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美术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美术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美术史论文

篇1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篇2

一、培养目标趋于多元化

(一)设计艺术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新的生长点

传统上,我国美术教育大体延续着美术学院工艺美院和高师美术教育三大类型并存的格局。其中,美术学院设置国、油、版、雕、史论等传统专业,培养专业美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工艺美院以实用设计门类划分专业,培养应用型专业设计人才;高师美术教育大体沿袭了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为专业培养目标。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社会对纯艺术类人才需求量不断缩小,中小学美术教师在大中城市也渐趋饱和,而设计类实用型人才需求量逐年递增。至90年代,设计类专业成了中国美术教育的热点。全国各大美术院校都争相开办设计类专业,而高师美术院校也不甘落后,相继增设了“平面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以教育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设有综合绘画、美术教育和环境艺术设计三大学科,并按“综合绘画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招生;东北师范大学设有美术教育、油画、水彩画、中国画、雕塑、环境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装潢艺术与电脑美术设计等7个系,其中只有美术教育系为师范类专业;陕西师范大学设油画、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四个系,并按照美术教育、绘画、装潢设计三个专业培养人才;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门培养从事美术、书法、艺术设计教学、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人才;西南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绘画及雕塑四个本科专业,只有美术学为师范类专业;华中师范大学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两个本科专业,其中艺术设计为非师范类专业;华南师范大学现有美术学、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三个本科专业,设有美术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系,多数为近年来新兴的非师范类应用型专业。

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席卷全国的大学综合化总趋势的一部分。从高师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种综合化趋势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美术教育的综合化。在以往,美术学专业有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之分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中,“师范类”被“教师教育”所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而是为培养主体多元化开辟了道路。当前,不少艺术学院都开设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其在师资、科研、教学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立刻显现出来,并对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形成了强劲的挑战。二是教师教育综合化。近年来,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1991年,在欧洲教师联合会上,由欧共体12个成员国60位专家共同提出了“教师教育大学化”的口号,认为“大学应该在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中试办教育学院。2003年11月,全国一百多所非师范类院校召开会议,共同《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的行动宣言》,明确指出:“中国教师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从数量满足向质量提高转变的历史新时期。实现这种转变,鼓励师范院校综合化和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能够充分发挥其办学经费充足、硬件设施先进、学校认同感较好等优势,他们的毕业生后劲足、适应性强,更加受到中小学校和同行的好评,这也成为高师院校实现培养目标多元化的原因之一。

(二)培养目标多元化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专业的多元化根源于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科专业的综合化。但在现有的高师本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因而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途径有:一是形成“大美术”的理念。今天,美术在人们的观念中除了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外,还有建筑设计、工业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染织设计、装潢艺术、多媒体网页设计等等,在这些专业中还可以分出多个分支,它们都是美术的范畴。二是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当前,多数高等师范院校都撤系建院,并实行按院招生制度。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统一进行基础教学,在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及就业形势之后,再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少高师院校,已经开始试行弹性学制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1)“2+2”的小学师资、“3+1”的中学师资培养模式。小学师资前两年学习基础公共课和主修专业,后两年进行辅修专业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学师资前三年进行基础公共课、主修课程和综合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学习教育理论并进行教学实践。(2)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模式。许多高校都允许学有余力、并对教师工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辅修教育类课程,修读双专业并获得双学位,为其以后取得教师资格证打基础。(3)“4+X”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实行“4+0”模式者,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行“4+2”模式者,学生本科毕业后再读两年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是重点中学的骨干美术教师;实行“4+3”教师教育模式者,采取本硕连读的办法获取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美术类高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二、教师教育趋于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已经从理论走向现实

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职业意识更倾向于是一个画家而非美术教师。这种状况随着教师地位的提高,尤其是随着“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提出而有所改变。教师专业化理论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CarrSaunders,A.M.)于1933年提出来的。1986年,卡耐基公司和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的《国家为21世纪准备教师》两份报告,指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到改善。在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明确提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000年,《职业分类大典》也将教师归人“专业技术人员”。从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全面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这些都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奠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针对其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性不突出,以至于产生较大的职业可替代性提出来的,意在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和专业地位。尽管与“画家”的名头相比,美术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仍比较低。但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美术教育必将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职业而获得普遍的尊重。

(二)促进专业发展是高师美术教育的义务

在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本质上看仍属于职业教育,其课体系基本上是参照美术学院绘画专业设置的,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为此,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从三个层面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一是加强专业课教学。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明确指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目标,《课程方案》从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五条规格要求并从课程体系中辟出一个专门领域——“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其中“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与“美术教育实习”为必修课,“中国美术教育史”、“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外国美术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体现课程的师范性。二是增强人文内涵。多年来,我国的高师美术专业一直以培养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为取向,注重专业技能课训练,忽视美术史论课学习,这种知识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在美术课程观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新课程方案中,美术欣赏课被放在突出位置。它不仅需要教师对美术实践有亲身体会,更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因而需要在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乃至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有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还应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修养,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人。三是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一般说来,教师的知识可分成两类,即“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其中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师美术《课程方案》中的实践性课程达20—22周之多,其中包括社会实践(军训、社会调查、就业指导、劳动等)、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答辩、艺术实践、艺术考察等,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

三、教学过程趋于数字化

(一)数字化改变了人们关于美术的感知方式

篇3

第一,美体现时代的精神。

柏拉图讲:“美是难的。”这即是说,美是什么的问题是难以理解和回答的。wwW.133229.COm莱布尼兹说:美是一种“我说不出来的什么”。歌德认为,美是一种“不可言说的东西”,“美是费解的,它是一种犹豫的、游离的、闪耀的影子”。托尔斯泰讲,什么是美的问题“是不能加以科学说明的”。由于解决和回答美的本质问题让这些智者犯难,使人们大伤脑筋,感到高深莫测,神秘费解,所以对美的诠释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黑格尔、丹纳就深信美与时代是密不可分的。黑格尔曾根据时代精神(即体现在历史中的绝对精神)把艺术史理解为象征、古典、浪漫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说黑格尔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最大贡献,不在于其具体结论,而在于他把艺术的风格和历史与时代精神紧密地联系起来。丹纳也曾把古希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对美的不同见解归之于那个时代的特点。所以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体,它不可避免地带上社会生活与时代的烙印。

确实在人类社会,时代不同,美亦有所不同。原始社会,存在图腾崇拜。这是因为,图腾象征氏族与血统的特性,吻合了氏族部众怀念先民尊崇本部氏族的意念指向,形成了美。奴隶社会,出现人面狮身的雕塑,出现饰有虎头纹饕餮纹的青铜器,是因为当时居统治地位的奴隶主,崇尚兽性的野蛮和凶猛。这类形象,其特性契合了统治阶层需凭借兽性的凶猛和神异的恐怖性力量进行残暴统治的意念指向,成了当时美的形象。中国封建社会,龙凤视为祥瑞,为人心所倾慕,故龙凤图案成了美的图案。至于上个世纪毕加索的怪异绘画,荒诞派的戏剧,西方人视为美的杰作,都与这些作品的特性吻合了西方一个时期内人们变态荒诞的心理倾向有关,都能从战争的恐怖症后遗症中找到原因。凡此种种,都说明美与审美标准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美本身也参与创造时代精神。

第二,美引领时代的发展。

不可否认,美与时代就像孪生同胞,如影随形,但是当今一个“怎么都可以”的世界,一个全面解构的社会,。那么,反映时代精神的就一定是美的吗?

大家知道,我们处在一个高消费的时期。物质财富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被创造了出来,信息产业更是以无孔不入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思考与选择,并进一步刺激人们日益膨胀的消费欲望,从而使我们丧失了一种简朴精神生活状态,促成了因当代物质过剩所造成的精神贫乏状态。另一方面,任何商品化消费(包括文化艺术),都成为消费者社会心理实现和标示其社会地位、文化品味、区别生活水准高下的文化符号。所以艺术的生产化,精神的表面化,庸俗化是不可避免的。艺术品生产者们极力追求表面形式的悦目,以看似有意义的社会学及哲学性的词句来包装这些实际上内容浅薄的视觉产品。这样,到处充斥着低劣,糟糕的作品和晦涩难懂而不知所云的批评文章。一如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伪劣的产品。这些伪艺术以及投机者们在前卫艺术的标签下的一切行为都显得理直气壮,他们将浅薄无知,精神的贫乏藏在这样那样的主义和各种口号式的振振有词下面。其实这些人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他们只是用“文化”,“精神”,“主义”之类的词语装点门面罢了。昨天还在大喊追求精神的终极意义,今天就转而要消解精神的终极意义,并宣称只有眼下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昨天还煞有介事的进行艺术哲学的形而上的探讨,对生存的意义作严峻的思考,今天就极力鼓吹艺术数字化的积极时代意义。他们的变化鲜明而迅速,如古谚云:识时务者为俊杰。孰不知他们只是攀着时代潮流里的浮木,他们以为形式的刺激加上一个时髦的点子就可以做出好的作品,跟上时代就可以展示美、追寻美,其实技术的精致(现在很多人连这一点都达不到),形式的刺激是可以制造出来的,但是精神的震撼却是不能制造的,那是艺术家用心力,智慧,修养,技艺和虔诚乃至痛苦(伪劣的无效)铸就的,而非机巧所至,更非简单跟随潮流就可以体现美的。相反,越是追求表面形式的刺激,越显示其精神内核的空洞.我相信,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衡量艺术的标准只有:好的与不好的。而没有过时或时髦的。好的作品永远会绽放智慧和感人的光芒,而低劣的作品无论在聚光灯下显得多么漂亮精巧,多么时髦,却不能改变它低劣的本质。而美,它永远不与低劣、空洞为伍。

一位哲人的一段话很适合用来形容现在的艺术界:“时代使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做的斗争,曾经大大的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以至许多较优秀的人才都为这种环境所束缚,并且部分地被牺牲里面。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所以如果有人简单而肤浅的说在当代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就是艺术,就是美,那未免太亵渎了艺术,亵渎了美这个字眼。那么是不是美与时代的关系在这里也已全面瓦解了呢?显然不是,美与时代的关系面对当今的特殊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即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真正美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并不就是时代的代言人,它更是时代的领军人。正如康定斯基所说:“艺术家是预言家,他们开辟道路,指引方向,走在时代的最前头,拖拉着一车车彷徨迷惑、牢骚满腹的普通民众-----今天还是仅适用于内在和谐的法则,明天就会被用来支配外部世界的和谐-----艺术家是构造一种文化的强有力的国王。”

记得俄国批评家巴赫金当年在对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说“复调性”的认识时指出,“在陀思妥也夫斯基长篇小说中,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巴赫金在当时就盛赞陀氏小说开启了一个无限性的空间,因而陀氏小说比托尔斯泰的作品更为伟大,这在20世纪20年代时还显得观点突兀、激进,但在时隔70多年之后再来看,托尔斯泰代表了他所处的时代,陀氏则代表了他所处的以及直到今天的时代,可以说陀氏小说是更有生命力的。所以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象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总之,不管时代怎么变,生产条件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怎样变,我们对美的追求仍会一如既往,尤其在物质日益丰富精神日渐贫乏的当代,美是我们心中的一方净土,一剂精神的良药,它将继续引导人们如何“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王宏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篇4

在艺术创作中,一定的内容决定一定的形式。WWW.133229.coM形式受内容制约,内容又必须通过形式来表达。而在一定条件下,形式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内容,甚至在创作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形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为什么一个剧本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布景设计,而在戏剧舞台上,同一形式又可以适应于许多个不同戏剧的演出呢?前者是一个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后者则是许多个内容可以用一种形式来表达。

中国戏曲舞台演出是程式化的。一桌二椅,城片火旗,约定俗成,可以适用于许多不同剧目的演出。这些砌末道具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同一组城片,可以演《空城计》,也可以演《古城会》。戏剧的内容不同,所使用的布景形式却是相同的。犹如宝石,既可雕琢成人物,也可雕琢成花鸟果品,外形不同,而宝玉本身的晶莹的美质是相同的。

篇5

在美术教学中,常会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在此情况下,仅靠抽象的语言,容易使学生畏难而退、思维抑制,甚至会丧失学习自信心,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而又恰当地使用好多媒体,如何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起好辅助美术教学的作用,是很值得研究的。

一般来说美术教学是美术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结合。一方面,美术教学的宗旨是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拓宽思维,寻找和挖掘作品美的真实性和艺术效能。因此,教学形式主要是以一系列的审美活动为主线,是融美术史、美学、美术评论和美术设计、创作为一体的。另一方面,美术教学又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这个阶段,教师向学生传授各种基本艺术形式的表达方法,即基本的技能技法,使学生能够运用一定的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艺术。133229.CoM应该说这两个方面的教学过程是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其中信息量的传递是必要的环节。美术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让学生观察物象,体验其审美,培养其造型能力。美术教师一般通过直观教具、直观示范、直白语言把自己对艺术形象结构的认识、表现技法传授给学生。而多媒体计算机最大的优势就是集文本、图像、音乐、动画于一体,真实地、直观地反映虚拟的客观物象,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优势,制作适合学生学习的美术课件,让学生欣赏、观察客观物象及艺术作品,使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美术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侧重的是素质教育,在传统的“用笔”画的教学模式没条件实现时,可用电脑让学生了解各种技法,让学生了解各种画种的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学生不用带绘画颜料、调色盒、画笔、画纸等工具材料,只在电脑上操作,就可以大致上了解作画过程与特点。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教手段,创造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美术课教学的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美术教育应包括两方面培养目标内容,一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绘图、设计技能。二是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技能。因为“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从小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师的一个工具,就像“粉笔”“板刷”一样,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会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但又并非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是否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在多媒体美术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调动起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是美术教学的关键。所以,教师既要有电脑操作功夫,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美术教育教学向着更直观、更便捷、更综合的方面发展,它所培养的学生应是更富有审美、更富有创造性的。在现代美术教育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是一种最终达到通过美术教育培养更富有创造性的学生这一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它势必影响着我们推动着美术教育向前发展。

多媒体电脑作为视觉信息处理的新型媒体,是传统的画纸、画布在层次上的延伸。尤其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静态的、动态的或交互的)和绝妙的色彩以及快捷的速度都是任何一种传统绘画工具所无法比拟的。对美术专业尤其是工艺装潢专业来说,目前都有对应的绘画、设计软件的问世和不断升级,从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电脑美术创作系统”。如:著名的软件有电脑平面设计coreldraw、photoshop和三维立体动画3dsmax等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绘画设计,并能使质地、凹凸、合成、平面、立体等方面进行再现,几乎乱真,使创意与作品之间的差距消融了。

计算机设计软件所拥有的明显的优势是具有卓越的表现力:

1、它不仅能达到传统绘画工具所具有的效果,还可以创造一批神奇的新工具。任意进行图片的拼贴、剪辑和蒙版合成。

2、集摄影、设计和制版于一体。

3、修改方便、成本低廉。

4、所见即所得。是提高学习效率与设计表现力的得力工具。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与创作的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程度不同地接触到计算机的使用和操作的问题。而一旦接触到这个问题,他们首先会被这种神奇的现代化工具所吸引,继而产生要迫切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动力。这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计算机的学习。而计算机的掌握对每一个有知识的中国公民来说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是一门必修课,是对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美术人才的一个促进。对美术教师来说,学习掌握计算机既是社会大环境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和专业深造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的需要。

现代美术设计已发展到创造者能直接运用计算机来绘制图形和设计形象,平面的和立体的、静止的和动画的、精确的和粗略的……形式风格完全根据设计者预想设计完成。美术教师应掌握其中基本的三个软件操作技能:

(1)coreldraw软件。coreldraw软件是corel公司推出的矢量图软件。它可以提供给设计者绘制平面图形,进行图形排版,加入文本等工作。用户可以通过该软件设计出优美的二维图形。

(2)photoshop软件。photoshop软件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位图处理软件之一,是由adobe公司设计的。该软件功能强大,广泛应用于印刷、广告设计、封面制作、网页图像制作、照片编辑等领域,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

(3)3dsmax软件。3dsstudiomax软件是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它是由autodesk公司在3ds{udio基础上重新设计开发的动画制作产品。拥有建模、灯光、材质、动画、艺术效果等多方面功能。可设计出模拟真实的三维空间。

美术教师对这三个软件的学习,既是现代美术设计发展的需要,又是奠定掌握设计多媒体美术教学课件的基础。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技术,就得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要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要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变化。

21世纪的美术教育必将更加重视知识与知识、学科与学科、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教师只有以现代知识和技术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传授水平。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活动的冲击,教师必须做好角色的转换。只有在教育观念上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在教育发展中加强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才能肩负起培养21世纪人才的重任,才不会被时代淘汰。

从多媒体cai视听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体验到现代方法给教学所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气息。当然,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实践和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勇于探索,不断实践,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充分发挥其在美术及其他学科教学中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现代教育技术[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2]冯锐.论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过程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1999

[3]黎加厚.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1997

[4]刘道广.艺术教育是提供“关”的教育[j].中国美术教育,1999

篇6

作为美术史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不应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应当有着社会责任感。虽然我们不是救世主,但我们还是有许多事情可干的,尤其在关注社会上应花些力气。

美术史论教学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只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而且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只是最近三、五年才有较大的变化。如除了率先设立美术史论系(或美术学系)的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外,南京艺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也相继增设了美术学系,这无疑是件大好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以发达国家为楷模,争取经过不懈地努力,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如在平均国民收入、产值、住房条件、小汽车拥有、教育水平等方方面面寻找差距,努力追赶。这表明中国人民的省悟与奋发。但是从美术史论教育来进行中西对比者,尚无人进行。其实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物质发展与精神文明是紧密相联的,二者互补,二者互利,相得益彰。运作好了,就进入良性循环;运作差了,就陷入恶性循环。

我有幸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与地区进行访问与讲学,西方先进的技术、发达的经济、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我更注意到这些发达国家的全民美术素质也是相当高的。如美国,几乎大学都有美术史的选修课,而且都有自己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如日本,东京博物馆、京都博物馆长年与短期的展览非常活跃,青少年学子、老年人已成为稳定的观众队伍,而且许多事务丛集的“上班族”也常常在休息日参观博物馆和美术展,对展品评头论足。而象箱根的雕塑博物馆、奈良的正仓院,甚至比当地的枫叶、樱花还吸引游客。在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内,常常可见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席地而坐于名画前,听着老师的讲解,展开热烈的讨论(当然,是轻声细语的)。相对而言,国内的大学开设美术史选修课者,几乎寥寥。至于博物馆、美术馆的参观者,也远不及风景名胜;有些美术馆往往开幕式就是闭幕式;有的博物馆门可罗雀,经费捉襟见肘,或挪作他用,与所处风景点或茶吧、游戏房相比,十分寒酸。然而中国的文明史却有数千年,中国的人口却是世界第一。

这一切固然是特殊国情所致,但很大程度上却表明人们文化素质与美术修养的低下。

作为美术史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不应对这些现象熟视无睹,应当有着社会责任感。虽然我们不是救世主,但我们还是有许多事情可干的,尤其在关注社会上应花些力气。

一是继续努力,培养美术史论的人才,培养更多的博士、硕士和学士,充分利用美术学院这只“工作母鸡”的作用,多做些宣传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事,给各地大专院校输送合格的美术学教师,也给各地的出版、新闻、美术馆所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是要做些普及工作,与美术馆、博物馆、电视台、出版社及宣传媒体配合,作些深入浅出的讲座、评论,以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我曾应香港城市大学之邀,为理工科的学生讲美术史知识,也应邀为德国、美国的老人讲述中国古老的美术;还在上海音乐厅为普通市民讲述中国少数民族的美术。听众反映踊跃,提出不少问题,教学相长,令人兴趣盎然。邵大箴先生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种美术学院围墙以外的事,其实也很有价值。

昔年先生曾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大声疾呼要提高全民族的美术与文化素质。经过数代人的奋斗,如今中华民族的美育比上个世纪好多了,但是放眼世界,注目先进,我们还是很落后,在新世纪中,美术学院的美术史论教育,还有许许多多事要做,不仅在象牙塔内,而且在象牙塔外。

外国美术史研究的基础工作亟待加强

汪涤(中国美术学院西方美术史硕士研究生)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基本框架和基础资料建设。一些美术通史、断代史、国别史、画家综合研究是经受了历史考验的,已经成为西方美术史界研究的必读之作,应该有计划地翻译过来。

众所周知,在中国研究外国美术史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经历80年代西方文化介绍的热潮之后,90年代以来外国美术史的研究在学术界倍受冷落,处境甚忧。

目前的外国美术史研究正在向两个极端发展,其中一些问题值得真正喜好外国艺术的人士注意。一方面是外国美术史低层次的通俗读物泛滥成灾。大量粗制滥造的鉴赏大全、艺术史小册子充斥市场。图片质量低劣、内容枯燥、错误百出是这类读物的通病。剪刀加浆糊的便利工作,丰厚的稿费利润使外国美术史工作者误认为此是主业,忽视了基础研究。读者看了这样的读物,非但没有得到美的享受,反而对艺术敬而远之。另一方面是研究的高深化。一些学者热衷于西方美术史方法论的引进和介绍,挟洋自重,压服国人,凸显自己的学术地位。一时间图像学、精神分析、女权主义之类纷纷出笼,大批时髦理论文章涌现在读者眼前。但是读者对文章中的大量人名、地名、作品名、作家名都不知所指,如坠云里雾里。窃以为译者未必尽知,其中错译当不在少数。这些方法论文章实际上是对近二百年西方美术史学发展的总结,不读过大量西方美术史名著的读者是根本无从理解方法论在批判什么、支持什么,更无法对方法论持什么异议了。由此读者大不必遣责自己的无知,埋怨译者的无能,大家实际上都没有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谈何争论与商榷?我国目前对西方美术史中的一些基本流派和画家都没有认真地深入研究,没出过什么专著,可以说严重缺乏研究实践,又何谈在方法论上说三道四?方法来自于实践,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方法,以为搬用他人方法就能迎头赶上,得道成仙,乃是刻舟求剑之举。

我们的外国美术史研究要正视现实,调整心态,既不能流俗,也不能超前,而应踏踏实实,一步步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基本框架和基础资料建设。一些美术通史、断代史、国别史、画家综合研究是经受了历史考验的,已经成为西方美术史界研究的必读之作,应该有计划地翻译过来。断代史有个特别的好处就是既宏观又微观,既关注了个别画家的风格特点,又关注了历史长河中画家们的关联,象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罗森布拉姆的《19世纪艺术史》都是大师之作,为该领域的入门之书和通史写作的主要参考书,在西方视为经典。这些著作往往资料翔实,所持观点客观公允,非常有利于我们把握基本情况。有了这类书我们就不至于陷落到方法论美丽的陷井之中了。

画家的画论、日记以及历史上重要的艺术文献都应该比较整体地整理、翻译出来。我们过去喜欢搞摘要、语录,把这些文献全部拆散、弄乱,很不利于研究。实际上这类书很有用,对于艺术家更是这样。比如看《德拉克洛瓦日记》、《马蒂斯论艺术》、《柯罗》之类资料书,画家们就了解了大师的心声和技法决窍,比任何一本鉴赏小册子要有用得多。象Holt的三卷本艺术史文献、《现代艺术家论艺术》之类的资料书,在西方是必需的工具书,应该把它们译出来。

过去曾有一些先生译过诸如《西方艺术事典》、《希腊艺术手册》、《艺术的故事》、《中世纪艺术史》等好书,至今都是该领域写作的主要依据。只可惜90年代以来这样的工作做得太少了,读者们都在引颈企盼此类书籍早日面世。

研究外国美术史是很难成为大学者或是学术明星的,翻译、介绍和整理工作是其主要内容。但是外国美术史的研究无疑可以为艺术爱好者做些有益的事情,让他们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的精美艺术

,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在研究中,美术史工作者自己也能感受到审美的乐趣,知识的充实,这就足够了。

“批评的批评”

张坚(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副教授、美术理论博士研究生)

美术批评有什么用?提出这样的问题显得有些愚蠢。最近在读法国年鉴学派史家马克·布洛赫的一本小册子《历史学家的技艺》,书中记叙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天,布洛赫的小儿子问他:“亲爱的爸爸,你是否能告诉我,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处”,幼稚的问题使这位有二十多年研究生涯的史学大师激起了有关所从事职业价值的思考。扪心自问,以前他从未认真地想过这样的问题,是出于坚定的职业自信,或者有意地回避这类容易让人困惑的问题,似乎也难以定夺,为了澄清心中的疑惑,他动手写作这本著名的历史理论著作。今天,画家办画展,组织研讨会,请各方专家写批评文章,然后在专业或非专业的报刊杂志上发表,美术批评的重要作用似乎也是不容置疑的。舆论性工作的程度、范围和操作方式取决于当事人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品位等诸多因素,与艺术本身的关系其实不大。美术批评帮助艺术的从业者支撑起一片似真亦幻的艺术的乌托邦天空,那些文章象是一群花哨缤纷的蝴蝶,辛苦地为我们的城市文化渲染出热闹、活跃的气氛。只是这样的工作就不会让人产生类似于“有什么用?”的疑惑吗?

事实上,美术批评的用途和价值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从业者也完全不必顾及这类容易让人钻牛角尖而无法自拔的问题,心态自如地参与其中。当下美术批评处在一种非常充分的健康状态里,在这种情形下,提出用途的疑问,容易让人怀疑提问题的动机,是不是想惹是生非。批评不外乎描述、阐释、感悟和评判具体形式中的美术作品,专业批评家多半对视觉艺术语言有良好的感悟力,眼光犀利,批评指向中包含了学术自律的意识,也隐含着某种权力意味的价值评判;而一般批评家天马行空的主观发挥往往也引出一些艺术方面的真知灼见。不过,真正归结起来,美术批评的基本要素也就是,师承关系的梳理,风格、技法的阐释,生平及艺术事迹的概要,加上批评者个人化感悟的抒写。至于非常确定的价值评判通常是功成名就的批评家所尽量要避免的,以便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较之于学术色彩浓厚的艺术史,美术批评可以算是一门显学,专业的要求既不太严格,涉足于其间的自然也是杂色人等,纷繁热闹的场面在所难免。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美术批评繁荣景象背后隐藏着的批评结构理性化和批评家对批评形式的麻木和迟钝也是现实的情况。商业化社会尖锐的理性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磨砺后,已演变为强大的吞噬力量,它无孔不入的渗透力在美术领域里使得原本梳理不清的复杂的关系变得明确而有序,批评家、艺术家的社会政治、文化和经济的结构关系的明晰,使得学术、艺术与市场商业规则形成为运作良好的互动和协作态势。批评于是趋向于仪式化,作为身价的象征物。而精神旨求、文化建设的意义退居为附属性的点缀。频繁出现在各类报纸副刊的美术批评文章有点象是批评家在都市文化的喧嚣中喃喃独语,标题的大小以及所在版面位置的显要与否比文章的内容来得更加重要,在各级专业杂志上的露面多半为了具有表明某种身份。除了艺术家本人,是否有很多人真正在乎这类批评文章到底说了哪些惊世骇俗之语,不敢妄加推断。不过,热闹和欢欣总是第一位的,真实与否无关大局,可惜这是美术批评的悲哀。

美术批评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批评家的学术素养。良好艺术史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形成独特的批评视角和倾向,同时又使批评具有充分的学术含量。比如,现代美术批评家阿尔弗雷德·巴尔的艺术和批评观念是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生,专攻中世纪艺术史时成形的。中世纪艺术包罗广泛,包括壁画、象牙雕刻、插图、建筑等,这造就了巴尔现代美术批评的广阔视野,他的批评除了针对现代绘画外,还涉猎现代建筑、工业设计、摄影、甚至戏剧和电影。当然,艺术史的修养并不必然地导致成功的批评,贝伦森作为公认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鉴赏大师,却对当代美术作品持极端敌意和排斥的态度。第二个要素是批评家之间要有针锋相对的争论。没有争论就无所谓美术批评,这也是与交错混杂的现代美术潮流相互冲撞、融会的局面相对应的。批评家的学术素养和剖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只有在与其他批评家、艺术家的对抗、辩驳中才能得到强化和丰满。批评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同时更是协作性的劳动,批评家自说自话毫无价值可言。F.R.里维斯说:批评家发现与自己观点相左同时又值得批驳的人,其心情犹如发现新大陆般的愉快。事实上很多成功的批评家都是这种心态。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几乎出于本能地寻找值得与之辩论的批评家和艺术家,而那些被批评的批评家和艺术家在阅读了格林伯格的文章后也觉得有必要与他论一番理,结果双方都从中得益。格林伯格是不喜欢用含糊其辞的句子的,一切总是尽可能地直截了当。据说哈罗德·劳森伯格有一次批评格林伯格的文章结构细部处理不当,他的回复是:“劳森伯格似乎对我的那些东西太看重了”。

也许我们过于夸大了美术批评中的争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归根结底,这是一种缺乏坚定信念的征兆。至于为了某种实际上并不那么稳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美术批评整体的活力,结果是得不偿失的。这样下去,有关美术批评用途的疑问会变成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重返传统掇英撷华

毛建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副教授、中国美术史硕士)

今日的美术史论家们,在准确地、系统地引进西方美术理论的同时,要花更多的精力深入地、全面地钻研中国传统美术理论,使其重现生机,并且运用到当前的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领域上来。

1999年12月11日,由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艺术的真实性”研讨会备受美术界瞩目,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溪岸图》的真伪之争。作为五代董源唯一有名款的作品,《溪岸图》是徐悲鸿1938年在桂林阳朔购得,同年初秋张大千到桂林,硬是“挟吾董源巨帧”而去,1968年张大千以《溪岸图》与王己千交换,1997年5月再由唐骝千(OscarL.Tang)家族购藏捐献给大都会博物馆。同年八月,《纽约客》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引述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授、著名中国美术史家高居翰(JamesCahill)的看法,认为《溪岸图》是张大千的伪作,激起轩然大波。研讨会上,高居翰作了《对〈溪岸图〉十四点质疑》的发言,再次力主《溪岸图》是张大千的伪作。中国学者则进行反驳,认为至少是宋人之作。按常理,这种专业性极强的研讨会,感兴趣的人并不多,但不仅有近千人出席旁听,且在高氏讲完后,在场的美国人长时间鼓掌。中国专家陈述观点时,美国人却“听不懂”了。后学如我,对鉴定素无必得,更无缘亲睹《溪岸图》真面目,对此事本不敢置喙。但看了有关的报道,却觉如鲠在喉,必欲一吐。且不言西方“科学”的鉴定方法在鉴定中国书画时未必胜过中国传统的“望气”、“目鉴”法,单研讨会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已显出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欺凌之态。对此,连美国美术史家CroigCluns也指出,这场研讨会,“甚至可以解读为隐含着令人不愉快的、带有种族色彩的西方学者挑战中国学者。”由此,我也联想到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领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在美术史与美术批评领域,近百年来我们大量地引进了西方美术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中,确实很大程度地存在着空疏玄虚之风,尤其在美术批评中,周易八卦、河图洛书、老庄思想、魏晋玄学,似高头大章,精彩绝伦,实隔靴搔痒,虚空缥缈,读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作者自身也莫明真谛,徒弄玄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方美术理论的引进,对于中国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的发展,无疑起到了重要的矫正作用,这种引进自然是多多益善。但随着西方美术理论的大量引进,我们是否该冷静地反思建立在西方美术演变基础上的西方美术理论,能否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简单地去套中国美术。以中国画而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国画形成了自身完整的审美体系、价值标准、欣赏方式,六法精论、逸神妙能、传神写照、意境格调也好,计白当黑、五笔七墨、布局如弈、三远七观也好,都与西方绘画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画的写生不同于西画的对景写生,中国画的远近法不同于西画的焦点透视,更不是今人假设出来的“散点透视”,简单地把自身尚未真正理解、消化的西方绘画理论,不切实际地移用到中国画的评价上,无异是胶柱鼓瑟、缘木求鱼之举。

西方经济、军事的相对强大,并不是意味着文化的必然精深,但在强势文化的猛烈冲击下,许多人无所适从。他们一方面对中国文化精神不作深入研究,对中国艺术的深层内涵缺乏体悟,没有进入中国文化的堂奥却自以为是,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真正搞懂、吃透西方文化,看了几本翻译得半通不通的西方论著,盲目地借用几个自己也莫明所以的外国术语,对中国传统艺术横加指责。于是,强调西方绘画“科学性”,认为“中国画不科学”的有之,高举“笔墨等于零”者有之,刻意求新求怪求野者亦有之。眩人耳目,引入歧途,服己尚难,服人更是妄想。

中西艺术的文化底蕴、审美方式各居一极,二者是各自独立的艺术体系,许多有睿智的、清醒的艺术家已意识到一味从西方寻找“真经”,是无法拯救传统艺术的,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厚内涵使得它具有无法想象的生命力和生发力,吸收借鉴他者的经验固然不可或缺,挖掘、发展自身的优良传统更是重中之重。我们的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是否也该好好反省呢?我们不必固守祖宗之法一成不变,也不该把祖宗之法一概地抛在脑后吧。今日的美术史论家们,在准确地、系统地引进西方美术理论的同时,要花更多的精力深入地、全面地钻研中国传统美术理论,使其重现生机,并且运用到当前的美术史研究与美术批评领域上来。如此,这一领域中的诸多弊端方有望改进。

美术批评需要交流和对话

李敬仕(绍兴文理学院美术系副教授、花鸟画家)

人类文化没有一个永恒的模式,也没有一个绝对中心。理论家们在讨论中西美术理论对话时,应该具有中国本土问题意识和特定语境的要求。

美术批评的对象通常是美术作品和美术家,因此,它同美术家的关系应该是相当密切的。在现时代,欲望、金钱这些物质追求经由市场消费逻辑而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题词时,一些画家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为了包装推销自己,对美术评论宠爱有加。而另一些美术家则对美术批评持冷漠甚至蔑视的态度。这其中有美术家本身的原因,如理论素质的低下和学术视野的狭隘,使他们对美术批评毫无兴趣。但也有对美术批评现状感到不满的原因。有位画家对我说:“那些写美术评论文章的人,读了几本理论书,就到处乱套。他们也许有丰富的哲学、美学、艺术史的知识,但并不懂画,他们哪里知道我为什么要用这块颜色,怎能看得出这块颜色好在那里?”这话虽有些偏激,却也不无道理。对于美术理论家来说,需要以宽容的学术胸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加强同美术家乃至广大读者的交流和对话。这里我冒昧对美术批评中某些现象谈一些浅陋的看法。

首先是不少文章对视觉形式的特点缺乏具体分析或分析不能令人信服。在艺术家心里,他所见所闻的一切,却被转译成了他所理解、把握的艺术媒介形式,而其它因素都退而成为艺术创造的潜在背景因素。对这种艺术审美创造上的形式的“特殊性”不进行深入分析,就难以切入作品的本体。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绘画史上卓有影响的理论著作,大多出自大画家之手。如中国最早出现的理论专著《论画》和《画品》,作者是顾恺之和谢赫,北宋《林泉高致》的作者是郭熙,明代作《华山图序》的王履,倡导南北宗论的董其昌,清代作《苦瓜和尚画语录》的石涛,都是赫赫有名的画家。这些著作不仅被历代画家们奉为经典,就是在中国美学史上也焕发着耀眼的光芒。对各种视觉形式的感悟和理解,殊非易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即使是专业画家,对他所从事本专业以外的美术作品也难以作完全的解读。一个中国画家看油画,大多也只能停留在欣赏层面上,很难在形式层面上作出令油画家心悦诚服的深刻分析。美术批评家批评的范围涉及国、油、版、雕、年、连环、宣传、壁、民间美术、艺术设计甚至建筑、书法等等,我们不能苛求理论家对美术各门类的样式都进行实践,但评论家必须花大力气对其形式语言的特点进行研究,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发言权。如果评不到点子上,对美术家来说无异是隔靴搔庠,无济于事。美术评论中常有这样的现象,评论家写文章大加赞扬的作品,画家却认为并不见得是好画。有些推介文章,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文字不多,却东拉西扯地写了不少有关文学史、美术史甚至哲学方面的知识,生硬地和他所要评论的对象联系起来,给人一种评不出什么也硬要说些什么的印象。还有对美术现象的一些评说,也难以使人认同。如有文章说:齐(白石)体的后人,“以吴作人为代表”;并把水墨人物画分为徐(悲鸿)和蒋(兆和)两派,说在明暗造型的手段上,徐氏以染为主,蒋氏以皴为主,把方增先归为徐派,把刘文西等一大批画家归为蒋氏门徒。这种说法未免武断。因为在中国画家眼中,蒋氏的人物画有以毛笔代替木碳笔画素描之嫌,作为中国画殊笔法的“皴”,和西洋画中的明暗完全是两回事,且在人物肖像画上运用皴染技法早已有之,怎么成为蒋氏的专利,谁用了皴法,就成了他的门徒呢?

其次是美术批评的话语方式,在80年代中期以后有了很大变化,引进了大量西方文化思想的新名词、新术语和新概念。一些自命精英的前卫理论家依据这一表象,相信中国美术的进程也应实现同一模式的转型,而对本土民族文化和写实画风给予轻蔑的否定,对西方现代性文化不是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加以观照,不作批判性的理解,而是沉浸在现代迷信之中急于建构现代乌托邦。一些理论家屈从西方话语中心,并以此为荣。他们以单一的线性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把西方文化的价值标准,强加处在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之中的具有斑斓色彩的本土美术。按照耗散结构的理论,进化不是按单一轨线进行的。因此人类文化没有一个永恒的模式,也没有一个绝对中心。理论家们在讨论中西美术理论对话时,应该具有中国本土问题意识和特定语境的要求。

美术批评中还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如某些文章故弄玄虚,语言晦涩难懂。文章写给什么人读,应该有一个定位。读有些文章远比读黑格尔著作还难,画家看不懂,一般读者就更不懂了。如果只给自己小圈子里的人读的话,那就没有发表的必要。有的文章中大段深奥莫解的文字,在仔细琢磨之后,原来说的是很平常浅显的道理,学问不深,文章很深,只会令人厌弃。再有是某些评论家有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在那里指手划脚,口气武断专横,以为自己说的都是真理,不能容忍别的声音,这当然令人反感。还有一些心浮气躁的理论家,在和某些画家作互利性的交换,其后果必然导致美术评论的庸俗化和学术人格的沦丧。凡此种种,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言了。

艺术评论家的底牌

真正的艺术评论家应具备最起码的历史意识与鉴别批判能力,他们有神圣的使命感和宁静而不为物役的自由灵魂。这可谓真正艺术评论家的底牌。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关于艺术的评论话语都是源自牧羊人内心的亦或附庸的神话。牧羊人不但可以是神明的上帝,也照样可以是艺术评论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牧羊人就没有羊,没有羊也就没有牧羊人,没有牧羊人就没有这个世界和关于这个世界的历史,也就更没有必要再有牧羊人和羊所必需的食物和水。既然有了牧羊人,就必须有应该属于他的羊、他的食物和他的水。为了能顺利地找到并得到食物和水,艺术评论家便毫无必要再顾及颜面而不好意思以一种有时连艺术家都拍手叫好的相当体面的圈层话语,如帝国主义般地肆意和占有艺术品创造的原初意义,并美其名曰指点创作和引导时尚,直到把好端端的艺术家糟蹋到不会画画才肯去折腾点儿别的。惟惜乎斯世艺术家众矣,却教那牧羊人太也不好意思停业盘点。是为天职艺术评论家之一副活形也。

篇7

    传统的课程结构绝大部分是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目标而忽略了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吸取传统课程优点的基础上,今后的课程结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美术的知识结构,也应重视非知识结构,如情态性的结构、身体技巧性的结构,从知识的领域(知识和智慧)和情感的领域(美术价值观、审美观)结合等方面提出合理的美术课程结构的标准。

    (二)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一方面,充实现代科学文明的成果,扩大美术作为视觉领域的内容,绘画、工艺和欣赏相互渗透,日趋整合,单纯的绘画概念正在消解,电脑绘画、工业设计等内容已经或正在编人课程内。一方面,日愈注重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教材的乡土性和地域特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当代气息,又有浓郁的民族性,美术课程整体内容日趋综合化。

篇8

幼儿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都很低,他们喜欢什么就要什么,心里有什么嘴里就说什么,所有的情绪、情感都可以从表情上表达出来,现实的情感是不需要用绘画这种复杂的表现形式来表达的。但我在美术的领域中,不能缺乏情感教育,在儿童绘画中,情绪与情感在儿童绘画中起决定因素。在潜意识情感对儿童绘画的中,儿童是画他们感觉到的东西,而不是他们知道的东西,图画是儿童的情绪、潜意识的思想和感情的一面镜子。只有在情感智慧的带动下,才能深入地感受心灵的呼唤,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欲望积极评价,巩固情感情是智力发展的催化剂。因此,情感激活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起主要作用。

二、运用情感激活童心进行美术创作:

(一)从感受中得到表达再从感受中激活童心

人的心理活动不是单一的,是相当复杂的。由于我们大脑各种功能的整体发挥,感知、理解、想像、联想、情感等活动此起彼伏、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就形成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如在《认识色彩》活动中:1.孩子们观察各种颜色,体验不同颜色的感觉。2.大胆表达。3.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把它画在心形里。4.说出自己对这种颜色的感觉。结果心的色彩五颜六色,孩子们说:橙色代表太阳下山的时候,天蓝色是在海洋里游泳的感觉,土黄色代表紧张,黑色是大地,粉红色感觉在雨中散步的浪漫。我问:“什么是浪漫呀?”“不知道。”虽然孩子对词义不太清楚,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感觉与理解。

(二)从感受联想到迁移表达激活童心

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很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呢,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像。这些联想和想象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会加深感受和理解。如在《情绪脸谱》美术活动中:1.引导孩子感受当时的心请,找一个表情去表现。2.把当时的表情与脸谱的画面联想在一起。3.迁移变化创作成各种各样有趣的脸谱。虽然以成人的眼光看不出所以然,但孩子们能清晰地告诉我:这是奇怪、开心、气愤等。这证明幼儿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与情感。

(三)以感觉反思表达诱导思维激活童心

在美术活动中运用情感智慧为激发点,不但能开拓艺术题材的空间,体现美术与情感的关系,有效激发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而且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关注儿童心理状况,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因此,该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美术。在制作《贺卡》活动中:我们注入了这一思想:1.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让孩子们感受往日亲人对自己的关怀。2.想想自己是怎样关心亲人的?3.做一张心意卡表达对亲人的祝福。结果卡上都写满了祝福语。

篇9

一、由外及内——现代装饰不仅是外部视觉的体现

更是内部功能性的强化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启蒙者拉斯金称造型艺术为“大艺术”,称建筑和工艺美术为“小艺术”,他认为“艺术家不应该脱离生活,应该为社会民众服务”,强调了设计的社会功能,那些沉迷于古希腊和意大利的迷梦之中、脱离功能性的设计是错误的。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上强调设计合理、精致简单、朴实无华。威廉•莫里斯的“红房子”充分体现了其前沿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上,他不仅把功能性摆在首位,还从统一协调的设计思想出发,亲自设计室内的家具,从外部建筑风格出发,设计室内陈设装饰,由外及内都追求设计风格的统一和谐,形成了统一完整的设计环境。拉斯金和莫里斯认为设计的作品应该是实用的实体,也提出了“同时也是装饰”的观点,“同时也是装饰”指明了设计师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在手工时代,装饰都是工匠做的活,所以现代设计中,抽象艺术家都在避免与“装饰”这个词扯上关系,事实上他们做的确实不是装饰,但人们往往最看重的就是作品中的装饰部分,设计师做的不应该是表面装饰,应该摒弃装饰表层意义的“好看”,去探究更深层的功能问题。以现代主义建筑装饰为例,装饰艺术的情感性经常与理性的特性相磨合,当结构和形式的建筑装饰相结合,建筑就具有了双重特性,是建筑结构的理性和装饰的感性组合。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性处于主导地位,奥地利建筑家卢斯(Luce)在《装饰与罪恶》一文中认为装饰就是罪恶,其中的罪恶是指为少数贵族装饰中的奢华之风,其反对的是无意义的繁文缛节和画蛇添足。将功能性列在首位,是现代主义设计的主流观点,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设计的实用性和现代主义装饰的态度也是极其相似的。《大英百科全书》有关装饰的概念是解释功能性装饰的主要依据,装饰装修主要取决于有机材料的属性,来获取视觉的美观。德国建筑师森佩尔(GottfriedSempes)认为建筑的材料装饰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他从自然物和人体装饰研究,探索功能和材料装饰之间的联系,认为应该师法自然,依自然发展之规律探其内在的规律原理,避免对自然固有形式的表面形态的模仿,更注意其规律原理的研究。卢斯(Luce)则在森佩尔理论之上提倡功能性的深层装饰,他认为建筑物应删去表面多余的装饰,而像织物和地毯的耐用性有限,保持表面装饰的时尚成分是必要的。在这里卢斯没有完全否定装饰,而是使功能性物品的装饰更经济适宜,以适应工业化背景下的装饰,明确区分了外部表层装饰和内部深层装饰之间的不同。20世纪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Lecorbusier)的观点,是对卢斯装饰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他认为“手工艺”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批量生产,甚至应该被淘汰,柯布西耶认为人们应该过上经过类型化处理的“标准化生活”,他明确提出了“房屋是居住的机器”,他的观点是对卢斯观点的延伸,其观点是对装饰外部体现和内部功能性强化的协调和思考,也是对生活方式设计的思考,至此,装饰已走上了不仅是在外部视觉体现,更是内部功能性的强化的道路。

二、由繁入简——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淡去

工艺美术运动在设计中更多地关注了设计的功能合理、精致简约、朴实纯良,莫里斯的代表作“红房子”的设计语言就证实了这一点,至此,人们不再迷恋和崇尚巴洛克的繁复与华美,这不仅仅是人们审美意识的转变,也是人类作为工业化的主体的价值意识的提高,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淡去是设计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然手工时代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工业革命到来之时引发了人们对“装饰”的思考,那么是不是要完全放弃和否定它呢?我们来看看拉斯金的关于装饰的观点。他提出:“一切美丽都建立在自然形状的法则之上”,他认为建筑中美的形态都是从自然中模仿而来,他鄙视印第安人的刺青和涂面,认为那是一种丑陋而野蛮的自满,他反对装饰的无意义的堆砌和机械装饰的粗制滥造。拉斯金严肃指出装饰必须出现在适当的位置,他认为在人们用来工作的工具上的装饰是多余的,应重点在人们休息的地方进行装饰,为人们营造愉悦轻松的环境美感,实际上拉斯金的观点阐明了设计应该把社会功能放在首位。当时年轻的威廉•莫里斯与拉斯金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认为装饰之中应摒弃矫揉造作的传统古典风格,而主张吸取东方装饰艺术特点,推崇设计的自然主义,设计风格多借鉴了日本式的平面装饰,以花卉、禽鸟、卷草为主,使设计具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然风情。他主张设计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大众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服务;二是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的活动。这场运动打破了传统为贵族服务的矫揉奢华主义盛行的沉闷之风,引起了艺术家和全社会对工业模式下产品设计的关注,艺术家肩负起了社会责任感。历史的车轮往往是不会等待任何人的,势不可挡的工业革命必然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显然,作为反机械的工艺美术运动的消极避世观,注定成为知识分子的浪漫主义的载体,必然得不到长足的发展,因此,新艺术运动也难逃此厄运。但是,它们带来了人类对于设计,对于生活的思考,思考工艺与技术的矛盾关系。德国现代建筑师沃尔特•格罗庇乌斯(WalterGropius)似乎率先找到了答案,提出艺术家与技术工人合作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人情化与机械化结合的必要性,他推崇装饰语言简单利落,实际上是强调了设计应该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观点。从拉斯金到格罗庇乌斯,设计逐渐从繁复走向简约,从建筑设计到平面纹样,从工业设计到装帧设计,即使在生活格式化效率第一的今天,装饰已不再是功能的附属品,可以以视觉语言的形式直接把信息传递给人们。可以说,繁复的装饰语言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淡去,是设计风格发展的必然。追溯装饰设计的历史,实际上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体现,装饰自始至终是设计师们关注的问题,透视现代设计的发展我们看到了装饰的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们达成了这样共识:我们应该更多的专注于设计的具形化和肉身化,在后现代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今天,希望我们能拿出设计的热情,投入到“装饰”的生活中,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者:曲向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篇10

二、师范美术教育要突出师范性,在重视美术技能的同时,要重视

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到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小到美术专业的师范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对美术技能过分重视,而将“师范”抛之脑后,没有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师范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师范性,而且其教育目标就是培养美术教育人才,而美术技能是美术教师必备的素养,但是同时美术教师也必须有教师的基本素养,如,如何教课,如何使学生真正掌握美术知识及技能等。因此,在师范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师该有的教师素养学生都要有,学生也要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如具备心理学、教育学、课程论等理论素养,从而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很好地驾驭美术课堂。

篇11

欣赏课程是中职幼师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美术欣赏是其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幼儿的美术作品充满天真和童趣,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往往呈现出大胆、粗放、生动形象等特点,这是成人所缺乏的。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有两个关键要素:第一,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一致,主要体现作品的童真。一幅优秀的幼儿作品能够表达幼儿的思想感情,呈现出幼儿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不同的思维特点,这也是幼儿作品评价的主要方面。第二,对艺术性的评价,如线条的力度和连贯性、图形的清晰完整度、画面的合理配置、色彩的搭配以及内容的丰富程度等。因此,在中职幼师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要从以上两方面引导学生评价幼儿作品,逐渐提升学生欣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

篇12

2.结合城市文化、地域创新环境设计

建设美丽的城市不仅仅是一句口号,美丽也并非简单的形容词,这也给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与目标,不仅需要规划城市的景观层面,还需要全面考虑城市与社会层面两个方面。因此,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历程下,根据环境优化原则,尽量协调好自然、经济与文化上的关系,选择最佳方式来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城市环境设计还必须以保护城市的人文、地域以及自然美因素为原则,合理、高效的运用城市资源,全面考虑城市环境的功能性、生态适宜性与社会景观人文性等特征。除此之外,进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还必须遵循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设计原则,在尊重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与布局。首先,自然环境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基本,是提供阳光、食物、温度、空气等基本生存物质的地方。所以,对于城市环境设计必须充分尊重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将人类与环境自然的融入到一起,创建一个和谐共生的美丽环境才是美丽城市的宗旨。其次,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还必须充分的发挥与利用当地的特色,充分考虑到当地的人文风貌,尊重地域文化的设计的原则进行设计,以城市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充分利用资源。

3.从多角度分析城市环境中的自然形态设计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会设计到很多现实主义的作品。现实主义的作品拥有多样的色彩,能给人直观的美术熏陶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同样,将自然形式运用到环境设计中,运用的方式不仅可以是平面的绘画,也可以是立体直观的呈现。就比如在建筑设计中,德国柏林DZ银行分公司的办公楼设计是由建筑大师富兰克林.盖里设计的,该设计充分考虑了与自然融入的主题,在银行的墙上设计了山川图画,休息室里也做了阳光照射的处理。这样的设计不仅是以业主的要求来设计,更是创造了新奇时尚的设计典范,充分实现了运用自然形式的环境设计。

篇13

不仅如此,《木兰诗》还承传了《折杨柳枝歌》等民歌的五言传统,但又不拘泥于此,有长短句交错,进一步突出了民歌的流畅自然。从篇制上看,也较同期民歌长得多,后人把《木兰诗》与汉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民歌之“双璧”。

二、简劲与细腻

简劲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追求,简劲在《木兰诗》中时带有一种原初色彩的内在活力,因此,既简练,又显得粗犷豪迈、浑厚深沉。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30个字就十分简劲地叙写了十年征战的过程。其中“万里”二句,写出木兰跟随大军,飞奔塞上。一个“飞”字既写出战事的匆忙,又写出转战南北、经历的关塞山峦之多。“朔气”二句,则形象地概括了木兰所处的战争环境,从而衬托出木兰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将军”二句,则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木兰十年不平凡的戎马生涯。这些简劲之笔,以少胜多,不仅写出了木兰的出生入死、终于凯旋的经历,而且写出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诗的结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比拟手法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木兰女扮男装的巧妙与代父从军的勇气,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她内心的自豪感、自信力。

《木兰诗》更不乏细腻的铺叙之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不吝惜笔墨,巧妙地写出了木兰匆忙而主动地准备行装的过程,对于惨烈的战争,字里行间毫无沉滞之情,笔调相当轻快,显示了木兰代父从军意志之坚定。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评论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的确,这里的铺陈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宜于咏唱,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再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写征战而紧扣儿女之思,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细微地刻画出年轻女子细腻的情怀,从而进一步更为深入地表达了木兰对于家庭的感情,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心灵深处兴起的波澜。这种不满足于木兰英勇坚强的一面,也不把乍离双亲的少女情怀简单化,以发掘木兰心灵深处隐秘的手法,客观上也反映出北朝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和痛苦。

简劲与细腻在《木兰诗》中得到了和谐而完美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沉的思索。

三、叙忧与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