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网络设计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网络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网络设计论文

篇1

近年来,随着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Fast、AltaVista和GoTo等正面临巨大的挑战。挑战之一是Web信息资源呈指数级增长,搜索引擎无法索引所有页面。据统计,目前Web上静态页面的数量超过40亿个,而且这一数量还在以平均每天730万个页面的速度递增。在过去的几年中,尽管各种通用搜索引擎在索引技术、索引数量上有所提高,但远远无法跟上Web本身的增长速度,即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其索引的页面数量仅占Web总量的40%;挑战之二是Web信息资源的动态变化,搜索引擎无法保证对信息的及时更新。近年来的研究表明,Web上的页面平均50天就有约50%的页面发生变化,而目前通用搜索引擎更新的时间至少需要数星期之久;挑战之三是传统的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检索服务,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个性化服务的需要。因此如何设计网络蜘蛛(WebSpider)来更有效率的爬取互联网上的内容成为搜索引擎的一个首要问题。在设计网络蜘蛛时,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到爬取的效率和站点设置的灵活性还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一个优秀的搜索引擎,需要不断的优化网络蜘蛛的算法,提升其性能。本文在分析网络蜘蛛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的网络蜘蛛的实现,并对提高网络蜘蛛搜索效率的相关看法。

由于不可能抓取所有的网页,有些网络蜘蛛对一些不太重要的网站,设置了访问的层数。[2]例如,在上图中,A为起始网页,属于0层,B、C、D、E、F属于第1层,G、H属于第2层,I属于第3层。如果网络蜘蛛设置的访问层数为2的话,网页I是不会被访问到的。这也让有些网站上一部分网页能够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到,另外一部分不能被搜索到。对于网站设计者来说,扁平化的网站结构设计有助于搜索引擎抓取其更多的网页。网络蜘蛛在访问网站网页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加密数据和网页权限的问题,有些网页是需要会员权限才能访问。当然,网站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协议让网络蜘蛛不去抓取(下小节会介绍),但对于一些出售报告的网站,他们希望搜索引擎能搜索到他们的报告,但又不能完全免费的让搜索者查看,这样就需要给网络蜘蛛提供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网络蜘蛛可以通过所给的权限对这些网页进行网页抓取,从而提供搜索。而当搜索者点击查看该网页的时候,同样需要搜索者提供相应的权限验证。

2网络蜘蛛的设计

根据抓取过程,蜘蛛主要分为三个功能模块,一个是网页读取模块主要是用来读取远程Web服务器上的网页内容,另一个是超链分析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是分析网页中的超链接,将网页上的所有超链接提取出来,放入到待抓取URL列表中,再一个模块就是内容分析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是对网页内容进行分析,将网页中所有超标志去掉只留下网页文字内容。蜘蛛的主要工作流程如图所示。

首先蜘蛛读取抓取站点的URL列表,取出一个站点URL,将其放入未访问的URL列表(UVURL列表)中,如果UVURL不为空刚从中取出一个URL判断是否已经访问过,若没有访问过则读取此网页,并进行超链分析及内容分析,并将些页存入文档数据库,并将些URL放入已访问URL列表(VURL列表),直到UVRL为空为止,此时再抓取其他站点,依次循环直到所有的站点URL列表都抓取完为止。

为了提高网络蜘蛛的抓取效率,需要引入以下技术。

(1)、多线程技术:由于抓取的站点URL相当多,采用单线程蜘蛛抓取时速度不够,也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因而需要多线程技术来创建多个蜘蛛线程来同时抓取,以提高速度。

(2)、网页抓取:网页抓取是基于HTTP协议之上的,网页上的资源有多种,有网页,有Word文档也有其他类型的文件,这样抓取时需要判断URL所指向资源的类型。

(3)、超链分析:超链分析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需要对HTML的各种标志(tag)有一个很全面的了解。需要反复测试,考虑各种情形的发生。

超链分析时从网页里提取出来的是相对于当前页的相对URL,因而需要根据当前页的绝对URL将提取的这个URL转换成绝对URL。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ParentURL(就是当前页的URL)作出各种判断。

3改进方法

商业化的蜘蛛需要抓取上亿的网页,因而抓取速度是一个关键,另外蜘蛛需要自动运行,尽是减少人工的参与,因而系统的性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系统能够在发生异常的时候自动进行处理,防止程序的退出和死机。[3]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系统应该使用多线程,使用多个蜘蛛同时抓取,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是做成分布式的蜘蛛程序,蜘蛛应该分布地网络上多台服务器上协同抓取网页,这样速度会更快,更符合我们的实际应用。

对于同一网站的网页应该采用同一个HttpConnection这样有效地节省创建一个连接的时间,另外对于抓取的URL采用域名缓冲机制(可在网关一级上实现),这样抓取时减少由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时间以及重复的域名转换。若能做到这一步将会大大减少抓取时间,因为访问一URL时每次都要进行域名到主机IP地址的转换。

最好是能够将读取网页、超链分析及网页内容分析三部分分开来做,让它们并行协同工作,这样效率会更高。因为在这三个过程中网页读取比起其他两个功能来说是一个长任务,最耗时间。当抓取完一网页后,在抓取下一网页的时候让去执行超链分析和内容分析。这样在下一网页抓取完成之前超链分析和内容分析任务就能完成,抓取任务不会延迟,这样节省了一些时间。

篇2

作者:朱林军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院校用户需求分析院校用户主要指具有办学资格和独立法人资格的高职院校。院校用户的需求大致有:实习培训,院校招聘,基地共建,合作办学,院校展示,员工培训,招生信息,毕业生供应,投资融资,技术转让及开发,教育装备采购等。上述需求可以进一步细分若干链接,如:1.院校展示:集中展示国内高职院校的概况、特色,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及学生信息;2.实习实训:高职院校学生所需要的实习实训的相关合作需求;3.基地共建:指院校希望同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需求信息;4.合作办学:由院校方主动发出期望企业参与合作的办学模式信息,如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合作办学信息;5.员工培训:主要指高职院校管理人员或教师需要企业合作进行培训的需求,例如,教师双师型培训等;6.招生信息:高职院校的每学年的各专业招生情况,这对高职院校本身至为重要;7.毕业生供应:高职院校各专业应届毕业生基本情况;8.投资融资:由高职院校发起的在投资融资方面的合作请求,体现校企在财力方面的合作需求,例如,院方办学需要资金需求,设立奖学金等合作需求;9.技术转让与开发: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同时院校具有的高端人才和科研实力也可以提供具体信息让企业了解,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攻关,因此通过本栏目此类信息对校企双方开展项目合作大有好处;10.教育装备采购:院校自身建设必需有相应的教育装备,如教育器材、耗材等,这些信息都可以公开,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通过本平台实现项目招标。企业用户是校企合作必不可少的对象。企业用户需求可以分为如下项目: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合作办学,项目需求,投资融资,教育装备供应等,亦可细分链接:1.实习实训:企业主动提供的能协助院校进行完成实习实训的相关需求,例如,提供场地信息、实习条件等;2.基地共建:指企业能为院校提供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需求,多指企业希望长期、稳固合作需求;3.合作办学:企业期望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信息,例如,需要和院校进行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4.项目需求:企业的自身生产中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项目难题,或者企业需求的投产、投资项目等;5.投资融资:涉及两个方面,即企业希望用自身的财力和校方合作,也可能是企业有好的项目,需要校方来投资合作,集中体现了校企两方在财力方面的合作需求;6.教育装备供应:指一些教育设备提供商的产品信息需求,这些可能是校方所寻找的信息。

平台基本架构和技术设计本平台采用了基于B/S(Browser/Server)的体系结构,即前端采用通用的浏览器作为信息获取工具,在服务器端采用微软公司的ASP(ActiveServerPage)技术对终端用户的请求作出响应和服务,后台数据库选用微软公司的Mi-crosoftACCESS2002作为数据池[2]。这一系列技术在当前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己经相当成熟,应用十分广泛。平台所需的数据项设计为了实现平台对象的各项需求功能,所需要的数据信息项有:1.录入信息条信息,需要的数据项:编号、标题、作者、出处、栏目、内容、时间、浏览次数、副标题、人、级别、图片。2.管理用户信息,需要的数据项:编号、账号、密码、权限、加入时间、说明。3.栏目信息,需要的数据项:编号、栏目名称、添加时间、栏目描述。4.院校用户信息,需要的数据项:编号、用户名、院校名称、登陆密码、邮箱、地址、邮编、院校代号、登陆次数、注册时间。5.企业用户信息,需要的数据项:编号、用户名、企业名称、登陆密码、邮箱、地址、邮编、企业简介、注册时间、登陆次数。6.网络调查信息,需要的数据项:编号、选目1、选目2、选项3、选项4、主题、时间、选目1点击次数、选目2点击次数、选目3点击次数、选目4点击次数。7.公告信息,需要数据项:编号、标题、内容、点击次数、时间。平台各功能系统设计在平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设计出由以下几大功能系统构成的校企合作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图略)1.信息与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平台各类信息的和管理,包括添加、修改、删除和检索功能,其中添加、修改、删除适用于后台管理员用户,检索和浏览适合前台普通游客。注册用户既可以检索和浏览前台信息,还可以添加自己的合作信息。对于前台用户所添加的合作信息,后台管理员需要进行初步审核,待审核无误后,提高信息的级别,其信息才能在前台供显示和检索,2.前台用户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用户管理,本平台用户分为企业用户和院校用户,该系统必须实现对上述群体的集中管理,其中注册页面允许将各类用户信息填入表单并提交到后台数据库中,后台管理员可以对用户数据实现浏览、查找、修改和删除,从而剔除不合适的用户信息。3.互动交流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平台管理人员与平台使用者的交流和互动,平台在使用中将不断吸取和采纳来自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作出反馈和回复,从而完善自身建设和服务。此外,该系统还能在校企双方充当第三方联系人的角色。平台暂采用留言本、系统公告实现、在线qq等实现与用户的互动和交流。4.系统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超级管理员进行软、硬件的管理,硬件方面包括维护WEB服务器的正常运转,网络安全管理;软件方面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同时超级管理员还负责后台代码维护、对管理员账号实施管理,包括根据需要添加和删除管理员帐户,并适时进行逐级维护和日志下载、数据备份等事务。对于平台各类用户,在功能上实施统一的分级制度。5.日志追踪和统计系统:本系统负责记录平台若干关键点的来访IP,并自动实现追踪和统计,一方面可以统计平台每天每小时的用户浏量,还可以对某一具体页面作出流量分析,借以获知用户该主题的热度;另一方面若平台发生安全事故,如黑客攻击、页面失效、后台数据泄露等,平台日志能提供很好的数据依据,通过查找分析来访的IP、时间和访问点记录,将有助于协助调查,识别和追踪破坏者[3]。

为了帮助高职院校具体实施校企合作中的一些难题,校企合作网络管理平台应运而生。通过该平台,能充分发挥网络分布广、传播快的优势,使海量校企合作信息得以快速、传播和管理,从而促进校企双方的横向联系和多方面合作,实现校企双方合作需求的快速无缝对接。

篇3

近年来,国内各高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大规模进行精品课程及其网络化建设。然而,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和复用性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分散且孤立,严重阻碍课程资源在高层次、大尺度上的共享和交流:另一方面,各高校都根据自己的需求定义出系统内部的资源描述格式或者使用己有的资源格式,并以不同方式组合,直接导致现有的精品课程可移植性差,造成教育资源重复建设、开发的局面。

因此,要想在最大限度上利用现有的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必须在共享资源的制作和管理上遵循标准化原则,实现资源复用和协同操作。基于知识管理的SCORM(SharableContentObjectReferenceModel,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标准及相关技术为实现此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知识管理视野下的SCORM规范

JerenmyGalbreath将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定义为;知识管理就是应用技术工具和程序来处理数字化存储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智慧,并通过网络使整个教育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得到传播、共享和访问。

SCORM是在己有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可访问性、协作性、持久性和可重用性的特定模型fa7。通过对学习内容单元的元数据在开放系统进行登记,允许人们通过开放机制对其进行搜索、链接、组合、交换,以支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学习系统自动智能地发现、组建、共享和扩展教育资源,方便地实现知识的管理。

3系统设计

3.1课程设计及制作

1)课程学习对象的制作。学习对象的制作包含学习内容的制作和学习对象’的元数据描述。许多软件已经具备将课程资源制作成学习对象元数据的功能,如Thesis(它支持MicrosoftOffice.Flash.DreamWeaver)3,ReloadEditor2004等应用软件,不仅可以用来创建和配置符合SCORM标准的多媒体学习内容,而且内容可以在任何符合SCORM标准的学习管理系统上运行。

2)课程学习对象开发。课程学习对象开发包括交互代码嵌入和学习对象包装。交互代码包括AP工,提供学习者交互信息的表单和传递javascript的函数。学习对象的包装主要为学习对象创建元数据文件、内容清单文件和包交换文件。学习者可以从其中提取必要信息注册到学习资源注册系统,而学习对象本身则存储在某个LMS(LearningManagementSystem,学习管理系统)的学习资源库中。

3)课程包装。课程包装是把整个网络课程看作一个学习对象,为其构建元数据文件、内容清单文件和包装交换文件。课程包装的操作可以参照上述学习对象包装,但是在构建内容清单时最好采用子内容清单的方法构建。

4)课程与LMS集成(图1)。LMS提供学习内容传送,跟踪、报告、管理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进度、学生交互等一整套功能}4aoSCORM中LMS被看做是一个智能化服务端,由它决定传送什么课程资源,何时传送以及进行学习管理。将精品课程与支持学习对象标准的LMS集成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学习者需要以及跨平台等特性。集成时可以将整个网络课程的包交换文件直接导入,也可以分学习对象逐个导入,LMS通过解析内容清单文件即可生成课程目录。

3.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3,分为3大部分,即基本信息库、XML数据库和课程库。基本信息库用来存储课程和用户的基本信息;XML数据库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进行记录的数据库,其中每门课程、课程的每个SCO都有自己的XML文件;课程库则存储所有的课程。

3.3系统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资源库系统采用B/S多层模式结构,软件层采用J2EE平台及JSP}--Servlet十JavaBean的开发结构,从而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

4关键技术的实现

4.1SCO与LMS间接口的技术实现在对SCO进行Wrapper时,建立APIWrapper.js这样一个javascript文件,分别对应上述APIAdapter的API函数建立相应的function,示例如下:

FunctiondoLMSInitialize(){Varapi=getAPIHandle();

If(api==null){Alert“无法完成LMS的API启动”);

Return"false";}

Varresult=api.LMSInitialize(““);//此处调用Adapter和LMS间的通信

If(result.toString()!=”true”){Var

err=ErrorHandler();}

Returnresult.toString();}

在建立好相应的AP工Wrapper.js后,就可以在制作的学习对象中实现对这些function的调用,以完成SCO与Adapter间的通信。例如,在可执行学习对象中加入这样一段javascript:

javascript:……

Varresult=doLMSInitialize();

If(result!一true){..…}

Result:=ReadURL(“javascript:

doLMSInitialize()”,100)

这样就初步实现SCO与APIAdapter间的通信,也为LMS的Launch工作做了初始化。但是对于LMS还是无法使用和显示,因为APIWrapper.js只是对SCO的一个打包过程,使它符合DataModel,并没有实现与Server端的LMS进行通信。要实现这一步,需要在Server端建立一个APIAdapter.java来完成Adapter与ServerLMS的通信,实现DataModelSCE的数据传送。

4.2学习对象显示

接口的技术实现APIAdapterApplet.java是一个严格按照标准制定的类,通过编写该类实现sco在LMS中的通信和共享所需要的符合SCORM规范的API。该Applet在LMS启动时自动启动,在该类中实现全部的API函数,以LMSInitialize为例:

PublicStringLMSInitialize(Stringparam)//SCO调用的第一个且唯一调用的API

{Stringresult;

Result=cmiBooleanFalse;//初始化为未启动

StringtempParm=String.value0f(param);

If((tempParm.equals("null”)日tempParm.

equals(“”))!二true){

This.1msErrorManager.

SetCurrentErrorCode("201");

篇4

2.网络优化

网络规划的设计中,由于市政建设的改变、用户数量的增加、业务种类的增加、业务质量要求的提高等情况,往往在使用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这就需要后期对网络进行相应的调整,也就引入了网络优化的概念。网络优化作为网络建设后一项重要工作,能够保证网络设备和设置在满足基本需求和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DT和CQ测试,结合当前业务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及早的发现现有网络中存在的缺陷、隐性故障和问题,并找出引起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通过技术和工程等手段修改参数、调测硬件、重新进行网络配置,使整个网络保持较高的质量水平,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现有网络的合理化和最优化。

二、CDMA网络规划设计的特点

1.动态变化的网络负载

CDMA网络具备较大的容量优势,其来源主要是根据香农定理得来的扩频通信原理,该原理是通过通信获取扩频增益来使接口需要的负载比降到负数,以此来保证频率复用。其中,决定网络容量的主因是基站与移动站基带解调中需要的门限以及网络实际应用中邻区干扰的因素。解调门限分为在实验室情况下和在实际网络中测定的解调能力、达到一定FER所需的解调门限两方面。其中的实际网络容量主要由实际网络解调能力决定,其与控算法、搜索窗、参数、软切换的参数设置都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开始采用码分进行用户区分,因此所有功率都是用户共享,随着用户不断增多,能分给每户用户的功率必然减少,这导致链路克服损耗和外界干扰的能力下降了。而CDMA网络能实现前向功率的共享和反向的覆盖、容量具备动态性,因此其负荷控制与扇区的数量控制都非常重要,不仅需实现无线资源的最大利用,又需防止系统的临界出现。另外CDMA本身是干扰受限的系统,如果干扰电平增大会直接的影响系统容量与服务质量。如果其最大容量受限于干扰量,则其容量称为软容量。研究证明,要保持系统的稳定性,负载不能超过80%。当负载超过时,网络用户将受到巨大干扰,服务质量也会快速下降,从而导致小区覆盖出现盲点。因此合理布置基站,选择参数,是CDMA无线规划为了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重要问题。

2.外界干扰造成的影响显著

在CDMA通信系统中,对用户信息进行扩频后会以较低功率谱密度进行发送,因此信息被截获的可能性也比较低,因止其抗干扰力较强,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单个信道要求有较宽频谱资源,因此抗窄带的干扰能力相对较弱,因为信道带宽内的各种干扰信号会使基站灵敏度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落入带中的干扰信号的能量和有直接联系。目前无线设备的运用比较广泛,射频模块本身的质量也有较大差异,其中杂散干扰是主要干扰源。另外由于网络环境一般较翟炳银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10019复杂,而站址与通信高度会导致信号较难控制,为避免干扰,需要更多频率资源。

3.切换影响显著

CDMA系统的一个独到之处在于可以实现软切换,采用此技术能较好的保证小区边缘用户所需的服务的质量,但是由于软切换技术的用户往往比普通用户占有更多系统资源,因此必须保证软切换比例的合理性,过低无法满足用户需求,过高则会导致资源的浪费,使CDMA网络能够服务的总用户数量下降。因此网络规划的设计人员必须科学的选择站址与导频功率,让服务的小区范围内软切换比例保持在合理水平。另外在CDMA系统中,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硬切换,这是因为较之软切换,硬切换的性能有很大差距。硬切换可分为同频与异频两种。其中同频硬切换有较大干扰,切换时比较难控制;而异频切换相对性能更好,因此有条件时可换成异频进行切换。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各服务区的话务往往不平衡,这就导致各扇区载波数有所差别,使深度覆盖与广度覆盖出现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采用良好的话务引导策略,因地制宜选择解决方案。

三、实现规划优化的措施

1.方案制定前的网络优化

在网络规划的方案制定前,应首先进行网络的优化。这一方面是为了给规划方案提供符合实际的具体的覆盖数据和话务数据,为网络规划的覆盖方式与设备型号选择上提供建议;另一方面也能够对网络规划所拟的解决区域进行具体分析和调整,保证当前网络,这也是避免资源浪费的重要一环。

2.科学选择站址

要建设好CDMA通信网,科学选取新增站址是关键。一个合理的站址不但可以解决通信网络的覆盖和话务需求问题,还能尽可能避免网络负面作用的产生,如由于覆盖引起的频导污染等。但是在选取过程中,由于工作者面临的是一个已经有庞大使用人群的网络,如果过程出现一点失误都很可能对广大用户使用造成影响,引发争端。因此在网络站点的规划和选择上,不仅应该依据以往规划的经验和曾经的规划模型进行站址选择,还应该采用网络优化作为依据,如采用模拟测试方式对网络规划的规模进行校正,对区域网络进行核实、方位角和俯仰角参数的选择等。

3.基站参数的设置

CDMA网络任何一个基站的新增,都不应仅仅是完善这一新增基站的技术参数,还应该对其周围基站的参数,如领区列表、功率参数等也进行相应调整。因此网络规划工作人员在制定了新增基站的相应参数后,还应该与网络优化工作人员探讨,不仅可以对规划人员设置的新增基站参数进行检验,还可以让优化人员对该基站开通后的后期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准备。

4.网络的优化调整

CDMA网络的优化调整需要以大量数据分析作为基础,通过网络优化人员对基本数据分析,对网络进行优化调整。虽然多数网络优化人员十分优秀,但是人工作业往往难以避免出现一些错误,尤其是当前网络调整和业务发展工作都十分复杂,工作人员在面对复杂工作时往往容易出现一些失误。因此为了尽可能避免失误的产生,需要在网络调整后对其运行效果进行评估,此方面的工作正需要网络规划人员的参与。因此,网络优化人员和规划人员应该协调合作,对规划软件、调整后的效果、覆盖和话务的校正等进行优化,以加强调整方案实施后的准确性。

篇5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在开放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综合考虑课程的教学体系、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策略及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及生存、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标,我们开发了“电子商务”网络多媒体课程。

“电子商务”网络多媒体课程尊重认知规律,采取模块化设计,涉及教、学和学习评价三个环节,包含系统说明、在线教学、在线学习、交互查询等模块,各模块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1系统说明

系统说明提供课程和课程学习所必需的信息,主要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学习方法和参考资料。

学习目标:对远程学习者来说,在没有教师亲自引导的情况下,明确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习者树立课程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使学习者有的放矢的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内容:在学习某课程之前,有必要对课程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大致的了解。它对课程的章节和主要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简洁的论述,让学习者对电子商务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对课程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课时安排:它简单介绍了课程学习所需要的课时以及各章节学习的课时安排,让学习者对课程各章节学习的课时安排有所了解,指导他们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

学习方法:在学习之前,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它给出了本课程学习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学习者使用或参考,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经常给学习者提供一些课程参考资料目录,让学习者参阅,帮助学习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学习者的知识面。它提供了一些有助于课程学习的参考书目和网站地址,学习者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直接连到相关网站,非常便利的找到所需要的资料。

2在线教学

课程以知识点为线索,将教学内容分成6章,分别介绍各主要知识点的内容。每章主要包含本章概述、教学要求、电子教案、系统演示、重点提示、典型案例分析等部分。

本章概述:对本章所包含的内容和一些历史背景进行概述,可以指导学习者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从整体上对本章的知识点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随后的细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可以引导学习者有的放矢的学习,在学习结素后又有复习提示的功能,在学习完本章的内容后,再返回到教学要求栏目,检验自己是否按照要求掌握了有关知识。此栏目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将知识点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划分为了解、领会和掌握三个层次。其中,要求掌握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师反复强调的部分。它以超级链接的方式提醒学习者要重点掌握这部分的内容,提升协助学习者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电子教案:网络课程不是对教材的简单翻版,而是尊重教学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学习。“电子商务”网络多媒体课程定位在实现教学的全过程上,又充分体现网络的特点,并没有完全照办文字教材,而是经过了仔细和科学的筛选,将教学内容编写成层次分明的知识点。通过此栏目,学习者可以得到最基本又足够的教学内容来学习。

系统演示:远程开放式教学是在教师和学习者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主式学习,学习者缺乏教师的指导,是违背教学规律的。考虑到这一点,电子商务网络多媒体课程对电子商务网站的开发、操作和管理流程,采用FLASH技术,制作成影视小片段,通过学习者的点击,可以亲自体验各种操作;对需要教师进行适当讲解的重点和难点,则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制作成视频材料,帮助学习者掌握重点和理解难点。系统演示缩短了教师和学习者的距离,提高了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重点提示:“电子商务”课程是一个新兴的课程,许多领域很不完善或还没有定论,学习者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同时考虑到远程教育的学习者缺乏教师的直接指导,我们设置了这个重点提示栏目,对重点问题进行提示、归纳和总结,这是教师对教学重点的提炼和经验的总结,可以帮助学习者把握本章的重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典型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很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本课程案例教学经过精挑细选,从众多案例中筛选出典型案例,采用多种传输方式,如图片、声音、FLASH动画等,对案例进行生动的讲解,并在每一个案例后面给出案例分析。这不仅符合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要求,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主要包括习题作业、测试园地、讨论天地、论文摘选、相关连接等部分。

习题作业: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掌握,并督促学习者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考虑到网络教学缺乏教师对学习者的直接监控,我们在课程中设置了这个习题作业栏目,帮助学习者养成及时检查学习效果和随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习者自己即使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为了达到设计效果,栏目打破了传统的只简单给出正确或错误信息和参考答案的办法,每一道习题给学习者两次机会,根据每一次回答的情况给出相应的提示。若两次都没有答对,则会建议学习者重新学习这一章的某一个问题。

测试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之后,则进入测试阶段,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测试园地栏目包括测试练习和综合测试两部分。测试练习侧重于各章的基本概念、重点内容,形式以填空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为主,帮助学习者对具体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测。综合测试部分,学习者可以从试题库中自主组成一份标准试卷,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机自动阅卷,并立即给出成绩。

讨论园地:为加强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特设立讨论天地。本栏目为教师提供一个信息、与学生交流的场所,并提供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让学习者及时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动态。;为学习者营造一个集体的氛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方便的进行交流,营造一个虚拟的交流空间,让教与学、学与学之间交流变为可能。

论文摘选:论文摘选提供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报告,来扩大学习者的视野,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习怎么撰写一些专题论文或报告。

相关连接:为了让学习者更多的了解一些有关电子商务的信息,本栏目提供一些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网站供学习者连接。

4交互查询

交互查询提供两种查询方式:索引查询和关键字查询。索引查询可以依照字母或数字的顺序实现精确查询;关键字查询提供动态的、交互式的查询,可以根据用户实时的输入或选择、组合要查询的条件,进行高效的、目的明确的查询。借助查询,可以实现知识点之间的非线形联系,帮助学习者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比,为学习者提供交互的、个性化的服务。

5小结

电子商务网络多媒体课程符合了以下设计原则:尊重认知规律;课程内容模块化;制作规范化;良好的动态性、交互性;点面结合、重点难点突出;多种教学媒体一体化设计等。电子商务多媒体课程的使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和教学效率,教学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参考文献:

篇6

注意为四要素之首,就意味着教师要把引起学生的注意放在第一位。这个问题不止于一开始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在于保持学生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凯勒教授认为可以采用三种策略:唤醒知觉、激发探究和多种(授课)策略。唤醒知觉是激发好奇心的一种,采用不确定和新奇的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声调的改变、一则笑话或与常理相悖的事情等。然而这种策略的作用是短暂的,为了维持学生的关注可采取第二种策略就是激发探究,即通过提问和让学生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兴趣得以持续。在此过程中,不可忽略第三种策略就是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延续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感到课堂的丰富多彩。

(二)相关

相关在凯勒教授看来是有助于满足个人的需要、欲望包括成就感的事物,也就是说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一致。相关性也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以目标为中心,为学生提供能够体现目标的例子和指引,而目标又应定为能够帮助学生满足将来考试或工作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动机匹配,这里所指的不完全是教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学的方法策略,即可采取个人展示、团队活动或角色扮演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自我体现的需要。三是熟悉,教师所使用的例子和概念需与学生的经验相关,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

(三)自信

学习者的信心对学习动机有重大的影响,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没能力达到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会大大地降低。为了保证学生的自信,凯勒教授提出了三个建议:一是明确学习要求。就是让学生确定学习要求和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评价标准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因为他们知道在什么地方付出,付出多少和获取什么。二是拥有成功的机会。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成功的机会是不同的,而学生水平的提升,难度应随之而提高,这样使他们既能预期实现成功,又不至于感到乏味。三是实现自我掌控。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学习的,并且让他们觉得学习的成果是来自于自身的付出。

(四)满意

凯勒教授认为,满意是学习动机中的关键因素,如果学生对学习结果感觉良好的话,他们将更有动力去学习。为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也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自然成果。就是向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让他们能够即时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技能,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游戏和实验等。二是积极成果。向学生进行口头表扬,或并提供真实或象征性的奖励和激励,或让学生通过演讲展示他们的努力成果从而获得成就感。三是公正。为所有学生提出一致并且是前后一致的要求和测试标准,以巩固他们的成就感,否则影响他们的满意度。具体来说,ARCS模型就是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首先要引起他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再使他理解完成此项学习任务与自己今后的工作与实践密切相关;接着要使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从而产生信心;最后让他体验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感到满意。见附表1。

二、网络微课程的发展和现状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首次提出“微课程”(Microlecture)一词,其核心理论阐释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广东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国内微课创始人胡铁生教师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教育部2013年2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之后,国内外教育界对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重视。各地的微课研究、微课开发、微课培训和微课大赛如雨后春笋。但是由于各人对微课程的核心组成资源看法不一,课程建设缺乏规范化和系统化,各科的微课程设计应具备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设计,包含课程设计、资源开发、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环节。

三、ARCS模型下的高职公共英语网络微课程设计

(一)微课设计

1.课程分析

从学习者的需求和特征来看,高职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较薄弱,对公共英语教学内容满意度普遍较低,但他们已经能够意识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技术对于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性。从知识目标来看,高职公共英语的学习目标就是使英语的语言运用满足职场的需求。

2.课程设计

A-关注。巧用唤醒知觉、激发探究和多种(授课)形式这三种策略。在英语学习中,这一点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多模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能加强学生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为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创造了便利。借助多媒体技术,语言输入在听觉、视觉和感知等各种模态中得以强化。各种感官配合协调下,一方面能引起注意力,并且有助于语言学习。例如,视听结合下的写,让学生看英语歌曲的视频,然后听写歌词,这使枯燥的听写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写完还自然地模仿哼唱,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视听结合下的说,让学生看一段电影,然后布置表演或配音任务,学生都会很感兴趣,并且模仿得惟妙惟肖。此外,在布置课前任务的时候,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先就某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R-相关。相关要求我们以目标为中心,满足学生自我体现的需要,和使用与学生的经验相关的例子和概念。关于这一点,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引入与其职业岗位相关的情景,设立任务,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例如,一个班的同学在广交会的实习中担任不同的岗位,回来后让学生分享交流,根据实际发生的案例表演对话,总结某一岗位所需要的专业词汇和用语,这样能让学生从回顾总结工作经验中互相学习。配合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建设,可让学生录制情景演示,作为课前学习的材料。课堂便有了充分交流总结实操的时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C-自信。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关于这点,制定适当的、循序渐进的目标非常重要,最理想的是可以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学习方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这在从前是很难做到的,但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只是按按键盘和鼠标的事情。大学英语网络课程可借助学习软件,把单元知识分解,设置听说读写译等各种练习,按照难度分为不同的等级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完成基本要求后挑战更高的等级。教师在后台能够监控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评价和指导。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反馈和概率预测等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S-满足。要让学生能活学活用,并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感到满意,可以通过引入翻转课堂的模式。网络资源可以成为课前学习的材料。在课堂上就以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处,这样才能产生满足感。同时,教师也能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真正的问题。

(二)教学资源开发

1.课前任务资源

在这部分学习资源中,微课很重要。由于微视频知识点单一、内容短小精悍,以文字、视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展现,并可根据知识点类型选择不同的媒体及其组合形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所要传递的知识信息,符合ARCS模型的设计思路,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可以把零散的英语语言点、有趣的英语文化文学或语言现象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出来。

2.课堂活动资源

根据单元教学设计(即教案)准备视频资料,每个视频有对应的PPT,以及案例资源(文本或者视频或者音频都可)。若是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在课堂中是以实践活动为主,则可把学生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配音、演讲等)的录像以及他们的作品成果放在网络课程中,以供展示、回顾、互相学习和作为评价依据等。

3.课后实践资源

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状况设计不同级别和难度的单元作业或习题,学生可视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并且能让学生自己和教师都能随时了解课后资源的使用状况、学习动态和数据,有及时的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学生也可以根据实际随时调整学习状态。

4.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包括网址链接、参考资料、音频、视频等多元化的资源,包含各种内容和形式,以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兴趣需求,旨在为学生继续探索提供条件和资源,亦可为课后交流提供材料和搭建平台。实际上,拓展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启发学生如何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以及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使他们感觉到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在课外和实际工作中。

(三)教学实施

1.布置课前任务

教师可根据ARCS模型设计任务,准备相关资源材料,再课前任务清单,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因此,课前任务大多是观看相关视频,领受知识要点,但关键还是要找出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分析解决。

2.组织课堂活动

教师需检查学生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果存在问题,教师个别或统一解答,或者对于一些共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协作等方式自行解决。如果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可以让他们当堂实践,让他们把所学的展示出来,满足他们活学活用的需求。同时可以作过程性评价,还可以借助学生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建优质的网络资源。

3.巩固学习成果

课后设备技术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在线讨论交流、提问答疑、作品、练习测试等各种活动来深化巩固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与课程的交互,使他们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此外,还可跟踪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从而进一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征,如学习时间、学习偏好、学习路径和效果等。最后,应鼓励学生在课外校外多进行实践,在真实的环境下运用巩固所学知识,使之变为成果。

(四)教学评价

首先,过程性评价是高职公共英语网络课程教学评价的关键,并将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通过学习活动、交互与评价指标,在跟踪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对学习效果做出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过程性评价可以是多元化的,即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评价的方式,如教师评价、同伴互评和自我评价。评价多元化可促进师生的参与度,并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再者,过程性评价可以做到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身的学习情况并调整学习状态和学习策略。最后,过程性评价最好结合个人学习档案的建立,也就是从总体上规划好评价的体系,如评价项目及其分值等,并对每个项目都进行考评和测定,并记录在案,让教师和学生都有据可依。

篇7

(2)整体色彩感。

网络媒体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媒体形式,通过光和色将要传递的信息展现在屏幕上,用于人们交流与沟通。因此,设计出符合人的心理与生理等要求的,合理的色彩搭配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置色彩的彩度及明度时要特别慎重,受众者的要求以及服饰品牌风格色调的和谐就需要得到综合全面地考虑。可以采用设置背景的方法,一来减少人们由于长时间注视亮背景所引起的神经疲劳以及心理上的厌烦感,二者烘托服饰风格,这样使网页的总体风格超越文字和图形的既定内涵,给受众者勾画出一个完整的审美意境。其次,还可以通过利用和谐的色彩搭配及色彩有规律的变化,营造视觉上的流动感,使受众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能够得到视觉和精神上的购物享受。

2服饰网页框架布局

网页的框架布局是网站视觉设计研究的重要环节之一,网页设计中把不同的设计要素进行有机整合,主要借助框架结构来完成。这种框架结构相当于普通页面的版式设计。常见的网页布局有层,还有表格定位的方式。在服饰网页设计中,通常两种定位方式同时采用,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由于服饰网站的特殊性质,受众浏览网站的目的、阅读信息的方式以及在站内逗留的时间的不同,在策划网页页面的编排创意时,采取“少则多”的设计原则,这样单个页面虽然容纳的信息量较少,但视觉表现力却比较集中。这种设计手法满足了受众者对服饰好奇、探求的欲望,为服饰网站的个性化风格营造了氛围;再者,人机对话的方式诱发了受众的活力与兴趣,增加了网络互动性,这样有利于消费者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服饰网页页面编排时,还需要结合服装品牌的主题风格与素材,不断调整页面的均衡,在统一中寻求变化,获得秩序感,给受众者创造最佳的视觉效果,最终完成信息的传递。

篇8

协议是用来管理通信的法规,是网络系统功能实现的基础。由于DSP可以实现对网卡的直接操作,对应于OSI网络模型,网卡包含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全部内容,因此,规定了数据链路层上数据帧封装格式,就可以为基于DSP的局域网络中任意站点之间的通信提供具体规范。因为以太网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局域网之一,在以太网中,网卡用于实现802.3规程,其典型代表是Novell公司的NE2000和3COM公司的3C503等网卡,所以研究工作中的具体试验平台是以DSP为核心构成的以太局域网,主要用于语音的实时通信,所使用的网卡为Novell公司的NE2000网卡。NE2000网卡的基本组成请见参考文献[2],其核心器件是网络接口控制器(NIC)DP8390。该器件有三部分功能:第一是IEEE802.3MAC(媒体访问控制)子层协议逻辑,实现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CSMA/CA(带碰撞检测功能的载波侦听多址接入)协议以及CRC校验等功能;第二是寄存器堆,用户对NE2000网卡通信过程的控制主要通过对这些寄存器堆中各种命令寄存器编程实现;第三是对网卡上缓冲RAM的读写控制逻辑。DP8390发送和接收采用标准的IEEE802.3帧格式。IEEE802.3参考了以太网的协议和技术规范,但对数据包的基本结构进行了修改,主要是类型字段变成了长度字段。所以,以DSP为核心的局域网内通信数据包基本格式如图1所示。

DSP读出数据包和打包从目的地址开始。目的地址用来指明一个数据帧在网络中被传送的目的节点地址。NE2000支持3种目的地址:单地址、组地址及广播地址。单地址表示只有1个节点可以接收该帧信息;组地址表示最多可以有64个字节接收同一帧信息;而广播地址则表示它可以被同一网络中的所有节接收。源地址是发送帧节点的物理地址,它只能是单地址。目的地址和源地址指网卡的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

在源地址之后的2个字节表示该帧的数据长度,只表示数据部分的长度,由用户自己填入。数据字段由46~1500字节组成。大于1500字节的数据应分为多个帧来发送;小于46字节时,必须填充至46字节。原因有两个:一是保证从目的地址字段到帧校验字段长度为64字节的最短帧长,以便区分信道中的有效帧和无用信息;二是为了防止一个站发送短帧时,在第一个比特尚未到达总线的最远端时就完成帧发送,因而在可能发生碰撞时检测不到冲突信号。NE2000对接收到的从目的地址字段后小于64字节的帧均认为是“碎片”,并予以删除。在数据字段,根据系统的具体功能要求,用户可以预留出若干个字节以规定相应的协议,以便通信双方依据这些字节中包含的信息实现不同的功能。

2基于DSP的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如果基于网络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利用一些软件对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很容易地编写出优秀的网络通信程序,但这些程序必须依附于网络操作系统。而在DSP环境下,必须深入了解网络接口控制器(NIC)的工作原理[2],通过对网络直接编程,实现局域网内任意站点之间的通信而完全抛开网络操作系统。

DSP对网卡的通信过程控制就是DSP对DP8390中各种寄存器进行编程控制,完成数据分组的正确发送和接收。DP8390的所有内部寄存器都是8位,映像到4个页面。每个页面有16个可供读写的寄存器地址(RA=00H~0fH)。页面的选择由命令寄存器CA控制。第0页寄存器用于收发过程,第1页寄存器主要用于DP8390的初始化,第2页寄存器则用于环路诊断。DSP对寄存器的操作是将寄存器作为DSP的端口设备,其实际物理端口地址(PPA)为网卡基本I/O端口地址(BIOA)与寄存器地址(RA)之和(即PPA=BIOA+RA)。应注意的是,PPA与寄存器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对PPA的读操作与写操作并不一定是对同一寄存器进行的,这种情况在第0页尤其明显。用户数据分组在DSP和网卡交互是通过网卡的数据端口实现的,既可以用DMA方式也可以用PIO方式读入数据分组或将数据分组送至网卡RAM缓冲区。在本系统中,DSP采用DMA方式对网卡进行数据读写。网卡的数据端口地址(NDPA)为网卡基本I/O地址(BIOA)加偏移地址10H(即NDPA=BIOA+10H)。

网卡通信过程控制可分为网卡初始化、接收控制和发送控制。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2.1网卡初始化

网卡初始化的主要任务是设置所需的寄存器状态,确定发送和接收条件,并对网卡缓冲区RAM进行划分,建立接收和发送缓冲环。具体过程请参阅参考文献[2]。需要说明的是,每一块网卡被赋予一个物理地址,以便通信站点的标识。这个物理地址存在网卡的PROM(存储地址为0000~0005H)六个单元中,在网卡初始化时,通过远程DMA读入DSP内存中,并送入网卡物理地址寄存器。在一步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如果能正确读出网卡的物理地址,则说明网卡硬件基本没有问题,网卡的上电复位和DSP对网卡的初始化顺利通过;另一方面,这个物理地址可以用于DSP网络系统中的点名、包的过滤丢弃等服务,也就是说,在链路层根据数据帧携带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确定数据报从哪里来,是否接收或丢弃。网卡初始化时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接收缓冲环的设置,为了有效利用缓冲区,NIC将接收缓冲区RAM构成环形缓冲结构,如图2所示。

接收缓冲区RAM分成多个256字节的缓冲区,N个(N最大为256)这样的缓冲区通过指针控制链接成一条逻辑上的缓冲环。缓冲环的开始页面地址存入PSTART寄存器,环页面结束地址存入PSTOP寄存器。PSTART和PSTOP确定了接收缓冲环的大小和边界。为便于缓冲环读写操作,还需要2个指针:当前页面指针CURR和边界指针BNRY。CURR确定下一包放在何处,起着缓冲环写页面指针作用;BNRY指向未经DSP取走处理最早到达的数据包起始页面,新接收的数据包不可将其覆盖,起着缓冲环读页面指针的作用。也就是说,CURR可以告诉用户网卡接收的数据分组当前放到了什么位置,而BNRY则用于确定DSP读缓冲环到了什么地方。由于接收缓冲区为环形结构,BNRY和CURR相等时,环缓冲区可能满也可能空。为了使NIC能辨别这两种状态,规定当BNRY等于CURR时,才认为环缓冲区满;当缓冲区空时,CURR比BNRY指针值大1。因此,初始化时设置:BNRY=PSTART,CURR=PSTART+1。这时读写指针不一致,为了保证正确的读写操作,引入一软件指针NEXTPK指示下一包起始页面。显然,初始化时NEXTPK=CURR。这时,缓冲环的读指针对NEXTPK,而BNRY只是存储分组缓冲区的起始页面边界指示,其值为NEXTPK-1。

2.2接收控制过程

DSP完成对DP8390的初始化后,网卡就处于接收状态,一旦收到分组,就自动执行本地DMA,将NIC中FIFO数据送入接收缓冲环,然后向主机申请“数据分组接收到”中断请求。DSP如果响应中断,则启动网卡远程DMA读,将网卡缓冲区中的数据分组读入学生机存储区,然后对接收缓冲环CURR、NEXTPK、BNRY指针内容进行修改,以便网卡能从网上正确接收后续分组。DSP响应网卡接收中断后,接收控制过程如下:

①设置远程DMA的起始地址;RSAR0=00H,RSAR1=Nextpk。

②设置远程DMA操作的字节数,这个长度在46~1500字节范围内根据具体要求自己确定。

③0AH送命令寄存器CR,启动远程DMA读。

④从网卡数据端口依序读入数据分组,注意,最先读入的4字节非数据分组内容,第1字节为接收状态,第2字节为下一包页地址指针,3与4字节为接收字节数。第2字节内容应该送入Nextpk,其它字节根据用户要求处理。

⑤修改边界指针BNRY=Nextpk-1。

⑥清除远程DMA字节数寄存器RBCR0和RBCR1。

2.3发送控制过程

DSP先执行远程DMA写操作,将内存中的数据分组传至网卡发送缓冲区,然后启动发送命令进行数据分组发送。发送控制过程如下:

①设置远程DMA的起始地址为网卡发送缓冲区起始地址;

②设置远程DMA操作的字节数;

③12H送命令寄存器CR,启动远程DMA写;

④依序送出数据分组至网卡发送缓冲区;

⑤清除远程DMA字节数寄存器;

⑥设置发送字节数寄存器TBCR0和TBCR1;

⑦12H送命令寄存器CR,启动数据分组发送。

3发送方发送频率的控制

发送方发送频率的正确控制主要保护两点:一是有一个最小发送时间间隔,否则会因为接收方不能及时接收而导致系统瘫痪;二是发送频率能够足具体的功能实现要求。譬如在语音的实时通信中,发送频率就取决于声卡的采样频率。在8kHz采样频率时,声卡每秒钟采样8000字节,采用1024字节需用时128ms,如果通信协议规定发送1次传送1024字节有效数据,则必须每128ms发送一次才能保证缓冲区有新数据待发送,也才能保证接收方有新数据播放。128ms是一个理论计算数值,在实际的操作中采样速度和发送频率之间总是不能完全匹配,而存放数据的缓冲区大小是有限的,如果没有良好的控制技巧来实现正确发送,就会造成声音抖动和延时。解决的办法是双缓冲技术和双指针控制,并且根据采样速度和发送频率之间的匹配情况送入不同的发送通信进行处理后发送。正确发送的含义有两方面,一是每次发送的都是新数据,二是能满足接收方总在播放新数据的需求。

4接收方防止数据包的丢失

篇9

TD-LTE即TimeDivision-LongTerm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是由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大唐电信、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中国移动等业者所共同开发的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与标准[1]。TD-LTE技术的设计目标如下:具备灵活的带宽配置,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峰值速率(20MHz带宽)达到下行100Mbit/s,上行50Mbit/s;控制面时延小于100ms,用户面时延小于5ms;能为速度大于350km/h的用户提供100kbit/s的接入服务;支持增强型MBMS(E-MBMS);取消CS域,CS域业务在PS域实现,如VoIP;系统结构简单化,低成本建网。

3TD-LTE关键技术

3.1物理层技术

TD-LTE网络物理层技术中包括基本传输技术和多址技术、编码调制技术、MIMO技术以及帧结构等。LTE中传输技术采用OFDM调制技术,可以减轻由无线信道的多径时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在信道编码方面,LTE采用Turbo码,采用可以适应宏小区、微小区、热点等各种环境的MIMO技术。同时规定了2种子帧长度,即基本的子帧长度为0.5ms,当考虑与TD-SCDMA系统兼容时,采用0.675ms子帧长度。

3.2网络层技术

LTE和传统的3GPP接入网相比,减少了RNC节点,采用由NodeB构成的单层结构,有利于简化网络和减小时延,实现了低复杂度、低时延和低成本的要求,逐步趋近于典型的IP宽带网结构。

4TD-LTE网络规划

TD-LTE建网初期,主要布局在高数据流量区域,降低2G网络负荷,满足用户对高速率数据的需求。初始的网络布局,需同时考虑覆盖和容量,结合现网2G/3G数据流量站点分布,在充分利用现有2G/3G网络站点资源和配套资源的基础上,部分区域适当采用新建站点的形式,对于TD-LTE的无线规划将采取分片连续覆盖,以信号覆盖区域内的各项无线网络指标达到商用要求为目标。

4.1需求分析

在进行TD-LTE规划前,首先需要做的是需求分析,包括明确总体的建网策略、建网指标,并且需要同时满足当前用户的具体需求以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需要。需要收集的数据有现网GSM/TD-SCDMA基站信息、业务需求信息、三维电子地图等,只有在这些数据高准确性的提前下,才能确保后续TD-LTE无线网络规划的正确发展。

4.2网络规模估算

网络规模估算的目的是确定出相对比较具体的TD-LTE网络建设基本规模,这一步主要是通过覆盖估算和容量估算这2个维度来确定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当地的无线网络传播模型和现有的基站分布情况,确定不同区域内的小区覆盖半径和未来TD-LTE网络的覆盖状况,从而估算出满足既定覆盖要求的基站数量。容量估算是在分析一定时隙及配置条件的前提下,对TD-LTE网络可承载的系统容量进行分析和估算。通过网络规模估算,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方案和数据,以便后续规划任务的顺利开展和执行。

4.3站址规划

TD-LTE网络规划的第三阶段是站址规划阶段,该阶段主要是结合现网的站址资源和网络链路预算所建议的新建站点,完成网络站址的初步布局工作。在完成初步布局后,还需要结合现有资料或现场勘测来确定站点的可用性,对初步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正,从而最终确定覆盖区域内可以使用的现网站点以及新建站点。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站点周边地理无线环境以及工程可实施性条件等方面因素。

4.4网络仿真

网络仿真阶段需要设定详细的参数并且进行仿真试验,包括需要使用相应的TD-LTE仿真工具对规划方案进行测试,重点需要注意覆盖以及容量的仿真分析。具体而言,应当包括规划数据导入、传播预测、邻区规划、时隙和频率规划、用户和业务模型配置以及蒙特卡罗仿真。对于所得结果应当认真考虑是否满足要求,对于接近临界值的数据予以重点关注,确保网络实施后能够按照预期状况投入工作。此外,这一环节还包括各种详细参数的设定,包括天线高度、方向角、下倾角等小区基本参数、邻区规划参数、频率规划参数、PCI参数等。

4.5无线参数规划

TD-LTE无线网络参数配置规划包括邻区规划、频率规划和扰码(PCI)规划。

(1)邻区规划

TD-LTE的邻区规划是在综合考虑各小区的小区属性、覆盖范围、站间距、方位角等基础上进行的,其原理与3G网络的邻区规划原理基本相同。在与本网络进行合理邻区规划的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与TD-SCDMA以及GSM等异系统网络间的邻区规划,避免出现因邻区设置不合理而引起的覆盖异常。

(2)频率规划

目前有同频和异频2种组网方式。在同频组网中,所有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率,频谱利用率高,对各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有严格的要求,主要采用干扰随机化、干扰消除、干扰协调等方法避免频率干扰。异频组网中,相邻小区为了降低干扰,使用不同的频率,在频谱效率方面相对于同频要差,同时由于RRM算法实现简单,相对于同频组网其边缘速率要高。异频组网受限于频带资源,存在干扰控制与频带使用的平衡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确保网络干扰最小。

(3)PCI规划

LTE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是用来方便终端对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进行区分。PCI在任何一个小区的覆盖区域是唯一的,且一个小区的相邻邻区不能有相同的PCI。基于实现简单、清晰、容易扩展的目标,目前采用的规划原则为:同一站点的PCI分配在同一个PCI组内,相邻站点的PCI在不同的PCI组内。对于存在室内覆盖场景的情况,规划时需要同时考虑是否分开规划。

5TD-LTE网络基础优化

5.1TD-LTE网络优化定义

TD-LTE无线网络优化主要是通过调整各类无线系统参数和无线网络工程设计参数,从而满足现有各类业务对各种无线网络指标的要求,尽可能提升用户业务感知。由于系统对无线网络的要求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优化调整过程往往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根据网络建设所处阶段的不同,TD-LTE网络优化一般分为工程优化阶段和运维优化阶段。工程优化即开网优化,主要包括单站验证、簇优化、县市优化和全网优化;运维优化是指日常优化工作,是在网络运维期间的优化工作,主要工作是对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使网络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TD-LTE网络优化目标主要有3个:最佳的系统覆盖、合理的切换带控制、最小的系统干扰。

5.2TD-LTE网络基础优化方法

TD-LTE网络优化方法主要有天馈优化、功率调整、邻区优化、小区PCI优化、重选、切换参数优化、特性算法应用等。这些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2.1天馈优化

天馈优化是TD-LTE基础优化的重点,主要通过现场调整天线的方向角、下倾角等天馈参数来改变干扰区域的各干扰信号强度,调整的原则是增强主覆盖扇区的电平,减弱其他扇区的电平,从而改变信号在该区域的分布状况,消除覆盖不合理、弱覆盖、越区覆盖、频繁切换等现象。

5.2.2功率调整

功率调整可以和天线调整配合使用,达到小区覆盖要求、切换关系符合预期、信号质量提升的目的。

5.2.3邻区优化

邻区优化使得站和站之间的重选、切换可以顺利进行。对全网邻区关系进行分析,对于邻区漏配、冗余小区进行调整,达到邻区关系最优化,提升切换成功率等网络指标。

5.2.4小区PCI优化

邻区之间的PCI规划不合理,会导致邻区之间的干扰抬升,影响用户感知,通过邻区之间的PCI优化调整,提升网络整体质量。

5.2.5重选、切换参数优化

通过调整重选参数,对用户的Idle态过程进行优化,保证用户重选和起呼过程,提升接入成功率;调整切换参数,保证用户业务的可连续性和用户感知。

5.2.6特性算法应用

在网络基础优化完成后,可以通过特性算法提升网络整体性能,如准入控制、负载控制、抗干扰的ICIC算法、降低干扰提升用户吞吐量的BF算法等。

篇10

轻量级的unixsap,termsap网络通讯组件,是对Socket的封装结合系统消息队列,但不支持跨平台,且只负责数据的收发,不涉及协议分析和组包。

1.2业界的相关库

1.2.1ACE

ACE是一个大型的中间件产品,代码20万行左右,过于宏大,一堆的设计模式,架构了一层又一层,使用的时候,要根据情况,看从哪一层来进行使用。支持跨平台。

1.2.2Libevent

Libevent是一个C语言写的网络库,官方主要支持的是类Linux操作系统,最新的版本添加了对Windows的IOCP的支持。在跨平台方面主要通过“select”模型来进行支持。

1.2.3Libev

与Libevent一样,Libev系统也是基于事件循环的系统,它在poll()、“select”()等机制的本机实现的基础上提供基于事件的循环。Libev实现的开销更低,能够实现更好的基准测试结果。

1.3BillingNTC

在IO多路复用为基础的,ACE,Libevent,Libev这些网络框架要不就是非常庞大(ACE),不利于集成;要不就是使用Callback的回调机制,对于固定的事件不如C++的虚函数多态方式。此外并没有对协议进行细分,至多实现了一些常用协议(如HTTP)的扩展接口,对于数据的处理(如协议解析、粘包、数据缓存)都需要上层自己实现。BillingNTC支持了以下的能力:

(1)支持跨平台(WIN32,LINUX,AIX,HPUX,SOLARIS,FREEBSD/MACOS)。

(2)支持同步和异步模型的网络编程。

(3)支持按协议适配拼接消息,缓存复用,并解决粘包问题。

(4)支持同一端口,多种协议混合的解决方案。

(5)支持事件扩展,动态增加事件泵,自定义事件分发和处理动作。

(6)支持流量统计和流量控制。

(7)支持链路超时控制。

(8)支持4类协议原型,以及扩展的HTTP协议和WIN-NTCP协议。

(9)支持连接设置。

2BillingNTC设计

2.1IO多路复用

IO多路复用是指内核一旦发现进程指定的一个或者多个IO条件准备读取,它就通知该进程。与多进程和多线程技术相比,I/O多路复用技术的最大优势是系统开销小,系统不必创建进程/线程,也不必维护这些进程/线程,从而大大减小了系统的开销。

2.2IO事件分离

一般地I/O多路复用机制都依赖于一个事件多路分离器(EventDemultiplexer)。分离器对象可将来自事件源的I/O事件分离出来,并分发到对应的read/write事件处理器(EventHandler)。两个与事件分离器有关的模式是Reactor和Proactor。Re-actor模式采用同步IO,而Proactor采用异步IO。在Reactor中,事件分离器负责等待文件描述符或Socket为读写操作准备就绪,然后将就绪事件传递给对应的处理器,最后由处理器负责完成实际的读写工作。

而在Proactor模式中,处理器--或者兼任处理器的事件分离器,只负责发起异步读写操作。IO操作本身由操作系统来完成。传递给操作系统的参数需要包括用户定义的数据缓冲区地址和数据大小,操作系统才能从中得到写出操作所需数据,或写入从Socket读到的数据。事件分离器捕获IO操作完成事件,然后将事件传递给对应处理器。比如,在Windows上,处理器发起一个异步IO操作,再由事件分离器等待IOComple-tion事件。典型的异步模式实现,都建立在操作系统支持异步API的基础之上,这种实现被称为“系统级”异步或“真”异步,因为应用程序完全依赖操作系统执行真正的IO工作。

2.3事件驱动模型

对于事件驱动模型,接触最多的便是界面的UI编程,它们都有一个事件队列,线程便是从事件队列中获取事件,然后执行事件对应的处理函数,周而复始地循环。事件驱动模型着重于弹性以及异步化,使得编程更为灵活。

在BillingNTC中,需要这样几个构件(前摄器,事件分发器,事件泵,事件处理器)来完成事件的流转,如图1所示。

2.3.1前摄器

前摄器(Proactor)是一个负责摄取事件,并将事件分发到事件泵的事件队列中。而连接前摄器便是利用I/O复用监测多个IO上的事件,并进行分离IO事件,派发到上层模块。

(1)多路复用模型

实用的多路复用模型都是多路分离的(“select”/poll/epoll等),而且是非阻塞的。将常用的I/O复用进行封装,提供统一的接口,达到I/O事件前摄器的多样性。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自动选择适合的I/O复用模型。

(2)异步IO

前摄器需要负责事件的监测和控制,并同时承担非阻塞读写操作(某些平台下不支持异步IO,这样达到模拟异步IO),IO操作与业务逻辑处理分离在不同的线程中,使用消息队列来进行数据缓冲。即使某个数据包的处理时间过长,也不会影响到IO线程的数据接收。

(3)动态控制监听

在某些场景下,可能需要对连接上事件的监听做动态的控制,做到实时地添加和移除指定的事件。如当达到最大连接数的时候停止accept,或对指定连接限定读写速度的场景。前摄器通过socket_pair(Unix域套接字)创建出两个套接字,假设分别叫A和B,将A放入监听集合中。当需要更改监听集合时,只需要往B写入数据,则A即变得可读,从而唤醒正在监测集合事件的前摄器线程,来处理集合变更的通知。

2.3.2事件分发器

事件分发器(eventdiuspatcher)本身并不是运行态线程,而是一个执行过程,被前摄器线程所执行。它负责为事件选择一个合适的事件队列。一个套接字上的事件往往有处理的顺序性,当连接刚建立的时候,产生的连接建立事件,会选择最小负载的队列,并且后续此连接上的事件都会放入此队列。其他类型的事件(如信号事件)会每次选择最小负载的队列放入。上层模块可以自定义事件分发器的分发动作,实现个性化地分发逻辑。

2.3.3事件泵

事件泵(eventpump)是基于事件循环(eventloop),阻塞读取事件队列,将事件调用相应的事件处理器接口进行处理。可以有0个或多个事件泵,如果没有初始化事件泵,则事件的处理由前摄器直接调用事件处理器接口进行处理。

2.3.处理器

事件处理器本身并不是运行态线程,而是一个执行过程,被事件泵线程所执行。提供一个事件处理的统一入口Proces-sEvent,再根据不同的事件执行不用的处理函数。

2.4同步和异步模式

2.4.1同步模式

同步模式在客户端网络程序中使用较为便捷,从程序代码逻辑上看是顺序执行下去,能够更方便地控制逻辑执行顺序。因为事件处理器的执行过程是由事件泵线程或前摄器线程执行,与主线程并不是一个线程,那么如何才能让主线程接管消息的处理?可以通过设置一个阻塞消息队列,当有一个完整消息达到的时候,放入到此消息队列,而主线程则可以阻塞读消息队列(也可以配合超时)。当主线程还在阻塞读,而链路断开了,则需要自动将主线程从阻塞中唤醒,返回失败。主线程中只需要通过GetMessage就可以获得待处理的消息,然后进行消息处理,这一点就如同对系统消息队列的收取似的,处理逻辑简单。

2.4.2异步模式

异步模式在服务端网络程序,或者客户端网络程序需要连接多条链路的情况下,最为适合。因为事件处理器的执行完全由网络框架直接执行。同时由于I/O操作并不是在事件泵中完成,故事件泵便是工作线程,可以开设多个事件泵来达到更好的负载表现。

篇11

2.具体的知识目标

掌握域名与IP地址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网站设计原则、网站建设基本流程;了解网站运行的硬件与软件环境;掌握Div+CSS技术;熟练掌握网页编辑软件Dreamweaver的使用;掌握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方法及数据库的创建、管理与维护;掌握JSP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知识;了解网站更新、故障排除及网站推广的方法;掌握网站测试的内容、方法和技巧;掌握网站的与管理方法。

3.具体的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开发网站的团队协作、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站开发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沟通协调、共同开发网站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实际网站开发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课程组根据网站开发项目实施过程,进行了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发,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在内容组织上彻底打破学科知识体系的禁锢,教学摆脱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线的逻辑教学结构方式。对实现案例的模块功能所需的技能和必备知识进行了全新的组织。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针对“高职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这一主题,按照“学研学工融合、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思路,结合专业和学科建设,将网站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作为一个整体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

1.“大案例、一案到底”教学

根据专业建设思路,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推行“大案例,一案到底”案例式教学,课程将真实完整的案例——“网上商城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组织上将网站设计与开发根据工作流程,分解成10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数据库开发流程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职业训练的高职教学特征。

2.创新构建了立足基础、体现特色、面向需求的数据库开发与应用教学体系

首先,体现特色:围绕数据库技术的基本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其次,面向需求: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实践总结了一套与新教学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改造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使网站设计与开发教学更加符合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从“给出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应用提高”的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向“工程实际问题引出概念及所需基础探索解决方法与理论应用提高”的探究式课程教学模式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研究式、探索式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篇12

一、先规划后建网

规划胜于一切,没有好的规划,校园网建设“入倍出半”。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全国各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绝大部分中、小学都已经先后架建起了自己的校园网络或准备架建自己的校园网络,但真正能充分利用好校园网络的学校却并不多见,问题的根源就是在于没有很好的规划好如何架建校园网络。

要规范地架建校园网络,必须清楚你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网络,你需要校园网络来干什么?

要架建校园网,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园网。通常学校对校园网络的要求有以下几种:

1、最简单的校园网络:包括一个微机房、一个教师电脑办公室以及几台教师办公室使用的电脑。这样的配置基本可以应付日常的计算机课程和教师办公、校务管理。学校也可以使用校长管理系统、教师办公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几个独立的管理系统。

2、中档配置的校园网络:包括若干个微机房、一个网络服务中心、每个教室配备电脑一台、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教师办公电脑。这样的配置可以满足管理、办公、教学、辅助教学的大部分要求。学校可以使用校长办公系统、教师办公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医务所药物管理系统、教师学生就诊系统、教师备课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系统、校园网站等。

3、高档配置的校园网络:包括足够的微机房,一个大型的网络服务中心,每个教室配备微机若干台(甚至学生人手一台微机),每个教师配备办公电脑,这样的配置可以实现所有的自动化校园管理和教育教学信息自动化。学校可以使用各种的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网上学校,实现真正的网上教学。

要架建校园网络,还要知道我们需要校园网来干什么,这样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架建适合自己的校园网络。

利用校园网络最基本可以做到学校管理自动化,例如:人事档案管理、教师办公、行政管理、学生学习、学生生活、校产管理、学生的成绩、评语、奖惩记录、身体发育的管理。如果配置允许,还可以实现校内无纸化办公、教师电子备课系统、教师辅助教学系统、校园网页、网上学校等。所以要架建校园网络前必须先根据自己的需要规划好校园网络。

另外,架建校园网还需要适应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统一的规划,分阶段实施,逐步到位的建网原则。

必须认清形势,了解到学校日后的发展规模、学校的发展方向、学校的发展潜力,然后根据学校的这些情况,统一规划好校园网络的架设。切忌一窝蜂上马项目,应该循序渐进,规划好架建的先后顺序,再根据学校的需要,先上马什么,然后再增加些什么内容。而且在设备的购置清单中必须考虑到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和对软件的要求等几个方面。先是硬件到位,然后再是软件跟进,使整个校园网的建设能有序进行,这样才会省钱省力。

架建校园网的设备,除了考虑到日后的更新换代外,摆在首位的是学校的实际需要问题。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确定计算机的主要配置,而且如何使用最佳的配置来实现最理想的要求而只花费最少的成本,这是每个校园网都必须考虑到的问题。这就必须要对学校的要求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探讨一下架建校园网络的规划:

一个中型城市的完全中学拟架建自己学校的校园网,学校教室和教师办公室相当比较集中。根据学校的需要,首先要建起两个微机房,每个机房拥有电脑60台,两个机房不宜配置同样的电脑,我认为最好一个机房配置低一点,只需要能支持一些简单的操作、文字处理、程序编辑、互联网冲浪等。那么每台机器大概需要3500元左右,60台机器也就是21万元左右,然后加上一台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大概需要22.5万元左右。另外一个机房则需要配置高一点,除了有上述的要求外还要支持多媒体的运行以及一些图像的处理,这样每台机器大概需要5500元左右,60台机器也就是33万元左右,另外加上一台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大概需要34.5万元左右,那么光是两个机房的设备就花费了57万元。

另外全校一共有六个年级三十六个班,每个班配备电脑一台,配置与高配置机房的电脑一样,需要大概20万元。学校一共有办公室10个,也配备同样的电脑各2台,共11万元。学校还需要建立起一个网络服务中心,配备服务器5台,共5万元。加上一批的网络设备和办公设备,约7万元。

也就是说建立一个中档配置的校园网络光设备的购置就约花费100万元。接下来就是选择技术、施工力量雄厚,经验丰富,有良好售后服务,信誉良好的厂商承包工程。施工前必须先规划好网络线的布局,网络服务中心的位置,以免出现网络设备的浪费。

工程实施前,还要找到一家技术力量雄、经验丰富、有良好售后服务、信誉良好的公司来编写学校的各种管理系统。这样,一个颇具规模的校园网络的规划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二、先培训后建网

校园网的建设,必须先进行全员培训,即先要实现学校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全员培训,才考虑架建网络。如何没有一支技术过硬手教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校园网就算是架设好了,也会由于使用人员水平问题而不能正常运行或发挥最佳的运行效果。而且还要由于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误操作而导致网络瘫痪,引致的损失无法估量。

所以当规划好校园网,找到了合适的硬件厂商和软件公司后,立即要着手做的就是对全校教师和管理系统使用者进行全员培训。教师和管理系统使用者的全员培训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1、全体教师的培训。教师的培训主要着眼于几个方面:第一,对电脑操作的熟悉及常用软件的使用;第二,教师办公系统的使用;第三,教师电子备课系统的使用;第四,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使用;第五,国际互联网的使用;第六,计算机系统的安装和常用软件的安装;第七,常见的软、硬件故障的解决方法。

2、管理系统使用者的培训。管理系统使用者的培训主要着眼于几个方面:第一,对电脑操作的熟悉及常用软件的使用;第二,相应的管理系统的使用,第三,国际互联网的使用;第四,计算机系统的安装和常用软件的安装;第五,常见的软、硬件故障的解决方法。

3、网络管理员的培训。网络管理员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人,整个校园网络能否正常运行就取决于这个管理员的水平。学校最好是聘请有经验的专职人员来从事这一项工作,如果聘请不到专职人员的话,也可以聘请一位对电脑熟悉的教师来担任,网络管理员的培训主要着眼于几个方面:第一,服务器的安装和维护;第二,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使用;第三,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第四,互联网技术,第五,网络安全的技术。

4、硬件维修人员的培训。拥有一个校园网络,不可能长期依赖于硬件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学校必须拥有一到两个硬件的维修人员来维护学校的网络和硬件以及办公设备。硬件维修人员应该参预到学校的整个网络铺建的工作中,熟悉全校的网络线路的布局。硬件维修人员的培训主要着眼于几个方面:第一,网络的架设技术;第二,微机的安装和保养;第三,微机故障的处理和维修;第四,网络故障的处理和维修。

5、软件维护人员的培训。拥有一个校园网络的管理系统,也不可能长期依赖于软件公司的售后服务,学校必须拥有一到两个软件的维护人员来维护学校管理系统的正常运作。软件维护人员应该参预到学校的管理系统的开发中,熟悉学校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原理。软件维护人员的培训主要着眼于几个方面:第一,数据库的技术;第二,软件开发平台软件的技术;第三,系统设计的原理;第四,系统故障的处理和维护。

以上五种人员的培训工作都必须走在学校架建校园网络的前面,尤其是第四、第五种人员。而上述的五种人员中,教师的培训主要由学校自己找合适的人士来培训;第二、三、五种人员则应该由为学校编写管理系统的软件公司负责培训;第四种人员则应该由为学校铺设校园网络的厂商负责培训。

只有上述五种人员配备好,培训好,校园网络建成后才能马上投入使用,并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否则,就像前面说的一样,由于网络及管理系统使用人员的水平问题而导致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先建库后建网

要建立校园管理系统,必须先要建立校园的档案库;要建立学生管理系统,必须先要建立学生档案库;要建立教师电子备课系统,必须先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所以说,要建立校园网络,必须先建立好校园数据库。校园数据库内容包括很多很多的内容,但总的来说,我们都称之为教育教学资源。也就是要建立好校园网络,必须先建立起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育教学资源库包括的内容有:人事档案库、财务档案库、文件档案库、教学信息库、教育信息库、多媒体信息库等。

人事档案库包括:教师档案库、职工档案库、学生档案库。教师档案库中包括了教师的一些基本个人资料、教师在学校的历任和现任职务、教师在学校期间的考核资料、教师在学校期间的奖惩情况等。学生档案库中包括学生的成绩、评语、奖惩、身体发育状况等。

财务档案库包括:校产档案库、工资档案库、收支档案库。校产档案库中包括了常规教学设备资料、电脑电教设备资料、图书资料、水电维修和木工资料、环境保护资料。

文件档案库包括:政府下达文件库、学校下发文件库、学校各种获奖文献库、学校的各种计划和总结文件库。

教学信息库包括:各学科教案库、各学科试题库、各学科升中/升大资料库、教学改革信息库、教学研究信息库。教案库中包括了各学科教师对每一节新授课、复习课的教案,以便日后教学总结及提高教学能力之用。试题库中包括了各种难度、各阶段的练习、测试、考查的试题,而且是每一题试题都已经经过分析并得出其难度的题目,以便从题库找出相应的题目组成一份试题。

教育信息库包括:学生基本档案库(也就是学生的人事档案库)、后进生改变档案库、教师与学生谈话记录档案库、教育活动档案库、教育信息档案库。其中教育活动档案库包括了每次教育活动的计划、总结、效果的记录,教育信息档案库包括了教育文摘库、教育改革信息库。

多媒体信息库:包括了声音素材库、图像素材库、影视素材库。多媒体信息库是为了教学服务,教师电子备课系统、辅助教学系统、学生学习系统都必须使用到这一类的信息。

只有把这部分信息库都建好或者规划好,校园网建起来才会很好的运转起来。如果这部分信息库没有建好,那么校园网建好后也只是一个空壳,空有外表,内在运作不起来,校园网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资金投入了没有好的收获。

篇13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不足,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真正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还应该注重网络课程的设计,网络课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资源设计和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的影响。做好网络课程的设计工作,使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与课程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设置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机制,对学习进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这对于整个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习内容的设计

学习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系统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教学内容的范围规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广度,教学内容的深度规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和能力水平。所以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只有确定学习者原有的学习水平和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学习水平,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要有一定的系统性。一门课程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而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在设计时应能够把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炼出来,并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再次,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先进性。在网络课程中,往往存在内容陈旧或过时的现象,这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选择较新版本(同时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方法。

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者产生学习的需求,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这就要求网络课程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这种虚拟情境,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在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境进行设计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1)运用多媒体、超媒体功能和虚拟技术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这些技术具有多种信息通道的传播功能,它们把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加教学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趣味性。提供相关知识和网站链接,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以便其主动探索、发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同时,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

(2)创设灵活的交互活动环境。“协作”、“会话”是学习者学习环境中的两大因素,学习者常需与人协商、合作,以更进一步培养高级认知能力。同时,开放性、协同性、共享性是网络的特性,建立交流反馈机制,如电子邮件、BBS、ICQ等。网络的开放性为个别化的学习提供了协商交流的机会,学习者之间可进行问题的探讨与协商,教师也可以将网络作为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指导学生的工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注重创设协同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3)教学课程的控制要采用学习者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原则。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有些建构主义者特别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或探索式学习。但有关学习者控制策略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学习者控制并非适合所有的学生,完全的学习者控制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学习任务管理上的困难以及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在网上课程设计时,要适当给与学生主控权,坚持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前因内许多学校的校园网建设已基本完成,并且具备定的能力丌发网络课程。所以我们在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工具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跨平台性;功能强大和易于学科教师操作。由于网络课程是一个分布式的、交互的、跨平台的教学系统,故Web教学系统具有强大的功能,须综合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实现快速、高质量开发。

3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了更好的理解问题和建构自己的智力模式,学习者需要知道有关问题的详细信息。学生只有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形成意义建构。丰富的学习资源足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网络课程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查闭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从而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者推荐给学生一些相关网站,便于学生获得学习信息。同时,在没计网络课程时,要注意学习资源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1)针对性

所建立的资源库或推荐的网站要与学习者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能收集或提供相关题库、相关文章的资源库或网站,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如果对学习资料不加选择,全盘地搬到资源库中,不仅浪费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而且使学生不容易把握学习重点,导致学生低效率学习。

(2)启发性

一味枯燥的学习容易引起学习者疲劳厌烦情绪,所以网络课程在设计时,可以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同时兼备启发性的学习资源,在娱乐中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评价设计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侧重于学习者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程度,因此可以用定量的方法,通过搜集学习者练习、测验、考试、作业及课堂口头回答问题的成绩,然后运用统计、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处理,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对于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则多用语言加以描述的,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的结果缺少量化的描述性的资料。网络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因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还包括了学习动机、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冲等非钙力闪索,因此,多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具有模糊性。只要对评价标准的语言描述加以数量化,就能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模糊集合理论为把具有模糊性的语言描述进行量化提供了坚实的理沦基础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办法,模糊多级多因素综合评判方法,能很好地适用于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网络课程同测试内容及测试系统能帮助学习者完成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可使网络课程具备建构主义学习的诊断性和反思性的特征。在网络课程评价的设计中,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多采用形成性评价,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