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普部门工作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普部门工作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普部门工作计划

篇1

2.提升自身策划能力,多看多学多交流,努力提升策划部内部策划及与各部门间的协调组织能力。做好场馆活动的组织策划、媒体联络工作,及时做好各类活动总结,抓好对外宣传工作。

3.做好馆内外科普活动材料的采集与整理工作。

4.根据上级要求,跟进做好科技馆馆内公益公告投放事宜。

篇2

第三条市科技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科普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负责我市市级科普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科普基地的申报

第四条下列四类场所可申报市级科普基地:

(一)场馆类,是指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活动的场馆。包括各类科技、文化、教育场馆。

(二)非场馆类,是指依托各类社会机构的特色资源建立的科普基地。

1、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地。包括各类自然、历史文化景区;各类动物、植物观赏园区。

2、将科技资源向公众开放的场地、设施。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工业、农业科技园区;科技示范基地等。

3、以各类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技教育培训活动的科普场所。包括各类大中小学、青少年科技中心等。

(三)传播媒体类,是指具有全市覆盖能力,以电子媒介、印刷媒介等为载体,专门进行科普宣传的机构。包括各类传播媒体、出版机构。

(四)研发创作类,是指专门从事科普产品(展品、教具)研发设计、科普作品创作、科普创意策划的组织或机构。包括创意类企业等。

第五条申报市级科普基地的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全市同行业中具有先进的科普展示水平、科学技术知识传播能力、科普创作能力、展品研发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制定了年度科普工作计划和科普工作规划,拥有稳定的科普工作队伍。

(三)具备相应的开展科普工作的资源、设施、场所、经费等条件。

(四)具备参与开展重大科普活动的能力,每年至少组织或参与两次以上有一定影响的科普活动。

第六条申报单位根据不同类别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场馆类

1、场馆建筑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展厅面积占场馆建筑面积50%以上,配备专职讲解或指导人员。

2、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具备常年开放条件的机构,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00天,对青少年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时间每年不少于20天(含法定节假日),科技活动周期间,对公众实行优惠或免费开放。

(二)非场馆类

1、有专设科普展区,展示面积不少于100平方米,或具备专有科普传播方式。

2、动物园、植物园等具备常年开放条件的机构,每年向公众开放的天数不少于200天,其他将科技资源定期或不定期向公众开放的机构,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20天,以上机构应公布开放的具体日期和活动内容。

3、教育培训机构应经政府部门批准,具有开展科普培训的专兼职师资力量及教材,有计划地开展科普培训。

(三)传播媒体类

1、具有政府部门批准的传媒资质。

2、拥有专门从事科普内容策划、制作、编辑等业务人员。

3、具有一定数量的广播、电视等科普节目或科普出版物。

(四)研发创作类

1、有明确的科普产品研发创作方向和年度工作计划,具备固定的场所、仪器设备及其他必需的研发创作条件。

2、有专职研发创作人员和必要的研发创作经费投入。

第三章科普基地的认定

第七条市级科普基地的组织认定工作由市科技局牵头实施。市直各部门负责直属单位的推荐申报工作,各县(市、区)科技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推荐申报工作,中央和省在邢单位可直接申报。

第八条市科技局牵头组织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有关单位,组成我市市级科普基地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报单位进行评审。评审方式为评议和现场考察。评选结果向社会公示,公示没有异议的予以确认。

第九条被认定的市级科普基地,报请市政府授予“市科普基地”称号,并颁发牌匾和证书。

第十条申报单位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市市级科普基地认定申请表》;

(二)单位有关资质证明。

(三)场地设施、仪器设备等有关证明。

(四)人员资质、学历等证明。

(五)近两年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或从事科普工作情况总结。

(六)科普工作管理制度和科普工作年度计划。

第四章科普基地的管理

第十一条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所辖市级科普基地建设的业务指导,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积极引导其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第十二条科普基地要注重更新科普设施,丰富科普活动内容和工作手段,充分发挥科普功能。每年向市科普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科普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市科技局)。

第十三条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市级科普基地,可依照《科普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办法》,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四条市级科普基地建设采取隶属单位自建为主的方式,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达标认定、不合格淘汰”的动态管理模式。市科技局牵头每两年对市科普基地的运行情况和科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对不合格的取消市级科普基地资格。

第十五条对新认定的市级科普基地,市科技局将优先给予科普专项经费支持,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科普基地。

第十六条市级科普基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市科普基地”称号,并收回证书和牌匾,该单位3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一)有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有宣传、封建迷信以及反科学、伪科学活动的;

(三)有损害公众利益行为,经指出仍不整改的;

(四)已不具备科普基地基本条件的;

篇3

二、精心安排 5月20日我镇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了区第三届科普宣传周 开幕式和专家报告会,听取了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研究员xxx作《保护生态环境,走向持续发展之路》专题报告。5月24日,我镇组织由党政领导、各村支部书记、妇联 主任、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机关中层干部130多人参加了专家报告会,邀请了市环保局徐小贴主任作环境保护专题报告会。 组织各农民学科村知识竞赛活动,完成800多引竞赛试 题。 5月27日,我镇组织由计生办、民政办、科协、广播站 等部门开展科技集市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计生政策,发展宣传资料1000多份。

三、做好宣传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区“两办”关于举办第三届科普宣传 周活动的通知精神,我镇在集市即主要路口挂横幅三条,张贴宣传标语50条,农业服务中心利用集市开展科技活动,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常见病虫害进行现场解答。

四、几点收获

1、全镇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竞赛得到了提高,通过徐主 任的报告,大家清楚的认识到保护好环境,不是那一个人、那一个部门、那一地方的事,全社会都要来关爱,我们xx镇的环境再好,如果大环境不好,千里以外的河尘照样能飞到这里来,照样有酸雨的危害。

2、农民环境保护知识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专家讲谭和 知识竞赛,农民的环境保护知识有了长进,知道什么是酸雨,如何施肥不会让土壤中毒、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期等。

篇4

我中心由于成立时间不长,在各方面建设不够规范,导致工作开展不够顺畅。针对上述情况,中心领导层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形成统一认识,把学习摆在第一位。每季度都组织中心全体人员集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业务知识,严格按照章程开展活动,努力使中心各项工作往规范化发展加强不孕不育夫妇的诊疗工作,从业人员无变动情况。

二、努力构建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我中心充分利用玉林现代医院提供的临床一手资料和案例,依托现代医院现有的得天独厚的硬件设备设施及专业不孕不育医疗优秀人才的团队力量,努力构建不孕不育服务体系,加强不孕不育的诊疗研究,着力于从源头上解决不孕不育健康问题,服务全民健康。

三、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普及不孕不育健康知识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减轻患病群众的痛苦,我中心每个季度都会深入农村,组织开展为民送药暨科普宣传活动,普及不孕不育知识。如5月10日,我中心在现代医院在大力支持下,组织工作人员带上一些家庭常备药品和宣传手册,到兴业县崇善村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免费体检,免费送药,让村民了解不孕不育、重视不孕不育。一年来,共开展为民送药暨科普宣传活动4次,送药达2000多元,受助群众达110多人次。

下一步,我中心将一如既往地秉承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制订了以下工作计划:

1、加快自身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内部机构建设,合理配置人员。

2、继续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公益送药、农村对育龄夫妇进行不孕不育预防知识的普及;举办不孕不育方面的专业学术讲座和论坛。

篇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为依托,积极开展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教育(成教)、科协等部门的合力优势,整合、开发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并实现共享利用,搭建农民科技培训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建立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长效服务机制,推动“科技下乡进村”的经常化、制度化,为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按照“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共享资源、农民受益”的思路,在进一步完善农村成人教育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办学网络体系的同时。“十一五”期间要在全市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创建30至40处科普服务站,使其成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动农村文明建设、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重要基地。

三、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标准和条件

乡镇科普服务站是指在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等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依托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资源优势,承担科技培训、示范推广、信息交流、科普宣传等多项任务的乡镇农民科普教育基地。

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科普教育培训、科技推广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工作,并赋予其对农民科普教育工作具有组织、协调和督导的职能;

2、乡镇科普服务站依托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应当是已通过教育示范乡镇验收或者达到市级示范性标准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与本乡镇农业、科技、科协、水利、林业以及本区域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部门有长期密切的联系,在教育培训、示范推广、信息服务等方面相互合作、形成合力;

3、能较好地利用党员远程教育、中小学信息教育等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并能根据当地农村和农民的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及时搜集和传播有关资料信息,将

科普服务站办成开放式、实用性的农民科普服务中心;

4、能较好地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村办化技术学校提供指导服务,所辖村(居)能较好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科普教育培训工作;

5、能及时主动地根据当地政府中心工作的要求和农民对科技教育培训的需求,提供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培训计划。

6、有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较完整的教育培训和活动管理档案;

7、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各类实用的教育培训和科技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效果显著;农民年均参训率30%以上。

四、组织实施

1、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各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要根据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的基本条件,结合本地实际和有关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提出本县(市)区建设乡镇科普服务站的工作计划和方案,分别报市教育局、市科协审定。同时进入各县(市)区拟定范围的申报科普服务站的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要填报《创建乡镇科普服务站申报表》,并按规定要求,上报有关部门审定。经审定后的乡镇科普服务站由市教育局、市科协统一授牌。

2、建立队伍,完善机制。建立一支稳定的农业科普专家师资队伍,构建完善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长效服务机制,是推进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为此,市里将由市科协牵头,充分发挥市、县(市)区两级科协的统筹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省、市、县(市)区农业科研院所,特别是当地农业科技人才的优势,动员协调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志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条途径,在每个县(市)区建立1个相对稳定的农业科普专家服务团,以确保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

3、搞好调研,按需施教。乡镇成教中心学校(乡镇科普服务站)要经常深入农村农民,认真搞好调查摸底工作,充分了解掌握当地农民对科普教育培训最迫切的需求项目以及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业校)开展农民科普教育培训、科技推广的情况。要根据当地农村农民的需求,逐年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科普教育计划,填写《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安排表》,并于每年的1月底前分别报所在县(市)区教育(成教)局和科协;同时,做好相关教育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县(市)区教育(成教)局、科协根据基层提供的教育培训计划,要认真做好协调衔接工作,按计划科学选派专家师资深入指定乡镇农村,免费为农村农民提供讲座、咨询、现场指导等多形式、多内容的教育培训项目。

五、保障措施

1、机制保障。为确保全市乡镇科普服务站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成立由市教育局、市科协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县(市)区、乡(镇)两级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同时建议各级政府将该项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落实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必要的组织、协调、督导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整体优势,切实在全市建立起农科教结合、城乡互动共同推进新型农民教育培养的长效服务机制。

篇6

夏季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季节,雷电事故是严重的自然事故,大家知道。对人员、财产安全危害极大。随着我市教育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电器设备不断增加,雷击隐患也随之增加。今年月份县小学遭雷击事件为我敲响了警钟。学校是人群较为密集的地方,防雷安全尤为重要,一定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做好防雷安全工作,把防雷安全知识教育作为学校夏季安全教育的重点,充分利用气象部门赠送给我宣传材料加大普及力度,努力提高广大中小学生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使防雷意识深入每一个学生心中,并努力向家庭、社会延伸。为此,市教育局要求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在校中小学生中开展防雷科普宣传教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广泛深入地开展防雷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各旗县区教育局、各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防雷安全工作,1要加大宣传力度。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结合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把防雷科普宣传列入学校安全工作计划中,充分利用广播、墙报、宣传栏等大力宣传防雷的意义及雷电的危害。

让学生了解雷电基本知识,2要通过专题教育和实地演习等形式。知道在室内外如何防雷,懂得雷击烧伤如何急救,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篇7

1、积极指导、支持各科开展学术交流学习,组织参加一院三地远程视频学习培训等,通过这些学术会议,在院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省市继续教育学分管理规定,严格掌握继教学分制度,规范化管理全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分,认真履行职责,督促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继教学分。

2、各科室按照医院年初工作计划,全年外科讲课3次,内科讲课5次,医技科讲课1次,护理部讲课20余次,各科完成全年学习任务。

3、组织各科室完成科内小讲课、业务学习共计70余次。

4、为解决部分医护人员职称晋级、聘任及年终考核工作,分批次收集整理了40人的一、二类学分到区卫健局进行审核。5、由属地副院长带队参加一院三地第二届科普征文竞赛活动,我院医师提交的科普征文成功入围,该作品并在优秀科普作品现场展演竞赛活动中,以生动、风趣、幽默、搞怪的展演荣获一等奖。

6、今年妇产科参加一院三地的教学查房竞赛。

7、参加洪江区医护综合技能竞赛中获得团队二等奖,医生个人一等奖。8、参加一院三地三基技能操作竞赛,12月下旬参赛。

9、积极推送万方医学网站使用方法,教会使用手机绑定个人账号使用数据库。

二、工作计划

1、为满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使卫生技术人员学有渠道、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2、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工作,健全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档案,提高全院在岗专业技术人员继教合格率。

3、做好实习、规培及进修人员的教学安排工作,开展教学查房活动,不断学习和规范教学查房的形式与内容,逐步提升教学查房质量。

4、按要求制定2022年医务人员进修计划。

5、组织全院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工作。

篇8

(一)加强协会组织的管理,通过学术交流引领自主创新。

1.建立兆雅镇教育学会。通过多形式的学术交流,推动教学改革和推广应用教学成果。

2.建立酒类企业协会。搭建镇域内酒类企业沟通交流的平台,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建立产学研关系,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引导兆雅酒类企业走集约式、规模化发展道路。

(二)加大“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力度,构建农村技术普及推广平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农村建设。

继续巩固我镇建立的较大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明显的科普示范基地,即兆雅镇花木示范基地、石龙村水稻高产示范基地、永和村龙眼示范基地、两河村柚子示范基地和型家村琵琶示范基地。继续推进精品花木园区建设,新增花木精品示范园1000亩,示范推广种植川优6203优质水稻品种,扩大水稻高产示范片规模,在万得路和泸永路沿线五个村完成高产水稻规范化栽培1800亩,扩大现有蔬菜基地规模,通过农业招商引资形式引进业主,建设蔬菜基地100亩。抓好农业专业组织建设和农村经济人队伍建设,推进产销一体化。充分发挥好花木、水稻、畜牧、龙眼、柚子、养殖等技术协会的作用,带动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农村实用技术普及推广,进一步建设好科普惠农服务站,开展以信息公布、技术培训、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发挥科普示范作用,更好促进和服务新农村建设。

三、深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一)高度重视《纲要》实施工作。制定《纲要》实施计划,成立《纲要》实施工作领导组,认真贯彻《纲要》精神。

(二)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品牌活动。我镇将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认真开展好“科普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大型品牌宣传活动,大力推进科普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进军营“六进”活动,通过科普讲座、科普文艺汇演、科普知识竞赛等方式,把科普知识传递到千家万户,扩大科普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让科普活动惠及更多社会群体。

(三)有效推进社区科普工作。认真制定好社区科普工作计划,深入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行动”,继续开展“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全力推进和深化社区科普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大胆探索建立社区科普工作运行机制,使社区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科普公众服务。

(四)切实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以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抓手,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举办科技辅导员培训,开展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加强对中小学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指导,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把科技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着力增强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

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作用

篇9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宜城市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由市委组织部领导,隶属于市科协,与市科技馆合署办公。工作队组成人员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选配。工作队队长由市科协主席余照强兼任,副队长由市直涉农部门所组建的专业科普服务工作队队长和市科协分管科普工作的副主席马安学兼任,工作队办公室主任由市科技馆馆长冉文荣兼任。各专业科普服务工作队长由各涉农部门分管科普工作的领导兼任。各镇(办事处、区)相应成立农村科普服务小分队,分队长由镇(办事处、区)分管科普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担任。

宜城市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网络一大批为农村科普服务的科普工作者。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组织一批可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的市属学会专业科技工作者,网络一批农村科普志愿者、科技中心户、科普宣传员、专业技术协会会员、农业讲师团和农村党员科技连锁店成员,参与到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中来。

(二)整合科普资源,增强农村科普服务能力。巩固“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成果;利用农村中小学、村党员活动室、农村化技术学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村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点开展科普服务,实现效能的最大化;充分发挥现有科普场(馆)、科普橱窗、科普画廊等科普阵地的作用,提高科普场所的利用率。

(三)组建专业科普服务队,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市直涉农部门,要立足各自职能职责,结合农村科普实际需要,组建专业科普服务队,搭建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农业部门要组建农业科普服务队,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科技服务;医疗卫生部门要组建农村医疗服务队,给农民送医送药;文化部门要组建文化下乡服务工作队,为农民放映科教电影、提供科普图书资料;组织人事部门要组建农村科普人才服务队,为工作队储备农业科技人才,给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司法部门要组建农村法律服务队,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教育、畜牧、林业等部门也要组建相应的农村科普服务队。通过组建这样一系列专业科普服务队,搭建矩阵式的社会化科普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给农业生产、农民致富、农村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开展大规模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队(包括各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要在科技培训工作中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取得新突破。在培训手段上,由行政推动与市场拉动和农民需求相结合开展培训;在培训方式上,由以会代训与立体、多功能培训相结合开展培训;在培训方法上,由单纯技术培训转向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相结合开展培训,由培训农村党员带动培训农民;在培训载体上,由单一的封闭式的培训转向开放性、综合性、全方位的培训,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培训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

(五)开展大规模的农民科技示范活动。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选和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围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断壮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科普示范乡镇、村的创建和科普示范户、科技中心户与科技示范明星户的评选。

(六)开展大规模的农业科技服务。依托新闻媒体、群众性科普活动、重要农时季节、基层农技协组织等开展农业科技服务。

(七)开展大规模的科普宣传。采取科技下乡、科普集市、科技入户、科技110等有效形式,组织科技工作者携带科普图书和影视资料等深入村组,开展现场指导和咨询、播放科普电影和录像、举办展览等科普宣传活动,把科学技术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八)培育长效工作机制。农村科普服务队要围绕市场,在服务“三农”中形成以工作队(小分队)为龙头,以专业科普服务队为抓手,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化教育学校、党员科技连锁店等科技培训阵地和科普示范基地为依托,以市属学会专业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科普宣传员为骨干的工作格局。同时,发挥农村科普工作队的主导作用,依靠农业科技专家,支持协会发展,带动产业开发,创立产业发展品牌,形成品牌挂靠企业、企业联系基地、基地带领农户占领市场的长效工作机制。

(九)明确农村科普工作服务队、农村专业科普服务队与农村科普服务小分队的职责关系。农村科普工作服务队担负着指导、协调、监督基层科协、农村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农村科普服务小分队工作的重任,工作队要结合实际,制定周密科学的工作计划,对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的工作要实行跟踪管理。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要严格按要求完成市科协和工作队安排的工作任务,每年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开展有特色有创新的科普服务活动4次以上,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活动内容和目标

(一)紧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扎实开展“三培养”活动。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努力实现把科技致富能手培养成科技示范户、把科技示范户培养成科技中心户、把科技中心户培养成科技致富明星标兵的“三培养”目标,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农业得到发展、农村得到繁荣。

(二)突出“三服务一加强”的根本任务,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的大型科普展览活动。“三服务一加强”就是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服务,加强科协自身建设。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要组织动员各专业服务队和小分队,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等时机,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组织开展“科学发展观,你我共繁荣”系列主题活动,力争活动面一年内覆盖全市60%以上村组,两年内覆盖80%以上村组,三年内覆盖率达100%,以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节约水资源意识、保护耕地意识、防灾减灾意识,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培育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做到有产业的地方就有合作组织,带动会员农户和农民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三)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一根本大纲,着力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规划》和《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实施细则》,指导农村各类科普教育活动。2007年,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要结合农村党员科技传播行动计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计划、绿色证书工程、星火科技培训专项行动、科技入户工程等,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多渠道加大培训力度,重点培育“1111”工程,即:1000个科技示范户,100个科技中心户,10个科技示范标兵,辐射带动10000个农户。同时,着力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以实现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民工转移。

(四)树立科协工作品牌意识,培育发展壮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工作服务队,要结合我市实际,组织相关科技专家,从品种、技术上严格把关,从市场上提供信息服务,从2007年开始,用两年时间,按照“一镇一品”的要求,培育有特色的大产业、大基地。流水、板桥店重点发展西瓜、食用菌产业,建设一个10000亩西瓜科普示范基地;王集、南营重点发展油料产业、麦冬产业和山药产业,建设一个10000亩油料、一个5000亩麦冬和一个5000亩山药科普示范基地;郑集、孔湾重点发展蔬菜产业,基地面积达20000亩,以此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保障机制。市委成立由市委副书记陈乐一同志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鲁大全和市政府副市长尚瑾同志任副组长的宜城市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领导小组,负责对农村科普服务工作队的领导和引导。市直涉农部门和各镇(办事处、区)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将专业科普服务队和小分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做到方案周密细致,任务具体明确,措施过硬有力。

篇10

㈡省新闻出版部门对符合《通知》规定范围的科技音像制品办理认定手续,财政部驻*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办理增值税审核退付手续,并将有关科技音像制品的增值税退付申请批复抄送省科技行政部门备案。

㈢综合类科技报纸和科技音像制品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年限截止至2005年底前。

二、科普基地的认定

㈠申请享受科普税收优惠政策资格的科普基地,必须符合《办法》第二条第2点所规定的条件。

㈡符合申请认定为科普基地的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单位,须经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科技行政部门审批。

㈢申请单位须提供以下材料:

⒈填写《*省享受科普税收优惠政策科普基地申报表》(一式十份,电子文档软盘一份),该表格可在省科技厅网页上下载。

⒉申请单位基本情况材料(一式十份,电子文档软盘一份)。

⒊证明符合认定条件的有关材料(一式一份):

⑴开展科普活动,有稳定的科普活动投入的书面证明;

⑵科普设施、器材和场所的书面证明;

⑶开展科普活动时间的书面证明;

⑷内部常设科普机构、专职科普工作人员的书面证明;

⑸科普工作规划和年度科普工作计划的书面证明。

㈣申报和认定程序:

⒈申请单位将所需材料报主管部门加具意见、公章后,把申请书、证明材料等报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部门初审。

⒉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部门应当在自受理科普基地认定申请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作出初审决定。不予认定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部门经审核同意后,统一报省科技行政部门审批。

⒊省科技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初审决定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对申报单位情况进行审核,作出是否同意认定的决定。

⒋省科技行政部门应当在批准后1个月内,向省财政部门、省国家税务部门、省地方税务部门、财政部驻*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科学技术部备案。取得享受税收优惠资格的科普基地,需进口科普影视作品的,应按海关规定向所在地海关备案。

⒌经认定的科普基地开展科普活动的门票收入申请免征营业税时,须持省科技行政部门对科普基地认定的批准文件、其他证明文件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讲申请,经审核批准后,享受《通知》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㈤省科技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省国家税务部门、省地方税务部门、海关总署*分署对经认定的科普基地每年进行一次年检。不合格者,取消其享受科普税收优惠政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向财政部驻*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科学技术部备案。

三、党政部门开展科普活动的认定

县及县级以上(含县级市、区等)的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以及科协、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开展科普活动需申请享受《通知》规定的税收优惠的,必须符合《办法》第二条的要求,并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㈠符合举办科普活动规定的地方党政部门等单位,应当在活动举办1个月前,向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部门讲认定申请,并提交科普活动批件、科普活动方案等相关文件。

㈡接受申请后,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部门认为必要的,应当负责活动的现场监督和过程管理。活动结束后1个月内,主办单位应当将科普活动总结报告以及相关证明材料、资料报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部门审核。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并上报省科技行政部门。

㈢省科技行政部门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在自收到上报材料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并在批准后1个月内向省财政部门、省国家税务部门、省地方税务部门、财政部驻*省财政专员办事处和国家科学技术部备案。

㈣对经认定的科普活动申请免征门票收入营业税时,主办单位须持科普活动认定批准文件、其他证明文件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讲申请,经审核批准后,享受《通知》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科普基地捐赠扣除的办理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对科普基地的捐赠,必须符合《通知》第四条规定,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0%以内的部分讲申请扣除的,须提供如下材料:

㈠科普基地认定批准文件;

㈡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出具的捐赠资金票据和资金用途的书面证明;

㈢接受捐赠的科普基地开具的收款证明;

㈣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五、科普基地进口自用科普影视作品的办理

㈠经认定的科普基地进口的科普影视作品拷贝、工作带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必须符合《办法》第四条的要求。其办理程序是:

⒈经认定的科普基地讲申请,附带进口影视作品的合同、协议(含中文译本)和科普基地认定批准文件等相关资料报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部门,地级以上市科技行政部门应在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的15个工作日内作出初审决定。

⒉省科技行政部门、省新闻出版部门自收到初审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

⒊省科技行政部门应当在批准后1个月内向财政部驻*省财政专员办事处、科学技术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取得享受税收优惠资格的科普基地,需进口科普影视作品的,应按海关规定向所在地海关备案。

篇11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综合治理制度,落实综治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单位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督促检查、台账登记制度,定期组织检查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各种安全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升本单位综合治理能力,保证部门工作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

三、深入开展气象文化建设。

把文化建设作为综合治理工作的基础,将气象文化融入到各项工作中;继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加机关党工委举办的系列活动;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四、着力加强学习型部门建设。

巩固部门良好学风,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教育,使全体职工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进一步加强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着力构建和谐部门,妥善解决干部职工关心的突出问题和各种矛盾;继续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安全工作;充分发挥工青妇等在综治工作中的作用。

五、做好普法和科普知识宣传。

充分利用实地参观讲解、显示屏、短信、宣传展板、宣传册、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气象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统筹科普资源,扩大科普领域,提高科普质量,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

六、加强和完善治安防范建设。

1、认真落实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对行政领导实行问责制,经常在全局会议上传达上级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开展了汛期前安全生产、夏季安全生产、防雷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严格执行交通安全管理。对外出工作的行车安全问题进行严格管理,保证行车安全,坚决杜绝酒驾违法行为;强化在建筑工地及企业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安全会议,对违规操作和超检仪器及时提出整改,对驶出单位的车辆进行定期检查保养,预防和降低事故隐患。

3、加强全局范围的各种设施管理。对消防设施、车辆、防盗、内部电源,不定期的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篇12

(1)发挥科普示范点作用,提高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在北甘小学兴建科普展览窗口,工程在上半年已完成。此展览窗口能发挥先进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学生通过此窗口,了解到更多的地震安全知识。

(2)在"科技进步活动月"期间,协同其它专业学会的科技人员到我县红丰镇开展科技知识现场咨询活动,我地震工作人员开展了地震安全知识咨询点,向当地的民众讲授防震、避震安全常识,同时发放"防震与减灾"小报和"防震减灾法"小册子,共250多份。该次活动对能有效提高当地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3)在县政府大院前的科普长廊上,开设地震知识宣传挂图栏目,旨在向农民群众讲解房屋抗震、设防的重要性,推荐一些符合农村特点、经济实用的抗震措施。

二、数字化地震遥测子台网建设。

县数字化地震遥测子台是与省、市数据联网工程的一部分,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能在全县范围内如实地记录地震引起的整个地面互动过程。20__年末,经省级地震部门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勘测选址工作,子台地址最终选定在东平镇大澳村大澳山西南面山脚。目前只争取到县财政5万元经费支持,所以资金缺口很大。现时工程正在兴建当中,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下步工作将进行监测设备仪器的安装,计划在今年内完成该工程的硬件建设工作。

三、加强宏观监测系统建设的维护。

设在县塘坪镇北甘小学的水井监测点,是我县地震宏观监测点之一。为了加强地震前兆观测设施、观测环境的保护,确保地震监测预报准确性,及时对该水井及周围环境进行了清洗、补修、整理等维护工作,同时为该校购置一批新的必备的测量器材。

四、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的建设。

防震减灾助理员队伍不断壮大,现时已达到40多人。为更好发挥助理员的作用,我局对有较大贡献的助理员积极分子,给予物质奖励。北甘小学的助理员一直为我县宏监测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数据资料,经我局周详考虑,作出了适当增加了该监测点的运作经费决定,以此更大程度调动其作业的积极性。

五、做好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建设工程实施抗震设防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防御措施和重要环节。我县的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都需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为更好地完成该项工作,省、市地震局着手在我县开展地震影响小区划工作,为城市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科学依据,为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设防提供准确依据。上半年,我局配合计划局、建设局等职能部门的工作,认真做好了雅韶、大八和合山地区的学校、税所等公建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六、争取建立和完善气象与地震工作机构。应对县域内经济建设的须要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考虑,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及各地抗灾救灾的经验教训,尽快组建我县气象、地震方面机构十分必要。为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减轻人民生命的损失,只有健全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现已向县政府提出议案。20__年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加大对《防震减灾法》的宣传力度。从我县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特别是抓好中、小学校地震科普教育,提高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篇13

二、重视加强优质品种选育及引进应用,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把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应用作为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性和源头性工作来抓。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通过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同业交流、跨行业协作和开拓市场活动,为科技创新找寻技术平台和信息平台。

四、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结合我县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营造良好环境,创建新型科研开发体系,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