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集体备课计划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集体备课计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集体备课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备课管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我们决定进一步改进集体备课,开展备课改革。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二、主要措施

1、制订计划。学期初,由教研组长提前确定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中心发言人及研讨主题,提前三天通知。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内容后,钻研教材,进行备课准备,撰写备课发言稿及教学设计思路,以备集体议课时发言。

2、磨课实践。首先集体研讨,由主备人写出教案,并执教。参与听课的老师评课,指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互相学习,共同改进。对教案进行二度修改。个人执教可根据本班的学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修补,写出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并付诸教学实践,同时教师还可根据教师本人和班级的实际,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以求最佳效果。

3、反思提炼。在教学结束后,备课组教师根据交流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措施。在反馈的基础上,各位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教后札记,分析成与败,总结得与失,从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篇2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强化教学教研工作,注重新、老教师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能受益,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语文教学活动,促进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全体语文教师的聪明才智,凝聚语文教研的集体智慧,浓厚语文教研的氛围。优化备课组活动,以研究课为中心,努力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二、工作目标:

1、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导处指导下,做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学实效。

    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语文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三、具体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要实行先周集体备课。每课题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活动结束后,备课

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以备学校领导及教务处检查。

4、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其它教师在原有备课上进行修改,特别要注意记录好课后反思。

四、工作重点:

    1、安排集体备课,将重点课的设计思路进行交流,大家集体修改,补充意见。                                             

    2、扎实有效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各位教师钻研、处理教材的能力。   

    3、注重抓二个结合:与新课标、新理念相结合、与先进的教学设备相结合,积极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4、上好校级公开课。这学期,我们将继续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

    5、备课:每个老师做到预案的设计、上课前的审读修改、上课后的教后反思、最后的整理完善。

    6、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淡化繁琐的讲解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篇3

1.切合性原则

教学话题从宏观到微观,纷繁芜杂,不加选择的引入话题,诸如“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怎样让学生对语文课有兴趣”这样的话题不仅大而空泛,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极容易让集体备课陷入僵局,流于形式。话题的选择需要思考、精心挑选。好的话题,应当是切合当下教师的教情与学生的学情,呈现“教与学”中的某个困惑,是大家急于要破解的问题。这样的话题,教师才有研讨探究的兴趣,有寻求解决策略的强烈要求,大家容易在备课中集思广益,形成共识。

2.集中性原则

挑选好某个教学话题只是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前提,在此前提下,还需化大为小,化宏观为微观。话题太大,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受着理论素养、知识经验、文献资料、学生学情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很难做到研讨的深入性,也难以找到具体并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的备课就容易华而不实。正确的做法是将话题的“开口”取小,让话题尽可能的具体、精小、集中,比如“如何指导学生梳理文章思路”这样的话题就集中在一点上,容易探究,也便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有序性原则

集体备课应当追求系统性,应与学期教学规划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话题的设计就要体现有序性,而不能是杂乱零散的“话题”集合。因此在学期初,就要根据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因素,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确定“话题”的中心内容。如高三复习阶段语言基础知识、文言文、诗歌鉴赏、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作文指导等等按照什么顺序,这些复习内容中的小点又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等等要有序开展。

另外,还有操作性原则。集体备课的目的不仅在于研讨了什么问题,而且要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操作与开展,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因此话题的设计应当体现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难题与困惑,尤其应当指向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策略,让集体备课成果具有操作性。如文言文教学中,针对学生对于实词辩义能力薄弱的难题,可以设计“指导学生进行文言文实词辩析几种常用方法”话题,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教学话题案例,付诸教学实践中落实验证,这样的话题就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二、话题设计的几点思考

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它与传统备课有着质的不同,是实实在在的选择问题,研究问题,最终目标是解决问题。要把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搞好,关键还在于话题的设计上,除了以上的几条原则:

1.话题的设计者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话题设计并不是教学问题的大集合,话题设计的精要与否在于是不是有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话题的设计者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要具备良好的视野,能从教学中发现并筛选出有价值的话题;要有强烈的教学反思意识,能在教学之后反思得失,思索困惑;还要有坚定的以生为本理念,能从学生方面出发,切实地通过话题研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话题的选择要鲜活实在,有价值,易操作

话题要鲜活,就必须反映时代,反映新课程,反映新理念;话题要实在、有价值就要扣住教学热点,切实研究并解决教学问题与困惑。话题研究成果要能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并得到验证。只有这样,集体备课的功效才能最大程度地显现出来,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

3.话题的设计要追求过程严谨和长期坚持

集体备课中的话题设计具有系统、有序、长期的特性,操作起来不能追求“短平快”,必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从选题,到分工备题,到研讨,到课堂教学验证,再到评课,进一步完善,最后大家分享成果。这些事情需要认真安排、精心组织,有序开展,长期坚持,才能将基于话题的集体备课真正落在实处,收到实效。

篇4

一、集体备课的意义

新课程下的教学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简单过程,而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建构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安排恰如其分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探索,从而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样一个复杂过程。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对话和交流。教师要积极建构教学情境,认真设计教学过程,恰当安排实践活动,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科学设计练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任务的完成,单靠某一个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通过集体备课,能够产生争鸣、互动、共享的教研效果。

二、集体备课的内容

1.备课标。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2.备学生。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全面情况,要讨论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对症下药地讨论现阶段教学方案。

3.备教法。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全程教学计划,在教学方法的上更注重探究性学习。

三、教学途径和方法的选择

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革新。为此,教师要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前提条件,只有创设了适当的情境,才能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起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把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

2.设计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学要重视实践、探索、发现等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要想使学生实现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就必须让学生处于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主动经验和探索来发现知识的由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

3.考虑互动。备课时,教师要考虑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对话,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和学生一道去寻找真理,分享理解和感情,进而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教学评价的设计。备课时,教师要认真设计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对集体备课对反思

1.集体备课使教师备课工作充满创造性和乐趣。以前备课枯燥乏味,教案不是认真备课形成的,而是教案集的“复印件”,整天没完没了地抄、抄、抄,没有能够根据教材、学生实际来因材备课。进行集体备课再也不用抄写教案,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生命,尊重差异,做到教材、教法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备课研讨过程中,同事们能够坐下来,促膝而谈,共同研究本单元教材设计的特点,使老师们从一大堆繁琐却无实效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充沛的精力来开展教研工作,备课工作充满了创造的乐趣。

2.集体备课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相同的教学内容使得老师们有更多共同语言,能够相互帮助、促进,共同解决课改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在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平时感兴趣的课题经过讨论往往会得到理性的升华,获得的理论又将被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推动教学、科研一起向前发展,这是一条在实践中创造教育科学的道路,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集体备课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3.集体备课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集体备课中我组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主讲人,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集体备课时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后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实施;课后对教案的实施情况认真反思,写出教学后记。通过循环往复的自我反思、总结、实践,形成螺旋式的提高深化过程,使我们充分体验成就感,增强研究的自信心,自我反思不仅促进教学研究的发展,而且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合作性的工作,其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教师们在动态的信息交流中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足,以便达成共识、共享、共进,从而进一步保证教学方式的变革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篇5

一、更新集体备课思想

备课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备课组的工作水平。我们每个星期都在开展集体备课,但部分教师对集体备课的理解有一点误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备课组长或某个老师分工备课,在集体备课上由某一个人发言,统一一个教学设计,其他人学习就行了,没有体现如何备知识点,没有体现如何突破重难点方面各自的发言内容。

这是一个教育正经历深刻变革的年代,教材变了,教学环境也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发生变化,面对新观念、新教材、新技术,教师的理论准备严重不足,理念与实际使用严重脱节,培训机制与内容脱离实际需要,套用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思想来理解和实施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没有经过CAI阶段,却用CAI的模式来理解网络时代的ICT应用,因此教师的工作方式必须随之改变。特别地,如果说过去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劳动的话,那么现在则需要更多借助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网上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更好地在适当的学科、适当的内容、适当的条件下运用ICT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但是许多教师经常把网上集体备课当成是找教案或找课件。新课标一再倡导的资源共享的理念,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但这并不等于可以照搬照用别人的教学设计。根据实际情况研讨出来的教学方案才是最符合学生需要的,否则新课标倡导的“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就成了空话。

借助网络开展交流,集中集体智慧面对教学遇到的现实问题,立足教学实际,为教师提供及时的服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开设网上集体备课的理由。

二、改革备课形式,确立备课制度

把许多人召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固然是个好主意,但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大家都有空的备课时间不好选,大家都能到场参加备课的地点不好定,网上集体备课,就可使您认为合适的任何时间进入,使您无须迈出家门或校门就能参与。在我校为教师集体备课而专门建立的主题网站上,教师可以自由讨论、交流、评阅、下载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校还形成了一套信息化条件下教师集体备课考核制度,用以保证集体备课顺利有效地

开展。

如何备课?以下是我组的一些做法。首先,每个单元,由教研组长带领,每课确定一名版主,然后人人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发表个人见解,最后由一人整理完成集体通用教学设计、课件、相关教学资源,供大家共享。集体通用教学设计主要是规范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然后每个人再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在“独到见解”栏内填写出自己的独到做法与见解,实现教师个性的张扬,达到既“共享又立体”。所谓“立体”备课,就是同一节课,如导入新课,我是故事导入,你是开门见山导入,而他是谈话导入等,有几个人就有几种导入方式,新授、小结、板书等同样有多种方式,形成了“立体”,然后各人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一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组成一个自认为最实用的教学设计,即为“线型教学设计”。这是对教师备课要求的第一步,也可以说这与传统备课还没有质的差别,只是规范了集体备课的过程,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充分利用校园网和网上资源。过去写好了教案就等于完成了备课任务,而在网络背景下备课,这仅是备课的一小部分。因为网上有很多音频、视频、文字、图片、课件资料,即使一个人完成了一个图文并茂的教案也很难共享,所以我们开始进行网络背景下备课的第二步设想,即人人参与电子备课,借助学校主题网站以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形式开设学科专栏,并且建立个人专栏,然后在网页上分别设置学案、教学资料(音频、视频、文字、图片、课件等)、分层检测与练习、教案、反思等。

学案主要是就不同课型,教师以激趣和指导学法为主要内容。教学资料主要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下载或制作的多媒体素材或文字资料。分层检测与练习,每个检测与练习至少要分三个层次的检测题目。首先是达标检测,是面对全体,照顾中下学生;其次是星级检测,目的在于照顾中上学生,让其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最后是尝试检测,是面对优秀学生而设置的,让人人都能吃饱、吃好、吃得了,完成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教案,主要包括教学过程、重难点如何突破,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等。

以上这些都要建立超级链接和设置开放以供共享,目的在于同级部、同学科可以互相浏览,相互调阅、查看,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根据教学实际,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不可能每一课都需要下载资料,但凡是涉及需要下载资料的教学内容,都可以以查看的方式进入下载,以达到校园网的充分利用。

三、“以生为本”解决矛盾

怎样处理统一和个性?怎样协调形式和实效?怎样消除不平衡状态?在集体备课的实践过程中,随着一些矛盾的逐渐显露,集体备课产生了困惑,甚至走进了误区,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1.坚持统一,兼顾个性

备课集体化的明显标志是做到六个统一,但“统一”会不会使教学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统一”怎样顾及不同情况的学生?有了统一的教案是否就可以不备课了?……的确,班级有差距、学生能力有高低、教师经验有厚薄、教学风格有差异,如果完全使用统一的教案自然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但不等于各自为政、不需要“统一”了,毕竟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老教师的搀扶、指点。所以在集体备课中仍应坚持教案统一,但提倡教师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形成教学简案,从而兼顾详案和简案的并行,做到共性和个性的协调。

2.不拘一格,突破程式

备课组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实效性、全体性、经常性、研讨性、互补性、共享性。集体备课如果仅留于对阶段工作的布置、常规工作的分工,或者印发案,甚至使用统一的电子课件是不可能形成新课程下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氛围的。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学校教学的持续发展,而他们的成长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地学习、积极地进取,所以对教师六认真的检查也应因人而异。

篇6

二、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操作模式

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实质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既合作又学习,合作中渗透学习,学习中体现合作,合作促进学习,学习引领合作,合作是形式,学习是内容,内容需要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备课组长是合作式学习型集体备课的组织者,示范者,引领者,参与者。负责制定备课组计划(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定评课议教、订反思交流)、备课制度、目标要求(合作目标、学习目标)和确立备课团队的远景目标。每个人的充分参与是保证集体备课质量的关键。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合作者、学习者,每个人都是中心发言人。就某部分而言,我是中心发言人,就另一部分而言,我又是积极的思考者、讨论者。中心发言人也要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非中心发言人,也不能列为局外,要通过参与体现主人翁意识,要通过研讨提高合作意识。否则,“集体备课”将陷于“一人忙,一言堂,大家都喝汤”的尴尬局面。

三、具体操作过程

在实施时我们主要通过4步线性操作流程,体现3个合作和实现4种学习即“434”操作模式进行落实。以初三化

学第五章集体备课为例分析如下:

(一)4步线性操作流程

第一是个体预备。预备是在备课组长统筹分工前提下由教师个体对教学单元每节内容进行预备,为集体共备做好铺垫。预备分为详备和简备。中心发言的内容为详备,参与的内容为简备。初三化学第五章有四节内容,在组长的统筹下我们六位老师进行备课分工,每人重点详备一节,作好中心发言准备,简备其他章节,做好参与准备。剩余一位老师作会议记录、并从网上下载信息。

第二是集体共备。即在备课组长组织下,大家在一起就某一教学内容共同讨论,用集体智慧设计优化其教学程序,生成通用教案即共案的互动合作过程。共备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每周周二、四下午进行共备。

首先是中心发言人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将预备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时教案进行说课。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

1.本节课课型:新授课。

2.教材分析及本节教学目的。

(1)本节在教材单元的地位及前后衔接。

(2)学好本节的重要性。

(3)本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3.本节教学三维目标要求及落实方法:

教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实验器材。

学法:学案导学法。

4.教学过程设计:

(1)本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突破的教学设计。

(2)教学流程设计: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通过实验比较和导学了解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装置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投影教材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仪器,让学生设计、展示、并动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随堂小结,结合讲学案进行布置作业。

教师活动设计:

从组织学生讨论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引入新课启发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装置组织学生分组动手制备二氧化碳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归纳和小结通过讲学案巩固检查反馈和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设计:

回忆讨论书写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学方程式在教师启发下分析、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及装置动手操作制取二氧化碳讨论小结并听老师点拨结合讲学案巩固练习。

(3)本节课的课堂练习题、巩固练习题及作业的优选、确定使用的材料和补充练习的设计。

(4)板书设计:

其次,大家共同参与并研讨:如有教师就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多种设计建议做成动感课件,这样更能增加直观引起学生兴趣提高比较学习效果;有的教师建议选择一些网上相关信息热点习题;有的教师对课堂生成进行了预设等。中心发言人及时修改教案。

再次中心发言人上课,备课组教师听课评课,中心发言人继续修改完善教案,形成较为完善的案即共案。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书写,人手一份。或将电子稿发到个人邮箱。

第三是个体完备。即教师个体依据个体教学风格和学情通过整理、归纳、再发现;再整理,再归纳,对共案进行完善的备课,形成既有集体智慧,又有个性化的“临床”教案的过程。

第四是教后备。即教师课后写教后记。先进行个人教学反思,然后进行集体交流。经集体反思对单元教学进行总结和提升。为以后和下一届教学提供经验和范例。

(二)3个合作

分工合作:教师个人预备中的分工合作,命题中分工的合作,打印教案和实验准备中的分工合作。

交流合作:集体共备中的交流合作,评课议教中的交流合作,教学反思的交流合作。

互助合作:课件制作、教具制作中新老教师的互助合作。(新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老教师的教学艺术优势互补。)

(三)实现4种学习

准备性学习:教师预备时要进行相关教育理论和教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习时通过思考发现问题。

合作式学习:教师集体共备时合作互动式学习。通过交流与合作解决预备中和“临床”教学的预设问题。

批判性学习:个人完备时学习共案长处,融入个性特色。

篇7

一、极端统一化集体备课,本是一种思想的交流,理念的融合,方法的共享,并不是一刀切式的思想管制。有的学校要求教师在集备时,做到每个知识点、每个环节、每种方法、每类作业,甚至到哪个环节该说什么话都要统一。然后,不同的教师要捧着统一的教案,到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的学生上统一的一课,谁也不允许走样。否则,便会被扣上“未充分落实集体备课”或“集体备课不扎实”或“对集体备课态度不端正”等等的大帽子。如果你想听哪一年级哪一学科的教师上课,那么,你无需劳神费力一一听全,只需听其中的一位教师讲课便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因为都统一了吗!统一本是好事,但如此统一,岂不把教师异化成了传声筒,把学生异化成了录音机。教师的个性呢?风格呢?特色呢?学生的个性发展呢?个性差异呢?集体备课是为了促进个人教学,而不是限制个人教学;是为了形成个人风格特色,而不是弱化个人风格特色;是为了激发个性发展,而不是抹杀个性发展。遗憾的是,这种极端化的集体备课,却是很多学校领导梦寐追求的理想,也是许多“特色学校”“优秀领导”津津乐道的“成功秘诀”。一再被各大媒体大书特书,大力推广,更被各级领导,各类学校争相仿效。常此以往,集体备课还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力呢?

二、管理形式化为了抓好集体备课,各校领导可谓是奇招迭出,花样翻新。普遍要求定时,定点,定人。每周一节集体备课,然后一节公开课。有的学校还要加倍:分别两节课等等不一。总之是多多益善。届时,各教师及时到位,专心备课。学校要检查,要打分,要记录,要存档。有的为了加强力度,甚至分派领导到各组,蹲点现场,实地监控。教师们在如此森严的监督下,只好需要备的要备,不需要背的也要备,反正不能不备,不能不说,不能不畅所欲言,不能不下笔千言。一节或两节课下来,名也点了,分也打了,录也记了,教案也交了,档也存了,人也散了。领导见之十分满意:抓得实,背得好!教师则是身心疲惫,终得解脱。其实,集体备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定点集备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唯一的形式,更不是抓集体备课的所谓“法宝”。说得实际一点:能够记录下来的集体备课是有限的,不能记录下来的集体备课才是无限的;领导看得见集体备课是有限的,领导看不见的集体备课才是无限的;打分的集体备课是有限的,无法打分的集体备课才是无限的。教师们在自己的平时教学中有何疑问,有何见解,思想里闪过什么灵感火花,都可以随时进行交流,随机进行讨论,随地进行共享。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水平和业务素养,也有利于促进备课组的集体发展。因此,集体备课是主动地,积极地,不是被动地,消极地。另外,即使形式上轰轰烈烈,而实际效果如何,那就不得而知了。如何培养教师集体备课的主动性,积极性,才是搞好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关键。

篇8

一、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隐患分析

在企业的网络体系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一般都是外界的非法入侵和攻击,但是其风险归根到底还在于企业的网络安全体系存在漏洞,为攻击者提供了机会,而且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网络安全重视不足,目前企业面临的网络安全隐患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系统漏洞隐患

网络上产生的病毒和黑客的侵入都是通过网络协议实现的,网络协议对安全技术要求较少,所以攻击者便有机会入侵企业网络系统。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网络系统都是基于IP协议建设的,设置较为简单,没有重视网络安全,黑客很容易通过该协议找到系统漏洞,对企业的整个网络系统造成威胁,破坏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近年来针对系统漏洞的病毒多种多样,企业很难对其进行把控。企业必须加强对网络系统的防御,升级网络设备,采用具有防病毒功能的设备,降低非法入侵的风险。

(二)网络拥堵

造成网络拥堵的原因是企业网络系统的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远远大于网络系统的固有容量,形成了持续的网络过载状况。基于互联网体系的网络资源共享中,如果没有对资源的使用进行请求许可设置,多个IP分组同时到达一个路由器,并经同一输出端口转发,就会发现网络拥堵现象。所以,必须利用先进的新型路由器设备,提高路由器端口的传输速度,有效缓解网络拥堵现象。

(三)网络安全知识缺乏

基层企业员工的网络安全知识十分匮乏,网络安全意识较低,导致个人信息和企业机密的泄漏,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就会对企业造成巨大危害,十分不利于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企业要增强员工的网络安全知识,让员工管理好自己的登录密码,对自己的文件资料负责,设置访问权限,在于互联网信息链接时,确保没有受到病毒或木马的攻击,运行安全的程序和软件,在获取互联网资源时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病毒入侵,加强对防病毒软件的使用。

(四)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缺乏强制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的网络系统运行安全和企业机密不被窃取,除了加大对网络系统的建设投入,更新网络设备之外,还需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企业要制定规范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网络系统使用和安全管理的培训,将技术手段与管理手段相结合,为企业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提供制度保障。

二、基于思科设备的网络一体化安全体系的构建

思科设备是世界先进的网络专业设备,能够针对企业的网络安全隐患,构建一体化的安全体系,为企业网络安全困境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整的网络安全架构

思科设备在网络产品方面具有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实践应用,能够构建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架构,并能针对企业网络系统的特性和实际运用状况对其进行划分,将企业网络系统细分为便于分析的不同模块。首先,将原先复杂的企业网络系统架构分为紧密联系的部分,包括企业园区网、企业边缘和服务供应商边缘,这是新的网络架构的基本层次,在这个层次的基础之上,又将这三大块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功能模块,这些特定的功能模块有其具体的功能和安全需求。例如,可以将企业园区网进一步细化,分为核心模块、构建模块、管理模块、服务器模块和边缘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和功能。其中核心模块能够将企业的信息迅速从一个网络传输至另一个网络空间,并能进行信息数据的交换,其安全功能是对分组窃听风险的有效缓解;管理模块保证企业网络安全系统和网络主机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对网络安全进行管理,能够利用防火墙有效阻止未经企业授权的访问,减少数据穿过网络时可能受到的攻击,同时能够降低电子欺诈、分组窃听和窃取信任关系进行攻击的频率;构建模块可以对构建交换机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对路由器的访问和交换机的服务质量进行控制,该模块能够对未授权的访问进行三层过滤,并能过滤电子欺诈,对分组窃听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安全功能。

(二)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方案和策略

利用思科设备和技术,企业要制定旨在创造网络安全环境的网络安全计划,提出具体有效的网络安全方案和策略,为构建一体化的网络安全体系提供保障。其中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路由器安全策略

路由器的企业网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路由器的配置对网络的安全运行具有很大影响,所以只能容许经过授权的主机登录路由器。要对路由器进行全局配置,设置标准的访问控制程序,并将其应用到所有虚接口上,确保授权主机的远程登录且能够对路由器配置进行修改和完善。

2.交换机安全策略

首先,要为交换机配置私有的IP地址,阻止非本企业的主机对交换机的访问。同时,将企业内部所有的交换机放在同一个虚拟网之中;其次,对允许访问交换机的主机进行配置,即只允许企业内特定的主机对交换机所在的虚拟网进行访问,而企业其他的主机也不能访问虚拟网和交换机;再次,对允许远程登录交换机的主机进行配置,限制允许访问的主机远程登录交换机,而且只有经过企业授权的主机才能对配置的参数进行修改,在对交换机进行全局配置之后,设置标准的访问程序。

总结:

综上所述,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思科设备,能够为企业的网络安全提供保障,促进企业一体化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企业的管理人员和网络技术人员还需要对维护企业网络安全的技术和措施加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为企业的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供支持,保证企业内部信息和机密的安全,以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篇9

1、合理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的体能发展,精讲多练。

2、注重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合理利用好场地器材。

3、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养成良好体育学习锻炼习惯。

4、注重课堂教学讲解、示范的时机及使用语言的巧妙性和形体语言的规范性。

三、如何达成措施?

1、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常州市中小学体育学科建议,狠抓新生体育课堂常规。

2、认真学习体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提高备课组活动效率,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

3、加强集体备课,注重学生体能全面发展练习的研究,提高体育课学生练习密度。

篇10

教师的集体备课活动是一种合作学习的过程。加拿大学者哈格里夫斯从教师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教师合作问题。他认为合作文化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生成的一种相互开放、信赖、支援性的同事关系。在这种文化环境当中,教师对于教育教学上的失败和不确定性不再采取防卫性态度,而是相互援助,同事共同面对和接受问题,相互进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之间在追求教育价值上有着广泛的一致性,但是对于细节上的不一致也保持宽容。

一、集体备课应该是教师为了提高业务素质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

很多教师认为集体备课是学校安排的工作,不得不参加。说明很多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没能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这一方面与学校现有的集体备课组织形式有关,学校主张的集体备课很大程度上是让教师集体讨论如何更好地为学生解读教材的文本,并形成统一的教案,没能更多地考虑教师个人真正的需求;另一方面与教师个人的认知水平有关,很多教师因为缺乏专业素养,不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知识,平时又疏于学习研究,一味地吃老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存着很大的侥幸心理。因此,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必须要考虑到教师的不同需求,让所有参与的教师都能在集体备课中受益。同时要加强校本培训,利用高效便捷的网络资源向所有教师展现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专家引领的方式让教师反思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之处,引导他们去寻求自我提高的途径,从而不断强化教师自愿参加集体备课的心理需求。

二、集体备课要营造平等互助的合作氛围

“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就是要尊重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群体更希望得到同行们的尊重。“一言堂”、“语言霸权”等都是集体备课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如何消除这些不好的现象是建立集体备课平等互助的合作氛围的关键。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要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更要本着虚心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与优点的心理去参加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注重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或诉说困惑,或摆出问题,或展示案例,或提出设想,然后围绕问题、案例或设想展开分析讨论,各抒己见;或通过分析升华认识,通过争鸣达成共识,通过思维碰撞产生灵感,通过观点交锋迸发创新的火花。这样既有利于促使教师认识的深化,又有利于提升教师互助合作的档次。老教师要帮助年轻教师正确地把握和处理教材文本,扶持他们有效地驾驭课堂,让他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展现自身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年轻教师也要帮助老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让老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在集体备课中通过同伴互助、资源共享,建立和谐、平等、互助的合作氛围有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共同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集体备课要遵循建构主义理论原理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进行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学习过程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重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通过学习者的协商交流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所以,在当今社会知识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作为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学习,共同建构教师之间的合作文化。在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吸纳他人意见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集体备课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材开发和教育方法的研究

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一些常规内容以外,还要注重进行教学设计、教材开发和教育方法的研究。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独立个体,一份侧重文本知识讲解的教案根本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成长的需要。集体备课的价值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不是追求他们的“齐步走”。通过集体讨论可以产生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能尽量地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这样可以增加教师上好一堂课的信心,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总之,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让学校的灌输式教育变为体验式教育,让封闭的、与社会隔绝的教育变成和社会联系的教育。教师通过集体研讨要明确: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是自主构建的,不是他人构建的;是自我感悟的,不是别人灌输的。集体备课就是要研究当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时,教师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只有明确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在教师中间逐步生成一种合作文化。

参考文献:

[1]杨道州.在集体备课中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J].基础教育研究.2010,(7).

[2]贾俊苓. 让集体备课为教师的成长助力 [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9,07/08-A.

篇11

二.以溢美之词代替科学评议。好多学校,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都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我们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但是,课即使备好了,也不等于就上好了。事实上,同一方案,不同的人执行起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就会有程度不同的优劣高下之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益,促进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有进步与发展。

在有些学校、有些备课组,评课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溢美现象尤为突出。如某校高一年级公开课,某老师执救《〈呐喊〉自序》一文。她将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化和发展设计成一个表格,课上让几个学生一个一个上黑板填表。表填完了,课也结束了。如此教学,在集体评课时,教师们为此大唱赞美诗。说注重学生主体活动,体现教学新理念者,有之;说中心突出,绝无旁斜者,有之;说方法可取,效果显著者,亦有之。总之,评课成了只说好不说坏的表扬和吹捧。

如此评课,笔者以为弊端十分明显。其一,对执教者有害。执教老师很难说是全者智者,上课也很难说是完美无缺。即便魏书生、李镇西等名家也是。但,你只道好不说问题,只能会使他们晕晕乎乎、迷迷糊糊、浑浑沌沌。本想通过这次上课,听一听同行的高见,但到头来,好话满耳,找不着自己存在的问题,迷失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想进步,要发展,没门。其二,对听课者有害。有的学校,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即使是老教师,也有不断提高授课艺术的问愿,而听课是提高自己、充实自己的一个途径。他人的长处固然可以借鉴,但他人的不足同样可以引以为戒。而说好不说坏的评课,只能使听课者有误谬为真的可能。其三,对学生有害。教师授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有所得有所发展。教师自满了,就不思进步;不思进步的教师,要想教出不断进步的学生,很难。如此说来,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是空话一句。其四,对新课改有害。新课改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师生、生生的合作性、研究性教学。而不能客观地知己知彼,想在新课改中一显身手,不可能。

由此,笔者想到某校另一种评课情形。他们是集体听课,集体评课。评课时,人人发言,说课的优点,更说课的不足。备课组确定一个发言人,发言者将本组评课内容梳成辫子,然后到同科教师面前陈述本组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虽然,有时相差无几,有时则大相径庭,甚至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不过,我认为,这样的争论,益处颇多,因为真理越辩越明。

三.以整齐划―代替丰富多彩。备课和授课是教师的个体精神和脑力活动,不宜也不应整齐划一,即使是教案也是如此。先说备课。集体备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那么,集体备课备什么?愚以为,备教学思想,备教学流程,尤其要备教学方法。我认为,那种“学目标,统一重点,统一难点,学过程,统一作业”所谓“五统一”不在此列。因为,策略上的统一容易滋生腐败,教学上的统一容易滋长惰性。更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以及学识素养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学生智力和基础也是不一样的。试想,那么多的统一,能教好那么多不统一的学生吗?答案很明显。因此,备课的形式不可整齐划一。

再说上课。基于以上情况,教师授课必须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即使同一的教案,因授课老师的不同,其方法也会不一样。正如同一剧本,不同的演员一定会有不同的演绎方法,表演的效果也必然不一样。可见,以整齐划一的蓝本约束多彩多姿的个体,只能抑制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

如要深究集体备课孕育出怪胎之因,就是某些学校领导喜欢整齐划一的形式,而讨厌丰富多彩的内容。客观地说,为数不少的学校都主张抓细节管理,在教学管理方面,就是检查教案,而检查教案时,只看形式,即那个禁锢教师思想、约束教师手脚的“五统一”。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是教理科的干部检查文科教师的教案,并常常据此定出不同等第。为了不吃批评或不被扣钱,一些备课组老师如实听写主备人的教学设想.就不足为怪了。

不难看出,在某些学校,集体备课活动已经逐渐退化和变味。为力避其退化和变味,一切有志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老师,都自然会生产生如后思考:

思考之一,集体备课必须主备教学理念和科学性。集体备课备什么?我以为首先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学理念,即以生为本,以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理念。无论主备人,还是其他老师都必须在此理念统领下,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防止丢大抓小、丢主抓次;二是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即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从文本实际出发,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够真正有利于“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有利于“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希图集体备课是批量生产多胞胎的英雄母亲,而应是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百草园、百花园。

篇12

一、建立全面扎实的备课体系,特别是集体研读教材和个人二次复备的流程

抓好集体研读教材要有超前意识,教研组要利用寒暑假,组织全体教师分备课组一起研读教材,研究教材的编排体例,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研究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研究教材的处理,交流研究的体会,分工落实任务,形成全册教材的一个完整的共性的教案,供各备课组教师学习参考。同时,教研组还应要求教师采取共案和个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即各个教师根据学情的不同和各自的教学个性,进行个人的二次复备。在二次复备中,一要备学生,二要备生成性问题,三要备分层作业,四要备教学反思。这种共案和个案相融合的备课策略,提升了集体备课的容量和质量。为了保证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教研组长和各备课组长还要每学期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跟踪听课进行检验,做好反馈和指导工作,并有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考核。

二、对集体备课的评价要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建立,并且量化评价体系

1.集体备课的过程评价。

集体备课是学校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一次集体备课中,教研组可以邀请分管领导参与督导,并对备课成效和教师表现进行及时评价。除此以外,教务处和教研组可以通过组织各备课组教学展示,评价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绩效,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扎实、优化地进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集体备课的结果评价。

集体备课的结果评价包括业绩评价,即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学生成绩,以及教师案例、论文、竞赛课的获奖情况等。此外,还包括专家评价,即教研组邀请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主任每学期开展至少两次的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备课组编印的教案成果集、教师个体的二次复备和教学反思、分层作业的布置批改、达标试题的命制等。同时,教研组还要建立学期制的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分管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终评的评价机制,可以从德(工作态度)、能(工作质量)、勤(工作数量)、绩(岗位贡献)四个方面量化评价体系。

三、拓宽集体备课的研修内容和时空范畴

1.研修内容丰富专业。

教研组集体备课不能只囿于备课,要转型为备课与教科研发展的双重平台,这样有利于发挥集体备课在校本教科研方面的作用,也促使教研组和全体教师向着专业化道路的发展。比如,开展“主题式”研究专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当前学科的热门话题,例如对新版课标中几个“变”的研究;可以是课例研究,例如对“语文教师语言感染力”的研究;也可以是教研组所立的学科课题,例如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课题的研究。确立的主题要有一定的前沿性和价值,且切入口宜小不宜大,最好可以结合本校和本组特色。

篇13

1.1 机械设备故障特点

通常说来,可能存在很多方面的因素会引起机械故障,导致故障的原因可能只是一方面,也可能包含了多个原因。所以,在诊断时务必要尽可能小心谨慎一些。我们都知道,机械转动是不一样的,时间不同,形成的数据也会不一样。就本质上来看,机械设备的特殊性很明显,在针对整个运转过程时,不能仅仅只是简单的判断其中的某一点。除此之外,从系统角度来进行分析,机械设备故障的产生并非就是有规律可循的,且往往是随机产生,有着模糊性和不连续性的特点。所以,在诊断的过程中,一定要与多种情况相结合来采取整合措施[1]。

1.2 电子设备故障特点

一般情况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成主要包括两部分,即机械和电子两种内容。在分析机械故障特点的过程中,要考虑并分析电子设备方面存在的一些故障特点。通常而言,电子设备的故障的特点,即突发性和隐蔽性,因为外界环境带来的一些影响,致使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还存在其他一些特点,这是在机械设备间距和电子设备之外的。例如,机器一旦不运转或没有按照制定动作来运转的时候,不少情况下,人们往往以为是机械部分的问题,然而在整个实际工作中,通常引发的都是电子电气部分引发的故障。

1.3 机电一体化设备常见故障分类

(1) 破坏性故障和非破坏性故障,这是按照故障出现是否破坏了工件以及机床来进行划分的[1]和破坏性故障相比,损坏故障在故障分类中是极为常见的。损坏工件乃至于在机床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是禁止对其进行维修的,关于非破坏性故障,就要采取及时性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 2) 系统故障和偶然性故障。这是以系统的或然性进行划分的。系统性故障主要指的是先对一定条件进行满足,在此基础上所引发的一些不确定故障。而随机性故障的发生则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常说来,分析的时候,随机性故障分析起来较为艰难,一般都是要经过了反复的试验之后才能做出综合判定,故障的排除才能确保。

( 3) 诊断指标故障和无指标故障。这是以故障是否具备指示和报警来进行划分的。通常情况下,就设备具有的控制系统来看,高级机电一体化设备往往都是带有自诊断程序的,可以很好的监控整体系统的全部软硬件性能。一旦有故障出现,就会在第一时间内自行报警,而且还会显示在屏幕之上。要与系统配备诊断手册进行积极的配合,据此来分析判断机械中所出现的故障的产生原因,与此同时,在提示中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来排除故障。除此之外,无诊断指示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以上论述的诊断存在不完整的情况而导致的,这种故障的原因之所以会产生,主要还是因为维修人员不够熟练掌握,且不具备应有的技术水平。

2 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诊断方法

因为机电一体化设备本身是存在一定独特性的[3],所以在分析故障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思维方式上积极转变。首先,要深入、细致的分析机电一体化设备,同时要非常熟悉各个功能模板框架,对于各部分功能的结合形式严格遵循,分析故障可能出现的形式,还要认真分析和判断影响的程度。若是有必要的情况下,就要进行故障分析,以故障出现时的基本现象为依据,针对故障形式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并分析可靠性因素,从而真正探究出故障的实质和根源。而在展开具体诊断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以下的几点内容予以高度关注:

(1) 先机后电。一般情况下机械结构都存在直观性的特点,那么首先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肉眼来判断、分析看起来较为明显的故障现象。例如分析发生的变形、断裂以及卡死等现象。一般情况下,就要先着手机械方面,认真检查机械部分的故障。

(2) 先外后内。要先内后外的检查所有的元件,包括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驱动元件,特别是要注重查找出故障的源头。

(3) 先干后叶。就是要先分析主要部件,分清矛盾主次,再分析次要部件,特别是要分析重点内容,要需要重点分析零件和接口部件,在分析过程中一定要分清主次顺序。[4]

3 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分析以及措施

3.1 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分析

机电一体化设备自身具有自动化的功能,拥有十分复杂的结构内容,且系统不同,也会具有不一样的要求,其中的一些系统集中了不同类型得电力或电力器件。所以,对系统可靠性的要求十分高。一般情况下,就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主系统来看,其拥有极为复杂的可靠性。究其与工作条件、外界环境以及运转状况的关系来看,是十分密切的。所以,为了促使整个机器具备的可靠性能得到整体性的满足,就要综合的分析当时的情况,同时要使机器发生超负荷使用的情况得以避免。还要及时的检修机器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从而使机器的稳定性得到根本性的保证,从而可以在相应条件下促使配置大大增强。

3.2 提高机电一体化设备可靠性的对策

从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的发展水平来看,如今已实现了完全微机化,成为了实时控制系统,其可靠性一般能够使用两种办法:一是设计时借助具有较高可靠性的元器件,一旦系统有故障出现就通过诊断方法来对故障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将其快速排除。此时,通常需要将系统的正常工作中断;一是借助容错技术,必要的时候可针对重要部位借助亢余设计进行一个具有很高可靠性的系统组合。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可靠性还能借助其他的办法获得,例如提高机械运行、控制和加工等的精度。可借助精密机械来对传统机械进行改进,在电路控制方面使用微机和PLC,借助先进数控装置来进行控制 。

4 结束语

针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特点,我们一定要寻找出有效、可行的故障分析方法。对于机械技术,有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与之相结合,传统机械正在趋于智能化、网络化、模块化和柔性化等。全新的机电产品理念逐渐形成,而故障诊断维修技术也就相应的更加先进化、智能化。作为企事业单位生产单位中的重点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所完成的任务往往是其他普通设备所无法完成的,尤其是在科研生产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需要进一步促进设备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就很有必须不断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因而需要维修人员重视持续性的学习,将机电一体化设备维修技术牢牢掌握好。

参考文献

[1]谢书法.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及可靠性分析[J].电子机械工程,2007,04∶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