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监理体系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监理体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监理体系论文

篇1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住宅建筑,分为A、B、C 3栋,一共16层,地下室为2 层,层高为 3.6m和4.5m,A、B栋主体结构层高61m,;地上1层为居民活动空间,高5.2m;2~16层为住宅,层高 2.9m,以上至屋顶层高均为 3.0m。

2 结构设计

2.1 转换体系的选取与计算

框支转换层楼板在地震中受力变形较大,其在整体电算中的模型选择很关键。由于工程转换梁上部层数多,地震时楼板将传递相当大的地震力,其在平面内的变形是不可忽略的。因此采用弹性板或弹性膜的计算模型较为适宜。由于弹性板的平面外刚度在整体计算中已被计入,相当于考虑了板对梁的卸荷作用,会使梁的设计偏于不安全。在进行整体结构分析时,将转换层楼板用弹性膜单元模拟。

2.2 嵌固端与转换层楼板板厚的确定

工程以±0.000 板作为嵌固端,既保证上部结构的地震剪力通过地下室顶板传递到全部地下室结构,同时能够保证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是以地下室为参照原点。《抗规》第 6.1.14 条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嵌固端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的侧向刚度之比不宜小于2。故地下室顶板厚度取200mm,同时,为了有效地将水平地震力传递给剪力墙,在应力集中的楼层,将楼板厚度加大,转换层楼板取180mm,与其相邻的层也适当加厚至150mm。

考虑抗震需要,施工图阶段时更有意提高转换层配筋率,使单层配筋率达到0.35%,以进一步提高转换层楼板和框支大梁共同作用的能力。考虑到梁宽大于上部剪力墙的两倍,宽度较宽,对边转换梁,板面钢筋不是简单地要求伸入梁内满足锚固要求即可,而是要求必须贯穿梁截面,以确保梁内扭矩在板上的有效传递。

2.3 框支柱与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厚的设计

框支柱作为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中重要的构件,它的安全度直接决定了整栋建筑的抗震潜力,因而框支柱的延性和承载力成为设计的关键。框支柱应在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进行设计。调整框支柱总剪力不小于0.30,框支柱的抗震等级定位一级,为了增加其延性,轴压比不超过 0.4,其最小配箍特征值比一级增加 0.02 采用,框支层剪力墙轴压比控制在 0.6 以内,以保证剪力墙有足够的刚度。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包括底部塑性铰范围及其上部的一定范围,其目的是在此范围内采取增加构造边缘构件箍筋和墙体横向钢筋等必要的抗震加强措施,避免脆性的剪切破坏,改善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保证底部加强部位处剪力墙的平面外刚度和稳定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以下简称《高规》)分别规定了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厚的取值。其中,考虑到高层建筑结构的重要性,《高规》对墙厚的取值更加严格。取《高规》第 10.2.2 条规定: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宜取至转换层以上两层且不宜小于房屋高度的 1/10。

2.4 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确定

工程实践中,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对结构本身来说是很不利的,为了加大底部大空间楼层的抗侧刚度,使上下刚度接近,《高规》规定:需要抗震设防时,转换层上下刚度比不应大于 2,同时不应小于 1。为了满足此要求,对底部的落地芯筒及少量的落地剪力墙均予以加厚,落地芯筒周边墙体加厚至300mm(上部为250mm),少量的落地剪力墙加厚至 400mm(上部为250mm),同时转换层以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定位 C45(上部为C35),最终大部分单元刚度比均控制在1.4左右,只有少数单元较大,但也控制在1.8以内。

由于高层结构中转换层的出现,沿建筑物高度方向刚度的均匀性会受到很大的破坏,力的传递途径会有很大的改变。如何计算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是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高规》附录 E 分别规定了底部大空间层数不同,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计算方法。其中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的计算综合考虑了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抗剪刚度和抗弯刚度,因此更能反映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沿高度方向刚度变化的实际情况。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按公式(1)计算,为了便于计算顶部位移,可以将顶部单位水平力适当放大。

1H2

γe≤ (1)

2H1

结构设计时可以应用“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计算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具体计算步骤如下:①采用 PMCAD 建立结构计算模型;②采用 SATWE 前处理程序形成风荷载数据文件 WIND.SAT;③分别修改计算模型的风荷载数据文件,将顶层刚性楼板的 X、Y向风荷载的 X、Y轴均设置为500kN,Z 轴扭转分量设置为 0,其余各层 X、Y 向风荷载的X、Y 轴分量以及Z轴扭转分量均设置为 0;④运行SATWE中结构分析及构件内力计算程序,求出计算模型 1、2的顶部位移;⑤应用公式(1)即可求解出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出的转换层上、下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宜接近 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 2,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 1.3。

2.5 抗震设计

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局部加强范围,对本工程来说,取框支部分所临近两个2~3个开间所包围的区域。在进行框支柱、梁内力调整时可按此调整加强部位有关剪力墙、框支柱和梁的内力。局部框支加强范围以外,可按剪力墙结构设计。两者交接部分应加强连接构造,如板边设暗梁、梁板配筋加强等,以保证水平剪力传递。

建筑专业为了立面处理的需要,希望在建筑平面的角部开窗,墙体角部在地震作用下,是较敏感的部位,特别当结构平面不规则时,由于平面的扭转,引起内力重分布,将使震害加剧,使得此处的连梁分配更多的地震力,容易产生连梁的超筋问题。因此,需要对此处的连梁采取构造加强措施,本工程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点:①角部开窗的墙体为无翼缘墙体,《抗规》6.4.1 条规定墙体厚度,当无端柱或翼墙时不应小于层高的 1/12,本住宅层高 2.9~3.0m,故角部房间墙段厚度取250mm;②由于角部墙体无翼缘,延性较差,应在墙体端部设置暗柱,并适当的加强配筋;③为了增加墙体平面外的稳定性,可在每层楼板角部处附加钢筋板带配10Φ12mm 钢筋,两端各锚入暗柱内,长度≥35d。楼层加强,双层双向且均按受拉钢筋锚固于墙内和梁内。

3 结构设计中应注意问题

篇2

1主题公园发展的基本概况

1.1主题公园的产生和发展

主题公园(ThemeParks)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思,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所孕育产生的新的旅游吸引物。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体,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是集诸多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从世界范围看,主题公园的兴起和发展是与国家工业化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密切相关的。1955年,美国诞生了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以其丰富的主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游客营造一个充满梦幻、奇特、惊险、刺激的世界,使游客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迪斯尼乐园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带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使主题公园这一游乐形式在世界各地普及推广。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发起步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旅游热的兴起,使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我国虽然历史悠久,山河秀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同时也存在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当时的旅游供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主题公园开始从萌芽状态转入全面发展。主题公园是人类智慧和创造能力在旅游活动领域的体现,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对于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一些地区来说,兴建主题公园可以弥补旅游资源的不足。这样就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打破了地区限制,有效地解决了旅游供求关系在空间布局上的矛盾。

1.2我国内地主题公园的类型

这些主题公园,按其在我国开发建设的时期及其主题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缩微景观类;②民俗景观、仿古建筑类;③影视城类;④动物景观类;⑤主题游乐园。

1.3我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主题公园的迅速发展,游客选择范围的扩大,市场竞争加剧,许多主题公园出现客源不足,经营困难。特别是1998年春季前后,苏州、广州、海南等地个别人造景点停业或难以为继,更暴露了我国主题公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①分布不合理,在一些地区过分集中;②文化品位底,主题雷同,盲目抄袭,缺乏特色;③脱离现实,预测失误,将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实际消费人口混淆,预测目标不符合实际,对客源市场缺乏深入的分析。有些项目在国外可行,在国内不一定受欢迎;④游乐园的设施普遍科技含量较低,综合功能不强,设计不够新颖,设施比较陈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吸引多层面的游客;⑤市场营销策略失当;⑥决策失误。

2主题公园建设的基本理念

中国主题公园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不是主题公园本身的性质所致,也不是政策和市场造成的,而是项目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观念、体制、创意、投资、管理等原因造成的。在作开发决策时,必须对项目进行战略定位,对决策者而言,了解国际主题公园建设的理念,是定位的重要依据。

2.1时代背景下主题公园的价值导向

当今中国已进入了城市化时代,大范围人员流动更加速了城市急剧膨胀的势头,随之而来的是人口负载量过大,生存竞争加剧;城市就业、就学、就医困难;犯罪率升高,各种不健康的价值观泛滥。大规模、大生态、大区域的主题公园具备治愈城市综合症的强辐射能量,是特大城市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文化艺术结合的有效途径。

2.1.1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公园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是人类利用智慧和创造能力的产物。无论是模拟、微缩、集中某些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它都属于标有精神记号的文化旅游产品。而城市化是当今各种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在这种背景下,主题公园应该发展成为城市文化的制高点,昭示城市的文明和理想,超越区域乃至国界,具备强文化辐射力度。纵观世界成功的主题公园,其感染和吸引亿万民众的核心气势是其无可争辩的文化浪潮。迪斯尼对世界而言,就是美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致力于人性与童话完美结合,自然与建筑和谐融洽,现实与科幻不懈追求的美国精神文化的象征。

2.1.2生态环境的恢复能力

今日中国进入城市化时代,企业商场拥塞,与人争绿地争空间致使环境恶化,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噪声、废气、脏水污染严重。主题公园自发展以来,能够具备大面积包容绿地和高质量造就生态环境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在东西长41km,南北宽25km的寸土寸金的土地上辟出4272亩,建设了投资为几十个亿的圣陶沙主题公园,既而又辟出100多公顷土地建造鳄鱼公园和世界上最大的飞禽公园等。与同为太平洋沿岸城市的上海相比,新加坡国土仅为上海的十分之一,人口密度几乎等于上海的两倍,它的人均绿化面积高达12m2,被誉为花园城市。而上海人均绿地仅为1.4m2,被称为水泥化城市。事实证明,主题公园有胜于传统园林的优势,它可以将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高度融合,可以解决城市环境生态改善的难题而不牺牲经济和产业拓展。

2.1.3主题时代性和人本精神的融合

传统公园、影剧院、博物馆的参观游人减少是一种世界趋势,现代公众更欢迎用最新科技渲染的能切身感受的历史,用富于启示性的手段宏扬历史的主题公园。美国迪斯尼公司计划在华盛顿市郊建造一座占地达1万多亩以美国历史为主题的游乐场,这一举措受到热烈欢迎。而我国20世纪80年代各大城市纷纷建造毫无时代主题特色的游乐场;20世纪90年代又一哄而上了100多个没有园林概念、格调低下的迷宫,普遍失利。主题公园是人的乐园,其本质属性在于新创造、高规模、大园林;另一方面,本世纪的人们迫切渴望回归自然,奔向科技和文明进步的时代,主题公园就应朝向两者完美结合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主题公园的建设者在创意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超越狭隘的利益目标,站在时代之树的枝头,鸟瞰主题公园的发展前景。只有置身于时代和社会大背景下,顺应历史和社会潮流,并想他人所不想,把企业利益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打造企业和社会双赢局面。

2.2主题公园发展的基本理念

作为一种人造旅游吸引物,不象由当地固有旅游资源直接转化而来的旅游产品那样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而是极易被替代,从而其生命周期一般较短,要想获得较长久的生命周期,必须遵循几个原则。

2.2.1以大众文化为内涵

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主题公园一般都是人工构造物,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反映着当时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思潮、审美时尚以及生活水准等多个侧面,与传统景观所体现的精神、理想与意义的文化深刻性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不能象规划设计传统旅游景观那样去刻意追求高深的文化品位,也不能脱离大众的消费特点和欣赏口味,而以少数专家或少数人对雅与俗、品位高与低的判断标准打击和窒息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更不能单纯地为了满足少数旅游者低级庸俗的消费口味而降低主题公园的文化档次。

(1)以满足大众旅游消费为前提,在规划时应体现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化的特点,努力作到高品位和通俗化的有机结合,雅俗共赏,以满足各种文化层次游客的需要,并以品位适度超前的意识引导消费。

(2)以真实性作为文化内涵的核心。尽力做到"假景真作","假景真文化",达到巧夺天工、以假乱真的程度。

(3)进一步挖掘文化特色。

(4)通过外界注入新的文化内容来提高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如可与影视制作结合,借影视文化内容来提高其文化内涵。

2.2.2以综合效益为目标

(1)经济。充分重视市场分析定位和市场占有,对文化内涵作出正确的商业价值判断,提高重游率和投资收益比,并通过旅游乘数效应带动当地其它行业的发展。

(2)环境。应树立"环境就是资源"的观点,在开发规划中不能搞建设性的破坏,而应保护和改善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不断提高其生态环境质量。

(3)社区。通过开发主题公园能够对所在社区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甚至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对发展观的认识。

(4)交流。通过发展主题公园旅游业,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培养人们相互之间的认同、尊重、友谊与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2.2.3以区位组合为关键

(1)城市感知形象。每一个城市对旅游者都有一个趋于一致的感知形象,它和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这种形象是城市的综合要素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映。如提到北京马上使旅游者想起长城、故宫、天安门;提到广州的旅游者首先感应到高第街购物,而华南植物园、越秀公园退居其次。城市的感知形象对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影响很大。一般而言,城市感知形象较单一的城市,如深圳、珠海等新兴城市,投资大型主题公园成功的机会较大,因为新上的较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较快成为旅游者的感知形象;而在感知形象较复杂的城市,如上海投资大型主题公园不容易很快形成轰动效应,而北京那样人文景观已非常丰富且级别很高的地区,就更加困难。

(2)适宜的区位。包括宏观区位和微观区位两方面。宏观区位指主题公园要求选址在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据美国华盛顿城市土地研究所研究,一个大型主题公园的一级客源市场(80km或1小时汽车距离内)至少需要200万人口,二级客源市场(240km或3小时汽车距离内)也要有200万人口以上,之外的三级客源虽也有帮助,但不能过分依赖。

微观区位指城市内部位置,主题公园一般选址在大城市边缘。因为主题公园一般占地面积大,城市边缘用地限制小,地价相对便宜。微观区位还包括选址在主要公路干道旁,第一是节省道路投资,第二是主要公路干道视野开阔,主题公园可以向经过的旅客展示标志景点,不断强化旅游形象,吸引游客。

另外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项目)在一定地域上相对集中,可以增加这一地区的总体吸引力,如深圳"中国民俗村"紧邻"锦绣中华",建成后相得益彰,拓展了客源市场。但高投入高门票为特点的主题公园过于集中,要使每一个主题公园都达到和超过门槛游客量是不易的。旅游者在大尺度的空间行为表明其到达目的地后,往往只游玩目的地附近级别较高的旅游点。因此,主题公园建设者应把分散投资、避免恶性竞争与产业集中结合起来考虑。

参考文献

1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1994(9)

篇3

一.概述

由于建设工程的行业特点,建设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从业人员的构成及流动性大的特征,使建设工程业成为仅次于采矿业的重大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注的大事,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建设部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颁布了诸多的规定和条例,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根本上保护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生命和社会财产安全,促进行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建筑业的施工特点 建筑业属于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行业,其施工特点是: (1)高处作业多。按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划分,建筑施工中有90%以上是高处作业。 (2)露天作业多。建筑物的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作量的70%,受到春(夏(秋(冬不同气候以及阳光、风、雨、冰雪、雷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危害。 (3)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建筑业大多数工种至今仍是手工操作,容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力、误操作多#易导致事故的发生。(4)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产品结构复杂,工期较紧,必须多单位、多工种相互配合,立体交叉施工,如果管理不好、衔接不当、防护不严,就有可能造成相互伤害。 (5)临时员工多。目前在工地第一线作业的工人中,农民工约占50%-70%有的工地高达95%. 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是个危险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过程。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措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安全法规尚需完善,安全监管存在不足,建筑市场亟待规范,城市建设综合防灾工作体系尚未建立,建设领域应急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声誉,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幸,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签订阴阳合同、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2)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还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的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只重视质量,不重视安全,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还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形同虚设。 (3)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未落实#目标管理不到位。没有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缺乏安全技术交底,有的企业甚至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4)有的地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处罚依据,安监站的安全监督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5)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不高。大部分一线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6)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建设单位往往拒付施工企业安全措施费用。在工程造价中不计提安全施工设施费用,施工单位为了揽到工程而委屈求全,一旦中标,用于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工具等无力购置,于是能省则省,导致施工现场十分混乱,大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7)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个体投资项目及旧村改造工程违法违规现象较严重。部分工程无规划定点,无用地许可证,无施工许可证,无招投标手续,无质量安全监督手续,未进行施工图纸审查便进行施工,从源头上给建设工程带来了事故隐患。 (8)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还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应利用信息管理手段建立诚信体系和不良记录,把企业市场行为、安全业绩和存在问题全部纳入,与市场准入、资质资格、评优评先、行政处罚直接挂钩。

四.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 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3 、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4、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5、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

篇4

1.1施工管理首先涉及的是常规安全管理,有时也称为传统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必由之路。现代施工管理的意义和特点在于:要变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为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变传统的事故管理为现代的事件分析与隐患管理;变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为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变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为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变过去企业只顾生产经济效益的安全辅助管理为现代的效益、环境、安全与卫生的综合效果的管理;变传统的被动、辅助、滞后的安全管理程式为现代主动、本质、超前的安全管理程式;变传统的外迫型安全指标管理为内激型的安全目标管理。

1.2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水平,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首要问题。

1.3重视安全

安全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有人在工作就存着安全问题,它不分地表还是坑下,不分大单位还是小单位。也就是说安全工作的普遍性要求领导心中要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从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领导不重视或重视不够或作风漂浮的单位,事故发生的频率总要高些。反之,领导重视了,就能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就能带动职工重视安全,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1.4做好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

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组织抓安全。但在现实中,抓安全又存在着两种抓法:一种是事前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抓;一种是事故发生后、手忙脚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抓。两种抓法结果大相径庭。任何事故的发生,事前都有征兆,发现了苗头要及时整改。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做好危险点辩识分析工作,并切实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

1.5安全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谈薄。很多生产经营单位只顾生产经营不顾安全的现象还很严重。有的企业新进职工不经培训就安排上岗,不懂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意识谈薄而引发的事故率不断上升。

1.6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管理手段落后;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贯彻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三违”大多以罚代管,忽视设备和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忽视安全设施的建设。有些企业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用于管理而是应付检查,既不重视制度建设,也不重视制度的贯彻落实,没有管理和责任落实可言。

1.7宏观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和优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尽管政府已经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但是人员、手段和机制尚未完全到位,监督管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工作还停留在“两查一证”,即事故调查、安全检查和发许可证。工作方法还停留在开会、发文件的层面上。

1.8应对突发事故的预案和预案的实施明显不足,还需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施工管理提高社会安全意识,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2 抓好施工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必须落实和强化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

在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中,每个环节 每个岗位都要高度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小企业是施工管理的薄弱环节,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2.2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

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必须对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是搞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生产经营单位不仅要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要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2.3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强化安全监管为手段,推动《安全生产法》的贯彻落实。

一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各级地方政府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充实必要的人员;二是加强超前防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监察人员,不仅要深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认真查处追究事故责任,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要特别加强对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小企业点多面广,数量众多,情况复杂,安全监管难度大,是安全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要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和安全投入等方面人手,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办法。

2.4施工管理工作需常抓不懈。

企业需抓好以下工作:一是严格现场安全管理。通过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正常运行;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责任追究,提高各级人员责任心;三是加大安全执法检查力度,对野蛮生产,违章作业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2.5加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控制和降低事故危害后果“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 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总之。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及时查出隐患,认真进行整改,制定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出现新的事故隐患;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制定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推行现代施工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3 建筑施工管理的几个问题

3.1施工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一般来说,对于现场施工管理,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熟悉施工图纸,甚至每一道工序进行优化,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材料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材料供应、材料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发放等几方面进行。

(3)做好人员管理工作。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起着关键的作用。施工队伍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密不可分,坚持以人为本,可以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

(4)做好施工安全工作。安全工作的重点要放在预防阶段,从建立安全教育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与设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分析,建立安全值班制度等多方面对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3.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问题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生产力发展。施工管理创新需要从观念、技术以及组织机构等几方面进行创新。所谓观念创新,就是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进行完善,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施工管理模式。观念创新是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工程项目的施工是由建筑企业承担的,因此,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对于项目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仍然沿袭了旧的做法,即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施工管理方案的不断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根本方法。

3.3后期施工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后期管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后期施工管理面临着工期紧,工序多、工种多、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多、材料的规格品种多,各工种交叉多,配套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等问题。因此,做好后期施工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则是要求项目管理者统一思想,并且各参与方的管理目标应该保持统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采取动态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供应,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搞好工序交接检查,进行成品保护,处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护以及文明施工问题等等都须统筹安排。

篇5

一、对公共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

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笔者认为:

(一)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从行为特征上看,公共财政是一种收入和支出活动,这构成公共财政与其他公共行为的本质区别。

显然,我们这里对公共财政概念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一定差异。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就是公共经济,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财政几乎成了政府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公共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是强调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收支活动的行为寓意,也是突出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政府本身在概念上的区别。

公共财政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和这种利益的载体棗公共需要的存在,这是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共财政作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手段存在的必要性。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其实施主体是一定时期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国家和政府存在的条件下,主体的责任自然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因此,国家财政必然是公共财政。

国家财政的社会公共性首先是由国家和政府的社会职责和功能决定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的政府是社会管理者,当然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体现公共利益并使之得到实现,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因此,国家财政必须是公共财政。不体现和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政府财政是不正常的和有缺陷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公共财政是对政府财政的一种客观要求。

(二)公共性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

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是市场机制天然存在的缺陷使然,也就是说,由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一些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对市场缺陷加以弥补。显然,这里是将市场经济当作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表现形式。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公共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特殊性质,而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因为体现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政府财政的共同出发点和归属,不论任何社会形态的政府财政都是如此,在这里所不同的只是由生产力水平差异决定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层次,以及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范围。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即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涉足了大量私人财务的事务,它是否具有公共财政的性质,如有例外,如何解释公共性作为政府财政一般性质的论点。笔者认为,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仍然是公共财政。在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私人的个别需要被控制到了最狭小的范围内,相当部分个别需要被异化为公共需要,或者被采取了公共实现的形式,正是这种私人需要的个别性与其实现形式公共性的不协调,才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在提供私人产品,满足个别需要方面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正好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公共属性。我们不能因为某种机制在操作上的不正常而否认机制本身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代行了许多私人财务的职能而否认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

(三)公共财政的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

之所以要强调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是因为公共财政对政府财政作了合理定位,它明确了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和主要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将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及其分工作了合理的划分。公共财政强调纳入政府财政范围的应该是具有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事务,对那些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政府只能为其正常实现提供外部条件,而不必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因为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有其自身的实现机制,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使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的实现具备了充足的微观动力,因而政府不必直接介入其实现过程;同时,个别需要所体现出的千差万别的个体偏好,使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此外,个别需要的实现完全可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个人之间进行,这种等价交换的过程一方面满足了购买者对商品物质形态的个别需要,另一方面则满足了售卖者对商品价值实现的追求。与此不同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很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其实现的责任只能主要由政府承担。可见,社会成员的个别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不必也不能由政府财政来实现,而社会公共需要则应该主要通过政府渠道得到满足,政府财政实质上是为满足公共需要而存在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界定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范围,即政府财政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应该在公共需要的领域内,其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它强调政府财政的社会公共性,并在概念上将政府财政与私人财务区别开来。

二、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公共财政论与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国家分配论之间的分歧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坚持国家分配论的人认为,公共财政否定了财政分配的国家主体性,是对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缩小和肢解。坚持公共财政论的人则将国家分配论当作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落后的、过时的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是公共财政,国家分配论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以上两种观点,笔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它特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社会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更要受特定时期、特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我们很难说什么理论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只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就值得去学习和研究,况且,国家分配论曾经在我国财政理论界有着最为广泛的影响,它对指导我国特定时期的财政实践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尽管它的一些用于指导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实践的管理原则和理论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涵棗摬普墓抑魈逍詳却仍然反映了财政活动的一般特性,因而并没有过时。这里必须澄清对国家分配论的两种误解:一是将传统理论当作国家分配论的全部;二是将国家分配论误解为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其实,在传统体制时期产生的国家" 分配论的理论观点只是其在特定时期,根据特定的实践背景提出的理论,而不是国家分配论的全部,它也可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继续研究和提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分配理论;国家分配论也不是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它只是强调财政分配中的国家主体性和主导性,在这种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基础上,国家分配的范围是由一定时期国家职能范围决定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家分配论也没有过时。

在我们看来,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两者的主要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分歧,不同的只是其强调的侧重点,比如国家分配论强调财政行为主体,公共财政论强调财政行为的目的和范围;国家分配论突出财政产生与国家产生的本质联系,公共财政则突出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与私人财务在活动范围和原则上的区别。在这种外在形式差异的背后,两者的基本立足点却是相近甚至是相同的。表现为,摬普之所以成为公共财政是因为它是一种代表公共利益、实现公共需要的财政活动,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这种财政活动的主体当然只能是国家和政府,因为国家和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当然代表,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对政府财政职能的定位,是从另外的角度对国家财政的定义。可见,公共财政论也是以国家主体为基本立足点的,这一立足点构成公共财政论和国家分配论最本质、最关键的共同点。在这一共同的基本点上,公共财政并不会缩小国家财政的范围,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的职能,因为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变化是围绕国家职能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制及由之决定的国家职能的大小,而不是公共财政本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承担的私人需要的实现归位于市场,使社会公共需要和个别需要都有其稳定的、更有效率的实现机制,并建立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市场机制正常运作提供外部条件的公共财政运行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对政府职能转化的要求,也是对政府财政职能所作的合理定位,这并没有否定财政的国家主体性,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而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要的范围调整了传统体制下政府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状况,将政府财政的职责和功能规范在公共服务领域,使其更加合理和完整。

三、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尊重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财政应该是一种公共财政的结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政府财政的这种公共特性。对这种公共特性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取得了很多科学反映公共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因而也是我们在研究公共财政理论时应该尽量去学习和借鉴的。但是,笔者不赞同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即过分强调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而忽视其特殊性的倾向。我们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不同,公共财政理论所参照的实践基础也不相同,因而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公共财政理论也会有一些差异。我国是一个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尚不完善,市场机制也正在发育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互补关系和相应的机制也远未理顺和形成,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财政理论研究应该体现自己的特点。那种过分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忽视和否定其不同的实践基础,在理论研究上局限于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简单传播,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模仿西方公共财政学是不可取的,也是十分有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实践基础,探讨和创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理论,并以此为我国的公共财政实践提供指导,这才是目前我国财政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二)重视对转轨时期公共财政制度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践起点选择上的误区,即往往将目标体制作为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按照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一般原理,设计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并试图照搬这种模式去解决特殊体制时期的特殊问题,其结果当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对目标体制下公共财政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它远不是当前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任务的全部。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这种转轨的实践是中国所特有的,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也不同于目标体制时期,具有很多特殊规律。因此,在旧的运行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正逐渐失效,新的体系及其规则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特殊历史时期,政府财政应该实行怎样的管理模式,面对经济运行机制的某些特殊矛盾,政府财政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政府如何应用财政手段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建立目标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财政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等等,这些实践问题是西方现成的公共财政理论所无法解决的,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理论,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正确选择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重视对转轨时期社会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规律的研究,使政府财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重视对我国公共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

我国传统财政学研究重点更多地局限在对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财政的本质、职能和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上,过去形成的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也主要侧重于在以上基础理论问题上独树一帜,并没有形成与其基本理论相配套的应用理论体系,使财政学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总带有一些抽象、空洞的色彩,削弱了其为解决实际问题所应有的作用。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目前我们在财政应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仍然是零星分散,不成体系;二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在时间上往往滞后于实践,缺乏必要的超前性,仅仅成为国家政策出台后一种撚皵性诠释;三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对现行制度和体制的剖析,弱化了理论的创造性和客观性;四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脱离中国的客观实际,在理论体系和政策措施上侧重于套用西方模式,使财政应用理论的成果缺乏针对性。以上财政应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财政理论的正常发展,也成为我国财政改革往往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中必须加强对社会经济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应用理论的研究,使我国财政理论体系更加完善,也使我国财政理论研究能真正发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四)实现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化,因此,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管理理论和经验成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盲目和盲从的非理性现象,将正常的学习和借鉴引入歧途。这里有两种倾向尤其应该摈弃:一是重传播,轻研究,在自己的理论著述中往往肆无忌惮地抄袭西方理论,这不但对理论研究没有意义,而且败坏了理论研究的风气;二是重" 形式,轻内容,仅仅将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标榜自己学识的工具,不论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用,盲目套用西方经济学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使一些理论著述文字晦涩难懂,甚至文理不通,让人不知所云。要使公共财政理论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强调其本土化问题,这是由公共财政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理论的特点决定的。我们要广泛学习和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但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是盲目的照搬照套,也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传播,更不是将西方理论当作一种装饰外表的花环。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消化、吸收并为我所用;是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共财政理论。我们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并不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的简单排斥,而是强调以我国的具体情况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以解决我国的财政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的目的,形成能体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规律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和观点。

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首先是其实践基础的本土化,这一点在前面已多次强调,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不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经济实践,而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实现过程。我们的研究必须考虑中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对公共财政的承受能力;考虑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可能对公共财政制度带来的影响;考虑中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求范围与西方国家的差异;考虑我国的政体及其决定的政府机构规模和结构;考虑中国特有的复杂的政企关系及其对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影响等等。毫无疑问,实践基础的本土化,是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最重要的含义,是我们在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

篇6

一、理论溯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提出

由于新闻在中国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新闻学又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人发出“新闻无学论”[1]的质疑,甚至一度有人认为新闻学已“走入黄昏”[2]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认为,新闻学并未走入黄昏,而是在不断迈向辉煌,新闻学学科的基础扎实,其学科独立性具有现实和理论依据。郑保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不断改善的政治环境、逐步开放的学术氛围,都为新闻学的发展创造了现实基础。[3]新闻学的学科创新是宏观创新理念的要求,是新闻事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工作不断创新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闻学。[4]郑保卫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在找准问题、继承传统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发展,坚持在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照下和在马克思新闻观的指导下发展新闻学学科。[5]他提出,我国新闻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当是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当代最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以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科发展的需要。[6]郑保卫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要坚持用马克思新闻观作指导,并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二是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7]

郑保卫教授的观念为我们探索新闻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应该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如何明确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功能,解决这一体系的贡献和普世性、阐释力等问题,规避理论构建中的伦理风险,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理论的时代背景:“去西方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内在上与目前学界认同的推进“去西方化”理论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新闻学开始大量引介、吸收西方学术理论,以信息、传播等概念取代原有宣传的学术话语,希望借西方话语达到学术研究“去政治化”的目的,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极大解放。经过了20多年的引入,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匹配、“水土不服”现象开始引起学界的讨论,新闻学开始反思西方理论的局限,并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体现中国的传播实践与学术理论的平衡点。这种“去西方化”理论研究,虽然任重道远,但目前学界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就是应该找一个基于全球化中国的“去西方化”范式。如同李彬、黄卫星所言,当务之急需要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层面和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重申政治及其意味,新闻传播学研究不仅在于摆脱技术化、“贫血化”的庸俗路线,而且更在于科学解释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并为其提供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托。[8]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学研究的视野被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的诸多禁忌开始被打破,新闻与政治的关系再次被重新审视,在“再政治化”的过程中学界越来越强调学术研究的公共参与精神。

中国传播学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学科走上历史前台的重大转折时期,政府或国家的需要发挥着一种引领和重组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的作用。目前,新闻学研究面临的是一个黄金时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并面临转型,信息化持续加速新闻需求高涨,媒介技术变革推动公众公共意识不断增强。姜飞[9]认为,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面临的社会形势和公共需求,同战后美国对新闻传播学的需求十分相似。在这个冠之以“转型”、“信息”、“风险”、“新媒体”等名称的社会中,传播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空前重要,而党和政府、企业组织、公众个人等,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空前高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理论创新机遇期,新闻学有必要加强“去西方化”研究,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或许可以成为“去西方化”理论的一个恰当选择。

三、理论合法性: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和文化书写

学界中的很多人对但凡牵涉以“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常常嗤之以鼻,或敬而远之。他们认为,理论应该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够接受特殊性或普遍实践的检验,或者理论应该是意识形态中立的,不应有政治倾向。这些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性,学术不是政治,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理论也应该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和适应性。但理论研究作为人的一种思想活动,仍然无法解释实践中遇到的全部问题,而且理论也无法回避自身的意识形态。

后现代思潮中,真理已遭到质疑,人文学科遭遇表述危机。人文学科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念正在被重新评估,那些曾经想当然地被当做事实,或者被当作范式的有效性基础的“确定性因素”,成为有问题的东西。[10]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在《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所有建构的真理都是通过排斥和修辞的强有力的“谎言”而变得可能的,没有一个“完整的”第一时间知识大全。[11]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不仅仅限于文学界和人类学界,但人类学民族志所作出的反思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诸多人文和社会学科。后现代思潮带来的质疑权威、消解中心、打破权力,给传统的理论带来诸多挑战,这种质疑给所谓的普世理论和客观真理以巨大打击,普世理论和绝对中立都是被后现代给解构了的“神话”,他们并不存在。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实验民族志的启发下,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反思理论构建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放弃那种构建普世理论的追求和完全中立的态度。

但是,如果放弃理论的普世性和中立性,理论的合法性依据又从何而来呢?公共人类学的实践或许对我们有一定启示意义。公共人类学的主要声望来自它对世界范围的某些问题及事件所作出的直接的和实质性的贡献,它从过去的研究所积累的传统中吸取智慧并应用于当代。[12]学术研究应该是作者(学者)利用文本(理论)与读者(公众)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面对的是具体的公众,要解决的是理论的普世性与本土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解决过程中,普世性成为解决“本土问题”的前提和语境,而“本土理论”成为特殊人群面对的特殊问题,并证实或证伪普世理论。我们要发展的新闻学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新闻学学者借助这一理论体系建立同中国公众的公共关系。以公共精神为基本原则,这符合学术研究的价值关怀和人文精神。

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知识总在一个原点开始旅行,后人会按照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但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走入歧途,误入困境。这时知识会推崇复古或是返回原点,重新考问,摆脱困境,以便开始新的旅程。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如此,民族志也是如此,当原有的学术传统难以解决困境中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返回原点。在这个原点,永远高昂着人性,永远驻扎着对人的生命的追问,对真理的追问。后现代主义返回了这样的原点,打破了原来树立的传统和权威,但在打破这一切的同时,它仍然在建构。后现代民族志同样打破了民族志积累起来的权威,但同时它也致力于一种新的秩序。

现在,新闻学的理论构建也急需做这么一项工作:返回原点。返回原点,不是完全“返祖”,而是要回到我们传统理论无法支撑社会发展、西方理论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刻,返回那一时代,梳理最近30多年来学习借鉴西方理论的经验和不足,以公众联系的时代变迁为底色,在总结的基础上创新,描绘新的理论图景。这种总结的源泉就是30年来的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四、理论阐释力: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目前,中国研究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西方新闻传播学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很多西方理论无法在中国得到验证,因此中国研究成为理论验证的天然“试验场”。很多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特性表述为“中国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表达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同时,中国学者更喜欢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怪圈”。我们所要构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就是要解决这种怪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要在吸收消化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的特殊问题。这种研究很像民族志研究,民族志学者在走入一个村寨做研究时,他首先要了解村寨所处的乡情、县情、省情,乃至国情和整个世界。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并不是要把自我封闭起来,排斥西方和全球化,而是要在西方理论和全球化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特殊问题。这一理论体系可以对西方理论进行发展或修正,它的创立目的是强化普世理论的有效性,并不是要在西方学术界以外再建立一个理论界,学术理论是不分国界的。这一理论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系统,它最早借鉴了西方理论,并同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同当前的现实中国保持了密切关系;它大量吸收了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也欢迎西方理论和西方学者的检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中国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影响逐步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现实可能性。这一理论建立在从殖民时代开始从未有过的全新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全新尝试和探索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影响逐步扩大的基础之上,这些现代历史上的崭新经历和发展历史将给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以更强的阐释力。

我们的态度并不是为了通过中国模式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建立一种真正的“普世理论”。克利福德在《写文化》一书中用了“部分的真理”一词,用来说明民族志的真理,也正是这种“有承诺的、不完全的”真理带来的“一种有力的不完全感”,才能“成为机智表达的源泉”。[13]或许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就是要探索这样一种“部分的真理”,这种部分真理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理论或真理不同,但这种真理面对世界背景中的中国公众时,可以解释中国的问题,并与世界交流。

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同时又坚持理论建构的一般原则(普世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服务于公众和公共事业的一种理论体系。我们应该放下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成见,深刻地去思考目前我们理论创新的依据和可能。我们应该捕捉历史难得的机遇,将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纳入世界范畴之中,发扬公共精神,服务于中国的公共事业,扩展学术的公共空间,发挥学者的公共作用。

注释:

[1]参见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参见郜书锴:《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2009年第3期。

[3]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8]李彬、黄卫星:《从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读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

[9]姜飞:《中国传播的三次浪潮——纪念施拉姆访华30周年暨后施拉姆时代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10]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切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三联书店,1998年,第23、25页。

[11]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36页。

篇7

Keywords: building management, engineering cost, problem analysis, strengthen the way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有两个方面,一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二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化趋势随着加入WTO 中国经济日益深刻融入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跨国项目越来越多,许多项目要通过国际招标、咨询或BOT 方式运作。同时,我国企业走出过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项目也在增加。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外市场全面融合,外国企业必定利用其在资本、技术、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挤占我国国内市场,尤其是工程总承包市场。工程造价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趋势伴随着Internet 走进千家万户,知识经济时代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在工程管理中形成的协同办公模式,推动了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新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电脑手段,其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已成为信息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己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开始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也开始被大量使用,同时还有专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开发研究工作的软件公司。种种迹象表明,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多的依靠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信息化管理。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造管理,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的经济权益所进行的对工程造价全过程、全方位的和符合政策及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如下:

2.1、政府政策性影响较多是造成“三超”的重要客观环境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一般由价格机制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不是政府直接决定价格、管理经济,政府职能更多地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引导投资、生产等经济行为。然而在经济体制的变革时期,为更快地建立起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政府政策性调整对工程投资控制影响大,特别是1992年以后随着投资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进行,税率、利率、汇率、价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价格(包括投资品价格)变动超出了市场决定价格情况下正常变动幅度和范围,也超出了工程造价增长预留费中估计的增长幅度。

2.2、主动控制工程造价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是对建筑工程项目事前主动控制小,事后被动控制多;重竣工结算,轻施工图预算;重大中型项目设计概算,轻一般小项目设计概算,有的建设项目既不编制,也不上报审批。对施工图预算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削弱了工程造价承上启下的作用,并直接带来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相互脱节,不仅加大工作量形成重复劳动,而且给工程造价超投资限额提供了条件。

2.3、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基础工作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有指标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对编制初步设计总概算时所需的概算定额和指标,各有关部门有所规定,但其来源不畅通;对民用建筑的概算指标缺少地方有关的具体规定;设备材料价格信息系统不够健全,还不能定期发表材料价格指数,以指导工程造价的预测和调整。

2.4、片面强调计价依据的市场化,忽视计价依据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历来重视实施阶段的造价确定,不重视造价的有效控制。在这种管理方式的影响下,一方面,建设项目前期所需计价依据的缺乏,成为导致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三超”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将工程造价管理仅限于实施阶段,造成了认识上的错觉,似乎一谈起计价依据的改革就笼统地归结到所谓的企业自主定价和市场形成价格,而不从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思路出发考虑计价依据的改革。因为只注重实施阶段计价依据的改革,片面强调计价依据的市场化,从而忽视了计价依据在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

3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途径

3.1建立市场价格管理体系。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实行的定额定价制度,即“量价合一”的计价方法,标底按定额编制,投标价高于或低于一定程度即为废标,其实是变相地管制了工程价格。以市场为取向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并不是反对定额中消耗标准部分,相反地,这部分是宝贵的成本资料,是政府、业主控制投资、承包商控制成本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的确定与管理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的计价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制订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给出统一项目划分下的各项目的消耗标准,在招标时,由招标方提供工程量清单,各承包商根据自己的实力,按照竞争策略的要求自主报价,业主择优定标,以工程合同使报价合法化,施工中出现与招标文件或合同规定不符合的情况或工作量,据实索赔,调整支付,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实行有效控制、动态管理。

3.2建立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国际上许多国家工程造价管理经验表明,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实行科学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成功所在,因此在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中,应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应包括如下方面: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库并建立多渠道的信息体系;大力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咨询服务业;建立和完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3.3引进新理念,促进观念更新。在我国的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往往由于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作为完全对立的利益主体,在有关经济活动中矛盾突出,虽然有各种相关的计价规定、定额和管理办法等,但对文件的解释和理解难达成共识,合作关系紧张,给工程结算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人们从单纯的合约关系,发展为对双赢理念的认同。所谓双赢,即合作的双方(或多方)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各自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赢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双赢理念,即投资者达到预期收益,承包商获得合理的期望利润。达到双赢,对投资者和承包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现双赢,投资者与承包人不单纯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具有了共同获利的合作关系。

4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久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管理。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进行跟进分析,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降低工程成本,更好地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文军;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N];建筑时报; 2006年

篇8

建筑企业;企业管理;问题;对策

0 引言

我国正向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功不可没。随着我国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一个大型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及设备等,所以,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效益,必须要加强建筑企业的管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按时、低耗地完工。所以,加强建筑企业的管理对于提高投资效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建筑企业的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工程管理人员的经济观念淡薄、岗位分配制度不合理、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观念不强及施工现场缺乏安全管理,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1 管理人员经济观念淡薄

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经济观念淡薄的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在施工管理中没有全局统筹的意识,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方面的工作,工程人员只负责工程方面的工作,片面追求工程的技术,对于成本管理则不重视,造成企业的工程成本过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管理观念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1.2 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观念不强

目前,由于受到我国传统的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的管理制度还存在政出多门、政企不分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施工的管理人员管理经验不足,法律意识淡薄并且施工过程有时出现违规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发生质量事故。二是,建筑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工程建设中缺乏高效的监督,从而不能保障工程的质量。再加上一些政府部门的政策疏漏,监管比较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质量。

1.3 岗位分配制度的不合理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项目收入分配是按照岗位技能工资制度进行的,根据职务的高低不同进行工资发放。其岗位工资由技能工资、效益工资、技能工资、岗位工资、工龄工资五部分组成。所以,如果建筑企业的岗位分配制度不合理直接造成他们的工资分配不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工资分配制度极度不合理,不能有效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要对建筑企业的岗位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1.4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高,安全管理相对缺乏

一直以来,建筑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较多,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施工环境差、施工人员复杂、施工过程的危险源较多。二是,企业监管过程中的安全意识缺乏。很多建筑企业没有足够重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常识和技术进行系统培训,造成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安全意识淡薄。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也会造成安全事故。根据事故的调查结果,5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由于违规操作造成的。三是,在施工过程中,企业管理十分粗放,缺乏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分包队伍进行施工,没有统一的人员进行管理,造成每个分包队伍的管理松懈、安全措施也不到位,从而造成安全事故频发,影响施工和企业的效益。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 切实加强成本控制

现在建筑企业普遍存在工程成本过高的现象,所以企业要加强工程的成本控制,以国家规定的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企业具体的管理水平,采用科学的原则编制本企业施工成本定额,形成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明确利润指标、其他指标和对项目的考核奖惩标准。

2.2 重视建筑企业的安全施工

现在社会提倡以人为本,所以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施工安全。安全施工时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保障。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工作人员的安全,做到一事一交底,各项工作派专人监督,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具体的安全措施如下所述: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制度,层层把关,并逐级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提高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完善监督机制,将具体的监督工作责任到人;完善安全知识的培训体系,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此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大相关的监管制度,对于安全制度不完善的企业,责令进行整改,并对存在不规范施工企业进行通报建立档案库,记载其不良施工的次数,超过一定的次数对其进行经济处罚,建立对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确保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此外,在招标工作中,相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严格审查企业资质,确保企业的规范性。

2.3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企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首先,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只有结构合理、职责分明的前提下,才可保证企业的高水平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重组企业的内部秩序。只有企业具有合理的工作秩序,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率。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内部秩序建立相应的工程秩序。最后,根据建立的工程秩序,完善质量责任制,突出质量否决权,并实行奖惩并存制度,使工程质量、职工的自身利益及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2.4 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分配工作岗位

在建筑企业中,人员配置是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选择的途径。岗位的分配工作合理是一种重要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挑选合适的人员去担任各项职务,有利于推进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构建合理的岗位聘任与分配制度,并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进而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整个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高效运行。

3 结束语

每个建筑企业的管理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要想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针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一体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进步。此外,还要时刻掌握国际最新的建筑企业管理理念,准确把握建筑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借鉴大型企业的管理经验,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引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逐渐成为施工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施工管理本身的涉及的因素较多,管理过程也比较复杂。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对施工管理加以研究,从各个方面保障高质量地施工。本文重点研究了当前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课题,提出了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建议,以保障建筑施工按时按质地完成。

一、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一直以来,施工安全都是工程管理中的重点问题,虽然参与施工的各方都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然而在真正的施工过程中,不符合施工规范的操作还是屡见不鲜,为安全施工埋下重大隐患。施工安全事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施工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建筑工程工序众多,危险性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 资料管理水平不高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所涵盖的项目非常多,主要有人员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等,同时还应主要施工资料的档案管理。施工过程必须具备科学化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即任何操作都必须根据相关文件和组织措施进行。然而,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都未能认识到施工管理材料的重要性,施工环节与指导资料严重脱节,两者之间毫无联系,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后将材料补齐,或者当上级部门来检查时,才临时应付。这种资料管理方式,必然会严重阻碍施工管理的良好发展,导致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而依靠以往的施工经验来衡量,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工期,影响工程质量,造成经济损失。

3 有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施工现场往往施工人员多、施工工艺复杂、而且各种工艺间错综复杂。建筑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现场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而且由于施工作业面广大且立体,可以实现多人、多工作同时作业,而导致施工现场经常出现杂乱无章的情况、施工人员来源广,而且普遍存在素质低下的特点,给施工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施工过程中很难对每一位人员都实现有效的管理。这样极易造成责任心不足的人员在设备操作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毫无计划的投放施工材料,而由于工期与施工进度的要求,建设项目的大量、多种施工材料通常会集中投放,给全面控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导致材料的质量控制出现问题,难于控制质量的精准度,从而影响整体的施工管理,影响工程质量。

4 质量检验管理缺失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包括了人员管理、材料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涉及范围广,受影响因素多,因此管理过程较为复杂。在质量检测与检验方面很难面面俱到,所以通常以点带面,进行抽样检查,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往往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建筑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有些问题是可以通过返工进行修正的,而有些只能不了了之,为今后的使用和维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致使很多建筑质量与相关的标准不相符。有些单位为了应付差事,主观上对检验工作不够重视,在抽取样本检验的过程中,草草了事,导致出现很多漏洞,另外,由于管理部门与各施工部门存在复杂的关系,而导致许多施工企业的质量与国际标准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加强和改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提高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打造精品工程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建筑企业要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严格控制质量。一是建筑产品主体结构的质量, 二是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 三是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建筑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产品从设计阶段到整个施工阶段都要层层控制。尤其是施工中的有些质量问题, 如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要对质量通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并做出相应的防止措施, 以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施工管理, 施工企业提高计划的应用水平, 除了从源头抓起, 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之外, 还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高度, 通过全面的实施网络计划促进企业管理上质量, 上水平, 从而生产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产品, 打造精品工程。

2、强化安全意识, 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建筑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 实现“零事故”。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注重细节, 尤其是关于防火、禁止乱搭安电线、戴安全帽, 脚手架搭设, 安全带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 需设立专门的安全小组日日抓, 天天讲, 多培训学习,防患于未然。

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质量管理是核心, 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 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 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和保证。这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具体而言, 就是要加强工序质量的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 并消除制约因素, 使工序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是现场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

4、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施工企业人员总体上可以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三个层面。针对不同岗位, 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但总的来说, 都要求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具有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领域, 从业人员素质相对比较低下, 实践有余, 但理论不足, 不能很好地从高度上把握和指导施工管理。现代企业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 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创造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因此, 建筑工程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把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

5、规范资料管理, 使施工管理走向秩序化

篇10

1.1施工管理混乱。

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构成成分调差,不难发现,相当数量施工企业是民营企业或个体私营单位。特别是家族式企业占了相当比重。对于这类企业,从事施工管理人员结构组成不尽合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无疑会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带来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一是身兼数职,即施工现场指派的技术负责人既要负责工程施工工作,又要承担安全检查工作,还要协调工地现场材料进场与保管事务。二是没有配备岗位职责相对应的人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容易出纰漏。即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要么没人管,要么多人重复管。

1.2制度执行不力。

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生产秩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筑施工单位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文件、规定和管理条例。但是,深入建筑施工生产一线不难发现,这些文件规定和条例大多数是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多数是应付各级各类检查时才想起与之对应的管理条文,而不能够做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自觉地去贯彻执行这些条文。

1.3安全管理薄弱。

相关职能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监管不力及企业自身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主要表现为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和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贫富差距较大,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或急于形成政绩,往往对房地产市场违规操作,甚至袒护个别建筑施工企业的不当行为,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埋下了祸根。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人员,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素质不高,缺乏对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能力,不能有效地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欠缺。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关键要素

2.1 安全管理

要想实现建筑施工企业自身又好又快地发展,安全管理是前提条件之一。建筑产品的生产大多是露天施工、立体交叉、高空作业,加之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建筑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始终如一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经营理念,明确“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安全生产意识。

2.2 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落实施工方案的现实需要。因此,应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涉及到工料机等多个方面,即:施工人员及工序管理应全面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打乱施工工序;施工用建筑材料,即原材料、建筑构配件、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成品及半成品等,施工用建筑机械,要根据施工现场条件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并能按操作规程正确地使用机械。

2.3 进度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依据事先审批的工程进度计划,在工程建设进程中,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及时发现和校正实施中的偏差,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进度与质量、投资关系相互关联。客观地讲,加快进度往往要增加投入,加快进度有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适度均衡地加快施工进度,可以在计划工期内,保证施工质量。总之,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良好的进度控制有利于发挥投资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成本管理

力成本等。合理的成本控制是实现工程项目利润的有力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施工合同合理地确定内部核算标准,明确企业内部的目标成本,供各作业班组对照核查。

2.5 信息管理

施工项目信息管理是指项目经理部以项目管理为目标,以施工项目信息为管理对象,有计划地收集、处理、储存、传递、应用各类专业信息的一系列工作总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流程、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机构和科学严谨的信息管理制度,有效实施项目施工及相关信息的优质高效处理。让信息流通更加流畅及时,既是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筑施工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

3改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途径

3.1重视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不出安全事故,即无重大工伤事故、无大型机械设备责任事故、无重大交通事故、无火灾或洪灾事故、无恶性治安事故等。这就要求从施工项目经理至每位建筑工人都要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人人重视施工安全生产,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因此,需要在施工企业内部编织一张“横纵向”安全管理网络,认真搞好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供安全保障。

3.2 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要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建立并健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工程施工质量问责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落到实处。抓紧抓实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一是要坚持质量标准,包括国家和企业的质量标准;二是要坚持检查制度,包括施工班组自检、项目部抽检、监理人员验收“三级”监管网络;三是要落实好技术交底工作,从项目经理到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专业班组长,直至建筑工人逐级进行质量交底,让全员明确相应的质量标准及等级要求。

3.3 落实工程进度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进度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核查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吻合度。若某分部分项工程进度偏差较大,应及时组织监理和建筑单位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认真分析,查找偏差产生的原因,明确偏差对后续工序及总的施工工期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工期优化,调整进度计划,制定新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项目能如期竣工。

3.4 加强工程成本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材料用量、材料价格、人工费、机械设备费、周转材料费、安全生产成本、现场管理费等进行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就是要根据优选出来的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工程施工,包括充分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降低工程成本,重视机械化施工水平的提高,提高施工生产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各类消耗,是实现项目利润的有力保障。

3.5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手段

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计算机辅助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既有利于工程施工的科学发展,保证工程质量。也有利于工程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孝勇.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方案[J].工程建设与档案,2014,4.

篇11

2数据网络结构。为了提高数据安全性,提升访问速度,系统采用联合体数据库技术,整个数据中心划分为TD(TradeDatabase)和HD(HistoryDatabase)。TD主要用于业务处理,HD主要用于存放历史数据、数据分析、出报表、预测/预警等工作,如图2所示。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系统逻辑架构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体结构。一般建筑工程管理应涉及个人办公、公文管理、工程管理和系统管理四大模块,如图3所示:1)个人办公。在个人办公这一模块,主要有四个小功能业务:查看公告,修改密码,材料审批申请,进度审批申请。查看公告和修改密码属于系统用户共有的权限,在登录后都会显示,材料审批申请和进度审批申请只有在总经理登录后才可以显示。2)公文管理。在公文管理这一块也是有四个小功能业务:待审批材料采购,待审批工程进度,材料审批历史,进度审批历史。公文管理模块功能主要属于项目经理的权限,只有项目经理及其以上职位登录后才可现实此功能,并且不同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只能看到和提交本项目部的申请。3)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模块的具体功能业务是:添加工程,查看未完成工程,查看已完成工程,绑定工程人员,添加工程进度,添加工程计划消耗,添加工程实际消耗,添加工程材料采购,查看计划采购。项目部普通员工的权限是:查看未完成工程,查看已完成工程,填写项目主材用量计划表,填写工程实际消耗表,项目经理的权限是整个工程管理。4)系统管理。系统管理模块的具体业务功能是:员工管理,添加员工,部门管理,系统用户管理,角色管理,材料管理,添加公告,公告管理。这一功能模块主要是系统管理员的权限,系统管理员可根据公司员工职位变动情况对系统用户进行更改。

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逻辑结构。在一般客户关系管理主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本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4所示:如图4所示,系统起始于用户,最终归结到管理层。首先由用户登录业务系统,进行业务处理,客户数据信息被存储到数据库,经过进一步加工,得到分层次信息,提供给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建筑工程管理系统根据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数据,最终帮助公司领导了解施工建设工程情况。

篇12

        钻孔灌注桩基础是一种能适应各种地质条件的基础形式,也是输电线路广泛运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施工工艺已较为成熟。该基础为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井孔内注满压力水,然后在孔内加放钢筋笼后,通过导管灌注混凝土而成。钻孔灌注桩基础属隐蔽工程,且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较多,如不抓住重点进行有效防控,就有可能发生质量问题,甚至质量事故,对社会和施工企业本身都造成重大影响。本文对输电线路钻孔灌注桩基础的主要质量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主要的防范及处理办法。

        1 钻孔过程中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其防治

        1.1 钢筋笼上浮问题

        1.1.1 原因分析 ①如导管在混凝土中埋入过深或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深埋的导管下口流出混凝土,推动导管外上部混凝土整体上升。此时下半节钢筋笼的主筋、箍筋与混凝土已半粘着,并由于坍落度的损失而粘着力较大,由于上升产生的顶托力之和大于钢筋笼的自重,因此推动钢筋笼与混凝土一起上浮;②如在混凝土灌至钢筋笼下时提升导管,灌注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的较大冲击力,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③如混凝土灌注到钢筋笼底板附近,混凝土的灌注却因断水断电机、械故障等原因中断,3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后才能重新灌注,此时桩孔内顶部混凝土产生坍落度的损失或局部初凝,致使混凝土流动性变差,当重新灌注时,混凝土托动钢筋笼整体上移,严重时可能断桩;④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堆放、起吊等过程中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钢筋骨架内径与导管外壁间距过小,主筋搭接焊接头未焊平,粗骨料粒径太大等问题,在提升导管过程中法兰盘容易挂带了筋笼形成上浮。

        1.1.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要准确定位钢筋笼的初始位置并与孔口固定。导管下放时应确保导管在孔位的中心之上。混凝土接近笼时,将导管埋深控制在1.5~2.0m,同时注意导管的出口与钢筋骨架的底端不得平齐灌注混凝土,并随时掌握导管的埋深及混凝土灌注的标高,控制导管底口与钢筋骨架底端高差不小于1m,如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及时将导管提高于钢筋笼底端;②保持和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是灌注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原则,同时改进灌注工艺及把握好初凝时间也是施工控制的重要环节。配制混凝土要按配合比严格控制,灌注要保持快速连续进行状态,缩短灌注时间。也可以掺入适量缓凝剂,防止进入钢筋笼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小;③做好混凝土灌注前的各项施工准备,检查及保证水电供给,检查机具、工器具能正常使用且准备齐全等,并安排轮流值班,做好好各种应急预案。开始灌注后,就必须保证灌注混凝土的连续性,最大限度避免中途停工;④防范因钢筋笼不符合施工要求,要在灌注桩的上部分增加钢筋件并设固定装置防止钢筋笼上浮,或者制作钢筋笼时有意让底部向外倾斜10~15mm,把一根箍筋焊接在钢筋笼最下面的主筋的端头上。在加工钢筋笼骨架时要严格控制质量,在运输时要做好保护尽可能防止变形。导管埋入时要控制好导管外壁与钢筋笼内筋之间的空隙,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⑤浇灌过程中,如出现钢筋笼随导管拔出而上浮的情况时,立即控制混凝土浇灌速度及浇灌量,单向旋转或反复上下摇动导管,及时处理好导管与钢筋笼的挂带问题;⑥如因导管埋入过深导致钢筋笼上浮的情况时,立即停止灌注。如检查出埋深超过9m,立即拆除多出部份导管把导管的埋深控制在3.0~8.0m以内,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在适当提高坍落度后方可重新灌注;⑦如无法控制钢筋笼上浮,立即停止浇灌混凝土,在拔出导管后回填粘土入孔内,问题桩作废桩处理,通知监理和设计后确定重新补桩。

        1.2 断桩问题

        1.2.1 原因分析 ①使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当坍落度过大时,会出现离析现象,粗骨料相互挤压则会阻塞导管;当坍落度过小或灌注时间过长时,混凝土下落阻力则会加大而阻塞导管。两者均可导致卡管,终造成断桩;②浇注混凝土时,没有采用“回顶法”从导管内灌入,而是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诱发混凝土离析而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少数孔段出现蜂窝、疏松、孔洞,甚至断桩;③如灌注时间过长,混凝土与导管壁的摩擦力势必增大,同时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若仍采用提升阻力很大的法兰盘连接的导管,在提升时极易造成连接螺栓拉断或导管破裂,产生断桩;④如在清孔过程中未对孔内泥浆含砂率控制不严,监管不力,则会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造成混凝土上沉渣过厚,推动该部份沉渣难以被导管内混凝土压力推动,迫使混凝土浇注中断,易形成断桩。

        1.2.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灌注时严格科学地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径。如更换水泥标号、品种或生产厂家,务必事先做好配合比试验,按科学配合比控制混凝土质量;②必须从导管内灌注混凝土,灌注过程必须连续、快速、有节奏,灌注混凝土要准备足量,且绑扎水泥隔水塞的铁丝要根据首次混凝土的灌入量而定量,严格控制防止断裂;③选用导管必须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加上盛满混凝土的重量,同时内径最好在30cm以上的并保持一致,误差应小于±2mm,内壁无阻光滑。导管在组拼后须用球塞和检查锤做通过试验。导管最下一节长度一般为4米左右,且底端不得带法兰盘,否则在混凝土内会很难拔起。为了便于丈量长度,每节导管长度应统一,并作记录和标记;④清孔过程中要及时对孔内泥浆的相对密度进行调整,以保证清孔后泥浆的相对密度要达到设计要求。清孔后分别从孔的口部、中部、底部提取泥浆,以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是否达标;⑤成孔后必须使用冲洗液认真清孔,清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只有当孔底沉渣值小于规范要求时,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

        1.3 孔壁坍陷问题

        1.3.1 原因分析 ①施工工艺控制不当,对地质条件关注不够,未根据土质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泥浆和成孔工艺,导致泥浆护壁质量差;②护筒埋设过浅,护筒的接缝和回填土不够密实出现漏水漏浆情况,造成孔内出现承压水或孔内液面高度不够,孔壁静水压力降低;③对清孔的冲洗液和孔底沉渣控制不严,导致泥浆粘度和密度降低,孔壁静水压力衰减,孔壁牢固度降低;④在松散砂土中钻进过快,或在某一处空转时间过长,或用给水管直接冲刷孔壁;⑤待灌时间过长没有及时灌注混凝土,或灌注时间过长;⑥吊装钢筋笼时,碰撞和损伤孔壁。 

 1.3.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认真分析地层结构,成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机具,如土质为松散砂黏土或流沙,应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选用密度、胶体率、黏度相对较大的质量高的泥浆;②选择足够强度和尺寸的护筒,遇松散易坍的土层应适当埋深护筒,并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③成孔后必须使用冲洗液认真清孔,清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清孔后分别从孔的口部、中部、底部提取泥浆,以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是否达标,只有当孔底沉渣值小于规范要求且孔壁牢固时,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④加强钻孔的现场管理,钻进速度和空转时间要控制适宜,采用适当的方法保持水头的稳定;⑤成孔后待灌时间一般控制在3小时以内,并派熟练地技术人员控制好混凝土的灌注时间;⑥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⑦发生孔壁坍陷,应暂停施工判明坍陷部位并认真分析原因。当坍陷的水量较小时,在坍陷部位上1~2m处回填粘质土混合物和砂后可继续钻孔,并严密监控坍陷数量变化。当坍陷无法控制时,立刻拆除护筒和钻机,待回填钻孔并重新埋设护筒妥善后再钻;⑧当钢筋笼吊装或清孔造成塌孔时,立即停止施工并将钢筋笼吊出,添加泥浆护壁将坍陷物清理干净,不再继续坍陷后重新安装钢筋笼和清孔。

        1.4 护筒冒水问题。

        1.4.1 原因分析 ①在埋设护筒时,护筒周围的原状土压实度不够;②埋设时护筒内外的水位差过大;③钻头起落时不慎碰撞和刮损护筒。

 1.4.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在埋设护筒之前,根据地质条件,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将坑底与四周土壁分层夯实;②开孔时选好护筒适当的高度,护筒水头高度应保持在1.0~1.5m;③应派经验娴熟的技术人员进行钻头起落监控,尽可能避免碰撞和刮损护筒;④如发现护筒冒水现象,不可继续施工,须立即停止钻孔,以含水量佳的粘土将坑壁四周加实加固;⑤如出现护筒严重移位或下沉情况,则停止安装并重新安装护筒。

        1.5 缩颈问题

        1.5.1 原因分析 塑性土膨胀,使孔径小于设计尺寸。

        1.5.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选用密度、胶体率、黏度相对较大的质量高的泥浆,尽可能降低失水量;②将合适数量的合金刀片焊接于导正器外侧,起钻或钻进时可发挥扫孔作用;③成孔时加大泵量,提高成孔的速度,这样孔壁在成孔一段时间内会形成泥皮,孔壁则不会渗水和引起膨胀;④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扩大孔径消除缩颈。

        1.6 钻孔桩身偏斜问题

        1.6.1 原因分析 ①存在技术性失误,钻孔机械定位不准确,或施工人员放样有偏差;②钻孔时在土层遇到孤石或障碍物,或在岩石倾斜处和软硬土层交界处,钻头因受阻不均偏移导致桩孔倾斜;③钻杆连接不当或弯曲,导致钻头钻杆两点中线处于不同轴线;④钻架就位后未进行调平或场地本身不平整,导致钻机、底座、钻盘不平而产生偏斜;⑤开挖基坑时一次性挖土深度过大,由此产生土侧压力导致桩位错动,桩位偏差超出规范允许范围。 

        1.6.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加强技术管理,减少人为的技术性失误,放样和机械定位须根据技术参数反复校核;②钻入斜状岩层、土质不均匀地层、孤石或碰到明显阻碍地层时,须调慢钻速,不能一味快进。在地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宜使用钻杆刚度大、自重大的钻机;③钻孔前须平整场地,并夯实硬化,枕木应均匀着地尽量找平。钻机安装时钻架上吊滑轮与转盘中心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控制在不大于20cm,此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偏斜的有效方法。④在松散易坍地层钻孔时,应尽可能加固地层,钻速不宜过快,注意观察钻杆角度和桩位偏差;⑤应对一般的偏斜情况,可用钻头上下反复扫钻数次削去硬土,如效果不佳,回填粘土至高出偏孔处0.5m以上重新钻入;⑥如偏差较大,应通知监理及设计人员鉴核,桩箱及桩筏基础必要时在基础底板内增设暗梁,单桩基础通常重新补桩。

        1.7 桩底沉渣量过多问题

        1.7.1 原因分析 ①未对准孔位,吊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泥土坍落桩底;②泥浆注入量不足或泥浆比重过小难以把沉渣托浮;③未进行二次清孔,或清孔不干净,或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泥浆沉积。

        1.7.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吊放钢筋笼,桩中心与钢筋笼中心要保持一致,吊装速度不宜过快,应控制好不碰撞孔壁。建议使用钢筋笼冷压接头工艺,加快钢筋对接速度,减少空孔时间从而减少沉渣。钢筋笼置毕,检查沉渣量是否在规范要求控制之内,否则利用导管二次清孔,直到符合规范要求;②泥浆的质量要选好并控制好泥浆的粘度和比重,不能用清水替代。混凝土灌注时,导管底部至孔底距离最好控制在30~40mm,混凝土储备量充足,导管一次最好埋入混凝土面下超过1.0m,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清除孔底沉渣;③成孔后钻头在孔底10~20cm上保持慢速空转,循环清孔要超过30分钟。

        1.8 卡管问题

        1.8.1 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②初灌时隔水栓堵管;③混凝土流动性、和易性差造成离析;④灌注混凝土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⑤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

        1.8.2 防范及处理办法 ①控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必须小于钢筋笼主筋和导管直径最小净距的1/4并小于40mm;②隔水栓直径要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兼顾良好的隔水性能以保证顺利排出。③灌注混凝土时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控制。坍落度宜控制在16~22cm,保证良好的和易性;④必要时可掺入适量缓凝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和缓凝;⑤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以保证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在灌注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混凝土要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

        2 结束语 

篇13

场域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布迪厄主张将其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来使用,并明确将其作为一个关系系统来看待。布迪厄指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各种位置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构型”。[1]本文将依据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对高等教育场域的关系构型和惯习进行阐述,并运用其理论框架对新管理主义的评估问题进行剖析,最后借鉴第四代评估理论作为问题的破解路径。

一、高等教育场域的关系构型及其惯习

1. 高等教育场域的关系构型

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相对自主的场域,它是“由一系列客观关系构成的,其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2]这个关系网络分成多个层次的结构关系,其一,高等教育场域内部存在着大学与大学间的互动关系。其二,大学自身存在着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其三,与高等教育场域发生联系的还有政府和社会。这些关系构型形成了高等教育场域的独有空间,在这一场域空间里各权力主体拥有自己相应的位置等级,而一定场域的位置等级总是与一定数量与质量的资本结构相对应。

资本是场域理论中最活跃的一个概念,“资本不仅是行动者实践的工具,用以竞争的手段,争斗的对象,更是场域活动竞争的目标”。[3] 在这一场域中资本是各权力主体获得不同位置等级的依据,是其在场域中地位高低的象征,地位高低又与资源分配多寡相联系,这又为取得更高的位置等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了保证和提升自己在场域中的位置等级,获得相应的资源,场域中的各权力主体经常会展开各种策略的角逐,为此场域中的各种关系时常处于紧张状态,这一紧张关系保证了场域的张力,促进了场域的完善与发展,但不当的冲突也给高等教育场域带来负面的影响。

2. 高等教育场域的惯习

惯习是与场域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布迪厄将惯习定义为一个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惯习是在潜意识层面发挥作用的,“它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暗示着人们的思考和选择,惯习提供的是行事原则,人们参与社会实践的策略是据此选择的”。[3]高等教育场域和其他场域一样,它拥有自己的惯习。从西方高等教育场域来看,“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办学自”是其应有的惯习,惯习的形成与其场域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而同一场域的惯习也可能因为社会的变迁而发生改变。

二、 场域理论框架的新管理主义的

教育评估问题分析

1. 新管理主义的教育评估强化了“异治”的高等教育惯习

新管理主义是基于对生产力与产出持续增长的关注而实施的问责制,这一思想引入高等教育场域,即是强制地对高深知识传播与生产领域的高校实施各类评估,新管理主义倾向的评估实际是某种程度的泰勒式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场域的应用,其在不同国家的实践,取得的成效不同,引发的问题也各有差异。

西方高等教育场域的惯习与认识论哲学的逻辑相一致,其新管理主义理论下的高教改革关注的是市场化与绩效水平,这与其认识论的哲学思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引发了其高等教育场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思考与讨论。

我国高等教育场域惯习的形成由于其自身的历史原因,有别于西方国家,长期附庸于国家政治场域的实践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异治”的现状。虽然政府对于大学发展之道的理性认识逐步回归,“办学自”在《高等教育法》中予以明确提出,但长期的政治论价值追求产生的“路径依赖性”很难在短时期内改变,新管理主义的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场域实施过程中的行政性、指令性、权威性凸显,结果问责被无形中强化。这无疑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认识论价值的回归的一种消解,新管理主义的教育评估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我国“异治”的高等教育惯习。

2. 新管理主义评估的工业理性策略诱发了场域的不端行为

新管理主义的评估是某种程度的工业理性策略在高等教育场域的应用,即标准化、一致化、精确化、数量化等工业理性策略在“知识集团的联合体、密集体的应用”,现行评估视野中的教学管理与学术活动被视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 故学校群体的行为需要规范化,管理团队要求标准化,教学活动的投入需要量化,似乎学校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化解为数字的问题,数字似乎成了说明问题、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4]这种工业理性的逻辑也诱导了高等教育场域各权力主体的不端行为。

因为场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争斗性,高等教育场域同样具有争斗性特征,争斗是围绕着资本这一焦点展开的。新管理主义的评估使得场域的各权力主体的关系变得复杂,心境变得更为浮躁,竞争也进一步加剧。为了在评估中获得好的成绩,彰显其办学绩效,维持和提升其在场域中的位置等级,各大学主体、院系主体在教育评估中展开了各种策略的资本角逐,这一资本在教育评估过程中表现为以文化资本为核心的各类资本的数字表达,即所谓的“评估分数”或称“评估成绩”。

依据场域理论,“评估成绩”是与其所处的场域位置和等级相匹配。而位置和等级又与大学声誉、生源获得、捐赠支持、政府资源配置息息相关。在政府主导的“选优评估”中“985”大学、 “211”大学和一般性大学获得的资源有着很大差别。为此,为确保自己的位置等级场域中的各行为主体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行动策略,而玩弄数字游戏成为各大学、各院系应对工业理性式的绩效评估的主要对策,如提前准备不同版本的数据信息,一套为学校自身留存的真实数据信息,一套为应付评估专家的虚假数据信息。为了增加数字的分量,一些高校不惜耗费巨资购买并不迫切需要的大型设备。再者组建“高级别”的“公关”队伍等等。很多大学就是凭借这样的手段在评估中获取相应的资本。这种强调绩效结果的教育评估对场域的发展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引发了诸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教育评估引发争议与批评的原因之一。

3. 新管理主义的评估对评估技术的过度依赖引发了多方的质疑

从哲学视角分析,新管理主义理论有这样一条预设,即“有纯粹客观的真理可以让我们去追求或实证,因而所谓技术的普遍性可以通行于不同的环境而维持相同的意义”。[5]新管理主义评估的路径对评估技术的过渡依赖是这一思想的反映,新管理主义评估因为其采取的是实证主义取向,故判定评估是价值中立的、客观的,如此价值多元、共同建构则属多此一举,“证实”成为主要的目的。

我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基于新管理主义的这一思想,崇尚实证主义,依赖技术理性,如此,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与共同建构的缺失变得理所当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齐划一的指标体系被视为价值中立的客观的科学的标准,致使参与评估的所有高校使用的是同一套指标体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院校被定格到了一种固定化的指标体系里”[6],导致了“达标主义”思想盛行,学校的教学活动、专业追求转变为标准化的遵从操作。而且“标准化、数量化、常模化”的指标体系与政府所倡导的“特色化”、“多样化”的发展理念形成了悖论[6]。这一导向引发了场域中权力主体的负面行为,诱发了高校一味向统一指标看齐,从而置学校差异、特色于不顾,其直接后果是导致高校定位偏差,抑制高校的个性发展,这是高等教育评估遭受质疑的另一重要原因。

基于场域框架的分析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新管理主义的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高等教育场域发展的负面影响,如何破解新管理主义评估存在的问题,改变评估策略,促进场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新管理主义评估问题的破解路径:

“第四代评估”理论的借鉴

“第四代评估”是古贝和林肯教授所创立的西方最新的评估理论,针对传统评估的严重的管理主义倾向、对评估技术的过度依赖等缺陷,古贝和林肯汲取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提出了超越纯粹科学范畴,涵盖了人性、文化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评估哲学与方法论,这对于我国新管理主义倾向的评估问题的破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第四代评估”理论与高等教育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内在契合

“第四代评估”作为西方最新的评估理论,已经成为国际评估的新趋势,更是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作为一种全新的评估理论之所以受到如此的瞩目,是因为它与高等教育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有着内在的契合。

高等教育场域区别于其他场域的关键在于其高深知识为核心的文化资本形态,这一资本形态构成了高等教育场域的逻辑起点。这种高深知识包括个体拥有的主观知识,即认识主体的精神现象,以及社会公共化的客观知识,即可脱离认识主体独立存在的并为社会所共享的实体符号。个体认识主体是知识创造之源,因为社会本身并不创造新知识,而只是对多样化的认识主体的知识进行选择和整合,因此要给予个体充分的自由创造空间。 [7]

正是基于这一需求与思想,西方高等教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惯习,即基于认识论价值取向的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理念。但随着大学由社会的边缘步入社会的中心,政府对高等教育场域的影响力逐步加强,一边是大学的内在逻辑,一边是大学的社会责任,何去何从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得不面临的课题。西方高等教育也适时在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以求得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坚守着政治论的追求,这一价值取向在建国初期的特殊国情时期,的确发挥了重要的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日益凸显,一味的政治论取向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认识论的冲击,政府对于高等教育认识论的意识终于觉醒,虽然回归之路任重道远,但毕竟迈出了最艰难却是最可喜的一步。

从上述简要阐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一贯坚守认识论价值观的西方高等教育逐步在回应政治论价值观的要求,而一贯坚守政治论价值观的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向认识论价值观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东西方高等教育发展价值取向的适时调整,反映了高等教育场域内外部关系结构的调适,即西方高等教育要摆脱现实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坚守“认识论支配”的同时,适度服从政治论,而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实施政治论的松绑,只有在两者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实现双赢。

“第四代评估”理论超越了纯粹的科学范畴,其“响应式的聚焦方式”强调了对利益相关者的“主张、焦虑、争议”的关注与尊重,[8]104 这一理念实际是对场域内教育评估所涉及的内外部的各种关系的重视 ,其协商式的建构主义评估策略充分考虑到了各个参与方的利益诉求,这种全新的关系分析理念与高等教育在坚持自身逻辑的同时适时调适其与相关场域的关系的策略有着某种内在的契合。

2.“第四代评估”理论:一种全新的评估哲学范式给予的启迪

西方教育评估自诞生之日起经历了三代评估,即测量时代、描述时代与判断时代。根据前三代评估共性特征我们称其为管理主义评估。而新管理主义评估是某种程度的管理主义评估的翻版,正如一些学者所批评的新瓶装老酒。无论是管理主义评估,还是新管理主义评估,其核心思想是“评估管理”,它是通过各类评估活动实现对高校教育目标、教育手段、教育效果的绩效问责,以达到有效监控的目的。第四代评估则另辟溪径,提出了全新的哲学范式,即强调评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多元价值的取向,这一范式是评估观念上的一次革命。

我国实施的新管理主义评估引发的诸多问题,实际是一种评估哲学观的反映,如政府主导的严重的管理主义倾向,过于注重绩效结果的工业理性策略,对评估技术的过度依赖等等。为了解决评估的哲学问题,我们应尝试分析第四代评估哲学范式转换的实践层面的背景,任何一次范式转换是因为其范式出现的反常,即“常规科学”中出现了事实与范式的不匹配情况。西方传统评估中的管理主义倾向、价值中立假设以及对评估技术过分的依赖等缺陷是传统评估哲学出现危机的内在原因,在其自身无法修正与改进情况下必须进行范式的革命。

我国要改变新管理主义倾向的评估,促进政府管理职能的进一步转变,保证场域中各权力主体的话语权,创造有利于“三维一体”的评估机制的发育与成长环境,扭转大学在评估中被动、应付的局面,促使大学主人翁精神的回归,必须对我们现有的评估哲学进行较为彻底的反思与否定,从而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评估哲学。这将是对我们管理主义评估理念的一次彻底更新,也是为高等教育场域应然惯习的回归创造了有利的思想条件。

3.“第四代评估”理论:一种创新的建构主义方法论的指导

第四代评估作为西方最先进的评估理论,其贡献在于方法论上的创新与突破。传统评估主要采用的是实证主义取向,实证主义取向的目的是“证实”。这一自然科学上的方法论自运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之日起,便受到不少学者的推崇,因为它看起来“最科学”,最具“真理性”。而其实对这一科学方法的过分依赖导致了一些不幸的结果,正如古贝和林肯所认为的,评估中完全的实证主义取向无法关注“因素的前后关联”、并由此衍生了“不可抗拒的特定权威”、“封闭了评估的其他途径”、“减少了评估者的责任” [8 ]30,而且无法关注到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与建议。针对实证主义带来的不幸结果,而其自身又无法消解难题、扩大问题域以实现范式的修正与改进,第四代评估提出了全新的建构主义方法论,建构主义方法论主张评估是一个利益相关方共同“探索”、“建构”的过程,而非“证实”的过程。

我国教育评估主要采用的是实证主义取向,即强调对评估技术的使用,强调“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与求证,而实际上正如古贝和林肯所分析的,“证实”并没有带来所谓的科学、客观的结果,反而导致一系列“数字游戏”等背离评估主旨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教育评估存在的问题,除了进行评估哲学范式的革命,必须同时进行方法论的革新,因为每一次科学的发展其核心是方法论上的突破与创新,科学革命是科学观、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革命,哲学范式和研究范式(方法论)是范式的“一体两面”,两者有机结合方能相得益彰,才能确保新范式的胜出。

我国教育评估如果要实现大的改观,进行方法论上的革命是关键。响应式建构主义评估是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共同协商式的建构与再建构评估。要实现方法论上的突破,首先要改变评估者与被评估者分离的状况,实施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识别,保证利益相关方的话语权,如高校、社会、投资者等相关方的参与。其次,实施评估前期的建构与再建构,即通过多方参与的不断的“解释性辩证过程”,最终将信息整合为一套系统化的“合理模式”。在这里“建构者的信息和本身的成熟水平” [8]100至关重要,在我们进行方法论创新的同时,应以立法形式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共同建构的评估机制是培育建构者水平的制度保障。其三、响应式建构主义评估在方法论上更有利于改变注重结果的“求证”评估问题,但要真正实现面向未来的发展性评估,还需实施相应的配套措施,如改变评估指标一刀切的倾向,实施不同学校类型和层次的分类评估,引导高校遵循教育规律办学,避免急功近利思想,充分发挥共同建构的协商机制,即通过对话、协商设计高校发展的方案与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布迪厄,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 [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33.

[2]史静寰, 常文磊. 英国高等教育场域与科研评估制度[J]. 外国教育研究,2010(3): 60.

[3]李全生. 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2(5): 147.

[4]吴志芬, 段训虎. 本科教学水评估的定向、转向与走向[J]. 煤炭高等教育,2011(1): 54.

[5]吴琼恩. 新管理主义的反思与批判[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3(2):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