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

篇1

1目标市场战略

目标市场战略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市场细分,根据购买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需要,将市场分为若干不同的顾客群体,并勾勒出细分市场的轮廓。第二步,确定目标市场,选择要进入的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第三步,市场定位,建立与在市场上传播该产品的关键特征与利益。

所谓市场细分是指按照消费者的需要和需求、购买行为、购买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求不同的顾客群(子市场)的市场分类。每个消费者群便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个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具有大致相同的欲望、需要和需求。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市场细分并不是通过产品本身的分类来细分市场,而是根据顾客对产品的欲望与需要不同所形成的不同顾客群来进行细分的,也就是说,市场细分只能以顾客对特征为依据,出发点则是为了辨别和区分不同欲望和需要的购买者群体。市场细分的标准有人文变数,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数、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种族、国籍等;地理变数,包括地区、气候、城乡规模、人口密度以及居住状况等因素。按收入细分,可分为高收入层、中收入层、低收入层;按职业分,可分为学生、个体户、企事业职工、农民;按地区和居住状况细分,可分为小区居民、近郊和乡村农民。

所谓目标市场,是企业在市场细分化后,从所有细分市场中选定的、决定要进入并开展营销活动的若干细分市场。企业选定的特定市场应具备三个条件:有相当的现实需求或广阔发展前景的需求潜力;可承受的竞争者数量和实力;企业进行市场细分并作为目标市场,要具有能够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资源能力,并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根据蓝天日化的自身条件,以选择学生、其他小商贩、企事业职工、城郊和乡村农民为目标顾客比较合适;全得利应以小区居民和企事业职工为目标顾客。

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或用户对该产品某种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从各方面为产品培养一定的特色,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企业产品是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以求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让它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某一阶层或某一群体的消费者出售。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目标顾客的心目中为产品创造一定的特色,赋予一定的形象,以适应顾客一定的需要和偏好。

2产品策略

零售业的产品策略主要体现在商品选择和采购上,进货渠道基本相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制造商的销售代表主动上门拜访,并负责配送;去市里的批发市场选货,现款自运;参加订货会。采购时都应注意的事项是维持好同供货商的关系;严格把控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商品;选择畅销产品。

不同的是商品的采购价位和采购范围。

2.1价格策略

零售业的价格策略主要是商品定价,商品定价是零售营销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商品定价直接影响到商品的销售,价格是商品与消费者连接的媒介,一旦价格不适宜,消费者的满意度就会大打折扣。

具体商品定价应考虑以下因素: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有影响的品牌推出的产品,价格就可以定得稍高点,否则就要考虑将价格定得低一点。竞争对手的价格,由于经销的都是居民常用商品,所以必须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价格;消费者心理价位,一般而言,每类产品都会有一定的价格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便会让人难以接受,并且不同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是不同的。

2.2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的内容包括:为使目标顾客能接近和得到其产品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策略。提出必须有效的利用各种中间商和营销服务设施,以便更有效的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目标市场。指出厂家必须了解各种类型的零售商、批发商和从事实体分销的公司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具体店铺位置的分析,要选择一个最佳的店铺位置,必须对可供选择开设地点的各种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些因素有:交通条件分析。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既决定商店的货流是否畅通,也决定商店的客流是否畅通,从而制约商店的经营效率。客流分析。这是一个关键因素,商店应尽量选择在潜在客流最多、最集中的地点,以使更多人就近购买商品。竞争店铺分析,店铺周围的竞争情况对商店的经营也有很大的影响。效益分析,最后一道工序是对店铺的未来效益进行评估,要详测算成本费用情况,以此为据最后决定是否开店。店铺选址对零售经营具有的重要意义。选址就是店铺位置的选择、确定。对有店铺零售商来说,店铺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顾客选择商店进行购物时,店铺的位置是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店铺的空间位置也是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重要条件。零售经营者可以随时改变他们的价格、商品组合、服务内容与促销手段等营销组合要素,而店铺的位置一旦决定就很难改变了,因此,占据优越的店铺位置是获得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2.3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零售促销(retailpromotion)一般被定义为:零售商为告知、劝说/提醒目标市场关注有关企业任何方面的信息而进行的一切沟通活动。吸引目标顾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促销时机。很多消费者在购物时往往是冲动的,零售店可在特定时间或时段,配合不同的季节和节日、气候、温度等安排促销活动,来刺激顾客需求,改变顾客购买习惯。如夏季里以雨伞、太阳伞为促销重点。

(2)促销预算。为了在价格上保持竞争优势,零售店应对各项费用的开支均有很强的计划性,严格控制促销费用。一般来说,确定促销预算总的原则是:因促销增加的销售额应当大于促销费用的支出。

(3)促销商品。顾客的基本需求是能买到价格合适的商品,所以促销商品中的品种、价格是否具有吸引力,是促销活动成败的关键。一般说来,有以下四类商品可供选择:①节令性商品。例如元旦春节选择香烟、糖果、清洁品等。②敏感性商品。一般属必需品,市场价格变化大,且顾客极易感受价格的变化,如有限酱醋。③众知性商品。一般指品牌知名度高、市面上随处可见、容易取代的商品。④特殊性商品。主要是指商店独家、市场上尚无竞争对手的商品,无论选择何种商品作为促销品,都应牢记两个基本要点:一是选择顾客真正需要的商品,二是能给顾客增添实际的利益。⑤促销方式。促销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库存大清仓、节庆大优惠、每日特价品;有奖销售;打折优惠;免费赠送。

2.4自有品牌策略

自有品牌实质上是零售企业的贴牌产品,即作为终端的零售商不进行生产,而寻找有加工能力和信誉的生产厂家进行生产,最终的产品使用零售企业品牌。自有品牌具有风格独特、价格低廉、统一设计、统一货源、统一价格等诸多优势,零售业在形成规模效应后,自有品牌的发展便成为其发挥自有品牌效应的必由之路。由于自有品牌能够给零售商带来更多的利润,赢得顾客的忠诚,因而受到越来越多零售商的青睐。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属性的商品比较适合采用自有品牌:(1)科技含量不高的大众消费品。这类商品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消费者容易识别真假好坏,如食品、饮料、文具等。

(2)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因为购买频率高,超市就能大批量地下订单,开发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保证自有品牌商品低价格的实现。

(3)价格较低的商品。因为对于单价较高的商品,消费者在进行购买选择时是比较慎重的,而对于单价较低的商品,消费者可在购买后通过食用来决定是否再次购买。

篇2

FDI与产业市场集中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

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认为:在竞争性产业市场中,只要有进入的发生,不管进入是国内的还是来自国外的,就必然会对这一产业的市场结构产生影响。Dunning(1975)对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市场结构效应提出了“二阶段”效应模型,认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的进入,将使东道国产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当地厂商被大量淘汰、并购,市场集中程度将随着厂商数量的减少而上升。普遍的实证研究表明:FDI与东道国目标产业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从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比较而言,在同样的直接投资进入下,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集中效应要强于发达国家。

跨国公司的进入导致发展中东道国市场集中提高的结论还是相对明确和被学者认同的。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较早的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秘鲁、智利等国,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产业市场集中度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巴西和墨西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Connor(1977)康纳发现外商企业在当地投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与市场集中和另两项衡量市场不完全程度的指标(产品差异和相对市场份额)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譬如1970年,在四厂商集中率(CR4)达50%及以上的高集中产业中,跨国公司在墨西哥的投资企业的销售份额占到总量的61%。与此同时,在低集中产业(CR4<25%),外商投资企业在这些产业销售总额的比例却只有10%左右。Fajnzlber(1976)对智利的研究发现,由跨国公司占支配地位的产业中,有2/3的产业最大四家厂商(也包括当地企业)控制着整个产业95%—100%的经济活动。一些经济学家通过计量分析方法也证明了发展中东道国的一些开放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与外商投资(独资或控股)企业间的正相关关系。

FDI与我国零售产业市场集中的实证分析

由于零售企业单店的规模经济会受到某一地域市场规模的限制,因此零售业长期被认为是规模经济不明显、进入壁垒低、竞争充分的原子型产业。但跨国零售企业大规模扩张的现实和最新的理论研究表明:相对于生产企业,零售企业的规模经济更为明显。Cioni和Milleri(1989)、Thurik和Koets(1984)的研究认为,零售企业和生产企业在规模经济性质上存在明显差异。零售企业除了可以通过采购成本的节约、固定成本的分摊、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单位面积交易量的增大等多方面降低其成本之外,还可以通过高度统一的连锁经营模式,低成本的“复制”扩张来实现较强的规模经济。Mcclelland(1962)等采用统计成本方法的实证研究支持零售企业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2004年沃尔玛销售额为2852亿美元,家乐福为726亿欧元,中国零售业排名第一的上海百联为676.27亿元。由此可见,跨国零售商的规模经济优势和资本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外资零售商以资本优势、成熟市场的赢利为基础,利用中国企业规模小、负债高、利润低的不利现状进行“零售倾销”的战略。譬如沃尔玛美国公司与国外公司在净销货额中的比例分别为77.38%和16.29%,而息税前净利的比重却分别为88.58%和11.42%,即77.38%的销货创造了88.58%息税前净利,本土市场对海外市场是有明显的补贴的;家乐福为进入外国市场,对国外市场也有不同程度的补贴,对美国市场的补贴尤其明显,12%的净销货,2%的息税前净利。跨国零售商成本优势和“零售倾销”战略的相互配合,必将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促使我国零售产业市场集中程度提高。下面本文通过实证检验跨国零售商大规模进入下我国零售市场的集中效应。

产业组织通常用来衡量市场集中程度的指标是CR4、CR8,即产业内最大的4家或8家厂商的销售额占产业总销售额的比例。由于零售产业同一区域市场内的企业间存在着竞争关系,而在不同区域市场的企业并不一定存在竞争关系。如果忽略零售业地区市场独立性特征,简单地以全国零售产业内最大的前4家或前8家零售商的年销售额之和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来计算CR4、CR8,则会把并无明显竞争关系的各个地区市场的零售企业划归到竞争关系中,必然会使零售产业集中度的计算结果偏小,从而夸大了零售产业的竞争程度。因此,本文选取GDP超过千亿的10个城市的相关资料计算各个城市的市场集中度CR4,在此基础上,以各个城市的市场集中度CR4为基数,以该城市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十个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和的比率为权数,来计算我国零售产业的地区市场集中度(见表1)。

从表1可以发现,除个别情况外(广州2001年,天津2002年,沈阳2002年和杭州2003年的CR4略有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并不大,均在1%之内),各个城市的市场集中度持续上升,跨国零售商进入时间较早、投资规模较大的上海、北京、深圳的市场集中效应尤为明显。从十个城市的加权集中度来看,我国零售业的整体集中趋势非常明显,产业集中度每年以超过20%的增速增加。

目前,跨国零售商在我国零售市场仍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其市场势力并不明显,但我们必须认识到零售商市场势力的特殊性。由于零售商是介于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专业化交易商,这使得零售商可能既有买主势力又有卖主势力。赵玻静态地分析了零售商买主势力的福利效应,认为零售商的市场控制程度越高,其实施买主势力将价格定在低于竞争性水平的能力越强。制造商供给曲线的弹性越低,零售商实施买主势力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越大。除此之外,可能的动态效应也应该引起关注,特别是零售商实施买主势力,可能导致生产商长期生产能力的破坏,从而最终恶化全社会的福利。譬如,零售商实施买主势力降低制造商的价格,由此减少他们的收入,使得制造商难以进行必要的再投资,最终不得不退出市场。相似地,当制造商预期拥有市场势力的零售商可能使用制造商的承诺进行机会主义行为时,制造商就不愿意从事新的投资。更为重要的是,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可能导致政府对流通渠道控制力的丧失,进而影响政府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的实施效果。沃尔玛建立起来的国际供应系统使它自己成为洪都拉斯和孟加拉国等国工业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沃尔玛的影响力不仅存在于整个工业链中,并且在农牧业部门也有影响。联合国棉农组织的一位高级官员说,拉美国家如果不考虑沃尔玛和家乐福的采购与销售计划,他们就无法制定本国的农牧业政策。如果零售商还具有卖主势力,可能使零售价格高于完全竞争水平的社会最优价格,社会福利将进一步恶化。

结论及政策启示

本文研究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跨国零售企业进入可能使东道国产业市场集中程度提高,跨国公司可能会滥用其市场势力,对东道国的社会福利造成负面效应。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启示:

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普惠税收政策

商务部的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实际税率大致是内资企业的40%。税收优惠强化了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也相应地加剧了内资企业的技术、成本劣势。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不仅不利于形成跨国公司和内资企业的有效竞争,而且对我国产业发展、社会福利都有消极影响。威勒和莫迪对前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和罗马尼亚等5个中东欧经济转型国家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后发现,税收优惠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中并不起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投资环境、产业配套能力已经比较完善,跨国公司的关注点已从享受优惠政策转到占有中国市场上来。因此,取消外资企业的普惠税收政策,营造内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总体而言不会改变外资进入中国的决策,而且会优化外资结构,促进产业发展。

制定规范和统一的反垄断法律,规制跨国公司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我国利用FDI的计量研究表明,吸引FDI对于促进中国国内竞争有较强的制度效应。但不容忽视的是,规模经济的必然要求和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可能导致跨国公司从事反竞争行为。因此,应通过反垄断法规,防止企业滥用市场势力实施的垄断性协议行为和反竞争的兼并行为,形成市场的有效竞争。

消除地方保护障碍,鼓励国内企业重组和优化产业资源配置

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颁布的《产业振兴法》的核心部分,就是推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并和兼并,促进规模经济的利用。进入90年代,来自国外竞争压力的增大,日本政府进一步放松对电子、信息通讯、金融业企业兼并的管制,促进资产重组。我国应消除企业兼并的地区障碍,鼓励产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优势企业的竞争力。

篇3

假日经济的契机

春节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名副其实的“消费黄金月”,在春节前后的一个月内消费额大约能占全年消费额的30%。2005年春节期间,通过对北京各大零售商进行的“2005年春节年货市场”即主要对大型百货商场、专卖店、超市、餐馆、药品商店等进行的抽样调查发现,北京2005年春节黄金周消费市场总体消费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其中连锁超市、便利店销售增长9%;百货商场销售增长9%品牌专卖店同比上升8%餐饮业营业收入同比上升27%可见,对商家特别是零售业来说春节黄金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商机。而且由于原来充当采购员角色的政府部门纷纷从台前走向幕后,不具体参与微观的产销只是从宏观上监控调节市场。目前我国多种商业经济成分并存,各种新型商业业态涌现,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和成熟,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竞争的商业格局。因此,能否率先掌握这一假日营销的契机,并有效运用现代营错理念指导创新战略的实施,成为决定零售业商家能否占领假日市场制高点的重要因素。

尽管入世后我国的零售业在与外商竞争相比缺乏先进的物流、商流、信息流技术,缺少现代的营销方式和策略,但是我国零售业具有许多外资零售商所不具备的资源禀赋和优势,面临一些外国零售商无法享有的机遇。在引入外资零售业的同时,我国零售业可以学习他们带来的上百年几代人在商业经营管理中的经验结晶,并与我国的比较优势相结合,加快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假日文化营销战略

调查发现,2006年春节消费市场的特点之一就是年货市场文化味特浓。一些超市独具匠心地将庙会引进店内,推出多种商品一条街等;还有的特意将春联、灯笼、年画、剪纸、爆竹等民俗年货纳为年货街,不再小规模销售;还有的在店堂布置上下足功夫:一串串红灯笼,各式的金鸡造型饰品,形形的“福”字,大大小小的中国结,身着唐装的收银员和热闹的迎春锣鼓,增添了浓浓的年味。这些具有鲜明传统文化色彩的营销措施,一方面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帮助商家巧妙地把握好商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创新经营方式为重点,将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差异化商品,注重消费者需求,整合文化促销手段,从而在假日经济中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其实就是文化营销战略的体现。

文化营销,即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实现战略目标的市场营销活动,是经营者体现在营销活动中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道德观念、经营艺术和作风的总称。它指零售商在市场调研、环境预测、选择目标市场、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定价、渠道选择、促销策略、销售服务等营销活动中均主动地进行文化渗透,提高文化含量,以文化作媒介与顾客和社会构建全新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向社会广泛传播商业文化,并沟通社会各类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讲科学、用策略、重信誉的行为文化。

零售商要想积极推出具有时代性的文化营销新策略、新方式,关键在于根据市场文化竞争的发展趋势把握好四个重要环钱

定位文化特色。零售商在市场营销活动中按照自己的优势条件,针对市场的客观实际来确定自身的经营风格和经营特色,不随波逐流。正确的市场经营定位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并富有个性的企业形象,赢得更多的消费市场。

篇4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把握零售学术研究的总体态势与研究脉络,分析零售学术研究的具体内容,剖析零售学术研究存在问题,推动零售学术研究发展。

本文拟对25年间零售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并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案如下:

构建理论框架

合理的理论框架对于统计分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我们首先要构建一个能容纳25年区间内零售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确定时间区间

样本选取

分析思路

零售学术研究总体情况

零售学术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既包括了零售的概念、地位、作用、性质、目标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也包括诸如零售 现代 化、外资零售业等新问题的研究。

由于零售学术研究的图书和硕士博士论文的样本偏小,与期刊学术论文研究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本文只对期刊论文进行归纳分类。零售学术研究包括零售基础理论研究、零售 企业 经营管理、零售发展研究、零售业政策与调控、零售专题研究五个部分(见表1)。

540)this.width=540" vspace=5>

零售学术研究的五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零售基础理论,是研究的基础与起点,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背景分析、 社会 效益的研究;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企业业绩,侧重于企业微观操作层面和企业经济效益;零售发展研究,侧重于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零售业政策与调控,强调零售业在宏观调控基础上的政策制定、自我规范与政府宏观管理;零售专题研究,是对零售业某一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见表2)。 第一阶段,1992年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靠国民经济计划,对市场的研究缺乏现实的支撑,零售学术研究总体数量偏少,平均每年20.8篇。 总的来看,零售学术研究是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等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零售学术研究提出了实践上的要求,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广阔的视角和研究领域。

零售学术研究理论创新与发展

零售基础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零售基础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1994年以后,零售基础理论研究的论文迅速增长。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充满生机的零售市场,深化了对零售商业的认识,总结零售经验,深化理论认识,已成为零售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零售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

零售业基础地位研究。零售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引发了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黄国雄(2003)指出,现代商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商业即人生”,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零售商业的 历史 责任。没有哪一种行业能像零售商业一样与广大消费者建立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的经济联系。零售业完全是一种做人的事业,要按照做人的道理、道德、 规律 和方式规范商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商业的整体素质,搞好商业服务。

商业体制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这期间存在着改革的探索与争论,比如,商业体制改革中国营零售商业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国营小型零售企业改革的问题;国营零售商业建立职工股份制度的思考;零售商业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构想;等等,由“国营”到“国有”这一提法的改变透射出了体制的变迁。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企业业绩,侧重于企业微观操作层面和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内容包括: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市场竞争从生产导向逐渐转变为消费导向,对零售商业企业的商品特色、购物环境、管理方式、促销举措、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主要集中在零售企业业务管理与服务质量两个方面。在业务管理方面,包含了企业业务环节的研究;在服务质量方面,认识到服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零售企业业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在文献数量上稍显不足,这与文献作者大部分是理论工作者有很大关系。零售一线的管理经验不能很快的推广,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零售 发展 研究

零售发展研究以零售发展目标、趋势、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市场带来的急剧变化,直接对零售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研究 现代 商业零售发展趋势刻不容缓。黄国雄率先提出“知识商业”的概念,认为应以信息为导向,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以崭新服务为 内容 ,大批量、多品种、跨时空的交易形式将会逐渐兴起(2000)。并指出,中小城市、中小连锁、中小商业是 中国 商业的基础,具有点多面广、分散全国、贴近生活的特点,与广大消费者的 经济 联系最为直接、广泛、密切。随着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立足中小、扶持中小、发展中小是零售业发展战略选择之一(2004)。

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研究

零售专题研究

本部分涉及九大专题,即零售现代化专题、零售业 电子 商务专题、外资零售业与WTO专题、国外零售业介绍专题、零售商业网点专题、零售业数据与新闻专题、零售物价专题、部门零售业专题、零售业财会研究专题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我们仅对几个专题作重点分析:

零售现代化专题研究起步较晚,在1994年以后,才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也是基于零售业放开以后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经济背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零售现代化的内涵、商业自动化、零售管理信息系统、零售技术、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等等。

零售学术研究评价与展望

零售学术,作为 理论 研究,要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争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研究特点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零售学术研究的演进,我国零售学术研究有以下特点:

内容日益丰富但研究不够均衡 零售学术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从样本分析可以看出,零售基础理论和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占了绝对优势;而零售发展研究和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零售专题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宽,涉猎越来越广。

富于 时代 特征但缺乏后续研究 零售学术研究,对某些内容的研究尤其是零售的某一个专题,在时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某一个时段集中对某一问题进行了密集的研究,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对于理论问题的研究过于追赶潮流和追求时代特色而忽略了对某一问题的持久性的追踪研究,这些热点问题过去了,但并不是没有问题,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时代背景变化的 影响 ,可能集中在一两年内只讨论极少的几个专题,而对其他问题则有所忽视,少有问津。

方法 单一研究体系不完善 零售学术研究大都采用规范研究方法,采用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研究方法的非常少。由于起步时间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涉及的不少概念问题,没有统一的内涵和外延,给学术研究和交流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

推动零售学术研究

为了推动零售学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科学 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零售学术研究离不开具体概念的支撑,为了研究的准确性,需要明确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科学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研究。

在内容上,既要强调重点,又要避免内容失衡,照顾全面。比如,对于零售业全局把握和发展趋势研究,对于市场监测与宏观调控研究,都是应该加强的领域。

充实研究内容和丰富研究方法 商业尤其是零售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势必影响零售业的发展。对于国家一些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零售学术研究要保持高度关注并给予及时的理论研究和后续追踪。当然,在掀起对某一热点问题研究的同时,对其他理论的研究也不能偏废。

篇5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温州区县,包括经济发达的鹿城、瓯海、龙湾3个区,以及乐清、瑞安2市,文成、泰顺、永嘉、洞头、平阳、苍南6个县等,论文以这些地区零售业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1.零售规模的研究

从投入规模和产出规模分析温州地区零售业,投入规模包括固定资产投入、从业人员数量、资本规模,产出规模包括销售额、利润额。零售效率的研究:从人员效率、资本效率分析。

2.促进温州零售业发展的措施

从温州整体的角度提出通用的思路方法,结合各地方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提出合适的具体操作办法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利用统计数据对温州各区县的零售规模、效率展开整体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并适当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温州市区县零售规模研究

(一)零售业投入规模

对零售业投入规模的分析,主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三个方面来进行。零售业的人力投入以零售业从业人员指标来表示;物力投入以零售业固定资产来表示;财力以零售业资本规模来表示,具体分析如下

1.零售业固定资产投入。国内学者对投入规模是采取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计量,由于获得数据比较难,该论文采用固定资产原值代替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原值是由固定资产逐年累积形成的,二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所以用固定资产原值表示固定资产规模是可行的。

2.零售业从业人员。零售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个城市零售产业人力的投入对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零售业的人力投入大量的方面考察选用了城市零售产业占用的人力资源规模以及行业的从业人数。

3.零售业资本规模。零售业的财力投入是通过各地区零售企业的资本规模来分析的,资本规模反映区域零售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活动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赢利能力和运行效率。根据相关研究惯例,资本规模采取“全部法人企业”口径的“所有者权益”来表示。

其中,瑞安市与乐清市基本持平,瑞安市在固定资产投入、从业人员数量上远落后于乐清市,可见瑞安市零售业资本的规模还是比较大的。资本规模的扩大会带动零售业经营规模的扩张,实现规模效应,企业间可以通过并购、重组、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资本有效增值;金融机构也应完善信贷制度,帮助企业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二)零售业产出规模

1.销售额。销售额是反映零售业产出的最直观的一个衡量指标,销售额的高低,不仅体现零售业的规模大小,也是零售业效率高低的表现,这里主要指产出规模。

2.零售业利润。零售业利润是零售业收入与零售业成本的差额,三者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零售的产出规模,利润的高低可以有力的说明零售业的产出能力,同时从某种程度也代表了零售效率的高低。

三、温州市区县零售效率的研究

1.人员效率。人员效率是单位零售业人员投入所产生的零售产出,即销售额与从业人数的比值,高的人员效率可以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增强其盈利能力。

2.资本效率。零售资本效率是单位零售资本投入所带来的零售产出,零售资本效率与投资环境、零售业经营能力、资本运作息息相关。

四、促进温州零售业发展的措施

(一)从温州整体的角度

1.尽快转变观念,真正地做到“顾客第一”;2.整合资源,实现规模效益;3.应用信息技术,加强供应链管理;4.特色经营,培育核心竞争力;5.重视品牌效应,积极开发自有品牌。

整个第三产业的主要特征就是服务,成功的零售企业无一不是在市场细分后锁定服务和商品差异化的选择上造就出企业的个性化,才得以在群雄纷争的零售市场赢得一席之地。为了真正做到低价经营,取得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温州零售业要直通货源,建立自有品牌,与供应商之间创造双赢的合作局面

(二)从温州各地区的角度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鹿城区是投入、产出规模最大的地区;龙湾区的零售企业经营效率最高;洞头县的零售业最具特色;平阳县零售业投入、产出、效率最为均衡;最具投资价值的是泰顺县。

结语

从温州三区二市六县入手,以零售业规模、效率为研究角度,分别进行分析,相比以往的研究内容,更加详细、具体,避免了大而不精的弊端。此次研究,适逢温州零售业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一定程度上也为温州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可以说这次论文的研究是具有时代性的,其成果一定会对当地零售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帕洛格著.李天元,李曼译.旅游市场营销实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郭崇义.上海市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区位选择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

[3]郭崇义,戴学珍.北京市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区位选择研究.经济地理,2002.6

篇6

中国钻石业的发展与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它经历了由形象营销一分类营销一产品营销一品牌营销的四个阶段.始终因势利导引导着钻石业走向成熟。

一.投石问路厦门试点获成功

中国的传统珠宝产业主要以黄金和翡翠为主.即使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珠宝市场黄金和翡翠仍占绝对优势.另有一小部分的红蓝宝销售而钻石几乎不为人们认识。钻石首饰零售主要在银行金店、友谊商店,侨汇商店内进行销售.从事零售的珠宝商仅存备少量的钻石首饰由于市场规模不确定、珠宝商的主要业务是黄金首饰的零售.因此钻石行业本身还谈不上有任何市场营销的概念。

当时的戴比尔斯在福建厦门进行试探性的市场营销投入.在厦门电视台投放结婚钻石首饰的广告.并在相关杂志媒体上发表公关文章介绍钻石的来源,历史等。钻石很快被那些意识超前的消费者所接受他们成为率先拥有结婚钻戒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起到了无声宣传员的作用。人们渐渐认同.钻石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饰品、非常尊贵的饰品,有着特别意义的饰品。

二、形象工程”造就钻石业基础贸易

经过厦门有效尝试.戴比尔斯于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在这一阶段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代表整个钻石行业进行整体的市场营销目的是建立钻石的形象,提高消费者对钻石的整体需求。以结婚钻戒广告为切入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一些重要的省,市电视台播放结婚钻戒广告.并在行业杂志和大众杂志上刊登结婚钻戒的平面广告。结婚钻戒广告对整个钻石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成为钻石业的基础。

在向消费者传达“钻石的情感意义”的同时戴比尔斯配合1997年5月1日颁布的国家钻石分级标准.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在行业内开展行业培训l对中国主要城市珠宝商进行钻石基本知识和销售技巧的培训先后有近五千人参加了专题培训解决了钻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店内4C资料的发放、公众媒体的公关文章向消费者介绍钻石的历史、传说,评价钻石的4C基本知识及钻石首饰购买技巧等改变了钻石是“遥不可及的舶来品“的观念。

这样钻石不再是简单的珠宝首饰而是可以传情达意的爱的礼物。而国家标准的建立则树立了钻石的可信度令消费者对于钻石及钻石业有充分的信心。所有这一切.都树立了钻石“独一无二”的形象,为钻石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类营销满足不同消费群对钻石的需求

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年。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分化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群体。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别的市场营销。戴比尔斯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将中国钻石市场细分为“结婚钻戒“.“女性钻饰”和“男士钻饰“三大类别分别进行营销。

“结婚钻戒“的成功营销使”钻石是表示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深入人心各主要城市的结婚钻戒拥有率逐年攀升.个别较发达城市(如上海)的拥有率已接近日本等发达市场。在结婚时赠送结婚钻戒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传统。

“女性钻饰“的营销策略以”钻石表达女性自信“为诉求将这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品位与钻石时尚的光彩相联系.鼓励她们为自己购买钻石。由于推广的范围大至今”女性钻饰“首饰销售已成为中国钻石首饰市场的主导。

而“男士钻饰“以”钻石代表男人事业的成功“为诉求.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市场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推广近两年后撤出。

四,产品营销直接引导市场销售

戴比尔斯大规模的市场营销在中国钻石首饰零售业形成了基本格局。但是由于中国钻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钻石所占比重仍然很小几乎没有针对钻石的市场营销活动。部分珠宝商开始着手的市场营销活动,主要采取价格促销手段,远未进入真正的市场营销领域。

而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则远远超越了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季节性.时尚性的个性产品的营销策略呼之欲出。

1999年.戴比尔斯首次联合上海.北京两地15家珠宝商共同推出了以钻石吊坠为主打产品的”夏日引力”推广活动。以”夏日引力”为主题的系列产品.吸引年轻的都市女性购买为目的,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后来的”本色”系列女性钻饰.”都是钻石惹的祸一一煽动”系列钻石吊坠推广活动,情人节”月光”系列.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时尚产品为主要诉求的产品营销的成功案例.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推动了钻石业的进一步成熟。

五,品脾带领钻石业进入新时代

中国钻石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珠宝首饰零售队伍,在零售市场上虽已形成了一些全国性或区域性品牌,有较为广泛的市场覆盖率及市场占有率.由于历史的原因、政策的原因.这些品牌尚未有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产品定位。究其原因,有”四个缺乏”:缺乏有相当销售规模的钻石首饰品牌.目前大品牌的钻石首饰市场份额也仅在1%左右.无法组织有规模的市场营销策划。

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钻石的品质和零售价格方面的竞争,例如强调钻石的净度级别、颜色级别.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家都强调Vs_VVS净度、H-I颜色.而价格的真正打折空间也非常有限。

缺乏市场营销的专业人员.即使有好的策略.也往往没有好的专业策划和执行。缺乏有长期全面的品牌策略。珠宝商往往忽视根本性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也没有个长远的全方位的策略作保障.使得很多的活动或流于表面.或浅尝辄止.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此同时.中国这个拥有13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也令世界各地的珠宝商向往。除了一些国际著名品牌,香港、台湾的珠宝商更是充分发挥其同宗、同文化的历史优势和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在大陆这片市场上充分展现。到目前为止.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知名珠宝商基本上都把战略中心向大陆地区转移。海外知名品牌的介入.一方面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另一方面.也迫使国内珠宝商认真考虑成功的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这一背景下.近几年来.不少国内品牌在扩展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尝试各个层面的市场营销手段.从电视形象广告到主题产品推广.从统一的CI形象到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六、未来,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

20O1年.DTC钻石贸易公司正式承担了戴比尔斯集团全球市场的钻石营销工作。作为戴比尔斯的下属公司.它的职责--简而言之一就是扶植钻石供应线的有能力的下游商家.建立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好地”卖”钻石。DTC身份的转变,也标志着其在中国钻石业的发展中将起到新的作用:它不仅要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中国钻石零售市场的整体拓展.更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DTC认为.在高档奢侈品领域.品牌具有超凡的力量.如香水行业.手表行业等都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一句话.品牌能给这个行业带来全新的.也许是”质”的飞跃。

今后.DTC钻石贸易公司在中国以品牌为主题的推广将分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阶段.实施市场细分后的个性产品促销策略。通过现成广告材料的合作使用.将其市场营销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至二线甚至三线城市。与此同时,拓展现有推广品牌的外延例如在现有结婚钻戒广告、推广的基础上,将”钻石是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延伸到每年的情人节礼物系列及结婚周年纪念的礼物等。在女性钻饰的范畴.则继续以钻石吊坠为主推产品.鼓励女性自己为自己购买钻石首饰,并以此带动女性钻饰市场的整体成长。

第二阶段.品牌营销策略。通过与各地重要珠宝商的合作.加强品牌建立和市场营销的改善,包括.

提供专业性的培训.为珠宝商提供专业的广告、宣传、公关的素材。

鼓励珠宝商参与市场营销活动.同时利用DTC钻石贸易公司的现成广告材料帮助珠宝商提高广告宣传效果和市场营销的质量。

篇7

一.投石问路厦门试点获成功

中国的传统珠宝产业主要以黄金和翡翠为主.即使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珠宝市场黄金和翡翠仍占绝对优势.另有一小部分的红蓝宝销售而钻石几乎不为人们认识。钻石首饰零售主要在银行金店、友谊商店,侨汇商店内进行销售.从事零售的珠宝商仅存备少量的钻石首饰由于市场规模不确定、珠宝商的主要业务是黄金首饰的零售.因此钻石行业本身还谈不上有任何市场营销的概念。

当时的戴比尔斯在福建厦门进行试探性的市场营销投入.在厦门电视台投放结婚钻石首饰的广告.并在相关杂志媒体上发表公关文章介绍钻石的来源,历史等。钻石很快被那些意识超前的消费者所接受他们成为率先拥有结婚钻戒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起到了无声宣传员的作用。人们渐渐认同.钻石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饰品、非常尊贵的饰品,有着特别意义的饰品。

二、形象工程”造就钻石业基础贸易

经过厦门有效尝试.戴比尔斯于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在这一阶段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代表整个钻石行业进行整体的市场营销目的是建立钻石的形象,提高消费者对钻石的整体需求。以结婚钻戒广告为切入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一些重要的省,市电视台播放结婚钻戒广告.并在行业杂志和大众杂志上刊登结婚钻戒的平面广告。结婚钻戒广告对整个钻石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成为钻石业的基础。

在向消费者传达“钻石的情感意义”的同时戴比尔斯配合1997年5月1日颁布的国家钻石分级标准.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在行业内开展行业培训l对中国主要城市珠宝商进行钻石基本知识和销售技巧的培训先后有近五千人参加了专题培训解决了钻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店内4C资料的发放、公众媒体的公关文章向消费者介绍钻石的历史、传说,评价钻石的4C基本知识及钻石首饰购买技巧等改变了钻石是“遥不可及的舶来品“的观念。

这样钻石不再是简单的珠宝首饰而是可以传情达意的爱的礼物。而国家标准的建立则树立了钻石的可信度令消费者对于钻石及钻石业有充分的信心。所有这一切.都树立了钻石“独一无二”的形象,为钻石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类营销满足不同消费群对钻石的需求

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年。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分化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群体。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别的市场营销。戴比尔斯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将中国钻石市场细分为“结婚钻戒“.“女性钻饰”和“男士钻饰“三大类别分别进行营销。

“结婚钻戒“的成功营销使”钻石是表示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深入人心各主要城市的结婚钻戒拥有率逐年攀升.个别较发达城市(如上海)的拥有率已接近日本等发达市场。在结婚时赠送结婚钻戒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传统。

“女性钻饰“的营销策略以”钻石表达女性自信“为诉求将这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品位与钻石时尚的光彩相联系.鼓励她们为自己购买钻石。由于推广的范围大至今”女性钻饰“首饰销售已成为中国钻石首饰市场的主导。

而“男士钻饰“以”钻石代表男人事业的成功“为诉求.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市场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推广近两年后撤出。

四,产品营销直接引导市场销售

戴比尔斯大规模的市场营销在中国钻石首饰零售业形成了基本格局。但是由于中国钻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钻石所占比重仍然很小几乎没有针对钻石的市场营销活动。部分珠宝商开始着手的市场营销活动,主要采取价格促销手段,远未进入真正的市场营销领域。

而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则远远超越了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季节性.时尚性的个性产品的营销策略呼之欲出。

1999年.戴比尔斯首次联合上海.北京两地15家珠宝商共同推出了以钻石吊坠为主打产品的”夏日引力”推广活动。以”夏日引力”为主题的系列产品.吸引年轻的都市女性购买为目的,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后来的”本色”系列女性钻饰.”都是钻石惹的祸一一煽动”系列钻石吊坠推广活动,情人节”月光”系列.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时尚产品为主要诉求的产品营销的成功案例.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推动了钻石业的进一步成熟。

五,品脾带领钻石业进入新时代

中国钻石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珠宝首饰零售队伍,在零售市场上虽已形成了一些全国性或区域性品牌,有较为广泛的市场覆盖率及市场占有率.由于历史的原因、政策的原因.这些品牌尚未有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产品定位。究其原因,有”四个缺乏”:

缺乏有相当销售规模的钻石首饰品牌.目前大品牌的钻石首饰市场份额也仅在1%左右.无法组织有规模的市场营销策划。

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钻石的品质和零售价格方面的竞争,例如强调钻石的净度级别、颜色级别.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家都强调Vs_VVS净度、H-I颜色.而价格的真正打折空间也非常有限。

缺乏市场营销的专业人员.即使有好的策略.也往往没有好的专业策划和执行。缺乏有长期全面的品牌策略。珠宝商往往忽视根本性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也没有个长远的全方位的策略作保障.使得很多的活动或流于表面.或浅尝辄止.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此同时.中国这个拥有13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也令世界各地的珠宝商向往。除了一些国际著名品牌,香港、台湾的珠宝商更是充分发挥其同宗、同文化的历史优势和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在大陆这片市场上充分展现。到目前为止.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知名珠宝商基本上都把战略中心向大陆地区转移。海外知名品牌的介入.一方面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另一方面.也迫使国内珠宝商认真考虑成功的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这一背景下.近几年来.不少国内品牌在扩展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尝试各个层面的市场营销手段.从电视形象广告到主题产品推广.从统一的CI形象到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六、未来,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

20O1年.DTC钻石贸易公司正式承担了戴比尔斯集团全球市场的钻石营销工作。作为戴比尔斯的下属公司.它的职责--简而言之一就是扶植钻石供应线的有能力的下游商家.建立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好地”卖”钻石。DTC身份的转变,也标志着其在中国钻石业的发展中将起到新的作用:它不仅要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中国钻石零售市场的整体拓展.更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DTC认为.在高档奢侈品领域.品牌具有超凡的力量.如香水行业.手表行业等都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一句话.品牌能给这个行业带来全新的.也许是”质”的飞跃。

今后.DTC钻石贸易公司在中国以品牌为主题的推广将分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阶段.实施市场细分后的个性产品促销策略。通过现成广告材料的合作使用.将其市场营销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至二线甚至三线城市。与此同时,拓展现有推广品牌的外延例如在现有结婚钻戒广告、推广的基础上,将”钻石是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延伸到每年的情人节礼物系列及结婚周年纪念的礼物等。在女性钻饰的范畴.则继续以钻石吊坠为主推产品.鼓励女性自己为自己购买钻石首饰,并以此带动女性钻饰市场的整体成长。

第二阶段.品牌营销策略。通过与各地重要珠宝商的合作.加强品牌建立和市场营销的改善,包括.

提供专业性的培训.为珠宝商提供专业的广告、宣传、公关的素材。

鼓励珠宝商参与市场营销活动.同时利用DTC钻石贸易公司的现成广告材料帮助珠宝商提高广告宣传效果和市场营销的质量。

篇8

二、形象工程”造就钻石业基础贸易

经过厦门有效尝试.戴比尔斯于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在这一阶段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代表整个钻石行业进行整体的市场营销目的是建立钻石的形象,提高消费者对钻石的整体需求。以结婚钻戒广告为切入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一些重要的省,市电视台播放结婚钻戒广告.并在行业杂志和大众杂志上刊登结婚钻戒的平面广告。结婚钻戒广告对整个钻石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成为钻石业的基础。

在向消费者传达“钻石的情感意义”的同时戴比尔斯配合1997年5月1日颁布的国家钻石分级标准.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在行业内开展行业培训l对中国主要城市珠宝商进行钻石基本知识和销售技巧的培训先后有近五千人参加了专题培训解决了钻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店内4C资料的发放、公众媒体的公关文章向消费者介绍钻石的历史、传说,评价钻石的4C基本知识及钻石首饰购买技巧等改变了钻石是“遥不可及的舶来品“的观念。

这样钻石不再是简单的珠宝首饰而是可以传情达意的爱的礼物。而国家标准的建立则树立了钻石的可信度令消费者对于钻石及钻石业有充分的信心。所有这一切.都树立了钻石“独一无二”的形象,为钻石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类营销满足不同消费群对钻石的需求

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年。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分化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群体。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别的市场营销。戴比尔斯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将中国钻石市场细分为“结婚钻戒“.“女性钻饰”和“男士钻饰“三大类别分别进行营销。

“结婚钻戒“的成功营销使”钻石是表示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深入人心各主要城市的结婚钻戒拥有率逐年攀升.个别较发达城市(如上海)的拥有率已接近日本等发达市场。在结婚时赠送结婚钻戒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传统。

“女性钻饰“的营销策略以”钻石表达女性自信“为诉求将这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品位与钻石时尚的光彩相联系.鼓励她们为自己购买钻石。由于推广的范围大至今”女性钻饰“首饰销售已成为中国钻石首饰市场的主导。

而“男士钻饰“以”钻石代表男人事业的成功“为诉求.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市场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推广近两年后撤出。

四,产品营销直接引导市场销售

戴比尔斯大规模的市场营销在中国钻石首饰零售业形成了基本格局。但是由于中国钻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钻石所占比重仍然很小几乎没有针对钻石的市场营销活动。部分珠宝商开始着手的市场营销活动,主要采取价格促销手段,远未进入真正的市场营销领域。

而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则远远超越了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季节性.时尚性的个性产品的营销策略呼之欲出。

1999年.戴比尔斯首次联合上海.北京两地15家珠宝商共同推出了以钻石吊坠为主打产品的”夏日引力”推广活动。以”夏日引力”为主题的系列产品.吸引年轻的都市女性购买为目的,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后来的”本色”系列女性钻饰.”都是钻石惹的祸一一煽动”系列钻石吊坠推广活动,情人节”月光”系列.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时尚产品为主要诉求的产品营销的成功案例.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推动了钻石业的进一步成熟。

五,品脾带领钻石业进入新时代

中国钻石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珠宝首饰零售队伍,在零售市场上虽已形成了一些全国性或区域性品牌,有较为广泛的市场覆盖率及市场占有率.由于历史的原因、政策的原因.这些品牌尚未有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产品定位。究其原因,有”四个缺乏”:缺乏有相当销售规模的钻石首饰品牌.目前大品牌的钻石首饰市场份额也仅在1%左右.无法组织有规模的市场营销策划。

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钻石的品质和零售价格方面的竞争,例如强调钻石的净度级别、颜色级别.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家都强调Vs_VVS净度、H-I颜色.而价格的真正打折空间也非常有限。

缺乏市场营销的专业人员.即使有好的策略.也往往没有好的专业策划和执行。缺乏有长期全面的品牌策略。珠宝商往往忽视根本性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也没有个长远的全方位的策略作保障.使得很多的活动或流于表面.或浅尝辄止.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此同时.中国这个拥有13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也令世界各地的珠宝商向往。除了一些国际著名品牌,香港、台湾的珠宝商更是充分发挥其同宗、同文化的历史优势和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在大陆这片市场上充分展现。到目前为止.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知名珠宝商基本上都把战略中心向大陆地区转移。海外知名品牌的介入.一方面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另一方面.也迫使国内珠宝商认真考虑成功的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这一背景下.近几年来.不少国内品牌在扩展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尝试各个层面的市场营销手段.从电视形象广告到主题产品推广.从统一的CI形象到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六、未来,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

20O1年.DTC钻石贸易公司正式承担了戴比尔斯集团全球市场的钻石营销工作。作为戴比尔斯的下属公司.它的职责--简而言之一就是扶植钻石供应线的有能力的下游商家.建立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好地”卖”钻石。DTC身份的转变,也标志着其在中国钻石业的发展中将起到新的作用:它不仅要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中国钻石零售市场的整体拓展.更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DTC认为.在高档奢侈品领域.品牌具有超凡的力量.如香水行业.手表行业等都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一句话.品牌能给这个行业带来全新的.也许是”质”的飞跃。

今后.DTC钻石贸易公司在中国以品牌为主题的推广将分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阶段.实施市场细分后的个性产品促销策略。通过现成广告材料的合作使用.将其市场营销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至二线甚至三线城市。与此同时,拓展现有推广品牌的外延例如在现有结婚钻戒广告、推广的基础上,将”钻石是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延伸到每年的情人节礼物系列及结婚周年纪念的礼物等。在女性钻饰的范畴.则继续以钻石吊坠为主推产品.鼓励女性自己为自己购买钻石首饰,并以此带动女性钻饰市场的整体成长。

第二阶段.品牌营销策略。通过与各地重要珠宝商的合作.加强品牌建立和市场营销的改善,包括.

提供专业性的培训.为珠宝商提供专业的广告、宣传、公关的素材。

鼓励珠宝商参与市场营销活动.同时利用DTC钻石贸易公司的现成广告材料帮助珠宝商提高广告宣传效果和市场营销的质量。

协助珠宝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协助珠宝商与上游客户建立联系,开发具有品牌自身特点的产品,进行专1"7的市场营销支持。

篇9

一、连锁经营与价格竞争概述

(一)连锁经营

零售是将商品和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供其个人非商业性的用途。由于消费者的单次消费额不高,所涉及的产品品种多、数量少,而且大量商品是日用品,因此,方便、快捷、质优、价廉、完善的服务等是所有消费者渴望和追求的。而零售业的连锁经营正是顺应了消费者的此种需求,成为当前国内外零售市场发展的主流。

零售业的连锁经营是若干个经营实体(如超市、商店)在同一所有者集中控制下,实行统一品牌、统一管理、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的经营方略。与独立零售商相比较,连锁经营通常在议价能力、批发效率、多店铺效率、计算机使用、媒体传播、明确的管理和长期规划等方面拥有明显优势。这种优势直接表现为:(1)门店总量多,实现统一配送,获得规模经济效应,能够让利于消费者;(2)所有门店统一标识,发展速度快,短时间内能为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并接受,能迅速提高知名度;(3)商品的品种齐全,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和购买都能在其中得到实现;(4)产品销售量大,品种多,在采购和物流方面能够实现规模经济,获得规模收益;(5)品牌优势,由于此类零售企业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积淀,其管理水平卓越,知名度高,且售后服务完善,因此,消费者对其信任度高。所有这些特点和优势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如进驻国内的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零售商和国内的北京华联、世纪联华等超市总是顾客盈门。

(二)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价格竞争是指企业在经营中以价格作为竞争手段,根据对同类企业的分析比较,采用高于、等于或低于竞争对手产品价格的销售方式。狭义的价格竞争是指企业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以低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价格出售产品来扩大销路和占领市场。纵观国内市场众多的零售巨头及规模较大的连锁经营企业,根据其门店的规模、市场吸引力、产品线数、管理水平、物流配送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发现它们的竞争优势最终表现在价格和服务上。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最终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总成本和差异化,直接表现为价格和产品方面的优势。由此可以发现低价不是企业竞争的唯一选择,但很多企业并不注重其他竞争手段的运用,视价格竞争为唯一的竞争手段。根据某一调查公司对国内500家企业的调查发现,竟然有83%的企业首选降价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因此,针对这样的竞争格局,我国零售型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价格、差异化、服务和顾客忠诚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以求获得竞争优势,赢得市场。

二、零售型中小企业价格竞争策略

当前,我国大多数零售型中小企业仍是“单兵作战”,缺少支持,在国内外零售巨头的大规模进入一、二线及以下城市参与竞争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中小型零售企业不得不缩减经营规模或退出市场。面对这样的市场现状,我国零售型中小企业需要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大幅度降低采购、经营成本,让渡于顾客更多的价值,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产品和服务性价比,最终赢得顾客和市场。以下价格竞争策略可以考虑予以使用。

蓝海战略应是我国零售型中小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因为,在一、二线市场中,国内外零售巨头以巨大的资源、品牌和价格等优势盘踞着。在一、二线部分市场及三线以下的市场中,竞争相对较弱,零售型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能量,积极拓展新的领域,赢得市场优势的蓝色自由海洋。

(三)差异化策略

差异化竞争策略不是新生事物,它可以使企业避免在同一起跑线参与无休止的竞争,同时通过向顾客提供更高的让渡价值收取溢价。对于零售型中小企业来说,在当前商品同质化现象异常严重的市场经济中,真正做到差异化确实存在困难,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对市场、竞争对手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充分了解。

零售型中小企业在区域联盟和蓝海战略都不能实现的状况下,可以选择此种竞争策略。差异化竞争策略要求企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全、人全我特”,这种差异能够使零售型中小企业尽可能避开强大的竞争对手。差异化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可以通过优势商品的错位,即与竞争对手门店的优势商品错开来予以实现。与其他不同的竞争者之间实行错位经营,避免过度竞争,优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增强竞争力。同时,差异化策略能够为企业带来价格谈判优势,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利润。

我国零售型中小企业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应坚持以下几点:一要进行多业态发展,充分利用在本地区的资源,通过区域联盟开大卖场以形成区域影响力,同时发展超市和便利店等相关业态,使企业在区域市场上相互补充;二要发展社区店,充分利用对本区域社区商业的了解,发挥人文优势以发展社区超市;三是不断提升营运管理质量,通过提高营运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为顾客提供超值服务。

(四)品牌经营策略

国外零售巨头能够赚得盆盈钵满,一个重要的优势即是企业具有强势品牌。因此,我国零售型中小企业需要有品牌意识,通过不懈的努力来锻造自己的品牌。优秀的品牌是依靠企业长期培育、细节打造而形成的。我国零售型中小企业要通过持续有效地实施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等来提升综合素质,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和产品品牌。要充分依靠企业所有员工的智慧与力量,主动改变思想意识,树立满足内外部顾客期望的拼搏意识,用无限的忠诚和无私的劳动,把企业的供应链、价值链管理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为顾客创造最大化的产品与品牌价值。

(五)逐步实施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客户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物流运营商和零售终端有效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和销售商品,并把正确的物资在正确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一套系统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不仅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顾客需求,同时,能够关注并大大降低顾客最终成本,直接表现为产品定价的降低。目前,我国零售型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思想淡薄,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零售型中小企业要树立供应链管理思想,并实施供应链管理,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实施:(1)与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在信息管理方面摆脱“信息孤岛”形成 自己的信息网络系统 ,与供应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协同合作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3)在库存管理方面可以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这样 ,零售型中小企业可以没有任何包袱地从事经营,同时方便供应商安排生产和供货。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使零售商获得较低价格、优先供货和质量可靠等优势,为降低企业总成本奠定基础 ;(4)配送管理方面可以统一配送,或是进行业务外包 ,这样既能够获得优质的专业化物流服务 ,也能够使 自己专心于自身的核心业务(5)加强客户资源管理,对于零售型中小企业而言,经营重点应该从产品的“品牌价值”转移到“客户价值”上来,通过更好的识别客户服务成本和价值来提供超值产品和服务,培养顾客的忠诚以达到提高企业利润率。

针对以上我国零售型中小企业可以运用的价格竞争策略,要想成功实施它们还需要以下一系列保障措施:(1)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应打破区域封锁和条块分割的局面;(2)制定零售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3)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4)培养和获取更多的零售型管理人才;(5)制定规范管理的规章制度。

总之 ,我国零售型中小企业由于能力、资源、品牌 、管理等方面先天不足,使得其与国际国内零售巨头竞争时处于劣势。因此,零售型中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合适的价格竞争策略和保障措施来抗衡国内外零售巨头,赢得竞争,赢得市场。同时,我国政府主管部门也已经意识到在零售流通产业中维持一定民族企业份额和维护健康的产业组织形态的重要性,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出台和完善 ,我国中小型零售企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篇10

贝尔的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邻里效应。也就是说,在曾与人谈论过或亲自看到过在线购物的消费者群体中,尝试使用在线零售服务的消费者的基础比率可出现50%的增长。贝尔认为:“互联网零售业的独特市场环境提出了迄今为止尚未研究过的重要问题,尤其是现有顾客在吸引或影响潜在顾客方面的作用这一根本性问题。”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研究探讨了一个新的重要现象:尝试在线购物的消费者群体的地点-时间序列的发展模式。我们发现,商店地址对于这些顾客群体的发展并不十分相关,而现有顾客的地理位置对于潜在顾客的发展却非常有关系。”

行业专家对在线零售业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弗里斯特调研公司一项新的调查研究表明,2003年互联网零售业总额跃升51%,为1140亿美元,而在线零售业总体的经营毛利率提高到21%。也许更加引人注意的是,79%的在线零售商在2003年实现盈利。2004年在线零售总额预计将达到全社会零售总额的6.6%,较2003年的5.省略在线商店为邻居送来情人节礼品这样一个小细节。贝尔认为,人们不应当忽视模仿因素对在线消费者决策的影响。贝尔在研究论文中写道:“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其他研究提出并已验证了邻里效应在多种不同环境中的存在,但是,这些效应并未在互联网上得到验证。一些研究人员曾推测互联网可能造成个人行为愈加分散和孤立。但恰恰相反,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互作用会激励人们尝试新的互联网服务。”

在此之前,贝尔的研究领域是传统零售业,其研究范围涵盖从选址及定价对顾客购物行为的影响到绩效制促销的益处等多方面的内容。在一名MBA学生将他介绍给Netgrocer.省略公司自1997年5月成立以来至2001年1月的全部销售数据,包括全部382478项交易,这些交易分布在全美各地。贝尔称:“通过按照时间和地点序列将这些交易标注在地图上,可以看出顾客群体是如何发展与成长的。我们所观察到的是整个发展过程就像是疾病的传播过程。在对这些扩散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新的顾客并不是在地图上随机出现的。他们所出现的地点与已有顾客的地区是相邻的。”

贝尔解释说:“有可能你和我住在同一幢公寓大楼中,有一天你下班回家时看见我的门口放着一个印有netgrocer.省略的购物经历。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这些途径是被动观察还是直接沟通,但是在对其他因素加以控制之后,看起来社会性因素的确对消费者的在线购物行为有影响。我们认为,这项研究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在线业务,只要其中存在重复或模仿的可能性。”

在线零售商如何控制扩散效应

贝尔指出,对于在线零售商而言,重要的是要开始考虑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过程。“如果你在主要高速公路上安放大型户外广告牌,并促使费城、芝加哥、洛杉矶等人口密集都市地区的消费者率先使用在线购物,那么相对于采用其他措施而言,你的顾客群体也许会以快得多的速度扩散开去。公司应当开始研究如何对这种扩散效应采取一定的主动性控制,而不仅仅是消极地让这种地点-时间的扩散模式自发地运作。”

贝尔认为,在线零售商还应勇于尝试,并引用了Netgrocer.省略公司根据订单金额的大小和目的地的不同向顾客收取不同的运输费用,以帮助该公司测试营销行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情况。他补充说:“由于互联网公司可到达的地理范围非常广阔,因此完全有可能进行非常彻底的测试。也就是说,公司可选取一些地理位置比较独特的地区,对这些地区的顾客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并将这些地区相互区分开来。”

贝尔也强调了保留和分析各类数据的必要性,这些数据包括顾客的身份证号码,下订单的时间和日期,订单金额,运输目的地的邮政编码,以及有关公司营销活动的良好纪录包括用于各种营销策略的支出金额、交易时间及地点等信息。

在线购物家庭特征

有趣的是,邻里效应在重复购买行为中失去了影响力。一旦消费者有了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就会依靠自己的经历,而不是其他人的行为做出决策。“我们发现,越早尝试以及订单金额越高的消费者──他们的第一次订单金额可达80美元而不是40美元,就越有可能成为回头客。”

篇11

《零售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财经类高职高专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此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用零售知识开展零售管理活动,培养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零售问题的能力。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对零售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并且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零售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当今,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选择,不再仅凭一张文凭,而要看他是否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能否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能否实现岗位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灵活运用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以实践性教学方式实现的。

高职教育是一种融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纯粹的技能型职业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零售学》教学中要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教学资源和条件的制约,《零售学》课程一直采取比较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潜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零售学》课程的专业教师应针对零售学的课程特点,结合各专业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则能够达成这些目标。因此,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零售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零售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实践性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总结其他学者的观点和自己的研究,认为以下实践性教学方式极具可行性。

1、案例教学

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设计,要求案例来自实践,同时又要经过加工提炼。案例应尽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直接和间接、确定和不确定的资料,且答案应是多元的。案例教学能改变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状况,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沃尔玛、家得宝(HomeDepot)、家乐福、7-11等企业的成功经验都是我在零售学课堂中经常涉及的经典案例。

2、演示教学

这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种方式可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前、之中或之后。它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我国零售业态分类时,把百货店、超市、专业店、便利店等等图片一一展示给大家,让大家对我国零售业态的每一种类型有更全面的理解。

3、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教学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现实的场景,让学生们通过扮演角色的方式,亲身体会相关业务的处理方法与技巧。例如,在介绍有关零售服务的内容时,可以模拟一个处理顾客投诉的情景,让学生真实的感受一下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最后由我们进行点评,帮助同学进一步提高顾客服务的技能。

通常来说,情景模拟实验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也非常欢迎,参与的热情很高,他们不仅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观地学习并运用原本枯燥的理论,还可以充分地展现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实训教学

这是一种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调查报告一般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评价工作。如在讲授“零售选址”的知识时,可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10人一组,按照设定的专题展开选址调研活动,并写成选址调查报告上交。这种实训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创新自己的预测能力。

5、论文教学

这是一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撰写论文一般包括选题、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思路、撰写论文等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获取知识、选择信息的过程,即综合知识、综合技能运用和发挥的过程。撰写论文有利于深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方式一般应放在《零售学》教学的中后期。

6、自学式教学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探求知识,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安排学生自学部分知识内容简单的章节,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方式。

7、专题活动教学

利用专题活动课,使学生能够将某一课题的理论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应用新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展练地摊等专题实践性教学活动。

三、实践性教学方式在高职《零售学》课程中应用的成果

以上实践教学方法,取得了以下成果:

1、建立了立体化教学模式。对多媒体应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教学实训等多个教学环节的潜力进行深度挖掘,使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和整合,在结构比例和课时分布上进行统一规划。

2、延伸了教学的空间。实践性教学实施后,将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学习平台,使课堂变成了交换信息和激发思想的场所。

3、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改变了原先的相对孤立状态和信息不对称程度。

4、整合了教学资源,对任课老师所掌握的资源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整合,使优秀教学资源材尽其用地为教学服务。

5、按照时间性教学提供的思路,教师看到了努力的方向,能够紧紧围绕零售技能的培养,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学生乐于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及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在掌握零售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零售学》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中,只有注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高职院校的独特优势,才能培养出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企业需要的市场零售人才。因此,在《零售学》的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发挥传统教学方法的长处,同时采用多种实践性教学方式,走特色教学之路,育社会精英之才。只有这样,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才能培养出的高素质实用型的营销和零售人才。

参考文献:

篇12

一、零售企业关系营销的重要性

零售企业的关系营销包括零售企业的内部关系营销和外部关系营销,其中内部关系营销包括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营销,而外部关系营销有零售商与供应商、零售商与零售商、零售商与政府、社会、顾客之间以及零售商与相关部门的关系营销。零售企业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社区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企业营销活动的核心是建立并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要使企业能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必须注重关系营销,尤其要重视外部关系营销。外部关系营销主要是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单纯是一种买卖关系,而是一种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战略合作关系的本质是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经历了无数次的博弈所达成的一种共识。目前我国零售企业存在的基本问题是供应链的建立和完善问题,因此,零售商只有与供应商建立一种双赢的、相互合作的关系才能发展壮大。

二、零售企业关系营销的途径

内部营销的主要对象是零售企业的员工,具体包括企业的全职员工、兼职员工、管理人员。企业的内部员工是企业外部关系营销的主要传播者,如果内部员工对企业有不满意的思想,则员工可能把这种不满意的行为外显给顾客,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任何一个企业要使顾客满意,则必须使自己的员工感到满意,并能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理解。员工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代表着企业,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深刻认识到员工的满意度如何,如果有部分员工感到不满意,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这就是企业内部营销问题。

从我们最近对零售企业所做的调查来看,大多数企业都非常注重顾客关系的培养,投入大量的资源对顾客进行关系营销,但对企业员工的关系营销却不是很重视。对于零售企业管理者来说,要想有效地实施关系营销战略,关系行为主体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信息交换和分享共同价值观的机制。首先要使零售企业的价值观获得大家的认同,其次是在各主体之间建立一种相互沟通的机制。沟通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沟通越多,越能够形成共识并建立彼此的信任;讨论的问题越多,越能形成有机地团结,结成的社会资本也就会越浓厚。零售企业内部如果能够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则整个企业关系网络的扩大是有可能的。

三、零售企业关系营销策略

零售企业关系营销策略包括多个步骤。首先,要确定关系营销策略目标,这里的目标包括营销、销售和服务内容以及顾客忠诚度。为了便于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必须要设置量化考核指标。顾客忠诚度主要通过计算顾客的流失率来加以确定。其次,是识别顾客需求,这里的需求包括顾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它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的途径获取。第三,是制定关系营销方案。通过营销人员与顾客的密切交流,了解顾客对企业产品以及服务的看法和态度,据此制定相应的规划。比如可以为企业员工和一些老客户赠送礼品,帮助他们解决私人困难。第四,在企业内部成立包括一些老顾客参加的俱乐部营销组织。日本的化妆品公司资生堂俱乐部,吸收了1000多万会员,向会员提供威士信用卡和零售店的折扣优惠券,俱乐部组织中的所有活动都由关系营销经理来负责。第五,是衡量和检验实施效果,主要是通过测算顾客的流失率来进行评估。总而言之,企业制定关系营销策略规划中最重要的是公司员工与顾客之间要加强沟通,使目标顾客了解公司的各项措施以及为其提供相关的利益,建立和维持其与公司的良好关系。

为了实现关系营销战略目标,必须作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零售企业内部要建立一种和谐、信任、融洽的环境,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内部组织。如果零售企业内部成员对企业的价值观能够高度认同,则能够获得外部顾客对企业的满意感,顾客满意感是企业的最好的利润源泉。据摩托罗拉公司的调查,多一个满意的顾客,有可能带来8个新的顾客;多一个不满意的顾客,可能减少25个顾客,因此,顾客满意是企业最好的广告,而顾客满意又是形成顾客对企业信任的基础。

第二,提高企业员工与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度。分析造成企业营销危机的原因,往往是合伙人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发生了问题。在中国的零售企业里,内部员工与顾客之间通常缺乏一种相互值得信赖的纽带。零售企业与顾客信任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的四种组合模式来表示。图中的B区域表示员工和顾客对企业高度信任,是企业发展的最高追求。C区域表示的是企业员工和顾客对零售企业缺乏信任感,将C区域发展成为高度信任的B区域是零售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对零售企业来说,可以采取各种活动比如庆祝员工生日、邀请顾客参加企业的各种会议、组织企业全体成员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活动、为员工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等方式加以实现。此外,还可以在零售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有利于员工与顾客沟通的互动营销机制,比如在企业内部设立正式的会议制度、周会或专题讨论会,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顾客就企业的发展能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同时,零售企业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传播企业的价值观,以促进员工和顾客对企业的价值观高度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才能更加有利于现代意义的零售企业茁壮成长。

第三,建立零售企业忠诚文化。对于零售企业来说,要塑造自己的忠诚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整个企业精神风貌的外现,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突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要使供应商和顾客满意,首先必须使员工满意,满意的员工才有可能导致满意的顾客。企业应该注意员工心态的变化,经常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动力与献身精神,采取多种途径激励员工,激发、培养他们关系营销的意识。我们对部分企业的调查显示,员工大多缺乏以企业为家的意识,大部分员工仅仅是把企业当作自己发展的一个跳板。物质文化主要是注意零售店铺环境的建设。调查显示:零售商在创造顾客体验的过程中,零售店铺的购物环境对顾客的吸引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开展诚信合作的活动来建立稳定的内外部关系营销渠道,以此积累良好的口碑形象,使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① 张新国.《关系营销》[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9):4

② 汤定娜,万后芬.《零售业国际化营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③ 吴晓云,许晖.《市场营销管理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⑷ 洪涛.《商业品牌竞争――零售企业发展的大趋势》[J].商业经济管理,2007(6)

⑤ 顾锦芳.《跨国零售企业“进场费现象”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京),2010(7)

⑥潘煜,张星,高丽.《网络零售中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因素研究――基于信任与感知风险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京)[J],2010(7)

⑦ 董常亮.《家族企业成长的信任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湘潭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6)

篇13

我国零售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在地方甚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著名企业,其中不少是以大型卖场的形式存在。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内需趋弱,加上国际零售巨头的大举入侵,国内大型卖场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保持优势、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盈利增长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133229.cOM而供应商或人驻商户的经营情况往往直接关系到这些大型卖场的兴衰和可持续性发展。

众所周知,人驻这些大型卖场的多数为生产经营某类产品的中小企业,由于先天缺陷,它们普遍缺乏完善的公司组织结构,存在有财务管理混乱,经营活动缺乏透明度等问题,致使银行贷款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信贷风险难以控制,因此银行不愿为这些中小企业贷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小企业融资也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看待当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引导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从一方面看,应该是政府和银行业监管机构面临的难题,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考虑,恰恰又为这些大型卖场未来的经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资源缺失,银企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大型卖场依靠自身的实力与信誉度,为联营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可以起到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让银行乐于为人驻企业放贷款的积极作用。这一作法,已经在国内的联营卖场有所采用。如2007年山西黎氏阁家具广场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作,由黎氏阁家具广场提供担保,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人驻黎氏阁的中小企业提供了3000万元贷款,以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这一做法,一方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卖场的一种招商、合作方式,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它具有非常丰富的营销意义。

一、大型卖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顺

应了当前国家刺激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大趋势随着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渐加深,中国的国内经济也开始出现放缓迹象,其中受害最深的当属中小企业。虽然国家采取了包括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等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鼓励银行向企业贷款。但是银行出于对贷款风险的考虑,目前的资金流向依旧是以大型企业为主,相反最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贷款难的现象。大型卖场的这一全新的营销举措实现了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对接,为银行顺畅地向中小企业输血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这个层面上说,大型卖场的这一创新型的营销举措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更加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因此应当得到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支持。

二、大型卖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契合了先进的现代营销理念。坚持这种理念,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长效动力

现代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应当自觉地将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相联系,把企业利益、经营伙伴的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将更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是不争的事实,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植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探索建立省级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推动贷款平台建设。一些大型卖场清醒地意识到入场商户的利益就是卖场的利益,双方共荣共衰。单纯的招商只是短期行为,为入场商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有利于卖场的长远发展。

三、大型卖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将有利于提高卖场的品牌效应

卖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顺应了国家的政策导向。这一行为对提升卖场的品牌形象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显示了卖场的实力与信誉,另一方面彰显了卖场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贯彻了企业“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通过这一行为,对提升卖场的声誉有很大的作用,其公关效应、品牌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四、大型卖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有利于建立与厂商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零售业的“大淘汰期”已经开始,“赢家通吃”正在席卷一个又一个行业。目前各类卖场面临严峻的竞争局面。过去卖场的经营者常常把自己定位在一个物业管理者的位置上,对此外界也把卖场的经营者看作一个物业管理者,这有失偏颇,至少是不全面的。卖场的经营者首先应该定位在一个营销者的位置上,其次才是物业管理者。而部分卖场只注重收取高额租金,但是缺乏相应的附加值,导致厂商难以维持经营,摊位变化频繁,很难形成明确的竞争特色,经过竞争,首先遭到淘汰的就是这些卖场。而要通过特色经营,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卖场,首先应当与入驻厂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有选择地为人驻中小厂商提供金融担保服务,强化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五、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有利于卖场有效地实施各项营销战略

卖场若要提高竞争力,首先必须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卖场进行合理定位,加强对卖场整体的营销,尽快吸引顾客并达成销售,使入驻商户利润得以实现,也保证了卖场的收入,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商业链循环。为此,卖场在招商时必须严格把关,不能只要厂商交租金,就允许入场,这种方式根本无法贯彻卖场的整体营销战略。卖场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招商前,必须对厂商进行严格的调查与资格审查,这样才能保证入驻厂商的经营理念与产品定位以及与卖场整体营销战略的一致性。而这一调查过程也是为其提供金融担保前的必要环节,通过调查,对符合要求的厂商提供金融担保服务,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担保风险,另一方面,保证了厂商与卖场整体营销战略的一致性。通过卖场的整体营销战略,有效地引导厂商更准确地把握细分市场要求,更有效地吸引客户,通过提供特色产品来吸引顾客,提高平米销售额,降低产品价格中的租金比例,提高性价比,实现特色与价格的均衡。只有这样,卖场才能够有效抵御激烈竞争,保障企业持久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