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服装设计毕业设计总结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服装设计毕业设计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服装设计毕业设计总结

篇1

本人性格外向活泼,全面发展,并具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很快的融入辛苦的新工作环境。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上进,诚实好学,有责任心,紧迫感。本人在校期间不单学习服装设计和销售方面,而且还是一个资历较深的模特儿,有三年模特经验,有这方面的才华。可以策划出一整场出色的时尚秀或服装会等有关展示的工作。性格开朗、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有较强的色彩搭配意识、敏锐的市场时尚观察力。对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熟练,擅长服装设计、制版、陈列设计。能够独立完成从服装设计、制版、制作工艺,到销售、展示成列的全过程。平时爱好画画、收集图片、音乐、逛街等等。

熟悉不同原料的差易,学会判断和检测物料的质量。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因未来发展铺路。合理选择原料的供应商,订立合同关系,学习相关的合同法律知识。有时会涉及到仓库管理的相关方面,认识到怎样合理地进行采购。目地是为了学习和恐固我在学校里学来地制图和打板知识,同时更希望以后能够从事制图和打板地工作。我的优点是诚实、热情、性格坚毅。我认为诚信是立身之本,所以我一直是以言出必行来要求自己的,答应别人的事一定按时完成。由于待人热情诚恳,所以从小学到大学一直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得很好,而且也很受周围同学的欢迎,与许多同学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更懂得了,考虑问题应该周到。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虎头蛇尾,做事从来都是有始有终,就算再难的事也全力以赴,追求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我把自己的意志视为主要因素,相信只要有恒心铁棒就能磨成针。一个人的敌人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我们自己。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在跟自己作战,准确地说,是和自己的意志战斗。现在回想起来,我确实比以前坚毅了许多,但我不会松懈下来的。以上这些优点,是我今后立身处世的根本,我应该继续保持,并不断以此鞭策自己奋发向上。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总结报告2

1、具有针织工艺的生产经验,针织服装的检测经验,熟悉美国欧洲成衣梭织针织的所有报价,工艺,材料,大货的跟进,控管,能独立操作整个业务跟单过程。办事效率高,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工作细致认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内外采购客人以及工厂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2、多年针织行业的工作经验,熟悉针织大圆机,熟知从胚布到染整的整个工艺流程。熟悉常用针织面料的成分和性质,能够根据不同的面料特性制作相应的服装。熟悉整个生产流程,善于面料预算、质量把控。为人诚信、正直,责任心强,能承受工作压力,处事冷静果断,善于沟通,可独自领导团队整体运作,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3、我热爱服装并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学习与设计相关的知识。简洁、大气的风格,并讲究细节的设计。喜欢用立体裁剪。善于色彩的搭配和各种工艺的运用,我认为对市场的理解是设计师最应该坚持思考和不断探索的,设计与市场相互谐调才会产生合适的商品,设计才能产生价值。本人讲团队,善于思考,精力充沛。对服装和设计有自己的独到理解。希望能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服装专业毕业设计总结报告3

这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四年,应该说收获是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习、工作、处世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能力、丰富了自身的人生经验等。

在大学四年里,我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校期间我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期末总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多次获得学校一等、二等奖学金,并荣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同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积极参加各种级别比赛和活动,获得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photoshop、coreldraw以及pgm、樵夫服装制版软件。顺利通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服装中级技能考试。

篇2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72-02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生三年学习的总结,也是学生就业前的一次演习。毕业设计直接反映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直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一份好的毕业设计作品,也是学生进行就业展示的一个良好机会。

一、服装专业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服装设计专业属实践性强的专业,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相关设计公司或企业从事设计工作,因此对学生的专业设计技能和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均有很高的要求。毕业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其就业前非常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服装设计专业高职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课程和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是对服装设计专业三年专业教学的一次全面回顾和梳理。

通过毕业设计的完成,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独立动手能力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同时,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行业的趋势,让课堂上的知识与市场良好地结合起来。

二、服装专业毕业设计现存的问题

一直以来,透视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毕业设计”在高职教育中已经不是新的概念,而且已经形成了习惯性的章法。不论是本科的服装毕业设计还是高职的服装毕业设计,从各个方面看几乎都大同小异,基本上沿用了一套“规则章法”。内容基本包括诸如开题确定设计主题、市场调研、自我创作与设计、服装打板、服装制作、毕业论文、毕业答辩和静态、动态服装展示这样一个流程。而对于这样一个“章法”是否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能否将高职学生就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与所完成的毕业设计对应起来,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能否在这样的一个“章法”中真正地提炼出来,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不管怎样,探索“能真正突出各个院校具有自身服装专业培养特色的综合毕业设计”的内容、指导模式和方法改革就显得尤其重要。而改变服装专业毕业设计这个墨守成规的教学环节,有效地增强服装专业毕业设计市场性,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更快适应企业,同时让企业更多了解学生,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如何避免老问题再出现,如何采取新应对措施,就相当重要。尤其是在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精神指导下,解决和协调好服装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显得非常重要,否则,毕业设计只能沿袭老路,年复一年没有特色。

另外,以往在进行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作品的选题中,为了让动态展演舞台效果丰富,形式多样,艺术造型突出,往往强调学生的个性化。故在选题中只规定大的方向,不限指定的形式,做礼服的、做成衣的、做童装的都可以,但最终学生的毕业作品成了收藏品,毕业作品缺少市场价值,更缺少商业性。每年,看到一堆的毕业作品展演完后只能看不能穿,更激起了我们强烈改革毕业设计的愿望。众所都知,服装设计是离不开人和市场的,就如鱼和水一样,脱离了人的服装是没有生机的,如何有效地将毕业设计的市场价值利用起来,就成了改革的重心。

三、改革服装专业毕业设计的建议

基于服装专业毕业设计在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院服装专业针对高职教育的特色,构建毕业设计的新模式,让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实现与就业的接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4

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目标是文化、技能与未来生产实践相结合、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建设者。这就给现代教育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当今市场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市场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不但要有设计、绘画能力,还要懂制作。笔者曾经在外资企业深圳某羊绒设计公司从事服装设计与管理工作,深感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如在招聘服装设计师时,企业要看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不仅包括设计图纸水平高低,还要看设计方案中是否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资料,包括服装材料详细描述(各种材料的品种、数量、品级、价位和面料、服饰配件等)、制作工艺流程、整体预算等,还要将个人的设计方案介绍给客户,想方设法说服客户接受自己的设计方案。在考察人员时,既要看其设计能力、工艺、成本、实施经验,还要看具体处理、解决问题等的综合能力。所以说,现在一方面是市场需要综合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怎样避免这一尴尬局面?这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服装设计教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艺术服装类学校的最大优势是聚集着大量的服装设计人才,而教育创新就要发挥学校的各种优势。笔者大学毕业后在教育岗位工作了多年,这期间曾到外资企业进行设计、管理工作,后又回到教育岗位,在教学工作之余,兼职到外资企业做服装设计、品牌策划及生产管理,对服装行业有一定的了解,尤其对服装设计、工艺制作、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了解较多,学习并积累了有关材料、工艺、成本、品牌、市场运作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对服装设计人才市场的需要有一定了解。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最终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需要综合人才,而学校在服装设计方面的优势又是设计公司和服装企业所需和缺乏的。所以,走市场与学校、企业相结合的道路,既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又能弥补各方面不足和所需,努力创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模式和“三赢”的有效运行机制。

1.在学校,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主要引领者、具有前沿性的服装设计公司,可以吸收名牌企业、公司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发挥其市场营销、引导开发市场和对市场需求把握较准确的优势。同时,可以利用学校设计人才集中、专业性强的特点,开发出符合市场需要,引导市场审美的新产品,服务于各种客户的需求,降低设计公司对大量设计人员的管理成本。

2.学校的优势是专业服装设计人才资源相对集中。在教学中,对于实践训练和对市场的了解成为高年级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部分。在高年级教学中,安排学生到服装企业顶岗实习,学校可利用学生的技术专长资源及原有的设备资源,为客户与市场提供具有一流设计、一流加工技术的服装产品,这对于从事服装设计教育的学校而言,不但节省了工艺制作、设备的经费和场地的投入,还可以把学校的教学与生产实践、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机会针对市场任务去学习、训练创新思维,也能够在限定设计任务的课题设计中,尤其是在毕业设计中,对服装企业需要的设计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既对市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又能够为服装工艺设计的创新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因此,学生就能够缩短与社会需求的距离,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具体的设计任务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把在学校学习的设计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以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利于其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

三、以毕业设计为平台,力求使优秀学生作品向地方产业转化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是三年制高职,课程安排占5个学期,第六学期是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第一学年前两个学期安排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从第二学年到毕业,以服装设计、服装制图与工艺作为主线的实训课程贯穿始终,尤其是每届毕业设计,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是重中之重,安排在第五学期完成,占8个学分。具体程序如下:

(一)毕业设计前的实习(利用假期的时间)

在第四学期放假前,由指导老师及实训老师动员每个学生发放毕业实习指导书。如,1.实习时间:2011年7月至8月底实习,2011年5月6日返校。2.实习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的服装设计主题、类型,通过艺术系联系相应的服装企业、服装设计公司,或者自己根据专业兴趣、就业方向寻找相应的服装企业、服装设计公司等。在实习期间必须完成已确定的毕业设计项目的草图设计、设计初稿,回来后先由指导老师打第一次成绩(占40%)。在实习企业分别派3位指导老师进行监督管理。3.实习要求: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1)实习完成后填写艺术系统一发的实习报告单,实习结束后由班长收齐交给毕业指导老师,再统一交到服装教研室。(2)实习要分3个组进行,自愿组织实习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班长将名单报到服装教研室。(3)每个学生要写一份1000字左右的实结报告(市场考察报考)(需打印),由班长收齐后交给毕业指导老师,再统一上交到服装教研室。(4)购买、收集个人设计主题所需要的服装面料、辅料、配饰等。(5)收集学生个人所实习企业、公司的相应资料,以及在该公司所参与的设计项目资料。(6)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都要向系里汇报自己的实习情况(系里安排实习交流会)。(7)下一个学期的返校时间为该年9月1日。

(二)根据企业需要,确定毕业设计类型

毕业设计与制作是考核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几年教学的最好总结,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毕业、就业及下届的生源及学校声誉、教学质量。结合地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生产需要,确定毕业设计作品类型。具体包括:礼服(包括创意服装设计)、职业服装、休闲服装(包括运动休闲服装设计)、民族服装(包括少数民族服装,特别是内蒙古民族服装、服饰)、针织服装(包括针织、梭织配套休闲服装设计)、儿童服装。

(三)毕业设计具体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

1.毕业设计说明书

(1)毕业设计的任务:A.学生独立设计、制做完成一个系列的服装,最少5套(必须完成)。一切费用自理,作品在成绩评定后归个人所有。B.另一个系列,可与学生合作、学生个人与厂家挂钩。学生可根据要求自行联系服装公司及厂家,进行系列时装设计,合作方式需签订合同或协议。一份由指导老师备案,一切费用和利益由双方商定。

(2)毕业调研的内容与形式

毕业调研是毕业设计选题的主要依据,是毕业生选择专业设计课题的基础,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及搜集相关资料,为毕业设计拟定主题。

A.调研范围。a.服装市场销售动态,国际、国内服装市场及不同地区服装市场的现状、特点、发展潜力及变化趋势。b.企业产品的开发与研究。针对某一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生产能力等客观因素,将产品面料、款式、工艺等与同类产品做比较研究,以提出改进建议。c.对某地区风土人情进行调研。如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民俗服饰的现状与流行时尚做横向研究。d.南北服装款式,流行及价格的比较及分析。e.流行预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国际、国内服装流行预测信息,对本地区流行规律加以分析,并做出对下一季度的流行预测。

B.调研方法。a.学生根据自身环境、条件参考上述调研范围,选择调研方向和重点(也可自行选题),并取得指导教师的认可。b.调研地点,可视情况具体联系。

2.需要完成的设计内容

(1)设计作品册:一册(8K)

A.完成20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B.确定毕业设计作品主题,符合产品类型要求。

C.设计说明书,500字左右,包括设计主题、灵感来源、设计说明等;D.构思创作完成两个系列的服装设计草图(每系列5套以上),经指导教师审阅,反复修改,确定其中一个系列进行毕业设计、制作。E.完成所确定系列服装的彩色效果图(8K图纸)1张,表现技法不限。F.纸样设计,准确绘制每一款的服装生产图及相应的1 : 5纸样设计图(用8K图纸,钢笔绘制)。G.样衣制作: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样衣制作,要求样衣与效果图、生产图吻合。H.封面设计要新颖。内容包括学校名称、设计主题、设计者姓名以及指导老师姓名、班级、时间。

(2)设计作品展板一面:(1K),内容包括:系列服装设计效果图、设计作品主题、灵感来源等。

(四)毕业设计方法

(1)收集资料

重点对地方经济效益好的服装企业、品牌进行长期的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其设计风格、服装的定位、销售层次、销售情况等,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文件档案,作为设计的第一手资料。

(2)信息分析

对收集到的众多服装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归纳、整理,对自己的设计作品形成一个初步构思及框架,并以设计草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3)进行设计

通过上述信息,给产品定位,进行服装的整体设计,画服装效果图,制作成成衣。

(4)设计作品的产业转化

对所设计的作品进行反复修正,与教师共同商量定稿,再进行工艺设计――打板――复板――产品展示――经销商进行定货、评定――小批量试生产――投放市场――市场运作――销售策划、策略――信息反馈――再设计。

(五)让学生作品直接参与地方服装产业转化

(1)学生设计主题的确定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联系相关服装企业,根据企业产品开发需要和市场流行趋势及市场需要,结合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设备、工艺情况,确定学生设计主题,进行设计。

(2)学生作品,即服装效果图成衣化,具体流程:服装设计构思――服装设计草图――服装设计效果图――服装制作平面图――工艺制版――工业推板――复板――制作成品,学生在电脑上设计完,将完整的设计图、工艺图、意匠图用E―mail发到企业产品开发室,进行打板。样板回来后,学生提出修正意见,再用E―mail发到企业进行复板,直至到成品。整个过程由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作品展示会。包括服装动态表演和静态展览。先在学生内部进行作品展示,针对每一作品展开讨论,互相学习,进行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改进设计。

(4)选出优秀学生的作品,进行服装动态表演和静态展览,会上,首先可以邀请相关产品的服装企业领导、产品开发人员参加,可当场订货;其次,邀请当地宣传机构的人员参加,进行大面积宣传。

(5)建立学生作品网站,扩大对外展示、宣传。学生的整个设计过程在网络、教室、市场、企业中穿行,使其在市场大熔炉中得到实际训练,企业也直接从学生身上看到了潜力,可决定学生的去留问题,从而创造就业机会,也使整个教学处在一个产、教、研一体化的良性循环中,从而提高学校的声誉及综合竞争力。

(6)根据每期办学经验和市场需要,可随时调整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内容、课程、课时等,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市场需要,从而提高学校的生存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篇5

转移的运用省道转移是女装制版中至关重要的技术点,通过省道的转移可以实现女装款式省道的处理,将装饰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省道的转移方法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剪切转移法;另一种是几何转移法。其目的都是通过省道转移的方法使服装结构更合理,视觉效果更美观。培养计划的一年二期女装结构设计和二年二期的立体裁剪课程里都会讲到并实践。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好像完全理解,表现也不错,但到毕业设计制作时,部分人就会把一些省道转移的概念忘掉,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较差。毕业设计与制作的指导老师就要多引导学生去尝试用省道转移的方式,将省道消化到一些分割里,即可以达到实用分割线与装饰分割线的融合,又可以加强服装的服帖感与美感。例如:礼服的结构设计中,专业生往往用了很多分割,其中也有公主线,可腋下依然还有一省。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耐心的指导。

篇6

(二)就业压力影响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建设

近几年,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服装专业的学生数量也在成倍增长,就业压力很大。许多服装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忙于四处求职、考研,实习实训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不可能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第七、八学期设置的专业实习、专业考察以及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中,多数学生以求职、应聘等为借口,简单应付实践课程,而学校和教师也不得不放宽要求。以我院服装专业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为例,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但因为就业或在外地实习等缘故,许多学生不得不简化程序或降低毕业作品的质量,更有甚者花钱雇人做毕业作品。虽然学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但仍有学生报有侥幸心理。

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对策

(一)建立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坚持以国家需要为前提、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于2010年重新制订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注重实践,能够在服装行业从事设计、企划、制版、工艺技术、管理营销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性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专业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针对服装设计与工程本科专业四年学习的特点,从专业考察、服装工艺实践、服装设计实践、生产实习、服装专题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七个环节来设置实践课程。重要环节又划分为不同难易内容,循序渐进地安排在不同学期。例如,服装工艺实践划分为基础实践、课程实践和针织工艺实践。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设计方向设置为:第二、三学期安排各一周的工艺基础实践;第五学期安排二周的工艺课程实践;第六学期安排一周的针织工艺实践。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工程方向设置为:第一学期安排一周的工艺基础实践;第三、五学期安排各一周的工艺课程实践;第六学期安排一周的针织工艺实践。这样的实践环节合理地分布在本科四年的学习中,优化了专业实践课程的结构。

(二)更新观念,改革实践课程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课程越来重要,实践工作量不断加大,难度也在逐渐增加。因此,要大力宣传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深入细致地做好教师、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明确目标,变被动为主动。实践课与理论课是同样重要的,但我校现在实行的实践课程课时的计算方法还很原始,与理论课的工作量差距甚远,而且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践课程的工作量不能充分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工作量的不平衡不能体现出重视能力教育,不能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所以,建议学校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管理办法,并且为教师提供企业实习和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科研与教学的水平。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

每一门实践课程都有较强的针对性,所以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根据实践教学大纲制定好本门课程的教学计划。其次,制定实践项目指导书或实践手册以及考核标准,这些材料既为实训提出了详细的目的、要求和任务,也规定了考核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从理论的理解到实践操作有一个整体实训规划,同时也有助于督促教师和学生认真完成实践任务。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例如,把一些有代表性的服装款式或工艺复杂的零部件的制作过程录制成光碟,在实训室中播放,让学生反复观摩,更清晰地了解服装制作的工艺过程,使实践操作的步骤更程序化。利用摄影机、数码相机等设备将现代化服装工厂里的科技化含量较高的流水线设备以及生产工艺流程摄录下来,配以详细的讲解和说明,播放给学生观看,既缓解了学校资金短缺、设备更新速度慢的问题,又可以将现代数字化的服装生产线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些教学形式,教师的教学劳动更具知识化,还可以节省出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解决学生在实操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课程效率。

篇7

紧紧追踪上海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态势,艺工复合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和强化艺术与技术结合特色,将学科链对接产业链,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将创意思维培养与实际课题训练有机结合,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培训对接。培养适应一线职业技术岗位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人才培养技能性强、适应性强、竞争性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

一、艺工复合型服装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面向现代化服装产业,加强服装设计与工程和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把握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补、融合的趋势,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优良的工程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责任意识和比较开阔的国际视野,适应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要,从事服装生产工艺设计、服装工程管理、服装工程设备配置与运行、服装企业信息管理、服装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服装高新技术应用与管理等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和设计型工程技术人才,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二、艺工复合型服装工程师的培养标准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国家通用标准要求,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设计型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针对我国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依据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凸现我校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和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优秀人才的办学特色,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指导思想、“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如下专业培养标准(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仅列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领域标准)。

> 了解服装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

> 了解服装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熟练掌握服装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 熟练掌握服装设计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实践知识;

> 熟悉服装及其加工材料的性能测试和试验;

> 掌握现代服装制造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微机控制和程序设计、网络工程、图像处理等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 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的原理、应用和开发流程;

> 熟悉现代服装制造装备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程应用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掌握服装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方法和系统的应用;

> 掌握纺织品服装的进出口贸易知识、方法和技能。

三、艺工复合课程革新设置

在艺工复合课程革新中,我专业瞄准知识复合与能力复合并进的方向,开展教学内容改。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艺工结合”,实现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要实现知识、能力复合,首先要建立艺工结合的课程体系。但艺工结合不是简单地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艺工课程的共存比例、模块结构,要注重“艺”与“工”内容的融合,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有机地将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的深度交叉融合[1]。

以服装设计学为例,服装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主要专业课,从基础的服装设计入门逐渐深入到具体的成衣设计实践与操作,最后结合毕业设计完成具体的成衣设计企划和成品的操作训练。课程主要进行流行趋势分析、市场调研、成衣设计实战能力的培养,采取课堂讲授、团队组合市场调查分析,全班交流讨论,独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成衣设计和设计师基本素质的全方位训练;强化学生们对品牌服装设计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贯穿到该课程的设计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服装品牌风格设计拓展训练。

由于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成衣设计与生产”。不同于高级时装设计,成衣设计是按照一定的号型规格系列标准,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制作的衣服。同时有高级成衣和大众成衣之分,因此针对市场需要,要求课程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基本的款式设计能力。通过对成衣市场的调研分析以及商品企划的具体操作和训练,逐步掌握基本的服装商品的企划方案到成衣单品的设计,学生通过调研、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及展开掌握整体的规划、设计整合能力及设计方案制定的基本技能。该课程区别于服装设计学课程的地方是针对性更强,方向明确,主要针对市场和成衣这一块的内容来进行基本的设计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以及产品设计的整合能力。

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合作教育的特色办学模式,在综合性设计课程中引入企业小型项目任务,结合企业的市场需求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更密切的产学合作教育,加强企业与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企业的大中型项目作为教师科研课题,再由此带动更多小型项目的课程导入。交互循环使产学研合作得到切实的成果展现。

分工明确的专业教师团队形成的具有创新思维表现形式的成衣品牌设计、制作、展示的分段一体化企业服务流程,根据企业实际的阶段性需求,给予分段服务或一体化的项目跟进。充分利用学校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宗旨,提供企业自身市场以外的创新途径探索。

四、艺工复合型服装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艺工复合型服装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服装工艺实习、服装工程认知实习、服装工程岗位实习、服装工程见习实习、职业装课程设计、针织服装课程设计、礼服课程设计、创意成衣课程设计、工业样板企业实践、服装生产管理企业实践、采风、毕业设计等。

1.各课程实验或实训制作

各课程实验或实训制作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性教学的基础和主线,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服装制作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科技教育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2.企业实习

企业实习是学生全部学完课堂教学任务后,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的实践环节。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各生产环节,跟班劳动,巩固和加深理解学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知识,了解服装企业运作的过程,同时扩大专业知识面,使学生在生产第一线获得专业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与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的接触,使学生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受到生产技术工作的严格规范化和科学技术严密性的熏陶[2]。

3.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对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是从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语实践的一种初步尝试,是设计与工程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特别是考核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制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艺工复合型服装工程师的培养应围绕“创意融合技术,设计传承文化”的专业目标和理念进行,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服装产业和市场需求的素质高、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艺工融合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陈建勇、徐定华、关勤.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联动培养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篇8

Fashion Design Course Construction Highlighting

Innovative Science and Practice

ZHANG Mei, XU Yi

(Clothing Departmen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Quartermaster,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62)

Abstract Costume design science is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courses, and belong to the core of the main courses in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lothing. How to build this course, the institutions in the long-term teaching practice, have form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Jilin University fashion design and engineering, for example, to explore fashion design school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ombination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 Focus to fashion design school building courses for provincial excellent platform to highlight design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teach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esign innovative,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professional event type, graduation ceremony of four diverse show, featured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courses by establishing a network platform and apparel professional networking platform to expand teaching space, teaching resources, combined with provincial excellent teaching team building, to deepe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boutique fashion design school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costume desig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design innovation; practice

服装设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且在服装专业的教学中属于核心主干课程。如何建设好这门课程,各院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建成了各级精品课程。

本文以吉林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以突出创新与实践相结合的服装设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该成果获得了吉林省精品课程,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吉林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本成果以服装设计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平台,紧密结合当前服装行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突出设计创新与实践教学,建立了设计创新式,企业合作式,专业赛事式,毕业秀场式这四种多元化,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并通过建立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和服装专业网络平台,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结合创新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培养,深化服装设计学精品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并收获了诸多专业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服装设计学的构成包含理论与实践,其中理论部分包含了服装设计概论和服装设计理论部分,实践部分主要包括了服装设计实践和毕业设计实践,跨越4个学期,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采用学校学习,市场调研,企业实习,参加大赛等方式的结合来进行课程教学研究。

1 建立多元化,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1)设计创新式实践教学。结合当前服装行业的需求,设计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本课程的一个重点改革就是利用211院校的平台优势,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服装设计实践环节课程紧密结合。申报立项的创新课题与课堂上学生的设计选题紧密结合,学生通过获得的项目基金组成设计团队共同完成实践环节的设计。在实践环节中,以3~5人团队为单位,共同完成1个设计主题,每人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设计,面料采购,工艺制作,展示陈列,平面拍照,设计总结等,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经过一年的训练计划,项目的结题成果包括创新系列作品,学术论文,专利,竞赛获奖等。图1为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吉林大学服装专业学生已获得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39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项,校一类11项,校二类19项,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校一、校二类共4项,其中5项创新创业课题获优秀结题,并创新保送硕士研究生。这些课题应用于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中,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

图1

(2)企业合作式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与企业签订合约,成立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立长期联系,除毕业实习外,学生还可利用寒暑假进行实习。不同实习单位可以锻炼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如在服装企业的专卖店实习,可锻炼学生的营销能力,在设计部门实习,可以提供设计能力,在生产车间实习,可以了解服装生产的整个流程,提高自己的工艺能力和全面的管理能力。同时打造精品暑期实习项目,每年暑期选一个集团或企业,根据实习岗位选拔优秀的学生,由企业负责培训,学生上岗实习,为期一个月,由企业支付酬金。对表现好的学生进入人才库进行跟踪,在其毕业时优先考虑就业。如本专业与绫致集团合作,从三个年级中选拔30多名学生在其旗下的四大品牌专营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产品销售,卖场陈列,销售数据整理分析等实习。学生们通过这样的锻炼,对专业的认知更加成熟。

(3)专业赛事式实践教学。参加大赛是学生得到多方面锻炼的好机会。本专业团队教师十分重视服装设计大赛,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将每年的赛事特点和主题融入服装设计的课堂训练中。本专业学生参与的服装专业赛事,覆盖了时装设计,时尚买手,皮草设计,面料设计,时装画等多种形式的比赛,共获得110项专业奖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95项。如2012年8月进行的中国泳装时尚买手大赛,同学们经过专业培训后,通过店面陈列、实战销售、知识问答等环节的比赛,经过7天的激烈角逐,在27所全国院校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亚军。

(4)毕业秀场式实践教学。通过举办毕业作品会的形式,让学生从作品设计、服装制作、宣传拍摄、制作作品集、举办会宣传、模特选用培训,彩排至正式演出的所有环节均亲力亲为,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优化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

教学团队结合服装设计学课程的理论部分开发了《服装设计概论》多媒体课件,该课件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方法,其成果被评为吉林省教育技术成果一等奖和全国优秀电视教材二等奖。

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服装设计学网络课程,完整地呈现了服装设计学的理论内容和实践特色,教学资源丰富,为服装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同时为了拓展教学空间,增强交流与互动,还建设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网站和吉大纺织服装微信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中开通了专业快讯、课堂实录、教师有约、秀场直击、市场解析、服装技术与纺织科学等栏目,通过每天及时最新的专业资讯让学生掌握时尚前沿与专业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在线课堂讨论,让学生与教师及时互动,这些平台与课程网站共同支撑服装设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3 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优秀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本课程团队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培养,3人赴加拿大,韩国,美国留学1年,2人次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访问,经常性参加国内各项专业交流与学术交流。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开阔了眼界,扩大了交流范围。

鼓励教师参加全国各项专业设计赛事,获得国际,国家级、省级设计大赛奖项共57项。

团队教师有4人担任教育部纺织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服装分委员会委员、纤维材料分委员会委员和服装表演分委员会委员,这些委员在教学中对青年教师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服装设计学教学团队也因此获得了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

4 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为了配合服装设计学课程建设,特别投入资料室进行教学档案建设,并调出专人负责。本专业学生的实践作品和毕业设计作品均按实践课程名称,年级,分门别类做好电子档案,毕业作品集除纸质文件,还专门制作成电子图书存档。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这些教学资源也挂在精品课程网站上供学生下载学习。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2013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重点项目(2013248)

参考文献

[1] 刘运娟,陈东生.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纺织服装教育,2013.28(4):272-274.

篇9

萨东萨瓦服装设计学院(法国)自建立以来,有与多个时尚类品牌都有实习合作关系,如Balenciaga,Céline, Chanel, Chloé, Corine Cobson, Christian Dior, Christian Lacroix, Guy Laroche, Hermès Sellier, Issey Miyake, Jean-Paul Gaultier, Kenzo, Lagerfeld Gallery, Lanvin等等,有相当一部分的毕业生正式就职其间。

校内访谈

戴逢源,男,26岁,在法3年,湖南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现就读于萨东萨瓦服装设计学院(法国)四年级。

通过朋友联系到在萨东萨瓦服装设计学院(法国)巴黎与南特两个分部都就读过的戴逢源,与很多服装专业就读的学生一样,戴逢源很忙。正好赶在毕业设计时期,虽然时间紧张,戴逢源还是对问题一一做了简练而朴实的回答。

Q:为什么选择在法国学习服装设计专业,选择学校时做过哪些方面的考虑?

A:在国内学习服装设计专业,来法国想学造型艺术,但学习造型艺术期间做的很多东西都和布有关,最后还是回到了服装设计。选择这所学校,最初原因是便宜,在南特读书、生活相对成本较低。学习完三年级的课程,校方希望我能继续攻读,所以现在进入了四年级。

Q:那么具体学费是多少?两个校区在课程方面有不同吗?

A:开始时在南特分校就读,国内学习服装设计的基础让我对工业化服装设计有了概念,也让我在平面打板上有一点点基础,于是直接进入了学校第三年的学习。由于是在南特这样的城市,住房价格和生活开销都比巴黎少很多,学费也相对少些,7600欧元一年,住房380欧元一个月。目前在巴黎四年级正常学费是8600欧元一年,住房是500欧元一个月,加上杂费一起大约要570欧一个月,所以比在南特的开销要多很多。

不管巴黎还是南特,因为是同一个学校,只是不同城市而已,教学是一致的,没有什么不同。

Q:开设了哪些课程?与其他院校有何不同?

A:三年级的课程要做4个系列的设计,做成材料,需要有布料小样,一系列设计的设计图,设计图中一些细节同样要做成小样,设计系列中的重点也要做成小样,一年要做4个这样的材料系列,外加每个系列中都要选择做一套成衣出来。其他课程比较灵活,基本都是为这四套材料系列服务的。设计课老师会根据你的设计给出意见。制板课上老师会帮你解决制作上的问题,电脑课需要把设计稿做出效果,比如加入材料等等,然后就是排板的问题。其他学校可能具体细节会有不同,但基本模式应该是一样的。

Q:学校专业课时如何安排?

A:学习比较自由,没有什么约束,时间也比较自由,但作业量很大。

Q:实践课时比较自由,对你来说,是否可以去实习或打工?

A:每个星期28个小时的课程,每周一、二、四、五早上9点开始到13点、14点到18点。如果有时间当然可以去打工,这个问题比较灵活,但作业量确实很大。

Q:是否有在公司实习的经历?实习时间有多长?通过什么方式找到的实习机会?

A:有的,曾在Sandrine Phillipe实习。Sandrine Phillipe是个设计师品牌。靠自己找到的实习,通过网络、打电话、发简历,跟在国内一样。实习时间由自己来定。三年级毕业要求至少一个半月的实习,所有问题都在于自己,愿意的话可以多实习一段时间。在法国,3个月以下的实习都没有工资。

Q:学校评判课业的标准是什么?

A:学校注重创造能力和个性,老师都是在专业领域中比较有成绩的专业人士,对优秀作品的评价范围比较广,没有一定的标准。另一方面,也要看老师的个人喜好倾向。

Q:四年级的课业内容是否有特别之处?

篇10

(3)专业赛事式实践教学。参加大赛是学生得到多方面锻炼的好机会。本专业团队教师十分重视服装设计大赛,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将每年的赛事特点和主题融入服装设计的课堂训练中。本专业学生参与的服装专业赛事,覆盖了时装设计,时尚买手,皮草设计,面料设计,时装画等多种形式的比赛,共获得110项专业奖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95项。如2012年8月进行的中国泳装时尚买手大赛,同学们经过专业培训后,通过店面陈列、实战销售、知识问答等环节的比赛,经过7天的激烈角逐,在27所全国院校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亚军。

(4)毕业秀场式实践教学。通过举办毕业作品会的形式,让学生从作品设计、服装制作、宣传拍摄、制作作品集、举办会宣传、模特选用培训,彩排至正式演出的所有环节均亲力亲为,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优化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建立精品课程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

在此基础上建设了服装设计学网络课程,完整地呈现了服装设计学的理论内容和实践特色,教学资源丰富,为服装专业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同时为了拓展教学空间,增强交流与互动,还建设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网站和吉大纺织服装微信公众平台,在公众平台中开通了专业快讯、课堂实录、教师有约、秀场直击、市场解析、服装技术与纺织科学等栏目,通过每天及时最新的专业资讯让学生掌握时尚前沿与专业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在线课堂讨论,让学生与教师及时互动,这些平台与课程网站共同支撑服装设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3优化师资结构,建立优秀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本课程团队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培养,3人赴加拿大,韩国,美国留学1年,2人次赴香港理工大学交流访问,经常性参加国内各项专业交流与学术交流。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开阔了眼界,扩大了交流范围。

篇11

一 在设计上吸取中外服装史的文化价值

中外服装史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其涉及范畴广阔,内容丰富,有文字记载的服装发展历程就有五千多年。中外服装史作为服装行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每个时期服装的特点和变化,蕴含着深厚的服饰文化价值,可以说是现代服装设计的源泉。通过深入了解中外服装史的相关文化,充分挖掘民族时展背景下服装设计的本质内涵,进而融合现代服装设计风格特色设计出的服装往往有着很强的震慑力。中外服装史为设计师们提供了很多成功的设计案例、经验,是服饰文化的精华所在,在实际的创作实践过程中有着很强的利用价值。如:2011年范冰冰穿的一身红色仙鹤服在服装设计界、影视界夺目而出,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赢得了网民的热议。其“仙鹤服”的设计融合了时尚,即:服装造型的时尚,同时也显现了文化性,即:仙鹤图案以及颜色的选择,仙鹤在我国文化理论范畴中有着吉祥、长寿、忠贞等象征,而红色也有吉祥的象征,这样时尚与文化相结合设计都离不开对中外服装史的吸取,可以说是以实践验证了中外服装史在现代设计创作中的运用。

二 在审美上借鉴中外服装史的艺术元素

服装作为载体,审美是其重要内容。文化与时尚的结合是现代服装设计理念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随着社会政治、时代经济发展的不断变化,其服装的审美也随之发生着的变化,中外服装史凝聚了各个时期典型的服装案例,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稳定、保守的政治环境下,服饰文化、创作受儒家的影响,追求的是互补、融合,注重服饰的外在美与内在品质相一致的气韵美和个性美。受道家影响的服饰追求的是自然,即:能够展示自然人格美的,在造型上注重的是简约、质朴、宽松。在西方其政治背景与中国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他们将自己当作是世界的主人,表现出的也是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对人自身力量、潜能的挖掘、释放,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顽强抵抗、私欲膨胀等等,进而西方的服饰在设计上、造型方面最求对个性的张扬,注重人体美的显现。现如今,经济全球化,服装行业也开始了国际性的发展,这样以来,现代的服装在审美上需要中和中外两种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从而,中外服装史也就成了设计师借鉴艺术元素的集中营,证实了中外服装史在创作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 在思维上运用中外服装史启迪创新

思维是一切行动的核心。当今社会无论是服装行业还是其他领域都追求创新。中外服装史是对过去那些在发展中有着突出意义、风格、作用的服装信息的整合,通过分析这些元素有助于研究得到启迪,从而产生创新思维。我们知道,服装是艺术和科技的融合产物,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而中外服装史正是将这些历史进程中产生的服装风格进行优化、收集,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注入:每个时期服装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背景等元素,设计师可以从中开阔思维,即:结合现代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结、揭示中外服装艺术发展的规律、内在的合理契机等,抓住中外传统服装史中的重要因素来开启未来服装发展趋势的思维,并将其融合在创新的服饰设计中。如:约翰·加里亚诺毕业设计作品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而他的设计创新思维灵感源自于法国革命及法国18世纪末年轻人的服装样式。人们对他的创作做过调查和访谈,总结得出,他之所以能够获取如此成就,其原因在于它对服饰历史书籍的钻研,更有媒体报道说:当其他设计师在街头寻找灵感时,加里亚诺却在史料中进行研究,总能创造出不俗的效果。由此可见,设计师的灵感、创新都不能够忽略对服饰历史的借鉴。

总之,中外服装史传承和体现了服饰的精华内容,是现代服饰创作实践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相关人员应深入了解、研究中外服装史并达到融会贯通,促使将其精华创新的运用到现代的服装创作中来,借以来丰富服装文化内容,增强现代服饰的文化、时尚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篇1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125-01

一、引言

自2003年以来,在教育部“积极支持,规范管理”下,全国本三类高等院校得到了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本三类高校共计300余所,在校生200余万人。随之而来的本二和本三、本三和专一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当前本三高校经过跨越式发展,已经由注重规模转向注重质量、注重特色、注重品牌,质量、特色、品牌是本三高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江南大学太湖学院作为全国独立学院协作会理事长单位,在本三实践教学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下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专业2008年开始实行的“3+1”实践教学模式做一点探讨。

二、“3+1”实践教学模式是服装人才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

1.服装大市场环境决定了服装专业教学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全国纺织看江苏,江苏纺织看无锡。”地处长三角服装产业带中心的无锡是中国重要的纺织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无锡现有纺织服装企业1000余家,红豆、海澜之家等服装品牌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十大名牌和销售50强前茅。服装产业已成为无锡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无锡市委、市政府对于无锡纺织服装产业下一步发展规划已有了明确定位:继续保持在中国纺织业的优势地位,把无锡逐步建成全国新型面料和高档服装的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展示推广中心、批发集散中心和信息中心。为了顺应无锡服装产业的定位,促进服装专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把培养具有现代服装创意设计基本理念,具有较强服装创意制作技能和营销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专业发展的定位与方向。

2.服装人才市场需求决定了服装专业“3+1”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据中国服装人才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服装招聘专业岗位依次为服装设计、销售业务、技术人才、经营管理、工业工厂类服装人才占职位总数的74.43%。招聘主要集中在首席设计师、设计总监、女装,男装设计师、设计助理、制版师、样板师、质检、外贸人员、跟单员、销售主管、区域经理、导购店长、营销总监、市场总监、市场督导、市场拓展、生产厂长、车间主任、采购主管、QC等岗位。求职集中的城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杭州、东莞、苏州、泉州、宁波、南京、金华、无锡、温州。以上省市地区所占人才意向工作地点68%以上。招聘职位所需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专科以下占68.9%、本科占29.2%,本科以上占1.9%。应用型、创新型服装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专业开展了“3+1”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就是让学生通过三年的在校专业学习,一年的校外企业实习,成为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

结合长三角地区服装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本三学生实际能力,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以成材为目标”的原则,我们对服装专业教学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调整,可以总结为:“三个职业方向,四个基本能力。”

“三个职业方向”是指,在大二上学期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就业规划。有意识引导学生着重在服装设计、营销展示、制版工艺这三个市场需求最大的职业方向发展。这三个职业方向又具体细分为女装、童装和职业装行业。为了保证学生能围绕这三个就业方向更深入学习,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意相应教学内容的偏重,增设了相关专业课程;在大三下学期专门开设与三个方向相关的前沿研究、专题设计课程;四年级的毕业设计课题也主要围绕这三个职业方向进行。

“四个基本能力”是指,每个服装专业学生不论今后选择什么职位方向发展,必须具备计算机绘图能力、服装整体形象设计能力、服装制版制作能力和服装营销展示能力等四个能力。为了配合学生四个能力的培养,在大二上学期开始进行服装制版师、服装跟单师、色彩搭配师、服装设计师考证培训;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的改革

围绕着“三个职业方向,四个基本能力”教学培养方案的实施,同时根据目前国内特别是无锡及周边地区服装市场急需服装工艺和营销管理人才的现状,以及周边同类本科服装院校课程设置情况,我们对课程进行精简和重组,增加如服装视觉营销类(服装展示设计、服装零售学)、服装外贸跟单类(纺织品进出口、服饰英语)课程,增加服装制版、服装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校内实践课程的比重,减少了服装设计课程比重;增加了色彩写生、流行趋势考察、民族艺术考察和企业实习等校外实践课程,实践类课程比重已占整个课程比重的38%左右。

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保证学校“3+1”实践教学模式顺利进行的关键。除了充分利用校内工厂化实训基地资源和聘请企业有丰富经验技师担任专业课外聘教师外,经过我们多方努力,现在已和红豆集团、真维斯集团、无锡哥帝服饰有限公司、南致服饰上海有限公司、无锡大华制衣有限公司等近十家企业进行了接触,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使多数学生都能走出校门,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企业实践工作,将毕业设计课题研究与企业产品开发结合起来。

五、教学方法的改革

服装专业教学实行主线式教学,根据从服装市场调研、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制作到服装展示营销的完整流程,安排专业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注意到各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作业的系统性和上下承接性,学生每学完一阶段专业知识,就会通过较大型实践活动或展览来检验其实践动手能力。

服装教学注重实践操作,教学方法以多媒体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操作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约为1:2,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我们在教学中还注重学生市场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像服装设计课、服装营销课都增加了市场调研环节。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市场来检验自己的设计成果。

各专业课的社会实践活动贯穿于四学年之中,主要是由各专业老师在内容上尽可能围绕着专业课程组织和实施,以参观访问和社会调查的形式展开,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搞好社会实践活动。近几年来我们不仅组织了多次毕业生毕业作品汇报演出、服装立体裁剪作品展、个人形象设计培训讲座等,参与了每年的校迎新晚会走秀节目、各类社团活动等。还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服装比赛,让学生在实践的环境中巩固专业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增长实践才干。

六、总结

虽然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开设时间只有短短5年,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从在校生获得的各种荣誉奖项、2届毕业生的100%就业率和每年服装设计专业火爆的招生人数来看,“3+1”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笔者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校软硬件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3+1”实践教学模式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国服装人才网

篇13

一.我国服装行业与中职服装教育的现状

培养适应服装行业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服装专业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服装专业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目前,我国服装业已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各类成衣产品生产齐全,种类繁多,成衣的生产制造水平,已接近了国际的先进标准。但品牌缺乏国际认知度,产品的竞争力较弱,品牌的附加值极低。产品缺乏必要的企划方案及连贯的品牌定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加入世贸后,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我国服装的出口量也会逐渐增大,有利于贸易与品牌经营为一体的企业形成和发展。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高科技的生产设备,先进的工艺技术及营销手段的进入与渗透,必将使我国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向多元化、岗位化发展;以此推动服装业在企划、设计、工艺、管理、营销等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中等服装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从过去教学只为某一个生产环节(比如流水作业的车工、熨烫工等)和岗位服务,变成为两个以上职业岗位群服务,使学生由过去的一专一能,变成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服务面向,提高社会声望和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就过去的专业教学体系而言,课程涉及的专业知识范围较广、较深,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岗位需求。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及对岗位工作范围的认识与理解,大多中职学校没有形成真正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教学的形式陈旧,专业教材的内容老化,缺乏对现行行业岗位实践的理论总结和发展方向的研究,加之专业教师师资缺乏,并且师资队伍中,很少有长期参与服装企业岗位调研的教师,所以在有数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也只能是照本宣科,更谈不上以产、学、研的专业教育方向,来满足今天的服装行业中各种技能性、创造性的岗位。

二.服装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及实施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服装专业在培养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上,应坚持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在服装设计专业课的教学中,应坚持创意设计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坚持校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服装企业的人员结构和人才需求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服装设计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现代服装设计师起码应具备较高的审美素质和良好的服装造型能力,了解服装材料的理化性能及外观风格,有一定流行预测能力,对服装文化内涵有深刻的体验。根据我国服装业的发展需求和服装设计专业发展方向,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熟悉国内服装市场、具备创新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将艺术与技术有机融合的现代服装设计人才。

(二)增强专业课教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中职服装学生的就业岗位大多是生产第一线的服装生产技术岗位,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与技能去解决服装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服装专业的教学要求,一是增强感悟能力,以服装专业课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建设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结构体系,完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相关课程与教学环节;二是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即创新能力;三是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锻炼对事物的掌控能力,努力使基础课教学适应专业课的需要。

(三)强调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渐进性服装学科综合知识的体系,应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在具体应用中,拘泥于课堂常规教学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专业必修课在社会实践中完成,建立教学实践合作基地,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采用顶岗实习方式,让学生“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一条龙的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设计,在设计中完成结构制图,在结构制图的基础上完成裁剪、工艺制作和整理,进而完成作品。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制定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明确教学岗位职责。制定各种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激励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从严治教。其次,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不仅应具有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育人的质量,必须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要依据服装市场的变化来制定,积极将服装生产一线反馈的信息及时融入教学环节中。调整、缩减一些较深、较难的理论和技能课程,使学生能充分地掌握专业岗位有关的技能知识,并加深学生对专业岗位深层次的理解及表达能力。在进行服装专业岗位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形式的创新,在于如何选择、实施实践环节,提高专业岗位的动手能力。通过专业基础、专业考证、毕业设计、专业顶岗实习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