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科学教师学习材料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学院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制约着学院生存发展空间。作为一个办学实体,既没有属于学院的教师队伍,又没有人事管理调配的权利,很难激发和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不少同志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缺乏干事创业、锐意进取的信心和工作动力。
4、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就职能部门而言,大局意识、协调意识、服务意识需进一步增强,“以人为本”的工作要求需进一步落实,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效能不高的现象亟待改变。就广大教职工而言,积极主动工作意识和劳动纪律观念不强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既有思想观念上的偏差,也有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既有日常管理的疏漏,也有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及能力、水平不适应的问题,既有个人创新意识不强,也有团体开拓创新动力不足等诸多因素。
解决上述问题,只有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和解决当前影响学院发展的问题和障碍,才能促进学院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和谐发展。
一、科学把握政策导向,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
随着国家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全国多数高等院校都开办二级学院,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民办三本学院如雨后春笋,对国内专科学院冲击很大,专科学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科学发展。一要准确把握教育政策调整与变化。江苏省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经常走全国前列,这就要求院领导和教学职能部门认真领会、准确把握每一次教育政策改革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科学把握办学的主动权。建校20年来,*干院从单一培养团干部的专科学校,发展到如今纳入省委党校“一主多元”专司国民教育的专科学院,学院有今天这样一个规模,既得益于党校校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任院领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主动适应国家教育制度改革与发展,也得益于学院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二要适时调整办学理念和工作思路。针对学院规模小,开设专业课程少,发展空间受限,加之专科院校学生生源不足等不利条件,学院确立了“以人为本、严谨治学、创新发展、稳中求进”的办学理念,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壮大的工作思路。特别是近两年学院大力发展成高教育取得了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从20*年招收600人、20*年招收800人到2007年招收1300人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三要准确把握专科院校建设目标。专科学院的生源决定着学院定位,也决定着学院必须把培养应用型、专业型、创新型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充分发挥专科学院特色教学优势,鼓励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多渠道培训,实现“一本多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前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学科设置,彰显专科院校特色
专科学院面临的最大竞争是生源的竞争,要想保证稳定优质的生源,就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品牌。一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深入社会、深入企业、深入各学院搞好调查研究,瞄准紧缺人才行业,瞄准有发展潜力行业,优化专业学科设置,为毕业生就业指明方向,解除学生后顾之忧。二要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应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为导向。着力培养专业型、实用型、创新型的专科人才,保证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三要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一所学院的品牌,就是特色,特色决定发展空间,特色来自于办学理念的创新发展。譬如说:*干院特色就是不断强化英语、计算机、中文写作三大优势学科理论与应用教学,并使之成为学院生存发展和品牌优势。四要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市场竞争。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班干部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的英语、计算机、演讲、文艺会演等科目竞赛,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能力素质的同时,达到宣传学院特色、创造学院品牌、拓宽学院发展空间之目的。
三、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团队合力意识
良好的教职工队伍和成功的办学经验,是学院教学质量的保证,是学院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一要注重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院现有的师资队伍情况,结合学科、专业设置和学生数量等因素,在充分利用现有师资队伍力量,抓好优势学科教学的同时,及时面向社会、面向大学招聘部分年轻教师充实到师资队伍,形成梯次搭配合理、学科优势互补、具有发展后劲的师资实体,为学院发展进行必要的师资力量贮备。二要注重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团结协作的班子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是保持学校工作大局稳定和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班子成员之间、同事之间要珍惜来之不易共事的机缘,保持良好的融洽关系,做到坚持党性原则,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积极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共同营造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团队形象。三要努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一个团队靠一两个能人难成大器。全院上下要团结一致,形成合力,抓大事,干实事,谋成事。各处室之间要加强协调,各管其事,各负其责,做到分工不分家;全体教职工要立足本职岗位,勤奋敬业,努力工作,真正形成一个团结合作、干事创业的战斗团体。
四、建立科学用人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篇2
第一,围绕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际需要确定主题和载体,使学习培训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校党委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谋求学校生存和发展路子的重大机遇来抓,围绕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展生存空间的实际需要,确定以“推动科学发展,突出职教特色,增强发展后劲”作为活动主题,以“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为活动载体。校党委紧紧围绕主题及载体,开展了三个层面的学习培训:一是组织党委领导班子学习规定篇目并针对学校面临的生存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了6次集中学习和4次专题研讨。二是组织各基层党支部及各科室结合实际开展学习培训,既学习规定的必读篇目,又结合业务工作进行了学习;三是针对学校学生团员达2000多人的实际,把学习培训扩展到团员青年之中,实现党团互学,把教学工作与学习培训相结合,做到了学习培训活动全面铺开。在全面铺开学习的同时,校党委明确学习主体在全体教职工中以党员职工为重点,在党员职工中以中层以上干部为重点,在中层以上干部中以党委成员为重点;在全体学生中以团员青年为重点。在学习培训中,全校党员、教职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共40次,学生团员组织学习累计达171次,增强了广大师生的科学发展意识和推动学校发展的责任意识。由于在学习培训中做到了始终与试验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相结合、与学校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较好地避免了学习培训空洞化、教条化的问题,增强了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3
综合材料又称复合媒材,在艺术视觉领域,一般指一种混合运用多种材料的创作形式。在中小学美术教育领域,所谓综合材料就是利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材料,被一件美术作品所运用,体现材料本身肌理因素、材质因素、构成因素等形成的一种新的材料语言与物质属性。
手工制作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活动中的各种材料是美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直接影响到美术的教学过程与效果。材料直接参与美术活动,对各种形式多样的综合材料的熟练运用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条件。材料的开发和运用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制作课的基础,研究与开发材料是每位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在教学实践中,材料不仅仅丰富了农村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构思、联想和行为。综合材料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多对其认识与研究,从而进一步充分利用各种材料,使之融入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之中,从而真正达到美育的目的。
画画和手工制作对于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是极其自然的,在幼年时期,孩子用各种材料对手工制作进行初步探索和实验,实际上也是美术教育活动中极为普遍的一种活动。中小学生在用这些材料获得初步的经验后,动手操作能力取得很大的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慢慢了解在自己身边各种材料的特性、种类、多种质地、色彩、味道、式样、重量和其他特性等,因为材料内在的视觉特性和触觉特性,使学生对其特别感兴趣,学生经过实践慢慢就学会懂得运用这些材料。
二、综合材料的研究与艺术魅力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综合材料教学应充分发挥美术课特有的魅力,使材料在教学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情况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呈现出来,充分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常见到的材料和物品能够引起他足够的兴趣和胜任感,所以利用学生身边的材料有着巨大的优势。综合材料在美术教育中既能传承和发展知识,又能突破材料本身的局限性。综合材料制作更全面、更综合地借鉴了工艺美术精华,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更突显出现代的元素和审美取向,将更多的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农村地区美术教育的优点。综合材料制作不仅仅只是把材料简单当作艺术形式的载体,而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彰显材料的个性魅力,给每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绚烂舞台。
在综合材料制作教学中,充分发挥各种材料本身所特有的材质语言美。综合材料将留给美术制作课很大的发展空间,材料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中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创造力,同时在动手实践中也训练了脑、手、眼的协调,所以它是农村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并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在教学上让学生获得发展形象思维,在制作时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和现象产生。美术制作课可以让中小学生找到自身的自信和乐趣,在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发展的空间非常大,这是材料手工制作学习的乐园,学生对手工制作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想象力丰富且情感易于流露,所做的作品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无固定方法可寻,让人惊喜的地方很多。
我们深刻地意识到,综合材料艺术制作教学既可以和绘画相结合,也可以就综合材料艺术的材料运用方面,充分利用材料具有的自由性和广泛性,有助于培养中小学开阔眼界,感受材料本身的材质美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综合材料艺术制作教学将大大地拓宽了学生认知自然领域的空间。
三、对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综合材料开发与教学实施要切实可行
老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观察者、实践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两者互联系,教师开发课程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在一起,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需要。现场教学法、四步教学法、班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法是我们教师在课堂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做到和做好的。每个农村中小学都有自身的教学特色,教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实施根据。
(二)中小学美术课程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合理地安排好教学活动时间,把握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充分把握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让学生尝试多种学习方法。
(三)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课程开发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发展。在广西各民族地区开展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美术教学活动。学生在贴近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学习,寓教于乐,学生容易接受,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极大丰富了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美术课程真正具有地方性、民族性。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不断提高认识。尽可能地少给学生一些套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四、农村中小学美术课综合材料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篇4
一、激发兴趣是开发有效学习材料的前提
兴趣是小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也是维持良好的数学学习过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激发兴趣也是有效学习材料开发的前提。教师利用有效的数学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对丰富多彩的个性化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个性。如: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尺”这一知识,感受“比例尺”的意义是学习的重点,而要达到这一重点,关键是教师利用学习材料激发学生产生自主探索这一数学知识的需要。据此,我将学生自己的个人照片作为这一课学习的第一个资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上课一开始,先让学生拿出一张自己的近期全身照片,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实际的你身高多少?照片中的“你”身高又是多少?
(2)怎样才能将你的实际身高拍在这么小的相纸上?
(3)要想使别人能从照片上了解你的实际身高,你可以写上一句什么话?
学生顺利地回答了前两个问题,对于第三个问题,他们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生1:实际身高是照片高度的17倍。
生2:照片中“我”的高度只有我实际身高的1/11。
生3:实际高度比照片中高度多一米。
生4:实际与照片中“我”的高度比是161:13。
生5:照片中“我”与实际高的度之比是5:154。
……
此时,时机成熟,教师顺理成章地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揭示比例尺的概念,使学生初步感知比例尺。这里的学习材料是学生生活中所常见的并且是自己的照片,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达到了感知新概念的目的,又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有机的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学习概念的有效性。
二、突出重点是开发有效学习材料的基础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习效率低,学业负担重”的现状。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着眼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着力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着重于提高学生课内活动效率。这就需要我们围绕教学目的,突出重点内容,开发出针对学生知识、思维水平的数学学习材料。因此,突出重点是有效学习材料开发的基础,也只有突出重点才能使学生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发有效学习材料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明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三、思维提升是开发有效学习材料的关键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具有科学道理的,这是由于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学生成长的发展性所赋予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材料在帮助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学生继续进行有效学习的必备技能。因此,思维提升是有效学习材料开发的关键。
四、互动生成是有效学习材料开发的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这些过程也是学习材料不断生成的过程。
篇5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按内容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等;按感知器官可将记忆分为听觉记忆、味觉记忆、混合记忆等;按记忆保持时间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按意识类型可以将记忆分为无意记忆与有意记忆。与记忆相对应的即为遗忘。遗忘是人脑中过去的经验模糊、弱化、不反应等现象。
“记忆―遗忘”与“遗忘―记忆”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相互对抗的两点。小学生的记忆能力受到学习材料的性质、学生记忆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高低、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时间因素、学生的态度等五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而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遗忘现象,主要是因为压抑(动机)、提取失败、学习干扰、记忆消退等原因。
二、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方法
(1)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明确记忆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的目的,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连除应用题”时,教师需要明确了解该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点: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连除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明确的目标为指导,课堂的一切教学活动就要围绕此目标开展,引导学生有重点的学习新知识。
(2)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同样,以“连除应用题”为例,教师可以组织探究性的分糖活动,让学生先将糖按小组平均分配,再从小组平均分给个人,思考每人能得到几块?有无剩余?使学生在动手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帮助并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基本方法的理解。例如,在“立体图形认识”章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需要学习的立体图形意义展示给学生,并附以文字表达,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4)教师学习并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以供学生使用,并且引导学生主动地组织学习材料。例如,教师可以将应用题按解题方法分为若干类,然后每个类别下设置相应的例题,促进学生解题方法与解题能力的双向学习。
(5)重视复习方式,防止知识遗忘。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多样化的练习活动,让学生达到熟能生巧的水平。
(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新的教学思维,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例如,讲授练习题时,可以尽量的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三、教师教学的具体做法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章节学习的目的与目标。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是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统一。小学生对于某一章节学习的目的主要包括两点:第一,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为具体的解题奠定基础。第二,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积累,为自身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目标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及其满足自身学习需要而指定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章节学习的目的与目标,并善于引导学生实现章节学习的目的与目标。
(2)教师积极改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中最基本的一点即是要求教师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该理念指导下,教师教学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通过最基本的生活化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与巩固所学知识时,亦要坚持该理念。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比较常见的讲授法,问答法,练习法等等。但是,随着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逐渐推广,以及遗忘规律提出的要求,让学生自主的探究与体验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选择。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深入的融入到教学环境的具体实践中,让学生基于对具体情景的直观感受,全身心投入学习实践的过程里,从而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直观化。
(3)教师协助并要求学生重复记忆与练习。重复记忆与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也是小学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识记新知识、以及复习旧知识过程中比较好的基本手段,更是塑造学生良好记忆能力的根本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多次的重复记忆与练习,记忆基本的数学知识,并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练习与区别,总结学习技巧,养成好的解题习惯。具体的重复记忆与练习可以借助图表、框架、程序、辐射等辅的工具,利用辅助工具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及综合性、有区别的记忆基本知识点。
参考文献:
篇6
主体性、客体性是认知的两极,是互动的、对立统一的。在认知活动中缺一不可。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和 教师。我们平常说的“主体”“主导”是主体性的两个方面。教学中的客体是学习材料,包括教材、实物、图 片、音像资料以及供操作使用的学具等等。
为什么说主客互动是认知张力的条件呢?
教学中的认知,是主体(学生)获取关于客体(学习材料)的知识或原理的基本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认知活动中的主体因素,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下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形成相应的能力,发展智力 ,这是主体认知活动中的“合目的性”。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学生在认 知活动中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能动的。这种主动性、能动性使其在认知活动中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想 象、思维过程,并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扩展思维空间,积极深入到学习材料的意义、结构及本质特征的 探索中去,不断获取认知成果,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种“展开”“探索”的过程,正是认知“张力”的 过程。因此,主体性是认知张力的决定性因素。
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过程,能很好地说明主体性是认知张力的决定性条件。从认识1 开始,孩子们经过认、数、摆个数是1的物体,抽象出“1”这个数概念,然后进行读、写、认。这时,孩子 们绝不会满足于幼儿园里对“1”的具体操作,否则就会表现得冷淡和缺少耐心。“1”的认知过程中所开展 的六七种活动(数一数、摆一摆、读一读、写一写、记一记、用一用等),正是认知的不断“张力”(延伸、 递进、扩展)。接下来认识2—10,他们仍不会满足于上面的六七种方式,他们盼望有进一步“张力”的认 知,发现和获取更新奇的东西,由此而带动出更具数学性的认知张力:(1)数的大小比较;(2)数的分解 、组成(含不同的形式);(3)数的连续;(4)序数、基数的出现;(5)加减法的产生;(6)运算的 进行等。可谓丰富多彩。学习者和学习材料同步互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认知客体——学习材料,则是认知张力的必要条件,它以“合规律性”的原则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教育 思想、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了教材的改革与进步。人教版的义务教材在实验本的基础上作了新的改进,形成 了一套比较科学的便教便学的知识体系、结构体系。比如小学数学教材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 点,又考虑到知识的呈现过程与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有机统一,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传 递轻学生参与的单一滞后的模式。尤为突出的是,教材中“想一想”多了,“摆一摆”多了,例题中要求学生 “填空”的地方多了,“解法一、解法二”多了,“比较课”多了,“整理与复习课”多了,从而使学生进入 到认知结构的深层次中。何为认知结构的深层次呢?“经验—知识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1)经 验知识要素;(2)逻辑数理要素。前者不难理解,后者指主体认知客体所获得的经验知识并非处于混乱无序 的状态,而是以一定的方式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小学数学“比较课”、“整理也复习课”实质上是一种深层 次的认知结构课。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是为了把一组数量关系纳入一个有序的高级结构中去。学生一旦获 得这种高级结构的认知,他们“同化”“顺应”的能力将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有结构” 的材料也就大大张开了认知的空间。例如“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不管是一般的还是稍复杂的,都将纳入到“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上来认知,也就是说“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张开后,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方式,提 供不同的刺激情境,让学生强化意义的理解。而由分数的意义张开的诸如“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求甲数比乙数多(少)几分之几”、“甲数与乙数的比”等等,都成为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推动主体建立 有序的整体的认知结构。
主客互动是一种积极活动,既有学习者一系列的外显的认知活动,又有学生以“观念形态”进行着的内在 思维活动。作为客体的积极性,在于它的科学有序的整体构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对主体具有吸纳作用。 同时它能带动主体以积极的情感、意志,主动地探索,科学地认知。认知的张力是主客互动形成的。认识这一 点,对于我们纠正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过分强调主体而忽视客体的偏态,具有一定作用。
篇7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自然学科课程整合的维度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信息技术与小学自然科学学科的整合的重点在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然科学,而非将自然科学选题应用于信息技术培训。这涉及到整合的若干层次,这里不赘述。其次,信息技术整合于小学自然科学存在两个维度,即信息技术理念的渗入与信息技术手段的具体应用,而技术应用维度又涉及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理念的渗入。这里主要指信息素养的理念接受,不仅包括学生的理念培养,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展现的相应信息行为意识。现今最为普遍认可的关于信息素养的内涵外延来源于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提出的学生学习的9大标准,该标准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内容。
可以看出,信息素养绝不仅仅是以往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而是综合运用以上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这种理念与自然科学教育注重培养的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如观察、比较、综合、归纳、演绎等传统方法,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功能模拟、系统方法等新的研究方法不谋而合。
目前我国的自然科学教育现状决定了我们只有真正接纳信息素养这种理念,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使目前的自然科学教育现状有所改观,避免只注重陈述性知识灌输,忽略教学过程中基本科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
2.整合的具体应用层次。信息技术在小学自然学科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信息呈现,任务处理,研究工具。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自然学科课程整合教学流程的要素分析。作为适应信息化发展与素质要求的绝佳契合点,“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经过长期的反复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以下整合过程能够有效促进目前的小学自然科学的学科教育。
1.在情境导入阶段,教师运用多媒体设置如投影或简单的动画提供音、画情景或设问情景引起学习者的兴趣与注意。在这一阶段,学习者感受教师提供的情境,开始注意学习目标。
2.在资源提供阶段,教师利用合适的与学习内容相配套的信息渠道提供给学习者相应的学习材料,比如,课件,学习光盘等,也包括信息检索渠道,比如,图书馆,网络,或实地。在这一阶段,学习者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自主学习和探讨。必要的时候,与同伴协作学习。
3.在支架提供阶段,教师在学习者需要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支架以保证学习者能顺利地自主探索。支架式教学是目前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发展比较成熟的一种模式,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III)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经过笔者的实践证明,在自然科学的学科教学中,支架式的教学思想尤其适用。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做适当评议。在这一阶段,学生做出适当的自我诊断,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必要的情况下,返回第二阶段,直至学习者达到较好的理解程度。
4.在师生互动阶段,教师调动学习者参与交流和互评,让学习成果进入网络交流,开展协作学习,在这一阶段,师生通过传统方式或信息技术渠道进行互动交流,
5.在反馈总结阶段,教师对该自然单元的总体学习流程做出评议,学习者进行自我测试,自我小结,提交e-works,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提高。这一步尤其不能忽视,因为及时的评价反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保证。
篇8
在选择小学科学学习材料时,应当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利用信息资源所具有的时效性以及丰富性等优势,将信息技术适当地融入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中,一方面,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和具有时代气息;另一方面,则能进一步拓展教师的视野,使得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科学学习变得更加贴近于生活实践,从而令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如,在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时,笔者首先用大量的优美自然风景图进行播放,辅以轻松的音乐,当学生陶醉其中之时,展示大量被污染、破坏的树木、水源、大气等冲击性强烈的新闻图片,把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吸引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上来。笔者顺势引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且积极寻找答案,很快环境污染的种类、危害以及治理方法都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解决。
二、加大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伴随人类社会步入全新的信息时代,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资源丰富性、传播及时性以及读取方便性等特点,使得教学形式变得更加生动丰富,这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利用电教媒体的模拟动态演示,可以将理解起来比较复杂的认识活动变得更加简单轻松。例如,在向小学生传授理解“地球运动的关键是相对运动”时,可以利用摄影机将周围的景物运动在学生转动过程的变化进行录制,便可使得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转动时周围景物向相反方向转动的情景。又如,在教授比较抽象的宇宙探索一课时,可以将一些与宇宙相关的内容制作成“资料包”存储在电脑中,接着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电脑等信息技术,完成对宇宙的探究任务。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够使得枯燥的抽象教学内容变成趣味十足的具体动画,同时对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9
一、学生方面
1.指方向,让学生知道自己准备的目的。
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需要课前准备的材料也应不相同。学生无法判断要去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将派什么用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讲清楚课前准备材料的内容和用途,以便让学生有目的地准备材料。如我在教《绚丽的文学艺术》一课时要求:(1)每个学生讲一个自己感兴趣或者自己觉得经典的故事,明白自己讲的故事是出自哪里,这个故事给你的体会或者是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样的道理。(2)同桌互相讲一遍自己准备的故事,听的同学要给讲的同学指出至少3个缺点。(3)改正同桌给提出的缺点后同桌再相互讲一遍。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只要学生按照步骤做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样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复述、表达、倾听、合作交流、自我改进等。因此给学生明确的方向,学生才不会像无头苍蝇漫无目的地乱飞;给予明确了方向,学生准备的材料才具有针对性。整堂课下来,教师不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给了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不但能了解书本的知识,而且能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2.指明路,让学生能够顺利获取材料。
小学生年龄小,特别是农村小孩,平时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学校与家庭这两个圈子中,因而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不强,知识面不广。让他们走出校门,收集课前相关的学习材料,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为了给教学提供有效的素材,教师应该让学生课前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指明获取材料的路径,尽量让其少遇挫折,顺利地获取有用的材料,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收集材料。因此,对学生获取有效材料的路径教师要心中有数,先做尝试,做好必要的铺垫工作,以确保学生材料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我在上《不能忘记的屈辱》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调查、访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学生要调查、访问的对象事先进行了摸底了解,还为学生约定了时间,确定了具体的内容,准备了必要的器材。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搜集到了材料,在课堂上有所表现,使每个学生都有满意感和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促使学生对下次的材料准备更加积极,更加努力。
3.指素材,让学生充实出有用的材料。
学生课前准备学习材料的途径有许多,我向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素材,让他们从这些素材中整理出有用的相关材料,以备上课之用,在学生学习任务较紧或材料准备的渠道较少情况下,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向学生提供相关的书报、画册、影视材料等。当然,教师向学生提供的素材比要求学生准备的材料,内容要充实一些,范围要更广一些,以让学生在学习和了解更多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相关的材料,为上课时所用。否则,课前准备就没有新鲜感,学生知道了老师给予的素材,自己都看腻了,教学自然事倍功伴。因此,要让学生对素材进行充实与归纳,整理出属于自己的准备材料。
二、教师方面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除了备学生之外,更要身体力行,积极地准备相关材料。让教学过程能顺畅进行,并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在让学生准备有关学习材料的同时,要准备更多的资料作为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只有教师拥有比学生更丰富的知识,拥有比学生更多的学习素材,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才会得心应手,对于突发的知识性问题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而且,通过自己课前材料的准备,能够发现一些在准备过程中的问题,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为了上好《绚丽的文学艺术》一课,十分注重学生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多次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搜集积累的情况,并且参与其中,还把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一些经典的动画故事的网址告知学生。这样不但让教学更加直观,而且补充了教材上未曾提及的知识,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
总之,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一门综合的课程,活动的内容较多,今后我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把品德与社会这门综合课上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尽量让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石与台阶,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素质及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10
在探究起始阶段,设置情景,引发思考。在研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一课时,通过荡秋千比赛活樱提出问题,怎样荡得快一点?进而引出研究问题: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学生根据已经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了以下猜想:与摆线长短有关系?与摆锤重量有关系?与摆动角度有关系?教师要让学生在情景中关注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都想积极去验证,探究的兴趣自然会很浓厚。
在探究的结束阶段,设置问题,拓展延伸。苏教版五上《科学》的《研究电磁铁》探究尾声处,引导儿童:“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哪些现象和解释在你意料之外?你有什么收获?”从发现的角度讲,每个电磁铁的知识都可以进行重新发现,把问题抛向课外,让学生课外继续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
二、开放材料,“自助”选材提升探究高度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选择有结构性、有典型性、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趣味性的探究材料,是提升科学探究深度卷入前提。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探究材料应该能让学生自己准备的要放手,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自助餐式根据需要自备材料,因为学生收集和准备过程的本身就是初步的探究过程。如五上《岩石的认识》一课,要让学生经历从观察――推测――验证的探究过程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岩石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学生不可能直接探究,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大量的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不仅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自主研究的能力,而且为在课堂上的进一步探究提供了合适的、充足的有结构的材料,这也为学生卷入深度探究奠定基础。
三、开放环境,“自需”学习实现自觉卷入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能直接参与到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认知的需要。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对探究活动给予全面帮助,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如《我像谁》一课教学,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可以为探究学习提供更加开放的学习材料。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的开放学习空间,可以了解关于性状和孟德尔遗传试验研究方法的相关资料,收集到一些关于相貌的有趣视频资料,如“人脸识别”的内容,海关检查中多人“与范冰冰撞脸”的尴尬等,极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在平台上上传了各自家庭成员照片和形状分析,大家可以在交流区分享相关资源,为课堂探究提供了生动的探究资源,让每个学生自觉卷入探究学习。学生课堂探究后还意犹未尽,课后继续拓展提供了遗传学视频和各种生物遗传实例等资料,学生感兴趣的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究。
四、开放学习方式,“自探”活动深度开展
自主参与并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开放地观察,尽情看感兴趣的事物。观察是一切科学成就的发端,只有观察到了现象、问题,才能激发他们探究的好奇心,引发深度探究活动。因此我们应该开放学生的眼睛,为学生多提供观察的机会,让他们去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观察一切感兴趣的内容,为科学探究打下基础。
开放地操作,尽情自我尝试。放开双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会把他们带入一个创新的情景,让他们情趣盎然地探究、学习,动手操作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特点,可以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开展,培养创新意识。如学习搭支架,可以让学生开展搭建摩天大楼比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原理,锻炼动手能力,提高探究积极性。
篇11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页的“除法”。
教学一般与教材呈现的顺序、方式差不多(复习——出示例题——展现直观图——引导思路——巩固练习),我们通过先把这一材料与三年级学生的已有经验作如下比较研究,再得出新的教学框架:
通过上述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口算“46÷2”的过程其实是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能整除)和表内除法的过程,即让学生用原有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和表内除法的经验来同化建构“46÷2”的过程。因此,展开教学的起点是学生已有的除法“好算”的经验,据此形成教学脉络——先唤起学生已有的“好算”的经验,再运用这些经验来同化新学习的材料。这也就形成了本课教学的基本框架。根据这一设计,我们进行了如下教学尝试。
教师先出示两道除法题让学生口算:40÷2=?6÷2=?
学生算出结果后教师问:算这两道题你们感觉怎样?
生:一下子就算出,很好算。
师:接下来,我再出几道好算的除法题:30÷3=? 80÷2=?
学生算完后,教师问:有谁知道接下来老师还会出一些怎样的“好算”的除法题?大家可以大胆地猜一猜。
学生随后给出了:30÷3=? 80÷2=? 60÷2=? 90÷3=?70÷7=?
师(故作惊诧):这些好算的除法题你们是怎样猜到的?
生:因为前面道除法题都是一个整十数除以一个一位数,所以我们出的都是这样的题。
师:真会动脑筋。那接下来老师要出的是像那样(指6÷2=)的“好算”的除法题,你们会出吗?
生:会,这些题都可以用乘法口诀来算。
师:真会观察,但除法题也不一定都像上面两种那样好算,例如(利用多媒体打出例题)算式46÷2= ?
学生大都用笔算除法的思路算出结果是23。
师:算这道题的感觉与算上面这些题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算46÷2有些难,不容易算。
师:那有没有使这道题变得好算的方法?大家一起来动动脑筋。
(学生困惑不解)
正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教师把握契机加以引导:大家可以试着把上下这三道题联系起来观察,看看有什么启示?分小组讨论一下。
生(恍然大悟):下面这题可以转化成上面两题来想,就好算了。46÷2想成46可以分成40和6,40÷2=20,6÷2=3,20+3=23。
随后教师又介绍了书上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让学生说出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
上述基于“学生经验—学习材料”比较基础上的教学设计,由于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创生了自主互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说:“如果要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们就把学生原有的经验与要学习的材料进行比较,并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框架:
形成教学框架:从丰富学生对1千米的体验着手,应注重让学生感受1千米,再把1千米与学生原有的经验挂钩,赋予其丰富的内涵。具体可以把学生带到校外,让学生走1千米,记下所需要的时间;把1千米与生活现实联系,如操场上跑4圈是1千米,从学生熟悉的文峰大世界到电视塔是1千米等。
二、还原策略:把抽象的数学材料还原为感性内容,促成意义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以为,尽管作为文化的学科——数学其内涵是“丰富——简单”、“生动——概括”的多维统一,但抽象性毕竟是数学知识的显著特点之一。而小学生的思维仍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认知带有鲜明的形象性与情绪性,数学知识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征间的显著差异,就造成了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障碍。鉴于抽象的知识内容须根植并生长于经验沃土的有意义学习原理,我们以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应努力把要学习的材料(抽象的数学)还原为小学生可感、可察的教学直观或可参与的相宜现实活动,从而丰富数学经验,实现自主建构。然而,数学教学实践中,一提起直观,有的教师便千方百计地在教学中使用一些实物、图片,美其名曰“运用直观教学”;一提起现实活动,有的教师就让学生在自己的指令下动手摆弄,谓之“操作活动”。我们以为,那种不经精心选择和设计的,仅呈现一下的,只是让学生被动感知的直观,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教学直观,有的甚至对小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有某种干扰。那些流于形式仅为活跃课堂的动手活动,也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学活动。只有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内在形成规律,在把要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原有经验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供相宜的感性材料,并引起学生积极的智力加工活动(感性表象抽象)的教学,才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这一单元,在进行教材分析时,不少教师觉得难教,教学难点不易突破,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的认识往往停留于表层。我们以为,这种困境的形成,缘于学生高度抽象化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学生记住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不困难,但由于教材没有提供可利用的厚实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完全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尤其是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就显得不现实。为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益,我们在对这一内容与学生原有经验比较的基础上,把原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加工,采用数形结合、新旧同化等方法,让学生参与把“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还原为直观的已有的经验,使学生真正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教学时充分借助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去理解算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将比较抽象的数学材料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感性内容。另外学生容易把分数加法与分数乘法的计算混淆,要通过判断、改错、对比练习等形式帮助学生区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三、问题化策略:以“问题情景”为纽带的教学,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实践表明,不同教学方式的课堂环境下学生获得的发展是不同的。在前课标时代,以“讲授——接纳”为主的课堂还屡见不鲜,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获得的除原认知结构随知识的叠加而扩充储备外,其探索能力、创新精神、对于学习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可持续发展因素很少获得发展。为此,《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新型的教学方式要在课堂中得以形成,必须以相宜的教学组织结构为载体。古语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疑”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景。因此,问题情景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实践得出,可以在分析学生已有经验与要学习材料关联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经验与要学习材料之间的内在矛盾或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学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孕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样通过系列问题情景构造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积极进入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在积极探索、合作交流中既“增长知识,发展智慧”,又体验到探索学习的情趣和学习成功的快乐,真正达到如《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所说:“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篇12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理应更多地倾向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部分教师违背新课程理念,拘泥于教材文本的传统教学方法,即便有些教师对文本再构进行大胆尝试,却因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而并未有效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无法达成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通过文本再构的方式,由学生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拓展,本文试从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视角理性审视,围绕文本再构的意义、构建原则进行探讨。
二、文本再构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中的意义
教材是教师从事一切教学教研的文本依据,但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地不断推进,小学英语教材也正形成百花齐放的态势,对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把握教材有效教学和小学生如何通过教材来有效学习,即是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也是对传统型教学的挑战。而文本再构则是顺应新课程改革浪潮下的一种有效操作方式,它通过调整文本内容的逻辑顺序或整合内容来构建一个具有情境性和操作性的新文本。
哲学家戈特洛布・弗雷格指出:“一个词语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才具有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将所学习的单词、词组、句型等碎片式的知识点投放到适宜的语境之中,通过转变语境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深刻的认知,这种文本再构的目的就在于引导教师“跳出教材教能力”,打破教师传统的教材观,结合教学目标,利用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认知领域来激发对教材文本中未知领域的拓展。情境式的文本再构教学方法更加正视了学生的语量基础,关注语言的整体呈现,有效引导了教师从英语教学的语用功能特征来整体把握小学英语教学的原则。
三、文本再构在小学英语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中的构建原则
1.内容横向联系。文本再构必须体现教材原有的主题和教材内容的安排,必须符合单元教学的整体。因此,教师不能仅仅将文本再构停留于小学英语教材微观的课时层面,应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架构这一中观层面,即突出单元里各课时内容之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这就需要教师将单元预授的新单词、词组和句型进行整理归纳,针对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来调整文本的逻辑顺序、删减或扩充教材的文本内容,科学制订单元教学计划。然后再根据所授学段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语境、情感体验等学情因素,来改进或拓展教材中的一些传统教学活动,设计迎合学生情趣体验的课时教学探究氛围。
2.难度纵向递进。小学英语教材的主线多以话题进行串联,而且新课改之后小学英语更加注重交际性。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多采用固化的教学程序和生硬的教学活动模式,无法正视小学生渴求发现问题、探寻问题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因此,通过制订横向的单元计划之后,确定课时话题内容便可以围绕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等因素,进一步来选择和设计难度递进式的语言材料和情境体验式的活动方案。通过这样纵向递进式的难度进阶,既可以满足不同学习层次的个体需求,同时也可以有效激发同一个体的求知欲和挑战欲。
3.符合学生已有认知体验。知识的获得必须镶嵌在相关或“真实”的情景中。基于教学对象为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情境应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通俗可爱的卡通动漫或影视明星作为人物对象,文本体裁则可以偏向小学生喜爱的寓言、小品、舞台剧等形式,文本内容尽量以生活为背景,选择问路、打电话、生日、购物、郊游等生活情境,让学生们在熟悉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身份角色来认知、掌握和运用语言,切实提高英语的语用功能。
4.重视交际互动性。文本再构的目的就是为了摒弃传统教学当中“教教材”这种狭隘的知识本位观,转变成为“用教材教”,即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则充分凸显了英语的语用功能特征,因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合作交流既是小学生必备的一项生活技能,也是一种个性成长的必然需求。教师在依据教材重新构建文本时,设计情景体验式的教学活动应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交际互动性,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激发学习潜能。
5.融入多媒体技术手段。小学生的注意力是很容易涣散的,尤其是遇到一些枯燥生硬的教材或文本内容时,结合教室内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具体形象的实景,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视、听、动多维的跨时空跨空间的语言环境。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进入一个身临其境的教学互动环境,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教学活动中体验语言输出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在交际互动的过程中积极体验探究的学习模式。
篇13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阵地。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科学课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在这种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能力和情感。但在农村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我们,师资力量的薄弱,缺乏专业知识;教学用具的缺少,一些科学活动表面化,难以让学生深入探究。如何应对这些问题,让农村小学科学课也能因农村的特色环境而上得精彩呢?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下优化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合作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如今农村小学教师总体师资偏紧,许多的学校没有更多、更好的教师安排到科学学科上来。加上有的大多数人对科学学科的不重视,认为科学课是随便哪个教师都能上,造成很多学校没有专业教师在上科学课。各个完小都是由担任语、数等重要学科的教师兼任。教学任务的繁重让一线的农村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教材,吃透文本。所以科学教师提高自己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经验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所以我就如何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行交流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二、改进现有教具,利用农村的资源自制教具,优化教学资源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科学教材内容编写的理念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方法,恰恰符合了儿童成长的特征。作为科学教师要“引领孩子们去亲历科学”,没有相关的实验仪器和探究的有结构的材料,那是不可能的,更说不上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科学探究和深入推进科学课程改革。而事实上,农村小学中,实验室里的仪器与教材不配套,根本不能满足教学所需,加上农村小学资金困乏,对添置实验器材根本没有计划。科学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能让学生的分组实验改成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者由老师来讲解实验可能发生的各种实验现象了。为了确保实验的开设率和成功率,我主要从下面两方面去挖掘:
1、改良原有实验教具。去年我们有一次大规模的学校教学设备达标验收,那次验收中农村小学也基本配备了常识课中所配套的教学仪器。有关于沉浮的实验盒、电流实验盒、光学实验盒、热学实验盒、声学实验盒等。这些实验盒中很多实验器具,我们还可以“古为今用”。如我们在上《沉浮》单元时,学校没有与现行教材配套的学具盒,我们把先前用过沉浮实验盒中的同体积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拿过来分析物体重量与沉浮的关系,一样也很自如。
2、利用农村资源自制教具。在探究活动课中,虽然城镇学校有着充足完美的器材供学生实验,但在探究生态环境方面,优势还在农村学校,因为农村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学生科学学习提供很好的学习材料。比如在上“观察动物”、“观察植物”这些课时,我可以带领学生到野外,随时而且很快地找到一些动植物供学生观察和学习。在上《蚯蚓的选择》这课时,学生能随便地到田边、地沟找到蚯蚓来探究。有些教材内容要求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要费时完成,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满口答应,课后却没有行动,我就创设情境,来唤起学生的兴趣。
三、培养科学纪律意识,优化学科教学质量
科学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教学中难以调控好课堂纪律。这也是科学老师上课的成功关键所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其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农村,由于父母的文化水平及家庭的生活环境,学生从小就被灌输“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为了能早日跳出龙门,他们自觉地以分数作为自己学习的唯一目标,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如何面对考试,如何提高分数。因此,在课堂中有些学生经常做小动作、说悄悄话或做语数作业。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语数学习成绩,认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分数有没有无所谓。其二,教师课堂调控的缺乏。针对这些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其一,与家长取得联系,告诉其孩子在科学课堂上的不好表现,再尊重其意愿告诉他们,小学课程是各门学科的基础,要打好基础,让家长明白这门学科同样重要,督促、关注其孩子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情况。其二“科学纪律既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制定一些比较合理的、可行的教学常规,并严格监督执行。主要内容有以下方面:
1、听的规则。(1)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课,不能做小动作或看与本课无关的书籍;(2)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清楚要求自带的实验材料准备好;4、实验中听清要求,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