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知识结构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知识结构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知识结构论文

篇1

知识结构是知识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方式,是知识有序化、组织化的标志。新型知识结构是指相对于原有知识结构有组织的概念和程序知识的扩展与更新。美国匹茨堡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格拉泽(RobertGlaser)在《认知科学与教育》一文中,描述了能力与认知的关系,论证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为是否接触新的知识以及接触多少所左右”“认知能力高超,与其说是由于记忆方法高明,不如说是由于知识根基深厚”,“获得特定内容的知识乃是获得日益复杂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因素。”

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构建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由于受旧的医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基本上还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为主干,同时辅以适量的理论课和思想道德教育课以及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教育等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有人称之为“适用型”知识结构。目前,“适用型”知识结构仍然是医学生、临床医生和其他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的主要类型。这种知识结构的优点是:知识种类不算多,但其功能指向集中,专业知识在深度和层次分布上比较合适,也正是由于相关或相近学科知识严重缺乏,在其主体更加深入研究专业同题时,受自身知识结构的局限,易暴露出知识面狭窄、思维灵活性差等缺陷,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至于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现代医学高度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渗入医学领域,导致了临床医学分支庞杂。由于生物医学模式比较重视高度分化和微观,因此,导致医学教育中各门课程独立性较强,相互之同的衔接,联系较差,使得教学内容过于零散,缺乏应有的系统性和高度。

事实上,医学的性质决定了医生的知识结构。医学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也不是单纯的社会科学,而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学)两大门类相结合的一门科学。因为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具有两重性:生物学属性和社会学属性。因此,人的健康和疾病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疾病完全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也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仅仅从生物学角度认识和对待病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社会学角度、心理学角度以及三者的结合上进行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转变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仅对学生进行医学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应加强他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教育观念,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转为二者结合的社会生物医学教育模式,根据医学专业特点,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将这些知识与医学知识交叉综合,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自身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新型的医学人才。

当前,当人们仍在不断追求医学科学进步时,又无奈地慨叹科学的医学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从学生学习解剖学等医学基础课开始,人的完整的形象便被肢解。习医者看到的只是人的器官、组织的标本。而他们未来所要面对的具有人格的人的概念被无情的解剖刀粉碎了。人们抱怨现代医生对人及人的情感漠不关心。殊不知,从进医学院校的第一天,他们就置身于一个非完整人的医学教育模式中。正是由于这个现实,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医学与艺术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关系。

在医学院校,医学艺术教育往往能弥补专业教育和其他人文社科教育的不足,拓展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对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的建立及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艺术文化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中的地位

医学与艺术是医学人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一个涉及十分广泛的课题。医学教育包含着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人的教育;二是专业教育。在育人方面,全面的素质教育是完善人生的重要基础。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艺术是审美教育实施的骨干,如果没有各种艺术的具体实现,审美教育将会变得软弱无力。柏拉图认为,人们在艺术作品的熏染中,会“浸润心灵”,培养起对美的爱好,使心灵“美化”。席勒则认为美育可以恢复人性的和谐,使人从自然的物质世界上升到理性的道德世界,成为“审美”的人,同时只有通过美育和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和谐、进步。因此,美的教育对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建立良好的医德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医学专业知识、技能传授方面,艺术以其形象化、技艺化特性,在医学生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Saunders将医学视为艺术,他认为:“医学艺术是构成作为应用科学的医学文化的整体组成部分。”Southgate也认为:“医学与艺术有共同的目的:完成自然不能达到的——实现理想——治疗创造。这需要用心去做。医生专心于病人,艺术家专心于自然——假如我们能专心察看、倾听、等待,立即或不久我们自身深处的一些东西就会有所反应。如同医学,艺术不是终结,而是探索。或许,这就是我们将医学看作艺术的原因。”

医学院校艺术教育在整个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表现出与专业艺术教育和综合院校素质教育不同的特点。作为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在各类院校都是一致的,就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全面和谐发展。专业艺术院校,艺术文化素质属于专业素质范畴,因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以此弥补学生这两方面知识的不足,提高他们的艺术专业素质。综合院校学科门类众多,素质教育以基本的艺术文化知识教育为主,文科学生辅以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理工科学生辅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目的是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医学院校艺术教育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单一的医学生群体,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特点,一是促进医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适应未来医学对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二是由于医学科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体,所以医学院校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具有明显的渗透、交叉综合特征;三是从医学自身的发展来看,(转第144页)(接第142页)循着医学专业与艺术文化知识交叉综合的方向发展,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是适应未来医学对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医学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特色。医学专业知识教育方法,除抽象逻辑思维和理念传授外,直观的形象教学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形象教育与抽象逻辑思维教育具有互补功效,形象化方法能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典型化,弥补语言描述的不足,更易于医学生接受、掌握。

艺术文化素质教育在医学生新型知识结构中的作用

在医学教育中,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存在着明显的互补关系,医学艺术文化素质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培养新型医学人才中,艺术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一,艺术教育的特征是以个性化模式培养学生,对学生的独创性品格的建立,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艺术教育中的技能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控制能力,身体各器官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具有明显的帮助作用。

第二,作为医学人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艺术作品对临床医学的描述、解释、理解和表现,较之用生命科学来解释疾病、病人以及临床医学,又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医学插图(Medicalillustration)是专业美术领域的问题,也是医学人文学关注的范围。人是医学的对象,也是艺术的对象。如何更艺术地表现医学中的人体与人,是医学插图艺术努力的目标。国内医学图书插图的粗糙,是艺术性匮乏的表现,也表明人文艺术对“科学化”“技术化”的医学的关心实在不够。在西方,一些表现医疗生活与人的生命活动的作品也被广义地称作“医学绘画艺术”。生命、死亡、疾病、痛苦等人类的命运本身就是艺术的主题,如此,艺术地表现自然与医学的关注有了本质的联系。国外有许多医学艺术收藏的爱好者(他们多是医务人员或医学人文学工作者),在收集历史绘画艺术中,以医学关注与现象相关的艺术作品,表现与理解医学。当然也有许多当代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表现现代医学与人们对医学的态度。

第三,艺术文化基础知识的传授,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并且有利于医学生发展感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形成不断获取新观念的能力,为医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四,艺术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结合,能够更新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摒弃旧的医疗观念,明确学习目标和奋斗方向,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医疗水平和专业技能,融入现代医流。当前,在临床医学实践中,有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开始将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应用到对病人的康复过程中。蔡光蓉等人采用音乐疗法配合抗肿瘤治疗肿瘤患者,达到了优化情感效应,改善躯体症状,增强免疫功能,调动体内积极因素,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解力的效果。

在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公报指出:2I世纪的医生不仅应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供高级卫生保健,而且还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和社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开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习者。因此,只有重新构筑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达到与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同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傅义强.医学院校的艺术教育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医学与哲学,2005.

[2]游洁,刘琼.人文素质在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

[3]李恩.医生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与素质培养[J].疑难病杂志,2007(12).

篇2

由此可见,科研合作活动中的主体不仅包括科研人员个体,同时还应包含参与合作研究的国家/地区、研究机构等不同粒度的群体成员,科学知识主体网络中的“主体”概念应以法律意义上的释义更为全面合理。因此,我们认为,科学知识主体网络是指以参与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机构及国家/地区为节点,以其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为链接关系所构成的网络结构。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一般从构成网络的节点及其链接关系2个方面来认识。从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内涵可知,网络中的节点主要包括参与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研究机构及相关国家/地区3种类型,其链接关系均是相互之间存在的科研合作关系。诚然,科研合作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共享资料数据、共用大型实验设备、互派人员考察学习等,但共同署名发表科研成果则是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实质性科研合作关系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在科学计量学中,3种类型节点间的关系分别称之为作者共现、机构共现和国家/地区共现。也就是说,科学知识主体网络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的层次。宏观层次的知识主体网络是指开展科学合作研究的国家/地区之间形成的网络(国家/地区共现网络),中观层次的知识主体网络是指开展科学合作研究的相关机构之间形成的网络(机构共现网络),而微观层次的知识主体网络则是指进行科学合作研究的科研人员之间形成的网络(作者共现网络)。同层次网络主体间以及不同层次网络主体间的互动联系与作用,共同推动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演化更新,进而影响科学研究发展的进程与水平。分别对3个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随时间延展所呈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使人们层层深入地洞悉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规律性。

1.2科学知识载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载体泛指能够承载其他事物的事物,因而知识载体是指能够承载知识的一切事物。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承载知识的事物有多种,如仪器设备、实验记录、科学文献等,但在科学计量学中知识的载体主要指科技期刊、科学文献和文献作者3类。科技期刊作为记载、报道、传播和积累科学信息的重要载体,具有时效性、广泛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是科研人员传播和分享科学思想的主要平台;科学文献是科研成果最直接、最具体和最终的体现形式,因而,把它们看作科学知识的载体容易理解。之所以把文献作者也看作知识的载体,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a.知识具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可以用语言文字等工具表达,因而也可以通过其他载体承载和传播。隐性知识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默会性知识,它只能存在于主体内部,伴主体的存在而存在。当然,二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隐性知识一旦转化为显性知识,其将不再具有隐性知识的性质。b.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累积性和继承性。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绝大多数科学新知识、新成果的诞生,都是建立在前人已有知识或成果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表示对前人劳动成果的感谢和尊重,科学规范要求后人要在新著文献中以参考文献的形式列出所借鉴成果,以标明相关知识的来源情况,其中就包括成果的作者。c.文献作者主体地位的多元性。作为科研人员的文献作者是科学知识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不仅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同时也是科学知识的利用者和传播者,具有多元的主体地位。基于以上3点原因,认为把文献作者也看作知识的载体是合乎情理的。

在科学知识载体网络中,除构成网络的节点要素外,还要确定把节点联结成网的关系。在科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中,能把这些节点联结成网的关系主要分为2类,分别是耦合关系和共被引关系。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文献或作者共同引用了其他同一个期刊、文献或作者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耦合关系,分别称为期刊耦合、文献耦合和作者耦合,反映的是施引期刊、施引文献和施引作者间的关系,耦合关系的强弱以耦合强度(耦合次数)来表示。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期刊、论文或作者,被另一期刊、论文或作者同时所引用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为共被引关系,分别称为期刊共被引、文献共被引和作者共被引,揭示的是被引期刊、被引文献或被引作者之间的关系,其间关系强弱以共被引强度(共被引次数)表征。耦合关系和共被引关系都能不同程度地反映知识载体之间的引用规律和结构关系,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耦合强度是固定不变的,而共被引强度则是动态变化的。国内著名文献计量学家邱均平教授认为,共被引关系在研究和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描绘科学发展的动态结构等方面,比耦合关系更具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当代情报科学研究对象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特点。因此,我们也以共被引关系为切入点,分别从被引期刊、被引文献和被引作者3个层面,探讨科学知识载体网络的结构及其形成演化特征。综上所述,科学知识载体网络是指以被引期刊、被引文献、被引作者为节点,以其共被引关系为纽带链接而成的网络结构。其总体上也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分别对应期刊共被引网络、文献共被引网络和作者共被引网络。3个层次的知识网络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与作用,共同决定科学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方向和进程。

1.3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本体的概念最早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事物存在本质的研究,认为本体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系统解释和说明,抽象地概括了客观现实的本质特征。1991年Neches等把本体定义为一个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中所包含的基本概念(术语)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表,以及结合这些概念(术语)和相互关系来定义词汇表外延的规则;美国学者Gruber提出“本体是共享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从这些概念可知,本体的涵义应该主要是指关于一个学科领域或研究主题的规范化的概念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体系。然而,我们的研究目的并不是为不同科研领域构建领域本体,而是借用“本体”这一概念构成“知识本体网络”,以与科学知识“主体”网络和知识“载体”网络形成呼应。但本研究的内容与“领域本体”又不是毫无关系,因为“本体往往包含概念、关系、函数、公理、实例”,而“知识本体网络”研究的切入点恰恰是概念及概念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因此,我们界定“知识本体网络”是指科学知识主体网络所生产和利用的,知识载体网络所承载和传播的“知识内容网络”。知识是由概念表达的,概念又是由词语(也许其本身也是概念)及其逻辑组配关系来体现,从此意义上讲,知识本体网络实际上是一个共词网络。共词网络中的“词”通常是指关键词、主题词或标题词。关键词指论文中最能反映主题信息的特征词汇,是一种未经规范化的自然语言,来自文献的题目、摘要乃至正文部分。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期大量学术成果的关键词集合,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领域研究内容的整体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领域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向等。主题词又称叙词,是经过规范化的、用以表达文献主题的词或词组。它优选于众多能够明确表达论文主题内容的自然语言,通过同义词和近义词归并、多义词确指、同形异义词规范等标准化处理后,转换成内涵唯一的单义词或词组。关键词与主题词最大的区别在于主题词经过规范化处理而关键词却没有。由于主题词经过了规范化处理,因此它具有规范性、词义明确且唯一等特点,但往往也具有滞后性。

关键词是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也正是这个特点使关键词具有了较强的时效性和鲜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反映文献作者对领域知识的认知状况和研究的前沿动态。标题词是指出现在文献标题中,能够反映文献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要求在主题词表中选择。但由于主题词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有时并不能及时地反映新生主题研究的知识内容,因此,作者在文献标题拟定时也常选用最能表达新知识内容的自由词汇,并把其作为关键词进行标著。由此可知,标题词既可能是主题词,也可能是关键词,当然关键词和主题词也会出现重合现象。正是由于这3种类型词汇之间相互包含、错综复杂、甚至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关系,导致了3种共词网络层次间关系的交叉重叠及其边界的模糊性。但从它们各自的涵义及遴选要求来看,主题词共现网络仍处于相对高阶的层次,表征领域研究的宏观结构,标题词共现网络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则分别处于中阶和相对低阶的层次,揭示领域研究的中观结构和微观内涵。总之,基于关键词、主题词或标题词共现的共词网络,可揭示某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的知识结构。静态的共词网络可反映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知识结构的现状,而动态的共词网络则反映学科、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知识结构的演变过程。随着新文献的持续涌现,新的知识点也在不断地增生,表征知识的词汇及其共现关系的变化则导致共词网络处于动态地演化过程之中。因此,通过对科学知识本体网络进行分析,可动静结合地揭示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热点、前沿及其演变态势。

1.4科学知识网络系统的结构及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科学知识网络具有各异的内涵、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它们相互联系与作用,共同构成了科学知识的网络系统。该系统包括知识主体网络、知识载体网络和知识本体网络3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分别有3个孙系统所构成。由于各子、孙系统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极为复杂,我们拟另专文阐述,现仅以知识主体网络为例进行简要说明。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包含作者共现网络、机构共现网络和国家共现网络3个孙系统。科研人员(作者)是科学研究活动最重要的践行者,是科学生产系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他们唯美求真的理念,探索自然奥妙的乐趣,永不言输的品格和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发展的进程。科研人员的合作研究状况,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研究机构在相关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声望。换言之,微观层次主体间的互动状况,对中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主体间的互动态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若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匮乏,就不会有机构间合作关系的丰富和国家间合作关系的兴隆。而国家或研究机构的发展规划、科技政策导向、科研评价体制、奖罚激励措施等,以及它与其他国家或研究机构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关系的友好和密切程度,又会反作用于科研人员的科研合作状况。3个知识主体网络孙系统就是在这样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协同演进的。此外,从3个知识网络子系统的角度来看,由于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的主观能动性最强,因此,它对知识本体网络和知识载体网络2个子系统的结构特征具有主导作用。也就是说,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是其他2个子系统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依据和基础。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构成特征的变化作用于知识本体网络子系统,不仅可影响知识本体网络子系统构成要素总量的变化,而且可控制其结构演化的速度和方向。同时,由于绝大多数科学新知识的产生都是知识主体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跬步前行,而“巨人”的肩膀就嵌入在知识载体网络子系统之中,因此,知识载体网络子系统的结构特征也会随之发生演化。当然,知识本体网络子系统和知识载体网络子系统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知识主体网络子系统,使其构成要素在数量和结构特征上产生适应性的改变。

2科学知识网络的性质与结构特征

科学知识网络是由不同类型的知识节点及各种链接关系而构成的网络,它必然也有自己的网络属性。网络科学研究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网络总体上可划分为3种类型,分别为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和复杂网络。因网络中节点间产生链接的概率不同,从而形成了3种性质相异的网络类型。当节点间产生链接的随机概率为0时所形成的网络为规则网络,当节点间产生链接的随机概率为1时所形成的网络为完全随机网络,当节点间产生链接的随机概率为大于0和小于1的某一数值时则形成复杂网络。研究表明,规则网络和完全随机网络在真实世界中极为少见,绝大多数都是处于二者之间的复杂网络。不同性质的网络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由于规则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的近邻数目都相同,因此其度值相同,平均聚集系数和平均路径长度均较大;随机网络顶点的度值符合泊松分布,该类型网络往往具有较小的平均聚集系数和较小的平均路径长度;复杂网络由于其网络中节点链接概率分布在0-1之间(不包括0和1)的广阔区间,因此其度分布也存在线性分布、指数分布、对数分布、幂率分布等多种分布规律。复杂网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的最突出特点是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较大而平均路径长度较短,无标度网络的特征是节点度分布服从幂率分布规律。国内外众多研究对3种类型科学知识网络的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验证。虽然表中部分研究仅针对某类型网络的一种性质(小世界或无标度)进行了验证,但总体来看,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征兼备,可能是不同学科或研究领域各类型知识网络共同的结构特征。当然,各类型知识网络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征的呈现时点及变化趋势,可能会因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性质、自身特点、所处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表现各异。

3科学知识网络演化的过程机制

演化又称进化,最早来源于生物学领域,指生物在不同世代之间具有差异的现象以及解释这些现象的各种理论。后来这一概念被专家引入不同的学科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些新的交叉学科,如演化经济学、演化地理学、演化心理学等。科学哲学、图书情报学科的有识之士也深受该理论的启发,并把其引入领域内用以阐释科学知识生发、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奥地利哲学家波普尔率先提出了“知识的发展同生物的进化有惊人相似”的论点;我国图书情报学家刘植慧则创造性地创立了“知识基因理论”,从知识基因遗传与变异的角度探索知识的演化。机器的构造或工作原理,是“机制”一词的原意,指机器的零部件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模式,以及通过它们之间有序地作用实现其整体功能的运行方式。生物学、医学最先借用“机制”的概念来说明生物机体内各器官之间的联结、调节、作用和运作方式,用生物机制、病理机制来揭示有机体内各种功能及其生理、病理的变化。随后,机制的涵义出现了泛化,在多个学科领域都广泛应用,并衍生出诸如管理机制、动力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过程机制等众多新的概念。由此可见,“机制”已由机械领域的一个专指概念演变成为“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的普适性概念。因此,演化机制可定义为“一个工作系统在沿时间轴向演进过程中,其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科学知识网络形成与演化的过程机制则是指科学知识网络随时间延续,其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从表1可知,不同类型(层次)科学知识网络基本均具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因此,从逻辑演绎的角度分析,它们形成与演化的过程机制应该是相同或近似的,即长程链接的建立、网络规模的加速增长和节点间建立链接时的择优偏好。小世界现象由匈牙利作家KarinthyF于1929年最先提出,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MilgramS通过一次信件投递试验首次证实了小世界现象的存在,并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离”理论。1998年WattsDJ和Stro-gatzSH对小世界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不依赖于节点的具置和边的具体形态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网络的拓扑性质,相应的结构称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形成的过程机制进行了研究(WS模型),发现小世界网络具有较高的平均聚集系数和较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其形成演化的主要过程机制是网络中长程链接的建立。所谓长程链接是指把网络中相距较远的2个节点直接连接起来的连线。

由于该类连线的存在,使得网络中本来相距较远的节点间的距离大幅缩短,从而使网络表现出平均路径较短的特点。虽然WS模型揭示的是规则网络如何演化为小世界网络的规律,而不同类型(层次)科学知识网络的初始状态可能并非规则网络,但若干长程链接的建立是其形成小世界网络的必要条件之一。不同类型(层次)科学知识网络除具有小世界网络性质外,还多具有无标度网络特征。Barabasi和Al-bert对无标度网络形成的机理进行了研究(BA模型),认为无标度网络形成的过程机制主要是网络的加速增长和优先链接。加速增长是指网络节点的迅速增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优先链接是指网络中节点在迅速增加的过程中,优先选择那些具有某种特征的节点建立链接关系。也就是说,在无标度网络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中,并非所有的节点都是平等的,大度节点获得连结的机会相对会更高,即网络中节点间产生链接时存在“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当然,网络科学研究领域关于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形成与演化机制的研究,多是在预先设定网络演化规则的前提下,构建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而得出的普适性结论,而与现实世界中科学知识网络的演化过程可能存在差异。然而遗憾的是,目前针对具体学科或研究领域科学知识网络演化过程机制的研究极为匮乏,且部分研究仍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或者是对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普适性演化机制的统计验证。如刘向等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发现,科学知识网络连接机制中的随机连接相对度择优和时间优先连接来说,作用效果较小;马费成等利用计算机模拟了科学知识的集聚和交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发现跨领域交叉既形成一定集聚拓扑结构又满足学科知识交叉引用的要求,度择优机制保证对经典科学理论的继承,时间优先机制则促使对最新知识的吸收和发展。王晓光、赵丙军等分别对国内管理学和国外力量训练研究领域科学知识网络形成演化的加速增长和择优链接等普适性机制进行了统计验证。此外,余丰民等研究认为,研究团队良好而长期的人才培养机制、拥有某种独特的优势资源、广泛的人才流动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集体攻关是较大规模合著网络的形成机制;伊振中等研究表明,团队中不同“群组”结构的形成过程与“群组”结构之间的连接过程是知识团队的成长机制。总而言之,针对不同类型(层次)实际科学知识网络演化机制的研究尚处肇始阶段,严格地说,当前人们关于现实科学知识网络演化机制研究的切入点、分析维度和研究范式尚未真正形成共识,同仁尚需努力。

4科学知识网络演化的动力

在科学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中,其知识网络的演化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动力学原因。对这些动力学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性。由于不同类型知识网络在节点属性和建立链接关系的依据方面存有差异,因此,推动它们形成与演化的动力也并不完全相同。

4.1科学知识主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科学知识主体网络的实质是科研合作网络,所有影响科研合作的因素原则上都对知识主体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具有推动作用。

首先,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是各层次知识主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基础动力。科学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研究主体进入该领域,从而为它们间进行合作研究提供了可能。反过来,进入该领域的不同层次主体越多,领域的发展速度也相对越快,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促进的关系。

其次,不同层次主体内部竞合关系的变化是网络形成与演化的直接动力。主体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各层次主体均有在一定范围内获取较高地位、声望及更多资源和利益的内在动机。而这种较高的地位、声望等资源相对来说是稀缺的,因此,主体间必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但过度竞争往往导致两败甚至多败俱伤的局面,各层次主体在竞争的同时也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

其三,科研主体之间是否进行合作以及合作能否持续,主要取决于合作研究的效果。也就是说,合作研究只有在相关主体认为其从中获取的利益大于不合作时方能产生,在此基础上具有高度互信的合作才能持续和发展。建立在彼此高度信任基础上的科研合作网络围绕共同利益协调发展,是其竞争力之所在。科学研究领域正是由于不同层次主体内部的这种竞合关系的不断变化,才导致了各层次网络结构的持续演化。

第四,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网络演化的根本动力。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理论认为,科学的发展受矛盾驱动、需求牵引、外界环境影响等多种力量的驱动和制约,其中科学家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推动科学向前不断发展的最深层次动力。此外,国家/地区或研究机构的发展规划、科技政策导向以及国家/地区或研究机构间的地理距离、社会距离等因素,也会对不同主体的科研合作状况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2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相较知识主体网络来说更为复杂,严格地讲,知识主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所有动力都对知识载体网络的形成和演化具有较大的作用和影响。但由于知识载体网络是由第三方引用而形成的,因此,影响引用的各种因素也都是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第一,可被引用对象的迅速增加是科学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基础动力。科学史研究表明,科学发展具有累积性和继承性,新的科学发现大多建立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参考文献的知识载体网络的规模、结构以及形成与演化的方向和速度必然会受到可被引用对象多少的影响和制约。

第二,研究主题的衍生、分化与融合是知识载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直接动力。领域研究的发展通常表现为研究范围的拓展和研究程度的深入2个方面。在领域研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需求的拉动,理论之间或理论与实践之间矛盾的驱动,以及其他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因素的扰动,使领域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会出现较大的发展,其中多伴随着新研究主题的衍生和已有主题的分化和相互融合。作为知识载体的期刊、文献和作者,由于刊发领域相临、研究内容相似和研究专长相近,而常被某些特定的群体引用而聚集成簇,进而推动网络结构的演化。

第三,被引载体的质量和声望及其与引用者研究的相关度和支持度是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根本动力。引用者在引用时最为关注的是知识载体所承载知识与自己研究的相关度和支持度,以及载体的质量和声望。载体所承载知识与自己所从事研究的相关度及其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支持度越高,越容易被其引用;载体的质量和声望愈佳,愈易于被其引用。这些相关引用的结果,导致了知识载体网络的演化。

第四,被引载体的易获得性、承载语言、引用习惯等是知识载体网络演化的外部动力。一般来说,被引载体的易获得性越高,承载语言与引用者所擅长的语言愈相近,其被引用的机率也就越高;不同的科研人员往往有不同的引用习惯,如有人惯于引用国外研究成果,有人则更愿意引用国内的成果等。

4.3科学知识本体网络形成与演化的动力

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实质是知识内容网络,其形成和演化主要受社会需求、各类矛盾、其他学科理论的发展、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更新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首先,社会需求是科学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基本动力。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的变化,无疑对科学研究的内容具有重大影响。

其次,科学自身内部存在的诸多矛盾是科学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根本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恩格斯认为,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贯穿整个科学认识过程的始终,矛盾的存在和解决是推动科学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科学内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等方面。这些矛盾的存在,无疑激发了科研人员探索事物本质的好奇心,进而促进了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

第三,不同学科理论的发展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与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营养。科学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其统一性主要表现为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分化、交叉与渗透。当前,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已成为世界科技发展中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科学研究领域,随着学科理论的发展,相互之间会不断地汲取或输出新的知识养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学科特有知识概念的输入或输出,并与领域中已存的知识概念进行整合生成新知识,从而促进科学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

其四,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更新是科学知识本体网络演化的重要推动力。不同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所实现的目标也不完全相同,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先进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精确性、水平甚至是质量,而研究技术和方法也有一个不断创新、改造和完善的过程。因此,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更新,有力地推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并推动了知识本体网络的演化。

总之,不同类型科学知识网络的形成和演化既有共同的推动力量,同时也存在各自特有的驱动因素。这些驱动力量既可相对独立地作用于各知识网络的形成和演化,但更多的是相互协同情景下的综合作用。

篇3

知识经济下,企业的变革方向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从而推动组织的全面发展,该文主要从组织结构的权利结构、层级结构、职能结构及资源结构方面探索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

2.1权利结构

传统的组织结构的权利集中性比较突出,缺乏有效的分权管理。集权型组织结构属于直线制组织结构,企业管理的灵活性不够。所以要加强企业的分权制组织结构建设,弱化直线式管理的不足,将部分权利下放,提高各下级部门管理者的责任心,提高组织绩效,使高层管理者的工作更加精要,提高管理者的管理和决策效率。即将组织结构由直线型结构向事业部组织结构转变。但同时注意分权的程度要在管理者能够的控制的范围内,要保证管理者能够及时有效的制约。

2.2层级结构

知识经济条件下,将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型组织结构发展,压缩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我国的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多,需要配备各种的辅助管理的人员,所以管理费用也多,同时多层次的组织结构也造成了沟通和协调上的工作难度加大,增加了管理成本。所以,为了改善这些现象,企业可以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同时,随着科技发展,各种新的信息传递工具的诞生,信息传播高效快速的特点,让信息成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各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都在往扁平化发展。企业对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的速度在不断提高,缩短了向高层管理者传递信息的距离,提高了信息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此外,企业还要注意提高员工素质,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培养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保证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良好运行。

2.3职能结构

在工业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内部的各项职能都是非常齐全的,内部机构多人员庞杂、规模大,形成一种规模经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芯片的运转速度,把握住经济的脉搏。企业的竞争力与效益主要体现在其综合运作的速度和能力上,抢占市场、挖掘客户需求和潜在市场、成功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使客户满意,谁能最快做到这些,谁就是市场的获益者。所以将企业职能结构向外发展,形成虚拟化的组织结构,即从企业组织的内部向外延伸,成为一种高度柔性的组织形式,此外要注意形成这样一种组织结构要求,组织内部结构发展要满足一定程度要求,才能够支撑起整个组织的一切需要。

2.4资源结构

新知识经济时代,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工业经济时代,企业以物质资料作为企业的中心,企业的主要职能是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获得高利润的回报,物质资源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以“物”为本。而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作用在不断提高,当企业间的物质资源条件不相上下时,人的作用被突显出来,“人”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中要强调“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求,发挥人的才能,用同等的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关键因素是人,员工的素质对组织结构有决定性的影响,调整组织的资源结构是以组织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为核心开展的。

篇4

2)钢结构构件的零配件相对较多。

钢结构施工中构件的零配件种类与数量非常繁多,而且在实际施工中对这些零配件的尺寸进行检验与控制是一项繁重工作,鉴于零配件质量会对钢结构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这便要求施工企业要通过合理措施来确保零配件的整体质量。

3)钢结构建筑施工中对精确度要求较高。

由于钢结构一般都是通过焊接施工,以及螺栓连接的方式将众多构件、零配件组合安装成一个整体,因此,施工中对精确的要求十分严格,甚至部分构件链接中的精度需要控制在毫米级别,这便要求施工企业在钢结构施工中要进行精细化施工管理。

4)钢结构焊接施工的质量要求较高。

焊接工程是钢结构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承力构件对焊接施工质量的要求最为严格,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通过质量管理来确保焊接施工不存在任何弊端。

5)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隐蔽项目较多。

钢结构建筑施工中的除锈、焊缝处理等,在本质上都属于隐蔽工程,因此,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对这些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6)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对防腐处理要求较高。

顾名思义,钢结构就是采用大量的型钢、钢配件以及零配件作为主要材质,因此,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对其进行除锈处理,并且需要通过涂刷防锈漆来提高其整体抗腐蚀性,而除锈施工和防锈漆涂刷效果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2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技术人员必须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并要通过现场试验来确保进场的材料都可以满足相关技术标准要求,针对钢结构施工中的各种下料需要考虑其实际上的缩余量及加工余量,确保下料的质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对各种组装构件、装配器具以及胎架等进行检查,确保钢结构组装的精确度可以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2.2严格控制焊接施工质量

鉴于焊接施工质量会对钢结构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要求技术人员在焊接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对焊接坡口形式、焊接角度、焊接间隙、焊接钝边以及焊接施工场地清理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并要对焊接施工中所容易产生的弊病进行预防。钢结构焊接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规范参数、焊接施工偏差、焊接温度控制、焊接顺序以及焊接工艺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在焊接施工后要对焊接外观成形、焊缝偏差、焊缝消应力处理以及热处理温度等进行试验检测,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焊接施工质量可以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3严格控制涂装施工质量

钢结构涂装施工前必须要对其进行除锈处理,所以施工企业可以采用喷砂处理技术来进行除锈,这样可以在实际施工中彻底清除材料表面的氧化皮及其他污物,施工人员在将钢结构表面清扫干净后需要对其进行检查,在验收合格后才能对其进行涂装施工,而外观色泽一致、涂层均匀是涂装施工中的唯一标准。

2.4严格控制安装工程质量

由于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中构件的规格尺寸相对较大,所以在安装施工中容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要予以安装、施工测量以及焊接等环节足够的重视,必须按照钢结构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平面及竖向控制网,通过测量来确保钢结构安装精确度。钢结构逐层安装过程中要对其高程传递精度进行严格控制,在安装阶段必须要加强对螺栓连接、焊接连接、安装尺寸偏差等方面的管理,以便于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动态的施工监测管理来有效提高安装工程整体质量。

2.5加强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施工企业必须在遵循钢结构建筑相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结合钢结构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完善以及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管理部门必须树立一个良好的质量控制意识,以便于其可以通过设置试验室、材料科、质检科等手段,对钢结构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周期进行严格、有效的质量控制。再者,针对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措施,其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原材料质量、焊接施工质量、钢结构件加工质量、结构安装施工质量、结构连接质量、涂装施工质量以及外观质量等内容,而施工企业通过划分阶段、明确重点的控制措施,可以对钢结构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篇5

调查分析表明,工程实践中建筑结构的裂缝原因,由外荷载直接作用产生的裂缝很少,而由间接作用(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形)引起的“间隙裂缝”则占了绝大多数。“间接裂缝”给混凝土结构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建筑观感和使用功能。裂缝出现之后,使房屋的使用者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有一些裂缝造成的渗漏还会破坏房屋的装修,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尤其在建筑商品化的今天,这已经成为房屋业主投诉的焦点。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信誉,而且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影响结构的耐久性。裂缝的出现,加剧了混凝土的碳化及冻融的蜕化作用,并导致了钢筋锈蚀,缩短结构的使用年限。本文着重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预防及防治措施做粗浅探讨。

一、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因素

混凝土是一种抗拉性能极低的脆性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当发生温度、湿度变化、机械震动、地基不均匀沉降时,极容易产生变形和裂缝。另外,材料的收缩和徐变同样会导致结构产生不能忽略的变形。

1.水化热。混凝土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考虑水化热的影响。在现行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55-96中的6.5节明确:混凝土结构中,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时,称大体积混凝土。这种结构在升温阶段,混凝土处于塑性,约束应力很小,但降温时,弹性模量很快增加,若处理不当,混凝土内外温差会很大,往往混凝土表面已经硬化而内部温度仍很高,较大的温度差造成了变形约束而开裂。

2.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同样有“湿涨干缩”现象,它们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趋稳定,通常龄期1年的混凝土收缩量约为总量(龄期以20年计)的80%,而龄期2个月的为50%。混凝土收缩主要来自水泥石的收缩,水灰比越大,收缩越大。除此之外,水泥用量、水泥细度、构件截面形状以及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对结构收缩都有影响。

3.环境影响。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体积会发生收缩,由此在构件内产生拉应力,在早期混凝土强度较低时,混凝土收缩值最大。因此,若构件早期养护不良,极易产生收缩裂缝。当环境气温发生变化时,结构本身温度也随之而变,即混凝土结构随气温的冷暖而发生缩用,这种变化每年一轮回,而不像前二者是一次性完成的。

4.材料质量。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人造混合材料,水泥、砂、石等质量不好或在施工过程中不按操作规程运作等都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5.施工方面。混凝土质量好坏的标志是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因此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灌、振实各道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使裂缝产生;模板构造不当,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足、过早拆模等都有可能造成混凝土的开裂;混凝土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质量与裂缝关系密切;水灰比过大、水泥或外加剂加入量过大;施工过程中钢筋表面污染、混凝土保护层过小或过大、浇灌中碰撞钢筋使其移位等;任意留置施工缝且不按规定处理;后期施工扰动前期混凝土;在不宜施工的气候条件下勉强施工,冬季施工未采取防冻措施等都容易产生裂缝。

二、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1.控制混凝土温升

混凝土结构在降温阶段产生温度应力的原因在于由于降温和水分蒸发等原因导致的收缩,并且由于外在约束作用使其不能自由变形。因此,对水泥水化热导致的温升进行控制,即达到了减小降温温差的目的,这对降低温度应力、防止产生温度裂缝能起到重要作用。为控制混凝土结构因水泥水化热而产生的温升,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混凝土升温的热源是水泥水化热,在施工中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及尽量降低单位水泥用量。

(2)掺加外加剂。为了满足送到现场的混凝土具有一定坍落度,如单纯增加单位水泥用量,不仅多用水泥,加剧混凝收缩,而且会使水化热增大,容易引起开裂。因此应选择适当的外加剂。木质素磺酸钙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水泥颗粒有明显的分散效应并能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而引起加气作用。因此,在混凝土中掺入水泥重量0.25%的木钙减水剂(即木质素磺酸钙),它不仅能使混凝土和易性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又减少了10%左右的拌合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而降低了水化热。近年来,随着新型“减低收缩剂”f如UEA.AEA)等的应用,掺入后可使混凝土空隙中水分表面张力下降从而减少40%-60%收缩,但是能否起到有效控制收缩裂缝的作用,还应注重其应用条件和后期收缩。

(3)掺加粉煤灰外掺料。试验资料表明,在混凝土内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由于粉煤灰具有一定活性,不但可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粉煤灰颗粒呈球形,具有“滚珠效应”而起作用,能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并可增加泵送混凝土f大体积混凝土多用泵送施工)要求的0.315mm以下细粒的含量,改善混凝土可泵性,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另外,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初期处于高温条件下,强度增长较快、较高,但后期强度就增长缓慢,这是由于高温条件下水化作用迅速,随着混凝土的龄期增长,水化作用慢慢停止的缘故。掺加粉煤灰后可改善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其早期抗拉强度及早期极限拉伸值均有少量降低。因此对早期抗裂要求较高的工程,粉煤灰掺入量应少一些,否则表面易出现细微裂缝。

(4)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对混凝土出机温度影响最大的是石子及水的温度,砂的温度次之,水泥的温度影响很小。为了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石子的温度。在气温较高时,为防止太阳的直接照射,可在砂、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必要时须向骨料喷射水雾或使用前用冷水冲洗骨料。建议最高浇筑温度控制在40℃以下为宜,这就要求在常规施工情况下合理选择浇筑时间,完善浇筑工艺以及加强养护工作。

2.改善边界约束和构造设计

(1)设置滑动层。由于边界存在约束才会产生温度应力,如在与外约束的接触面上全部设滑动层,则可大大减弱外约束。如在外约束的两端各1/4~1/5的范围内设置滑动层则结构的计算长度可折减约一半。为此,遇有约束强的岩石类地基、较厚的混凝土垫层等时,可在接触面设滑动层,对减小温度应力

将起显著作用。滑动层的作法有:涂刷两道热沥青加铺油毡一层:铺设10-20mm厚沥青砂;铺50mm厚砂或石屑层等。

(2)避免应力集中。在孔洞周围、变断面转角部位、转角处等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会产生应力中而导致裂缝。为此,可在孔洞四周增配斜向钢筋、钢筋网片:在变断面处避免断面突变,可作局部处理使断面逐渐过渡,同时增配抗裂钢筋,这对防止裂缝是有益的。

(3)设置缓冲层。在高、低底板交接处、底板地梁处等,用30-50mm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垂直隔离,以缓冲基础收缩时的侧向压力。

(4)合理分段施工。当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很大时,则可与设计单位研究后合理地采用“后浇带”分段进行脚注。用“后浇带”分段施工时,其计算是将降温温差和收缩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内结构被分成若干段,使之能有效地减小温度和收缩应力;在施工后期再将这若干段浇筑成整体,继续承受第二部分降温温差和收缩的影响。这两部分降温温差和收缩作用下产生的温度应力叠加,其值应小于混凝土的设计抗拉强度。此即利用“后浇带”控制产生裂缝并达到不设永久性伸缩缝的原理。后浇带处的混凝土,宜用微膨胀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原结构的混凝土提高5-10N/mm,并保持不少于15d的潮湿养护。“后浇带”处宜用网状模板。网状模板是一种不拆除模板,浇筑混凝土时砂浆通过网格孔渗透到模板面,使表面成为一种抗剪性能很理想的均匀粗粒界面,第二次浇筑混凝土时,不需要拆模和凿毛,能保证后浇带混凝土的质量。

3.应用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篇6

2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而进行质量评价主要有以下3类方法:决定型评价法、系统分析评价法及比较型评价法。因装配式建筑时进行的施工阶段过程十分复杂,为能对该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在本文中具体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指运用模糊数学概念,用此评估方法对部分复杂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对隶属度理论将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进行转化。

3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3.1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模型。主要对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各施工阶段进行简要研究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参考,建立完善的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模型层次见表1。3.2建立评语集。评语集是对质量评价可能出现的结果的集合v={v1,v2,…,vp}。本文取该集合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4个等级,即V={v1,v2,,v3,v4}。3.3求解二级质量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确定评判矩阵。隶属度有多种方法,通常的隶属度有这几种方法:例证法、模糊统计法、专家经验法、二元对比排序法。通过比较分析这几种方法,本文采用模糊统计法,即由该领域的专家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评分来确定评判矩阵,主要是多因素评判矩阵。.4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该因素的重要程度主要是由该因素权重决定,该因素会对质量综合评价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在本文中主要使用层次分析法来认定各因素的的重要程度。AHP有以下步骤。(1)把各个系统中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再建立系统的递进层次结构。(2)将上一层次中的准则的重要程度与相同层次的各元素进行对比,构建判断矩阵A。(3)通过判断矩阵计算该影响因素对于该准则的影响程度。(4)对判断矩阵进行求解,根据得到的特征向量与特征根对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测,如其不满足,则进一步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改,直到满足为止。3.5确定评价等级。装配式施工质量评价通常使用的是实行10制,评价质量又被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等众多等级,分别表示为9,8,6,0,进行数据计算后,得到的评价结果如下所示:当分数不小于9,质量结果为优秀;如果分数为(8,9),其结果显示为良好;若如果分数为(6,8)其结果判断为及格;如果是分数小于6则结果不及格。

4结束语

通过在国内外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各种差异特点。通过简单方法客观描述了装配式建筑结构部品施工质量。

作者:马健翔 单位:宁波城投置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孙青利,王帅,时华骏,等.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评估方法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6(15).

[2]朱海鹏.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217.

篇7

1.校园体育精神文化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学校文化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1]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在校园中由师生长期创造的特定的一种精神财富和文化氛围。它主要以体育思想观念体系和价值体系表现出来。精神文化包括身体观、健康观、运动观、体育观、审美观、道德观、人际关系、体育意识、体育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实践能力等,从深层影响着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理想、信仰、意志、态度、情感及行为,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和浓浓的人情味,要创设那种潜伏、弥漫、浸染于整个校园并体现学校深层目的的精神氛围,来养成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持久效应的思维、态度、情感及行为方式。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赋予学校以生命、活力并反映学校体育历史传统、办学特色、体育精神风貌的一种学校体育精神形态,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体育文化,但并不一定每一所学校都形成或凝聚起自己独具特色的学校体育精神。学校体育精神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这强大的影响力、感染力渗透在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就成为凝聚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精神动力。如清华体育,源远流长。体育传统的形成与保持源于校方及体育教师的重视提倡和悉心指导,其思想根源在于清华教育者“健全人格”的教育思想和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2]

2.校园体育艺术文化

2.1体育艺术文化的内涵

体育艺术文化既不同于体育物质文化,也不同于体育精神文化,它处于二者中间。在历史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体育与艺术在各自的发展中相互间不断地靠近、接近与汇合,出现了一个体育与艺术相互渗透的广阔领域。前苏联学者莫・卡冈说:“在最远古代时代体育运动对艺术文化的影响仅限于舞蹈的范围内,再晚些时候体育运动――艺术的混合性成了杂技艺术的基础。现在体育运动和艺术文化的影响愈益广泛和多样。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我们今天,体育运动取得了这样的群众性,这样牢牢地进入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作为早操、生产操、中学和高等学校里的体育课,群众体育团体的工作的形式,最后还以在露天或卫视转播节目中观看的表演形式进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然体育技术同物质生产技术一起要求当代艺术掌握它的资源,以使艺术语言尽可能与当代人的世界观相符。由此产生了这种新的――而且在短时间内成为如此普及的――艺术品种,如艺术体操、花样滑冰、冰上芭蕾,花样游泳,群众体育检阅节。”[3]因此有学者曾预言,未来体育的发展将走向艺术体育。苏珊・朗格曾指出:当今艺术的边界已变得越来越模糊,连体育也有重返艺术的迹象。[4]已退休的前奥运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说过:“我们把体育与艺术看作是一回事,艺术和体育就是我们奥林匹克的定义。”[5]今天人们观赏不同形式的体育比赛,运动者的优美动作既可作为“流动的艺术品”供人视觉观赏,在他们的动作中表现出来的拼搏进取、公平竞争、即兴创新动作等又作为“物质中的思维”和爱国主义与个性的张扬联系起来。他们这种具有双重意义的表演难于用其它符号表达,故它应该隶属于体育艺术文化体系。

2.2体育艺术文化的主要内容

校园体育艺术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体育绘画;(2)体育雕塑;(3)体育建筑艺术;(4)体育表演艺术;(5)体育欣赏。体育表演艺术――体育表演有两种含义,一是在校园体育活动中通过体育动作表现自己的美,提高对美的表现把握能力,它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二是观看别人表演,提高自己欣赏美的水平。体育欣赏――观赏体育比赛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活动,欣赏体育美选择的重要内容。这些比赛所表现出来的高超运动技巧和拼搏精神特别适合发泄观众的感情,这是任何表演所难于达到的。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时,有时会产生一种“尽善尽美”的追求,这和艺术的追求是很相似的,从体育中产生的“身心一致”、“天人合一”、“返朴归真”、“溶于自然”等体验具有精神体验和身体体验难以侵害的特点。

现代生活中体育与艺术或艺术与体育的广泛融合现象,是体育游离实用中心向着艺术逐渐推移,艺术游离审美中心向着生活实践领域(包括体育运动)逐渐推移,双向互动,动态生成的结果,是文化发展史内部方向相对,作用不同的两种历史性律动形式相反相成的结果。[6]

3.校园体育制度文化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主要指以文字形态表达的学校体育的规章制度及固定的体制所体现的文化,如学校制定的体育章程、条例、规定、办法、公约、实施细则等制度以及办学目标、校训、教风、学风等,它们保证学校秩序的正常运行,规范着学校成员的行为、态度和作风,倡导与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健康观、审美观一致的学校体育风气,是体育精神文化在学校各个方面管理上的体现。先进的校园体育文化精神如果不能通过一定的制度及相应的机制表达出来,就难以转化成客观的体育文化存在,形成不了新的体育文化风尚,就起不到推动校园体育文化进步的作用。当新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转化到了制度上时,既标志着先进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有效传播,又标志着校园体育文化创新的落实。一所高校包括体育制度创新在内的体育教育创新,本质上是体育文化创新。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极大地改变了当代高校师生的价值观念、健康观念,相对来说高校现行的部分体育规章制度还落后于时代前进的脚步,成为阻碍高校体育发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大阻碍。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改革中,制度创新是推动高校体育发展、建设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途径。同时,体育制度创新是体育创新的重要内容,正如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的:“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没有不断的体育制度创新就不会有体育体制改革的真正深化。

4.校园体育物质文化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以实物形态表现出来,主要指学校的体育建筑、生活设施、校园教学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人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总是力图对自己周围的环境客体作全面认识和综合解释,这就是环境知觉。在环境知觉的指导下,人在空间中进行各种各样的身体活动,空间慢慢地与各种各样的身体活动发生联系,产生了意义。人出于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理解,对分化的空间做出自觉的安排和使用,就是空间设计。空间设计的直接结果,就是形成各种各样的体育物质文化。它们既是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物质保障,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校园体育文化的规模甚至质量。体育物质文化处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外层,一方面是因为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校园建筑结构风格、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等物质建设上,积淀着师生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是是否自觉接受先进体育精神文化的指导,校园体育物质形态上所承载的体育文化含义是有很大不同的。在校园的体育物质设施建设上,通常凝聚了一定时代学校全体师生的体育文化思考,是最直观区别高校有无体育文化内涵的特征之一。优秀的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丰富和升华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表现一所学校的独特气质和风格以及良好社会形象不可缺少的内容,反之,不重视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不仅影响体育教学、科研、训练、健身活动的开展,而且不利于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养成。因此著名学府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和校园生态环境的建设。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形态,其独特之处就在于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是其本身包容丰富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积淀着历史、传统、体育文化和社会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体育教育意义。学生不仅通过体育物质文化掌握一定群体的环境知觉,而且同时从体育物质文化中领会特定体育文化的空间设计,态度、情感、健康观和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校园体育行为文化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包括校园内人们的日常言行和开展的教学性、学术性、各种健身活动、各种娱乐性活动、体育消费、体育时间和空间利用等。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主要通过师生的身体活动形态表现出来,是学校日常生活中人们最经常表达情感、态度,最直接感受的活的体育文化形态,它与上述4个层次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很大不同。相对于体育行为文化来说,上述4个层次的校园体育文化便有了资源性或环境性的作用,从内部支撑着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并形成高校跨文化交流的活跃“界面”。由于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处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层,因此它比内层文化更具开放性、更加多元化与生活化。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一方面要受支撑它的内层文化的影响和支配,另一方面又接受体育艺术文化和社会大众文化的影响,对内层文化有反作用,它总是在承受现在的内层文化的基础上又对内层体育文化有所改变。校园体育文化正是内外层文化这种承受与改变的交互活动过程的产物,不断在各层次间内在的矛盾运动中获得发展动力。

6.小结

从体育文化的质态层次分析中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工作及改革主要集中在体育文化的外层,即物质文化层次与行为文化上。涉及体育制度、管理组织的改革较少,而对于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即体育精神文化与体育艺术文化系统的工作,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J].教育研究,2003.3.P:27.

[2]王向阳.清华体育传统的思想根源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P:91.

[3][前苏联]莫・卡冈.艺术形态学[M].三联书店,1986.P:258.

篇8

1.2辊距参数的确定

在实际工程中,辊距参数的选择过大,会造成矫直的钢件的变形不够,造成矫直质量差,并且也不利于机器的入料。辊距参数的选择过小,会直接增加矫直力,使设备容易磨损,同时也容易对工件引起局部应力集中,压溃工件。所以在实际的工程和工艺中,要即保证满足矫直质量,又不损坏工件的情况下,合理选择辊距参数。

1.3矫直质量工艺

矫直要使得型钢弯曲到其材料对应的最大弹复曲率,为保证材料的最大弯曲,应按照图1式子计算。其中,h为轧件高度,单位mm;R为矫直辊半径,单位mm。P是材料的弯曲半径。

1.4最小辊距确定

最小辊距通过接触应力条件或接轴扭转强度确定,选取二者的较大者作为最小辊距。凭借实际经验,在所有工件中,圆钢的高度最低,工字钢最高,一般依据圆钢确定最大辊距,工字钢尺寸确定最小辊距,就能很好的适应加工工艺。最大辊距由矫直质量或满足最小上料条件确定,选取二者的较小值作为最大辊距。

1.5矫直辊强度的设计

矫直辊的自身的强度一般都远远大于工件的强度,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考虑弯曲强度,弯曲强度不足的时候,可以增加相应的支撑,以多个点来吸收压力。

1.6辊数的确定

一般参照具体的企业生产能力和工艺的需求,对小型钢件一般7到11根,大型钢件取7根左右

1.7矫直速度的确定

钢件的矫直速度一般取决于生产任务的选择,一般在0.8-2m/s的范围内,小型钢件的矫直速度最高,经济效率最好。

1.8辊材料的选择

工作辊直接与型钢接触,并相互挤压,为了尽量减少辊子的磨损,保证矫直机可以长期稳定的工作,长期工作在挤压的恶劣工况下,就要求辊子表面要有足够的硬度,表面要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有很好的抗弯抗扭曲强度。按照当前的工艺,若工作辊径D<60mm,采用60CrMoV材料;当D=60~120mm时,采用90CrVMo材料;当D>200mm时,采用9Cr材料。

2软件上位机界面监控和计算

型钢结构参数计算软件的操作界面如图2所示,此软件只要输入钢件材料的规格,就可以直接得到型钢矫直机的结构参数。例如输入以下参数,辊距为1200mm,辊数为7根,型钢圆钢150mm.工字钢190x500mm,矫直速度0.8~2.5m/s软件计算结果:该矫直机辊间距离是1200mm,共有7根矫直辊,钢件矫直加工速度是0.80-2.5m/s。从最终软件计算结果看,该软件计算准确,操作方便。以实际生产中的型钢矫直机为软件设计基础,按照轧钢机械设计的要求,充分考虑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工艺,为现代的辊式型钢矫直机的设计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方法。

篇9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形式下,经济增长是经济结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的实质性内容是结构高一档次的优化,经济增长是结构升级的一种表现。

1.1需求结构变化快,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知识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不仅使增长高质量,人均收入水平也稳定快速提高,从而导致了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消费方式、消费结构的变更。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影响生产和供给。对生产的直接作用就是资源配置结构发生变化,在总产值来源的产业分布上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的服务业的份额相对上升,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的份额相对下降。可见,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1.2科技发展迅速,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研究与开发、在职培训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教育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提高了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因而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具有可靠的人力资源保证。由于研究和开发活动积极活跃,经费也充足,使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结构的首要因素,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正相关,科技进步越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就越快。

1.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经济一体化,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很紧密。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加快各类要素、商品在国际间的速度,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在国外消费示范作用的冲击和带动下,必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的变化,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一国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时,不仅推动了本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而且由于国际贸易活跃,引起其他国家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的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2知识经济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1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迅猛,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起先导作用,而且将成为第一支柱。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高附加值有力地支撑着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应用的能力和效率。知识的生产是无穷无尽的,非消耗的,通过知识、信息和技术的投入,带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第一支柱产业,从而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下经济发展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的周期性,使经济可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2.2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成为主体资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这个概念的内涵被大大地扩展了,工业经济时代,资源原来是指自然资源,随后扩大到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资源已经成为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外在条件的总称,可分为信息资源与实物资源两大类。经济活动是永远离不开实物资源的,但信息资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实物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成为辅助资源,而且成为主导资源,甚至在一定情况下成为主体资源。信息和知识不仅用它来辅助与支配物质生产,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资源,进行独特的生产,形成独特的产业即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资源,遵循效益递增规律,即在提高资源效率方面投资越多,获取的边际效益越多。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相比,具有四个特征:①非消耗性。知识可经无数次使用而自身并不减少,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可以被用来创造新知识,知识越用越多,使用的成本越来越低。②共享性。知识较少受时空的局限,可为公众共享并可反复使用和同时使用而价值不被削弱,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效率。③非稀缺性。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它们只能绝对地减少,而知识则可以在使用中产生知识,人类可以无穷尽地创造知识。④易操作性。知识更易于传播和处理等等。

3经济增长推动了技术进步,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发展

篇10

在知识经济体系下,组织只有通过知识的取得、积累,以及有效运用、交流知识性资产,才能进一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产业作为企业或组织的集合,产业知识是与产业相关的各种组织知识的集合所共同形成的。而在当前网络、数字及知识“三位一体“的新经济时代里,产业竞争力主要来自产业内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创新。因此需要发挥产业内组织与组织间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才能提升产业的整体优势。知识定义繁杂不一,为了对产业知识进行一般性研究,本研究将产业知识定义为:与产业相关的企业或组织知识的集合,以及为提升组织、进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而展开的产业内、外部组织之间的知识活动。

二、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

1995年,Boisot提出了社会学习周期(SocialLearningCycle)理论。在I-空间中,知识不是静止的,其必然经过不同的编码、抽象和扩散程度的区域,构成了企业和产业知识的“动态演化”过程。Boisot也指出,编码和抽象常常是并驾齐驱,两个过程结合在一起,都是去除数据,在数据处理资源方面实现节约的一种手段。而且在适当的编码和抽象时,它使人得以集中关注构成数据之基础的因果关系结构或分类结构。两者共同发挥作用,都具有使知识变得更加清晰晓畅且可以分享的效果,而极大的促进知识的扩散或社会化过程。

本研究采取Boisot的观点,认为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是组织实体知识相关的知识活动。将该过程通过知识来源和知识的去向两个维度来分析。第一维度从知识来源,即企业知识是自制或外购决策获得,是来自于产业内部或是产业外部。第二维度为产业知识内部化或外部化。内部化指将产业外部知识引进产业内,而外部化将产业内部知识扩散至产业外。因此,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划分以下四种:

(1)储存式结构化。产业知识储存式结构化为“当产业层级的知识来自于产业内部创造,而产业内组织通过信息科技知识等储存渠道将其内化为组织记忆,形成组织知识的过程”。储存式结构化着重于将产业内部的知识采取规范且容易交流的形式记录下来,要求企业构建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使组织内的知识能有效地获取、整合、累积、分享、流通、更新、增值进而再创造新的知识。随着自动化、电子化等信息科技的发展,知识储存式结构化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数据与档案电子化、构建企业内部网络、有效构建已有文件的知识库等。通过网络的架构,可提高产业内部组织信息共享的效率,成本更低,使企业能够负担共享的费用,获取信息共享的利益。

(2)学习式结构化。当组织知识来源是来自于产业外部,若此知识无法被产业内组织成员所学习、吸收,那么该类知识也没什么价值可言。因此,对知识的学习过程,成为产业外知识内部化的一项重要方式。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注重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运作。MoweryandRosenberg(1989)认为学习外部知识不只决定于知识本身特性与来源,也包括成员间的学习互动历程、默契与经验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组织学习的渠道和平台也越来越先进、人性化,因此组织内在线学习、网络应用、实时讨论工具的应用等成为产业知识学习式结构化的重要渠道。

(3)分享式结构化。当产业知识来源来自于产业内部,而此产业内部知识拥有者将其知识外部化以方便扩散、传播至同产业其它单位或成员,共享此知识的过程,则可称为产业知识分享式结构化过程。

Wijnhoven(1998)提出,知识分享是大多是通过信息媒介进行的知识转移,以及知识接收者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理解或两者彼此互动的过程,并指出知识分享可在空间或时间中进行。除知识拥有者要有分享的意愿,知识需求者要有学习的意愿外,信息科技也成为去除分享障碍(如时间与空间障碍)的有效管道。相关的产业知识分享式结构化活动包括发行企业电子报、建立社群网站,以及建立公司网站,为顾客、供应商或其他合作组织提供相关产品知识等。

(4)合作式结构化。当上述知识分享活动的知识来源来自于产业外部(异业),则需要分析产业内外组织间合作的关系。要使这种知识在产业外部进行分享,则企业需要通过价值链合作、网络合作与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来对外来知识加以运用、交流和创新。

对于此种跨产业活动而言,组织间的知识、科技水平要相同(知识深度、普及度)则更有利于合作及其绩效,也会影响合作组织(非竞争厂商、上下游供货商)合作的意愿。此外,信息科技有助于跨产业合作,并有助于知识的多元性、整合成效。此类合作式结构化过程包括建立电子交易市场平台、电子窗体、协同研发等活动。

三、小结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不管是产业还是政府,对产业竞争力的构建方面越来越重视,而产业知识也必然是不可忽略的研究课题。但是针对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大多从企业或组织层次进行,要不就是从国家这个更宏观的角度来分析,而鲜有从产业这样一个中观层面对知识进行比较完整的分析。本研究对产业知识的定义以及相关的产业知识活动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希望能够丰富整个产业知识体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11

作为公共财政支撑的政府预算,它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公开性都影响着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如果将政府看作一个会计主体那么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就是政府预算所配置和规划的公共资源。但是目前公共财政、政府预算及政府会计又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政府预算现在要求其公开、透明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其编制的科学性也有待提高,而对于政府会计目前也并没有明确和完备的政府会计体系,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将上述三者基于共同的基础进行有机的统一、协调和融合,以真正实现公共财政的目标。

一、理论综述

(一)公共财政有关理论

公共财政是指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模式,在本质上,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分配关系。公共财政主要投资于公共产品领域,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

(二)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有关理论

政府预算是政府为了有效实施公共管理、增进公共利益,按照特定程序对未来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财政年度)所需资源和可用资源所做出的经权力机关审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财政计划。政府预算不单纯是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同时也是公共资金接受各方监督的有效途径。

(三)公共受托责任有关理论

受托责任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公共受托责任是受托责任在公共部门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是政府等有关公共部门尽责行为的先决条件。与企业的受托责任相比公共部门的受托责任相对来说更为复杂,再加之公共部门所经营资产的特性,因此在公共治理中强调公共受托责任是提高公共治理水平的前提。

二、政府预算及其公开对于公共财政的作用

(一)政府预算本身对于公共财政的作用

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政府预算都是公共财政的重要依托,预算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资源规划,它的分配去向及分配原则直接关系着各部门及公民的利益。

公共财政着眼于解决公共问题并具有资源配置的职能,通过一系列的财政支出分配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合理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从而弥补市场的缺陷。那么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预算就必定要担负着合理确定各项公共投入的规模及去向的职能。政府预算所配置的资源是否投向了最急需的公共领域及分配的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着公共财政的效率及效果。因此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预算它的编制原则必定是首先要强调资源配置的公共性和合理性,政府预算的编制应以有助于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为原则,并同时强调公共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的有机统一。

(二)政府预算公开对于公共财政的作用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推进以及政府预算在公共资金分配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政府预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各个方面的关注,近年来对于政府预算公开的呼声日益高涨。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政府预算公开的法律依据,但是对于政府预算的公开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公民的知情权,其另外的重要意义在于使公共资金的使用具有了更高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同时让社会有关部门及个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途径更加通畅。

目前中央有关部委公开了其部门预算,这是预算公开的一大进步,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目前的公开还只是低层次的只是结果的公开。在香港和西方国家对预算不仅是结果的公开,更重要的是其产生过程的透明,而且为预算的产生设置了相当长的沟通期。因此我们所期待和追求的预算公开应是从制定过程到结果的公开,只有清楚的了解预算的产生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更高层次的监督,这一方面会使得各项政府收支处于政府预算的监督之下,同时也会更大程度上实现预算编制及执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增加政府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责任意识,从而在此基础上公共财政所追求的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三、政府会计作用的有效发挥对于公共财政的作用

政府会计核算对象是政府预算所配置的公共资源,既然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预算在具体投向及规模上规范了公共资金,那么政府会计必定是以政府预算为依据在具体使用流程中对公共资金的全方面核算和管理。

会计作为一种资源分配的重要技术标准或规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计量问题,它必定要与国家的财政政策、经济走势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及其发展方向相联系。因此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政府会计它的职能的发挥必定要紧密联系公共财政目标,同时在政府会计目标的制定上也应当要与公共财政目标保持很强的相关性。

依据政府会计体系的有关最新研究成果,将政府会计目标界定为实现政府履行职责的高经济透明度(《政府绩效评价与政府会计》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这一目标的界定与公共财政及政府预算所应有的公开性目标是一致的。

四、在公共财框架下的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的统一与融合

政府会计的兴起,主要源于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对受托责任的巨大需求(陈立齐、李建发,2003),因为会计信息能够被用来考核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政府预算是对政府收支的分配和规划,它的分配原则及去向与社会各部门及公民利益直接相关,政府预算不仅仅是政府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同时也是财政收支活动接受立法机关和社会成员监督的重要途径。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是政府预算所配置的公共资源,同时政府预算又是公共财政的重要依托和支撑。公共财政的职能本质上是政府要承担的公共责任,而政府会计信息又是对公共财政所担负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考核和监督。因此公共财政、政府预算及政府会计他们共同的基础就是所担负的公共受托责任。

从我国公共财政、政府预算及政府会计的健立及完善来看无不体现着公共受托责任的原则及要求,事实上上述三者的指向对象均是公共资源,而公共资源的真正所有者是人民,因此政府受托管理及配置这些资源,人民就有权要求对托付给他们的资源负责并解释。

政府会计的对象是经政府预算配置下的属于公共财政框架内的公共资源。因此在共同的公共受托责任的背景之下,政府预算的公开就是必然的,而公共财政所分配的公共资源的公共属性,必然也要求公开、明晰的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上述三者在共同的受托责任之下,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之上追求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统一,由此公共财政、政府预算及政府会计各自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五、结语

理与政府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受托责任历来被奉为一项经典性的原则。我国的公共财政、政府预算以及政府会计基于这一经典原则的基础之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会促进公共财政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公共治理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路军伟李建发,政府会计改革的公共受托责任视角解析,会计研究,2006(12)

2、路军伟.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

3、魏璐,论预算公开原则—以政府治道变革为视角,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4、杨发勇瞿曲,试论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的关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篇12

笔者通过对部分商业企业的调研.发现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除了人力资源的原因夕卜商业企业组织结构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下面本文就调研情况.从三个层面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再追寻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一、现状分析

本文先从三个层面即高层中层基层对自身企业组织结构的认识来对调研结果作一个小结。

1.企业高层领导认识到的问题

(1)一般来说企业发展较快.经营发展和管理提高没有很好配套.造成对组织结构没有很好的战略规划。如:某些部门职能交叉重叠;某些职能空档.无人管理。

(2)高层之间真正的沟通不到位.因而存在某些高层领导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致使组织结构形同虚设。

(3)没有引入科学的组织结构设计.因而没做到“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4)组织结构极易膨胀造成:人浮于事.权力分散.监督机制无力。

(5)由于日常工作繁忙一定程度上对战略、决策等重大问题的管理和自我的提高等产生了挤出效应。

2.企业中层及基层员工认识到的问题

(1)制度制定之后没有明确那一个部门或那一个岗位对该制度负责.因而总有虎头蛇尾和有令不止现象发生。

(2)岗位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员工感到自己作了大量领导安排的.而非职责范围内的临时性工作员工间相互攀比.认为工作量分配不公。

(3)部门职贵不清.主要表现在: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各部门间工作程序衔接不好。

(4)随着企业发展.各种信息的反馈速度变慢.造成执行滞后。

3企业上下共同认识到的问题

(1)违反组织统一的原则.存在越级指挥。有时老总插手下级的工作.而没有与相关下级沟通。或一个部门的主管因为资格老而插手另一个部门的工作。

(2)部门本位主义较严重。部门间各自为政。

(3)认为组织结构臃肿.人浮于事.工作相互推。

(4)认为存在责、权、利不清。表现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责任不清;部门内部存在职责不清。

(5)人才引进存在误区。

一方面.普遍认为留不住人才.而留住的人才又有背大家对它的期望另一方面.引进人才的高工资冲击了企业传统的薪资结构.打破了企业原先的稳定。

二、原因分析

1.组织结构的发展带有一定盲目性

(1)从宏观来说.企业目前的组织结构是否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能否体现企业的核心技能,能否适应业已改变的环境7这一点没有解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个早期成功的企业突然间似乎变得行为迟缓、优柔寡断.好像丧失了盈利的能力。

(2)从部门设置来看随着企业的发展.随机的增设或减少一些岗位或部门比如:有些企业从总经理办公室中分离出人力资源管理部.随着信息这一资源盈利空间的提升.又从办公室中分离出信息发展部而这三个部门的职贵并未界定明晰.致使人员堆积而工作重叠、遗漏或工作程序衔接无序化。

(3)人员设置没有进行人力规划.或没有与人力规划统一步伐。这是目前认为缺乏人才而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企业的一个通病.在招聘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人员素质.而没有考虑企业实际能否留住人才是否需要有这种人才7以及人力成本是否经济、合适?因而企业必须进行人力规划同时在进行人力规划时或在工作说明描述中一定要注意的是:需要的学历一项是指岗位所要求的最低的、经济的、合适的学历而不是指最高学历或目前岗位人员的学历。

2.组织结构在调整时存在某些因人设岗或者因人废岗的现象

这一点与第一点有一定的联系。但这一点更多与老总或企业高层不能超越自我有着更直接的关系。其造成的直接结果有以下两个:一是直接造成岗位间工作重叠.二是造成部门间工作交叉。从现象来看.就会出现:资、权、利不清;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矛盾种种岗位之间相互攀比工作推等现象。

3.高层、中层、基层的职责需进一步分清

对一个部门而言.主管不能干员工的工作才能提高主管的工作效率员工也不能干主管的工作以免员工对薪酬不满。

对一个企业来说高层、中层基层分清工作职责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用岗位职责来明确以免出现高层疲于奔命下面执行不力或员工认为自身价值无法体现因而留不住人才等现象的发生。

4.横向部门的沟通不畅造成反馈速度变慢

在企业内部很多工作可以横向部门直接沟通解决的但由于不敢承担贵任.因而先汇报给上级.再由上级作为指令下达给下级使反馈速度变慢.工作执行滞后。

三、解决办法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企业要可持续性发展.科学规范的组织结构再造势在必行。下面从两方面来介绍如何进行组织结构再造。

1.组织设计的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笔者仅想以下四个角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以供参考。

(1)设计的目标性。是指使组织结构在整体经营目标下能充分发挥能力而完成各自目标。这里要注意三点;①组织结构与企业远期目标相一致②责权明确化.目的是减少工作推读或发生工作重复和遗漏的现象;③作业制度化.目前一些小企业通常采用人治或以情感为主进行管理.这一点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保留.但是必须与制度化相结合.用明确的制度来明确目标.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增加作业效率。

(2)组织的稳定性。随着企业的成长而调整组织是必要的.但经常的组织变更会使员工的信心动摇.因而.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减少熟练工人的流动性②组织结构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但可在人员方面做一些调整。

(3)组织的双重指挥性。对于企业来说普遍存在项目较多作业分散在不同地区.可以采用一种“有机式组织结构“来代替过去的“机械式组织结构“.如:矩阵制、网络制.这些组织结构明显违反古典的统一指挥原则但这种违背的确有他非常巨大的交替价值.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能促进一些复杂而独立的项目取得协调:②将各类人员经济而有效的组合在一起;③更利于将个人工作变为团队工作。

但应注意的是:项目经理与部门经理要保持沟通.如不能保持沟通.则组织结构应尽量减少柔性和模糊性。

(4)设计的有效性。①组织结构的设计是否与远期发展规划相符?②组织结构的设计是否与企业的环境、使命、核心竟争力的假设相符《即德鲁克的“有效事业理论的三个部分”,是否符合现实2组织结构是否相互协调7③组织结构设计是否为整个组织成员知晓和理解7如否则应在高层和中层进行分头讨论并把结果传达给基层。

2.操作要略

第一步制定或修改企业远期发展战略

第二步根据目前的战略规划决定调整后的组织结构

第三步收集和整理企业每个岗位和部门目前的岗位说明

第四步.根据调整的组织结构和目前的工作说明.要求每个岗位人员按一定格式重写工作说明.并签字.再由所在岗位的主管确认后签字。

篇13

在对框剪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工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对框架结构节点处梁端的钢筋进行适当的处理。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框架结构节点处理不当,使得框架结构节点出端部钢筋过密,这不仅加大了工程施工难度,还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其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小,使得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抗拉强度无法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

2、节点处梁端的钢筋过密,加大了混凝土振捣的难度,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下降,严重的话还会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在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要对建筑结构的梁断面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以确保梁柱上部的钢筋之间的间距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从而避免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密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2在对梁架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一般不用在混凝土结构上设置负弯起钢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工程施工的成本,还能减少阶段和梁端的钢筋数量,避免钢筋之间的间距过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3在对钢筋绑扎时,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对结构的主筋进行确定,并且通过箍筋对其主筋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在通过主筋的位置对多个支筋进行合理的安设,从而使得钢筋之间的间距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二、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

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如果对受力钢筋接头处理不当的话,将会导致受力钢筋的接头处被拉开,致使框架结构的构件发生断裂,有时甚至会出现框架结构失稳的情况,从而影响建筑结构质量,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该采取以下几种预防措施:

1、在对钢筋接头进行处理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

2、对受力构件中的接头处,采用焊接的方法对其进行加固,避免在受力过程长出现位移,影响整个框架结构的质量。

3 施工人员在对钢筋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工程施工的标准进行选取,从而对钢筋的质量和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查,在检查无误以后,在投入到工程施工当中。

4、在对于有抗震要求的建筑结构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标准,对钢筋的接头连接的方法进行选择,在一般情况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施工人员都是采用焊接接头的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处理,提高建筑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5、在工程施工中,对钢筋接头位置的控制也很重要。因此在钢筋接头设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对钢筋接头进行连接,所采用钢筋的直径不能小于10mm,而且不能处于建筑结构构件的最大弯曲处;第二,不宜将钢筋接头设置在钢筋密集的范围当中;第三,尽量将同一构件中存在的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交错设置。

三、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各种钢筋和预埋件、管道之间的交叉关系,造成楼板实际厚度大于设计厚度,产生下列病害:

1 不必要的加厚楼板,造成材料浪费;

2 楼板超厚,结构的实际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对结构的地基等方面造成隐患;

3 提高楼面标高,造成上部构件的尺寸或位置偏差,工业建筑造成设备安装困难。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 设计图纸中应重视构件的断面设计,根据构件的设计断面和各类钢筋的交叉关系确定钢筋的正确位置,并在图纸中予以注明;

2 设计单位各专业应注意配合处理好预埋管道与钢筋的关系;

3 浇筑混凝土前应认真核查模板标高与平整度,设置楼板上手标志,使混凝土浇筑有正确的依据。

四、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一致的现浇框架结构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现浇框架结构中,因结构设计的要求,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常采取不同的强度等级。从构件的结构重要性和受力特征来看,这样处理是比较合理的。但从实际情况看,往往是弊多利少,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1 一个浇筑平面内出现三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增加了施工难度,延长了施工工期,而且很可能由于管理不善,常会出现低强度低等级的板浇筑了高强度的混凝土,而高强度等级的梁或节点处浇筑了低强度的混凝土,造成质量隐患;

2 经常会造成一块楼板上四周设置施工缝、梁端部设置施工缝等不正确的施工工艺,处理不当,不但增加施工难度,而且造成质量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控措施:

3 结构设计时最好采用统一的强度等级,以简化施工工艺,并保证施工质量,但要多用一些施工材料;

五、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误区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是保护钢筋不发生锈蚀,并保证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所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由于规定的不明确或设计、施工人员的不重视,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1 梁或柱中,只注意到主筋的保护层厚度,而忽略了箍筋的保护层厚度,造成箍筋外露或保护层厚度不足。

2 主次梁交叉处,主梁、次梁和板的钢筋关系处理的不明确,造成板负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或构件有效截面高度损失,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全性。

3 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柱子因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根据规范要求,应采取不同的保护层厚度。设计人员常忽略这一差别,不进行专门处理,施工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都按正常环境条件处理,造成地下部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二是地下部分按基础的环境条件处理,地上部分按正常环境处理,由于地下部分的保护层比地上部分的保护层厚度大,结果造成钢筋出地面后外撑,地下部分柱子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小,形成安全隐患。

可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 正确处理构件内各类钢筋的相互关系,接钢筋的正确位置确定构件内钢筋的保护层及构件有效截面高度,并进行构件的截面设计。

2 正确区分同一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区分对待不同环境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地下部分的柱子可将其断面加大,满足其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同时保证柱子钢筋上下位置的一致性,满足钢筋受力要求。

六、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得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不符合工程施工的标准。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定按照工程施工的要求和国家相关的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完毕以后对其质量进行复查,以确保其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满足工程施工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