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校档案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校档案管理论文

篇1

篇2

1.中等专业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1.1领导不够重视

就目前的学校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较为肤浅,对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档案对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认为学校不是什么政府职能部门,档案管理没必要也不可能要求得那么严格。

1.2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素质较低

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低下是中等专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一个人,而且是临时配备的。另外,一些档案管理人员不是档案专业出身的或者不经过培训就上岗,不具备最基本的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专(兼)职档案员缺乏系统培训,对档案工作的分类、归档、整理、保管、利用等未能很好掌握,很难使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

1.3档案信息载体结构单一

目前中等专业学校档案馆(室)的管理方式陈旧落后,有些还是手工作业,文件立卷归档后,档案工作人员还需对其进行加工,如调整与编目。这种机械的手工抄写,不仅重复性劳动工作量大、时间长、速度慢,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档案的处理速度。这样的管理模式,致使档案管理人员无暇顾及对某些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查阅档案也因管理方式落后,案卷调动频繁,而造成磨损严重,且检索速度慢,查找准确率低、查全率低。

1.4收集资料不够完整

外出参加会议的人员不会主动把会议文件交给档案人员归档,而档案人员对学校外派人员参加会议的情况不了解造成了会议文件未能及时归档。某些教师对教学档案的归档持抵触态度,认为教案、自编讲义等材料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属于私有财产,若经档案部门归档后就会成为公有财产,容易抹杀个人的成绩,并且再利用时借用手续繁琐,还是自己保管放心、方便。

1.5硬件设施不达标

有的不具备最基本的保管档案的通风、防潮、防霉、防盗、防火条件要求,档案材料随处散放,造成极大隐患。档案保管设备不齐全,大部分学校档案保管箱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购置的,个别学校仍用木头箱,很不规范,影响保管使用效果。

2.加强中等专业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提高和增强学校全体员工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搞好学校档案工作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档案法》,深入进行档案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使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都认识到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和增强全民的档案意识,坚决杜绝档案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实用主义短期行为。扎扎实实地搞好学校档案工作,建立起严密并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按《档案法》要求,规范各类档案的分类、归档要求和管理办法,使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应亲自过问档案工作,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促使学校档案工作跟上当今新形势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要按上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综合档案管理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全校的文书、教育教学、设备、基建、会计、学籍、团队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各职能部门均应确定一名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负责收集和职能管理本处室的档案资料,形成档案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以保证学校的各种资料齐全完整。

2.2加强人员配备,搞好档案实施建设

为了不使那些奠基性材料缺失,学校教学档案要实行统一保存和科学管理,首先要配备一名思想好、责任心强、熟悉学校工作、懂得职教办学规律、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业务能力的同志来负责,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室管理制度、查阅制度、资料报关保密制度,严格按规章办事。其次,硬件建设是提高档案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最佳手段。要专门设立档案室,教学档案按文书类、教学类、学籍类、声类分别设橱,配备六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虫、防鼠咬)实施,确保档案材料保管安全、利用方便、管理规范。2.3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档案工作的基础,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首先观念现代化,即要正确确立中等专业学校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这一重要观念。其次在具体管理上要与时俱进,要正确确立中等专业学校档案管理的理念,制订一整套科学严密的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第三,档案管理中实现技术现代化,即采用计算机、传真机和信息检索终端等现代化办公设施,收集、处理、传递档案信息资料,提高档案的服务质量。

2.4加强档案的收集和整理

学校档案工作应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着重收集本单位形成的文件材料,上级针对本单位制发的文件材料,本单位公务活动形成的重要会议材料、协议书、劳动工资等方面的材料。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后,要根据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按年度、类别分别整理归档。

建立健全学校档案,实行档案管理,有利于对学校的正确评估,有利于对教师和学生的全面考核,有利于查找和使用历史资料,有利于学校进行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要努力把学校档案建好、管好、用好,就一定能把学校办出成绩,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莉.谈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J]镇江高专学报2003,16(4).

[2]刘索珍.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5(17).

篇3

2.学生信息档案信息应该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所谓具有多样性,就是使用多种数据真实反映出学生的成长基本情况。目前,我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记载学生相关的静态信息和数据,同时能拓展记载学生成长信息基本情况,更加方便。我们必须使用影像记录等有效手段,将学生多方面成长信息同时记载和记录,这样不但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和展现教学水平都起着促进作用。

3.学生档案信息服务应该具有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就是需要使用现代档案管理方式,重新进行审理档案管理规定内容,实现档案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既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又要在不损害学生权益信息提取的同时,做到灵活利用,真正达到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二、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1.做好原始材料档案管理工作

不管是企业人事管理还是学生档案管理,都应该遵守档案管理条例,从无到有和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程序。从形成来说,基本都是从最初的建立和逐渐收集信息最终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档案资料管理;从管理来说,随着信息资料不断丰富和管理细节增加等,整体工作量随之增加。做好最初的材料收集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中职学校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档案资料在学生就业中具有特殊作用,我们需要改变以前毕业生离开学校后再整理档案的管理方式,从学生进入学校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建档工作,以免因临时需要却大费周章寻找,造成学生信息基本情况不完备和不准确等情况。在档案流转的整个程序中,应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保证学生档案资料具有完整性。在档案材料收集和整体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学生的最新情况,及时收集各部门有关学生的最新动态,有关学生的入党和奖惩情况等重要信息,做到及时归档,使学生档案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且保证学生档案保持最新状态,真正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3.实现网络化档案管理

当前,我国一直在追求无纸化办公,当然无纸化办公应该进入到学生档案管理中。各学校应该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利用档案数字化管理学生档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档案网站或者网页,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归档等情况,在网络上实现归档和检查,保障档案信息的唯一性和准确性,防止因同名同姓等情况造成档案信息混乱情况。与此同时,还应该规范管理学生档案中的最初材料的内容、形式、格式等要求,利用当前先进设备和技术,将每届学生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建立学生档案管理数据库,使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相结合,综合管理学生档案。

4.构建档案管理反馈系统

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根据已经毕业的学生反映出的基本情况和了解用人单位所需的专业人才的标准,进行研究和商讨,及时调整学校招生计划、设置专业、计划教学、教学方式等,使学生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

篇4

2.1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

我国档案管理的起步较晚而且发展的速度较慢,导致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不太够,经费和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材料不齐全或者无法完整的采集材料等现象发生。相关的部门未能及时上交资料,导致许多重要的资料流失;同事,由于经费的不足,导致管理设施较为落后且不齐全,无法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2管理设施和制度不完善

学校档案中大多是纸质的文件,因此对于管理的设施要求非常苛刻,通风、防潮、防霉和防火等条件都必须达到标准,一旦出现事故,将导致档案的全部流失和损坏;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学校,没有建立统一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导致,导致档案管理水平较为落后,无法为学校管理水平的发展提供帮助。

2.3管理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达标

职业学校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达标,严重地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发展。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导致档案管理的水平较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档案的管理和分类等各不相同,难以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水平标准。同时,由于学校拨给的经费不足,档案管理人员的数量始终无法满足标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加强职业教育学校档案管理的措施

档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是维持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水平,主要方法包括:

①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将档案管理纳入学校的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的员工;

②学校应当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档案室进行管理和打扫,所有的人员应当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流程和职责;

③将学校档案管理水平作为相关部门的考核和评判内容;

④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3.2制定科学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保障档案管理有条不紊发展的前提,主要方法包括:

①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室,严格按照防火、通风、防潮和防霉的条件进行打扫和布置,配齐管理设施和设备,确保管理水平达标;

②建立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每位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却把责任到人,出现突发事件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预后的管理。

3.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主要方法包括:

①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学习的能力,规范档案管理的水平;

②对于出现重大管理事故的员工,进行停岗培训,直到操作水平达标后方可上岗工作等。

3.4使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学校应当配有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为档案管理的长期发展提供基础,主要措施包括:

①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操作系统,全面和科学地对档案进行保存和分类,能够快速地查询档案信息;

②配有完善的打印机、计算机等各项信息化设备,保障档案的快速录入和管理等。

篇5

档案是承上启下的桥梁,是继往开来的纽带。服务于现实是档案的一个重要功能,切实抓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借鉴,为学校工作提供保障。

档案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工作。档案工作要发挥其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检验监督作用。

学校档案一般分为文书档案、教学档案、业务考核档案、学生档案、基础设备档案、声像档案、财会档案、人事档案,但主要是文书档案和教学档案两大类。

篇6

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主要是管理教学活动中的资料,包括教学类、管理类及综合类三种档案。第一,教学类档案,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课程的设计、规划、实施方案及实施的情况;教师教学的课程标准、课程安排、教学任务、教学进度、教学培训等;教师课件的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模型;学生使用的教材管理、教师编辑教材的使用情况、考试试卷的来源、试卷的分析总结等。第二,管理类档案,主要有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察、教学评估材料的收集、教师教学档案的整理、学生课程表的安排、教师课程资料的准备、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教师进修材料的准备、学生学籍的管理等。第三,综合类档案,主要有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考察、学校管理制度及学校的课程设置等。

2.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要后勤保障,对中职学校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档案的特点有:(1)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专业性高,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学校会设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学科,由于各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同,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课程安排、学生使用的教材及教师的课程资料也不相同,各专业的教学档案也不相同,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有很高的专业性。(2)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来源比较广泛,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学文件的下达、学校本身的实验室、科研室、教学管理部门、学生服务部门、后勤部等许多部门都会给档案管理提供丰富的资料,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有广阔的资料来源。(3)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形式具有多样性,中职学校的教学存在多样性,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资料也存在着多样性。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有文字、图表、电子稿、视屏光盘等多种形式,学校教学档案资料的多样性,也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的多样性。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教学档案是学校形象的代表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来源于学校的发展、改革等过程,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在教学、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是学校形象的代表。通过学校的教学档案,可以明确地了解中职学校的发展、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情况;也能帮助学校总结教学经验,准确地定位中职学校的价值。同时,科学的教学档案能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的形象,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招生工作和学生的就业。

2.教学档案管理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记录着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教学档案的合理运用能给教师教学指明方向,督促教师在学习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部门

目前,在我国的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中,缺乏专门的中职教学学校档案管理监督部门。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一般都是受相关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由于教育部门比较重视学校的教学工作,对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检查不严格,忽视了教学档案对中职学校的重要性。

2.教学档案收集资料不全

由于中职学校的部分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不是专业性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在收集资料时经常丢三落四,不能有效地收集到完整的资料。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时,不注重资料的分类管理,将资料随便地放在一起,极大地降低了教育档案资料的完整性,造成了教学档案的不完整。

3.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强力的制度保证

目前,在我国的学校档案管理法中,没有专门的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使用的是高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方式,虽然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学生就业等方面与高职学校相似,但中职学校在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同高职学校有很大的差别,中职学校采用高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方式,有时根本不符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档案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1.加强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监督

中职学校要加大对教学档案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能有序地进行,同时中职学校要建议相关部门,将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看作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列入日常工作检查中,对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奖励档案管理工作优秀的管理人员,批评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2.增强中职学校教学档案资料收集力度

中职学校要注意教学档案设备的更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档案资料收集时,要注意资料的健全度,以及档案资料的细节收集,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档案资料收集培训,不断地提高自身收集档案资料的专业能力。同时,中职学校要将先进的技术有效地运用在教学档案管理中,要严格注意教学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做好档案室的防火、防盗工作,档案室的防火设备要齐全,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教学档案备份工作,确保档案室能有序正常地运行。

3.完善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要完善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结合高等学校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制度,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中职学校要加大档案管理的监督力度,严格检查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的严肃性。

4.加强档案宣传工作

教学档案管理在学校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档案的特殊价值,教学档案是一个成功的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用谨慎、严肃的心态面对教学档案,增强学校教师及其他职工的档案意识,让学校更多的教师了解档案、重视档案,营造一个关心档案、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环境。

篇7

学校的档案大多数都是以纸质形式进行保存,而且即使有电子档案也依旧以纸质为准。规模较大的中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教职员工的人事档案,另外则是各类资料、图书。中等学校每三年就毕业一批学生,而高等院校与较大的中高职校动辄就是数千人的在校生规模。因此,学校需要保存的学生档案的数量巨大。综合类的高校以及较大规模的高中等学校,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

1.2档案及文献的重要程度高

规模较大的学校,比如一些高等院校保存的档案的重要程度都很高,尤其涉及学历档案与科研资料。当前虽然教育部也有电子数据可以查询学历信息,但是一旦学历学位证书遗失,最终回到学校补办时,还是要以学校存底的档案信息为依据。而高等院校中还保存有大量重要的科研信息,包括硕博士的论文原本、科研项目资料、科研成果等,因此更是不容有失。

1.3重要文献资料使用频繁易破损

学校的文献资料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尤其是高等院校,其图书馆的藏书规模往往很大,老牌院校还保存着一部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珍贵文献和图书。当前中学以下的学校图书馆基本是完全开架,学生们能够随意借阅,不过多数都是较为常见的普通书籍。高等院校图书馆则采取开闭架并行与研究层次权限分级的方式。不过,纸质的重要文献还是直接借阅,因此依旧容易使之破损。

1.4档案与文献查阅不便

由于档案与文献的数量巨大,为了有序保存与整理,往往需要一套复杂的分类与存放管理制度。因此在查阅时,往往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查找。而直接借阅纸质档案与文献,当归还时需要重新入库,又需要逐册进行归类,一去一回十分繁琐,不仅查阅者不便,还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

2档案与文献信息化管理系统概述

国家在1997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的信息化工作会议,并于2006年以后开始全面大力推广,其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档案及档案信息数字化

将借阅频率高、信息量大、重要程度高的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保存与借阅。主要还分为两个方面,即人事方面的档案信息和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献资料。人事档案如教职工履历信息、职称信息、毕业学生的学历、学位信息等;教育科研方面的文献资料包括利用率极高的通识基础教育书籍、专业书籍、科研资料、科研成果、论文等。数字化的形式有多种,常利用扫描技术、计算机图形文字处理技术等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存储。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后,还必须将档案资料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即建立目录与索引,才能将体系完善。

2.2档案文献管理的自动化

主要的方式是建立档案数据库,方便人事档案信息的查询、传输、存储。现在已经建立较完善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学校,一般是利用数字图书馆与档案数据库的形式进行自动化管理实现查询、借阅的自助化。数字图书馆一般只在校内可用,为了防范社会上的破坏与恶意利用,一般配合权限、账户与登录线路的限制。利用计算机搜索技术,实现快速查询,利用VPN通道等实现安全下载与上传,配置专门的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存储。

3当前学校档案文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管理制度落后

当前,有不少学校,即使已经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仍然采用陈旧的管理系统,多数情况下还采取传统模式与信息化体系并存的方式,尤其是借阅登记等管理,纸质登记与电子记录并存,常常发生两者不符的现象。因此,应该在管理制度上,将能够信息化的手续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3.2管理人员计算机技术水平较低

利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档案的管理,要求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比如熟悉电脑数据库软件的操作,维护人员更要有信息安全与计算系统维护方面的专业技能。同时,他们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操守,对待档案管理的工作能够认真细致、耐心谨慎。不过,当前多数学校数字化图书馆与档案数据库依旧是原来管理传统档案的人员进行管理,计算机数据库技能上普遍偏低,难以发挥信息化系统管理上的优势,而且在信息安全上存在一些漏洞。

篇8

(二)资金相对短缺,硬件建设不够,信息化程度低

高校二级学院的档案室建设,大都面临着资金相对短缺的困难。场所大都是由学院提供,一两台计算机,计算机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打印,其他硬件建设根本谈不上,更不要谈什么信息化了。这也是二级档案室主要以纸质档案材料为主的主要原因所在。不难看出,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发展,困难是资金。只有资金充裕,才能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才能购置计算机、路由器、扫描仪、缩微设备等,开通内部局域网,连接外部网络,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等。有了这些设备,才能把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档案,进一步促进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三)管理人员复杂,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

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对档案管理人员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有专门而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信息化方面的技能。而现下高校普遍缺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就更不要说什么二级学院了。这些二级学院的档案室管理员大都是半路出家,或者直接从专任教师转来,或者是由一些教学水平排后的教师转来,亦或者是由课时较少的教师临时借调兼任,情况比较复杂。二级学院档案室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低,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就纸质档案材料而言,首先是体式不一,有的是手写体,有的是打印体。其次,纸张大小不一。这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平时成绩支撑材料上,纸张大小不一,非常不美观,不整齐。就电子档案来说,没有进行分类保管,到处乱存,更谈不上什么保密措施了。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新举措

(一)从手工到现代,从纸质到数字化

首先,实现传统档案业务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从手工到现代的转变。二级学院传统的材料立卷归档,大多是手工和打印纸质稿相结合,一些材料必须要打印纸质稿,然后再手工签字盖章。在完成这些后,再立卷、归档,劳动强度比较大,且周期长。必须改变这种手工与打印纸质稿相结合的现状,真正实现档案业务的现代化处理。具体而言,就是利用网络,将相关电子信息档案输入到计算机中,针对档案信息的保密程度的不同,为不同人群设置一定的权限(绝对保密性的档案信息设置为禁止查阅,一般保密性的档案信息设置为验证查阅,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不设置查阅权限,对大众公开查阅),这样,可以方便不同的部门及人员查阅相关档案文件信息。其次,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改变,真正做到从纸质到数字化的转变。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就是指利用当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纸质形式等载体方式存储的信息转化为可直接被计算机利用识别的形式,从而实现对数字化信息的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传统的档案工作是对实体档案进行管理,而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中,档案的管理完全虚拟化。信息的存取,按照设立的软件程序进行整理、排序,然后输出。具体而言,对于二级学院的学生考试材料,学生考试试卷直接通过扫描的形式转化为数字化形式,而其他的相关材料只需要收集电子稿就可以了,然后再分门别类以学年、学期、科目等逐渐缩小的目录文件保存并上传就可以了。而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习材料,把打印纸质稿的过程直接省略,只保存电子稿就可以了。也可以把纸质版的材料保存份,如果上级检查,可以把这,)份给他们。当然,检查人员也可以直接到网上查阅。这样,既节约了纸张等打印的办公经费,也节约了存放纸质材料档案的空间,可谓一举两得。

(二)大力加强二级学院的软硬件和数据库建设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基础设施是指必须开通网络,即开通内部局域网,连接外部互联网。硬件基础设施是指必须购置先进的数字化的技术设备,像图文影像扫描仪,数字化的音像制作系统、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这是提高档案信息化的必要工具。其次,加强二级学院的数据库系统建设。对于作为高校档案馆的组成部分、为教学单位服务的定位而言,二级学院档案室可以直接利用高校档案馆的数据库,成为学校数据库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这就对高校档案馆的数据库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篇9

2.高校教学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还需改善

有些高校的资金有限,在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了我国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用人工进行操作的情况比较多见,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没能运用到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中去,降低了教学档案的管理效率。还有一些高校虽然信息化管理设备齐全,但是信息化的设备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应用到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去。与此同时,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已经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化数据库,但是,却是各自为政的局面。

二、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功能和模块

整个教学档案管理系统要以核心功能模块为主,要成立一个数据整合中心,实现对学生教学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要包含学生详细的个人信息,同时还包括学生的档案和各种有效的资料。

2.要建设学生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教学档案信息不仅仅要呈现在学校网站的主页上,同时,也要在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上呈现出来,要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并将信息公开化,便于管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化管理,将管理的权利交予学院的领导,并将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整合。

3.要完善教学档案服务系统的建设

每一年,当新生报到时,学校都要对宿舍进行整体的安排,运用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住宿费的自动化管理,确保学生都办理了校园一卡通。可以将学生办理学生证和注册卡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防止有任何遗漏。对高校的教学档案服务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信息化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下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自行选课,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对教学档案管理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篇10

(二)没有系统化的档案管理机制

系统化的档案管理机制才能让档案管理长远地发展下去。目前,卫校档案管理很少拥有系统化的档案管理机制,无论是档案管理的内在模式,还是受众服务上,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不能井然有序地实行档案管理制度,也没有展现出完美的受众服务,让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够充分认清自己的工作职位,让档案资源共享的实现变得尤为困难。

(三)缺乏具有专业水准的档案管理

团队具有专业水准的档案管理团队是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的条件。就目前而言,卫校档案管理团队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专业水准。大多数档案管理人员都是老年人,他们没有多少档案管理的专业背景,也没有充分学习与档案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便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在管理方面出众的能力。②另外,在人员配置也显得极为不合理,没有很好地利用好计算机人才,致使他们无法在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出重要的作用,进而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无法得到完善。

二、加强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备

加强卫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完善硬、软件设备。在硬件设备方面,应该实现配置数量充足,可以让卫校档案管理相关部门具有针对性地购买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在软件设备方面,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的软件设备,以此实现软件设备的完善性。

(二)增加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在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备时,必定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充足的资金投入便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规范资金投入,让投入资金能够取到实际作用,就应该具有针对性对购买档案管理设备,购买时应该充分考量市场价格,作为具有实质性的价格数据,然后经过程序投入资金。另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应该与时俱进,以此避免造成卫校资金的不必要流失。

(三)建立系统化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机制

建立系统化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机制应该充分做好多方面的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具有实效性的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让纸质档案变为可以存储的数字资源,以此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应该针对卫校的各个系别、各个年级,对档案馆实施设置终端,以此实现远程控制与管理,让各个系别、各个年级的信息数据能够快速、敏捷地纳入数据库。再则,需要充分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防范工作,让数据库系统与局域网能够实现安全管理,科学规范操作,对于重要的数据信息资源设定限制权限,以此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最后,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修理以及程序升级等,以此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四)培养具有专业水准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团队

培养具有专业水准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团队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首先,各大卫校应该充分注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把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卫校日常管理工作融为一体,以此让档案管理人员深刻地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此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让他们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出众的管理能力。③再则,引进档案管理专业人才,进一步提升卫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最后,对档案管理人员实行奖惩制度,对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表现出众的人员进行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励,以此促进他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对思想散漫,对工作不负责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惩罚,以此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自身的错误,进而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能够做得更好,以此彻底强化卫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篇11

高校学报档案的信息网络化管理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何做好这一工作,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本校的学报档案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局域网、计算机、扫描仪、数码产品等实现对档案资源的收集、存储、检索和管理,是摆在学报管理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针对现状分析,目前的学报档案管理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以及不足之处:

1.1.1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学报编辑部的主要工作是编辑、出版、发行,因此也大多数编辑人员把精力重点到学报质量上,对“存档”工作意识较为淡薄,认为不是“正事”只要做好编辑校对工作就行了。长此以往,造成了管理人员对学报档案管理规范不了解,工作不积极的现状。这一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使学报档案工作成了整个编辑出版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另一方面,学校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一个教学辅助单位,长期得不到学校的充分重视,往往由非专业人员构成,因而在工作难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这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常常不是学习档案管理专业的人员,对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在这一岗位上也不能及时得到相应的正规培训,大多都只能做做收集原始资料、整理档案等初步的工作,对学报档案简单地进行整理分类、建档保存的基本操作,缺乏进一步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专业素养。其次,由于服从学校的人事安排等原因,高校的学报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管理人员变更频繁、长期不固定等弊端,这样往往会导致学报档案的资料管理工作缺乏一致性,学报档案残缺不全、时间上缺乏连续性等,最终的结果就是等到要调用数据时难以找到原始资料,无从查证。

1.1.2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亟待转变

由于高校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学和科研,因此学报档案管理人员往往会认为自己是教辅人员,工作即使再努力,也不会得到领导重视。这种思想观念的存在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经常出现人员“在岗并不爱岗,在职并不尽职”的现象。这种情况常常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相关人员难以安心本职工作,忽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其二,在岗人员缺乏上进心,因而也就缺乏钻研业务的精神动力,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不足,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更新。这一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将学报档案整理归类并编写卷综等存储备查,可以说,人员观念的陈旧保守和不思进取是高校学报档案管理存在的最大问题,在思想上习惯于传统的简单管理模式,业务上依赖于手工操作方法,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由于许多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收集到的档案资料长期束之高阁,很少有人问津,既没有很好地分档归类,信息化处理文本信息、学报档案信息更是无从谈及,难以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价值。就现状来看,许多高校学报档案管理工作囿于种种原因,大多仍然停留在收集、分类、归档、保管等基础层面上,无论是档案管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以及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具有较大的难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可以说,提高学报管理的整体水平已经是当前高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不容忽视。

1.2信息化学报档案管理的优势

学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宏观信息的掌握及领导阶层的决策分析。只有正确的数据资料才能导向科学合理的决策。随着国家对高校科研成果的进一步重视,学报档案的重要性也得到近一步体现。学报档案是学报发展历史演变轨迹的一种定格;所以,学报管理工作要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就少不了档案作为支撑材料和参考依据。学报资料都有作为档案保存的价值。从学报档案的性质来分析,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优势。(1)学报档案具有一次性建立、长期使用的价值。学报管理部门为学校建起信息化的学报档案,学校即可多次、长期使用。(2)学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更有利于科学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档案资源的在存储和调用方面的优势是传统的纸质文本所无法比拟的。(3)系统完善的档案也便于数据分析,在需要时,可以为校方及更高层领导决策层提供更为全面真实、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大数据时代,高校可以利用高校学报资源与当地政府、企业加强联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例如,帮助地方政府、企业出专刊,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寻求足够的资金来源。这一切,都依赖于学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由此看来,运用信息技术来处理、保存学报档案已经是一种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学报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2信息化学报档案管理策略分析

2.1建立健全机制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

信息化的学报档案管理模式,首要的是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从建立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入手,从进人用人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奖金奖惩制度等入手,将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作为考核职工的重要指标,有效激发档案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使其充分发挥潜能。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信息化档案管理效率高低的关键,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转变观念,摒弃那种认为档案管理部门就是一个消化、安排闲置人员的部门的观念,从引进人才的业务能力开始作出明确要求,并加强在岗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使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相关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

其次,学报档案信息化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忽视不断学习就无法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就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而言,要想适应新时期对这一工作的要求,就不能安于现状,需要正视个人在知识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抓住时机,不断充实自己的档案学专业知识和网络化管理知识,提高档案管理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应注重将计算机网络与档案管理相结合,提高个人对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注重学报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处理、调用、分析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条件具备的人员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报档案系统管理软件的开发、调试,建立稿件数据库、作者数据库、审稿专家数据库等,提供准确、快捷数据资料,给学校管理部门,档案的信息服务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最后,做好高校学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尤其要重视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有效保障,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有效准则,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保障了我们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可以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例如学报档案原始数据的收集、制作、整理、归档、保管等,电子登记簿登记内容的规范性及统一性等。有些问题在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有一些问题却是随着信息化的过程逐步产生的,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及时处理,因而有效的制度保障至关重要。

2.2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学报档案信息

高校学报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首先重视信息的标准化。关于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李杰在相关论文中指出:“是指在实现档案实体管理逐步转向信息管理的过程中所必须依赖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其内容归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档案信息采集标准化;(2)档案信息存储标准化;(3)档案信息管理标准化;(4)档案信息网络标准化;(5)档案信息管理软件标准化。”这五个方面是学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与以往的历史档案不同的是,随着高校学报的发展,高校的学报档案也呈现了不少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使用过程中,很多档案数据资料需要及时更新和增加是高校学报档案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相应的学报档案数据库的管理要实现保证学报档案信息的实效性,档案信息与学报期刊发行同时更新,同时,还要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检索功能,将期刊发行时间、卷数、期数等档案管理中的各个要素都作为检索条件,来编制有效的检索工具,最终实现提供高效、便捷的查询服务的目标。如果在管理上不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传统的手工编制的文本信息很难做到同步调整、更新,更无从谈及及时的资源共享。这就要求学校学报档案管理人员学会使用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及时收集各类档案资料,及时录入,及时更新数据,才能保证资料的时效性和使用价值。

高校学报档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管理,还需要注重数据信息的及时性。一方面在于信息的采集,要求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将原始资料转化成数字化档案资料,数字化存储是档案信息化的基础,要使档案信息能够及时实现数字化转换,这就要求学报档案的管理人员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仪器,及时采集各种档案资料,制作并录入电脑中,形成数字化学报档案。只有这样,才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分类、检索、分析,建立起完整、准确的档案数据库。另一方面要注意信息的维护和及时更新,档案管理的关键在于数据库资料要随着学报状况的变动而同步更新,最终达到通过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等实现对学报信息的统一管理。

原始档案经信息化处理之后,再利用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利用校园网来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递与共享,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完整的学报档案的电子数据,便于专业人员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运算、分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报档案的利用效率。学报档案信息要为高校的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便决策者能够从多角度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便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准确把握科研和教学的发展成果,为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资料。

2.3利用校园网真正实现信息一体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网络资源日益朝着丰富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信息集成自动化程度将迅速提高,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是未来全球信息服务发展的基本标志。”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也使高校办公自动化得以现实,因此在高校学报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必要利用先进的数据库以及网络技术实现高校学报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利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的信息共享和数字化输入输出,在保障信息安全和资料保密的前提下,实现和国家主管机关、各院校之间的信息自由交流、查询、下载,这将是高校学报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学报档案的管理就必须要注重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要遵循国家标准,并借鉴社会上相关行业的管理标准和经验,不能因为自己是高校,就忽视了行业内信息化的发展;其二则是要借用学校其他部门的技术力量,办公自动化要与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步进行,档案部门自身的力量难以解决信息技术问题,因此,搞学报档案管理不能闭封自守,要打破高校档案工作的僵化封闭局面,尤其是注重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和信息传输技术,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在充分满足学报档案管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校园网上及时公开学校期刊出版、发行情况,这一做法,有利于全校师生对本校学报资源的关心和了解,也有利于增强师生各方对学校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关注和关心,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关爱学校等校园文化的建设,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篇12

2.1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力度,切实使人们转变档案管理理念,一方面引起学校领导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加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使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明确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义,提高自身素质,熟练掌握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操作技巧,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此外,还可以促使更多的企业参与档案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研发,使中等专业学校档案信息化真正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2.2提高管理技能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新时代,人事档案作为一项重要的特殊信息,对其进行现代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也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现代科技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流动人口信息的有效检索以及存储等功能,进行网络化管理在目前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新技术新软件的开发力度,并定期对管理人员的技能进行培训,提高中等专业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科技含量,用技术去推动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不断完善。

2.3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规范体系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涉及面非常广的工作,为使工作能够正常高效开展,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约束,对档案查阅、档案更新、档案查阅权限、档案系统管理权限等各个操作环节的操作章程都应予以明确,建立统一的档案信息化平台。此外,当前我国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在晋升、聘任、培训、学历、学位、考核时,都需要对档案进行查阅或者转档,而学生的就业方向并不明确,这直接给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后期工作带来困难与挑战,因此,在相关体系的建立上,应该力求与时代同步,求实创新,与社会接轨,真正使其有使用价值。

篇13

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建立系统、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对学校的和谐和更好地服务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档案管理无疑是学校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有效保证。

一、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教职工包括部分学校领导对学校档案工作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学校档案工作就是抄抄写写、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学校创造绩效,只要不盲动,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轻视学校档案工作的思想表明了一些人对学校档案工作缺乏了解,忽视了学校档案工作应适应学校的管理需求,才能有效发挥学校档案的积极作用。

2.学校档案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滞后

部分学校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学校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熟悉,档案收集意识淡薄;部分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档案人员不到位,或根本缺欠,而且大多数学校档案人员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入档案袋,没有及时整理归档,部分学校根本就没有档案管理意识,该建立的档案没有建立,档案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校档案管理质量。其次一些归档的材料不够真实和准确,严重影响了档案的权威性、真实性。

3.学校档案室硬件和环境设施不齐全

部分学校对档案管理必要的条件解决落实不到位,个别学校没有专用档案室,有的学校档案多、档案室狭窄、潮湿、设备不配套,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了学校档案的美观、整洁及完整。有的学校必备的切刀、统一的档案夹,都无法购置齐备,有的学校档案没有规范的整理,东堆西放,查档和调档时无从下手,建档与不建档甚至没有根本的区别。

4.立档意识淡薄

立档不是查漏补缺,并非萝卜白菜一齐往档案袋里收,必须有甄别,有选择,能立档的不能遗漏,不能立档的不能硬往档案袋里塞。不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有存档价值的材料马虎处理,对立档工作缺乏理性定位,是立档意识淡薄的主要表现。

5.对学生档案不够重视

学生档案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档案包括学生个人档案和学生整体档案,学生个人档案指面向学生个体设立的档案,内含学生个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和社会关系情况、毕业生自我鉴定、学业成绩、老师评语、奖惩情况等,学生整体档案是指面向全体学生包容个体的档案。全面完善学生档案,真实、准确地规范学生档案,是建设一流学校的重要前题。要有收藏家的心态,视学生档案为至宝。

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是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素质决定成效,责任决定成败。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一支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知识技能过硬的专业队伍,学校档案管理的到位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要注意加强学校档案工作队伍建设,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人从事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关心他们工作、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学校档案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档案工作人员素质、责任心

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学校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质量。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和更好地服务社会提供有利的资源。

2.健全学校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学校档案工作制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学校档案的规章制度要体现合理性、科学性。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学校特点和学校档案管理实际,以适应学校档案管理的需要。第二,简明实用。制度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其建立应以方便实用、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为目标,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指导和规范作用。第三,坚持制度约束的双向性。既约束领导又约束职工,既约束教师又约束学生。领导和教师的行为和形象直接影响着制度的顺利执行,而教职员工和学生是学校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制度的主要约束对象和执行者。第四,坚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学校档案部门既是制定档案规章制度的主管部门,又是规章制度的执行部门。在规章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充分体现制度的权威性。

3.改进和完善学校的档案功能

对学校档案的功能应进行重新定位:一是对档案的原有重要部分应该予以保留;二是档案的内涵要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以便使具有的功能更加符合学校对信息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和社会服务。

4.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学校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提高学校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

5.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学校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明确服务方向,端正服务态度,树立创新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的好坏是衡量学校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尺度,发挥好学校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使其充分地为学校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学校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