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落实稳就业工作措施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落实稳就业工作措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落实稳就业工作措施

篇1

二、工作措施

(一)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积极落实援企稳岗扩就业系列政策,大力推动失业保险稳定岗位、促进技能提升等工作落地见效,帮助企业减负稳岗。强化企业用工保障服务,加强企业用工需求对接,积极搭建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平台,持续开展重点企业常态化用工保障服务。

(二)加强就业形势监测。进一步完善监测指标体系,强化“主要就业指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失业动态监测企业”“就业转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等指标的监测。适时开展调研,按季形成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三)大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扎实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强化实名制管理,针对性提供岗位推介、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创业帮扶等服务,确保登记到位、联系到位、帮扶到位。积极落实就业援助政策,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落实灵活就业政策,提供针对性技能培训,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成功就业提供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多渠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四)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落实省、市促进返乡下乡创业“22条”“24条”措施,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推动创业补贴、创业吸纳就业奖励、创业培训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加强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宣传,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做好2022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打造创业载体,推动全区创业孵化基地(园区)提档升级。努力挖掘优秀创业者,选拔优秀创业项目,参加市第五届“千里眼”创业大赛,第十二届“我能飞”创业提升培训暨护航行动、“创梦天府”等创业指导活动,浓厚创业氛围,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五)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一步规范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加强制度建设、防范廉政风险,配合开展培训领域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保障资金安全,提高使用效益。紧紧围绕区人力资源需求和乡村振兴战略,丰富培训形式,以项目制培训、以工代训、“两后生”岗前培训为抓手,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六)促进就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与部门间协调联动,开展人员摸排,精准掌握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返乡、外出意愿等信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进一步拓宽就业载体吸纳、返乡创业带动、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就业帮扶渠道,支持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继续组织实施劳务品牌、返乡创业等培训,提高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职业转换和再就业能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七)提升稳就业拓岗位服务水平。为群众、企业提供主动、便捷、精准的全方位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持续优化和推广网上服务平台,积极引导群众、企业通过“e就业”微信服务号等网上服务平台办理业务。加强稳就业拓岗位重大政策、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的宣传推介,促进政策有效落实。通过职通、人社、手机报、人社基层服务等信息平台,实现常态化开展线上求职招聘、线上培训、线上创业服务、线上业务办理。组织开展网络求职、经开区企业入校园等专项招聘活动,提高劳动力市场供需匹配效率。

篇2

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范围及维护稳定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

(一)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范围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是指全县范围内被国家、省、市、县确定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在建、拟建工程。

(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维护稳定风险评估主要内容

对每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所在乡镇和负责该工程管理的县级部门要坚持客观、公正、准确、实效的原则,从以下九个方面所涉及内容逐一进行分析预测,对是否可能出现不稳定问题作出评估:

1、资金(含专项资金)的组织和使用。主要测评:(1)资金筹措渠道是否合法可靠;(2)所需资金总额是否能按计划、按时足额到位;(3)资金能否做到专储、专账、专管、专用;

2、农村征地补偿及房屋拆迁安置。主要测评:(1)征地是否报批;(2)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标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3)征地应安置人员的安置办法是否可行;(4)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标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5)征地补偿安置、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费用是否准备充足;(6)征地拆迁安置实施单位及人员是否明确;(7)征地拆迁安置争议调处单位、调处人员和责任领导是否明确;

3、失地农民就业及生活保障。主要测评:(1)中央、省、县有关失地农民就业及生活保障的政策能否切实的贯彻落实;(2)失地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险能否落实到位;(3)符合“低保”条件的失地农民能否应保尽保;(4)失地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方案和帮助、指导其实现再就业的措施能否落到实处;

4、移(农)民搬迁安置及其生产、生活。主要测评:(1)安置资金是否落实到位;(2)过渡期生活费能否按期如数兑现;(3)后期扶持措施能否跟上;(4)安置规划是否已制定、报批;(5)安置点能否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6)被安置群众对安置点的意见等。

5、城县建设房屋拆迁安置。主要测评:(1)拆迁计划是否符合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否按规定审批;(2)拆迁安置方案是否与城县规划方案相衔接和协调;(3)拆迁安置补偿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4)是否切实维护了被拆迁群众的合法利益,群众对拆迁安置方案是否满意;(5)拆迁准备金是否充足并作专项存储,过度方案能否落实;(6)拆迁安置争议调处单位、调处人员和责任领导是否明确;(7)在处理拆迁日常事务中能否严格按程序办理,做到程序不违法;

6、周边社会治安秩序。主要测评:(1)建设期和建成后可能出现哪些较大的社会治安问题;(2)周边社会治安情况分析。

7、生态环境。主要测评:(1)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是否按规定通过上级审批;(2)对地形、地貌有无较大破坏;(3)“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能否得到妥善的处理;(4)周边群众对该项目环境评估报告的意见等。

8、工程管理。主要测评:在坚持“四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原则、落实“六项管理”(审批或批准管理、设计管理、概预算管理、施工管理、合同管理、劳务管理)中,尤其是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和劳务管理方面,可能出现哪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

9、其他。主要测评:除前8个方面以外,还可能出现哪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步骤

第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实情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每个工程的基本情况。方法上可采取风险评估工程项目的主管部门、业主收集相关文件资料;请专家、业主、相关党政领导和部分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收集意见;走访、调查、进行民意测评等方式,为风险评估提供准确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第二步:缜密分析,认真开展维护稳定风险评估

主要从前述风险评估九个方面,对每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逐项分析预测,对是否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问题作出评估。

第三步:制定维稳工作预案,落实维稳工作措施

针对每个工程经风险评估后存在较大涉稳隐患的,要研究制定预防和处置工作预案。预案应充分体现周密、具体、清晰、可行、高效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

1、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及其联络方式;

2、预防和处置工作的具体措施;

3、奖惩措施;

第四步:编制和报送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前一、二、三步的工作结果,编制每个重大工程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内容包括:

1、该工程的基本情况;

2、风险预测评估情况;

3、化解较大涉稳问题的工作方案;

篇3

二、心系群众,切实为民办实事

一是解决“住”的问题。积极帮助无安全住房贫困争取易地扶贫搬迁名额,解决贫困户整体易地扶贫搬迁住房不安全和后续产业发展难的问题。使该村所有贫困户均达到住房安全的标准。二是解决“行”的问题。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18年以来,硬化公路5公里,切实解决全体村民出行问题。三是解决“吃”的问题。积极落实贫困户家庭没人最低人均2亩耕地的要求,贫困户调整新增集体土地86,确保贫困户有剩余土地发展经济作物。

三、依托项目,精准帮扶暖人心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他排除万难,在单位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施了到户精准项目。仅今年以来,就落实5项扶贫项目合计资金近50万元;新定植西梅150余亩,落实补助资金7万余元;新建改建庭院经济65户,落实项目资金35.5万元;农村改厕项目60户,落实项目资金6万元,扶贫创业十小店建设补助项目2户,落实项目资金1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当地群众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差的现状,又能增加群众收入,起到了造福一方百姓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找准路子,带领群众抓产业

篇4

2、大力创建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依托各服务平台,构建服务体系。

3、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援助就业、企业扶贫就业工程,大力促进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

4、鼓励农民工创业,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二)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部门联动,做好信息沟通,加强征缴稽核和检查督促,推动社保扩面征缴工作的全面完成。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证换发工作和个人帐户发卡管理工作;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前期准备工作。

3、加强基金管理工作,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保障各项社保待遇及时足额发放和兑付。

4、认真按政策规定做好退休申请、待遇审批核发、社保缴费年限核定、延续缴费年限办理、缴费工资申报核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

(三)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加大对企业的用工情况督查力度,摸清底子,建立健全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推动劳动合同签订并动态管理合同履行情况,加快企业集体合同制度的推行,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2、做好监察执法和维稳工作,不断提高办案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大劳动巡查力度,深入乡(镇)各企业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及时受理举报投诉案件,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重点检查监督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工资支付和工作时间等情况。落实建筑企业工资保证金、工资支付台帐和金融信用监督制度,加强对企业工资支付的监控,建立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企业拖欠工资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工作;对拖欠工资、工伤补偿、企业改制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引发的重大案件的排查、预防和处理工作,及时化解矛盾,减少突发事件和上访案件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3、加强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工作,认真贯彻实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依法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加强仲裁员业务培训,提高办案质量、办案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用人单位、劳动者和仲裁机构三位一体,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抓好各项制度建设

篇5

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使干部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社会保持稳定,经济得到发展。党政干部下基层,一定要下人、下心,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一些及时、有效的服务,切实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为企业做大做强作贡献,从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干部下基层,贵在下人、下心。开展“两千干部下基层,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让干部受教育,让作风有根本性好转。机关干部下基层,一要深入一线,不能蜻蜓点水。要将下基层当作一项安民、惠民的常规工作,带着一颗心下,不能人下心不下,更不能由村干部包办代替。要沉下去,进入千家万户,帮助排忧解难,不能蜻蜓点水。要坚持制度化、经常化,工作积极主动,不能等着上级安排,更不能一曝十寒。二要虚心向基层、向群众学习。下基层的干部要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勤动腿,虚心向基层群众学习,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同志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边学边干,不断增强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地适应农村基层工作。三要坚持争一流、塑形象的工作标准。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否得到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查工作成效的标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有力的工作措施、良好的精神状态,干出自己的工作特色,努力争创一流的工作成绩。四要树立为民、清廉的良好形象。要带着亲民爱民为民的感情深入基层做工作,做知群众冷暖的贴心人,帮群众解困的热心人。同时,要严肃工作纪律,摆正工作位置,自觉服从乡镇党委的统一领导,充分尊重基层干部,尊重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决定。

二、建设新农村,强在办好事、实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为民办好事、实事。一要认真抓好支农惠农政策宣传落实。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1号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把广大干部农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决策上来。同时,要不折不扣地抓好“两免一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落实。二要认真抓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搞好结对帮扶,拓展服务平台,落实优惠政策,帮助返乡农民工理顺情绪、促进就业、扶持创业、强化保障、维护权益,充分发挥农民工在保稳定、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三要帮助解决农村基层的突出问题。真正摸清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怨,紧紧抓村级集体资产管理混乱、土地征用等农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几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四要帮助村民抓好春耕备耕。帮助农民群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动员农民群众抓好春耕备耕工作,迅速掀起春耕生产热潮。重点指导抓好制止耕地抛荒、大力发展种养业、动物春季防疫、森林防火和水利基础设施等工作。五要切实加强农村治安综合治理。着力调处农村山林权属等各类矛盾纠纷,认真搞好“清明”期间农村维稳工作,依法打击农村各种犯罪活动和邪恶势力,指导开展好“缉枪治爆”专项整治活动,扫除和“黄、赌、毒”现象,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三、创品牌企业,重在做大、做强。各级各部门要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全面落实优化企业环境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保护好企业,服务好企业,做到放心让企业发展,放手让企业经营,放胆让企业生产。企业要争取政策支持,做大、做强,争创品牌企业。一是想方设法融资。要抓住国家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时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和规定,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积极参与省、市、县三级担保体系,不断扩大企业的规模。二是不遗余力聚才。要始终坚持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搭建良好的培训平台,开阔人才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强化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建立多层次的优秀人才储备库,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要主动与农业部门联系,争取农艺师来公司工作,弥补公司人才缺位的问题。三是扩大基地稳源。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在县内创办和扩大原料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互惠互利,保证企业生产的原料供应。四是打造驰名品牌。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走以质取胜、品牌兴企的路子,成为中国驰名品牌,为我县争创粮油大县作出贡献。

篇6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年元旦春节期间职工、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区政府成立联合清欠领导小组。

三、工作措施

1、集中办公、联合清欠

从年12月31日起至春节期间,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监察局、区城建局、公安分局、区法院等五个部门各抽调一名工作人员在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集中办公,协调处理全区职工、农民工工资清欠及相关问题。其他成员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临时抽调工作人员参与联合清欠。

区联合清欠办各成员单位于年12月31日前将该项工作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报区联合清欠办公室。

2、全面排查、掌握情况

按照“早预防、早处置、早报告”原则,各成员单位要按行业管辖划分和职能分工,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维稳和摸底调查工作,全面进行排查。区城建局、区市容局、区房管局等单位对所管在建工程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将工程项目地点、建设和施工单位名称、地址、法人代表,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和工资发放情况等相关资料建立台帐,于年12月31日前报区联合清欠办公室。区联合清欠办要组织力量对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一次专项的全面排查,并与用工单位负责人保持联系,督促其自觉主动发放农民工工资,严防群体上访事件发生。

3、畅通投诉渠道、化解矛盾

各部门要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解决劳资纠纷,切实维护职工、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群体性上访案件要优先安排解决。对不属于拖欠工资范围的,要认真做好安抚稳定工作,并为投诉人通过其他合法渠道解决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决不能一推了之,生硬处理,防止激化矛盾酿成事端。同时,要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分流和上报工作。

4、严格执法、维权维稳

各职能部门要联合查处在职工、农民工工资清欠过程发现的违法违规施工、拖欠工程款、非法挂靠、违法分包、不订劳动合同、恶意拖欠、携款逃匿等各种不良行为,对涉及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尤其要加大力度严厉打击恶意欠薪和欠薪逃匿的企业主。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5、建立应急预案、落实应急资金

各部门要针对可能出现的群体性欠薪上访事件建立应急预案。区财政负责建立完善欠薪应急保障资金制度,区政府设立应急保障专项资金,资金专户设在区财政局。对企业破产、倒闭无力支付职工、农民工工资或业主逃匿产生的欠薪,必要时启动应急机制。

四、长效管理

1、严格执行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公示制。凡使用农民工较多的建筑施工、加工制造、餐饮宾馆等用人单位,须在农民工工作场所公布工资发放日期和追欠工资的维权热线电话。

2、建立拖欠职工、农民工工资预警信息监测点。充分发挥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平台,在各社区劳动保障监察点建立“拖欠职工、农民工工资预警信息监测点”,及时了解、发现和解决欠薪问题。

3、全面落实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制。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凡使用农民工的,必须由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直接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报劳动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4、严格执行失信惩诫。凡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程项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区有关部门将对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单位进行处罚,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五、工作要求

1、认识到位。全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国际金融危机对职工、农民工就业的影响,把职工、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当作保障社会稳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要严格落实本方案各项工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篇7

二、工作目标 

1、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应对肺炎疫情防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组织局干部职工结合疫情防控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摸排,了解疫情对贫困户的影响,做到“四个心中有数”,摸排因疫情导致全年收入下滑可能存在返贫、致贫风险情况;摸清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底数,协助社区做好稳岗转岗工作,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分批有序错峰外出务工。

2、努力帮助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与社区“两委”共同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积极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尽力帮助解决贫困户在就医、就学、就业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促进群众增收。 

3、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入户核查走访,和贫困户面对面讲解扶贫政策,确保有关扶贫政策和措施及时落实到位。 

4、加大推进产业脱贫力度。根据贫困户自身发展情况,提升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户覆盖率质量。协助社区做好穗悦农业、大龙湾家庭农场的带动作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发展带动增收。

5、落实健康脱贫政策。认真落实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制度,积极为社区符合慢性病条件的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证。重点关注大病户、特慢病等贫困人群。

6、坚持扶贫和扶智相结合。在进行入户宣传的同时开展好“扶贫夜校”,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切实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 

7、推进人居环境规范整洁行动。督促开展好以“五清一改”和“四净两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三、工作措施 

1、完善帮扶机制。一是完善帮扶活动。严格落实“双包”责任,结合本单位实际,从医保扶贫的角度出发,拟定帮扶计划,制定帮扶方案。针对社区实际情况,给予最大限度资金扶持。结合社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自身产业发展意愿、家庭实际情况、技能情况,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饮水安全,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广泛宣传党的政策,及时发现实际困难并帮助解决。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扶持,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二是完善帮扶协调制度。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理清扶贫帮困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及时采取帮扶措施,并及时与社区两委进行沟通协调,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2、做好“双包”工作。根据“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要求,我单位有帮扶干部5人,结对帮扶户8人,每月至少一次上门走访,用心用力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带领他们脱贫致富,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撤退。

3、多措并举助农增收。首先是做好产业发展。鼓励群众积极自主发展种植及养殖等支柱产业。其次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增收。加强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第三是积极实施惠民项目,促进农民增收。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局成立帮扶社区工作领导小组,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严格区委区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入户核查走访,定期调度会商,强化督办落实,确保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篇8

我街道按照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由街道政法书记任组长的“XX街道吸毒人员排查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将辖区派出所、平安建设办、民政和社区事务办、司法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所、村(社区)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纳入了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本次吸毒人员排查管控工作的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措施,强化了工作保障,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及牵头单位。紧密结合我街道实际,紧紧围绕你办提出的“清隐”“清库”“清零”的总体部署,努力实现“防止吸毒人员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的总体目标。

二、深入宣传发动  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禁毒斗争

我街道在8月、9月期间通过组织街头禁毒宣传、进家入户发放禁毒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深入广大群众大力开展大预防教育宣传,普及危害、防范方法等相关常识,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禁毒战争,鼓励他们检举揭发涉毒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对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公安部门对吸毒人员的关心、关爱等帮扶救助措施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激励吸毒人员自觉参与到自愿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戒毒康复、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等戒毒措施中。

三、 严格落实排查管控措施  坚决防止吸毒人员发生肇事肇祸案事件

按照文件要求,我街道以现有在册吸毒人员名单联合辖区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网格员、禁毒社工、村(社区)综治干部等基层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190名吸毒人员深入到社区、吸毒人员家庭、戒毒场所广泛开展走访调查,严格按照“见面核查”原则,对吸毒人员基础信息进行排查比对,重点对吸毒人员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居住地、照片、滥用种类、管控状态等信息与全国禁毒综合应用系统数据进行了比对,辖区派出所也根据比对信息对全国禁毒综合应用系统数据也及时进行了信息维护,确保了系统信息与实际情况一致。通过排查走访,我街道禁毒办还重点掌握了辖区吸毒人员的婚姻、患病、就业、医保、社会交往、活动轨迹等情况进行了登记建档,切实做到了对辖区吸毒人员的“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我街道还将本次排查管控工作与吸毒人员风险评估工作相结合,对我街道所有吸毒人员完成了核查及风险评估。并根据吸毒人员分类管控措施,严格落实了风险类别管理,针对辖区1名高风险类吸毒人员研究制定了相应的管控措施,并落实专人进行管控;针对中风险及低风险类吸毒人员,我街道也制定并落实了每月滚动排查,动态调险级别,定期组织社区民警、禁毒社会工作者、村(居)委员会成员、网格员等做好动态信息跟踪,了解其真实活动情况,积极关注其现实表现,及时调整其风险等级,发现并消除了风险隐患。

我街道根据排查情况,依法对吸毒人员落实了戒治措施,将吸毒人员落实到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戒毒康复、自愿戒毒等戒毒治疗措施中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面上吸毒人员。针对不同类型的吸毒人员,我街道分别对其实行了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等相应措施,有效防止吸毒人员肇事肇祸,着力确保辖区安全稳定。

篇9

据了解,经过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5.6%;第三产业增长9.9%。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40元,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0元,增长8%。贫困人口减少60万人以上。

政府工作蟾嫣岢觯2017年新疆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自治区人大代表、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张春林说,这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二是自治区持续推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预计全区农业生产基本平稳、稳中调优,第一产业增长5%左右,带动经济增长0.73个百分点。三是纺织服装、化工、有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石油、钢铁、煤炭、建材等行业转型升级,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一批重大项目产能将在2017年集中释放,预计工业增长6%左右。

此外,基础设施大发展将带动建筑业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建筑业增长9.8%以上。综合来看,预计第二产业增长6.8%左右,带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牢牢把握、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牢把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用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这一重要抓手,重点抓好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全力抓好重大惠民工程、推动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突出抓好南疆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等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突出抓好南疆发展,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推动南疆工作,举全区之力,着力做活全疆“棋眼”。这成为了1月10日参加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喀什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的核心议题。

“报告专门提出要突出抓好南疆发展,这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南疆工作的高度重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惠民措施,惠及了南疆各族群众,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们要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总目标,扎实有为,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为实现总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英吉沙县委副书记、县长米日姑・玉买尔代表说。

作为新疆一盘棋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抓好南疆发展工作至关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突出抓好南疆发展工作,要从加快南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疆城镇化建设、加快南疆产业发展、集中力量补上民生短板四个方面着手。

篇10

一是围绕企业主体服务。从企业主的角度出发,注重宣传引导企业,帮办服务企业,监督指导企业。从感情、待遇、契约等方面稳岗稳员,即运用就业社保政策,引导企业发挥稳定劳动关系的主体作用,规范劳动合同签订,依法、依规约束劳资双方的行为。通过这一系列工作,最终实现新型劳动关系和谐“四条”,即“岗位留人”——适岗就业,岗薪匹配,让劳动者有发展空间;“待遇留人”——及时发放工资,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给劳动者吃下定心丸;“契约留人”——签订合同契约,规范双方权利义务,减少随意跳槽行为;“感情留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文关怀,提升职工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是着眼劳动者的发展。从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目标出发,从治本之策着眼,真正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从而找到合适的岗位,拿到合适的报酬,行使合法的权利。通过多元化培训教育,普遍实现劳动者就业能力“三大提升”。即“观念提升”,引导劳动者就业观念从只注重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福利环境,向关注职业规划、能力提升、谋求发展转变;“技能提升”,适应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和就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升劳动者的技能和适岗能力;“素质提升”,提升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和依法维权等综合素质,培养集体观念和奉献意识,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劳动争议的产生。

创设二大载体 破解劳动关系构建新难题

一是推进“三个100%”创建,培育诚信示范。宿迁市以苏宿工业园为试点,培育成功后在面上推行了“三百模式”,即引导企业“100%签订劳动合同、100%缴纳社会保险、100%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全面开展诚信示范企业和园区创建工作,规范企业诚信用工,引导职工诚信劳动,使企业的稳岗率达到80%以上,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增加了企业培养人才的投入,实现了企业稳员、员工稳定的良好互动。

二是推进“四位一体”培训,提升从业技能。整合内部行政处室、事业单位资源,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创新推行监察先导、培训提升、鉴定准入、荐业适岗“四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监察先导,劳动监察机构对各类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执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依法开展专项检查,教育和督促企业的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持证上岗。培训提升,各职业培训机构按职业工种分类,分期、分批组织培训。鉴定准入,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参加培训结业人员100%组织技能鉴定,对技能鉴定成绩合格的学员,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其中获证率达80%以上。荐业适岗,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对参训人员及时兑现培训补贴,为其提供与能力相符的就业岗位。今年以来已开设了130个职业(工种),培训了71家企业3.61万人,鉴定获证2.89万人,通过率达80.05%,有效地解决了技能人才不足的状况,提升了劳动者的报酬,从根本上稳定了员工队伍,减少了劳资矛盾。

创优三大举措 开拓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新局面

一是争取地方重视,营造工作环境。宿迁市以信息专报的形式向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呈报,深入分析劳动关系涉及的就业社保等民生问题,争取领导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市委书记和市长分别对保障扩面、监察执法作出批示和支持。年内,就业、养老、医疗三大体系建设全部纳入省委、省政府六大幸福工程;社保扩面、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12个项目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篇11

二、强化社会管理,维护治安秩序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暂住人口服务管理,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开展义务防范活动。二、深入推进“为了明天”工程,做好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孩”、服刑在押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服务、救助和关爱工作。三、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继续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把好“社会人”、本文来源:文秘站 “两新组织”和“虚拟社会”管理关,将“社会人”纳入社区管理,将"新型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纳入综治目标管理;把好学校及周边治安关,完善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层级管理网络,杜绝发生食品中毒、危房坍塌、火灾、电触、杀人等治安安全事故。

三、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全力打击各类犯罪活动

××*镇将继续坚持严打高压态势和整治威力,坚决遏制刑事案件,重大恶性案件的上升势头,1、依法打击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杀人、纵火、爆炸等严重暴力犯罪;2、依法打击偷盗、赌博、行为,彻底消除社会丑恶现象;3、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开展“打假、打诈”等专项整治斗争,5.继续开展农村治安治点,道路交通秩序,校园周动边治安环境等专项整治,增强全镇公民的综治责任感和综治安全感。

四、加强综治基础建设,全面维护社会稳定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综治机构建设,稳定基层综治队伍,充实基层综治力量,抓好综治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全镇综治队伍素质,加强企事业单位内部保卫,村级治保调解组织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二、狠抓综治基础工作,解决突出治安问题。本着“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精神,加强流动人口的治安管理与服务,加强人口信息登记工作完善出租房屋管理协作机制,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打击流窜犯罪。

五、巩固技防战果,提高治安防控水平

攻与守是战略战术,打与防是治理手段。打击固然重要,但关键在于防范。1、××*镇将在20__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在全镇组织防控网络、消除防控盲区、提高防控效能;2、组织派出所民警、维稳信息员、综治办干部和巡防队员定期巡逻,在村落社区,组织治保、调解两委主任带领驻村干部和“五老”人员进行护更守夜;3、加快技防建设步伐,技防建设重点由圩镇向社区、新农村点,尽可能对全镇范围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治安动态监控,形成科技防范的“天罗地网”;4、建立治安防控电子触摸信息系统,将国家省、市、县、镇综治信息,镇治安、刑事、.盾纠纷排查、“和谐110”等输入系统,形成上下联动防控体系。

篇12

为了鼓励扶持老弱病残群体自力更生、灵活就业、增加收入、创造财富。为尚未脱离贫困的家庭和老人提供适合自己的手工活,在家里也完全可以从事的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再就业,居家劳动仍然可以创造财富。县扶贫办和爱心志愿者协会协同发起的“双手创造价值,产业带动扶贫”项目第二期精准扶贫手工活培训项目交流会于2020年5月24日上午九点在县河西镇举办,现场为周边近百名扶贫对象准备了十多种手工活项目,包括:手工编织儿童车、轴承袋盒家庭安装、童车油门线家庭安装、橡皮泥小包装、简易螺丝帽安装、汽车雨刷安装、扯线安装、工艺花手工活(2家)、艺术袋手工活。

培训现场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珠绣、编织绳等加工原材料,并且邀请想通过手工实现脱贫增收的家庭妇女等人群进行现场培训,用手工技艺去带动、帮助社会上的弱势就业群体实现就业创业,帮助贫困人员实现脱贫增收,帮助他们掌握一份技能,树立一份信心,扶智增志打开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今后县扶贫办还要继续联系动员县雷锋帮帮团等爱心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爱心帮困活动,大力助推县的防贫防返贫事业。

二、协调配合人社局用一份真情防返贫

针对疫情影响,县扶贫办配合开展了“我为务工献真情”活动。对于无法外出的青壮年“双非户”,县人社局积极协调贫困人口就近就业的工作,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近就业。摸底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意向、培训需求和企业复工、用工需求信息,加强劳务服务,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在防护物资予以奖励,在金融贷款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已有670余名贫困人口和“三类人员”在光明九道菇、鑫泰轴承等县内企业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对于能够外出务工贫困青壮年“双非户”优先免费体检。在开展的外出务工人员免费体检活动中,开辟“双非户”优先体检“绿色通道”,不仅为“双非户”节省近400元的体检费用,又让外出务工人员持有“健康通行证”让用工企业放心,实现立即就业,目前已优先为132名有务工需求的贫困人口体检,让其外出能够实现立即就业。

今年,县人社局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等多场招聘会和“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活动等,累计回引上万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县人社局将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严格落实优惠政策。计划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发放扶持创业贷款万元,开展职业培训人。

同时,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困难人员和贫困人员就业援助,建立全县建卡贫困户就业信息系统,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加大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建立稳定有效可持续的托底帮扶机制,新增和腾退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

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适时返岗稳岗,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对返岗贫困劳动力的服务,通过“点对点”“专车输送”等形式,确保贫困劳动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截至目前,全县外务工贫困劳动力60%已上岗就业。同时,针对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情况,及时发放交通补贴。对城乡贫困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到省外务工的给予每人500元交通补贴,到省内市外务工的给予每人300元交通补贴。针对部分“双非户”受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未能及时就业的情况,新增349个疫情防控扶贫公益岗位。疫情防控扶贫公益岗位人员补贴为每月500元,人员上岗前,各乡镇(园区)劳动保障平台都要做好岗位职责的安排和人员岗前培训,指导其规范开展防疫工作和做好自我防护,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从而使贫困人员在防疫期间获得一定的收入。

通过对于青壮年“双非户”的稳就业、保增收,县“双非户”工资性收入年24000元左右,极大地防止了新增贫困户的发生。

三、敦促落实微工厂用一份诚意促使家门口就业

针对家里因为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而无法外出务工的年轻妇女,县大力发展推广扶贫微工厂项目,有条件村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微工厂项目,加工箱包、手套、棉服、阿拉伯大袍、文化衫、汽车配件、轴承等产品,留守妇女不用出村,就能在家门口的微工厂里上班挣钱,月均收入达到了1800元左右。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打工挣钱,人们的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篇13

“十五”期间,举办各级各类残疾人职业培训班280多期,共投入培训经费100余万元,培训残疾人达6700人(次)。同时,借助中残联与欧盟合作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定点我市之机,成功举办两期全省教育、管理人员培训班,得到中残联和欧盟项目评估专家的好评。

(三)、就业扶贫跨入先进行列。全市福利企业发展到80多家,集中安置2700多名残疾人,个体从业及自愿组织起来就业人数达9800多人,盲人按摩点由原来2家发展到现在10多家,残疾人就业率由原来的68提高到现在的82。各级残联深入到全市1000多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展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依法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670万元,并将残保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各用人单位累计分散安排3242名残疾人就业。分散安置达标单位达100多家,市政府先后两次对11家达标单位、30个先进单位、90名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成功举办全省首届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有60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招聘会,372名残疾人在用人单位进行录用登记。市残联连续三年被省残联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市残联、大冶市残联被中残联授予“全国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残疾人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市城区有3179名特困残疾家庭计入低保户,农村有3700名特困残疾人列入定救对象;有1100名“三无”残疾人纳入“五保供养”,有关单位与2016户贫困残疾人结对帮扶;走访慰问残疾人贫困户达1000多家,慰问金额达20多万元。“十五”期间共争取扶贫资金440万元,开发扶贫项目6个,辐射安置残疾人达300多人。累计扶持贫困残疾人19500名,其中4600名解决了温饱。20__年市残联被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残联等四部门授予“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四)、文体宣传工作丰富活跃。我市成功承办了全国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盲人门球预赛暨锦标赛,并积极组团参加全国、全省重大赛事活动,在第十一届全省运动会暨第三届残运会上,我市23名运动员分别夺得11块金牌、18块银、铜牌。为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世界冠军刘泽兵、柯玉仙等残疾人被有关部门授予省市劳模。充分展现了我市残疾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全市各级残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形成广播、电视、报纸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网络。利用每年的“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残疾人重大节日,掀起宣传热潮。据统计,各级残联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播宣传稿件20__多篇,制作残疾人专题片10多部,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0000多份,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

(五)、法制维权工作力度加大。全市各级残联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积极促进残疾人由受助者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残疾人事业由社会救助型向民主法制型迈进。市政府20__年颁布了《黄石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市直有关部门制定了残疾人教育、就业、康

复等具体优惠规定,为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了开展三次执法大检查,围绕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等四大重点工作予以突破。会同市司法局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联络站。深入开展创建维权示范岗活动,大冶市陈贵镇司法所等七家单位被中残联、司法部授予“全国残疾人维权示范岗”称号。各级残联认真对待残疾人来信来访,五年间共接待上访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属15000人(!次),处结率达98,回告率达100;其中,稳定婚姻家庭1530户,维权案件达120件,维稳事件达57批次,累计为残疾人办证35000人次。为解决下肢残疾人代步问题,与台北曹氏基金会合作,为下肢贫困残疾人捐赠轮椅50辆。

(六)、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在发展中完善。市残联于20__年建成集机关办公、康复、教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大冶市残联购买了2500M2综合办公楼,黄石港区、下陆区、铁山区的康复教育活动中心在“十五”中期投入使用。磁湖山庄、社会福利院等相继建成残疾人无障碍通道,湖滨路、人民广场等无障碍服务更加完善,全市盲道总里程达30公里,无障碍设施总投资达20__多万元。

市残联相继组建成立了市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市残疾人康复教育活动中心、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完善了职能设置,增强了服务功能。县(市)区残联基本实现了机构升格,经费单列,理事长专职。95的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建立了残联组织,并配备了相应的工作人员,社区残疾人工作已纳入政府工作范畴,与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相同步。

各县(市)区残联基本上建立了专门协会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活动。市残联在自身经费困难条件下给市盲人协会、肢残人协会等五个专门协会提供活动经费,解决活动场所。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举办了理论业务培训班,提高全市基层残联干部的业务水平。

二、“十一五”时期残疾人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十一五”我市残疾人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把握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黄石的良好发展机遇,坚持打基础、求发展、上水平的工作方针,围绕发展残疾人事业,带领残疾人共同奔小康这个目标,以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和加强基层工作为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密切联系残疾人;加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等业务建设,为残疾人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加强法规建设,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发展残疾人事业;使残疾人生活状况和参与环境明显改善,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努力开创我市残疾人工作的新局面。

“十一五”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奋斗目标:

“十一五”期间,从我市市情出发,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为手段,以“两基”工作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建立起基础设施完善、管理科学、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程序明晰、服务一流、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残疾人事业新体系。

---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扩大各类残疾人的康复服务面;残疾儿童少年的学前教育、高职中等教育初步形成体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步提高;为大批残疾人提供有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和实用技术培训;城镇有就业能力和就业要求的残疾人基本得到职业咨询与指导,进一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城乡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

---进一步优化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大力宣传人道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使扶残助残社会风气蔚然成风;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开展残疾人文化艺术活动;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建设,积极发展信息交流和无障碍环境。

---进一步增强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能力。树立为残疾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扶持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吸纳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增强基层残联为残疾人服务的实力,市、县普遍建立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加强各级残联的自身建设,使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丰富活跃。

---进一步提高各类残疾人的自身素质。运用各种形式,团结、教育广大残疾人,帮助提高各类的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杰出自强模范”、“杰出技术能手”、“杰出特艺人才”的争创活动,激励广大残疾人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推动各类残疾人参政议政,积极培养残疾人干部,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和社会中更加活跃。

三、“十一五”时期残疾人事业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一)、康复与预防

主要任务:残疾人康复面进一步扩大,使2.2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5500例,低视力康复180名;聋儿语训230名,培训聋儿家长200名,训练智残、脑瘫儿童150名;安装普及型假肢150具,为残疾人提供6000件用品用具和辅助用品。

工作措施:围绕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康复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依托,家庭康复为基础,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康复、训练、服务体系。在城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与城市社区建设及残疾人群需求相适应、布局合理、经济有序,面向群众、面向家庭,集保健预防、康复教育、健康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农村,要以村卫生室为依托,以乡镇卫生院为康复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康复服务网络。要坚持“低起点、广覆盖”的原则,会同卫生部门不断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康复服务的试点工作,力争农村康复医疗覆盖面取得突破。同时,要进一步整合农村医疗卫生康复资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初级卫生康复保健工作的新思路与新办法。广泛开展康复技术培训,大力普及康复知识,进行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继续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聋儿语训、肢体残疾者康复、智力残疾者康复等一批重点工程。

继续开展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积极参与残疾预防工作,增强全社会的预防意识,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减少遗传致残和药物致残行为的发生,重点是

开展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和0—2岁的婴幼儿补碘预防。建立完善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网络。充分发挥项目优势,组织实施好“国家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所规定各项康复任务。重点项目:社区残疾人康复项目、残疾人“复明工程”、助听、助行项目

(二)、教育与培训

主要任务:巩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成果,使残疾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0以上,使上线残疾中高考学生录取率达95以上。加大职业教育与培训力度,免费培训8500名残疾人。

工作措施:配合协助教育部门进一步巩固残疾儿童少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完善我市特殊教育的服务体系,稳定适龄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加大对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的救助,切实保证他们不因贫困而辍学。对适龄残疾儿童推行“两免一补”(免学费、免杂费、实行生活困难补助),从而推进贫困失学残疾少年儿童的救助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助学活动。继续做好残疾考生的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保障各类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与劳动就业部门的合作,发挥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这一全省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各部门、各行业以及社会办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广泛开展中、短期培训。各级基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培训鉴定功能开展工作,使城镇有求职要求和农村可就业的残疾人普遍得到培训,并同时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的鉴定工作。要加大对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基地的投入,完善我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基地的功能,提高我市残疾人就业中心服务水平。加大对基层残联培训经费的投入,使城镇有培训要求的残疾人都能得到免费培训,对培训期间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实行生活费补贴;对农村残疾人以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等实用技术为主的免费培训。扩充基层残联配套设施项目,扩大服务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为残疾人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我市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水平。

重点项目:市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改造项目

(三)、就业与服务

主要任务: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城镇新安排1500名残疾人就业,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85以上;农村稳定从业残疾人达4万以上。

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采取积极扶持和保护措施,完善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要紧密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保证残疾人集中就业、分散就业和个体从业三条主渠道畅通,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为了推动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为残疾人提供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一站式”的配套服务,引导各类残疾人外出务工实现残疾人劳动力的有序流动。积极发挥市残疾人创业者协会的作用,为残疾人就业和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表彰残疾人职业技术能手。加大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管好、用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将在全市开展一些示范基地建设,一是创建2至3个安残达100人以上的省级残疾人就业基地;二是创建2个省级和5个市级残疾人自强创业示范基地;三是创建一批公司 基地 残疾人农户的农村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四是创建一批盲人保健按摩示范店。充分发挥这些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推动全市残疾人就业全面发展。

重点项目:市残疾人自强创业示范基地项目

(四)、扶贫解困与社会保障

主要任务:对1万名极端贫困残疾人进行扶助,帮助2.8万低收入残疾人脱贫,对600户残疾人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规和政策,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工作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__-20__)》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规定的各项任务,多渠道、多形式地对极端贫困残疾人进行有效扶助,帮助低收入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进一步用好国家下达我市的康复扶贫贷款资金,充分发挥康复扶贫点的辐射作用。继续开展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工程,在大冶、阳新的老少边穷地区对600户残疾人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助残解困进万家”活动,采取“帮、包、带、扶”等措施。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自食其力,提高收入,改善生活。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要帮助落实“低保”、“五保”、“定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救济等措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在城镇推行残疾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自助、互助、公助”等办法,扩大残疾人的投保面,使投保率达到80%以上。社会福利企业残疾职工投保面要100%,确保残疾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开展残疾人扶贫工作研究,制定针对重度残疾人、一家多残、大病医疗难、子女入学难等残疾人家庭的特殊救济、救助办法,使城乡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重点项目: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

(五)、法制建没与维权

主要任务:健全残疾人事业法规体系,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切实做好新时期残疾人的工作,来信来访处结率、回告率达98以上,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工作措施:认真做好残疾人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为修改《湖北省实施办法》及省政府145号令提供详实的各项数据。加强残疾人法制宣传和检查监督。将残疾人保障法纳入各级政府的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残疾人法制教育,会同各级人大、政协开展执法大检查,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各级残联要以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为契机,投入必要的资金和人力,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会同计划、统计、卫生等有关部门摸清全市残疾人的数量、分布、分类以及康复、教育、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建立全市残疾人数据库,为开展残疾人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按国务院颁布的《条例》,认真做好残疾人的接待工作,上为政府分忧,下为残疾人解愁。按国务院关于残疾人证办理管理要求,依法规范残疾人证的审核发放,确保残疾人证发放的公平、公开、公正。

(六)、文化体育与特艺人才

主要任务:加大我市特殊艺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促进残疾人特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高残疾人体育竞技水平,为20__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输送优秀人才。

工作措施:我市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有过辉煌的历史,为黄石和国家争得了荣誉,我们要继续与文体部门加强合作,再展雄姿,使残疾人文体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导社会各类公共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向残疾人开放,并为其提供优惠优质服务。充分利用我市原有艺术人才资源,采用“传、帮、带”等形式,加大我市特殊艺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力度。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残疾人文艺汇演和盲、聋、哑学生的艺术汇演,努力促进我市各类

特殊艺术人才的脱颖而出。认真做好残疾人体育协会工作,培养残疾人优秀体育人才,以备战20__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积极选拔、培养和输送运动员参加全国各类比赛活动,力争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及20__年残奥会有我市运动员参加,展现我市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风貌。抓好运动员的培训与管理,使残疾人体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七)、社会环境与信息网络建设

主要任务:广泛开展“全国助残日”等多种形式的助残活动,形成扶残助残的社会人文环境。力争电视台开办加配字幕和手语的新闻节目,社会综合性报刊开辟残疾人专栏。完善办公自动化网络功能,做好统计工作。

工作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广大残疾人无微不至的关怀,宣传社会各界扶残助残的感人事迹,宣传残疾人顽强拼搏、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风貌。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主要残疾人节日期间,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开辟助残专题、爱心专栏,集中力量宣传残疾人事业,扩大我市残疾人工作的影响面。在特殊学校、福利企业、社会福利机构等残疾人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志愿者服务基地,通过“多帮一”、“一帮一”等形式,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组建残疾人自强模范报告团,深入机关、学校、厂矿企业进行巡回演讲,展示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

加快残疾人事业信息网络化进程。进一步建立黄石市残联网站,为全市残疾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让广大残疾人能从网上直接了解到国家和地方有关残疾人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扶持政策,知道各级残联的工作动态和办事程序,掌握关于康复、就业、培训等方面的信息,使残联的网站和网页成为肢残人的腿、盲人眼睛、聋人的耳朵,构建残联与残疾人交流的网络平台,了解残疾人的需求,掌握残疾人的思想动态。加强各种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为我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八)、组织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任务:不断完善基层残联组织网络,发挥名专门协会的作用,建立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组织体系,形成一支“人道、廉洁、奉献”的残疾人工作队伍。推进全市残疾人无障碍建设,争创全省残疾人无障碍示范城。加强基层残疾人综合设施建设,兴建市残疾人康复教育服务中心。

工作措施:不断完善基层残联组织网络,特别要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残联组织建设,使基层残联做到“有专职干部、有办公场所、有服务载体、有联系网络”。社区、村委会要全部建立残疾人协会组织,形成以县(市)、区残联为主导,乡(镇、街道)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协为基础的基层残疾人组织网络,努力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残疾人工作延伸到基层。

切实加强残疾人自身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专门协会的作用。使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和社会上更加活跃。按城市抓社区,农村抓乡镇的工作思路,使我市残疾人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前移,更好地贴近残疾人,让残疾人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使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活跃。

要切实加强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建设。一是要加强团结,形成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二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事业来凝聚人心,以发展来鼓舞人心,争做实干型、创业型班子。三是要勤政廉政,以品行感召群众,以廉洁赢得民心,以实绩促进发展,把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建成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好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