现实的条件结合起来,职业发展才有现实的基点,理想的实现才有可靠的平台。
2、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要找到理想职业,首先要未雨绸缪,及早明确职业目标,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储备和社会实践;同时,要通过科学的认知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正确分析。
3、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让毕业生清楚地认识到,求职遇到的困难、挫折、委屈是暂时的、在所难免的,对待挫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摆正位置,调整心态,使自己能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4、要有创业的精神和准备。勇于创业,既是就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是实现大学毕业生人生理想的一条捷径。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努力给大学毕业生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非朝夕之功。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与教育制度,决定大学生就业会长时间困难,仅靠一些短期措施,起不了根本作用。要缓解我国就业矛盾,扩大我国内需,必须根据我国当前现实情况,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发展、高校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篇5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1.扩招政策。自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扩招,当年就扩招了48%。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扩大规模的辅政策和措施跟不上、学校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约束成为高校稳定问题的新因素、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这些都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2.就业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劳动力市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3.盲目择业现象严重。目前,大学生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结构性矛盾突出,在期望薪酬上仍高于企业对其预期。由于“毕业即失业”的悲观论普遍流行,毕业的时候盲目投简历,以先安顿为目标,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导致不少学生盲目就业,对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另一方面也产生大量违约现象,给大学生的社会信誉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失业率有上升之势,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供需结构性矛盾增强,“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挤占效应”突出。
二、大学生就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普遍会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是就业还是考研,客观的说,目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2009年全国将有610万应届毕业生,加上去年未就业的100万人,超过700万的庞大人群。
我们可以进一步运用博弈论的模型来分析,假设大学生毕业只有考研和就业两种选择出路(这里仅就普遍存在的这两种毕业选择进行讨论),那么将这两种选择做博弈,得出最佳选择组合:
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人同时选择一种途径的预期收益没有部分人选择就业、另外一部分人选择考研的预期收益大,所以,大学生还是应该准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自己的优势,正确选择毕业去向。
大学生就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人才培养成本比较优势。人才培养的成本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时间成本。一般大学生的学制为四年,而要考研还需要2年~3年,如果我们用考研的时间先去就业,势必会比考研的同学多2年~3年的累积工作经验的过程。二是教育成本。选择考研的学生会比选择就业的学生多出2年~3年的教育费用,包括学费和住宿费。三是其他成本。如图书资料等,投入会更多些。因此,研究生在择业时要求待遇高,本科生则要求低些,二者对比,就使大学本科生就业的比较优势更大。
2.就业期望值不同。研究生就业难,主要受制于研究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而本科生则不然,他们更容易面对现实,更愿意从基层做起,大多不计较报酬。
3.自身优势。大学生一般都可塑性强,对新鲜事物比较能够容易接受和适应,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相对少地受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因此他们更有可能开创全新的产品和市场。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问题的探讨。世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内发展地区就业市场趋于饱和,下岗职工占有很大的比率,大批海外学子学成归来,这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影响了我国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如果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通过其他的途径得到解决,势必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需求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毕业生就业管理服务系统。
2.注重中国经济转型与就业问题的联系。随着我国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经济重心将实现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一般制造业到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的转换。因此,从长期看,中国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改革现行教育模式,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这次就业困局也将是化“危”为“机”的好时机。扩大就业重在开源,以创业促进就业,全方位启动创业型经济的发展,打造自主创业的造血机制才是破解就业瓶颈的根本解决之道。为此,要加快建设多层次创业政策体系,从产业政策、所有制政策、财政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构建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参考文献:
篇6
(三)研究程序首先,参考当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及其因素,编制大致访谈提纲;其次,告知A学生自己的身份和研究目的,访谈资料只用于研究目的,并强调保密性,此外,在经过A同学同意下对访谈进行录音;第三,按照提前编制的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诸如你找过几个工作?具体什么情况?当时的心理感受以及结果如何?等等。通过访谈和研究,形成初步判断,认为可做进一步研究。第四,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观察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了六次现场观察,并进行访谈,写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与A同学的室友、家人和朋友等进行交流,收集这些人对她的评价。第五,整理访谈材料和录音内容,将录音转化为文本。在文本分析研究过程中,不时就一些问题对她进行及时访谈,并不断地追问,力图把握其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
二、研究内容与相关分析
A学生毕业后接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忙于找工作和参加各种招聘考试,她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到有编制的稳定性工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她付出了很多努力。
(一)“蹭校一族”A同学毕业后,参加了其家乡县城组织的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但没有进面试。一直在大学附近租房子,继续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和食堂等资源。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A学生虽然换了好几个城市,但租房都是在高校附近。可见,她仍然挥不去曾经的学生情结,做着“蹭校族”。高校良好的环境和各种资源为A学生提供了便利,她不仅可以利用高校的图书馆、教室、运动场等设施,而且可以享受学校比较便宜的伙食。可见,以A学生为代表的“蹭校族”无论在哪个城市,仍然还是留恋学生的生活环境,依赖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难以摆脱学生的某些特质。就生活圈子而言,也是同学、教室和食堂等,与学生时代没有什么差别。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快实现自我身份的改变,总是以“学生”身份自居,没有考虑到“社会人”的角色。很显然,这也不利于其很快地融入社会。
(二)艰难的自立与心酸的生活1、无颜面再向父母伸手要钱A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家中还有两个弟弟正在读大学。一个农村家庭,三个大学生,高昂的学费与农民微薄的收入形成很大反差,所以,沉重的家庭负担使A同学没有勇气向父母要生活费。A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对很多农村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费尽心血供养一个大学生已经相当不易,令人遗憾的是,却找不到工作。所以,A同学要在没有找到稳定工作之前,自己边打工边学习,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费用和房租。2、本科生去酒店当服务员面对经济上的压力,无奈之下,A同学去某星级酒店,做起了服务员。生活的压力虽然解决了,但又平添了很多精神上的压力。她说,“一个大学生在酒店里做服务员,想想都感觉心里很不平衡,酒店服务员一般是年龄较小的初中毕业生做的工作,现在的同事都比我小,干起活来比我麻利多了。由于我戴着眼镜工作,客人便很好奇,当得知我是大学生后,还经常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十年寒窗苦读,本希望大学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但面临的不仅是待业的煎熬,而且是生活的无奈,用她的话来说,“一个初中毕业生都能做了的工作”,这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当今人才资源的浪费。3、微薄的收入与法律意识的缺失A学生不仅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酒店打工,而且工资特别低,甚至低于一些省市的最低工资水平。她说,原来全职的时候一个月1200元,现在改为钟点工了,下午四点上班,晚上等自己负责的包厢客人走后,才能下班,一个下午加晚上是20元,工作一个月也就拿600块钱。很显然,A学生的钟点工工资不合法。按照A学生所在地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6.5元计算的话,3小时便能收入约20元。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普遍存在法律知识掌握不牢、权利义务理解不深、守法护法精神欠佳、法律信念不坚定等问题。当前,由于大学生对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了解甚少、缺少正确的就业定位,学校对大学生缺乏系统的法制教育,以及家长对大学生的教育存在偏差等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法律意识缺失的问题,往往出现不知法、不懂法的现象,以致当自己合法权利被侵害时,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对未来的思索与追求继高考独木桥后,A学生又踏上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但公务员考试的专业限制令她大为不满,也导致了她对自己和其所学专业的轻蔑。她说“,唉!学这个破专业干什么!考公务员的专业要求很少有历史专业”历史专业或许不如财经类好找工作,但历史专业也给予了她其他专业所不能给予的东西,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不过在就业市场上,历史专业相对于其他的专业稍微逊色而已。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指出:在2011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①最低的为历史学类47%。所以,大学历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着报考生源不足、就业相对困难、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等状况,这种现象属于史学危机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反映,不仅有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应用学科的冲击等因素,也存在着史学研究和史学教育目的不明确,脱离现实需要的自身原因。不管怎样,A学生对未来工作还是满怀信心的,即使工作很累,仍然保持坚强的意志,但有时也会陷入内心的纠结与迷惘中,思考自己的前程在何方,并常常处于纠结的煎熬之中。所以,未就业大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生活问题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对自己前途渺茫的担忧和心理负担。这些高学历群体,不同于一般的打工者,因为他们有知识(其中不乏有些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背景),能深入思考很多社会问题,尤其当与周围身边同学的对比形成反差时,他们感到的不仅是无助,而且也有很多无奈,然而,更多的是对生活目标与人生追求的思索。
篇7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热潮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得以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显著提高了国民文化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但是,扩招带来的毕业生规模也随之膨胀,使得原本就供求关系不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更为失衡。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社会经济发展仍无法完全满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告别了曾经的“包揽分配”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何去何从”成为了大学校园中每个学子都竭力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的新闻和信息显示,“人才流动”的地域性差异已经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大因素。经济较发展地区以社会资源、就业机会等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集中在大城市与东部沿海地区工作,导致就业流向的区域集中式的“极化”失衡现象。这导致了众多如人力资源浪费,社会发展差距加大、缺乏安全感等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此时,了解到大学生相关方面的就业期望就显得十分具有意义了。本调查本着客观求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对杭州下沙高教区的高校学子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调查,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些就业信息和建议。
(二)研究框架:
1.研究方法:
本报告在了解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信息后,综合运用了实证研究的多种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地流向相关方面的数据和分析。然后,利用问卷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等十几所下沙高教区所属高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第三,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三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第四,利用了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系统整理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调查结果,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家政策和其他信息,提出对策建议。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亦即随机抽样调查,并结合访谈法和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对象和访谈对象所选包括杭州下沙高教区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十余所高教学生,选择对象具有普遍性。
3.研究内容:
本调查对大学生毕业择业选择,以就业,考研,创业三类为划分,以及影响选择的主要因素原因进行了系统调查。同时系统调查了大学生就业地选择和影响选择的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房价,婚恋关系,父母期望,发展潜力等等。并运用SPSS专业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阐述剖析。
二、调查数据分析
(一)职业流向
在“大学生毕业后你最希望就业的单位”这个问题中,选择希望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占31.80%,选择去国营企业占27.87%,选择外企的占22.30%,而首选是民营企业的仅占9.18%,选择其他的占8.85%,其中大部分选择其他的同学表明只要符合心中基本条件的职业,无论何种企业都可以接受。
对“造成大学生择业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的调查结果中,薪酬与福利、稳定性、发展潜力这三大因素选择人数较多,尤其是薪酬与福利占总被调查人数的78.36%,男女生都在择业时都非常重视,相对而言工作的稳定性对女生的影响高于男生,而男生在对自己所在职位的发展潜力要求高于女生。其他因素中职业的社会地位对男生的影响大于女生,而女生受父母的影响要大于男生。
(二)地域流向
调查结果明显表明大学生毕业后主要还是希望能在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在调查的同学中希望在一线省会城市就业的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45.25%,希望能在经济较发达的二三线城市就业的人占总人数的46.89%,只有少数人愿意在毕业后到县城城镇工作,愿意支援西部的更是寥寥无几,而愿意去农村发展的基本没有。
同时分析结果显示生源地对大学生就业地区的选择有着明显的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地域流向的城市层次基本是以生源地为基础向上的,即绝大部分同学愿意就业的地区至少是自己家乡平级的地区,而农村的同学也没有愿意回到农村工作的,外省的学生更多的还是希望能留在杭州就业。
在影响就业地选择的三大因素选择中,生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发展潜力对大学生们在毕业是选择就业地区有很大的影响,而男生在受社会公共资源、房价的影响要大于女生,而女生受父母期望、城市交通的影响明显大于男生所受影响。
(三)其他
在整理调查数据时发现,大学生预期在毕业时选择直接就业的人数占75.41%,有21.64%的人选择考研,仅有2.95%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而优先选择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希望早日独立”,所占比例达到54.35%。我们还发现相对于专科学生而言,本科的学生更乐于考研,他们认为考研可以为他们带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其中也有不少同学表示希望走学术路线,而专科学生选择直接就业占所有人数的84.62%比本科生所占比例的71.50%要高,他们选择直接就业的原因是更多的是为了“为家庭减轻负担”与“实现自我价值”,相对的,在选择就业的本科学生之中,更多的则是侧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早日独立的追求。同时我们在对大学生希望创业与所在年级进行交叉分析时,发现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增高,希望创业的人数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减少;在对学历与生源地的交叉分析时发现专科学校来自农村的生源比例大于本科院校,而总体农村生源占被调查大学生的比例较低,仅为17.83%。
同时,我们还对浙江财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三名决定毕业后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进行了访谈调查,对问卷调查内容及结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度探讨。在访谈过程中受访者情绪稳定,表情自然、无明显变化,访谈过程中气氛和谐融洽,受访者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回答,态度明确,保证了此次访谈调查内容的可靠性。
本次访谈主要涉及就业观念问题、职业流向预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地域流向预期、地域选择影响因素等问题。金融和财经的女生都希望选择比较稳定的工作,最好是进入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或者银行、国企等,而杭师的男生则更偏好薪酬福利较高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而在哪类企业工作并不是要点。他们认为对于专业对口与职业选择的影响并不大,认为现在进入社会都是要重新学习的,学校里学校的还是以理论为主,而工作需要的是实际从事能力。在涉及是否留杭的时候,金融的女生表示会回到家乡,可以留在父母身边并且可以利用家庭社会关系更有效地找到好工作,而财经的女生表示为了留杭的男友愿意继续在杭州与他共同奋斗,杭师的男生则表示虽然希望留杭,但是由于家庭条件一般,加上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是要求男方有房,而面对杭州的房价他也坦言压力比较大。之后在涉及就业政策对他们的择业、择地的影响程度时,他们都表示政策的影响很小。在涉及对自主创业的感想时,杭师的男生表示他曾经有过创业的念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现实的认识不断加深,这让他逐渐放弃了创业,他说,即使各地早已出台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对于他们这些真正完全是白手起家的人来说还是困难重重,不说资金问题,单是商场上的各种关系网络、信息渠道、还有其中的各种“门道”想要摸清也并非易事。
三、影响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的原因及后果分析
倾向之一: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最热门
原因:利之所趋
据网络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截止到2010年10月25日18时,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已经超过139万,接近140万大关,平均竞争比例达到86:1;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达35万余人,平均竞争比例约为34.3:1。不仅公务员考试,包括地方上的事业单位考试、国企招聘同样报名的人数众多,不可谓竞争压力不大。然而,面对这样百里挑一的竞争难度,在我们调查的同学中大部分仍然表示报考,希望进入编制。
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对大学生是如此具有吸引力,大有化身大学生心中“完美职业”的趋势。究其魅力所在:首先公务员和事业编制的最主要优点是稳定。调查显示近半数的同学觉得工作的稳定性是对他们职业流向期望的最具影响力三大因素之一。相对于企业单位的内部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甚至间歇性的失业和跳槽,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就悠然自得许多,至少是极少有被辞退的。薪酬与福利方面,公务员、事业编制的工薪水平属于社会中等层次,比外资、民企的工资收入要少,但是由于养老保险实行的“双轨制”,企业单位的养老金要低于公务员与事业编制人员,因此总体福利待遇方面算是很有保障的。根据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都是严格实行双休日的制度规定的,相对于企业的各种加班加点来说,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每日按时上下班,相对的空闲时间要比企业多。虽然有“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说法,但是在许多人的传统思想中,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任职是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社会地位较高,隐隐含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念,而且父母也多希望子女能找到一份稳定安逸的工作。天下之大,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各种因素汇集的利益的魅力驱使着政府公务员事业单位报考掀起一波波热潮。
倾向之二:就业地域流向期望一般以生源地为下限,多选择一二三线城市。选择西部和农村地区稀少。
原因:社会发展差距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
大学生地域流向的不同在很大因素上受到生源地的影响。大学生生源地一般是指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如无特殊情况,生源地一般是大学生出生成长的地方。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学毕业生往往会选择在以生源地为下限,平级或者向上级地区寻求就业。结合“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俗语,想必也是一种人之常情。生源地的基本情况包括经济发展情况、生活环境、公共设施等,是学生从小所享有的社会资源,也是人们长久所处的环境的一种基础条件。当一直以来享有的公共资源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的习惯,再去改变这一十几二十年沿袭的惯例,多少是不舒适乃至痛苦的。而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城市层次有着不同的社会风气、价值取向,因而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时,大家往往都会选择至少和生源地相类似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中国是个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东西发展差距大的国家。经济上的优势资源普遍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二三线城市。也正是这一“经济基础”条件的影响,使得国家宏观调控的就业引导政策在大学生中的效果不明显。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二三线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好的生活坏境和发展潜力,自然大学生就趋之若鹜了。另外,父母对大学生就业地域流向期望的影响有人不容忽视。父母自然希望孩子在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比较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相应的生活环境条件等比较优越,就业机会多,就业收入相对也较高的一二三线城市就业了。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农村工商业发展不足,除了大学生村官之外少有适合的岗位供大学毕业生选择。同时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不完善,包括教育资源不足,医疗设施落后,交通不够便利等不足,因而对大学毕业生缺乏吸引力。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从小认识到父母在田间的辛苦劳作却收入颇微,他们努力学习凭借高考一举步入大学,进入都市学习生活,在见识过繁华的城市之后更是不愿回到农村。
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也是属于欠发达地区,虽然国家强调西部大开发,出台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支援西部,但是由于西部条件比较艰苦,生活环境与浙江地区相差较大,而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前往支援西部就意味着要远离家乡,因此即使大学生自己存在相应政策号召前往西部的想法,但由于父母阻拦等现实原因最终绝大多数都不了了之了。其实,相对于农村,西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可以提供适合的岗位,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由于西部地区的就业信息相对闭塞,大学毕业生在面临就地选择的时候很难得到这些地区的相关就业信息,因此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另外,还有不少社会因素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地域流向偏好东部一二三线城市,而不愿意进入农村、西部就业发展的现状。首先,虽然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但是政策的倾斜度不够大,给予大学毕业生的优惠政策吸引力不大,同时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以至于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反响和影响力不够。目前社会对于西部、农村的认可性不高,在大学生毕业后时常以工作地点来评判是否“有出息”,如果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或者西部就业会受到周围社会的舆论,对大学毕业生产生心理压力。另外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往往会成为日后的生活久居地,因此大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地区就不得不考虑到长久的日常生活,包括生活条件、物价水平、社平工资等方面的问题,另外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婚恋关系以及未来子女教育成长问题。因此在我国目前这种城乡、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公共资源占有率不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限的广大农村、西部地区在大学毕业生确定地域流向时更处于劣势地位。
倾向之三 :大多数选择就业,选择创业人数极少
原因: 客观条件限制为主因
近年来,国家不断地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惠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首先,大学生创业解决大学生本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了再就业,进一步缓解了的就业压力;其次,创业的拼搏过程将大大提高创业者的各项能力,提高劳动力素质,促使大学生由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快速成长为社会精英,更有助于短时期内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另外,大学生创业不仅为大学生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带动了个人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大学生创业有利于刺激国内的经济活力,从宏观上拉动社会经济增长。
那么,既然创业有着如此多的好处,为什么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却寥寥无几呢?创业所需的基础资源多为资金,人才,技术等等。首先得正视一个客观社会现实,即中国大陆的大学生创业率过于偏低,即使在大学生创业已趋成熟的港台地区,创业计划实施的成功率也不到百分之三十。残酷的现实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各方面的压力严重挫伤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因而从心理上便失去了“先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期,创业环境不尽完善,创业促进体系不够健全,还存在主体缺失、职能不明等问题,而国家和各级政府虽然都已了各种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政策扶持的力度还是有所欠缺,同时部分有创业打算的大学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仍不能广泛地得到政策的扶持。而高校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课程并未列入学校课程,学生很少有大学生创业培训的机会,这造成了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理论知识的欠缺,同时校园的创业氛围并不浓厚,即便有各类创业大赛,但多是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操作,使得大学生创业的实践经验缺乏。另外,中国是一个人情味较为“深浓”的社会,这无疑为白手起家,缺乏社会交际和各项基础的大学生又添了不少难题。虽然中国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抱以了极大的期望,但终究尚未成形为主流思想,甚至有人认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不足,难以就业的“无奈之举”。种种因素,便造成了就业热潮,创业寒流的现状了。
倾向之四:各因素对于男女生的就业流向的影响程度不同
原因:传统思想价值观
男生女生性别差异导致男女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虽然社会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然而多年来的父系社会的传统思想依然影响着我们。
社会对于男女的要求不同。比如对于男生而言,就业地域流向的房价影响要明显高于女生,这是因为传统思想一般要求男生有房,而女生对此却无要求,再加上房价居高,从而对男生产生的压力要远大于女生。而在职业流向的选择中,女生对于职业稳定性的要求要高于男生,而对应的男生对于自己以后升职发展的潜力要求更高。现在价值取向中并不倡导女强人,通常对于女生的经济要求并不高,而男生则是家庭支出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一般要求男生的职位或收入与女生差不多或者高于女生。
父母对于男生女生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而言,父母觉得男生就应该在外打拼,留在大城市发展,而对于女生则更多的是希望回到家乡找份工作,不用太辛苦,只要能安安稳稳的足够自己平时的花销即可。
后果分析: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其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从调查结果看来不容乐观,大学毕业生职业偏好明显,地域流向集中,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就业流向单一,容易导致人力资源在地域和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均衡,产生“人才拥堵”和“人才稀缺”的两种状态并存,使人力资源不能有效配置,产生资源浪费。
大学生职业偏好较突出,容易造成人才浪费。人才资源在行业中分布不均导致有的单位大材小用,有的单位人才难求。由于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退化,长此以往会在导致人才的埋没,人力资源的浪费的同时对中小型企业发展不利,进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生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而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主要新生力量,大学毕业生地域流向的不均衡会进一步拉大社会差距。如今大学毕业生少有愿意开发西部、发展农村的,甚至不少来自农村、西部的大学生也不愿回去建设家乡,而是希望留在东部城市,这使得农村、西部地区原本就缺乏的人才资源再度流失,加上农村与西部地区原本就地处劣势,社会公共资源占有比例较小,公共设施建设不足等原因使农村和西部地区在开发建设、加快城市化现代化步伐、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过程中遭受更大的阻力。同时大学生都涌入东部城市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四、建议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我们结合相关社会信息和学科理论,给出以下建议。
(一)致广大学生朋友的建议:
第一,树转变择业就业观念,培养正确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的言行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个人精神支柱的价值观,它决定着个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和旨意,引导着个人的品行。正确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正如俗语所说,“学文化不如学做人”,可见,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多么的重要。
在本次调查中,大学生对未来的择业期望和就业地选择期望都带有较高的理想化的憧憬。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表现出较高理性的同时,大学生也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与当前的就业形势的差距显而易见 。我国的就业难,是结构性的就业难。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对“高素质岗位”的需求。另外,传统的精英化大学教育随着大学扩招的热潮开始向大众型转变,大学生数量几何数的激增,注定要使大学生自身转变传统理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第二,指定职业规划,提高个人能力。
良好的开端方为成功的一半。通过自我评估,制定出针对自我优劣的计划,将大有裨益。通过调查可以感受到,很多大学生关心的是“我需要什么工作”,而忽略了“我能胜任什么工作”。只是纯粹的对择业就业有着较高的期望,却缺乏实际努力奋斗的行动。长期和短期的各项计划将有效弥补大学生这方面的不足。明白了自己需要什么,然后通过一步步实践来提高完善自己,为自己在未来即将面对的劳动力市场增加筹码。要是对未来只有着空想和迷茫,那么,残酷的事实终究会使人后悔莫及。
(二)致高校的建议:
第一,加强学生的实践型教育。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高校教育依旧徘徊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缺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高校的课程大多把学生们“圈禁”在校园的教室里,完成课业拿到学分就达到了教学目的。高校应该鼓励大学生“走出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引导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并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机制,从而突破这种“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传统格局,为将来无论创业还是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是大学生获得就业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高校的就业信息和其他相关服务也应该随之更进,从而最大程度消除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针对大学生普遍缺乏求职经验的现状,高校可以针对开展相关职业培训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巧,教导大学生如何在求职过程中恰当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素质。同时,在就业协议的签订过程中,高校积极发挥出第三方的桥梁沟通作用,也可以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更应配合国家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大学毕业生走进农村、走进西部,改善大学毕业生地域流向不均衡的现状。
(三)致社会的建议:
第一,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劳动力市场。
大学生就业地域流向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才流动的方向和趋势。而极化失衡的人才流动,其实和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一样,都反映出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所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通过资金等资源的合理分配,着力发展人才流通“寒冷”的地区,人才的流动结构自然而然也随之优化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使得初涉社会的大学生找起工作屡屡受挫,因而许多大学生偏爱通过考试这种简易的方式来争取工作,变相地拉动了政府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考试热潮。
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积极加强校园,企业,市场之间的信息共享,将十分直观的减轻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无形中可以拓宽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地选择,优化大学生就业流向。此外,还应缩小各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倡导社会形成科学的价值体系,有利于改善人力资源配置,调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
第二,加强政策引导,缓解大学生就业流向期望的失衡现状。
从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在大学生群体中收效甚微。大学生依旧普遍选择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二三线城市作为期望就业地。在劳动力市场本身缺陷难以弥补的前提下,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效果。因而,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扩大就业引导政策的宣传力度,对优化大学生就业地域流向期望有着可观的作用。
2011年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科研项目(2011YJX10)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农村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村大学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由于受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知识能力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农村大学毕业生往往成为求职场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要么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要么因为过高的就业期望,面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就会产生忧虑、紧张、恐惧等焦躁不安的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个别人甚至产生绝望心理,出现极端行为。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农村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问题。由于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较少,能力较单一(主要在学习成绩上),缺乏掌握信息的有效渠道,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无法与他人相比,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或者即便参与竞争,也伴随着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体验。
3.刻板、功利心理
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刻板、功利心理。主要表现为:他们对某些职业、某些区域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式,比如认为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稳定职业是他们的首选;在地域的考虑上,他们认为凡是能进入大城市里工作的毕业生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由于这些心理的作祟,他们往往忽视自己的兴趣,片面追求在部分农村家长眼里所谓“稳定”、“光鲜”的职业。
4.盲目从众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盲目从众,往往表现为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缺乏主见,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在校期间他们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来提高职业能力,就业过程中忽视自己的特长,不会恰当的自我推荐,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5.退缩心理
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少,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或对就业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不顾现实情况,企业以通过考研、考证等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逃避就业。更有少数人为了不思考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他们不去做就业的相关准备,反而在就业的关键期选择打游戏、上网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二、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1.自身原因
一是其自身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很多农村大学毕业生受父母传统就业思想和同伴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在就业观上存在认知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加上自身对国家就业政策的不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搜索、加工能力,不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很容易表现出自卑、盲目从众、功利等消极就业心理。二是自身能力欠缺。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的欠缺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起点上就和城市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视野上的局限、教育观念上的片面、父母在学业指导上的缺失,使得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缺乏竞争力而变得自卑,当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他们很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三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由于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面临就业就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他们很难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从而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2.家庭原因
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及就业观、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而言,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希望子女能从事稳定的职业,比如教师、公务员、医务工作者等,他们仍保留传统中的包分配、要编制的就业观念。在区域的选择上,他们仍希望自己的儿女在身边(主要是本市、县级单位),但又不希望子女回到家乡(主要指农村),这就使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减少。长期的教养方式、就业观念的影响又使得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从而导致复杂就业心理的产生。
3.学校原因
一是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毕业生无业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面临就业时自然衍生出一些负性心理。二是高校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需要,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咨询,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疏导。三是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政策教育,缺少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缺乏健康心理疏导,导致大多数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综合竞争能力,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产生了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
4.社会原因
一是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日益突出,整个就业大环境给农村大学毕业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二是就业市场体制不健全、社会用人程序不完善,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平等。这对于缺乏广泛的人脉关系的农村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三、消解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农村大学毕业生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1)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准确定位,减少盲目从众
首先,自我反省,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从而认识自己,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1]。其次,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中来分析、评价和认识自己,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再次,做心理检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标准量表,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减少就业过程中盲目从众的心理。
(2)加强人际交往,克服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
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学习与人相处,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氛围,把自己融入集体的共同发展中去,在参加活动、与人沟通的同时,提高自信心。
(3)正确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善于从困难、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自己的勇气、能力和智慧,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合理的心理调适途径。
2.学校应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
(1)指导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1)树立主动、积极进取的就业竞争观,消除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2)树立“大众化教育”观,正确认识就业制度从“包分配”到“找工作”的转变;3)树立科学的职业选择观,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待遇与发展、就业与创业的关系;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可变职业观”,正确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
(2)对农村大学毕业生详细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
农村大学生相对城市学生而言,信息渠道较窄,对国家很多就业政策不甚了解,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大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如自主创业、报考公务员、到部队工作、面向基层就业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3)充分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尽可能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
首先,发挥现代网络优势,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劳动人事部门可以联合各高校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网,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另外,及时准确地将校内校外就业信息公布于学校就业网站上[2]。其次,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并及时更新网页,避免农村毕业生错过招聘信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门的课程、讲座,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意识和有效获取、筛选、运用信息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因就业信息匮乏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第三,鼓励校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大学毕业生,拓展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台[3]。
(4)及时有效地做好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农村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环境十分复杂多变,面对就业中的困难、挫折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其心理问题的出现频率非常大,因此应组建一支有相应专业水准和实际指导经验的就业指导及心理咨询队伍,让心理咨询工作贯彻就业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及时解决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3.农村大学毕业生父母应减少对子女就业的压力
父母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避风港,在子女就业阶段,农村大学毕业生的父母也应尽自己所能积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与沟通,凭借自己的阅历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努力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以积极、坚强的心态度过就业这一特殊阶段。
4.政府应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学生从小就能够拓宽视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宽知识面,学到更多知识,提高农村大学生综合能力,减少城乡不平衡因素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差距。
参考文献:
篇9
1.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中的角色不适的主要问题
1.1社会角色转变前对自身角色认识和定位的偏差
一些大学生习惯了十几年来校园生活的简单和宁静,没有主动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局限于学校赋予自己的角色认识,对自己角色的定位缺乏理性的认识,与社会实际存在一定差距,对未来工作环境规划不合理,没有客观地评价自己,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识有偏差。
1.2社会角色转变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失意苦闷
一些大学生在构想自己未来的职业时大都具有丰富的理想色彩,而一旦觉得现实不如理想那样美好,失落感便油然而生,甚至悲观失望。同时,由于缺乏对社会及各种职业需求的足够了解,在择业取向上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差距,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往往脱离现实。
1.3职业适应不良造成的挫折感和失衡感
毕业生在校时所处的是相对清静、单纯的校园,在社会上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很难正确地分析,往往带着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个社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很快发现在学校里所学的有些知识在工作岗位上根本用不上或不够用,总是进入不了工作角色。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习惯用学生时代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待工作,从而更加无法适应目前的角色和职业。
2.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中的角色不适的原因分析
2.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复杂心理
2.1.1焦虑心理。
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前夕心理压力较过去明显增大,担心工作是否最佳,担心求职是否被拒,表现为过度焦虑、紧张烦躁。
2.1.2抑郁、畏难心理。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往往因为屡屡遭受挫折,不为用人单位认可接受,而出现情绪低落、愁眉不展的抑郁心理,以及缺乏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1.3自卑抱怨心理。
极少部分大学生一旦受到择业挫折,便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大大减弱,甚至对自己全盘否定,感到一种空前的失败和愧疚,缺乏自信心和勇气,不敢面对竞争。
2.2大学毕业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2.2.1知识转化率低。
目前,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普遍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到了社会上后显得很被动。有关部门对相关企业作了一个信息反馈,60%的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后,即使是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也不足40%;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
2.2.2就业理念滞后。
毕业生就业理念因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其就业理念主要存在三大误区。
2.2.2.1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总觉得孩子找的工作薪水不能太低、不能太累,而且要稳定,这样就给毕业生很大压力。
2.2.2.2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大部分毕业生首选有招牌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则兴趣不大。但是最后,民营的、中小企业却成了毕业生最大的雇主。
2.2.2.3创业不如就业。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极少数毕业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
2.3就业的客观因素
2.3.1全国就业形势严峻。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而2011年将达到660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3.2对薪酬有所期望。
薪酬问题向来是大学生就业中的热点问题,根据调查的企业吸引力分析,薪酬与福利一直是吸引大学生选择该企业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1500元是多数大学生的薪酬底线。2009届毕业生的月薪底线有大幅度上升,比2008届上升了约500元。由于性别不同,在薪酬期望方面,男生的期望值要明显高于女生。
2.3.3就业的趋向发生改变。
随着大众化就业时代的来临和全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社会向大学生就业提出了由大城市向基层乡镇转移的要求,如果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不发生变化,那么即使就业也无法适应。
3.大学毕业生社会角色转变的调适体系研究
3.1心理适应模式
研究者认为,心理适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及基本目标,是个体生存与发展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张大均等将心理适应看做是个体在基本的心理素质成分(认知)和人格潜质(个性品质)的基础上,在自己的特定年龄阶段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性行为倾向。它与认知品质、个性品质一起同为心理素质
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之一。下面就谈谈心理适应对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的影响。
3.1.1有助于大学毕业生理性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每一个大学生都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个人特质(气质、性格)、能力结构、职业价值观、行为风格等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既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又要理性看待自我的不足。
3.1.2有助于客观认识当前社会。
大学毕业生应该善于把握社会发展脉搏,客观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热点职业门类分布及需求状况;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形势;自己所选择职业在目前与未来社会中的地位状况;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影响,等等。对这些社会大趋势问题的认识,有助于自我把握职业社会需求,使自己的职业选择紧跟时代脚步。在社会无法达到我们的心理预期时,必须接受客观现实。
3.1.3有助于大学毕业生转变观念,形成正确的就业理念。
毕业生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就业观念,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就业目标相一致,尽最大的努力。要从长远目标着手,积极谋划自己的职业规划,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自身职业发展方向理想职业,学会调整心态和目标。
3.2就业新模式
麦可思调查研究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以及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
我也对已经毕业的2008届毕业生作了一个问卷调查:
1.您认为对所学专业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
a.基础理论 b.专业知识
c.实践环节 d.自我总结经验
2.您认为在学校最需培养哪方面的能力?( )
a.培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b.掌握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c.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d.提高综合素质
3.您认为学校在课程设计哪些方面应该特别加强?( )可多选
a.专业课程 b.专业基础课程
c.外语课程 d.计算机课程
e.人文艺术课程 f.人生指导课程
g.社会实践活动 h.体育课程
4.对已经走上社会的您来说,大学的过渡阶段对您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
a.很大,不可缺少 b.一般,稍有作用
c.不需要,浪费时间
5.在过渡阶段,您觉得最重要的是补充什么?( )限选三项
a.交际能力 b.组织能力
c.口才 d.协调能力
e.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f.创业意识和能力 g.都不需要
根据问卷调查,凡是有关实践的选项比例都很高,95%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践很重要。虽然学校有社会实践课,学校在就业之前有实习,但是很多学生都觉得这个实习显然是不够的,时间上也过于紧张。跟真正工作相比,显得作用甚微。社会实践应在同学们专业明确的情况下开设。所以,应该建立一种全新的就业模式。
3.2.1建立产学合作运行的长效就业机制。
所谓产学合作,即产业与学习相结合,学院对专业建设与产学合作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学院成立产学合作与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全院产学合作和专业建设的决策与宏观调控,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和“产学合作方案”。各系按专业(群)聘请行业知名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和专家共同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各专业产学合作、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就业机制。然后,拓建校外实训和就业基地,学生可在实训基地学习技能,增加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拓展学院的社会影响,加强实际应用能力。最后,以职业为导向,准确定位,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3.2.2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即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由学院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规格、数量进行培养。每学期企业都定期派技术和管理人员为我校学生授课,做到了学生入口、培养过程、出口的有机统一,真正实现了企业文化进校园,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企业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产学合作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热情,加大了企业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并很好地解决了实践性教学资源问题,也增强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方向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3.3开设应届毕业生公务员适应培训课程。
根据近几年的就业情况,“公务员”一类的职业已成为一种时尚。“公务员”考试培训已开展得相当成熟,但入门以后的适应性培训还是所见不多。所以,学校应当开设“公务员”类的机关事业单位适应性的培训,一方面使毕业生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另一方面使他们学会思考“公务员”等一类职业是否适合他们,避免盲目追风。第一,就需要加强岗位专业技能的培训,熟悉公务员等类的工作的特殊性和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第二,加强应届毕业生公务员的职业认知。高校针对应届毕业生存在职业认知模糊、职业定向不清的情况,在他们上岗前每人分发一份关于他们自身工作岗位的工作说明书,清楚界定和详细规定他们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拥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等,使应届毕业生公务员对岗位有进一步的认识。
3.2.4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开辟学校“创业园”。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即是让你明白毕业后你适合去做哪些事情。在此基础下,学校可以考虑开辟一些场地作为学生的“创业园”。让毕业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所长,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创业”。如温州城市学院创业园就是在学院提供场所等优惠政策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学生成立了计算机、音乐、服装、手工等工作室,除了面向学院内部外,还面向社会,从而不仅实现了学生的自我价值,而且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就业后的适应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晓.大学毕业生职业适应中的心理冲突及其应对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147-149.
[2]姚庆斌.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应对措施[j].首都医药,2008:13-14.
[3]邓碧会,邓维.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状况及相关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8,(13):67.
篇10
一、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应从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查找。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 综合素质不高,个人修养偏低是面试成功的绊脚石。近几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三大产业的布局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有不同侧重。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比较重视教学的质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进入就业市场后显得茫然和无所适从。在双向选择和接受面试时,或缺乏自信,发挥失常;或过于傲慢,言过其实;或不修边幅着装随便,缺乏职业形象气质,与企业氛围不协调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把已经用简历打开的企业大门,却因为个人修养偏低难以通过面试而关闭。
2. 择业观念陈旧,与当前就业机制的转变不相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初步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大学生已不再是稀有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已从人才金字塔的顶端逐步下移。同时,我国的毕业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目前,市场机制已逐步在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初步实现了由“政府调控导向、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就业机制的转变必然要求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
3. 团队合作适应性差 ,不适应当前企业的要求。如今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几个长辈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以自我为中心,考虑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去想。好与坏、是与非也往往以自己为标准。有的人表现得自私、自我,甚至是自我封闭,在集体中也不能很好的与大家合作。而绝大部分企业都特别注重团队精神,并作为是否录用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不能适应团队生活的人也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
4. 独立能力不够,难以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家长带着子女参加招聘会,这种现象直接反映出目前有许多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生存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二十多岁仍然离不开父母,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离开父母寸步难行。尤其是让家长陪着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这样的表现,这样的能力,一个需要人才的招聘单位怎么会录用他(她)呢?
(二)学校的原因
1. 专业设置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部分高校一味地增开新专业并不考虑自身开设此专业的条件是否已具备,某些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从而造成了新的专业结构不合理,供需失衡,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2. 培养模式单一。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上过于注重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对大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造成了高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失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
3. 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的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形式单一,就业指导的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就业指导时间过短。
(三)用人单位的原因
1. 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大学毕业生的学历优势正逐渐减弱。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的。
2. 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 “重男轻女” 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 还有就生源地域歧视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的,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造成有一定的影响。
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毕业生方面
1.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灵活的思维方式。
其次,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与人协作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再次,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扩大交往的范围,注重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实践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完善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充分的准备。
2.树立科学就业观
第一,正确定位就业。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篇11
大学生要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了四倍多,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的毕业形势会相当严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只有认清毕业形势,正视毕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焦虑属于正常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固然重要,但他们的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更加受到招聘单位的关注。而考研、突发事件、经济拮据等不愉快的经历,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事实上,部分大学生也存在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的问题,有的学生不能正视毕业形势,产生了素质恐慌,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顺利毕业。
只有正视毕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适度的心理焦虑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它可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但是,如果心理过度焦躁、不安,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调整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成为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会埋没大学生的潜能,给毕业带来额外的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焦虑心理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面临毕业,自己正处于严峻的形势之中,这时的焦虑心理是一种正常反应,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正视毕业;如果我们对毕业形势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估,即不能正视毕业形势,则产生的焦虑心理就不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就会使我们自己感到异常紧张,严重时会导致焦虑障碍。
1.大学生要转变毕业观念,调适毕业心态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存在着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其他群体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毕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特别是挫折心理,对大学生毕业影响最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毕业形势,冷静地做出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保持良好心境;要排除诸如不满、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毕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毕业观念,建立新型的毕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毕业观。
应届毕业生面对毕业形势,回避的应对方式虽然可以缓和焦虑程度,但作为一种消极的方式因为没有真正解决毕业问题,长此以往是要付出较大代价的,焦虑源并不会因此自动消失,反而会对本人纠缠不休,不定期还会出现,所以必须随时戒备。如果我们一味地自怨自悔,只能继续滋生失望的心理,戕杀自信心;如果我们反复玩味挫折,咀嚼挫折带来的痛苦,只能使自己更加心灰意冷,举步不前。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毕业形势,心理挫折不可避免,但因噎废食,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徘徊在失败的阴影中的做法不可取。大学生要进行心理调适,克服焦虑心理,关键是要转变毕业的思想观念。应届毕业生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竞争就要伴随自己一生。应届毕业生求职过程就是竞争过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不再继续努力,也会失去这个工作。有竞争就会有风险,确立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心理就会得到缓解。面对毕业焦虑,进行理性思考是基础,根据情况的变化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是关键。
2.大学生要把握毕业机会,顺利实现毕业
毕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在许多的情况下,当良好的毕业机会到来的时候,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机会,导致毕业机会丧失。一方面,许多学生自我认知不准确,有的产生自负心理,主要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毕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毕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另一方面,对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坐等就容易失去机会,如果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就会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毕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一些良好的毕业机会。
篇12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就业人数居高不下
大学生就业人数总量巨大,造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某些失业现象。自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根据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宣布,大学毕业生人数近10年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212万上升到2014年的727万。大量毕业生涌入社会,超出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的需求,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引起了结构性失业,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尤为突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了较多新生、新鲜的岗位,然而由于客观与主观的因素,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岗位;同时,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许多毕业生热衷于一些稳定、体面的工作,从而出现了“公考热”、“考研热”等现象。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一边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一边却有大量岗位空缺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二、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及表现
1.易焦虑暴躁或低迷抑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当意识到客观实际与自己的主观期望产生较大偏差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浮躁的心理。表现为心慌、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状。多次受挫后对找工作产生畏惧心理,既希望谋求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过分担心找不到工作。当机会来临时,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导致失去就业机会。
2.过度自负或过分自卑
自负心理在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总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工作单位提供的岗位无法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从而盲目攀比,虚荣心不断增长,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对自己的劣势和缺点估计不足,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与自负相对的,是自卑心理。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过低地评价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当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后,丧失了竞争勇气,于是临阵退缩。这一点在贫困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从众心理严重
所谓从众心理,主要是指个人受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在就业方面表现为毕业生一味追求热门职业和工作单位,甚至不惜放弃自己所学专业。于是把自己限制在狭窄的求职道路上,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4.有明显的依赖倾向
在就业过程中,有的毕业生对自身缺乏理性的认识,就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就业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高校每年招聘季到来时,有些毕业生缺乏就业意识,对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置之不理,等待辅导员老师将就业信息发到自己的QQ上;在每年的大型双选会上,学生家长、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这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竞争,或推销自己。从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1.社会原因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而社会上的职位有限,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部分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易就业。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毕业生倾向于到东部沿海城市就业,造成地域性的就业失衡现象;而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和定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公务员”才是最理想的职业,所以许多大学毕业生执著于报考稳定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此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企业本着一切以追求利润为先的原则,往往会对大学生提出地域、性别、经验等种种限制条件,阻碍了一部分学生的顺利就业。
2.学校原因
高校的专业设置在时间上往往会滞后于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处在不断变化和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的。而许多高校往往热衷于当前比较热门的需求方向,并没有精确预测四年后该需求的发展趋势,从而盲目开设和调整专业进行扩招,导致大量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匹配的工作。此外,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多地强调理论课知识,实践课、实习实训相对较少,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许多大学生面对成熟型的、应用型的社会需求缺乏胜任力;在就业指导方面,并没有深刻分析当前的社会现状,对学生的心理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启发,缺乏对学生求职观、职业道德、成功观念的指导,使得部分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产生了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
3.家庭原因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是90后,他们生长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优越性。家庭作为他们的强大后盾,无时无刻不在保护和引导他们。父母对稳定工作的向往已经渐渐植入孩子的头脑中,家庭关系网络也为孩子提供了许多信息渠道。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直接影响了就业结果,对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更容易引发就业过程中依赖心理的产生。大学生就业不再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的集体决策。
4.个人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无法正确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加之家庭和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容易出现盲目择业的行为。此外,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只是一味地学习并没有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面对如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几次求职受挫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而始终在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容易产生自卑、忧郁甚至极端的心理。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社会方面
高校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应该顺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不要一味盲目扩招,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就业、自主创业,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与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大学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建立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制度,为每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毕业生能真正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学校方面
(1)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
高校应把握就业市场动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优化专业设置,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在招生和就业工作上培养超前意识,深入调研、实时追踪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具有潜在竞争力的专业,为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培养专门人才。
(2)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就业、创业大赛等,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为毕业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造条件的同时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能够合理定位自己的工作目标。
(3)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采取分年级的就业指导体系,针对不同年级设置相应课程内容。一年级以“目标教育”为牵引,重点开展就业形势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二、三年级重点开展以培养职业化精神与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拓展训练方面的指导,四年级侧重政策与择业指导,同时应构建就业指导课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4)高度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注意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尤其要关注毕业生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针对毕业季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展开专题教育,定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另外,要加强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定期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家庭方面
家庭不仅是大学生的休息场所,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目标和价值观的主要引导者。家长在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孩子本人的意愿和爱好,鼓励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当孩子在就业过程中受挫,陷入抑郁、烦恼的时候,家长要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安抚孩子情绪,帮助孩子重获信心。
4.学生个人方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核心是坚持立足于社会的择业取向,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以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需要为重。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最需的岗位上工作,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大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培养自己的规划意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制定分阶段生涯发展目标。在每个阶段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自己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个人素质,为步入职场奠定基础。
(3)培养抗压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敢于面对失败,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及时调整目标,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要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可以通过如跑步、健身、游泳等方式进行适当的宣泄,必要时也可以向心理专家求助。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引发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减轻就业压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深入分析原因,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鲁铁汉.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2(8).
[2]陈松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4).
[3]黄琬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7).
[4]谢秀珍,魏京祥.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指导[J].德州学院学报,2012(8).
[5]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6]徐耀生.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中国人才,2013(3).
[7]尹晨祖.基于就业竞争激烈形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3(2).
篇13
第一,就业机遇不平等。按照现行规定,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用工时,一般要求学生持有择业通知书,而中职学校毕业生没有择业通知书,以致缺乏平等择业的机会。第二,中职学校的就业工作在校企对接上的政府参与度不够,以致缺乏相关政策,使企业对安置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缺乏积极性。另外,由于企业本身存在用工风险,因此企业一般不会和学校签订长期用工合同。第三,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多为农业城市,大型企业较少,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吸纳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少、能力低,以致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存在较大困难。此外,高等院校毕业生供给的快速增长稀释了企业的需求增长,从而导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
2.学校层面的问题
第一,学校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承担就业指导工作的多为负责学生就业的工作人员或文化基础课教师,这些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就业指导训练,缺乏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不能为中职学校毕业生提供专业就业指导,个性化、高层次就业指导则更难实现。第二,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跟风”现象。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就业安置主要以“外向型”就业为主,本地就业安置为辅。就业市场需求调查困难,难以为专业设置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导致专业设置缺乏依据。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扩大招生,专业设置甚至比较随意,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出现该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过剩的问题。此外,由于盲目设置专业,出现专业师资不足,缺乏实训设备等问题,致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培养的中职学校毕业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第三,学校缺少资金和师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不仅无法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经费投入,更无法派出实习就业指导教师到企业实践和指导学生实习就业,这也从根本上影响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3.学生自身的问题
(1)中职学校毕业生择业定位不准确
笔者对所在学校的2 96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知,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学历、专业水平及工作能力,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与地方经济水平不相符的问题。更有一些中职学校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盲目自大的问题。在就业方面,他们过分要求就业单位专业对口、工资待遇较高和工作环境较好,这是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冷遇的重要原因。
(2)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基础较差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较薄弱,以致在专业理论的掌握上存在较大困难,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理论支撑。虽然大多数用工企业要求中职学校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忽略他们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尽管动手能力较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在操作方面比较熟练,但由于缺乏理论支撑,所以常常在面对疑难问题时束手无策。因此,中职学校毕业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成为影响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3)中职学校毕业生思想不成熟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能吃苦耐劳,不愿到条件艰苦、工作环境较差的岗位工作,因此在择业中往往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给就业造成较大困难。同时,由于中职学校毕业生思想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导致他们难以应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
二、解决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为了解决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地方政府和中职学校应不遗余力地寻求对策,开展工作。
1.立足本地,加大宣传,尊重技能
地方政府要注意引导舆论,立足本地,加大宣传,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职业教育氛围,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待遇。另外,从政策上对职业教育有所倾斜,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时落实两项具体工作。一是举办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会、校企合作洽谈会、企业家报告会和优秀毕业生座谈会等,旨在为中职学校毕业生较好就业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宣传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宣传中职学校毕业生,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中职学校,扩大中职学校的影响,旨在为中职学校毕业生顺利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合理设置,加强教学,增强能力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根据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行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等,设置适合本地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保证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二是加强实训教学,强化岗前培训,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加强校内和校外的实习与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既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校内实训场地,又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以实训为手段,以技能为根本”,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既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与实训基地,实现“技能型”人才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目标,又要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二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其一,在中职学校教学改革中应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的比例,在实训教学中要引入企业的部分生产流程和生产标准。其二,在实施课程改革的同时,要着力完善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在实训管理中引入企业4S管理,让学生较早熟悉和适应企业的管理。三是强化技能考核,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中职学校毕业生持双证或多证者就业率远高于其他求职者。因此,中职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技能考试,鼓励学生考取与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证书,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提升素养,强化师资,提高实效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
(1)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应分年级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一年级时,主要针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课程设置和考核标准等情况进行指导。二年级时,主要对所学专业的用工企业、岗位情况和企业文化等进行宣传,同时帮助学生客观地评价自我,调整择业心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三年级时,要做好顶岗实习生的跟踪服务,了解学生在实习岗位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顶岗实习中的困惑。
(2)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其一,安排部分从事过就业指导工作的优秀教师外出培训,系统掌握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技巧。其二,长期聘请人力资源公司或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就业指导师来校任教,改善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结构。其三,对班主任进行就业指导培训,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3)创新就业指导的教学模式,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时要大胆地“请进来,走出去”,不断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具体来说,有四个关键。其一,积极联系用工企业,聘请社会或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来校讲座。其二,请优秀毕业生来校作报告,传授成功就业经验。其三,在校内组织模拟招聘会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招聘会,锻炼学生求职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求职的能力。其四,利用教学见习或顶岗实习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和岗位工作,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就业指导应融入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应将就业指导融入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其一,在教学活动中要将授课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其二,将就业指导的有关内容渗透进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等。其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4.深化合作,加强建设,鼓励创业
(1)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要在联合办学方面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教学上,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企业要选派相关指导人员来校授课。在实践上,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和实习标准,企业应安排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在顶岗实习上,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习的便利条件,使学生在企业顺利完成顶岗实习,达到企业所需的人才标准。
(2)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推荐渠道
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职学校要加强信息库的建设与开发,完善企业信息、就业信息和毕业生信息库,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用信息化推动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全面提升,保证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