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科研能力评价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能力评价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科研能力评价

篇1

研究生是国家未来创新的中坚力量。国家科学技术竞争力的提高有赖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待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的科学化[1]。教育部为了培养和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启动了“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研究生科研创新问题的学术论文数量急剧增加,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2]。

我国目前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5个方面:

(1)提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级标准[1];

(2)具体分析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3-4];

(3)分别以工科研究生、经管类研究生、理科研究生和文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评价了如何提高其科研创新能力[5-7];

(4)分别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为例论证了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8-9];

(5)将美国、英国等外国研究生培养经验与我国进行对比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10-11]。

现有的研究方法大多是理论层面的定性分析,定量研究相对较少,文献[6,8]分别基于调查问卷和灰色聚类模型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做了定量评价。

相比于定性研究的现状,如何定量评价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该文将在综合分析定性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取出衡量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根据频数统计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进一步通过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对理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

1 综合评价法在理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整理文献[1-11]中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现状的分析及提出的改进意见,结合理科研究生的专业特点,该文共确定5项评价指标,分别是:

(1)招生机制的完善性;

(2)学术氛围;

(3)学术交流机会;

(4)学科竞赛的参与力度;

(5)课外实践实习机会。

各项指标的具体解释与量化如下。

1.1.1 招生机制的完善性

现有招生机制的完善性主要体现在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上。为了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招生规模应该维持在一定的区间,该区间的上限和下限与导师职称、学校水平均有关,通过对部分研究生导师进行访问,结合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实际,定义招生机制完善指数

(1)

其中n为导师所带的研究生总数,(1)式表明当导师所带的研究生过多或者过低时,招生机制完善指数均较小,而当招生规模越接近于合理上下限区间[2,20]的中点时,招生机制完善指数越高。

1.1.2 学术氛围

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科研创新能力可以得到较好的发展,以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质量来衡量学术氛围,用IFi表示研究生发表的第i篇学术论文当期的影响因子,定义学习氛围指数

(2)

其中为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总量。

1.1.3 学术交流机会

学术交流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学术会议等级的划分,学术界主要是基于论文进行评价[21],该文根据参会论文被检索的级别将学术会议分为如下3个等级。

一级:论文被SCI,EI,PANS,F1000等数据库检索;

二级:论文被CSCD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检索;

三级:论文被其他数据库检索。

根据论文被检索的等级的不同,分别赋权值2,1,0.5。假设研究生参加三个等级学术会议的次数分别是,则定义学术交流机会r3为研究生参加的学术会议对应等级的加权和,即

(3)

1.1.4 学科竞赛的参与力度

学科竞赛也是一条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用参与学科竞赛的获奖级别来衡量学科竞赛的参与力度。定义学科竞赛的参与力度指数与获奖级别的数值映射关系如下:

(4)

1.1.5 课外实践实习机会

课外实践实习能够让研究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对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定义课外实践实习机会指数r5为研究生参加课外实践实习的总次数。

1.2 频数统计法确定权重

通过整理总结定性研究的相关文献中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表现形式及改进措施等结论,该文在武汉市面向不同层次的在校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企事业管理人员及其他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背景的人员发放了180份调查问卷,问卷有效回收130份,回收率为72.22%。问卷主要统计结果显示如下。

(1)41.30%的被调查者认为理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用来提高我国科研整体水平,26.30%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用来提升研究生个人科研水平,31.50%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用来提升研究生个人就业竞争力。

(2)87.70%的被调查者认为即使理科研究生毕业之后不从事专业科研工作,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依然为个人发展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3)61.50%的被调查者认为科研创新能力较高的理科研究生社会需求量很大,22.3%的调查者认为一般,16.2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

(4)90.80%的被调查者认为我国理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亟需提高。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尽管针对不同的问题,大家的结果不完全一致,然而在总体上,大家都一致认为提高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创新型理工科研究生的社会需求量是很大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国家和个人科研水平,还可以提高个人就业竞争力。

在上述基础上,该问卷对衡量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5项指标的被选择频数做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以5项指标的被选择频率作为其权重,即可得到5项指标的权重

(5)

(6)式表明,在这5项评价指标中,大家认为最能反映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前三项指标依次是学术氛围,课外实践实习机会以及学术交流机会。这三项指标囊括了学术论文、学术交流以及社会实践,也是目前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个人所非常看重的指标,说明了本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实际情况相符。

1.3 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与构造

选取线性加权法为最后的综合评价模型,则第个评价对象的创新能力指数

(6)

2 实证分析

为了检验上述模型的合理性,该文选取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共计10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10名研究生的数据信息,整理得到他们的指标得分,如表2所示。

从而根据模型(6)求的10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指数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以下问题。

(1)科研创新能力指数较高的研究生大多选择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进入博士后站点或者留在相关科研部门。这属于典型的“人-岗匹配”,说明本模型的建构比较合理。

(2)科研创新能力指数相对较低的研究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在读研期间的积累,选择相对应的工作,或者因为毕业以后不会继续奋战在科研之路,在读研期间理所当然地培养课外兴趣、职业技能,以此提升自己的就业砝码。

综上所述,本模型可以较好地反应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使得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和技能水平,主动地在读研期间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

3 结语

该文提出了基于综合评价模型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一种定量方法,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衡量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5项指标,建立的评价模型可以对理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从而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对理科研究生本人及相关培养单位做评估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新忠,李忠云,胡瑞.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0-13.

[2] 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8-101.

[3] 李小昱,王为.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100-103.

[4] 肖云龙,周治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三大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24-27.

[5] 吴祖芳,张艳丽,翁佩芳.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81-85.

[6] 马一博.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7] 宋京霖.人文知识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8] 孙静.论文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D].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12.

篇2

南昌 330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026-03

科研平台是一整套支撑科研的系统,包括团队分工协作、资金、设备等物质条件支持、技术支持、与其他团队交流的机会、相应的激励机制等等,对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科研平台支撑战略”。通过强化对科研平台的重点支持,努力夯实科研发展基础;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无疑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创新源于实践。杨叔子院士认为:“如果‘教’讲的是知识,‘研’讲的是思考,那么实践是最根本的东西,教和研是绝对离不开实践基地的。”显然,基于科研平台的基本功能,其就是学生实现“教”和“研”实践的基地。因而,科研平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高层次、高水平尖子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于科研平台与科研项目使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更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江西师范大学依托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探索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机制,探索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

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内涵与结构

科研能力是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领。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就是作为社会人的研究工作者探索事物发展规律共同具备的一种能力;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指进行某一领域具体科学研究探索工作的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学科的交叉,现今的科研能力内涵中还包括组织管理能力与表达交际能力。

1.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内涵

研究生教育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准备优秀的人力资源,因而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基于高校学习环境、学习时间限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重心应落在:大力提升研究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和工程实践过程中所需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综合素质(能力)上。主要包括善于提出新思想、新方法与新设计的创新能力,善于多角度、多途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敏捷度高、条理性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实事求是、融入技巧性的实践操作能力等。

2.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结构

(1)信息获取与综合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是指采用多种方式从众多的信息资料中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然后,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资料加以整理与归纳。

(2)敏锐的观察能力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科研工作总是从问题开始,一般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发现问题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第一步,如何发现问题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这些需要培养而形成。

(3)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

(4)实践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有助于扩展深入认知领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5)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人格特征。创新的本质内涵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发挥创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

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现状分析

1.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1)提升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提出:“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学科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在研究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更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际的学术研究与工程设计研发。重在学生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格品质的塑造与培养。

(2)科研能力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准既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系统性、扎实性,也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然而,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是否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是否具备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格品质。

(3)科研能力提升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完善的唯一动力。创新是人力资源的核心。通过对研究生创新人格品质的塑造不断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特别是科研创新能力将会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升产生倍增效应。

2.地方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1)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应试教育的弊端集中反映在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导致学生缺乏不断学习的动力,更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的能力。这表现在一部分的大学生既缺乏智商,也缺乏情商。由此也就导致我国的研究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科技创新过程难能可贵的批判精神与勇气,不善于提出新见解、新观点和新理论。

(2)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传统文化与应试教育的弊端导致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多元智能缺失、兴趣单调等人格缺陷,由此必然导致不少研究生对多事物的发展进程不敏感;不善于在变化的过程中发现与提出问题;不善于明确表述和界定问题;更不善于主动根据现实条件提出并实施问题解决的对策方案。

(3)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当前,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越来越强调协同创新,联合攻关。然而,网络文化、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现今的研究生不关心集体活动,缺乏有效的人际交流,导致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弱化,也导致不少研究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公共关系的沟通能力存在较大的问题。

(4)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受传统文化、应试教育的深度影响,实践动手能力不强是当今研究生科研能力构成要素中评价最差的部分。具体表现在:不少研究生害怕进实验室,乐于纸上谈兵;不少研究生面对具体的科技任务,离开导师的指导就不会拟定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不少研究生也不知如何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理论创新,不知如何将自己的设计变成实用的产品。

三、研究生科研能力初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

研究生科研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1)积极的导向功能。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责是其教育属性。研究生作为受教育的群体,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为此,科研能力考核指标体系中必须反映这一培养目标。通过针对性选择一些指标,成为评价体系的基本元素,从而能引导、促进导师与学生围绕根本的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学习、组织科研活动。

(2)多角度的描述功能。从前面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构成可以看出,科研创新能力是多维度、多方位的,建立起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这一特征。为此,要从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角度选择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元素,要从现有的科研实力、未来的发展潜力角度选择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元素,要从适应科研环境、人际交流、组织管理角度选择构成评价指标体系的元素,从而能够全面、真实、综合地描述和反映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综合的评价功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状况需要通过合理评价指标衡量。但是,科研创新能力呈现必定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产物,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定性与半定量相结合的。因此,研究生科研能力指标体系要具有综合评价的功能。

(4)登高望远的预测功能。每一个人都具有个性,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的潜能;科研灵感的呈现、潜力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为此,建立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够适度反映当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更应该具有登高望远的预测功能。这对于培养研究生良好的人格品质、潜心学问、抑制急功近利的学术心态大有好处,对揭示每一个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空间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大有好处。

2.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基于科研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然而,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综合评价,要考虑研究生自身知识能力有限的特性,要有利于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还要兼顾考虑科研平台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因此,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的选择与制定都要围绕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目标,围绕如何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来展开。

(2)实事求是原则。每个具体的评价指标要符合国家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要体现科研平台的特点、水平与现状,更要与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目标一致。

(3)全面设计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与研究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要将品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力培养与潜能发展综合起来进行整体设计。

(4)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学生科研能力的评价绝对不可能完全靠定量来实现,必须贯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定性评价以导师组、科研平台管理者的综合评价为主体,定量评价则要求方便计量,相应的评价指标要具有可测性与可比性。

3.构建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江西省一些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高校科研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功能与作用,尤其是依托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对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认为基于科研平台的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重点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团队精神。当今的科技实践成就表明,标志性的科研成果的获得离不开高效、合作的科研团队。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对研究生进行团队精神的评价与考核不仅能保证科研平台的高效率运转,更有利于研究生人格魅力的形成。

(2)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科研工作任务对科研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对研究生进行组织协调能力的评价与考核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全局意识,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实现科研目标的心理特征,更是独立科研能力形成的根本保证。

(3)课题选择能力。选择好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是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最重要、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在同一个科研平台中,一方面有一个基本共同的科研发展目标;一方面多学科的交叉、多个科研团队分工合作又提供了多种选择;另一方面,每一个研究生个性不同、天赋不同。因而,对研究生进行课题选择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在构建科研创新体系、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中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4)实践动手能力。实践出真知,一切具体的科研活动都离不开每一个具体参与者的智力与精力投入。依托科研平台对研究生进行教育与培养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真实的、具体的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这样才能保证提升他们的科研技能与技巧,提升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四、结语

比较完善的科研设备、丰富的科研项目、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有利于现代化的科研平台形成。以此为依托,科研平台又为创新型人才资源的教育培养提供了物资保证、优秀引路人、信息支持和管理服务。不断提升科研平台的水平必定更有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科技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创新源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1-10.

[2]齐凤珍.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现状及探讨[J].科研管理,2007,(28):103-105.

[3]李伟,李斌,郝微.高校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的构建与实现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2-234.

篇3

研究与评价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技术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加强对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提高科研院所科研及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显得尤为关键。虽然目前已有―些学者提出了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科研院所的科研内容和特点不同,再加上时展对科研院所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和完善,为科学、合理评价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科研院所技术创新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公益类科研院所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构建―套公益类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来实现对重庆市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评价,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定性

公益类科研院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全社会提供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科学研究和基础性技术等公共物品的政府协调战略性组织。它多由国家机关或国有资产举办,围绕本地区科技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所需的公共环境和条件,从事服务性和非营利性的研究活动。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一般包括:(1)公共基础性科技研究和服务中心;(2)重大全局或局部性社会问题的研究院所和科技服务院所;(3)利用现有资源和资质从事公共技术咨询服务和社会事务监测与评价等业务的组织;(4)区域农林牧副渔业及生态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突发性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持服务组织;(5)接受政府委托或具有半官方性质的政策宣传与执行院所。其研究内容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技术推广和服务等,研究成果以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社会,并且不以营利为目的。对其公益性的定位,主要取决于科研活动的服务对象,即主要服务于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不明显的行业或事业,它不直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具备生产、经营属性和市场竞争性,是一种基础性的社会服务,追求多数人的利益而非局部的、某一部门或团体的利益。

二、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探讨

正确理解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是开展综合评价研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对该概念的理解均有所不同。毕琳等从技术创新资源的角度定义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技术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对应于不同的实现主体,技术创新又有不同的内涵。而对于科研院所来讲,是指将其技术能力与科研需要相结合,通过开发和掌握对相关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来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从而实现服务于经济社会目的的活动”。徐欢等则从院所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理解,认为“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组织过程,对于科研院所来讲其基本要求是将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科研需要结合在一起。从本质上讲,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过程是技术的价值追加过程和战略优势的形成过程,它甚至不单是新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技术进步的问题,而是实现科研院所作为创新者竞争地位的改观和国家走上科学技术进步、实现技术现代化道路的问题”。鲜德清等则从技术创新活动的性质和目的进行分析,认为“科研院所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并且通过推广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是科研院所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其赖以生存的支柱及持久发展的动力”。

笔者认为,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能力应是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表现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指其有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种技术创新资源,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新等各种技术创新活动,向政府和社会提供高水平公益研究成果以及公共科技服务。

三、公益类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篇4

一、生态位视角的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分析

1.生态位理论

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认为,无论是从个体还是到生物圈,无论自然界还是社会中的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态”是指生物体单元的状态(能量、生物量、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智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是生物体单元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是指生物体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如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速率、生物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等。生态位是描述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和作用,是某生物单元的“态”和“势”两方面属性的综合。任何生物体单元的生态位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主体与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状况;二是主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即主体内部各个部分运行及相互协调状况。

2.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特征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教育类型,其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决定了高职院校科研在功能定位、活动内容上有别于学科型高校,带有其显著的区域特色和行业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区域性,根据社会与企业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技术研究;二是指向性,依托行业,发挥学院优势专业,为行业结构调整及技术进步开展技术研究;三是应用性,针对社会、行业及企业生产实践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研究;四是创新性,围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开展技术研究。

3.高职院校科研能力构成

高职院校科研能力是高职院校在生存发展和竞争中获取长期稳定竞争优势的能力,是高职院校构建自身生态位的关键能力。因此,基于生态位的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就是高职院校应对其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拓展能力,而表现出来的强于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能力,由反映高职院校科研“态”属性的生态位占有能力、反映高职院校科研“态”和“势”界面属性的生态位适应能力、反映高职院校科研“势”属性的生态位提升能力三个层面构成(如图1所示)。

二、生态位视角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生态位占有能力

生态位占有能力描述的是高职院校的“态”属性,指高职院校占有的科研资源能力和科研环境能力,是构成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资源基础,反映高职院校内部资源构成各要素的完整性及各要素功能的完好性。生态位占有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资源、人力资源、经费资源、信息资源、环境资源等5个模块26个指标,如表1所示。

2.生态位适应能力

生态位适应能力描述了高职院校生态位“态”与“势”结合的属性,指处于某一生态位的高职院校对其所占有的科研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整合从而适应其所处科研环境的能力,反映高职院校内部要素之间、内外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性,以及高职院校对其所处环境、市场和信息的适应性。生态位适应能力主要包括:科学研究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战略整合能力、文化融合能力等4个模块18个指标,如表2所示。

3.生态位提升能力

生态位提升能力描述了高职院校生态位的“势”属性,指高职院校通过与内外环境的交流而进行学习、吸收新知识及对市场信息快速收集处理响应,以拓展自身生态位来保持和提高竞争的能力,反映的是高职院校主动适应和创新发展的能力。生态位提升能力主要包括:学术影响力、科技创新力等2个模块13个指标,如表3所示。

三、结 论

依据生态位的态势理论,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分解为高职院校科研“态”属性的生态位占有能力、“态”和“势”界面属性的生态位适应能力、“势”属性的生态位适应能力三个层面。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高职院校生态系统内外因素剖析,分解出构成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关键要素,构建了一套包括管理资源、人力资源、经费资源、信息资源、环境资源、科学研究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战略整合能力、文化融合能力、学术影响力、科技创新力11个模块57个指标的高职院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与依据,为学院有效地分配和利用科技资源,提升内涵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高校创新系统的主体,通过整合高校内外的一切可用资源,不断促进高校基础理论研究和新兴科学理论发展的综合能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科技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衡量高校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校科技创新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研究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提高高校的竞争力和推动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国外的学者主要反映在院校评估与绩效评估中,如Mc Guire等人对科研型高校生产效率与信誉的研究。国内学者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王章豹、徐枞巍等在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模型与方法;王光平、金浩建立了高校科技创新评价的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

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多约束、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复杂结构。而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要对我国目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有一个客观而科学的评价。因此,要构建科学、实用的结构评价决策指标,就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整体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稳定性与动态适应性相结合原则,可测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独立性与相关性相结合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2.高校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高校创新能力包含着诸多构成因素,涉及的问题较多,与诸因素之间有着紧密或疏松、间接或直接的关联性,需要对相关因素与具体定位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做出科学分析。本文尝试应用模糊积分评价法,将主要因素按照相互关联的方式、紧密性以及重要程度给予分层,最终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找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影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行较为科学的描述,力求得出一些有利于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结论。我们将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为“目标层-准则层-约束层-指标层”四个层次的框架结构。见表1。

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美国控制论专家L.A.Zdahe于1965年首先提出了模糊集合理论(fuzzy set theory),1978年又进一步提出了与模糊集合理论相辅相成的可能性理论,随后模糊理论迅速发展,并在数理、经济、人文、工程等方面有了广泛应用。本文根据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问题的特点和要求,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使用模糊积分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模糊积分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模糊积分评价指标值的确定

(1)人力资源流。人力资源流包括教师流量以及高校科研吸引人才的能力两个方面:高校教师资源流量QM,指高校获得的师资数量;高校科研吸引力FM,指高校吸引人才的能力。

(2)财力资源流。财力资源流包括流入高校的资金总量以及高校对资金的吸引力两个方面:财力资源流量QY。指高校吸引的投资总额;财力资源吸引力FY。指高校吸引资金投资的能力。

(3)物力资源流。物力资源流包括流入高校的设备等物质总量以及高校对物力的吸引力两个方面:物力资源流量QR。指高校吸引各种设备、仪器、图书等投资总量或总额;物力资源吸引力FR。指高校吸引教育教学设备、仪器、图书等物质的能力。

(4)人才培养流。人才培养流包括高校向社会培养输送的各级各类人才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吸引力两个方面:人才培养流量QP。指高校人才培养总流量;人才培养吸引力FP。指高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吸引力。

(5)科研成果流。科研成果流包括高校输入输出的科研成果总量及其吸引力两个方面:科研成果流量QA。指高校科研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科研成果吸引力FA。指高校科研成果对社会的吸引力。

(6)社会服务流。社会服务流包括高校为社会经济服务所做出的贡献以及由高校的贡献作用所产生的吸引力两个方面:社会服务流量QT。指高校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推广为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提供的所有服务;社会服务吸引力FT。指高校人才培养对社会的吸引力。

2.基于模糊积分评价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估算

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存在吸引力和模糊熵流,运用模糊积分评价法可以估算吸引力参数,然后根据流场理论,根据吸引力与模糊熵流的关系,解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流,最后计算由此产生的负熵流。本文以人力资源流为例进行估算:

(1)高校教师变动的估算。高校教师的变动包括专任教师的自然增长率(主要是反映教师离退休的负增长率)和流入与流出。设 为在一年内从高校外流入系统内的教师数量, 为在一年内从高校内流出系统外的教师数量,πi为高校教师自然增长率,Ti为高校教师总数量。则有高校教师数量的变化为dQMi:

(1)

(2)高校教师资源吸引力参数的估算。设FMij为高校对社会系统人力资源(教师)的吸引力,FMji为社会系统对高校人力资源(教师)的吸引力, 为社会系统对所有人力资源的吸引力之和。由于吸引力和流量(密度)成线形关系,因此,从高校外流入系统内人力资源(教师)QMij为:

(2)

由于高校教师数量的变化为dQMi是已知的,社会和高校可能提供的人力资源年变化量 、 己知,高校教师总数量Ti已知,剩下的未知数只有吸引力的待定参数,以及与人力资源吸引力相关的模糊熵流 ,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模拟对这些参数进行求解。

(3)高校教师负熵流的估算。根据已被广泛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的熵变的原理,熵流变化可以通过力与流的乘积表示,可得从高校外流入系统内的人力资源(教师)带来的负熵 :

(3)

根据以上分析,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中的财力资源流、物力资源流、人才培养流、科研成果流、社会服务流。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需要运用模糊积分方法分别估算各自的负熵流及其对应的吸引力。而吸引力参数通常采用学校横截面数据获得。然后,可求得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值Hs。

三、结论

本文构建了一套系统、量化、适用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高校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结合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认为高校应建立有利于连接主客体的科技创新环境,立足地方科技发展,增强科技创新人财物支持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社会服务能力,并通过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徐枞巍等.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2005,2:55-59

篇6

关键词 :高职;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网络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 2014) 02-0012-04高职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意义和存在问题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在当前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专业型创新人才。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作为创新教育实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创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一个科学、有效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不仅能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客观、全面的认识,还能通过它的监控、反馈功能,对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做出指导,更重要的是通过其激励导向功能,鼓励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达到在大学生中普及创新教育的目的。

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虽然开展了种类繁多的科技创新活动,但大多数院校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具备的创新素质能力并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而我国传统教育中的评价体系,大多采用考试的形式,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的问题,其评价形式僵化,评价指标单一,并不适用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构建一个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作为评价主体,采用科学指标体系和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高职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创新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富于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探索精神,能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要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统一。评价体系既要突出不同类别专业的特点,又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2)系统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但要体现多样性,更要注重各指标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3)阶段性和终结性相统一。评价体系既要包含终结性评价,更应注重能反映学生创新能力成长过程的阶段性评价.

(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成

评价体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评价指标.要构建一个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就必须对评价指标进行科学的选取和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流程如下:

步骤1:在对相关文献进行解读、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工科类专业的特点,选取出现频率较高的45种创新能力评价元素作为备选指标。 步骤2: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总计100位评价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2份。归纳整理有效问卷,从中筛选32种认同率高的元素作为评价指标。

步骤4:采用专家调查法,邀请学校教授和企业高工总计10位专家共同分析研究,对选定的32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归纳,构建包含三级指标的高职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该指标体系包含2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专家一致认为,通过这些指标,首先能反映出学生是否具备开展创新活动所必需的内在动力源泉、创新人格品质和创新思维素质,其次它基本涵盖了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创新实践历程、创新技能状况和取得的创新成果,同时该指标体系也能体现出学校、企业对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引导方向。

(三)应用ANP方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在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模型后,必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具体权重。权重是一个相对概念,指标的权重表示了该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指标权重的取值在0—1之间,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总和为1。确定权重数值的方法有很多,考虑到创新能力各评价指标间具有的依存性和反馈性,选取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来确定指标权重。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介绍 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是萨迪(T L Saaty)教授于1996年提出的一种适应非独立递阶层次结构的决策方法,它是在层次分析法(AHP)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决策方法。AHP方法在分析问题时,将指标体系视为一个内部元素彼此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而ANP方法是在AHP方法的基础上,不仅考虑系统中的层级关系,同时考虑到同一层次中各指标或相邻层次间各指标的相互影响,将系统内部各指标的关系用网络结构来表示,应用“超矩阵”对有相互影响关系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求出其混合权重。很显然,大学生创新能力各评价指标,如知识技能基础、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活动成果等指标间具有较复杂的依存性和反馈性,应该选用ANP方法来确定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以提高指标权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高职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ANP结构ANP结构将系统指标划分为控制层和网络层两大部分。控制层是第一部分,包括目标层和决策准则。这一层的各准则被认为是彼此独立,且只受目标层支配的。因此,控制层中每个准则的权重可用AHP方法获得。在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创新能力是目标,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这两个一级指标相互独立,与目标共同构成控制层。网络层是第二部分,它由受控制层支配的元素组组成,元素组之间可以是独立、相互依存或反馈的关系。而同一元素组中的元素或不同元素组中的元素也可为相互独立、依存、支配与反支配的关系。图1为高职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ANP基本结构,其中三级指标因数量较多,其关系并未列出。

运用AN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步骤1:分析元素组之间和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基于ANP方法的网络结构模型如图1,其中用单向和双向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反馈关系。步骤2:根据网络结构模型中各指标的相互关系构建专家测评判断表,采用如表2所示AHP方法中的1-9标度方法,对存在相互影响关系的各元素和元素组进行两两判断比较,来确定它们的相对重要程度。步骤3:根据专家按照1-9标度法的打分构造判断矩阵。步骤4: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校验,当一致性比率CR<0.1时,认为通过了一致性判断。步骤5:整合各指标元素间的判断矩阵,形成超矩阵。步骤6:运用AHP算法中的“和法”对超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加权超矩阵。步骤7:求出加权超矩阵幂方的极限,如果极限值收敛且唯一,并且各列向量完全相同,则该列向量即为所有元素相对于目标的综合权重向量。

使用ANP应用软件计算指标权重通过专家测评判断表所构成的加权超矩阵来计算指标权重虽然可行,但实际的运算求解过程是非常复杂而繁琐的。因此,对权重的分析计算借助于Super Decisions软件(简称SD软件)来进行。SD软件基于ANP理论,它成功地实现了ANP运算的计算机程序化,是国际公认的求解ANP模型的最有力工具。使用SD软件进行建模、运算,最终得到高职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上页表1所示。

高职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信息平台的建立

(一)评价信息平台的模块结构

为了使创新能力的评价工作更加客观、科学和便于操作,需要搭建高职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信息平台。该信息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评价指标设置模块。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学校、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专家意见,动态调整评价体系的指标结构。(2)专家测评模块。方便专家对权重测评判断表进行打分,由管理员将判断结果整理输入SD软件,并得到各指标权重。(3)客观成绩导入模块。对于指标中学生取得的学科成绩、技能证书、竞赛成果等客观成绩,由管理员通过学校的教务、科研系统直接导入。(4)主观成绩打分模块。对于指标中创新精神方面的主观因素成绩,由三方评价主体自主打分,并按比例得出综合成绩。(5)评价结果处理模块。通过以上的主客观指标成绩乘以相应权重,得到学生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成绩。同时,以图表比较的形式指出学生本人在创新能力上的不足之处:并对同班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对不同届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实现评价体系的监控反馈和激励导向的作用。

(二)评价信息平台的应用实例

应用建立的高职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信息平台,对苏州市职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2011届共156位毕业生进行评价,得到的二级评价指标平均得分如下页表3所示。

篇7

(1)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指标体系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与代表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简明性与可操作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2)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体系权重

专家对两个因素进行比较时,采用定量的标度,可构造各层次的判断矩阵,见表1。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dmax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W=(w1,w2,…,wn)T的各个分量wj,就是本层次相对上层次因素的排序权重。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为CR=CI/RI,其中CI=(?dmax-n)/(n-1),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见表2。

(4)确定评语集及隶属度矩阵

(5)一级综合评判

第i准则的模糊评价Bi=Wcj,Ri=[Bil,Bi2,…,Bin]其中Wcj=[Wcil,Wci2,…,Wcim]表第i准则层下第m个指标的权重,表示隶属度矩阵。

(6)二级综合评判

S=WB?B=[WB1,WB2,…,WBj,](BT1,BT2,…,BTj)T=[S1,S1,…,Sn],其中表示B层相对A层的权重。

(7)评价结果的处理

若S不满足Si=1,则进行归一化处理,令Pi=Si/Si(i=1,2,…,n)得新的判断矩阵。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选取{Pi}相应的评价等级作为评价结果。

2 实证分析

2.1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咨询教育管理部门专家及研究生导师,结合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原则,经反复筛选与整合,将目标层A分为5个准则层{B1,B2,B3,B4,B5},并确定了每个准则层Bi下的指标层Cij,见表3。

2.2确定各层的权重值

设计指标权重调查表,邀请专家对各因素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通过咨询结果进行整理后可得判断矩阵。运用Matlab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归一化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权重,见表4。

2.3评语集及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对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给出“优、良、中、及、差”的等级评判。对于定量指标,查阅历史记录或相关等级标准,可利用隶属度计算方法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建立隶属度矩阵。对于定性指标,利用等级标准,采用专家打分法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隶属度矩阵。本文以江西某高校H为样本,利用上述方法,建立隶属度矩阵,见表5。

2.4综合评判

首先,利用表4与表5中的数据,进行一级评判,计算出准则层Bi的评判结果,见表6。

篇8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2009年,全国专利的63%是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5%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然而,科技部研究中心2011年底完成的一份调研评析报告却传达出一个令人担忧的信息:近年来,我国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出现下降趋势,盈利能力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严重影响了企业后续的科技创新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环境不容乐观;二是高级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缺乏,开展自主创新的基础性条件差;三是政策引导和扶持相对不足;四是融资渠道不畅,创新资金短缺;五是专利意识和保护力度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六是产学研结合尚有欠缺,实效有待加大。

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中所存在的问题,构建科学的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企业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关乎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认识自我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政府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参考。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要素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能力要素包括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方面。根据对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问卷发放与回收,并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影响创新能力的要素细分为以下八个方面。

1、研发人员创新胜任能力

研发人员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资源,是创新实施的主体。研发人员及其团队的创新胜任力决定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整体实力。研发人员的创新胜任力由显性的胜任力(如知识、技能等)和隐性的胜任力(如理念、动机等)组成。激励和激发研发人员的创新动机,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2、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企业持续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动力来源之一,企业家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往往决定了自主创新的绩效和成果。

3、企业内部创新文化

培育企业内部创新文化,是形成创新智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进而推动着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在企业内部,应该把自主创新的组织利益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培育员工对创新失败理解与宽容的文化、轻松的员工交流与创新协作的文化等。

4、企业融资能力

资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线”,其融资途径包括银行信贷、担保、风险投资、融资租赁、上市等。融资政策的宽松度、融资渠道可选择的多样性、融资渠道转换成本的高低等因素,均有可能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融资产生影响。

5、政策与法律制度

政策法律制度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紧密。宽松的政策环境可以让其获得充分的“滋养”,进而获得成长壮大的机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法律制度的作用,应主要是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规范主体”、“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和“自主创新的优先利益分享者”等。

6、产业集群环境

产业集群环境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依托,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合推动、其他优秀自主创新企业的示范、产业集群之间的充分互动以及产业集群内部创新扩散的传导等,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有着深远的作用和影响。

7、社会中介服务

中介机构的服务包括融资中介、上市中介、技术中介、人力资源中介、综合类中介等。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产业和行业也展现出越来越细分的趋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亟须得到中介机构的支持,以帮助其提高创新绩效。

8、社会创新文化氛围

就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而言,良好的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应该“鼓励创新、容忍失败”,有利于鼓励各类资金投向自主创新活动,引导和推动在企业内部形成支持自主创新的文化等。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和实际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为便于评价,我们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正相关作用的要素分为内部指标和外部指标两大类,每个大类下面还有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前面分析的影响因素中,有些可以直接用定量的方法测评、确定,有些则需要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将主观问题转化为定量描述,进行定量分析。本文试图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篇9

Assessment on Dairy Produc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LIN Lia,ZHANG Run-qingb,ZHANG Yan-fengb,LI Yan-ningb

(a.College of Commerce;b.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Frade,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 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The basic concep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type of dai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and new features of innovation in dairy processing were analyzed. Based on it,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was established,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was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in the model, using the Delphi method and the statistical evaluation system to get the data, and carried on the fitting operation to the data, and finally arrived a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 of the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fter the analysi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facing, combined with the effects factors,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dairy product processing enterprises were made.

Key words: dairy processing enterpri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Delphi method; fitting operations

1 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相关概念

1.1 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的概念

从企业来说,乳品加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打造企业品牌的内核,是品牌成功的重要基础。乳品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就在于生产和研发具有特色的乳制品的核心科技上。从整个行业来说,乳品加工科技创新是指有关乳制品的生产加工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配方、新工艺的产生、扩散及应用,使得乳制品生产加工的产出效率提高,质量得到保障的过程[1]。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的主体包括政府及其资助的公共研究部门、大学、推广机构,也包括协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和乳品加工企业。

1.2 乳品加工科技创新类型

篇10

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在农业区域内各科技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其强弱是衡量区域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1]。客观、科学地评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区域明确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目前已有一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王亚伟等[3]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河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张鑫等[4]采用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法对上海、广东、江苏等12个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唐炎钊[5]提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对广东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杨艳萍[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李宗璋等[7]借助SPSS 10.0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25个省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出了评价与分析。杨竹莘等[8]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分析。还有部分学者采用神经网络方法、层次分析法等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估与分析[9,10]。上述方法都需要行业专家对问题的各层权重进行赋值,因而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操作。因此,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对该模型中的权重采用均方差分析法来确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权重人为性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评判方法,并利用该模型对湖北省2006~2010年的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

1 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是指对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过程中本身所蕴含的能量进行评价。建立科学的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工作和基本前提,也是做好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11]。在严格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和可比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并针对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特殊性,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和结合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从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能力、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以及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4个方面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以及它们的计算公式见表1。

2 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的基本原理

灰色综合评价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它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作为指导,来比较各备选方案的优劣程度。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主要遵循以下步骤[12]。

2.1 确定最优指标集V*

2.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2.3 确定评价矩阵R

2.4 确定指标的权重矩阵A

3 湖北省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与结果分析

3.1 实例分析

3.2 结果分析

根据关联度大小可知,湖北省2010年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优于其他年份。

本研究以关联度大小为参考,湖北省农业区域科技创新的综合能力、投入能力、发展能力、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2006-2010年湖北省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分析如下。

1)对构成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各要素而言,一方面,投入能力、发展能力和产出能力的关联度持续上升且相差不大,且在2006-2009年期间,这3个指标的关联度上升平缓,2009-2010年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近年来,湖北省采取了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高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等措施,使其这5年来的农业区域科技创新投入能力、发展能力和产出能力稳步上升。但是,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联度却有着一定的波动,2006-2007年变化不大, 2007-2008年有了大幅度上升,而 2008-2010年关联度急速下降,这与湖北省没有利用好可用且有限的资源息息相关。

2)从综合能力上看,2006-2010年的关联度上升比较平稳。综合能力是投入能力、发展能力、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从上图可以看出,由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急剧下降,即使投入能力、发展能力和产出能力上升,综合能力也没有很大提升。所以,湖北省应该注重全面能力的提升,从而大幅度提高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本研究利用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和纵向比较法,选取湖北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一致,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通过上述分析,农业区域科技创新应该是在有限的物质资源条件下,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现状,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发展而超前无限使用子孙的资源。其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某一地区长远的经济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因此,为了力争能在全国农业科技甚至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湖北省应该给予可持续发展能力于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不足的地方在于没有将湖北省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其他省市进行纵向比较,因而无法知道湖北省的农业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大概处于什么水平,这也是下一步要加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方秀文.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01(5):25-30.

[2] 唐炎钊,方 旋,邹珊刚,等.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估——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2):69-74.

[3] 王亚伟,韩 珂.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以河南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3):119-124.

[4] 张 鑫,陶化冶,隋金雪,等.基于可拓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42-45.

[5] 唐炎钊.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2001年广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37-43.

[6] 杨艳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成分分析与评价——中原城市群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2007.26(6):15-19.

[7] 李宗璋,林学军.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2.20(5):8-11.

[8] 杨竹莘,张军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37(9):17-22.

[9] 冯岑明,方德英.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10):140-142.

[10] 郑雨苹,张良强,郑建锋,等.福建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评价与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58-63.

篇11

一、问题的提出

“三农”问题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最艰巨的任务在于发展西部农村。自1999年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如何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西部农村的发展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近些年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在加快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西部农村科技和教育、繁荣西部农村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西部地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提升速度比东部地区高1.2个百分比。这是2000年以来,西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进程首次快于东部地区[1]。虽然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速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人口素质相对较低、社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对于人均资源有限,教育水平较低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的“缺智”和“缺资”的西部农村来说,不能只一味追求经济的增长,更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近些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高云虹从自然条件、人口素质、贫困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四个方面分析了制约西部贫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2]。钱海婷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如生态环境脆弱、产业结构相对落后等,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唐圆梦和史月兰认为要实现西部地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强化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推进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等措施[4]。从以上的研究内容可以看出,目前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的定性分析,缺少定量的数据以反映当前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水平、过去和现在发展的差别以及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具体细节中的差异表现。从而导致各级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中,缺少有价值的信息支撑。基于此,笔者试图在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可持续发展体系中各独立成分,利用熵权法得出各成分在发展指标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得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西部地区12个省(市、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以期为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西部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认可。此后各个国家也纷纷提出了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西部农村范围内,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相互协调的发展。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结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准绳,具体内涵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是核心

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增长是推动农村社会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以及提升农村人口素质的源动力,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核心要素。特别对于西部地区广大农村来说,由于农村市场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多方面原因,使得西部农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东部相差甚远,农民收入较低,全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在西部地区[5]。而贫困和落后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它是造成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恶化的基本原因之一,并使这些地区陷于发展的困境之中。因此,努力提高西部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竞争力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二)保护环境承载力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根本要求

对比中、东部地区,西部农村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数据表明:“西部地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侵蚀面积的83.3%。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是我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西部森林的植被破坏严重,全国的一半生态脆弱县在西部地区”[6]。而且一些西部农村地区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用品,并大量排放废气废物,超出了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使得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这种发展不能以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恶意破坏为代价,而应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承载能力为根本要求。这对于自然环境制约严重的西部农村来说尤为重要。

(三)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系统

西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生态环境、资源与人口、经济与社会在内的复杂系统。系统内的各子系统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种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各子系统纵向的量的积累,也包括各子系统横向之间的协调。即要求每个子系统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其它子系统的利益为代价,也不能对其它子系统的发展产生阻碍。

三、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

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能对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为西部农村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西部农村的发展水平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以及历史基础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和中部、东部地区农村相差较远。要推动西部农村的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开展。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量化发展的各方面细节,为政府决策提供监测信息。有助于各级政府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7]。其次,可以规范引导西部农村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突出协调发展的本质,避免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片面经济发展。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西部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西部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还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科学性。指标体系的设计首先应该符合科学性原则,即遵循经济、社会、环境各个系统发展的规律。选取的指标应该能够反映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且避免交叉重叠。指标体系必须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另外在对指标权重赋值时,应避免一些方法的主观性偏差,如德尔菲法、频数法等。尽量采取保证数值客观准确的、合适的定量分析方法。

2.系统性。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生态环境、资源与人口、经济与社会在内的复合概念。所涉及的衡量指标也应该涵盖各个系统。如反映农村生产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反映农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的社会发展指标,以及反映农村自然资源禀赋的环境指标等。这些指标构成的各子系统,形成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选取的指标既要反映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水平,同时也需要反映出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

篇12

由此可以看出,广义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包含了对内具有可持续的竞争力,实现永续经营,对外实现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的承诺。而狭义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仅指企业通过较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与各利益相关方保持协调的关系,实现自身的可持续经营。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是统一的,一方面,社会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度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实施社会责任战略有利于提高包含企业在内的整个价值创造体的竞争力的,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笔者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可预见的未来,通过持续创新,有效配置资源,将追求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和维护员工权益、带动区域发展和共建和谐社区相结合,使企业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持续获得满足的能力。

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难点,研究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既能为考核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导并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奠定基础,又是强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

三、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原则

通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使企业能够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不断战胜和超越自我,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其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基于如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既能反映企业的显性竞争力,又能反映其潜在竞争力,为评价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依据;同时尽可能避免指标之间的交叉和重叠,使评价目标和评价指标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

2.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并突出主导要素的影响作用。

3.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是简易性和复杂性的统一,要充分考虑数据及其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既要保证全面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内涵,又要有利于推广。

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同时考虑定量和定性指标来综合评价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不断推进的长期工作,因此评价指标和考核标准也是一个不断优化发展的过程。随着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考核内涵也会不断深化提高。

(二)维度

传统的企业评价倾向于对企业财务绩效的考评,财务绩效测评方法在工业化时代是有效的,但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财务指标只是企业经营绩效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满足利益相关方诉求的能力,没有把企业作为利益相关方价值创造的共同平台进行考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应该贯穿于整个价值链活动之中,因此要从价值链活动着手分析,将可持续能力分解为子能力,并以此设定考核指标。

笔者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可分为六个子能力,分别是运营管理能力、资产经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管控能力、人才培育能力、社会贡献能力。

运营管理能力是指企业总体掌控运营情况,在经济运行、安全生产、职业健康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综合协调,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能力。

资产经营能力是企业从资产的成长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是否能够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资产安全并稳健增长的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源动力,是指整合科技资源、加强自主创新、转化科研成果,以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利益相关方需求的能力。

市场管控能力是指企业通过保持并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强质量管理,维护品牌信誉,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等措施,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带动力的能力。

篇13

一、科学探究及探究能力的内涵

科学探究又称为研究性学习,是美国学者施瓦布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定义[1]:“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探究能力指科学探究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不仅包括认知能力,而且包括反思、评价、交流、协作等技能。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0年编写的一本专著提出,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提出科学性问题的能力、获取证据的能力、从证据出发形成科学解释的能力、评价的能力、交流和讨论的能力[2]。教育部2001和2003年制定的《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3,4],探究能力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教育部有关文件也提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指一种紧扣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自己进步与能力的具体行为,即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共同合作解释资料、制订标准、描述进展、收集结果、记录反思和表现,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及帮助他们改正缺点。近年来,国外生物学课堂教学已使用多种学习评价方式,如档案袋评价、纸笔测验、活动表现评价、开放性问题解决评价、研究论文评价、概念图评价和创造性项目评价等[6]。这都为我们推进生物学新课程改革和学习评价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国内中学课程标准建议使用多样化的学业成就评价方式[4,5]。

1.纸笔测验评价

纸笔测验是选拔性考试的主要形式之一,分闭卷和开卷两种。当需要对学生进行大规模评价时,纸笔测验就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传统纸笔测验的主要目的是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命题方式和内容受现行的教育观念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内容、教学方式及升学考试压力的强烈影响和制约,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和问题。以标准化为特征的一些所谓的客观性测验,如选择、填空、判断、简答、计算,多是孤立地测试知识和基本技能,追求考试和测验的科学化和定量化,考核重点仅限于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对知识的获得过程、应用的具体情境、学生的真实体验重视不够,注重的多是标准答案,得到一些不能反映学生探究能力、试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抽象数字。学生与评价的联系仅是试题和分数,评价由教师、教育管理者及学校全权实施,对学生发展及其学业成就的评价仍依赖于纸笔测验,评价方式单一、片面。

2.成长档案袋评价

成长档案袋是实施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方式,同时还可以为教师、家长及其他学生本身以外的评价提供参考。“档案袋评价”与“苏格拉底式研讨”、“表现评价”等均是西方国家的体现新时期科学教育的“评定改革运动”中诞生的新的评价方式。档案袋(Protfolio),原意指用来装材料(如零散纸张、相片或图片)的箱子和装箱子的材料(尤其私人材料)。将这一术语用于教育教学评价上,可译为“成长记录袋”。斯尔作过如下的定义[7]:“档案袋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地汇集起来的东西,它代表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做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档案袋评价的优势是可以全面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成为反思型的学习者,而且便于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档案袋评价,指评价者(教师、家长、自己或同伴)依据档案袋中的材料,是对学生生物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一项客观、综合的评价。通过生物学教学的档案袋评价,教师和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的快慢、大小作出较为恰当的判断,从而帮助学生制订进一步发展的计划;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档案,可以反思自己学习的情况。

3.活动表现的评价

活动表现评价是一种新型质性评价方法。活动表现评价又被称为“基于表现的评价”、“真实评价”、“另类评价”。活动表现评价就是通过学生所完成的综合的、真实的任务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真实的活动表现评价的最大价值是展示更综合、持续和情景化的学习。好的真实活动表现评价应具有三个优点:整合的、实用的、个性化的。它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种评价要求学生完成某种任务或一系列任务,评价结果以简单的方式加以记录,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学生以恰当的反馈和促进。通过观察学生的各种具体活动中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其评价最能体现重视过程评价、重视质性评价、重视非学业成就评价等最新的评价理念,理应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性评价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有效测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种评价被大量地用于各学科课程的教学诊断评价中。活动表现评价可以评估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技能,为全面探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了解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90年代至今,学界对活动表现评价的研究极为活跃,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革新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主要手段之一。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活动表现评价,指评价者依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生物学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客观、综合的评价。

4.实例分析

探究式实验教学进入中学生物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增强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等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形成客观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进取精神。为了能更直接了解学生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接受情况检验教学的效果,有人设计了教学评价问题对中学生生物课程学习的效果做过问卷调查。综合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课业负担方面的调查[7,8],统计结果分析见表2。通过探究式教学测试,学生比以往更善于自我鼓励、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够客观地评价和总结自己。同时,改变了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机械单一的现状,让实验教学变得充满生机,使师生双方处于平等地交流智慧,真正体现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结语

我国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体系正在趋于完善,纸笔测验的内容和形式正在力求适应课程、教与学的改变而发生彻底的变化;学习档案袋的评价方式为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需;活动表现评价能够真实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探究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学生的发展。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测试认知或记忆,客观的纸笔测验比较适合;如果评价运用、分析、高级思维技能等,真实的评价比较适合。评价可以促进教学和学习,不同的评价工具给学生大量的机会以展示其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J].教育研究,2001,(12):52-5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刘恩山,汪忠主编.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6]徐学福编译.美国“探究教学”研究30年[J].全球教育展望,2001,(8):57-63.

[7]陈美玲.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创造力培养[D].[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