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卫健委统计信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卫健委统计信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卫健委统计信息

篇1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于甲方有意委托乙方开发用于_________(财务、经营管理等业务)的计算机信息化系统软件,双方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之规定,在自愿、平等、互利互惠、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定义

1、“软件”包括“软件系统”,除另有指明外,指描述于本合同附件_________中的在本合同履行期内所开发和提供的当前和将来的软件版本,包括乙方为履行本合同所开发和提供的软件版本和相关的文件。

2、“可交付件”指附件中指定的由乙方所交付的软件,包括源代码、安装盘、技术文档、用户指南、操作手册、安装指南和测试报告等。

3、“交付”指乙方在双方规定的日期内交付约定开发的软件的行为。但是乙方完成交付行为,并不意味着乙方已经完成了本合同项下所规定的所有义务。

4、“规格”是指在技术或其他开发任务上所设定的技术标准、规范。

5、“里程碑”是指附件_________中所规定的由乙方在本软件开发过程中阶段性完成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部分软件或模块。

6、“源代码”指用于该软件的源代码。其必须可为熟练的程序员理解和使用,可打印以及被机器阅读或具备其他合理而必要的形式,包括对该软件的评估、测试或其它技术文件。

7、“商业秘密”指甲、乙方各自所拥有的,不为公众所知的管理信息、方式方法、顾客名单、商业数据、产品信息、销售渠道、技术诀窍、源代码、计算机文档等,或由甲、乙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明确指明为商业秘密的、法律所认可的任何信息。

8、“工作日”指国家所规定的节假日之外的所有工作日,未指明为工作日的日期指自然顺延的日期。

第二条 开发目的

本软件是甲方为_________(公司经营的业务)而开发的软件。该软件处理的对象是甲方的_________(财务、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交易数据处理、游戏软件等);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目标为_________。共10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

软件整体功能符合甲方所描述的_________(经营、管理等)系统的要求,应达到_________(正确性、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实用性等)的技术指标。

第三条 甲方原有信息系统描述(如开发软件在甲方原系统中运行,可选择本条)

甲方原有的相关计算机信息系统为_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_________。乙方将结合甲方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软件开发,使开发软件的能同现有系统中已有的设备和相关软件相匹配。已有系统的设备和软件见附件_________。

第四条 软件系统

1、乙方所开发的软件系统为_________(系统名称);其中:

(1)属于第三方的软件为_________;

(2)属于乙方所拥有的软件为_________;

(3)甲方委托乙方开发的软件为_________;

(4)乙方可以委托具有相应开发能力的第三方开发的软件为_________。

2、乙方为甲方开发的软件系统分为_________个子系统,包括_________子系统、_________子系统和_________子系统,与_________(甲方原有系统)共同构成本合同所规定的软件系统。该软件所构建的系统的主要功能为_________。该软件系统的名称、里程碑、模块、功能、规格、版本、价格、检测标准等相关情况见附件_________。

第五条 软件开发的交付进度和时间

1、本开发软件交付的时间为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2、软件开发分为_________个里程碑阶段,每个里程碑阶段的项目完成后,均应该依据本合同附件_________所列的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和交付。甲方将按照本合同的第_________条规定进行付款。乙方开发软件或引用的检测标准不得低于_________(国家/行业/企业)的标准。其具体规格、检测标准、阶段和进度、付款方式等见附件_________。

第六条 质量要求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乙方应尽力履行其在开发计划中所规定的义务,按时完成并交付每一项里程碑,其质量标准应符合附件_________的规定。

第七条 分包

本合同项下的项目禁止转包。如双方同意,乙方可以将本合同项下的_________(项目名称)等非主体项目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实施。违反本条规定的,乙方应依据本合同的相关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第八条 项目管理(供选择)

合同各方指派代表组成本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小组,管理本软件的开发。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和通讯方式见附件_________。合同各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重新指定本方的管理小组的成员,但应当以书面方式通知另一方;如一方重新指定的小组成员涉及到本项目的重要方面,更换方应事先征得对方的书面同意。另一方应及时审查更换方提出的书面建议,双方在合理、善意、维护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讨论更换事宜。

第九条 信息与资料

乙方有权根据本合同的规定和项目需要,向甲方了解有关情况,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职能人员调查、了解甲方现有的相关数据和资料,以对该软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设计。甲方应予以积极配合,向乙方提供有关信息与资料,特别是有关甲方对开发软件的功能和目标需求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如甲方对乙方完成本合同所需的甲方所有的信息和资料不予提供,则由甲方承担不予提供的损害后果。共10页,当前第2页12345678910

第十条 资料提供

1、甲、乙双方将根据上述第_________条中甲方为其业务开发软件及其所需功能的描述和甲方所提供的资料与信息共同制作需求分析。甲方在提交有关需求说明、资料和信息时,可以就其中所涉及的软件功能、目标、需求构成及相关技术问题向乙方咨询或征求意见,乙方应当及时予以解释和答复。

2、乙方在获取上述需求信息和资料后,应及时完成需求分析书。该需求分析书经甲方认可,并由甲、乙双方签字后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第十一条 受托人的提交

1、乙方在取得了甲方提供的必要的信息和资料后,将依据本合同所约定的软件的功能、目标与需求分析书,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之前完成需求说明书,

2、在乙方在取得了甲方提供的必要的信息和资料后,将依据本合同所约定的软件的功能、目标与需求分析书,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之前完成概要设计说明书,

3、在乙方在取得了甲方提供的必要的信息和资料后,将依据本合同所约定的软件的功能、目标与需求分析书,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之前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

以上三项完成后,均应提交甲方审核。

第十二条 委托人的审核

1、甲方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对其中所描述软件的适用性、需求性和应用性等进行审核。

(1)甲方应在乙方在取得了甲方提供的必要的信息和资料后,将依据本合同所约定的软件的功能、目标与需求分析书,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之前完成需求说明书的审核,

(2)在乙方在取得了甲方提供的必要的信息和资料后,将依据本合同所约定的软件的功能、目标与需求分析书,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之前完成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审核,

(3)在乙方在取得了甲方提供的必要的信息和资料后,将依据本合同所约定的软件的功能、目标与需求分析书,在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之前完成详细设计说明书的审核。

2、如甲方认可上述文件后的,则在上述文件中签字。如有异议,则以书面方式说明理由并提交乙方复审。如乙方认为不构成问题,则应向甲方予以解释。确有问题的,乙方应及时予以修改并再次提交甲方审核。甲乙双方将重复此程序,直至双方一致认可签字。

3、甲方对上述说明书的签字认可,仅代表对上述说明书中开发软件的适用性、需求性、可用性、等的审核。甲方并不对说明书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审核。如说明书中出现任何与乙方设计相关的技术问题或技术调整,仍由乙方承担责任。

4、如甲方未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本条款所规定的义务,乙方则可以相应顺延交付时间。如该延时对乙方造成损失,甲方还应赔偿乙方的损失。

第十三条 进度报告

1、乙方应于每月/季度终了的_________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甲方提供项目阶段进度报告,内容包括项目进度或里程碑计划执行情况,已完成的软件开发项目,有无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本项目的预期效果,人员配置情况,有无项目变更及变更情况或其它与本项目有关的甲方应该知道或甲方要求知道的情况。

2、如有重大的问题或重要的变更发生,乙方应当在变更发生之日起_________工作日内向甲方做出书面报告。乙方应当在_________工作日内回复甲方在其它时间内提出的与本项目相关的询问。共10页,当前第3页12345678910

3、如乙方违反本条的规定,应该承担由此而引起的项目迟延和甲方不能及时付款或配合项目进行的后果。甲方在收到乙方的书面报告后,应当在_________工作日内回复乙方。

第十四条 第三方监理

甲方有权聘请第三方作为本软件开发的监理。如甲方指定了第三方作为甲方的监理,依甲方的授权,该监理享有与本合同中所约定的甲方同等的权利,以监理本项目的进行。监理方应拥有相应的资质并依法行使其监理职责,否则乙方有权拒绝接受监理。

第十五条 项目变更

为了维护和兼顾各方的利益,确保开发软件的质量,在本合同签署后,甲、乙双方均有权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合理地提出变更、扩展、替换或修改本项目的某些部分的请求,包括增加或减少软件的相应功能/提高或提升有关技术参数/变更交付或安装的时间与地点。

为此,双方同意:

(1)若甲方提出部分项目的变更建议,甲方应该将变更请求以书面形式提交给乙方。乙方应当在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对此作出书面回复,其内容包括该变更对合同价格、项目交付日期、软件的系统性能、项目技术参数的影响和变化以及对合同条款的影响等;

(2)甲方在收到乙方的上述回复后,应在_________工作日内以书面方式通知乙方是否接受上述回复。如果甲方接受乙方的上述回复,则双方应对此变更以书面形式确认,并按变更后的约定履行本合同。

(3)如果甲方不同意乙方有关合同价格变化和项目交付日期变更的回复,但上述变更如不执行,将会影响开发软件的正常使用或主要功能,则乙方应执行变更要求。同时,甲、乙双方均有权按照第十三条的规定解决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甲方应按照乙方在回复中的价格变化和项目交付日期变更的要求执行。(本条款供选择)

(4)鉴于合同标的总量与合同总价相关,因此双方同意,如甲方提出的变更导致合同总价下降,则合同总价每下降_________%,甲方应补贴乙方相当于变更前合同总价款_________%的金额。

(5)如乙方提出部分项目的变更建议,乙方应同时详细阐明该变更对合同价格、项目交付日期、软件性能、项目技术参数的影响以及对合同条款的影响等情况。

(6)甲方在收到乙方的上述变更建议后,应在_________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是否同意和接受乙方的上述变更建议。如果甲方接受乙方的上述回复,则双方对此变更建议以书面形式确认,双方按变更后的约定履行本合同。如甲方不同意乙方的上述建议,双方仍按原合同执行。

第十六条 交付时间

1、乙方应在进行每项交付前_________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方式通知甲方。甲方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的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安排接受交付。乙方在交付前应根据附件_________所列的检测标准对该交付件进行测试,以确认其符合本合同的规定。

2、如由于甲方的原因而导致交付不能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乙方将按延期时间顺延交付。如因延期交付而导致乙方损失,甲方应赔偿乙方的实际损失。如甲方能接受而不接受交付,则视为乙方已经交付,甲方应当按照约定付款,甲、乙双方对此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十七条 交付内容

1、乙方应按照合同及其附件所约定的内容进行交付,所交付的文档与文件应当是电子版式和可供人阅读的。具体交付内容见附件_________。共10页,当前第4页12345678910

2、如由于甲方运行、检测不当或其它原因而导致所交付项目存在故障或问题,经甲方要求,乙方应在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帮助处理此项故障或问题,由此而发生的费用由甲方承担。

第十八条 领受

甲方在领受了上述交付件后,应立即对该交付件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认其是否符合开发软件的功能和规格。甲方应在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提交书面说明以表示接受该交付件。如有缺陷,应递交缺陷说明及指明应改进的部分,乙方应立即纠正该缺陷,并再次进行测试和评估。甲方应于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再次检验并向乙方出具书面领受文件或递交缺陷报告。甲、乙双方将重复此项程序直至甲方领受,或由甲方依法或依约终止本合同为止。

第十九条 软件系统试运行

1、自软件交付通过之日起,甲方拥有_________天的试运行权利。

2、如由于乙方原因,软件在试运行期间出现故障或问题,乙方应及时排除该方面的故障或问题,所引起的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3、乙方应在合理的期限内排除故障或处理问题。如以上故障或问题影响软件基本功能和目标的实现,且排除故障或处理问题的时间超过_________个工作日,则视为乙方交付违约,除非上述故障和问题是由甲方引起的。

第二十条 系统验收

1、软件试运行完成后,甲方应及时按规定对该软件进行系统验收。乙方应以书面形式向甲方递交验收通知书,甲方在收到验收通知书的_________个工作日内,安排具体日期,由甲、乙双方按照本合同的规定完成软件系统验收。

2、如属于乙方原因致使软件未通过系统验收,乙方应排除故障,并承担相关费用,同时延长试运行期限_________个工作日,直至软件系统完全符合验收标准。

3、如属于甲方原因致使软件未通过系统验收,如属甲方原有计算机系统故障原因,甲方应在合理时间内排除故障,再进行验收。如系上述故障之外的原因,除因本合同规定的不可抗力外,甲方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验收,乙方有权以其认为合理的方式进行单方面验收,并将验收报告提交甲方,即视为软件系统验收已经通过。乙方在进行单方面验收时,甲方应提供验收便利。如甲方在乙方提出单方面验收后的_________个工作日内不提供验收便利,则视为该系统已经通过验收。

第二十一条 知识产权和使用权

1、知识产权:甲、乙双方共同拥有开发软件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非经对方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披露、转让和许可有关的技术成果、计算机软件、技术诀窍、秘密信息、技术资料和文件。除本研发工作需要之外,未得到甲方/乙方的书面许可,甲方/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商业性地利用上述资料和技术。如甲方/乙方违反本条的规定,除立即停止违约行为外,还应支付违约金_________以及赔偿甲方/乙方的损失。

2、使用权:(如知识产权归一方所有,需订立本款)甲方/乙方对软件具有使用权。本使用权的使用范围为:_________(总公司、分支机构)。

3、甲方对乙方所许可的使用权软件没有/有向第三方分许可的权利。除本合同另有规定外,乙方许可甲方使用软件或相关任何知识产权,并不表示甲方已经从乙方获得其向第三人许可使用该项权利的权利。共10页,当前第5页12345678910

4、甲方在使用乙方提供的属于第三方软件时,应当依照乙方与第三方对该软件使用的约定进行。乙方应将该约定的书面文件的复印件交甲方参阅。

5、本合同项下双方的任何权利和义务不因合同双方发生收购、兼并、重组、分立而发生变化。如发生上述情形之一,则本合同项下的权利和义务随之转移至收购、兼并、重组或分立之单位。如甲、乙双方在本合同项下的各项权利和义务由甲、乙双方之分立单位分别承受的,则甲、乙双方与甲、乙双方之分立单位分别享有和承担相关权利和义务。

6、甲方在领受本合同项下的软件后,应严格遵守相关的知识产权及软件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在本合同所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本软件。甲方因非经授权而实施的商业性复制行为构成违约或侵权责任造成对方损失的,由其承但相关责任。

第二十二条 软件的维护和支持

乙方同意在本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按照附件_________的规定,向甲方提供软件维护和支持服务。除双方另有书面约定,如甲方依法或依据本合同将软件用于商业性销售,乙方将负责为所有的与本软件相关的最终用户提供维护和支持服务。维护和支持服务期满后,如甲方继续聘请乙方提供上述服务,甲、乙双方将依据附件另行签订维护和支持协议。

第二十三条 项目培训

乙方应及时对甲方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目标为受训者能够独立、熟练地完成操作,实现依据本合同所规定的软件的目标和功能。培训计划详见附件_________。

第二十四条 价格与付款方式

1、价格本开发软件总价款为_________,除非另有书面约定,付款方式见附件_________。各部分价格组成见附件_________。

2、项目增减定价在本项目进展过程中,甲、乙双方依据本合同对项目作出任何变更或经双方同意的功能变化或软件模块的增减等,一方或双方将以上述规定的价格为原则,商定变更后的具体价格。

第二十五条 保证

1、委托人保证

(1)甲方具有合法的权利缔结本合同。甲方是一家根据法律设立的合法经营,并具有良好信誉的公司,具有合法的权利能力签署并履行本合同项下的义务。

(2)利益冲突。甲方签署和履行本合同或与本合同相关的文件将不会

a、与甲方的章程或其他适用于甲方的法律法规或判决等相冲突;

b、与甲方同第三人所签署的任何法律文件如保证协议、承诺、合同等中的义务相冲突或导致任何违约,或使乙方的权利受到约束。

2、受托人保证

(1)法人地位:乙方是一家根据_________法律设立的合法经营并具有良好信誉的公司,具有合法的权利能力签署和履行本合同项下的义务。

(2)利益冲突:乙方签署和履行本合同或与本合同相关的文件将不会

a、与乙方的章程或其他适用于乙方的法律法规或判决相冲突;

b、与乙方同第三人所签署的任何法律文件如保证协议、承诺、合同等规定的义务相冲突或导致任何违约,或使乙方的权利受到约束。

(3)乙方保证:乙方履行本合同项下的义务。授予甲方的许可权没有受到任何第三方的约束或限制,也没有承担任何约束或限制性义务。

(4)侵权与被诉:乙方保证本软件或其授予的权利不会侵犯任何第三人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也没有其他针对乙方拥有本软件权利的未决诉讼,或甲方行使乙方所授予的软件权利会侵犯任何第三人的合法权利。共10页,当前第6页12345678910

(5)合法软件:乙方所开发的软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软件产品方面的规定和软件标准规范。

(6)在乙方所交付的软件系统中,不含任何可以自动终止或妨碍系统运作的软件。

(7)如乙方所交付和许可甲方使用的软件需经国家有关部门登记、备案、审批或许可的,乙方应保证所提供的软件已完成了上述手续。

第二十六条 侵权赔偿

1、乙方同意,如有第三方声称甲方或甲方所分许可的顾客使用本软件侵犯了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它财产权利,乙方将对由此而引起的任何诉讼或法律请求进行抗辩。乙方同意支付有关判决或和解所确定的赔偿金额。甲方同意,一旦发生此类诉讼或请求,甲方将及时通知乙方并对乙方处理该诉讼或请求提供合理的帮助,以便乙方获得应有的权利,并在征得乙方书面同意的情况下处理与此相关的应诉、抗辩或进行和解。甲方有权自费参与针对该项诉请的应诉抗辩或和解。如乙方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不能针对该项诉请进行应诉或和解,甲方有权应诉或进行和解,其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2、如本软件或其任何部分被依法认定为侵犯第三人的合法权利,或任何依约定使用或分销该软件或行使任何由乙方授予的权利被认定为侵权,乙方应尽力用相等功能的且非侵权的软件替换本软件,或取得相关授权,以使甲方能够继续享有本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权利。

3、如果乙方经合理和具有事实根据的判断,认为本软件或其任何部分可能被依法认定为侵犯第三人合法权利的,或使用或分销该软件或甲方行使由乙方授予的权利可能被认定为侵权的,乙方可以用相类似的具有相同功能的非侵权软件替换本软件,或尽力取得必要的相关授权,以使甲方能够继续享有本合同所规定的各项权利。但乙方对甲方由于使用了相关的非法软件系统,或在本软件中使用了非乙方提供的软件,或该软件中非乙方对本软件的修改而导致的侵权不承担责任。

第二十七条 保密

1、信息传递在本合同的履行期内,任何一方可以获得与本项目相关的对方的商业秘密,对此双方皆应谨慎地进行披露和接受。

2、保密获取对方商业秘密的一方仅可将该商业秘密用于履行其在本合同项下的义务,且只能由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获取对方商业秘密的一方应当采取适当有效的方式保护所获取的商业秘密,不得未经授权使用、传播或公开商业秘密。除非有对方的书面许可,或该信息已被拥有方认为不再是商业秘密,或已在社会上公开,该商业秘密应当在_________年内不得对外披露。

3、非竞争甲、乙双方同意,在本合同实施过程中以及本合同履行完毕后的年内,双方均不得使用在履行本项目过程中得到的对方商业秘密,从事与对方有竞争性的业务,也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聘用本开发项目中的对方相关技术或管理人员。

4、上述保密义务不适用以下情况

(1)获取该信息一方在对方披露之前,已经知晓该信息;

(2)获取该信息一方可以通过合法渠道获取该信息;

(3)获取该信息一方从第三人处合法获取,并且不承担保密义务;

(4)向第三人披露过的,且第三人不承担保密义务;

(5)独立开发或获取的信息;

(6)法律强制披露;

(7)经披露方书面许可。共10页,当前第7页12345678910

5、信息安全:甲、乙双方同意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遵守和履行上述条款所规定的义务。经一方的合理请求,该方可以检查对方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上述规定的义务。

第二十八条 违约责任

1、交付违约。乙方应在合同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和交付本合同规定的项目。如开发工作延时,甲方同意给予乙方_________日的宽限期,宽限期内不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如乙方在宽限期内仍未依据本合同的规定完成和交付本合同所规定的项目,除依约支付违约金_________外,甲方有权要求乙方作出补偿和采取补救措施,并继续履行本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1)每延期_________天,乙方应向甲方支付合同总价_________%的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总数不超过合同总价的_________%;

(2)如延期时间超过_________天,甲方有权终止合同,除前款所约定的违约金外,并要求乙方支付合同总价的_________%作为对甲方的赔偿。如甲方由此终止本合同,乙方应在两个星期内返还甲方所支付的费用和报酬并依甲方的指示退还或销毁所有的基础性文件和原始资料,并赔偿甲方由此而引起的直接/直接和间接损失。

2、付款违约

(1)如甲方未按合同规定的期限付款,每延期_________天,甲方应向乙方支付合同总价_________%的违约金,但违约金的总数不超过合同总价的_________%;

(2)如延期时间超过_________天,乙方有权终止合同,除前款所约定的违约金外,乙方还可要求甲方支付合同总价的_________%作为对乙方的赔偿;

(3)如合同继续履行,甲方除支付上述违约金外,仍应按照合同规定的金额付款,乙方履行本合同的日期相应顺延;

(4)如乙方选择终止合同,甲方应按已交付和已完成的软件的价格向乙方付款。甲方付款后,乙方应向甲方交付已付款的软件。甲方如要在以后使用所接受的软件,仍应按照本合同的规定使用。

3、保密违约: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所规定的保密义务,违约方应按本合同总价的_________%支付违约金。如包括利润在内的实际损失超过该违约金的,受损失一方有权要求对方赔偿超过部分。

4、其它条款违约: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所规定的义务,除本合同另有规定外,违约方应按合同总价_________%的金额向对方支付违约金。

5、如发生违约事件,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支付违约金时,应以书面方式通知违约方,内容包括违约事件、违约金、支付时间和方式等。违约方在收到上述通知后,应于_________天内答复对方,并支付违约金。如双方不能就此达成一致意见,将按照本合同所规定的争议解决条款解决双方的纠纷,但任何一方不得采取非法手段或以损害本项目的方式实现违约金。

第二十九条 通知

1、根据本合同需要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全部通知以及双方的文件往来及与本合同有关的通知和要求等,必须用书面形式,可采用_________(书信、传真、电报、当面送交等)方式传递。以上方式无法送达的,方可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

2、各方通讯地址如下:_________。

3、一方变更通知或通讯地址,应自变更之日起_________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否则,由未通知方承担由此而引起的相关责任。共10页,当前第8页12345678910

第三十条 合同的变更

本合同履行期间,发生特殊情况时,甲、乙任何一方需变更本合同的,要求变更一方应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征得对方同意后,双方在规定的时限内(书面通知发出_________天内)签订书面变更协议,该协议将成为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未经双方签署书面文件,任何一方无权变更本合同,否则,由此造成对方的经济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第三十一条 合同的转让

除合同中另有规定外或经双方协商同意外,本合同所规定双方的任何权利和义务,任何一方在未经征得另一方书面同意之前,不得转让给第三者。任何转让,未经另一方书面明确同意,均属无效。

第三十二条 争议的处理

1、本合同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管辖并按其进行解释。

2、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也可由有关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___种方式解决:

(1)提交_____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三条 不可抗力

1、如果本合同任何一方因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而未能履行其在本合同下的全部或部分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在不可抗力事件妨碍其履行期间应予中止。

2、声称受到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一方应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书面形式将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通知另一方,并在该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_________日内向另一方提供关于此种不可抗力事件及其持续时间的适当证据及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书面资料。声称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其对本合同的履行在客观上成为不可能或不实际的一方,有责任尽一切合理的努力消除或减轻此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影响。

3、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双方应立即通过友好协商决定如何执行本合同。不可抗力事件或其影响终止或消除后,双方须立即恢复履行各自在本合同项下的各项义务。如不可抗力及其影响无法终止或消除而致使合同任何一方丧失继续履行合同的能力,则双方可协商解除合同或暂时延迟合同的履行,且遭遇不可抗力一方无须为此承担责任。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4、本合同所称"不可抗力"是指受影响一方不能合理控制的,无法预料或即使可预料到也不可避免且无法克服,并于本合同签订日之后出现的,使该方对本合同全部或部分的履行在客观上成为不可能或不实际的任何事件。此等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水灾、火灾、旱灾、台风、地震,以及社会事件如战争(不论曾否宣战)、动乱、罢工,政府行为或法律规定等。

第三十四条 合同的解释

本合同未尽事宜或条款内容不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本合同的原则、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及关联条款的内容,按照通常理解对本合同作出合理解释。该解释具有约束力,除非解释与法律或本合同相抵触。

第三十五条 补充与附件

本合同未尽事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甲乙双方可以达成书面补充合同。本合同的附件和补充合同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三十六条 合同的效力

1、本合同自双方或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之日起生效。共10页,当前第9页12345678910

2、本协议一式_________份,甲方、乙方各_____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合同的附件和补充合同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

委托人(签字):______________ 委托人(签字):______________

篇2

一、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

第四代移动通信作为未来移动通信技术是一个动态的、自适应的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频率的分配与管理,能快速的、动态的自适应多层路由技术和智能无线电组网技术。

具备的特点有:通信速度更快,最大传输速率能达到100Mb/s;兼容性更好;灵活性更强;自适应的分配资源能对业务流大小做出准确处理,智能信号处理器也具有更强的智能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无线频谱利用率更高,提高无线频率的使用效率和系统的可实现性;业务类型更广泛,使个人通信、信息系统、广播和娱乐等多项业务无缝连接成一个整体;无线系统容量很大,并引入了空分多址技术;终端手机多样化和智能化。

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被称为广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上都可以提供无线服务,在跨越不同频带的网络中也能提供信息通信以外的数据进行采集、定位定时、远程控制。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体系有三层:第一层是物理层,又叫接入层,是提供接入和选路的功能;第二层叫网络层,也称承载层,是起到链接作用,作为桥接的载体提供QOS映射,进而实现地址转换、即插即用、安全管理和有源网络。第三层是应用层,与网络业务执行技术层之间行了开放式接口,为第三方的开发提供新业务。

三、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3.1多入多出技术

多入多出技术是无线通信行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多个天线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解决无线信道的衰落,实现就算不增加系统宽带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也能使无线系统的容量得到有效提高。

3.2先进的信号处理及传输技术

OFDM是无线环境下高速传输技术,将频率分给子信道之后实现各子载波并行传输,能抗多径干扰与窄带干扰;自适应传输技术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基带信号处理的核心技术,根据无线网络不同情况选取不同传输方式保证无线传输的效果,在信道状况较差时也能采用很好的调制方案。

3.3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技术是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的移动通信新技术,能抑制信号的干扰并自动跟踪和数字调节波束。智能天线形成波束在空间范围内交互穿插,形成干扰流,增强特殊范围内想要的信号,既能改善信号质量,又能增加传输容量。

3.4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是利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在编程平台上对无线电的标准、模块等硬件进行软件加载方式来实现开放式结构。软件无线电的核心思想是在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变换器,用软件定义无线功能,其软件系统包括无线信令规则与处理软件、信号流变换软件等多个软件类别。

3.5认知无线电技术

认知无线电在1999年被提出,是指无线终端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不断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自适应调整内部通信机理来达到适应变化的功能。

当下比较先进的该种技术是CDMA空中接口技术,能达到1bit/sHz。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出现,不仅解决了频谱资源的不足,更实现了频谱的动态管理,提高频谱利用率,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四、结论

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移动通信、无线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其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移动、无线技术领域也在不断更新、改革。

然而要想真正实现未来移动通信系统还有很多难题,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结构的可行性、灵活性以及关键技术的攻克都要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但是这是移动通信事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未来的移动通信技术会更具有高数据率、高频利用率、低发射功率,也更具有灵活业务的支撑能力,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参 考 文 献

篇3

基于上述备件维护管理策略可知,要实现地球站收发设备备件的离线性能检测,拟设计构建备件性能检测系统,以对备件性能的长期稳定性进行测试与维护,使更换备件的上线成功率达100%,确保更换备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卫星通信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地球站收发设备的备件分为系统级备件和部件级备件,其中系统级备件是指具备集成为有线闭环测试系统条件的备件,部件级备件是指不具备集成为有线闭环测试系统条件的备件。依据收发设备的备件分类情况,可将备件性能检测系统分为系统级备件性能检测系统和部件级备件性能检测平台,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2.1系统级备件性能检测系统

备件性能检测系统是针对具备集成为有线闭环测试系统条件的备件进行测试的平台,其设计思想是:利用信息产生器及模拟转发器将地球站的发送链路和接收链路的部分零散备件集成为一个自发自收的有线闭环检测链路,用来完成系统级备件的加电测试,并通过监测环路时延值达到对备件的检查与维护,确保更换备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同时,可完成返修设备及新增设备的验收考核测试、新进人员的业务培训、模拟故障处理演练等任务,具体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2.2部件级备件性能检测平台

部件级备件性能检测平台是针对不具备集成为有线闭环测试系统条件的备件进行测试的平台,其设计思想是:利用信号源、频谱仪、矢量网络分析仪、逻辑分析仪、功率计等测试仪器对零散的部件级备件进行定期检测维护和指标测试,以确保部件级备件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同时,可作为新购置备件的验收测试平台,具体组成框图如图3所示。

3备件管理系统

3.1备件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对于地球站收发设备的备件设备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方法是直接将备件设备放入库房,需要时人工从繁杂的备件设备中查找需要更换的备件设备,费时费力且延误备件上线时间,降低了系统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并且在系统备件状态发生变化时,表格记录形式无法得到及时更新,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因此,为提高备件的使用效率,解决备件分散和备件存取造成的管理混乱等问题,本文建立备件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备件信息数据库,设计实现备件出入库管理和备件档案管理流程,实现备件设备信息的科学管理,并为地球站装备管理和采购提供数据支持。备件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3.2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

本文从系统实用性出发,对信号收发备件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为基本信息管理、备件库存管理、备件计划管理、使用信息管理、查询统计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等几个部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如下:(1)基本信息管理基本信息管理用来设置系统的基础数据信息,如用户信息、备件信息、备件供应商信息、仓库及库位信息等,以便为其它的管理模块提供一个统一规范的基础性数据,并且方便系统的维护。(2)备件库存管理备件库存管理是备件管理系统最为重要的管理模块之一,该模块涵盖了备件从入库到出库之间的全部业务流程,主要实现对备件入库管理、备件出库管理、备件档案管理、库存备件明细、库存备件汇总以及库存报警等的管理。(3)备件计划管理备件计划管理主要实现备件采购计划工作中的备件计划、备件需求统计等功能。(4)库房管理库房及存放柜管理是对备件存放的直接映射,通过库房信息以及备件存放位置的信息,方便快捷地将备件定位到库房存放柜中,解决了原始的纸面记录或无库存记录造成的弊端。(5)使用信息管理使用信息管理主要记录备件上机使用情况,为合理采购备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6)查询统计管理查询统计管理可提供灵活多样且直观的查询统计方式,统计出的数据准确可靠,用户可以通过统计汇总出各个备件的库存、维修、使用等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7)系统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主要完成对信号收发备件管理系统的用户信息和用户密码修改的管理。

篇4

 

1 小卫星的技术优势

 

1.1 荷载较少

 

小卫星在每次的的任务中一般仅需要装载一种特殊设备,进而很好地避免了大型卫星中出现的荷载间复杂配比问题。

 

1.2 研制时间短、费用低

 

小卫星的研制一般只需经过一到两年,同时相关的研究经费也相比大型卫星明显降低,因此更具有经济性,更体现其实践意义。

 

1.3 重量轻

 

小卫星的重量一般较小,就当前国际情况来看,最微型的小卫星的质量仅有几百克,体积也很小,因此功能密度大,模块可多次利用。

 

1.4 信号覆盖范围广

 

由于小卫星具有较强的组网能力,因此能够形成精度较高,功能强大而且信号覆盖范围广的星座系统,进而具有易于补网和星座功能稳定的优势。

 

1.5 减缓频率压力

 

小卫星的星座中包括多颗卫星,可以频率复用,因此具有减小空间任务所具有的频率压力。

 

2 小卫星通信系统主要技术简介

 

卫星在通信中起着中转作用,即将地球站传送来的信号经过变频和放大转送到另一端的地球站,地球站是卫星与地面信息系统的链接点,用户通过地球站途径进入卫星通信系统中,形成链接的电路信号链;为了确保系统的运行正常,卫星通信系统必须和地面的监测管理系统和测控系统想链接,测控系统能够对通信卫星运行的轨道进行检测和控制,以保证地面检测系统能够对卫星所传送的通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保证系统安全与稳定的运行。

 

小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通信系统的链路预算以及接收机参数估计技术和同步技术等,其中链路预算技术是设计小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计算方法和参考依据,精确的链路预算能够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近年来,通信系统接收技术和相应的算法逐渐由信号模拟技术向数字化转变;由于卫星通信整体码速率有所提升因此对接收机的信息处理速度以及算法的复杂度、同步速度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传输量的大幅增加使得遥测领域中逐渐采用比特传输速率更高的调制方式;由于卫星通信系统在数字通信过程中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晶振不同,以及移动平台引起的多普勒效应,造成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问会产生相位和频率的偏移,这种多普勒频移一般较高,即便在频偏较大时,接受同步技术也应能够正常工作,即捕获带宽较大。

 

3 小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简介

 

3.1 链路预算技术

 

Link Budget(链路预算),即对一通信系统中发射设备,传送信道以及接收设备的通信链路的变化情况进行的全面核算,是对小卫星通信系统性能的评价,具体而言是从发射端的信源起始,通过编码、调制、变频等多项操作,将信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再由信道进行传输,最后到达接收天线处由接收机进行信息处理,解调所需信息。其重要性在于:

 

(1)可确定系统工作是否满足系统实际需要;

 

(2)通过计算链路余量检查系统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3)验证在部分设备具有硬件限制的情况下链路其他部分能否进行弥补。

 

对于模拟电路来说,该性能指标是基带信道的信噪比;对于数字电路来说,其性能指标是基带信道上测得的误码率;卫星链路分为两种信号路径:由地面站到卫星的上行链路和从卫星到地面站的下行链路,其中上行链路的信号发射过程包括编码调频上变频放大功率等操作,信号从天线传送到小卫星的接收端,而下行链路则包括低噪声放大下变频解调解码等操作,是地面站对接收信号的处理操作。与通信系统链路预算有关的数据因素有天线特性,传输距离最大值,信号发射/接受功率,热噪声,信噪比以及接收系统的质量。

 

3.2 同步算法

 

无论是接受哪种形式的调制信号,接收机同发射机都必须保持同步,对于数字调频技术而言,有载波同步和码元同步两种基本同步模式,前者是对载波频率以及相位进行估计,后者则是对定时抽样时钟进行估计。由于发射信号在卫星通信的传输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延迟,因此产生了载波相位的偏移,同时由于其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和多普勒效应影响,还会产生频率偏移,因此同步技术是数字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调制信号的载波同步和码元同步技术能够保障卫星通信系统可靠、有效、快速的运行。由于载波同步算法利用的是判决反馈环路的模型,是在时钟已同步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因此载波同步应位于码元同步滞后才可工作。下面以先码元同步再载波同步的模式为例,如图1所示,模拟信号被天线接收后,由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将频带信号通过下变频转变为基带信号,之后通过码元同步和载波同步对有载波偏差以及时钟偏差的信号进行估计,最后解调输出,码元同步位于载波同步前,以码元时间为基本数据处理周期,对相关硬件的要求较低,同步性能较好。

 

3.3 型号参数盲估计

 

卫星通信信号的参数估计是重要的非合作通信接收技术,因为对信号的频率和调制方法等重要数据进行检查和估测是保证解调准确和达到监视、截获信息的目的的重要方法,以便为侦察系统的工作打好基础。小卫星通信系统的常用解调方式有BPSK解调,QPSK解调,CPM解调,SOQPSK解调等。一般情况下,欲通过卫星通信捕捉信号,接收系统的带宽需远大于信号带宽,解应使用宽带接收机。

 

4 结语

 

篇5

在高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高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作用。在校园网络的建设中,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系统,对于学校教学环境,科研管理等的基础环境建设都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奠定,对于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有一个直观的表现,以下将主要对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了讨论。通常情况下学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指的是以计算机为基本工具,通过对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主要对学校各项工作以及状态进行改善和监督,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能够对学校的整体局势进行一个良好的把控和管理,所以说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对于学校的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同时,该系统采用管理模型,将仿真、优化等现代决策手段结合起来,为学校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通过不同的部门划分和职能区别,通常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统分为若干个分系统,以下分别论述:

1.1办公自动化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实现是建立在校园网的基础上的,通过对用户信息的归纳和总结,以校园服务器为基本支持,通过对院系和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后前管理等分系统的建立来实现信息的多向流动,大大提高管理部门的交流效率,完善了教学管理条件,为学生的教学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

1.2行政管理

通过校园网的有效联通,各个部门能够在系统建立的情况下实现全校的信息共享,通常采用的是C/S和B/W/D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建立起面向多层次用户的服务系统。例如,在图书管的管理系统中,通过对图书的采购、编目以及借还等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对大量图书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检索,对学生的借书和还书行为进行科学的登记和完善,从而方便了查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效率。另外,通过建立多媒体情报资料阅览室,为师生提供阅读各类多媒体资料的环境,实现了更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1.3综合信息服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工作也发展迅速,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不仅是文字信息,各种音频视频等信息也得到了有效的传播,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沟通,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在高校中通常采用B/S的体系结构,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支持全校师生使用的校园网的应用环境。

2高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

网络自诞生起是开放的,没有密码,也没有防火墙,而是由多个用户共享的计算机构成的,一个用户的文件资料可以同时给其余的用户使用。互联网是属于探索者的世界,而不是小偷的世界。为什么要给它安上门呢?这种看法渐渐在全世界的大学里变得强烈,这些大学的毫不安全的系统,或是由于哲学上的因素或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在二十世纪成了黑客群体博弈的舞台和阵地。

2.1安全技术

对于高校的网络而言,安全是对高校网络的一个重点保护措施,首先,通常我国采用的是国产防火墙软件进行安全防护,针对高校的网络特点与厂家沟通开发和改进防火墙体系,真正的实现适合我国高校情况的防火墙。其次,在数据的传输、存储以及完整性鉴别工作中也主要注意安全保护,通常采用秘钥管理、数据加密等多种技术对数据进行安全管理,全方位确保数据的安全。最后,对网络安全要进行实时监控措施,尤其是在资源的传输过程中监控是否严格按照既定路径进行了有效传输,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和完善,保障网络的安全和数据安全。

2.2安全意识的建立

目前我国高校师生对于网络安全的意识较为淡薄,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不够重视,对于这种情况学校要加大对网络安全的宣讲和强调,建立良好的网络安全气氛,引导师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师生网络安全法律素养。另外,对教师也要进行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培训,尤其是对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教师,一方面让他们熟悉如何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另一方面也增强他们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

2.3网络管理制度

在校园管理工作中,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是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系统维护的一个重要规范,目前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健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作为参与者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全方位抵御网络风险,在人员方面要配备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工作,从而保障网络的有效利用和信息系统的完善有效。

2.4整合优化

高校信息系统通过校园网实现了师生以及管理人员、系统工作人员的有效整合,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拓展了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通过电子数据的存储和等形式方便了师生和相关人员的查询和应用,促进了信息公众化的发展,另外,计算机管理系统通过优化组合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从而实现了各项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完善。

篇6

一、传统模式下卫生统计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统计数据失真

验证统计数据的方法太少,这造成医院统计数据严重失真。保证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是统计工作必须要做到的,而医疗数据的不准确,会使医院管理决策不具有科学性。各部门每天定期报送数据,统计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仔细认真的汇总、整理产生统计报表,这是传统模式的统计流程。由于时间跨度大、数据来源多,数据准确性的校验往往存在很大难度,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统计数据失真,使统计数据失去可信度,不具备参考价值,或是引起管理决策失误,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

(二)统计软件落后

统计软件落后,数据很难得到利用,时效性不强是传统模式下卫生统计工作的突出不足。很多医院还在沿用很多年前的统计软件、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无法对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研究,无法准确的反应医院的运行状态,更不能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再加上统计人员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兼职统计工作的人比较多,对于统计工作方面的知识以及相关法规并不是很熟悉,甚至有时都不能按时的完成统计最基本的工作,那就更无法对统计信息进行更深度的研究和分析。这样不利于医院统计向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更无法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

(三)统计信息管理观念不强

为医院管理、政策规划提供决策支持是医院统计工作的目的。但当前,部分医院没有认识到统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医院领导在潜意识里对医院统计信息管理不重视,认为医院的统计工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辅工作。领导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也就使统计人员的地位相对于其他工作人员比较低下,在人力物力方面不得到足够的支持,致使其工作热情不高,更难以在工作中进行创新。同时,这也导致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无法得到保证,不能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不能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这样的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

二、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措施

(一)革新统计观念,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领导要对医院的管理以及医院以后的发展方向有充分地了解,创建一套与医院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医疗指标体系,使统计工作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医院更好地迈向现代化,实现更稳定的发展。医院要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使其将专业知识要熟记于心,并且有着高尚的职业素养,有明确的自我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态度,这样才可以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为适应信息化的需求,统计人员还要熟练掌握几种统计软件和数据库查询语言,还要具有医学和信息学双重背景,一定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使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宽广,还要在实践中总结积累经验,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最后,统计人员一定要在工作中得到培养主动服务意识,并且切实增强这种意识,善于从大量数据中寻找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也需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改变旧观念,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信息时代统计工作的需求。

(二)发挥信息优势,确保数据真实

医院统计工作不可以只停留在医疗数据统计上,统计人员要充分利用关于统计数据、资料,对医院中出现的意外状况以及医院发展的新动态进行合理的研究与分析,并且要及时提出有效的建议,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行。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优势,增强统计信息的时效性,有规律的利用网络医疗数据写出高质量的、内容更加丰富的、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报告,不定期的对医院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的对比、分析,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与原因,让领导决策者有意见可听。统计工作人员也应该摒弃原有旧的工作模式,围绕信息技术创新工作模式,让自己的观念跟上时代的脚步,增强服务和效益意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高效管理,确保数据真实。

(三)加强综合监管,做好统计服务

严格把守环节数据质量,加强综合监管,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性,做好统计服务。医院的管理服务与统计数据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国家统计局政法司颁布的相关法规明确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应该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同级监督职权,统计人员不仅要收集数据,还必须实行统计监督职权,切实负责,不能敷衍,出现错误一定查明原因,实事求是。其次,统计人员可通过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录入质量预警与防范系统,完善数据审核功能和错误提示功能,将错误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为管理层提供可靠的数据服务。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医院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医院的各项医疗工作逐渐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新时期,网络环境让医院管理迈向了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阶段。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基层卫生的统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基层卫生的统计人员要努力完善自身,不断学习知识,提升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增强分析能力,让统计工作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育德.办好杂志,促进卫生统计学科与卫生统计事业的新发展─―纪念《中国卫生统计[J].中国卫生统计,2014(05).

[2]田凤调,接令仪,胡琳,李福田,陈科,薛禾生,徐勇勇,金水高.建国以来我国卫生统计事业发展过程的回顾[J].中国卫生统计,2014(05).

[3]祝闻华.实施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中国卫生统计,2012(01).

篇7

1 系统总体结构

高频段的卫星通信系统射频设备一般安装在距离业务机房较远的射频方仓内,射频设备大都预留了监测接口,可远程实现终端与设备的信息交互。基于此设计卫星通信系统射频监控系统,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监控和处理设备是本系统的核心,通过软件方式控制数据采集设备采集设备参数,并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并控制报警系统进行故障报警;数据采集设备通过设备监控接口实现各设备参数和状态信息的实时采集;报警系统实现设备故障报警功能。

目前卫星射频设备遥控口为网络接口,但接口协议为UART协议,因而本系统选取232/422协议的Nport5650串口服务器作为数据采集设备,由于业务机房距离射频机房较远,将串口服务器配置成485接口,各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线互联。监控和处理设备选用具有网络接口的普通电脑。

2 技术实现

电脑终端作为监控和处理设备,在软件控制下向串口服务器各端口进行命令输出,串口服务器再将各命令发送至各端口对应的设备,对设备告警信息进行采集、参数状态查询、参数设置。设备执行完命令,通过原路由发送相应参数至终端,在终端界面完成相应的显示。

2.1 串口服务器配置

配置主机地址为串口服务器初始化地址网段,然后安装NPort Search Utility,通过扫描,识别并配置串口服务器,进入串口服务器配置界面,配置通信方式为real com mode模式,速率为9600bit/s,编码方式采用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并将串口服务器各端口映射到主机,设置各端口号,完成串口服务器配置。

2.2 软件实现

2.2.1 多线程通信控制

串口服务器具有八个端口,每个端口对应一类设备,每个设备需要状态信息采集、参数查询、设置多项线程等代码,反复调试、合理安排各命令优先级,避免冲突,使各命令有序进行。

2.2.2 缓冲区优化

每个串口发送接收多线程命令,每个线程发送结束后会将命令缓存到缓冲区,因此,针对缓冲区进行了优化清理,防止死锁。

2.2.3 参数查询功能

参数查询的原理是设备接收查询命令,并进行判别,并根据报文内容给予串口服务器终端相应的回执。主要完成报文封装和解析功能。

2.2.4 告警信息采集

软件告警信息采集以查询命令为依托,对设备状态进行关键字判别,获取告警信息,在相应的告警指示灯上以红、绿分别显示告警状态和设备状态正常,在告警情况下,通过音响进行音频输出,在人工干预下,可停止声音告警。每个模块告警状态设置循环查询功能,循环时间为每秒钟一次。

2.2.5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报文格式参数体中加载文本输入内容或选择开关等功能,对设备进行控制设置,实现远端本控/远控选择、参数更改等功能。

2.3 人机交互

软件设有登陆界面,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数据与数据库进行对比,回答正确后软件自动登录至监控主界面,回答错误无法登陆监控界面。其登录界面如图2所示。

监控主界面采用名称化可按控件分布,索引菜单设置系统、窗口、帮助三项,可实现软件关闭、窗体分布、使用帮助等功能。点击各设备打开二级界面,可对设备状态进行查询,并设有告警指示灯,当各设备正常时,指示灯为绿色,告警时,指示灯为红色,并通过音响进行声音告警,软件主界面如图3所示。

3 应用举例

本文设计的监控系统应用于7.3米Ku频段卫星天线系统中,使用过程中发现天线接收信号衰减过大,通过该监控设备对天线控制系统进行监控,每秒钟采集一次参数信息,并将信息自动保存到TXT文本中。监测24小时,并将监控数据用matlab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天线控制器对星不准,正常天线俯仰角转动步长为0.02度,天线控制器在24小时内俯仰角3次由40度跳转到52度,约十分钟后再跳回原角度,天线大幅度转动,导致天线无法对准卫星,接收电平低。定位此设备故障后,通过更换了控制模块,设备恢复正常。

4 结束语

针对卫星通信系统射频方仓距离业务机房较远,值勤人员不方便管理的缺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卫星通信系统室外设备监控系统,该系统在软件控制下能够实现卫星射频各设备的实时监控、参数设置和故障告警,具有较强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杜青,夏克文,乔延华.卫星通信发展动态[J].无线通信技术,2010(03).

[2]闫保中,张磊,闫鑫.串口服务器在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J].应用科技,2008(12).

[3]罗晶波,李稚萱.基于串口服务器的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监控系统的实现[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7(04).

[4]张建平,曾小玲.基于单片机和串口服务器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J].机械管理开发,2010(2).

作者简介

篇8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AIS)会计信息是企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经济信息,它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反映和监督企业经营状况,并为管理、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有一种会计理论把会计理解为信息系统,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背景下,这样的信息系统无疑就是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记录、存储、处理与输出,并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向使用者提供所需会计信息,辅助他们管理、预测和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二、 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AIS)是基于计算机的、将会计数据转换为信息的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提供辅助信息。

根据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程度,以及系统本身是否克服了传统复式簿记的弊端,会计信息系统又可划分为四种模式: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一)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产生于15世纪,可追溯到13、14世纪威尼斯商人的借贷记账法,其核心是会计恒等式、会计循环、会计科目表、分录和账簿,一直延续至今。

(二)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

1982年7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会计系教授麦卡锡(Me.Carthy)在《会计评论》上发表了题为《REA会计模型:共享数据环境中的会计系统的一般框架》的论文,提出了REAL模型,标志着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模式的开始。

随着数据库、网络技术的发展,REAL模式已成为理论最完善、研究最系统、变革力度最大、成果最多的一种创新模式,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会计信息系统的主流模式。

三、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缺陷 ――以鑫源公司为例

(一)鑫源公司及其信息化现状

鑫源公司是国内某知名能源企业。老陈是该公司的信息部部长,刚被鑫源公司的老板从美国挖来。鑫源公司是一个有着良好信息化基础的企业。4年前鑫源公司 请了国内某知名公司做过一个整体的IT规划,在之后的几年中依照这个规划持续地投入信息化建设,现在基本已经实现了各专业、各分公司的信息化整体覆盖,并且每年对各个信息系统的实用化 程度进行评价,从整体评分来看,几乎所有的系统的得分都较高,并且已经建立了信息化平台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共享。

(二)鑫源公司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公司的信息化存在结构性矛盾。通过对员工的调查,存在许多对系统不友好 的意见与反应:“陈部长,你一定要好好地帮我们解决一下这个问题,这个生产系统界面太不友好,用起来非常不顺手;陈部长,你要给我们减负啊,我们每签一份合同都需要在不同的系统里面重复输入3次,3次啊,我们一年签几千份合同,你算算要输入多少次;陈部长,跟你说实话,这个系统上线之后对我们的工作真的没有什么帮助,有的模块根本不能用,上面还是要每年检查,这些数据输进去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实在是增加工作量。”

(三)鑫源公司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1.重复采集和存储数据

首先,生产系统界面太不友好,用起来非常不顺手,说明操作系统可能比较落后,需要进行修改。其次,数据需要重复好几次的输入说明系统的兼容性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可能是开发人员忽视用户真正的需求,没有根据用户的要求去设计,没有减轻用户的负担,反而增加用户的负担再次,系统上线之后对我们的工作真的没有什么帮助,有的模块根本不能用,上面还是要每年检查,这些数据输进去都是为了应付检查,实在是增加工作量说明系统的实用性,效益存在很大的问题,而且开发人员与用户没有实现很好的沟通。

2.业务活动的所有信息不完整

首先,仅仅考虑了对公司各个重要专业的信息系统覆盖,但是缺乏对于各个专业之间衔接和融合的考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信息系统及其实施商的招标上,公司的招标部门没有充分考虑信息系统建设中系统供应商及实施商的集中性和兼容性的问题高级的报表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都开发得不完善或者根本就不能用。其次,现在我们每年的信息化评估仅仅做的是数据完整性和现有系统使用率的评估,并不能反映出这些层面的问题。视图是指企业处理的业务对象中所包含的信息?即执行具体功能的活动的输入、输出数据以及这些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传统会计信息系统预先假定信息使用者是确定的、且都是相同的?即对会计报表的需求是相同的。而未能存储满足形成业务活动不同视图的所有数据?限制了使用者从不同角度探究、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会计循环为基础设计的,适应于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结构伴随着业务流程重组已从传统的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转变为矩阵式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数据集成处理的模式也随之改变。这也使得传统会计信息系统难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

由此可见?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已经不再满足为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而产生的多角度的管理需求。如果不能用更加科学和高效的方式生产出信息用户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会计信息的价值会越来越有限。仅仅将会计流程予以电算化?实现会计流程的自动化?并不能改变手工环境下的本质。因此?必须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彻底的脱胎换骨的改造。“传统会计犹如一艘已航行500年的大船?过去500年的风浪和急剧变化的海洋和地球生态环境已使它千疮百孔。为什么我们非要花力气补丁加补丁地维护这个老古董而不选用最新技术材料来另造一艘新船。”

参考文献:

[1]崔越.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J].金融会计,2001.

篇9

1引言

随着危机管理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拓展,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研究者们逐渐注意到信息在危机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危机信息管理开始兴起。从危机的识别与预警和危机的沟通与交流,到危机的决策与处理和危机的恢复与评估,每一个重要的环节都要有不同的相关信息支持,危机信息管理贯穿了政府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政府对信息及时进行采集,并且加工和整理,提前对危机预警,能够缓解危机,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害;信息交流和共享不仅可以为政府科学决策和准确指挥提供支持,而且可以协调各政府部门的行动,提高政府危机应对能力;对危机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搜集各种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教训,为灾后恢复和今后应对类似危机提供参考和信息保障。只有构建一个有效的、应对各类危机的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才能及时收集、分析、传递和共享危机信息,从而增强公共危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整合危机管理资源和协调危机管理行动,降低甚至消除危机的危害。所谓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数据标准和数据交换格式,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实现各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利用。

2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相关研究

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危机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在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仿真工具、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如森林火险、战争危机等[1]。R.L.Chartrand等[2]、NickCollin[3]、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ResearchCouncil)和美国计算机科学和电信委员会(ComputerSeienceandTelecommunicationsBoard)[4]、美国安全技术研究机构(InstituteforSecuritytechnologyStudies)[5]等都强调了信息技术及系统软件等在危机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2002年,危机管理和信息技术研讨会在赫尔辛基召开,会议的主旨就是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危机反应和处理能力[6]。欧洲的危机事件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学会(InformationSystemsforCrisisResponseandManagement(ISCRAM)Community)着重研究了危机管理中建立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2005年10月底完成的欧盟项目“为管理决策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MEDSI)”[8]以及美国司法部、美国司法协会、科技办公室联合开展的危机管理软件(CIMS)测试项目[9]等重点对危机管理相关软件进行了分析和测试。SherifKamel在其专著中也对决策支持系统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在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的相关实践中,许多发达国家都将信息技术及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引入危机管理中。其中ES公司开发的WebEOC系统应用广泛。“9.11事件”发生后,各国不仅在国家层面上调整了危机管理的战略,而且在城市的层面上也进行了调整,构建了许多综合性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如美国纽约市的城市危机管理系统、德国柏林市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危机反应系统以及日本东京市的防灾中心信息管理系统。

我国危机管理研究相比国外起步较晚。2003年的“SARS”危机后,对于公共危机、危机管理、政府危机信息管理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相关研究形成热潮。关于危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信息技术的相关研究,我国学者主要集中在通过建立危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危机预防和应对上,缺乏对于各分散系统以及各层次危机相关管理部门的联动和沟通的深入研究。覃小旅[12]、唐钧[13]、惠志斌[14]、刘彬[15]、张小明[16]等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对构建国家综合性的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及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强调要有效应对危机,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必须建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魏玖长等[17]在元搜索引擎的基础上研究了危机信息监控系统。沙勇忠和张艳菊以纽约、东京、多伦多和上海这4个城市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典型城市危机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总结国内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思考[18]。顾化龙以公共危机应对中的信息管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搜集了大量的政府应对危机的案例资料,通过对“2008年南方雪灾”、“贵州瓮安事件”等的深入分析,探讨了政府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信息管理问题[19]。

关于联动系统研究,目前国内一些相关研究集中在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和改善政府的危机管理等方面。如王雅丽等主张构建统一协调的应急联动系统,创新城市应急管理模式,通过城市联动系统及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改善城市公共危机管理[11]。2005年,张佰成、谭伟贤编著的专著《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建设与应用》出版,专门对城市应急联动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20]。而赵林度等也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相关城市应急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在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实践方面,国内也有很多城市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应急联动系统[11]。但是,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注重对危机发生后的紧急救援及部门的综合服务,对危机发生前的监测、预控又不太重视。

综合分析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情况,可以看出,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政府危机信息监测、预警和信息搜集能力较弱;(2)日常状态下的信息搜集、整理、汇总等渠道比较分散;(3)政府危机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和联动水平远没有达到危机信息管理的需要;(4)危机信息整合程度较低,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困难,由于拥有信息的单位分散,导致信息流通困难,职能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足;(5)紧急状态下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披露制度缺乏统一规划;(6)政府信息联动平台和机制还有待改进和完善,分散的信息难以综合、集成、分析、处理。因此,笔者从加强各分散系统的信息沟通和联动的角度出发,构建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使信息在系统中能够顺畅流动、交流、共享,以期为政府的危机决策提供信息和系统保障。

3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设计

危机信息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针对不同的危机我们应当采用不同的信息策略[21]。但是根据危机信息活动的内容以及具体信息职能的不同,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均应当包括危机信息采集子系统、危机知识子系统、危机信息沟通子系统、危机预警子系统、危机决策子系统和恢复与评估子系统这6个主要构件。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需要各个构件的协同作用,以支持政府危机信息管理以及危机决策目标的实现。

3.1危机信息采集子系统

危机信息采集是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的基础功能,能利用众多的信息渠道对各种危机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监控。以往分散或是局限于单一政府组织的危机信息采集方式,由于组织结构、技术、人为等因素,会造成信息传递的迟滞和冗余的增加,甚至将危机信息消耗殆尽,使得政府危机管理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并正确应对危机爆发。通过多元的危机信息采集系统和联动,才能使得危机信息以更真实和完整的形式,不断地、快速地呈现和流动。与一般的信息采集系统不同,本文的危机信息采集子系统是根据一定的信息采集机制,集合交通、公安、医疗、消防、气象等各方面的危机信息资源,对分散的、众多的、不同时空域的危机信息进行采集和集聚,通过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和通信交换平台,实现各危机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并保持危机信息处于不断更新状态。采集的危机信息存储在危机信息综合数据库中,经过筛选后,子系统输出预处理危机信息。

采集的危机信息类型包括数据、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根据不同的危机信息,采集的方式主要包括:(1)自动采集。政府可以采用信息采集类软件来定期或不定期地获取相关的信息,例如利用信息采集器自动采集因特网上有效的信息,包括文本、超链接文本、图像、声音、录像、压缩等各类文档[22],并能够按照政府的定制和需求采用文本、语义、聚类等分析方法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自动抽取网页和相关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采集软件采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将成为政府危机信息采集的主要方式。(2)浏览访问。政府可以通过浏览相关的网站、数据库、其他传播媒介等获取环境信息,例如访问政府网站以关注政府的最新动向、公共危机的预警和处理信息等。当然,也可以通过人工浏览传统纸本信息源来获取相关信息。(3)搜索。政府也可以就某一关注的问题,借助于搜索引擎等工具进行相关信息内容的搜集。这种方式能够针对性地获知相关信息,并具有信息成本低廉、获取方式便捷的优势。(4)咨询调查。通过对政府内部和外部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活动,能够整合社会整体的力量,以发现、应对危机。咨询通常是针对专门的危机主题而进行特定的信息获取,咨询的对象可以是政府部门管理者、管理咨询从业者、具有特定专业背景的专家等。(5)委托采集。通过向专业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提出委托请求,政府可以获取关于特定危机信息的搜集结果,也可以直接购买已有的数据光盘等,以获取关于行业、专业领域的信息。

3.2危机知识子系统

危机的复杂性要求在决策的过程中必须综合利用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危机知识子系统负责存储政府危机管理所需的知识资源,用以响应危机管理过程中的知识查询请求。这些知识资源主要包括:(1)基础知识库。指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基础数据、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2)应急预案库。指政府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定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等。(3)案例数据库。指对以往政府危机信息管理活动内容及过程的客观再现或介绍,包括相关数据和结果等,并进行分类,便于检索和对照。(4)指标模型库。指用于评价危机信息,进行危机预警等级计算的危机评判量化指标和模型。(5)专家知识库。指政府危机管理所涉及到的信息管理、危机管理、情报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专家知识。所有的知识资源通过知识交互平台集成在一起,并且与各联动部门的系统平台连接,为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的各个过程提供知识支撑和保障。

从知识来源和功能的角度来看,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的全过程需要两大方面的知识支持和保障:(1)关于政府及其环境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由危机采集子系统和政府其他信息系统提供,反映的是政府及其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情况,主要面向环境分析和危机预测。(2)关于危机信息管理的数据、信息和知识。主要由危机知识子系统提供,是政府为了实施危机信息管理而搜集的关于危机应对、决策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还包括政府的危机管理计划、应急预案等。

3.3危机预警子系统

危机预警子系统的功能是对预处理危机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鉴别分类,借助危机知识子系统的指标模型库,构建指标体系量化评判危机信息,分析危机的种类、分布、危害范围及危害的重点对象、涉及的主管政府部门,对危机进行量化评估和判断,并随时对危机的变化做出分析判断,考虑可能造成的后果,计算危机的预警等级,根据计算结果发出相应级别的预测警报。

一般来讲,政府危机预测警报的预警级别按照严重性、影响范围、紧急程度和损失情况,分为特别严重(IV级)、严重(III级)、较重(Ⅱ级)和一般(I级)4个预警级别,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表示,如表1所示:

3.4危机信息沟通子系统

危机信息沟通在政府危机信息管理全过程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政府由多个不同的部门和人员组成,并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在危机情境中,政府内部存在的良好的沟通意识、机制和行为能够增强危机中政府内部的凝聚力,并通过共享信息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互相协作和联动,按优化的相应流程应对危机。另一方面,信息沟通也是连接政府与外界、实现危机公关的桥梁,让公众和外界了解危机发生的背景、政府的相关措施,让舆论导向对政府有利,减轻政府压力。危机沟通子系统的功能就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卫星遥感(RemoteSensing,RS)系统、视频会议和集群通信等,实现信息在各个子系统之间顺畅传递,保证政府各部门和人员与危机信息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以及政府与外部环境的信息与反馈。危机信息沟通子系统的结构如图4所示:

各联动部门系统平台的功能是实现各个层次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互操作、软件的互操作与语义的互操作。它对实时性的要求较高,具有移动办公的特性,系统平台设计具有分布性、异构性和动态实时性的特点。各联动部门系统平台包括5级架构,如表2所示:

3.5危机决策子系统

危机决策子系统是整个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的指挥中心。该子系统的功能是基于预测警报,在危机知识子系统提供智力支持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并在掌握政府内外部资源的基础上,由联动决策中心制定并选择最优化应对处置方案。通过资源调配,实施联动措施,协调各联动部门,消除危机带来的危害或将损失降到最低。危机决策子系统结构见图5。

联动决策中心是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的决策指挥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根据预测警报和相关的应急预案,结合专家知识库,制定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置方案,进行统一决策,调度资源和组织协调。在具体应对危机事件的过程中,为各专业部门指挥分中心、重点场所监管分中心、应急处置现场指挥分中心和专业领导小组等提供接处警信息汇集的综合平台和联动指挥调度平台。

从危机的生命周期来看,政府危机决策方案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危机管理计划方案。危机管理计划方案是政府开展危机决策的第一步,是整个政府危机信息管理活动的基础。主要是指政府根据其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发展战略制定的关于政府危机管理的实施安排。其内容涉及到政府安全战略的制定、危机管理组织结构的建立、危机管理人员配备、危机管理的资源准备等。(2)危机预警决策方案。危机预警决策方案是针对潜在危机所制定的决策方案。目的是能在危机爆发前,提早发现、预防或降低危机带来的影响。内容涉及危机起因分析与处理、危机资源调配、危机信息采集点的调整等。(3)危机响应决策方案。危机爆发以后,政府决策者还必须面对各种压力制定危机响应决策方案。其内容包括危机现场的应急措施、危机资源的分配、紧急状态下的人员结构调整、危机公关小组的成立与具体活动等。(4)危机恢复决策方案。危机恢复决策方案是在评估危机带来的损失以及政府内外部环境之后做出的未来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发展战略的制定、未来一段时间的活动安排以及加强危机防御能力的措施等。

3.6危机恢复和评估子系统

制定出针对危机事件的决策方案后,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从灾难中恢复,甚至以灾难为契机重新获得发展。恢复和评估子系统的功能就是将危机状态恢复至正常状态,并对整个危机事件进行全面的评估,收集决策实施和危机恢复反馈信息,总结经验教训,形成此类政府危机的案例信息资源和知识库信息资源,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加强对未来类似危机事件的危机信息搜集、预警和防范工作。恢复和评估子系统的结构如图6所示:

4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整体架构及分析

本文集合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和应急联动系统的优势,针对目前我国政府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构建了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其整体模型及主要功能模块如图7所示:

图7中,箭头表示的是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流动和共享。信息共享是系统联动的基础,通过信息在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中的传递、流动和共享,为各危机管理和应对部门实现联动提供实施基础和保障,在具体应对和解决危机事件的过程中产生即时实践效应。并且,从图7中可以看到,危机信息采集子系统、危机知识子系统、危机信息沟通子系统、危机预警子系统、危机决策子系统和危机恢复与评估子系统这6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只有各个子系统协同工作,才能保障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的整体顺畅运行,将相关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者和决策者从繁重的获取、筛选和评估信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加科学地进行危机决策,从而有效地进行危机预警和危机应对等。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普降特大暴雨,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全市经济损失也达到近百亿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3]。气象部门针对这次天气过程准确预报了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及时预警,全市参加抢险应对人数16万余人[23],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应对洪灾不力、呼救电话不通、救援不及时等情况。这场特大暴雨暴露出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缺乏联动的问题。在特大暴雨预测警报后,根据危机知识子系统中的下水管道系统数据信息、路面桥梁房屋等建筑数据信息、历年北京抗洪救灾信息和案例数据等,联动决策中心制定并实施危机处置方案,并利用危机沟通子系统调配相关资源,指挥实施各项联动措施。如联合互联网络、电视媒体、广播电台、手机运营部门等,联动强降雨预报预警;联合交通部门、建筑部门、环保部门,对主要的滞水和洪涝地点、路段提前清理障碍,检查下水管道设施,设立警示和提示标识,提醒市民注意,指导避险;联动110、119、120等报警求救声讯台以及消防、救援部门,调配充足的电话接听人员以应对电话寻救高峰;在发生洪灾险情时,联动交通部门、道路管理部门等,消除阻碍交通的行为,如暂停公路收费、暂时取消停车罚单,将人力和资源调配到疏通道路、抗洪抢险方面去。如果能够构建并完善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通过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各方共同努力,一定可以降低这次特大洪灾危机带来的损失和危害。

篇10

1 运维知识库构建思路及背景

运维知识库作为知识核心部分,是管理中心,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运维知识库的本质就是知识遵循一定的规则表示方法存放的数据库,它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的不可替代部分,具备极强的知识处理功能,可分为集成、分类、存储、、决策支持等功能。构建运维知识库可以方便人们进行知识的交流、积累、共享、增值、利用和保存,同时也有利于促成基于运维知识库的用户问题自助解决。如图1所示。

运维知识库是实现业务活动的一种工具,构建过程中应坚持以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方便客户、方便运维人员、数据价值最大化以及数字管理为导向。在构建运维知识库过程中,首先,要依据业务种类和特点对知识进行分类,从而快速实现知识的清晰分类、层次分明;其次,人们要更好地依赖于各种技术方法,以便实现知识的便利、迅速、精准的检索;第三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使之符合客户服务中心知识密集、更新快速的要求,最大限度的实现客户服务中心知识库的动态采集、管理、利用。所以研究基于信息系统运维知识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是在目前静态的知识库建设基础上进行的,由于目前运维自动化还没有包括业务运维方面自助解答研究,而该功能又是制约客户服务效率提升的瓶颈,所以本项目以“业务运维自动化”作为研究的领域背景。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运维知识库构建及应用的基础理论,拥有以下几大优点:

(1) 运维知识库的检索源是结构化的信息系统业务解决方案、经验库,而不是无结构或者半结构的文档。运维知识库可以完整的描述特定的业务场景的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对知识进行推理,所以通过运维知识库的构建实现用户问题提报过程中的解决方案自动关联,从而实现用户问题的自助解决。

(2) 运维知识库主要应用于对业务的支撑,相对于传统的知识库管理,本课题所研究的基于运维知识库的用户问题和自助解答,更加适合于用户知识需求的表达方式,并且能很好的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

(3) 本文研究的运维知识库构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不仅可以用于业务运维场景,实现业务运维的自动化,而且可以移植到其他类型知识库的构建。

2 运维知识库的构建

运维知识库是客户服务中心QA的关键组成部分,结合关键检索技术,能根据用户提报问题时的分析结果进行推理,自动关联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运维知识库构建

运维知识按照知识的来源可以划分为静态知识和动态知识两类。

静态知识,通过定制标准化文档模版,尽可能的细化知识分类,从而提高检索效率;如系统操作手册、典型案例、特殊业务解决方案等基于标准化管理,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存储。

动态知识,日常运维过程中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条途径是根据用户问题提报,针对既有知识库中无法匹配的问题进行标记并将标记结果实时反馈给运维人员,运维人员定期根据系统反馈组织开展评估,并形成词条,从而完善知识库;一条途径是根据用户热线反馈,针对新生成的问题或疑难点进行总结、提炼,形成最终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库,为用户问题的自助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用户提问分析

用户提报的问题,需经过专业术语识别、语义匹配等基本分析、D换后对问题进行语义表达,使之成为便于机器识别的语句。

(1)问题模版库的建立,实际运维过程中用户的问题提报多种多样,且针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也存在语义差异极大的表述,因此需结合不同用户的提问习惯进行梳理、提炼并建立问题模版库,在用户问题提报过程中使系统能准确的定位用户的提问。

(2)结构化问句实例库,结合大数据分析,对问题模版库中的问句进行语义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建立结构化的问句实例库。问句语义通过三个层次进行标记,第一层次是系统主分类,第二层次是业务点二级分类,第三层是功能点三级分类。要把分析好的问句归纳到每种语义的问法下,才能构成半结构化文档。

2.3 知识库检索算法

在关系数据库的存储方式前提之下,知识对象可以结构化的表示为不同类别的特征向量的集合。在进行知识案例搜索时,这里使用基于特征相似度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检索词与知识案例之间的接近度,即相似度,接近度越大,则说明最终结果越接近最终的检索目标。在一个分类知识库中,它所包括的知识对象则可以进行结构化表示,具体如式(1)(2)(3)所示。

其中,Ci={i=1,2,...,n}可以看作某分类知识库KD中的对应的知识对象;它所包含的特征向量fik与知识本体中该类别第k个属性的取值一一对应;另外,检索条件q的值fci就是用户输入对应的检索值。

不同种类属性对概念整体相似度的影响也不尽不同,可以采用加权的方式对目标知识进行检索。设Simcq为某个知识对象Ci与检索特征向量q之间的相似度,fcqi为它们之间第i个特征fci与fqi的相似度,i为它们第i个特征的权重,则检索特征与目标对象的相似度Simcq计算如公式(4)所示。

由式(4)可知,相似度的计算将依赖于属性相似度的值。在实际中的维护知识属性值大致可分为三类:文本类型、模糊值类型和数值类型。各种类型的属性相似距离计算方法过程如下。

2.3.1 数值类型属性相似度计算

其中,fimax表示此种类的知识库中知识对象第i个元素的最大值;fimin表示此类知识库中知识对象第i个元素的最小值。

2.3.2 模糊值类型属性相似度计算

模糊值可以用来表征模糊评价、模糊等级等一系列问题。在维护知识中,涉及到的对象有很多属性值就是模糊值,如对6S方案评价就可以使用“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等来说明。在这里,我们对于这种属性值,则能把这种模糊值转化为对应的精确值,例如,可以把6S方案的实施结果评价标准的模糊值{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一星级}映射如表1所示。

对于此类属性,其相似度按公式(6)进行计算。

2.3.3 文本类型属性相似度计算

这里,所用的文本属性的相似度如式(7)。

其中,s(ci,qi)为属性ci和属性qi之间的语义重合度;d(ci,qi) 为属性和属性qi之间的语义距离;h(ci)和h(qi)分别为属性ci和属性qi所对应的层次深度;τ为调节系数。

在上面的公式中,涉及到的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有2种:手工确定和自动获得。手工确定时,则根据前人认知基础或者专家的先前经验,需要此领域专家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合理合情的选择。第二种方法即为自动获得法,常采取sigmoid函数进行计算,如式(8)。此算法不仅能够对各相似度算法进行加权,而且可以对每一个相似度进行函数计算,能把数据转换满足[0,1]的输入。

2.4 解决方案抽取

通过上节用户提问分析,在用户问题提报过程中,用户提报的问题和实例库中的问句完全匹配率不高,所以,在计算用户问句与运维知识库中问题答案的相似度时可以使用改进的向量空间模型算法,以便能够提高了系统效率和精确度,从而帮助用户自助问题的解决。

3 建成后的效果分析

信息通信客户服务中心基于信息系统运维知识库的用户问题的自助解决功能的实现,不仅提升了客户服务效率。此外,用户满意度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客户服务中心的运营管控能力,从而推进客户服务中心从单纯的问题受理中心向问题管理中心的战略转型。

4 总结

基于信息系统的运维知识库构建,在实际运维场景中,对2014年、2015年运维数据进行了分析,其中常规性操作问题占比可达到75%,进而可以推论完善的运维知识库管理及快速的知识检索可以充分的解决该类问题。运维知识库结构的优化、检索效率及准确性的提高还需要我们的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元卓,贾岩涛,刘大伟,等.基于开放网络知识的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52(02):456-475.

[2]王河堂,腔坭.基于ITIL架构的高校一卡通运维管理体系的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4,37(12):19-22.

[3]陈立玮,冯岩松,赵东岩.基于弱监督学习的海量网络数据关系提取[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50(09):1825-1835.

[4]王延翠,杨丽丽,吴冬华.动车M故障知识管理系统技术的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02):141-146.

[5]王昊,谷俊,苏新宁.本体驱动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39(02):98-110.

[6]张红国.ITIL在电信运营商面向政企客户服务体系中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04):219-220.

作者简介

李雅洁(1987-),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业务运维。

篇11

一、前言

信息资源管理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然后渐次在全球传播开来的一种应用理论,是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催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

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在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设计院的信息资源主要有四大块:技术资源管理、技术信息、图书规范管理、图档管理。因此针对设计院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功能就必须围绕这四方面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互动来定位。有效地搜集、获取和处理企业内外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的质量、可用性和价值,并使企业各部分能够共享这些信息资源。

二、设计院前期准备工作

目前信息化工作不是大部分设计企业关注的热点,但信息化建设与设计院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需要迅速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日后信息管理系统的顺利升级作好准备。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设计院应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即应用自顶向下方法制定总体规划,自底向上的方法逐步实施。这样既保证实施的切实可行,减少风险,又和设计院的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具体可分为三步走:

1、统一企业数据标准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对信息资源标准化认识不足,造成信息分类编码混乱,互不兼容。而国外发达国家在信息系统建立时,非常重视信息资源标准化、系统分析和整体规划。我们应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先进、成功的经验,在信息化建设中做到标准先行。

(1)信息流分类编码标准

建筑设计企业信息分类编码主要有人流分类编码、信息流分类编码。人流分类编码是对企业员工的编码,它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协同管理的基础。通过对企业每位员工使用专一编码,即一人一码,便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使用、管理、数据统计、测算,为企业决策提供帮助。

(2)CAD绘图标准

CAD绘图标准是实现协同设计的基础,如果设计绘图的表达方式不一致,设计协同无从谈起。CAD绘图标准应在企业工程协同设计系统建设之前制定,由于专业CAD软件不一定是同一软件公司的产品,该标准的制定就尤为重要。在专业软件购置时利用该标准进行企业CAD绘图标准的定制和统一,有了统一的CAD绘图标准,在统一的图例、设备标识、图层、线形、字体、数据结构之下,才有可能实现设计的协同,使任何专业软件绘制的工程设计图纸均可互相引用。

2、逐步升级企业信息门户

企业信息门户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界面,由单一界面整合来自不同出处的信息、文档及不同时期发展的应用系统,除了可彻底解决企业信息共享、整合、搜寻与管理不易外,更让使用者在门户上,即可操作不同的系统应用软件,大幅降低软件的使用学习时间,在应用层面建立统一检索入口,为企业员工获得所需的信息提供一个通用的界面。

3、根据实际情况采购设备

坚持实用、经济的建设标准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工作,需要长期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企业应根据当前业务和可预见的发展对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和流通的要求,选购和构筑由信息设备、通信网络、数据库和支持软件等组成的环境。这是企业有效运作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最重要的企业基础环境。小型设计院由于受人数、办公场地、资金等条件的局限,只能因地制宜结合自已的实际情况,组建局域网。在进行结构化布线时,不但要考虑今后工作站台数的增加,还应考虑到主干线系统也必须满足较长远的应用要求,整个网络应采用智能化可升级配置。切忌同一功能的应用系统频繁更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综合运用信息技术,选择成熟的技术,认真搞好业务数据的结构化组织,扎扎实实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步骤,分阶段地向深发展,才能事半功倍,节省投资,有效地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终极目标。

三、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关键在于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流程,建立可行的、合适的系统功能需求。我们把本系统的目标定位为实用性、开放性、先进性和可推广性。开发的技术路线是把控制的关口前移,侧重需求分析,加强过程控制,引进软件监理,重视后期推广。

1、系统功能定位

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致力于搭建设计院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和信息采集、管理、维护、、检索共享为一体的数据管理体系,为公司全体设计人员及相关合作企业提供高效服务。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以下内容: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搭建设计院整体的信息资源平台;

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库,提供灵活的数据管理工具,实现内部高效的资源共享,有效的挖掘企业的信息资源;

完善信息管理体系,建成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维护、数据、数据共享为一体的数据管理体系;

建立信息库为全院职工提供网络服务,传输本院、集团总公司和行业的信息、文献、图库,建立数字化管理机制,使有关领导和每个职工及时掌握所需要的信息,以提高设计水平、设计效率、设计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加集团和设计院的企业竞争力,最终把设计院建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优秀数字化企业。

信息库实现全文检索,建立详细的编码系统;

实现图书规范管理,解决规范有效版本控制,图书规范借阅管理;

建立完善的权限机制―实现系统的安全性目标

2、系统总体功能简介

根据确定的功能需求,我们将系统划分为五个子系统,分别是:

技术信息库子系统:实现各类信息的维护、共享。

图书规范库子系统:维护图书、规范信息和借阅记录。

公告信息子系统:实时规定、通知以及政策法规等公告类信息。

日志管理子系统:提供详细准确的系统日志,便于查询统计。

系统管理子系统:提供详细安全的权限控制系统,保证系统安全正确。

各子系统将集成在同一界面中,可以无缝跳转。各子系统之间数据相对独立。权限管理系统控制用户可以访问、操作的数据库,用户的每一部操作都记录在日志库中。

3、技术信息库

技术信息库主要包括:院发文件库、文献库、图书库、定型图标准图库、设计前期文件库、科研成果库、软件库、管理文件库、设计档案库、院技术成果库、图片多媒体资料库。

各类信息下面可以分多层子项,实现多条件的查询统计,实现全文检索和模糊查询,可以添加、修改、删除信息。通过权限控制用户对信息的访问和维护。实现上传、下载、预览功能。实现详细、灵活的编码系统。

4、公告信息

实时更新规定通知:院级、部门级的规定或通知。接收对象可以是全院,也可以只针对部门或个人。政策法规:向全院职工提供相关的政策法规。普通用户可以浏览、查询,管理用户可以添加、修改、删除。

5、图书、规范库功能设计

图书库模块除了图书信息维护的功能之外,还要求有图书借阅记录的功能。规范库的功能与图书库完全相同。模块功能包括:添加图书、修改图书、删除图书、查询图书;添加借阅记录、修改借阅记录、删除借阅记录、查询借阅记录等。

6、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包括各种合同模板,如集团项目合同、技术服务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咨询合同及合同情况统计。经费管理实现了对经费使用额度、到拨款记录、经费使用记录的统计。成果申报内容包括:科技进步奖推荐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科研项目登记表及成果摘要。

7、权限管理功能设计

系统专门设计了权限管理模块,包括组织结构管理、系统权限管理、技术信息库权限管理。用户所具有的权限跟用户身份是相对应的,系统通过用户登录时的密码验证用户身份,也可固定IP地址,锁定权限。用户权限以记录的形式存放于数据库中。对信息库的控制精确到文件夹,用户的每一步操作都由权限控制,同时提供系统日志模块,记录所有系统操作。专门研究制定针对不同人员的不同权限层次,以保证核心技术资源的保密。

四、系统的推广应用

系统软件开发完成,只是完成了课题工作的一半,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成功与否,还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它是否可以得到推广应用。而软件尤其是管理软件的推广应用更是一个难点。为此将来还需集中时间,专门对软件进行了数据初始化,对核心应用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辅导,发现问题及时与软件公司沟通。在系统推广期间,需要特别制定有力的推广措施,使其成为全员应用的工具。具体的推广措施包括:

1. 建立信息员制度

根据设计院技术管理现状和专业设置情况,组建了一个由系统总管理员和各部室信息员共同组成的系统管理员小组,各部室的信息员均为工程技术人员,他们都被系统赋予了相应的权限,可以随时随地做到对系统的实时更新维护。

2.合理权限设置

为保证技术资源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系统管理员对不同层次人员逐个赋予系统访问和操作的不同级别权限。

3.全方位点对点培训

直接针对个人,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

4.信息中心消息;

利用信息中心的功能,系统管理员和信息员及时将各类通知、规定,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又加大了信息的时效性。

5.技术信息库、图书规范管理的应用实施;

技术信息库是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本系统提供技术资源共享的功能模块,但必须有海量的数据做支撑,为此,需要专门集中进行大量的数据录入。该模块中包括:由工程图片构成的图片库和反映设计院现有专利情况的专利库;由各专业论文文献资料组成的文献库;由设计院组编的论文集、论坛文集等为主搜集来的技术成果库,此外还有以发文和信息为主的院发文件库。可以说,这些内容是工程技术人员的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设计院可授权职工可以在任何网络终端浏览。仅此一项就能产生了强烈反响,发挥了技术信息库的强大作用。通过采取上述强有力的推广应用措施,使得信息资源库的应用达到全员使用率的80%以上。

企业信息化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既为我们带来了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冲击。企业信息化应坚持以企业为主导,防止盲目地、片面地甚至赶时髦地去引进与实施,而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综合运用信息技术,选择成熟的技术,认真搞好业务数据的结构化组织,扎扎实实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有步骤,分阶段地向深发展,才能事半功倍,节省投资,有效地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终极目标。

篇12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是电务部门进行设备维修、故障分析的重要突破口,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信号微机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并记录信号设备的主要运行状态,为电务部门掌握设备的当前状态和进行事故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是实现设备“状态修”的必要手段。同时,系统还具有数据分析判断功能,当信号设备的工作状态超出了设定的范围时,系统将自动报警,起到“早发现、早治疗”的效果。本文通过对TJWX-2000型铁路微机监测系统研究、分析,参考故障案例,提出切实可行的故障处理方法,提高故障处理效率,确保行车安全。

2 TJWX-2000型铁路微机监测系统功能

(1)道岔监测:道岔动作监测,是对道岔动作电流的采集,采用穿心感应式电流传感器来完成。监测道岔转换实际上就是监测道岔在转换中的电流大小,电流过大,说明转换中存在阻力,道岔容易发生故障。

(2)电缆绝缘监测:信号电缆是控制电源与设备之间的连线,直接关系到信号操作的有效性,因此对每一条缆芯的绝缘性能测试显得十分重要。由于电缆芯线数量多,人工一根一根测试耗时较长。所以我们借助于微机监测系统,将每根电缆通过继电器组成的树型阵列接点开关,连接到监测机柜,将每条电缆芯线顺序、逐一地接入测试电路。

(3)电缆对地漏流监测:各电源线是否破损和漏电,及时发现线路故障消除设备隐患,对电务维修工作非常重要。监测系统与电缆绝缘监测共用1套测试继电器组合,用1个继电器作为监测电缆绝缘和电源漏流的区分条件。电源屏各种输出电源对地漏流的监测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因此电务人员只能在 “天窗”内进行人工启动,自动测量。

(4)熔丝断丝及灯丝断丝监测:根据现有电气集中站机械室的熔丝报警设备,系统从机械室熔丝报警电路排架灯处,取出表示灯实时判别记录条件,并通知值班人员处理。

(5)轨道电路监测:一是采集50HZ交流连续式轨道电路接受端交、直流电压。二是采集25HZ相敏轨道电路交流电压。三是采集25HZ相敏轨道电路相位角。

(6)开关量监测:采集站内和区间站场运用状态开关量以及各种功能性关键继电器状态。

(7)电源屏电压监测:对电源屏各项电压的输入、输出进行监测、两路电源及一路瞬间断电监测、相序监测。

(8)外电网质量综合监测:采集外电网电流时,使用WB的交流电流互感器。采样时将外电网输入的A、B、C三相分别穿过3个交流电流互感器,交流电流互感器输出接到外电网监测单元。采集外电网电压时,将电压采样线接到外电网隔离箱。外电网隔离箱的保险管和衰耗电阻,对采样信号起隔离保护作用,信号经过外电网隔离箱的衰耗隔离之后,输出到外电网监测单元。通过以上方式监测外电网电流、电压。

3 关键采集技术

3.1 电压互感器(PT)技术

电压互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高电压转换成低电压的一种特殊的变压器,以单相双绕组变压器为例说明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1)。

当一次侧绕组上加上电压 1时,流过电流 1,在铁芯中就产生交变磁通1,这些磁通称为主磁通,在它作用下,两侧绕组分别感应电势1,2,感应电势公式为:E=4.44fNm,式中:E--感应电势有效值,f--频率,N--匝数,m--主磁通最大值。由于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匝数不同,感应电势E1和E2大小也不同,当略去内阻抗压降后,电压1和2大小也就不同。归根到底,电压互感器就是通过磁势平衡作用实现了能量的传递。

3.2 单向性隔离采集技术

单向隔离采集技术的根本目标是提高采集的安全性。对于灯丝电流mA级电流采集以及2000A区间移频毫伏级轨出2电压等特殊信号的采集,确保信号作用的方向从被测设备端至测试设备端,并且确保不可逆,即采集设备短路、断路,混入干扰信号都不会影响被测设备的正常工作。

如图2所示,对于不能采用电磁隔离的信号,可以采用光电隔离技术。

3.3 分流器采集技术

精密电流分流器有五个非常稳定、精密的电阻(0.001、0.01、0.1、1及10Ω),它是被用来测量从0.02A到220A的交直流电流。以精密电流分流器为基础制成的传感器基本上是与高精度数字万用表的交直流电流档测量相同之功能,可提供的精确度(小于0.5%),温度系数(小于10PPM/℃)以及更宽广的范围(0.02A到220A)的测量。

交直流电流测量的原理是依据欧姆定律I=V/R,流经电阻上的电流为电阻上的电压除以电阻而得。如图3所示。

分流器实际是一电阻值较稳定的电阻材料(如康铜,锰铜),把它串接在主回路中,相当于串接一导体。目前运用的精密分流器一般固定压降为75Mv,根据采样回路电流的大小,选择不同阻值的精密分流器。传感器测量的是分流器两端的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加了单向性隔离采集技术,保证传感器发生故障(开路或短路),对主回路无任何影响。分流器至传感器采样线采用屏蔽线,保证不会有任何干扰成分叠加至主回路。

4 监测设备典型故障分析

在电务人员日常生产中,监测设备不仅能提前发现设备隐患,做到提前修,还能作为故障的分析有效武器,因此,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微机监测系统能比较可靠的做到这两点,对于提升微机监测的重要性来说,也是一大飞跃。下面针对微机监测典型故障分析说明。

4.1 直流道岔曲线采集故障分析(采集问题)

(1)传感器采样模块问题:用万用表测量模块配线端子上的+12V、-12V、GND电压是否正常。将万用表串联到模块输出端到MR板的电路中,道岔停止转动时,模块没有输出电流信号;道岔转动时,模块有符号工作值的输出电流信号,否则传感器采样模块故障。

(2)开关量采集器问题:用万用表测量开关采集器端子上的+5V、GND电压是否正常。道岔停止转动时,输出端有5V电压信号;道岔转动时,输出端没有电压信号,否则开关量采集器故障。

(3)MR板与KR板问题:MR板正常工作时,电源灯表示灯亮灯,工作表示灯频闪,否则MR板故障。KR板正常工作时,电源灯亮灯,工作表示灯频闪,数据组灯与数据位灯组合对应相应开关量采集器输出,否则KR板故障。

4.2 站机监测网络中断故障分析(网络问题)

以网络分析工具为手段,确定设备故障点,恢复网络正常运行。进入到站机DOS命令窗口模式,故障分析步骤如下所述:

(1)运行IPCONFIG命令,显示站机中网络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及默认网关相关TCP/IP网络配置信息,确认站机TCP/IP配置信息是否正确。

(2)根据IPCOFIG命令得到的网关配置信息、利用PING命令分析站机到路由器的通信是否正常工作。运用TELNET命令登录到本地路由器,查看对应端口信息是否正常。

篇13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2-0-02

0 引 言

近年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各大高校管理中心关注的重点,由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比较脆弱,任何一件小事情都可能引发大学生产生不安心理,再加上,近年来校园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很多大学生产生了恐慌心理,所以,消除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通过对比研究我国和其他国家危机管理系统发现,都是一些针对在危机发生前的预防措施和危机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但在危机发生后的妥善处理却未曾提起。因此,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系统的构建中,应该涉及危机事件发生后应该怎么做,这样才能减轻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

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涵义以及表现

1.1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涵义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遇到突发事件或困难时,利用和平时一样的应对处理方式,但无法解决时产生的一种不安心理。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在校时期,遇到了超出自己承受范围内的事情所引发的心理恐惧,从而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会使大学生走向极端,让大学生做出错误的行为,例如,自虐、自杀和伤害别人等危险行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1.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由于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经历的事情也比较少,缺乏社会经验,所以,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他们都不能较好地进行解决。面对一些细小的矛盾,他们不能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所以,他们的解决方式会比较极端,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心理压力。另外,当面对家庭差距带来的压力时,他们无法利用已有的经验来平衡自身的不安情绪,这也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危机。经过研究,笔者发现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造成的心理危机。由于刚刚进入大学,很多知识都是刚刚接触的,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学习起来的难度特别大,再加上大学的教育方式和以往初高中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初高中的学习模式都是被动式的学习,只需要跟着教师的脚步走,而进入大学后,学生必须主动学习,在课前必须预习上课的内容,否则上课时很难跟上教师的思维。另外,大学同学来自各个地方,各个学校,有很多聪明的同学,竞争的压力要比初高中大。再者,由于大学是开放式的学习模式,所以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他们会逃课去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第二,因为家庭经济带来的心理危机。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上涨较快,所以各个学校餐厅的价格也会适当提高,但对于相对偏远地区的同学来说,经济压力较大,因此,很多类似这种情况的同学为了维持生活和学习,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的一些兼职活动,但学生在做兼职时会产生一种自卑的感觉,有些同学会认为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会看不起自己,自己这样做会在他们面前很丢脸。

2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内涵及现状

2.1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是指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采取的应对机制,是高校为了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结合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大学生的心理所制订的一系列管理方案,该方案主要涉及心理危机的避免、心理危机的消除、心理危机的调节、心理危机的解决等。该方案旨在减轻心理危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心理危机对高校产生的影响。

2.2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现状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对大学生自身行为方面,还体现在对高校的影响上。大学生心理危机会对高校的声誉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高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高校在大学生心中的形象。这种不良影响会制约高校的发展。学生产生心理危机是因为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2.2.1 心理危机管理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心理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没有针对危机管理颁布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很多危机事件的解决方案还处于经验积累的过程,对心理危机的管理并没有具体的实施计划,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预防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处理方案。

2.2.2 高校领导及师生危机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部分高校领导和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这一问题没有太多的关注,他们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应该从学习出发,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高校在课余时间也没有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宣传,导致学生忽略了心理危机的重要性,以至于当很多不可预见的危机事件发生时,他们因为自身的承受能力不强,产生了心理危机。另外,部分高校可能有针对过心理危机进行指导,却是关于心理危机产生后该如何处理,没有提醒学生该如何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