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实训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脑实训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脑实训总结

篇1

The Practice of Adaptive Teaching Reform for“Computer Assembly and Repair”

Song Qingwen

(Wuhan Commercial Service College,Wuhan430056,China)

Abstract:Changing the name of college training course "Computer Assembly and Repair" into "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made it more clearly to set an educational goals.Through the practice of adaptive teaching reform,teaching effectiveness can be promoted,particularly production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and meanwhil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win-win situation achieved ultimately.

Keywords:Computer assembly and repair;Computer assembly and maintenance;Adaptive teaching reform;Production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电脑组装与维修》是高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职业技能课。该门课程对计算机硬件知识和软件维护作最基本介绍,强调的是组装与维修,旨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与专业拓展能力。

电脑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算能力很强,也可能因小小的故障而无法顺利开展工作,通过实训锻炼,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软、硬件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独立解决问题,排除异常,确保工作畅通无阻。

由于高校经费多紧张,加上组装过程中配件易损坏,使得实训教学所需的配件、工具、环境均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训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实践,探索适应性教学改革,在受限制的客观条件下切实提高实训效果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改革

高校的《电脑组装与维修》实训课到底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什么?不是组装修理工,要是的话,我们还得开先修课-电子电路,我们的毕业生是要用电脑作工具,去从事各相关专业的工作,很明显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让我们的学生认识了解各种配件,能组装,能独立安装系统和各种驱动程序以及应用软件,能优化系统,掌握必备的急救知识,会备份,能挽救灾难性数据,至于修理,能用代换法排除故障就可以了,无需达到芯片级的修理水平,目的是为了保证我们的毕业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顺利地独立完成工作,因此,我们特将该实训课程更名为《电脑组装与维护》,强调维护而非维修,让教师和学生能更清楚我们的课程培养目标。

二、教学内容改革

由于指导思想发生了改变,教学内容必须进行调整。为达上述目的,我们在原来的《电脑组装与维修》课的基础上简化优化维修实训,强化系统和软件安装,增加系统急救、系统备份、一键还原、系统优化、双机互联传输数据等。

依据工作任务过程为《电脑组装与维护》实训课设计如下六个实训项目:

1.电脑配件与组装

2.CMOS参数设置与磁盘分区

3.系统安装、备份与一键还原

4.电脑测试、系统优化与电脑急救

5.电脑软硬件维护

6.生产性综合实训

三、实训环境设计改革

实训环境设计改革主要是针对当前实训条件的不足进行适应性改革,加大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力度,降低教育成本,内力不足借外援,根据实际情况,用两到三个实训场地代替原来单一的实训场地,以获得最佳实训效果。

首先在学校网络中心机房架设服务器,将上述六个实训项目的理论与操作示范制作成教学视频,并提供流媒体点播,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训前应让学生自学完所有的视频课程。

实训场地1:专用组装机房

首次实训、全部采用淘汰机型,人手一台,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方式来组织教学,有一定基础后采用新配件,要求实验员提前准备,通过新配件完成组装测试,同时进行现场考核。如果条件不具备,根据以往的经验,总有一部分学生要购买电脑,可协助学生购买最新配件(最好与电脑硬件经销商结盟,也就是内力不足借外援),让学生亲自完成组装,没有条件的学生通过在一旁观摩,也会有很好的收获。电脑软硬件维护的示范教学也可以安排在这里进行。

实训场地2:普通机房

使用普通机房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专用组装机房容量不够,只能进行分组教学,不能实训的同学可在普通机房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自主学习,精心准备,分组时务必注意让准备充分的同学先实训,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加快进度;二是为后续实训项目提供实训场地,如果普通机房有硬盘保护卡,需兼容其它课程的教学,务必采取相应措施,用模拟软件练习Cmos参数设置和Fdisk磁盘分区,也可以用虚拟机练习Cmos参数设置和磁盘分区,用虚拟机练习磁盘分区可使用高级工具,效果较好,系统安装只有采用虚拟机来练习了,电脑测试、系统优化与电脑急救均可安排在普通机房练习。

实训场地3:专用维护机房

不允许学生拆装硬件,主要用于Cmos参数设置、磁盘分区,单系统安装、多系统安装、一键还原、电脑测试、系统优化与电脑急救的实战与考核测试。当然,条件不具备的,只好取消实战与考核测试。

四、生产性综合实训改革

生产性综合实训是我们把《电脑组装与维护》实训课和校内顶岗实习以及学生勤工俭学相结合的一种探索,前五个实训项目完成后,学生必须参加校内的顶岗实习,全校任一部门均可向信息工程系报修电脑,由实验室主任派学生上门服务,完成任务后,由接受服务的部门填写处置表,凭满意表可获得学校支付的报酬。

生产性综合实训开展了一个学期,取得了满意效果,学校各部门损坏的电脑得到了及时维修和保养,提高了工作效率,学生不出校门得到了顶岗实习锻炼,还可勤工俭学。

生产性综合实训要求严格,操作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学校科研处电脑曾被学生强制分区,重安系统,导致大量资料数据丢失无法挽救,为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应建立规章制度,开始由专业老师带队,以后选定优秀学生把关,造成损失要受惩罚,不然,生产性综合实训就会夭折,难以持久。

既然是生产性综合实训,就得按商业模式来运作,要讲效率,这样才能收益最大化,学生必须有利器,配检测卡和大容量U盘,U盘要能启动电脑,并准备各种优秀的工具软件。

五、考试改革

分项目考核代替考试,考核方式:采用实际操作来进行考核,成绩评定标准:(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

电脑配件与组装

不合格:无法完成组装任务

合格:能在教师或实验员或同学的指导下完成组装,可点亮

良好:能独立完成组装

优秀:除独立完成组装外,还能指导其它同学

CMOS参数设置与磁盘分区

不合格:无法完成任一目标操作(CMOS参数,分区和格式化)

合格:在教师或实验员或同学的指导下,会设置CMOS参数,完成分区和格式化

良好:能独立完成上述目标操作

优秀:除能独立完成上述目标操作,还能熟练运用装机必备DOS命令或有优秀工具使用心得,或能指导其它同学

系统安装、备份与一键还原

不合格:无法完成操作系统安装

合格:在教师或实验员或同学的指导下,完成单操作系统和多操作系统安装

良好:能独立完成操作系统和多操作系统安装,能备份和一键还原

优秀:除能独立完成操作系统和多操作系统安装,能备份和一键还原,还能指导其它同学

电脑测试、系统优化与电脑急救

不合格:无法完成系统优化与电脑急救

合格:在教师或实验员或同学的指导下,完成系统优化与电脑急救

良好:能进行电脑测试,能独立完成系统优化与电脑急救,能双机互联传输数据

优秀:除能能进行电脑测试,独立完成系统优化与电脑急救,能双机互联传输数据外,还能恢复灾难性数据,指导其它同学

电脑软硬件维护

不合格:无法排除简单的软、硬件故障

合格:在教师或实验员或同学的指导下,能排除一切软、硬件故障

良好:能用代换法独立排除一切软、硬件故障

优秀:除能独立排除一切软、硬件故障外,还能修复硬盘和U盘,指导其它同学

最终考核成绩评定办法为:

优秀:生产性综合实训中表现突出,前五个项目中2、3、4为优,其它为良好以上,实训总结经验丰富

良好:生产性综合实训中表现良好,前五个项目中2、3、4为良好以上,其它为合格以上,实训总结齐全

合格:前五个项目中1、2、3、4为合格以上,有实训总结

不合格:无法达上述合格要求

篇2

1要充分肯定计算机组装理论教学的首要地位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很多教师一直在强调把实践放在首位,我是不敢苟同的。理由有三,一是理论指导实践永远是学习的真理,没有理论的指导,操作就成了盲人骑瞎马,操作效果可想而知;二是计算机组装原理几十年来都还是计算机存储器工作原理,已经相当成熟,因此更不存在实践去检验理论的多此一举;三是领会和贯通理论知识,无论组装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都能应对自如。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

那对于理论的学习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我想经过很多老师的努力和探索,发现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计算机硬件的外观、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测试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维修,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这种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描述生动,互动性强等优点,打破了单一呆板的普通授课形式,在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主要的授课教学手段。

2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建设实训教室开展实训操作的重要性

首先,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课。其中就有计算机硬件组成的重要篇章,与计算机专业开展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的内容一样,都离不开对计算机配件的认识和操作;其次,实训教室还是《电子电路基础》、《计算机工作原理》等基础理论课的实习基地。是将抽象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的最佳体现;再次,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实习的迫切需求。是动手实践的真实环境、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技能、具有实践经验、毕业后就能上岗的社会需要;最后,理论课的内容不经过实践,仅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授课,到底最后能记住多少,也实在是不干妄下结论。古人学习还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更何况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呢?课堂上教师的多媒体授课,效果虽然很理想,但仅适合于教学前中期的课程,后半期的装机与故障检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能力提高就得非实训实验不可了。可见,高职院校建设实训教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电脑实训教室的规划建设

1)实训教室与计算机一体化教室的区分。很多同行提倡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做到“教、学、做”一体,我不敢苟同。原因有三,其一是利用率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前期的理论授课,一般能在多媒体教室完成,其效果也得到了大多数同行的赞成。虚拟装配技术的应用也都在电脑机房里完成。那么,一体化教室也就只剩下“做”了,其利用率不高是明摆着的;其二是一体化教室,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项目教学需求大,很多教师根本做不到好的需求项目,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其三是一体化教室的投资费用高,很多硬件都需要及时换新,实际教学中不一定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存在理想化。鉴于以上原因,我更倾向于在多媒体教室教授理论课,在电脑实训车间组装电脑和进行故障检测维修。

2)规划建设一个电脑实训教室的原则。我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满足一个班级操作训练的需要。在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生学习电脑组装的过程,检测故障、维修电脑,最前沿的产品固然很好,但并非是最新的、高端的硬件产品才能满足需 求。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品的日新月异,配件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都是不争的事实。应用电子元件滞后市场的现象也是合理的存在。更何况应用新产品,带来的软件更新、不匹配也在所难免。因此,我主张在很多学校中还是采用快淘汰下来的一批旧机器来组建实训室。

3)实训室组建需要环境的介绍。电脑实训教室是为满足一个班级人数的上机训练需求,而一个班级的人数通常为50人左右,这就决定了场地面积大约为150-200平米的教室;电脑器件本身都是高集成电路,为避免碰撞,更好的保护各种配件,不仅在操作时轻拿轻放,而且要满足放置配件时要有一定的缓冲,需要软木质的操作平台25个;为实现电脑组装完毕后,能实现正常开关机、装系统软件等,需要正常使用的电脑25台;为顺利完成这些工作,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剥线钳、平口和十字口螺丝刀、镊子、尖嘴钳,剥线刀、RJ-45接口、5米左右的网线,共计25套;满足25台套左右电脑设备的供电电源以及稳压器等辅助设备;同时为更好的及时解决和处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准备教师用的多媒体设备一套。

4)实训教室能完成的项目介绍。实训室不仅要完成产品的展示,还要以项目教学法来完成各种装机练习。项目驱动教学的优点已得到广大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所有的项目设置都需要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的规划。不仅要对项目完成的目的、步骤、结果做详细的说明,而且要做实验报告,并有教师进行评分和总结。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通过以下项目的练习就可以达到教学大纲和能力培养的目的。主要能完成的项目有:电脑配件、工具的展示及使用方法的操作,CPU及其风扇安装操作,内存条的安装操作,主机箱和电源的安装操作,光驱、软驱、硬盘的安装操作,主板的安装与连接操作,各种扩展卡的安装操作,主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操作,基本CMOS的设定应用操作,磁盘的分区应用操作,Windows系统的安装操作,网络连接及RJ-45接口的安装操作,共计12个项目的实验。

通过建设一个25套电脑实训车间,完全能够满足两人一组的50人操作训练,这种实训教室虽然不是高尖端技术,却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能力范围之内就能实现的项目。这种建设既符合客观实际,又能节约教育成本,是一个优秀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篇3

一、精馏实训旧的教学评价体系简介

笔者学院精馏实训装置是目前国内化工院校内比较先进的精馏实训装置。每套精馏实训装置分为现场精馏装置和DCS控制系统。精馏操作可以通过现场仪表阀门的调节而实现,也可以在控制室内通过DCS控制系统的调节来实现,实现了与工厂自动化控制的接轨。

美中不足的是对于学生操作的过程评价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任课教师主要从操作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操作结果主要是从产品产量和浓度进行考察,但由于缺乏数据,不能有准确的浓度多少对应多少分,产量多少对应多少分,只能靠横向比较几套设备,操作好的得分高。这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操作水平。

这种评价方法太过依赖主观性,对于正常上课来说,一个教师同时对8台装置进行评分,十分困难。同时,笔者学院精馏实训装置作为山东省化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设备,只靠主观进行评价,有失公平。综上所述,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型的评分系统。

二、精馏实训装置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新建立的精馏实训评价系统是从客观评分(电脑评分系统)和主观评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两方面综合考虑的,能全面反应学生的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1.客观评价系统(电脑自动评分系统)的建立过程

电脑评分系统基于DCS控制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评分,从再沸器液位(塔釜液位)、塔釜压力、塔板温度的稳定性、调节系统稳定的时间、产品产量、产品浓度、产品总收率、电耗、水耗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制定评分标准,通过大量实验对各项评分内容进行检测,最终建立了电脑自动评分系统。

电脑自动评分系统是从操作过程的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设立的,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操作水平,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适用于各类竞赛的进行。

2.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评价方法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评价是教师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的。由于学生操作时人员分工是按照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进行的班组制,每组由组长、内操和外操组成,所以学生的相互配合比较多,让他们的相互评价能基本反映学生的主观情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统领作用,要把握各组操作情况,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工作态度。一个人做不好事情的原因有两方面:态度和方法。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塞责,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主动。所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至关重要。工作态度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能否积极参与,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大小。

(2)分析问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也很关键。学生必须养成遇事多分析、多动脑的习惯。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精馏操作来说,主要体现在异常现象的处理上面。

(3)总结归纳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很重要。知识通过总结归纳之后,无论是记忆、理解还是应用,都要轻松方便许多。

(4)方案实施能力。方案实施能力是整个考评的核心。操作人员必须能进行设备操作。按规程进行操作,能调节控制设备也是我们实训的目的所在。

(5)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能在大众面前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6)团队合作意识。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在操作过程中,仅靠一个人是不能完成整个精馏操作的,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实现。合作的状况决定了操作的好坏。

三、精馏实训综合评价体系确立后对教学的影响

综合评价系统建立后对精馏实训教学有了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由于有了公平、公正、严格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学生操作水平能进行直观体现,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意识到如果他们不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就会落后于其他小组同学。这种竞争意识和获得好评后的成就感促使学生乐于学习。

第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由于建立了完善的评价系统,学生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分析问题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这些能力的提高意味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4

首先一个特点就是此门课程涉及到的电脑硬件软件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广泛的。比如组成电脑各个部件的参数知识,所涉及到得每一硬件如cpu、主板、显卡等等都需要了解其参数性能。仅仅了解其参数性能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把各个电脑部件进行安装,安装成功之后还需要对硬件进行驱动调试。这时又会涉及到软件知识的掌握,比如系统的安装与调试,硬盘的分区,计算机软件的安装,网络的搭建。这些都完成以后还需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对硬件或者软件出现的各种故障问题进行判断、解决等等。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知识的广泛性。

其次,该门课程的知识更新非常快。比如上面我谈到的电脑硬件安装问题,因为电脑更新换代速度非常之快,几个月就会推出一个新的硬件产品出来,当然与之相对应的硬件接口就可能会改变。例如主板上pci接口与之后pcie接口的变化,又如硬盘IDE接口和之后的SATA接口的变化。在软件方面,现在无盘系统对于传统电脑系统的改变等等,这些新的知识只有我们不断的去更新学习,才能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做到与时俱进。

最后一个特点是课程的实效性,虽然这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很多,也很重要,可是不要忘记,这门课程的宗旨就是让学生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在课程中要注重实效性,让学生多操作多练习,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总而言之,学好这门课程的标准就是:让学生能够在了解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同时,利用这些知识能够辨别一台计算机的组装的是否合理,并且在应用计算机过程中能够对其维护使它发挥出最好的性能。在计算机及其网络发生故障时候能够准确快速的判断出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有几个解决方案?哪个方案是最佳方案等等。

2. 实践操作内容的革新

我所教授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计算机学生的实践课程,周学时为4个学时,教学周为16周,所以该课程的总学时为64学时。为了突出本课程的特点,达到上面所说的教学要求,所以该门课程的教授不能采取传统的理论在先,实践在后,或者是理论满堂灌的方式。应该在充分使用实训室的基础上,利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实际上机操作为主,老师讲解为辅,以学生达到课堂要求为目的。所以我将整门课分为理论课 24学时,实训课40学时,实训项目基本由五个部分组成,简单介绍如下:

实训1认识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该实训是对电脑的各个主要硬件进行讲解。主要包括每个硬件的作用和性能参数。让学生对于整个计算机的运转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对组装一台计算机产生兴趣,可以采取情境教学,即:两个家庭需要购买不同价位和性能的计算机,如何选择才能购买到性价比最高的电脑?两种方式可以供学生选择,一种是通过互联网查询价格来组装,另外一种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列出配置清单。之后可以对这两种选购方式的性价比进行对比,分析互联网和市场组装之间的利弊。

实训2 组装计算机

这项实训是需要教师格外小心、细心的。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计算机损坏的事情,比如cpu风扇损坏,硬盘被拆开,主板卡槽被损等等。所以一定在实训前反复强调组装的顺序,组装过程中那些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安装点等等。在此基础上先用比较老的计算机让学生先感受、熟练一下安装的步骤,当学生基本掌握了安装要领后,再让学生对型号较新的计算机进行组装,这不仅能够降低新电脑的损坏,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新产品,否则学生使用快被淘汰的产品会让他们的兴趣大打折扣。

实训3计算机常见故障的判断

我们日常使用的计算机中,兼容机相对较多,所以出现机器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多数不是芯片级故障,更换硬件即可。所以对于故障的分析、判断尤为重要。在讲解不同硬件出现问题所产生的现象很多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于问题机多多接触,以此来增加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我在学校的信息中心工作,所以经常接触到学校微机室的故障电脑。这些电脑可以在实训课上得到很好的利用,让学生先进行判断,其故障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既解决了微机室电脑的维修问题,又增加了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通过小组讨论,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的精神。

实训4 计算机系统安装及系统软件的使用

在系统安装的实训中为了能够处理不同情况下安装系统的需要,调动学生兴趣,安装方式可以采用两种,一种是当电脑配置光驱时,利用系统光盘来安装系统,再此基础上讲解BIOS的设置常识,硬盘的格式化分区等知识。另外一种当电脑没有配置光驱或者是没有系统光盘时,如何利用现在普遍应用的U盘来安装系统。系统安装之后,通过安装互联网或者局域网,给学生讲解网线的制作,网络协议的填写等知识。

在系统软件使用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日常使用计算机时,对于系统的维护维修工作。其中包括了系统安装还原软件(一键还原精灵的使用),系统的优化工作(优化大师、360等常用优化软件的介绍和使用),360、金山毒霸等杀毒工具的使用。

实训5 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学生在校期间,会学习很多应用软件,比如图像处理类、电子类、财务类等等。有的软件的安装往往非常复杂繁琐,比如电子教学软件。这样会导致一个现象,即:他们虽然能够使用这些软件,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电脑中安装。所以,此项实训任务可以和他们所学软件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软件的安装方法,还可以使他们能够独立的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安装学习软件。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的教学过程一定要由简入难,循序渐进。

3. 考核标准的改革

篇5

混合式学习是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混合,是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的混合,是真实的教室环境与虚拟的网络环境的混合,是师生之间线下交流与线上交流的混合。目前,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流。

二、超星学习通

超星学习通是国内一款基于神经系统原理打造的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它利用超星20余年来积累的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原创等资源,集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专题创作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截至目前全国500多所职业院校引进超星移动教学平台,各高校利用该平台凭借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等先进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在推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实现职业教育的生态化发展。

三、应用超星学习通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

篇6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高校逐步建立了适应行业发展的实验平台。我院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建设了三网融合实验平台,并对原来的实验室进行了全面整合,形成了一套具有传媒特色的三网融合实验室系统,该系统由天线系统、卫星接收系统、数字电视前端系统、双向传输系统、OTT系统等多种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相互独立,又可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在此实验系统的基础上我们需要一个无线网络,使得OTT系统经过在线转码和离线转码后输出的多格式多分辨率的视频节目,在本实验楼的所有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平板、电脑上观看,也可以通过机房的10台终端(OTT机顶盒)自带的WiFi模块接收,或者直接使用手机或平板的DLAN或AirPLay功能,将视频信号在大屏上展示。

2 网络建设目标

2.1 网路建设目标

实验楼一共6层,为满足网络需求,需要对实验楼进行全面的无线网络覆盖,其中实验楼有线线路已经完成。无线局域网是整个覆盖系统的关键,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要求设计的解决方案实现以下效果:

(1)实训楼内部无死角;

(2)手提电脑测试信号在-70DB以内,最好手机测试信号在-75DB以内;

(3)功率不高于100MW;

(4)在提供无线覆盖的同时,保留有线网口可正常使用。

考虑到以上的技术需求,采用ITEM的无线覆盖解决方案,所选用的电信级设备提供了高速移动和快速漫游切换的能力,满足了室内外大规模无线组网的需求。ITEM 无线局域网作为多业务平台,具有自我组织、自动配置、性能自动调节、链路自动修复等特性,支持覆盖均衡和冗余备份功能,为各种无线覆盖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平台。

3 无线网络覆盖规划

通过对无线网络平台应用模式的综合分析,我们总结出实训楼信息化系统对无线网络平台具体要求:

3.1 良好的无线信号覆盖效果

传统上,无线接入点的设计主要用于在相对开放的空间内提供无线连接。但在拥有众多房间的实训楼规划和安装传统无线接入系统时,却存在诸多问题。面板式AP接入点安装在实训楼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防火墙、防火门、瓷砖和水管等造成的衰减。同时该类接入点也具备很高的接收灵敏度。一台接入点足以轻松支持实训楼里使用的平板电脑、便携式电脑及其他无线移动终端构成的高容量网络。

3.2 设备稳定可靠

稳定可靠的网络是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基础,因此设计施工中要注重产品自身的性能及用户体验,拥有完善的产品测试流程及质量管理流程,保证产品的性能。无线网络化应用解决方案目前已广泛为实训楼用户所采用,运营使用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和恶劣网络环境的考验,是稳定、高性能、高安全性、高性价比的无线网络化应用解决方案。

3.3 综合投入成本低

因为实训楼设有从分线箱到实训楼的五类/六类网线,所以我们使用无线解决方案:通过五类/六类网线部署无线局域网。该解决方案能使实训楼以最低成本快速、轻松地实现实训楼的无线上网服务。该解决方案完全不需要重新布线,即免去了重新布线的材料费、人工费,又消除了对实训楼运营带来不利的影响,免除了实训楼的损失,安装完成后的维护人力和物力也大大减少。

4 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根据对实验楼无线覆盖设计的规划,结合实验楼的具体特点,我们采用了由前端无线AP规划设计和后端AP集中管理软件来共同构建2号实训楼无线覆盖解决方案。

4.1 实训楼无线覆盖设计实现

对于实训楼实训楼的无线信号覆盖,布放ITEM-HR面板式AP,直接安装在实训楼内部预留的86暗盒内,以确保实训楼内笔记本电脑测试信号在-70DB以内,手机测试信号在-75DB以内,保证用户能够流畅观看网上视频。

4.2 公共区域无线覆盖设计实现

对于诸如实训楼大堂、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区域,布放大功率吸顶式AP(ITEM-SR),采用吸顶式安装,美观、大方的同时,能够确保良好的无线覆盖效果。

4.3 无线组网实现

前端无线AP设备支持POE供电,若楼层交换机支持POE供电,则无需任何中间设备,无需重新布线,直接使用实训楼内已部署的网线即可;若楼层交换机不支持POE供电,则在楼层交换机处外接POE供电模块即可。

4.4 通过AC控制器实现设备的集中管理

AC控制器可以直接集中的管理所有的AP,查看其运行状态,以及所有连接用户的连接状态、用户权限、连接时间等,这种集中控管的能力和管理方式,将极大降低实训楼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提高实训楼管理效率,作为实训楼的运营来说也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前端AP设备施工明细:安放于走廊的36台ITEM-R1型号吸顶式AP;安放于楼层弱电间的1台ZTE中兴ZXR10 2826A型号的24口POE供电交换机 ;安装于机房的1台ITEM-R1型号的AC控制器;其中根据需要还可安装路由器和认证服务器。

5 结束语

无线网络的移动性和简便性弥补了有线网络的不足。随着移动终端技术及技术的发展,依靠无线网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科研与娱乐的基础设施平台,已经成为近年来高校发展与改革的基石。本文以山西传媒学院实验楼无线网络覆盖为例,设计了一套无线网络建设方案,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覆盖实验室的网络环境,为日后建设智慧校园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璐倩.VWT公司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11(09).

[2]李先权.WiFi网络构建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12(11).

[3]颜汝南.高校无线网络规划与部署[J].信息与电脑,2015(23).

作者简介

篇7

3ds Max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该门课程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现今国内外高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普遍开设3ds Max课程,3ds Max属于电脑软件操作课程,操作命令复杂,不容易掌握,教学中要学、做交融,经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训练习,才能较好的掌握,因此3ds Max课程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项目案例教学,有一套优秀的实训教学案例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关于3ds Max软件应用的网络教程比比皆是,但案例设计起点太高,专业化太强,操作步骤繁琐,并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层次的实际需求;软件的应用书籍有很多,但理论性普遍较强,部分有实践项目案例较多的教材,许多案例的设计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不能较好的体现专业特点。

目前高职校院的3ds Max实训教学案例一方面来源于教材中提供,但是适合高职层次学生使用、突出实践性的教材较少。另一方面是任课教师本人在设计工作中积累的设计项目案例,但这些内容都不够系统。因此设计适合高职层次应用、与专业紧密结合的3ds Max教学实训案例就显得尤其重要。一套优秀的实训教学案例可以极大提高电脑软件的学习效果,实训教学案例的设计既需要教师本人具备良好的美术基础、较高的专业设计能力,能熟练操作相关的电脑软件,而且能理论结合实践。本人在多年的一线设计工作及3ds Max课程教学中,充分的认识到3ds Max实训教学案例的作用,对3ds Max实训教学案例的设计及实施具有以下几点心得与体会:

首先,3ds Max案例设计应紧贴社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任课教师设计实

训教学案例时,应深入设计单位进行社会调研,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结合艺术设计类不同专业的软件应用特点,将掌握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及总结,围绕艺术设计人才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来精选出适合本专业的实训教学案例。案例的设计还应随时关注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和更新实训案例,做到与时俱进,使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能力、技术能力与岗位能力的要求,缩短学习与就业的差距。

第二,3ds Max案例设计应符合高职教育特点。高职教育重视实践动手能力

的培养,突出实践性、职业性与实用性,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三年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基础水平、实训教学条件及师资队伍等各方面,都限制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与专业水准,特别是3ds Max课程教学具有特殊性,全程机房授课,一般四节或八节联排,设计案例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案例的难度应适中,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第三,3ds Max实训教学案例的设计,应突出专业特色。在课堂教学中,课

堂示范的3ds Max案例设计要体现不同专业的共通性,又能体现不同专业的差异性。在设计中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原则,在够用、实用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如针对我院目前开设的影视广告、影视多媒体技术及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三个艺术设计专业,在设计3ds Max课程实训教学案例时,影视广告专业的3ds Max软件实训案例的设计注重影视动画广告的设计与制作,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侧重影视特效制作技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突出展示空间的设计与再现,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第四,结合教师的专业特长,开展团队协作。一名教师在一学期内,要面对几个专业的3ds Max课程的教学,限于自身的专业限制,单人独立设计的实训案例很难涵盖几个专业的内容。因此专业教师充分发挥群体的专业优势,共同合作,设计出适合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的3ds Max实训教学案例,能极大的提高实训效果。如我院的几名艺术设计教师,分别在影视动画、广告、建筑室内外设计、影视后期特效制作等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都能熟练的操作相关的设计电脑软件。经过群策群力,设计出一套适合我院不同专业的3ds Max实训教学案例,案例内容涉及到建筑室内外设计、影视广告、电视节目制作及展示设计等专业,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在课堂教学中以3ds Max课程为主,兼顾与其他软件的综合应用。在设计工作中,一般都是几种设计软件综合应用。依照这一原则,在课堂教学中以专业设计为出发点,加强软件之间的综合运用。如3ds Max与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综合应用制作建筑室内外效果图的后期处理,3ds Max与后期合成软件Premiere及AE综合应用制作影视特效,3ds Max与AUTO CAD的综合应用制作三维模型等等,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软件综合操作技能。

第六,分专业布置课后作业,作为课堂补充,进一步加强3ds Max教学的专业性及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一名专业教师在同一学期可能要教授2个或3个不同专业的3ds Max教学,在课堂演示讲解时,无法做到针对不同的专业演示不同的教学实训案例,因此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根据不同的专业,分专业布置不同题目的课后练习作业,突出专业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

总之,3ds Max课程实训教学案例设计应紧跟社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及专业特点,充分利用专业教师本身的专业优势,从网上、书籍中收集相关的软件应用技术信息,整合相关资料,最后精选出适合不同专业的3ds Max实训教学案例,运用于教学实践,并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实践主导型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做”为一体的情景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环境下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基础知识点的学习提升到综合知识点的学习,锻炼学生3ds Max操作技能与艺术创作设计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推动学生主动寻找机会参与企业的艺术设计工作,为学生的就业及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8

1 对教学现状的分析

高职学生一个普遍现象是不主动思考、学习能力都比较弱。创造力不强,发散思维不够。在学习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美术基础差对动手绘制的课程感到畏惧,做作业没有信心,从而产生抵触心理。作为设计类的专业教师,教学中应努力寻找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根据橱窗广告设计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研究探索理念、模式、内容,更好的以适应本专业的需要。不能对其产生偏见,认为他们是缺少艺术细胞的朽木,而放弃对其的责任。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的学生造思维、引导他们去思考是塑造高职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关键。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不少学生对电脑设计有盲目崇拜,认为手绘课程不重要,而电脑才是万能的错误认识,轻视手绘训练。如项目设计中,手绘草图往往不喜欢画,而直接进入电脑效果图阶段,要求做五个、三个方案,不愿意动脑筋加强锻炼,只是做一两个来对付,对以这种现象,专业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做思想工作,严格要求,让学生认识动手的重要性。

1.1 教学现状的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极具重要性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产品与消费于设计需求是相生相伴的,因此橱窗设计呈现出需求越来越大的状态。

橱窗广告设计既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课程。包括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空间陈列等方面。在这门课程中要求对道具、色彩、材料、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设计处理,使产品既具有使用功能,又能满足人们审美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橱窗的最终设计目的。因此要综合多个专业特征而不能照搬艺术设计专业的其他教学模式。

2 橱窗设计教学改革

2.1 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重在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述基本理论后让学生积极发现和发挥自己的能力,经过学生思考,老师要积极与学生交流,及时为他们提供相关素材,倾听他们的设计意图与方案构想。以鼓励的态度给学生相应的意见。和他们一起思考遇到问题,以平等合作的形式启发他们完善方案来指导作业,课堂中的老师角色就是发现者、组织者、激发者。通过课上完成短时期专项训练强行激发他们去思考,以立竿见影的作业形式带领学生快速反映。由调动小部分学生积极性从而带动全体学生。

2.2 强化实践教学重在电脑与手绘相结合

电脑艺术设计不但不能摆脱手绘,而要加强手绘能力,因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大多学生对手绘天生的畏惧尤其是高职学生,很多学生甚至蔑视和逃避手绘课程的训练。老师应该在最初就应该有意的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懂得手绘重要性。在整个教学中应该以手绘为主示范教学,加入少量的电脑辅助,来解决高职学生手绘能力偏低的问题。同时必须要求作业工整、细致、干净,作业保质保量。刚开始有些学生从来没裁过纸张,不会科学利用工具,裁的纸就折一下就用手撕,象狗啃的一样。作业程序稍有复杂,作品就布满污渍、折痕,不堪入目。这就需老师严格要求,同时示范,有细节、有步骤的教学生怎样绘画制作。这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从而提升设计水平,这对工作以后的设计生涯大有益处。

2.3 培养设计的创新性,不断发掘新材料

新型材料的产生和利用能给橱窗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在橱窗设计的课程中,应该多多鼓励学生对材料发现和应用,因为不同的材料产生的特殊效果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发现材料的美和不同材料所产生的效果美在作品设计中非常重要。作为教师更应该对新型在材料不断认识和发现,掌握材料市场的动态,积极启发和调动学生尝试各种工具、纸张乃至各种物质运用到设计当中去,培养学生养成对心材料的探索兴趣,紧跟时代步伐,使作品具有时代特征,创新性自然就加强了。

2.4 注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二维的背景设计、三维的道具设计以及与商品相结合的空间设计无不是橱窗设计的重点。但是设计基础并不牢的高职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欠缺很大,加强三维造型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是课程的重点。对各种体的表现如切割、组合、体与体的穿插、衔接、构成以及空间的设计等,都能够加强学生道具设计能力和整体橱窗形象的把握。

2.5 发挥实训优势提高教学水平

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训是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提高教学水平,作为教师积极应该利用试训的优势。加强实训、优化实训。在学生实训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实训的制作规范、操作技巧等,了解学生在实习中常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和分析,使问题做到及时解决。认真观察指导,掌握学生在实训中的实际情况,及时和正确对学生调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与“对症下药”这两点教学要领。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了解学生各种学习状态、心理思想活动,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实训做到实处,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训中培养起来,教学效果逐渐显现,教学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3 结论

设计是具有综合性的科学,教学更是应因人而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模式,是设计类的课程难点也是重点,以上的经验在教学中曾经指导了教学实践,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还是有不成熟,尤其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橱窗设计教学体系来说,还远远不足的,在以后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还要不断积累经验、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N].北京:教育部,2006-11-16.

[2] 设计教育究竟如何进行[J].艺术与设计,2003(46):99.

篇9

二、PES模拟训练的运用

PES模拟训练法是通过由老师或学生进行游戏操作的方式练习,从而对学生的大局观、跑位、传接球意识进行训练。通过模拟比赛,使学生从全局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想法实施操纵比赛,从而加强学生在各种情况、各种技战术前提下的意识水平。

1.模拟训练初期(前2~3天)

初期主要是让学生熟悉游戏的基本操作。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游戏过程并讲解基本操作。学生运用游戏中的“训练模式”进行操作练习,同时也可观察游戏中运动员的大体技术动作。学生熟悉基本的“传、接、带、射”技术后,再进入游戏中的比赛模式与“初学者”水平的电脑对战。在这个游戏难度下,学生可畅快地体会到足球运动的魅力。

2.模拟训练中期

模拟训练中期,将对战电脑的难度提升两个等级,即“一般水平”。在这个难度下,电脑的防守和进攻能力会有显著提高,但此时学生的操作能力却并未增长多少,因此就会形成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控制的游戏角色传球、接球、带球、射门难度增加,难以轻易破门得分。学生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基本与现实训练中一致,这就迫使学生在现有技术水平的情况下去不断突破和提高技战术意识,从而提高模拟训练和现实训练的效果。

训练方法:要求在每次训练结束后进行总结,找出自己技战术运用上的不足,找出每种情况下的最佳选择并记录笔记,包括传球、突破、射门的时机与所用技术;接应队员牵扯跑位与接应跑位的时机与所用技术;各个位置队员的最佳选择等。通过反复的训练与总结,配合现实训练课的实践练习,逐步在队员脑海中形成一种正确的思维定势,从而对队员技战术意识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3.模拟训练后期

模拟训练后期分为“全局技战术意识训练”和“个人场上位置技战术意识训练”。

“全局技战术意识训练”是让学生熟悉比赛中场上各个位置的作用,以及各队员之间的配合方式,因为在与电脑的个人对战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控制场上各个位置的队员。通过模拟训练,学生能更加快速地了解和体会足球运动的团队作用,提高互相配合的能力。

“个人场上位置技战术意识训练”是通过选择游戏中的“职业生涯”模式进行训练。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可选择一个特定的场上位置进行练习,例如:在现实中踢前锋位置的学生可在“职业生涯”模式下选择一个前锋。“职业生涯”模式只可操纵一个选定位置的球员,这样就有针对性地提高某个学生固定位置的技战术意识,实现全局到局部的强化。

三、PES模拟训练法的优点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计算机类专业共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共10个(下文统称为计算机专业),涵盖了硬件、软件和网络等应用领域。国内知名IT人才网站报道,我国计算机人才需求每年增加1百万,其中高、中、低层次比例约为1:4:7。但是,目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学生数量已占到全国理工科大学生总数的1/3,而近年来国家重点扶持的中职教育也把计算机相关专业定为重点发展专业,致使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有着美好前景的同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用人单位的抽样调查发现,仅有46%的用人单位对专科层次计算机专业新员工提供1个月以内的培训,多数用人单位只愿意招聘有经验、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员工。从就业导向的层面看,高职高专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实训教育,对于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便首当其冲。

2计算机专业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支撑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训练设备设施,学习环境和专兼职教师。其中专兼职教师包括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习的本校教师、校外实训实习单位具备相当业务素质的技术人员或培训人员,目前高职高专大面积推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已初显成效。尽管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起步门槛高、合作难度大,但假以时日也基本能满足实训基地的教师需求。设备设施和实训环境的建设却出现了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利用率低、淘汰过快、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等误区。充分理解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较高成本、多次投入、更新换代快、维护维修费用高等特点,合理地规划、建设和管理成了本专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3全面分析,合理规划

掌握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根据地域性特征和现有办学特色,综合考虑学院的发展规划与发展前景,结合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编制完备可行且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设置目录。从全校和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全面调查师生的实训需求,计算投入与产出比例,权衡升级、更新、扩建和新建多个层次,把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做,这是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4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4.1充分整合原则

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有一定的方向:如师范类,冶金类,工程类,信息类等等,但多数院校均开设计算机专业。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时,要考虑三个层面的整合:与全校需要使用计算机实训室的其它专业进行整合,如所有专业都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室,可以把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导论实训室与之整合;本专业内同类整合,如程序设计与网页开发整合,图像处理与动画制作整合;本实训室的功能整合,由于开课时间的不同或课程学期的断层,一些实训室可以进行多种项目的实训,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故障诊断与维修一般不在同一学期开设,这时可以使用同一实训基地,又如C语言,数据结构,VB,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可以使用同一个实训基地。

4.2控制成本,提高利用率原则

经费一直是困扰高职高专教育的一大难题,国家教育投入不足、投入分布不均衡,收费政策不一致,银行信贷融资难等问题致使我们在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时必须控制成本。尽管电脑设备的价格已经不断下降,但组建一个60座的基础实训室首次投入仍然高达40多万,如果按每天使用8小时,每学年200天计算(除去周末),该机房不计运行维护与管理费用前提下,4年的使用成本超过1元/时/机,其它实训设备(如网络设备)的利用率更低,成本则更高。在规划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时,尽可能地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是必要原则。

4.3内外结合原则

重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实训,必须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用实训来验证理论并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此外还有三个层面的内外结合:课内实训与课外实训的结合:计算机专业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电脑,很多只需要电脑即可进行的实训项目(如图像处理),完全可以在课内进行演示,学生课后在自己的电脑进行实训;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校企合作,与用人单位合作,与实习单位合作等实训机制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大力推广,我们甚至可以把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外;教考结合:国内国际的各类计算机相关认证考试、水平考试有数十种,很多认证机构均在大学设立了培训中心,提供较完备的实训场所,及时把握机会,开展合作即能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又能让学生接受更多、更权威的培训。

4.4适时更新原则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更新迅速,但教材的滞后、设备的陈旧在多数院校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以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为主的本科院校影响并不明显,在以技能训练和操作实践为主要高职高专,设备的先进性、更新的及时性将直接导致学生能否直接接触最新的技术、快速与社会接轨,适应工作岗位。硬件设备应紧跟摩尔定律所描述的速度,更新周期有得长于18个月,当然,一般只需要更新少数关键实训设备,如当新一代架构推出后计算机组装实训室应及时添置几套,网络技术实训室应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增加)设备。

5建设方案

综合考虑上述原则,结合实际建设经验,以师范类高职高专为例,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应如下考虑。

5.1需求分析

三年制大专,在校生人数约4000,其中文科类2500,理科类1500人,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300人,分三个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应用)、计算机管理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各100人。三年内,计划计算机专业在校生人数扩招致400人,专业方向不变。规划时充分考虑开课顺序和排课的时间交错,与非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制作和现代教育技术,理科专业的一些计算机相关课程(如会计电算化,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进行充分整合。

5.2实训基地规划

主要实训基地和开设课程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部分实训室需要供非计算机专业使用,所以数量要求较多,利用率高,多数实训室只需一个就能满足需要。而合作或校外实训基地有其独特的优势,越多效果越好,此方案新建总投资约260万。

5.3建设与管理维护

每个实训室的建设都是一个项目工程,按总体规格,结合现有设备情况确定建设目标,详细列出设备性能参数、规格和数量,进行项目建设式招标采购而不是采购设备,不同功能的实训室,电脑配置不尽相同,所以成本也会有较大差距。如果条件允许,基础实训室可以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建设,建成后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增加课外实训机会的同时,利于收回成本。成立“实训管理中心”,配备一定数量管理员(尽可能是实训指导老师),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提出更新方案,配合任课教师完成实训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组织实训室课外开放,推行“三位一体”、课外实训等新兴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6效果分析与总结

上述建设方案中,基础其实训室的利用率最高,占90%(按每周40节课计),加上课外时间每天开放8小时,其成本已降低到0.4元/时/机左右,而利用率最低的是电路实训室,平均每学期只有两个班级使用,但它基本不需要后续投入。维护维修实训室因为可以使用其它实训室淘汰下来的设备(如主板,显示器等)供学生进行维修练习,只需购置少数几套新设备供学生认识和分组练习使用,所有成本最低,共260万的首次投入对一个拥有4000学生的院校来说,投入与产出比是非常高的。当然,首次投入建成后,还需要不断投入以更新换代、维护维修,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或招生计划的变更,方案也可能需要作出调整。

总之,计算机专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有效的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组织实践教学的前提,对于经费相对紧张、技术相对薄弱的高职高专院校,不但要加大融资力度以改善办学条件,更要从规划、发展和管理的角度,切实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多渠道着手,全方位着力,探索实践教学体系,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强化学生操作技能,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个人发展潜力,打造学院特色品牌,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 考 文 献

[1] 张金刚. 专科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选课教学初探[J]. 电脑知识与技术[J],2007,(12).

[2] 王海燕.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J]. 赤峰学院学报,2008,(6).

[3] 余群英. 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模式及其转型[J]. 高教探索,2006,(4).

[4] 丁宇辰,屠立忠等. 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12).

[5] 张金刚. 专科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公选课教学初探[J]. 电脑知识与技术[J],2007,(12).

篇11

随着信息技术普及,其对我们生活、学习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想要提升会计实训教学的互动性,应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推动信息技术在会计实训教学的应用。

1.引入相关的硬件设备

在会计实训教学中要想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首先要确保一线教师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才能引导出正确的行为。只要教师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和重要性,他们才有可能把信息技术带入到自己的课堂中,继而实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模式的目。对此,学校应分层次添加新硬件,比如电脑、投影仪等。建立学校数据库,录入教师信息、学生信息;建设和完善现代化管理办公软件,推行电子签到制度;建成校园网,开通网站,向广大师生播报学校重大事件;引进“校讯通”工程,实现与互联网的连通,建设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推进开拓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网络教育三大热点领域。其次是学校应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教学宣传,改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2]。

2.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是新兴技术,好多老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不会利用信息技术,甚至不能简单的电脑操作,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最大的障碍。所以我们要加强教师的培训,让老师根据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的电脑操作,普及一些电脑知识,让其学会通过网络检索、收集教学资源。提升教师对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能力,提升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效果。此外,还应加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意识的培养,比如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多媒体视频、图片说明;家庭作业可以是让学生在网上收集与下节课有关的知识点和内容。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的运用

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却工作经验少、实践能力弱。对此,我们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这种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搭建一个教学情景,并引入工作中常见的财务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角色扮演,提升其实践能力。比如与财管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的教学。让学生扮演财务主管、普通的财务人员以及总经理来分别探讨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并让学生举出与自己所扮演身份相符的实例[1]。老师对学生表达的各主要观点、例子进行总结,并把从网上收集到相关素材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然后据此对学生的观点、例子进行讲评,在讲评的过程中引入要学习的知识,这样就使得枯燥的知识教学变成一次互动性较强的课堂活动,学生在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中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将更为深刻。

2.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

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点,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应认识到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的重点和注意事项。比如相关的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在学习该内容之前,老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一些知识,并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利用网上免费的财务软件制作财务报表。然后老师挑出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报表进行课堂讲评,在讲评的过程中穿插要学习的知识,继而完成任务驱动教学。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选择和时间的控制是关键,要难易适中,确保大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时间不易过长,避免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2]。不过,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初开始的任务驱动教学中,应选择相对简单的任务,注意事项的介绍也应更加的详细,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逐步增加任务的难度。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相信不仅能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还会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总结环节,不易设置明显的对错标准,无论学生给出的答案正确与否,都不应轻易地否定学生,应以鼓励表扬为主,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应鼓励学生尽可能用专业的词汇来阐述结果和结论。在总结环节结束后,老师应着重讲解使用财务软件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并引导学生再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3.案例教学的应用

篇12

在电子课进行触摸开关装配与调试实训时,当把触摸板接到台式电脑的外壳,把灯泡换成报警器,把它改装成台式电脑防盗器。但是,人没有接触到台式电脑的外壳,报警器就一直在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怀疑是电脑接地的原因,我把电脑放在台面上,把电源线拔掉,报警器还是一直在响。

二、分析问题

把触摸板接到台式电脑的外壳只不过是使触摸板变大了,为什么触摸板不能加大呢?首先让我们摸一下FM收音的天线,我们发现,原来有很多杂音的FM收音的声音变清楚了,FM收音变清楚的原因是由于人体分布电容使FM收音机天线接收端的信号变强了,使到FM收音的声音变清楚了。同样道理,触摸板变大了,它的分布电容也变大了,信号也变强了,与触摸板相连接的三极管的基极电压也变大了,使三极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导致单向可控硅处于接通状态,这时报警器得电工作,发出报警声音。既然是电容,哪它的另一个极在哪?它的另一个极是地,在FM收音机信号发射过程中,发射天线相当于一个电感,天与地是电容的二个极,形成了一个LC振荡电路,信号就在天地之间传播。

三、解决问题

能不能参照该原理和电路发明一种全方位立体电容传感器?高压验电时,验电器要不要与高压电接触?答案是:不用。这时我明白了,只要把触摸板调到合适的大小,当人体靠近到一定的距离时,与触摸板相连接的三极管的基极电压足够大了,使三极管处于饱和导通状态,单向可控硅处于接通状态,受可控硅控制的电路或设备就会工作,这时我们可以用它来控制声音、报警器、灯光等电路或设备。

四、工作原理

篇13

该课程可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空间造型能力、空间布局能力,深化学生在设计领域对立体空间的布局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利用效果图表现形式进入环境、景观设计领域,由此提高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环境艺术设计打下牢固、扎实的设计基础,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理念。欲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就必须和国际接轨,以“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树立具有设计、制作、展示为一体的先进教学理念,而该课程的设立便是对以上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

(二)教改思路

1.建立“工作室制”教学方式,以装饰雕塑的实训、实践为主,理论引导为辅的教学方式。

2.“工作室制”以认识材料的不同艺术效果,并采取命题设计的教学法开展教学任务。

3.拟定“工作室制”的教学管理体制,与国际艺术院校和国内先进的兄弟院校接轨。

4.引导学生把装饰雕塑的设计理念融入到环境、景观领域,提高其设计素养。

二、教改课程实施目标

“工作室制”是为更好地深入学习环境艺术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空间造型能力、空间布局能力。不同装饰技法,装饰雕塑是通过一个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对不同材料的运用,引导学生通过效果图表现形式进入环境、景观设计领域空间的过程,促进学生在设计领域对立体空间的布局的正确理解和掌握,提高职业素质的培养,为环境艺术设计打下牢固、扎实的设计基础,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同时也为今后就业选择提供更多的了就业机会。

[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装饰雕塑的作用、功能、特点、材料,以及掌握装饰雕塑相关表现技法;

(2)制作流程的系统知识,初步具备室内装饰设计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所要求的“具备空间造型知识、电脑效果图方法”的职业标准;

(3)了解不同材料的表现技法。

[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装饰雕塑相关表现技法的知识:

(2)用不同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独立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制作过程;

(3)能够独立构思、创作。

[素质目标]

(1)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训练,做到眼、脑、手的协调一致,使装饰雕塑的表现真正成为立体形象思维、艺术设计构思与表现的最直接的工具。

(2)要求对装饰雕塑理论和实际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了解公共艺术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扩大知识面,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从而更好的为艺术设计服务。

(3)具备一定的专业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工作方法;正确理解公共艺术在环境艺术中的作用,扩大知识面,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为艺术设计服务。

(4)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准确讲解、表述图纸内容,初步具备室内装饰设计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所要求的“能够为用户讲解设计方案”的职业标准。

三、改革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内容建议:围绕实际工程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法、以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托进行教学(比如:引进城市景观项目或室内装饰小品实战训练),教学方法建议: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法突出课程(装饰雕塑)的实践意义。

(二)教学评价

通过对各教学环节中知识点的分析、实训与总结,以及观察、启发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从平面到立体操作实际项目的能力,通过教师作业点评和对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分析和总结,同时可开展小型的作品汇报展来吸收专业人士的宝贵意见。

考核方法:课程作业、步骤与技法的掌握应用程度。

成绩构成:符合课题技法训练要求80分+创意分20分。

成绩评定:期评成绩=平时成绩(30%)+学习态度(10%)+课程作业成绩(60%)。

(三)选择当代优秀教材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学参考书:中外雕塑相关网站装饰雕塑资料、PPT课件。

2.教学设备、实验(训)室利用:多媒体设备、模型工作室。

3.校外实训(习)基地利用等方面:课余时间考察校外实训基地,雕塑工厂;考察雕塑实际项目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4.实训指导手册:编写《装饰雕塑艺术案例分析实训指导书》,明确技能考核内容和要求。

(五)其它说明

本课程教学主要要求学生理解装饰雕塑的制作流程和材料的类别、功能、特点,以及掌握装饰雕塑相关表现技法、制作流程的系统知识,并且要求学生在掌握本课程的同时,要思考如何很好的运用到社会实践项目当中去。

五、教学项目设计

项目1:景观装饰雕塑效果图设计练习(16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命题构思、草图、手绘效果图、电脑出图(利用设计软件)模型制作

工作任务

1.虚拟雕塑项目命题设计方案:要求构思巧妙新颖(4课时)、设计1-2件草图(版面不限)设计说明100字以内。

2.电脑制图(12课时)效果图要求彩色打印(A4版面)一张并装裱。要按照正确的工作流程完成作业。

活动设计

根据命题实施“从平面到立体”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实际项目操作中装饰雕塑功能与作用,以及操作的基本流程:

1.虚拟环境空间设计项目:为学生下达命题设计任务(例如;校园景观雕塑设计)、按草图的方式体现,(即时辅导、讲评)。学生自己要介绍构思意图(如;寓意、选用的材料等),鼓励学生的自我语言表达能力。

2.虚拟项目效果图实训:根据雕塑环境平面图、立面图以及相关实际尺度,通过雕塑设计草稿进行电脑彩绘效果图设计制作(教师即时辅导、讲评)。重点强调效果图版面设计的效果是否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相关知识

素描基础、浮雕、圆雕、现代装置雕塑、电脑制图软件。

课后练习与任务

1.单体小品练习(以景观小品为主)

2.设计雕塑方案并绘制效果图。

项目2:装饰雕塑模型制作练习(16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运用各种雕塑材料训练,掌握不同材质的特性、表现力。方法与技巧。

工作任务

1.要求把效果图的设计方案用立体造型方式体现(12课时)。

2.项目流程要正确,表现技法熟练并突出表达设计意图的模型(20-30公分大小、材料不限)。

活动设计

提供城市景观空间,如广场、社区、校区景观雕塑等,使学生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流程训练,强化学生技能,重点强调创意、规范雕塑设计流程及效果图技法的表现(4课时)。

1.优秀作品欣赏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效果图绘制实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课程总结;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互动了解感受。

相关知识

美术基础、立体造型能力、雕塑制作步骤。

课后练习与任务

1.单体小品练习(以景观小品为主)。

2.构思草图练习

项目3:综合材料的运用和后期作品效果处理(16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材料的特性、表现力及雕塑制作的步骤、程序,方法与技巧。最终能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做不同目的构思的作品效果。

工作任务

要求掌握不同材料的应用(比如;金属、石材、木材、或综合材料),完成作品后期的艺术效处理(12课时)。

活动设计

带学生去户外参观材料市场,搜集材料图片素材,以动手能力训练为主导,强调技法的同时,更强调设计的重要性,用实材表现设计方案(4课时)。

1.拍摄、收集材料照片(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效果图绘制、模型制作实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课程总结;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互动了解感受。

相关知识

美术基础、立体造型能力、雕塑制作步骤。

课程总结

1.优秀作品欣赏(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雕塑效果图绘制实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3.雕塑模型制作实训(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4.对本课程环节的学习与学生互动了解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