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军事理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军事理论论文

篇1

(一)文明礼仪养成有效提升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道德素养是一个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集中反映,它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舆论中形成并得以巩固的。文明礼仪具有道德功能,它可以通过文明要求、礼仪规范来规范、调节、修正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控制在道德范围之内。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可以系统的引导其思想和行为,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将自己的思想、行为规范在可控的道德规范之内。在不断实践中将文明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二)文明礼仪养成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为顺利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进入大学意味着马上要向职业人、社会人转换。这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设计自身的形象、如何尽快的适应社会等文明礼仪规范。这不仅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应对招聘单位考核要求的需要。现实表明,具有较强道德修养、较高文明礼仪素养的大学生或者职业人,更容易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对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大学不再是象牙塔、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但是很多同学进入大学还是抱着得过且过、混文凭的态度。因此,打架斗殴、网络谩骂等行为时常发生,这些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建设。因此,大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养成减少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一个有优美的环境、处处有文明、人人讲礼仪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势必也会促进师生的身心和谐,愉快工作、快乐学习。

二、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为了准确了解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现状,课题组通过对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从结果来看,我校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总体是较好的,总体得分79分-70分段占56.10%,及格分以上占92.68%。但是在日常的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意识淡漠,以自我为中心

部分同学无视学校的规章和制度,不尊重他人,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出发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见到老师不主动问好,同学、舍友关系紧张;在公交车上遇见老人、小孩熟视无睹。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导致个人责任意识的严重缺乏。

(二)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言谈举止不规范

部分学生存在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上课玩手机、睡觉,在公共场合不爱护公物,男女同学的举止不文明和舍友、同学间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问卷中“你平常举止文明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涉及自己的利益时举止文明程度还好占59.49%,在小利益损失情况下也会保持得体的有教养的举止占36.26%。在“你平常的语言文明吗?”的调查中,语言文明一般的占63.55%。由此可见,同学们对大学生的群体举止语言文明程度的认知在正常情况下仅处于及格线左右,在涉及利益时举止文明程度时则给予了基本的否定。

(三)仪容、仪表不符合大学生形象

在“你认为当前大学生的仪容仪表是否符合学生的基本装扮?”问卷调查中,仪容、仪表总体评价基本符合学生的装扮占66.95%。同学们对大学生外在的衣着还是不太满意,仅达到及格分。在“你对学生穿拖鞋、睡衣、背心等进教室的态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调查中认为穿拖鞋、睡衣、背心等进教室无所谓占9.95%,偶尔穿进教室可以原谅占18.04%,别人穿与不穿与我无关占6.75%,不能穿进教室占37.10%。从对大学生仪容仪表的认知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对奇装异服习以为常。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着装问题和日常的仪容仪表还是令人堪忧。

三、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促进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优势

高校国防理论教育以军事学科中最基本技能、知识和理论为内容育。除了专门的军训以外,还包括集中的课堂理论知识的教育。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以典型战争、事迹,先进人物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责任意识。国防理论教育中包含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军事理论和军队建设思想,使大学生掌握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包含着国家安全形势、国防的重要性、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等内容。使学生胸怀全局,让学生关心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让学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生只有自觉践行历史使命,才会从行为规范、道德素养等方面来约束自己。

其次,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团结互助和集体主义精神。军营是最集中、最统一、最紧张、最严格的。除了一般集体所具有的团结、严肃、协调、一致等作风外,还有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每个学生被编进了班、排、连、营的集体中,每天都生活在整齐划一、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集体中,“集体”很快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

最后,国防军事理论教育给予学生生动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通过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更好地为青年学生补上了集体主义教育课。接受教育的每一个大学生对大学生的一日生活、礼节礼仪、言行举止、军容风纪、内务卫生、请假销假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通过军营式的环境、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化的训练,对于克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松、散、懒、娇的不良习惯,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军人姿态、协调一致的动作、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以国防理论教育为切入点,推进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

以国防教育理论教育为切入点,不仅可以增强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了解军事思想、军事技术,领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而且通过国防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加强个人纪律、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仪容仪表符合大学生形象。

(一)加强国防军事理论课对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校存在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忽视文明礼仪课程的情况比较严重。再加上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纪律观念不强、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忽视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同学交往礼仪和公共场合礼仪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条件下,高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重视作为文明礼仪教育载体的国防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加大对国防军事理论课的投入程度,完善国防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加强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防、军事和国家安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促进文明礼仪不仅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在一定在程度上解决文明礼仪教育建设的短板问题。在教学中,可以突出介绍军队对军人站、立、行的要求,展示标准的军容军姿并进行相关练习;通过军人礼仪规范和外交礼仪讲述引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礼仪及注意事项;突出讲述军队或典型战役中表现出来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等。

(三)提高国防军事理论课教师的礼仪修养,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经常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文明的礼仪修养、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影响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威信、示范作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耳濡目染国防军事理论教师符合礼仪的言谈举止、仪表着装、待人接物、工作作风等,必然有助于修正学生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正确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学习、生活和工作,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国防军事理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内修道德修养、丰富的文化知识、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外在形象上要做到整洁的仪容修饰、良好的体态、合理的着装、得体规范的语言。

篇2

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手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央2001[48]号文件明确规定将军事理论课列为高校必修课,而2007年教育部制定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更是对此强调指出,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为必修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1]。总体上而言,当前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逐步步入正轨,在教学理念、课程定位、课程设置、人员配置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众多成绩面前,我们必须意识到,教学效果始终是军事理论课程追求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好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密切相关,多年来我们在军事理论课教学领域不断追求创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从未间断。近些年有关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研究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笔者做了粗略统计,以军事理论教学创新为研究专题的学术论文有百余篇,其中还包括数篇硕士学位论文,另有专著若干。基于该领域学术史的梳理,本文从综合考察的视角,对近年来军事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的动态与趋势进行述评,略述如下。

一、有关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的总体探讨

这类文章数目较多,特别侧重基于工作实际情况的宏观理论探析。尚玉海从优化教学内容、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开设军事类选修课等四个方面探讨构建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新模式[2];强军锋提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需要针对学校环境、学生专业等情况调整授课内容,要注重延展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模式[3];宋贵元则认为军事理论教学要抓“三点”:结合点、侧重点与热点,同时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更新教学手段。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一起构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体系[4];白国仁对军事理论教学创新提出要突出内容创新,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科技含量,教学形式多样化,最终实现军事理论教学效果的提升[5];杨晨则从考察军事理论课程内容的角度认为军事理论课教学需要做到综合性、基础性、刚柔统一等三个层次[6]。徐敏根据军事理论的特点,提出要精简和优化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模式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采用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改革军事理论课考试环节[7];陈世利认为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更新、充实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进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方式方法,使军事理论课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改进军事理论课考试的内容及形式,通过考试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8];钞群英则提出构建“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来创新军事理论教学[9]。总之,有关军事理论教学创新总论文章很多,不尽数列举,其主要探讨点集中于军事理论教学理念更新、内容分析,模式探讨等领域,学理性日渐明显,但实证性有待加强。

二、军事理论教学理念的创新研究

军事理论教学的理念既有普通高校教育理念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色,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元春引用长尾理论概念,认为长尾理论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观念,已在各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其基本原理对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的拓展教学也有诸多启示。如重视各种拓展课程的建设,尤其是要从拓展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上想对策[10]。王小敏根据美国学者构建的ARCS模型提出要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运用ARCS模型,就是要增设特殊情景,增强学生的注意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增强课堂的贴切性;课堂问题难易适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突现军事知识的地位,提高学生的满足感[11]。黄海等人则关注军事理论教学的最终效果评价——考试效果,以中山大学军事理论课成功进行的跨校区、大规模在线考试为实例,从在线课程建设、在线考试需求分析到考前准备、考试实施和考试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介绍,总结了经验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高校实施在线考试的“321”模式,即3层组织架构、2类技术保障队伍和1种考试平台,为高校开展规模化在线考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12]。总之,从近年军事理论教学理念的创新来看,理念创新逐步跳出传统的经验感知,教育界注重从西方先进理论中提炼新的理念,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军事理论教学的发展。当然,理论中提炼理念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更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理论或理念都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特别是要适应中国教育实际情况,否则任何硬性的嫁接只会产生苦果。

三、军事理论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这类研究集中于探讨几类教学法的运用,比如案例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范艳红有别于传统研究思路,特别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容易出现的误区,如军事理论学教材中案例的编写不足、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不够、学生对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等,也提出了实现案例教学良好效果的若干原则,如目标性原则、时效性原则与典型性原则等[13]。冯井红提出了实现案例教学的若干办法,如书本中已有的案例,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案例,通过新闻、广播、电视等媒体收集案例,教师自己编写等[14];欧阳长安指出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要具有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趣味性[15]。张小平等从解读战例的角度出发,认为实施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应该关注以下四个环节:科学筛选中外战例、搞好课程设置的衔接、加强战例教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手段[16];李瑾从情感教学法角度认为加强对教学进程中情感因素的协调掌控,充分发挥情感教学法强大的情感动力功能、情感强化功能、情感迁移功能、情感感染功能和情感调节功能,将使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活动达到情理交融、引人入胜的效果[17]。夏侃关注了交互式教学法在军事理论课上的应用,指出它强调师生互动,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授课的有效性。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运用交互式教学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18];周艳玲认为启发式教学法在军事理论教学中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并指出了启发式教学法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19]。综上所述,有关军事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军事理论教学创新的核心,只有实现了教学法的创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当前的教学法理论及实践已经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状态,如何选用正确合适的教学法实现军事理论教学课的教学实效,需要对教师自身素养,学生群体知识基础,软硬件等多种条件作出适当的评估,开发选用合适的教学研究法决不能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要做出实效。

四、有关军事理论教学手段的创新研究

教学手段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近年来对于军事理论教学手段的创新特别集中于探讨新技术手段运用与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领域。张荣指出多媒体技术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客观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带来教学便利的同时,亦存在课件简单,忽视师生互动交流与忽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等不足,提出了若干解决途径[20]。朱智、刘杭军则关注授课艺术问题,他们认为课堂讲授是军事理论课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员的授课艺术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该文还细致分析了各类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期提高教学艺术[21]。对于教学设计的关注日益重视,李伟认为在进行军事理论教学设计时,应以国防教育为主线,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合理的考核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22]。李元春认为学生军事理论课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教学设计也提出了特别的要求。其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特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搞好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需要认真加以把握[23]。从近年军事理论教学手段研究来看,研究手段由理论探讨开始向技术手段倾斜,在注重传统教育手段的同时,逐渐加大技术元素在教学手段中比重,在传统与现代的视野下实现教学手段创新。

篇3

关键词 :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研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222-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深化国防教育改革”,这对提升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战略高地,更加要在国防教育改革浪潮中首当其冲,大胆创新,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乃至全民国防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中重要的理论组成部分,但是,通过综合各种调查及文献资料来看,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均面临着教师授课形式单一,课堂沉闷,授课效果不佳的问题。《大学生军事理论课》亟待改革,该课程的的课程改革路径与授课质量,将直接影响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效。笔者认为,要改变高校军事理论课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研讨式教学法是值得尝试的教学改革方法之一。

1 研讨式教学法概述

研讨式教学法源起于早期的德国大学,到我国之后由湖南师范大学的郭汉民教授对其进行大胆的教改实践,最后归纳改进为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研讨式五步式教学法,本文采用郭汉民教授的定义及方法。郭汉民教授认为,研讨式教学法就是将“‘讨论’与‘研究’组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具体开展五个程序即教师示范与布置任务-学生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学生参与讲课、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总结、评价的教学方法,它不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方法,而是贯穿于一门课程始终的方法”。研讨式五步教学法是一种以生为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新的教学模式,它将指导学生研究与讨论交流置于中心环节,将课堂教学,学术研究,讨论交流有机结合起来,成功地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重视治学方法的传授,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师生互动,重视教学效果的多元评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 研讨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军事理论课》中的运用

运用研讨式教学法的核心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之中,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科研实践中学会学习,收获知识,提高能力。根据郭汉民教授提出的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结合授课实践,笔者在《大学生军事理论课》课堂上运用研讨式教学法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理论导论,小组分配

运用研讨式教学法的第一步是要对学生进行理论导论。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授课对象为每年的大一新生,绝大部分新生在上课之前对该课程了解甚少,并且他们在高中阶段极少接触到研讨式教学法。因此,在授课的前2-3周,教师应该进行理论导论,主要是介绍开设该课程的意义,课程的主要内容,授课安排以及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办法等。有些学生刚开始对陌生的,听起来高大上的研讨式教学法有点排斥或者觉得摸不着头脑,通过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个基本了解,给予学生一个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期。同时,教师还需对班级学生作一个前期调查,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座谈会等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是否有与课程相关的兴趣爱好等基本情况。教师在掌握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再进行班级分组。鉴于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军事理论课无法实行小班授课制、课程内容较多,课时安排不充足等原因,小组人数控制在8-12人较为合理。分组太细,教师无法一一指导,可能还会导致课程内容讲不完的问题;分组太粗,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研讨效果不佳。除了人数控制之外,分组时应采取学生自愿拼组,教师合理调配的原则,主要是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行结合成小组,教师再根据人数、学生素质、性格等因素对各组进行微调。班级各组较均衡合理的搭配、小组内部分工明确,气氛和谐融洽是保证研讨式教学法顺利进行的前提。

第二步:指导选题、独立探索

在分组准备之后,教师需要对各组进行指导选题,指导选题的依据来源有三方面:第一是2007年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第二是教学所采用的军事理论课教材;第三是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兴趣点,学生认为的难点、重点等。教师依据以上三点设置不同备选选题,选题应尽量做到既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又能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以提问、论点、关键性主题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选择之后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对选题略加修改补充。

各组学生围绕选定的题目独立探索,这个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图书文献、电子文献、报刊杂志、网络资源等多渠道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整理、归纳提炼,为论证主题准备相关材料。

第三步: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大量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再通过定期举行小组研讨、头脑风暴法等方式交流沟通,最终凝聚所有成员的智慧,以论文、演讲提纲、PPT等形式呈现各组的研讨成果。小组研讨能够拓展课堂之外的知识获取通道,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锻炼学生运用所学新知识重新分析、思考生成解决问题办法的能力,研讨过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小组成果的质量。教师在这个阶段扮演指导者或者良师益友的角色,要适时地给予学生指导,比如学生在制作课件或撰写演讲稿时教师可以给予指导或提供修改意见,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解决一些研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更深厚的师生情谊。

第四步:小组展示,大班讲评

部分学者认为小组展示与大班讲评是两个环节,但是笔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将两者放在同一个时间段进行的,因此在步骤设计时也对两者进行了合并。每个小组推选一位组员上台展示各组的研讨成果,每人讲述的时间约12-15分钟,讲完可由师生对主题进行提问,师生一起评议,最后由教师做讲评综述。讲评综述需指出学生研讨课题的核心要素,指导学生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反思;对于学生的偏颇观点及时予以纠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认识和观点;提出相应优化建议,便于学生在下一次研讨课程中改进;最后还要对研讨主题进行升华,强化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提高他们的国防意识。

第五步:反思总结、评价反馈

这一过程既针对学生,又针对教师,各小组学生要在大班讲评之后整理综合师生们的意见,对各组的研讨成果进行最后修改定稿,再次提交修改后的成果。同时学生还应对研讨式教学效果予以评价,对研讨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向教师汇报。教师首先要对所有学生在研讨式教学过程各阶段的表现予以客观评价,并将评价成绩记入学生该课程的总成绩中;其次要对研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发现不足之处,撰写教学笔记,总结经验,以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

3 运用研讨式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研讨式教学法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呈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教师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研讨主题制定不完备,主题不够有吸引力,研讨过程开展不顺畅;学生出于对军事理论课不太重视,或者对研讨活动缺乏经验等原因,研讨总体参与度不高等。

因此在运用研讨式教学法时应着重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3.1 教师应充分做好课前准备,确保研讨过程顺利开展

郭汉民教授曾说过在研讨式教学法中“教师从台上走到了台下,从独唱演员变成了导演;学生从消极的听众变成了积极的演员,从台下走到台上。教师在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变身为“导演”的角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前期准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讨前期,教师必须要从课程内容和相关知识体系中抽丝剥茧,提炼出兼顾广度与深度,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有研讨价值又有吸引力的研讨主题供学生选择。与此同时,教师还需对研讨主题的子课题,即与主题相关的知识点和问题提前了解熟悉,这是一个需要在课外花费相当时间和精力的准备工作。教师只有将这个准备工作做充分,才能在研讨过程中顺利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3.2 学生应提高重视程度,做到全员参与研讨

研讨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研讨小组分工不明确,真正参与研讨过程的学生并不多,有很多同学在各小组挂名,但没做什么实质性工作,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因此,作为学生首先应该提高对军事理论课及研讨式教学方法的重视,积极参与到研讨式教学过程中来。在小组研讨中明确组员分工,避免出现能者多劳,甚至组长一人包干的情况。各小组也须在成果展示中将小组分工及分工完成情展示出来,既是对各小组成员工作情况实施监督,又能为教师对学生做出公正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4 研讨式教学法在军事理论课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通过实践经验总结,研讨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授课效果产生的正向影响,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对该方法表示支持,其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1 改善师生关系,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研讨式教学法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张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探索,研讨合作,解决问题,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由“主主”变为“主客”的合作关系。研讨式教学成果展示阶段,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学生站上讲台积极表达,教师走下讲台变身听众,建立了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新型关系,进一步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4.2 活跃课堂气氛,提升了授课效果

研讨式教学法使得向来沉闷的军事理论课“一言堂”变成了“众言堂”,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师生融合为一体共同讨论、研究、评议研讨主题,营造了能够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性,丰富了教学形式,拓宽了国防教育的渠道,还能够激发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提升了军事理论课的授课效果。

4.3 摒弃知识灌输,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研讨式教学法能够摒弃了传统课堂里知识灌输的模式,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第一,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选定的小组研讨主题,学生必须从相关的理论知识出发,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和研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或者论证主题的思路和方法,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能力。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协作能力。研讨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研讨过程中不仅是组员与组员之间要沟通,组员与老师之间,各小组之间都需要沟通协调,这些都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第三,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讨式教学法采取的是点拨式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寻,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4 促进教学相长,创造师生“双赢”效果

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研讨式教学法对教师备课质量的要求和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要高于一般的教学法。为了研讨过程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对课程相关领域的知识做相当扎实的准备工作,这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研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对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等都是全方位的锻炼。对于学生而言,通过研讨,他们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相关的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学术研究办法,教师也可以从学生们的身上汲取到新鲜的血液,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促进课程内容的更新完善,课程方法的改进等等,最终创造师生“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汉民。探讨研讨式教学的若干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2)。

(2)曾宪皆。试析郭汉民教授的研讨式五步教学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5):121.

(3)朱承,刘聆,王新峰,黄金才,刘忠。研讨式课程改进型“五步”教学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9):61.

篇4

高校军事课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生命线,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形式。但是,确有不少高校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军事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军事训练有时被当作一项“软指标”,随意应付;军事师资实力整体水平较低;军事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简单枯燥,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确保了军事课教学质量效果的最大化。

一、新生军训时就开始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

总结多年军训工作,我们认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其爱国热情,增强其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真正目的。高校的军训组织者只有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才能使军训组织工作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一般情况下学生入学第二周即开始军训,除了对学生进行规定科目的训练以外,重要的是要对军事训练整体内容科学、严谨地设计,灵活地把握和调控。把枯燥的队列、内务等训练和军事游戏、竞赛、拉歌等联合起来,让军事训练既紧张刺激、有序规范,又趣味横生。让学生在军事训练的汗水与泪水中有所思,有所得。学生军事训练是在半军事化的状态中进行的,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军训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军训领导机构的指导监督职能和组织协调职能。二是要强化军训工作机构。实施军训计划的军训旅(团)的领导班子要构成合理,工作机构要精干、有力,真正把握好军事训练质量。三是要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高校军事训练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包括详尽的军训计划总表和分表)等等要健全和完善,并保证按要求有序实施。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优化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必须要有一支政治思想坚定、业务精湛的专、兼结合的军事教师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省教育厅)对军事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短期轮训要统筹计划,把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技能和辅助教学能力的提高,把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能力的提高,把教学水平和任教能力的提高等等作为所有军事课教师培训的重点。我校(学部)三名专职军事课教师(1名教授、2名讲师)很好地完成了军事理论教学任务,在新生开学之初,他们和当地驻军提供的10余名战士教官相配合,出色地完成了每年一度的新生军事训练任务,效果十分理想。这是因为我校将军事课教师纳入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高度重视军事教师队伍建设的结果。其他高校也可借鉴这一点,即:配齐德才兼备、热爱军事课教学的较高学历的优秀军事课教师。

三、教学设计是对待军事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态度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军事课也一样,好的教学设计会激发学生对军事知识的无限向往。在军事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选择好当前热点问题,科学地设计那些具有时代性,前沿性,前卫、鲜活、精干性的内容。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和发展的,内容和知识的体系要与世界政治、军事紧密结合,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信息时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都包含现代国防的内容,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教学内容该修改的必须修改,不适应时展的内容,该删减的一定要删减,新军革和当前我国周边的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该增加的也要增加。只有这样,军事课的教学内容才具有时代特征,更具针对性,新型国防观才能在大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比如可在教学中加入当今的军事实事问题,让学生在军事课上及时了解军事动态,使教学内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有机结合,把握学生的思想,有效地提高他们学习军事课的热情。

四、改进教学方法是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要能使先学的知识为后学的知识奠定基础,提供条件;后学的知识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先学的知识的理解、巩固和熟练把握。(1)要体现完整性。《大纲》规定的军事理论章节相对独立,教员要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考虑内容的纵横联系,使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有效。(2)要体现综合性。建立集军事知识、国防观念、科技意识、思维开发于一体的科学教学内容体系,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充实和拓展。教学形式取决于内容,又反作用于内容:深入学生内心的教学内容,要求要有丰富的形式以及教学方法相配合,创造出一套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对一些课程内容比如抽象思维多、理论性强的,军事教师应采用提示和讲解为主,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得到发挥,学生只要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获取较多的知识。对课程内容中常识性的知识,要求以学生自学为主,军事教师适当行辅导进。还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利用媒体的信息优势,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所需的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网上答疑、建立公告栏以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生动形象、紧张残酷的战争场面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零距离接触战争,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信息。另外,还可通过辩论、选修课、军事电影欣赏、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进行情景创设、协作学习、商讨总结、主动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观点,体会生死存亡和民族盛衰。

五、完善考核体制是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的指标要求

考核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运用程度以及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这个过程只有通过考核来完成。如何完善考核体制呢?我们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规定了考试的内容、形式,决定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其他单位亦可借鉴:考试内容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侧重理论知识。试卷的形式采取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侧重主观题,并要求主观题不得低于卷面分值的50%。考试成绩要求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平时成绩不低于30%。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实理解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标准,检查、对照标准及时改变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落实好质量标准和方案,把教学活动置于管理范围内和可控之中。建立严格的程序控制,按教学发展的前后顺序进行控制。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非常重要,它可有力地保证和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过程的质量和优化。

归根到底,培养、造就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内容,更是国家法律赋予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战略决策。因此,我们要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国防建设的高度,国家人才培养的高度,认真对待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的健康发展,不断地优化军事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意见[Z].

[2]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

篇5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09-02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从无到有,建设层次也在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国防教育已经逐步从课程建设中走出,开始向更高层次的学科建设迈进。但是,回顾国防教育建设历程就会发现,科学研究与其他方面想比较,始终是一个“软肋”,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间专业学术成果展现、交流平台缺乏是一个常被忽视的因素。很多国防教育者在进行科研时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即自己的学术成果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展现,且大家的学术成果也比较分散,缺少一个长期固定的、可以集中交流的文字媒介。久而久之,从业者投身科研的积极性降低,科研水平难以提升也就逐步成为国防教育体系建设的“短板”。因此,无论是现实还是长远地看,国防教育都需要创办一个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因为这既有助于解决科研人员在工作当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又有助于行业学术成果的交流和科研学术水平的提升,还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那么,打造国防教育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正确认识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对学科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创办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是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课程建设向学科建设跃升的必然结果。根据教育学理论,从课程建设转向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是一种质的飞跃,相应地对学科从业者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亦然。通常,“学科建设(disciplinary development)”就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1}学科建设的内容涉及广泛,主要包括: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组织完善、学科制度建立、学科建设方向确立、学科基地建设、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术环境建设,等等。{2}可见,与科学研究相关内容的建设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相应地,对于科研成果的展现也比课程建设时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建设时期强调的是科研的孕育、生长,而学科建设时期则要求对科研做整体规划布局,成果的展现是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其他成熟学科拥有的众多专业学刊就是例证。国防教育要想“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3},即成为“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4},专业学术交流平台显然不可或缺。

其次,创办专业学术交流平台(有可能的话,出现多个),不仅能帮助科研人员解决工作当中面临的学术成果展现和交流的难题,而且还会从整体上激励和提高全国国防教育科研的水平,进而推动和完善国防教育学科建设。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200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国防教育者投身科研,“积极参加……学术研究……开创教学科研工作新局面”{5},努力成为教学与科研的双优人才。但是,在实践中,国防教育者不约而同地发现自己处在发文章难和难以交流的窘境当中,要么不少期刊编辑部不认可国防教育学科科研成果,要么已有的成果分散、凌乱,最终国防教育者不得不各自为战,交流沟通的渠道偏少,这些都制约了学科科研水平的提升。而专业学术交流平台一旦创办成功,并且出现多份,显然有助于国防教育者走出当前窘境,调动和激发后者的科研积极性;反过来,国防教育科研成果通过专业期刊等平台集中展示,使从业者在了解整体学科成果和水平的同时,还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当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专题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实现共同进步。显然,此举有助于国防教育行业整体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无疑对当下的学科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鼓励有条件的国防教育集体单独或联合创办国防教育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的平台

创办国防教育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的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考虑到刊号的审批、编辑人员、资金等一系列切实问题,创办的难度不小,这是远非一般国防教育集体所能承担的重任。担当重任的单位必须有多年的国防教育经验,雄厚的科研基础和较高的科研水平,相当的人员的编制,充沛的资金保障,以及顺畅、广泛的行政和学术关系,等等。即便如此,在创办过程中,考虑到工作的难度,这些单位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还需要积极争取相关方面的大力协助。那么,创办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平台具体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1.具体工作的落实。首先,如前所述,基层单位要意识到创办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性,以及对促进学科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共识,并且还要尽可能地扩大这种共识,最终促成行业共识,以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学术平台创建工作。其次,创办专业学术期刊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如前文提到的刊号的审批、内容编审、人员的选拔与编制问题、资金的保障等,这就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具体操作中,承办单位要克服困难,努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解决工作的外在条件需求,其间既有政策方面的支持,也有资金、人员配备方面的保障;同时,内部更应积极行动起来,统筹各方面的具体工作,调动和激发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落实各方面的工作。只有内外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术交流平台创办工作的顺利推进。

2.内容设置。首先,在专业学术交流平台内容设置问题上,要贴近和服务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在内的各项工作。在国防教育学科建设范畴内,宏观上,可以将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组织完善、学科制度建立、学科建设方向确立、学科基地建设、学科的学术成果建设、学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术环境建设等众多学科建设的内容涉及其间;微观上,以教学内容为例,国防教育分为军事理论教学与军事技能训练两部分,因此内容设置最起码应顾全两个方面。其次,主编应及时把握各时段的学术热点或突出问题,以卷首语征文等方式,引导国防教育者认真思考,并以论文的形式阐述各自见解,以期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再次,设置一个固定的交流、辩论平台,为大家就某一问题发表不同见解提供空间,以期在交流甚至辩论中提升整体的学术研究水平。最后,预留其他内容的空间。

3.严把质量关、科研风气关。首先,严把质量关是任何一个学术平台生存、发展的关键,国防教育专业期刊也不例外。期刊的质量关观念必须从一开始就坚定的树立,并且要一直抓下去,时刻不得松懈。期刊上刊登的文章一定要高水准,必须经过专家的认真评审,该修改就修改,严格要求,并且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将最优秀的论文呈现在读者面前,进而促使国防教育科学研究在较高的起点上扎实推进。“高标准,严要求”,既关系到期刊的长期发展,也影响到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各方必须加以重视。其次,树立科学严谨的科研风气,培育良好的学术氛围。科研风气和学术氛围必须从学术平台创立伊始就要树立和培育,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要不断地强化。“科学严谨”是对任何一个科研工作者、机构最起码的要求,学刊也不例外,后者要勇于与破坏学术规范的行为作斗争,引导、监督集体和个人科学研究工作的正常、有序和健康进行,着力营造、维护和保持科学严谨的学术风气与氛围,并使其成为一种集体的规范,进而配合学科建设,将科学研究规范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进。

综上所述,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正确认识,并适时引导有条件的国防教育集体创办专业期刊,打造学术交流平台,既可以解决本学科科研工作中的部分现实难题,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国防教育整体科研水平,消除学科建设当中的潜在“短板”,且源源不断结出的理论硕果又会服务于学科建设。

注释:

{1}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7)45-50

{2}李铁君.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11

{3}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4

{4}辞海(中)[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