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研究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阅读教学存在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作者、学生、教师与编者等。阅读教学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阅读过程别重要。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文本的意义。
根据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色的套路分析课文,没有学生的阅读,没有学生将课具体化,课文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因而,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学生对课文的接受过程就是阅读的再创造过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这样,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
随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入人心,阅读教学的单一化已经被打破,文章意义解读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已不可逆转。人是个体的人,不同家庭经历、情趣的人,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独特理解,要从积极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从中寻找合理的内核;要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倡在多元的碰撞中获得更多。
阅读应该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的过程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应提倡多角度阅读,比较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多元解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发挥联想与想象,拓展思维空间。
二、重视学生主体性的阅读,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直接阅读。
教师对语文篇章的分析和讲解,绝不能取代学生主体性的接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文章解读理论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去理解文本信息的丰富内涵。教师的语文水准无法代替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教师对特定课文的解读和理解,展示的仅仅是一个世界,一个十分有限的天地;而一个班级同学对课文的理解,是色彩各异的世界,而且每一年都会得到更新和发展。
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瓜,如对文本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应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三、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
篇2
高考语文复习,究竟采用怎样的模式才最为有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校高三语文备课小组结合本地实际,经过多年实践和摸索,发现目前流行的几种复习模式都各有所长,但总体而言,都是集中于高三阶段学习五、六册教材的同时安排整个高中内容的复习,甚至在第二学期留出不多的时间突击复习,这样就增加了复习备考的强度与难度,且容易与会考相冲突,对高考未必有利,鉴于此,我们采取了更为稳妥的复习模式,具体做法是:
第一轮边按正常进度学习教材,边穿插“考纲”列出的有关考点,然后依次进行第二轮专项训练和第三轮综合训练,最后回归课本,整理资料,查漏补缺。这种复习模式稳扎稳打又不显山露水,不会影响到正常授课秩序,纲目清楚,讲练结合。为此,我们在高二乃至高一时即让学生了解高考考点,尽早地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中学知识体系与网络,比如在起始年级先不急于讲授新课,而是先用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梳理巩固初中涉及到的语文知识,然后按正常进度完成一至六册教材,同时每两周挤出一节课穿插讲练高考考点。这里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要精选一本用于专项讲座与训练的教材,既要详尽具体又要系统全面,以便于学生自学。我们采用的教材是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的《3+2高考语文能力培养教程》,师生都觉得易于把握。二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激发兴趣,教给方法,让他们认识到高考备考重在平时的道理。三是要将专项讲座与训练的内容纳入单元检测之列,以保证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这种复习模式能够化整为零,多数考点都已经落实到平时教学中了,所以高三阶段的复习备考显得从容主动得多,复习效果也比较理想。
为什么采用这种复习模式比较有效呢?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强调了平时学习过程,突出了整体战的指导思想,同时它还符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能较好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语文知识丰富庞杂,很多内容很难一步到位,比如语音和文字,不少人总想毕其功于一役,但就是效果不佳。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应该是一种耐力长跑,仅仅寄希望于高三阶段的冲刺拚搏是不科学的。
从学生方面来说,高一新生刚刚完成中考,对中学语文知识已经具备了初步印象,但尚未达到体系化、系统化的程度。所以在初中基础上及时拓展和深化学习的内容,对语文能力的巩固提高将十分有利。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等人关于遗忘规律的实验表明,在大略记住和学会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某种技能,其效果更为明显,这就是著名的“过度学习”效应。可见及时指导学生复习梳理过去所学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可惜的是一些教师一边埋怨学生“不到高三不重视语文”,一边却又畏首畏尾,不到高三不肯转入到基础复习。有些教师虽然平时也在提醒学生要注意知识的复习梳理工作,但由于缺乏具体指导,或者措施不力,没有学习时间上的保证,因此学生要么无从下手,要么提不起兴趣,效果不佳也就不足为怪了。语文学习离不了感受领悟和积累运用,这种复习模式恰好体现了这种学习规律,为避免高三阶段的“题海战术”奠定了基矗其次,这种复习模式还可缓解会考与高考之间的冲突,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其它复习模式之所以缺乏从容感,主要是因为过去积压的内容太多,而在高三一年之内既要学完五、六册教材,又要复习完“考纲”所规定的内容,当然只能浅尝辄止,疲于应付了。采用上述复习模式,既不会为会考和高考备考而手忙脚乱,又可充分保证专项复习和综合训练的时间。
魏书生老师曾把每周五的语文课定为“文学欣赏”时间,对开拓学生视野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所述复习模式正是受此启发而提出的。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少学校已经将每节课的时间调整为40分钟,上午5节,下午3节,高一高二的周授课时数是5节课,两周挤出一节课来讲练高考考点不会影响课文教学。
篇3
看不到古今差异,也会直接把词义弄错,特别是古今同形词。1991年“三南”的试题中有一句:“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这里的“或”易误为“或、然”之“或”,“连”易误为“连接”之“连”,而“稍”更易误为“稍稍、稍微”之“稍”。这是读文言文最易陷入的误区。除了知识的问题之外,“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辞海》的编者们该是很博学的了,但也难免犯这样的错误。比如“睡”这个词,《辞海》举《史记·商君列传》中“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一句为例,解释为“睡觉”。这也是一个以今例古的例子。说“睡觉”,在秦汉时一般用“寝”;“睡”则是“打瞌睡”的意思。
缺乏历史观念,对文中有特殊意味的地方就可能视而不见,或者理解错误。典型的例子有《鸿门宴》中对坐次的记述。没有历史观念的人可能一带而过,甚至会怪讶司马迁太罗唆。但以历史的眼光看,这些记述决不是多余的,而是具体地表现出项羽的骄横和政治上的幼稚,也可以看出刘邦的隐忍之功。1992年的文言试题中说陈寿“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这一句话,如果不从封建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看,恐怕就不大好理解。1994年讲何子平的孝道,1995年讲郑善果之母的训子之道,都涉及到古人的观念问题,都需要一点“历史的眼光”。
古今词义有很大差异,忽略这一点就会犯错误;但现代汉语毕竟是从古汉语发展而来,不善于利用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也是愚蠢的。古汉语一个单音词的几种意义,往往分别包含在由它组成的现代汉语的几个双音词中。如“书——书信、书写、书籍”,“疏——稀疏、疏远、疏通、奏疏、注疏”,等等。我们就可以运用这种联系来推断文言词义。比如《桃花源记》中有一句说:“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要解释其中的“规”字,就可以先联想含“规”的词语:规矩、规则、规劝、规划……然后分别“代入”“规”的位置,“规划”一词可以讲通,这就是正解。另外,有不少文言词义保留在成语之中,而成语又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一种古今联系,也可以而且应该利用。如“负”字,它的一些意义可见于下列成语:负(以背载物)荆请罪、负(倚、恃)隅顽抗、忘恩负(背弃、违背)义、素负(享有)盛名、负(亏欠)债累累,等等。用已经掌握的成语与文中的词语相比照,可以更快地找到解词的根据。我们试用这种方法来解1995年高考的第12题。这个题共考查4个实词。“A、若行事不允,或妄chēn@①怒。允:公平。”现代汉语中有“允当、公允、平允”诸词,都可分别“代入”,可见把“允”讲成“公平”是可以的。“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恪:谨慎而恭敬。”现在常用的有“恪守、恪遵”,都是偏正结构的合成词,可以提供一点解“恪”的根据;如果知道“恪慎”一词,那就更好,可以断定把“恪”解为“谨慎而恭敬”是可以的。“C
、吾亦望汝副其此心。副:符合。”如果想到“名副其实、名不副实”这两个成语,肯定有助于判断“副:符合”是正确的。“D、岂汝身致之邪?致:导致。”含有“致”的双音词很多,如“精致、景致、引致、招致”等。名词、形容词显然无法“代入”;就动词看,代入“导致”一词也是不通的。“导致”是“引起”的意思,而且一般指引起坏的结果。代入“招致”、“致使”等动词也不通。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致”在此处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大概没有保留下来。实际上“致”在这里应该解做“求得”、“得到”。四个词有三个可以利用古今词义的联系进行思考,说明这种联系的普遍性。
“历史观念”作为一种观念,它的形成需要以知识为基础,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体会、强化。这是复习、应考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二、掌握系统的知识
1.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这主要是指古汉语常用而现代汉语不用(或不单用)和古今都用但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前者如“恪”,后者如“致”。数量以多少为宜?人教社版高中语文教材列出360个,似乎还少了一点,笔者以为不能少于500个。当然,这个词目的确定是很费斟酌的。可以参考商务印书馆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饶杰腾主编、北京师院出版的《中学文言常用词词典》。
2.了解文言实词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单音性——单音词占大多数,双音词主要是联绵词、叠音词、象声词、偏义复词以及外来词,为数不多;多义性——这和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原则上是一样的,但现代汉语用几个不同的词来表达的意义,在古汉语中可以用一个词;近义性——在现代汉语中有些不太区分的概念,古汉语中可能区分得很细,形成一系列近义词,如关于“看”的动词有20多个,关于“马”的名词也在20个以上;活用性——可以按照习惯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用做其他词类,名词可用做副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又可用做名词,又有“使动”、“意动”等特殊的动宾处置关系;通假性——用语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在今天看来类似于写错别字,但在古人是一种习惯。了解这些特点,认识这些规律,是读懂文言文的重要条件。
3.了解常用虚词的用法。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四篇知识短文专讲文言虚词,共列32个,这是应掌握的。虚词数量相对要少,但用法复杂,一要分清各自的特点和细微区别,二要记住其本意义和主要用法,三要清理虚词的类别和各自的系统。
4.掌握常见的习惯说法。习惯说法是相对稳定语句格式,掌握这些格式对阅读文言文是很必要的,如“不亦……乎”,“若(奈、如)……何”,“何……之有”,“唯……是……”,“何(奚)……为”,“以……为……”,“何……之……”,等。还有常用的短语,如:不啻,无虑,得无,而已,尔来,非徒,且夫,是故,是以,何其,有间,无乃,岂特,殊不,庶几,有以,无庸,自非,等等。这要靠平时积累,也要靠复习时加以系统总结。
篇4
“课本之外,学生更需要些什么”,这一直是我们课题组教师思索的焦点。通过对学生个案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家庭及周边环境、影视等媒体影响,如今的小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了解和关注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而现有教材的时间滞后和空间狭窄,与学生个体成长需求形成鲜明反差,除了“听、说、读、写”之外,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面开阔、眼界拓宽、对事物认知的形成有效判断等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引不起兴趣的内容,最终成为学习的负担。
为此,课题组教师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开设学生自选课程,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将自己喜爱和感兴趣的作品推荐到课堂上,再加上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精选文章,由课题组汇编成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自选辅助读本,使一大批学生喜闻乐见、充满情趣的作品跃入学生的视野。
在对现有的教材补充完善之时,我们课题组教师还认识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但有赖于兴趣的引发,还需要在学生自觉的交际活动中得到激发和形成。为此,课题组为学生设计了系列活动课程。从低年级的“自我推荐”、“讲身边小故事”,中年级的“自编故事”和“辩论赛”等,丰富多采的课型为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交际与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翱翔,各种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挖掘培养。
就以“辩论赛”为例: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只能按照教师精心设计和期望的轨道,“小心翼翼”地进行,不能有所偏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受到抑制。然而,从辩论课中,我们则看到:无论是辩题的确定,论点的选定,还是正反双方人员组成,学生不必履行课堂教学中的循规蹈矩,可根据辩题,自由选择观点,收集材料,并精心加以组合。这些无不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为了使本方的观点获胜,在分头各自准备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开会讨论、交流;删选整理材料;设想各种情况,研究制定对策。这种在一般教学活动中较难实现的“积极参与、交往合作”的效果,在辩论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辩论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课堂教学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辩论会上,学生把平时“唱主角”的老师“冷落”在一旁。学生不必对自己的问答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老师的意愿而顾虑重重,学生也不必受选举手后发言的纪律约束,对各自所持观点,可根据自己已知的事实,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起或事先精心准备好的事例,畅所欲言,阐述观点。同时,对对方所执观点,合力进行驳斥。在双方的唇枪舌战之中,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成就欲得到了满足,师生间、学生间的主动交往也增加了。
篇5
1语文教改感悟
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非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语文学习中用什么样的学习形式来实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都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要求。
②“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这里的“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是绝对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平等的知识水平。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又是高于学生的,他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③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们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实现该教学目标,而是凭借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润物细无声”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④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最终目标应是“学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动起来”,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下,达到大家都动起来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语文学习中的调动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学生在调动的外表下内部的思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不管课堂上采取哪些调动方式,只有那些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动”。相反,如果学生在热闹的形式下内部的思考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这样的“动”也无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是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更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动学生的情思,这才是真正的“动”。
2课堂教学注意问题
①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探究”不仅是学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层内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千万不能课文还未读懂,就找来课外知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须知知识的迁移不是“见异思迁”,向课外延伸应有“度”的限制,很多时候,将延伸的内容作为课外作业完成,会更有收获。
②教法。任何一种课堂形式(包括电教媒体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活动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课堂讨论或呆板单一,或信马由缰,或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有的一节课则完全用鼠标代替粉笔,用录音代替教材等,这样的教学方法冲淡了语文教学的实际任务,难免有“做秀之嫌”。
③师生关系。我们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但更不可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教师适时介入,进行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正确的观点。
3课堂教学避免误区
①不能让语文课变成朦胧诗,即阅读文章不求甚解笼而统之,了解大意即可。
②不能将语文阅读变成警句摘读,即让学生只找出自己认为最精彩、最感人的语句,任意阐述缘由即可。
4课堂教学建议
①把预习、导读、复习、练习都纳入课堂。教师指引,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实践,教师的主导作用则画龙点睛地突显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与指导和解决,使整个学习过程能把握重点,易化难点,激发疑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可以让师生始终聚焦于教材,同时也节省了大量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时间,以便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
②要把握好课堂讨论。在近几年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常见“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提得很好,但我们在设计这些环节时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漫无目的的提问,随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劳动。因此,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此外教师面对学生的讨论时要注意适时调控。
③朗读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朗读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语言和体会文章情感基础之上的,这些基础,只是反复朗读或空泛地评价朗读的好坏都是无效劳动。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等,这样在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以上是我们在语文课改中的点滴感悟,从中不难发现,实行课改并非只是教学方法的转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思想、观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转变,而转变的唯一途径就是钻研新课程标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更新,不断突破,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课改教师。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柳菊兴.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设,2003.
篇6
一、充分挖掘利用农村学生优势资源,针对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初中学生,正因其见识相对狭窄,语文活动相对较少,大多数学习时间都用在课本上,因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着天然的愿想与兴趣,这种愿想与兴趣往往比城市学生来得更强烈。只是我们语文教师没有好好的组织学生去参与活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这种语文心理需求,才使得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逐渐成了学生的“冷饭“,教师的“闲饭”。因此,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强烈的语文心理需求,从教学心理上充分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高度去看待它,而不是把它看作可有可无的“闲事”。其次,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经常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与自然现象打交道,然而他们又经常无法说出这些动植物与自然现象的名称与特点,常常处于好奇与懵懂状态。作为语文教师,就不能无视这种现象,或者干脆把它看作是生物教师的事,而应把生物学习与语文学习很好的结合起来。如在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感受大自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适时带学生到他们熟悉的田间地头,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认识自然,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再如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农村学生就有着参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在家里观察燕子的活动、花的开放、草的萌发,也可以集体组织学生去校园周边的山林野地踏春,让他们在活动中对自己熟悉的东西进行认识、询问、记录,然后教他们以自己喜爱的语文形式(如日记、童话、寓言等)表述出来,这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兴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熟悉的农村的认识。再者,农村初中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农忙时参加过农事劳动,他们对农事的过程与心理的感受和认识是城市学生无法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不要认为这是农村学生的劣势,是见识狭窄的一种表现。其实这是一笔丰富的语文资源,完全可以与城市学生的逛超市、旅游、上网相媲美,可以好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加以利用。如在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就可以结合他们的农事经历,引导他们描述母亲劳作的形象,体会母亲劳作的情感,讨论实际报答母亲的方式等,这也许比从网上搜集一些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或观看一部母爱电影来得更直接、更深切。再比如七年级上第五单元“我爱我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同样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农事或农村家务劳动有针对性开展活动,让学生说说农家的温馨与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兴趣有感情的投入到活动中来。
二、充分挖掘利用农村学校校本资源,特色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学校,无论是校舍、设施还是文化信息,都与城市学校无法相比,但却自其特色语文资源。像我市不少的农村中学,如朱坊中学、龙华中学、赤土中学、横市中学等,都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办过农校或扫盲学校,有的学校还保留着或多或少的农场或林场,有着城市学校没有的农村语文资源。这些语文资源里有很多具有生命力的语言,如农村用语、农事诗、俗言俚语、农谚、《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等。我们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特色化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在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怎样搜集资料”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学校资料室,从以前的农校资料中,去搜集那些还有生命力的语言,去积累现在还能用的词语,并从语言的变化中去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再比如,在九年级下第三单元“关注我们的社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走访的形式,去调查本村当初这些上农校或扫盲校的爷爷奶奶辈的文化生活和当今农村青壮年的文化情况,尤其调查记录他们在不同年代的不同习惯用语,如问候语、流行语等。借此让学生感受历史的脚步,增强对农村的认同感,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适应能力。
三、充分挖掘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创造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农村文化,虽然较之城市文化,有其粗糙、野性和迷信的成分,但往往却是人类最原生态最本真文化的因子。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对此耳濡目染,却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汲取其精华而剔除其糟粕,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贱的不良心理。对此,我们作为一位有责任的农村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对农村新文化建设有所作为。至少我们可以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帮学生明辨农村文化的优劣,提高他们对农村和农村文化的认识,让他们学会理性的认识自己所在的农村和在农村的自己。如在七年级上第一单元“这就是我”语文综合性学生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作为一个农村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如会喂猪,会种菜,会割稻,会做饭,爱劳动等,让他们从小树立做人的信心。而在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就自己亲情“缺失”(农村有近八成孩子是“留守孩”,双亲在外或单亲在外。)的烦恼,讨论自己的理解和自己解决的办法,以书信或手机短信的形式向远在他乡打工的亲人诉说,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立意识,增进亲子情感。再比如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农村学生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广泛搜集自己所在农村的民俗民风,如传统节日文化、婚丧嫁娶风俗、饮食举止习惯、山歌“古文”“道情”(“古文”、“道情”为客家特有娱乐形式,南康市民均为客家人。)等,然后拿到课堂上就其内容与语言形式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和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认识这些民俗民风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审美观。
总之,只要我们能深刻理解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置的目的,创造性的用好用活教材(新课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开放性语文学习载体),充分挖掘农村语文优势资源,农村学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但能有所为,而且能有大作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篇7
反观作文教学研究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作文教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层面,理论研究的队伍小,研究成果也缺乏深厚的理论内涵,有的论文仅是某一时期迎合某一热点话题的即兴之作。因而很难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这必然影响教育原则研究的理论层面。公正地说,这十几年来,作文教育原则的研究是有成绩的,如语文教学大纲、教材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作文检测标准的改进等都表明作文教学研究的成绩。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作文教学改革的成绩仍不尽人意,例如,比较符合汉语语言特点的统编作文教材至今没有问世;试图通过对内容、语言、结构三种独立成分的“分项累计”或“分项综合”而试行的作文质量检测标准,效果仍不理想;有一些经过试点并逐步推广,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先进经验至今仍属于“民间行为”,教育主管部门显得过分谨慎,因而推广不力,难以大面积丰收。最活跃的当推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方法研究。广大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落后局面有切身感受,于是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前进,大胆改革。有的提倡学生多写多练,有的指导学生办手抄报,有的坚持课前五分钟讲话,有的鼓励学生对教师批改写“读后小记”,有的规定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内容十分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但这些仅仅是少数教师的个体行为,难以形成作文教学改革的“大气候”。
作文教学研究中存在的整体结构上的涣散,成果推广上的不力,经验总结上的不深,是导致作文教学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着一定的教学实践,理论研究中的某种先天不足,势必导致实践中的某种失衡或失误,作文教学中实际存在的“四重四轻”就是这种失衡或失误的表现。
一、重形式、轻内容。作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个问题,即内容与形式问题。作文教学现状是,大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指导学生“怎样写”上。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等都要详细讲,反复讲;学生则认真练,反复练。但效果往往不佳,因为它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了。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指出:“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等问题。”他还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一书中指出:“前人在作文训练中很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这种经验,显然是值得重视的。”这里的质料(思想认识),原料(思想情感),写作兴趣,思考能力等等,我们不是没有注意,而是缺乏足够重视,或者说重视的程度不到位。作文是人写的,但我们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往往比较注意作文本身,而忽视写作文的学生,把作文教学引向传授知识、技巧的死胡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失误。
二、重批改,轻指导。批改也是指导。新大纲规定,作文评改可以采用详细评改、浏览检查等多种方式,使教师得以从“精批细改”的重压下喘息片刻。但问题并没有因此解决。教师之所以“业至辛勤”地批改作文,除了责任心之外,更多的是为了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挑剔性的检查。教师积极改进批改方法,本意是想提高作文指导的效率,正因为这样,学生作文本上“朱笔留痕”可能少了,某些病句、错别字可能漏过了,忽略了。这能得到领导和家长的理解和首肯吗?显然,这里的“重批改”对于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涵义,纠正的关键在于上下左右要达成共识。
我说的作文指导,并不等同于所谓“作文教学的三道程序”(作文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因为作文教学的内容远非这三道程序所能涵盖的。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种“三道程序”说使“诗外”的东西如观察、积累、情感、兴趣等等统统不见了。那么说成“作文课”的三道程序行不行?还是不行,因为无论是命题、批改、批评都是在指导。虽然不同阶段的指导各有其侧重和特点,但谁也否认不了批改、讲评都是指导这个事实。朱绍禹先生在《作文教学过程试探》中把它称作“作文前指导、作文中指导、作文后指导”这样说比较准确、科学。这不是在搞文字游戏而是为了科学地界定作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更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重灌输、轻反馈。“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叶圣陶《论写作教学》),在现行的作文指导中,教师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拥有评价的特权。但由于时间、精力乃至情绪、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很难对学生作文中所反映的思想、情感、语言、结构技巧等方面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因此有人提出“真正的反馈,一定要避免评价,避免灌输”。教师应该把“自己应该完成的反馈和评价的任务大量地交给学生去做”(美·约翰·梅尔《对学生作文尽量少作评价》)。这就需要变重灌输为重反馈,变单项反馈为多向反馈,努力扩大读者源,满足学生的发表欲望。这方面工作,其实同行们多有尝试,效果也非常好。如让学生分组讨论修改;或誊写一两篇作文挂在黑板上集中讨论修改;或张贴优秀习作供学生揣摩、借鉴;或让学生办“手抄报”展览评比;或编印《作文选》让作品“发表”等等。问题是其中一部分尚处于自发阶段,未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差生”作文中反馈出来的点滴进步,对其“进步”应及时予以鼓励诱导,爱护其积极性,而不应求全责备。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曾明确指出:“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对“差生”更应如此。
四、重课内,轻课外。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现状是“说起来清楚,做起来糊涂”。比如人人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实际上教师又不把注意力集中在引导学生找米、积米上。他们不管学生有没有东西,只管大讲如何选料、配料、掌握火候,讲究色香味等等。这有什么作用呢?与其这样,不如先设法使其“库存”充实起来。培养一个“巧妇”谈何容易,何况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文学家。“胜义精言,世间本没有许多”(叶圣陶《论作文教学》)。即如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也常有眼高手低之感,又何必苛求于学生呢?
篇8
在张鸿苓主编的《语文教育学》中,刘淼老师认为,“语文教育内容具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审美对象包括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这些审美因素在语文课文中都有生动鲜明的反映和表现。比如朱自清的《春》生动地描绘出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物象;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描写了夏日海滨的夕阳、晚霞、星光、海水、沙滩、月亮;杨朔的《香山红叶》写出了秋日香山秀丽的景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则写出冬天济南的温晴天气和如画的景色。这一幅幅表现自然景物的美妙图画带给学生无限的自然美感,使他们从中领略大自然的美,获得美的享受。”
一、在课文内或者在课外阅读的经典名著中,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段落
如在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可谓千古绝唱。青天白云,落叶纷纷,西风烈烈,大雁南飞,漫山遍野的枫叶,透过离人朦胧的泪眼,一片血红。“悲莫悲兮生别离”,更何况新婚燕尔,鱼水正欢。好一幅“意似痴,心如醉”的别离惨景,可与董解元的“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媲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中,[步步娇]“袅睛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把杜丽娘如游丝般飘忽不定的思春之情以及突然间在镜里看见自己的花容月貌时那种沉醉、羞涩和唯恐别人觑见自己内心秘密的惊慌心理深刻地描绘了出来。紧随[步步娇]而来的[皂罗袍]更以清丽、精美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杜丽娘的满腹幽怨之情;“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花园内百花吐艳,姹紫嫣红,春光烂漫,景色明媚,这使她联想到自己美丽的青春;但“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满园春色,都付与了断井颓垣,无人欣赏,这勾起了她青春难驻,良缘难寻的惆怅;放眼园外,“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彩云轻卷,重轩流翠,景色何其澄澈、秀美!雨丝风片,扑人脸面,烟波画船,逗人远航。飞翔在想象之中,使杜丽娘暂时忘却了心中的忧愁。但当其定睛的一刹那,一道阴森森的围墙阻隔在小园与外界之间。这不由得逼她倾吐出韶光虚掷、身心皆不得自由的怨尤——“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这支曲子,林黛玉在梨香院外听了,“十分感慨缠绵”,不觉点头自叹,及听到“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更是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竟然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石上,细嚼其中的滋味。可见,戏曲中情景交融的优美唱词,千百年来,令人心醉神迷,玩味不已;听了人的精神为之一爽,咀嚼起来满口香甜。
二、语文学科有自己特殊的魅力,同时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这正如饶杰腾在《语文学科教育学》中所说的:“语文学科的教材中,多是由汉语言文字组成的声情并茂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形象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能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审美熏陶。”在语文学科美育过程中,教师必须体现教学美。换言之,教师、教学应该成为受教育者的审美对象。第一,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善于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激发自己的美感与冲动。第二,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过程具有最佳的美学结构。汪刘生在《试论教学美》中认为,教学的最佳美学结构的深层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又具体表现为知趣、情趣、乐趣等审美趣味,也即教学论所说的从知导学,以情激学和寓教于乐。这三种审美趣味,又巧妙地组合成教学的复杂功能,即诱导功能、认识功能、陶冶功能和娱乐功能。这种复杂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又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产生了各种审美心理效应,使学生在对教学美的感受和鉴赏过程中,获得知识,养成能力,得到精神的净化,心灵的愉悦,情感的激动,个性的陶冶和品质的升华。
巢宗祺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中指出:“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例如,刘半农于1920年9月在伦敦写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作者身处异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面对“落花”、“燕子”,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枯树”、“冷风”、“野火”、“残霞”,诗人有家不能归,真是“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这首诗汲取了中国古诗词的神髓,又结合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真正达到了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的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鲁迅《忆刘半农君》)。赵元任给这首诗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于是,《教我如何不想她》便随着歌声飞遍了海内外。对于刘半农的这首诗,你既可以把它当作一首清纯真挚的爱情诗来读,也可以把它当作思念亲人、故乡、祖国的颂歌来吟颂。再比如宗白华的《流云》小诗《晨兴》:“太阳的光/洗着我早起的灵魂/天边的月/犹似我昨夜的残梦”语言凝练,比喻贴切,想象新奇,意趣盎然。“小诗玲珑剔透,清新明丽”,像“清彻见底的小溪在潺潺地流淌”,又像“轻柔雪白的流云在蓝天飘浮”,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并非事事尽如人意。这正如郑国民老师在《新世纪语文课程致革研究》一书中所说的:“目前的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把教师的解读或教材编写者的观点当作对原始文本的最佳的解读。如果形象化来说明这一现象,那么学生只是听到了上帝笑声的回声,而不知道上帝的笑声是从何处发出的,更为可悲的是,学生往往把回声的发起之处当作上帝笑声的发出之处。这种错觉长期存在,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把教师或教材当作绝对的权威,而不去怀疑。”
总之,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间的竞争已从有形竞争转向无形竞争,形成了一种知识的较劲、能力的较劲、创新素质的较劲,一言以蔽之,就是教育的竞争,亦即学校能否造就大批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去满足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需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展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审美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鸿苓主编.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篇9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间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设计分成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介的选用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1、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定教育价值观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具体化,它是教学的起点,对于教师在开发课程与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对课堂教学起到统率和整合的作用。
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关于典型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的理论,有效的语文教学目标的主体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学目标的维度应把握教学效益的底线,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语文教师应重视过程性目标设计、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有机融合。而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应以学生为第一人称描述教学目标(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教学目标必须是分领域、分层次陈述的;一个好的教学目标表述应体现“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这几个方面。行为动词应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观察的;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所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教学目标的出示时机应打破“课前出示目标”的单一化倾向,在教学“情节”和“场景”中相机呈现或“自然流露”。教学目标设计的评价指标清晰具体,针对学生实际状态,考虑学生发展可能。
2、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语文教师应该与文本进行深人“对话”,充分发掘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针对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对选用的教材内容作出适当处理,包括增删、换序、整合、新编等,优化教学内容。
有效的教学内容是要通过问题来呈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提高问题设计的能力,要能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用精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直指教学目标,达到高效目的。教师在设计有效教学问题时,一是要注意主问题的界定。主问题是指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二是要注意主问题的特点。主间题一般来说具有“三力”,即吸引学生参与的牵引力,在教学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三是注意主问题的设计。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起点来具体设计。在教学内容设计的主要评价指标方面,既要体现教学文本与生活世界的沟通,又要体现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还要体现语文学科教育价值。
3、有效教学的策略。语文教学方法是丰富多样的,且具有相对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存在绝对好或绝对坏的方法。某种教学方法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教学的问题,而对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某种教学方法可能较为有效达成某种教学目标,但可能不利于其它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效的教学策略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学策略也永远没有最好,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因人因文而异。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1)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策略的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其着眼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学”。这类教学策略的具体形式虽然也是多种多样,但始终有一条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自主探索、自主发现”。所以这类教学策略也通常被称之为“自主学习策略”或是“发现式”教学策略。
(2)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外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学习策略,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按性别、知识基础、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学习能力作有机调配),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是语文学习中互动合作的主要形式。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有师师、师生、生生合作等互动方式,合作成员间要明确学习目标,团结协作,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重点、疑点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收获。
(3)探究学习教学策略。探究学习教学策略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收集、处理信息,以及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学习教学策略更趋向于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学生的想法即使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也应得到理解和尊重。因此探究性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重视学生探究态度、体验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讲究实施策略。
(4)问题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就是解决探究性学习的难点、呈现新课堂亮点的策略,即通过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有价值、科学性的问题,引导组织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增强问题意识。
(5)情景教学策略。情景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人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情境创设按照呈现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有“语言描述”、“计算机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模拟场境”、“现实情境”、“问题提出”等类型。
4、教学媒介选择的策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除了考虑教学方法外,还要考虑选用什么样的教学媒介为教学服务。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研究的发展,讲授法已远远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口头讲授。除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之外的大量教学辅助物业已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在知识骤增的今天,教师不仅要了解教材的组织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而且要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为我们提供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介或教学手段的特征与作用,并能将它们结合到自己的教学技巧中,做到教有实效。虽然有多种不同的媒介选择模式,每种模式所运用的选择标准又有所不同,但在选择和运用媒介的过程中却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教学目标。在选择媒介时,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是首先要考虑的。有些媒介可能更容易激起学生对刚学过的陈述性知识的回忆,另一些媒介可能更适合于演示需要学生掌握的动作技能。换句话说,某些媒介比其他媒介更适合于某种学习条件。
(2)学习者的特征。几乎所有的教学设计专家都同意,学习者的特征是媒介选择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然而,在哪些特征比较重要这一点上,却没有一致看法。许多教育工作者相信,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同,他们能从与他们的学习风格相配的媒介中获益最多。但那些学习风格上的差别是什么,它们如何与不同的教学媒介有效地相配,还很不清楚。
篇10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要求。朗读能力的形成除长期坚持朗读训练外,最重要的一条是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含义,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贯彻启发原则,讲读课文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注重问题的阶梯性,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而写”等,促进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小学就坚持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语文素质的训练,到中学后,仍然坚持,使之进一步完善,深化和发展。
二、应持之以恒地进行情感教学
情感是联系师生心灵的纽带,是课堂教学的剂,是陶治学生道德情操的甘露。语言教学应持之以恒地进行情感教学。朗读,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读要把全班同学带入课文所体现的境界中去。如教《桂林山水》,能把学生带入“人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得到一次美的享受和一次热爱祖国美好的山河的德育熏陶,才是成功的情感教学。
篇11
(三)人文性
语文课程中的材料文章是经过严格选择出来的典范文章,无论是在写作技巧,还是文化思想上都是优质兼得,这些文章本身就是人文性的,而语文课程的教学素材又是以其为基础的,所以说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只有A,才有B这样的条件逻辑。因为两者相互渗透,且无需条件也在进行中的。语文教材本身就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学习思想政治的过程,反之亦然。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素质包括两个基本的概念: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文化素质来说具有双重益处,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时,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得到了双重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更深层次的领悟,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而非只是学习基础的语文文化知识[3]。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根本目的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崇高理想。一个有文化而没有道德的社会人对于社会来说,是具有危害性的,最近几年发生的众多知识分子犯罪的新闻事件,也验证了曾经说过的伟大名言。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原则
(一)文道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仅仅强调“渗透”二字,关键之处在于对度的把握,能否把握到一个合适的度便取决于教师的职业素质了。如果在语文教育中过度的强调“文”的重要性,就变成了传统语文的教育方法,说教生硬的知识传授;如果在语文教育中过分强调“道”的重要性,那便成了本末倒置,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了语文课堂的全部那是万万不可的。所以,在实践运用中,需要教师在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求统一,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是同一时态的统一,并非两个不同时态的统一[4]。
(二)无痕原则
顾名思义,无痕原则讲求的艺术关键在于无痕,这也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职业素养。在运用中,切不可将其表现得过于浓重,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生硬地强加给学生,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导致学生的被动的结果,就证明了教育效果的失败。所以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应该借助相关性、合理性的教材,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设计在其中,并无痕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思考与领悟,使得学生主动接受学习。
(三)实际原则
针对高等教育中的实际原则,在表现内容方面涵盖两个概念,一是与社会大背景实际原则,即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着社会实际,当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后,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是内化与外化统一的过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缺乏合理性与社会实际性,那么将是教授现代人学习古代生活模式的错位教育;二是与学生个体的实际原则,这主要是说在进行思想诊治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因材施教,找到合适的契合点进行教育,这样才能使教育效率得到最大化[5]。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自我统一度差、社会适应性差、经济压力以及就业困难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思想政治过程中要找到这些契合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社会实际与学生实际额原则,采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考虑到学生的目前处境与心理状态,做学生的指引者与解惑者,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解决自身思想等问题上创造条件。
(四)针对原则
针对性的原则也就是教学中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是发展中的独立个体,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特别的,所以不能以一育百,用马克思的话讲,就是要辩证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教育工作做到有的放矢[6]。所以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进行运用时,也要采取这一针对性原则,具体的情况给予具体分析,对学生现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后,选取合适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选取合适的渗透方法,在合适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得学生感觉到及时就医的舒畅感。
(五)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与素质对学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为学生学习的表率与领导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求语文教师在对语文教学认真细致的同时,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更要以身作则。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时身为教师必须履行了的行为准则之一,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素质内涵,只有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也会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渗透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于素养方面的教育,所以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力量。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人,可以信任的人。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开展教育工作的物质基础,校园应该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良好文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文化气息浓重的校园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因为社会风气各路熏染,现在的学生在文化上也就受到了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偏差与误导。校园文化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具有导向、激励的作用。所以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对于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的渗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7]。
(二)作文教学教育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作为是检查阅读效果,写作功底以及分析学生思想状体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文中感受到学生目前的情感与思想所处在的位置,能够分辨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高低。作文又是语文实践的重要表现,所以通过选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审阅学生的作文来了解学生的目前状态。为以后进行的思想政治的教育提供准确、针对性的方向。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具有教书育人的条件。包括了专业技能、经验素质、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多方面。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具体践行者,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最关键的。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方式有很多,首先教师自身要有良好的自觉意识,不断提升自己;其次,可以进行培训或者参加交流会,这些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作用。
(四)加强网络教育
现在的大学中,高校师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网络,这是社会信息时代的大背景所决定的,因此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也要通过网络进行教育工作。对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措施是加强学校关于思想政治的教育网站建设,在语文教学网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通过网络进行积累知识时能够获得双丰收。
篇12
2、妙对。用接对偶句以训练语言能力,上句一出现,下句接对。必须与之联系又受其制约。学生必须很快地理解上句,同时调动自己语言材料的积累较好地完成下句,这对语言知觉和言语生成的敏捷准确都是极好地锻炼。如“嘻嘻哈哈喝茶”,可对“叽叽咕咕谈心”。诸如此类的妙对,学生会感到通俗风趣,饶有兴味。
3、快问快答。这是对突发性提问转瞬作答的强化训练。教师设计一套难易适中的简答题,在限定的时间内作连续性的步步深入的提问。问语要干净利索,要求学生用直言句式简洁明快地做出回答。由于诘问内容广泛,跨度跳跃,要答得快、答得巧,必须使整个思维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使大脑的语言功能得到较好锻炼。
4、速喻明理。即迅速地用比喻说明一个抽象道理。如,“学习不能偏科,各门功课都很重要”,请同学们打个比方说。(可以是:“各门功课形成的知识结构,好像是由若干木板箍成的木桶,缺一块也不行”)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喻理构思、句型转换与整合,并流畅地表达出来,是颇有些难度的,但此训练具有实际意义。
5、一语中的。口语表达中“一语中的”,是思维和表达的化简。清代郑板桥有诗曰:“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以简驭繁的简语答对,常能一语道破玄机,闪烁着语智的光辉。训练时,可开列出一批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大家当场选择作答。
篇13
二、有关“范式”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