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风险评估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风险评估论文

篇1

(一)定性评估法

定性评估是指直接对某种税务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以及可能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进行文字描述,是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一般来说,这种方法用于评估无法或不要求量化的税务风险。当对某种税务风险进行评估时,由于所需的数据无法取得、数据不充分或者获取和评估数据的成本效益性比较低,企业可以采用定性评估的方法。用此种方法评估的税务风险通常是企业外部的税务风险,包括税法变化、税收征管带来的税收风险。较为常用的定性评估方法有小组讨论、专家咨询、问卷调查以及标杆评估等,这里重点介绍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定性评估一般是用文字进行描述,对税务风险发生可能性的评估结果一般有“不太可能”、“略有可能”、“比较可能”、“非常可能”、“几乎确定的”等情况。对税务风险可能产生影响的评估结果等级,可以按照税务风险的性质划分为“不重要”、“次要”、“中等”、“严重”、“很严重”。定性评估法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参与税务风险评估者的知识、判断能力、对潜在税务风险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的熟悉程度等。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可以集合管理层、普通员工和行业税务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一般来说,小组讨论由税务风险管理员或财务部门负责人发起,针对某项业务所涉及的税务风险来组织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可以集中利用每个参与人员的知识和经验来评估潜在的税务风险。

2.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是一种定性评估的数据收集手段,是针对某一具体事项提出参与者需要考虑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评估,确定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问题取决于目的,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采用自由回答式或限制式的问题。将需要回答的问题打印在问卷上或编制成书面的问题表格,由调查对象进行填写,最后收回问卷,整理并进行评估,从而得出调查结论。按照调查对象,可以分为内部调查、外部调查,内部调查通常属于广泛的调查,需要收集企业内部所有相关人员对调查问题的反馈信息。外部调查则是针对特定目标的调查,调查对象可能是一个或少数几个人,主要用于对特定的消费者、供应商或其他外部团体进行调查。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对税务风险进行定性评估,参照表3、表4,得出每一项需要进行定性分析评估税务风险的最终结论,并进行排序(如表5所示),为制订此类税务风险的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二)定量评估法

定量评估是指用数量方法描述税务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以及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大多数评估建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定量评估中对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用概率来表示,而对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则用损失金额来衡量。一般来说,如果可以获取充分的信息及数据来估计税务风险的可能性或造成的损失,并且具备成本效益性时,就可以采用定量评估的方法。定量评估通常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因此往往应用于比较和选择风险的活动中,也可作为定性评估的有效补充。用此种方法评估的税务风险通常是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包括交易与行为、财务核算产生的税务风险。比较常用的定量评估的方法主要有AHP层次评估法、税务风险指标法、计算机模拟(蒙特卡罗方法)、成本—效益评估法等。在进行税务风险定量评估时,首先要制订各种税务风险的度量单位以及度量模型,并通过测试确保定量评估模型的假设前提、数据来源、各项参数和评估程序的准确性、合理性。同时,要根据实际经营环境的变化,定期对定量评估模型的假设前提及参数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将实际效果与定量评估模型的估算结果进行比对,据此对有关模型进行调整和改进。本文以蒙特卡罗方法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定量评估。

篇2

1.2雷击风险评估在建筑物控制火灾方面的作用

科学合理地雷击风险评估对项目建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1.2.1高度的科学性

雷击风险评估运用国家规定的、专业性非常强的知识对建设项目相关区域进行以下方面综合性分析:大气雷电区域环境检测分析评估、当地雷击发生率统计分析评估、当地雷电损害程度风险评估、雷电危害区域损失程度分析评估、对周边环境的危害影响分析评价、风险管理及预防分析等方面进行全面科学分析,对建设基地的建筑物、供电系统、规划布局、信息通讯系统、相关人员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雷电防护建议及措施,尽最大限度为建筑项目提供更为科学的防雷设计方案,降低雷击可能对整个建筑项目造成的伤害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经济、高效运行。

1.2.2降低风险

雷电属于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受许多的自然因素影响,它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难以把握性,只是通过现有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将雷击的概率性降到最低化,任何人不可能将方案设计到百分之百的防护效果。通过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雷击对建筑造成的损失降低到现阶段技术水平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从而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1.2.3提供保障

科学合理的雷击风险评估对以后的雷电突出事件提供一定的保障,当雷击发生时,可以及时根据雷击科学的风险评估中所制订的应急预防及具体措施,对事故进行有效的应急救援,更好地将雷击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1.3雷击风险评估的内容及方法建筑雷击风险评估论文

雷击风险评估主要是对项目的综合要素与当地雷电因素进行结合分析,如项目整体规划、建筑物选址、布局、辅助设备配置等方面雷电风险评估等,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3.1建筑项目的预期评估

它是指工程建设项目中建筑物选址、布局、分布等与当地的雷电资料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对建筑物本身、重要的设备、通信方式等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防雷科学依据。

1.3.2项目的方案评估

它是指项目设计方案中各个具体项目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实际,科学论证,计算分析并设计出相关项目的雷电防护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1.3.3项目现状评估

它是指对工程项目中已有的相关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符合雷电灾害风险科学的标准,参数是否与相关的标准相符,对存有的问题进行指导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努力将雷击事故降低。

2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重要性

建筑物火灾危险因子很多,在雷击风险评估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其中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建筑物的面积因素

研究表明,建筑物的面积不同雷击风险也不相同,它具体又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孤立的建筑物,它的雷电截收面积不是它本身的积极,而是用建筑物上沿接触的斜率为1/3的直线,用建筑物在地面上旋转1周后所描的区域面积,要大于孤立建筑物自身的面积。不是孤立建筑物时,它的雷电风险评估面积的接收面积要考虑到相关的附近建筑物的影响,用两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的3倍于两建筑物高度和的3倍进行比较,当3倍的距离大于3的高度时,也就是说这两建筑物的面积没有出现重叠部分,可以讲这两个建筑物是相互独立的,按独立建筑物评估,而当两建筑物的3倍的距离小于3的高度时,实际的接收面积要将重合的部分面积进行除去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后的面积进行雷电风险分析评估。

2.2建筑物的类型因素

不同的建筑类型在雷电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建筑类型不同风险评估中的参数的运用也是不一样的。如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中,与人们的人身伤害有关的风险评估中,参数取值也不尽相同,取值高的建筑物有医院、学校、商场、宾馆、公共娱乐场所等,而在财产损失方面的风险评估时,取值较高的有商业建筑、办公场所、医院、工业建筑、医院、学校等。

2.3位置因素

建筑物在地面的不同位置,对雷电风险评估有一定的影响,建筑物比周边其他物体要高,暴露程度大些的建筑物的雷电风险评估系数要大些。如城市的高层建筑一般要高于农村建筑,风险取值也不同。

2.4建筑物内财物设施因素

建筑物内部的设施不同,发生火灾时造成的程度有很大差别,一些易燃的物品,设备的复杂电路等在发生火灾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处理好,极易造成严重的损失。如在一些卡啦OK等娱乐场所、宾馆等,装饰时用到大量易燃物品,在雷电风险评估中与一般的普通建筑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别。

2.5建筑物内人员因素

不同素质的人在防火方面也有着不同性,对于防火专业知识不同的人员,在遇到特殊危险时,人员的紧急驱散程度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由此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也不一样,在雷电风险评估时结果也不会完全相同的。

篇3

[1]目标设定,即是在1960年之际,有国外的代洛克发现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它的内容是叙述具有一个向前的目标是完成某个事情的源泉和动力,所以可知,倘若确定了目标,就会增加靠近成功的几率,当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被大众认可并完成以后,取得的价值是非常可观的。

[2]风险识别是指在企业发生亏损,出现差错之前,企业的管理人员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以及相应的设备等辨识出对企业的威胁的因素以此来协助和维护企业达到既定目标的安全。这主要包括感知以及分析风险两个方面。

[3]风险评估

从企业的相关资源的安全角度来分析可知,风险评估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的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估风险的来源和对企业的危害度,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风险评估是企业保证其内部资源具有高的安全系数的主要措施,它将归类于资源的安全管理这一企业经营体系中。

二、企业开展风险评估的过程分析

国家政府部门在2006年之际就已经出版了《企业全中央面风险管理指引》这一条款,其中的一条项目《指引》里面的主要内容就指出了,每个企业或者公司都应该对保存关于风险管理方面的一些相关资料以及企业不同的项目管理业务过程开展一些针对实际情况的风险评估。对于这些方面的风险评估,企业就采取了三个方面的阶段和内容,首先是风险辨识,其内容主要是包含了和辨清企业开展什么项目或者进行什么措施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从而产生风险。话句话说的就是对于企业的各个生产流程,部门管理流程和相关的业务流程以及公司的一些日常事务活动进行认真地检查和评估,辨别其中是否具有风险性以及具有的这些风险内容的症状在哪里,其次,对企业进行风险分析,这主要就是为了确定企业能否产生风险以及分清风险的特点。换句话说就是根据相关的风险具有的特征对这些风险进行分门别类的定义,并且辨别其相关的风险度和产生这些风险的原因和条件。最后,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是预测企业的某个流程产生了风险之后会对企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风险评价对企业来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能会了解到风险在企业实现其自身的目标方案中的影响程度等。

三、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任何企业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企业的风险性也是不可避免的,风险评估是事实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所以就要加强企业的风险评估,让企业的损失降到最低化,另外,在企业内进行风险评估还可以加强企业的管理人员与上级领导和企业员工之间的警惕风险的意识,而且还能够让全体员工能够懂得各司其职,加强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防止其影响企业的既定目标,造成企业的正常营运处于瘫痪状态,由此企业加强风险评估是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提高企业的经济的途径。

四、企业进行风险评估的策略

3.1控制活动策略

在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在察觉这种风险,并且将这种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了了解和清晰的分析之后,就可以对企业存在的这种风险着手加派人手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这里的控制活动主要是针对管理阶层而言,主要就是为了让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发现企业有了某些风险之后能够及时的发出响应的指令,防止一些人员不停派遣和调岗的情况出现,相当于是授予管理人员的某种权利,这就包括了“核准、授权、验证、调节”等等一系列的过程,控制活动的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保障企业的既定目标能够不够风险的影响,并且能够顺利的完成或者达到企业的既定目标。

3.2完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是对整个机构内各个层次,各个种类风险的通盘管理。对企业实施全方位的整体风险管理不仅可以使企业的整体员工合作协调起来,让企业内部数据之间deep收集、测量、处理三者有机的站在一条水平线上,能够更好的协助企业的内部的审计以及监督。并且企业的相关上级领导以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务必分清从整个企业的发展出发,分清其中的利与弊,使得各部门的领导安排的相关程序都能够及时的落到实处,其次有效、及时、准确的报告制度对于企业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尽快恢复其现有的报告缺陷,保证企业的内部信息畅通,即当企业的内部环境方面出现了某一方面的风险和错误时,就应该及时的上级领导挥或者部门报告,以便让其能够尽快得到解决,恢复正常的运营秩序。

3.3建立健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系统是为防止企业偏离正常经营轨道而建立的报警和控制系统,它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利用数据化管理方式,通过对各种财务数据资料的分析,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财务危机及早警示,对潜在财务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可对财务运营过程进行监控、预测,及早发现财务危机信号,在其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避免情况恶化造成更大的损失。

3.4设计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行动指南

篇4

1.2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体系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已建立的建筑火灾风险评估体系,计算指标权重的大小,计算过程主要分为5个步骤,下文将进行详细说明。

1)问卷调查。根据不同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模型设计相应的专家调查打分问卷(分设5种,让专家在对比指标间重要程度时,判断更加准确),邀请湖北省境内该领域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专家进行现场打分。专家包括从事消防竣工验收工作的武警消防部队的技术干部、5类建筑单位从事消防工程检测与管理的技术人员,以及长期从事消防性能化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依据Saaty提出的1—9标度法,对评估体系判断矩阵中的各指标因子进行重要程度的比较,完成问卷填写。

2)专家个体排序向量。一份问卷就是一个专家个体排序向量。由于问卷数量大,每一类建筑评估体系中的判断矩阵多,且大多为多指标判断矩阵,常导致判断矩阵无法通过一致性检验,若人工计算,则工作量大,且易出错。因此,借助AHP法软件yaahp来进行判断矩阵一致性的调整与计算。

3)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来研究个体与个体之间分类的方法。聚类原则是将具有较大相似性的个体归到同一类中,且尽量保证不同类别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每位专家个人的经历、经验、文化背景迥异,对评判矩阵了解程度不同,以及专家自身的偏好等因素,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评判很有可能存在较大的不一致,因此,专家个体排序向量会有所不同。在此以专家个体排序向量为样本,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分层聚类法对专家进行分类。

4)专家权重系数确定。每位专家的个体排序向量对综合排序向量(即最终指标权重值)的影响大小,称为专家的自身权重。专家权重系数确定原则:某一类容量相对其他类较大,表明该类中的个体排序向量符合较多专家评价意见,所对应的专家权重系数就较大,反之则较小。根据以上聚类分析结果,参考郭文明等提出的群组AHP权重系数确定方法计算各位专家的自身权重。

5)指标权重确定。结合上述步骤求出的专家个体排序向量和专家权重系数,对群组判断矩阵进行合并,采用综合排序向量法,对各个判断矩阵作加权算术平均,便可求得最终的指标权重。

2建筑火灾风险等级的确定

2.1评分手册的制定

为确保评分标准制定的科学性,依据各防火规范及相关消防验收标准、消防管理细则等,分别汇总编订了5类典型建筑打分手册。同时,为保证评分标准的合理性、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制定过程中参考消防部门、建筑单位、消防评估公司及保险公司等意见,未来将在实际运用中不断进行调整完善。

2.2火灾风险评估体系综合风险值的确定

对待评估建筑采用专业人士打分法,对评估体系最底层的指标进行打分,分值的确定参考5类典型建筑的打分手册。评估体系中的每一指标的满分定为10分,根据式计算建筑火灾风险总得分。综上所述,对于某一被评估建筑,首先对照评分手册进行打分,计算其火灾风险总分值S,然后查阅,便可得到该建筑对应的火灾风险等级。

3建筑火灾风险评估软件的开发

其中,被评估建筑的基本情况、建筑种类的选取,及所有指标风险得分值的输入均在前台人工操作完成;而指标权重的赋值在后台已默认,无需人工操作。软件具体操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步骤。

1)录入评估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建筑物名称、地址、投入使用时间等。

2)选择建筑类别。指标打分之前应根据建筑使用性质选取相应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工矿企业、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宾馆饭店和学校幼儿园。

3)指标打分。对每个指标进行打分,只能录入0~10的阿拉伯数字,当用户输入非阿拉伯数字、数值超出分值范围或遗漏某指标分值时,软件都会提示用户更改。软件已预先设置好每类建筑风险评估体系各指标的权重值,直接输入指标得分值即可。

4)报告生成。输入得分之后,直接点击“分析报告”便可生成分析报告,其中包含建筑物的基本信息、每一准则层得分及得分比重、每一准则层得分最低的3项指标、总得分及建筑消防安全等级。根据该报告可识别被评估建筑主要存在的消防问题,便于消防监管单位和建筑单位提高消防整改的针对性。然后点击“保存评估结果”,最终可生成txt文档格式的分析报告。

4实例分析

1)为方便广场内部货运及人员通行,商场内有多处常闭式防火门打开,少量防火卷帘下方位置被占用。一旦发生火灾,会导致烟气蔓延至相邻防火分区和疏散楼道内,不利于火灾的控制和人员的疏散。

2)该商场部分区域疏散指示标识间距大于20m,且部分安装位置过高,不便于疏散人员辨识。

3)商场部分区域正在施工,有多处安全出口被锁。

4)该商场缺少必要的消防演练,且只有15名专职消防员,没有相应的义务消防员。以上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与分析报告中得分低的指标项一致,据之可为建筑单位的消防整改提出明确建议,故该评估体系能被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程。

5结论

1)在指标权重计算过程中,将传统AHP法与聚类分析相结合,引入专家自身权重系数,提高了权重值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篇5

网络安全的定义需要针对对象而异,对象不同,其定义也有所不同。例如对象是一些个体,网络安全就代表着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以及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等,防止和避免某些不法分子冒用信息以及破坏访问权限等;如果对象是一些安全及管理部门,网络安全就意味尽最大可能防止某些比较重要的信息泄露和漏洞的产生,尽量降低其带来的损失和伤害,换句话说就是必须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站在社会的意识形态角度考虑,网络安全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和内容以及这些信息和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其实网络安全意味着信息安全,必须要保障信息的可靠性。虽然网络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但是对于某些重要信息的保密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系列信息产生到结束的过程中,都应该充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以及保密性,未经许可泄露给他人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同时网络上的内容和信息必须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一旦发生失误,应该可以立即进行控制和处理。当网络安全面临着调整或威胁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或部门应该快速地做出处理,从而尽量降低损失。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由于人为失误而带来的损失和风向,同时还需要加强人们的安全保护意识,积极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和防控机制,保证当外部出现恶意的损害和入侵的时候能够及时做出应对措施,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网络的安全漏洞进行定期的检查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

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是对潜在的威胁和风险、有价值的信息以及脆弱性进行判断,对安全措施进行测试,待符合要求后,方可采取。同时还需要建立完整的风险预测机制以及等级评定规范,从而有利于对风险的大小以及带来的损害做出正确的评价。网络安全风险不仅存在于信息中,而且还有可能存在于网络设备中。因此,对于自己的网络资产首先应该进行准确的评估,对其产生的价值大小和可能受到的威胁进行正确的预测和评估,而对于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做出合理的风险评估,这样不仅有效的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3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网络安全技术也随之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近年来有很多的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对网络系统采取了相应的、有效的防护体系。例如,防火墙的功能主要是对外部和内部的信息进行仔细的检查和监测,并对内部的网络系统进行随时的检测和防护。利用防火墙对网络的安全进行防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风险的产生,但是防火墙本身具有局限性,因此不能对因为自己产生的漏洞而带来的攻击进行防护和攻击,同时又由于防火墙的维护系统是由内而外的,因此不能为网络系统的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条件。针对于此,应该在防火墙的基础上与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系统有效地进行结合,对网络的内部安全隐患进行调整和处理。

从目前来看,在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系统中,网络扫描技术是人们或团体经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之一。网络扫描技术不仅能够将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而且还能对网络动态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有助于人们随时随地地掌握到有用的信息。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运用,使得扫描技术更加被人们进行频繁的使用。对于原来的防护机制而言,网络扫描技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网络的安全系数,从而将网络的安全系数降到最低。由于网络扫描技术是对网络存在的漏洞和风险的出击手段具有主动性,因此能够对网络安全的隐患进行主动的检测和判断,并且在第一时间能够进行正确的调整和处理,而对那些恶意的攻击,例如黑客的入侵等,都会起到一个预先防护的作用。

网络安全扫描针对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主机、端口以及潜在的网络漏洞。网络安全扫描技术首先是对主机进行扫描,其效率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步骤,对主机进行扫描主要是网络控制信息协议对信息进行判断,由于主机自身的防护体制常常被设置为不可用的状态,因此可以用协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同时可以利用Ping功能向所需要扫描的目标发送一定量的信息,通过收到的回复对目标是否可以到达或发动的信息被目标屏蔽进行判断。而对于防护体系所保护的目标,不能直接从外部进行扫描,可以利用反响映射探测技术对其及进行检测,当某个目标被探测的时候,可以向未知目标传递数据包,通过目标的反应进行判断。例如没有收到相应的信息报告,可以借此判断IP的地址是否在该区域内,由于受到相关设备的影响,也将会影响到这种方法的成功率。而端口作为潜在的信息通道,通过对端口的扫描收到的有利信息量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内部与外部交互的内容,从而发现潜在的漏洞,进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风险的防范等级。利用相应的探测信息包向目标进行发送,从而做出反应并进行分析和整理,就能判断出端口的状态是否处于关闭或打开的状态,并且还能对端口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整合。从目前来看,端口的扫描防止主要包括有半连接、全连接以及FIN扫描,同时也还可以进行第三方扫描,从而判断目标是否被控制了。

除此之外,在网络安全的扫描技术中,人们还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是网络漏洞扫描技术,这种技术对于网络安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网络漏洞扫描技术主要分为两种手段,第一种手段是先对网络的端口进行扫描,从而搜集到相应的信息,随后与原本就存在的安全漏洞数据库进行比较,进而可以有效地推测出该网络系统是否存在着网络漏洞;而另外一种手段就是直接对网络系统进行测试,从而获得相关的网络漏洞信息,也就是说,在黑客对网络进行恶意攻击的情况下,并且这种攻击是比较有效的,从而得出网络安全的漏洞信息。通过网络漏洞扫描技术的这种手段而获取到的漏洞信息之后,针对这些漏洞信息对网络安全进行及时的、相应的维护和处理,从而保证网络端口一直处于安全状态。

篇6

一、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被保险人先前的弱势地位有了改观

没有公估公司的日子里,保险人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理赔的天平因而难免有所失衡,保险人惜赔、漏赔现象时有发生,其公正性受到公众的质疑;而今有了公估公司的介入,保险理赔的公正性得到更有效的保证。公估公司的中介身份决定了其处理赔案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公估公司是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成立的独立中介,不受制于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可以接受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委托处理保险赔案,针对赔案作出的公估结论在保险各方当事人均认可的条件下起作用。

保险人、被保险人是运动员,公估公司是裁判,这种角色的调整与重置无疑是科学合理的。某建工一切险赔案中,被保险人报损清单中列明的某建材价格经公估公司核查发现明显偏低,因此在公估报告中据实对此项作了更正,保险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报损清单中的每一项目是由被保险人填具并签章确认的,错不在保险人,被保险人因此利益受损应自行负责。公估公司据理向保险人耐心解释、说服,最终达成共识,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因此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此类裁决无疑是公正的、令人信服的。

二、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损失原因、损失程度的鉴定更趋专业化

保险标的种类繁多,出险原因千差万别,为确保公估结论的准确性,公估公司一般建有专家库,每一赔案均有相关行业的专家参与。是否了解保险标的是处理赔案的关键,而往往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对损失标的知之甚少,这就给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很大的难度。此类赔案交由公估公司处理,许多问题会得到最理想的解决:公估公司首先会派出专家及公估师对出险现场进行查勘,掌握出险前后的情况、出险现场的情况,而后对出险原因、损失程度做出专业鉴定,并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公估公司的公估意见既客观、公正而又专业,容易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的信服。在专业基础上进行的保险理赔,其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赔与不赔、赔多赔少更有说服力。很多时候,公估公司在办结赔案之后,还会应保险当事人的要求,对日后资产的管理、防灾防损提出整改意见和合理建议,使其对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更加科学化。

三、有了公估公司,保险理赔效率进一步提高,被保险人对保险人的不满情绪得到缓解

“投保容易理赔难”是老百姓针对保险人较普遍的不满说法之一,大体意思是说,如果你要投保,那么保险公司会十分主动地将优质服务送到你的面前,但一旦出险了,保险公司就没那么主动了,甚至会“变脸”,效率与投保时相比完全两样。保险理赔效率低、服务差,是民族保险业的痼疾。保险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惜赔”现象时有发生,加上理赔时角色转换、成了“大爷”,态度自然不客气,能推则推、能挡则挡。而有公估公司参与的保险理赔则完全不同,理赔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首先公估公司的立场是公正的,赔多少依据出险事实、保险约定来判断,不受制于任一方保险当事人,不会惜赔或骗赔。自然不会因此挖空心思、制造矛盾而浪费时间;再者公估公司是专业的,对损失原因的鉴定、损失价值的评估、保险责任的认定必然更科学、更有说服力也更有效率,大大缩短了出险现场查勘、定损理算、谈判协调的时间;而且,公估公司一般在公估结论得到保险双方当事人认可的条件下出具报告书,使得赔案几乎不可能有反复,可以做到“一次到位”。实践中,亦正是公估公司的客观、公正、专业以及良好的作业态度、作业效率,起到了调节器、剂的作用,缓和、化解了保险各方当事人的矛盾。据广西首家公估机构———广西诚信达保险公估公司介绍,当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在赔案中发生激烈矛盾、难以调和时,一般会聘请公估公司介入,而公估公司以其高效的专业服务使得赔案顺利解决,保险双方当事人握手言欢。200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及部分省级消费者协会将部分保险条款点评为“霸王条款”,保险人最大范围地受到国人的口诛笔伐。笔者认为,借助公估公司的力量,提高理赔效率,是重塑保险人诚信的有效途径

四、有了公估公司,投(承)保的盲目性进一步减少,保险人、被保险人投(承)保行为更趋科学化

篇7

缺少风险管理的经费投入

电力企业对风险管理不够重视,不能有效的将电力营销工作与风险管理相结合。一方面电力企业将经营重点放在生产环节,忽视了电力营销对企业的关键作用,这种思想牢固的存在与电力企业管理者中,不能正确的认识到电力企业的根本问题。同时,相较于其他行业,电力行业仍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经营风险小,不能做好角色转换,同时对风险控制及风险规避存在缺失,风险管理投入小,部分企业更是忽视了对风险管理的投入。现阶段,电力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应收账款数额逐步增大,电力企业管理者不能有效的提出应对措施,企业经营风险提升。

电力企业有效防范营销业务风险的管理措施

(一)优化组织机构、风险管理体系

将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企业营销活动当中。企业营销风险管理需要长期、持久进行,树立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尤其是企业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客观性及可控性,提升企业员工规避风险的意识,并形成系统思想。同时,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建立与之相符合的风险管理体系或组织机构,有效的实现风险规避。企业营销风险主要存在于企业销售及财务部门,通过电力供应的各方面获得相关信息,将电力营销风险管理工作划归某个部门进行专门或同时管理,并授予相应的职务及权利,通过统筹企业风险、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电费信用额度、改进电量销售电费回收业务流程等方式,统一实行客户评定工作,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并进行全面监控。还应将应收账款账龄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制定追缴政策,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过程的风险管控

1)建立新增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加强事前风险控制。客户群体虽然能够为电力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润与行业声誉,但同时也是风险隐患的发展源。在电力销售关系确立前,强化对客户资信的管理工作,强化客户信用收集、调查及风险评估工作,实现合理控制风险。客户资信管理主要从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信用分析及报告、客户资信评级、客户群经常性监督、检查五个方面入手,同时将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及客户信用分析及报告工作与用电业务勘察工作相结合,全面控制事前风险发生几率。

2)营销业务执行中的风险管控。在交易中往往出现欠费的情况,一般为资金紧张,也存在付费意识不强的情况,企业经营不善或国家政策影响都会出现企业欠费,应在交易过程中制定欠费额度及期限的相关制度,加强风险控制,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3)加强对陈欠电费的控制,实行制度管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出现欠费情况,应该及时进行追缴,避免发展为陈欠电费或死账,分析欠费原因及账龄,制定有效的追缴制度,从根本上加强电费追缴工作。

(三)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

篇8

1.2根据β系数进行评估。β系数作为评估系统性风险经常使用的指标之一,其指的是资产收益率和市场组合间的关系。对其进行利用的目的是为了依据市场组合来反映出资产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数值。其计算方法。Rm是指市场平均收益率。为了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可以利用在β系数计算方法中加入调整后的收益率,即收益率=(股票买卖价差+股利收入)/股票买价=[±(最高价-最低价)]/[(最高价+最低价)/2]+1/市盈率。

1.3根据风险价值度进行评估。为资产组合提供的独立风险度量就是风险价值度,其作用是为了显示出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其计算公式是:Prob=(P﹥VaR)=1-α,其中,Prob是指资产损失比损失上限大的几率,P是指资产在持有期i内的损失金额,α是指确定的置信水平,VaR是指α水平下可能出现的损失上限。在利用风险价值度进行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时候,可以进行以下讲解:在i时间段内,损失金额不超过VaR的几率有α%。在这里,VaR指的是i时间段和置信区间α%的函数。另外,如今VaR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较为常用的管理度量。

2.风险评估技术较常出现的问题分析。投资前无法对投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利用均值—方差与β系数对未来的投资进行风险评估一般都是使用一定的历史数据,这就代表评估出来的结果只是体现出了资产在历史某个阶段所出现的损失状况,无法对未来进行准确评估,因为未来和历史是承接关系,有历史才有未来,但是未来也不仅仅是历史的重复,其是历史存在因素和新兴因素的综合体。这就显示出这两种评估技术都带有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准确评估未来的风险。利用风险价值度进行风险评估也是使用历史数据,因此其也存在滞后现象。

二、风险评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优点进行评估。定量分析的优点是逻辑性比较强,且对数量的分析也比较严密,而且在评估过程中还会利用相应的模型对不同发展趋势进行体现。但是,其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缺点。例如由于部分影响因素不能量化,在应用定量分析的时候就不得不将这些因素忽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评估结果。定性分析的优点能够很好的弥补定量分析的这一缺点,因此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优点进行结合,以便确保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数值的准确性。另外,风险图评估法也是国际金融投资行业较常使用的风险评估技术。

2.利用压力测试方法对VaR计算模型进行检测。利用压力测试方法对VaR计算模型进行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极端情况下金融产品组合的定价。这种压力测试一般包含两个步骤,一是使极端市场产生一定的变化;二是根据极端市场的不同变化情景为金融产品组合定价。根据研究显示,假如VaR计算模型能够和压力测试结合,压力测试方法的使用则会被更加重视。此外,压力测试作为金融投资风险管理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其能够督促金融机构对定量分析方法忽略的因素造成的极端现象进行充分考虑,并促使其研究出能够有效解决这些极端现象的方法,从而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利用这些测试结果对金融投资的风险进行评估。

篇9

1.2金融风险的种类财政与金融方面的风险被夸大、股票在投资过程中因为本身性质而诞生的风险以及结构上存在漏洞导致各个分散风险集中。

2.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探究

2.1VaR方法

ValueatRisk的英文缩写便是VaR,其意思是“在线价值”,是指在在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观察金融市场的起伏状况,某一家金融公司借助于金融或者通过组合后的金融所诞生损失的最大值。公式为Prob(P>VaR)=1一a。Prob含义为资产价值带来的损失比可能产生的损失上限中的概率要高;P指的是在既定的有效时间内,某金融方面的资产t中产生的价值损失额度;n指的是在事先预定的置信水平;VaR指的是在确定的置信水平a下的在险价值,即会直接造成损失的上浮。在这个公式中,站在VaR的概念上来进行分析,持有时间以及置信水平中的参数有着非常深远的含义。一般情况下,置信水平与VaR之间的关系为正比例关系,假如执行水平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时,VaR同时也会得到相应提高,鉴于此,在使用该公式对金融投资风险展开评价时,有必要借助于正确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参数。

2.2口系数衡量法

在对整个风险展开评价时,有必要借助于B系数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所谓D系数指的是借助于简单措施将某个资产的收益的实际状况以及市场中的关系展开描述,需要通过其反应内容和市场的组合变量的关系变化,从而加大解析的力度。此外,这也是特殊情况下的风险评价方法将该式子进行简化之后,可以得出BI=COV(Ri,RM)/02M=piM(oi/OM),这样的公式,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和运用该公式,可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更改。

2.3均值一一方差衡量法

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方法来对风险的大小以及有关因素在具体数据上进行获取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于一定的方式来从损失的有关偏差中,也就是风险的度数中,对风险的大致情况有个整体上的了解与掌握,对风险进行测量的时候,可以借助于变异系数或者标准方差等有关数学公式来展开计算。x属于一个随机变量,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种金融工具对所投资过程中实际获取到的效益E(x)对变量所带来的期望值进行分析,换一句话说,可以将其数据看做为改组数据中的方差,即:标准差指的是方差中的算术平方根,是对平均数值以及测量数值离散程度在范围和代销方面的反映,假如标准差变大,则各个数据之间原本的关系也会发生较大的离散状况,鉴于此,表示损失的波动幅度状况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损失的总金额以及概率也会上升。假如平均数出现相等的时候,对其它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可以借助标准差以及其它有关数据来展开直接的对比分析,假如两组数据之间有着较大的变异时,则需要我们对离散程度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变异系数以及其它相关数据展开对比性的操作。标准差与期望值之间的比值便是变异系数,通常情况下,偏差与变异系数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正比例的关系,假如变异系数变小,其偏差也会较小,因此,在金融投资过程中,是不会有较大的风险存在。反过来,假如变异系数变大,则偏差也会较大,在金融投资过程中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

3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的普遍问题

(1)在一系列指标中没有一致性,并且各个没有一定的可比性凭借高低顺序法,就能实现多种投资金融案例的比较,从而分析出对应的风险情况。通过利用方差衡量法与B系数方法,就能发现一个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结构,而且这种结果经过了多个角度的分析。(2)对风险进行分析时,不能够对风险的精确度进行评述借助于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方式,对金融风险展开详细的分析与评估的时候,还不能够对其风险的具体情况展开描述因为结论与实际存在的情况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与风险相关的其它因素也不能在结果中得以反映每一个金融投资成员在获得的风险信息以及其它相关消息时,便会存在差距。目前,所利用的投资风险评估方式还无法为多个侧面投资人员在利益上进行保障。(3)事后的风险不能在预先的事前状况下表述借助于均值——方差衡量法、B系数方法展开对金融投资风险的评述时,在具体过程中使用的信息资料均为历史中的信息,所以,所评述的结果,一般是在过去某个阶段中可能存在的一种损失情况。另外,借助于VaR方法战队金融投资风险展开评述的时候,所得出的结论假如应用在实际的金融市场中,一般是没有效果的。

4如何解决金融投资的风险评估技术中的问题

4.1使用压力及后验方法对VaR的计算模型进行测试借助于VaR方法对金融投资中的风险因素展开计算与分析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假设性的条件,因此所评价的过程以及结果上便不可避免的存在某些弊端,但是VaR方法可以对金融风险在事前展开评估与预防,并且在表达方式让也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运用,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能够对风险在计量方面展开科学、可行的的统一。鉴于此,为了能够让VaR方法在对风险进行评估的时候,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可以借助于压力测试和后验测试的方式来对VaR方法中计算方法在有效性方面展开测试。所谓压力测试,指的是通过有关情景模式的方式来对相关情况展开探讨,其中大多数工作是对各种金融市场中的不利因素展开假设,在此基础上,在资产或者资产组合方面的前提下,对可能诞生的风险因素进行估计与分析。所谓后验测试,指的是借助于正太方式来对VaR中的模型展开检验。当下采用的检验方式一般为峰度、偏度检验以及KolmogorovSmfrnov等。

4.2把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进行结合使用对金融投资风险展开计算与评估鲋时候,j应该借助于多个类型不一的模型针对风险大小以及程度上展卉定最的分析,鉴于此,可以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借助于管理评分法、风险图评价法以及风险度评价法这些科学可行的方法来将通过定性分析出来的风险进行结合。其中,风险图评价法最具有优势,因为它不仅能够对未来的风险因素在严重程度上进行绘制,还能够在可能性上进行绘制。

5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意义与作用

5.1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事实上,金融投资风险评估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金融风险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属于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风险评估技术的支持,能够让企业风险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控制。在最近的几年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让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遭遇到不同程度上风险因素的阻滞。所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在风险面前采取有效的措施。

5.2可把之用于对审计监督内容的管理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不断完善,金融投资工具的多样性也不断显现出来,面对不同的金融工具,其操作方式也会有所不同,进一步对风险进行评估的方式和技术也会存在差别。将金融投资风险评估技术到审计监督内容中,即使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假如掌握了正确的浦受庶审计与监督过程下的有关操作均会被有效的完成。其。食可把蠡用于对投资人员的销售额进行评估爵素嘞虢嗨金融毂资者来说,风险都会发挥着一定的震慑作用,鉴于此,为了保证j彗的效益不会遭受损失,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应该借助于一切可行的方式来针对舞瞒投资最的工作展开限制,比如对于极有可能发生的过度投机操作行靳瘴辑资工具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展开有效评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篇10

1)对于双回线或多回线、并列运行的变压器等,在扫描时无论是单重故障还是多重故障,均只枚举一次;

2)使用拓扑分析功能,快捷地找出同塔双回线路,以及同一发电机组的出口变压器;

3)优化元件切除方案,生成校核元件列表,只生成一次节点导纳阵,优化了静态扫描计算流程;

4)使用改进PQ分解法,并用合并小支路的形式提流计算收敛性和计算速度。

1.2动态扫描加速技术

按故障的严重程度对故障的计算顺序进行排序,优先计算较严重的故障。若计算结果显示稳定,则自动认为该元件发生较轻的故障也能保持稳定,而不再对较轻故障进行校核,从而减少动态扫描计算量。动态故障优先级见表2所示。优先级1表示故障后果最严重,优先级9表示故障后果最轻微。动态扫描时从优先级为1的故障开始。

2应用测试

本系统已在江西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投入运行。使用本系统对江西电网2014年夏大方式进行分析,对220kV及以上电网进行静态和动态全故障扫描。故障元件范围是江西省内220kV及以上电网元件,分区选择江西省内全部13个分区,电压等级选择220kV、500kV。越限元件范围与故障范围相同。

2.1静态全故障扫描

静态故障类型选择N-1和同杆并架故障扫描。结果显示,静态扫描故障总数760个,导致越限的故障11个,其中导致母线电压越下限的故障1个,导致线路过载的故障1个,导致变压器过载的故障9个。静态扫描结果详细列出了11个导致越限的故障信息,包括切除元件列表和越限元件及越限量。用户可以在地理图中选择相应的故障作业号查看潮流结果。

2.2动态全故障扫描

动态故障类型选择线路三相短路、单相接地重合闸成功、同杆双回或多回异名相故障。根据计算设置,本次扫描自动生成3202次故障,结果表中列出2168次故障暂稳计算结果,有1034次故障根据动态扫描加速技术省略计算。在有暂稳计算结果的故障中,导致功角失稳的有85个,导致电压失稳的有420个。

2.3计算结果分析

该系统计算过程迅速,结果准确。该次应用在台式计算机上完成,CPU是intel酷睿2.93GHz,内存2G。在进行江西220kV及以上电网静态全故障扫描时,仅需5~7min即可完成。完成江西220kV及以上电网线路三相故障动态扫描需要约22h。通过抽样对比可以验证该系统的计算结果与PSASP是一致的。

篇11

(1)安全风险评估。为确定这种可能性,需分析系统的威胁以及由此表现出的脆弱性。影响是按照系统在单位任务实施中的重要程度来确定的。风险评估以现实系统安全为目的,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系统中的危险要素进行充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价,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消除危险或将危险降到最低程度。即:风险评估是对系统存在的固有和潜在危险及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送危险的可能性和程度评价,以寻求最低的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2)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①技术层面。评估和分析网络和主机上存在的安全技术风险,包括物理环境、网络设备、主机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等软、硬件设备。②管理层面。从本单位的工作性质、人员组成、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网络系统运行保障措施及其他运行管理规范等角度,分析业务运作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缺陷。(3)风险评估方法。①技术评估和整体评估。技术评估是指对组织的技术基础结构和程序系统、及时地检查,包括对组织内部计算环境的安全性及对内外攻击脆弱性的完整性攻击。整体风险评估扩展了上述技术评估的范围,着眼于分析组织内部与安全相关的风险,包括内部和外部的风险源、技术基础和组织结构以及基于电子的和基于人的风险。②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性分析方法是使用最广泛的风险分析方法。根据组织本身历史事件的统计记录等方法确定资产的价值权重,威胁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如将其赋值为“极低、低、中、高、极高”。③基于知识的评估和基于模型的评估。基于知识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依靠经验进行。经验从安全专家处获取并凭此来解决相似场景的风险评估问题。该方法的优越性在于能直接提供推荐的保护措施、结构框架和实施计划。(4)信息安全风险的计算。①计算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根据威胁出现频率及弱点的状况,计算威胁利用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评估中,应综合攻击者技术能力、脆弱性被利用的难易程度、资产吸引力等因素判断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②计算安全事件发生后的损失。根据资产价值及脆弱性的严重程度,计算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后的损失。部分安全事件损失的发生不仅针对该资产本身,还可能影响业务的连续性;不同安全事件的发生对组织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③计算风险值。根据计算出的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安全事件的损失计算风险值。

3.风险评估模型选择

参考多个国际风险评估标准,建立了由安全风险管理流程模型、安全风险关系模型和安全风险计算模型共同组成的安全风险模型(见图1)。(1)安全风险管理过程模型。①风险评估过程。信息安全评估包括技术评估和管理评估。②安全风险报告。提交安全风险报告,获知安全风险状况是安全评估的主要目标。③风险评估管理系统。根据单位安全风险分析与风险评估的结果,建立本单位的风险管理系统,将风险评估结果入库保存,为安全管理和问题追踪提供数据基础。④安全需求分析。根据本单位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确定有效安全需求。⑤安全建议。依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协助构建本单位安全体系结构,结合组织本地、远程网络架构,为制定完整动态的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参考。⑥风险控制。根据安全风险报告,结合单位特点,针对面对的安全风险,分析将面对的安全影响,提供相应的风险控制建议。⑦监控审核。风险管理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进行监控和审核程序,保证整个评估过程规范、安全、可信。⑧沟通、咨询与文档管理。整个风险管理过程的沟通、咨询是保证风险评估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2)安全风险关系模型。安全风险关系模型以风险为中心,形象地描述了面临的风险、弱点、威胁及其相应的资产价值、防护需求、保护措施等动态循环的复杂关系。(3)安全风险计算模型。安全风险计算模型中详细、具体地提供了风险计算的方法,通过威胁级别、威胁发生的概率及风险评估矩阵得出安全风险。

篇12

1.2评估指标

按照《2014年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评估方案》,根据得分情况综合判定风险等级。风险评估总分由3项一级指标评分乘以不同权重系数后相加得到,根据总分分值获得情况判定风险高、中、低的分级。一级评估指标包括人群免疫情况、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和脊灰野病毒输入风险。每项一级评估指标由相对独立的二级指标构成,各二级指标根据相关标准给出评分,各二级指标分数相加,得到一级评分,见表1。对15岁以下人口数少于10万人的地区,应累计年度计算AFP病例报告发病率。

2结果

2.1基本情况

鞍山市位于辽宁省南部,不与其他国家相接壤,鞍山市统计年鉴显示,所辖3个县(市)4个区,分别为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海城市、台安县和岫岩县,总人口3503584人,2011年鞍山市新生儿数为22676人,2012年鞍山市新生儿数为22800人。

2.2人群免疫接种情况

2.2.1脊灰疫苗(OPV)常规接种情况:自从脊灰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以来,鞍山市历年来脊灰疫苗报告接种率均高于国家要求的水平。2011—2013年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66%、99.75%和99.76%。2011—2013年调查结果显示,鞍山市脊灰疫苗调查接种率分别为100.00%、99.74%和100.00%。参照2012年统计年鉴和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2011—2013年鞍山市脊灰疫苗第3针平均估算接种率为118.03%,所有县(市)、区的平均估算接种率均达到100.00%。

2.2.2脊灰疫苗强化免疫(DTP1)、查漏补种情况:从2000年开始,鞍山市每年都强化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达到国家要求的95.00%以上标准。2010—2011年度,脊灰疫苗强化、查漏补种应补种725人,共补种705人,补种率为97.24%。2012年开展2轮次DTP1,共接种241775剂次,平均接种率为98.78%,2013—2014年度,应补种640人,实种629人,补种率为98.28%。

2.2.32013年DTP1实种人数与2011年的变化趋势;鞍山市2013年DTP1实种人数与2011年的变化趋势为3.51%,各地区2013年DTP1实种人数与2011年的变化趋势介于0.94%~16.68%之间,变化趋势较高的分别是千山区(16.68%)、立山区(14.34%)和铁东区(13.67%),最低的为铁西区(0.94%),由于千山区有个别村因行政区划调整到其他区,并且千山区每年新出生儿童数比较少,所以导致其DTP1实种变化趋势较大,立山区和铁东区2013年比2011年新出生儿童数有所增多,同时DTP1实种增多,导致DTP1实种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

2.3AFP病例监测情况

2.3.1报告情况:2011—2013年鞍山市共报告AFP病例47例,没有高危病例发生。2011年15岁以下AFP报告发病率为3.02/10万,2012年为1.65/10万,2013年为2.60/10万,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1/10万的指标。其中海城市每年人口数达10万人以上,2012年没有病例报告,其他县(市)、区每年人口数未达10万人,按照2年或3年累加的人口数计算均达到国家要求的15岁以下AFP报告发病率1/10万的指标[3]。

2.3.2各项监测指标完成情况:47例AFP病例报告后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14天内双份合格便标本采集率、双份便标本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及时率和75天内随访表及时送达率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要求80.00%以上的标准。所有哨点医院每旬进行主动监测工作,旬报率为100.00%。各县(市)、区疾控机构按要求每月进行主动监测上报率为100.00%。

2.4麻疹疫情情况

2011年和2012年全市分别报告1例麻疹确诊病例,没有1~14岁组麻疹病例报告。2013年鞍山地区共报告麻疹病例3例,麻疹发病率为0.82/100万。报告1~14岁组麻疹病例1例,鞍山市1~14岁组麻疹发病率为0.8/100万,患者住址在海城市。2011—2013年全市实现了麻疹发病率1/100万以下的指标。

2.5评分

鞍山市综合评分结果表明,2014年鞍山市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风险评估综合评分为0分。8个县(市)、区中,除海城市9分外,其他县、区评分均在0~5分范围内。同时依据≤5为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低风险地区、5~10为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中风险地区、≥10为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高风险地区的标准,划定鞍山地区高、中、低风险范围分别是:鞍山地区为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低风险地区,鞍山市的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台安县和岫岩县为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低风险地区,海城市为脊灰野病毒输入传播中风险地区。

篇13

过去,人们往往依靠经验和直观推断来做出决策。随着计算机容量不断扩大和模块技术的发展,风险评估(riskassessment)和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技术作为复杂或重大事项决策的必要辅助手段,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在决策分析、管理科学、运营研究和系统安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应用[1]。

通常认为风险(risk)的定义为:能够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的事件发生的机会,它通过后果和可能性这两个方面来具体体现。风险概念中包括三个因素:对可能发生的事件的认知;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后果[2]。因而,火灾风险(firerisk)包含火灾危险性(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火灾危害性(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双重含义[3]。

现在,在文献中可以看到的与“火灾风险评估”相关的术语有fireriskanalysis,fireriskestimation,fireriskevaluation,fireriskassessment等,但基本上火灾风险评估都是指:在火灾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火灾风险进行估算,通过对所选择的风险抵御措施进行评估,把所收集和估算的数据转化为准确的结论的过程。火灾风险评估与火灾模拟、火灾风险管理和消防工程之间有密切关系,为其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简单地如消防安全设施检查表,复杂的就会涉及到概率分析,在应用方面针对的风险目标的性质和分析人员的经验有各种变化[4]。

较多的人倾向于从工程角度来定义火灾危害性(firehazard)和火灾风险(firerisk)。火灾危害性指:凡是根据已有的资料认为能引起火灾或爆炸,或是能为火灾的强度增大或蔓延持续提供燃料,即对人员或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任何情况、工艺过程、材料或形势。火灾危害性分析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针对性,目的是确定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发生的可预见性后果。这种设定的条件称为火灾场景,包括建筑物中房间的布局、建材、装修材料及家具、居住者的特征等与相关后果有关的各种具体信息。目前在确定后果方面的趋势是尽可能地利用各种火灾模式,辅以专家判断。此时,危害性分析可以看作是风险评估的一个构成元素,即风险评估是对危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权衡的一系列危害性分析。

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看,风险具有系统特性和动态特性。风险实际上并非某一单一实体或事物的固有特性,而是属于一个系统的特性。若系统发生变化,很容易就会使事先对风险所做的估算随之发生变化。火灾风险评估模式包括:系统认定,即明确所要评估的具体系统并定义出风险抵御措施的过程;风险估算,即设定关于火灾的发生几率和严重后果及其伴随的不确定性的衡量标准或尺度,计算和量化系统中的指标的过程;风险评估,对该标准或尺度进行分析和估算,确定某一特定风险值的重要性或某一特定风险发生变化的权重[5]。

二、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发展概况

在消防方面,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建筑设计性能化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评估日益受到重视,比如美国消防协会制定的“NFPA101生命安全法规”是一部关注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的消防法规,与之同源的“NFPA101A确保生命安全的选择性方法指南”,分别针对医护场所、监禁场所、办公场所等,给出了一系列安全评估方法,多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评估方面[6]。

目前,我国在火灾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以某一企业,或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小系统。例如,由武警学院承担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方法及软件开发研究”,以“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等消防规范和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为基础,设计了石化企业消防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道化指数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炼油厂的消防安全评价结果[7]。以某一特定建筑物为对象的火灾风险评价也比较多,如中国矿业大学周心权教授,在分析建筑火灾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因素集,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我国的高层民用建筑进行了消防安全评价[8]。

与上述的安全评估不同,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火灾风险级别,配置消防救援力量,指导城市消防系统改造,指导城市消防规划。对已建成的城市区域的火灾风险评估必须考虑许多因素,即城市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域内所存在的对生命安全造成危险的情况、火灾频率、气候条件、人口统计等因素,进而评价社区的消防部署和消防能力等抵御风险的因素。除此之外,在评估过程中另一个重要的情况是要关注社区从财政及其他方面为消防规划中所要求的总体消防水平提供支持的能力和意愿。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综合功能增强,在居住区商贸中心、医院、学校、和护理场所增多,评估方法还会相应的改变。现有的城市区域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出于以下两个目的:

(一)用于保险目的

在火灾保险方面的应用的典型事例为美国保险管理处ISO(InsuranceServicesOffice,ISO)的城市火灾分级法,在美国已经被视为指导社区政府部门对其火灾抵御能力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和自我评估的良好方法。ISO方法把社区消防状况分为10个等级,10级最差,1级最好。

ISO是按照一套统一的指标来对每个社区的客观存在的灭火能力进行评估,确定该社区的公共消防级别,这套指标来自于由美国消防协会和美国自来水公司协会所制定的各种国家规范。ISO对城市消防的分级方法主要体现在它的“市政消防分级表(CommercialFireRatingSchedule,CFRS)”上。CFRS把建筑结构、用途、防火间距与公共消防情况(用公共消防分级数目表达)相关联,再以统计数据加以调节后,来确定相应的火险费用。ISO级别仅被保险公司用作确定火险费用的一个成分。ISO分级系统虽然无法反映出消防组织的其他应急救援能力,但实际上也常用于各个区域的公共灭火力量的确定。

市政消防分级表从年开始使用,主要考察某城市区域的7个指标情况:供水、消防队、火灾报警、建筑法规、电气法规、消防法规、气候条件。随着技术进步,该表也不断改进。年版抽取了CFRS中对公共消防分级的方法,给出了修订后的灭火力量等级表,指标只包括前3项。被删除的指标或者确少区分度,或者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评估时太过于主观,而且74表格中包含许多评估标准是具体的规定,如果某一社区的情况没有满足这些规定,则归属为差额分,规定降低了表格可使用的弹性范围,无法正确评估情况和技术的变化。故而ISO分级表被视为越来越“性能化”[9]。

(二)用于消防力量的部署

当今的消防组织和地方政府要担负日益加重的安全责任,面对来自公众的对抵御各种风险的更多的期望,以及调整消防机构人员、设备及其他预算方面的压力,迫切需要确认某一给定辖区内的具体风险和危险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