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素描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素描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素描教学论文

篇1

素描的绘画表现材料较为单一,除却素描纸、铅笔、炭精条、木炭条、色粉之外,应该积极开发学生对于新材料的运用与掌握,从综合材料中寻找兴趣点与趣味性,不只是单一材料的运用。新型材料的介入为素描的表现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当灰黄色牛皮纸、高丽纸、灰色卡纸等有色纸代替了纯白色的素描纸时,素描的绘画方式也将会做出适度的调整,由原来的画暗面变为反提亮面的方法,破除了以往认识的局限与死板。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纸张做底,塑造出肌理效果,为后期的画面做铺垫,丰富画面的层次与作画语音。材料在探索之时,往往是一种新视角的转换,学生会感到绘画中蕴含的无限创造性与趣味性,会更加执着于对素描的认知从而开拓出对绘画的具体表达。运用报纸、宣纸、碎布等的拼贴也可以开发出素描新的表现语汇,为丰富的画面效果实现做了先行实验。

篇2

(一)教师要坚持严格的治学态度。素描是一种艺术,然而素描却包含着艺用人体解剖学、艺用透视学等不可缺少的内容,既要应用形象思维又要应用逻辑思维。这就决定了素描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艰巨性和严肃性,因而教师必须坚持严格的治学态度。同时,素描是基础课,也是学生进校的第一门功课,学生中形形的错误认识和不当习惯,自然会在素描课中首先暴露出来。它们不仅给基础训练带来巨大的障碍,也会影响今后的自身发展,因此,在训练中的严格把关十分必要。教师只有端正教学心态,严谨教学,对学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学生才会不断获得进步。另外,素描基础训练中存在大量的技术性问题,它要求学生在训练中除激情外,还需要理智、冷静的分析与综合,必须养成严格的学风。

(二)在教学中强化整体上的联系。所谓整体上的联系,就是在素描教学的全过程中,都注意艺术直觉与基本技法的统一。一般而言,艺术直觉统率着对艺术规律与造型手段的认识。出于这个目的,素描作业从一开始就应该和速写训练同步进行,这样穿插安排,较易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养成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习惯,有助于加强艺术感受和艺术表现的能力。

(三)在教学中加强结构训练。结构是一切造型形式因素的基础,是点、线、面、体、空间、色调等因素的组合变化的依据。作为以线为主要手段的结构素描是以研究结构为中心的;以色调为主要手段的明暗素描也同样强调对结构的正确表达。由此一来,树立牢固的结构概念,训练捕捉结构的能力,是素描基础训练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加强结构的训练。为了加强对结构的理解和掌握,在基础训练中应该多以中短期作业方式作画,多画结构素描,多作临摹、默写及创作性练习,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四)将不同的素描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在素描基础训练与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素描形式的结合,这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他们的素描表现力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注意发挥不同形式素描的特点来逐个完成不同类型的课题,也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五)将平面造型与立体造型结合在一起。素描是一种平面造型的绘画艺术。将形态变幻的具有三维空间的自然对象固定于静态的二维空间的画面上,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是艰难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学生固定一视点进行作画,又往往最易忽视对对象的空间结构的认识,出现只记录表面的现象。美术创作为了增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概念,帮助他们加深对形象的结构、空间、体积、块面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运用雕塑、立体模型来做示范,并安排适当的泥塑练习。通过捏制泥塑训练学生,促使他们熟悉、概括、简化对象,从而更直观、更具体、更明确地理解和掌握造型规律,画出令人满意的素描。

篇3

1.注重对学生思考分析与观察能力的训练在高幼素描课堂教学当中,要注意对学生思考分析能力的训练,因为学生大多十五六岁,思想意识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在造型艺术方面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事物结构思考分析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使其在各种类型的素描绘画中都能准确地定位与把握所画的作品,对事物形成清晰的形态结构认识,这有助于迅速提高学生的素描绘画水平。在进行分析思考的同时,素描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艺术的基本功,是学习美术必须具备的功底,这种观察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物体从结构形态到神情内涵的整体把握,使学生的造型能力由刚开始的形似到后来的神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知识拓展,诸如结构的特性掌握、透视关系的学习等,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之后,势必会增强素描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使学生收获更多。如,在让学生对水杯进行素描绘画时,先让学生不要急于动笔,而是对水杯进行全方位的细致观察,从锥体、柱体等不同的几何结构形态中思考分析其空间关系、比例关系与动态关系,进而精准地把握绘画对象。

2.结合学生实际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与计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在安排素描课堂教学内容与计划时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以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为基础,对素描课程的讲解要循序渐进、层次清楚,有计划、有安排,这样才不至于在实际的教学中随性发挥,毫无章法。通过对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训练,做到有效的监督与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帮助其改正错误。如,教师可以在课堂素描教学中有计划地布置两套作业,一项为长期作业,一项为短期课堂作业。长期作业的目的是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理解、思考与训练;而短期作业大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有利于训练学生快速观察、想象、记忆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意愿、心理状况等因素执行教学计划,详细了解其学习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落实素描教学的目标。

3.增强学生审美能力,完善评价机制美术教育本身就包含着审美能力的培养,素描绘画的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绘画的知识和技巧,还要帮助其提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素描课堂中可以多为学生布置一些不同风格特点的题目,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绘画经验,之后再向学生展示名家的作品,将其与学生自己的作品进行比较,通过指导与讲解,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理论,从而完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另外,在素描课堂中还要引入完善的评价机制,任何学生在取得成绩时都希望得到表扬与鼓励,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恰当与否至关重要。对于表现好、成绩突出的学生,教师不能吝惜表扬的话语,要适时给予鼓励,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对于那些表现突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其加大要求,增加作业难度,让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潜力,在其取得更大的成绩时,要相应地给予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以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忽略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指正与评价,以免其疏忽大意,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对于学生素描作品的明暗处理不准确、线条表现形式不合理、构思创意缺乏等问题要及时地纠正与指导,并做好点评,让学生真正明白自身的问题与不足,尽快解决并改正,从而提高其素描水平。

4.情感意识与价值观念的把握在高幼素描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巨大的。美术学科肩负着塑造与提高学生高尚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念的责任,而素描能力又是提升美术能力的前提,因而对教学目标的深层次挖掘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提出了要在教学中很好地传递、教授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其情感意识,其对于进一步提高素描课堂教学实用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更换教学环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自由设定作品题目,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界美丽的景色并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通过观察、想象,大胆创作,将个人情感因素寄托在素描作品当中,使作品更加鲜活生动,富有活力。

篇4

素描层次是素描表现的要素,而这种层次必须要在“比较、比较、再比较”的观察方法下才能得以实现。一幅素描有整体的黑、白、灰关系,也有每个物体的黑、白、灰关系,整体的黑在哪里,多层次的灰在哪里,不同的白又在哪里,画者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物体之间谁是最黑的,谁是最白的,中间层次的物体又有哪些,这些都要相互比较才看的出来。而每个物体自身的黑白灰在整个画面中又处于哪个层次,也是要通过比较才能分析出来的。而我们的同学往往只注重一个物体的黑白灰,看中一个物体的明暗关系,并不注意这个物体的层次在整幅画面中关系,是比谁深,还是比谁浅,缺乏比较,因而画出来的物体之间层次差不多,层次的表现不到位,故画面的整体关系就很差。我常常给学生灌输:素描的层次好比数学的数字,炭黑比喻成10,最白的比喻成1,10到1之间有若干个数字,如果每个数字对应一个层次,那最黑到最白之间就有若干个层次,物体之间相互比较一下,你画的物体在画面中处于一个什么层次,就给它标上对应的数字,这样,分析好了物体之间的层次,物体的素描层次就一目了然,自然也就能把握好层次,表现素描层次也就轻松了,到位了。

篇5

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美术史课程,提高审美能力

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可以让学生进行临摹。当然这个临摹不是简单意义的临摹,需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自身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选择临摹的范本,并在教师进行充分的分析讲解之后学生在对作品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和学习作品内涵的基础上临摹,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学会一些东西。在基础素描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在课堂上辅助美术史课程,有利于艺术熏陶,这也是工理班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美术史这门课程的讲述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在多媒体中欣赏各流派画作,让学生自己主动从多媒体展示的世界名作中找到所需学习的知识,把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分析,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探讨各艺术流派画作的特点,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在学生自身的群体中,获得比教师传授更多的方法,同时学生会有更多的体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去学习探索,这样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素描教学在让初学绘画的工理班学生中产生亲和力,积极参与,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实际技能操作,强化动手能力

篇6

2.通过指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多试验各种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素描表现技法。

画作是反映作者作画时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和艺术认识的窗口,从画中能够发现绘画者综合表现力的提高过程。紧扣这些过程的每个环节指导绘画,是学生艺术水平提升的关键。在学生素描课程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画画过程中,调子越来越多,观察和思考越来越少。学生不自觉地陷入用已有的思维方法和经验完成画面,不考虑每一张画的独特因素,根据学过的素描理论和经验表现描绘对象,并麻木地进行完成画面的反复操作。这种为了完成画面而完成画面的根结在哪里呢?其根本原因就是在画画之初就没有对描绘对象进行整体的认识、分析与把握,只是凭经验、机械地臆造或复制表现对象。对此问题,教师不能采用简单指出不当、直接指示学生修改画面的方法,而应让机械描绘的工作暂停,再次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描绘对象,再述自己的绘画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表现手法,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带动学生自省达到教学目的。当发现学生的型不准或者光影与实际不符时,不是直接指出,而是和学生谈谈作画前观察时怎么想、怎么看和计划怎么画,想通过画面表现什么,而现在画面上有什么,与预期效果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回顾作画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环节。针对画面问题出现的原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思考方法。

3.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拓展学生思路,利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发展学生艺术探索能力,拓展设计思路。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用素描因素分析法进行教学。首先,针对学生在素描训练之初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形体、结构、透视、构图等,教师必须先将基本概念逐一梳理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认识到各种因素的主次地位,理解因素间不可割裂的紧密关系。第二阶段:空间换位、多次组合教学法。这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拔高与提炼,也是建立学生设计思维的主要阶段。通过一些设计手段改变物象的基本性状,如打破物体的正常摆放规律、重新设计物象色彩、切割现有物体、改变物体造型、突破物体空间规律做悬空或失重动态等,使学生对物象做全方位的再观察、再剖析,再次获取直观感受,拓展视野空间和思维空间。空间换位、多次组合教学法的素描教学中,我们采用随意布置的石膏几何模型和随机堆放的水果静物,让学生自由选择座位,在想象中对眼前的静物等进行重新移位组合,运用学过的构图的形式规律,利用现有的物象,自己设计构图、形体、光线、明暗等因素,在画面上表达出通过设计而体现出的艺术情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考能力。学生根据思考和草图中形成的有自我设计意识参与的意象,运用具体的、传统的方法进行表现。学生在这种具有设计思维的练习中更好地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的同时,让设计思维参与到绘画中,进而为日后的设计学习奠定基础。

4.利用多种评价方法,巩固学生学习成就感,锻炼学生阐述和表达作品思想的能力,学会虚心与探讨,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思考。

篇7

第三,注重速写、默写、临摹和想象相结合的教学。在素描学习中,除了进行写生训练外,适当地进行一些作品临摹,也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未接受过素描训练的初学者来说,临摹学习尤其重要。通过临摹,可以使初学者增加对素描绘画的感性认识,也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绘画方法;对于素描基础较好的学生,适当地、有针对性地临摹一些优秀素描作品,也能吸取到他人的经验和表现技巧,解决自己绘画中遇到的问题。速写也是素描训练中一大特点,带领学生长时期画大量的速写,并且尝试学习吸取不同速写风格的特点,在速写中找到属于学生自己的绘画语言,积累丰富的形象素材。默写和速写有密切的联系,凭记忆作画,可以提高学生对形象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因此,在素描教学中采用速写、默写、临摹和想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我们教学素描造型的根本。把这几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信学生的进步一定会非常迅速。

篇8

决定着物体本身的空间关系,明暗关系对比强的形体,其空间关系就比较强,在整个画面中的位置也就靠前;而明暗关系对比弱的形体,其空间关系比较弱,在整个画面中的位置也就靠后。理解了这一原理后,学生绘画时便能更好地处理空间美感,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形式关系更加明确,整个画面更加具有真实美。在进行明暗对比练习时,教师先要让学生理解对比的巨大作用。所谓明暗对比,就是明与暗的对比,对比越强烈,在整个画面中的地位就越突出,相反就不会被人轻易发现。在学生理解这一原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一原理。首先,在塑造形体与背景的关系时,如果物体本身是暗部,为了让其更好地融合在背景中,可以将背景调子上得与暗部调子基本一致,这样就可使物体很好地融入背景;而对于亮部,如果想要突出它,就可以将背景调子上得深一些,从而将亮部更好地表现出来。其次,在处理物体结构转折时,如在进行明暗交界线的处理时,转折最明显的地方与周围的明暗对比应处理得较强一些,这样才能表现出其转折的坚决性;而转折较为柔和的地方可以尽量与周围的明暗对比处理得较为柔和一些,甚至获得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它是明暗交界线的效果,这样整个形体的处理才更加真实。当学生对整个素描的明暗关系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后,学生对事物之间的空间美感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看待事物时,学生就能利用明暗对比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发现事物的美。

篇9

(2)急功近利,失落实验精神

学院素描教学思维的僵化和停滞在当下高校教育整体的环境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由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高校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管控强度,教育系统加速行政化;与此同时,运行于政府和企业的一整套工作方法、模式也在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得到了彻底的贯彻。行政考核、职称评选与教学成果的绩效评估一概进入量化的序列,“发展是硬道理”在这里就体现为“教师出成果,学生出成绩”,而且这样的评估通常不须依赖时间和现实的验证,只在系统内部通过考核、打分等简单的量化手段来完成,所以,影响评估结果之优劣的重要指标不再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真实的现场来验证的品质因素,而是眼前的数量和表面的效果。于是,没有人再把成本投入到暂时没有效益的行动中,不再有真正的实验和耗时的研究,眼前的利益遮挡了教师学术和事业的地平线,也把学生的心态调动到对分数和排名的期待中来。这些状况反映到具体的学院素描教学上,就是素描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学生也没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动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确保得到认可的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沿袭现有的素描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把包含有不确定因素的各种尝试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急功近利加剧了困境,还把一种虚假的繁荣展现出来,使学院素描教学不仅远离了传统的质朴和纯粹,也远离了当代艺术现实的多元化需求,在体制化的冗繁、重复中持续消耗下去。

2当代学院素描教学的体系重构要走出素描教学的僵化体系

我们应重新探求素描的本义,去伪存真,以此关照素描曾有过的传统以及这些传统的延续。素描作为一种最直接的、最单纯和朴素的绘画形式,其历史远非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最早可能诞生于人类文明的发端期,形迹遍布几乎每个地域,从这样广义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素描从“造型基础”这样僵化的概念中解放出来,给予它足够的独立性———素描本身就是自足的表达形式,不必从属于其他的绘画形式,素描自有目的。视野一旦打开,我们会发现除西方“写实”绘画传统以外的各种素描遗产以及它的各种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滋生,绝不单是“写实”可以概括的。在此基础上,重新来看狭义的素描所意指的素描传统和涵盖的范围,我们会更清晰地看到一个包容广泛、复杂多变的素描史和资源库,并可以根据地域影响和风格传承梳理出不同的谱系,在不同的谱系中,那些曾经被重视或忽视的画家会给我们带来关于素描传统、语言、风格的新认知。比如,我们可以考察“明暗”作为素描的一个表达因素是怎样发端、发展和成熟起来,“明暗”成功地融入素描语言存在怎样的线索,哪些画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影响。或者,考察线条在不同素描体系中形成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质,又是怎样契合于特定的文化和绘画传统的,如此等等。全面的、互为参照的视野会让关于素描传统的笼统认识得以细化、澄清、分门别类,可资利用的资源因此大大扩充,也使素描教学体系的重构和推施具备了理性展开的基础。

(1)打破关于传统的认知局限

可以帮助我们对现行体系展开有针对性的反思,正视在现有教学内容、目标和基本要求上的僵硬、荒谬的规定及其给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造成的束缚。丰富的素描历史认知可以破除教条主义,促成在教学中对传统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在具体操作中,意味着有足够的胆识否弃数十年流行的造型、表现方法,直接溯源欧洲素描传统,把那些形成巨大成就的主要形式、风格及代表画家作品作为参照和经典范例,对围绕形体、比例、透视、空间和线条、明暗、媒材等造型规则和手段展开的素描训练持更加包容、开化的态度,兼顾造型(再现技术)和修辞(表现语言)的训练,鼓励学生的大胆探索和个性化追求,在师生的交流、碰撞中逐渐摸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训练方式。涉及每一位任课教师,则可以凭借各人的习画禀赋和路径差别,扩大对素描大、小传统的吸纳和演练,加深对素描法则和语言方式不同倾向性的深刻理解,于其中寻找素描教学的新视域及替代方案,有计划地更新课程内容,促进课堂之间的差异化教学与课堂内部的因材施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对绘画不同传统的体认,探索素描课堂教学与工作室制的结合,既能给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选项,也利于巩固和发展富于特色的素描教学方式、方法。

篇10

审美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艺术认识,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艺术的魅力和艺术的价值,在艺术之路上不断完善、提升,改善自身艺术学习成效。教师要在素描教学中贯穿审美,从临摹、写生、简笔画等内容中提升对艺术的感知,确保高职院校学生能够具有独特的审美标准,形成与自身职业相符合的审美观念。审美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1)进行审美教育:在课堂中进行艺术鉴赏,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艺术品进行品析,学生自由交流,从自身审美中分析艺术品价值,在交流中深化、提升;(2)进行审美训练:审美训练要依照职业需求,从职业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出发,要包括高职对接职业中的艺术美分析、艺术美展现等着手,确保学生符合岗位标准,顺利就业。

三、美术馆的利用

高职院校素描教学不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描技术,培养学生艺术技能,更是为了让学生与职业接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艺术,将艺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因此,教师要将教学与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艺术品中感知各项艺术价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免费开放的美术馆,让学生能够全方面、全层次欣赏各种风格的艺术作品,让学生能够在美术馆中认识素描艺术,陶冶情操,提升对素描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原创作品,与作品“面对面”,让学生在素描艺术的海洋中徜徉,在艺术家作品的感染下主动参与到高职素描教学过程中。

篇11

初中生的美术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而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关键是对观察能力的培养。因此,观察生活是提高美术能力的最有用的措施。例如,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欣赏一幅画,规定观察的时间为一分钟,观察过后让学生们用语言描述画面,随后再尝试着将看到的画面画出来。坚持每周进行三次训练。然而,对于锻炼提高观察力习惯的培养仅限于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们有责任提醒学生对生活中美的事物处处留心,细心观察,从而培养成习惯。久而久之,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三、严格要求学生的创新训练,培养创造力和毅力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各种类型的创造力拓展过程,让学生们主动去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习惯不是一朝半夕就能够养成的,而是需要学生们有毅力地坚持训练,逐步培养而成。教师需要安排学生们进行定期的美术绘画训练、思维拓展训练,采取适当的方法,严格要求学生们按照周期坚持练习,不得半途而废。教师可以制定一些奖励规则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动力。美术教学对趋异性思维的要求特别高,同时着重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性格保护,着重培养学生能够对事物细心观察、并且通过绘画呈现出审美和创造的能力。

篇12

对于初学画画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认为素描较难学,尤其是在临摹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容易犯概念化的错误,在作业中时常忽视对精神特质及整体因素的学习和统一处理。针对这些问题,应开展具有针对性地素描教学,加强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长处来启发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强调每个学生的素作品需保持自己的风格,注重素描的简练与单纯,简练与单纯的素描是统领画面的核心。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灵感与个性,让学生明白艺术性的创造才能打造出优秀的作品,在传统的素描训练中,其比较注重于强调素描对绘画的显性作用,而学生只需要进行自然中形态与空间的客观性分析,这种客观对象的规范制约,导致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挥受到限制。因此,在未来的素描教学中,更注重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在未来的设计开发,其社会实践活动是创造性的,因此,注重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3素描教学中的素描“转型期”

对于西方传统的写实方法,由于我国的素描主要从外国输入,在近50年代以来,素描逐渐风气渐盛。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素描教学必须摒弃过去传统僵硬、死板的画法,应注重素描画法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将素描由自然被动的记录转化成一种艺术创造,只有苦练素描基本功能,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才能有所发展。分析现代素描,随着当代艺术教学工作者的勇于探索,当代的素描注重个性情感的表达及素描概念的深化延续,其表现的内容主要包括艺术家在自我感受和自我修养发展中所形成的个性,这无异于促进了写实素描的发展。因此,写实素描中所具有的抽象艺术的简练性和直接性图像效果是我国现代素描教学中体现的一个趋势。总的来说,无论是传统的写实素描还是现代的抽象素描,其都涉及艺术家对自然和生命的态度问题,其共同点都是引导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探索一条传统与现代贯通的发展道路,在传统的素描上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开拓新的创造之路。

篇13

教师应该要让学生学会掌握基础结构造型的原理,走出模仿物象的误区,理性地认识事物。在观察世间万物时,可以忽略光线在物象上所产生的明暗投影,抓住物体的形态基础结构和形态特征,找到物体的框架后就很容易找出物体的基础结构。对物象的上下左右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看得见的地方要分析,看不见的地方也要分析,将眼光停在多个角度观察。通过由里及表的分析和观察,通过观察到物象的外在形体特征而观察物象的内在基础结构和特征。

3.训练学生的基础结构素描

物象的基础结构与形态是紧密相连的,是对空间各种形态的客观反映,基础结构素描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世间万物各种形态进行科学的分析,从中掌握事物基础结构形态的原理。普通人一般首先看到物象的表面特征,然而画家慧眼识珠,首先看到的是物象的本质基础结构和特征。所以,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基础结构素描的基础训练,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物象的基础结构和特征,教师可以用循序渐进、从少到多的方法来训练。

3.1日常物品的训练

通过对日常的生活用品进行描绘训练,包括:器皿、衣服、工艺品、雕塑等。实行训练时注意,此阶段追求从总体来表现形体,相应繁琐的部位和精密的部位可以省略,模糊不清的位置、极端的位置可以省略;在描绘中,学生要对所描绘的物品的形态和构造有一定的认识,表现的风格和采用的线条要相对反应出物品的质感;用适当的条形变化突出画面的效果和立体感。

3.2自然现象的训练

自然现象具有形态的变化万千、颜色的多彩丰富和多种复杂的肌理效果。因为自然现象的形态复杂,没有之前两次训练的那么简单,难度加大,所以学生对自然现象描绘时很难入手。因此,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要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形体之间相互关联的重要性,不同物体组合的强化基础结构比例和表现空间的层次感的运用和掌握。此训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个性语言,对线条的粗细、高低、曲折不同的对比方式来体会线条带来的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