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职称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目前看来,我国的会计行业的确出现了所谓的诚信危机,并且已经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会计师出具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仅对自身有利,对被审计单位也是有利的,所以说这种诚信问题是被审计单位默认的,他们喜欢这样的审计报告。在这个恶性循环当中,受益的是当事人双方,受损害的外部企业和社会。因此,这是恶性循环得以长存的道理所在。
二、会计审计诚信价值的博弈理论
经济学领域有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有着深远影响的方法论,即博弈论。博弈论主要集中在博弈双方或多方就彼此之间存在的对抗、冲突等进行讨论。市场经济运行原理也可以通过博弈论来进行解释,市场经济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看作是博弈论中的一个主体,不同的主体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但是这些主体所掌握的信息量是不尽相同的。就经济发达的地区而言,市场经济机制相对成熟,信息流量大,流转速度也快,不同的主体之间掌握的信息量也可以更加对称。此时,博弈的结果是呈现均衡趋势的。但是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地区,市场经济体制是不完善的,信息量很小,信息流转速度慢且相对闭塞。此时,博弈的结果就要取决于各个主体掌握的信息量的大小,谁的信息量大且有效,谁就是这场博弈的胜出者,非对称信息也是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来。
篇2
1.2会计控制的信息化使用程度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步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为人们带来了及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特别是在企业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公路工程项目会计控制中,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实现资金控制的统一数据化,并建立完整的资源库,时刻关注公路工程项目资金周转情况,这对公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有很大的帮助。但目前,在公路工程项目会计控制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这对公路工程项目会计控制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
1.3内部会计控制缺乏有力监督
企业要想实现健康、高效、飞速的发展,就需要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对公路工程项目会计控制而言,会计控制承担着管理工程项目全部资金的重任,如果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或者规章制度的执行度不够,就很有很能引起资金运转效率差的现象,从而对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内部规章制度的监督力度是十分重要的。但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很差,并且缺乏有效地监督,从而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2.会计控制中成本控制的具体方案
2.1加强投标报价中的成本管理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主要是通过投招标的方式进行的,因此,标价控制成为会计控制的重点内容。施工方在提出报价前,要对市场进行认真的分析,并认真分析竞争对手的综合实力,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科学的提出报价,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投招标报价的准确性,还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2.2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时,会计部门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等价格进行认真的核查,并对工程量进行认真的审核,确保工程成本在可控制范围内。在施工过程中,会计部门还要对影响工程成本控制的各项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成本超支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会计部门还要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避免发生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
2.3工程竣工后的成本控制
当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结束后,并不代表整个工程施工已经结束,在这个阶段,会计人员要及时对是施工期间的各项数据进行清算,同时要审核整个工程实际花费的资金与预算资金的差距,并分析引起资金差距的原因,对超额款项进行分析总结,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竣工后,会计控制人员要为工程评价提供真实的资料,并参与到工程后期评价工作中。
3.公路工程项目中会计控制措施
3.1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
在公路工程项目中,很多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过于简单,错误的认为会计部门只是简单的进行收账、支出,从而对会计控制不太重视。企业要及时纠正这种错误的观念,改变思想,加大对会计部门的重视力度,从而为会计控制工作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由于公路工程项目与其他工程项目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会计部门要灵活的应用、调节资金,从而为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3.2建立完善的会计控制管理体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健全的会计控制管理体系能为会计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在公路工程项目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会计控制管理体制,并将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从而确保公路工程项目资金的良好运转。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重对管理体制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确保会计管理体制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会计控制效率,提高资金利用率。
3.3加大会计控制的信息化建设程度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能为公路工程项目会计控制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并且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得会计控制更加高效、准确。计算机信息技术还能为会计控制提供准确的市场动态信息及行业的变化情况,这对公路工程项目的会计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加大会计控制的信息化建设程度,确保会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同时还要注重对会计控制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会计控制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会计控制水平。
3.4强化监督管理
在公路工程项目会计控制中,要进一步强化责任管理、制度管理等行为,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会计控制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从而确保会计控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在以往的会计控制监督中,往往依靠单一的内部审计,这对监督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扩展对会计控制监督的渠道,通过多方面来监管会计控制情况,从而为公路工程项目会计控制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篇3
2.1坚持成本控制与全方位工程核算的基本原则。坚持成本控制与全方位工程核算原则的要求如下:提高相关企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及内部对财务状况的监管力度,这其中包含对经济型财务的工程核算以及账户往来的成本控制等等,为了全面贯彻该基本原则,应该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加强重视,不仅要对项目本身进行科学的分析、检测,还要对影响工程成本的众多因素进行预算,确保在进行工程项目核算能够顺利完成。其次,针对工程采购环节以及质量检测方面,企业单位需要进行记录,一旦出现问题,以便于在第一时间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2坚持工程总体成本最佳的基本原则。何为工程总体成本最佳状态,不是指工程经济成本达到最低,而是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检测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之后,选择出能使工程总体效益最大化、成本最优化的方案以及相应实施措施,这样才能称之为工程总体成本最佳状态。而工程成本最佳状态还要属于科学有效限度的范畴内,只有满足了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施工实施策略,便可最大程度减小施工成本的浪费。值得注意的是,在工程会计的工程核算及成本控制内容当中,还要不断提升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监管力度,从而有利于细化、落实策略,满足坚持工程总体成本最佳原则的要求。
2.3坚持科学化以及有效化的基本原则。工程会计在进行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期间一定要坚持科学化以及有效化的基本原则,科学化的基本原则主要指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方案,来对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进行合理的管控。有效化的基本原则主要指企业通过最低的资金投入来获取最高的效益产出,换言之即最少的总体成本来获取最高的总体利益。
3目前工程核算及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工程会计中工程核算及成本控制方案较为陈旧。建筑企业、单位由于受到初始凭证不齐全以及产区性质不明确等原因,在进行工程核算以及成本控制阶段不能科学、合理的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人员经常只根据工程项目所具有的初始凭证来分析、研究,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工程会计预期目标与实际环节差异较大,从而造成工程会计工作的不严谨性与无效性。而且成本控制方案的陈旧,还会让约束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生产,降低整体项目的工作效率。
3.2工程会计中工程核算及成本控制的管理组织不到位。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企业、单位在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方面的管理组织还不够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成本控制环节不能以动态的角度去处理,动态思想较为匮乏,所以也不能对工程会计进行全方位的把控。第二,责任制度不够明确,在管理组织方面没有对员工的责任进行合理划分,把工程核算任务简单的交给财务部门来处理,然而却没有考虑到财务部门管理的实际内容并不是工程核算,而是成本控制内容。其次,在成本控制工作的管理组织方面,相关人员没有充足的了解,失控问题也时有发生。
3.3企业对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不够重视,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企业对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只关注施工的内容,对于成本控制与工程核算内容而言,只是采取记录数据、统计成表的方式。所以加强企业对工程会计的重视程度是目前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会计人员的素质方面,许多企业员工还没有意识到在二十一世纪的时期,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是我国市场环境中的中流砥柱,该环节可以对项目经济的节流起到巨大作用,从而起到把控工程会计的重大意义。
4针对目前问题应采取的解决措施
4.1设计环节的工程核算及成本控制措施。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的开始,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所以在这一方面一定要处理好关于预算内容,建立完善的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体系是目前最有效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往往会忽略预算工作,只注重施工内容,所以便在工程会计内容上出现了滞后的现象,这一现象最终会导致工程会计中的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偏离预期的目标。与此看来,建立完善的体系是保证成本预算科学性志在必行的措施,在建立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技术情况、经济状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估计,从而最大限度的确认成本控制与工程预算的幅度。
篇4
并没有体现在对税务工作人才物的投入,尤其是人才的投入上,而是表现在对税务部门的“担心、害怕”上。当税务部门检查企业的税务状况时,深信自己没有偷税、逃税的企业为什么会“担心、害怕”呢?很明显,这是企业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是企业税务活动现状的必然结果,我们认为,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能较好地解决自信心缺乏的问题(实际上是合法纳税的问题)。笔者将从分析当前企业税务活动现状出发,结合税务会计理论以及企业和税务部门税务成本分析,探讨企业设置符合企业规模的专职税务会计的可行性。
一、当前企业税务活动的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办理各种纳税事项,都是由专职财务人员兼职办理,没有专门的税务会计来专职处理与税务部门的各种事项,这种情况在中小企业中尤为突出。这一状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十分“担心、害怕”税务部门,并且很可能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为,一方面企业没有专职税务会计,不能准确理解税务政策法规而多计提多缴税,另一方面是当企业不能准确理解税务政策法规而少缴税时,税务机关一旦查出来,企业将面临加倍的经济处罚,甚至行政、刑事处罚,不少的企业在这方面是有经验教训的。分析形成目前企业税务活动现状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考虑,第一,有的企业甚至税务部门的同志传统地认为,财务人员办理税务事宜是顺理成章的事,并无不妥之处,甚至认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会有冲突,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第二,有的企业考虑,如果增加专职税务人员(机构),企业的管理成本会增加。这两方面的顾虑和考虑是造成目前企业税务活动现状的主要原因,本文将作重点分析。
二、成熟的税务会计理论是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的基础
税务会计是以纳税人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据税收法规,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税务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与策划,目的在于使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缴纳税金并向税务部门提供税务信息的会计学科。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开始,企业税务会计逐渐成为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特别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税务会计被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我们之所以认为税务会计能够作为设置专职税务会计的理论基础,并妥善解决税务活动中的主要问题,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征:1、税务会计要严格按照税收法规和会计法规的规定核算和监督税款的形成、缴纳等行为;2、税务会计有着与财务会计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作为税前扣除费用的确定、视同销售收入的认定等等;3、税务会计有着明确的目标: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的要求核算纳税人的全部税款,正确编制、报送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进行纳税人税务活动的分析,保证正确执行税法,维护企业的利益;4、税务会计有着特定的核算对象:包括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应税所得、税款申报与缴纳等等;5、税务会计有着规范的操作程序:通过财务会计现有的会计科目,对企业所涉及到的各个税种进行反映和监督,正确计算企业应交的各种税金,其核算的数额通过财务会计的科目,最终反映到财务报表和各税种的申报表中;设置"税务调整"账目调整应税所得,将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的核算内容计入该账目,该账目只是作为备查账目,不必登录在财务会计账簿中,在纳税时统一调整;6、税务会计有着独特的收入损益确认原则:财务会计的收入实行权责发生制,通过会计核算形成会计利润;税务会计的收入实行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并且修正社会福利、公共政策、期间费用和权益的扣除标准,强调"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的不同,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变动,重视可以预见的事项;7、税务会计强调进行合理的税收策划:纳税人在其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活动中,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以合理纳税为目的,运用科学方法,结合自身特点,合理筹划企业税收,充分享受税收优惠的管理活动。
我们不难得出,税务会计是一门成熟的会计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后,在税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按照税务会计的要求开展税务会计核算,将完全能够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同时税务机关以及其他信息需求主体的要求也完全能够得到满足。
三、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后企业税务成本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企业依法向税务机关申报和缴纳税款是企业的法定义务。因此,企业在履行该义务时,发生与涉税事项相关的费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将这些费用界定为企业税务成本。在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前,企业的税务成本是较高的。大家知道,目前我国实行的基本是财税合一的会计制度,税务会计事项采用企业先自行进行帐务处理,但是,由于税收法规没有明确的与之匹配的会计处理办法,企业操作时无从下手;然后,在纳税时由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但由于涉及调整的事项繁锁和复杂,企业可能顾此失彼,这些都导致企业的税务成本居高不下。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后,企业就可以按照税务会计的要求进行税务处理和纳税。超级秘书网
由于税务会计有着自己独立完整的涉税会计核算体系,能明确地对税法与会计的差异进行界定、协调与处理,同时在纳税阶段,减少了调整事项的烦琐和复杂,这样,企业的税务成本会大为减少。当然,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或机构需要增加一定的管理成本,但这种成本的增加是有限的。
因此,对比相关成本的增减,结合前文我们谈到的涉税处罚和多计提多缴税,设置专职税务会计仍将带来企业税务成本的明显减少。
四、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后税务部门的税务成本分析
对税务部门来说,税务成本是指取得税收收入而在税收征管方面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征管成本和稽核成本。在财税合一的会计模式下,由于税务会计只是财务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独立的核算体系,无法全面提供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增大了税务机关征管和稽查的难度,必然耗费较多的征管和稽查成本。设置专职税务会计后,在税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纳税人涉税会计核算质量、纳税申报准确率将大幅度提高,这直接减少了税务机关的征收成本;完善的税务会计核算体系能为税务机关提供全面、准确的企业纳税信息,为税务机关展开稽查提供便利,大大降低稽查成本,从而降低了税务机关的税务成本。
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对于小企业,如果不具备设置专职税务会计(机构)的条件,那么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代办涉税事宜,由他们来充当专职税务会计的角色,在这方面税务机关可以积极提供各种帮助和指导,使小企业也能按此要求进行规范报税与纳税。
篇5
(二)课程设计理念。
一是紧盯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职业需求开发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开展广泛的专业调研,不断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二是课程开发路径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紧密地与会计软件应用企业和会计软件开发企业合作,贴近社会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通过工学结合,解决好“如何学”的问题。三是将课程的学习和会计从业资格认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四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按照基于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行动以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为主线,采取任务驱动式或者是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以真实业务的案例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乐学促勤学,以勤学强能力,做中学,看听学,教中学,学中悟。融“教、学、做”为一体。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能力目标。
以会计信息化实践操作的各个模块为内容,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如记账凭证录入、总账期末的会计处理、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的核算及供应链管理等。能熟练、正确地进行操作,提高会计电算化实务处理的专业技能。在操作能力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用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正确地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完成各项会计工作。在维护能力方面:要求学生了解会计软件内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能够及时地解决和排除会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故障。在管理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胜任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员的角色,具体负责单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运行和管理等工作。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基本定义、基本原理;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组织制度、组织过程以及相关内容;(2)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编程及开发过程;(3)掌握财务会计软件各个模块的结构联系及操作过程,能够熟练应用;(4)掌握财务软件的综合业务处理。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巩固前面所学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同时,进一步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开发原理及业务处理过程,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兴趣,完善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与规范性,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包括: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从业资格、中级会计从业资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以企业真实的业务资料为一个项目,使学生置身于企业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各项任务,或者与别人合作完成建账初始、基础设置、财务处理、会计报表、购销存管理等一系列具体的会计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案例教学法。以一个企业真实的会计资料为案例,仿真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让学生犹如置身于某个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岗位,独立完成账套初始、基础设置、账务处理、报表管理、购销存管理等具体工作任务,有效地缩小了学生在学校实践学习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能在企业上岗,做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相适应。3.角色扮演法。根据会计工作性质的要求,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体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财务软件各模块的操作方法。例如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企业财务部门的审核会计、出纳会计、系统管理员、主管会计、成本会计等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掌握各岗位实际操作运用及各分工和衔接的工作。学生通过角色变换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了对会计信息化岗位的理解,增强了自身专业技能。4.小组讨论法。制定《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提纲、计划,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具有团队合作、团结奋进精神,并能做到集思广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针对已经确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课堂上,通过详细讲授、总结、提问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理论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还作为课外作业来布置并及时批阅;对于上机操作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除了加强课内上机练习以外,还重视课外上机练习操作;将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期中、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把握本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
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被确定为考试课,满分为100分。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在75-85分之间为良好、在60-75分之间为及格、在60分以下为不及格。采用笔试和机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各部分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3∶7的比例加权平均后汇总而成。平时成绩:是由形成性考核,即过程考核和课外作业组成。期末成绩: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统一命题,分A、B两套试题,从拟定、校对、试做、审批等环节来严把试题质量。考前由系部从中任取一套来统一考试。最后由任课教师统一流水阅卷,并以班为单位,进行试卷分析。
篇6
2.有利于提升会计道德水平
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诚信是最为重要的基本内容,其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守秘密,并对会计相关工作做到完整真实的核算与统计,不弄虚作假。诚信是树人之道,更是立国之本,在社会生活中,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在会计行业中,诚信更是从事相关职业活动的根本,也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和核心内容。在整个会计职业体系中,都是以诚信为主体,向其他职业内容进行扩散的,因此,诚信始终贯彻在其他会计行为内容中。也正因如此,如果会计行业中出现诚信缺失,则必将会对会计行业的其他职业道德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了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性降低。所以,想要会计道德水平能够有所提升,便要先将诚信问题解决。
3.有利于发展我国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社会经济实际上可以被定义为“信用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诚信道德密不可分。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与人产生交易活动都是通过合同来实现的,合同可以将其认定为一种契约形式,而诚信便是订立契约的核心基础。在市场经济进行交易活动的过程中每个,会计所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任何一个单位或组织,都需要构建相应的会计部门,设立相应的会计人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也与日俱增,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渐完善,也使得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了合理分离,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记账、算账,而是承担起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所以,想要让市场经济能够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一定要构建起健全的会计职业道德诚信体系。
二、诚信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
1.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诚信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最灿烂的瑰宝,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中,已经将其转变成为人们内在的人格品质,是我国精神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想要做好的首要原则便是诚信,但会计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现相关从业人员诚信缺失的现象,从而造成会计的相关信息不真实,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出现对经济问题的误判,进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诚信可以分成诚实与守信两部分,诚实是守信的内在表现,守信是城市的外延形式,两者之间互为依存、密不可分。而会计的诚信则主要涵盖三个主要方面,分别为高尚的职业操守、高超的会计技能、高效的会计服务。在会计诚信中所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便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在会计从业人员工作的过程中,爱岗敬业是工作的首先前提,诚实守信的工作的核心基础,而其他多方面的相关内容都是诚信的具体表现形式。
2.会计职业道德中诚信的主要作用
在职业道德体系中,诚信不仅仅占有主要地位,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都在体现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除诚实守信之外的其他方面,包括爱岗敬业、客观公证、提升技能、高效服务、保守秘密、廉洁自律、管理责任、遵循准则、依法办事等。以爱岗敬业为例,要做到爱岗敬业中的相关要求,便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一个人或许并不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但如果其具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思想重心转移到工作中来;相反,如果一个人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不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便很难将思想中心完全放到工作中来。换句话说,如果将爱岗敬业与诚实守信分割开来,那么爱岗敬业也仅仅是一句空话。
三、会计行业中存在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
1.政府诚信存在缺失
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的诚信之所以出现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诚信存在趋势,在社会大方面的诚信体系建设中,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政府在长期以来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始终都在努力构建诚信政府的百姓形象,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仍然存在一部分失信于民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我国社会诚信制度的构建。造成政府诚信缺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一部分政府官员存在权利滥用的现象;其次,政府在工作过程中的民主性与公开性有待提升;再次,政府部门对相关人员的权利监督机制存在欠缺;最后,政府部门的人员在政策与法律方面的意识薄弱。诸如以上因素的影响,社会整体性的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对会计诚信制度的构建产生消极影响。
2.市场环境的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本身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以及滞后性等方面的缺陷也暴露无遗。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内部的组成主体都以竞争方式存在着,而企业的根本经营目的便是追求利益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在面对诚信与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后者。这样以来,资源的流向便越来越趋于少数企业,进而形成市场垄断,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也不得不运用不合法的方式来获取相对平等的机会,这也是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会计制度的不健全
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诚信问题出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或集体中的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当前企业在任用会计从业人员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其一,企业固有员工,在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后,在企业中担任会计职务,这类会计比较容易受到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约束,也相对容易受到企业人际关系的制约,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时,常常会选择前者,在制作会计报告的过程中作假。其二,会计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人员,这类会计在工作独立性方面虽然相对较强,但从个人利益的角度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的制约,降低审计标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4.社会诚信意识不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传统的价值体系已经不再完善,但新的价值体系却还没有建立起来,现阶段我国的诚信意识呈现出淡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很多封建落后观念还深植于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中,如“无奸不商”的封建观念,使得很多人在诚信方面的意识淡薄。另外,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政府活动中对会计职业道德诚信也体现的很少,社会上充斥着“重利轻信”的思想,导致了社会大众的诚信缺乏。5.监督机制存在缺陷除上述原因之外,监督机制的欠缺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出现诚信问题的主要原因。企业中的直接负责人也是对企业起管理作用的核心人员,而会计报表的制定也是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因此,伪造或变造会计报表的情况便屡见不鲜,很容易导致投资者对经济活动的错判。6.诚信缺失成本较低因为监管机制的欠缺,导致很多企业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即便有,处罚力度也相对较轻,因此,很多企业在衡量违法成本与收益所得以后,还是会选择维护企业自身利益,伪造或变造财务报表的事件也频频发生。
四、会计行业中诚信缺失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1.对经济秩序的干扰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便是一种“信用经济”,而诚信是支持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诚信,才能够将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无论在资源上还是在人力上都能得到有效利用。但如果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缺失,便会导致职业道德的丧失,尤其是在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会计行业中,一旦虚假会计信息泛滥,投资者的对经济活动的判断便会出现偏差,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社会动荡。
2.对股东利益的损害
资源配置体系中,市场经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现阶段,人们越来越将经济中心向股市中转移,企业也在股市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支持。如果企业中存在诚信缺失,便会对股东利益造成损害,导致股票投资的可信度降低,影响企业未来发展。
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们为构建起诚信建设耗费了非常大的精力,但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诚信缺失的代价相对较小,社会环境也因此恶化。如果长期以来会计诚信缺失得不到有效解决,便会影响到社会的其他行业,进而使经济市场的秩序昂是,对社会整体环境产生影响。
4.对会计行业的污染
会计行业中诚信缺失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涉及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还会对整个会计行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造成行业整体性的形象受损,对整个会计行业产生严重污染。
五、解决会计行业中诚信缺失的主要措施
1.强化构建政府诚信
前文提到,在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诚信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有着基础与保障的中不要作用,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强化构建政府诚信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强化构建政府诚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强化政府政策的诚信,在政策的制定、实行以及完善过程中,都要以民为本、诚信处事;其次,强化政府法制的诚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构建健全的法制行政体系;再次,强化政府行政的诚信,将传统的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最后,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诚信。
2.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
在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缺失的方法;第二,加强企业会计部门的问责制度,提升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与岗位责任意识,在最大限度内降低企业出现会计工作失误的几率;第三,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相关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相关数据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构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
3.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自律
对企业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说,其也是社会的一个主要主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体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会本能的趋向于前者,因此,在道德心理上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意识的相关强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自律,在这个过程中,不单单要强化会计工作人员对道德的认知,还要营造出一个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会计从业人员从心理上正确认识会计职业道德,完善职业诚信。
篇7
随着中国加入WTO,会计市场将在更大范围内为国外会计师事务所开放。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如何结合客户所处行业和客户实际情况,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各种会计、审计、咨询等服务,成为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思路。因此,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要提高服务层次、客户满意度,提升竞争力,如何结合自身员工素质和经济实力,加大审计中的计算机应用的层次和程度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此,全文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审计的影响的分析,并找出相关对策,希望对推动企业财务水平提高有借鉴意义。
1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虽没有改变内控审计的目标,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审计线索的收集方法,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计算机扩大审计的范围,使企业内部审计发挥更大的作用。审计电算化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是根据各自的财务软件编制设计的审计软件,相对而言,由于实施的条件仅限于某一个企业的,实施的条件要容易些。能较好的解决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间的衔接问题,而且其开发成本较低。同时也能为用于各种财务软件的通用的财务审计软件的开发积累实际经验,在自助型会计系统的审计方面内部审计有着明显的优势。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企业审计线索的影响一可视线索明显减少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和形式、会计数据的生成和传递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审计人员很难甚至根本无法通过肉眼跟踪会计业务的处理,也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考查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了更有效地审计会计电算化系统,在系统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提出审计要求,系统的各种数据文件都应留下审计线索,除应保证会计数据文件的打印输出外,还应将会计数据文件以可审计的形式进行存储保留。
1.2对企业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一审计软件必不可少在手工会计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一般都是手工操作。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应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把计算机当作一种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工具来使用,并要不断的积累经验,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开发出既规范又具有充分保留和提供审计线索功能的审计软件。如:E对软件较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在初始录入凭证时有一条记录记载,在改动、删除时,并不是在原记录上变动,而是另有记录反映。这样,你在查询时,同一笔业务有哪些改动,在什么时间改动的,是谁操作的,在哪项功能中变动的,均可查出。每一笔处理都留有痕迹,这就为审计工作提供了线索和方便。
1.3对企业审计内容的影响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成为内部审计重要内容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由于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使得因计算或过账错误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如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被人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只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有关的会计事项,错误的结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企业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会计电算化的内控进行审计。另外,除了要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外,在电算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阶段,企业审计人员要对系统进行事前和事中审计。
1.4对企业审计人员的影响一掌握计算机审计技术迫在眉睫由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环境比手工会计系统更为复杂,审计对象也更多更复杂,企业审计人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是无法胜任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的。因此,企业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的政策、法规等审计依据外,还应掌握一定的电子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术。此外,在企业内部审计组织中,还应培养一批计算机审计的系统开发人员,从事设计和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的工作,建立本单位的计算机审计系统。
2会计电算化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对策探讨
会计电算化下,计算机数据处理易于篡改而不易留下痕迹。健全的管理制度、职能分割制度、授权的控制制度等都是保证财务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对于计算机文档及时的备份维护、防止病毒的侵害,都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操作密码设置必须健全,达到合理分工、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防止出现意外。企业审计人员应给予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数据本身更多的关注。着重做到:
2.1职责明确企业审计人员应该检查组织结构、职权和责任的分配与分工情况、其目的在于确定职责分工是否能够提供有力的内部控制,例如,程序与系统开发、计算机操作、输入数据的控制、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予以分离。
2.2安全控制企业审计人员应该确定是否制订了有关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程序、数据文件、数据传送、输入和输出资料以及人员的安全规定。该项检查应该不仅涉及中央处理站的计算机设备,还应包括其他地点的小型机、计算机终端、通讯设施及其他设备。
2.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建立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为目的控制措施。组织网络安全方面及高级程序语言的培训。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培训。如:数据模拟检测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控制法、平行模拟法、程序追踪法。培养一批既懂财会、审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有经验的复合型专业内部审计人员。
2.4内部审计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在内部审计人员查证的基础上,再由技术人员拿出行业技术标准进行确认,使审计证据更具有说服力;内部审计要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结合,从企业内控制度作为切入点,全面了解企业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工作与帮助企业整改相结合,审计找出问题以后,不是摆出问题,一走了之,而是帮助企业如何整改,使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内部审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企业为了减少经营风险,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真实、可靠,从而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8
2.在对待客户过程中,对客户打折和优惠,虽然提供了企业的销售量,但是虚增了销售收入,会计核算不规范。由于基层员工的税务知识贫乏和管理不够精细等原因。工作中销售折让业务开具发票不规范,未在同一张发票上同时注明开具销售商品金额和折扣折让金额,造成多计应税销售额(折扣折让部分一并计入),多计提缴纳增值税销项税。
3.成品油销售企业自身的会计违规,不正确的使用税收政策,多计销项税。在实践中,成品油销售企业的自我有送货车辆和办公车辆,这些私有设备更占消费量在日常生产经营,这样的业务的日常核算的企业销售,税收政策没有使用正确的方式,最后发行自己的普通发票支付的费用,造成多计的增值税销项税量。
4.财务管理上资金账户管理缺乏控制,使用效率低。石油销售企业的网络比较分散,有些网点位置较为偏僻,这种特点为资金集中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资金的归集基本是各大国有银行来完成,在银行的账户普遍存在偏多和分散的问题,这样不仅增加了资金管理的工作量,而且造成了资金的沉淀,使其管理效率不高。资本支出和利用的规划和综合和不能统一,存在商品采购缺乏控制的问题,各方面不能有效的分配投资和运营管理,库存占用的资本支出,合理的预算管理控制手段和有效的损耗分析缺乏资金投资成本,造成流动资金内部之间的分配不完善,企业资金积压和资金不足共同存在,在货币银行贷款和资金余额方面存在了“双高”,企业高财务费用持高不下。
二、完善成品油销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建议
1.完善全程监督机制,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完善成品油销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控制。一是健全企业经营中的制约机制,建立监控防线,明确职工从事业务的权限和职责,对一般业务进行复核,对重要业务实行双签制,尽可能的避免单人处理整个业务。二是完善事后监督机制,在会计部门的常规核算基础上,可配备专业会计人员,或是由会计人员兼职,对不同岗位、业务进行定期、不定期的会计核查,将核查纳入常规化、程序化管理,并将核查结果定期反馈。三是成立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的审计委员会,通过常规稽核、离任审计、举报受理等手段,对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控制,对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经济业务和会计部门进行监督,从而及时发现存在的会计问题,防范和化解经营、会计风险,构筑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中心的严密的内控体系。
2.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检查考核,完善奖惩机制。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后,成品油销售企业要定期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到有效贯彻,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问题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并制订整改措施进行改正。要完善奖惩机制,对严格执行制度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贯彻不力的,给予处分和处罚,做到宽严并济,达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3.理顺内部关系,规范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确定成品油销售企业总部与分公司、子公司以及加油站等销售终端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关系,明确下属单位的财务定位,确定是成本中心,还是利润中心。通过几种财务会计关系的合理组合,确定对下属单位资金流的控制力度和财务会计管理力度,形成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体系和完善的经济责任考核体系,规范下属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强化对资金运作的监管,从而全面提高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水平。
4.健全内部会计审计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控制和管理。内部会计审计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控制其他运营环节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形成,对成品油销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和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查证等方面,将产生重要的监督和参谋作用。健全内部会计审计制度,合理设置组织结构,进行资产负债表审计、损益表审计等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将内部审计人员从会计、财务人员中分离出来,直接对管理层负责,真正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同时,要强化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促使其自觉执行法律法规,遵守财经纪律;通过业务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处理的技术错误,提高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水平。
篇9
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教育;会计文化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作为会计人员的后备军,理应具备诚信品德,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现状如何呢?
1 一次无意的诚信考核
笔者一朋友公司要接待较大型的会务,需临时聘请数十人在各宾馆收取会务费,于是委托笔者组织了三十多名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有的参会人员报到较晚,部分学生收班后回校时已无公汽,会务组就让学生乘坐出租车回校,然后再凭车票据实报销。但在报销车费过程中就出现了以下几种作法。作法一:虚报费用。学生们回校的出租车费用是可以估算出来的,但有学生来报账的车费大大高于估算数;作法二:重报费用。一学生由于当天没带钱,于是会务组一工作人员先预付了车费,但该生却拟再报一次费用;作法三:分报全费。有两个学生分管的宾馆离的较近,于是会务组安排他们合坐一辆出租车回校,但两人却分别来报销全额车费。
这本应算是一次非常短暂的社会实践活动,却成了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次无意的诚信考核。毫无疑问,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没能顺利通过这次考核。除了这次“偶然”事件外,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诚信缺失的表现更是比比皆是,如编造谎言请假请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毕业论文从网上下载、恶意欠费、编造履历等等。学生们的诚信缺失除了自身原因外,还有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2 高职会计专业诚信危机原因分析
2.1 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误读
自1999年试办高职教育以来,对其培养目标的表述虽然在不断更新,但基本定位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高素质”三字成了修饰词,总被人忽略,而且“高素质”到底有什么内涵,也没给予解释,很容易让人认为只指业务素质。这就导致了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只看重业务素质,而忽略了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这最终导致了学生重技轻德、急功近利、道德水准低、抗压能力弱、责任意识差、不讲诚信等。
2.2 社会大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许多新变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在各行各业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危机。在会计行业,会计造假案频频发生,会计人员贪赃枉法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些都对学生们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同时在进行“专套本”的学习,以及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的考试,这些学习和考试本来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但由于很多社会团体将“专套本”和考证当成牟利手段,只管收费不管教学质量,不仅没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直接且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诚信观。
2.3 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与诚信教育脱节
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对会计专业而言,讲授任何一门课的教师都有义务有责任也有可能将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教师们都能找到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但是很多教师却仅仅将自己当成了“教书匠”,为上课而上课,缺乏育人意识,认为只要按时上下课,不出教学事故就行,所以即使讲授与职业道德有关的内容,也只是机械性地讲授条款,没能融入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们在学习时也只是死记条款,根本没内化为自身修养。
3 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建议
3.1 完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未来各个职业战线上的主力军,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走向职场后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否则,一个具备高技能但缺乏职业道德的人反而会给社会给国家带来更大危害。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予完善,应将职业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并明确表述,因此,建议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以扭转当前人们重技轻德的偏颇认识,并指导高职教育实践。
3.2 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文化
文化是立国之本、固国之基、强国之魂。文化不仅表现为对经济活动中各种丑恶现象的谴责,而且包括对某些合法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的扬弃,特别是对经济活动所指向的价值目标的矫正。会计文化作为文化的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其内容丰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其中精神文化应是主体,它在实践中发挥着对会计人员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因此,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诚信的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在步入职场后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维护经济秩序。
3.3 将诚信教育贯穿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始终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会计专业更应将诚信教育贯穿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始终,而且都能找准切入点。在入学环节,可通过军训、入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将诚信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毕业环节可通过就业教育对学生强化诚信教育。通过各个环节的配合教育,诚信观念一定能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3.4 营造诚信环境和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高职会计专业的诚信养成离不开一定环境和氛围。高职院校对社会环境难以控制,但可以在校园内营造诚信环境和氛围。学校首先要营造一个校风、教风、学风、文化氛围良好的大环境,再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营造诚信氛围,可采用黑板报、校报、广播站、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工具,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可以将国内外典型的会计舞弊案例材料进行整理后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真实而鲜活的案例中去感受会计舞弊对国家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同时感知舞弊对自己可能带来的后果。另外,学校应加快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工作,扎实推进大学生诚信建设,在校园内形成了讲诚信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姚苏芮,论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与职业[J],2010(14)
[2]张劲松,浅论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科学咨询[J],2012(12)
篇10
2.全面控制原则所谓全面控制,就是对所有参与到施工中的因素进行控制,其中包括对人的控制和资金的控制。它的综合性很强,设计的内容和部门都有很多,这就是说,全面控制几乎是针对企业每一个员工而言的,它也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因此,这是一个全体行为,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3.以施工过程为重点原则在施工企业进行施工的准备阶段,其成本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进行成本控制,最为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施工阶段所服务,那么在施工结束之后所进行的成分控制,因为收益与否,已经揭晓,所以即便了解到成本控制工作出现了问题,在对其进行纠正也是无济于事,所以说,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是最为重要的。
4.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责任制原则要使成本控制方法真正发挥及时有效的作用,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责任制原则。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施工队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日的成本控制责任网络。必须遵守“谁控制、谁负责、谁承担、谁受益”的责任分解原则及“收益与成本挂钩、分配与上缴挂钩”的控制监督机制。
二、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思路
1.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的特征
1.1内部会计控制要有标准性
企业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综合体,它是企业内部各种因素的量化的总体体现。也就是说,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内部会计的有效控制,我们首先需要建立的就是完善的,科学的定性指标。它包含的内容很多,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综合分析和考量,这样才能够是其标准更加科学。
1.2内部会计控制要有及时性
公路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以及其业务性质的变化等等。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不断适应的变化的环境,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科学技术,并且还能够与其它部门的工作人员团结合作,及时发展企业会计制度中存在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及时的补救,进而是其制度能够不断完善。
2.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重点
2.1材料费
施工材料要选择性能强,但是成本有相对较低的产品,并且要做到物尽其用。对于这个方面,企业可以实行定额制度,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较少才材料的浪费。对于那些用料超额的个人或者部门,我们就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行为进行引导和治理。使其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制度。2.2机械费。机械设备具有单价金额大的特点,因此对于企业那些不常用的机械设备可以采用租赁的方法来进行管理,以减少有关资金的占用用。
3.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朋内部会计控制方式
3.1账务系统控制
在账务处理的流程中,各有效单证都会有相应的编,内部会计控制人员可据此判断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控制;在账务处理明细账与总账的区分,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同时在总账方向下呵根据明细账提出的具体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细化出各详细影响因素。
3.2实物资产控制
公路施中材料机械等实物资产是公路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定期进行盘点,实行差异的追踪控制是减少额外支出的有效方法。
3.3人员素质控制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从全体员工入手,只有将全体员工的素质都提高上来才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的进步。企业相关的部分在负责员工招聘的时候,就要把好关,高素质的人才被选拔上来,要保障其在最为合适的位置,进行工作,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能力。同时,还要定期开展员工技能的培训工作。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制度。实行激励政策,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篇11
2.教学手段单一且被动。
由于成本会计的强理论性,使得在学习过程学生常常面对繁多的理论内容,不利于对于知识的系统掌握。而在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中,其理论教学的核心是对各种费用进行归集、分配与计算生产成本,使得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容易失去兴趣,产生烦躁情绪,进而由老师进行被动的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传统的以自然媒体为主的教学手段已经得到改变。但成本会计的教学手段仍然是自然媒体为主,由于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核算流程,而这些成本核算流程大多是通过表格体现出来的,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对于知识结构的表现力上有所欠佳,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理解。
3.教学考核方式的单一片面。
成本会计这一学科在现实社会中是一门实际应用较强的专业,而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而传统的成本会计的考核模式也以理论知识为侧重点。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从而忽略了实践能力。而且单一的考核方式在成本会计这一学科并不能很好的适用。在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中,其面对的除了大量的原始凭证外,还有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而如果无法根据不同的环境做出相应的核算工作上的调整,则会使得得到的成本核算结果缺乏实用性。如果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只是片面的强调理论,无法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核算工作,这样会使在高校的学习变成纸上谈兵,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二、关于《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建议
1.完善现有教学模式,与现有市场环境相结合。
高职院校在对于学生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但其教学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在教学上也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在成本会计的教学改革上,应该根据其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对于现实案例的引用,使教学重点从原本的纯理论方式逐步过渡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生在对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结合实际案例,这样不仅能改善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于成本会计的理论知识有更灵活的运用。加大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引用,使学生能对知识有更好的了解。由于在成本会计的教学实验中大量涉及原始凭证的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等工作,并且上述内容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原始的教学媒体无法很好地阐述其中的因果关系,而现有的基于网络的会计实践体系(“教考评”一体化系统)可以将大量的数据、表格、凭证和账簿放进教学课件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我校的改革方向是建立“教考评”一体化系统,通过控制学生学习过程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2.创新教学考核模式。
在成本会计教学效果的考核方式上,基本还是采用期末一次的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虽然能很好的检验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由于成本会计在实际的应用中有很强的的灵活性,所以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检验学生在对于知识的运用上的能力,所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在考核过程中加入模拟企业实践这一环节,通过建立在“教考评”一体化系统的“成本会计课程教与学”和“某企业成本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可边学边实践,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和结转、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以及成本报表的编制,学生在期末的时候,进行24学时的综合实训,并由“教考评”一体化系统进行打分,从而完善考核过程中对于实践能力的考核。
篇12
(二)工程施工费用支付环节存在的问题
价款支付阶段主要包括工程合同款项支付、投资支付、施工费用支付等五项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施工费用管理环节。施工环节时间长,跨度大,不仅是工程耗费资金最多的一个阶段,其同时也是工程项目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环节。公路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禁锢控制着项目施工预算,而项目施工预算同时又严格控制着实际施工支出,因此,项目会计监督或者督促项目施工按照工程设计步步实施,是大幅度降低施工阶段资金消耗,保证工程实际资金耗费与预算资金持平的有效措施。同时,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兼顾工期进度与工程造价,会计人员在这一时期要科学统筹、计划公路项目资金筹集活动,务必保证资金来源的合法性,不得非法随意侵占工程其他环节或者其他工程的资金。
(三)项目竣工决算阶段
项目竣工决算即指在工程验收阶段,项目单位以国家相关规定为准编写项目竣工决算报告,其综合反映此项目从筹划到最后竣工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属于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财会人员应该在项目完成后,及时进行各类会计资料的规整以及盘点,理清并核实工程的债权债务,并按照相关程序对竣工结算报告严格审查,同时在最终款项结算阶段,以工程合同为准提留质保金。工程有关财政资料的整理汇总颇为重要,但是会计人员在这一块与项目资料收集部门配合的并不是很好,资料收集不完整导致最终结算时困难重重,是目前决算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公路工程项目会计控制决策的完善
(一)项目决策环节的控制重点
项目决策阶段主要有以下四步:首先是项目投资机会与初选研究;其次项目建议书编制;再次,项目可行性研究与探讨;最后是项目的评价以及最终决策。在这四个步骤中,公路会计部门应把控制重点搁置在项目评价与最终决策阶段,毕竟项目初选、建议书编写、可行性研究都属于政府部门,只有项目评价与决策真正的涉及到资金控制,因此,会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施以动作,重点关注最终的评价与决策阶段,而不是过早的将精力分散于不必要的项目前期研究上。
(二)概预算环节的控制制度的建立
公路概预算是节省项目资金,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会计人员应积极参与此阶段的筹划与研究,最终在此阶段建立科学规范的会计控制制度。
(三)招投标与合同环节的控制
招投标阶段所涉及的资费数据会完整体现整个工程施工阶段的预资费耗损,被纳入会计部门的会计控制体系必是理所当然。
(四)价款支付环节控制细则
在价款支付环节,首先会计人员要及时进行资金筹集、安排,并有效确保所筹集资金的合法可靠性,不得非法侵占建设资金。同时科学建立价款结算制度,明确规定价款支付的各种细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价款支付的效率与质量。
(五)竣工验收与决算环节的控要点
竣工决算是整个工程所耗资费最终进行清算的阶段,会计人员应在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及时对各种资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并汇总。对于已经验收并合格的项目,会计人员应按照规定交付资金明细表。
三、会计控制中成本控制的具体方略
(一)投标报价中成本的控制
依照我国目前公路事业的发展状况来说,当前我国的公路建设主要以招投标的方式实施,那么如此一来,投标方也就是施工企业,其所提出来的标价就成为会计控制的重点之一。施工方在具体报价时前,应在细致分析工程建设特征与要点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能力与竞争对手的各种情况,科学决定标价,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还可以有效杜绝各种违约现象的出现。具体的投标文件拿到手之后,会计部门应及时参与项目单位组织的标书审核与研讨会,定位好自身在此环节的作用,帮助项目单位选择最优方案,在有效提高工程速率与质量的同时大力降低施工成本。
(二)公路工程施工前的成本控制
在这一阶段,会计部门应严格根据社会实际情况,认真根据工程建设所需的设备与材料的价格、工程量以及工人的薪资数额等,进行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预算,对于与预算书不相吻合的数额要及时予以申报,在得到批复后及时对成本预算进行调整,这个环节工作的精确完成,是整个施工阶段顺利展开以及工程造价合理化的关键步骤。
(三)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具体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施工成本预算施行,有效进行资本节流,严格管控各种不合理并可能会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将施工阶段成本超支扼杀在萌生阶段。
(四)项目竣工后的成本控制
项目竣工后并不意味着整个工程的最终完成,会计人员应及时对整个工程资金的耗费情况与预算额数进行对比。一方面若超额,应找出具体的超额款项进行分析总结,避免下次不要的浪费。另一方面若资金节省,更是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归纳,以方便下次借阅。
(五)人工费用控制
人工费用即工程施工时以建筑工人为主体的劳务费,大概在整个施工资费中占到了10%到15%,总体来看比例虽不是很高,但却是施工阶段资费控制的重点所在。在此阶段,结合员工实际,加强对员工技能及施工安全等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在提高员工技能的基础上,实现工程资金的良性节流。除此之外还有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等的采购,严把材料、设备质量关,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资金浪费,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速率,缩短工期。
篇13
一、基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提出
对于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已有一些学者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谢旭提出的基于销售——回款全程业务流程的信用管理体系;陈晓红教授等人提出包含企业授信管理和受信管理的企业信用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方法;文亚青教授提出的包含经济信用、法制信用、道德信用在内的“三位一体”的企业全面信用管理。但它们都存在过分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微观层面的操作性不强、过于关注宏观环境的探讨等问题。
笔者认为,全程信用管理体系较适合与内部会计控制的思想和制度程序相契合。全程信用管理体系是从销售——回款的业务流程的角度设计的,提出将销售与回款之间的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通过对整个信用管理流程的关键点进行控制,保障信用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保证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
全程信用管理体系主要分三个层次,管理制度、程序措施、控制环节。现代信用管理的控制体现了事前客户资信管理、事中赊销管理、事后应收账款管理的三重控制模式,设置了从客户开发到追收欠款的关键控制反馈节点,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回环流,保证信息流的畅通、真实、完整,为未来管理控制奠定基础。这样的信用管理体系适应了我国大多数企业设立信用管理部门的初衷——解决现存的大量应收账款欠款、呆坏账等“历史遗留”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企业进一步规范客户管理、销售签单的日常管理制度问题,逐步实行成熟、规范化的信用管理,建立起企业自身信用管理体系。
二、基于内部会计控制的信用管理体系的构建
会计内部控制的循环控制体系和以销售——回款业务为中心的全程信用管理体系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紧密的内在联系。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包括:采购及应付账款控制、销货及应收账款控制、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生产及成本会计系统控制。全程信用管理的范围包括:客户开发、订单受理、发货管理、货款收回、售后服务及债权管理。会计内部控制的循环包括信用管理体系的循环,信用管理所涉及的业务流程都是会计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是防范风险、降低风险的重要业务流程。
在公司治理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已提升到战略高度,而会计内部控制处于战略的中心。因此以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对销售——回款为中心的业务流程进行改造,使其更规范严密操作性更强,权责分工更明确。下面我们将说明如何在会计内部控制环境下加强企业信用管理。我们按照信用管理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顺序来重点说明。
2.1事前控制——目标客户控制所谓目标客户管理是指企业在进行客户资信管理的时候,应按照信用管理目标的要求,遵循二八原则(20%的重要客户会为企业带来80%的利润),按照会计内部控制政策及程序,选择获利性客户。做好目标客户管理一般要完成两方面的控制:信用信息的交流与控制、信用分析。
2.1.1信用信息系统的交流与控制信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信息在企业的经营业务活动中广泛流动,形成完整的信息流。其管理与维护可以遵循会计内部控制中的计算机化资讯控制的关键控制程序,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
第一,信息安全性。只有先保证安全才有可能让有用的信息传递和流动,支持基层业务操作和管理层的决策。因此,辨别、规范信息搜集渠道,识别防范信息搜集风险,预防信息搜集过程中信息的干扰和失真将保证信用信息的外部安全;信息的分析、开发、管理职责的分离将保证信息的内部安全。
第二,组织管理控制。按照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信用信息处理作业应遵循权责划分控制。资讯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应明确订出,明确信用信息由信用部门专属控制,避免出现信息由不同部门同时控制的现象。信用经理授权应明确信用信息向上传递给管理层和向上他业务部门传递的口径和方式。
2.1.2信用分析
信用分析是对选择的目标客户的经营管理情况、财务情况、市场环境、产品竞争力等为依据对受信方的信用能力或信用风险程度做出的判断和选择。信用分析的控制应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信用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预测未来最重要、最艰难的工作。运用内部会计控制对信用风险进行分析,有利于最终风险的防范——应收账款的管理。信用风险结构的外部风险大多是由于受信企业的财务恶化导致的,要综合运用有效的财务分析指标结合相关的信用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其内部风险的产生首先是由会计内部控制出现漏洞开始的,因此规范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控制措施是管理内部风险的首要政策。信用风险的分析应由信用经理直接负责,垂直领导信用管理人员,与财务主管、营销主管、销售主管协同配合进行,并贯穿整个业务流程始终。
第二,信用额度设置。根据“二八原则”对客户信用额度进行前期管理既可保证稳定的利润来源,又可规范信用额度管理的重点,避免管理分散化。企业对目标客户的信用额度的确定应该以授信企业自身为出发点,受信客户为导向。不同的管理层级应该拥有不同的信用额度授权,不同的目标客户可以得到的信用额度应该符合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政策。一个可参考的公式是:信用额度=客户预计年销售额/360×信用期限。根据会计内部控制的思想,信用额度的设定应与企业相应的内部价值链活动保持一致。
2.2事中控制——赊销成本控制
这一阶段涉及授信企业的大部分业务活动,并且也是会计内部控制中交易循环控制的重点,基本上包括了销售与应收账款控制、采购与应付账款控制以及生产成本控制。因此企业在赊销管理的控制重点应该关注现金流的风险和成本,产品生产和服务。
2.2.1现金流风险和成本控制
现金循环周期可以反映受信企业和授信企业双方的现金流情况,是现金管理和内部控制(在这里会计控制的现金管理不仅仅是防范舞弊的牵制管理)的重点企业。信用管理应该把信用周期与现金循环周期的时间周期协调起来,使信用周期服从于现金循环周期,尽力达到两者的统一。在企业现金循环周期中会发生下述连锁变化:应收账款占用企业资金产生机会成本,企业会短期融资以保持经营活动持续进行,负担贷款利息成本,并且营业资本的投入也会加大,流动性风险相应变大,企业的现金流成本上升。企业控制应收账款额度及期限的关键在于以企业自身整个现金流运动为出发点,考察目标客户的会计政策、盈利能力、财务风险、营运资本和流动性及现金循环周期来制定应收账款额度及期限的信用政策。
一般来说,企业获得详细的预算表、现金流量预测表或管理报表的可能性相比银行低很多,依靠企业公开报表进行分析的可靠性会大打折扣。通过对客户所运用的会计政策的考察与评估,企业可以更多地了解财务报表处理的本质,对随后的盈利能力、财务风险、营运资本和流动性的分析的针对性也会增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客户定期的拜访,业务人员与客户的愉快交流,会对上述分析活动提供极有益的帮助。再有企业应该尽力获得现金流量表(历史的或预测的都可以),因为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相比较,现金流量表很难用弄虚作假和寻机性会计的方法进行粉饰,其信息比利润、资产、公积金等数据更为可信。而且债务的偿还必须用现金,掌握客户重要的现金流信息就可以更好地预测目标客户的信用风险,控制好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风险和资金成本。
2.2.2产品生产和服务控制
当应收账款正常到期时,客户提出延期或拒绝(全额)付款的最有利的“借口”就是企业销售的商品不符合合同条款,出现产品质量瑕疵、没有按规定运输货物、交付货物等不一而足。企业应首先从操作程序、凭证传递上对采购、库存、生产、配送、支付结算方式严格按内部会计控制思想进行制度管理,标准化流程,这样可以规避该交易纠纷产生的故意违约风险并避免“借口”产生。企业对支付结算方式的选择应格外慎重,特别是对外贸易,我国企业往往吃亏甚大。企业应根据内部会计控制政策的要求选择债权比较有保证的支付结算方式,比如要求以银行票据、信用单(证)、带息商业票据等,甚至可以要求购买方提供信用保险。总之,严格对合同进行管理和控制,及时高效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是避免客户延期拖欠或拒绝付款的有效方法。
2.3事后控制——应收账款控制
应收账款的收回将最终反映企业信用销售是否会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现金和利润,降低现金流风险。一般来说,应收账款监控的常用分析方法有账龄分析和DSO(应收账款变现天数)。账龄分析解决应收账款的存量问题,DSO解决应收账款的流量问题。企业提供信用额度就会产生应收账款存量,每一笔都有它的年龄,对它的年龄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它的合理寿命和质量,减少坏账的存量。DSO分析收回应收账款的平均天数,当企业提供信用时会预估应收账款收回天数以确定信用额度,保证企业可以承担合理的应收账款流量,控制风险累积。
2.3.1DSO分析
DSO是信用管理部门衡量其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DSO表示每笔应收账款的平均收回时间:应收账款变现天数=(当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当年总销售量)*365。:
企业应设定自身的DSO目标,借以做出授予客,信用期限的决策。DSO应考虑到三方面的共同作用,行业环境的客观可评估性、企业自身的竞争态势和定位、客户的导向性问题。DSO分析的直接服务对象应该是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信用期限的评估,做到账款质量的评估,缩短现金循环周期的末端滞留时间,控制坏账产生的时间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