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资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资管理论文

篇1

2.1政府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的视野就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公共事务的管理本身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在一定的共同成员范围内对所相关的公共事务进行一定的管理,这是一种社会化的事务,也是一个社会化的流程,具体来讲就是要体现为一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群体内部的成员进行普遍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管理。公共事务的管理本身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社会性,也就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所针对的对象是一定社会范围内的公众利益共同体,是公共范围内的事物需求的产物;动态性,也就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公共事务的服务范围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同样的公共服务活动再不同的时空范围内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层次性,也就是说根据公共事务本身与不同的利益共同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有相关关联性的,在纵向上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可以在社区性的地域范围内进行公共服务和地方性的公共事务管理;具有一定的公共利益外在表现性,也就是说公共事务本身是与一定的公众利益相互关联的,而且其本身也是公众所追求的共同利益的产物。

2.2以科技管理活动以及政府的公共管理

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政府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改善的重要方式,还可以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趋势。社会转型。这不仅能有效促进当前国防发展国民教育水平???还可以再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同时国家文明建设,例如工业建设、农业建设和国防建设事业等依赖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依赖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科学技术本身有很强的无法控制的有效性,消费社会,社会的发展也为比较大时,这样做,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主体,需要对科学技术进行日程管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有贡献的方向逐渐使得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事业中去。因此,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功能范围,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所以科学技术管理都政府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3合理定位政府科学技术管理工作

3.1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科技管理平衡

政府与企业本身是科技活动的投资主体,必须要分清楚政府在科技管理工作中有效接入的范围才能够更好的发展科技。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可以从科技产品本身的属性角度区分两者之间的范围问题。科技产品本身可以划分为私人性的或者是公共产品型的。公共产品包含了基础性的,研究周期比较长,研究的收益比较小,研究的规模比较大的科技项目。所以,公共产品本身就是公共性投资产出的。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必须要进行公共决策和公共监督。政府在管理的过程中要表现出比较高的公正性和信息透明性。而反观私人产品,其本身是在科技领域的研究中为了能够使得企业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的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包含了一些专利性的项目和专有性的技术。由于不同的科技研究项目的特点不同,针对的方向也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必要针对市场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作出有效的划分和研究。政府不需要设计的范围,或者是政府可以涉及但是也可以不涉及的范围,都要交给市场去管理。这样的话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科技发展的自由度,也能够有效的提高科技发展的速度。

篇2

1.2稳固的雇员关系是塑造组织形象的基础。雇员处在组织与外部公众接触的第一线,其言行代表着组织,其态度和做法也决定了组织在公众的形象。当组织存在稳固的雇员关系时,该组织也能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1.3和谐的雇员关系有利于组织信息的传递。在多数情况下,外界公众是通过接触组织的雇员来了解组织的,雇员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着组织的信息。和谐的雇员关系也能增加组织宣传的可信度,使之更容易为外界所接受。

2.协调雇员关系的方法。

2.1了解雇员心理,掌握雇员的需求。雇员的需求包括雇员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每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持久的动力,只有基本物质需求得到适度的满足,雇员才能形成以厂为家的主人翁意识。当然,雇员精神需求的满足能有效的调动雇员工作积极性。比如2004年的普华永道事件,伴随着员工工作量的大幅增加,公司没有体恤到员工的辛苦,没有加班费,使得员工集体罢工,这也给普华永道的中国业务蒙上一层阴影。

2.2建立基本价值观念,达成雇员奋斗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在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建立个人与组织及社会的认同关系,获得归属感和荣誉感,并且希望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以自己的才干、实绩赢得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和尊敬。因此,协调组织与雇员的关系应该充分发挥每个雇员的自身价值,将它们的日常工作与价值目标联系起来。

2.3采取合理化建议制度。全体雇员参与的管理才是卓越的管理。换句话说,培养雇员的参政、议政意识是决定管理水平高低及组织绩效的关键,而雇员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提出合理化建议。这种合理化建议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增强了雇员参政的意识,大大地激发了雇员热爱组织的积极性,也形成了强有力的内聚力。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的组织管理者们重视激发雇员的潜能,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组织管理。

二、沟通

1.沟通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紧张往往产生于误会,而多数误会又是由于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雇员作为组织的一份子,如果对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知之甚少,便会产生猜疑、烦恼、对抗的心理和行为,从而造成雇员与组织之间、雇员与雇员之间的隔阂。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就是源于管理者与员工缺乏沟通。与雇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实行信息共享,既是为了形成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为了求得组织与雇员的关系稳固与和谐。

2.沟通的方法。

2.1雇员沟通的原则。雇员不仅希望知道自己的优点,也非常想了解自己的弱点,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定位,因此我们应坦诚相待;双向沟通,沟通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沿袭的传统单项、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过程,这种双向的沟通越多且越到位,雇员就信任管理层;诚实与公平,没有这种信念与作风,就不可能取得雇员的信任与爱戴,更谈不上与雇员真诚合作和良好雇员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及时、全面地沟通与雇员利益相关的信息,及时地向雇员通报直接关系到其利益的工资、福利、奖惩、等,避免在雇员不知晓的情况下盲目推出,而招致雇员的议论和抵制,给政策的实施造成压力。

2.2雇员沟通的内容和形式。一般来讲,雇员沟通的内容必须是他们需要了解并感兴趣的组织情况,以及组织有必要让雇员了解到的有关信息,包括组织经营管理的状况,市场状况,新产品、新技术,组织名人的工作业绩,雇员新闻,雇员生活和福利情况等。之后就要选择雇员沟通的形式。雇员沟通的方式很多,包括采用内部刊物、会议、公告牌、给雇员写信、性娱乐活动和业余活动。当然,沟通的方式应根据组织的特点、雇员的文化素质及有关条件许可灵活地运用。

篇3

虽然在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中决定项目投资的阶段主要在设计阶段,但项目施工阶段是形成实物投资的最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将直接影响项目投资的效果,因此,加强项目实施阶段尤其是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主要措施如下:

(1)严格合同履行。是指发承包施工合同,施工合同是发承包双方就项目施工及其相关方面的实施达成的合意,严格履行是法律的要求,诚实信用是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地严格履行合同是减少或杜绝合同争议以及减少或预防项目投资增加的最根本的途径。

(2)及时正确处理各种索赔。索赔其实是双向的,承包人可以向发包人提出索赔,发包人也可以向承包人提出索赔(也称反索赔),本文所说索赔是指前者。合同条款一般都有关于索赔的处理程序和时限要求,对此应严格执行。对超越合同规定时限提出的索赔要求应给以拒绝,但应给以记录并辅以说明(包括必要的文字、影音资料);对提出的合理索赔要及时处理,在现阶段,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工程,这种意识很淡薄,对合理的索赔没有及时处理容易导致新的索赔,这不仅会造成最终处理的难度增加,也会造成投资的额外增加;加强索赔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积极预防和处理索赔事件的发生,坚决反对恶意索赔。

(3)严格控制水利工程变更。一旦有不可避免的水利工程变更,应严格根据合同执行变更程序。引起水利工程投资管理变更的原因如下:①是由于前期工作做的不够细致导致的变更,如勘察设计不够细致导致的工程形式、性质的变更,由于工程量清单编制不严谨导致的工作内容及数量的变更等;②是由不可预见的事件引起的变更,如不明的地质或地下障碍物导致的基础形式或基础尺寸变更,由于异常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工作计划的变更等。对于前一类变更应通过细化前期工作和加强工作的检查与审查来减少或避免,对于后一类变更应采取积极合理的应对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费用增加。从变更的提出者来看,变更可分为3类,即由发包人、承包人或监理人提出的工程变更。不论何种形式的变更都必须遵循先变更后施工的程序进行,避免或杜绝先施工后变更以及边施工边变更的情况发生,减少因变更控制不严格造成的投资浪费。

(4)联合经济签证。对需要现场经济签证的,一律实施联合经理签证,联合签证的主体应在合同条款中予以明确。一般包括发包人、承包人、监理人和过程审计人员,必要的还要有勘察设计单位、地方代表等单位参加。经济签证必须坚持现场测量,现场计量,现场签字确认,并辅以必要的影音资料,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为投资控制把好签证关。

(5)联合计量。水利工程计量应严格按合同及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进行。由于采用了清单招标与计价,有人就认为只要承包人提交的工程量不超招标工程量就行了,这种认为是不正确的。采用清单招标与清单计价模式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清单计价模式使工程建设风险分担更合理,同时也是减少工程变更及合同争议需要,是使项目顺利进行和有效控制投资的需要。招标文件所附的清单工程量是为潜在投标人提供一个平等的报价基础,招标清单工程量不等同于计量结算工程量。因此,对已完工且符合合同及规范要求的工程量应根据合同及计价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现场联合计量,联合计量要有记录,为工程进度款支付和投资控制做好基础工作。

(6)及时支付水利工程投资管理进度款。及时支付承包人应得的工程进度款是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对符合合同要求的且经联合计量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发支付证书的工程款应及时按合同要求支付,避免由于支付不及时导致的索赔情况发生。

篇4

(一)资金统筹不理想

资金流转效率不高水利工程的施工企业规模比一般企业规模更大,承包的业务种类更复杂,其中,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同时承担几个水利工程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单个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较长,短则数月长着数年,因此同时承担几个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这对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如何合理分配资金,科学的运用项目资金是企业应当重视的问题。施工企业的项目部门主要负责施工项目,但由于项目部没有及时对不同的施工项目存在的资金余缺 问题进行调整,导致施工企业内部资金闲置和短缺的问题同时出现。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对工期较长的施工项目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资金规划,导致在不同的进度配置中资金配置不合理。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的前期施工使用资金占总造价的20%-40%,所以施工企业应当对项目资金使用做合理规划,如施工企业对项目资金的使用预测不准确,资金分配不符合项目实施的进度,则会出现某一时期资金剩余,某一时期资金短缺现象,不利于施工企业的项目运行,甚至会导致工期与施工计划产生偏差。举个例子:在施工项目开始实施前,施工企业需进行场上的评估测算从而对项目的分割提取资金使用比例,如果比例提取过低,那么对项目部而言,所给出的空间较大,容易出现挤占成本、转移资金,资金分配不均,甚至存在资金外循环等问题。相反,如资金比例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还会造成资金的粗放。

(二)成本控制与资金管理不匹配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和资金支出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施工成本主要是指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消耗的所有生产费用。如:材料费,管理费用,直接费等。一般在工程进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资金的使用由于成本的增加随之产生。此外,施工企业会根据施工进度按照合同的规定向甲方提出支付进度款的要求,但由于赶工期或者业主自身的原因,导致资金回款和成本支出不能保持一致,或者是在多项成本安排工作中忽略了轻重缓急,导致急需开支的成本没有及时得到安排,影响整体工程的进度。

三、改进水利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选择筹资渠道

合理筹集资金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占用规模大,因此经常出现项目资金短缺的现状。改进水利施工项目资金管理的方法,首先应当加强施工企业的资金运作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这是水利工程保证资金投入的重点。水利工程筹资渠道主要有:项目自有资金,业主工程预付款,银行贷款等。

1、尽量减少自有资金的投入

由于项目部同时管理施工企业的多个项目,拥有一部分的自有资金,但自有资金是后期项目的运作保障,所以自有资金一般不投入项目工程中。

2、合理利用工程付款

整个建设合同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的付款,施工企业应通过对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率,降低施工企业资金压力,主要的办法有:尽早申请工程预付款。施工企业在办理好相关的手续以及向业主取得有关申请资料后,应按照合同中的规定比例和支付方式申请预付款;尽快获得工程进度款。项目承包方可以通过提交月报表,配备专人负责账单签收的全过程等方式,从而尽早的获得工程的进度款;及时进行合理索赔。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项目损失,项目承包方式有权要求得到赔偿的,所以承包方应在发生收拾时,及时提交索赔报告,同时跟踪处理全过程,尽早取得赔偿款。

3、把项目资金压力转移

施工项目中通常会采取分包的方式,因为随着工程责任和利益的转移,能够把一部分的资金筹集工作分给分包商。

(二)及时结算和回收资金

确保项目经济效益为了促进施工企业的资金运转,加大施工企业的资金使用率,保证顺利的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可以采用及时收回工程款项和资金等方式达到目的。工程结算可由集中结算和最终结算两部分组成。及时回收工程进度款,完成工程量的验工计价工作要保证其及时性和真实性。项目施工阶段中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工程进度款定却轻视战略的实施和控制的问题,在财务战略的制定初期热情高涨,而在后期的实施和控制阶段却因为种种复杂性和困难性而对财务战略有所轻视。

(三)财务战略管理不成体系

缺乏评价和激励机制科学的财务战略应该是一个有组织的统一整体,而配套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是促进财务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财务战略管理时,忽视了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的配套,对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的反馈关注度不够,从而使得财务战略管理的积极性作用大打折扣。

四、优化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措施

(一)科学制定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

树立财务战略管理意识首先,企业经营者应该充分意识到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加强对财务战略管理的宣传和教育,在整个企业尤其是财务管理部门树立起财务战略管理意识,使得财务战略管理得以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细胞中。其次,还要科学地制定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注意财务战略选择的相关问题,既要顺应宏观经济发展周期和企业发展阶段,又要充分考虑企业的能力约束。

(二)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培养核心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求具备会计、财务、审计等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银行、金融、资金管理、信息技术等现代金融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企业提高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门槛,建立相应的薪酬机制和淘汰激励机制,同时加强对已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篇5

1.公共机构职能重叠,办事效率特别低。就我国数字化城市公共机构而言,它们所具有的职能重叠及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是特别严重的。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各公共机构职能划分不明确;其二,机构改革不彻底;其三,上级机构管理不科学;其四,基础机构认识不正确;其五,内部诸多因素的制约等。

2.发展不均衡,资金短缺,高科技人才匮乏。事实上,我国城市管理机构的信息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然而基层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却特别低,同时各机构间还存在发展极不均衡的情况。大多数机构没有,抑或仅有特别有限的可利用专项资金。熟悉信息化建设的人都知道:信息化建设除了开展项目时需进行一次性投入外,还应进行系统的日常管理及维护、设备的更新等,这些均需要资金,所以政府的投入及支持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是特别重要的。此外,我国高科技人才匮乏这一现状也给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许多阻碍。

3.数字资源未进行统一的规划,未实施相应的整合。城市数字化属于一个特别庞大的系统,其信息量特别大,同时其信息也来自许多部门,因此其信息整合的任务便特别繁重,当然所牵涉的范围也特别广,比方说软件、人才及服务等等。现实生活中,与城市管理有关的机构在实际管理时均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展开信息化建设的现象,尤其是市政、交通及公安等机构,创建了诸多面向行业主管机构的纵向信息项目,此类信息化项目均由机构自主决策,各机构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最终便导致了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缺少应有的共享机构及信息交换平台的局面出现。

4.公共机构服务管理意识低下。众所周知,公众需求系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然而我国在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公共机构服务管理意识低下的情况,就算是基础的数字化对外服务组织,其员工的服务管理意识也亟待提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传统政府机构受强化管理、弱化服务意识影响特别深的原因造成的。

三、促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效率提升的措施

1.科学规划,创建完备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数字化城市管理所牵涉的内容特别多,它不但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各政府机构,同时还涉及了人员及职能的整合。完备的体系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得以顺利开展的可靠前提及有力保障,而先进的技术则是数字化城市管理得以正常进行的手段。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有序开展,政府理应统一牵头,创建完备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如此我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外,鉴于搞好数字规划系数字化城市创建的基本原则之一,同时其也属于进行现代城市规划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城市管理者理应展开统一规划,解决管理及标准等方面必须解决的问题,以推动中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城市公共机构职能,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了促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城市各公共机构不但应改掉机构繁多、人员冗杂及办事效率低下的不足,同时还应优化机构自身职能的划分,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相关部门理应以数字化城市政府机构为着眼点,优化城市政府机构的性质及职能,促进机构管理层次扁平化,优化对外服务窗口,促进机构人员工作主动性及积极性的提升,最终实现提高其工作效率的目的。

3.强化城市公共机构服务管理意识,促进其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群众满意系数字化公共机构服务管理理念的重心,数字化公共服务机构的工作均应围绕群众满意度展开。鉴于群众对于公共服务机构提出的审美、服务及产品等诸多需求,所以,数字化城市公共机构理应于强化服务管理意识及提高服务管理质量的前提下,做好群众服务管理,明确关键服务管理策略,并借助各方面的创新提高群众对自身服务的满意度,最终促进自身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4.强化城市管理团队信息素质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信息化人才。数字城市并非仅牵涉技术及工程,它属于一个兼容性特别强的概念,主要涉及如下领域:其一,技术;其二,管理;其三,人文;其四,经济。数字城市建设并非高新技术产品和信息基础设备的简单堆砌,它更重视体制的改革及机制的改革,以对现行政府组织机构、运行方式及行政流程展开重组及再造,让它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进行更好地运转,所以管理团队的信息素质建设所具有的作用是特别巨大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城市管理者还应跳出传统思维的限制,以现行信息化要求为依据组织及协调管理。此外,信息技术人员还应给予业务工作应有的重视,并借助信息技术的使用进行数字城市化管理。

篇6

由于大量的工程文件材料产生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加强对基层单位的管理势在必行。今年年初,我公司生产技术质检部门,针对竣工资料整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加强了对工程资料的管理与领导,从工程开工准备阶段抓起,从每一道工序形成的资料抓起,负责对基层各项目经理部实行监督、指导与检查。项目经理明确了具体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程序,把工程资料的质量列入项目经理部考核中去,运用经济手段确保竣工资料与工程建设同步,以适应"监理制度"。生产技术质检部门的同志深入工地,了解工程与资料的实际情况,对薄弱环节及时分析、解决。对竣工资料的整理提出具体要求,帮助有关人员掌握竣工资料整理的具体做法,确保竣工资料达到规范要求。

二、编写"通知",统一规范表格

生产技术质检部门针对竣工资料中存在的问题,今年四月份编写了"通知",发放了市政工程常用的规范表格样本。在建设部建城(1994)469号文和68号的基础上,对原有表格进行了补充,增加了隐蔽工程报验单、施工方案报审表以及监理工程师指令回复单等,且必须有监理核验意见,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同时组织了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学习,使基层各项目经理部对规范表格和要求有统一的认识。

三、提高竣工资料质量的建议

本人在竣工资料管理、单位横向交流与互查工作中,发现市政企业竣工资料某些方面确实有待提高。提出建议如下:

篇7

2.1招标阶段

在投标阶段,电力企业在对投标战略进行制定时,没有准确定位,也没有对造价的合理性进行准确把握。部分电力企业片面追求高利润,报价太高,导致中标失误。还有的企业一味压低报价以达到中标的目的,但是却会为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2.2投资决策阶段

电力工程造价涉及到很多部门与单位,并没有统一由某个单位来实施,处于多头管理的状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这些单位利益挂钩的程度之间存在差距,缺乏专门权威机构来对工程造价进行负责,使得管理出现困难时无人承担责任。因此,电力工程造价都是实报实销,难以真正做好造价工作。同时,在投资项目的审批方面,漏洞很大。一些单位不择手段来降低审批额,比如:漏标或者降低投资,以获得项目。但是在审批通过之后,又会追加投资,导致投资失控。

2.3设计阶段

在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中,工程设计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合理投资,完善项目设计阶段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非常有必要。但在目前的设计工作开展中并没有得到完善科学的管理和监督,设计部门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的重视上,侧重于施工技术的可行性,设计人员中不乏经济意识淡薄者,在寻求更科学完善的设计方案与传统设计方案的选择上,往往选择后者造成资金的浪费;设计变更工作的落实不畅通,例如:书面的变更材料并没有及时的送达结算人员的手中,电力工程的施工企业没有将变更的费用考虑在预算之内,造成结算过程中造价失控。

2.4施工阶段

电力企业缺乏相关责任制度的约束,人员责任意识薄弱,导致这类损失无人承担,工程造价管理得不到重视。此外,监督力度不够,工程变更现象的控制难度加大。工程合同管理缺乏系统化与规范化,工程变更时效性比较强,工程预算难度加大。

3加强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方法

3.1投标阶段的管控

在投标阶段,企业要制定合理的投标战略。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报价太高很难中标,但是过低也会导致企业损失。因此,电力企业要对承包工程各项费用进行分析,要对其价格资料进行分析,再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报价。此外,还要对电力工程建设的市场竞争形势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与掌握竞争对手与发包工程的状况,才能合理制定出企业的投标战略。

3.2决策阶段的管控

电力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对造价投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据资料统计: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达到80~90%,因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造价管理工作:在前期工作中,项目法人要深入细致地搞好调查工作,落实对造价影响较大的外部条件,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情况,加大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可行性研究报告要进行多个厂址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认真地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可行性研究报告要做到详尽科学、事实求是;投资估算要全面准确,既要打足投资,又要避免高估冒算,真正起到在项目建设中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也为电力工程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3设计阶段的管控

在电力工程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设计便成为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对此,应注意:①应进行初步设计,计算出工程造价的最大值,等施工图纸完成后,便能精确得出工程造价的具体数值。②采用合格的技术、科学的设计除能保证工程进度、降低投资额外,还能使企业长期的生产成本减少,促进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此外,以保证使用功能为基础,将各种设计进行优化、比较和深入探究,以选择最经济适用、最安全合理的设计方案。价值工程分析法是优化设计方案的主要方法,在保证电力建筑功能的同时,还能有效削减成本。

3.4施工阶段的管控

施工阶段,应从以下几个阶段,加强对造价的控制:①对电力建设工程的合同进行严格的管理。开始施工时,开业报告一定要获得批准,并保证该项目属于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还要保证项目投资资金已经到位,建设场地已实现“四通一平”,各种需要的仪器设备、施工团队已经确定,供货和施工合同已签订、施工组织设计已审定,图纸已会审并进行了设计交底。②技术管理。工程的技术条件及环境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健因素,不同的工程技术条件造成了技术上的差异性和复杂化,在输配电线路工程中,面对不同的地形、地质所采用的不同的架空线路和电缆铺设技术等,以架空电缆铺设技术为例:a.电缆吊线程式和选用。选用吊线程式应根据所挂电缆重量、杆档距离、所在地区的气象负荷及其发展情况等因素决定。吊线夹板至杆梢的最小距离一般不小于50cm,如因特殊情况可略为缩短,但不小于25cm。各电杆上吊线夹板的装设位置宜与地面等距,如遇上下坡或有障碍物时,可以适当调整,所挂吊线坡度变化一般不宜超过杆距的2.5%,在地形受限制时,也不得超过杆距的5%。吊线夹板至杆梢的最小距离一般不小于50cm,如因特殊情况可略为缩短,但不小于25cm。注意各电杆上吊线夹板的装设位置宜与地面等距,如遇上下坡或有障碍物时,可以适当调整,所挂吊线坡度变化一般不宜超过杆距的2.5%,在地形受限制时,也不得超过杆距的5%,具体见图2。b.布放吊线时,应先把已选择好的钢绞线盘放在具有转盘装置的放线架上,然后转动放线架上的转盘即可开始放线,布放吊线一般采用下列三种方法:A.把吊线搁在电杆上吊线夹板的线槽里并把外面的螺帽略微旋紧,以不使吊线脱出线槽为度,随后即可用人工牵引。B.将吊线放在电杆和夹板间的螺帽上,但在直线上每隔6根电杆和转弯线路上所有具有离杆拉力的角杆上(即外角杆上),仍须把吊线放在夹板的线槽里。C.先把吊线布放在地上,然后用人工把吊线逐段搬到电杆与夹板间的螺帽上(一般用杆叉)。但采用此法必须以不使吊线受损、不妨碍交通、不会使吊线无法引上电杆等为原则。吊线布放后即可在线路的一端作好终结,在另一端收紧。收紧吊线的方法可根据吊线张力、工作地点和工具配备等情况而定。③严格审查相关设计的变更。工程中的设计变量要尽量提前确定,在设计初期就确定效果是最理想的,因为设计变更越早确定,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小。如果需要进行设计变更工作,需要先进行成本核算,然后才能变更,防止设计变更后使工程规模和施工量都增大。

篇8

当前公司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管理制度中缺乏体系性;二是某些制度缺乏实际操作性,内容太过宽泛;三是缺少主要制度。在公司的实际运营过程中,这些不足给公司的运转,尤其是财务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公司财务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等相关工作。

1.对于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体系性问题,公司可以在运营过程中通过提高财务中心的理论、政策的研究水平来进行解决与克服,在制定制度时,要注意语义清楚、层次分明以及用词准确,对于实体性的制度,在制定时则要注意制度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内容要具体,同时还要联系本公司的实际情况。

2.由于公司中的某些制度缺乏应有的实际操作性,内容太过宽泛,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通过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财务人员应该深入基层,加强对于本公司在生产经营中的特点的了解,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的制度。

3.由于一部分公司的财务资产管理制度中缺少一定的主要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以及制定相关制度的同时,还要注意要从系统、全局、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公司的财务资产管理工作。

篇9

二、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重视程度不够。我国颁布的相关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验收管理办法等,都进一步规范了施工单位对工程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单位领导和资料管理人员对此项工作的不重视,同时缺少必要的监管措施,再加上各个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差异,最终导致工程建设完工以后,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效果差,使得资料归档不及时不完整,延误工程档案的递交,不能真实、良好的反映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情况。

2.工程资料丢失现象普遍。工程资料丢失是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中的常见现象。主要由于资料管理人员的缺乏、资料归档进度的滞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单位不重视等原因造成。大多数企业在工程建设完工后,认为工程主体项目已经完成,资料的归档和管理工作无关紧要,所以经常出现工程监理资料、技术资料和清单资料的普遍缺失。这不仅间接的耽误了整个工程进度,还会延迟工程的竣工验收,给单位带来不良影响。

3.缺少科学系统的保存机制。工程资料的保存问题主要指在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和竣工以后,未能及时依照规范对工程资料进行装订、管理和保存,导致工程资料的缺失和管理混乱等现象。工程资料具有逻辑性强和结构严谨的特点,因此在进行资料归档时,应该按照相关规范,妥善保存,资料整理与工程建设应同步进行。但是当前许多工程参建单位对资料的保存工作并不到位,对资料页码排列和装订工作管理十分混乱,常常存在资料原件和复印件叠放的问题,造成以后区分和选取资料的工作繁琐。部分单位甚至还出现工程资料的错装和遗失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

4.工程资料管理机制不健全。工程参建单位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单位缺少健全的资料管理机制,因此,将会导致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的问题突出,使其难以和工程建设施工同步进行,造成资料缺失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影响了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三、工程资料管理的相关对策

1.提高工程资料管理意识。增强工程资料管理意识是提高其管理水平的关键。所以,必须落实工程资料相关知识和制度的同步建设,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转变资料管理人员的思想,逐渐规范其工作行为,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在工程开工前,要加大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积极宣传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使其具备胜任此项工作的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2.做好工程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工作。各项工程资料必须按照工程进度分门别类的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由专人负责,做好各项资料的质量评定和跟踪收集,使资料的整理归档和工程进度同步,并保持连贯性。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资料的整理,发现遗漏和丢失,及时补救,这样才能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同时,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反复核实数据资料的正确性,避免出现错误的数据资料。

3.做好工程资料的分类工作。由于工程施工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资料相对较多,所以在进行资料管理工作时,要尽量细化,分门别类进行,这样才能方便以后的资料查找,避免资料文件的遗漏。对于机电工程资料可以按照电气资料、图纸资料、监理资料和竣工资料等方式予以区分,便于日后资料的提取和数据的查找。同时,应加强资料的装订管理工作,在获取工程资料后应立即装订,防止缺页和少页的问题出现。

4.强化后期的整理工作。工程资料归纳存档后,并不意味着资料管理工作的完成。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现场的各种问题,需要反复查找工程资料和调取相关图纸、数据等,这就要求资料管理人员要认真记录资料的借阅和存放位置,及时跟踪资料的去向,并做好资料的索回工作,这对工程资料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资料的流失。

5.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工程资料的管理机制是完善资料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所以,施工单位应建立一个以工程资料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办法,从源头上将工程资料管理责任落实到实处,责任到人,逐渐规范资料管理工作行为。

篇10

2.1物资管理方法及手段落后

石化企业目前的物资管理尚处于传统管理阶段,突出表现在工程物资的计划申报、领用、保管环节缺乏科学合理评价及程序,工程项目物资采购计划申报随意性大,采购单位对现场物资的需求不能及时掌握,有时往往违背供求规律和施工季节特点。

2.2物资消耗定额不准

工程物资消耗定额不准或不配套,是造成物资浪费的原因。一是部分物资消耗定额不符合实际,缺乏合理性,执行效果差;二是部分物资根本没有消耗定额,物资消耗失控;三是物料消耗不能与工程经济核算紧密挂钩,不严格执行物资消耗定额,无明确的奖罚制度。如检维修项目中所需备品配件管理不到位,具体表现为:(1)专业管理部门对上报的配件计划,没有从公司范围内对同型号、同生产厂家设备配件进行统一审核,未统筹建立消耗定额储备。(2)配件计划存在重复、超量申报现象,造成积压。如乙烯厂离心式压缩机配件低压缸干气密封PDGS1储备4套,积压资金552万元;造粒机CMP308切刀储备306件,积压资金371万元;离心水泵配件B5S3汽封储备16件,积压资金689万元;以上共造成物资积压1600余万元。(3)配件消耗定额计划申报准确率不高,造成积压。如炼油厂申报的换热器管束计划2台,准备联合检修使用,但到货后却没有实施,积压资金154万元;热电厂申报的210条板式换热器密封胶条采购计划,原本计划全部更换密封胶条,但到货后却没有更换,积压资金11万元。

2.3工程设计变更造成物资积压

工程项目中的设计余量及变更、工期延误甚至项目取消等会造成物资积压、浪费。如在工程项目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存在:

(1)设计与实际用料偏差较大造成积压,如新区乙烯装置裂解炉增加空气预热器项目用无缝钢管(规格为。406.4mm,12.7mm,API5LGR.B),原设计量为123.55t,实际只领用86.25t,剩余37.3t;新区乙烯苯乙烯装置氢气压缩机安全隐患项目气源分配器,原设计量为14个,实际只领用了1个,积压13个。

(2)项目实施周期跨度大,而设计为一次性出图,造成设备、材料积压,如炼油厂罐区安全隐患治理项目,项目现场工程进度缓慢,物资数年后才能完成消耗。

(3)施工周期紧、施工力量组织不到位,计划申报未考虑进口物资的合理交货期而造成积压,如2011年大修乙烯联合车间锅炉给水泵项目中。N355.6mm、136kg气动V型调节球阀,。N250mm高压手动闸阀、。N152.4mm高压手动截止阀、。N300mm中压手动闸阀均是到货后,工程项目已完结,共计198.56万元。

(4)因无法实现现场能量隔离或因施工条件不具备而导致项目取消或变更造成物资积压,如:热电厂锅炉车间的J阀回料腿松动风割除项目50只手动蝶阀,库存金额80万元;乙烯厂2011年大修的部分阀门维修包,库存积压达上百万元,均属此种情况。

(5)设计质量及深度缺乏专业部门审核把关,现场核实工作不细致,设计监督不到位造成积压。如:炼油厂罐区隐患治理项目准备将雷达液位计信号引入工作控制机,设计没有考虑新增控制柜没有室内空间;炼油厂联合加热炉隐患整改设计蓝图没有考虑到基础与地下管网碰头问题,最终导致设计变更。

3统计分析在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3.1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目前,炼化企业多引入ERP系统来实现对其整个物资的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对ERP中BW系统导出的统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如对项目物资采购计划和实际领用量、历年物资消耗统计资料、资金预算等进行统计,给出工程项目物资报表;找出在执行中常常出现偏差且价值高的物资,供管理人员检查、分析和查定,并验证查定的结果,为分析定额和修订定额提供依据。

3.2有助于强化工程项目物资管理过程控制

(1)严格审核物资计划的上报,关注物资计划各环节的执行情况。乙烯厂针对工程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由专人负责对项目立项、设计进度、材料、设备采购跟踪、施工组织及后期项目评价等进行全过程管理。(2)建立物资专业管理的各类台账,从而确保物资计划的申报、执行、到货、库存等的有效控制。(3)合理下达工程项目物资指标。2013年公司下达工程项目物资计划准确率指标,定期对公司所有项目物资计划准确率进行追踪、清查,及时发现项目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给决策者,避免造成损失。

3.3衡量物资管理水平

统计报表可作为衡量工程项目物资管理水平高低、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标尺,创造更多经济效益是进行物资管理的核心。可以通过统计物资消耗定额、物资计划准确率、及时率、工程物资余料等指标,综合分析工程预算,同时结合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衡量此工程项目物资管理水平。如:通过对物资统计报表的分析,2013年公司将维修项目配件计划审批工作作为重点,严格审批。

4利用统计工作指导制订工程项目物资管理措施

4.1优化统计的信息职能,为加强工程项目物资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公司从2013年4月起对检维修工程备件进行信息化管理,备件信息共享;随着备品配件系统数据的积累,逐步实现配件的历史消耗查询、消耗统计、更换周期、使用寿命计算、理论储备定额计算等功能,为配件的科学化管理提供数据统计和理论依据。同时,通过统计报表分析,优化备件信息系统,建立预警机制、实现自动平库利库,采用科学管理手段,提升备件管理水平。公司采用计算机管理,对基础资料的搜集采取集中管理法,各分厂物调中心建立一套全厂完整的工程项目物资领用台帐,汇总编表,并与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工程管理部门进行联网,提高统计的时效性,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分析、掌握工程物资管理状况。

4.2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结合工作需要,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咨询意见及预测,给决策者提供参考。如对炼化检维修项目中事故类配件进行专题分析,发现石化公司检、维修项目事故件配置不合理,科学性差,库存金额高、周转慢,由机动部门牵头对各厂的主要备品配件做三年消耗规律分析。具体做法为:(1)成立机动配件管理技术专家组,改变管理模式,依据设备分类确定不同类型配件的最低储备定额,逐步将安全储备定额转变为最低储备定额,为采购、储备提供依据。(2)继续严格配件计划审核、审批,控制事故件的采购数量,加强采购前平库利库管理,使备品配件计划采购量逐步趋于合理。(3)实行转动设备配件计划由钳工车间提报制度。机动配件的采购计划分为转动设备和静设备配件两部分分别提报,转动设备配件由钳工提报,生产车间审核;静设备配件由生产车间提报,发挥专业特长,同时利用ERP系统的费用控制功能,进行限额采购和指标控制,并与奖惩挂钩。

4.3预警监督职能

在工程项目物资管理过程中,项目物资余料造成的库存持久升高可在物资库存报表中反映出来,起到预警监督作用。如:在整个工程物资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会出现一些决策和目标的不和谐,如因人为因素造成物资超存储,其库存会在统计月报中反映出来,可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减少库存,促进资金流动,加速物资周转。

篇11

由于投资公司和所投项目企业有各自平等、独立的法人地位,投资公司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并不具有天然的管理权限,但对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的管理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又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投资公司应该尽可能利用股权地位和各种手段,实现对所投项目企业财务制度和财务人员的控制。这些管理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一财务会计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分析各被投资公司的经营情况,保证投资公司的利益,投资公司应根据所投项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依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直接参与甚至牵头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规范所投项目企业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完善对资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各项资产的管理制度,提高各被投资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二、建立财务管理网

投资公司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帮助所投项目企业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及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工作,实现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系统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了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将所有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信息都集中在计算机网络上,形成企业财务数据库,可以随时调用、查询各企业的凭证、账簿、报表等信息,随时掌握各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投资公司建立企业财务数据库,利用公司的企业财务数据库实现对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的动态管理和动态监控。数据库设计的财务功能包括三级财务数据:一是基础财务数据,这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判断的基础;二是在此之上,系统自动生成的各种比率分析数据,通过对各种比率的分析了解,可以掌握企业的动态财务状况及趋势;三是在一、二级数据的基础上设计的预警系统,如果发现企业的现金保有量不足3个月的消耗等情况,系统会自动预警。通过财务数据库这种规范、标准的动态反映,满足投资公司在管理方面的要求。

三、财务人员管理

与财务制度同等重要的是财务人员的管理,毕竟财务制度最终主要是财务人员在执行。完善的制度都是人制定的,而它的执行与实施效果完全是依赖于人的素质与能力。如果没有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就无法满足公司对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

1.人员选聘

财务人员的素质是保障投资公司利益的关键,所以对财务人员要严格筛选。财务人员应当要求诚实、敬业、有责任心,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有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通过培养成为独当一面的财务管理人员,作为向被投资企业派出的财务经理的后备人选。

2.定期述职制度。

投资公司的外派财务经理通常每天工作在被投资企业,被派出的财务经理应定期向投资公司述职,年度终了应提交正式述职报告,并由所在被投资企业领导和投资公司主管部门签署意见,作为工作考核依据。被派出的财务经理汇报的重要的财务信息应汇编成文件备案保存。

3.财务培训制度。

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要求有较高的财务前瞻性和较综合的财务管理能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不断发生变革。为尽快适应这种变化,投资公司财务部门需要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的变化,定期和不定期地培训财务经理,使财务经理随时更新知识结构,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以适应投资公司国际化的步伐。

四、财务管理手段

根据对各被投资企业的控股程度和各企业的实际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投资公司实行纵横交叉的网络式管理,可以既保证对投资企业的动态全面了解,又重点掌控一些核心企业。在财务管理具体实践中,分别采用财务经理双任联签制、财务经理单任制、记账制等,通过向被投资企业委派财务经理,控制或掌握其财务活动,从而更全面的掌握被投资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杜绝会计作假行为,为投资公司的重大决策提供财务保障,便于投资公司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1.财务经理双任联签制

对于具有完善的财务会计体系的公司,采用财务经理双任联签制。财务经理双任联签制是通过向所投项目企业直接委派财务经理来监督或掌握其财务活动。实际工作中投资公司根据投资协议的规定,对被投资企业的各项资金运转由投资公司派驻的财务经理和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经理实行联签,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确保投资公司的经济利益。派出的财务经理纳入投资公司财务部门人员编制,定期向投资公司述职,并进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罚。派出财务经理对被投资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财务信息及其他情况享有知情权、检查权、建议权、报告权及评价权。一般不直接干预经营者的经营管理,派出财务经理的职责是产权代表在财务管理方面职责的体现,其职责定位具体有三:一是监督;二是服务;三是沟通。作为投资公司的代表,财务经理的主要作用是监督职能。通过对企业的重大经济活动的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促进企业内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2.财务经理单任制

对于新成立的、投资公司在其中占较大股份的大型投资企业,或者对投资公司有较大影响的企业采用财务经理单任制。财务经理单任制即由投资公司派出惟一的财务经理,负责管理投资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优点是控制比较严密,管理风险小,缺点是一个企业一个财务经理,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根据投资协议,投资公司向被投资企业派出财务经理,全面负责被投资企业的财务事务,直接进入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被派出的财务经理独立于被投资企业的机制之外,属于投资公司的编制,接受投资公司的管理和考核。被派出的财务经理应定期向投资公司述职,年度终了应提交正式述职报告,并由所在公司领导和投资公司主管部门签署意见,作为考核依据。

3.记账制

对比较小型的投资项目公司,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可作为投资公司财务管理的延伸,采取记账的方式。

五、审计管理

审计管理也是投资公司对被投资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投资公司在每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委托会计事务所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报告和经营情况进行专业审计。为了真实反映问题,达到预期效果,在审计之前应先召集中介机构审计人员逐一对被投资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分析,制定审计计划和审计重点,然后再进行目的明确的审计,充分利用外部审计力量,防止走过场的例行审计。

审计结束后,由投资公司根据需要,组织必要的人力资源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论进行适当的复核,进而通过相应的委托条款,从机制上督促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履行审计程序、确保审计结论的科学合理。通过审计事务所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有关的会计凭证、账簿及所有反映的经济业务进行审计,来掌握被投资公司报表的编织方法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有章可循、合理合法,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披露是否真实,有无夸大业绩和资产,隐瞒亏损和债务等情况,以此了解投资公司的资产是否安全和完整。对于审计出的问题,投资公司应及时督促被投资企业进行整改,并把整改结果作为下一阶段投资的依据。

总之,投资公司财务管理涉及的环节较多,需要处理的利益关系复杂,再加上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这些都增加了投资公司进行科学有效财务管理的难度。需要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们不断地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根据各被投资企业实际情况,对上述多种形式的管理方法做适当的调整、侧重和选择,使财务管理既比较全面、扎实,又留有缓冲余地,达到松紧有度的管理,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R.N.Anthony&V.Govindarajan.ManagementControlSystems,McCraw-HillCompanies,1998

[2]唐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J].会计之友,2005(2),p58~p59

[3]左庆乐: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控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17(5),p59~p61

篇12

物资管理职责定位不准确,物资供应链流程上的各部门职责边界不清晰,管理错位,上下节点做不到流畅衔接,沟通不到位,就达不到闭环管理的效应。物资分类编码规则不标准,随意性强,物资的分类定位不准确,管理的轻重环节不清晰,物资管理即离标准化、精细化还有较大差距。由于各化工企业生产实际情况,计划检修执行不到位,临时性检修相对较多,相关使用部门担心因出现设备问题影响生产,抱着把备件备齐备足的思想,物资采购计划提报时缺乏周密细致考虑,致使物资采购计划性不强,合理性差,随意性较大,应急计划多,致使备品配件储备量偏大而引起库存资金升高。同时由于计划检维修执行不到位,计划提报不周密,常常造成采购部门被动采购。一些企业虽然制定物资定额,但年度审核变更没有及时跟上,没有及时进行修正更新,致使库存物资定额缺乏合理性和适用性,也是造成物资库存资金偏大原因之一。一些企业技改物资采购计划缺乏统一协调,项目施工出现变更后没有及时进行材料更换调配,造成技改剩余物资偏多。同时,部分企业设备更新淘汰速度较快,造成报废积压物资较多,并且剩余和报废物资没有及时进行变卖处理,也是造成库存资金偏大的另一主要原因。部分单位缺乏严格的考核和追溯体系,对计划提报采购的物资不能及时使用,放置时间和周期过长,没有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考核和追溯。总的来说,经验型的计划控制、传统的采购方式、粗放的后期管理、缺失的考核与追溯机制是当前很多化工企业在物资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3大型化工企业好的理念和做法

国内化工行业中扬子巴斯夫、扬子石化、新浦化学等企业借助国际影响力和管理理念,在物资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同行借鉴:

3.1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工具

利用高效的ERP资源平台推动标准化的管理,充分发挥ERP对各节点的强大控制功能,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实现物资供应链各节点的平滑对接,全面提高供应链绩效,推动物资管理系统协同闭环运作,确保企业实现精益化、准时制生产。

3.2强化基础、计划、准时、理性采购、全程在案,过程受控、永久追溯

标准化工作做的扎实三家企业都根据中石化和台塑系统物资编码通则,按照ABC物资分类法以及每种物资对生产的重要程度对物资进行科学详细的分类,编码工作扎实、细致,物资定位精确,每种物资都有对应的采购方案和定额储备方案。在物资分类后,每种物资的技术要求都建立了标准化的模板,这些工作有利于加强对物资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扎实的设备管理和科学严格的检维修计划,是提高物资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扬子巴斯夫的设备工程师能根据每套装置的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核心设备每个重要部件的使用寿命比较精确地计算检维修周期并制定严格的检维修计划,并且严格实施,保证检维修计划的执行率。物资管理的整个链条从计划、请购、采购、储运、保管、领用、结算每个环节衔接流畅,职责明确,环环相扣,分工精细,将标准和制度植入系统中进行运作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在通用物资的管理上,扬子巴斯夫采用寄售的办法,扬子石化采用寄存,新浦化学除采用安全库存定额外,还采用总包的办法。另外在新上项目时,设备选型尽可能与原有设备一致,避免增加较多的采购型号。这三家企业对通用物资管理的基本思想方法本质是一致的,实质是通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确定短名单,然后通过框架协议制定供需标准,特别强调定价机制、柔性合作、弹货,最终目的是减少浪费和库存资金占用。在专用物资管理上,三家企业均对物资的使用周期和检维修计划制定合理的储备定额。三家企业均设中央库和二级库,中央库对重大设备物资和特殊高价值物资进行保管,一般类和通用类物资到货后一次给二级库,中央库对二级库有管理权。三家企业均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和追溯制度,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物资库存情况从不同的角度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异动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反向追溯进行问责并严格考核。

4创新化工企业物资管理思路的建议

针对一些化工企业在物资管理上普遍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源头控制,转变采购方式,精细化后期管理,严格考核和追溯。

4.1设备管理系统

计划需求是源头,关系物资管理的全局,基层设备部门应当在加强预算管理和定额管理的基础上,结合装置的特点详细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备件的使用周期,制定科学严谨的检维修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物资需求计划,按照对应的职责权限逐级审批上报;设备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深化专业职能管理部门的作用,宏观调配,科学管控,提高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和使用的严谨性,尽可能避免物资到位不使用或无限期拖延使用,有效提高物资到位后的使用效率,减少库存积压。进一步加强技改项目物资管理。新建项目要根据设计和项目进度要求,严格采购计划审核审批,适时分批提报,及时了解掌握物资使用情况。一旦有设计变更,及时与采购、物资部门做好沟通,以便采取紧急措施。对即将完工的项目,提前进行材料盘点,对剩余物资及时更换和调配。

4.2采购系统

转变采购方式是关键,根据物资分类,分别制定每类物资的采购方案和储备定额,综合实施即时采购、框架合约采购、安全库存采购三种采购管理模式。对低值易耗通用备件取消储备定额,实行即时采购,积极探讨供应商库存模式。对采购频繁、用量大、价值高的安装材料如阀门、管件、弯头、钢材等物资实施框架合约采购,通过年度招标,与中标的供应商签订框架合约协议,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通过电子平台跟单采购,弹货,定期结算。对于新建项目安装材料的采购管理,为满足项目建设进度的要求,充分发挥框架合约采购快捷、高效、柔性的优势。对新建项目的安装性材料进行统计分类后,根据物资种类情况,委托招标公司公开招标,在框架合约范围选择供应商,确定短名单后,每种种类选择3家以上供应商签订框架合约协议,然后根据实际使用进度借助电子采购平台进行询比价采购、竞价采购或招标采购,在保证质量和用量的前提下,弹性合作,定期结算,有效避免项目剩余物资积压,同时也符合项目招标的要求。对专用件、非经常性使用备件以及辅料助剂,根据检修计划和生产计划由相关部门共同根据使用周期和生产消耗制定合理定额。充分用好电子采购平台,创新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企业电子采购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分析采购管理的机会与风险,梳理并规范电子采购流程,优化电子采购管理体系,提升企业采购寻源的品质,提高采购定价、议价和谈判的能力,评估供应商绩效,优化供应商渠道,实现采购全过程的管理监控,随时随需读取采购信息点,实现与企业ERP、SAP等系统的无缝对接。

4.3仓储系统

建立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覆盖物资管理范围(辅料、助剂、药剂以及催化剂一并纳入管理)。参照先进企业物资分类和物资编码通则并根据每类物资对企业生产的重要性进行重新定位分类。初始化现有物资编码,为物资管理提供规范的信息化基础。物资编码分类工作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学习先进企业物资编码通则,熟练后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物资编码分类规则;第二步,对本企业物资进行全面盘点分类,必要时从外部聘请专家来协助进行。实现物码严格一对一管理,并链接采购平台。搞好物资分类和分级管理,了解和掌握物资市场运行特点和规律,根据实际需求的轻重缓急,综合采购周期和制作周期,有计划和预见性地分解与安排采购。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统计分析,充分发挥仓储管理对物资和资源的调配职能,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对积压报废物资要做到及时清理变卖,借以盘活库存资金,提高库存资金利用率。

4.4企业管理及财务系统

企业管理及财务部门借助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共享,能够快捷准确地获取技术数据信息,为制定相关考核和追溯决策提供支持。根据物资管理特点制定考核和追溯办法,围绕着计划谁来提报,谁来审批,何时使用,是否使用,为什么不用等几个关键环节制定考核和追溯的标准,实现物资管理的闭环运作。

篇13

每项工程从编制可研报告开始至竣工验收结算结束需经历工程设计、需求编制、具体施工等阶段,各个环节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后期结余物资的增加。

1.在工程可研立项阶段

在此阶段,负责编制可研报告的单位应详细调查研究工程项目规模、建设时间、技术方案,综合考虑包括工程属地当前形势、远期规划及环保、水里、交通等因素,充分论证工程的可行性、可操作性,确保工程建设项目在审批开工后不发生因各类前期未考虑到的情况导致工程产生重大变更、暂停、甚至撤销,从而导致大量物资结余现象的产生。

2.在工程具体设计、编制物资需求阶段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完成后,即进入工程具体设计、编制物资需求阶段,在此阶段以设计单位为主体,项目管理部门、施工管理部门、专业运行部门、物资管理部门需协同配合,期间主要应控制以下环节:一是下达设计任务时——项目管理部门向设计单位下达设计任务书时,同时物资管理提供在库结余物资清单,要求设计单位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清单中的设备材料。二是工程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应与施工管理部门、专业运行部门充分沟通,在路径选择、站内布置、设备选型、材料选取等平衡多方意见,进行最优化设计,从而确保设计质量。三是编制物资需求工作时——设计单位应会同施工管理部门,结合技术标准和实际施工情况,考虑合理的损耗及余度,编制最优的物资需求清单,并经项目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四是签订设计合同时——项目单位加强对设计单位工程设计深度的考核,将物资结余量的具体要求纳入对设计单位合同考核条款中,并依据工程竣工后审计结算的数据对其进行检查考核。

3.在工程施工阶段

在此阶段,施工管理部门为主体,项目管理部门、设计单位、物资管理部门主动参与、协助管理,期间主要应控制以下环节:一是编制施工计划时——施工管理部门根据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编制施工计划,依据施工进度编制具体的物资需求到货计划,并报项目管理部门、物资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确保物资到货期与施工进度相匹配。杜绝因物资供应进度大大超出施工进度,物资长时间堆放在现场导致的物资设备性能降低、损坏,造成物资损失的情况。二是工程施工时——设计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管理部门的专业指导,特别是对于线路大跨越段、长耐张段、电缆顶管段,应在工程施工前进行详细交底,明确具体的参数、长度,使施工单位了解在施工过程中选用长度适中的线缆盘,尽量降低短头线缆的产生数量。三是施工组织管理中——施工管理部门在组织具体施工过程中强化现场精益化管理,合理有效的使用施工剩余的各种边角料,如短头线缆同于线路与设备间的连接线,短头母排用于设备与设备间的连接等。四是签订施工合同时——项目管理部门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在合同内容中明确结余物资的剩余量,对于在工程施工结束后满足结余物资剩余量的施工单位进行奖励,反之则进行考核。

4.物资在库阶段

在此阶段,物资管理部门为主体,项目管理部门、设计单位主动参与、协助管理,期间主要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建立结余物资数据库——物资管理部门根据在库结余物资的实际情况,建立结余物资数据库,及时更新数据,并定期向项目管理部门、设计单位反馈,要求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在后续工程的设计中优先安排使用在库结余物资。二是拓展通用物资利库渠道——物资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在每次物资需求计划上报阶段充分开展平衡利库工作。只要是符合使用要求,有使用需求的结余物资,打破各单位、各专业之间的壁垒,由物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调配。三是开展技术鉴定,提高结余物资可用率——物资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定期对在库结余物资进行技术鉴定。物资管理部门通过物资盘点,收集整理存库状态较差的物资信息(主要包括超期电缆附件,库存时间较长的老旧设备,残破短头线缆等),由物资管理部门牵头,项目管理部门、专业运行部门、财务部门参与,对其进行技术鉴定工作,对鉴定不合格的物资予以报废,确保在库结余物资保持良好可用的状态。四是研究处置难以使用物资——物资管理部门定期梳理结余物资中难以消纳使用的物资(主要指库存时间较长,已不满足现有当前的技术标准、运行要求,但性能状态良好,且不满足报废条件的结余物资),牵头组织项目管理部门、专业运行部门、设计单位参与,对此类物资按类别提出逐项的具体处置措施,如配电变压器在设计中是否可以使用大容量配变代替小容量配变;线缆类物资在设计中是否可以使用载流量相差不大的铜芯小截面电缆代替铝芯大截面电缆等,并在后续监督落实。

5.其它措施

除上述控制结余物资的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外,还应采取加强横向部门沟通、制定专项的规章制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加大业务环节考核力度等手段:一是建立沟通渠道——物资管理部门牵头施工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设计单位、专业运行部门,通过例会、周会等形式通报结余物资处理中物资退库、物资利用、废旧物资处置等各方面的工作情况,各单位就下阶段的结余物资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协商交流、统一意见,并制定工作计划,协同指导后续结余物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强化制度建设——针对结余物资涉及部门广、流程多、物资杂的特点,制定专门的结余物资管理办法,办法应涵盖结余物资退库管理、信息收集与传递、利库操作管控、鉴定与报废等章节内容,明确处置流程,规范操作步骤。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目前处于结余物资管理管理各环节岗位的人员对结余物资管理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如设计从业人员仅具备工程设计专业知识,施工管理人员仅具备施工现场管理能力,物资管理人员仅熟悉物资业务流程等,这种情况无法满足对结余物资全过程管理的业务能力要求,需要对相关岗位、具体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使之熟悉业务流程,了解处置方法。四是加大业务环节考核力度——根据结余物资管理制度,加强结余物资利库工作全过程考核。如设计单位应负责完成库存结余物资中规定比例物资的设计使用,施工单位结余物资退库额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物资管理部门是否及时组织技术鉴定等,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相应部门的季度、年度业绩考核。