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终身体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协同效应(SynergyEffects),又称增效作用,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其《协同学导论》中提出的,是指“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的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统一作用和联合作用。”协同效应所呈现的是各个子系统在遵循一定的运行指令或程序所达到的效果,简单地理解为“1+1>2”的模式。终身体育倡导的是身体教育和身心健康,而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也是追求教育和健康的目的,并且这三者对终身体育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终身体育的实现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需要依靠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等多个子系统的共同发展,并且在这个运行系统中,终身体育又作为一种体育指导思想和理念,在促进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的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协同效应中的“运行指令”或“程序,”因此,终身体育思想和健身活动也能得到落实和实现。
3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对终身体育的影响分析
3.1从学校体育角度分析
学校体育“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活动对象,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从学科角度考虑,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而从人的发展角度来讲,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从事活动的基础。而目前学校体育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其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只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和学习。学校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单纯性的进行体育技能的传授和指导,而忽视学生对体育项目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体育知识的传播和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其二,追求教学任务而忽视教学目标。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无论是学前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均是围绕培养终身体育、体育健身意识以及当前学生身心发展情况而设定的。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有一定的教学任务,而体育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却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活动,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其三,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只局限于身体活动或体育设施等物质形态,而缺少体育文化层面的传播。学校是知识传播和创新的基地,尤其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上。校园体育文化“既是体育精神与体育道德的展示舞台,又是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的培养的沃土。”虽然学校体育教育只是人生命之中的一个教育阶段,但校园体育文化所传承的内在的价值理念、体育行为意识以及体育道德等对人的影响确实深远而具有独特意义的,也是终身体育的内在文化涵义。
3.2从家庭体育角度分析
家庭体育是“一个人或多人在家庭生活中安排的活自愿以家庭名义参与的,以身体练习为基础手段,以获得运动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健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其主要涉及的内容则是家庭式体育文化娱乐活动和家庭式体育教育。对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仅靠学校体育是无法达到的,这更需要脱离学校体育之后的家庭体育的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家庭体育是一个人接触体育的起点,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延伸和社会体育的基础。家庭体育的教育功能是指父母或长辈对孩子的体育活动进行引导和熏陶,为未成年人的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氛围,培养其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习惯,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督导。而家庭体育的娱乐功能则是家庭成员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丰富家庭生活内容、娱乐休闲和促进家庭和睦的目的,这往往体现在日程生活当中,而这种日常生活式的家庭体育则是终身体育的缩影。然而当前家庭体育的开展面临着诸多困难,表现为:家庭经济问题和孩子成才问题。“家庭体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家庭体育的经济水平往往成为家庭成员如何进行体育活动或选择何种体育项目上的影响因素,因此,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家庭往往选择公益性体育场所或耗资少的体育项目;其次,孩子的学习是每个家庭关注的问题,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素质或学习成绩,往往把孩子的余暇时间花在课余辅导或才艺拓展上,这样的话,用于家庭体育活动的余暇时间就被占用,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往往忽略“体育锻炼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练习,从而提高学习成绩”的作用。
3.3从社会体育角度分析
社会体育是指人们在余暇时间自愿参加的,以提高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以身体练习为内容的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它是我国体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体育的普及与体育健身意识的提高,社会体育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态度和参与体育的目的也逐渐得到转变,“社会体育的开展,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生物体育模式,而是扩展为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的总和体育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和健身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健身需求也日益旺盛,但是现有的体育场地或设施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健身人群的需要。据国家体育局2013年对20—69岁健身人群的调查,预测到201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才能达到1.5m2,但这一数字远远低于美国的16m2和日本的19m2,这就造成了我国现阶段的健身人群对体育需求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同公共体育场地或之间的矛盾,这让体育场地和设施成为一种紧缺的资源。我国在2013年参与体育健身的人保持在49.2%,在这些人群中,占47.3%的健身者认为所参与的体育项目和自己所期待的项目不是一类;然而从体育项目来看,健身走、跑步、篮排足球、乒乓球以及羽毛球所占比例较大,排在所有项目的前四位。我们从这两个角度可以发现:一,健身人群所从事的健身项目比较简单;二,这些健身项目不需要太多的技术或技术指导。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断定在人们日常健身活动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健身项目的技术指导,其他技术含量高的体育项目的指导员缺乏。
4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的协同效应
4.1强化体育教育功能,提升健身意识,培养健身人群的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应当改革教学思路,落实学校体育的“三抓”教育,即中小学抓体育技能普及、高中抓好体育专项、大学抓好专业体育教育和体育文化素养,注重技能与体育文化素养同步发展,同时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尤其是学校体育和家庭体育的体育教育功能,形成一个能够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体育教育模式,确保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加大对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并强化体育文化对体育健身意识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促进体育技能和体育文化素养的发展和继承;对健身人群应端正广大居民对体育健身价值的认识,灌输终身体育指导思想,营造良好的健身保健的文化氛围,丰富健身人群的业余文化生活,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成才的影响,实现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4.2实现人才共享,强化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健身指导和体育健身项目的普及
终身体育的实现需要提高对体育教育的功能,而提高体育教育的功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学校占有大量的体育领域的专业性教师和体育专业学生。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加强相互之间合作和交流,通过互助的形式,学校的体育教师或体育专业学生深入到社区对居民进行组织体育活动,并对健身人群进行健身指导和项目普及;学校应该增加亲子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让青少年更好的参与运动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体育的功能和认识体育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及学习能力的促进作用,使其端正对体育的态度,并促进家庭体育的开展,实现终身体育的日常化;其次,家庭和社会人员可以进入学校,可将当前时尚流行的体育健身项目或民俗体育推广到校园体育当中,丰富学校体育项目,增加学校体育的趣味性,提升青少年对体育文化的认识。
篇2
1.不断转变体育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长期以来,高校以及教师都特别重视学生竞技体育项目的锻炼,这忽视了学生锻炼方法、锻炼习惯以及体育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当学生踏出校门后,他们就会将所谓的体育抛于脑后,也就是说学校所谓的体育教育实质就是一种终结性教育,当学生毕业后,体育学习也就终止了。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必须不断地转变体育学习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首先,教师可以在授课时不断地向人们宣传终身体育教育的先关概念以及知识,让他们在课前能够对终身体育意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自主学习的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去;再次,教师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突发奇想”,要正确地对待。
2.不断完善课程体育,积极更新体育教材内容
在我国众多高校,存在以下现象:只在大一、大二开设体育课,每个星期的体育课只有两个学时,这样的开课年限以及学时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为此,本文提出应进一步的完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给以解决,以保证学生体育学习的连续性,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锻炼的习惯,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重视体育学习意识。此外,学校应及时的更新体育教材的内容,建立一种以学生终身体育为主线的、灵活的、个性化的教材体系。最后,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最终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为重视体育意识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不断丰富体育知识,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丰富体育知识,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应为学生创造学习体育基础知识的条件,具体包括人体的基本知识、体育卫生以及体育保健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指导自身的身体锻炼。其次,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掌握并了解相关的知识、理论以及技能,让学生学会将这些运用到体育锻炼的具体实践中去。学生的运动能力是指学生不断运动、不断练习、不断训练中所具备的能力,要想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能够进行反反复复的练习,最终掌握技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2)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让学生找寻到学习体育的正确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天气、器材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篇3
1 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1 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行为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和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学生的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教育工作者的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其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发挥巨大的作用。
1.2 校园体育文化的构成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若把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来考察,其内容相当丰富。依据文化学的观点,人们通常按文化要素的不同把文化划分为三大类,即意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意识文化包括一切意识活动的产物,行为文化包括各种行为活动、规章制度,物质文化包括所有的物质性产物。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基本应包括: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体育行为文化、体育物质文化。具体可表示如下附表: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学校特定群体的体育价值观和其意志品质、精神面貌在体育方面的集中表现,在校园体育文化体系中,体育观念、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是校园体育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的方向,体现着文化主体的主观愿望和文化品位,因此,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行为文化和体育物质文化则对体育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支持作用。
2 关于终身体育的内涵
终身体育观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观,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持,至20世纪70年代,在终身教育中提出了“生涯体育”观念,并且在教学大纲中公布,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这一观念,并着手开始研究,很快得到高校体育界的认可。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一生中实施体育。目前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强烈,终身体育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部分,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体育锻炼。
终身体育是学生步人社会后面临的一个贯穿一生的自发自主的教育过程,绝大部分是在没教师指导、没有体育课作业条件、没有组织的情况下独立地、自觉地从事锻炼的。这种自主性、自觉性必须在正确体育价值观念的支配下才能实现,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就可以促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动能力,形成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一生须按个人的意志,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并且把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变成一种伴随一生的有目的自觉追求。因此,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服务,就必须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念。
3 校园体育文化对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影响
3.1 校园体育文化是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物质载体
物质载体主要包括校园内各种体育场馆设施和体育艺术雕塑、体育名言牌等。设施是学校体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场地、器材设施是否科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它又包括体育场地面积的大小;器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及各种器材设施的造型、色彩和布置;体育馆的通风、采光、照明等条件;教师、学生的体育服装等,客观物质本身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但通过教育工作者的精心设计和创造,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精神和运动情绪,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体育文化的熏陶,培养了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从而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行为和体育思想。
3.2 校园体育文化是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精神载体
校园体育精神的载体比较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学校、班级气氛中形成的良好体育传统与风气,领导者的体育风格、体育教育理念,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体育教育中的心理气氛。校园体育精神反映着深层的体育思想观念,是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循的体育价值取向和信念。因而,直接影响着主体的精神状态和体育观念,影响着学校的体育指导思想和体育教学管理。校园体育精神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弥漫和渗透在整个校园的各种环境因素与群体之中,形成一种浓烈的体育精神氛围,赋予学校和教育特有的个性魅力。
3.3 校园体育文化是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行为载体
行为载体主要包括主体行为的体育形象、体育文化活动和体育交往行为。主体行为的体育形象,主要指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参与程度、兴趣爱好、教育方式、行为习惯等;体育文化活动主要指自主性的体育教学学习、体育兴趣活动、传统体育活动、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交往行为,主要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校际之间的体育交往活动。在上述体育活动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依据已经理解和正在理解的体育观念、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规则等,引导和制约自己的体育行为规范,选择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相适应的体育行为方式,并逐渐形成较稳定的体育习惯、兴趣和爱好,从而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转贴于 3.4 校园体育文化是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制度载体
目前学校业已建立的体育考试、体育达标、《全民健身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课外体育活动管理、运动竞赛管理、体育社团管理、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及体育宗旨、主题、旗帜、会歌等延伸性的文化标志,都是学校体育建设的经验总结与宝贵财富,反映了学校领导者和体育教师的体育观念与价值取向,都是体育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学生起着导向、约束、矫正、激励、整合与保障的作用。
4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4.1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学校中诸如体育馆、体操馆、田径场、游泳池、校园绿化、雕塑、报栏、橱窗等物质环境,都可以通过设计,进行组织,改造和利用,从而构成物质文化环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同时,它们又成为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和展示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质,这些特质会折射人人们的心灵,对人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此外,体育建筑、设施、场地等,作为一种依托,又承受着师生们体育锻炼的实践。因此,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强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包括建造体育场馆、添置设施和精心合理地使用好已有的场地设施和器材。
4.2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毕业论文并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如可以有计划地出版体育报、体育标语、体育新闻广播,转播国内外体育比赛、在校园网上设体育主页等,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运动会、体育节、各种单项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建立良好的学校体育校风,形成师生共同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从而构成体育精神文化环境。总之,校园体育物质环境和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是智慧、力量和美感的体现,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结合,它可以促进学生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在体育文化的环境中逐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4.3 校园体育文化运作机制的建设
由于校园体育文化大多是以群体活动的方式出现的,其辐射面广、活动范围大,在开展活动时,提倡自由参加,反对放任自流。因此,必须强化各级管理,成立体育部牵头的、体育教师或领导参加的,相互配合的组织体系。学校对全校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技术指导,负责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如校运动会、体育节等),负责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培养、考核、申报工作;这种管理机制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侧面各行其职开展活动,做到群体活动正规与非正规结合、大型与小型结合、体育与娱乐结合,保证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热烈扎实、健康持久的开展。
4.4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中的中坚力量。学校体育文化开展的成功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培养一支造诣深、人文素质好、责任心强、作风正、对学生起表率作用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教师的教育理念、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以及个人的性格、气质和作风,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质。因此要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倡导教师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教学思想,这是能否长期持久的开展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关键所在。
4.5 举办讲座、培训班
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健康第一”的观念是要长期引导、灌输和培养的,为此应经常举办各种专题讲座,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
4.6 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传统
体育文化的传统和特色,指的是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形成并延续着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独具特点的文化形态,表现出自觉、经常的基本特征,并具有教育、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的力量。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师生构成等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地理气候等的差异,决定了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思路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总之,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淀。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从而影响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因此,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教育本身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冯达.学校体育文化及其作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2,(3).
篇4
1.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热爱祖国,支持党的领导,反对一切组织。
2.团队合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使其增强集体观念,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纪律教育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上课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运动项目的规则要求。
4.意志品质教育
培养吃苦耐劳、自尊自强、勇敢坚毅的品质。
5.文明道德教育
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尊敬师长,爱护同学,诚实守信,使其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途径
1.转变体育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
技工院校的体育教师应充分认清现今技工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认识到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以体育成绩达标为目的,忽视德育教育的教育教学旧观念,提倡学生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课堂常规教学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正确的课堂常规应该包含组织纪律、文明礼貌、思想作风教育等内容。在队列队形的练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大多数对集体项目比较感兴趣,因此可以在进行各种不同的集体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办法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的时候,必须要克服困难,圆满完成。这时教师要运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完成动作,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进行德育教育非常重要。
篇5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身为独生子女的职业院校学生,长期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家长的呵护和关爱,难以体验社会竞争的激烈与生活的艰辛,更无从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视学习为家长给自己安排的任务,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便不假思索地向同龄人、朋友、同学求助,却对父母、老师的劝导、学校的管理不以为然。由于他们大多数心理发育尚不成熟,遇事缺乏理性和准确的判断力,一旦受到同龄人负面的影响,就会盲目跟从。
实际上,职业院校学生也有着自身特殊的思维方式,当他们从简单的逆反心理过渡到独立思考理想与现实的时候,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当他们发现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很多与理想信念中的公平、合理等原则背道而驰的现象时,就会感到迷惑、不解与失望,导致消极情绪与内心矛盾冲突的产生。此时,用德育教育来浇灌学生的心灵,为他们指明方向是相当关键的。但是,长期以来,“德育教育”这四个字总是给人一种板起面孔、敬而远之的感觉。家长不在乎,学校不重视,衡量没标准,是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境遇。德育课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以一系列活动为载体。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面临专业课学习任务或者自学考试,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压力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参加德育活动是在浪费时间。
2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
教学中进行德育是教学具有教育性客观规律的反映。所谓教学具有教育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施教者的主观意愿如何,是否自觉,学生都在客观地接受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一定政治立场、世界观、方法论的影响和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的熏陶感染。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谈到德育的方法时曾经强调通过教学进行德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教学本身乃是德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这种教学应该导致自觉信念的形成,导致学生的道德行为熟练技巧和习惯的养成。他正确指出,教育与教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过程,教师以身作则,是道德教育体系中最好的手段和方法。“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因此,进行德育离不开其他各科教学,因为学生大量时间是学习其他各科课程,我们应该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性作用。作为英语教师,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掌握实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自然也肩负着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任,也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是非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新信息及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社会建设需要不同层次的外语人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3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手段
3.1隐蔽德育目标
青年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他们强烈的逆反心理则决定了在没有说教色彩和强迫性质的前提下,德育目标才能比较容易实现。过早暴露德育意图,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成功的德育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而应似春雨“润物细无声”。英语学科本身的特点是交际性、实践性和工具性,同时传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活跃思维,培养辩证思想,培养坚强、进取、豁达、乐观的性格,使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交往等活动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课外读物,多以欧美国家文化背景、意识形态为主要来源这一特殊性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不同的价值理念,会受到西方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的影响这一现实性因素,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寻求客观、合理地看待并解决社会及生活问题。
3.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寻求思想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的结合点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绝不能单纯为了“渗透”而进行空洞的说教,必须严格遵循英语教学规律,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潜在的德育因素,让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渗透方式,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首先要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并且掌握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话题,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探索话题的精髓,使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启发与心灵的震撼,逐步向教材的思想寓意靠近,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3.3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例如,学习解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时要求学生就“同情与报复”和“爱情与金钱”这两个贯穿始终的线索为话题进行讨论。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或侧面反映出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对此,教师有责任给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树立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观,以明辨是非并做遵纪守法的公民。根据学生思想的热点和兴奋点寻找最佳结合点,使德育教育富有真实性和创造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思想的热点、疑点和兴奋点,以及针对学生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强烈,对一些现象认识模糊的情况,开展辩论、演讲等活动;再进一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书面表达出心得体会,这样学生就会在讨论和思考中得到德育的滋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诸如讨论、辩论这样的团队活动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学生学会了如何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以及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彼此激励、互相帮助等团队意识。这样安排听说课,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达成思想观念上的共识,学生当然会欣然接受这种潜移默化的德育形式。
4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以辐射的方式,广泛涉猎东西方的文化、历史、哲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并加以比较,既培养中立的学术素养,又增强合理性和适应性判断思辨能力,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认识和筛选外国有用的东西,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无疑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培养辨别是非真伪的能力,既掌握这门语言又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可谓一举两得。总之,中西方文化交融混杂的现实绝不能削弱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工作。相反,英语教师更应该以全面培养人才为出发点,认真备课,深刻领会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涵,以知识为载体,从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意识等方面入手,确立明确的德育目标,变教材为有生命力的德育阵地,从而取得英语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刘济良.德育论教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2]李申申.简明外国教育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篇6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知识、我国足球出线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篇7
体育新闻属于大众传媒中的一部分,又是基于体育这一特定领域来进行的传播过程,因而具备有体育新闻独有的价值内涵。体育新闻具有一般意义上新闻的教育以及娱乐等功能,但体育新闻是一种新兴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新闻,它在自身的报道形式以及内容上有着自身独有的精神品味。
(一)体育新闻的真实性
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体育新闻自然也不例外。体育新闻应该是真实地反应体育活动以及各项赛事的情况,在进行镜头描述以及赛事评论上都应该尽量是客观而合理的表达。在另一方面,体育新闻的真实性也表现在对来源把握的真实性上。一些虚假赛事,为了商业利益而进行炒作的体育新闻最终都极大的损害了公众利益,也给体育新闻本身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拼搏向上的时代精神
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比赛在近现展得比较完全,各类竞技类体育项目不断得到更多国家和民族的认可,通过体育比赛能够崭新人本身的身体潜能,也能锻炼一个人的拼搏进取精神。在进行相关体育新闻的报道过程中,应该是注重这种拼搏精神的,从而通过大众传播方式,展现人类自身的美好精神风貌,传播优良风气。拼搏向上不仅是一种体育精神,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个人和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是会经历到各种困境的,具备积极进取以及拼搏精神能够激励个人的成长,也能够带来社会面貌的乐观向上,带来社会的繁荣景象。
(三)人性化的新闻报道
以人为本是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要求,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落实,能够更好地尊重个人需求,将社会的进步分享到个人的精神和物质满足。在体育新闻的报道过程中,应该具备人性化的报道理念,不仅在报道内容上要进行人性化的选材,在报道方式上也应该人性化的。在体育报道的镜头中不出现血腥暴力的画面,报道人员的说辞上贴合大众心理需求,尽量提高体育新闻给人的舒适度观感。
二、体育新闻的受众需求
受众分析能够对媒体内容以及形式产生重大的影响,体育新闻的受众数量是庞大的,在需求上也是差异化的。体育新闻不仅要去充分考虑和了解到现有的受众需求,也要通过科学的理论分析对受众需求进行引导,激发潜在需求,带来体育新闻报道的创新之路。
(一)体育情怀追求
体育新闻的受众大多自身都是有着体育情怀的,热爱体育运动,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因而会注重于关注较为特定的几类体育新闻。这种体育情怀追求下的受众需求,是体育新闻中蕴含的受众最为原始的需求,应该受众对于体育项目是充满好奇和热情的,体育新闻才对其去进行报道。受众通过体育赛事信息,可以去找到自己关注的项目,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观看。同时,受众通过体育新闻可以了解到最新体育资讯,丰富体育知识。
(二)丰富娱乐生活
体育新闻的受众还具有生活娱乐的精神追求。在现代化的生活压力下,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之外,都需要一定的方式来对压力进行排解,体育新闻也正好提供给了受众以这样的娱乐机会。因而体育新闻为了满足受众的这一精神需求,在报道过程中,应该提高趣味性和参与性,让受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
(三)提高精神品味
体育新闻受众的另一需求就是提高精神品味了,这一需求也给体育报道本身提出了跟高的要求。体育是人类的生产劳动产物,是对人类活动能力以及智慧水平的一种展现,通过体育活动,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同时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民族精神内涵。体育新闻中还具有文化特性,从报道场景、方式到内容等等方面,都可以给人带来深入性的思考,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受众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品味。体育新闻只有不断加深自身的报道内涵,扩大其文化影响力,才能走得更远。
篇8
3、高校体育教学自身的需要高校体育教学在实践中全面拓展体育教育功能,除了要注重技能的传授,还要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最终养成大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4、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当今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必须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才可以在社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该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生独特的创造力和人格,所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符合大学生本身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途径
1、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科学道德体现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科技成果应用的严肃态度。这两种宝贵的品质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要精心培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尊重对手和公平比赛中,通过渗透人文精神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其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2、课程设置个性化和多样化在人文体育观理念之下,设置课程时,首先,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大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因此要个性化地设置课程;其次,需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多样化设置课程。根据体育课程自身规律,面向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基础班和提高班,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使体育课程富有弹性和灵活性,以充分满足不同水平和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全面发展大学生的个性,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积极营造体育人文环境各高校需充分发挥体育人文环境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积极开发体育育人、环境育人等功能,实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发展,实现校园的真正和谐,顺应教育改革的方向,实现高校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尝试建立师生平等的朋友式关系,即体育教师运用信任的方法来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帮助他们在体验自由和信任的同时形成自觉的意识、开拓创新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建立尊重、信任和宽容的和谐师生关系,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做好铺垫。
5、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首先,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体育基础知识外,还要拥有人文科学及前沿领域的科学知识;其次,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体育教学离不开创新,教师有了创新意识,就必然有了创新的思维,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并运用人文知识去教育学生;再次;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体育教师从外在形象到待人态度,从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都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评价方式全面化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只有将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才可以相得益彰,焕发勃勃生机。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体现人文精神应做到:首先,考核内容要全面。既包括对学生的考核,还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其次,注重对过程的评价。过程评价可以有效调节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照顾到大学生的先天能力差异,可以及时反馈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的体育行为不断得到关注;再次,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在评价中可充分采用鼓励、引导等积极方法,保护学生的信心,重视主体需要,以协商的方式消除分歧。
篇9
大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体育课程教学方案,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如:在进行长跑运动之前,教师应进行长跑的理论教学,让学生注意长跑的技巧。如:在起跑的时候不应太快,切忌用尽全力,同时,要合理调整好跑步的节奏,还有“极点”问题的处理技巧,抢位和超越时必须注意安全和避免违规等等。要引导学生突破自身的极限,让他们面对困难,在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充满斗志;在情感问题上要适时的开导他们,这才有利于将培育学生学会自我调节,面对困难,在体育教学中慢慢开阔到现实社会中去。其实,社会与体育一样,一样有不少的困难,也一样需要坚持,更需要勇敢的去面对。如:羽毛球选手林丹,与李矛的冲突和殴打吉新鹏事件,让媒体都的矛头都指向了他,在纵多的非议面前,林丹学会了用调节心态来收敛个性。在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他经常会摔断球拍来发泄情感,不过他把断了的球拍留在房间里,提醒自己不要这样做,并告诉自己,奥运会越来越近了,必须要调整好状态和情绪。最后,林丹获得了奥运会冠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情感态度,才能逐渐形成自信、道德、品格、勇敢并进的情感,促使学生情感的和谐健康发展。所以,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体育情感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学生的人文教育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只有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格。
三、将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重视体育精神对人文精神的导向作用,“Oneworldonedream”的体育精神能充分表达中国五千年来一直宣扬的“和”精神,更为激情,也更真实、直接。此外,体育情感对大学生有促进作用,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多式多样,体育能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乐观的情感态度,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培养出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优秀人才。同时,因为体育运动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更加融洽。因此,要让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首先要重视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只有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体育观,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负担和压力,磨练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学会团体合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品格。故此,将体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有机的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广大教师引起重视。
篇10
参加短期培训或非学历教育的人主要是企业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高等职业教育通过设置相应的标准,将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在职在岗期间的职业经历或工作成果经相应标准检测置换成学分后,可免修相关课程。非学历教育具有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对象针对性、教学方法灵活性和教学内容实用性的特点,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相关课程的内容免修与职业成果相互代抵扣的做法有助于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提升。实施课程豁免和学分信用转换,体现了职业教育中的知识和经验价值等同原则,同时也反映了教育的价值规律。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在顶岗在岗期间取得成果,如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同样是接受职业教育的人的智能、体能的综合运用。对此类工作成就的肯定和认可,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中技能的应用和知识的升华。
二、“订单”模式“双证”培养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条件
就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说,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比较严峻,另一方面,具备某些专业技能的人才又非常缺乏。面对这样的人才供需结构,高职院校应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按照行业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重新规划设计职业教育的内容,签订校企合作合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长期合作。高等职业院校不仅仅要为用人单位输送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工作人才,还要持续地跟踪每一批量身定做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发展情况,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听取反馈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所谓的“双证书”指的是正式的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具备正规学历教育的学历文凭,还要获得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如电子商务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外语等级证书、数控技术员证书等其他种类的职业资格证书及职业技能证书。这些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是职业教育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真正体现,体现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学历+技能”的本质。
三、以市场为导向的“双师”团队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前提
培养人才靠教育,强固教育之本靠的是教师。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与建设,尤其是专兼职教师、培训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先决条件。高等职业院校需要拥有一支治学严谨、勇于开拓创新、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培训师队伍,因此,需要定期从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聘请专业职业人员和教育专家来充实师资队伍,并通过进修和培训的方式,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高校、研究院和相关企业“回炉”“充电”,使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激励和启发教师自觉地提高自身“双师”素质。
篇11
展示型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AuthorWare、Excel或是Word将教学内容制作好,然后在课堂上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播放,对学习者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chillingoutwiththefolks时,教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分为revision、presentation、check、summary、homework五部分,然后还可以下载一些关于伙伴的英文电影进行展示。
(二)操练式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技术支持。操练式的教学主要是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的口语交际与检测练习模式。口语交际操练主要是利用相关的软件精心制作,结合具体的句式句型进行口语练习。检测方面的练习,例如语法、词汇,可以结合英语网站进行,例如沪江。
(三)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进行chillingoutwiththefolks学习时,可以事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自行下载、查找关于chillingoutwiththefolks的英语视频或电影,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复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其语言表达综合能力,同时还扩展了视野。
(四)探究式教学模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当前的英语教学问题进行探讨。例如,结合多媒体进行单词、语法的练习,如果学生在单词和语法练习中出现错误,多媒体会自动画出错误,帮助学生改正,澄清其学习的模糊认知,起到规范英语学习的作用。
二.当前多媒体教学与英语教学新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英语课成为课件播放课,教师成为课件播放员
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对多媒体教学与英语教学结合的新模式许多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过分地使用多媒体,不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使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流于形式。课堂上,教师专注于播放课件,不再使用肢体语言和眼神进行交流,使学生成为被动的学习者,一味地强调灌输。学生缺乏兴趣,只是关注于做笔记,但是多媒体课件的更换速度远远大于学生记笔记的速度,使学生无法抓住重点。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模式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无法使英语教学取得实效。
(二)片面追求教学效率,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图、声、像的立体化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等优势,因而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无法与其相比的。由于新模式采用多媒体屏幕进行展示,教师板书的要求降低,课时变得充裕了,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尽量讲解更多的知识,超过了学生的承载能力,使得学生疲于应付,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再利用。片面追求教学效率而忽视学生的承载力及自学能力是当今多媒体融入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多媒体应用技术与英语教学互渗互融的新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英语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多媒体课件辅助功能的关系。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可以忽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思考及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充分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学的多个环节需要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
(二)趣味性原则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具有直观性、生动形象性,易于理解、活跃氛围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原则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新模式要遵循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原则。英语教学的新模式要发挥直观教学的优势,使教学方便、实用、有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语音、图像、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理解,清晰地掌握学习内容。
(四)思想教育性原则
思想教育性原则应该是所有的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承担着学生思想教育的重任。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在新模式的实际使用中教师要有意识将所授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将教材思想延伸至实际的社会和学校生活。例如在进行GiveandSacrifice的教学中,要结合时下社会价值观构建这一社会热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播社会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篇12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从主观上忽视了语文教材的人文性,而是将其当作学习学习的工具,当作提高学生语文积累的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多数教师并没有重视语文教材中的精神与内涵,只是通过不断的讲述和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但是,教师不可否认的是高中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学科,教材中拥有大量人文性的内涵,包括历史人物的伟大精神与爱国情操,突显了生命的美好与意义还有人的价值。教师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其首要的人物是突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与限制,必须要引导学生深层次的感悟课文中蕴含的精神与内涵。
以我国历史中著名人物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相应的古今异义字、通假字等等,还需要在让学生认识屈原、理解屈原的精神与贡献的基础上探究这篇课文中的精神与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学生思考,《离骚》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作者的写作动机是什么?它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学生才能自主的阅读课文,同时完成相应的积累。与此同时,学生开始了解屈原的为人,从屈原的生平事迹以及后世对他的评价等各个方面充分了解作者。学生结合对屈原的了解以及对文章的阅读和分析,才能逐步掌握离骚中表达的情感与精神,才能够领悟屈原的一腔壮志,才能感受人的精神、追求与贡献。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完成了基本的学习任务,同时也对人的价值和追求有了了解,这就是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以高中语文教材为基础达到了渗透人文精神的目的。
二、活用情景教学法
教师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一步渗透人文精神,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精神的价值,要让学生认识到人存在的意义和追求,引导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拥有明确的目标,并发挥自身的能力去创造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
但是,仅仅通过对课文的讲解与教学,教师始终难以让学生深层次的感受这种抽象的精神,无法让学生对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产生足够的领悟。此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活用情景教学法,要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感悟和体验,以此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
例如,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已经明确的是,这篇文章是革命领导者恩格斯纪念马克思而做的演讲,其不但吸引了无产阶级人士的光临,同时也流传至今被世界所有人诵读和怀念。这是因为马克思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他是人类的导师,他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个人的追求,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尊重了人的价值。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示当时的照片,搭配相应的音乐渲染情景。
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才会被特定的情景和气氛所感染,才会在生动的配音中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的贡献与精神。在情景中获得体验,使学生领悟了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到人的价值和精神的价值,以此达到了渗透人文精神的目的。
四、以写作为导向进行升华
写作是一种精神层次的劳作,写作教学使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将写作当作是一种实践活动,它能够帮助学生将领悟到的人文精神进行升华,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一种精神或理念。
篇13
北京市A乡人民政府名下登记了一栋商务楼,1997年,A乡政府乡长同时为北京市B集体企业的法定代表人,1997年,A乡政府乡长与C企业签订《租赁合同》,A乡政府乡长(兼B企业法定代表人)在合同上签字,加盖B企业公章。
2007年《租赁合同》到期,此时,A乡政府乡长不再是B企业法定代表人,A乡政府乡长与C企业签订《补充协议(合同续期)》,A乡政府乡长在协议上签字,B企业盖章。
2004年以后,B企业不再收取C企业租金,转由D企业收取租金。
一直以来,A乡政府加盖公章出具用房证明等给C企业办理企业经营的各类手续。
2008年,A乡政府乡长换届,B企业亦更换法定代表人,
2009年,B企业起诉C企业,要求法院判决解除《租赁合同》及《补充协议》。诉讼中B企业出具《说明》证实A乡政府与B企业无任何关系。(经查B企业工商登记亦不显示与A乡政府存在任何关系)。
在一审、二审诉讼过程中,BC双方均未提及主体问题,两审法院亦未涉及主体问题,法院最终以其他理由判决B企业胜诉,解除《租赁合同》及《补充协议》!那么,本案诉讼主体是否存在问题?
基于此,本文分情况阐述如下观点,以供参详:
一、关于该案《租赁合同》和《补充协议》的法律效力
根据权利属性原则,涉及商务楼产权属于A乡人民政府,乡政府在不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对于属于自己的财产有权进行民事处分,乡长是乡人民政府法定代表人,依法有权代表乡政府在有关合同上签字。该案中,虽然A乡政府未在合同及协议上盖章,但A乡政府长期以来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且A乡政府一直为C企业经营提供服务(出具加盖公章的证明),如此完全可以证实该案涉及合同及协议均是A乡政府的行为,合同及协议均具有法律效力。
1997年,该《租赁合同》上未盖A乡政府公章,加盖了B集体企业公章,此时,A乡政府乡长即是B企业法定代表人,A乡政府和B企业完全可视作一个一家单位,商务楼产权属于A乡政府,由B企业名义管理。2007年,《补充协议》同样未盖A乡政府公章,加盖的是B企业公章,但此时A乡长不再是B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此本文认为,A乡政府与B企业之家是委托关系,由A乡政府授权委托B企业管理。AB无论是一家单位还是委托授权关系,均不影响《租赁合同》及《补充协议》的有效性。 二、关于该案B公司在2009年是否有诉讼主体资格
根据该案情,本文认为,B企业的权利状态和主体资格应分情况确定:
1、在1997年至2004年,B企业是A乡政府实为一体,B企业受A乡政府委托管理商务楼,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并在合同上盖章,收取租金,期间,其具有名义上的诉讼主体资格,但诉讼的实体权利义务,仍然有A乡政府承受,就是说,B企业就该案《租赁合同》起诉,仍然需要A乡政府的专项授权,否则A乡政府应当参与诉讼。
2、2004年至2008年,A乡政府将收取租金的权利从B企业收回,同时授权D企业收取租金,B企业在此期间没有了收取租金的权利,但仍然是名义上的诉讼主体(缺乏实体权利),但若单独起诉,仍需要A乡政府的专项授权。
3、2009年B企业出具《说明》以后,并根据B企业工商登记,确定至少此时以后,A乡政府与B企业无关系,那么虽然《租赁合同》及《补充协议》主体还未变更,B企业已经不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已经不再是名义上诉讼主体。
三、关于发现主体资格问题后的法律处理原则
该案的主体资格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故一、二审均未发现,在再审中,由申请人发现并提出申请,对于主体资格问题的审查,再审法院是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的,针对本案的特殊点:该案自始至终,A乡政府未出面,但其对标的物的权属是客观事实。没有任何证据证明A乡政府知情,A乡政府亦没有向法院提交任何文书,在此情况下,人民法院必然要审查主体。即便没有申请人的申请,人民法院亦应当变被动审查为主动审查,审理租赁合同案件,应当审查出租者的房产手续或授权文书,基于此,原一、二审就该案的审理确实存在重大遗漏。
故此,本文认为,主体资格问题,应当适用主动审查原则,本案原一、二审法院应当审查实未审查,确实存在重大漏审,基于主体审查属于程序问题,且本案中B企业目前的权利状态有待A乡政府予以印证,有关实体权利有待A乡政府澄清,涉及系列事项应属于一、二审的范围,故此本文认为,本案应当发回重审。
四、关于该案诉讼主体问题产生的原因
根据本案事实,乡政府的房子,委托公司来出租,又委托另一家公司收租金,乡政府一方面积极配合承租者盖章出手续,一方面在诉讼发生后,如消失一般,不再露面,为何如此,结合国家政策,本案可能国家关于地方小金库政策问题有关,可能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可能政府的灰色收入还有更多,在此,本文认为,法律应当是公平、公正的,法律对可能违反国家政策、可能隐瞒事实的情况不应纵容,应当依法秉公处理。
综上所述,结合援引案例,本文认为:本案诉讼主体确实存在问题,再审法院应当案件事实和法律,作出合法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